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烟寒水夜朦胧.隔江犹唱后庭花.
级别: 青鸟团队
41942 点
青鸟币:
7030686 QNB
好评度:
55379 点
青鸟豆:
在线时间: 7484(小时)
在线状态:
注册时间:
2005-08-25
最后登录:
2011-07-29 发表于: 2007-06-14 18:32
| 中国古代官位等级的细致划分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5?/\7 1.*****官职
@#m@ .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c326X"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jiw5>RNt 此外,*****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Y=0D[o8 '9@}=pE 2.地方官职
IP]a5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X^Dklqqy ^phgNzD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t53+A )w/ #T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Uphme8SX d-k`DJ!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CWy ou V%*Ki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Pk{eGGF$ ,76xa%k(U|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VAD9mS^~ vIzREu|5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mo NpKf -/w#f&Y+]8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6nY5 lq'MLg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8Wfs5N vw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U\'HB.P\ ovXU +8 Ea,L04K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43dyJW y %%3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uyqu n@q fHV%.25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w\}@+w3b~ 4roqD;5|~|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Pw\p^wz S*3*Q l*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BD9V 'c/S$_r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p}e1!q;N kMx^L;:n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M 8NWQ^Y =nff;Xu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qokCVI-\ /6{P
?)]pE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R2+?v6 Z{}+7P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km0~F) A4{p(MS5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LI(2lP 5V*R
Dh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问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n4/ Ay@/{RZz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o?r(1 Y !%2vOt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3}2;*:p4Y 0.kC|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7 MS-Gs| 3gv@JGt7`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Mx Dq 1*f*}M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ddY{ -Q6Vz=ku 88KQ)
NU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vP6~$*B xW|8-q 【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l o. c GuC 9h^[=M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T"3:dkQw n_(f"Uv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r8sL)D+ Dy*K;e-+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
i9|}-5ED (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VF*i^4 V4&a+MJ@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xTcS|d :31?Z(fQ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Cr9R&/ H43d[@h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22*~CIh~x N8DouDq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FOhq&\nkU 0+k..l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f?Zg44 RXo 6y(^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2V|(:^' At'M? Q@v 【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7{]L{ j- ~Kl"V%>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r}VOeR A%X=yqY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棒教头。
i(ZzE 7H|0.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blMwD{0&\ ?]aVRmL 【从事】*****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Gm &jlN
^6b5}{>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a(e2H2&T4 #ju*i6z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Y;iI=U VbTX;?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0!RP7Sx 66sgs16k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Ujqnl>l K9Onjs%U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v;-0^s/P :fnJp9c 官职简介
Ui-Y` 远古尧时期
1r*yYm' 司空——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员
,7Ejb++/M, 后稷——掌管农业的官员
#f;6Ia># 工师——掌管制做器物的官员
'4D7: 虞——掌管山泽的官员
d>T8V(Bb 典乐——掌管教育、音乐的官员
YMy** m5a'Vs 秦
+uj;00 D 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秦)
dd;rnev+ 督道仓吏——管理官仓内粮食的官员(秦)
+fKV/tSWi 御史大夫——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员(秦)
1HqN`])l/j L?P[{Ohh/ 汉、三国时期
@MoCEtt 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
gNZ"Kr o6 大农丞——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
1{RA\CF 中郎将——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
q4'`qe 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
{zc*yV\ #6mw CA| ^y93h8\y 大长秋——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
u-bgk(u 武骑常侍——皇帝的侍从
{w,igh 都尉——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秩比二千石
!}c\u 骑郎将——统帅骑兵的将官,秩比千石
>{A)d 骁骑都尉——禁卫军将官
- K"L6m| 未央卫尉——未央宫禁卫军长官
x>Dix1b:. 长乐卫尉——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cg_tJ^vrY 前、后、左、右将军——职位仅次于上卿
o/vD]Fs 轻车将军——汉时杂号将军之
Uxe]T 骠骑将军——官位仅低于大将军
*_Ih@f H 长史——大将军的秘书
7C_U:x 建章监——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
vDR>Q&/K 骑都尉——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
sebuuL.l0 待中郎——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员,汉制,侍中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
x[BA UNO 国相——相当于太守
%+#l{\z 常侍——皇帝的侍从近臣,东汉光武帝后都用宦官充任
'^O}` 典军校尉——武官,统领皇帝宿卫兵的长官,汉灵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典军校尉是其中之
+K2HMf' 御使中丞——汉代掌管宫廷藏书之处的官员
-:Juxh 兰台令史——在藏书之处典校图籍,管理劾奏等文书档案
{ lt;1uh9~$8 太守——专门治理一个郡,掌握生杀大权
62[_u]Yub >{rD3X"d 唐
&##JZ 观察使——管理一道或几个州的地方行政、监察长官
(8~Hr?1B 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禁卫军之神策军的最高将领
[8='i26 礼部侍郎——掌贡举、礼仪的行政长官
jT-tsQ ., 京兆尹——长安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wc}4:~ 防御使——负责一州或数州军事的地方长官
"M %WV> 招讨草贼使——专为镇压农民起义或讨伐逆叛而设置的军事长官
y99|V39' 监军判官——监军使下的副职
)Oj{x0{\Q 行营都统——为镇压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
=}F$r5] 侍御史——负责纠察的官员
:ee'|c 右卫将军——*****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Dd)L~`k{) 左神武大将军——*****禁卫军之军事长官
r#6djs1 校书郎——太子东宫所属学馆中校勘典籍的官员
7q#R,\ 尚书右仆射——*****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长官
xti 率府率——太子东宫侍卫长官
];B`'Ia 金吾大将军——*****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M,DwBEF? 尚书左右仆射——全面负责行政事务的长官
Qf}}/k|)k 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4Jw_gOY&D 折冲都尉——一府之军事长官。统兵两千、一千、八百不等
(Kf 校尉——一团之军事长官。有兵三百
D< HRtP 队正——一队之军事长官。有兵五十
T2XLP 车驾检校官——负责皇帝车驾并开路后保驾安全的安员
WiF6*]oI 转运租庸盐铁使——设置造船厂,保证漕运水上工具(唐,下同)
Twk,R. O 光禄卿——主管膳食事务的长官
0NyM| 将作大匠——负责营造建筑事务的长官
wf,w%n 兵部尚书——主管全国军事政务长官
#]s&[O43 司农卿——主管农业事务的最高长官
-Dr)+Y 鸿胪卿——负责接待来宾事务的长官
;PWx#v+vwF 虞部郎中——负责山林绿化的官员
j55OG~) 民部尚书——主管财政的最高政务长官
dZ,~yV 吏部尚书——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务长官
_4X3g%nXl 尚辇奉御——专管御用车辆的长官
i`wj^ 中郎将——正四品
7DWHADr 郎将——从五品,地方府兵将领
bA(-7l? 子将——从五品下
w72\' 中书令——即内史,最高辅政官
}x?2 txuu 右拾遗——咨询建议官员
CdTE~O) 宗正卿——主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I_iXu;UX 右补阙——咨询建议官员
Qjd%!]+\ 前锋游弈使——前哨巡逻官
KDJ-IXoU 左散骑常侍——议政官之一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青鸟币:+1888(米丫大)
社区指南:
- 级别: 青鸟贵宾
10715 点
青鸟币:
365635 QNB
好评度:
59642 点
青鸟豆:
在线时间: 6820(小时)
在线状态:
注册时间:
2005-05-06
最后登录:
2011-03-08 发表于: 2007-06-14 19:21
等级划分细致的
社区指南:
- 思念,未央!
