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提示
您的同一ip请求过于频繁,如果希望继续访问,请输入验证码:
Copyright 1998 – 201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信息提示
您的同一ip请求过于频繁,如果希望继续访问,请输入验证码:
Copyright 1998 – 201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4318
魅 力 值:1015
龙 币:2493
积 分:2982.6
注册日期:2006-03-19 星娃事件,刚从电视看到,汗~
转载:
秦皇岛人王铁民十余年前训练儿子灯娃4岁横渡长江 引起轰动带来丰厚回报 最近推出外孙女星娃海泳秀 却引发争议还有人报警———
9月9日上午9时许,秦皇岛市民王铁民带着一岁半的外孙女星娃在东山浴场的海面上,面对媒体的长***短炮,表演了漂游、翻滚等姿势的“水中遇难自救泳”。围观者中有人叫好,有人抹泪,还有人觉得这是虐待孩子而选择了报警。
这场事先张扬的游泳秀余音未了:为回应“孩子不是亲生的所以这么残忍”的说法,王的女儿特意从法国赶回秦皇岛,面对当地电视台的镜头,证明这个女婴的确是王铁民的外孙女,并表态支持父亲的举动。甚至,连当地警方都介入了调查。
本报特派记者自秦皇岛摄影报道 曾以类似手段将儿子灯娃在三四岁时就打造成“名人”的王铁民,一再强调灯娃“创造了奇迹”,是成功的先例,他是要在星娃身上复制灯娃的成功吗?
事件
■一场被事先大肆张扬的婴儿游泳秀
9月10日,很多媒体报道了一条消息:9月9日上午,在秦皇岛东山海滨浴场,一个一岁半的女婴成功演示了海中自救的本领。这场婴儿“海泳秀”的组织者,是女婴的外祖父王铁民。
根据媒体的报道,当天,“一岁娃热烈迎接国庆60周年”的条幅在沙滩上很是醒目,十余家媒体的记者早早架好了“长***短炮”,近百名闻讯赶来的市民也聚集在水边。
9时24分,一岁半的女婴星娃被外祖父王铁民抱出,脸部朝上放入水中,正式开始表演。入水前后,孩子两次大哭。
表演过程中,王铁民一会儿拎着孩子的腿,使孩子的头部没入水中,一会儿猛地把星娃的整个身体完全按入海中。惊呼声中,星娃总是能自己浮出水面。
9时30分,表演结束。在此期间,有人曾拨打110希望制止这一表演行为。
应该说,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游泳秀:两天前,当地的媒体就预报过9日将举行的活动,并前往王铁民家探访。不少市民也是在看到新闻后开始关注此事,当天特意赶往现场。
12日上午,记者在王铁民家中采访了他,他承认,的确是他主动与媒体联系的。
王铁民给了记者一份打印好的材料,内容为星娃的大致情况及9月9日活动预告,称“她以史无前例的壮举迎接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上面还有他家的具体地址,并表示“欢迎媒体事先到家采访和观看星娃表演”。王铁民说,当时他就是拿着这份自己撰写的材料去找媒体的。
探访
■斗室里的游泳训练场
走进王铁民家的房门,面积不大的客厅被一个直径3米多的软体支架游泳池几乎占去了绝大部分面积,仅留了过道和沙发摆放的空间。这就是星娃在家训练的场所。据王介绍,这是星娃的妈妈特意从国外买后邮寄过来的,“连邮费在内大约6000元钱”。可以拆卸移动,还能循环用水和调节温度。整个游泳池大约能装7立方米的水。
王铁民告诉记者,星娃出生于2008年1月26日,父母都在法国做外事工作。孩子今年4月份断奶后,被送到秦皇岛由退休在家的他和老伴照顾。今年7月开始训练星娃。“开始是在浴盆里放玩具,让她拍水玩;然后是陪她玩吹泡泡,训练她的呼气能力;后来逐渐将水加深,把漂浮在水面上的玩具换成能沉底的,让孩子自己下水摸,练习闭气。”他说,这套办法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其实到最后星娃能自己在水里扑腾、漂浮,很容易学,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
■哭泣的星娃被丢进水池
12日下午4点多,刚午睡醒来的星娃被外婆抱到游泳池边的沙发上,脱去了衣服。似乎意识到又要被扔到水里去,星娃开始哭泣。王铁民测了下水温,用水抹了抹星娃的身体,直接把她丢进了池子。
星娃下意识地在水里扑腾,脸也因为憋气变得通红。王铁民站在池边,不时翻转星娃的身体,而无论怎样翻转,星娃都能自己调整成面部朝上的姿势。王后来又出其不意地把她整个身体全部摁到水下面去,松开后星娃也能自己浮上来。
“有个女记者来我家,见到这个场景把眼睛都闭上了,不敢看,说‘太残忍了’!”王铁民说。
正是这样的场景,使市民拨打了***报警,并有人怀疑:这个孩子和王铁民没有血缘关系,所以王铁民才下得了那样的狠心。
疑惑
■王铁民女儿闪电回国证实星娃身份
对于这样的早教试验,星娃的父母知情并支持吗?
