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喝牛奶的人发现牛奶能喝的人……当时在干什么?

蒙牛特仑苏牛奶真相:要么致癌,要么诈骗
欢迎访问天涯易读网
易读整理版,只看天涯帖子的楼主或特定用户的回复!
天涯楼主更新时自动发邮件通知,再也不用紧盯天涯楼主更新!
易读整理后的天涯帖子楼主的TXT全文下载
阅读记号,下次阅读自动从记号处开始阅读!
当前位置:
> 帖子正文(
共16页 14 蒙牛特仑苏牛奶真相:要么致癌,要么诈骗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25:58.0   FUCK
作者: 发表时间:2009-02-15 19:27:29.0   我看蒙牛这奶和鸦片没什么区别 甚至还不如鸦片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28:12.0   还好,我家穷,没喝过。。。。。。。。。。。。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29:08.0   靠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38:36.0   作者:清明快乐 回复日期:2009-02-14 20:35:19 
    我在网上查了下文献,蒙牛技术总监母智深在《中国乳品工业》2008年第36卷第二期发表了一篇文章《造骨牛奶蛋白(OMP)主要成分功效学研究进展》,该文明确指出: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 Ⅰ)是OMP的主要成分。
    再看看今天母智深在新浪上的辩解,http://video.sina.com.cn/finance/g/20090214/175513896.shtml 将IGF-1与OMP划分为两种没有关系的东西了,做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做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π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42:11.0   我一直在看大家在说些什么,其实大家想想清楚.蒙牛作为很厉害的乳制品企业.轰然倒掉确实有点可惜.大家查下楼主本人是什么人?很可能这是乳制品企业间的斗争.天涯跟蒙牛沾不上什么边可以推荐这种帖子.只要竞争对手给足钱.蒙牛有没有问题严不严重.时间会给出个公正的***.只是期望大家别跟楼主一起起哄,说风就是雨.建议大家真的查下楼主周筱赟到底是什么人.他说的话可信不?至于说蒙牛这次终于栽了这种话么?似乎蒙牛把他弄成落魄书生的一样.有问题解决问题.我个人觉得,就你楼主周筱赟这种人,你真的白活了.再活多少年你还是你那什么落魄的书生你到处惹是生非图什么?其实大家心里明白.容忍你这种人存在就是了.还串通天涯一起胡言乱语.糊弄广大善良的好人.学宋祖德.你真的是连人家脚跟也舔不上....很多人已经反感你了.不就我一个....大家先查下落魄书生周筱赟再来回复这个帖子....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42:29.0   ding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43:42.0   牛根生,千夫所指,不病而死啊。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46:43.0   一地鸡毛!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47:20.0   过年开心,狠心买了一箱特仑苏,喝的那个高兴,搞了半天是被骗了喝毒药!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47:21.0   楼太高了,强贴
  等咱有钱了,要不养一奶牛要不养个奶妈,只有那样了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47:32.0   TMD
他还一天在电视上广告 只为这一“管”。我太阳他嘴
兄弟姐妹些 把贴顶起来 大家都认清牛畜生的真面目!!!!!!!!!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49:23.0   不能让蒙牛倒了,为了蒙牛我宁可牺牲,救我们的蒙牛吧。用力喝吧。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51:08.0   我一直在看大家在说些什么,其实大家想想清楚.蒙牛作为很厉害的乳制品企业.轰然倒掉确实有点可惜.大家查下楼主本人是什么人?很可能这是乳制品企业间的斗争.天涯跟蒙牛沾不上什么边可以推荐这种帖子.只要竞争对手给足钱.蒙牛有没有问题严不严重.时间会给出个公正的***.只是期望大家别跟楼主一起起哄,说风就是雨.建议大家真的查下楼主周筱赟到底是什么人.他说的话可信不?至于说蒙牛这次终于栽了这种话么?似乎蒙牛把他弄成落魄书生的一样.有问题解决问题.我个人觉得,就你楼主周筱赟这种人,你真的白活了.再活多少年你还是你那什么落魄的书生你到处惹是生非图什么?其实大家心里明白.容忍你这种人存在就是了.还串通天涯一起胡言乱语.糊弄广大善良的好人.学宋祖德.你真的是连人家脚跟也舔不上....很多人已经反感你了.不就我一个....大家先查下落魄书生周筱赟再来回复这个帖子....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19:56:01.0   哎!能喝的还剩啥?!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0:02:05.0     我觉得大家要是喝奶,最好选择自己本地区产的,我在西安上过学,觉得西安的银桥还不错,好像也没听说去年有三聚氰胺事件,我个人拙见认为这种本地产本地销的奶制品应该比较可靠。
    
    ============
    
    我突然想起了!!!
    我们成都这边本地得华西,菊乐,等等,就从没听说过加过一点点得三聚氰胺,连微量都没有听说过!!!
    
    这是怎么回事???
    支持本地奶!!!
============
对的呢,大家也都可以关注下自己地区的奶制品,不是那种尽人皆知的或者只有本地人知道的品牌,应该很少有卷入三聚氰胺的吧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0:04:31.0   我记忆力下降,医生叫我喝生命一号,我正在喝,,,现在这社会,喝啥都不放心,有没人喝过生命一号的,给个提示,有效不?不会也有什么激素,XX物质吧?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0:28:49.0   无良 无良 根本就是无良的民族企业~~~电视上的广告打的再好有什么用~~~去死吧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0:28:53.0   原本我还挺佩服
老牛的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0:36:53.0     本人曾在北方大型乳品企业干过5年,对乳品行业略知一二
    
    
    母牛大概在一岁半的时候就被强制破处了,怀胎10月(与人类差不多),产下一幼仔,当然公的当场*,母的留作换代之用,然后就是连续270天的产奶期,当然,后面的100来天产的奶无论品质还是产量都大幅度下降,怎么办呢?激素,大剂量激素。如果您的女儿在10岁就来月经了,这就是原因。
    
    奶牛的乳腺太BT了,一头荷兰花能日产60公斤,如果卫生条件不太好,那牛就天天乳腺炎,怎么办呢?抗生素,超大剂量抗生素,当然,这样的牛奶是做不出酸奶的,因为做酸奶的乳杆菌和粪球菌都怕抗生素,当年Bo 让俺做个耐抗生素菌种,被俺严词拒绝了,其实非常简单,找几个抗性质粒改造一下就OK,这个和造细菌武器是一样的路数,后果非常可怕。那如果收了抗生素奶怎么办?找个易感菌种试验一下,能长菌就能做酸奶,当然了,现在一般都检测青霉素留。我曾经强烈建议检测四环素留,被Bo 海K一顿,说我找死呢,所有饲料生产厂家都添加四环素,这个击面太大了,在中国混先学学潜规则。
    
    假奶之造假篇
    
    初级造假——产奶1000公斤,卖1200公斤,一般加工厂收原料奶控制蛋白含量1%,脂肪含量3%,但是奶牛产奶一般来说冬季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夏季也比这个数字略高,在优质不优价的前提下,先把水掺足了再说。大牛场掺水的量是有严格检验并计算的,散养户也不示弱,有种手持式快速检测设备,指导加水量。国内大型奶企收原料奶两项指标都这么多,误差不超过0.1%。
    
    中级造假——产奶1000公斤,卖1500公斤。奶厂收原料奶一般都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总N含量,然后换算成蛋白含量,所以只要提高N含量就可以了,不太黑心的奶户和牛场掺了尿素,稍微黑心点的掺牛尿,更节省成本还有奶香味,呵呵!但是这样一来脂肪含量相对下降了,也有办法,把尿素和植物油/洗衣粉按比例添加就可以了。
    
    高级造假——产奶1000公斤,卖2000公斤。尿素+植物油+洗衣粉+水+淀粉+牛奶香精+乳糖。淀粉用来增加稠度,香精用来改善感指标。
    
    超级造假——产奶0公斤,卖2000公斤。这个就是个高级技术活了,不过现在掌握这一技术的奶农很多,大牛场一般没这么黑。牛奶的收购指标有感、黏度、PH、比重、N含量、脂肪含量、青霉素留、干物质总含量,针对这些指标,用固定的配方能做出足以乱真的“牛奶”,原料就是三聚氰胺、淀粉、盐酸、水、洗衣粉、植物油、明胶、香精、乳糖。那个三聚氰胺是种胶黏剂,黏度调节就靠它。
    
    各种造假手段往往互相渗透,超级造假手段也会用于初级造假,没得说。
    
    假奶之加工篇
    
    最好的牛奶用作制作酸奶,因为无论什么厂家,无论什么人,用含有洗衣粉和抗生素的奶是造不出好酸奶的,酸奶为什么贵得离谱,就因为这,其实做酸奶只要80%的牛奶就够了。
    
    做不了酸奶的奶用于做液态产品,袋奶、超高奶、ESL(长货架期)奶,你就喝吧,反正喝死人没我啥事。
    
    最次的奶用于喷粉,国产奶粉就是垃圾。这位看说了,我喝进口的,对不起,只要MadeinChina,原材料都是国产奶粉(进口奶粉原材料,关吓死你),这次他们逃掉是公关做得好。
    
