查看完整版本: [--
2009-07-01 20:49
业内八卦连载
第一弹 【巨长陨石坑,慎入 慎入】
本帖最后由 白蛇 于 2009-7-2 13:58 编辑
第一弹八卦来源:
《网络江湖三十六计》
=600) window.open('http://www.yunkeji.com/wp-content/uploads/2009/06/36.bmp');"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
创作班底:
程苓峰:
“80后推手”
曾任《中国企业家》杂志主笔,网易科技频道主编,一起网资讯产品总监。
博客联盟云科技和《创业家》杂志的发起人之一。
顾问张云帆:
互联网资深人士。中国第一款博客产品“网易部落”主策划,多玩游戏网联合创始人。178.com创始人。
共同执笔王晶:
《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98年触网,2000年参与创办两家网站。关注新商业模式,研究新创公司成长。
连载目录:
2L 开宗明义:无英雄,不江湖
3L 案例:池宇峰隔山打牛退王峰
4L 评论:钱太多,是中国互联网一道坎
5L 案例:天翻地覆周氏复出
6L 评论:周鸿袆:战争之王
7L 案例:广告大战淘宝戏耍eBay
8L 评论:互联网上莫谈“封杀”
9L 案例:任正非点杀港湾
10L 评论:VC+前高管=魔鬼
11L 案例:史玉柱趁乱起兵
12L 评论:朱O:刀尖舔血
13L 评论:丁磊活千年
14L 评论:马化腾:不动如山
15L 案例:张朝阳千金买牛
16L 评论:代言人张朝阳
17L 评论:陈天桥:规则制定者
2009-07-01 20:49
本帖最后由 白蛇 于 2009-7-1 20:53 编辑
=600) window.open('http://www.yunkeji.com/wp-content/uploads/2009/06/re041013008.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 >
没有英雄是不行走于江湖之中的。讲英雄,就必然讲到江湖。没有江湖不是英雄辈出的。讲江湖,就必然讲到英雄。
江湖搭台,英雄唱戏,缺一不可。
互联网就是一个江湖,兴许是中国商界最真实最精彩的一个江湖。它的特点是:
第一,新。互联网仅十来年历史,依靠创新崛起,朝气蓬勃。还没有出现一统江湖、天下归心的武林盟主。各门各派互不服气,相互挑战。一如战国时期。
第二,深。互联网产品千姿百态,盘根错节,相互影响,彼此渗透。搞得各门各派之间似敌亦似友,非敌亦非友。其中关系千变万化,各有乾坤。
第三,快。创新多,创新快,存在很多可能。今天的市井流氓可能就是明天的一派宗师。今天的盖世高手可能明天就被冷箭射翻。乱世之中,没有安全感。
所以,它值得你关注。
说江湖,不外乎四个方面:排座次,论谋略,说风格,讲恩怨。
排座次
第一类,宗师。
顾名思义,宗师就要开宗立派。在商言商,就是开创一个行业,创新一个模式,让万人受益。首推陈天桥和马云。
陈天桥开创网络游戏。如何收费、如何抵达用户、如何运营,打通了这个产业的血脉。从游戏收费到游戏免费、从搞代理到自建平台,奠立了这个行业的基本规则。跟在身后面靠模仿就同样上市的公司至少有五家。
马云开创电子商务,构建阿里巴巴和淘宝两大平台。前者为中国中小型出口企业逢山开路,后者为中国千百万个人创业者遇水架桥。电子商务,不是为一个产业打通血脉,而是为整个中国商业以及与世界接轨打通血脉。
要做到宗师这一级,必须先有你,再有这个行业。若没有你,这个行业可能压根儿就没有。或者至少,也要迟到很多年。宗师能带动一个链条的繁荣,能建造一个生态体系。
有次跟一个老创业者聊天,说到所从事的手机游戏行业还不成熟。他感慨地说:“真希望这个行业出一个像陈天桥这样的领军人物,打造一个谁都看得懂、玩得起的模式,我们跟在后面发点小财就行了。”
之所以叫宗师,在于能无中生有,平地起风云。
第二类,王霸。
王者,霸气。就是要垄断一个行业,主宰一片江湖。首推马化腾和李彦宏。
QQ之前就有很多即时通信工具,百度之前就已经有不少搜索引擎。这两样都是老外的发明创造,在中国,也有早于这两家的先行者。但被马化腾和李彦宏一番折腾,垄断了中国市场,成就两个帝国。
要做到王霸这一级,必须你自己成为这个行业的代名词。QQ就基本等于即时聊天,百度就基本等于搜索。若没有你,这个江湖就是四分五裂,群龙无首。山中无老虎,猴子瞎起哄。
说到这个,马云也算是王霸。中国的电子商务基本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天下,近乎垄断。但陈天桥不是王霸,网络游戏没有垄断,群雄逐鹿、各显神通。
宗师相比王霸有优越之处。王霸令人胆寒,宗师受人推崇。帝国有固定的疆界,有时间的限制。出了这个地盘,就是另一个世界;帝国瓦解了,王霸也就不存在了。多年以后,没人记得王霸是谁。但一个行业的寿命要比一个企业长很多,所以宗师开宗立派,其影响力、扩散力、穿透力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磨损。
垄断邮箱市场的丁磊也算王霸。只是靠邮箱圈到的地盘和收入,不如QQ和百度帝国疆域广远。论霸气,稍逊于前几位。
邮箱、即时通信、搜索是互联网三大基础应用,也成就了三个王霸。
第三类,枭雄。
