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霞真人在哪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凤岗学区西霞小学论坛首页 - 福建省学校大全
学校咨询联盟
你现在位置:
→ 沙县凤岗学区西霞小学论坛首页
欢迎光临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凤岗学区西霞小学论坛!
按关键词搜索精彩帖子:
标题(共753条)
更新时间
回复数 发帖人
22:22:41
12/0 22:17:07
37/6 18:54:36
147/11 18:51:55
70/2 15:11:03
289/18 0:10:28
796/12 0:01:11
139/0 2011-7-31
258/0 2011-7-31
885/11 2011-7-31
1958/18 2011-7-30
168/0 2011-7-30
2852/13 2011-7-30
646/6 2011-7-29
257/0 2011-7-29
616/25 2011-7-28
2819/8 2011-7-26
663/4 2011-7-26
5712/13 2011-7-26
5968/10 2011-7-25
6388/7 2011-7-25
1448/6 2011-7-25
497/6 2011-7-25
4217/13 2011-7-23
763/5 2011-7-23
410/0 2011-7-23
341/0 2011-7-23
325/1 2011-7-23
460/3 2011-7-23
2594/7 2011-7-23
867/0 2011-7-22
4555/15 2011-7-22
2133/10 2011-7-22
1832/7 2011-7-22
3227/6 2011-7-21
5636/22 2011-7-21
3781/5 2011-7-21
2170/3 2011-7-21
2378/22 2011-7-20
1594/6 2011-7-20
2776/4 2011-7-20
391/0 2011-7-20
5499/11 2011-7-20
2053/3 9
学校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三明市沙县凤岗学区西霞小学
所在地区:
联系地址:
联系***:
电子邮件:
tlc_mail@163.com
联 系 人:
学校论坛好友群
学校论坛更新










学校心理咨询群










在线求助
咨询师一级
已回答了1358个问题:






等你来回答的问题










心灵博客日记









•查看完整版本: [--
washington
2008-07-15 02:08
太一生水与道教玄武神格(张思齐 )
返回首页 武大论文集
太一生水与道教玄武神格
张思齐
文章来源:武大论文集
发表日期:2003-9-17
浏览人次:955
  一、太一信仰与玄武信仰
太一信仰与玄武信仰是道教的两种基本信仰。玄武信仰来源于太一信仰。从信仰的体系上说 ,道教的玄武信仰是从太一信仰产生的。从道教信仰的两位主神的神格来说,玄武神生于太一神。也就是说,是太一产生了玄武。太一是在上的层级,玄武是在下的层级。 ①
玄武神,又称玄武大帝或真武大帝。道教的玄武神信仰是明清以来才逐渐完备起来的。在明 清以来的道教主要尊神之中有真武大帝,比如在作为全真道第一丛林的白云观真武殿中至今供奉着真武大帝,左右供奉着张道陵和文昌帝君。《道藏》第606册《玄天上帝启圣录》对 玄武神有较为完备的描述。我国殷代前后将春天黄昏时东西南北四方的星空想象为青龙、朱雀、 白虎、玄武四种动物,称为四象。玄武即龟,或龟和蛇。就星宿来说,玄武指二十八宿中的 北方七宿,即斗、牛、女、虚、危、室、壁。根据五行五色相配的原理,北方为黑色,故称玄;根据北方七宿在天幕中的形象,像龟蛇,而龟蛇有鳞甲,故称武;和起来就是玄武。宋 真宗时,遭受来自北方的辽、金政权的侵扰,国势积贫积弱,人们特别重视主管北方的玄武神,期望凭借其神力改变国运。为了避赵始祖赵玄朗的名讳,遂将玄武改为真武,先后加号 为镇天佑胜真君、佑胜真武灵应真君等。自此玄武信仰转盛。到了元代,又加封为元胜仁威玄天上帝。在明代,由于明成祖以燕王身份取得政权,以为有北方真武大帝在保佑他,便迁 都北京,在北京建真武庙。由于传说载玄武少年时曾在湖北太和山修炼,而且太和山也因此而更名武当山,明成祖便在武当山修金顶及大小殿宇,进一步提倡玄武信仰。自此有关玄武 的神话传说也丰富起来。道经说玄武乃元始化身,后托胎净乐国胜善皇后,得为太子,年十五赴武当山修炼,广行奇迹,功满升天。元始天尊赐给玄武一幅披发赤足的相貌,被金甲玄 袍,手扬黑旗,帅兵战魔,解救人民。
从上述玄武信仰看,玄武神的神格具有两大特征:尚黑和主北。在传说中,有简狄吞燕卵而 生契的故事。这只燕子,就是《诗经》里描写的玄鸟,也是黑色的②。从地域上说,商位于黄河流域,属于广义的华北一代,相对于江南,也就是北方。“武丁” 为什么称作“武”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武,指威武之德,这是没有疑义的。 由于具有威武之德,可以先拥有北方,可以再拥有九州,可以进而拥有天下。“武丁”为什 么称为“丁”呢?似尚未见有人讲论过。笔者以为,仍然与殷商起于北方有关。按照道门中人将干支和阴阳相配合的传统做法,依据阳奇阴偶的原则,甲、丙、戊、庚、壬属于阳,乙 、丁、己、辛、癸属于阴。“丁”正好属于阴,阴正好属于北方。北方属水,水势深广的时 候,水体的面貌黑而幽深。由此看来,所谓武丁,也就是武玄;所谓武玄,其实就是玄武。之所以称武玄为玄武,仅仅是由于在宗教里人们的意识采取了颠倒的形态而已。这种情况在 所有的宗教中均有表现,只不过由于道教来源庞杂,与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不同,道教缺乏一位独一无二的创教人,这种颠倒的情形十分突出罢了。