12日上午,当地电视台播出了对王铁民女儿王明哲的采访,据称她是专程从法国赶回来的。她面对镜头,证实自己“是王铁民的女儿”,“星娃是王铁民的外孙女”,并表示非常认可父亲的教育方法。“我弟弟就是这样被爸爸教育出来的,因此我很有信心。”
王铁民的女儿这次可谓“闪电回国”。据王铁民说,因为有人报警,所以公安局的人几次来他家了解情况,并让星娃的母亲回来协助调查。他女儿王明哲10日晚上到达秦皇岛,11日去了派出所,12日吃完午饭后迅速离开。
实际上,这位女士是不是叫王明哲,她是不是王铁民的女儿,是不是星娃的亲生母亲,这些,目前都没有直接证据能够证明。
辖区内的河东派出所向记者证实了有关调查的事情。“这事儿还闹得挺大的,局里很重视,是我们所长亲自去调查的。”一位值班民警告诉记者,具体的情况所长最了解,但所长出差去了。加之涉及个人隐私,“详细的情况我们就不知道了”。
追溯
■63岁的王铁民经历复杂
面对质疑和非议,王铁民表示“不在乎”,因为他曾经有过将自己儿子打造成小明星的“成功”先例。这个孩子就是灯娃,即王明哲口中所说的“弟弟”。
王铁民生于1946年,他的经历比较复杂。据他本人介绍,他曾在部队文工团做过乐手,演奏笛子,担任过乐队指挥,退伍后在企业做过工会主席。还曾下海经商,搞过药品研究。他先后有过四任妻子:第一个妻子去世了,然后他娶了一个朝鲜族女子,生有一女,即王明哲;与第二任妻子离婚后,又和比他小20多岁的刘女士结婚,生下儿子灯娃;再次离婚后与现在的老伴结婚。
■曾将儿子灯娃打造成游泳“明星”
王铁民告诉记者,出生于1994年的灯娃很早就出名了。他拿出一个画册,上面详细列举了灯娃的成名经历:
1岁零2个月时在母亲保护下畅游北京颐和园昆明湖;1岁半时,受邀到东京、大阪和京都等地表演,被日本人称为“奇娃”;4岁零4个月时用27分钟在水中连续前滚翻433个,又用10分多钟在水中连续后滚翻147个,创下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4岁时连续在江苏省江阴市内两次横游长江,10岁时又在宁夏段横渡黄河;5岁时学会了骑摩托车,6岁时骑着摩托车创下成功穿越青藏高原1500公里的纪录……
据媒体报道,从4岁到10岁期间,灯娃先后参加了大小演出活动100多次,不仅赢得许多荣誉,还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灯娃4岁那年,被国内一家知名企业聘为形象代言人,享有江阴市一套600多平方米豪宅的终身使用权,每月还有1400多元的工资,成为当时全国年龄最小的个人所得税缴纳人;当地一家私立学校免费招收其入学,他还在业余时间客串海洋乐园海豚馆表演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明星……
王铁民估算,到目前为止,灯娃获得的经济收益大约是100万元。
退休后,王铁民以自己教育儿子灯娃的经历,创办了以灯娃名字命名的早期潜能教育研究所。与灯娃的母亲刘女士离婚后,该研究所由刘女士接手。王说不清楚灯娃的现状。
■灯娃的母亲并不认可王铁民的教育方式
刘女士一再回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在当地报纸11日的报道中提到,她并不认可前夫关于灯娃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说法,称那种训练是“不科学的”,还明确表示“灯娃培养出来跟他没有关系”。对于这一说法,王铁民苦笑着说:“由她说吧。”
但王铁民对于星娃复制灯娃的“成功模式”始终充满信心。“这不是简单的模仿,也不是经济利益驱动。我们只希望将来她能自立,不让父母为她操心。对于别人给的奖励、赞助之类的,我们也从来没有主动要求过,是他们认为存在商机,我们配合而已。”
回应
■否认如此训练是为出名
王铁民很郑重地给记者讲述了他自创的一个比喻:“熊猫问鹰:你飞那么高干吗啊?不怕掉下来摔死吗?鹰问海豚:你在海里游,不怕淹死吗?海豚问猴子:你在树上蹿来蹿去,不怕不小心跌下来吗?”在采访过程中,他不止一次提到这个比喻。他对记者说:“任何新生事物都会有争议。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当然会不同。”
有专家认为,星娃的一意识到要下水就哭,是恐惧的表现。王铁民对此不屑一顾,他说:“她现在能够表达的方式就是哭。比如桌子上放了一个苹果、一个梨,她想吃梨,你给了她苹果,她也会哭。”他反复问记者:“你看星娃现在那么懂事,像受到伤害的吗?”