之所以叫枭雄,要有独门武功、特异功能。能引领一个潮流,每一步都震动江湖。首推周鸿祎和史玉柱。
周鸿祎做3721、做360、做天使投资,每一步都是引领风气之先,给人启发、受人膜拜。做网游的人很多,但从驯服团队、强力推广、琢磨人性这三样特长看,没人能胜过史玉柱。江湖上一说到周鸿祎和史玉柱,令人胆寒,受人敬畏。
要做到枭雄这一级,你的名字必须与某些名词、某个事件紧紧联系在一起。一说到看透人性,说到地面推广,就是史玉柱;一说到安全软件、说到打仗、说到柔道战略,就是周鸿祎。你必须有思想,能影响人、打动人、振奋人。
这种人,一般都个性突出,来去如风。身在江湖,但不畏人言,不惧恩怨。中庸的人成不了枭雄。
第四类,掌门。
掌门就是一门之主。创立并兴盛一个门派,有独立的基业和地盘,成为江湖中稳定的一股力量。张朝阳、雷军、池宇峰、朱骏,所有上市公司的老板都是掌门。
他们所做的,就是能团结一票人,打下一片城池,在乱世之中拥兵自重、号令一方。虽然都是掌门,但各人的看家本事都不同。比如雷军就事必躬亲,张朝阳就潇洒快活,池宇峰以研发为本,朱骏专门跟老外做交易。
这些分类都是就事论事,立下规则,对号入座。
不过互联网变化太快,创新辈出。今天的掌门和枭雄,明天就可能是王霸和宗师。比如雷军就瞄准了无线互联网,周鸿祎就卯上了网络安全。新领域里有新规则,大有可为。
论谋略
这里要说的谋略,不是雕虫小技,而专指成名之计,一门一派所能安身立命的根本。
第一类,王道之计。不是偶然,不是被逼,而是踏踏实实、环环相扣。一旦行出来就自然成王成霸。一计定天下。之后,用马云的话说,“用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
腾讯是当之无愧第一大帝国,根本策略是“树上开花”。当早年三大门户都在三心二意同时做好几个业务时,腾讯一心一意只做IM,从1998年到 2003年。正因为执著和专注,QQ垄断了即时通信。后来,在QQ这棵参天大树之上,不断繁衍出业务线,全部所向披靡:增值服务收入第一,SP收入前三,广告收入前三,网络游戏收入前三。至于更多其他小业务线,腾讯一般都在前三。
无论这棵树上能开多少朵花,每一朵花的基因都一样:QQ I ide。这来自马化腾的心智:凡事看根本,谋定而后动,耐得住寂寞。
阿里集团在综合实力上与腾讯在伯仲之间,根本策略是“顺势而为”。
马云先做阿里巴巴(B2B),再做淘宝(C2C),算是打实基础。接下来在淘宝基础上迅猛发展出支付宝(网上支付)和阿里妈妈(广告中介),在阿里巴巴基础上开始搞阿里软件(企业软件)。现在看来,淘宝的价值比阿里巴巴更大,但做得比阿里巴巴轻松。支付宝价值又比淘宝更大,但比淘宝更轻松。
顺手牵羊,就是借助已有资源快速拓展更强的新业务。这就叫顺势而为。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这来自马云的心智:野心大,布局远,路径清晰。
与上面两家的多年清苦积累大不相同,盛大的崛起就在一夜之间,是为“合纵连横”。
陈天桥当年手里没有现金,仅凭一款《传奇》游戏的代理合同,就打通电信带宽、服务器、销售、渠道等一整条网络游戏产业链。硬生生“整合”出一条遍及全国的庞大运营体系。真是平地起风云,空手塑传奇。
这套手法,旁人难以模仿。全赖陈天桥的心智:捕捉新机会的视野,辅之以过人的战略能力。但这种合纵连横有个缺陷:若开辟一个新领域,资源整合就容易;若进攻一个传统地盘,有人防守,则困难重重。陈天桥的“盒子”计划在思路上跟《传奇》如出一辙,之所以受挫至今,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类,机巧之计。虽精妙,但有诡诈有无奈。可克敌制胜,但难保长久太平。
百度崛起的最大障碍,是要突破强手的封锁。对待门户,用的是“卧薪尝胆”。早先并不推出自己的站点直接面对用户,而是为三大门户提供搜索技术,获得收入并积累经验。待羽翼丰满后,再推出baidu.com直接抢夺用户、反攻门户。对待强敌Google,则用“貌合神离”。表面上接受Google注资,是在放低身段,麻痹对手,拖延时间。但暗地里全力追赶,悄然崛起,而后单独上市,反超Google。
这也形成李彦宏“隐忍”的风格。
网易的成功,在于捕捉新机会。丁磊的最大特点,是灵巧。一招“左右逢源”,用得出神入化。看两个实例就清楚。第一例,网易最开始是邮件起家,但打着门户概念上市,接下来靠无线业务盈利,然后退出,转攻网络游戏,事成后再发力搜索。现在,网易实际上是家游戏公司,但顶着“三大门户”的招牌。第二例,网易发家广州,后来总部迁至北京,2004年折回广州,2009年,重兵又再度北迁北京。其间,网易研发重镇选址杭州。所谓狡兔三窟。
金山的成功来之不易。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抛弃,但能在关键时刻舍车保帅,会一招“舍车保帅”。金山二十年历史,做过办公软件、毒霸、词霸、电子商务。抛弃过单机游戏、盘古组件、财务软件、彩信软件,还卖掉了中国第一大B2C网站卓越,最终把全部资源投入网络游戏,一战成名。
第三类,回天之计。处危难之中,不得已背水一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此类计策,首推盛大。受韩国研发商威胁和诉讼,陈天桥反向收购其股份,化敌为友。这叫“反客为主”。被网易赶超丢掉老大地位,推出免费模式颠覆游戏规则,实现反超重做老大,靠的是“釜底抽薪”。
