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生息的意思多长时间获得一次经验

色痞超警 二百一十七章 休养生息(下)
色痞超警 二百一十七章 休养生息(下) 会议并没有进行多长时间,除了交代给赵大虎四人的任务,楚天又增派人手管理j省,并且开始大规模扩充四海盟的势力。 会议结束后,除了赵大虎四人外,其他四海盟的骨干成员都来到了a市郊区的一栋别墅,这栋别墅并不是楚天的那栋,而是林秋诗的别墅,因为林秋诗已经搬到了楚天的别墅,所以这里也空了下来,而这间空下来的别墅,也就理所当然的变成了四海盟即2046之后第二个据点,此时四海盟众人都整齐的站在,别墅宽敞的院中,而在他们的面前站着楚天与鲁蒙。 “从今天开始你们要抓紧每一分钟提高自己实力,而从今天开始我们大家也都住在这里,有什么不懂的,不明白的尽管问我,我老头一定全力的帮助你们。”鲁蒙一脸正色的说道,受楚天威逼利诱的他此时已经收起往日懒散的模样。 “现在我就继续教你们凌天拳法。”鲁蒙扫过在场众人,厉声说道,一副严师的模样。 “哎,这个老头终于认真了起来,看来女人的力量还真是大啊。”看着鲁蒙一副认真的神情楚天不由暗自好笑。 “老子也要认真研习我的降龙诀了。”见四海盟众人也都一脸的认真之色,楚天也拿出了那本泛黄的降龙诀研习了起来。 自从学习降龙诀开始,楚天明显感觉自己的潜能一点点被激发出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他已经感觉到自己实力的提升,从而他也从中体验到了研习这降龙诀的妙处,现在的他已经是将这本降龙诀随身携带,一有闲暇之时,他便拿出研习一番。 当人在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感觉时间过的很快,现在的楚天与四海盟众人就是这种状况,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到了傍晚时分,而众人却依然在继续的练习。 “咕噜…”正在专心练习的蝎子突然听见身边传来了一声肚子的叫声。 “彪、彪哥,你饿了吧!”蝎子闻声望去见王彪正捂着肚子。 “恩,练了一天当然饿了。”王彪低声答道。 “咕噜…”王彪话音刚落,肚子的叫声又一次响了起来。 “妈的,真是饿死老子了。”王彪捂着肚子,一脸郁闷的骂道。 “咕噜…”这次的响声并不是王彪,而是王彪身边的牛杰,此时牛杰也是一脸的难受之色,看来他也是忍受着饥饿。 “呵呵,阿杰,你也饿了吧!”王彪看着牛杰露出一副同命相连的模样。 “老头,我们先休息一会吧,我看大家都饿了。”原本正在专心研习降龙诀的楚天也听见了“咕噜,咕噜”的肚子叫声。 “好吧,我老头也饿了,不知不觉居然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鲁蒙又恢复了懒散的语气。 “天哥,我们去哪里吃饭啊?”王彪捂着肚子高声喊道。 “去四海酒店,大家抓紧时间,吃完后继续回来练习。”楚天淡淡的答道。 四海酒店一楼的餐厅中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四海盟二十几人围坐在两张餐桌旁,这些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推杯换盏,把酒言欢,而是自顾吃着桌子上的佳肴。服务员频繁的穿梭在两张餐桌旁,撤掉吃光的盘子,然后再端上崭新的菜肴。 “把你们经理找来。”楚天叫住了一个服务员。 “是,董事长。”那个服务员恭敬的应了一声,转身快步的向大厅中走去。片刻之后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便满脸赔笑的走到了楚天的近前,正是四海酒店的经理吴飞。 “董事长,找我有什么事嘛?”吴飞满脸赔笑的说道。 “吴经理,你帮我找两个厨师和几个服务员,我要借用一段时间。”楚天淡淡的说道。 “好的,董事长,我立即就办。”吴飞并不多问,立即应了下来。 “快些,我吃完饭就要将他们带走。”楚天风轻云淡的说道。 “我这就去!董事长请稍等。”吴飞应了一声,满面赔笑的离开了楚天的身边。 看着吴飞走远的背影,楚天点了点头,对吴飞的所作所为暗自赞赏,一见吴飞便是个明白事理之人,不该问的绝对不多问,只是听从上面的吩咐,这样的属下也是最受领导重用的下属。 “天哥,你找厨师干嘛啊?这菜做的挺好吃的。”王彪一脸疑惑的问道。 “彪、彪哥,这、这你还看不出来嘛,天、天哥是要将厨师和服、服务带回别墅,那样我们就能节、节省一些吃饭的时间。”蝎子结结巴巴的说道。 “是嘛?”王彪依然是一脸疑惑的看着楚天。 “蝎子说的对,我们现在要利用好一切时间提升我们的实力,不然等赤门和天门的战事结束,我们便没有时间再有学习武艺的机会了。”楚天一脸正色的说道。 “恩!”闻听楚天之言,王彪认真的点点头,又埋头吃了起来。 片刻之后,吴飞带着两名厨师和六名服务员回到了楚天的近前。 “天哥,你看这些人够吗?”吴飞满面笑容的问道。 楚天扫了一眼那两名厨师和六名服务员,点点头“够了,就要他们几个,你忙你的去吧,我们也要走了。” “天哥,那你们慢用,我先走了。”吴飞依然是一脸的笑容,向众人点点头,转身向大厅深处走去。 吃过晚饭,楚天率领着众人又回到了林秋诗的别墅,开始了他们下一轮的苦练… 四海盟众人对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都十分的珍惜,在楚天将厨师与服务员都带回别墅之后,众人便过起了吃住在一起,整日苦练的生活… 当众人在一起苦练了一个星期之后,赵大虎,元霸,洪佳伟、常野四人便大胜归来,他们在h省可谓是连战连捷,几乎没有受过任何的抵抗,在楚天的授意下他们当真没有给那些国外势力一点面子,只要稍有抵抗便一律杀无赦,虽然他们帮助四海盟取得了h省的控制权,最终使得四海盟控制了整个东三省,但他们在h省战役中杀害的大批国外势力,却也为四海盟与一些强悍的国外势力接下了大仇。 四人大胜归来,四海盟并没有做什么庆祝活动,因为在这个非常时期,每个人也没有心思庆祝,而赵大虎四人也直接投入到了闭关苦练的行列,这次四海盟所有的骨干人员终于聚齐了,他们也开始了四海盟在与赤门、天门决战前最后的充电。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每周五、六、日看飞卢小说升三倍书友经验,每看一章即得三倍经验!注册飞卢会员无弹窗广告。
