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大明王的问题
回答:1 浏览:376 提问时间:
2006-10-12 12:10
在某些小说中曾提过甚么法坛,中有五大明王(不动尊、军荼利,另三个忘了。不好意思……),可否请高手对此五大王介绍一下(来历、地位、能力……越详越好),顺便再介绍一下那个法坛及其作用。
感激不尽。
条评论...
最佳***
此***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只有藏密才有明王之说.
如:不动明王,秽迹金刚明王,大威德金刚明王,
还有赫鲁迦金刚明王,军荼利金刚明王.还有著
名的爱染明王等.我还知道他们的故事和咒语.
但是,藏密不是正信佛教,只是喇嘛教.他们的
祖师几乎没有人开悟,根本不懂佛法.而一个人
的法身慧命很有限,如果修学藏密,来世投生到
那里,将永远听闻不到正法,永远在六道中轮回,
学佛却不知道如何解脱?不是很可悲吗?
现在佛教界已经严肃的批判藏密.佛子不可不知.
请自行到以下网页看一看就会真相大白了.
破斥藏密的网页:
http://ffbl.qq.topzj.com/forumdi lay.php?fid=7883 id=zbMqx4
http://www.foyun.com/ /topiclist.a ?bd=12
http:// .yxun.net/ShowForum.a ?ForumID=32
2006-10-12 13:32
提问者对***的评价:
谢了……
条评论...
欢迎登录知识人
会员名:
密 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新浪会员请直接登录
2011 Sina.com关于大明1937,真正历史会怎样?
当前离线
4433 性别
3599 帖子
5142 主题
107 精华
22 阅读权限
255 好友
11 分享
0 注册时间
2003-11-2 最后登录
2011-8-2 主题
107 精华
22 好友
11 注册时间
2003-11-2 发表于 2010-4-1 00:16
得了吧,孩子,清明两代漕运不过就是百万石的水平,而这百万石还不全是南方,其中还包括了山东,河南等地。
不食人头高矿监 发表于 2010-4-1 00:10
明代漕运宣德时最高六百七十四万石,后来成化八年降到四百万石。主要征自南直隶和浙江,约占全国漕粮的六成。六成就是二百四十万石了。除漕粮外,还有白粮。从苏州、松江、常州、嘉兴和湖州五府来的。岁额二十一万四千石。这些加起来,二百六十多万石,300万两白银,还少么?
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有起有落,有逝有生。麝死遗香,人过留名。潇洒归去,不惭世英。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离线
2175 性别
418026 帖子
1184 主题
13 精华
5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10-3-22 最后登录
2011-7-11 主题
13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0-4-1 00:16
论人口数据1740年的数据排位我给你们了,论税赋,我虽然没细算,但也该知道,清朝基本是在万历额定基数上,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明代在江南某些地方被苛以重赋,但是在总量上,南方还是无法与北方比。
末日赌局、狙击绞杀、匪夷所思的实战策划谋略,让金钱在指尖跳舞,内幕策划人的战争.
当前离线
2175 性别
418026 帖子
1184 主题
13 精华
5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10-3-22 最后登录
2011-7-11 主题
13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0-4-1 00:47
明代漕运宣德时最高六百七十四万石,后来成化八年降到四百万石。主要征自南直隶和浙江,约占全国漕粮的六成。六成就是二百四十万石了。除漕粮外,还有白粮。从苏州、松江、常州、嘉兴和湖州五府来的。岁额二十一万四千石。这些加起来,二百六十多万石,300万两白银,还少么?
旭阳 发表于 2010-4-1 00:16 比起明代每年接近两千多万的本色来,你这还不到十分之一呢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离线
2175 性别
418026 帖子
1184 主题
13 精华
5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10-3-22 最后登录
2011-7-11 主题
13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0-4-1 01:07
万历六年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福建七省的人口数①以《大明会典》为准,因其备载各省直细数。
为51350704人,四川、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北京的人口数为22789208人,两项合计为74139912人。如再加上万历六年云南1476692人、贵州290972人,总计为75907576人。
下山打小猫 发表于 2010-4-1 00:16 即便按照所谓的以《大明会典》为准万历六年的数据纯粹扯淡,首先你截取的这段数据根本不是《大明会典》上的万历六年的数据,而是根据洪武十四年的南方人口基数,然后再按照0.092%的人口增长率计算的192年的结果,而实际按照大明会典具载万历六年的的数据,你所谓的南方不过占全国人口的51%,哪里来的什么觉得优势?