级别: 青鸟团队
33723 点
青鸟币:
2069369 QNB
好评度:
75936 点
青鸟豆:
在线时间: 3455(小时)
在线状态:
注册时间:
2006-05-09
最后登录:
2011-07-27 发表于: 2007-06-14 19:38
赐我个权利最小的官当当吧~~
社区指南:
- 天堂草原 魅力青城 中国乳都
级别: 天使
1504 点
青鸟币:
199348 QNB
好评度:
12150 点
青鸟豆:
在线时间: 636(小时)
在线状态:
注册时间:
2006-07-11
最后登录:
2011-06-27 发表于: 2007-06-14 19:42
学习 学习
社区指南:
- 平常心
级别: 认证会员
6957 点
青鸟币:
1202623 QNB
好评度:
21456 点
青鸟豆:
在线时间: 1868(小时)
在线状态:
注册时间:
2005-11-03
最后登录:
2011-07-31 发表于: 2007-06-14 20:03
要是有空能按现代的官职划分就有趣多了 呵呵
社区指南:
- 青鸟里快乐的老百姓
级别: 青鸟
50075 点
青鸟币:
202658 QNB
好评度:
150011 点
青鸟豆:
在线时间: 5289(小时)
在线状态:
注册时间:
2006-06-29
最后登录:
2011-08-02 发表于: 2007-06-15 06:04
哈哈 没我的位置
社区指南:
- 级别: 天使
4083 点
青鸟币:
427143 QNB
好评度:
17351 点
青鸟豆:
在线时间: 4610(小时)
在线状态:
注册时间:
2006-05-10
最后登录:
2011-08-02 发表于: 2007-06-15 07:59
我来看看。。
社区指南:
- 快乐每一天!!!
级别: 认证会员
3619 点
青鸟币:
271898 QNB
好评度:
27989 点
青鸟豆:
在线时间: 1562(小时)
在线状态:
注册时间:
2006-03-25
最后登录:
2011-07-07 发表于: 2007-06-15 08:12
进来看看~~~~~~~~~~~
社区指南:
- 江南忆.忆江南
级别: 精灵王
青鸟币:
262708 QNB
好评度:
1523 点
青鸟豆:
在线时间: 1026(小时)
在线状态:
注册时间:
2006-11-04
最后登录:
2011-07-31 发表于: 2007-06-15 08:14
那么多,要分清楚,够难的
社区指南:
- 猪的幸福生活
级别: 青鸟贵宾
13695 点
青鸟币:
145848 QNB
好评度:
52583 点
青鸟豆:
在线时间: 2942(小时)
在线状态:
注册时间:
2005-02-01
最后登录:
2011-08-02 发表于: 2007-06-15 08:18
8i]$ 喜欢~~~~
社区指南:
Pages: 1/2 Go
http:// .18888.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Time now is:08-03 01:06,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Code 2002-2011
Corporation
合作联系:
E-mail:古代官位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古代官位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已解决问题)
最佳***
古代的等级从品级建立时就有9品18级(9品30阶)。做级别对比时,只好以几个区域品级对齐了。如巡抚对应省级、知府对应厅级、知县对应处级。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1、远古尧时期 司空 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员 后稷 掌管农业的官员 工师 掌管制銎魑锏墓僭? 虞 掌管山泽的官员 典乐 掌管教育、音乐的官员 2、秦 郎中令 掌管宫殿门户(秦) 督道仓吏 管理官仓内粮食的官员(秦) 御史大夫 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员(秦) 3、汉、三国时期 太史令 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 大农丞 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 中郎将 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 典属国 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 大长秋 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 武骑常侍 皇帝的侍从 都尉 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秩比二千石 骑郎将 统帅骑兵的将官,秩比千石 骁骑都尉 禁卫军将官 未央卫尉 未央宫禁卫军长官 长乐卫尉 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前、后、左、右将军 职位仅次于上卿 轻车将军 汉时杂号将军之一 骠骑将军 官位仅低于大将军 长史 大将军的秘书 建章监 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 骑都尉 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 待中郎 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员,汉制,侍中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 国相 相当于太守 常侍 皇帝的侍从近臣,东汉光武帝后都用宦官充任 典军校尉 武官,统领皇帝宿卫兵的长官,汉灵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典军校尉是其中之一 御使中丞 汉代掌管宫廷藏书之处的官员 兰台令史 在藏书之处典校图籍,管理劾奏等文书档案 太守 专门治理一个郡,掌握生杀大权 4、唐 观察使 管理一道或几个州的地方行政、监察长官 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中央禁卫军之神策军的最高将领 礼部侍郎 掌贡举、礼仪的行政长官 京兆尹 长安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防御使 负责一州或数州军事的地方长官 招讨草贼使 专为农民起义或讨伐逆叛而设置的军事长官 监军判官 监军使下的副职 行营都统 为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 侍御史 负责纠察的官员 右卫将军 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左神武大将军 中央禁卫军之军事长官 校书郎 太子东宫所属学馆中校勘典籍的官员 尚书右仆射 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长官 率府率 太子东宫侍卫长官 金吾大将军 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尚书左右仆射 全面负责行政事务的长官 刺史 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折冲都尉 一府之军事长官。统兵两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 一团之军事长官。有兵三百 队正 一队之军事长官。有兵五十 车驾检校官 负责皇帝车驾并开路后保驾安全的安员 转运租庸盐铁使 设置造船厂,保证漕运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禄卿 主管膳食事务的长官 将作大匠 负责营造建筑事务的长官 兵部尚书 主管全国军事政务长官 司农卿 主管农业事务的最高长官 鸿胪卿 负责接待来宾事务的长官 虞部郎中 负责山林绿化的官员 民部尚书 主管财政的最高政务长官 吏部尚书 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务长官 尚辇奉御 专管御用车辆的长官 中郎将 正四品 郎将 从五品,地方府兵将领 子将 从五品下 中书令 即内史,最高辅政官 右拾遗 咨询建议官员 宗正卿 主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右补阙 咨询建议官员 前锋游弈使 前哨巡逻官 左散骑常侍 议政官之一 5、宋 通直郎 随奉太子的侍从官 承信郎 武职官最后一阶,宋武职共有52阶。 成忠郎 武职官第48阶,充左班殿前侍卫官。 秉义郎 武职官第45阶 武翼郎 武职官第41阶 宣抚使 负责督察军事的重任,职位高于安抚使。 节级 弓手班头,统制弓手,听命于县尉。 巡检 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务,属于较高一级官职。 通判 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并监督行动。 士曹参军 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殴等诉讼案。 司录参军 书写六曹公文的专职官员。 局务官 掌监造盐、铁等业的官员。 主簿 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 县尉 掌管训练兵丁、防奸禁暴、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 兵曹 六曹之一,置参军一人掌兵事、缉捕等事。 兵马都监 马步军统制官。 都监 有两种,一种是路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另一种是州府都监,掌本城军队的屯戍、训练、器甲、差使等事。 监当官 州府所设掌管征收茶、盐、酒税事务的官员。 典级 掌礼仪制度的官员。 胥吏 办理文书的小吏。 都统制 属于御营使,为监护诸军将领协同作战的军事长官。 同都统制 官职相当于副都统制。 