    蒙牛前几年大肆扩张一年建几个生产基地,三鹿事件后就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说它的奶质量过关,噎死我都不信。
    
  。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0:37:55.0   上联:牛年牛人牛根生
  下联:蒙牛蒙人蒙天下
  横批:蒙人害人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0:38:00.0     假奶之选购篇
    
    为什么全国性的几大品牌全部倒下而地方小品牌反而不少独善其身,还是奶源的问题良心的问题。奶企要想快速做强做大必先坏了良心敢为天下先,干别人不敢干的事,地方小品牌奶企因为还有良心,有多少奶源生产多少牛奶,发展起来肯定快不了。国内奶企现在是劣胜优汰,这几个全国性的大品牌奶企不死,老实做人的奶企就没有出头之日。
    
    牛根生自已疯狂造假出事后却奠起拯救民族品牌拯救乳品行业的大旗,拉起同行垫背好象别人都跟他一样。全国性的品牌中就有两个很诚信的奶企,但是为了避免让别人当成托,名字我就不说了,选牛奶品牌时注意寻找那些大肆建立奶源基地而牛奶销量在却没有排在前面并且在三鹿事件中独善其身的品牌。
    
    业内人士都喝优质原味酸奶,道理很简单,好奶才能做出好酸奶,没做成好酸奶怎么办?调味啊!
    
    
    啰里啰唆不成体统,大家将就看看吧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0:44:58.0   汗!这个叫什么世道呀,简直太可怕了,这叫人怎么生活下去……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0:49:38.0   卫生部网站新闻稿来看,卫生部本身并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主观判断,文中用了“据称”来描述OMP的成分等关键要素,最后一段的表述其实是倾向于认为蒙牛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虚假宣传。我对这一新闻稿基本无大意见,因为之前我也说过,蒙牛不是做了虚假广告宣传(没有添加OMP),就是特仑苏OMP牛奶存在健康风险,看蒙牛愿意承担哪个责任吧。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蒙牛应该是做了虚假广告。
  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相关部门为什么在蒙牛做此广告两年多后,才发现这个问题?第二,现在由卫生部等6个部门的专家认为是蒙牛以前在蒙人,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那么该对蒙牛进行什么处罚呢?
  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而生产经营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的,或者该食品的产品说明书内容虚假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卫生许可证。”
  蒙牛的违法所得有多少呢?蒙牛2007年特仑苏的销售额在30亿-40亿元左右,2008年的销售额还未公布。特仑苏大部分是所谓OMP牛奶。估计一下,蒙牛的非法所得起码也有几十亿,再加上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蒙牛应该被处罚的金额至少应该上百亿元,“有关执法监管部门”敢这么处理吗?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0:49:45.0   我呢至从三聚事件后,就只喝本地产的有自产地的牛奶
  长富~~~~~~~~~~~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0:50:57.0   难道企业在出品一个新的品种时不用经过国家审批吗?
  特伦苏上市多长时间了,怎么现在才说有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各级质检部门都在干什么,是谁审批合格的??
  要我说:最可恶的就是这些质检部门,拿着皇粮混日子,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0:52:35.0   楼主是什么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花大钱喝昂贵的奶对身体没啥好处,却可能有坏处!焖牛起码是诈骗!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0:53:48.0   http://shipin.people.com.cn/GB/86116/8804116.html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04:14.0   为内蒙人民痛心啊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04:19.0   国人还是倾向于保护民族品牌的,看香港股市的蒙人乳业股票,这几天居然还涨了。估计散户砸盘也没有用,但至少可不跟蒙人一起玩。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04:45.0   作者:千娇公主 回复日期:2009-02-15 20:37:55 
  上联:牛年牛人牛根生
    
  下联:蒙牛蒙人蒙天下
    
  横批:蒙人害人
  +++++++++++++++++++++++++++++++++++
  上联:牛年牛人牛根生
    
  下联:蒙牛蒙人蒙天下
    
  横批:蒙财害命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07:00.0   五毛开始多了起来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07:59.0   顶起来,
  顶
  顶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14:25.0   俺特雷他们的广告: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囧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15:06.0   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网站http://www.sipo.gov.cn/sipo2008/zljs/查蒙牛的“专利”,专利申请号200610003551.9。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专利检索 申请(专利)号:200610003551.9大中小
       申请公开说明书 (12)页 审定授权说明书 (12)页 申 请 号: 200610003551.9 申 请 日: 2006.02.13
      名 称: 一种液态奶
      公 开 (公告) 号: CN1806621 公开(公告)日: 2006.07.26
      主 分 类 号: A23C9/154(2006.01)I 分案原申请号:
      分 类 号: A23C9/154(2006.01)I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 011500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
      发 明 (设计)人: 母智深;张 刚;张 帆;张冬洁;马占福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 理 人: 关 畅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奶。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态奶,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牛奶50-90;IGF-1 0.25-0.50;乳化增稠剂0.1-0.3;水8.20-49.6。本发明通过在牛奶中添加IGF-1,基本可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同时,牛奶中营养成分的生理活性在制备过程中还能保持,不被破坏,广泛适用于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孕妇、中老年人以及处于骨骼亚健康的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同时对钙质吸收差的人群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17:21.0   搞不明白你们这帮小子为什么要喝牛奶这玩意?不喝会死吗?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19:24.0   200610003551.9权利要求书第1/1
七一种液态奶,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牛奶50-90;
IGF-1 0.25-0.50;
乳化增稠剂0. 1-0. 3-;
水8.20-4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奶中还含有一种或几
  种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维生素VD3 0. 1-0: 3
酪蛋白磷酸肤0. 1-0. 3 ;
乳钙0,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态奶,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增稠剂包括分子
  蒸馏单甘醋,聚甘油醋、黄原胶和卡拉胶,其重量分数比如下:
分子蒸馏单甘酉旨1,
聚甘油酉旨。,2-0. 4,
卡拉胶0: 1-0.2,
黄原胶0.2一0.4.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19:27.0   方舟子的博文和一网友搜索到的母智深的论文,已经清晰证明了蒙牛申请的OMP专利就是包含了IGF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c887.html
  http://tieba.baidu.com/f?kz=540830371
  赶紧下载取证啊。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21:24.0   00610003551.9说明书第2/10页
脂肪含量在1.0 g-3.3 g/100 g;
乳糖含量在1.0 g-4.7g/100g。
以上这些营养成分中对人体骨骼有直接作用的是产品中的钙,尤其是钙含量的多
  少。但是,简单的通过增加牛奶中钙的含量,钙吸收率低,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促进人体对钙吸收的液态奶。
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态奶,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牛奶50-90;
IGF-1 0.25-0.50;
乳化增稠剂0. 10-0.30;
水8.20-49.6。
为了能提高液态奶的营养价值,液态奶中还含有一种或几种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维生素Vp3 0.1-0.3;
酪蛋白磷酸肤0. 1-0. 3 ;
乳钙0.1-0.3。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现有灭菌调味乳所使用的乳化增稠剂,包括分子蒸馏单甘
  醋,聚甘油酷、黄原胶和卡拉胶,其重量分数比如下:
分子蒸馏单甘酉旨1,
聚甘油酉旨0.2一0.4,
卡拉胶0.1一0.2,
黄原胶0.2一0.4。
本发明是在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瞬时灭菌后的牛奶中添加一定量的IGF-1和维生素
  D3、CPP,乳钙,从而实现消费者饮用牛奶的同时,既有丰富的营养作用,又有特殊
  的保健作用,主要是利于骨骼的健壮。经试验表明,牛奶、IGF-1、维生素D3、CPP,
  乳钙混合使用的效果明显优于各成分单独使用的效果。本产品对各种消费人群尤其处
  于骨骼亚健康人群有一定的效果,营养丰富,经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灭菌后,保质期长,
  优于鲜牛奶,口感细腻,口味醇香的消毒牛乳。
本发明通过在牛奶中添加工GF-1,基本可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能够促进人体
  对钙的吸收,同时,牛奶中营养成分的生理活性在制备过程中还能保持,不被破坏,
  广泛适用于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孕妇、中老年人以及处于骨骼亚健康的各个年龄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23:03.0   200610003551.9说明书第3/10页
  段的人群,同时对钙质吸收差的人群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原料的来源如下:
牛奶: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公司澳亚牧场;
IGF小上海统圆食品技术有限公司;
稳定剂:北大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维生素D3:上海励成股份有限公司;
CPP(酪蛋白磷酸肤):丹麦阿拉食品有限公司;
乳钙:丹麦阿拉食品有限公司。
实施例1、含工GF-1液态奶的制备
配方(重量百分含量):
原料原料要求添加量
牛奶脂肪,3.3%,蛋白质)2.9% 55%
非脂乳固体)8.1
乳化增稠剂0.2%
水44.45%
IGF-1 0.25%
维生素D3 0.1
其中,乳化增稠剂的配方(重量份)为:分子蒸馏单甘酷1份,聚甘油醋0.4份,
  卡拉胶0.1份,黄原胶0.2份。
制备过程工艺操作如下:
1.牛奶制备工艺:牛奶进行标准化后要求各项指标符合生产要求,标准化后脂肪
  为3.4%-4.1%,蛋白质为2.95%-3.45%0原料奶要求4℃以下冷藏。使用的原奶的
  具体要求如下:
a.感官指标:
色泽:呈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或稍带***。
滋气味:具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味,无其它异味。
组织状态:呈均匀的胶态流体,无沉淀,无凝块,无肉眼可见杂质和其它异物。
b.理化指标:
相对密度d20;1.028-1.032
脂肪,%)3.2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24:58.0   是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下载的专利***,tif文件OCR的,识别有错误。共12页。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25:04.0   发誓以后坚决不喝牛奶了!!!!!!!!!!
  无论什么牌子的都不喝了!!!!!!!!1
  mmd,干脆自杀算了,反正不是自杀就是他杀。。。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27:43.0   这个东东在出来的时候国家质监局为什么不说致癌呢?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28:22.0   从中我只看到蒙牛的发言与今朝官府的发言格调如此相像!忽悠你没商量!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30:31.0   有这样的国(),我骄傲!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47:03.0   专家对着镜子,打完左脸打右脸,打来打去,脸打没了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47:12.0   
我发现了关于蒙牛的报道后!把半箱未来星全部扔了,下楼的时候,发现垃圾箱里有好多蒙牛牛奶!
以后坚决不喝牛奶!给孩子坚决不喝牛奶,我老家有核桃树,多买一些核桃,回来给孩子变花样吃!
管他什么背景,我不买它他但怎的???????????????????????????????????????????????????????????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48:20.0   TMD 搞垮算球了!
日他先人板板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50:14.0   作者:千娇公主 回复日期:2009-02-15 18:23:53 
    作者:hisailor 回复日期:2009-02-15 18:08:13 
    
