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 1 Pages: ( 2 total )
2008-06-26 14:52
还原历史—中国远征军简介
本帖转自中国远征军网站:
=700) window.open('http://www.yuanzhengjun.cn/jianjie/junge.gif');"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700) window.open('http://www.yuanzhengjun.cn/jianjie/tu.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
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遂于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路。来自滇西28个县的20万民众在抗日救国信念鼓舞下,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历时10个月,在高山峡谷激流险滩上,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山野,用双手和血汗修筑了滇缅公路。其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恶性痢疾而死去的不计其数。1938年底通车,从此,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
抗战开始后,日本谋图以武力强迫中断“第三国”的援华活动。1939年冬,日占我南宁,断我通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
1940年春,日本对滇越铁路狂轰烂炸;6月迫使法国接受停止中越运货的要求。尽管如此如此,日寇并不罢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全面中断。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
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原定第二路在越南方面,后因情况变化取消),开赴缅甸战场。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但是,中国远征军却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锉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凭借一团之力与数倍于己之敌连续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轰动英伦三岛。新编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屡建奇功,掩护了英军的平安撤退,后在翻越野人山对敌作战中不幸受伤殉国。战役结束后,英美政府高度颂扬并给孙立人与戴安澜将军追赠了功勋章。
2008-06-26 14:53
缅甸失守给以后作战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使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一唯一的陆上交通线,以后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驼峰(在喜马拉雅山)的空中航线。日本也可以直接威胁印度。但是,也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意义,掩护了英军撤退,赢得了时间保存了力量以保卫印度。也消耗、阻滞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怒江天险,以后形成长期对峙,粉碎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这次远征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他们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一次缅战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5万余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
缅甸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一部分退入英属印度。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指导下,在兰姆伽训练营受训并进行整编,并于1943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
同时,中国鉴于缅甸的重要性,积极酝酿反攻缅甸,在滇西重新组编并整训第二批远征军,于1943年2月设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与英美军队协同反攻缅甸。
1943年10月,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中国驻印军制定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代号为“安纳吉姆”,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中国昆明-印度利多)和敷设输油管。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
1944年3月,我驻印军占领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18师团的主力,缴获其军旗、关防、大量文件及各种武器。继而这两个师又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占缅北重镇孟拱,再次告捷。
此前,由国内于1944年春先后空运至印度接受美式装备和训练的新30师、第14师、第50师先后转运至缅甸密支那,随即对其发动进攻。新38师在孟拱战役结束后,也进军密支那。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8月初密支那终于被攻克。自从我驻印军先后开出兰姆伽后,连续作战,屡创强敌,战斗力较之以前大为提高,这是日军做梦也想不到的。他们弄不清楚这支两年前曾败在自己手下的中国军队何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成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猛之师。
中国军队在密支那休整约两个月后,向日寇发动了最后的攻击,用缴获的日军文件上的一句话来说:“支那军归国心切,锐不可挡”。密支那休整后,新1军、新6军分左右两路向八莫发动进攻。一路上过关斩将,所向披靡。随后,新1军先后攻克八莫、南坎,并在畹町附近的芒友与云南西进的远征军会师,中印公路完全打通。中国驻印军旋即南下,于1945年3月8日攻克腊戌,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缅北反攻作战结束。此时日军因在菲律宾失败,收缩战线,全部撤出缅甸。至此,缅甸战事全部结束。
此役历时一年半,歼灭日军4.8万余人,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4万余人。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2008-06-26 14:54
(一)中国远征军第一路指挥系统表 (1942年3月至8月)
第一路司令长官 卫立煌(未到任) 罗卓英(继任)
第5军(军长) 杜聿明
第200师(师长) 戴安澜 新编第22师(师长) 廖耀湘 新编第96师(师长) 余韶
游击支队 黄翔 工兵团 李树正 装甲兵团 胡献群 炮兵团 朱茂臻
汽车兵团 洪世寿 骑兵团 林承熙
第6军(军长) 甘丽初
第49师(师长) 彭壁生 第93师(师长) 吕国铨 暂编第55师(师长) 陈勉吾
第66军(军长) 张轸
新编38师(师长) 孙立人 新编第28师(师长) 刘伯龙 新编第29师(师长) 马维骥
另司令长官部直辖36师(师长) 李志鹏
(二)中国远征军指挥系统表(1943年至1945年3月)
司令长官 陈诚 卫立煌(1943年冬继任) 副司令长官 黄琪翔
第十一集团军 总司令 宋希濂 副总司令 黄杰
第2军(军长) 王凌云
第9师(师长) 张金廷 新编第33师(师长) 杨宝
辎重团 段寿清
第6军(军长) 黄杰(史宏烈继任)
预备第2师(师长) 顾葆裕 新编第39师(师长) 洪行
辎重团 郑殿起 通讯营 冯行之 战车防御营 梁中介
第71军(军长) 钟彬
新编第28师(师长) 刘又军 第87师(师长) 张邵勋
辎重团 吴涛 另集团军直辖第36师(师长) 李志鹏 第200师(师长) 胡家骥 第5军炮兵营 指挥官不详
第二十集团军 总司令 霍揆彰 副总司令 方天
第53军(军长) 周福成 (赵镇藩继任)
第116师(师长) 赵镇藩(刘润川继任) 第130师(师长) 张玉挺(王理寰继任)
辎重团 刘宝华
第54军(军长) 方天
第14师(师长) 龙天武 第50师(师长) 潘裕昆 第198师(师长) 叶佩高
工兵第2团 林松 通讯部队 指挥官不详
第6军 何绍周(军长)
荣誉1师(师长) 汪波 第82师(师长) 王伯勋 第103师(师长) 熊绶春
另集团军直辖高炮第49团3营 第6军山炮营 辎重团 雷震波 第93师(师长) 吕国铨
炮兵部队指挥官 邵百昌 工兵部队指挥官 傅克军 通讯营 滇康缅特别游击区总指挥 郑坡
(三)中国远征军驻印指挥系统 (1942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
总指挥 史迪威 副总指挥 郑洞国
新编第1军(军长) 郑洞国(兼任,孙立人、潘裕昆先后继任)
新编第30师(师长) 胡素(唐守治继任)
新编第38师(师长) 孙立人(李鸿继任)
新编第30师(师长) 潘裕昆
新编第6军(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后组建,军长) 廖耀湘
新编第22师(师长) 廖耀湘(李涛继任)
第14师(师长) 龙天武
第50师(师长) 潘裕昆
直属部队战车指挥官 白朗上校
中美混合突击支队指挥官 黑格准将
第一支队队长(新编第38师第88团) 肯利生上校
第二支队队长 韩特上校
美军第5307混成旅(代号加拉哈特部队)指挥官 梅利尔准将
(四)飞虎队(1943年3月正式改编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指挥官 陈纳德少将
2008-06-26 14:59
由于历史原因,一段不为众人所知的抗战血泪历史
向英雄致敬!
加个常识:远征军是国民党军队~
本帖最后由 小草 于 2008-6-26 15:01 编辑
2008-06-26 18:57
楼上所加本来就如此,.........谁都有知道
生活在别处
2008-06-27 02:44
摘录一些我以前在论坛里写的和转的
曾经被人诟病啊~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锐评】【披露抗战史实,前世不忘、后世之师!】
发表于 2005-4-10 12:11
长城抗战国军的炮兵阵地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384.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128上海事变,杨树浦国军阵地中弹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386.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813凇沪会战国军工事中弹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392.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南京城墙上的国民党军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448.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卢沟桥上的国民党军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451.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从日军灵位看中国战场
~~日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近300万个灵位,这些战死者的时间跨度从1868年的明治
维新持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日本人把阵亡者按时间和战场的不同分门别类进行统计。让我们从这些统计数字上,看看中国战场在二战期间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要了2133748条日本人的命,但这里面确实有个特殊情况,那就是战场多孤悬海外,到后期更是交通断绝,日军作战多以全体“玉碎”告终,伤员数字很少。而中国战场因日军有比较可靠的后勤保障,伤员多能得到救治,因此阵亡者数字较少倒也说的过去。但中国倾其国力和日本打了8年,靖国神社里的灵位却只有19万1214个,不到太平洋战场的十分之一。当然这个数字是否真实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比中国政府公布的日军阵亡数字要精确的多。
另外,为了拿下拥有3千万人口.面积数倍于日本本土的中国东北,日本付出的代价是战死1717人。东北沦陷后,全国民众骂30万东北军不抵抗、骂张学良不抵抗、最后一起骂蒋介石不抵抗。可大家就不想想,蒋介石身为三军统帅.国家领袖怎么会甘心情愿国家丧权失地。与张学良不同的是蒋介石曾两次留学日本,深知中日两军作战能力的差距,虽然日本关东军连在朝鲜的部队算上也不足2万人,但30万东北军决不是这2万日军的对手。以9.18炮轰北大营为例,区区600名日军在1门偷运进来的大炮—这门炮共发射了3颗炮弹,但命中目标并爆炸的仅1颗炮弹—掩护下,向驻有1万2千东北军精锐的北大营发动进攻,竟然一举成功。
所付出的代价是战死1人,负伤47人—后又有1名伤员死在医院里。由此可知30万东北军如果真的抵抗会有什么结果。
9.18事变6年之后,37年8月13日蒋介石经过精心策划,向上海闸北日租界发动猛烈进攻。为了打垮3千人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中方调动了87.88.36三个最精锐的师和两个重炮团,1周内又增调了98.11.56三个师。而日军在8月23日前获得的不过是武汉撤回的少量部队,以及由青岛先期增援的1500人。5千日军在近10天的时间里,顽强抗击了10倍于己的中国军队的围攻,直到国内援兵到达。至少在会战初期,蒋介石仍低估了日军的作战能力。会战中期部分地方部队增援上海,这其中以广西派出的部队作战能力为最强。初到战场,人称广西猴子的6个师根本就没把日本鬼子放在眼里,但可惜的是,仅一夜冲锋,这6个师剩下的就不足万人了。
1944年春迫于美国压力,同时也为打开与印度的交通线,中国军队发动滇西战役,二十几个师进攻1个不满员的日军师团,遭到顽强抵抗。这其中日军松山守备队1200人竟抗击了中国2个军6万多人的进攻达5个月之久,当其最后全体战死时,中国军队伤亡已达1万8千人,连蒋介石也不得不高度赞扬了这支日军部队的顽强战斗神。
如果靖国神社里的日军阵亡数字是准确的,那么大致可以推算出日军在全面侵华战争中的伤亡总数应在80万人左右。这个数字比苏军歼灭的日军多不了那里去,所不同的仅仅在于这是1500万中国军队打了整整8年的结果,而苏军150万人用了不到8天。
如果要概括一下8年抗战中国军队的表现的话,那“无能”两个字也许是恰当的。当然,罗斯福总统的评价也许更公正一些,那就是中国战场拖住了近百万日军,减轻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仅此而已。
至于“***”军队的战果,战后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冈村宁次,问他日军在与“***”军队作战中的伤亡数字,冈村宁次回答说大约5万余人,而当时***公布的数字是58万多人。这位美国记者玩了个省事的办法,取个中间数大约20多万吧。
日军伤心地是在太平洋上,仅仅在菲律宾就有超过40万日军完蛋!(记得好象是接近60万)整个太平洋上对美作战的损失占全部损失的超过全部的70%!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人对美国服服帖帖,但对我们却全不当回事
如果要你手拿AK-47步***,和装甲部队在开阔地面上对抗,意味着什么?你是在自杀,而敌人是在在毫不费力的屠杀.蒋公接手的中国,是满清覆没又经过了多年军阀混战的中国.如果说甲午中日势均力敌还有得一战的话,而31年9,18时就来全面抗战(在东北平原)就意味着自杀.战争不能用简单的敌我人数来对比.蒋公的意图绝对是忍辱负重,意图后报.(另一方面,只好寄托西方国家,国联牵制日本)以后的六年到37年7-7事变是中国国力增长的黄金年,但敌人是不会给你发展壮大的机会的,7-7全面抗战爆发.
