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种特价书2折起,满48元北京地区免运费、全国免平邮,款到发货满88元全国免运费!
请 或 |
所有类别
您的位置: gt gt gt gt 同类热销商品
四大名著类热销品
特惠推荐
浏览历史
专题推荐
1.为何特价:
特价书系出版社、书商、二级代商处理的剩书。
2.图书品相:
部分特价书品相不好亦属正常,不是所有的供货商都把书当珍宝般对待,我们尽量把关不让太丑的出去吓人。
3.价格不稳:
特价书我们首先由出版社库存开卖,折扣很低,售完该库存即转向书商和二级代理采购,价格就有可能变高,为满足读者低价买好书我们会逐层采购,真不是我们呼悠您。
4.部分缺货:
部分图书库存本来就不多,有些书可能会有人直接买断或由于供应商信息不准造成,我们会尽力让采购们为你在全北京跑腿找书,以满足您的读书欲望。
5.到货不快:
个别订单由于特价图书品种多,缺货快,所以一般为了尽力给您的订单配齐,我们会多次采购从而影响订单的配送时间,再有遥控快递公司有时也不好使。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
相关标签
: 增加标签
: (多个标签用空格分隔)
常用的标签:
暂时缺货
作 者:
出 版 社:
出版日期:
2009-05 市场价:
四、五星会员:
(71折)
节省:
二、三星会员:
(73折)
节省:
一 星 会员:
(75折)
节省:
8.2 |
[配送方式]
满48元北京地区免运费、全国免平邮,满88元款到发货全国免运费,货到付款减5元运费。
货到付款:
宅急送快递
款到发货:
韵达快递,平邮(EMS)
送货延迟:
如果您的包裹在快递收件后,超过了正常送货时间,请立刻拨打快递公司***查询, 可以从
内找到您的订单,在
中找到快递单号,联系相关快递公司。
快递派送时间表
区域划分
包含地区
宅急送货到付款
韵达快递
北京、天津 1-2天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河北、山西
山东、辽宁、河南、陕西
江西、湖北、湖南、福建、
吉林、宁夏、甘肃、四川
重庆、青海、贵州
广西、云南、海南、西藏、黑龙江
内蒙古
[运费说明]
满48元北京地区免运费、全国免平邮,满88元款到发货全国免运费,货到付款减5元运费。
韵达快递、EMS快递运费说明
区域划分
包含地区
宅急送快递
韵达快递
货到付款
先款后货
先款后货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河北、山西、山东
辽宁、河南、陕西、江西、湖北
湖南、福建、广东
8-15元
商品定价50元以内收取基价10元,超过50部分每增加25元(不足25元按25元计算)加收4元
商品定价25元以内收取基价20元,超过25元部分每增加25元(不足25元按25元计算)加收6-15元
北京、天津
吉林、宁夏、甘肃、四川、重庆
青海、贵州、广西、云南、海南
西藏、黑龙江、内蒙古
10-15元
[付款方式]
满48元北京地区免运费、全国免平邮,满88元款到发货全国免运费,货到付款减5元运费。
1.“货到付款”:
支持全国2000多个城市的快递送货***,货到后付款,仅支持现金交易。
2.“银行汇款”:
到帐时间一般为2—3小时;
开户银行
持卡人
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丰台区支行
6228 4800 1053 5252 91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丰台支行
4367 4200 1350 1172 948
汇款后需要您提供的支付信息:
汇款时间、汇款金额、汇款地区、银行信息以及订单号。
3.“在线支付”:
网上银行支付或网上平台支付
(支付宝,快钱)
4.“邮局汇款”:
正确填写邮局汇款单,并在汇款单附言栏的位置上写明您的订单号和联系***即可。
邮局汇款单上填写:
收款人姓名:蔚蓝网 财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晓月中路15号 邮编:100165
附言:
请填写上对应的订单号(数字)
5.“网 汇 通”:
网汇通汇款实时到帐、免手续费
邮局汇款单上填写:
蔚蓝网汇户号(5309552)、汇款金额、汇款人姓名、汇款人地址和***、在附言中填入订单号。
6“支票支付”:
不支持货到付款,款到后发货。
[售后服务]
满48元北京地区免运费、全国免平邮,满88元款到发货全国免运费,货到付款减5元运费。
一、上门退/换货
北京、天津地区客户所购书籍存在质量问题,采用快递订购方式的顾客。如因客户本人的喜好要求的退换货,请您谅解。本书店不能提供退换。
2. 在我们上门为您退/换书时,请您准备好所需退/换的书。请保持所退/换书 相关附属配件齐全(如:随书的 光盘或磁带等);保***籍的整洁,不要有笔记、签名或涂鸦等。
二、平邮退换货:
1. 所有蔚蓝顾客所购书籍存在质量问题,无论采用何种送货方式和付款方式,以普通邮寄方式,将需要退/换货的书籍邮寄到指定地址。
2. 邮寄退/换货费用:
蔚蓝为客户承担国内平邮包裹的邮寄费,蔚蓝会将钱款暂存在您的蔚蓝帐户中。
邮寄退换货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晓月中路15号人天集团2层,收件人:北京时代蔚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邮编:100165(仅限邮局邮寄)***:010-51438155-520
温馨提示:
在办理邮寄退换货时,请您在包裹中附加说明情况,以便使您的退(换)货得到及时处理。
[联系团购]
满48元北京地区免运费、全国免平邮,满88元款到发货全国免运费,货到付款减5元运费。
团购***:
010—52200997 / 013439703789 (不支持短信)
******:
010—52200996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8:00——19:00)
[常见问题]
满88元减5元运费;北京市五环内地区超过39元订单免配送费;北京高校区免配送费!