有人指责他的训练手段过于残忍,王铁民认为,那是他们不了解婴儿的潜能。另外,大概是因为这是体力训练而不是智力训练。“如果一个一岁半的孩子会认多少字、背多少诗,恐怕大家只会说他是神童而不会去指责大人吧?”
王铁民承认此前没有受过系统的早教理念训练,记者与他联系采访事宜时,他还希望记者帮他带一些早教方面的书籍。但他同时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就是专家,例子就是灯娃。
有人说王铁民夫妇不疼爱星娃,王铁民的老伴反驳说:“她一顿饭就要顶三四个人两天的开销。早餐一袋蛋白粉,还有补钙和维生素的,加起来值9块钱呢!”
王铁民否认这么训练星娃是为了出名。他表示自己不赞成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认为应该顺其自然,也反对功利性的培养,反对硬去塑造孩子,反对效仿名人。
“我准备开个记者座谈会,把一些专家也请过来,当面和他们辩论。”王铁民说,当地电视台准备邀请他去做一档节目。“这将是一个宣传我的教育理念的好机会。”
专家说法
■过早训练会对孩子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教师邢爱玲告诉记者,一般婴儿在六个月左右就能漂浮起来,不需要特殊的训练,而对一岁半的孩子来说,锻炼意志力也太早了,因此她不知道王先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岁半到两岁半这个期间正是婴儿心理安全依赖的形成阶段,从媒体的报道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星娃对水已经有了畏惧心理,采取强制的方式会让她对周围环境缺乏信任,长大后可能容易变得多疑、猜忌,因此,王先生现在这种做法是很不理性的。”
■法律的底线是不能伤害孩子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佟丽华律师告诉记者,中国现有的法律对于父母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管教、支配孩子并没有特别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能伤害”,只有的确伤害到了孩子,才能在法律上对这种行为予以制止和惩戒。
不过肢体、皮肉的伤害容易看出来,心灵的伤害的概念却难以准确界定,因此只能通过常理来判断,通过舆论进行干预。
新闻延展
“请让孩子
输在起跑线上”
近年来,关于一些少儿的“奇迹”屡屡见诸报端:
4岁开始练长跑,8岁从三亚天涯海角跑到北京***……从未接受过专业体育训练的张慧敏被父亲训练成“海南小神鹿”;51秒做完100个俯卧撑,3个半小时内能连续做1万个俯卧撑,6岁的广西男孩陆地居然像模像样地有了胸大肌和肱二头肌……
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贺淑曼教授建议家长们最好先找有关专家对孩子进行考评,而不要急着上电视做节目,“过度的炒作也许会害了孩子”。
但“童星”却在竞相出现,并呈越来越严重的低龄化趋势。一句在许多家长中具有号召力的口号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9月11日,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在其博客上撰文《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文中说:“输在起跑线”上说的只是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他因此呼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
2009-10-26 21:48:5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26次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69号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