中国军人武器不如敌人,但为守土而战,也是勇敢可歌可泣的,只不过是国民党军队我们的主流媒体一直不宣传罢了.
日本的战略意图就是寻歼中国主力,速战速决,日本拖不起.而中国繁荣之地尽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沿海沿江无险可守.在此决战不智.但不战而退对不起全国百姓,对外援英美盟国也无法交代.蒋公无奈,中国人民只好进行了寸土必争的英勇抗战,上海会战,武汉会战,长沙,台儿庄-----------.上无制空,下无火力装甲之优,焦土抗战啊,付出了重大牺牲.但日军一直无法全歼中国军队主力,久战不绝,战略上已失败.我军退到四川,贵州,云南一线,山地,地势化解了日军装甲优势.步***对步***,抗战呈焦灼之势,直到二战结束,彻底拖垮了日本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是勇敢的,但落后就意味着挨打.那怕你有10倍于敌人的军队,但那和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何异,快马扬刀的英雄主义的时代过去了.今天看伊拉克,头缠真主誓言,手拿AK--47,勇敢,英雄,与事何补呀?(战争真的不是儿戏、更不是靠口号和卤莽完成的!!超强的综合实力和睿智而灵活的运筹帷幄、才是打赢一场现代化战争的前提,全民一致、努力强国才是当下正途~)
蒋公年轻时,同盟会员.置生死度外,攻浙江清政府衙门,推翻满清王朝,建立共和.资历算老了,功劳也是大的了.八年抗战啊,“***”的平型关大捷才消灭百多个日军罢了.就这,还把跃马横刀的彭大将军一顿批.党的利益至上,谁让你暴露实力?
明朱元璋,原是我心目中英雄,赶走了残暴的蒙古人.但读历史才知道.他实在不是个好鸟.在他心目中那有什么民主利益至上,有的只是一己之利.抗战自有陈有谅打去,”我广集粮”保存实力.联合抗战,民族大义,我们想都没想!!!蒋公啊,你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八年抗战,光复中国.叫你一声蒋公不为过.
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薛岳,杜聿明,陈诚,汤恩伯,顾祝同,张自忠,张治中,何应钦,程潜,罗卓英,邱清泉,郑洞国,孙立人,俞济时,王耀武,张灵甫,周至柔,高志航,宋希濂,卫立煌,关麟征,戴安澜,王铭章,佟麟阁,刘勘,郝梦麟,阎锡山,张发奎,王陵基,杨森,李天霞,池峰城,孙连仲,余程万,方先觉,黄杰,谢晋元,孙元良,赵登禹,蒋鼎文,饶国华,孙渡,戴笠,黄维,李玉堂,李品仙。
喜峰口,古北口,芦沟桥,忻口,雁门关,台儿庄,罗店,四行仓库,南京,江阴,宜昌,武汉,万家岭,长沙,昆仑关,中条山,蘅阳,郑州,兰封,徐州,桂林,娘子关,腾冲,松山,富金山,捞刀河。
第五军,第十军,第七十四军,第十八军,第十三军,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十二军,第二十六军,第五十九军。
国军抗战八年牺牲三百八十万人,
最高军衔陆军上将——张自忠将军(天津市市长),现在的人们是很难想象当时中国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抗战的。
国军每个师装备:
士兵:粗布衣服两套,草鞋两双,每师平均兵员九千六百人,步***二千支,子弹每人二十发,轻重机***六十挺,山炮五门,汽车二十辆,坦克无,空中掩护无。士兵每日吃两顿,其中一顿稀饭。
中国在珍珠港事件前总共有飞机三百架,军舰二千吨。据史料记载,国军六百人从贵州出发入滇参战,步行一个月到达战区时被饿死三百余人。
日军:一个师团平均二万二千人,BA1BX步***九千支,轻重机***六百挺,汽车一千辆,战马二千匹,山炮二百门,装甲车二十辆,每个士兵每月消耗子弹三百发。日本总计飞机二万架,军舰二百八十万吨,航空母舰至战争结束前有四十艘。
战斗力据日本方面估算,日军一个大队(相当于营)其战力相当于国军一个师,中国宋希濂将军估计一个日军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相当于七到八名中国士兵,在战争期间,一个日军士兵凭借一支步***,经常能阻击我一个连的运动。
据迟浩田将军回忆,日军对我根据地进行扫荡,八个日军士兵五支步***,一挺机***,赶着一个县城数万军民弃城而逃。
国军伤亡和日军伤亡比例为十比一,最典型的松山战役,日军一个联队一千二百人,遭国军三个军十万优势兵力围攻,最终日军除一人突围外其余的被全歼,国军死亡一万余人。
抗战期间中国汽油的百分之百,钢的百分之九十五,药品的百分之九十,武器弹药的百分之八十靠美英供给,平均每运进一加仑汽油要消耗一加仑汽油。
抗战期间中国战区总共击毙日军六十余万人,中国军民总共牺牲三千七百万人。死亡日军其中相当一部分的牌位供奉在靖国神社。
日本在整个亚洲唯一没有进行过战争赔偿的是伤害最大的中国,甚至连越南也接受了日本的赔偿。
台湾仍然在发放抗战老兵抚恤金,日本也在发放二战老兵抚恤金,所有参加过二战的国家唯有中国大陆没有发放抗战抚恤金。
战死的三百八十万国军战士和二百多位将军没有理由不愤怒,死难的三千七百万国人没有理由不愤怒。
在松山战场每年来凭吊死者的是日本人,遗忘的是我们自己。
南京的抗战空军墓在日军侵占南京和文革中两次被毁。
淞沪抗战的英雄朱耀华将军在土改中被***毙。
抗战中牺牲的饶国华的四个儿女有三个死于文革。
抗战已经过去了六十年,我们还要荒谬和冷漠多少年。
面对数字和事实,我实在羞于再看。
本帖最后由 生活在别处 于 2008-6-27 03:01 编辑
生活在别处
2008-06-27 02:48
每年都会驱车去位于重庆北碚区渝合高速路下面的梅花山
张自忠上将的陵园祭奠,可是又有多少标榜爱国、动辄抵制日货
以证明自己爱国的愤青知道史实、了解详情呢??