多种充值渠道:
网上银行,神州行卡,联通充值卡,电信充值卡,游戏点卡,支付宝,财付通,Q币卡等,让您快速成为VIP会员!
完本力荐: 火热连载: (按左右键翻页)
色痞超警最新评论:
全屏阅读
最新网友打赏信息
读者还喜欢读:  | | 热词: 新闻 新视界
>> 正文
[新闻调查]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2009年9月19日)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2日 17:10 |
| 来源:CCTV.com
解说词:2005年11月的松花江苯污染事件,是中国环保史上的大事件。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约100吨化学污染物流入松花江,形成的污染带长80公里,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多个县市,历时42天。
2006年8月,松花江再次受创。吉林长白山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10吨工业污水被两名职工擅自排入松花江支流牤牛河,造成严重污染。
一首首熟悉的老歌,歌唱着这条东北人民的母亲河,而污染,却让歌声所描绘的碧波荡漾、白帆点点的景象变得日渐遥远。2006年,国家提出,要让松花江“休养生息”十年,进行全面的治理。
敬一丹源头串场:早就想到这里来,这里是松花江的源头,是吉林长白山的天池。想到这里来,不光是因为我是喝松花江水长大的,对母亲河的源头一直有一份向往,更是因为这些年来,我和松花江流域几千万人一样,越发地牵挂母亲河。污染改变着松花江的模样,它累了,它病了,它受伤了,那么这次我们来到这儿,就是想从源头开始,追随着它一路走下去,我们看看疲惫不堪的松花江是否得到了喘息。
解说词:松花江有两个源头,南源长白山天池被称为松花江的正源,北源是来自内蒙古的嫩江。松花江全长约1900公里,最终在同江市汇入黑龙江。我们要从天池出发,一路走到同江,探访松花江如今的境况。
长白山天池的水来源于自然降水和地下泉水,水位常年不变,源源不断。水从天池北面的缺口倾泻而下,形成了长白山大瀑布,落到地面,流成了最初的松花江。松花江的名字源于满族语“松阿里乌拉”,意思是“天河”。
敬一丹:我还是第一次离松花江这么近看到这么干净的水,取这个水样是你们的常规工作吗?
戴云杰(长白山管委会池北区环保局局长):是我们的常规工作。
敬一丹:多长时间取一次?
戴云杰:半年一次。
敬一丹:您在这工作多少年了?
戴云杰:二十年了。
敬一丹:水质有变化吗?
戴云杰:没有什么变化。都是在一类水体的范围之内,非常好。
解说词:我国地表水按功能分为五类,一类是源头水,最为洁净;二类、三类可以作为饮用水源;四类不适合人体接触,可以作为工业用水;五类只能用于农业灌溉。五类以下统称劣五类,基本丧失了所有功能。
源自天池的清澈溪流,踏上了漫长的旅途。它或许不知道,自己会一路壮大,变成中国的第三大河;它或许也不知道,一路上的污染,将逐渐改变自己的模样。
敬一丹吉林市串场:从松花江源头向西北走500公里,我们到了吉林市。吉林市是距离松花江源头最近的工业城市,从50年***始,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拉开阵势,松花江沿岸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工厂。吉林市因水而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些高耗水、高排放的企业在这里安营扎寨。它们为经济强筋健骨,但是同时,也给松花江带来了环境问题。
解说词:这里是吉林市的哈达湾,聚集了一批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企业。丰富的松花江水资源、电力、矿产资源,让历史选择了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吉林市是其中一座重镇。“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有7个建在吉林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被称为“共和国化工长子”的吉林石化。
这是1959年发行的建国十周年纪念邮票,图案是钢铁、煤炭、化工等工业生产的场景,代表化工的这枚邮票,图案就是吉林石化的厂房。那个年代,举国大搞工业的激情氛围中,人们没有想过,工业带来的除了经济发展,还有环境污染。
敬一丹:什么时候污染和松花江两个词连在一起?