御营使 统管全国军事。 保义郎 右班殿前侍卫官。 团练使 州府一级的常设武官,从五品。 钤辖 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统制官。有路分钤辖、州钤辖。 武经郎 又称西京左藏库副使,即西京(洛阳)供备库副职武官 朝奉郎 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位次于谏议大夫下。 宣谕使、抚谕使 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所谓“钦差大臣”。 忠训郎 又叫“左侍禁”即内宫侍卫官。 镇抚使 由中央委派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州府军事防务的临时设官。负责辖区军事防务兼理民政、财政等事务。 宜文字 简称“机宜”如同秘书或机要秘书。 龙图阁学士 皇帝侍从的荣衔,掌管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属籍、世谱等事。 提举 原意管理,主管专门事务,提举宫观,为安置罢退的大臣而设,光领俸禄不管事。 枢密使 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最高军事长官。 大理评事签书判官 掌管刑狱的京官。 参政知事 宰相的辅助,通称“使相”。 起居舍人 又称右使,皇帝的近臣,负责记载皇帝的言行。 中书舍人 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诏书。 翰林学士 皇帝最亲近的顾门兼秘书,权力极大,有“内相”之称,往往是“将相之储”。 6、明 尚书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各部正官。 侍郎 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布政使 一省之民事财务总管。 按察使 一省之司法掌握者。 都指挥使 一省之兵权掌握者。 殿阁大学士 皇帝的顾问人员。以后逐渐权重,成为实际的宰相。 总督 始于明代,凡用兵时派部院大臣总督军务,无定员,也无一定辖区,视军情所至,随时设置。 2 清朝官吏制度一、品级(级别) 1、正一品 1)文京内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相当于政治局CW) 文京外官:无 2)武京内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京外官:无 2、从一品 1)文京内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各部院尚书(部长)、都察院左右都御使(最高检查院长)、协办大学士(政治局W员)。 文京外官:加衔总督 2)武京内官:九门提督(卫戍司令)、内大臣。 武京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以下以a表示文京内官,b表示文京外官,c表示武京内官,d表示武京外官**** 3、正二品 a: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内务府总管、銮仪使、大理院正卿。 b:各省总督、漕运总督、河运总督。 c:八旗护军统领、(左、右)翼前锋统领。 d:副都统、总兵。 4、从二品 a:内阁学士、散秩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各部院左右侍郎。 b: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c:无 d:副将。 5、正三品 a:都察院左右副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上驷院卿、大理院少卿、太常寺卿。 b: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步军翼尉、各省提学使。 c: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武备院卿、参领。 d: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6、从三品 a:太仆寺卿、光禄寺卿。 b: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参政道。 c: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侍卫。 d:游击、下五旗参领、协领、指挥同知、宣慰使、土游击。 7、正四品 a:通政使司副使、鸿胪寺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六科给事中。b: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盐法道、副使道。 d: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土都司、兵备道、代本。 8、从四品 a: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光禄寺少卿、国子监祭酒。 b:知府、土知府、都转盐运使司运同、参议道。 c:城门领、包衣护军副参领、包衣骁骑副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 d: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9、正五品 a:各部院郎中、太医院院使、左右庶子、佥事道、钦天监监正。 b:直隶州知州、同知、土同知、顺天府治中、奉天府治中、监掣同知。 c:步军副尉、步军校。 d: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抚使司同知、千户、宣慰使司佥事。 10、从五品 a:鸿胪寺少卿、各部院部外郎、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侍读、詹事府洗马。 b:各州知州、都转盐运使司副使、土知州。 c: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骁骑参领、下五旗包衣参领。 d:副千户、宣抚使司副使、招讨使、安抚使、长官司长官使、河营协办守备、守御所千总。 11、正六品 a:太医院左右院判、内阁侍读、左右中允、主事、都察院都事。 b:京府通判、土通判、京县知县、通判。 c:蓝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护军校、前锋校、鸟***步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d: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招讨使司副使、长官司副长官、百户、土千总、门千总、营千总。 12、从六品 a: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 b:土州同、州同、运判、理同。 c:内务府兰翎长、六品典仪。 d:盛京游牧副尉。 13、正七品 a:内阁典籍、主簿、评事、通政使、太常寺典簿司知事、太常寺博士、御医。 b:知县、京县县丞、顺天府满州教授、训导、土知县、县视学。 c:城门吏、太仆寺马厂协领。 d:把总、土把总、安抚使司副使。 14、从七品 a:五官灵台郎、光禄寺典簿、布政使司都事、翰林院检讨、国子监博士。 b:土州判、州判。 c:七品典仪。 d:卫千总、安抚使司佥事。 ******为节约篇幅,七品以下简略,见谅!****** 二、清朝补服图案 1、封爵位 亲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郡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贝勒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团 贝子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镇国公、辅国公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方 公爵、侯爵、伯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九蟒 子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麒麟 男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狮 2、文官 一品绣鹤 二品绣锦鸡 三品绣孔雀 四品绣雁 五品绣鹇 六品绣鹭鸶 七品绣鸡敕 八品绣鹌鹑 九品绣练雀 3、武官 一品、镇国将军:绣麒麟 二品、辅国将军:绣狮 三品、奉国将军、一等侍卫:绣豹 四品、奉恩将军、二等侍卫:绣虎 五品、三等侍卫:绣熊 六品、蓝翎侍卫:绣彪 七品绣犀 八品绣犀 九品绣海马 三、顶戴(顶珠和花翎) 文武官员的朝冠式样大致相同,品级的区别,一是在于冬朝冠上所用毛皮的质料不同,而更主要的区别是在冠顶镂花金座上的顶珠,以及顶珠下的翎枝不同。这就是清代官员显示身份地位的顶戴花翎。顶珠的质料、颜色依官员品级而不同。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砗磲〔chēq_车渠,一种南海产的大贝,古称七宝之一〕,七品用素金,八品镂花阴纹,金顶无饰,九品镂花阳纹,金顶。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至乾隆以后,这些冠顶的顶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称作亮顶、涅顶的来代替了。如,称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顶替。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珐瑯、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蓝翎、花翎之别。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为贵。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曾对花翎作出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贝子以下可以戴。以后制定:贝子戴三眼花翎;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等均戴一眼花翎。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勋官是奖给文武官员的称号。唐制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凡12转,受勋者即称勋官。宋沿唐制为12转,但已经成为文武官员常加的勋号。