广告词我都不会写,你们就看看吧
当前离线
10861 性别
362499 帖子
7993 主题
116 精华
10 龙威
32 阅读权限
100 好友
34 分享
0 注册时间
2007-5-11 最后登录
2011-7-31 温和优雅的银龙
, 积分 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116 精华
32 好友
34 注册时间
2007-5-11 发表于 2010-4-1 01:16
按官府的人口统计,洪武十四年南直等七省计为42842130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5%;洪武二十四年计为38238194人,占全国的 67.4%;洪武二十六年计为43315986人,亦占全国的71.5%。即使到了弘治四年,共计为29220593人,仍占全国的54.8%。就是到了万历六年的30979079人,其人口数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1%,为何其新增数仅占全国新增数的23%?难道是其出生率比北方各省低,或者其死亡率比北方各省高?南直等省除嘉靖中一度遭受“倭患”之苦外,其他条件均大大优于北方地区。人口减于洪武年,实属反常。
龙空山百合骑士团大骑士
http://book.zongheng.com/book/75000.html
百合修仙吐槽记,求包养ING
记住,不是欺负我3个洞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离线
4433 性别
3599 帖子
5142 主题
107 精华
22 阅读权限
255 好友
11 分享
0 注册时间
2003-11-2 最后登录
2011-8-2 主题
107 精华
22 好友
11 注册时间
2003-11-2 发表于 2010-4-1 01:24
比起明代每年接近两千多万的本色来,你这还不到十分之一呢
不食人头高矿监 发表于 2010-4-1 00:47
1578年的明代各省直税粮定额如下:
序号 省份 田地总数(亩) 税粮总额(粮食石) 平均税率(每亩石) 1 浙江 46,696,982 2,522,627 0.054 2 江西 40,115,127 2,616,341 0.065 3 湖广 221,619,940 2,162,183 0.010 4 福建 13,422,500 851,153 0.063 5 山东 61,749,899 2,850,936 0.046 6 山西 36,803,927 2,314,802 0.063 7 河南 74,157,951 2,380,759 0.032 8 陕西 29,292,385 1,735,690 0.059 9 四川 13,482,767 1,082,544 0.080 10 广东 25,686,513 999,946 0.039 11 广西 9,402,074 371,696 0.040 12 云南 1,799,358 142,690 0.079 13 贵州 516,686 50,807 0.098 14 南直隶 77,394,662 6,011,846 0.078 15 北直隶 49,256,836 598,622 0.012 16 合计 701,397,607 26,692,642 0.038
南方:浙江2,522,627+江西2,616,341+湖广2,162,183+福建851,153+四川1,082,544+广东999,946+广西371,696+云南142,690+贵州50,807+南直隶6,011,846=16,811,833
占合计26,692,642的62.98%
北方:山东2,850,936+山西2,314,802+河南2,380,759+陕西1,735,690+北直隶598,622=9,880,809
占合计26,692,642的37.02%
结论:南方占据绝对优势。
再宽泛点算,把湖北算北方,把南直隶的苏北部分算北方。湖北拆走湖广的一半税粮总额,苏北拆走南直隶的1/3税粮总额(已经算多的了),南方总数相应减少为13,726,793.5,北方总数相应增加到12965849.5,对应比例分别为51.43%和48.57%,依然是南方占优。
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有起有落,有逝有生。麝死遗香,人过留名。潇洒归去,不惭世英。
广告词我都不会写,你们就看看吧
当前离线
2175 性别
418026 帖子
1184 主题
13 精华
5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10-3-22 最后登录
2011-7-11 主题
13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0-4-1 08:51
按官府的人口统计,洪武十四年南直等七省计为42842130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5%;洪武二十四年计为38238194人,占全国的 67.4%;洪武二十六年计为43315986人,亦占全国的71.5%。即使到了弘治四年,共计为29220593人,仍占全国的54.8%。就是到了万历六年的30979079人,其人口数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1%,为何其新增数仅占全国新增数的23%?难道是其出生率比北方各省低,或者其死亡率比北方各省高?南直等省除嘉靖中一度遭受“倭患”之苦外,其他条件均大大优于北方地区。人口减于洪武年,实属反常。
下山打小猫 发表于 2010-4-1 01:16
中国通史所谓的理由本身就扯淡,首先其根本就没考虑人口流动,没考虑逃籍后又在当地入籍的情况,生硬的套所谓的出生率。其次,《大明会典》在万历六年有明确的在籍数据不用,非要从192年前人口统计为基数经行推算,可信度多少可想而知、
咱们就是撇开万历六年的人口数据,考察一下顺治18年的人口数据,也很难看出南方人口占了什么绝对优势。
顺治18年(数字出自《《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57 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各直省人丁数占其总数的百分比 )
直隶 13.56
奉天 0.03
山西 7.25
山东 8.35
河南 4.36
甘肃 11.40
合计:44.95
浙江 12.91
江西 9.28
湖南 3.61
四川 0.08
福建 6.91
广东 4.75
广西 0.55
云南 0.56
贵州 0.07
合计 38.76
南北分界
安徽 16.39
末日赌局、狙击绞杀、匪夷所思的实战策划谋略,让金钱在指尖跳舞,内幕策划人的战争.