久游网单靠一款《劲舞团》上市在即,威胁到九城和完美时空。九城天价夺取《劲舞团2》的版权,令久游网上市毁于一旦。而后完美时空推出免费游戏打击《劲舞团》,久游网雪上加霜。九城使的是“关门捉贼”,完美用的是“趁火打劫”。
周鸿祎2005年重出江湖之时,绯闻缠身,身无长物。但推出360,剿灭流氓软件,赢来清白名声。同时顺势占领数千万客户端,打下立身之本。再推出杀毒、下载、浏览器等后续功能。其中含有“狐假虎威”、“釜底抽薪”、“守正出奇”、“借尸还魂”连环四计。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环环相扣,逆转乾坤。
如上三类,各举了三个例子。至于更多阴毒之计,比如“反间计”、“苦肉计”、“上屋抽梯”、“欲擒故纵”,其中涉及更多公司,放在后面,一一详述。
说风格
风格要说透,必须做对比。
打个比方。采访老板就是一场对垒:你抛砖,老板来应对。楚河汉界在中间,相互攻防。中国互联网里,有四人风格尤其明显,自成一派。
陈天桥盛气凌人。你一抛砖,他就接招。滔滔不绝地讲解逻辑、勾勒宏图,附带强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接招还不够,紧接着一场铺天盖地的反攻。非杀到老巢,把你说服,转变你的思维,否则不会罢休。
丁磊则相反,你抛砖,他往回缩。问丁磊你为什么这么做,他会反问:那你怎么看?丁磊是团海绵,不吸干你不罢休。为吸干你,他会诱敌深入,把你拽进他的地盘来周旋。直到你自己晕了,他呵呵一笑:没戏了吧,自己收兵。
马化腾最有定力。你一抛砖,他给接着,也不反抛过来,就扔在地上。你再抛,他再接,还扔在地上。你问:为什么这么干?小马回答:一共三点。你说:这么干不对,人家说错了。小马说:哦,那也有道理,不过不适合我,再讲三点。马化腾的作风,是维持住楚河汉界。他不过来,你也甭想过去。
陈天桥是要否定你,丁磊是要吸干你,马化腾是要保全你。否定和吸干,在本质上都是对你有需求,保全你,表示人家对你没需求。小马这个人,冷静不偏激。
最后一派是马云。他跟陈天桥一样是讲道理,不过陈天桥的道理实,马云的道理虚。你攻过去,他跳起来,云里雾里,声东击西。你在地上,三两下就被搞晕。得,攻也没得攻,守也没得守,所以被叫成“蛊惑者马云”。他的话乍听有道理,细琢磨又太玄,不大靠谱,这就达到目的了。马云不是自称“风清扬”吗?一飘逸起来,没几个人看得清。
陈天桥跟马云是一派,天生领袖。气势大,说服力强。他俩都不懂技术,做战略一流。丁磊跟马化腾是一派,技术出身,工程师思维,亲自过问细节,属于沉潜型领袖。所以在对话风格上,陈天桥地面进攻,马云空中打击,丁磊退,马化腾守。
讲行军打仗,陈天桥跟马化腾是两极。陈“疾如风,侵略如火”,马“徐如林,不动如山”。讲战略突击,陈天桥跟丁磊是两极。陈激进,永为人先,自认天下第一。丁保守,永不为先,不是非要做老大。丁不冒险,怕犯错怕冤死。陈擅长冒险,不怕犯错怕生锈。
从与下属的关系看,分两类。
第一类,老板高出下面一大截,自己永远伟大光荣正确,下面只能仰视。比如史玉柱、陈天桥、周鸿祎。在企业里,他们行政、司法、执法一手抓。
史玉柱是代表。从前跟着史老板卖脑黄金的人,忽然有一天把工作服一换,推销起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是啥?不懂!不懂也没关系,史老板说了,有钱赚!这就是老史手下生猛无比的地面推广部队。由下往上,直到史老板左膀右臂都是如此。总裁刘伟,当过文秘、干过人事,卖过电脑、拉过广告,一追随就是十六年。我把青春献给你。不背叛,不挑衅。严格执行,绝对服从。
反过来,史玉柱对下面人讲义气,不抛弃,像乔峰。
第二类,老板确实高出下面一截,但自己并不总是伟大光荣正确。下面常有反对意见,甚至带点鲁莽。但老板有自制力,并不强硬控制。比如马化腾、李彦宏。两位都是白面书生,尤其李彦宏是个大帅哥。两个人都少发脾气,善倾听。公司职员(尤其女性)都喜欢呼其小名,小马哥叫Pony,李帅哥叫Robin。
比如李彦宏。2008年百度推即时通信工具,叫“百度Hi”。虽然李彦宏觉得另一个名字“百度小声”更好。但没办法,产品经理认为“百度Hi”更好,那就用“百度Hi”。谁让你是CEO不是产品经理,“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是沉潜型领袖。刻意营造宽松氛围,给人权力,有规则,懂分寸。
要讲为人处世,周鸿祎和李彦宏是两极。周之剽悍,李之隐忍,整个互联网无出其右。周鸿祎,遇上知音恨不能掏心挖肺,见了笨人压不住火,从来快意恩仇。李彦宏,就算背上插了把刀,他也能对着插刀的人潇洒一笑(看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了吧)。
至于其他人。
张朝阳超脱,偏柔,不刚强,像张无忌;雷军功力深厚,喜欢自己干活,心善,像段誉;池宇峰深陷江湖,却又力图超脱,胸怀大,做事到位,像虚竹;朱骏做事狠辣,不留余地,独来独往,像东邪。
讲恩怨
有江湖就有恩怨。说到恩怨,重点在怨,恩是其次。怨是江湖的本性。
纯粹商场上的竞争,其实不是恩怨。白天打仗,晚上还可以一起喝酒。一提起恩怨,基本都是私人之间,由商业竞争延伸进个人关系。就算白天不打仗,晚上见到也会皱眉头,这就是恩怨。
先说恩怨的脉络。
谁的性格最偏激、个性最张扬,恩怨就自然最多。周鸿祎和马云,恩怨比较多;马化腾和张朝阳,恩怨少一点。