因此,道教的神明多得不计其 数,道教的神系也有多种统绪,道教的同一个神也往往有许多名字。在这里,一个“黑”字 ,起到了联系玄武神的神格之中“属水”的特征与另外两个特征即“尚黑”、“主北”的作 用。黑,就是玄。黑帝,就是玄帝,就是玄武。黑帝的来源及其子孙繁衍暗示了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不过,如果上溯玄武信仰的历史源头,我们可以见到玄武神的神格中另一 条更为根本的特征:属水。东汉王符(约85—162)在《潜夫论》中有过描述。③ 如果再往上溯,我们不仅要问,水又来自何处?水产生于什么?换句话说,是什么产生了水?显然,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水,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水了,而是指生命的基础物质。 为了了解水这一生命的基质,为了回答上面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道教的太一信仰。
在道教中有太一神,也是道教最根本的神。太一,又作太乙、泰一、泰乙。由于太一与天有 联系,又有天一、天乙的称谓。《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太一左曰五帝,古者 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太一还与楚人祭祀和尊奉的天神中的最高神东皇太一有联系。 《楚辞·九歌》的首篇就是《东皇太一》,诗中写道:“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这 里描写了古代楚人的风俗,选择吉祥的日子美好的时光,恭恭敬敬祭祀最尊贵的天神上皇。所谓上皇,就是太一神。民间信仰中作为神的太一,后来被道教接受了过来,并且进一步将 之神化。神化的方法之一就是增强太一神的星宿品格,让他高高在上普曜四方。本来,楚人就以太一为星宿,不过其方位却是在东边的。《楚辞章句》解释说:“太一,星名。天之尊 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道教强化太一神的神格,方法之一就是将其方位定 在北方。古人早就认识到北斗星座实际上包含有九颗星,即除了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之外,还有左辅右弼两颗星。聪明的道家根据北斗星座实际上包含九 颗星的事实,构造了一个北斗九星的职位系统。《云笈七签》载有《九真帝君九阴混合纵景万化阴天诀》,九次提到太一神,可以视作太一神的九个位格。“位格”一语出自希腊文up ostasis,原意为“实体”,尤指具有独立理智和意志的实体。“位格”的英文为person, 有“人称”的含义。诀中的描写事实上也是拟人化了的,使太一神的位格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道教强化太一神的神性的第二种方法是将太一神的神格提升到生命之本的崇高地位。此说包 含两个基本点。第一,二十四真人说。在多种道经中,不仅有关于二十四真人的记载,而且还有对这些神明的详细的描述。二十四真人,简称二十四真,系道教所存想的人体中的二十 四位神明,分别主管人体的各个***和各种组织。道教认为人体有上中下三部即三田,每部之中各有八景之神。上景八神镇于上元宫中。脑神名觉元子,字道都。发神名玄父华,字道 衡。皮肤神名通众仲,字道连。目神名灵监生,字道童。项髓神名灵膜盖,字道周。膂神名益历辅,字道柱。鼻神名仲龙玉,字道微。舌神名始梁峙,字道岐。中景八神镇于中元宫中 。喉神名百流放,字道通。肺神名素灵生,字道平。心神名焕阳昌,字道明。肝神名开君童,字道清。胆神名德龙拘,字道放。左肾神名春元真,字道卿。右肾神名象他无,字道玉。 脾神名保元全,字道骞。下景八神镇于下元宫中。胃神名同来育,字道展。穷肠神名兆腾康,字道还。大小肠神名蓬送留,字道厨。胴中神名受厚勃,字道虚。胸膈神名广英宅,字道 中。两肋神名辟假马,字道成。左阳神名扶流起,字道圭。右阴神名包表明,字道生。以上二十四位神,可以说将人体的功能概括无遗了,几乎穷尽了古代人类的想象。道家认为,人 若能存想此三部八景二十四位真神,就能通灵达神,洞观自然,养精补气,炼髓凝真,光照身体大放光明,飞升天宇成为仙人。④这一切都是太一神的神通,用现 代术语说,就是太一神的功能。道家还认为,太一神不仅具有具体地职司人体各***各组 织的功能的作用,太一神还是生命的本元。按照道门中人的说法,太一神是人类生命的“真 父母。”⑤
所言天尊,亦即太一神。所以言天,因为太一居住在天上的北辰之中。北辰司北,北方主水。天尊统辖各位帝神。地上则有玄武帝神。玄武居北,北方主水。不过这种天上地下的分别 是相对的。由于道教不是由某一位独一无二的创教人创立的宗教,而是由中国古代各种民间信仰发展起来的复合体,在道教的发展史中,我们看到玄武神的神格也在发生种种奇妙的变 化。不过这种种变化具有两个维度,一是天神化,一是人间化。关于这一点,后边还要详论,这里仅指出一点,即玄武神亦寄于北辰。北辰诸星,构成了太一和玄武之间的联系。水势 浩大,渺冥幽深,深而不可测,黑而不可见,在古人看来,生命的演化生成过程也是这样,难于探索清楚。真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水构成了太一和玄武之间的联系。直接地说,水 是生命的真父母。间接地说,太一是生命的真父母。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说:“太一生水 ,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天地的 交互作用,神明与水的交互作用,宇宙机制与生命基质的交互作用,终于产生了生命,终于 产生了人类。这就是经过一番清理之后而得出的道教神学关于人类演化生成的逻辑进程。