凭吊了张自忠上将,我知道我们同样不该忘记这些在我们民族危亡之时牺牲的英灵!!虽然我们曾经不知道他们的牺牲~~
凇沪会战——闸北国军阵地远眺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454.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528.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国军要塞中的重炮!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535.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国军第5军,昆仑关之战以后的装甲部队正在云南训练
国民党抗日名将阵亡录
姓名职衔殉国时间殉国地点
佟麟阁上将(追授)29军副军长1937、7、28北京南苑
赵登禹上将(追授)132师师长1937、7、28北京南苑
郝梦龄上将9军军长1937、10、16山西忻口
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1937、10、16山西忻口
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1937、11、9上海松江
高志航空军少将驱逐司令1937、11、21河南周家口 【转自铁血
夏国章中将172师副师长1937、11、21浙江湖州
吴国璋中将75师副师长1937、11、26浙江湖州
饶国华上将145师师长1937、11、30安徽广德(自杀)
肖山令中将宪兵副司令1937、12、12江苏南京
姚中英少将156师参谋长1937、12、12江苏南京
司徒非少将160师参谋长1937、12、12江苏南京
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1938、2、22山东莒县
王铭章上将(追授)122师师长1938、3、17山东藤县
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1938、3、17山东藤县
赵渭滨少将122师参谋长1938、3、17山东藤县
范庭兰少将豫北别动队第五总队总队长1938、3、28河南修武
刘桂五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1938、4、22内蒙黄油干子
周元中将173师副师长1938、5、9山东蒙城
李必蕃中将23师师长1938、5、14山东菏泽(自杀)
黄启东少将23师参谋长1938、5、14山东菏泽(自杀)
方叔洪中将114师师长1938、6山东冯家场
付忠贵少将鲁北游击司令1938、9、23山东
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1938、11、3湖北襄阳
林英灿少将152师副师长1938、1、13广东清远
李国良中将军训部辎重总监1939、3、7陕西西安
张□行中将第一战区副参谋长1939、3、7陕西西安
王禹九少将79军参谋处长1939、3、26江西高安
陈安保中将29军军长1939、5、6江西龙里
张唐聚五少将东北游击司令1939、5、18河北平台山
韩炳宸少将山东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1939、1、9山东莱阳 【转自铁血
马玉仁中将江苏第一路游击司令1940、1、3江苏望乡台
丁炳权中将197师师长1940、1、25江西武宁
郑作民中将2军副军长1940、2、3广西昆仑
关钟毅中将173师师长1940、5、9湖北苍台(自杀)
张自忠上将(追授)33集团军总司令1940、5、16湖北南瓜店
张敬少将33集团军高参1940、5、16湖北南瓜店
戴民权中将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1940、5河南遂平
王竣中将新27师师长1941、5、9山西台寨
梁希贤少将新27师副师长1941、5、9山西台寨(自杀)
陈文杞少将新27师参谋长1941、5、9山西台寨
唐淮源上将3军军长1941、5、12山西县山
寸性奇中将12师师长1941、5、13山西毛家湾
金崇印少将17军参谋长1941、9、16山西横水镇
石作衡中将70师师长1941、9、6山西绛县
赖传湘中将190师副师长1941、9、24湖南梁家段
朱实夫少将新3师副师长1941、9、25甘肃
李翰卿中将57师步兵指挥官1941、9、27江西上高
武士敏中将98军军长1941、9、29山西东峪
朱士勤中将暂30师师长1942、5、4山东潘庄
郭子斌少将暂30师副师长1942、5、4山东潘庄
戴安澜中将200师师长1942、5、26缅甸茅邦村
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1942、6、23山西张翁村
胡义宾少将96师副师长1942、7缅甸埋通
张庆澍少将鲁苏战区高参1942、8山东唐王山
周复中将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1943、2、21山东城顶山 【转自铁血
张少舫少将113师参谋长1943、2、21山东城顶山
高道先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1943、5山东
江春炎少将114师参谋长1943、7、4山东邹县
彭士量中将暂5师师长1943、11、15湖北石门
许国璋中将150师师长1943、11、21湖北诹市(自杀)
孙明瑾中将预10师师长1943、12、1湖南常德
卢广伟少将骑8师副师长1944、5、5安徽颖上
李家钰上将36集团军总司令1944、5、21河南秦家坡
陈绍堂少将104师步兵指挥官1944、5、21河南秦家坡
周鼎铭少将36集团军副官处长1944、5、21河南秦家坡
王剑岳少将8师副师长1944、6、10河南灵宝
王甲本中将79军军长1944、9、7湖南东安
阚维雍中将131师师长1944、11、10广西桂林(自杀)
陈济恒中将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1944、11、10广西桂林(自杀)
吕旃蒙少将31军参谋长1944、11、10广西桂林
齐学启中将38师副师长1945、5、13缅甸仰光
胡旭盱少将第三战区第一突击队司令1945、6浙江孝丰
七星岩内八百忠魂——-1944在桂林殉国的国军官兵!
自1944年11月初起,日军已经完成了对我市江东阵地的包围。担任防守江东地区
阵地的仅有131师的391团,敌人以我数倍之众,集中强大炮兵火力,还有空军配合,
对我江东猛攻,我城防官兵虽然奋起抵抗,坚守阵地,终以寡不敌众,七星岩前沿的 【转自铁血
辰山、猫儿山、屏风山、穿山、月牙山等阵地相继失守,团部及防守兵力不得不退守
七星大岩。经过几天的激烈战斗,伤员越来越多,也全部集中在七星前岩。这样,岩
里除了391团第一营指挥所,偕同第一连、三○三轻机连、运输连、特务排、防毒排、
山炮排、野战第二医院各单位之一部,卫生队之全部,总计士兵伤兵等800余人,大部
分是非战斗兵员。
8日晚,敌人用烧夷弹炮击前岩,里面的临时房子起了火,北风把火烟向岩内猛吹
,岩内充满了烟雾,几乎无法呼吸。9日早,朝天岩、豆芽岩、前岩口已有敌人用火力
封锁。黄昏时,防毒排在前岩附近发出了毒气警报,证实日本侵略军已向岩内施放毒
气,许多非战斗兵员和原有伤员都中毒昏倒致死。退守到七星岩的391团部分官兵,除
团长覃泽文带领特务排10余人于10日凌晨1时许,冒着***林弹雨由七星后岩冲出,利用
***声间断的空隙,跃过敌人的火力封锁地带,又经过几许周折才通过铁丝网,死里逃
生外,其余全部牺牲。
1945年桂林光复后,发现七星岩内尸体狼籍,经市政府清洁队和工程队派员搜岩
捡骨,总计抬出尸体823具合葬于普陀山霸王坪,碑铭“八百壮士之墓”。1946年3月
29日,在市体育场为守城牺牲的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31军参谋长吕旃蒙,131师
师长阚维雍及800壮士举行公祭大会。三将军墓亦移葬于800壮士墓之右侧。墓前建有
纪念碑、纪念亭(亭名记忠亭)。
本帖最后由 生活在别处 于 2008-6-27 03:02 编辑
生活在别处
2008-06-27 02:49
长长的“国军”阵亡军官名单
凇沪会战国军教导总队的德国的I型坦克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577.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国军的霍克3(1944年教练机用途)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578.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在衡阳战死的国军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579.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一 抗战国民党牺牲的将军(包括追晋)
1.张自忠 陆军二级上将,5战区右翼兵团指挥兼33集团军司令。行伍出身。
山东临清唐园村人 ,1891年生,字荩忱。 【转自铁血
1940.5.16 枣宜会战中牺牲于湖北南瓜店。
2.李家钰 陆军二级上将,36集团军司令。南京军官预备学校,四川陆军军官学堂3期
四川蒲江人,1890年生,字其相。
1944.5.21 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陕西陕县秦家坡。
3.郝梦龄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9军军长。保定6期
山东无棣人 ,1898年生。
1937.10.16 忻口战役中牺牲于山西忻口南怀化。
4.陈安宝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29军军长。湖北陆军预备学堂,保定3期
浙江黄岩横街乡马院村人,1891年生,字善夫。
1939.5.6南昌会战牺牲于江西南昌去龙里张丰路。
5.唐惟源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3军军长。云南讲武堂
云南江川人,1884年生,字佛川。
1941.5.12中条山会战自戕于山西县山山顶。
6.吴克仁 陆军中将,67军军长。保定军校.
1894年生,字静山
1937.11.8淞沪会战牺牲于上海松江。
7.冯安邦 陆军中将,42军军长。行伍出身。
山东无棣人,字化民,1884年生.
1938.11.3牺牲于湖北襄阳(按二级上将阵亡抚恤)。 【转自铁血
8.武士敏 陆军中将,98军军长。行伍出身。中央军校高教班,韶关讲武堂.
河北柴安怀沟堡人,1892年生,字勉之。
1941.9.29牺牲于山西沁水马头山。
9.王甲本 陆军中将,79军军长。云南讲武堂14(15?)期。
云南富源人,1901年生,字立基。
1944.9.9豫桂湘会战中牺牲于湖南山口铺。
10.王铭章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41军副军长兼122师师长。四川陆军军官学校3期
四川新都县泰兴场人,1893年生,字之钟。
1938.3.17鲁南会战中牺牲于山东滕县西门。
11.郑作民 陆军中将,2军副军长兼9师师长。黄埔1期。
湖南新阳人,1902年生。
1940.2.3昆仑关会战中牺牲于广西昆仑关。
12.佟麟阁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29军副军长。行伍出身。陆军巡阅使高级教导团.