爵即爵位。唐爵有9等,有王、嗣王、郡王和公侯伯子男等。宋划分为12等,即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食封分为食邑和食实封两种,一般与封爵相结合。唐代食邑自万户至三百户共分9等,宋代自万户至二百户共分14等。有食邑的在唐代“三丁以上为率,岁租三之一入于朝庭”,只有“食实封者,得真户,分食诸州”②。在宋代则食邑完全是空的,只有食实封才享有封户所纳的赋税,因此,宋代实封只从千户到百户分为7等。
赐即奖给文武官员某种政治待遇。唐代没有明文规定,宋代以剑履上殿、诏书不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紫金鱼袋、绯鱼袋等作为赐的6个等级。
号是加赐给文武官员的、旨在表示尊宠的封号。唐代以前没有明文规定,宋代以推忠、佐理、协谋等美称作为推崇功臣的名号,共分40等。
阶即文武官员升迁的秩序。唐代是散官级为阶,宋以职事官“寓禄秩,叙位著”作为资序。在品级之中也有上下阶之分。宋以官易阶,有文、武、内侍阶,其中又各有若干阶差。
位即班位,指朝参行立的顺序。唐代朝班是先按职位,后按爵位,爵位相同则以年龄来区分。宋代则有专门的合班之制,对每个官员的班序都有规定。班序与资品关系密切。宋代曾多次修改班序。班序又与叙迁有一定的联系。同品之内因班位的不同,也作为叙迁的一个等级,无形中扩大了等级层次。
品 即品级,是官吏的级别。有流内、流外各九品,品内分上下阶,故又称为品阶。
检校 在唐代是兼理的任命方法,宋代则改为荣誉职,自太师至水部员外郎分为19等。
宫观 宋代授予休致官员的名誉职位,作为食俸禄的等级。宫观即岳庙祠祭之地,如中太一宫、玉清宫、集椿观、佑神观等,这些宫观各设使、提举、提点等职以分高下。
封君 是皇室女宗室和文武群臣母妻的封号。皇室女自大长公主至县主分为5等。内命妇是后妃之母,有郡、县君之分。外命妇是诸王及文武百官的母妻,自王妃至乡君共分6等。
职 亦称职事。在唐代是“诸统领曹事,供命王命,上下相摄,以持庶绩”,是有职务所掌的官。宋代则于“庶官之外,别加职事,所以厉行义、文学之士。高以备顾问,其次与议论,典校雠。得之为荣,选择尤精”,不完全是有职务所掌的官,而成为推崇文职官员的一种制度。
其他***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问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
(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官职简介
远古尧时期
司空——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员
后稷——掌管农业的官员
工师——掌管制做器物的官员
虞——掌管山泽的官员
典乐——掌管教育、音乐的官员
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秦)
督道仓吏——管理官仓内粮食的官员(秦)
御史大夫——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员(秦)
汉、三国时期
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
大农丞——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
中郎将——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
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
大长秋——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
武骑常侍——皇帝的侍从
都尉——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秩比二千石
骑郎将——统帅骑兵的将官,秩比千石
骁骑都尉——禁卫军将官
未央卫尉——未央宫禁卫军长官
长乐卫尉——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前、后、左、右将军——职位仅次于上卿
轻车将军——汉时杂号将军之
骠骑将军——官位仅低于大将军
长史——大将军的秘书
建章监——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
骑都尉——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
待中郎——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员,汉制,侍中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
国相——相当于太守
常侍——皇帝的侍从近臣,东汉光武帝后都用宦官充任
典军校尉——武官,统领皇帝宿卫兵的长官,汉灵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典军校尉是其中之
御使中丞——汉代掌管宫廷藏书之处的官员
兰台令史——在藏书之处典校图籍,管理劾奏等文书档案
太守——专门治理一个郡,掌握生杀大权
观察使——管理一道或几个州的地方行政、监察长官
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中央禁卫军之神策军的最高将领
礼部侍郎——掌贡举、礼仪的行政长官
京兆尹——长安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防御使——负责一州或数州军事的地方长官
招讨草贼使——专为镇压农民起义或讨伐逆叛而设置的军事长官
监军判官——监军使下的副职
行营都统——为镇压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
侍御史——负责纠察的官员
右卫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左神武大将军——中央禁卫军之军事长官
校书郎——太子东宫所属学馆中校勘典籍的官员
尚书右仆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长官
率府率——太子东宫侍卫长官
金吾大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尚书左右仆射——全面负责行政事务的长官
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折冲都尉——一府之军事长官。统兵两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一团之军事长官。有兵三百
队正——一队之军事长官。有兵五十
车驾检校官——负责皇帝车驾并开路后保驾安全的安员
转运租庸盐铁使——设置造船厂,保证漕运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禄卿——主管膳食事务的长官
将作大匠——负责营造建筑事务的长官
兵部尚书——主管全国军事政务长官
司农卿——主管农业事务的最高长官
鸿胪卿——负责接待来宾事务的长官
虞部郎中——负责山林绿化的官员
民部尚书——主管财政的最高政务长官
吏部尚书——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务长官
尚辇奉御——专管御用车辆的长官
中郎将——正四品
郎将——从五品,地方府兵将领
子将——从五品下
中书令——即内史,最高辅政官
右拾遗——咨询建议官员
宗正卿——主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右补阙——咨询建议官员
前锋游弈使——前哨巡逻官
左散骑常侍——议政官之一
相关问题
•
•
•
•
•
热门问题
友情连接:
Mem cache Off, Copyright 2005-2012
版权所有版面跳转 raquo raquo (共 54 页) 到
:: [与时俱进]艾泽拉斯声望全面解析![5.1更新马戏团声望,不过是半成品,没时间%_%] ::
CONTENT
(593437)
2008-07-06 21:38
[url=http:// .ngacn.cc/read.php?tid=1738710]
[与时俱进]艾泽拉斯声望全面解析![5.1更新马戏团声望,不过是半成品,没时间%_%]
=== === 本文由[color=purple][size=160%][b]寂空一冷月(hazard_lee)[/b][/size][/color]-海克泰尔 首发于艾泽拉斯国家地理论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再注:因3.13声望变化较大,以前的一些方法可能不是最佳方法,但是修改又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目前本文仅供参考,具体专注某些声望可以去成就专区学习、讨论。
[quote]
要对大家说声抱歉,很久没有更新文章了。原因一是工作较忙,二是3.05之后,我的好多时间放在了成就系统上,2月10日截止的成就比赛更让我费了不少劲。前几天又花4万g集中冲击了次暗月马戏团声望---如今俺也是39崇拜滴人啦~结果回来以后听疾风精灵说:国服已经有40崇拜的崇高者了….暴雪终于给了拿到海盗帽子的人们一个交代,3.05新增加的 c可以提供声望一直到血帆海盗崇拜!眼泪哗哗的….难道又要去救100多次地精….