二、玄武帝君及其神格
上面我们研究了太一神与玄武神的关系。由这种关系,我们初步看到了道教神学关于人类演 化生成的逻辑进程。为了进一步阐释玄武神的神格及其信仰,探索水的特殊作用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在《太一生水》这一组竹简之中,并没有出现“玄武”神的名字,而只有一个 “水”字,这个“水”字,直接地反复出现多次,又间接地体现在沧、热、湿燥、气、四时 等概念之中,显然只有它才是解开“太一生水”这一命题与道教神格的钥匙。在道教的诸神 之中,玄武神是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一位大神。充分研究玄武神,不仅有助于了解玄武神的神格,而且有助于充分认识玄武信仰与太一运行过程的关系。《五灵玄老君纪》记载:“洞 玄本行经云。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者,本姓浩,字敷明,盖玄皇之胤,太清之胄,生于元福素玄世界,始育天中。年十二,性好幽寂,心玩山水,远于家中,或去十日,时复 一还。时天下灾荒,人民饿殍,一国殆尽。敷明于地境山下,遇一顷巨胜身,自采取饷。系穷乏日,得数过,救度垂死数千余口。随取随生,三年不讫。他人往觅,莫知其处。是时辛 苦,形体憔悴,不暇营身,遂致疲顿,死于山下。九天书其功德,金袼记其玉名,度其魂神于朱陵之宫。后帝遣金翅大鸟,常敷两翼,以覆其尸。七百年中,尸形不灰。至水劫改运, 水泛尸漂,于无涯之渊。水过而后,敷明尸泊贝渭邪源初默天郁丹之国,北陇玄丘。四十年中,又经山火,盛行焚烧。尸形于火中,受炼而起,化成真人,五色之云,覆盖其上。至开 明元年,于北陇玄丘,改姓节,讳灵会。元始天王,锡灵会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号。” ⑥
这一则记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史信息,可以从多角度进行研究。其中透露了道教玄武与梵典 《安荼论》的关系,本人已经撰有专题论文进行过论述。⑦这里从玄武神 的神格与水的总体联系再作申说,论述在这一段记载中水所起的作用。这段记载讲的是玄武 神的来源,即玄武神是如何获得他的神格的。故事讲得很神妙,水的作用显而易见,而且发生在火的作用之前。浩敷明在灾荒年间遇到一株特大的巨胜,所谓巨胜,就是芝麻。这株巨 胜的植株占地一顷多,采摘其嫩叶来吃,救活了许多人的性命。对于浩敷明来说,这自然是一桩功德无量的善事,但是他却并不能够因此而成真人,即变成神仙。也就是说,做了大量 善事善功的浩敷明依然停留在人的位格的阶段,无法获得神的位格。这是因为,在他死后依然 “尸形不灰”,无法脱离人的躯壳。欲将人的躯体变成灰,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焚烧。但是焚烧却并没有发生。另一个办法是等待人的躯体自行缓慢地***,可惜经过了七百年之久, 浩敷明的尸体依然保存完好,也就是说单凭时间的推移,还是无法实现由人格向神格的转换。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宇宙运行中的巨大事件,叫“水劫改运”。这大概就是道家隐隐约 约地意识到的某种类似于冰川时期的地球运动吧。由于水劫改运,浩敷明的神格生成过程终 于遇到了转机。水将他的躯体漂流到了北方某地,这才有了神格生成的适当场所。于是经过自然之火的焚烧,“尸形于火中,受炼而起,化成真人”。这样一来,终于实现了质的变化 ,完成了由人格向神格的飞跃。只有到了这时,元始天尊才肯给他一个神的封号“洞阴朔单 郁绝五灵玄老君”,这就是道教的玄武神的正式名称。从道经的这一则记载,并结合其他文 献,我们可以认识到以下诸点。
首先,从水与陆地的关系考察。今日的地球科学使人们获得了对于地球这一人类生活的具体 环境的准确知识。就地球的表面积而论,海洋约占71%,陆地仅占29%,水域的面积远远超过陆地。古代的道家虽然无此准确的认识,但是他们也隐约地感到了水域的浩渺广大。虽 然“贝渭邪源初默天郁丹之国”在什么地方无法确考,但它临近“无涯之渊”则是无可怀疑 的。时至今日,在汉水之畔的襄阳城,好友分别,人们还有以巨胜嫩叶(芝麻叶)相送的习俗 。芝麻的嫩叶,作为野菜来吃,并非不可。但是它根本就不值钱,人们为什么把它当作礼物来相送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我们读《庄子·知北游》,遇到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知”(Mr.Knowledge)为什么往北游?为什么到了“玄水”(the Dim Waters)而不作回答?为 什么回到“白水”(the White Waters)之后仍然不作回答?这大概是因为人类对于陆地的认识早于对于水域的认识的缘故。对于生活在中原的古人来说,水是神秘的。甚至到了唐代, 大诗人杜甫见了礝陂,还惊喜不已,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礝陂行》。对于南方人来说,那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池子罢了。在道教的信仰中,连昆仑山也是处于众水的包围环绕之中。 ⑧《山海经·海内西经》和《淮南子·坠形训》中亦不乏种种关于昆仑山的 水体的美丽描绘。这些描绘一方面说明古人对地理的认识不足故而有种种猜测,另一方面又为道教构造其神系留下了充分的空间。这是因为,人们认识达不到的领域正好是宗教活动的 广阔舞台。