白效明(吉林省环境科学院研究员):70年底末到80年代初,吉林市、哈尔滨市以下江段,水黑臭,鱼虾绝迹。那个时候人们充分认识到,这么好的松花江,由于工业的污染排放造成这么严重的污染。
解说词:多年来,松花江流域形成了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高。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转移,曾经辉煌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度变得黯淡,当初粗放发展埋下的环境隐患却清晰地浮出水面。
吉林市市民:80年代的时候,这里的水质那别提了,江里的白沫漂的,我们没法游,游完之后身上起疙瘩,都是红点。
解说词:松花江治理起步于70年代末,但多年来水质并没有明显好转。到2005年,全流域水质评价断面中,四类以下水体超过80%。也正是这年冬天,吉林石化爆炸导致了水污染事件。
吉林市市民:哈尔滨每年都搞国际冬泳邀请赛,上游人到下游来比赛了,真对不起人家,我们就研究了,一起跑出来一起喊,哈尔滨的市民们,我们是吉林市的,我们对不起你们了,我们把水弄污染了。两边的群众真给我们鼓掌。
敬一丹:给你们鼓掌了。
吉林市市民:鼓掌。
敬一丹:毕竟是喝一条江的水。
吉林市市民:一条江的水,上游人不顾下游人,我们感到不好,真的不好。
敬一丹:站在吉化,我们就不能不提到2005年的11.13。
王国才(吉林省环保厅厅长):我感觉在松花江整个水治理的过程中,起到了转折点的作用。因为通过这个事件,引起了社会对松花江的进一步关注,推动了水污染防治的过程。
解说词:2005年江水污染时,松花江沿岸,城市停水,市民饮水困难;工厂停产,导致经济损失。人们意识到,伤害了母亲河,自身也难以幸免。是该仔细端详一下母亲河了,看看她的容颜究竟有多少改变。
白效明(吉林省环境科学院研究员):一个人最多能背200斤,你非让他背250斤、300斤,他就会承受不了,对人体各个***造成危害。整个松花江流域环境容量,最多不能超过50到53万吨COD,现在78.1万吨,超载60%。
解说词:COD就是化学耗氧量,是衡量水质的主要指标。它的值越大,说明有机污染越严重。2005年,松花江流域COD排放强度居全国七大流域之首。
王国才(吉林省环保厅厅长):你得了病,不及时地治疗,那你就会病入膏肓,最终不言而喻,就要死亡。
解说词:莱茵河一度几乎被工业污染变成死河,人们用30年时间,700亿欧元,才使它基本恢复。50年代的日本,一些居民因为食用受污染的水生物患上了水俣病,100多人死亡。先污染后治理,代价沉重惨烈。
张力军(国家环保部副部长):“休养生息”这个提法不仅仅是对松花江的。2008年,全国的江河湖泊20%左右的断面是属于劣五类水体。水环境安全事件也不断地在发生。这些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当人们索取超过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的时候,水生态就会遭到破坏,发展下去,会对我国的经济可持续以及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敬一丹:很多人面对休养生息这个提法都在琢磨,它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变化?
张力军:原来哪污染治哪,被动保护。而休养生息呢,是主动的,从环境容量出发,根据它来明确新污染要严格控制住,老污染要逐步地减少。
解说词:2005年,松花江水体以四类为主。国家希望通过十年休养生息,根据它的环境容量,严格控制污染,让松花江干流和主要支流逐步恢复到三类水体标准。
江河湖泊之畔,往往是人口聚集区,民生、经济对水的依存度很高。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期,怎样才能真正让疲惫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呢?
解说词:俯瞰吉林市,工业在这座江城所占的位置显而易见。松花江北岸,吉林石化公司的生产区绵延17公里,它是吉林市的支柱企业,也是多级环保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我们跟随环境监测人员,到松花江边的吉化总排放口取样抽查。
杨国强(吉林省环境中心站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咱们现在到的这个位置就是吉化污水处理厂的总排污口。
敬一丹:怎么这么多沫子?
杨国强:这沫子是因为水从那儿出来之后有一个落差,泛起来的水花。
敬一丹:可是我们直接看着就觉得,有这么多沫子是不是说明水很脏,污染程度很高?