    我不喝蒙牛了,曾经喝过,不过现在改喝伊利和光明了,不会也有事吧,,,哈哈
    +++++++++++++++++++++++++++++++++++++++
    
    脑瘫白痴一个:
    
    知道伊利,光明的“早产奶”吗?
    
    知道伊利,光明的“三聚氰胺奶”吗?
    
    现在还喝这些有“早产奶”,“三聚氰胺奶”犯罪前科的奸商企业炮制出来的毒奶,你不是脑瘫白痴,又是什么?
  ------------------------
  光明曾经发生过回收奶事件!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52:54.0   牛奶掺牛尿 奶品内幕还有多少你不知道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sz/ /2008-12-12/1605248999.shtml
  早餐喝杯牛奶,是多数人的习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大家都知道选择知名企业的牛奶。事实上,无论是知名企业或是不知名企业都有可能宰消费者一刀。2008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牌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说明,即使面对名声很响的大企业,也要小心再小心。
    不合格奶多数价格低廉,其目标客户通常是节俭持家的中老年人。由于中国家庭中,中老年人常常承担着购买食物、照顾家庭一日三餐的任务,其危害可想而知。
    揭秘 劣质牛奶的造假术
    (一)烂皮鞋等造出“人造奶”
    生活在遥远年代的先辈们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人世间会有“点灯不用油,穿衣不用绸”的景况。但后辈们把这一切变成了现实。然而我们的想象再无涯,也很难想象自己扔掉的破皮鞋里能淌出“牛奶”来。然而,有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商人不但想到了,而且做到了,他们让“挤奶不用牛”的神话变成社会现实中的惊人一幕。他们利用垃圾堆里的破旧皮鞋、皮箱、皮衣,以及厂家生产沙发、皮包等皮具时剩下的边角料,居然“生产”出了不含一滴牛奶的“纯牛奶”。
    用皮革制奶,主要是因为皮革中含有蛋白,如果将这些皮制品通过化学处理降解,可产生水解蛋白,再掺入香精之类添加剂和水,“人造奶”就出炉了。
    用皮具制造的假“牛奶”副作用很大,不仅卫生、营养不达标,其中的铬等重金属危害尤其危险。这是因为,皮具在生产过程中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即使花大力气也很难除掉,何况利欲熏心的造假者根本不会花巨额资金除毒。由于重金属在体内无法***,会慢慢积累,如果长期饮用,后果堪忧。
    人造奶本身已然令人触目惊心,更可怕的是,这些“新技术”的背后有“专家”的配合指点。类似“皮鞋造牛奶”这样“巧夺天工”的配方都是从专家手中流出来的。在“利”字面前,一些专家竟然昧着良心充当起了造假者的“辅导员”!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无良的知识分子如果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害人,其危害是无法估量的。
    (二)加水稀释,以含乳产品冒充“100%鲜奶”
    据说牛奶的造假办法有120多种,加水是最小儿科的,没太多“技术含量”,从口感上极易辨别。这种“牛奶”比正常牛奶要便宜。不过,如果你买到的只是普通的水,那么这个价格还是昂贵了些。
    还有一些企业在设计含乳饮料的包装时,会故意放大“乳”“奶”等字体,而将“饮料”故意缩小,很容易将消费者引入歧途,误以为其是纯乳产品。所以,提醒消费者在超市购买奶制品时要多关注一下包装上的文字,特别是小字。
    (三)令人作呕的“添加剂”
    牛奶造假中最常见、也最令人作呕的是填充牛尿、滑石粉、工业碱等东西。
    其主要的掺假手段有:
    1. 掺牛尿,以保证牛奶比重不变。由于牛尿比重与牛奶相差无几,因此,用专业的比重计也很难识破这种牛奶,只有专业奶站才能发现其破绽。
    2. 掺滑石粉,以使牛奶浓稠。一些不法之徒将白色、细腻的滑石粉兑入奶中,再大量加水稀释,一公斤奶立刻数量翻番。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53:49.0   莫非只有三元可以喝了?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53:50.0     3. 掺工业碱,以使牛奶不变酸。在高温天气里,散装牛奶在室温下放置几小时就变酸,于是一些奶贩子会预先加碱防患于未然。
    4. 掺防腐剂,以保鲜。有的奶当日卖不了,一些奶贩子为延长保质期,会在其中掺入致癌物质亚硝酸盐等防腐剂,由于其用量严重超标,故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5. 掺劣质豆粉、米汤等,以减少牛奶含量。
    6. 滋生大量微生物及病菌。这些细菌虽然不是特意加进去的,却是假牛奶中铁定存在的,如人畜共患的结核、布氏杆菌病等是简单的加热难以消除的。
    7. 不含奶的酸奶。不含奶的“酸奶饮料”是由奶白素、香精、奶精、稳定剂、蛋白糖、柠檬酸、稳定剂等添加剂调制之后,再经过简单的搅拌、蒸煮、灌装、冷却而成。这种酸奶中所含的物质不少,独独少了包装上大字标识的“鲜奶”,甚至连奶粉都没有。造假者戏称这种酸奶为“三无产品”——无毒、无害、无营养,他们认为喝了这种饮料没有营养,但也没有坏处。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孩子或者某些有特殊营养需求的消费者将此饮料作为摄取营养的来源,那么它的危害是致命的。阜阳假奶粉害死婴儿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四)“过期奶”、“回收奶”假冒新鲜奶
    有的奶制品企业把已过期或临近保质期的旧奶私自回收,通过更换成新包装、更改生产日期等再加工手段,忽悠消费者。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sz/ /2008-12-12/1605248999.shtml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55:13.0   1. 过期奶冒充合格奶
    【案例回放一】
    2005年5月,上海某著名奶业公司因使用过期原料,遭到处罚。原来,该公司在2004年4月至7月期间,使用了生产日期为2002年12月28日、保质期为15个月的、过期了近两年的进口椰汁。
    【案例回放二】
    2005年6月,郑州一位记者通过暗访发现,国内某著名乳业集团郑州分公司将市场上过期变质牛奶返厂后,并没有将其销毁,而是都在露天放着,很多被太阳晒坏了,最后这些变质牛奶又被重新回收使用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此大的品牌从事“回收奶”事业,立即引起业内动荡,也引起了消费者对奶品企业的信任危机。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大企业的产品是可以信赖的,但是现在很多大牌企业为了发展,盲目扩张,收购了不少小企业,这些被收购的小企业虽然换了大牌的商标,但产品质量并没有提高,造成了大品牌企业产品屡屡出现问题。例如,上面案例中所提到的“过期奶”事件就是因为分公司管理失职造成的。再者,假如有些企业成心打法律“擦边球”,那就很容易出现损害消费者的情况了。
    2. 非过期奶回收再造
    目前法规上的盲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制奶企业为了谋求利润,打擦边球。在快到保质期时,如果牛奶仍没有销售完,有些企业就会把这些牛奶回收再造。除了将快过期的牛奶回笼,另一种情况就是企业对某些指标信心不足,重新回收加工。这两种做法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影响。但我国只有对不合格牛奶的处理标准,而对非过期存奶的处理问题,国家没有相关标准。标准的缺失导致一些企业铤而走险。
    3. 过期奶做成奶粉
    将过期奶回收后再加工成奶粉是目前奶制品行业存在的另一种现象,通常的做法是将回收奶做成奶粉,如此一来,人们就很难看出其原料是否过期变质。此招比“回收奶”更“高明”。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sz/ /2008-12-12/1605249000.shtml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56:14.0     (五)虚标生产日期,制造“早产奶”
    【案例回放】2005年7月5日,天津市质监局在当地某著名乳业的仓库里赫然发现近900箱标注生产日期为7月6日的酸牛奶。几天后,该集团解释称,此事是由于该品牌的酸牛奶在一些地区出现断货现象,生产厂家的销售部与仓库个别人员为了减少物流时间,违反公司产品出厂管理规定,擅自将7月4日下线、并正在检测过程中的产品提前出厂所致,尽管流程违规,但该批次酸奶经检验为合格产品。
    上面案例中所提到的这种将标识出厂日期延后的奶品被称做“早产奶”。一些企业为了“保鲜”会故意将奶品标识的生产日期挪后,标识的生产日期比实际的出厂日期短则延后几天,长则延后一个多月。
    除了制造者造假,销售者也不甘落后。为了谋取不正当利润,一些黑心销售者会将经销的大量过期乳品的生产日期擦掉后,涂改成新的日期再继续销售。
    (六)将奶粉还原成鲜牛奶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牛奶,一种是用新鲜牛奶直接加工而成的,一种是把奶粉按比例加水还原而成的液态奶,也称还原奶。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纯鲜牛奶制品至少2/3以上含有“还原乳”。
    从营养角度讲,还原奶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后,营养成分损失较大,而且口味、纯度、鲜度也相对较差。但由于一方面商家未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另一方面多数消费者在购买奶制品时,只注意品牌和生产日期,很少有人关注其成分,从而造成众多消费者都在喝“糊涂奶”——不知道他们花鲜奶价格所购买的所谓巴氏消毒奶、高温灭菌奶、酸奶等,并不都是纯鲜牛奶,而是还原奶。