河北高阳边家坞村人,1892年生,原名凌阁,字捷三。
1937.7.28南苑之战中牺牲于北平南苑大红门
13.饶国华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21军145师师长。行伍出身。合川军官传习所
四川资阳东乡张家坝人,1894年生,字弼臣。
1937.11.30广德之战中自戕于安徽广德十字铺。
【转自铁血
14.赵登禹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29军132师师长。行伍出身。
山东荷泽赵楼村人,1898年生,字舜诚。
1937.7.28南苑之战中牺牲于北平南苑。
15.方叔洪 陆军中将,51军114师师长。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山东历城人,1906年生。
1938.6牺牲于山东冯家场
16.钟毅 陆军中将,84军173师师长。韶关讲武堂,陆大特2期。
广西扶南县长沙村人,1901年生,字天任。
1940.5.9枣宜会战中自戕于河南苍台。
17.戴安澜 陆军中将,5军200师师长。黄埔3期。
安徽无为县仁皋乡风和村人,1904年生,幼名衍功,学名炳阳,号海鸥。
1942.5.26缅甸之战中牺牲于缅甸朗科密林。
18.刘家骐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9军54师师长。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军校。
湖北武昌人,1894年生,字铮磊,又字锡侯。
1937.10.16忻口之战中牺牲于山西忻口南怀化。
19.李必蕃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2军23师师长。保定1期。
湖南嘉禾人,字子琪。
1938.5.14徐州会战中牺牲于山东菏泽城南王庄。
20.王竣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80军新27师师长。黄埔3期。 【转自铁血
陕西蒲城县东乡绕堡人,1898(1902?)年生,原名王俊,字杰三。
1941.5.9(7?)中条山会战中牺牲于山西中条山台岩。
21.寸性奇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3军12师师长。云南讲武堂。
云南腾冲人,1895年生,字念洁。
1941.5.13中条山会战自戕于山西县山以北毛家沟。
22.石作衡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9军70师师长。北方军校
山西浑源县泉头村人,1905年生,别号子玉。
1941.9 牺牲于山西绛县沟东凹。
23.朱世勤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山东11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暂30师师长。
山东单县人,1904年生,字俭堂。
1942.5.4牺牲于山东单县王寨。
24.彭士量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73军暂5师师长。黄埔4期,陆大11期。
湖南浏阳人,1905年生,号秋湖。
1943.11.15常德会战中牺牲于湖南石门新关以南岩门口。
25.许国璋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44军150师师长。行伍出身。
四川成都人,1897年生,字宪廷。
1943.11.22常德会战中自戕于湖南桃源县陬市沅江南岸。
26.孙明瑾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0军预10师师长。黄埔6期,陆大14期。
江苏宿迁人,1905年生,号玉轩。 【转自铁血
1943.12.1常德会战中牺牲于湖南常德太平桥。
27.阚维雍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31军131师师长。广西陆军讲武堂。
广西柳州人,1900年生,号伯涵。
1944.10.9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广西桂林。
28.朱耀华 陆军少将,8军18师师长。
1937.10.26淞沪会战中自戕于大场。
29.王凤山 陆军少将,34军暂45师师长。山西太原军官学校1期。
山西五台人,1904年生,字鸣歧。
1939.5.18(1942.6.28?)牺牲于山西万泉县张翁村。
30.吕公良 陆军少将,暂15军新29师师长。
1944.5.1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河南许昌。
31.洪行 陆军少将,6军新39师师长。
1944.6.10滇西反攻中出车祸牺牲于云南龙陵。
32.刘桂五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骑6师师长。行伍出身。
辽宁凌南县八家子村人,1903年生。
1938.3.27牺牲于绥远黄油干子。
33.卢广伟 陆军少将,骑8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东北讲武堂5期。
辽宁凤城县人,1903年生,字济吾。 【转自铁血
1944牺牲于安徽颍上。
34.夏国璋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48军174师副师长。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保定9期。
广西容县沙田村人,1894年生,字超然。
1937.11.21淞沪会战中牺牲于江苏吴兴。
35.赖传湘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0军190师副师长。黄埔4期,高教班4期.
江西南康人,1903年生。字镇之.
1941.9.24第2次长沙会战中牺牲于湖南梁家塅。
36.齐学启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6军新38师副师长。美国西点军校。
湖南宁乡县杨林乡链罗村人,1900年生,字敦镛,别号梦赉。
1945.3.7(5.9?)被日军杀害于缅甸。
37.罗策群 陆军少将,66军159师副师长
1937.12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于南京紫金山
38.周元 陆军少将,48军171(173?)师副师长。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教班毕业。
云南人(广西明江人?)。字凯之
1938.5.23(9?)徐州会战中牺牲于安徽蒙城。
39.林英灿 陆军少将,152师副师长。保定6期。
湖北武冈人,1898年生,字子文。
1939.1牺牲于广东清远龙山市。
【转自铁血
40.梁希贤 陆军少将,80军新27师副师长。黄埔5期。
陕西同官县人,1898年生,字哲生。
1941.6中条山会战中投黄河。
41.郭子斌 陆军少将,暂30师副师长。
1942.5.4牺牲于单县王寨。
42.胡义宾 陆军少将,5军96师副师长。黄埔3期。
江西兴国县人,1906年生,字履冰。
1942缅甸之战中牺牲于缅甸埋通。
43.王剑岳 陆军少将,57军8师副师长。黄埔5期。
湖南澧县人,原名王师。
1944.6.10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河南虢灵毕家寨。
44.余子伟 陆军少将,62军151师副师长。
1944.8.3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湖南衡阳雨母山。
45.胡厚基 陆军少将,7军170师副师长。
1944.11.13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广西桂林两路口猴儿隘。
46.李翰卿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74军57师步兵指挥官,福建随营军校。
河南范县人,1895年生,字墨林。
1941.9.25第2次长沙会战中牺牲于湖南浏阳春华山。
【转自铁血
47.陈绍堂 陆军少将,36集团军104师步兵指挥官。
1944.5.21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陕西陕县秦家坡。
48.姜玉贞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9军196旅旅长。
山西陆军第一混成旅干部学校,中央军校高教班。
山东荷泽人,1894年生,字连璧。
1937.10.10忻口战役中牺牲于山西原平县西南。
49.郑廷珍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独立5旅旅长。行伍出身。
河南柘城县北郑楼村人,1893年生。
1937.10.16忻口战役中牺牲于山西忻口南怀化。
50.秦霖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48军171师511旅旅长。
广西讲武堂毕业、黄埔军校6分校高教班毕业。
广西桂林丁字村人,1899年生,字松涛,原名同观。
1937.10.25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湾宅。
33.1.? 河北山海关
本帖最后由 生活在别处 于 2008-6-27 03:03 编辑
生活在别处
2008-06-27 02:49
凇沪战场国军的防空机***正在射击日机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595.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凇沪会战巷战中阵亡的国军士兵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596.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凇沪会战巷战被日军步兵狙击炮炸死在掩体后面的国军士兵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597.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凇沪会战激战后的国军防区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598.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51.庞汉祯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7军170师510旅旅长。
广西陆军讲武堂(南宁讲武堂2期??),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
广西靖西县果乐乡人,1899年生,字胤宗。
1937.10.23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陈家行。
52.高致嵩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72军88师264旅旅长。黄埔3期。
广西岭(岑?)溪县谢乡谢村人,1899年生,别号子晋。
1937.12.12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于南京中华门。 【转自铁血
53.赵锡章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9军70师215旅旅长。清河陆军预备学校,保定9期。
河北河间三十里堡人,1901年生,字荣三。
1938.2.21牺牲于山西隰县川口镇杨村堡。
54.黄梅兴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88师264旅旅长。黄埔1期。
广东平远(梅县?)人,1903(4?)年生。
1937.8.13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虹口钱塘。
55.蔡炳炎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8军67师110旅旅长。黄埔1(4?)期,陆大特别班。
安徽合肥人,1900年生,字挚(洁?)宜。
1937.8.26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陆家庄。
56梁镜斋 陆军少将,34军69师203旅旅长。清河陆军预备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5(13?)期。
河北蠡县人,1897年生,字鉴堂。
1937.9.28(29?)大同会战中牺牲于山西雁门关茹越口。
57.宫惠民 陆军少将,4军90师207旅旅长。黄埔4期,陆大。
广东曲江县马坝圩人,1906年生,字剑豪。
1937.10.28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嘉定清水显。
58.刘启文 陆军少将,67军108师?旅旅长。
1937.11.8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石湖荡。
59.吴继光 陆军少将,74军58师174旅旅长。黄埔2期。 【转自铁血
江苏盱眙人,1903年生。
1937.11.9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白鹤港。
60.易安华 陆军少将,71军87师259旅旅长。黄埔3期,南京中央军官学校。
江西宜春西乡泽溪人,1899年生,字福如,号济沈。
1937.12.10南京保卫战牺牲于南京中华门。
61.朱赤 陆军少将,72军88师262旅旅长。黄埔3期。
江西修水县人,1904年生,号新民。
1937.12.12南京保卫战牺牲于南京雨花台。
62.徐积璋 陆军少将,19军70师205旅旅长。西北军官学校(北方陆军军校?),陆大。
山西襄陵(汾?)县人,1905年生。字耀堂
1938.2(12.4?)牺牲于山西闻喜县将门台。
63.扈先梅 陆军少将,51军114师341旅旅长。东北讲武堂。
河南安阳人,1896年生,字仲卿。
1938.4台儿庄会战中牺牲于山东台儿庄。
64.马威龙 陆军少将,27军46师?旅旅长。
1938.5豫东会战中牺牲于河南兰封。
65.陈德馨 陆军少将,55军?旅旅长。
1938.8武汉会战中牺牲于湖北东界岭。
【转自铁血
66.马秉忠 陆军少将,骑兵?旅旅长。
青海人。
1939.8.9牺牲于河南淮阳。
67.杨杰 陆军少将,1军1师1旅副旅长。黄埔4期。
河北容城人,1895年生,字子英。
1937.10.11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西塘桥。
68.尉迟凤岗 陆军少将,3军7师21旅副旅长兼41团团长。步兵专门学校。
山西朔县人,1903年生,字敏鸣。
1937.11平汉路作战中牺牲于河北保定董村。
69.李兰池 陆军少将,57军112师?旅副旅长。东北讲武堂7期。
辽宁锦西县人,1898年生,字锦卿。
1937.12.12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于南京太平门。
70.吕旃蒙 陆军少将,31军参谋长。黄埔5期,陆大13期。
湖南人。
1944.11.13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广西桂林两路口猴儿隘。
71.陈济垣 陆军中将,桂林城防参谋长。南京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
广西岑溪人,1890(3?)年生。号昆山
1944.11.13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广西桂林两路口猴儿隘。(自戕?)