其次,从水与巨胜的关系考察。巨胜的作用绝不仅止于上引浩敷明事迹中解救饥荒一种。在 道教的信仰中,巨胜也与其他事物一样,逐渐获得了神秘化的品格。巨胜的意思,本来是芝麻。有趣的是,在道教的信仰作用下,巨胜的作用被夸大了。用汉字表记的“巨”和“胜” 两个字,也容易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就像《天方夜谭》中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所描写的一样,口诀“芝麻开门”中的芝麻实际上是一个符号。巨胜在道家修炼金丹中具有极其 重要的作用,其作用远远超出了“巨胜”二字日常使用的范围。巨胜所起的作用也是一种符 号作用。即以意念来指导炼丹的活动。因为在各种炼丹著述中,虽然经常提到巨胜,巨胜却从来都不是炼丹所需采用的方药。炼外丹时所用的原料是各种矿物质,炼内丹时所用的原材 料是人体中的各种体液和能量流。在道教的众丹法术论著中,有玄明子上清大洞道士柳冲用撰写的《巨胜歌》,主张炼丹须以一药为主。⑨
道家炼丹分外丹和内丹。炼外丹将冶炼矿物质的药物称为丹药,这时需要使用冶炼炉。炼内 丹指炼身体中的元气,即调理和锻炼人体内的各种体液和能量流,这时需要以身体为冶炼炉,这当然是一种比喻。不过这种比喻的意义是了不起的,它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冶炼炉告诉人 们,人的身体也具有类似的作用。这就使得内丹学始终保持着最基本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千百年来,在道教内部和外部一直有不少的人企图把内丹学引入纯 粹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范畴,企图把它无限地神秘化。可喜的是,丹学始终保持着中国传统学术最美好的基本品质,即从总体来说,丹学依然在唯物主义的认识基础中进行着它自己的 运动。大体上说,外丹属于药物治疗的范畴,内丹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不论是炼外丹还是炼内丹,道家都十分重视水的作用。在道经中有所谓《三十六水法》,B10 讲的都是由各种矿物质或植物合成的液体。使用和服用这些“水”固然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三十六水法》的作者却忽视了一种最重要的水,即自然界的水。柳冲用的《巨胜歌》就是为纠正炼丹过程中的种种偏差而作的。他告诫那些执迷于炼丹的人,不要忘记了最简 单的生活道理。如果你炼内丹,不妨多多喝一些水,这样可以解毒;不妨过过普通人的夫妻生活,在正常的情况下,双修胜于清修。这一道理,并不复杂,就像灾荒年辰人们需要采摘 巨胜的叶芽来吃可以充饥救命一样。这不是最简单的道理么?显然,无视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任何宗教都只有灭亡。坚持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就是守一。最高的一是什么呢?就是太 一,作为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的水也是由它产生出来的。
第三,从水与金翅鸟的关系考察。在浩敷明的事迹中,水与金翅鸟的关系是密切的。在梵典 外道十一宗中,第五种为安荼论师。所谓安荼论师,就是宣扬世界起源于安荼这一学说的一派人。安荼,梵文作anda,意思是“蛋”。安荼论说,世间最初有大水,那时有金翅鸟飞来 ,产下一枚大安荼,形如鸡卵。它后来分为两段,上为天,下为地。地中生出一个梵天,梵天能够生出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之物。因此梵天是万物之主。令我们感到有兴趣的是,为什 么在有大水的时候金翅鸟才飞来呢?金翅鸟,梵文作garuda,音译迦楼逻,意思是“吞噬者 ”(devourer)。印度神话说,金翅鸟的翅膀闪耀着金光,在空中托着毗湿奴的战车,与能够吞灭一切的太阳一样明亮。它出生不久,由于金光耀眼,众神以为它就是火神阿耆尼,于是 都请求它的保护。当他们发现它原来是一只金翅鸟时,便颂扬它为最高神,称它为“火炎太 阳”。这就告诉我们,金翅鸟本身所具有的火的属性需要与水共存以为调剂。又因为金翅鸟是羽族之首,蛇族之敌。它便经常吞吃蛇类。佛经中经常谈到龙。所谓龙,梵文作naga,在 印度其实就指蛇。根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描述,龙即是蛇魔,属于红棕色的水族,平时居住在水中,有时居住在地下的薄迦伐底城中,长着人的脸面和蛇的腰身。据佛典,金 翅鸟喜欢水,因水中有它喜欢的食物。旧本《华严经》写道:“譬如金翅鸟王,飞行虚空, 以清净眼观察大海龙王宫殿,奋勇猛力,以左右力搏开海水,悉令两辟,知龙男女有命尽者 而撮取之。”B11金翅鸟把龙撮取来做什么用呢?充当食物。《大智 度论》写道:“譬如金翅鸟王普观诸龙命应尽者,以翅搏海令水两辟,取而食之。” B12
第四,从玄武神与天上众星的关系考察。前面的研究已经告诉我们,玄武神的神格来源是水 。不过在其形成为神的过程中,还通过了星宿这一重要的中介。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众多的星宿中到底是哪一个星神起到了生水的作用呢?请看《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的 记载:“太上曰:天一生水,生自北方,北方故紫薇之垣,高崇北辰。北辰之宿,列为七元,首引贪辰,尾明破曜,中立文曲,以为天地之枢轴。是以北斗,司生、司杀、养物、济人 之都会也。凡诸有情之人,既禀天地之气,阴阳之令,为男为女,可寿可夭,皆出其北斗之政令也。今见众生无门进修真之路,无诚向礼斗之科,我故哀悯,大阐玄灵,汝当谛听,广 布流行,使人人皆跻仙阼,不蹈轮回,天师再拜,喜跃无任。”B13 这里讲的是北辰。所谓北辰,可以指北斗七星(或九星),也可以是北斗星和北极星的总称。 在古代经典中,有时把天一和太一视为两个神。《真灵位业图》所列第一神阶之右位中,既有天一君,又有太一君,他们皆居玉清境,有权力策命学道,号令群真。有时又把天一和太 一视为同一位神。《史记·封禅书》:“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史记·天官书》 :“中宫天极星,太一常居也。”由此可知,天一就是太一,太一就是天一。从神学的角度 看,神与神之间的混合,不等于简单的混淆。混淆是思路不清晰的产物,混合则是神学中神明的位格发生了变动。道教中各个神明之间的位格变动,本人称之为泛化(generalization) 。它是道教由多神教向着一神教发展的途程中出现的一种有趣的现象。水作为构成玄武神的神格的关键性的要素。来自太一。