杨国强:这个代表不了水质的情况,只能通过监测看它的结果。
[采样过程]
敬一丹:还是挺清的?
杨国强:不能完全从感官上看,颜色、浑浊度,只是做的指标里面的两项。
敬一丹:最后还是要数据说话。
杨国强:是以数据说话。
敬一丹:在吉化采这个水样已经有18个小时了,结果出来了?
杨国强:出来了,我们按照国家污水监测规范的要求,全部项目在24小时之内分析完成。8个项目全部达标。
敬一丹:这是大家关注度最高的,COD,给大家分析一下?
杨国强:国家排放标准是120毫克每升,排口的浓度是64毫克每升,远远低于标准。
解说词:近几年的监测显示,2005年吉化排放的COD浓度是90多毫克每升,此后逐年下降,今年达到了70以下。这个数字在化工行业处于领先位置。
吉林石化,新中国第一家化工企业,曾笼罩在多重光环之中。那次事故之前,也一直被看作重视环保的表率。1979年,吉化建成了全流域第一个污水处理厂,标志着松花江治污的起步。2005年,吉化获得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称号。但不久后的污染事件,让这些荣誉烟消云散,至今,人们一谈到松花江污染,就会提到吉化。针对事故揭示出来的隐患,吉化建立了三级防控体系。它能够有效地防范未来的风险吗?
李志民(吉林石化安全环保处副处长):这个一级防控体系主要就是在生产装置设置围堰,高度大概是二百到三百毫米。
敬一丹:这么矮,能起到防护作用吗?
李志民:一级防控主要是为了防范轻微的泄漏,挡在围堰内部,不让它进入外环境。
敬一丹:一旦有害物质从这个上面漫过来怎么办?
李志民:如果漫过来之后我们会启动二级防控体系。
解说词:2005年,污染物是顺着雨排水系统进入了松花江。现在,一旦二级防控启动,雨排水外流的阀门会自动关闭,通向松花江的排雨道会被拦污坝切断,让污染物流入总容量4万多立方米的九座事故缓冲池。如果超过这个容量,三级防控将会启动,让污染物流入污水处理厂。从这个沙盘可以看到整个运行过程。
高兴波(吉林石化污水处理厂厂长):以某一个厂的一个罐区发生泄漏为例,由于防渗漏围堰的作用,污染物质被截流在这个区域内。当它继续泄漏,可能有一部分污水就要进入雨排水系统。但是在雨排水系统我们建了一道拦污闸坝,污染物一出来以后,在线监测仪表马上就能监测出来,阀门就自动关闭了,污水就溢流进入二级防控的事故缓冲池。二级防控系统储存不下的,借助全区这个工业污水干线,送入到污水处理厂的7万立方米的事故缓冲池。
敬一丹:进入到最后一道纺线的时候,能够应对什么样的污染事件?
高兴波:两个化工厂同时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我们也会保证松花江水体的安全。
解说词:吉化创造的三级防控体系,现在被国家作为必备配置在全国化工行业推行。吉化还着力调整自身产业结构,淘汰了98套高耗能的装置,取而代之的新设备用水量大幅度减少,这样既减排,又节约成本。2005年到现在,吉化的污水排放量减少了65%,COD排放量减少了77%。
松花江流域有不少老国有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随着国家监管和惩处力度不断加强,不少企业意识到,如果不进行改革,不被市场淘汰,也会被环保标准淘汰。及时转身,或许能找到环保和效益双赢的出路。吉林造纸厂是一家“一五”期间的老国企,也是过去的污染大户,几年前亏损倒闭。晨鸣纸业并购了这家工厂,淘汰了大批落后设备,排水量减少了60%,工厂也开始盈利。孙亚香是老造纸厂的环保工程师,现在在晨鸣纸业继续负责环保。
孙亚香(晨鸣纸业有限公司环保处处长):那个时候做环保,每天没什么事干。监管也不是很严。
敬一丹:那个时候你觉得你的位置重要吗?
孙亚香:没觉得重要。
敬一丹:现在呢?
孙亚香:现在觉得很重要。不能缺。我在吉林待了二十多年了,那时候造纸厂会排放很多泡沫性的废水,常常经过我家那一块流向下游。那时候野生动物别说现在看到的野鸭子,什么都没有。现在看有人游泳了,野生动物、野鸭子多起来了,觉得这个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
解说词:丁传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江边拍照时认识了护鸟志愿者任建国,因此对拍摄鸟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个人一来二去成了好朋友。
敬一丹:在一起的话题也都是鸟。
任建国(护鸟志愿者):见面就是聊鸟,触动他下决心要把松花江这些鸟类都给拍下来。
丁传江(摄影爱好者):就这两整年,整天在江面上转悠,之后才发现咱们光野鸭就有20种。
敬一丹:那个小岛上都是什么?
任建国:这些是灰雁。
敬一丹:现在不是最多的时候?