1.如果没有收到订单中的书怎么办?
答:当您在我们承诺的时间内没有收到您订购的商品时,可能是以下情况造成的:
1) 所购商品缺货。由于有些书是多个读者同时订购的,在库存量不够多的情况下,某些订单就会出现缺货,当缺货情况发生时,我们将对***确认的订单***通知,其它发货方式的订单以邮件通知。同时,我们将为缺货的订单进行补货,补到后尽快为您发出。
2) 寄或送货过程中丢失。如果出现丢失的情况,我们在和有关单位及人员确认后,为您无偿补送或补寄一次。
3) 其它原因造成的未收到情况。如同事或朋友代收,单位收发室代收等情况。
蔚蓝为客户承担国内平邮包裹的邮寄费,蔚蓝会将钱款暂存在您的蔚蓝帐户中。
2.邮寄的订单在超出承诺的到货时间后,可以查询吗,如何查询?
答:当然可以。如果是挂号邮寄的订单,在我们发出后30日仍然没有收到,您可以***通知我们,我们将为您的邮件下查单,查单回复期为20-30天,当我们收到查单回复后,会立即与您***联系,通知您的订单情况;如果是邮政特快专递(EMS)订单,在我们发出后96小时仍然没有收到,您可以***通知我们,我们会为您提供EMS号码,供您查询。
3.已经付款的订单中缺货,缺书的书款如何处理?
答:当您的订单出现缺货情况时,我们将为您补货,如果仍然补不到,我们会有***通知,并将缺货款放入您在蔚蓝网注册的帐户中,您可以下次订购时使用,也可以登录“我的帐户”自助申请退款。
基本信息
者:罗贯中
出 版 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05
ISBN:
780171542
所属分类: gt gt gt 内容介绍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演义》。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九回 除暴徒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倔听贾诩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十三回 李倔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育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
用户评论 共
主题:
对产品的评分:
★★★★★
★★★★
★★★
商品相关的问题,请
。作为评论发表我们无法及时回复。
限定4000字!
商品问题 共
联系我们
送货方式
如何交款
我的订单
退换货原则
***:010-52200996( 周一 至 周六 8:00-18:00)
Copyright 蔚蓝网上书店 2000-2011 wl.cn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备案号:110108053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昌070240三国演义(罗贯中)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第001 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002 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003 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004 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005 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006 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007 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008 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009 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第010 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011 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012 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穗大战吕布
第013 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014 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015 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016 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第017 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018 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拨矢啖睛
第019 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020 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021 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022 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023 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024 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025 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026 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027 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028 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029 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030 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031 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032 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033 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034 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035 回
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036 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037 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038 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039 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040 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041 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042 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043 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044 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045 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046 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047 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048 