周鸿祎跟CNNIC的毛伟,跟百度的李彦宏,跟马云,都面对面打过仗。怒发冲冠,动了气,中间有仇怨。马云跟周鸿祎,跟李彦宏结怨不浅。江湖人都看在眼里。马云跟陈天桥本是朋友,英雄惜英雄。可因为竞购华谊兄弟伤了和气,从此罕有往来,心中有芥蒂。
马化腾的腾讯帝国跟谁都竞争,被称为“全民公敌”。但低调、潜行,就算正面战场打红了眼,也很少放什么狠话,所以恩怨较少。其实马化腾打仗决不手软,侵略成性,不留余地。但都是在商言商,以硬实力取胜,所以麻烦还少。
张朝阳少有恩怨,是性格使然。做事不偏激,追求自我超脱。课余时间,就爬爬山、作作秀、蹦蹦迪、搞搞狂野Party。不逞强,不生事,所以有人缘。2004年搜狐被中移动惩罚股价暴跌,丁磊和周鸿祎都给张朝阳打来***,安慰并且鼓励。老张人不错。
两个人一开始就是竞争,结怨的可能性反而小。如果一开始是朋友,后来结怨,麻烦就比较大。这叫反目成仇,以前的信任有多大,后来的怨气就有多重。
上面讲的陈天桥跟马云是一例,两个人都另外还有一例。
史玉柱没做网游之前老玩《传奇》,跟陈天桥算熟。当然,史玉柱是前辈,陈天桥介绍身边人给史玉柱认识。后来史玉柱把陈天桥最倚重的林海啸团队整个端走了,反过来跟盛大竞争,这就种下了恩怨。
马云跟周鸿祎也算朋友。周鸿祎说,当马云是前辈。后来马云接管雅虎,周鸿祎一直蒙在鼓里。中间马云请教过周鸿祎如何跟老外谈判,周鸿祎和盘托出,但没想到,马云看上的正是自己这座山头。后来,两家的口水仗打得很热闹。
表面上冷静不偏激的人,一结下恩怨也不手软。
雷军和丁磊,都很面善,人不错。本来很和气,丁磊当年出山时,得过雷军的指教。2004年周鸿祎进攻网易邮箱,丁磊就跟雷军通***,商量对策。可后来雷军做网游,就成了对手。先是丁磊挖走雷军的猛将赵青,后是雷军挖了丁磊的重臣徐波。挖过来之后,做相似的产品进攻对方,这不留下恩怨才怪。
围绕恩怨,有个问题:如何面对恩怨?说白了,就是处理恩怨的法则。
整个法则就是两句话。
第一,“做企业,做人,要有报复的能力”。
有了恩怨,就要解决。以德报怨,在商场上很难行,除非我关门,让你独吞市场。所以报复是常态。没这个能力,没法在江湖上混下去,连谈恩怨的资格都没有。人家上来就灭你,你都不存在了,还谈什么恩怨?
***当年就算勒紧裤带也要搞核武器。有原子弹,就有绝对的报复能力。我可以没有称王称霸的能力,但一定要有让侵略者让土匪流氓付出代价的能力,要有对等的打击能力。有这个能力,不是为报复,而是为和平。
报复能力,是杜绝恩怨发生的最好武器。这个思路,咱都是受益者,一个都跑不掉。
第二,“不要逼我”。
有了恩怨,就要报复。一旦报复,都不好受。所以,一定要有个“报复”的前提条件:我不先搞你,但如果你要搞我,我就搞你,还非搞翻你不可。
***也说过神似的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具体到核武器,那就叫做“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非常经典。原子弹一炸,两败俱伤,所以我不用。但如果你敢用,那就等于是“逼我”,我只能也用。我用了不图救自己,反正都是死,目的在于“报复”。所以,我连自己性命都不要,全是因为“你逼我”。
这个思路,同样是求太平,求和气,要稳定。
传说这两句话出自雷军。高度概括的江湖法则,也是***拿去跟美帝国主义和苏联老大哥叫板的国际法则。老人家保全咱国人的大道理,也适用于互联网江湖。
既然是法则,就没有不用的。雷军反击丁磊,就是这样做的。周鸿祎这样做,马化腾也这样做。具体实例,留到后面详说。
最后说,互联网这个江湖,确实真实而精彩。能在里面开宗立派、呼风唤雨的,都是一等一的人杰,英雄。他们之间的竞争、杀伐、恩怨,都是势所使然。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互联网作为中国整个商界创新最多、变化最快、最朝阳、最透明的一个产业,能给人无尽想像,最能激发个人斗志,唤醒个人激情。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这叫时势造英雄。再用***一句话:“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所以要感谢互联网,网络英雄们才有用武之地,我们这些看客们才一饱眼福,跟着意淫一把江湖。
2009-07-01 20:49
本帖最后由 白蛇 于 2009-7-1 20:54 编辑
池宇峰隔山打牛退王峰——《网络江湖三十六计》之“敲山震虎”
有疑问就要侦查核实,调查清楚之后再行动,盲目出击可能引来麻烦。如果敌在暗、我在明,或者不想跟敌人正面冲突,就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炫耀实力。所谓“敲山震虎,隔山打牛”,让敌人感受到强大声威和压力,惊慌辗转,自己退却。
这是周易里“复”卦的原意,特指用来对付敌人阴谋的手段。正是“以阳谋制阴谋”。
这与古代“打草惊蛇”的典故有几分相似。
南唐时,当涂县县令王鲁贪赃枉法。其属下大小官吏同样搜刮民财。
一次朝廷派员巡察地方。当涂县百姓便联名写状子,控告县衙主簿。状子首先递送到王鲁手上。原来老百姓在状子中所列举的种种罪行,全都和王鲁自己的罪行类似。状子虽是告主簿,但王鲁觉得就跟告自己一样。