任建国:现在不是最多的时候,最多的是每年冬天最冷的时候。
丁传江:最近这些年,看到的数量、品种明显地增加了,就在这江上全是。
任建国:这又过来了。
敬一丹:我看在这人和鸟之间特别亲和。
任建国:它们要走这条路过去,有机会再回来。大家闪一下,让个位,这些雁要过去。好了,走吧。
敬一丹:你估计它们左转弯还是右转弯?
任建国:右转弯,从那个通道上那个喂食点。
敬一丹:太有意思了。有一个掉队了。
任建国:都能撵上。非常有意思。
丁传江:在江边转悠,你看到这些东西,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想去拍它。
敬一丹:你说早些年,满江流着工厂排出来的泡沫那时候,有这些鸟吗?
任建国:那时候还看不着。在桥上看到那个江,一道红色的,还有一道灰色的,都是工厂的排污口排出来的。
丁传江:这些东西对这个环境非常敏感。你说环境好,它自然就来了,不好的时候,不像人能将就,它不将就。
解说词:近几年,老企业的污染持续削减,但每年都会有新项目落户吉林市。这里的资源优势,仍不断吸引着工业企业来投资办厂。市区江岸边树立着醒目的标语:“苦干三年,再翻一番”,想要让GDP翻番,会不会带来污染翻番的风险呢?
敬一丹:一方面经济要发展,同时松花江的保护又是一个很硬的指标,会不会遇到很难权衡的时候。
张晓霈(吉林市市长):坦率地讲,我们是一个欠发达的城市,需要投资,需要项目。所以我们更珍惜我们的发展环境,今天可以来一个,可以来10个亿的投资,但是由于它的进来,对环境的伤害,引起了后天几十亿、几百亿的投资不来了,吉林市赖以发展的基础就没了。
解说词:目前,国家对松花江流域新项目的准入,有总量控制等多条严格规定。过去,环评部门的主要工作其实是批项目,而现在,他们正逐渐习惯拒批。
孙伟义(吉林省环保厅监督管理处处长):这个就是松花江流域2008年拒批和暂缓审批项目清单。
敬一丹:这是一年的?
孙伟义:对,这39个项目总投资大概是45亿左右。
敬一丹:我们看看这些项目。这个拒批的理由是环境风险极大。
孙伟义:是三聚氯氰的项目,也叫三步倒,剧毒,非常剧毒,我们坚决不能批。
敬一丹:比如说木糖醇项目,是很有市场前景的,为什么被拒批?
孙伟义:是由于松花江流域的容量不够了。
敬一丹:有没有这样的,你们有拒批的意向的时候,他们来据理力争?
孙伟义:这也是非常正常的,市长、县长、书记来找,我们也是跟他讲道理,上了项目以后,你给老百姓不但没有带来好的生活,而且带来了污染,你怎么办?
敬一丹:如果这些项目都批了会怎么样?
孙伟义:那就不可想象了。
韩长赋(吉林省省长):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我是黑龙江人,我的家乡离松花江,大概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六七里地。青少年时期河段本身就是一种休养生息的状态。
敬一丹:当2007年提出休养生息这个提法的时候,会不会有人觉得,那我们的建设怎么办呢?
韩长赋:这个问题我想讲讲吉林最近几年的情况。连续这三年,我们的经济增长在全国,增幅都是排在第二位或者是第三位的,COD的排放下降的幅度,在全国是排在第四位的。
敬一丹:一个是向上的箭头,一个是向下的箭头,怎么做到的?
韩长赋:管住新的,管好老的,多还旧账,不欠新账。新的该上还得上,发展才能够发展公共事业,改善民生。但是同时,它是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管好老的,从一五时期形成的一些企业,有一个技术改造的问题,结构调整的问题。这两个箭头,处理好了,是可以兼得的。
敬一丹:您到吉林工作以后,有没有回过黑龙江老家?
韩长赋:回去过。
敬一丹:他们会不会问你,你在那儿看着那个上游的水呢,给我们送下来什么水呀?
韩长赋:他们没有直接问过我。
敬一丹:可能他们觉得,有咱们村的人在那看着呢,挺放心的。
敬一丹:我努力吧。
字幕:2005年到2008年 吉林省水质监测断面中 三类水体的比例由20%上升到35%
敬一丹哈尔滨市串场:从松花江源头向下走1200公里,我们就到了哈尔滨。从当年晒渔网的场子到现在松花江边最大的城市,哈尔滨和松花江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在这座城市里,有一条老街就叫松花江街,还有一条街叫阿什河街,让人想到松花江的支流。在哈尔滨,有很多企业、很多饭店、很多产品都是用松花江来命名的。可以说,松花江决定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风貌,松花江也影响着了哈尔滨人的气质,松花江千丝万缕地融入了哈尔滨人的生活方式。
敬一丹:看到松花江,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回忆,有美好的回忆,也有不大美好的回忆,您愿意先说哪个?
李平(黑龙江省环保厅厅长):当然是美好的回忆了。
敬一丹:什么样的美好回忆?