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049 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050 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051 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052 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053 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054 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055 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056 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057 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058 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059 回
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
第060 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061 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062 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第063 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064 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065 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066 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067 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068 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069 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070 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071 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第072 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073 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074 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075 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076 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077 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078 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079 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080 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第081 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082 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083 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084 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085 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086 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087 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088 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089 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090 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091 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092 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第093 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
第094 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095 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096 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第097 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第098 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099 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100 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101 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第102 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103 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第104 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第105 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106 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第107 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108 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109 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110 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111 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112 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113 回
丁奉定计斩孙綝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114 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115 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116 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第117 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第118 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第119 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第120 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
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
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
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
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
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
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
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
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
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
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
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
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
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
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
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
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
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
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
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
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
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
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
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
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
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
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各
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
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
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
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
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
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
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
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
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
“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
与公孙瓒等为友。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
“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
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
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
“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
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
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
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
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
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
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
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
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
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
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
饮一醉。来日收拾军器,但恨***匹可乘。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
群马,投庄上来。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
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管待,诉说欲讨贼
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玄德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
张飞造丈八点钢矛。各置全身铠甲。共聚乡勇五百余人,来见邹靖。邹靖引见太守刘焉。三
人参见毕,各通姓名。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不数日,人报黄巾贼将程
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玄德等欣然领军
前进,直至大兴山下,与贼相见。贼众皆披发,以黄巾抹额。当下两军相对,玄德出马,左
有云长,右有翼德,扬鞭大骂:“反国逆贼,何不早降!”程远志大怒,遣副将邓茂出战。
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
直取张飞。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
挥为两段。后人有诗赞二人曰: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
好把姓名标。
众贼见程远志被斩,皆倒戈而走。玄德挥军追赶,投降者不计其数,大胜而回。刘焉亲自迎
接,赏劳军士。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龚景牒文,言黄巾贼围城将陷,乞赐救援。刘焉与玄德
商议。玄德曰:“备愿往救之。”刘焉令邹靖将兵五千,同玄德、关、张,投青州来。贼众
见救军至,分兵混战。玄德兵寡不胜,退三十里下寨。
玄德谓关、张曰:“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乃分关公引一千军伏山左,张飞引
一千军伏山右,鸣金为号,齐出接应。次日,玄德与邹靖引军鼓噪而进。贼众迎战,玄德引
军便退。贼众乘势追赶,方过山岭,玄德军中一齐鸣金,左右两军齐出,玄德摩军回身复杀。
三路夹攻,贼众大溃。直赶至青州城下,太守龚景亦率民兵出城助战。贼势大败,剿戮极多,
遂解青州之围。后人有诗赞玄德曰: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
自应分鼎在孤穷。
龚景犒军毕,邹靖欲回。玄德曰:“近闻中郎将卢植与贼首张角战于广宗,备昔曾师事卢植,