三、玄武派生诸神及其神格
道教的神系,准确地说,是一个立体的神仙系统。它由天上、地下和人间的三大类神仙构成 。李道纯说:“虚无生一气(道生一),一气判阴阳(一生二),阴阳成三才(二生三),三才生 万类(三生万物)。”B14这几句话大致可以看作是道教神系形成的总 纲。道教一共有多少神仙呢?可以说成千上万,不胜枚举。在道教的神系中,天上和地下的神仙,主要属于神的范畴。这些是根据道教所信奉的宇宙结构状况而配置的一批批神灵。道 教将整个宇宙划分为若干空间,为其每一部分配置一批掌管一方的神。至于人间的神仙,往往是仙神不分,人神不,或真武、北极真君。
即北方之神
,宋时避讳改玄为真,称真武帝,宋朝道教的北方上帝,明朝天子的保护神。元始天尊说法于玉清,下见恶风弥塞,乃命周武伐纣以治阳,玄帝收魔以治阴。因此玄天上帝又为主持兵事的剑仙之主,地位仅次于剑仙之祖广成剑仙。真武兴盛于宋代,至元代又被晋升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时地位更加显赫。有关真武的
中,又皆称龟蛇乃六天魔王以坎离二气所化,然被真武神力蹑于足下,成为其部将。后世称之为
。玄天上帝每每斩妖锄魔都御剑出行。
为玄天上帝的圣地。
玄天上帝圣号
  共有二十一组,任选一组投缘的称念
  1、混元六天
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2、传法教主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3、
悟道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4、济渡群迷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5、普惠众生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6、消除灾障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7、八十二化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8、三教祖师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9、大慈大悲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0、救苦救难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1、三元都总管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2、九天游奕使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3、左天罡北极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4、右垣
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5、镇天助顺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6、真武灵应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7、福德衍庆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8、仁慈正烈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19、协运真君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20、治世福神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大天尊
圣天真武宫(玄天上帝)
玉虚师相北极玄天上帝(最常念的圣号)
玄天上帝御前三十六官将
  1.万法教主神功妙济
 2.洞玄教主辛真君 3.龟蛇封为水火二将 (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4.新兴王田黄封为笋毕二元帅 5.纠察副元帅副应 6.催卢二将军 7.邓成 辛江 
封为邓辛张元帅 8.威灵瘟元帅
 9.火德元帅谢天荣 10.隆生元帅高员 九州豁落元帅
 12.地祇元帅
 13.雷部电母
 14.角琼白真君 15.清微教主魏元君 16.都掌金轮如意赵元帅17.尽忠元帅
 18.正一灵官马元帅 19.先锋元帅李伏龙 20.任无 别齐二
 21.神雷元帅石神 22.离娄 师旷聪明二贤 23.酆都元帅孟山 24.九天霹雳大将军酆都元帅章雷公 25.地司
殷高元帅 26.月孛元君朱孚娘 27.果严教主清微传祖元君 28.混元教主路真君 29.显灵元帅
 30.混天元帅庞乔 31.管打不信道朱元帅 32.降妖避邪元帅两田 33.玉府天君
 34.风轮元帅
 35.仁圣元帅康广席 36.王铁 高铜
玄天上帝来历
镇守北方之神
的一个重要组成。在道教崇奉的众多