王鲁在惊恐之中再也安静不下来,用了八个字写下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所谓做贼心虚。真正的打击还未到来,只要一点声响,难免闻风丧胆。
池宇峰隔山打牛退王峰
2006年,池宇峰旗下《诛仙》游戏的主力策划吴睿被王峰挖走了。王峰之前是金山高级副总裁,2006年筹划创业,后来做了蓝港。拿着VC几千万美元,到处招揽人才。
对这个事情,池宇峰不太好办。因为三点:
第一,池宇峰跟王峰相识。早在池宇峰进入互联网之前做传统软件时,两人就认识。后来一起做网络游戏,低头不见抬头见。十年私交。王峰离开金山后,多次收到池宇峰邀请。王峰还跟人评价过池宇峰:为人低调,对市场理解和对产品的把握能力是其成功的关键。
所以,不能搞僵了。为了个把人,大佬之间关系破裂,不值得。
第二,不易防守。王峰今天挖一个,明天可以再挖一个。池宇峰可以给一两个人涨工资,不能给所有人涨工资。公司那么大,人才济济,池宇峰防不胜防,没法守。况且,王峰的蓝港刚拿到投资,筹建之初,包括期权在内的各种好处都给予大大的许诺,诱惑力很大。
第三,这个口子绝不能开,必须堵住。否则,都去学王峰创业,都去跟着吴睿跳槽,或者吴睿在蓝港混发达了,回过头再来池宇峰这里挖人,怎么办?
既别跟王峰闹僵,又能让他不再挖我的员工;既不能在公司内造成太大动静,又要能稳定军心。这是考验池宇峰智慧和魄力的时候。
2008年4月,完美时空高调发布了“战略投资逸海情天公司”的新闻。完美时空投资其300万美元,获取约20%的股份。
逸海情天,网游研发公司,其代表作是《倚天剑与屠龙刀》。而《倚天剑与屠龙刀》的代理商正是王峰的蓝港。就在5个月前的2007年12月,这款游戏上线公测,是蓝港成立后运营的第一款游戏。
结果是,完美时空入股逸海情天没多久,吴睿就离开蓝港,重到完美时空上班,回到了池宇峰的怀抱。对于业内朋友的关心,据说吴睿只是一笑,说“不谈这个事情”。
表面上风清云淡,实际上力有千钧。池宇峰通过入股逸海情天将各个节点全部摆平。
第一,逼近王峰咽喉。王峰代理逸海情天的游戏,而池宇峰是逸海情天的股东。要给这个游戏添点堵,或者干脆让合作泡汤,那不难。即使不来阴的,至少池宇峰能做到,以后逸海情天的游戏全部由完美时空来代理。王峰汤都喝不到。王峰刚创业,一款好游戏是生命线。跟这个比,一个吴睿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好,从此以后,王峰再不会挖池宇峰的人。
第二,没跟王峰搞僵。不像雷军跟丁磊那样,丁磊2004年挖雷军的主力策划,2007年雷军又挖丁磊的主力策划,搞得很难堪。首先,大家都是输家。其次,江湖上看笑话。再次,你来我往没个尽头。王峰间接收到池宇峰的信息,知道池宇峰很严肃。这一下,完全领教了,也不伤情面,不必撕破脸皮。
传到江湖上,都会说池宇峰有手腕有肚量,而王峰也不伤面子。
第三,震慑了吴睿以及其他员工。吴睿一看,很紧张。看来还是池老板牛,一出手就完全掌控局面。如果还留在蓝港,就是不识时务,关键是也让王峰难做。算了,还是回去跟池宇峰。吴睿一回完美时空,其他员工一看,自然不服不行。心想:老实干活吧,你看出去的都回来了。
第四,价值最大的,就是给上市后圈到的大笔现金找了个不错的出路。掌控一家研发公司,非常值得。研发公司和研发人才,都是稀缺资源。陈天桥和史玉柱,都在搞开放平台抢这个。
说到底,还是池宇峰实力到位。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做一个合适的事情。掌控了资源,震慑了对手,断绝了麻烦。一箭三雕。
总结一下,能使打草惊蛇这一招的,得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我比你强大很多,你还不是对手。否则,你不可能一听到我来,就望风而逃。这种策略必然发生在一强一弱两者之间,比如蓝港和完美时空。一个刚创业,一个已上市。
二是,我本就不想跟你打。所以先吆喝两声,让你自己知趣先走。为什么不想跟你打?很可能因为跟你打,就算赢了也没劲。油水不大,反而惹身麻烦。这就是大老板池宇峰面对一个刚创业公司的处境。
所以,最通常的情况是:势力很弱一方,想偷袭强大一方,占点便宜。强大一方发现了,但不知道偷袭从哪个方向来,防守成本比较大。所以拿个高音喇叭叫:要是你敢来,我就较真,搞死你为止。弱小一方吓住了。没必要为了一点便宜把命送了。所以自己撤。
在现实里,最普遍的偷袭方式其实就是挖人。这不是正面碰撞,不是一线市场的争夺,所以不算对阵交锋。挖人不分时间地点,想起来就干,有合适的就干。所以很难防备,防守成本大。
但偷袭的确又很烦人。不仅被占了便宜,还丢了面子。很不爽。挖人也是这样。掉了个把人,不算大事,如果多了就一定会影响军心。
互联网里,挖人、跳槽频繁。池宇峰的这一招绝对算是经典。
2009-07-01 20:49
本帖最后由 白蛇 于 2009-7-1 20:55 编辑
钱太多,是中国互联网一道坎
池宇峰花了300万美元入股逸海情天,当然不是为单纯摆平挖墙脚的王峰。更大的看点是,池宇峰在花钱。
2008年,完美刚刚上市,圈到上亿美元。要把这上亿美元稳稳当当地花出去,是一个难度系数极大的活儿,真的。
2005年雅虎注资马云。表面上号称给10亿美元,实际到账可支配的仅2.5亿美元。有人质疑马云:水分太重。老马回答是:“算来算去我只需要2.5亿美元,其余就都给股东***,钱多了不是好事!”