    乳品生产厂家为什么要用“还原乳”做原材料呢?一是因为“还原乳”成本低、利润高。资料显示,1吨1.2万元左右的进口奶粉可以还原成8吨液态奶,而8吨鲜奶在国内仅收购价就达2万元以上,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厂家对“还原奶”趋之若鹜。另一个原因是我国原料奶的质量难以保证,导致生产出的乳制品质量上不去。特别是酸奶,因为含有乳酸菌,对原料奶要求更高。所以国内众多厂家宁愿选择进口奶粉,也不愿使用国产原料奶。
    从卫生的角度来看,还原奶似乎是对消费者有益的,但是从营养和利益的角度来,其营养价值不如鲜奶,而商家并未明确标识,致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高价购买低价产品,这本身就是一种欺诈。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58:19.0   蒙牛,你也不是个人了.
  这么贵的牛奶,你不掺毒.
  趁早完蛋.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1:58:43.0   (七)直接假冒知名品牌
    这是非法小作坊惯用的招数,很容易想到,难的是辨别。
    (八)有毒的包装袋
    2005年,奶制品行业似乎流年不利,回收奶、还原奶风波还未平息,又被发现袋装牛奶内覆膜有问题。一位“较真”的消费者接连发现某知名乳业的袋装牛奶打开后有塑料的刺激性气味,遂向厂家质疑。后经查实,确实是有一批次的包装有问题。事件最终以厂家赔偿这位消费者而告终,并没有媒体或相关部门展开行业调查。我们不知道其他乳品企业是否也存这个问题,不过,一位生产商的一番话值得注意,他说:批次产品不可能100%合格。也就是说,包装问题是存在的。
    支招 仔细识别,喝到安全奶
    (一)扭转认识上的误区
    1. 并非口感越香浓越好。很多消费者认为牛奶的口感越香浓说明其品质越好,于是,一些企业为迎合这一追求,人为地向牛奶中添加香精、奶粉、增稠剂、稳定剂等,使牛奶味道十分香浓。然而,奶粉等物质添加过多时,虽然牛奶“特浓”了,但其乳糖含量会超标(按有关规定,牛奶中乳糖含量的正常标准为4.2%~5%),从而损害人体健康,如引起腹泻等。此外,有些“特浓奶”还用了工业奶油和增稠剂,这种奶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
    2. 并非牛奶越稠营养越好。有时,牛奶开封后上面浮着厚厚的一层奶油,一些消费者认为这样的牛奶是富有营养的。其实不然。牛奶包装上被吸附的奶油是一层油脂,是因为牛奶中的脂肪颗粒大,一段时间后脂肪就会上浮的缘故。如果你买到的牛奶没有这层奶油,不妨看一下牛奶的外包装,上面可能会有“均质”二字。“均质”就是在加工过程中将牛奶中的脂肪球粉碎,使之充分溶解到蛋白质和水中,从而防止脂肪被吸附在牛奶包装上。经过均质的牛奶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脂肪球的溶入也使牛奶产生更醇厚的乳香。这样的牛奶看起来比较稀,但营养价值却一点也不比黏稠牛奶低。
    (二)认清还原奶
    1. 看成分标识。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首次明确认可各乳品企业可以适当生产由奶粉转制的液态奶,但要求从2005年10月15日开始,必须进行明确的标识。所以,消费者可以从包装上辨别还原奶。
    2. 了解常见还原奶的品种。一般来说,鲜奶的奶味较淡,商家一般不会加奶粉,因为容易被发现。而超高温消毒牛奶较稠,味道也较浓,部分企业会在其中加奶粉,如巴氏消毒奶、高温灭菌奶、酸奶等就可能添加了奶粉。另外,一些调味奶,如草莓奶、朱古力奶、哈密瓜奶及一些牛奶饮料等,由于加了调味剂,味道很浓,加奶粉很难被觉察,所以奶粉用得较为普遍。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sz/ /2008-12-12/1605249000.shtml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04:31.0   谁来负责食品安全????????????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1:59:50 网友来自 :61.241.156.*
  我不知道现在什么食品是安全的!!!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1:59:42 网友来自 :222.216.3.*
  那些黑心商家就不怕他们的孩子也吃了这些劣质食品和药品吗?!做了这些昧良心的事情就能安心睡觉吗?相信这些人每天吃的用的都也会担心是不是劣质的呢!强烈呼喻:还我们绿色食品和健康药品!保证公众的生命安全!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1:50:57 网友来自 :61.151.0.*
  我相信其中有***!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1:49:16 网友来自 :218.23.209.*
  一点都不放心!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1:45:44 网友来自 :221.199.162.*
  应尽快改革食品监管体制,否则不会安全的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1:35:30 网友来自 :60.10.3.*
  的确不是很放心的,我想很多政府部门把罚款做为第一要务,而不是直正的做点实事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1:35:03 网友来自 :221.210.229.*
  只要抓到谁生产假食品,假药就应该判处死刑,这些假货都是要人命的东西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1:23:50 网友来自 :222.88.69.*
  你们对食品安全不放心是不是对政府的执政能力不放心?我对政府的执政能力充满信心。相信政府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并且有钱治病、有钱上学。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1:21:03 网友来自 :220.190.203.*
  是到了该重治的时候了!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1:16:59 网友来自 :61.50.240.*
  政府不到位,商家心太黑,百姓齐遭殃,公理在何方?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1:15:12 网友来自 :222.83.180.*
  我对食品安全无法放心!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1:12:21 网友来自 :219.222.19.*
  出了这样的问题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新华网友 看世界,人生豪迈
发言时间 :2005-06-21 20:54:54 网友来自 :218.9.118.*
  不是不放心,是不能掉以轻心.杀人将被判死刑,那间接杀人呢?是监管机构工作不力呢?还是利益驱使怂恿呢?现在的食品安全直接威胁30年后的中国.
  http://www.homeunion.net/?action-viewthread-tid-4632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04:42.0   说实在的,每天早上不知道该喝什么,牛奶不安全,豆浆不安全,啥都不安全,真怕哪一天,新闻爆出自来水里有这个有那个的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06:37.0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0:46:13 网友来自 :202.112.174.*
  我真得不放心。 “大头奶”、学生奶,这些层出不穷的食品质量问题,让消费者真是不明白,究竟是政府管理无力,还是企业唯利是图?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0:45:36 网友来自 :221.200.244.*
  浪费纳税人的钱养着管理部门,吃什么都不放心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0:41:58 网友来自 :203.207.93.*
  对一切有意制售劣质食品、药品者及其保护伞,均按罪大恶极施以严刑竣法!!!如此,全国人民食品药品无忧。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0:38:38 网友来自 :219.139.54.*
  非常不放心!!食品安全乃中华民族兴旺也!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0:27:35 网友来自 :218.84.118.*
  我的食品安全当然由政府来管。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20:23:28 网友来自 :219.140.104.*
  非常不放心,我们这里的监督部门只收钱就放行
  新华网友 静水流深吧
发言时间 :2005-06-21 20:22:59 网友来自 :222.45.68.*
  民族的耻辱,民族的可悲!!!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9:49:14 网友来自 :220.201.1.*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说穿了无非是欺骗人的视觉,味觉和嗅觉。既然是欺骗,我看应该完全禁止!现在的食品中增白剂着色剂甜味剂防腐剂...多得使人目不暇接望而生畏!强烈呼喻:把添加剂从食品中赶出去!还我们绿色食品!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9:41:58 网友来自 :60.22.235.*
  政府的严重不作为!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9:17:43 网友来自 :218.23.149.*
  连呼吸空气都不放心了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9:14:04 网友来自 :222.69.226.*
  问题出在监管的官员身上!
  http://www.homeunion.net/?action-viewthread-tid-4632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07:08.0   假奶之选购篇
      