李平:小时候在这里游泳,家里还不让,那时候偷着来。
敬一丹:小孩偷着来,回去以后家长检查。
李平:检查,划一划,看看有没有印,有印就是就游泳了。
敬一丹:有一道泥沙留下的印。
李平:对。
敬一丹:不大美好的回忆,甚至有点闹心的回忆,是哪一段呢?
李平:最闹心的就是硝基苯事件。
解说词:2005年的苯污染,让哈尔滨和吉林的关系一度变得有些紧张。事实上,很久以来,哈尔滨人一提到污染,就会把焦点对准上游的工厂。多年来,治污工作也主要集中在工业污染上,直到某一天人们忽然发现,松花江污染的构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李平(黑龙江省环保厅厅长):工业污染以前是头号污染源,现在已经不是头号了。能占60%左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占40%左右。人口在增加,生活环境质量在改善,所以用水量就大了。
解说词:哈尔滨市区人口400万,90%的饮用水取自松花江。朱顺屯水源地是哈尔滨市的取水口,见证了居民用水增加的历程。
王学林(朱顺屯水源地制水二厂厂长):这是1956年,取水能力当时才15万吨。前面那个是1989年,兴建了一座日取水50万取水塔。这座取水塔是因为1998年大水之后,投资兴建了这么一座日取水50万吨的应急取水塔。
敬一丹:我们在这儿就看到哈尔滨取水、供水的一个历程。
王学林:对。
解说词:城市用水量翻了几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却始终是个空白。
李平:2000年那个时候,我们污水处理厂大概只有一个。
敬一丹:我们工厂建了千千万万,污水处理厂只有一个。
李平:大量直排。
解说词:在哈尔滨市江段上,可以看到岸边醒目的排污口。还有一条条看起来像支流一样的排污沟。哈尔滨市区每天近百吨生活污水通过三沟、十三口直排松花江,还有一些支流,也携带着两岸小城镇的污水进入松花江。哈尔滨市的阿城区,全区生活污水排入阿什河,再顺着阿什河流向松花江。
王守义(阿城区环保局局长):这条河就是阿什河,那边是上游,这边是下游。这边是从城区入阿什河的污水口。上游水质能达到2类,流入污水之后,阿什河下游水质有所变化,能达到4类,枯水期达到5类。
敬一丹:这种情况持续多长时间了?
王守义:有城市以来就是这种情况。
敬一丹:等于是说阿城桥这边和那边的水质完全不一样。
王守义:对。
解说词:松花江流域面积55.68万平方公里,生活着6200多万人。无数城市依水而建,无数居民靠水吃水。人们的生活用水取自松花江,人们把生活污水还给松花江。
哈尔滨市民:哈尔滨人口多,下水也多,再说下水也没有处理。大家伙儿污染。
哈尔滨市民:现在污染都是大家伙儿污染,不是哪一个人污染的。
张效廉(哈尔滨市市长):从饮水安全上来说,我们给自己有一个沉痛的定位,我们是水体污染的受害者,同时我们又是水污染的制造者。
解说词:2005年污染事件后,哈尔滨决定开发新的水源地,今年,磨盘山的泉水将取代松花江成为全市的饮用水源。能喝上更好的水是个好消息,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时,心情却并不简单。
王学林:跟家人当时也提前说了,咱们这个区域就要饮用磨盘山水了,常年饮用松花江水可能就永久地告别了,当时心情也确实复杂。
解说词:按照国家规划,73个污水处理厂在全流域各地开工。2008年,黑龙江省对进度存在问题的哈尔滨等7个城市实行了“区域限批”,问题不解决,该地区所有新项目一律不批。
张效廉(哈尔滨市市长):我们天天努力为了发展在拼搏,两眼一睁不知道什么时候熄灯,忙来忙去忙出一个你先别发展了,你的发展有毛病了。作为一个市长,心理精神上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敬一丹: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找环保厅长说说?
张效廉:第一个感觉不是去找环保厅长。
敬一丹:是找省长?
张效廉:也不找省长。
敬一丹:是找主管副省长?
张效廉:找自己。
解说词:几个月时间,被限批的7座城市迅速解决了相应问题,限批得以解除。
敬一丹:你现在会经常提醒你的部下吗,咱们可别再遭遇区域限批。
张效廉:我不光提醒,我还要自己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因为我知道这个剑再举起来的时候,意味着什么样的代价。
解说词:2005年后,松花江流域的环保问责制度有了新的进展。各地主管领导必须和上级部门签订环保责任状,完成情况被纳入了政绩考核体系。
张力军(环保部副部长):企业怕关停,政府怕限批,领导人怕问责。要和他的政绩考核、和他的奖惩要挂钩。
解说词:全流域这一批污水处理厂建好后,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将得到处理。但是,一些小城镇、农村、城乡结合部的污水还难以容纳进来,而江水的污染,又对这些地区的饮水产生影响。在阿城区,紧靠阿什河边的城乡结合部,居民们吃的是井水,阿什河的污染会影响到他们的水井吗?