这次使我静下心来更新文章的直接原因就是,暴雪宣布了一个新成就:地精4城市、辛德拉、暗月马戏团崇拜,血帆海盗尊敬的玩家,可以得到一个新称号:疯狂的xx。无疑这是对众声望爱好者的最大支持和鼓舞----从此每个声望都有了他的用武之地。
遥想地球时代,声望难度都很巨大,而奖励少的可怜,冲声望经常不被人理解,甚至被称为无聊的举动…好在一些真正的声望爱好者一直在信念中用行动坚持着,当时就涌现了最终幻想、苍月武魂等狂人。如今,他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为自己增添这个新称号了!
应该感谢成就系统,声望因成就而发扬光大、吐气扬眉。
声望系统提供了42多项成就,50多个坐骑,以及13个称号(崇高者、疯狂的、血帆舰队司令、大使、外交家、银色勇士、塞纳留斯的卫士、破碎残阳的、5个主城),同时让玩家享受修理折扣优惠以及数不清的装备、图纸。在成就系统获得认可的今天,声望系统已经开始被大众玩家所重视,从“玩家组队屠藏宝、随处可见冬泉豹,收布的全面占领交易频道、纳格兰杀得胖子嗷嗷直叫”等现象就能窥出一斑。
“疯狂的”、“崇高者”称号推出后,再无一个鸡肋声望(半人马和辛迪加无视掉=。=)。可以说声望系统现在已经相当完备,做到了功能全面、奖励丰富、达成方式多样、难度层次分明,同时不乏技巧和策略,能看出来暴雪在声望系统上希望兼顾新老玩家的用心。
此次更新主要针对新出的“疯狂的”称号,因此重点写暗月马戏团,同时对拉文霍德、辛德拉、地精声望进行些许修补。这应是本文地球声望的最后一次大更新了,本来马戏团、辛德拉等声望没有任何奖励而且途径少,我以为暴雪哪天会通过增多提升方式等办法来降低声望难度,那个时侯攻略肯定就要变了。没想到暴雪来了个绝的,直接给了“疯狂的”称号奖励,这个称号也表明暴雪承认了这个成就的高难度—-疯狂!没难度还算疯狂么?个人认为,短时间内这几个声望不会有太大变化,难度不会降低。
仅仅一个称号,既给了老玩家交待,又不影响新玩家游戏,还让声望系统没了鸡肋、难易分明,最重要的是暴雪不必为此花费任何时间和精力----一箭四雕,聪明。
A、如何查看你的隐藏声望?有办法了!游戏中使用这个命令即可查看:/run SetWatchedFactionIndex(X)
打开声望那页,从上往下数,包括大标题,你联盟声望在第几行就把X改成那个数,这样就可以看到声望进度的。(3.0阶段由于有的声望还没出现,所以对应不准,但是多试几次就能找到!当x=1的时候,你会发现声望是 巫妖王之怒 ...)
目前我的联盟部落声望仅仅崇敬10000+,离崇拜还早得很啊~估计3年后才能有崇拜的。
也可以看 疾风精灵 的教学贴:
B、不少朋友问我qq号,谢谢支持。不过我最近白天蹲办公室;晚上蹲wow;qq蹲的少。建了一个群供大家交流,欢迎声望、成就爱好者加入!经常满群,希望大家理解。群号:34703270
目前该群主要讨论声望和成就,由 薇蓝 暂时值管理员[/quote] 感谢大家的回帖,能帮助我不断完善修正这篇文章,谢谢你们。特别感谢 战无罪歌叹息、疾风精灵、爱离别、狂野的云等人! 如果大家还有任何问题,欢迎在回帖提出,我定尽力回答或者修正。 先来看看目前声望的极限:当当!我在09年3月20日得知,国服的40崇拜---崇高者称号诞生!!
这毅力... 在这里也提下国外的玩家“Leishmania”,他在08年初就达到了39崇拜和血帆海盗崇敬满,并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了此文排行榜首位。不过现在看来国内玩家的宅力也很强劲!
: [s:8] 现在在成就的推动下,39崇拜的人很多了,工作原因,暂时先不更新排行了。
现在看来,我是没可能追上Leishmania的脚步了,毕竟工作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只好写一篇文章详细解析声望系统,也算是了结自己的心愿吧。关于里面的数据,我查询了很多资料,询问了很多人,绝大部分更是是亲身体会,在此保证,里面很多内容都是你所不知道的 :)
声望难度排行榜(由难到易、只统计可崇拜声望,辛迪加只能中立、半人马只能崇敬,故未统计在内)
1、血帆海盗(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还是有人完成了)
2、暗月马戏团(脑残第一、烧钱第一)
3、蛮锤要塞(现阶段取消,曾经的变态)
4、联盟/部落阵营声望(非主城声望,一个不被注意的隐藏声望)
5、辛德拉(钱倒不是问题,马拉松式的奔跑让人郁闷)
6、海达希亚水元素、诺兹多姆的子嗣(队伍不好组织)
7、战歌峡谷(抢一次旗只给35点声望=。=,1229次旗)
8、流沙之鳞、灰舌死誓者(高端副本不是人人都能参加)
9、热砂港、藏宝海湾、永望镇、加基森、荆齿城(让你成为厄运王子)
10、拉文霍德庄园、塞纳里奥要塞、瑟银兄弟会、赞达拉部族(有钱能使鬼推磨)
11、奥特兰克山谷、阿拉希盆地(战场现在已很普遍)
12、冬刃豹训练师、木喉要塞、银色黎明、所有外域的非团队声望(单纯的farm或者日常)
13、联盟/部落五大城市声望(奥山刷荣誉的副产品而已)
14、塔奎林(一个做几个任务就能崇拜的声望,真是声望中的极品)
自我介绍:
寂空一冷月,怀着对暴雪游戏的热爱,06年3月随同学坐落在6区海克泰尔,自此开始wow生涯。
话说我只算个休闲玩家,工作后时间更少了,一般就晚上7点到11点能上线。竞技场最多1900,所在亲友团工会进度也一般,所以没事的时候就搞搞声望(猎人的悲哀..),时间长了居然也差不多都崇拜了,算是小有心得吧。发现目前网上搜索到的好多声望帖,都比较零散而不够系统,很多内容更是陈旧,已然与实际不符,就有了把所有声望重新整理一次的想法。为了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最省钱的方式来把声望搞定,其中包括了不少我的独家实用技巧。一些内容参考了声望始祖最终幻想的文章,在此表示感谢。我打算一直坚持更新下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插曲:声望都有什么用?