马云不是在咋唬,钱多确实不是好事。男人有钱就变坏,企业有钱就变难。前车之鉴是老IT企业用友,2001年上市圈到的钱花不完,连着几年高额分红,再进地产、买债券、多元化。搞得运营利润率连年降低,主业反受伤害,一蹶不振。
这就是:钱花得越快,死得就越快!
这样的故事在今天的互联网重现。30多家上市公司,每家一上市就能圈到少说1亿美元,多的比如巨人有10亿美元,一下子富得流油,有钱的烦恼跟着来了。
作为上市公司,钱堆在账上不花出去要受投资人责难:给你钱是要你投资,如果只知道存银行、买债券、吃利息,这个谁都会,给你干嘛。最自然的花钱方式谁都想得到:扩大规模。可一扩大规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能不能跟上?市场有没有容量?这两个是瓶颈。
所以单纯扩大规模一般花不了太多钱。这就是张朝阳后来总结的:互联网企业应该着重于内在、有机成长。
第二个选择是多元化,投资新项目。这个同样会有人才瓶颈,不敢轻易动。看那搜狐做网络游戏,一直投入整整五年才有收成,太苦太累。一般人早就扛不住了。而且大部分扩张业务,都不了了之。比如网易2004年就做博客社区叫“部落”,2005年歇了。盛大2005年砸大价钱做“盒子”进军客厅,至今没看到结果。
接下来,第三个选择就是并购或者和一家成熟公司合资。一下子,业务、人才、市场都有了。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方式。但,各位都知道,并购和合资风险也大,因为整合难度大,失败几率高。
新浪前些年买下上海财富之旅,学携程做定票,没过两年就倒手卖给E龙,消化不了。同样是新浪,跟两三家韩国公司合资进军网游,可最后都完蛋了。大约七年前买下几家SP,刚开始收入一下子猛升,成了老大,可两三年后还是被打回原型,被腾讯和Tom在线这些后生干倒了,缺乏核心能力。
搜狐和盛大也收购很多,但都不轻言整合,反而搁置,“等待时机”。
于是,入股而不控制就成为一个中庸的方法:既能把钱花出去,又没有太大风险。上面说的池宇峰就是干的这个事情。但就算入股,哪有那么多好公司让你入?选择太少。陈天桥是个敢花大钱的主儿,可想入股新浪被“毒丸”挡在外面,早年想打腾讯的主意被马化腾一票否决。想花钱都花不出去,市场不给这个空间。
所以,手里拿着钱,确实不好办。
尤其在互联网,高度增长惯坏了一帮心高气傲的年轻人。一方面,市场迅速打开,谁都不愁吃不饱,整合压力不大。另一方面,“快赚钱,赚快钱”,粗放型经营,没有精巧的管理和强势的文化,一扩张一整合就出问题。
丁磊算是相对清醒和保守的。八年来从未出手并购,2004年还主动从SP撤退。当年新浪和搜狐都拼命并购SP时,有人问丁磊:你为啥不并购,是不看好无线还是不看好并购。答:不看好并购。后来有人问:你手里那么多钱,怎么不并购?丁磊说:“我是有钱,但没合适的货。没办法,我持币待购。”所以,网易得到一些好处:没有因外在力量的进入而被扰乱,也没浪费钱。
但是,不花钱也不是本事。人家花了钱,还好歹得到教训和经验。你虽然没花钱,但在这个挣钱忒容易的行业,账上多一亿少一亿,没什么大区别。
看一下咱富得流油的互联网公司账上的现金和短期存款吧,说个大概数字。
阿里巴巴,9亿美元。网易和巨人,各8亿美元。腾讯、盛大、新浪,各6亿美元。搜狐、百度、九城,都在4亿美元左右。再加上其他上市公司,现金总额应该在100亿美元左右。
这么多钱,被戏称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变数”。因为用它去做收购,能买下太多的公司。相对而言,这些钱确实是多了。来看一个指标:用一家公司的现金去除以它最近一个季度的收入,Google、雅虎、亚马逊、Ebay分别是2.8、1.9、0.6、1.6,平均是2左右,每一家都不超过3。但中国呢,巨人高达19,新浪是5.3、盛大4.3、网易7.1、腾讯1.9、阿里巴巴7.9、九城5.2、搜狐2.6,平均在5左右。
这说明,跟外国公司比,中国公司手里的钱多了。这里面一定潜藏某个问题。
问题是,这笔钱的数量和上面的这个比例还在往上涨,挣钱的速度明显比花钱的速度快。为什么?因为经过过去几年比较激进的扩张并购,以及随之而来的失败(上面都举例了),企业开始谨慎和收缩。相比于几年前,更不敢花钱。
往好的一方面说:咱企业清醒了,更明确自己的核心能力。往坏的一方面说:咱企业花钱的能力没提高啊!