      为什么全国性的几大品牌全部倒下而地方小品牌反而不少独善其身,还是奶源的问题良心的问题。奶企要想快速做强做大必先坏了良心敢为天下先,干别人不敢干的事,地方小品牌奶企因为还有良心,有多少奶源生产多少牛奶,发展起来肯定快不了。国内奶企现在是劣胜优汰,这几个全国性的大品牌奶企不死,老实做人的奶企就没有出头之日。
      
      牛根生自已疯狂造假出事后却奠起拯救民族品牌拯救乳品行业的大旗,拉起同行垫背好象别人都跟他一样。全国性的品牌中就有两个很诚信的奶企,但是为了避免让别人当成托,名字我就不说了,选牛奶品牌时注意寻找那些大肆建立奶源基地而牛奶销量在却没有排在前面并且在三鹿事件中独善其身的品牌。
      
      业内人士都喝优质原味酸奶,道理很简单,好奶才能做出好酸奶,没做成好酸奶怎么办?调味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太谢谢了
  解开了我多年的疑虑  
  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酸奶比牛贵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07:29.0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8:58:43 网友来自 :221.12.166.*
  从雀巢看法律,法律是在干什么的?难怪都不怕中国的法律!! 不依法办事,讨论来讨论去,决不会有好结果! 依旧!!!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8:51:16 网友来自 :221.214.183.*
  政府管理部门不作为,腐败!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8:50:02 网友来自 :221.214.183.*
  设立监管部门是没有用的?他们只知道去捞钱,不会去监督食品质量问题,腐败呀!查处一个***,让他终生抬不起头!查处一个企业,让它倾家荡产!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8:49:40 网友来自 :219.157.105.*
  不放心。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8:48:52 网友来自 :219.157.105.*
  不放心。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8:29:30 网友来自 :222.240.93.*
  我想买不太白的面粉,我不要好看,不要调味,清还我自然.
  新华网友 少林小和尚
发言时间 :2005-06-21 18:18:17 网友来自 :221.200.13.*
  不放心!不放心!100个不放心!其实,我相信那种拿了好处的***(大贪啊,我认为百八千块对于我们身负大权的食品监督执法人员应该是稀疏平常的)是少数,更多的是身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几个人真正有责任心、责任感去把事情落到实处。其实,问问我们自己,不也是一样吗?我们有几个真正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几个把日常工作做到自己满意,又有几个可以问心无愧的对自己说:我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少一些刻薄的批评,多一些对自我的反省。不改变每个人浮躁的心态,是不可能有高品质的。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8:04:27 网友来自 :61.159.8.*
  加大整治力度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54:02 网友来自 :221.229.33.*
  老百姓不敢吃东西,这是政府无能的表现!
  http://www.homeunion.net/?action-viewthread-tid-4632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08:12.0   无论事情是否是真的,怎么没人说质检总局啥呢。还好我穷,没有喝牛奶的习惯。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10:25.0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43:33 网友来自 :218.201.35.*
  大大的没信心,不仅仅对食品!!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42:48 网友来自 :218.2.193.*
  我全家喝了十几年的光明奶,但现在,我不知该喝什么品牌的牛奶?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42:05 网友来自 :222.50.78.*
  如果中国的有关部门对食品管理这样的不齐不负责任的话,还有谁敢吃中国的食品,还有谁敢向中国进口,有关部门应该反醒自己了,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34:14 网友来自 :61.53.246.*
  十多个部门以利益为中心,相互推诿,扯皮,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怎么样才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值得我们思考! 该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的职能全部交给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局了。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32:17 网友来自 :221.225.170.*
  首先应该查查这些部门人员都拿了多少好处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25:55 网友来自 :61.183.48.*
  十多个部门管不好食品,百姓该相信谁。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22:37 网友来自 :218.85.246.*
  确实,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太多,谁都想管好,结果谁都管理不到位!建议国家应该明确一个管理的机构,赋予相应的职能,才不会部门之间互相扯皮。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20:10 网友来自 :211.91.180.*
  有有分量的记者想采访我吗?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10:17 网友来自 :218.76.144.*
  是些什么样的人站着位置不履行职责?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08:39 网友来自 :218.76.144.*
  应该追究官员的渎职行为.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06:31 网友来自 :222.92.193.*
  都是垃圾!名牌都是吹出来的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06:02 网友来自 :222.92.193.*
  都是垃圾!名牌都是吹出来的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04:47 网友来自 :218.17.9.*
  想想真讓人寒心,從蘇丹紅、到雀巢、到光明乳業、再到哈根達斯,原來身邊的不安全無處不在,防不勝防!!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03:21 网友来自 :61.153.192.*
  中国的监管太多,但谁都没管好。食品安全问题令人痛心很失望。。。。。。。。。。。。。。
  http://www.homeunion.net/?action-viewthread-tid-4632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10:28.0   关于特仑苏里面有致癌物质 我们早就知道 所以一直我也没喝过特仑苏 我也告诉身边得人 可是很多人不相信~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10:31.0   我会天天的祈祷主啊!神啊!菩萨啊!
  惩罚那个叫牛根生的人渣吧!叫他断子绝孙吧!
  他害了多少国人啊!惩罚他吧!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12:21.0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02:36 网友来自 :60.180.229.*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太多了,懒的写,有心的人自己去查吧)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7:00:19 网友来自 :221.198.75.*
  中国的企业见利忘义,人心太坏。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6:56:57 网友来自 :60.176.206.*
  中国犯罪的成本很低,所以很多人以身试法。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6:49:10 网友来自 :61.132.139.*
  中国人还能吃什么.光明乳业我们那么信任的企业,太让人失望了.以后牛奶都不敢喝了.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6:42:44 网友来自 :221.198.75.*
  中国人还敢吃什么?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6:39:04 网友来自 :218.62.32.*
  放心吗?问谁?我可不放心! 那些没有人心的家伙做的好事,还让我们放心? 怪了!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6:34:12 网友来自 :219.238.149.*
  肯特基的苏丹红事件为什么不了了之了,是不是又用腐败的手段把有关部门摆平了。凡是这类事件,都是监管不力造成的,凡是监管不力,都是因为有关监管部门或地方政府部门腐败,官商勾结。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6:32:05 网友来自 :218.29.20.*
  一切向钱看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6:20:58 网友来自 :61.49.140.*
  有人还说现在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我说,你玩儿去吧,别哄我了,我知道什么才是我需要的,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6:13:23 网友来自 :218.89.136.*
  从深层次考虑,国家的道德教育没有与时俱进!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6:06:30 网友来自 :221.232.109.*
  且不说造假,单说现在的“真品”吧,鸡没鸡味,肉没肉味,都是饲料添加剂的功劳。再看看蔬菜、瓜果,哪一个不是催熟剂的战果???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6:01:56 网友来自 :61.133.118.*
  刚刚写完一份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报告,黑幕太多,你无法回避。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6:01:22 网友来自 :61.184.58.*
  真的没有一点安全感、每天去买肉、一看就是红的很的那种血没有放出来的有问题的猪肉、而旁边还放的是免检肉。。。。。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55:06 网友来自 :221.136.80.*
  谁来把好公共食品安全关?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而且***也非常的明确和唯一:那就是政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百姓纳税建立政府机构、供养众多的政府***,其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把好社会公共食品安全关,自然也是政府机关和政府公务人员的需要做好的工作内容之一。如果不然,老百姓纳税要政府和众多的***干什么?难道是为了让他们享受特权、谋取私利?
  http://www.homeunion.net/?action-viewthread-tid-4632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14:00.0   出来露个脸!有没有人把你家的大米去验一下,大米都是用化肥种大的,搞不好大家以后都不敢吃饭了!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16:44.0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51:34 网友来自 :218.104.5.*
  归根到底,是我们的国民素质问题。有了良好的社会道德素质,就会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在良好的社会风气下,不卫生食品、假冒伪劣产品就没有立足之地。当务之急,在抓好下一代良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国人要以身作责,政府部门更要以身作责!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50:09 网友来自 :61.167.112.*