1、 大部分已经完善的声望系统在各个阶段会有 c出售不错的装备和配方。
2、 Tbc声望高了可以下英雄副本,可以接更多的任务。循序渐进。
3、 在各个声望阵营修理装备可以打折,最多享受80%折扣。
4、 大部分声望过程都很简单,适合一边看电影一边冲,赚钱的同时也不感枯燥。
5、 一眼望去绿油油整齐划一的一片片,会不会有点成就感呢?:)
有诗为证:装备年年换,声望恒久远。电影配游戏,休闲还赚钱!
呵呵,上面都是开玩笑,只是请大家不要说“冲声望没有意义”之类的话。冲声望只是一些人的爱好,也是一种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不也有一些似乎没啥意义么~人与人想法不尽相同,首先我们玩的是一个游戏,游戏的主要目的还是寻求欢乐和成就,只要你愿意并乐于投入其中,那你所做的事情就有它的意义不是么~
[size=120%][color=red]正文:[/color][/size]
2.0补丁对声望系统作了大幅修改,基本上原来做一次能得到50声望的重复性任务均修改为75声望,如联盟主城、冬刃豹训练师等;原来一次200的修改为500声望,如辛德拉、瑟银兄弟会;蛮锤要塞声望被取消。
2.2补丁再次对部分声望进行修改,包括冬刃豹训练师声望提升速度大幅加快,不能通过让队友帮忙杀怪来进行声望双修,以及进入英雄副本所需声望由崇敬改为尊敬等。
总的来说,就是声望越来越简单了,暴雪表示wlk的新声望还将进一步简单。旧大陆的部分声望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为了方便查询,我们分为艾泽拉斯和外域2大板块,采用音序排列。
外域声望相对简单而且都有比较详尽的攻略,所以很多我打算只把链接贴出来。
[color=orangered][font=simhei][size=150%][align=center]第一部分:艾泽拉斯大陆[/align][/size][/font][/color]
[color=red]===[color=red][size=120%]一、暗月马戏团
难度:[/size] ===
闪金镇旁雷崖边,人头攒动乐翻天;
矿石不入人家眼,只好来把套牌捐。
别说千金粪土般,纵有万金不够看!
若要问谁最脑残,定是暗月马戏团。
暴雪终于看不惯,抡起大棒一阵干:
“速度吞下脑残片,好了去造疯人院。”
所换饰品不绑定,只需等到三一三。
狂徒闻讯笑开颜,自此一个称号永流传。
[/color]
[quote]维基百科资料:
[size=150%][color=firebrick]这里简单说一下3.13的变化,就是现在马戏团套牌换的饰品不再绑定了!因此将套牌换成饰品后,饰品还能卖钱,省却不少成本。
可以说这个声望目前没太大难度,要说难度就在于本服的卡片数量以及做暗月卡片的材料(源生生命等)是否充足。[/color][/size]
成就系统开放后,马戏团声望成了热点,也不再脑残,这次更新就说说马戏团。由于工程浩大,很多地方没来得及整理,有点乱,请见谅。
3.13更新后,马戏团声望的一个改动是暗月套牌换成的暗月饰品是不绑定的!你依然可以出售给其他人,这将大大节省冲马戏团所花的金钱,甚至还能赚一点钱。要知道不是每个人有心思去冲马戏团声望,他们甚至不知道捐套牌可以提升声望,对他们来说,他们只需要一个饰品!so,趁着70及饰品需求还很大,抓紧冲马戏团声望吧。
本来还可以通过马戏团的占卜牌任务获得少许声望,可惜我的帖子08年丢失过数据,现在看来也没必要靠做任务了,直接捐套牌很简单!
崇拜之路:
当你来到马戏团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 c头上有重复任务的标志,就是让你不停的上交各种材料来满足他们的各种欲望,然后拿几张不值钱的破奖券来忽悠你。这些奖券只能用来换一些白色和绿色的垃圾装备,哦,还有2件60级的紫色项链,但是外域的绿色项链也不比他们差,所以他为啥叫“暗”月马戏团,因为它“黑”啊!
1、第一步,通过上交普通物品可以达到友善2000(可以超过2000一点儿如2050,但只要超过友善2000就不能再通过这个任务获得声望),加上中立3000,一共5000声望。完成一次任务给250声望(最开始是100点),你需要20次任务来达成。
考虑到现在硬甲皮和瑟银锭的超高价格,我只推荐使用厚重的石头做的致密砂轮来完成这一阶段任务。你可以去找那个世界上最强壮的女人来领取任务(她要致密砂轮来磨什么..)完成一次任务需要8个致密砂轮=32个厚重的石头,20次任务*32=640,即30组厚重的石头。
2、第二步,浩大的工程来了。友善2000之后,你可以通过完成占卜师给你的塔罗牌任务来获得声望,但是获得任务的几率太低,靠这个达到崇拜要到猴年马月。比较实际的是通过不停的兑换暗月套牌的任务来完成,也就是俗称的烧钱冲声望。完成一次任务给350点声望。
3月1日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冲击暗月马戏团声望,但是因为3月9日马戏团就来了,时间紧迫加上经验不足,就有点“不择手段”了,可以说每个方法都试了一下,包括ah搜刮,交易频道收套牌、卡片,甚至借了朋友的铭文号做各种暗月卡片,算是小有心得吧。
最后终于在3月8日,以4万多g的代价收集好了崇拜所需的套牌。虽然达成了目标,但还是有点失落----如果再让我冲次马戏团,估计不用3万g就搞定了。于是再次更新帖子,希望能提供一些数据供大家参考,让大家多快好省冲击马戏团。(以下攻略以海克泰尔服务器物价为准,各位可根据自己服的物价进行策略调整)
要冲击马戏团声望,最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就是要准备大量的g。虽然随着大家装备的普遍提升和铭文能够制造暗月卡片,套牌的价格已经降的很低。但是由于制作成本限制、市场尚有需求以及“疯狂”成就的吸引力,个人认为紫色套牌价格不会低于200g---在没有成就的tbc时代,就很少见到低于200g的60级暗月套牌,何况现在呢?----也就是说,我们要快速冲击此声望,至少要准备2万g,不过一头猛犸象的钱而已,连这些钱都不愿意出的人可以直接跳过此文了。考虑到一个服务器可能同时有好几个在冲此声望的人(都是成就惹的祸啊),那么只靠 c掉落的卡片怕是解决不了问题,最好能准备4万g以上的备战资金,这样实在收不到卡片了还可以收草药用铭文做。
收成品套牌、收草药用铭文做、收卡片自己合成
这几个方法,哪个是最好的?