当前离线
2175 性别
418026 帖子
1184 主题
13 精华
5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10-3-22 最后登录
2011-7-11 主题
13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0-4-1 09:09
本帖最后由 不食人头高矿监 于 2010-4-1 09:25 编辑
1578年的明代各省直税粮定额如下:
序号 省份 田地总数(亩) 税粮总额(粮食石) 平均税率(每亩石) 1 浙江 46,696,982 2,522,627 0.054 2 江西 40,115,127 2,616,341 0.065 3 湖广 221,619,940 2,162,183 0.010 4 福建 13,422,500 851,153 0.063 5 山东 61,749,899 2,850,936 0.046 6 山西 36,803,927 2,314,802 0.063 7 河南 74,157,951 2,380,759 0.032 8 陕西 29,292,385 1,735,690 0.059 9 四川 13,482,767 1,082,544 0.080 10 广东 25,686,513 999,946 0.039 11 广西 9,402,074 371,696 0.040 12 云南 1,799,358 142,690 0.079 13 贵州 516,686 50,807 0.098 14 南直隶 77,394,662 6,011,846 0.078 15 北直隶 49,256,836 598,622 0.012 16 合计 701,397,607 26,692,642 0.038
南方:浙江2,522,627+江西2,616,341+湖广2,162,183+福建851,153+四川1,082,544+广东999,946+广西371,696+云南142,690+贵州50,807+南直隶6,011,846=16,811,833
占合计26,692,642的62.98%
北方:山东2,850,936+山西2,314,802+河南2,380,759+陕西1,735,690+北直隶598,622=9,880,809
占合计26,692,642的37.02%
结论:南方占据绝对优势。
再宽泛点算,把湖北算北方,把南直隶的苏北部分算北方。湖北拆走湖广的一半税粮总额,苏北拆走南直隶的1/3税粮总额(已经算多的了),南方总数相应减少为13,726,793.5,北方总数相应增加到12965849.5,对应比例分别为51.43%和48.57%,依然是南方占优。
旭阳 发表于 2010-4-1 01:24
实际上田赋也一样,在明朝河南,山东,山西等北部省份存在大量王田,而这些王田根本就不承担税赋。而这些王田基本上变为更名田。即便是这样你计算的南方占51.43%也谈不上什么绝对优势,我再给你们一组数据,省的你们百度半天也百度不到:
同样以顺治18为例,南北各省直的田赋占全国的百分比(数据来自《《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乙表68 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各直省田赋占其总数的百分比)
顺治18年 (征银部分)
直隶 8.45
奉天 0.01
山西 10.22
山东 11.03
河南 8.36
甘肃 6.66
合计:44.73
浙江 14.92
江西 8.00
湖南 5.05
四川 0.13
福建 3.48
广东 3.93
广西 0.93
云南 0.29
贵州 0.25
合计 36.98
南北分界:
江苏 21.33
广告词我都不会写,你们就看看吧
当前离线
2175 性别
418026 帖子
1184 主题
13 精华
5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10-3-22 最后登录
2011-7-11 主题
13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0-4-1 09:12
实际从我给出两组数据上来看,至少在顺治18年间,南方(即便把南直隶(江苏,安徽)按三分之二拆给南方)无论是人口还税赋都不占什么优势,更别提什么绝对优势了。
讨论历史指望臆想不成,光指望百度也不成。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离线
4433 性别
3599 帖子
5142 主题
107 精华
22 阅读权限
255 好友
11 分享
0 注册时间
2003-11-2 最后登录
2011-8-2 主题
107 精华
22 好友
11 注册时间
2003-11-2 发表于 2010-4-1 09:26
实际从我给出两组数据上来看,至少在顺治18年间,南方(即便把南直隶(江苏,安徽)按三分之二拆给南方)无论是人口还税赋都不占什么优势,更别提什么绝对优势了。讨论历史指望臆想不成,光指望百度也不成。
不食人头高矿监 发表于 2010-4-1 09:12
南方:浙江2,522,627+江西2,616,341+湖广2,162,183+福建851,153+四川1,082,544+广东999,946+广西371,696+云南142,690+贵州50,807+南直隶6,011,846=16,811,833
占合计26,692,642的62.98%
北方:山东2,850,936+山西2,314,802+河南2,380,759+陕西1,735,690+北直隶598,622=9,880,809
占合计26,692,642的37.02%