中,被尊为至高无上的“
”以及“
都排在了不显眼的位置,而在显赫位置上供奉的是玄天上帝。北极佑圣真君者,乃玄武七宿,後人以为真君,作龟蛇于其下。宋真宗避讳,改为真武。靖康初,加号佑圣助顺灵应真君。图志云:“真武为净乐王太子,修炼武当山,功成飞升。奉
命镇北方。被发跣足,建皁纛玄旗。”此道家附会之说。明朝御制碑谓,明太祖平定天下,阴佑为多,建庙南京崇祀。及太宗靖难,以神有显相功,又於京城艮隅并武当山重建庙宇。两京岁时朔望遣官致祭,而武当山又官督祀事。明宪宗尝范专金为像。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用素羞致祭。
[1]
中,东西南北四方都有神兽镇守着。它们分别是
。玄武是镇守北方的神。古人把北方七个
想象为龟蛇相缠的形象,称为玄武。古书上记载: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中北方七宿,其形如龟蛇,龟蛇即玄武。“玄,龟也;武,蛇也。此本虚、危星(北方七宿中星宿)形似之。”故称北方七宿为玄武。“北方玄天,五炁徘徊,中有黑帝,双皇太微,总领符命,仙鍊八威,青裙羽属,龙文凤衣,上帝所举,制至玉阶。”
[2]
玄天上帝是
祭祀五方帝之一,其兽为玄武。
先立秋十八日
  玄武为“四象”之一。“四象”即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我国古人早在殷代前后
玄天上帝的武当山金庙
,同时把东方的若干星星想象成***,春天黄昏时出现在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一只鸟形,西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只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龟蛇形象。二十八星宿体系形成之后,就把它们一分为四,每七宿组成下述一种动物形象。《书传》称:“四方皆有七宿,可成一形。东方
形,西方
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皆西首而东尾。”
  到了
,五方配五色的说法流行后,四象就分别配上了颜色,成为东方青(苍)龙,
,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龟蛇)。从史料记载来看,我国四象最先产生,再创立四兽的同时,也创立了二十八宿。所谓二十八宿,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
(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称“二十八宿”。“宿”者,指星的位次和集合体,即一撮星也二十八宿以北斗(
)斗柄所指角宿为起点,由西向东排列,它们的名称与四象关系为:
  东方苍龙七宿:
  北方玄武七宿:
  西方白虎七宿:
  南方朱雀七宿:
  古人崇拜星宿是因为星体的存在和运行有着极大的神秘感,同时,人们还可根据星辰来确定方位和测定季节时令。二十八与三垣(
)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古代划分天区的标准。二十八宿体系不仅是古人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而且有些星宿还用来测定岁实季节的变化。
  至于龟蛇,也是古代有名的神灵。龟为“四灵”(龙、凤、麟、龟)之一。早在
时代,就有神龟知人情、知吉凶,可充当神人之间媒介的说法。
  龟能明于阴阳,审于弄德。先知利害,察于祸福。保佑胜战,以及长生不老,行气道引,使人致富等神性,竟称(龟者天下之宝也)!
  有名的(河圆洛书)这一典故,一与龟有关。《易· 辞上》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说,
时,有龙马从
出现,背负者“
”;有神龟从
出现,背负者洛书。于是伏羲氏根据这个“图”、“书”书画成了
,此即《
》之来源。
  据宋朝方田子编撰《太上说玄天玄武本传神咒妙经》记载,
八十二化身为玄武,
紫云元年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于三月初三降临人间。
不愿继承王位,潜心会道,十五岁辞别父母进太和山修练。在绝壁的岩洞里苦修四十二年,于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非玄武不足当之”,自此,太和山改名为武当山。
  玄帝真武者,盖起于宋代羽客之言,即《元洞玉历记》(《三教搜神大全》一引)所谓元始说法于玉清,下见恶风弥塞,乃命周武伐纣以治阳,玄帝收魔以治阴,“上赐玄帝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统领丁甲,下降凡世,与六天魔王战于洞阴之野,是时魔王以坎离二炁,化苍龟巨蛇,变现方成,玄帝神力摄于足下,锁鬼众于酆都大洞,人民治安,宇内清肃”者是也,元尝加封,明亦崇奉。此传所言,间符旧说,但亦时窃佛传,杂以鄙言,盛夸感应,如村巫庙祝之见。初谓
时,玉帝当宴会之际,而忽思凡,遂以三魂之一,为刘氏子,如来三清并来点化,乃隐蓬莱;又以凡心,生哥阇国,次生西霞,皆是王子,蒙天尊教,舍国出家,功行既完,上谒玉帝,封荡魔天尊,令收天将;于是复生为净洛国王子,得斗母元君点化,入武当山成道。玄帝方升天宫,忽见妖气起于中界,知即天将,扰乱人间,乃复下凡,降龟蛇怪,服赵公明,收雷神,获月孛及他神将,引以朝天。玉帝即封诸神为玄天部将,计三十六员。
[3]
  玄武的人格化过程是漫长的,最终完成于
。道士们将玄武形象描述为“披发黑衣,仗剑蹈龟蛇,从者执黑旗”。“净乐国王太子,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武当山修道。久之,无所得,欲出山。见一老妪操铁杵磨石上,问磨此何为,曰:「为针耳。」曰:「不亦难乎?」妪曰:「功久自成。」真武悟。遂精修四十二年,白日冲举”