  食品造假者要判极行!!!!!!!!!!!!!!!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48:13 网友来自 :203.252.59.*
  谁来把好食品公共安全关?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47:20 网友来自 :221.236.200.*
  什麽叫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难道不是根本利益吗?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查处,让人民真正买的放心,吃的放心!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47:02 网友来自 :221.199.193.*
  安全食品有,但是产量低,价格高了,无人问津.
  新华网友 随你想吧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40:32 网友来自 :218.2.41.*
  现在基本不敢买什么吃的东西:一切都以最时令的疏菜为主,而且选择朴质的人生产的东西。我认为相关的职能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应建立食品网站,每天公布具体的食品抽查情况,“民以食为天”,这项工作做不好,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人们没有安全感,势必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这无须我多言!建议新华社就此情况立即上报国务院(这是中国特色)并建立问责制,硬性规定每天抽检的数量及种类,检查结果在专业网站公布!其实我认为各类物品皆可如此办理,如此下来,必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议国务院同时成立一个工作组全国不定点抽查,以为督促!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40:30 网友来自 :60.220.6.*
  自己负责吧!别想那么多,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自我安慰) 想多了只有饿死拉!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39:29 网友来自 :218.75.134.*
  食品是否安全,是考问当地政府一把手是否称职的问题!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34:29 网友来自 :210.21.106.*
  自己种的才算安全,商家做的都不放心,在商言商,都是唯利是图,况且很多素质低下的?吃得越多死得越快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30:26 网友来自 :221.198.75.*
  谁对百姓的健康负责?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29:09 网友来自 :211.92.133.*
  我们有关职能部门经常提什么以人为本,如果我们每天吃的食品都不安全,都不能让人放心,还叫以人为本吗?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20:42 网友来自 :202.194.5.*
  规范市场管理,开发一种仪器检测蔬菜水果上的残留农药浓度,不合格者不许进入市场。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5:20:17 网友来自 :218.17.2.*
  法律应该严惩那些没有良心的.上次安徽的大头婴儿最后的结果又是怎么样了呢?还不是不了了之
  http://www.homeunion.net/?action-viewthread-tid-4632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17:24.0   连特伦苏都栽了?
那我喝的光明拉银桥拉什么都肯定也都不安全了
  等死ing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21:49.0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4:27:47 网友来自 :60.5.46.*
  食品安全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全民身体健康,特别是涉及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发展。可以说,食品安全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希望政府能出重拳,加大力度打击不法企业和商贩。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4:25:15 网友来自 :218.58.195.*
  对厂商不放心,对监管更不放心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4:24:49 网友来自 :218.74.47.*
  现在管食品的单位是不是太多了?以至于管不好。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4:22:41 网友来自 :61.144.221.*
  支持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4:21:14 网友来自 :219.130.100.*
  我国食品卫生问题的根源在于执法不严,对违法分子惩罚太轻。对违法分子应让他一次就倾家荡产,永不翻身。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3:48:47 网友来自 :218.11.174.*
  民以食为天啊!!!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3:28:20 网友来自 :218.13.209.*
  应该尽快制定食品安全法,违法者严惩!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3:17:22 网友来自 :59.41.8.*
  新华网友记; 食物吃得不安全,难道要人民的身体健康来承担责任吗?我们的政府要对人民的生活安全负起全责,不但重视***的吃住行,更为重要是对我们的儿童食物安全,要筑起健康的万里长城。如今很多中小学按照政府改革措施,都将学校办的饭堂取消,改由社会化服务。社会上饮食单位提供的食物安全吗?学生的营养够吗?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3:17:18 网友来自 :59.41.8.*
  新华网友记; 食物吃得不安全,难道要人民的身体健康来承担责任吗?我们的政府要对人民的生活安全负起全责,不但重视***的吃住行,更为重要是对我们的儿童食物安全,要筑起健康的万里长城。如今很多中小学按照政府改革措施,都将学校办的饭堂取消,改由社会化服务。社会上饮食单位提供的食物安全吗?学生的营养够吗?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3:13:05 网友来自 :203.187.183.*
  老百姓天天在惶恐中吃饭、在惶恐中生活,请问中央政府、请问地方政府、请问食品监管部门,你们有什么让老百姓赞扬的地方,食品太不让人放心了!!!!!!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3:12:43 网友来自 :218.92.22.*
  食品卫生问题已经成了危及中华民族能否正常生存下去的严重问题。这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大家赶快觉悟吧!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3:08:22 网友来自 :211.90.132.*
  现在哪里有安全可靠的无污染的食品啊?
  http://www.homeunion.net/?action-viewthread-tid-4632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24:01.0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59:49 网友来自 :211.90.140.*
  吃饭、喝水怕毒死,又不能不吃不喝。赶快出台食品安全法,把那些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人绳之以法,把那些监管不利的行政部门的一把手撤掉。不然,今天出打头娃娃,若干年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奇怪老头、老太!!!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58:51 网友来自 :202.101.47.*
  应该严刑峻法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43:01 网友来自 :220.248.26.*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家里要养牛、猪、鸡,可以喝上安全奶、吃上放心肉、放心蛋;家里还得要种上蔬菜、水果......(免得吃进色素加糖精的西瓜)。记住:不要买加工过的食品,连豆浆、豆腐也自己磨、自己做。至于饼干点心之类零食,就请克制一下谗欲,不吃为妙。如此这样,必定健康长寿。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28:54 网友来自 :202.102.185.*
  政府有关部门该认真负责的抓好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的工作,不要再是不作为了,出的问题还少吗,我们国家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是大问题,过去吃不饱可安全啊,现在丰富了可不敢吃了.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22:57 网友来自 :222.20.205.*
  是有同感,现在真正体会到设么叫做“无处下箸(筷子)”了。
  新华网友 笑利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22:08 网友来自 :220.170.230.*
  要把食品质量与地方官员的职务利益联系起来就容易解决了。要一把手负总责。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20:57 网友来自 :218.59.237.*
  政府管理部门都闭着眼,消费者睁大眼睛有什么用。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19:44 网友来自 :221.12.48.*
  为了使杨梅提前成熟,梅农请教农科技术员,告诉说用尼龙薄膜,再喷盐加一种药水,能使杨梅提前一个礼拜,山上的果品最后也污染了——就象8岁的孩子给予激素,肯定提前发育,真可怕。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每天上班都在作什么?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19:27 网友来自 :210.76.66.*
  都是新闻惹的祸!!!闹得大家不敢出去吃,从而影响第三产业。。。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11:17 网友来自 :221.11.33.*
  食品太不安全了!整天这个病那个病,真是防不胜防啊。职能部门都干吗去了?为啥非要等到有人举报?我们小区的临街门面房都被农业户口的人群租用做小餐馆、小食品店、小菜场等,卫生条件极为恶劣!却生意红火,为啥?便宜啊.3.15那天各小店自动关门修整一天。。。。。。以后照开不误,谁管啊,只要按时交房租,不会有人打扰,唉,什么时候是个头。。。。。。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25:44.0   相当不明白我们的政府是怎么了?
      
      明明知道三聚氢胺是化工原料,有毒性,不能作食品添加剂,却说微量的三聚氢胺在牛奶里对身体没有害,请市民放心饮用!
      
      明明知道所谓的OMP不是食品添加剂,还没有经过人体安全性的实验,却还是告诉老百姓:没关系,放心喝吧,你不会得癌症的。
      
      老百姓买牛奶喝,是为了营养,健康,还是为了喝这些不明不白的化学合成物呢?可笑的是,我们的质检部门竟然也和这些企业一样,黑了良心,死了良知!致老百姓的健康不顾,糟蹋十几亿人民的信任,可恨!可恨!可恨之极!!!
      
      
      请问除了您刻意保护的所谓的名企外,难道中国就没有不含三聚氢胺等有毒的微毒物质的牛奶厂家了吗?您这样的可笑的规定,对这些安分守纪的企业来说公平吗?您这样可笑的规定,是不是就是说,中国牛奶的虚假和坑害行为的存在都是可以通过法律以公示国民它的合法呢?为什么不敢让这些没有良心的企业去向一些小企业却能够给消费者安全的产品的厂家学习呢?为什么一个行业的标准是以这些违背良心的企业标准去制定呢?老百姓的命就那么不值钱吗?
      
      一个有良心的权威部门,面对如此危机,更应该做的是什么?是保护这些黑心的企业,到处作秀的伪善的企业家?还是应该愤然若揭,告诉我们的民众,我们应该喝什么样的牛奶?我们应该如何辨别牛奶的好与坏?我们的国家应该怎样监督食品生产企业?我们通过这样的风波有没有发现一些好的企业,把他们的产品推荐给井绳之惊的消费者?我们的老百姓不是没有好牛奶喝,而是我们的有关部门没有处理好这样的危机,更甚的是没有正确地面对行业危机背后带来的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危机!
      