72.司徒非 陆军少将,66军160师参谋长。保定军校。 【转自铁血
广东平远县人。
1937.12.12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于江苏句容。
73.姚中英 陆军少将,83军156师参谋长。黄埔2期,陆大8期。
广西平远县人,1896年生,字若珠。
1937.12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于南京太平门。
74.邹慕陶 陆军少将,41军122师参谋长。
1938.3.17鲁南会战中牺牲于山东滕县西门。
75.赵渭滨 陆军少将,41军124师参谋长。
1938.3.17鲁南会战中牺牲于山东滕县西门。
76.黄启东 陆军少将,12军23师参谋长。保定军校1期
湖南平江人,1891年生,字霞鹤。
1938.5.14徐州会战中自戕于山东荷泽。
77.陈文杞 陆军少将,80军新27师参谋长。黄埔5期。
福建莆田县人,1904年生。
1941.5.7中条山会战中牺牲于山西岩砦。
78.张少舫 陆军少将,51军113师参谋长。
1943.2.21牺牲于山东张家溜西南城顶山。
79.江春炎 陆军少将,51军114师参谋长。 【转自铁血
1943.7.4牺牲于山东邹县。
80.王禹九 陆军少将,79军参谋处长。浙江干部学校,中央军校高教班。
浙江黄岩县人。
1939.3.27南昌会战中牺牲于江西虬岭。
81.张庆澎 陆军少将,苏鲁战区高参。
1942.8牺牲在山东唐王山。
82.陈范 陆军少将,远征军司令部。
1944.1.31牺牲。
83.张剑虹 陆军少将,5军军部。
1944.1.31牺牲。
84.周鼎铭 陆军少将,36集团军副官处长。
1944.5.21 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陕西陕县秦家坡
85.柴意新 陆军少将,74军57师169团团长。
1943.12.4常德会战中牺牲于湖南常德府坪街春申墓。
86.王润波 陆军上校追晋少将,25师75旅149团团长。黄埔3期。
四川开县人,1905年生,字启大。
1933.3.9长城抗战中牺牲于河北古北口。
【转自铁血
87.张树桢 陆军上校追晋少将,72师208旅416团团长。行伍出身。
河北人,1898年生。
1937.8.22平绥路之战中牺牲于河北怀来镇边城850高地。
88.刘眉生 陆军上校追晋少将,14军85师253旅510团团长。黄埔5期,步兵专门学校校官研究班。
贵州遵义人,1904年生,字天嘏。
1937.10.8忻口战役中牺牲于山西洪山。
89.毛岱钧 陆军上校追晋少将,70军预备9师35团团长。中央军校长沙分校,中央军校高级班5期。
湖南湘潭人,1902年生,号重威。
1938.8武汉会战中牺牲于江西庐山。
90.杨家骝 陆军上校追晋少将,18军60师360团团长。黄埔5期。
贵州荔波县人,1905年生,字季良。
1938.10武汉会战中中毒气牺牲于江西麒麟峰。
91.刘世焱 陆军上校追晋少将,暂8师?团长(新3军新12师?团长),黄埔2期。
1941.9.27第2次长沙会战中牺牲于湖南长沙。
92.谢晋元 陆军中校追晋少将,88师262旅524团团附。黄埔4期。
广东蕉岭县同福乡尖坑屯人,1905年生,字中民。
1941.4.24上海胶州路孤军营被汉奸所害。
93.李国良 陆军中将,军训部辎重兵监兼后方勤务运输处处长、天水行营军训处处长。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转自铁血
1896年生,湖南长沙人,字兆彬。
1939.3.7牺牲于陕西西安。
本帖最后由 生活在别处 于 2008-6-27 03:03 编辑
生活在别处
2008-06-27 02:50
著名的四行守卫战
四行仓库位于本区南部的苏州河畔,东临西藏北路,西靠晋元路,南沿光复路,北毗国庆路四行仓库得系北方四银行—金城、中南、大陆、盐业的仓库,是一座钢筋混 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创建于1931年,它在当在二层砖木结构建筑中宛如一座坚固的城堡,矗在西藏北路桥堍的要冲地区。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296.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四行仓库
谢晋元受领死守四行仓库的任务後,对全体官兵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现在我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个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後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全体官兵表示:誓与四行仓库共存亡!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295.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谢晋元团长(中坐者)与坚守四行仓库的第一营四位连长
1937年日军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侵略战争。守军奋起抵抗,由于敌军突破大场防线,谢晋元率部八百壮士(实为452人,因诱敌而号称八百),掩护守防后,于10月23日进驻"四行仓库"誓死固守。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298.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在四行仓库奋战的谢晋元团800壮士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300.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仓库的西面和北面是中国地界,已被日军占领,东面是公共租界,南面是苏河,河的南岸也是公共租界。因此,四行仓库同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爲一个“孤岛”。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也就成了孤军。
这里成为一座孤岛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301.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谢晋元率部进入四行仓库後,迅速加强了四周防御工事,并在四行仓库内部署兵力,构筑强固工事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302.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笼罩在硝烟之中的四行仓库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310.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攻打四行仓库战斗中的日军伤兵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309.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饱受日本侵略军摧残凌辱之苦的同胞们,以各种方式支援孤军,表达他们对八百壮士的爱戴与敬佩。在苏州河南岸公共租界大楼上观战的群众还把日军集结地点、行动情况用黑板写字报告给孤军。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314.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94.周复 陆军中将,苏鲁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战地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会书记长、
干部训练团教育委员、山东政府委员。 黄埔3期。
江西临川人,1901年生,字旭人。
1943.2.21牺牲于山东张家溜西南城顶山。
95.肖山令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宪兵副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防空司令。保定3期。
湖南益阳县方山村人,1892年生,字铁侬。
1937.12.12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于南京仪凤门外江边。
96.蒋志英 陆军少将,台州守备指挥部指挥。中央军校潮州分校1期。
浙江诸暨县人,字伯清。
1941.4.19牺牲于浙江台州。
97.刘震东 陆军中将,第5战区第2路游击司令。行伍出身。
山东沂水县人,1893年生,字义(羲?)洲。
1938.2.23鲁南会战中牺牲于山东莒县。
98.唐聚五 陆军中将,东北游击总司令。东北讲武堂6期
吉林双城县人,1891(8?)年生,原名福隆,字甲洲。
1939.5.18牺牲于河北迁安平台山。
99.马玉仁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苏鲁战区第1路游击司令。 【转自铁血
江苏盐城人,1875年生,字伯良。
1940.1.3牺牲于江苏阜宁县郊。
100.范廷兰 陆军少将,第1战区游击4总队总队长。行伍出身。
河南温县人。
1938.3牺牲于河南修武五里源。
101.付忠贵 陆军少将,鲁北游击司令。
1938.9.23牺牲于山东。
102.雷忠 陆军少将,皖北军事联络委员兼游击副总指挥。黄埔6期。
湖南嘉禾县人,1901年生,字霆均。
1938.10牺牲于安徽霍丘。
103.韩炳宸 陆军少将,山东第13行政区保安副司令。
1939.1.9牺牲于山东莱阳。
104.高道先 陆军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
1943.5牺牲于山东。
105.范筑先 陆军?将,山东第6行政区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长。
北洋陆军第4镇随营学校,北洋陆军讲武堂。
山东馆陶县(今属河北)南彦寺村人,1881年生,字竹仙,原名金标。
1938.11.15牺牲于山东聊城。
【转自铁血
106.梅一平 海军少将,海军守备队司令。
1938.9牺牲于湖北田家镇要塞。
107.高志航 空军上校追晋少将,驱逐司令兼4大队大队长。东北陆军军官学校,
法国莫拉诺高等航空学校,伊斯特陆军航空战斗学校。
辽宁人,1907年生,字子恒,原名高铭久。
1937.11牺牲于河南周家口机场。
108.税梯青 少将 41军124师副师长
1938.3.17 鲁南会战牺牲于山东滕县
109.邓佐虞 少将 32军139师师参谋长
1938.5 徐州会战牺牲于安徽萧县.
110.张镜亮 少将 新3军?师2(?)旅旅长
1938.11 武汉会战放弃岳阳后自戕.
111.陈钟书 少将 60军183师542旅旅长。
(1891—1938)云南安宁人,字树藩。云南讲武堂毕业。
1938年4月24日于台儿庄邢家楼阵亡。追赠中将军衔。
112.章亮基 中将 9战区军法执行总监,1941年被飞机炸死
113.李石安 少将 3军12师政治部主任
1941.5 中条山会战中被日军俘虏,杀害。 【转自铁血
114.曾宪邦 上校追晋少将 14军83师249旅498团团长 黄埔4期
1937.7.13 宛平辽冀山
1903-1937 湖南桃江人
115.张文衷 少将 13军4师12旅旅长 黄埔3期
1937. 南口
1900-1937 安徽巢县人
二 抗战国民党牺牲的校级军官
(这里收录的都是名姓番号职务和时间地点可查的.实际还有很多,需要大家补充)
1.淞沪会战
姓名 军衔 职务 殉国时间和地点 军事教育
邓洸 中校 88师264旅参谋主任 37.8.13上海爱国女子中学
刘宏深 少校 88师?营长 37.8.17上海虬江路
吴垂昆 少校 36师106旅212团1营长 37.8.19上海舟山路华德路十字路口
李勇 少校 36师108旅215团2营长 37.8.19上海江山码头附近小巷
张培甫 少校 18军67师201旅?团1营长 37.8.25上海罗店镇陆家宅
李伯钧 少校 18军14师40旅79团3营长 37.8.27上海罗店镇
姚子青 少校 79军98师292旅583团3营长 37.9.5 上海宝山县城 黄埔6期
陈近曾 中校 4军90师177旅353团团附 37.9.21 上海罗店金村
刘则民 少校 4军90师177旅353团3营长 37.9.21 上海罗店金村
黄惠群 少校 4军90师175旅349团3营长 37.9.21 上海罗店金村
张季麟 中校 19师57旅113团团附 37.10.17上海葛家牌楼 【转自铁血
刘汉兢 少校 19师57旅113团?营长 37.10.17上海葛家牌楼
周发进 少校 1军78师234旅467团1营长 37.10.21上海温藻浜塘西宅
许纪章 少校 1军78师232旅463团2营长 37.10 上海盛宅
丘之纪 税警总团5团长 37.10.31 上海刘家宅
季韦佩 上校 61师183旅365团团长 37.11.2 上海吴家库
王敬谋 少校 61师183旅365团?营长 37.11.2 上海吴家库
赵成贵 少校 61师183旅365团?营长 37.11.2 上海吴家库
王子隆 少校 62师186旅372团?营长 37.11.5 上海金山柘林
邵玉田 少校 67军108师通讯营长 37.11.8 上海石湖荡
彭俊德 少校 36师106旅212团3营长 37.11 上海薛家库
麦劲冬 36师106旅212团3营代营长 37.11 上海薛家库
刘警民 少校 36师106旅212团2营长 37.11 上海薛家库
王家骏 中校 18军67师201旅402团团附 37.11 上海北新泾厅头
李伯蛟 上校 63师187旅373团团长 37.11 上海青浦
廖树东 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1大队长 37.? 上海黄浦江
廖曙东 苏浙行动委员会特种技术班大队长 37.? 上海松江
2.华北作战(包括七七事变,平汉,平绥,津浦路作战)牺牲的校级军官(手头可查证的)
姓名 军衔 职务 殉国时间和地点
沈维干 教导总队总队长 37.7 北平东城郊
张含明 教导总队1区队长 37.7 北平东城郊
李** 少校 72师208旅416团1营长 37.8.20河北怀来镇边城850高地
孙瑞祥 少校 72师208旅416团3营长 37.8.20河北怀来镇边城850高地
马玉田 上校 保安1旅旅长 37.8.21 河北张北县
王宪纯 少校 29军 ?营长 37.8.23河北神威台
本帖最后由 生活在别处 于 2008-6-27 03:04 编辑
生活在别处
2008-06-27 02:51
上海童子军正在搬运送给四行孤军的物资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315.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上海各界群众慰问四行孤军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316.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八百壮士孤军抗击日寇的英雄壮举,震撼了全国人心,引起了国内国际的关注和尊敬。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321.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在苏州河南岸向谢晋元孤军遥望致敬意的上海市民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327.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女童子军10来岁的杨惠敏向四行孤军献国旗前的留影
=700) window.open('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49/images/00089328.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就在战斗进行得最激烈的28日午夜,女童子军杨慧敏把一面国旗裹在身上,冒着生命危险,冲过火线,游过苏州河,把国旗献给八百壮士,其无畏壮举震撼中国。当杨***献上浸透了汗水的国旗时,八百壮十激动得热泪盈眶,谢晋元激动地说:“勇敢的同志,你给我们送来的不仅是一面崇高的国旗,而是我们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李华林 少校 29军 ?营长 37.8.23河北神威台
宋志高 中校 29军?迫炮营长 37.8.23河北神威台
舒效孔 少校 29军143师?营长 37.8.24河北万全县
刘田 上校 29军143师?团团长 37.8.25河北孔家庄
谢兰恩 上校 35军211旅421团副团长 37.8 河北孔家庄
王肖孔 少校 49军109师325旅649团1营长 37.9 河北沧州
张任夫 中校 炮兵6旅?营长 37.10.4 河北保定
王成桂 上校 32军142师4旅补充2团团长 37.10.8河北正定
曾谦 上校 52军25师75旅150团团长 37.10.20河北?