[4]
。这个故事不仅以其深刻的哲理启示着后人,同时也在暗示着人们,玄武是真实存在的,这位王太子如果不是
化做一位老太婆以铁杵磨针点化他,他将耐不住深山老林中的寂寞和风餐露宿的折磨而功亏一篑。
玄天上帝的加封
  在北宋之前,道教就完成了玄武从动物崇拜到人、再由人到神的塑造。到了
,玄武地位、神格逐步升级,历代
屡加圣号,崇奉至极。武当山也由此形成了以崇奉玄武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
  自宋代起,几乎历代的封建皇帝都极力推崇玄武,扶植武当道教,以至到了
,武当道教从
走向鼎盛,武当山成了全国最大的
  要说各代皇帝推崇玄武的原因,则要讲讲玄武升天后的作为。玄武升天后,道教
中的彼岸世界——天界里,魔妖迭起,打斗厮杀 。
在天宫中说法传道时,黑毒血光秽杂之气都冲进了
。元始天尊盛怒之下,命
魔除妖。玄武以其勇猛,率三十万天兵天将一夜之间降伏了妖魔。“始判六天”就是对他那次出征战绩的评价。打那以后,元始天尊就命玄武镇守北方,并要经常下降到人间“普福生灵,操扶社稷”。
  这位维护天界秩序的猛将下降到人间自然也是保皇权、扶
的灵应之神。考察历代封建皇帝对玄武的封号,几乎都少不了“保祚佑圣、护国定乱、社稷家神”等内容。据史书记载,
”名义发兵誓师时,就曾扮成了玄武“披发仗剑”的形象。
  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后,把
道教推上了顶峰。这位皇帝从营建武当道场的勘测设计,遣功臣贵戚现场督工,到武当道人如何修持等都亲下圣旨。明永乐年间,通往武当
的一百四十华里的
两旁丹墙翠瓦,布满了建筑。宫观庙宇,经堂道房多达两万间。武当山以“
”的崇高地位成为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
  宋代首先出现玄武的人格化图像。据《夷坚支志》景卷三,
时进士叶方,曾得到一张旧画,上书“真武仗剑坐石上,一神将甚雄猛,持斧拱立于旁”,有人疑是唐
画,恐怕不可靠,但这是早期玄武真君像无疑。在此基础上,玄武神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得极有特色,据宋人
《云麓漫钞》绘其像为北方之神,被(披)发黑衣,仗剑踩龟蛇,从者执黑旗。这是玄武帝的标准像,后世真武的各种造像,均以此为准。
  真武在宋***始发扬光大,到了元代,
皇帝也很迷信真武。
四年(公元一三四四年)开始营建大都城,有龟蛇现于高梁河上(今北京
外),忽必烈昭群臣问吉祥。大臣承其意附合道:“国家受命朔方,上值虚、危(二宿),其神玄武,其应龟蛇,其德惟火,水胜火,国家其有宋乎!”当时,南宋还享有中国半壁江山,诸臣之言正中元世祖下怀,于是忽必烈下诏于其地建大昭应宫,以祀真武。元成宗时,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成为北方最高神。但真武信仰远到鼎盛,还是在明朝永乐年间。
  明成祖(即永乐帝)朱棣是
第四子,被封在燕京(今北京)做燕王。始称其貌奇伟、智拥有大略。朱元璋死后,他即以“清君侧”,发动了靖难之变,反抗建文帝。朱棣与军师道衍(即
)合谋,在造反大军誓师时,鼓吹真武“显圣”:出祭,见被(披)发而旌旗者蔽天。成祖顾公(道衍)曰:“何神”?曰:“向固言之一吾师,北方之将玄武也。”于是,成祖即被发仗剑相应。
苍帝化身
  话说三皇之世,北俱芦州,有个净乐国王,娶妻善胜夫人。怀胎一十四月,生下一位世子,乃苍帝化身。后来长大***,弃国修道,成了正果。在上天为玉枢掌教北极天尊,在中为荡魔无上上帝,再下为玄天
  按《
》中所描绘的玄天上帝出身稍做参照:玄天上帝乃元始化身,太极别体,上三皇时下降为太始真人,中三皇时下降太元真人,下三皇下降为
,至黄帝时下降为玄天大帝。开皇初劫下世,紫云元年,岁建
,三月初三甲寅庚午时,符太阳之精,脱胎化生,净乐国王善胜夫人之腹孕秀一十四月,则太上八十二化也。玄元圣祖八十二次化身,化为玄武大帝,大帝即凡而玄妙哉!然其玄武应化之因,故之玄武显灵之验。
  道教神“玄天上帝”的奉祀历史,源远流长,在
道教未创立之前,已经有玄武的记载,玄武就是龟和蛇;是
中北方星神;也是水神。
玄武信仰有所流传,地位也逐渐升高,但他的神位显著的改变也传记的出现则是在宋代之时。
  从历代“玄天上帝”的传记如:万历道藏;道藏辑书;道藏外书;四库全书;三宝大有
;混洞赤文: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封神演义;诸神的起源;鬼神信仰的由来等记述,传说之多收集之广难以道计。
  按“三宝大有金书”云一气分形归虚,生五劫之宗,三清出号神景,化九光之始,太初溟幸玄极冥蒙中,有虚皇分区五劫,一曰
;二曰赤明;三曰上皇;四曰延康;五曰开皇。当斯时也。天光未分,清蜀未判,则知三气为天地之尊,九气为
之本,是故,元始象先天,开明三景,造立天根,五文天廓,普植神灵,太极一判,天地始明,东分青九,南受丹三,西成白七,北归玄五,中生
,号为五老,即玄黄植象之根也。五老各布始气化成四灵以定四隅,
六合,两仪运呼其中,推成万物。按此记载玄天上帝这先天来源为天气五灵玄老太阴天一所化,源自于天地浑沌开时。早期道教的星宿崇拜的四灵信仰。
  玄武乃元始化身,太极别体,上三皇时,下降为太始真人,中三皇时下降为太元真人,下三皇时下降为太乙真人,至黄帝时下降为玄天上帝。这是有开玄天上帝元始化身的记载,文中[元始]为元始天王,[太极别体]乃表明玄武的来源于天地位分之前。对于玄天上帝的生平历程记载最为详细的当推《混洞赤文》所载,玄帝乃于黄帝时下降,附太阳之精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身孕十四月,则太上八十二化也。是时正当上天开皇初劫下世岁建甲长三月戊长初三日甲寅庚午时,玄帝生而神灵,长而勇猛,不统王位,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年十五辞父母而寻幽谷,内炼元真。玄帝念道专一,逐感“玉清经祖紫元君”传授。“无极上君元君”告玄帝日:子可越海东游,历于翼珍下有山……玄帝乃如师言,越海东游,而赶