花不好钱和不敢花钱,都属于管理不成熟。中国互联网最近七八年急速膨胀的财富底下,却潜藏着一个大问题。这是一道要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企业所绕不过去的坎。
当然,中国互联网企业还是有些解决之道。第一,回购自己的股票。好像最近几年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干这个事情。第二,盖楼。于是百度有百度大厦,腾讯有腾讯大厦,网易有网易大厦,完美时空有完美时空大厦。呵呵,这两招还真行!确实没有比这两招更稳妥、更保险、更保守的花钱方式了。
有点悲哀啊。
陈天桥曾为做“盒子”讲过一段听起来慷慨激昂的话:“社会给你这么高的利润率,就是要你去冒较大的风险,你不去冒,难道让那些利润更低的传统企业去冒?你不去冒,就会被社会淘汰。”说白了就是,挣了钱一定要花出去,而且花大钱难免有大风险。
所以,就算是最近这两年,盛大确实还是保持敢花钱、敢扩张的一贯风格。相似的还有史玉柱和马云。他们具体花钱的项目在这里就不细说了,反正比较疯野。
不过,这些敢花大钱的企业能否在接下来鹤立鸡群,以及那些不花钱的企业是否就真的会被“淘汰”。还暂时看不清楚。
大多数企业都在沉默、在观望、伺机而动。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009-07-01 20:49
本帖最后由 白蛇 于 2009-7-1 20:56 编辑
天翻地覆周氏复出
腐朽落后的事物就是“尸”,我支配它达到新的目的,就是“魂”。
三国争霸开初的时候,刘备只一个织鞋草民,既不如孙权有祖上留下的江东基业,也不如曹操占有地理天时及早拉起了一派队伍,却单凭一个自封的“汉室宗亲刘皇叔”而名正言顺的拉起一帮队伍,聚敛资源,东征西讨。
汉室衰微,这已经是事实。但刘备就是借了汉室这具“尸”,还了揭竿而起、称王称霸这个“魂”。
要知道,这个“尸”对草民刘备来讲太重要。没有“刘皇叔”这个名号,就是一介流寇,人人可鄙而弃之、人人可得而诛之。没有这个名号,就不可能被当时镇守四川、并同属汉室血脉的刘璋请进四川,最终取而代之,终于有自己的地盘。
在谨守“名不正、言不顺”的古代,名号太重要。后世把刘备当作一个仁义英雄来描绘、把关羽当作一代忠义楷模、把诸葛亮当作智慧偶像,根源都是拜“汉室宗亲”这个名号所赐。
如果曹操和孙权也是汉室宗亲。我们今天拜祭的可能就不是关羽而是灭掉关羽的陆逊,我们崇拜的可能就不是诸葛亮而是累死诸葛亮的司马懿。
案例:天翻地覆周氏复出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非周鸿祎莫属。
周鸿祎是靠3721打下江山的。3721是帮助用户用中文上网,当年采用与微软合作等推广方式,在很多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到用户电脑上。后来以12亿美元卖给雅虎。
周鸿祎是靠360重出江湖的。360就是把3721这样的流氓软件曝光给用户,征得同意后再把这些软件从电脑上卸掉。3721装的越多,模仿3721的软件越多;对360的需求就越多,360就装得越多。
用户因为3721而对周鸿祎的误解和埋怨越多,他们因为360而对周鸿祎的感激和支持也就越多。以前,3721进驻用户电脑是悄无声息,现在,360进驻用户电脑是敲锣打鼓。
结果都一样,周鸿祎成了。
这就是借尸还魂。“尸”就是3721,它显然没落了,但它还有些价值,这就是成就了新的360。“魂”就是让用户喜爱360,进驻用户电脑,最终获得商业成功。只不过,以前是阴谋,现在是阳谋;以前是诡计,现在是王道。
手还是那只同样的手,翻过来就朝天,是承载的力量,覆过去就朝地,是打压的力量。手的一翻一覆很容易,不过动静就很大。天翻地覆,从一个世界到了另一个世界。
周鸿祎一手导演的这两个产品,这一伏一起的惊骇转身,可用两个字形容:经典。
3721这具尸曾经辉煌过,成就了周鸿祎早年的江湖地位。
1998年10月,3721公司创立,推出“3721网络实名”,开创中文上网服务。用户在浏览器的导航条直接输入中文,就能直接到达相关网站。这对于不熟悉英文的中国人来说,确实是个实惠功能。
可当年,3721初创,周鸿祎没钱搞宣传教育市场,就想到用浏览器的地址栏插件这种方式来推广。当用户打开某个网页或***某软件时,这一款“可以帮助网民上网更方便”的3721插件,就自动***进用户的电脑。此后,当用户在浏览器导航条里输入中文,就能直接到达相关网站。
在其后与CNNIC、百度的地址栏争夺大战中,各家公司为争夺用户电脑,先是互相卸载对方,然后为了不被对方卸载而不断加强自我保护,最后逐渐发展到连用户都难以卸载。由于3721在这一恶性竞争中最后“成功”胜出,自然成了众矢之的,理所当然地被当做“流氓软件”的最大代表。
这个方式直接促成3721的快速普及。媒体报道,2003年,在全国网民仅有8600万的情况下,3721的装机量超过7000万台。占有率80%以上。
2003年,3721网络实名及其地址栏搜索的使用量高达每日3000万人次,在全国拥有近4000家渠道合作伙伴。2002年销售额达14亿人民币。2003年,3721有现金约6000万。