欲往助之。”于是邹靖引军自回,玄德与关、张引本部五百人投广宗来。至卢植军中,入帐
施礼,具道来意。卢植大喜,留在帐前听调。
时张角贼众十五万,植兵五万,相拒于广宗,未见胜负。植谓玄德曰:“我今围贼在此,贼
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儁对垒。汝可引本部人马,我更助汝一千官军,前去颍
川打探消息,约期剿捕。”玄德领命,引军星夜投颍川来。
时皇甫嵩、朱儁领军拒贼,贼战不利,退入长社,依草结营。嵩与儁计曰:“贼依草结营,
当用火攻之。”遂令军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其夜大风忽起。二更以后,一齐纵火,
嵩与儁各引兵攻击贼寨,火焰张天,贼众惊慌,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杀到天明,张梁、张宝引败残军士,夺路而走。忽见一彪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
去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
利。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
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
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
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时人有桥玄者,
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顒见操,言:“汉
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
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年二十,举孝廉,
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
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
后为顿丘令,因黄巾起,拜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前来颍川助战。正值张梁、张宝败走,
曹操拦住,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夺得旗幡、金鼓、马匹极多。张梁、张宝死战得脱。操
见过皇甫嵩、朱儁,随即引兵追袭张梁、张宝去了。
却说玄德引关、张来颍川,听得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急引兵来时,贼已败散。玄德
见皇甫嵩、朱儁,具道卢植之意。嵩曰:“张梁、张宝势穷力乏,必投广宗去依张角。玄德
可即星夜往助。”玄德领命,遂引兵复回。到得半路,只见一簇军马,护送一辆槛车,车中
之囚,乃卢植也。玄德大惊,滚鞍下马,问其缘故。植曰:“我围张角,将次可破;因角用
妖术,未能即胜。朝廷差黄门左丰前来体探,问我索取贿赂。我答曰:‘军粮尚缺,安有余
钱奉承天使?’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
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玄德急止
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军士簇拥卢植去了。关公曰:“卢中郎已被逮,别
人领兵,我等去无所依,不如且回涿郡。”玄德从其言,遂引军北行。行无二日,忽闻山后
喊声大震。玄德引关、张纵马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
上大书“天公将军”。玄德曰:“此张角也!可速战!”三人飞马引军而出。张角正杀败董
卓,乘势赴来,忽遇三人冲杀,角军大乱,败走五十余里。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玄德出,
张飞大怒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
刀入帐来杀董卓。正是: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
心人!毕竟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文***。
------------------
整理校对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且说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官拜河东太守,自来骄傲。当日怠慢了玄德,张飞性发,
便欲杀之。玄德与关公急止之曰;“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杀?”飞曰:“若不杀这厮,反
要在他部下听令,其实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玄德曰:“我三人义同
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处去便了。”飞曰:“若如此,稍解吾恨。”
于是三人连夜引军来投朱儁。儁待之甚厚,合兵一处,进讨张宝。是时曹操自跟皇甫嵩讨张
梁,大战于曲阳。这里朱儁进攻张宝。张宝引贼众八九万,屯于山后。儁令玄德为其先锋,
与贼对敌。张宝遣副将高升出马搦战,玄德使张飞击之。飞纵马挺矛,与升交战,不数合,
刺升落马。玄德麾军直冲过去。张宝就马上披发仗剑,作起妖法。只见风雷大作,一股黑气
从天而降,黑气中似有无限人马杀来。玄德连忙回军,军中大乱。败阵而归,与朱儁计议。
儁曰:“彼用妖术,我来日可宰猪羊狗血,令军士伏于山头;候贼赶来,从高坡上泼之,其
法可解。”玄德听令,拨关公、张飞各引军一千,伏于山后高冈之上,盛猪羊狗血并秽物准
备。次日,张宝摇旗擂鼓,引军搦战,玄德出迎。交锋之际,张宝作法,风雷大作,飞砂走
石,黑气漫天,滚滚人马,自天而下。玄德拨马便走,张宝驱兵赶来。将过山头,关、张伏
军放起号炮,秽物齐泼。但见空中纸人草马,纷纷坠地;风雷顿息,砂石不飞。
张宝见解了法,急欲退军。左关公,右张飞,两军都出,背后玄德、朱儁一齐赶上,贼兵大
败。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玄德发箭,中其左臂。张宝带
箭逃脱,走入阳城,坚守不出。
朱儁引兵围住阳城攻打,一面差人打探皇甫嵩消息。探子回报,具说:“皇甫嵩大获胜捷,
朝廷以董卓屡败,命嵩代之。嵩到时,张角已死;张梁统其众,与我军相拒,被皇甫嵩连胜
七阵,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送往京师。余众俱降。朝廷加皇甫嵩为车骑
将军,领冀州牧。皇甫嵩又表奏卢植有功无罪,朝廷复卢植原官。曹操亦以有功,除济南相,
即日将班师赴任。”朱儁听说,催促军马,悉力攻打阳城。贼势危急,贼将严政刺杀张宝,
献首投降。朱儁遂平数郡,上表献捷。时又黄巾余党三人:赵弘、韩忠、孙仲,聚众数万,
望风烧劫,称与张角报仇。朝廷命朱儁即以得胜之师讨之。儁奉诏,率军前进。时贼据宛城,
儁引兵攻之,赵弘遣韩忠出战。儁遣玄德、关、张攻城西南角。韩忠尽率精锐之众,来西南
角抵敌。朱儁自纵铁骑二千,径取东北角。贼恐失城,急弃西南面回。玄德从背后掩杀,贼
众大败,奔入宛城。朱儁分兵四面围定。城中断粮,韩忠使人出城投降。儁不许。玄德曰:
“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韩忠耶?”儁曰:“彼一时,此一时也。昔秦
项之际,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反;若容其
降,无以劝善。使贼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长寇之志,非良策也。”玄德曰:“不
容寇降是矣。今四面围如铁桶,贼乞降不得,必然死战。万人一心,尚不可当,况城中有数
万死命之人乎?不若撤去东南,独攻西北。贼必弃城而走,无心恋战,可即擒也。”儁然之,
随撤东南二面军马,一齐攻打西北。韩忠果引军弃城而奔。儁与玄德、关、张率三军掩杀,
射死韩忠,余皆四散奔走。正追赶间,赵弘、孙仲引贼众到,与儁交战。儁见弘势大,引军
暂退。弘乘势复夺宛城。儁离十里下寨。方欲攻打,忽见正东一彪人马到来。为首一将,生
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年十七岁时,
与父至钱塘,见海贼十余人,劫取商人财物,于岸上分赃。坚谓父曰:“此贼可擒也。”遂
奋力提刀上岸,扬声大叫,东西指挥,如唤人状。贼以为官兵至,尽弃财物奔走。坚赶上,
杀一贼。由是郡县知名,荐为校尉。后会稽妖贼许昌造反,自称“阳明皇帝”,聚众数万;
坚与郡司马招募勇士千余人,会合州郡破之,斩许昌并其子许韶。刺史臧旻上表奏其功,除