——南方是按照秦岭、淮河为界,以上的合计,除了南直隶可以拆分苏北和淮北(这两块地方出产不高)算在北方外,其他都是南方(湖北也是南方,如果拆走湖北,那就接近于长江以南的概念了),即便南直隶拆分,田赋大头也在苏州、松江、太仓三府,能算在北方的也不多。南方占优势也是明显。如果要算王田。其一,南方就没有藩王了?其二,到了明代中后期,王田更多只是给薪俸的标准,而且也长期拖延不发。用来作为南方不如北方的论据,证据力不足。
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有起有落,有逝有生。麝死遗香,人过留名。潇洒归去,不惭世英。
广告词我都不会写,你们就看看吧
当前离线
2175 性别
418026 帖子
1184 主题
13 精华
5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10-3-22 最后登录
2011-7-11 主题
13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0-4-1 09:32
其二,明代藩王的王田基本上都在北方,这是常识,其二,明代的王田是按比例收取田赋,终明不变,什么薪俸,也只是没有王田的宗亲,和部分王田的常俸。
不过,《《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的顺治18年的田赋(粮部分)百分比数据确实有问题,加起来和要超过100%,我再算一下。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在线
369 性别
416896 帖子
97 主题
1 阅读权限
5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0-3-16 最后登录
2011-8-2 幼齿龙
,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0-3-16 发表于 2010-4-1 10:22
作者一边扯独断的好处,一边扯民煮石油,大段的加私货,恶心得很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离线
2175 性别
418026 帖子
1184 主题
13 精华
5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10-3-22 最后登录
2011-7-11 主题
13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0-4-1 10:28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的顺治18年的田赋(粮部分)百分比数据
直隶 0.3
奉天 山西 0.71(书中误为9.71)
山东 6.10
河南 3.66
甘肃 0.95
合计:11.72
浙江 21.01
江西 14.49
湖南 7.11
四川 0.01
福建 1.69
广东 0.43
广西 1.46
云南 1.91
贵州 1.18
合计 49.29
江苏 43.04
当然这个数字依旧是错误的,其和大概是110%,根据乙表70《顺治十八年各省直人丁,田地,田赋及评均数》中来看,似乎是作者算错了总数,当然这个表可以大致看一下,准确的数据大家可以参照表70自己算一下。
有些筒子可能根据这个表叫嚣了,从这个表上看其南方不是占优吗?但是这个数字只是田赋的本色征部分,而折色征部分参见我68楼的数据。
本色征部分不过664万石,而折色部分却是2158万两。本色只占小头,还是看不出南方占优势,至少不能说占绝对优势。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离线
10861 性别
362499 帖子
7993 主题
116 精华
10 龙威
32 阅读权限
100 好友
34 分享
0 注册时间
2007-5-11 最后登录
2011-7-31 温和优雅的银龙
, 积分 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116 精华
32 好友
34 注册时间
2007-5-11 发表于 2010-4-1 10:47
本帖最后由 下山打小猫 于 2010-4-1 10:51 编辑
洪武26年,江西户1553923,口8982482
弘治4年,江西户1363626,口6549800
万历6年,江西户1341005,口5859026
和平近百年,人口负增长,你认为这种数字正确吗?
史学界公认这段时期东南一带人口负增长数字是不确切的。工商业兴起,对流民和城市居民不登记入册你也都知道。
南方商品化大发展,大量田亩种植经济类作物这是常识好不,以此来否定潜在产能真是笑话。
龙空山百合骑士团大骑士
http://book.zongheng.com/book/75000.html
百合修仙吐槽记,求包养ING
记住,不是欺负我3个洞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离线
2175 性别
418026 帖子
1184 主题
13 精华
5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10-3-22 最后登录
2011-7-11 主题
13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0-4-1 12:50
本帖最后由 不食人头高矿监 于 2010-4-1 12:52 编辑
26年,江西户1553923,口8982482
弘治4年,江西户1363626,口6549800
万历6年,江西户1341005,口5859026
和平近百年,人口负增长,你认为这种数字正确吗?