3721的快速成功立刻在业内传开,人人羡慕,也招来众多模仿者,也就是媒体所说的“周鸿祎的徒子徒孙”。
这些所谓“徒子徒孙”多达几百上千家,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用户电脑,并难以卸载。包括网络猪、8848搜索助手、易趣购物按钮等。
但逐渐,这些“徒子徒孙”开始走向一个极端。其实像3721、易趣购物按钮这样的大公司软件,都对用户有具体而实惠的功能,但后来越来越多的小公司不再提供有实际价值的功能,而只是强行向用户弹出广告、推荐***信息、甚至干扰其他软件运行。
久而久之,有了“流氓软件”或者“恶评软件”的说法,指这种“不干正事老搞骚扰”的软件。这些“徒子徒孙”不但不向周鸿祎上供缴税,甚至还成了3721的直接对手。但是网民对这些大大小小的流氓软件的愤怒,账却全算到周鸿祎的头上。这让老周觉得“被扣了屎盆子,很冤枉”。
2003年底,3721作价12亿美元卖给雅虎,周鸿祎并出任雅虎中国总裁。2005年7月,周鸿祎离职,3721又被雅虎转手倒卖给阿里巴巴。
如此,3721这块资产对于周鸿祎来说,就成了一具“尸首”,腐朽落后、没有作为。因为:一方面,3721成为他人囊中之物,不再由周鸿祎控制。另一方面,3721虽然更名为雅虎助手,但越发臭名昭著,且其恶名一直都由周鸿祎来承受。
从雅虎离职后,周鸿祎之切身痛苦,莫过于如何消除缠在身上的坏名声,还自己一个清白。
好,这里有个一举两得的解决方案。不仅能还己清白,还能奠定基业。
2005年9月,奇虎创立,得到周鸿祎投资。2006年3月,周鸿祎出任奇虎董事长。2006年7月,奇虎推出360安全卫士,专门用于扫描被***在用户电脑上的一切“恶评”软件,并在用户同意下,将软件卸载。在其“恶评”软件列表里,就包含前身是3721上网助手的雅虎助手。
这正是中国互联网用户被数以千计的“恶评软件”严重骚扰、不堪忍受的时候,360一推出,立刻赢得用户欢呼。
刚发布仅两个月,就有超过600万网民下载360。每天卸载的恶评软件达100多万,其中每天卸载的雅虎助手就达60万次以上。截至2008年8 月,360拥有16亿用户,网民覆盖率超过60%,每天活跃用户数超过3000万。在杀毒与安全市场,360短短两年就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个人网络安全软件。
商业上的成功,今天的360与当年的3721如出一辙。都是一个独特和创新的手法高速扩张,进驻用户电脑,获得了用户认可并取得收入。并且,成为众多公司甚至是对手的模仿。这个行业里的领先者,包括瑞星、卡巴斯基、金山以及腾讯,都推出与360类似的产品。
但讲到声誉上的成功,360则完全逆转3721时代的被动。周鸿祎不惜得罪整个流氓软件产业,“朝过去的自己开火”,斩断与以往“恶评软件”的种种关联,此举反而迎来中国网民的铁杆支持。在“恶评软件”与360的较量中,网民几乎都一边倒,站到360这一边。
2007年,有数家网站发起“360安全卫士公投活动”。其中一家,有超过9万网民参与投票,其中九成网民都表示支持360“反恶评软件”的行动,更有近2万条网友留言,力挺360。在针对“你是否支持360安全卫士查杀恶意软件”的投票中,99%的网民选择“支持,恶意软件就该杀”,而认为“不支持,应该由官方机构指定软件查杀”的投票者仅为1%。
这态势,跟当年涉及3721的新闻评论90%以上都是攻击的情况,已恍如隔世,有天壤之别。
中国有句俗话,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反过来也可以讲,跌得越低,反弹也就越生猛。
这就是360踩在3721尸体上扶摇直上的道理。也是目前中国互联网上,玩好这套逻辑的唯一案例。
其实,策略的转变只是表面,背后是个性的转变。3721时代的周鸿祎,年轻气盛、急于求成,“眼睛里只有对手”,而做下伤害用户的事情,得不偿失。360时代的周鸿祎,眼界更远、棋路周全。不仅仅要在市场上成功,还要“弥补以往的过失”。境界高了一层。
还是那句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非周鸿祎莫属。
2009-07-01 20:49
本帖最后由 白蛇 于 2009-7-1 20:57 编辑
战争之王周鸿祎
江湖里,天天有杀伐,年年要打仗,每个人都是军阀。但要想干成连军阀看到都哆嗦的人,也就是战争之王,必须符合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摆完,你就知道,周鸿祎当仁不让。
第一条,骨子里就是好战分子,不进攻就不舒服,没敌人就没感觉。
如果怕犯错、很谨慎、不出头,也可以做大,但肯定不是战争之王。比如丁磊,如果一心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圈一块地做山大王,也不可能是战争之王。现在互联网里很多军阀都有这个想信息提示
您的同一ip请求过于频繁,如果希望继续访问,请输入验证码:
Copyright 1998 – 201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