个人在冲声望的时候,因为时间较紧,多管齐下,算是有所体会。一共做了220多套盗贼套牌、50多套长剑套牌,110多个强力暗月卡片(70级),收了20多套60、70级成品套牌,剩下的40多套是自己收集卡片合成的。
我的看法:
在竞争者少的情况下,大量收购卡片自己合成套牌,是综合效益最高的办法。价格相对便宜,速度也不是很慢(可惜我到最后才发现T_T),而且自己合成套牌特有成就感~哼哼。在收卡片的同时也可以淘一些价格便宜的套牌作为辅助手段。
竞争者多的情况下,除了上述办法,还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是否大量做暗月卡片,铭文做卡片后面有专章介绍。不过,铭文制作卡片的成本相对较高。
各种预算价格的冲击策略
1、1万g以下:来个小野鸡炖蘑菇
方法是在ah蹲守7g以下的盗贼套牌、长剑套牌和100g以下的紫色套牌,ah有时能见到很便宜的盗贼套牌,一个25声望,需要1520套,我估计7g以下的话一个周也就能收到10套吧,到崇拜需要3年时间。虽然那时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但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种玩家的勇气和毅力是值得我们深深景仰的。
2、2万到4万g:主流冲法,适合大众
以在交易频道和拍卖行收集暗月卡片为主要方法(我是高价收入口一、野兽一,15g收督军、元素单张,30g收愚人、祝福、报复、风暴单张,比较稀少的某些卡片以40-80g集中收)。
以在全服搜刮低价套牌为辅注手段(个人认为10g以下的盗贼套牌和250g以下的紫色套牌都可以收入囊中)。
以自己制作暗月卡片为有力补充(这个还是要根据自己市场的草药价格和自己的资金量力而行)。
3、4万到6万g:有钱人的最佳选择
更加自由,更加轻松。除了收购卡片和套牌更加容易,还可以用铭文大量做卡片(60、70级卡片的成本在50-60g),一般一周时间就能搞定,适合速冲声望的有钱玩家。
4、8万g以上:真*大款!
直接在ah一口价、交易频道高价收套牌和卡片即可,大家都抢着卖你=。=,估计3天内就能崇拜,但是会这么干的人估计比熊猫还稀少吧。
暗月卡片收购攻略:
我收的时候这么喊的:“250g每张收野兽之一、入口之一,15g收督军、元素单张,30g收风暴、祝福、报复、愚人单张。”
这价格在我服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卖给我的,我在收入大量卡片后,再根据我缺少哪几张,以更高的价格集中收这几张(50g-100g不等),实际情况是经常有很多人以低价卖给我稀有的卡片,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卡片值钱。算起来平均每套也就250-300g,督军、元素每套不到200g。
为什么会高价收购野兽之一、入口之一呢?当然是因为这两个卡片的极度稀少,我250g每张喊了一个周,就前2天收到2张,说明整个服务器都几乎没这两种卡片了。这种稀缺是有原因的。
众所周知,60、70级的暗月卡片“之一”都是某些5人本的bo 才会掉,而2-8则是世界掉落,也许每套2-8之中会有某几个相对少点,但是总的来说应该是差不多的。一个浅显的道理是,2-8不论何时都会源源不断的产生,而“卡片之一”则很可能因为某个副本不再有人去而近乎绝产。
让我们从掉落来做个分析:
入口之一:院长加丁(通灵学院)3.61%
要想见到院长大人,就要先干掉整个学院的大部分bo 和小怪,我过一次院长的时间够我刷两次dk的,但通灵的bo 掉落很明显比stsm差远了,有的甚至穷的只掉符文,Tbc后就没人搭理他们了。
野兽之一:比斯巨兽(黑石塔)5.18%
黑上在60年代那真是风风火火啊,到了70就无人问津了。主要原因是3.1前不能单刷,火元素那需要3人才能激活;比斯也没个特色产品,不像雷德和将军那样还有紫色武器掉落,总之是没落了。
我收集的80多张紫色套牌中,元素套牌和风暴套牌各占20多个,野兽套牌最少,只有两个。
督军之一:戈多克大王(厄运之槌)6.74%
60的时候就有很多猎人在完美厄运了,那产量不是盖的。70级也有不少人在刷,何况还有地精声望、辛德拉声望众=。=。
总之厄运从诞生起就一直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督军卡片也就源源不绝。
元素之一:火焰男爵查尔(安戈洛环形山)19.08%
烈风掠夺者(希利苏斯)17.94%
泰比斯蒂亚公主(冬泉谷)17.52%
阿瓦兰奇奥(艾萨拉)14.93%
海多斯博恩(厄运之槌)3.33%
伊森迪奥斯(黑石深渊)2.31%
元素入侵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卡片来源,可怜的水元素公主更是被猎人从60级欺负到现在。
黑石深渊的火元素也是个悲情人物,不管是“烈焰之环”终结者、“美酒节”成就家还是“MC门”任务爱好者,总是顺手干它没商量。
报复之一:普通副本:摩摩尔(暗影迷宫),酋长卡加斯•刃拳(破碎大厅)
英雄副本:计算者帕萨雷恩(能源舰)
H本难度很高的时候,玩家普遍选择能源舰这个软柿子,那时号称“每日必刷”,产出大量报复一,收卡片的时候最不缺的就是它了,30g都抢着卖我。预测wlk时代,毫无亮点的能源舰将风光不再,报复一产量将大幅下挫,不妨现在囤点。
祝福之一:普通副本:计算者帕萨雷恩(能源舰)
英雄副本:利爪之王艾吉斯(塞泰克大厅)
因为有乌鸦,所以h赛泰克永远有人拜访,艾吉斯离安苏那么近乎,被诛连的可能性很高,祝福1应该不会有很大价格变动。
愚人之一:普通副本:督军卡利瑟里斯(蒸汽地窖)
英雄副本:夸格米拉(奴隶围栏)
有段时间猎人是可以单刷h奴隶的(为什么又是猎人咧),理论上应该产出不少。但是本服愚人一30g很难收,也许是因为愚人套牌最贵所以每个单张价格都较高吧,50g还是收得到的。
风暴之一:普通副本:利爪之王艾吉斯(塞泰克大厅)
英雄副本:督军卡利瑟里斯(蒸汽地窖),酋长卡加斯•刃拳(破碎大厅),击碎者克里丹(鲜血熔炉)
目前说来,风暴一的价格不高,可能是掉落地点很多所以产量高吧,也可能是因为换的饰品太垃圾。但是到了wlk,上述几个副本就很少人会去了,风暴一也有升值潜力。
最后说说我们服比较稀有的卡片单张,这个应该每个服务器情况不一样,仅供参考。
野兽之一、入口之一、督军之六、元素无特别稀有。
祝福之三、报复之三、风暴之二、愚人之二
暗月卡片铭文攻略:
首先要说明的是,用铭文制造卡片是比较费钱的,只适合服务器套牌和卡片储量都很少的情况,或者套牌实在贵的离谱---那当然是自己做划算了。
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DIY也是一种乐趣啊----如果你不嫌累、不差钱
先来普及下铭文学的常识吧
魔皇草、石南草、雨燕草、跌打草、荆棘藻
暗色颜料 午夜墨水 翠绿颜料 猎人墨水
野钢花、墓地苔、皇血草、活根草
褐色颜料
晨星墨水
(这个以后补充,欢迎大家提供铭文资料)
低级卡片中可堪一做的只有盗贼和长剑,其中长剑的成本更贵。虽然“可做”,但个人仍不建议做低级卡片,这根本属于表面看上去很美,但是做起来很难的任务。为什么呢,一是性价比太低,二是速度太慢,想靠这个卡片崇拜能把人累死,根本原因就是绿色品质的颜料太稀缺。本来打算详细说明为何性价比太低,无奈最近单位太忙,又是科学发展观又是手足口病、猪流感的,焦头烂额。这次更新写了2个月都没完成,就这样吧。
高级卡片,也就是60、70的紫色卡片,成本是3个源生生命和5个白色、2个绿色,由于目前生命比较便宜大概10-12g每个,外域的草药更是相当便宜,因此可以将成本控制在40g每张卡片。大概320-400g就能搞定一套牌=350声望,这个性价比和做盗贼卡片差不多(注意是做不是收),但是比较轻松,不是很累人。
先写这么多放上来吧。我恨猪流感!!