受于宝剑,其名曰:北方黑驰哀角断魔雄剑,子可佩此居山修炼,降服邪道收斩妖魔。
鲧和妻子的化身
  真武(玄武)源于
之父水神鲧。禹父
为鳖氏族酋长,死后化为三足鳖,鳖为其氏族图腾。相传鲧的妻子名“修巳”,修巳即“修蛇”。鲧为龟或鳖,其妻为蛇,正是龟蛇相交,即玄武图上的龟蛇交尾之象。
[5]
圣地武当山
  武当山为我国道教名山之一,古名岁上山,太和山。武当山,古称“方圆八百里”高险幽深气势磅礴。山景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中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崖、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石、九井、十池、九台等风景胜迹。主峰天柱峰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公尺,素有“一柱擎天”的美誉。环绕主峰的众峰俯身含首,朝向主峰,宛如众星拱月、形成“万山来朝”的奇观。武当山有“静八景、动八景”的
。静八景有“天柱晓松”、“陆海奔潮”、“平地惊雷”。“
”、“祖师映光”、“空中悬松”、“月敲山门”、“金殿倒影”。动八景有“金猴跳涧”、“海马吐雾”、“黑马巡山”“飞蚁来朝”、“乌鸦接食”等。景致各有佳处,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武当山相传为上古玄武(即真武)得道飞陆之地,后世认为非玄武不能当此,故名武当。
祖师将其列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历朝帝王对武当山均有加封。元大德八年(公元一三O四)封为“武当福地”,明永乐十五年(公元一四一七年)封为“大岳”,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一五五二年)封为“治世玄岳。”
台湾地区的玄天上帝崇拜
地区,北极玄天上帝信仰的传入,始在台湾先民从闽粤渡海来台时,因北极星做为航线的指标,故安抵台湾定居后加以崇奉。不过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玄天上帝被
视为守护神,而在
大加崇奉。所以,台湾现在有许多玄天
相传建于明郑时代。诸如:
马公上帝庙及北极殿;嘉义北社尾玄隍宫;
北极殿及开基灵佑宫;
阿莲乡北极殿及
九如乡北极玄天上帝庙等等。
主祀玄天上帝的殿堂、宫庙约为四百多座。
地区玄天上帝的总庙,一般都指
县的“受天宫”,由此宫分香、分灵、请令旗或请神尊的为最多,援例于每年三月三日前后,都得回到南投民间乡松柏坑“受天宫”谒祖进香,大陆未开放前,信徒们在此庙场向武当山
玄天上帝持香遥祭,虔诚祝圣寿无疆。
  台湾地区玄天上帝的神像造型相当特殊:右手执七星剑,表示掌管北方七宿,并操收斩魔大权;左手印诀,一指向天,系采玄帝圆道之资;脚踏龟蛇,展露收服二将的事迹。而台湾民间雕塑的玄天上帝神像,除了以上各类要项需具备外,大抵来说,神像造型又可区分几种型(形)态,一种是披发跷足的原始造型,一种是
端坐的严肃圣像。
  北极玄天上帝的台湾总庙“受天宫”坐落于
民间乡松柏岭的平项上,庙宇古色古香,庄严雄伟。鸟瞰
二水。据该庙沿革记载“受天宫”建于明末清初,距今三百余年。民国六十二(西元一九七三年)再议重建,民国六十五年(西元一九七六年)十二月竣工落成今日规模。藉
显化济世为一特色,“受天宫”后来成全省乩童的训练所,也是乩童的大本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半个月即陆续涌入成千上万的进香客,游览车充满整座山坪,锣鼓喧天,鞭炮声隆隆震耳,尤其乩童的巫术操演更具特色,可说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其盛况热闹绝不亚于北港“朝天宫”之
高雄玄天上帝塑像
台湾圣天真武宫(玄天上帝)位于尘嚣之中,非居名山秀之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而庙不在大,有仙则灵,恰是本宫最好的写照。
边,也有一座高大雄伟的北极玄天上帝塑像,高约为72公尺,是
最高的水上神像,而玄天上帝手持的七星宝剑长38.5米,也堪称天下第一剑。
参考资料
《明史》志第二十六 礼四(吉礼四)
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 明之神魔小说
张岱,明,《夜航船》卷十四
许道龄,1947,《玄武之起源及其蜕变考》
扩展阅读:
道教神话
开放分类:
“玄天上帝”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分享到: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
如想投诉,请到
;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编辑热词可获得额外经验值
您目前的等级是
您目前的经验值是
点经验值即可升为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编辑次数:18次
最近更新:
2011-02-18
创建者:
贡献光荣榜
鼠标滑过用户名,我们有名片啦!
辛勤贡献者:
© 2011 Baidu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