阿城区居民:没有一家好水。
敬一丹:没有一家好水?
阿城区居民:没有。
敬一丹:打多深打出水来?
阿城区居民:打36米。现在你闻着都又腥又臭的水。
敬一丹:放一会儿怎么样?
阿城区居民:一会儿就该一层黑皮子了。
敬一丹:沉淀多长时间,喝水,做饭?
阿城区居民:四天。焖出饭来是黑色的。
敬一丹:你们家井水好不好喝?
阿城区居民:臭。
敬一丹:污染的是河水,你们家井怎么这样呢?
阿城区居民:从河里已经渗进去了,渗进去老深了。
敬一丹:你们下水怎么办?
阿城区居民:我们下水都往大河倒。
敬一丹:你看大河不又污染了吗?
阿城区居民:我们也没想倒,也没有下水道。
解说词:新建的阿城污水处理厂即将正式运行,阿城主城区的生活污水将得到处理,阿什河的水质将会好转,对居民们水井的影响也将得到缓解。但是,要彻底解决城乡结合部的饮水和排水问题,还需要政府对这个区域进行综合改造。
王守义(阿城区环保局局长):棚户区的改造问题,已经列为区政府的近期计划,这个计划实施之后,马上解决自来水的问题,下水的问题也得到根本的解决。
各地城乡结合部、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多个部门联动综合治理,是松花江流域下一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目前,哈尔滨市部分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运行,47%的污水已经得到处理。三条排污沟中,马家沟已经治理完成,过去的臭水变成了清水。13个排污口截流了8个,在已经截流的排污口边,钓鱼的人多了起来。
栗战书(黑龙江省省长):江边已经有游泳的,有在这个地方休闲的,如果这个水体污染还像2005年的时候,你在江边是看不到这么多人的。但是要是说真正恢复,我们还很不满意,我本人也很不满意。有时候我看到这么多人在江水里头去游泳,我还为他们感觉到担忧。水里面还是有一定的有害物质,我们治污的责任还非常重大。
敬一丹:现在修的是一座新桥?
栗战书:是一座新桥。
敬一丹:从桥的建设路的建设,也可以看出黑龙江发展的势头,但是桥底下就是江。
栗战书:我们不能在桥上看到是车水马龙,而桥下江水是浑浊不清。那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刺激。经济发达,但是江水也是清澈,这是我理想当中的松花江两岸的景色。
字幕:2005年到2008年 黑龙江省出省断面达到三类水体的时间比例 由44%上升到62%
敬一丹佳木斯市串场:从松花江源头向下走1600公里左右,我们就到了佳木斯附近的一个村庄,400年前,有一户赫哲人家从松花江上游的依兰搬到这儿,他们在这儿安了家,到现在这个叫敖其的村庄已经有了500多户人家。松花江就是赫哲人的日子,就是他们的饭碗。
敬一丹:外地人说,东北人说的棒打獐子瓢舀鱼,太夸张了。
葛亚明(赫哲族渔民):也不算夸张。我小时侯10来岁,就这个网下去了回来半船。
敬一丹:江水这些年来你看着有什么变化?
葛亚明:四五年以前,水就黑,有个亚麻厂,还有个农药厂,排的脏水污水,鱼都打不出来,该跑的跑,该逃的逃了。前两年不少的厂都关了,这鱼基本上活了一多半儿。
敬一丹:江水最埋汰的时候,那时候想没想以后不干这个了?
葛亚明:怎么没寻思,想种点地,开个车就得了,后来鱼又多了,我就又回来了。
敬一丹:你最愿意干什么?开车、种地、打鱼。
葛亚明:还是打鱼。打鱼挺好。
姜作发(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松花江据资料记载一共79种鱼类。
敬一丹:比较名贵的是?
姜作发:鳌花鱼,大马哈。60年代末到70年代,松花江水质受到一些污染,鱼类种类数量都在下降。我们感到难受,没鱼还研究什么。
解说词: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环境治理,松花江的鱼类渐渐在恢复,被老百姓称为“三花五罗”的几个名贵鱼种又出现了。
姜作发:又看到鲟鱼了,二三十年没有见到了。
葛亚明:像鳌花都见了。鳌花。多少年都不见了。
姜作发:说明水质变好了。也有可能将来我们看不到的鱼又回来了。
敬一丹:没准哪一天你下网三花五罗就都见着了?
葛亚明:对,那得慢慢的,不能一下都见着了。
解说词:虽然这两年鱼多起来了,但敖其村现在的渔船还是寥寥可数。污染严重的时候,很多赫哲人已经转为种地务农。
东北地区号称国家粮仓,佳木斯就是个农业大市,粮食产量占全国1/50。近几年,人们开始意识到,农业正给松花江带来很大的污染。残留在耕地里的化肥、农药,被雨水冲刷带入松花江;还有禽畜养殖,也是重大污染源。农业污染来自千村万户,是缓慢的,看不见的,过去人们对它没有足够的认识。
张力军(环保部副部长):过去,农业面源污染,在我们环境统计中没有包括在内,在环境的治理中,也没有把它包括在内。
敬一丹:如果考虑进去来自于农业方面的污染,这个比例我们应该怎么认识呢?