低级套牌***攻略: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低级套牌,也就是盗贼、长剑、法师、恶魔套牌并不需要等到马戏团来了才能捐,而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的。
拿到套牌,用之,接任务,再次使用套牌可唤出一马戏团铭文师,交任务即可。
套牌的召唤cd为5分钟且所有的套牌共享cd,而铭文师仅存在2分10秒,所以低级套牌不需要留很多,留下20多套用来“补漏”即可(即崇拜后999点捐到650点后可以考虑用低级套牌),剩下的平时没事捐掉就行。可惜之前凄惨的我不知道这些啊,在马戏团旁边捐了2个小时…抽筋。
高级套牌要等到每月马戏团到来的时候才可以捐,由于是唯一的,得到饰品后要卖店或者***才能继续捐。马戏团何时到来可以在日期栏看到。
[/quote]
[color=orangered][size=120%]===[color=red][size=120%]二、 地精四城市 热砂港(永望镇、荆齿城、加基森、藏宝海湾)难度:[/size] ===
也许我们不是最帅的,但是我们一定是最团结的;
我们也许不能赚一辈子的钱,但是我们可以做一辈子的地精!
----出自《精子》[/size][/color]
[quote]现阶段地精4城市并没有开放特别的奖励,就算你崇拜了在地精主城胡闹依然会被就地正法,不过考虑到以后会开放地精主城,没事把声望提前升一下搞好关系倒也没啥坏处。
血帆海盗和地精势力一直都是对立的,虽然现在理论上依然可以达到双崇拜,但是由于血帆海盗崇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部分人都会放弃把血帆海盗声望搞到崇拜。但是血帆海盗尊敬后给的那个血帆舰长之帽又实在很拉风,想要咋办?考虑到地精满天下实在惹不起,一个比较容易达到的办法是先把血帆海盗搞到尊敬,拿了帽子就和地精们重归于好,然后把地精搞到崇拜。因此我们就从地精声望仇恨开始说起吧。
[color=red]小贴士:[3.13更新后,仇恨到中立阶段目前大家普遍推荐去塔纳利斯杀南海海盗,平均一个小时有3000声望,可以到尊敬满,好处一是安全,二是不会降低血帆海盗声望!崇敬后依然要去厄运救地精][/color]
崇拜之路:
1)如果只打算把地精声望搞好,难度也不算大。
地精仇恨后,门口卫兵见你就打,不过各主城外面的 c开始给你任务,大意是让你改过自新之类的,只要你上交各种布料和染料,就可以快速提升地精声望(一次500,同时降低血帆海盗声望500点),直到该声望达到中立, c就不再给你任务。藏宝外面的是一个血帆叛徒让你上交丝绸,荆齿城外是地精让你交亚麻布,永望镇交符文布,加基森交魔纹布。由于地精们串通一气,你在提升一个主城500声望的同时,也会提升其他3主城125点声望。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你从最便宜的布开始交,到了中立不能交了就交贵一点的,最后交魔纹布(最贵)。当你全都交完了以后,最开始交的那个城市一般会达到尊敬声望。
中立后,有3个办法可以继续提升声望:
一是去菲拉斯河边码头旁的地精接任务,打水元素和缩小巨人,完成一次任务只给可怜的25点热砂港声望(唯一和TBC之前保持一致的声望任务,fk),不推荐。
二是杀风险投资公司的员工或者南海海盗,一个怪一点藏宝海湾声望(注意不是热砂港声望),怪少声望也少,不推荐。
三是去厄运北区(食人魔区)救地精,一次350热砂港声望,这个办法很好。地精名叫诺特•希姆加克,被3号卫兵看守着,就在那个陷阱旁边,你需要“戈多克食镣铐钥匙“才能解救他。钥匙除了最后的大王,其他的食人魔都可能掉,不过卫兵bo 掉落概率更大。基本上还是比较容易出。
如果你学了裁缝、制皮或者附魔,那么恭喜,你在提升声望的同时还可以保持每小时最少200g的赚钱效率。前3号卫兵有很大几率掉落55及左右绿色装备,而且***多个强不灭的几率很高。被困的地精还能教裁缝、制皮专业人士做[item]戈多克食人魔装[/item],使用变身食人魔15分钟的那个,巨拉风,100g一个有的是人买,一个最少净赚60。材料[item]食人魔鞣酸[/item]在2楼角落的一个篮子里或者开地精箱子出,一小时能拿好多个。当然任何人都可以找地精帮你做,不过这个衣服是唯一的,一次只能带回去一个。地精被解救以后留下的箱子能开出裁缝、制皮的材料和图样,收藏控值得一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打算把这个声望搞到满,就不要随便打各地精城市的卫兵了,打死一个卫兵降125点声望,队伍中的其他人打也一样掉。打死地精城市附近对立阵营的飞行管理员,也会掉25点声望!(555,还要重新去厄运)。
2)重点来了,厄运救地精是不掉血帆海盗的声望的!(完成各地精城市任务都会掉血帆声望)
由于现在队友帮你杀地精守卫,你也同样会掉血帆声望。因此如果有玩家打算血帆和热砂港双崇拜的话,只有先把血帆搞到崇拜,然后不能通过捐布来完成热砂港仇恨到中立的过程,而是一直守候在厄运救地精救到吐。是的,你的仇恨满到崇拜满共计84999点声望都要在厄运完成,共需要救地精243次!不过对于一个能把血帆海盗冲到崇拜的人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热砂港是地精势力的隐藏声望。菲拉斯任务和救地精任务显示的都是“你在热砂港中的声望提高了xx点”,因此这个声望和4地精城市声望难度几乎一样,要达到崇拜也不难。难度级别:3星。
1次厄运掉3个镣铐钥匙怎么办?请看经验与您分享
[/quote]
[color=red]===[color=red]===三、冬刃豹训练师 难度:(曾经四星)[size=120%] [/size]
冬泉湖畔霜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