宋好义 少校 12军29师?营长 37.10.24山东凤凰店
周继先 少校 12军29师85旅169团2营长 37.11.10山东临邑县
刘支书 少校 12军20师60旅120团2营长 37.11.13山东禹城县
3.太原会战牺牲的校级军官(手头可查证的)
高宝庸 少校 61军独立200旅400团?营长 37.9.10 山西盘山山顶
曹静山 61军207旅414团团附 37.9.11 山西阳高
都来宝 少校 61军207旅414团3营营长 37.9.11 山西阳高
吕超然 上校 73师212旅424团团长 37.9.13 山西广灵洗马庄
陈震 14军10师28旅57团2营代营长 37.9.15 山西大白水村
程继贤 上校 61军72师217旅434团团长 37.9.27 山西鹞子涧
傅冠英 少校 61军72师217旅434团?营长 37.9.27 山西鹞子涧
梁士荣 少校 61军72师217旅434团?营长 37.9.27 山西鹞子涧
储寿昌 少校 34军203旅406团3营营长 37.9.28 山西雁门关茹越口
刘良相 上校 19军205旅407团团长 37.10.5 山西崞县
高育麟 19军205旅407团团附 37.10.5 山西崞县 【转自铁血
石焕然 上校 19军205旅410团团长 37.10.5 山西崞县
崔杰 上校 19军196旅413团团长 37.10 山西原平
卢仪欧 上校 19军215旅429团团长 37.10 山西?
曹炳 上校 61军72师217旅433团团长 37.10 山西忻口204高地
4.南京保卫战牺牲的校级军官(手头可查证的)
罗熠斌 上校 103师307旅613团团长 37.12.1 江苏江阴城西钱家村
刘崧生 少校 103师307旅613团3营长 37.12.1 江苏江阴要塞
陈绍培 少校 103师309旅618团1营长 37.12.1 江苏江阴要塞
魏自远 103师307旅613团团附 37.12.1 江苏江阴要塞
刘** 少校 66军160师478旅956团1营长 37.12.8 南京孟塘
罗雨丰 少校 教导总队?营长 37.12.9 南京紫金山老虎洞
倪国鼎 中校 71军87师261旅参谋主任 37.12.10南京光华门
胡豪 少校 74军51师153旅306团3营长 37.12.12南京中华门水西门之间
刘历滋 74军51师153旅306团团附 37.12.12南京中华门水西门之间
程智 上校 74军51师151旅302团团长 37.12.12南京水西门
万琼 少校 74军51师151旅302团?营长 37.12.12南京水西门
韩宪元 上校 72军88师?团长 37.12.12南京雨花台
李杰 上校 72军88师?团长 37.12.12南京雨花台
华品章 上校 72军88师?团长 37.12.12南京雨花台
黄琪 少校 72军88师?营长 37.12.12南京雨花台
周鸿 少校 72军88师?营长 37.12.12南京雨花台
符仪廷 少校 72军88师?营长 37.12.12南京雨花台
苏天俊 少校 72军88师?营长 37.12.12南京雨花台
王宏烈 少校 72军88师?营长 37.12.12南京雨花台 【转自铁血
李强华 少校 72军88师?营长 37.12.12南京雨花台
赵寒星 中校 72军88师参谋 37.12.12南京雨花台
谢承瑞 上校 教导总队?团长 37.12.13 南京挹江门
黄观涛 少校 宪兵教导2团团附 37.12.13 南京长江
李少霞 上校 ?军?团长 37.12 ?
5.常德会战战牺牲的校级军官(手头可查证的)
杨维钧 少校 74军57师169团1营长 43.11.22 湖南常德岩凸
董庆霞 少校 74军57师169团1营副营长 43.11.22 湖南常德岩凸
李少轩 少校 74军57师170团1营副营长 43.11.23 湖南常德熊家
邓鸿钧 少校 74军57师170团2营营长 43.11.23 湖南常德沙港
张庭林 少校 74军57师170团1营营长 43.11.23 湖南常德长生桥
张照普 少校 74军57师171团3营长 43.11.25 湖南常德水星楼
张鑫 少校 74军57师170团3营副营长 43.11.29 湖南常德水星楼
雷拯民 少校 74军57师171团3营副营长 43.11.29 湖南常德大西门
宋维钧 74军57师171团3营代营长 43.11.30 湖南常德大西门
卢孔文 74军57师171团团附,代理3营长 43.12.2 湖南常德大西门
何曾佩 中校 74军直属炮兵团?营长 43.12.2 湖南常德杨家牌坊
余云程 中校 74军直属炮兵团?营副营长 43.12.2 湖南常德杨家牌坊
张惠民 上校 10军3师9团团长 43.12.5 湖南常德德山
6.衡阳会战战牺牲的校级军官(手头可查证的)
徐声先 中校 10军预10师30团2营长 44.6.30 湖南衡阳张家山
许学起 少校 10军3师7团1营长 44.7.1 湖南衡阳易赖庙前街 【转自铁血
周国相 少校 10军预10师30团3营长 44.7.14 湖南湘桂铁路机修厂
蒋鸿熙 少校 10军预10师30团3营副营长 44.7.14 湖南衡阳?
孙虎斌 少校 10军3师9团3营长 44.7.14 湖南衡阳虎形巢
谢英 少校 10军3师7团2营长 44.7.14 湖南衡阳杜仙街
余龙 少校 10军预10师28团2营长 44.7.15 湖南衡阳枫树山农业银行
李昌本 少校 10军预10师28团3营副营长 44.7.15 湖南衡阳五桂岭
钟敬敷 上校 62军151师452团副团长 44.7.27 湖南衡阳头塘
李振武 少校 10军预10师29团2营长 44.7 湖南衡阳虎形巢
穆鸿才 少校 10军3师7团1营副营长,代营长 44.7.28 湖南衡阳易赖庙前街
林志文 少校 62军157师470团1营长 44.8.1 湖南衡阳雨母山
丁克坚 上校 62军157师471团团长 44.8.2 湖南衡阳火车西站
邹亚东 少校 10军3师8团团附,7团1营代营长 44.8.4 湖南衡阳易赖庙前街
黄狴煸 少校 79军?营长 44.8.5 湖南衡阳杉桥
李适 中校 10军190师568团副团长 44.8.6 湖南衡阳西北城区
鞠震寰 上校 10军3师9团副团长,7团代团长 44.8.7 湖南衡阳青山街
王金鼎 10军3师7团团附,3营代营长 44.8.7 湖南衡阳青山街
赵国民 少校 10军预10师28团1营长 44.8.8 湖南衡阳城内
翟玉岗 少校 10军预10师28团2营副营长代理3营长44.8.8 湖南衡阳城内
任曙光 少校 62军157师?营长 44.8 湖南衡阳兵峄山
范兆元 少校 62军151师451团1营长 44.8 湖南衡阳?
柯克杰 少校 62军直属搜索营副营长 44.8 湖南衡阳山田寺
苏琢 中校 10军3师8团2营长 44.8 湖南衡阳五桂岭
赵培孚 10军3师8团2营代营长 44.8 湖南衡阳?
刘家城 少校 10军190师568团3营长 44.? 湖南衡阳?