张力军:农业的污染将会占整个污染的40%以上。
解说词:为了减少污染,政府倡导农民少用化肥和农药,多用农家肥。在敖其村,农业部门正在推广测土施肥项目,根据土壤情况科学施肥,让土壤充分吸收,少造成残留污染。但要让农户改变生产习惯,却非常困难。
敖其镇村民:费劲。
敬一丹:怎么费劲?
敖其镇村民:费人工施肥,积肥、拉肥。
敬一丹:化肥省人工,省钱吗?
敖其镇村民:方便,人工就是钱,现在人工多贵。完全靠农家肥产量确实差一点,用化肥第一点产量高,第二点收入就有了。
敬一丹:跟农民说,农药化肥污染松花江,他们相信吗?
韩君才(敖其镇副镇长):10%的人能相信,其他的人根本不相信。
敬一丹:那你说测土,他是不是觉得挺新鲜的?
许永杰(佳木斯市郊区农委高级农艺师):新鲜。
敬一丹:你得怎么跟他们说呢?
许永杰:咱们这个配方肥,比常规尿素每亩地少用80斤,减少成本是100块钱。
不通过算账对比 他不相信你。
李海涛(佳木斯市市长):做农民的工作确实是很难的事。最好的办法,做示范。让农民感觉到用有机肥,用生物肥,对农产品的品质有帮助,是绿色有机商品的标准,它的市场销售价格也会提高。看到了实惠,他才会做。
敬一丹:用农民的话说整有点有用的。
李海涛:对。
解说词:防治农业污染的方法和机制,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如何控制已经上升为最大污染源的农业污染,是松花江治理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也是水质能否进一步改善的关键。
[字幕:同江市 松花江黑龙江汇流点]
敬一丹:看到这儿看不出,看到好像似乎一条线是吗?
船长:这侧是松花江,船首是两江汇合的地方,这一侧是黑龙江。
敬一丹:假如说我们从空中看,就会看得特别清楚?
船长:对。
解说词:黑龙江是一条基本健康的河流,如果它发生变化,牵动的是整个东北亚的生态系统。松花江是黑龙江污染的最大来源,这让松花江治理具有国际意义。按国家要求,松花江汇入黑龙江的断面必须达到三类水标准。
敬一丹:从最近一次采样的数据看,现在这个断面的水质怎么样呢?
崔长俊(三江环境监测站副站长): 松花江水质现在是三类水体。整个松花江水体以四类水体为主,通过污染防控和整治,现在看三类水体时间越来越长。我们每年都进行三次中俄联合监测,这两年每次他都说很好,说这水质在变好。
字幕:2005年 松花江干流水质监测断面四类以下水体占80%以上 2008年 三类水体占到了45.5%
张力军:松花江是属于治理进度快,治理得比较好的,但是从整个的污染指标体系来看,还有一段距离,十二五还要继续治理。我们希望它成为我们流域治理的一个样板。
敬一丹:老百姓看到有一些江河湖泊治理这么多年,没有见到特别明显的效果,就会很悲观地说没救了,有救吗?
张力军:我觉得是有救的,全国所有的江河湖泊,只要是认真地落实“休养生息”的各项政策,都是可以恢复生机的。
敬一丹:面对着那么多江河湖泊的治理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付出的代价,这笔账是挺难算的。
张力军:一条小河,一个造纸厂,就能使它完全丧失使用功能。治理的费用比造成污染所得的效益要高得多。是污染容易治理难。
敬一丹同江市串场:松花江从源头一路走来,走了1900多公里,终于在这里汇入了黑龙江,带着一路的记忆。在松花江边,我想起小的时候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小河流过我门前,我请小河玩一玩,小河摇头不答应,急急忙忙去发电。”后来小河又急急忙忙地去浇田,它一分一秒也不停,总是在忙这忙那,这篇课文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的一种态度。而现在,在孩子们的课本里已经见不到这篇课文了,人们选择了这样的表达: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这是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代价以后才获得的改变。
这瓶水就是我们从松花江源头——长白山天池带来的,江之头和江之尾以这样一种方式相遇,如果我们能够听懂它们的对话,我们会听到什么呢?
责编:刘岩
边看边聊
注册用户通道
用户名:
密 码:
用戶名: 非注册用户通道
昵 称:
编辑推荐
今日话题 | | | | | | | | | | |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国网络电视台 版权所有 新出网证(京)字098号***:010-82612286
不支持Flash
相关专题
更多关于 的新闻
图铃下载
新浪公益
企业服务
┊Copyright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