      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没有能力辨别一个产品的安全性,所以我们只能信任国家质检门,我们付出金钱,购买我们需要的产品,我们把健康交给生产企业,信任他们的良心,也信任监管部门的良知,可是我们可怜的百姓却被这些人给欺骗愚弄了。。。。
      
      愤怒!相当的愤怒!!!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26:19.0   真不知道这些商人是否有良心、有人性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26:52.0   就那么喝过一次
  没喝出有什么差别
  反正牛奶就牛奶
  添加那么多东西干啥呀,真是……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27:29.0   持续关注~~~~~~~~~~~~~~~~~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27:51.0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05:31 网友来自 :61.182.198.*
  政府连老百姓吃的问题都不能保证安全,政府还有什么用!!!政府连老百姓吃的问题都不能保证安全,政府还有什么用!!!政府连老百姓吃的问题都不能保证安全,政府还有什么用!政府连老百姓吃的问题都不能保证安全,政府还有什么用!!政府连老百姓吃的问题都不能保证安全,政府还有什么用政府连老百姓吃的问题都不能保证安全,政府还有什么用!!政府连老百姓吃的问题都不能保证安全,政府还有什么用!政府连老百姓吃的问题都不能保证安全,政府还有什么用!!!政府连老百姓吃的问题都不能保证安全,政府还有什么用政府连老百姓吃的问题都不能保证安全,政府还有什么用!!!!!!!!!!!!!!!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04:26 网友来自 :61.190.48.*
  食品安全危及民族的安全,难道要让历史教科书上写:曾经摘掉“东亚病夫”帽子的民族,又陷入食品危机时代?政府应该从关注民族兴衰的角度,认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而不是被眼前的小利益蒙蔽双眼,为造假者掩盖弥彰!再一次强打精神相信政府一次--好好管管吧!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04:16 网友来自 :61.235.107.*
  现在,从果蔬类,粮食类,禽畜肉,水产品,深(初)加工食品,乳制品,到保健食品等等等等,有毒有害的消息不断曝光,食品处处潜伏着质量危机,我们已经没有安全感了呀!跑进市场不知要买什么?坐上饭桌不知要吃什么?国人长期食用有毒有害食品,无异于慢性自杀,其后果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啊!强烈希望政府一定要把食品安全问题,切实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来抓,抓出成效来,则民之所幸,国之所幸也!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2:02:11 网友来自 :218.71.248.*
  放心?怎么放心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57:53 网友来自 :220.189.208.*
  现在食品方面给人的感觉是,不查便罢,查到哪儿哪儿有问题。人总不能不吃吧,只有闭着眼吃。可以说,食品是使人最不放心的事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28:31.0   最讨厌蒙牛特仑苏的广告
    某男用自以为颠倒众生的眼神暗示观众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是特仑苏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28:35.0   相当不明白我们的政府是怎么了?
      
      明明知道三聚氢胺是化工原料,有毒性,不能作食品添加剂,却说微量的三聚氢胺在牛奶里对身体没有害,请市民放心饮用!
      
      明明知道所谓的OMP不是食品添加剂,还没有经过人体安全性的实验,却还是告诉老百姓:没关系,放心喝吧,你不会得癌症的。
      
      老百姓买牛奶喝,是为了营养,健康,还是为了喝这些不明不白的化学合成物呢?可笑的是,我们的质检部门竟然也和这些企业一样,黑了良心,死了良知!致老百姓的健康不顾,糟蹋十几亿人民的信任,可恨!可恨!可恨之极!!!
      
      
      请问除了您刻意保护的所谓的名企外,难道中国就没有不含三聚氢胺等有毒的微毒物质的牛奶厂家了吗?您这样的可笑的规定,对这些安分守纪的企业来说公平吗?您这样可笑的规定,是不是就是说,中国牛奶的虚假和坑害行为的存在都是可以通过法律以公示国民它的合法呢?为什么不敢让这些没有良心的企业去向一些小企业却能够给消费者安全的产品的厂家学习呢?为什么一个行业的标准是以这些违背良心的企业标准去制定呢?老百姓的命就那么不值钱吗?
      
      一个有良心的权威部门,面对如此危机,更应该做的是什么?是保护这些黑心的企业,到处作秀的伪善的企业家?还是应该愤然若揭,告诉我们的民众,我们应该喝什么样的牛奶?我们应该如何辨别牛奶的好与坏?我们的国家应该怎样监督食品生产企业?我们通过这样的风波有没有发现一些好的企业,把他们的产品推荐给井绳之惊的消费者?我们的老百姓不是没有好牛奶喝,而是我们的有关部门没有处理好这样的危机,更甚的是没有正确地面对行业危机背后带来的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危机!
      
      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没有能力辨别一个产品的安全性,所以我们只能信任国家质检门,我们付出金钱,购买我们需要的产品,我们把健康交给生产企业,信任他们的良心,也信任监管部门的良知,可是我们可怜的百姓却被这些人给欺骗愚弄了。。。。
      