【转自铁血
7、长城抗战牺牲的校级军官
王宝良 少校 29军37师特务营营长 33.3.9 河北喜峰口 行伍
胡重鲁 中校 29军37师109旅217团团附 33.3.11 河北喜峰口 保定9期
王合春 少校 29军38师手***团第3营营长 33.3.18 河北遵化
安德馨 少校 57军独立9旅?营长
本帖最后由 生活在别处 于 2008-6-27 03:05 编辑
生活在别处
2008-06-27 02:52
2005年4月1日福布斯杂志公布了中国百年汉奸榜(当然含台湾),排名顺序如下
川岛芳子
内蒙王公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左二
王揖唐(长须者)
殷汝耕(左图居中者)
张敬尧.
中国十大汉奸:张邦昌、刘豫、秦桧、张弘范、洪承畴、吴三桂、施琅、郑孝胥、汪精卫、王辑唐。
生活在别处
2008-06-27 02:55
重庆 史迪威将军纪念馆
约瑟夫史迪威将军是二战时期远东地区重要的盟军将领,为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史迪威将军半身像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新路63号的史迪威故居前,现已开辟为史迪威将军纪念馆。
[attachment=117569]
史迪威将军故居位于重庆渝中区嘉陵新路63号,是为纪念二战时期中国人民的朋友——史迪威将军暨中美战时友谊而专门成立的纪念馆。
1942年到1944年,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将军奉命来到重庆,担任联合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参与了东方战场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并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史迪威将军在重庆的活动是中美战时友谊的历史见证,也是历史留给中美两国人民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故居占地7.2亩,如今已整修一新。整个故居在色泽上选取了低调的青灰色和白色,透出宁静之感。别墅外形线条硬朗、流畅、庄严体现出一个将军的本色。史迪威将军的卧室、办公室、副官室、大小会议室和地下室等都恢复如初。史迪威将军昔日的生活用品、手稿、军装等100多件物品也已陈列在馆中。故居肃穆而庄严,冷清但神圣,承载着史迪威将军无愧于重庆,无愧于中国,无愧于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不平凡的战斗生活的一生,记录了他作为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朋友所做出的功绩。
生活在别处
2008-06-27 02:59
2005年清明节,近30位古稀老人来到重庆南山,缅怀60多年前为保卫中国战时首府——重庆,在大轰炸中牺牲的240多位美军援华飞虎队英烈。他们中有一位年逾80的龙启明老先生,他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位还健在的参加过飞虎队的队员,他也是第一次在重庆“空军坟”祭奠他已故的战友。
空军坟前老人流泪
早上7:30,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陆陆续续来到较场口,他们是重庆大轰炸受害者民间对日索赔原告团的成员。这群老人中年龄最高的82岁,最轻的也有70岁。
中午12:00,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老人们终于来到了南岸南山镇——一块写着“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空军坟”的墓碑前。
这块经历岁月沧桑的土地如今已布满近百个大坑,坑内长满杂草、翠竹和许多不知名的野花,使得这块远离居民住地的墓碑更显悲凉。
这时,两幅长5*0.6米的蓝布白纸横幅挂在了空军坟的上方,两个高2*1.5米的花圈立到了坟墓两侧。许多第一次来此扫墓的老人看到此情此景不禁黯然神伤、泪眼朦胧,在哀乐声中连鞠三躬。
飞虎队健在者终了心愿
参加此次祭祀仪式的老人中,有一位年龄在82岁的龙启明老先生,他是国内唯一一位还健在的参加过飞虎队的队员。
龙老先生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听说有空军坟一事,因此也是第一次来此缅怀他的战友,初次听说时,“心情一点都不能平静。”龙老先生说,他一直很希望有机会拜望自己已经牺牲了的战友,只是过去一直不知道他们埋在哪里,这次终于了了一个心愿。在得知重庆民间对日索赔团要在清明祭拜飞虎队英烈时,龙老先生毫不犹豫地决定和他们一同前往。
龙老先生声音哽咽地说:“以前大家并肩作战,现在阴阳相隔。我的父母就是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日本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他们必须承认历史,向中国人民道歉。”
凭吊是为让日本不忘历史
近30分钟的祭祀仪式结束后,老人们边走边缅怀历史。
索赔团团长高原先生告诉记者,这是索赔团成立以来第一次到南山凭吊英烈。此次凭吊恰逢清明节和抗战胜利六十周年,“这已不仅仅是凭吊,这是要日本政府记住真实的历史。”
一位年近80岁的张奶奶想起日军轰炸重庆时的艰难生活,眼里闪动着点点泪花。张奶奶说,亲人们相继遇难,家里的一切生活支柱都断了,每顿只能吃小麦野菜填肚子,人们成天担心再遭日军袭击。
在空军坟所在地附近居住了几十年的潘老先生坐在一侧沉默地看着这一切,85岁的潘老先生见证了空军坟的变迁。他告诉记者,当年,日本鬼子让老百姓遭了殃,中国空军、美国飞虎队为了保卫重庆死了很多人,他们最终被埋在了这里。近段时间,到此地祭拜死去战士的人很多,他们都是已牺牲的战士的亲人、朋友或战友。
新闻背景 美军援华“飞虎队”
“飞虎队”全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成立于1942年4月,1946年4月战争结束后解散,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
1938年8月,根据宋美龄的要求,陈纳德在昆明市郊筹建航校,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空军,积极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
1941年,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陈纳德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当年7月和10月,200多名勇敢、渴望冒险的队员来华对日宣战。
在31次空战中,志愿飞虎队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战斗机共击毁敌机217架,而自己仅损失飞机14架。由此,“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机首名闻天下,其“飞虎队”的绰号也家喻户晓。截至抗日战争结束,飞虎队共击落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飞虎队多数队员均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嘉奖。有10多名飞行员获得美、英政府颁发的飞行十字勋章。
近二十年,不少幸存的原飞虎队员回到中国,不畏艰险寻找飞机残骸和战友遗骨。
[attachment=117570]
在中国,仅有一个以外国总统名字命名的综合大型图书馆,它就是重庆市的罗斯福图书馆。它的存在是中国人民纪念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巨头、美国罗斯福总统的产物。它被指定为联合国资料寄存馆之一,定期邮寄资料,迄今未曾间断。作为我国保藏联合国资料最早的图书馆,罗斯福图书馆衍变而来的重庆图书馆,至今仍以其独有特色的联合国资料、抗战版图书资料、古本善本图书享誉世界。
生活在别处
2008-06-27 03:08
惨绝人寰的重庆大轰炸
[attachment=117571]
战时首府——重庆渝中半岛被轰炸
一位幸存者的痛苦回忆 :(录音整理)(上)
1939年5月3日和5月4日惨绝人寰的“重庆大轰炸”,那轰鸣的飞机、呼啸的炸弹、冲天的火光、奔涌的鲜血、成山的尸骨,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许早随历史的烟尘飘向九天,顺着长江的波涛流进大海……硝烟远去了,炮声也远去了!
然而硝烟和炮声真的远去了吗?
1998年7月8日,《华西都市报》刊发了一条《重庆大轰炸研究中心成立》的消息,报道称: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日本侵略者在重庆犯下的滔天罪行,研究中心已派出3个调研组到各地收集采访重庆大轰炸的史实资料。当晚,记者接到一位重庆大轰炸的幸存者的***。老人名叫李朝荣,是重庆印制公司三厂退休工人,祖居重庆十八梯。作为“大轰炸”的受害者和大难不死的幸存者,老人一再强调“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只希望能把自己亲身经历的那段惨烈的历史真实地讲述给后人,“以慰大轰炸惨死者的在天冤魂”!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与李朝荣老人取得了联系,聆听了老人满腔悲愤的诉说……
5月3日那天天气很好,日本鬼子的飞机说来就来。
我叫李朝荣,1927年农历腊月初二出生,祖祖辈辈生活在重庆,大概有十多代了吧。1939年日本人的飞机轰炸国民党陪都重庆时我才十二岁。说来也怪,六十年过去了,我也亲身经历了不少的事儿,可年龄一大,好多事都忘得差不多啦,只有那次大轰炸的惨状却咋都忘不了。———你说叫我咋个忘呢?轰炸中,我的父母没了,兄弟没了,家也没了,自己也是绝处逢生,从尸体堆里捡了条命出来。
我家当时就住在重庆十八梯双桅子巷的一大间木瓦平房里。记得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大间里隔成三间,里面两间住人,外面一间是灶房和吃饭的地方。父亲李树森,才三十多岁。当时,十八梯一带没有自来水,大户人家在小院里挖井,一般的贫民百姓都吃长江水。这样,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父亲给别人挑水换钱养家糊口。母亲李胥氏,常年在十八梯当铺里给别人缝衣服挣点钱补贴家里。那个时候生活虽然贫穷,但毕竟有一家人,活路忙完后,也还有说有笑的。我和弟弟都很巴贴父母,他们再苦再累,一天下来总要一边一个抱抱我们,不过兄弟那会儿才四岁多,抱得要多些。
1938年开春那阵,就听说日本人的飞机要来炸重庆,但不知咋回事,话传得凶得很,飞机却一直没来。就在日本人轰炸并占领上海、南京后,重庆方面也就真的一天比一天慌起来了。保甲长挨家挨户筹钱准备挖防空洞。每户平摊一块钱,家境好一点的给两块、三块,实在太穷的就免了(当时一个劳动力干一个月也就两块钱左右)。随后又成立了防护团,属于民间组织。由于国民党政府腐败,加上缺乏物资、经费、技术和人力,所挖的防空洞和防空壕很少,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市民的需要。当时最大的防空洞要算十八梯旁边的观音岩洞。那时要进防空洞,每人要交10块钱办“防空证”。只有少数有钱人家才交得起钱,百分之
八十以上的平民百姓都买不起“防空证”。
那个时候,倒是防护团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防护团很简单,只要有力气,年龄在16-30岁之间就可以报名。我认识一个防护团的,是我们十八梯一个开草药铺家的儿子,叫傅二娃,16岁。我们小时候就常在一起耍。关系非常好。他比我大一些,常常在娃娃们吵嘴打架时护着我。傅二娃参加防护团后,穿上了灰制服,很神气。防护团的总部设在当时的夫子祠,整天听训话、练动员疏散和伤员救护。
为预防空袭,防护团和国民党的防空部队在许多制高点都搭起一个架子,上面套上几根绳,每根绳上挂个灯笼,有红色和绿色两种,直径有1米多。当日本飞机向这方飞来,预袭警报拉响时,架子上就挂出一个红灯笼。当空袭警报拉响时,就挂出两个红灯笼。当紧急警报拉响时,就挂出三个红灯笼,当日本飞机飞到重庆市区上空时,三个红灯笼同时被放下,日本飞机的炸弹也就几乎同时往下掉了。如遇空袭警报解除或两次轰炸的间隙,架子上就会挂出一个绿灯笼,意思是人们可从防空洞出来透透气,休息一会儿。当时市中区的较场口、枇杷山、鹅岭,南岸的黄桷丫、洋石灰厂等地都有这种架子。
国民党的防空部队,在山头布置了不少的机***钢炮,就是打不下日本人的飞机。
5月3日那天天气很好,日本鬼子的飞机是说来就来,从预袭警报拉响到三个红灯笼挂出,大概也就十多分钟。以前的轰炸,我们一家人和邻居差不多都躲过了,可这次却再也没躲过,死的死,伤的伤,整个十八梯成了一片焦土、一片火海,到处都是尸体。
你们看我这后颈项上的疤就是那次轰炸留下的。我今年七十多了,“大轰炸”离今天差不多整整一个甲子年,它留给我的不仅是伤痛,而且是对日本强盗刻骨铭心的仇恨!