坚为盐渎丞,又除盱眙丞、下邳丞。今见黄巾寇起,聚集乡中少年及诸商旅,并淮泗精兵一
千五百余人,前来接应。
朱儁大喜,便令坚攻打南门,玄德打北门,朱儁打西门,留东门与贼走。孙坚首先登城,斩
贼二十余人,贼众奔溃。赵弘飞马突槊,直取孙坚。坚从城上飞身夺弘槊,刺弘下马;却骑
弘马,飞身往来杀贼。孙仲引贼突出北门,正迎玄德,无心恋战,只待奔逃。玄德张弓一箭,
正中孙仲,翻身落马。朱儁大军随后掩杀,斩首数万级,降者不可胜计。南阳一路,十数郡
皆平。儁班师回京,诏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儁表奏孙坚、刘备等功。坚有人情,除别郡
司马上任去了。惟玄德听候日久,不得除授,三人郁郁不乐,上街闲行,正值郎中张钧车到。
玄德见之,自陈功绩。钧大惊,随入朝见帝曰:“昔黄巾造反,其原皆由十常侍卖官鬻爵,
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今宜斩十常侍,悬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
重加赏赐,则四海自清平也。”十常侍奏帝曰:“张钧欺主。”帝令武士逐出张钧。十常侍
共议:“此必破黄巾有功者,不得除授,故生怨言。权且教省家铨注微名,待后却再理会未
晚。”因此玄德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克日赴任。
玄德将兵散回乡里,止带亲随二十余人,与关、张来安喜县中到任。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
无犯,民皆感化。到任之后,与关、张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如玄德在稠人广坐,关、张侍
立,终日不倦。到县未及四月,朝廷降诏,凡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玄德疑在遣中。适督
邮行部至县,玄德出郭迎接,见督邮施礼。督邮坐于马上,惟微以鞭指回答。关、张二公俱
怒。及到馆驿,督邮南面高坐,玄德侍立阶下。良久,督邮问曰:“刘县尉是何出身?”玄
德曰:“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自涿郡剿戮黄巾,大小三十余战,颇有微功,因得除今职。”
督邮大喝曰:“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沙汰这等滥官污吏!”玄德喏
喏连声而退。归到县中,与县吏商议。吏曰:“督邮作威,无非要贿赂耳。”玄德曰:“我
与民秋毫无犯,那得财物与他?”次日,督邮先提县吏去,勒令指称县尉害民。玄德几番自
往求免,俱被门役阻住,不肯放参。
却说张飞饮了数杯闷酒,乘马从馆驿前过,见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飞问其故,众
老人答曰:“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我等皆来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门人赶打!”张
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
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
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
折柳条十数枝。玄德正纳闷间,听得县前喧闹,问左右,答曰:“张将军绑一人在县前痛打。”
玄德忙去观之,见绑缚者乃督邮也。玄德惊问其故。飞曰:“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
督邮告曰:“玄德公救我性命!”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傍边转过关公来,曰:
“兄长建许多大功,仅得县尉,今反被督邮侮辱。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不如杀督
邮,弃官归乡,别图远大之计。”玄德乃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责之曰:据汝害民,本当
杀却;今姑饶汝命。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督邮归告定州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
捉。玄德、关、张三人往代州投刘恢。恢见玄德乃汉室宗亲,留匿在家不题。
却说十常侍既握重权,互相商议:但有不从己者,诛之。赵忠、张让差人问破黄巾将士索金
帛,不从者奏罢职。皇甫嵩、朱儁皆不肯与,赵忠等俱奏罢其官。帝又封赵忠等为车骑将军,
张让等十三人皆封列侯。朝政愈坏,人民嗟怨。于是长沙贼区星作乱;渔阳张举、张纯反:
举称天子,纯称大将军。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
一日,帝在后园与十常侍饮宴,谏议大夫刘陶,径到帝前大恸。帝问其故。陶曰:“天下危
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帝曰:“国家承平,有何危急?”陶曰:“四方盗贼并
起,侵掠州郡。其祸皆由十常侍卖官害民,欺君罔上。朝廷正人皆去,祸在目前矣!”十常
侍皆免冠跪伏于帝前曰:“大臣不相容,臣等不能活矣!愿乞性命归田里,尽将家产以助军
资。”言罢痛哭。帝怒谓陶曰:“汝家亦有近侍之人,何独不容朕耶?”呼武士推出斩之。
刘陶大呼:“臣死不惜!可怜汉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
武士拥陶出,方欲行刑,一大臣喝住曰:“勿得下手,待我谏去。”众视之,乃司徒陈耽,
径入宫中来谏帝曰:“刘谏议得何罪而受诛?”帝曰:“毁谤近臣,冒渎朕躬。”耽曰:“天
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陛下敬之如父母,身无寸功,皆封列侯;况封谞等结连黄巾,欲
为内乱: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帝曰:“封谞作乱,其事不明。十常侍中,岂
无一二忠臣?”陈耽以头撞阶而谏。帝怒,命牵出,与刘陶皆下狱。是夜,十常侍即于狱中
谋杀之;假帝诏以孙坚为长沙太守,讨区星,不五十日,报捷,江夏平,诏封坚为乌程侯。
封刘虞为幽州牧,领兵往渔阳征张举、张纯。代州刘恢以书荐玄德见虞。虞大喜,令玄德为
都尉,引兵直抵贼巢,与贼大战数日,挫动锐气。张纯专一凶暴,士卒心变,帐下头目刺杀
张纯,将头纳献,率众来降。张举见势败,亦自缢死。渔阳尽平。刘虞表奏刘备大功,朝廷
赦免鞭督邮之罪,除下密丞,迁高堂尉。公孙瓒又表陈玄德前功,荐为别部司马,守平原县
令。玄德在平原,颇有钱粮军马,重整旧日气象。刘虞平寇有功,封太尉。中平六年夏四月,
灵帝病笃,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那何进起身屠家;因妹入宫为贵人,生皇子辩,
遂立为皇后。进由是得权重任。帝又宠幸王美人,生皇子协。何后嫉妒,鸩杀王美人。皇子
协养于董太后宫中。董太后乃灵帝之母,解渎亭侯刘苌之妻也。初因桓帝无子,迎立解渎亭
侯之子,是为灵帝。灵帝入继大统,遂迎养母氏于宫中,尊为太后。董太后尝劝帝立皇子协
为太子。帝亦偏爱协,欲立之。当时病笃,中常侍蹇硕奏曰:“若欲立协,必先诛何进,以
绝后患。”帝然其说,因宣进入宫。进至宫门,司马潘隐谓进曰:“不可入宫。蹇硕欲谋杀
公。”进大惊,急归私宅,召诸大臣,欲尽诛宦官。座上一人挺身出曰:“宦官之势,起自
冲、质之时;朝廷滋蔓极广,安能尽诛?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之。”进视之,
乃典军校尉曹操也。进叱曰:“汝小辈安知朝廷大事!”正踌躇间,潘隐至,言:“帝已崩。
今赛硕与十常侍商议,秘不发丧,矫诏宣何国舅入宫,欲绝后患,册立皇子协为帝。”说未
了,使命至,宣进速入,以定后事。操曰:“今日之计,先宜正君位,然后图贼。”进曰:
“谁敢与吾正君讨贼?”一人挺身出曰:“愿借精兵五千,斩关入内,册立新君,尽诛阉竖,
扫清朝廷,以安天下!”进视之,乃司徒袁逢之子,袁隗之侄:名绍,字本初,现为司隶校
尉。何进大喜,遂点御林军五千。绍全身披挂。何进引何顒、荀攸、郑泰等大臣三十余员,
相继而入,就灵帝柩前,扶立太子辩即皇帝位。
百官呼拜已毕,袁绍入宫收蹇硕。硕慌走入御园,花阴下为中常侍郭胜所杀。硕所领禁军,
尽皆投顺。绍谓何进曰:“中官结党。今日可乘势尽诛之。”张让等知事急,慌入告何后曰:
“始初设谋陷害大将军者,止赛硕一人,并不干臣等事。今大将军听袁绍之言,欲尽诛臣等,
乞娘娘怜悯!”何太后曰:“汝等勿忧,我当保汝。”传旨宣何进入。太后密谓曰:“我与
汝出身寒微,非张让等,焉能享此富贵?今蹇硕不仁,既已伏诛,汝何听信人言,欲尽诛宦
官耶?”何进听罢,出谓众官曰:“蹇硕设谋害我,可族灭其家。其余不必妄加残害。”袁