史学界公认这段时期东南一带人口负增长数字是不确切的。工商业兴起,对流民和城市居民不登记入册你也都知道。
南方商品化大发展,大量田亩种植经济类作物这是常识好不,以此来否定潜在产能真是笑话。
下山打小猫 发表于 2010-4-1 10:47 别动不动就史学界公认好不?“明代户口之雾”本身就是一大悬案,扯什么公认不公认。
论其原因学界无外乎几个观点:第一:统计失真,隐匿严重,第二,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讲,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的峰值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密度反而要成反比。简单的说在生产力未有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人口不能无限成长。第三,户口逃亡,高密度人群向低密度人群流动,第四,从地方志上考察,南方风溺女婴现象严重,州县男女比例失衡,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第五,明中期,江西等局部地方出现大范围的瘟疫等灾害,导致人口降低,等等。
撇开第一条不谈,后四条无不是说你用洪武到弘治之间北方的人口增长率作为常量,去推演南方一百年间的人口增长是个刻舟求剑的笑话。以其这样你还不如随口瞎蒙个数据。
清初顺治18年的人口数字固然也有疑意,但是比较起来,还是比你“计算”的明末人口数字要靠谱的多。
广告词我都不会写,你们就看看吧
当前离线
113 UID
326629 帖子
102 主题
2 阅读权限
7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4-5-12 最后登录
2011-5-29 幼齿龙
,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4-5-12 发表于 2010-4-1 20:55
比起明代每年接近两千多万的本色来,你这还不到十分之一呢
不食人头高矿监 发表于 2010-4-1 00:47
260多万石,差不多十分之一。如果算南北因为这十分之一而平衡(漕运从南到北,给北京用),那就是原先南为六,北为四。南方不高于北方?这十分之一不重要?从南宋起,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从此超越北方连中学历史教科书都写明白。高同学的意思是,TG骗我们已经骗到这个程度了?
末日赌局、狙击绞杀、匪夷所思的实战策划谋略,让金钱在指尖跳舞,内幕策划人的战争.
当前离线
5484 性别
405658 帖子
3783 主题
403 精华
-2 龙威
2 阅读权限
70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08-9-13 最后登录
2011-8-2 内涵丰富的锡龙
,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403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9-13 发表于 2010-4-1 21:12
看了吐槽,充分说明是一本好书啊
末日赌局、狙击绞杀、匪夷所思的实战策划谋略,让金钱在指尖跳舞,内幕策划人的战争.
当前离线
2175 性别
418026 帖子
1184 主题
13 精华
5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10-3-22 最后登录
2011-7-11 主题
13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0-4-1 21:18
260多万石,差不多十分之一。如果算南北因为这十分之一而平衡(漕运从南到北,给北京用),那就是原先南为六,北为四。南方不高于北方?这十分之一不重要?从南宋起,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从此超越北方连中学历史教科书都写明白。高同学的意思是,TG骗我们已经骗到这个程度了?
鹑衫老牛锄头 发表于 2010-4-1 20:55 骗不骗人,史料数据拿出来,空口白话没有用,咱再上面两楼中把顺治十八年的人口,田赋列的清楚,怎么也看不出什么南方对北方有啥绝对优势。老那义务教育的水平,能有啥出息。(就是义务教育的水平,也没看出你们举出出处来)。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离线
10861 性别
362499 帖子
7993 主题
116 精华
10 龙威
32 阅读权限
100 好友
34 分享
0 注册时间
2007-5-11 最后登录
2011-7-31 温和优雅的银龙
, 积分 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116 精华
32 好友
34 注册时间
2007-5-11 发表于 2010-4-1 21:47
你为什么拿统计数字有很大水分的顺治18年数据,却不去看看雍正摊丁入亩后的神奇人口增长数字?
洪武初年的数据证明南方人口远超北方,乾隆年间的数据依然证明南方人口远超北方,你当然可以选择性无视
龙空山百合骑士团大骑士
http://book.zongheng.com/book/75000.html
百合修仙吐槽记,求包养ING
记住,不是欺负我3个洞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当前离线
2175 性别
418026 帖子
1184 主题
13 精华
5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10-3-22 最后登录
2011-7-11 主题
13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0-4-1 21:52
你为什么拿统计数字有很大水分的顺治18年数据,却不去看看雍正摊丁入亩后的神奇人口增长数字?
洪武初年的数据证明南方人口远超北方,乾隆年间的数据依然证明南方人口远超北方,你当然可以选择性无视
下山打小猫 发表于 2010-4-1 21:47
因为咱这不是说的明末清初不是,你还非要扯到洪武年间,你还不如说现在GDP 南方大于北方得了
踏遍四海觅灵石,炼得一具天魔躯,涅槃神焰诛仙阵,偷天修符也逍遥。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GMT+8, 2011-8-2 19:49
, Proce ed in 0.114560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2001-2010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