      愤怒!相当的愤怒!!!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29:04.0   作者:北风起兮 提交日期:2009-2-15 12:53:00
    小歪哦 你似乎是近亲结婚的产物 酒后驾驶被挤坏脑垂体加被猪撞掉男性之根本.别跟你爷爷奶奶们一起傻呵呵的起哄.事情真相尚没有出来你就在这里乱说.是不是自小真的是喝三鹿长大.在子宫的时候就遭遇不名物体戳到了脑袋以至于逻辑有点混乱???我只是在说实话,希望大家理智一点点.你没有必要把你爸爸教你的拿到这里卖弄。
  ===================================================================
  拿钱发帖妻离子散,家庭破碎!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29:55.0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55:50 网友来自 :61.190.48.*
  先人说“病从口入”,如今入口皆病(毒)!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54:39 网友来自 :202.127.46.*
  目前的许多事实确实叫人痛心,难道还说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吗?我认为,这与政府管理部门中的部分人的贪污腐化、流于形式、以及不作为有直接关系。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53:46 网友来自 :61.190.48.*
  我儿子说:我想到月球上去,因为那里没有有毒食品!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52:31 网友来自 :219.239.44.*
  现在,城市里的猪肉从来都不好吃,吃完了有时候还闹肚子。饲料喂猪长得快,加上注水和不新鲜,我又回到一年只吃一回肉的时代了。就盼过年回农村老家,回到偏僻的农村,那里父母养的猪,肉吃起来味道就是不一样,不信可以到非常偏僻的农村去吃一下。今年北京的西瓜没买到过好吃的。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52:15 网友来自 :220.202.11.*
  严重不放心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51:55 网友来自 :220.207.26.*
  叫我们怎么能放心?我从来就没放新过!!!
  新华网友 yuyouya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51:22 网友来自 :218.75.16.*
  政府管理部门都在干什么??浪费纳税人的钱!!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49:30 网友来自 :211.143.131.*
  政府应该首先保证好老百姓的基本生存问题,否则如何稳定人心,更何谈构建和谐社会。***保先教育的成果应体现在老百姓最关心的基本生存问题上,让老百姓看到一点希望吧。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48:15 网友来自 :218.75.16.*
  这些人都在干什么?浪费纳税人的钱!!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47:29 网友来自 :61.185.215.*
  政府不可信任,无作为,贪污受贿。。。。我已经麻木了,只求下辈子投胎别投在中国。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44:58 网友来自 :222.134.122.*
  失望+绝望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44:53 网友来自 :218.17.206.*
  对政府管理部门委失望!!!!!!!!!!!!!!!!!!! 这是政府的坏作为!!!!!!!!!!!!!!!!!!!!!!!
  新华网友 海棠花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44:00 网友来自 :211.98.38.*
  民以食为天啊!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40:39 网友来自 :218.23.36.*
  对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能力表示怀疑,已失去信心,现在很害怕有什么影响,没办法!!!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31:35.0   作者:北风起兮 回复日期:2009-02-15 13:24:09 
    我只是在说事实.我不想被你们骂也不想大家似乎被蒙骗一起希望蒙牛马上就死掉....
  =======================================================
  蒙牛前言不搭后语,你眼睛瞎了吗?昧着良心发帖死全家!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31:59.0   伊利的怎么样啊,再不就没奶喝了
作者: 回复时间:2009-02-15 22:32:08.0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36:52 网友来自 :211.143.131.*
  为什么我们总是受到伤害,国家各级职能部门每天在干什么,难道只知道贪污受贿不作为吗?太令人失望、绝望、愤怒了,党啊,中国的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基本的生存权和安全感呢?这辈子还能等到吗?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34:07 网友来自 :166.111.43.*
  前两天看见网上有人提到今年的西瓜都被瓜贩处理成色素和糖精西瓜了,每当想买西瓜时又不得不望而却步,请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让大家吃上放心西瓜。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31:33 网友来自 :61.48.48.*
  政府连老百姓吃的问题都不能保证安全,政府还有什么用!!!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26:11 网友来自 :219.159.235.*
  许多地方卫生监督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检查流于形式,告成现在食品卫生令人担忧的局面。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20:19 网友来自 :222.168.12.*
  哪里都一样.中国的食品卫生根本无卫生可言!看看我们周围其它的食品吧,哪一种找不到相关恶心的报导!我经常在外出差,吃饭想的就是-闭上眼睛吃吧!没办法……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18:54 网友来自 :61.153.214.*
  消费者可不是“百毒不侵”,生产商家切不要“万毒攻心”!!!!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14:34 网友来自 :61.141.228.*
  对监督管理部门失望,对食品安全一点都不放心!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11:09 网友来自 :221.198.75.*
  有问题的食品中央首长们是否也食用?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08:25 网友来自 :222.65.1.*
  对政府部门很失望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07:47 网友来自 :222.208.114.*
  养那么多人干啥
  新华网友
发言时间 :2005-06-21 11:02:57 网友来自 :61.141.198.*
  对政府管理部门已彻底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进入微博
|xGv00|021f91a86ec4935d820222f82a25a846
|xGv00|cc78d5872cd60557465745c11cbfd3ab
|xGv00|5f0899306fad56e834f83666df4402b8
|xGv00|f9075f237ff24b13742861894e52b4d1
|xGv00|8562b5198b819aae2599422d037fbd8e
VIP作品点击榜:
销售榜:
所有作品点击榜:
│ 收藏榜:
推荐榜:
最新作品榜:
│ 新作分类点击榜:
│ 作品总榜:
收藏好书,发表原创
图书-书名
图书-作者
图书-出版社
原创-综合
全站搜索
点击排行
原创-最新作品
原创-活跃作品
原创-所有作品
读书-连载作品
登录我的个人中心
|xGv00|f5e82a99e321479a074da4c5e3fab85e
|xGv00|77beae1cef1265d588fd39f9ea4d2723
文化博客 |xGv00|325737904d72f39016a6e0dc1bd3b868
|xGv00|99c120ec66e42144a84b53ea7aba389d
Copyright 1998 - 2009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xGv00|a3e727055b07f8cefd53a84532869d92
|xGv00|9623f82b9fdbd8f35984f153608576ca楚报小记者走进喜旺牛奶公司 感受酸奶加工过程
(2007-05-28 06:32:57)
记者何巧莲 闫承敏
没喝过牛奶、酸奶的人不多,可它们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估计见过的人就不多了。26日,本报40多名小记者和他们的家长一起,走进位于夜明珠附近的喜旺牛奶厂,亲身感受现代化的牛奶加工制造过程。
一瓶酸奶要经七道工序
当日上午9点,40名小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喜旺牛奶场的生产区。首先映入小记者们眼帘的,是三个巨大的白色储藏罐。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用来储藏鲜奶的,每个储藏罐都能保存上吨的鲜奶。随后,小记者们进入了液态奶生产车间,在灌装区外,透过整面的玻璃墙面,能看到整个车间。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证牛奶的卫生,所有生产间都是由玻璃密封起来的,工作人员进入之前必须消毒,并且要戴上口罩和帽子。
一路走过去,管道很多,机器也不断在运行,却很少见到工人。“怎么工作间只有一两个人呀?”“那么多的管子用来干什么呢”……细心的小记者发现了不少问题。
夷陵区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万芯洁对看到的一切都很好奇,“我每天都喝牛奶,还以为就是从奶牛身上挤下来后就包装的呢?没想过会这么复杂,一瓶小小的酸奶竟然要经过消毒-增温-发酵-降温-调味-添加益生菌-包装7个程序。”在罐装车间里,小记者们看着一包包牛奶以飞快的速度在生产线上完成灌装、打包等复杂的作业,一边感慨。
关于牛奶的N个为什么
生产区参观完了,小记者们意犹未尽,围着喜旺牛奶的徐经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酸奶和甜牛奶中哪个含有的营养比较多呢?”万芯敏(注:万芯洁的双胞胎姐姐,与妹妹一个班)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两者中含的营养差不多,但比较而言,还是酸奶中含的营养成分相对较多吧。”徐经理笑着回答。
“那为什么夏天酸奶不放冰箱里会变味呢?”宜昌市实验小学503班的郑浩宇提出了疑问,“要回答这个小记者的问题,我就要先介绍一下牛奶的生产过程了。”徐经理表示,酸奶是牛奶在43度的温度下培养出一定的细菌后制成的,制成后将奶的温度降到15度后,细菌就会停止生长,而酸奶如果不冷藏,温度超过23度后细菌就会再次生长,这时我们喝的酸奶就会变味了。
“牛奶怎样保鲜?”“牛奶的包装盒卫生吗?”“喜旺牛奶里有没有防腐剂?”……接下来的时间,小记者们从举手发问,到站起来提问,再到认真听取和记录,直到采访结束的那一声“谢谢”,俨然是一个个有经验的大记者。 一小时的提问结束后,记者统计了一下,小记者们的问题涉及到了从奶牛的养殖到奶牛的生活习性,从牛奶的生产到牛奶的销售等多个方面。接受采访的徐经理也为这些小记者叫好,他笑着说:“这些小记者可不简单,有些问题问得就象真正的记者一样专业。”
稍后,小记者和家长们品尝了刚出生产线的喜旺酸奶,葛洲坝实验小学五年级的朱昀泽笑着说,“今天喝得牛奶应该是最新鲜的了吧?”在交流参观的感受时,众多小记者认为,今天增长了不少知识,学到了不少课堂上没学到的东西,“不过要是再能见见奶牛并摸一下,那就更好了。”
参观喜旺乳业公司
宜昌市实小305班 蔡冷玥
今天上午,我和报社的叔叔、阿姨以及众多的小记者们一起参观了喜旺乳业公司。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大的牛奶罐装车整齐地停在那里,闻到的是一阵阵浓浓的奶香味。一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叔叔带着我们来到了酸奶生产车间,他给我们介绍了酸奶的生产过程,包括从牧场送奶、消毒、配料、均质等。在生产现场,隔着一层玻璃,我看见有些工人在管道、设备旁紧张地忙碌着,车间里有机器的轰鸣声,还热烘烘的。当时忍不住问叔叔,既然这么热,工人们为什么还穿成这样?叔叔耐心地告诉我们这是为了安全和卫生。
这次参观,我不仅亲眼看见了酸奶生产线,还学到了有关牛奶营养方面的一些知识。
喜旺乳业公司观后感
西陵区葛洲坝实验小学四一班 曹心朋
5月26日,小记者们来到了喜旺乳业公司。公司的一位叔叔带我们来到了一楼的罐装车间,给我们讲解了酸奶制作的全过程,它要经过7个步骤,取鲜奶-除渣-配料-消毒-发酵-降温-瓶装。
随后来到的是最具特色的制作车间,前面说的第二步到第六步将全部在这里完成。上来的第一感觉是这里的温度与外界不一样。技术员叔叔给我们讲解了其中原由,整个车间温度始终要保持在43℃左右。
参观完车间,大家都来到了三楼的会议室。在这里小记者们对自已的疑问做了提问。如:鲜奶在微波炉里加热,会不会影响它的营养?空腹能喝牛奶和酸奶吗等等一些问题。技术员叔叔都一一作答。
身边的喜旺更新鲜
宜昌市实验小学503班 郑浩宇
我们每天喝的喜旺鲜牛奶、酸牛奶到底是怎么给制造出来的呢?带着满腔疑惑,今天我们一群小记者有幸参观了喜旺乳业,圆了我的喜旺梦。
一走进喜旺公司的大门,我就闻到了熟悉的酸牛奶味道,我们在杨叔叔的带领下参观了酸牛奶的整个制造过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U形管道,还有各种冒着热气的进口和出口管,我们头顶上还有一排排条形板,我们都充满好奇,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用的,杨叔叔详细的解释了整个生产流程。
另外,我们还到一楼去看了杯装酸奶是怎样分散到千家万户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也让我们在短短的时间里学到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牛奶背后的故事
宜昌实验小学502班 任宇曦
你知道牛奶是怎么加工出来的么?带着这个问题,我跟随着《楚天都市报》的小记者团,参观了喜旺牛奶制品厂。
伴随机器的震动声,工作人员一边带着我们参观,一边详细的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首先,刚挤出的牛奶多少都有些细菌,这对人的健康不好,需要除杂、标准化,这可以让我们吸收到的营养更好更标准。其次就是加配料,比如糖、钙、锌等多中营养成分。然后就是消毒、保温,最后再冷藏灌装成为我们每天见到的牛奶。
每天加工厂都是早上收集鲜奶,晚上进行加工,然后在第二天的清早由送奶工人送到千家万户,所以我们每天喝到的牛奶可不普通哦,那凝结了许多人的辛勤劳动。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