绍曰:“若不斩草除根,必为丧身之本。”进曰:“吾意已决,汝勿多言。”众官皆退。次
日,太后命何进参录尚书事,其余皆封官职。董太后宣张让等入宫商议曰:“何进之妹,始
初我抬举他。今日他孩儿即皇帝位,内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权太重,我将如何?”让奏曰:
“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
图矣。”董太后大喜。次日设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
等共预朝政。何太后见董太后专权,于宫中设一宴,请董太后赴席。酒至半酣,何太后起身
捧杯再拜曰:“我等皆妇人也,参预朝政,非其所宜。昔吕后因握重权,宗族千口皆被戮。
今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议,此国家之幸也。愿垂听焉。”董后大
怒曰:“汝鸩死王美人,设心嫉妒。今倚汝子为君,与汝兄何进之势,辄敢乱言!吾敕骠骑
断汝兄首,如反掌耳!”何后亦怒曰:“吾以好言相劝,何反怒耶?”董后曰:“汝家屠沽
小辈,有何见识!”两宫互相争竞,张让等各劝归宫。何后连夜召何进入宫,告以前事。何
进出,召三公共议。来早设朝,使廷臣奏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合仍迁于河间安
置,限日下即出国门。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印绶。董
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家人举哀,军士方散。张让、段珪见董后一枝已废,遂皆以金珠玩
好结构何进弟何苗并其母舞阳君,令早晚入何太后处,善言遮蔽:因此十常侍又得近幸。
六月,何进暗使人鸩杀董后于河间驿庭,举柩回京,葬于文陵。进托病不出。司隶校尉袁绍
入见进曰:“张让、段珪等流言于外,言公鸩杀董后,欲谋大事。乘此时不诛阉宦,后必为
大祸。昔窦武欲诛内竖,机谋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若使尽力,
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不可失也。”进曰:“且容商议。”左右密报张让,让等转告何苗,
又多送贿赂。苗入奏何后云:“大将军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专务杀伐。今无端又欲杀十常
侍,此取乱之道也。”后纳其言。少顷,何进入白后,欲诛中涓。何后曰:“中官统领禁省,
汉家故事。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非重宗庙也。”进本是没决断之人,听太后言,
唯唯而出。袁绍迎问曰:“大事若何?”进曰:“太后不允,如之奈何?”绍曰:“可召四
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进曰:“此计大妙!”便
发檄至各镇,召赴京师。主薄陈琳曰:“不可!俗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
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乎?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
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
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何进笑曰:“此懦
夫之见也!”傍边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议!”视之,乃曹操也。正是:
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不知曹操说出甚话来,且听下文***。
------------------
整理校对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且说曹操当日对何进曰:“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
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
何进怒曰:“孟德亦怀私意耶?”操退曰:“乱天下者,必进也。”进乃暗差使命,赍密诏
星夜往各镇去。
却说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先为破黄巾无功,朝议将治其罪,因贿赂十常侍幸免;
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是时得诏大喜,点起军马,
陆续便行;使其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却带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提兵望洛阳
进发。
卓婿谋士李儒曰:“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味。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卓
大喜,遂上表。其略曰:“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
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
天下幸甚!”何进得表,出示大臣。侍御史郑泰谏曰:“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
矣。”进曰:“汝多疑,不足谋大事。”卢植亦谏曰:“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入
禁庭,必生祸患。不如止之勿来,免致生乱。”进不听,郑泰、卢植皆弃官而去。朝廷大臣,
去者大半。进使人迎董卓于渑池,卓按兵不动。
张让等知外兵到,共议曰:“此何进之谋也;我等不先下手,皆灭族矣。”乃先伏刀斧手五
十人于长乐宫嘉德门内,入告何太后曰:“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
垂怜赐救。”太后曰:“汝等可诣大将军府谢罪。”让曰:“若到相府,骨肉齑粉矣。望娘
娘宣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太后乃降诏宣进。
进得诏便行。主簿陈琳谏曰:“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进曰:
“太后诏我,有何祸事?”袁绍曰:“今谋已泄,事已露,将军尚欲入宫耶?”曹操曰:“先
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进笑曰:“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
绍曰:“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于是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绍
之弟袁术领之。袁术全身披挂,引兵布列青琐门外。绍与操带剑护送何进至长乐宫前。黄门
传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将袁绍、曹操等都阻住宫门外。
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进大惊。让厉声责进曰:“董后
何罪,妄以鸩死?国母丧葬,托疾不出!汝本屠沽小辈,我等荐之天子,以致荣贵;不思报
效,欲相谋害,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进慌急,欲寻出路,宫门尽闭,伏甲齐出,
将何进砍为两段。后人有诗叹之曰;“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
难免宫中受剑锋。”
让等既杀何进,袁绍久不见进出,乃于宫门外大叫曰:“请将军上车!”让等将何进首级从
墙上掷出,宣谕曰:“何进谋反,已伏诛矣!其余胁从,尽皆赦宥。”袁绍厉声大叫:“阉
官谋杀大臣!诛恶党者前来助战!”何进部将吴匡,便于青琐门外放起火来。袁术引兵突入
宫庭,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袁绍、曹操斩关入内。赵忠、程旷、夏恽、郭胜四
个被赶至翠花楼前,剁为肉泥。宫中火焰冲天。张让、段珪、曹节、侯览将太后及太子并陈
留王劫去内省,从后道走北宫。时卢植弃官未去,见宫中事变,擐甲持戈,立于阁下。遥见
段珪拥逼何后过来,植大呼曰:“段珪逆贼,安敢劫太后!”段珪回身便走。太后从窗中跳
出,植急救得免。吴匡杀入内庭,见何苗亦提剑出。匡大呼曰:“何苗同谋害兄,当共杀之!”