我顺着十八梯往较场口方向爬,在石梯上到处都是尸体和残肢……防空洞门口,那尸体堆起了两座山!
5月3号下午一点半,三长两短的空袭警报突然拉响,较场口的架子上马上挂出了三个红灯笼,街上的人都开始四处躲藏了。但是这次日本人的飞机来得太快了,两点钟大概还不到吧,飞机就已经临了头,黑压压的一大片,像老鸦一样,飞得很低,很快就响起了炸弹的尖啸声。
警报响起的时候,我父亲正挑了一担水走在十八梯的街上,母亲也还在当铺缝衣裳,我在家煮好饭,正等着父母和在外玩耍的弟弟回来吃。飞机临头时,父亲搁下水桶高喊着母亲往家里跑。我站在门口大声喊着弟弟的名字。
父母冲进屋里,像往常躲飞机一样,把吃饭用的大木桌抬到里屋,把家里所有的棉絮铺在桌子上。母亲急切地询问着弟弟在哪里?这时我看见善良心细的父亲,正扯着一张篾席,搭在桌上的棉絮上,他担心日本飞机轰炸会搞脏棉被。我急忙迈出门坎去找弟弟,并下意识地回了一下头,看见父亲拉着母亲往桌子下面钻……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母亲的情形,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就在我冲出大门两三米的一刹那,只听一声巨响,地皮一抖,两耳一聋,眼前一黑,一股巨大的热浪从后面推来,便什么都不晓得了……
现在想来很幼稚,躲在桌子底下咋能躲过飞机炸弹?
两天后,当我醒来时,正躺在仁爱堂医院的病床上。仁爱堂医院是当时英国人建在重庆的一所红十字救济医院,位置就在天灯街,很大一幢楼,楼顶上挂着英国的国旗。
不知是那面英国国旗起了作用,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仁爱堂医院一次都未被炸过。
当时我又痛又饿,心里很着急,哭喊着要爸爸、妈妈。我发觉自己的脖子上缠着纱布,后颈一阵阵发痛。护士告诉我,我的后颈上戳了酒杯大的一个洞,流了好多血,多亏有个小防护团员把我背来,不然早没命了。
仁爱堂医院每间屋子每尺过道都是伤员,有的缺腿有的断胳膊,到处都是血迹,哭叫声从早到晚不停息。有些受伤的,抬到医院不久就死了。医院停尸房里面的尸体从墙角的地下一直摞到屋顶。看到那情景真是惨啊!
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大约只有两三岁,防护团送来时,她满肚子都是血,也不知伤在哪儿,一名护士给她救治时,她眼睛睁得大大的,不一会,就闭上了眼睛。死前,她的小手向上晃了晃,最后伸进了自己的嘴里。
吃了饭,我感觉恢复了气力,当天(5月5日)下午就偷偷地跑回去找爸妈和弟弟。
从仁爱堂到十八梯,十多分钟就可以跑到。可我转了大半天,也没有找到家。哪还有什么家?留在那儿的是一个小堰塘一样大的坑,双桅子巷的房子几乎全成了焦土,整个十八梯一片废墟,西南的房子全没了,东头的房子也垮了不少,没有垮的还在燃烧。
=700) window.open('http://www.cq.xinhuanet.com/travel/2004-12/20/xin_251201200946375319127.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轰炸间歇寻找亲人遗体,相对海啸灾难,这人为的战争带来的伤害、应该让后世的我们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生活在别处
2008-06-27 03:09
=700) window.open('http://www.cq.xinhua.org/subject/2004/dahongzha/10.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重庆大轰炸的死难者,死状惨不忍睹
=700) window.open('http://www.cq.xinhua.org/subject/2004/dahongzha/11.jpg');" onload="if(this.offsetWidth>'700')this.width='700';if(this.offsetHeight>'700')this.height='700';" >
在重庆上空盘旋的日军战机
一位幸存者的痛苦回忆 :(录音整理)(下) 我绝望地大声喊“爸爸,妈妈”,没有人理我,整个十八梯下半段人影都没有。我顺着十八梯往较场口方向爬,看到石梯上到处都是尸体和残肢。右边的观音岩防空洞口,不少穿着灰制服的防护团员在搬尸。走近一看,天啊,那尸体堆起了两座山!后来才晓得,那防空洞口被炸塌封死了,里面闷死、挤死、踩死了几千人,单是防护团从尸体上抹下的手表和金戒指、金项链就装了几箩筐! 正走着,我突然看到了傅二娃,他正拖个死人往上走。我喊了他,他看着我,半天没回过神,突然丢下死人,跑过来紧紧抱着我嚎啕大哭:“我的爸妈都死了,我们家只剩我一个了!”我陪着他哭。我急切地问他“我的爸妈和弟弟呢?”他告诉我,我们那条街的人几乎全死光了,有的是被弹片炸死的,有的是被气浪高高掀起摔死的,有的是被垮塌的房屋压死的,还有的是被火烧死的。他还告诉我,是他救了我,原来炸弹爆炸时,我被巨大的气浪掀到了七八十米远,落在了十八梯东面临街的一个铺面的软布棚上。日本飞机飞走后,傅二娃和另几名防护团员回来挨家挨户找有没有活着的人。 从那时起,我晓得再也见不到我那苦命的爸妈和可怜的弟弟了。 我恨不得变成一发炮弹,冲上天去把日本强盗的飞机炸它个稀巴烂! 我和傅二娃哭累了,就一起来到防空洞口。从洞子里拖出来的死人好像并没有死,仿佛刚刚洗过澡,头发衣服全湿透了,只是面色青紫,那是憋死、挤死和踩死的。尸体多得无法计数,傅二娃说已经拖了一天一夜还没拖完死人。 在较场口,景象更惨:整个较场口坝子铺着尸体。靠老衣服街那面的一片尸体前,大约有三十多人在认尸、领尸,哭声一片。靠西边中兴路边上停着四五辆国民党军队和交二团的大卡车,人们正将无人认领的尸体搬上卡车。后来听说这些尸体被拉到江北沙嘴,在民生公司造船厂旁边的青草坝挖了一个“万人坑”,将尸体埋在那里。后来长江涨水,由于“万人坑”靠近江边,挖得浅,又是沙土,好多尸骨经水一冲都漂走了。现在青草坝那儿还是个大坑,还能见得到尸骨。前不久听说重庆市有关部门准备在那儿修一个“重庆大轰炸死难同胞纪念碑”。 据说,十八梯防空洞本不该死那么多的人。这个防空洞有两个洞口,一个在十八梯观音岩,另一个洞口在老衣服街附近。当时防空洞内人满为患,两个洞口都遭到轰炸。 靠近洞口的人一听到爆炸声,就拼命往里挤,而洞里面本就没有什么空隙,这样挤死、踩死了一部分。后来,老衣服街洞口的房子被炸塌并烧起熊熊大火。洞口被倒塌的房子堵住,少数挤出洞口的人,也被大火烧死。后来,垮塌的房屋全部将洞口堵死,大火浓烟钻进洞来,这边的人就拼命往十八梯洞口挤。而十八梯洞口又是一片爆炸声,洞内的人不敢跑到洞外去。这样一来,上万人挤成一团,洞内的气温越来越高,空气不流通,氧气越来越少,大多数人就这样被活活地憋死。 “5·3”、“5·4”的大轰炸,日本人把繁华的重庆城炸成了一个烂摊子,日本飞机所过之处,房屋几乎没有一间是好的,躲在屋中的人十有八九被炸死、烧死,根本躲不了。许多都是整家整家地死光了。 那时,整个重庆城成了一个偌大的坟场。房上、树上、岩坎上到处都见得到挂着的、躺着的尸体、残肢,长江里随时都能看到漂浮的死人。 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防护团员们。他们为了及时灭火、救护伤员,在火光中,在爆炸声中,充当了老百姓的“救世主”,而自己随时面临牺牲。当时,防护团在马路边,街道角落里也搭建了防空棚———浅浅地挖了一个洞或坑,在坑里洞边栽上几根碗口粗的圆木,上面再横放几根,搭成一个架子,架子上再密密地架上许多圆木,圆木上面盖些草,草上再铺尺把厚的土。敌机轰炸时,他们就可随时往这里边躲。然而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