众人俱曰:“愿斩谋兄之贼!”苗欲走,四面围定。砍为齑粉。绍复令军士分头来杀十常侍
家属,不分大小,尽皆诛绝,多有无须者误被杀死。曹操一面救灭宫中之火,请何太后权摄
大事,遣兵追袭张让等,寻觅少帝。
且说张让、段珪劫拥少帝及陈留王,冒烟突火,连夜奔走至北邙山。约二更时分,后面喊声
大举,人马赶至;当前河南中部掾吏闵贡,大呼“逆贼休走!”张让见事急,遂投河而死。
帝与陈留王未知虚实,不敢高声,伏于河边乱草之内。军马四散去赶,不知帝之所在。帝与
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饥馁,相挤而哭;又怕人知觉,吞声草莽之中。陈留王曰:“此
间不可久恋,须别寻活路。”于是二人以衣相结,爬上岸边。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
路。正无奈何,忽有流萤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飞转。陈留王曰:“此天助我兄弟
也!”遂随萤火而行,渐渐见路。行至五更,足痛不能行,山冈边见一草堆,帝与王卧于草
堆之畔。草堆前面是一所庄院。庄主是夜梦两红日坠于庄后,惊觉,披衣出户,四下观望,
见庄后草堆上红光冲天,慌忙往视,却是二人卧于草畔。庄主问曰:“二少年谁家之子?”
帝不敢应。陈留王指帝曰:“此是当今皇帝,遭十常侍之乱,逃难到此。吾乃皇弟陈留王也。”
庄主大惊,再拜曰:“臣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也。因见十常侍卖官嫉贤,故隐于此。”遂
扶帝入庄,跪进酒食。却说闵贡赶上段珪,拿住问:“天子何在?”珪言:“已在半路相失,
不知何往。”贡遂杀段珪,悬头于马项下,分兵四散寻觅;自己却独乘一马。随路追寻,偶
至崔毅庄,毅见首级,问之,贡说详细,崔毅引贡见帝,君臣痛哭。贡曰:“国不可一日无
君,请陛下还都。”崔毅庄上止有瘦马一匹,备与帝乘。贡与陈留王共乘一马。离庄而行,
不到三里,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
尉袁绍,一行人众,数百人马,接着车驾。君臣皆哭。先使人将段珪首级往京师号令,另换 gt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TXT.txt
今日免费精品文档
原价:
1.00豆元
0豆元
转帖至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相关文档
热度:
热度:
热度:
热度:
热度:
热度:
热度:
热度:
热度:
热度:
热度:
热度:
该用户其他文档
等级:
分享于 2010-04-19 14:47
文档数据
热度:
浏览:
评论:
文档介绍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文档分类
待分类
文档标签
如要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发帖反馈。
校验码: 请输入左侧字符,
评论的时候,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多给文档分享人一些支持。
提交评论
Ctrl+Enter快速提交
评论加载中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必填)
例: http://www.docin.com/p-44907311.html
推荐理由: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你使用的浏览器不支持自动复制功能,请按鼠标ctrl+c或鼠标右键~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你使用的浏览器不支持自动复制功能,请按鼠标ctrl+c或鼠标右键~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50440319-144.swf' width='650' height='490' type=a 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你使用的浏览器不支持自动复制功能,请按鼠标ctrl+c或鼠标右键~
分享给粉丝
分享标题:
推荐: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TXT
分享评论:
这篇文档很不错,推荐给你看看!
选择粉丝:
选择好友
您还没有豆单,请
豆单审核通过后,您会得到豆元奖励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TXT
加入豆单
文档加入豆单成功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秒自动关闭窗口
2007-2011 DocI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豆丁网
登录:
用户名/邮箱:
登录密码:
记住我
或者你也可以用以下网站登录
新用户?-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
是现在公认的四大名著。
以前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
》称为“
现在公认的四大名著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四大名著作者简介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
(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四大名著之【水浒传】
施耐庵(1296年-1370年)中国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出生于江苏一代,兴化白驹场人。关于他的生平资料正确性有所争议,也有查无此人之说。主要是水浒传一书作者素有争议,有一考为该书根本非施耐庵所写,而是罗贯中所写。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水浒传》中,将作者写做施耐庵和罗贯中。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
吴承恩(约1504年-约1582年)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大约活了将近80岁。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
在20世纪初,「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争论,这个争论至今仍然存在。大致上可分为二说:一、红楼梦是由曹雪芹所撰写的;二、红楼梦的作者另有其人。
至於红楼梦本身则在第一章中说:这个故事真正作者已不可考,是由曹雪芹传抄、批阅及增删数次而成。一般而言,认为曹雪芹是本书作者是比较主流的看法。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中国清代著名作家。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高鹗(约1738年 - 约1815年),满族人,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祖籍辽宁铁岭,著有《红楼梦》后40回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