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回答/629次浏览)
我的笔记本电脑玩不了大型的网游游戏,每次都会自动关机 我是联想G450的笔记本电脑,装的是Win7系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每次玩到游戏的时候就会自动关机,不管是大型网游游戏,QQ炫舞,甚至有的时候不玩游戏也会自动关机,我很困扰,以前的时候还可以玩炫舞的,现在什么网上的游戏都不能玩。
LenovoG450AT4300W42G250PW1-CN -- Windows 7 提问者:
快速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意:非注册用户没有发表信息的权利。 我来评论: 同时按下“ctrl+enter”快速提交。
共3条
看到了,原来买这个本本的人还不少,而且都有这个问题,是散热的问题,联想很不负责的到现在还没有答复!!
2010-12-02 , 21:27
回答者:
毛线。。。。。我的电脑就像一坨冰一般凉快,我也玩不了啊
2010-12-31 , 23:21
回答者:
我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真是杯具了。我去问售后的时候,他们说是显卡配置高的原因。我晕死了。早知道我就不买了。
2011-06-03 , 10:28
回答者:
已解决问题
您好!游客
欢迎您来到联想问吧!
常见问题
问吧达人
快速链接我的电脑只要玩点大型的游戏就会自动关机。
进入贴吧
贴子搜索 |
浏览贴子
吧主: 共有
我的电脑只要玩点大型的游戏就会自动关机。
贴吧公益
而且关机以后。按了还是会关机。要等10几分钟才能正常的开
2011-7-21 15:57
台机,还是笔记本,快不敢玩了,看看风扇转不,再玩就坏CPU了
我是修笔记本电脑的有不懂的打我手机或QQ吧,13111086780,我教你怎么清理,免费教你
2011-7-21 17:10
贴吧公益
引用 y13111086780 (2楼)
台机,还是笔记本,快不敢玩了,看看风扇转不,再玩就坏CPU了 我是修笔记本电脑的有不懂的打我手机或QQ吧,13111086780,我教你怎么清理,免费教你
不是笔记本。风扇还是会转的
2011-7-21 17:23
引用 再见苏菲斯丶 (3楼)
不是笔记本。风扇还是会转的
你的北桥虚焊了吧,你这的啊,它开不了机的时候,你使2成的劲压住北桥,再点开机,看能开不,能开就是北桥虚焊了
2011-7-21 21:11
贴吧公益
引用 y13111086780 (4楼)
你的北桥虚焊了吧,你这的啊,它开不了机的时候,你使2成的劲压住北桥,再点开机,看能开不,能开就是北桥虚焊了
我不懂哇。我就是玩大型的游戏玩他几分钟就会关机。我怀疑是CPU不给力,而人家说什么脂不够、我真的不懂
2011-7-21 23:16
你用鲁大师测测CPU、主板、显卡的温度看散热是否正常
2011-7-22 08:10
贴吧公益
怎么样啊 哪里好 哪里不好
2011-7-22 22:33
引用 再见苏菲斯丶 (7楼)
[图片] 怎么样啊 哪里好 哪里不好
待机CPU就68度了,游戏还不关机就怪了,去换一个好点的CPU散热器吧,推荐超频3黄海增强版的
2011-7-22 23:03
嗯,CPU散热问题,看来风扇有问题,我的CPU40~50度转速4000+
2011-7-23 07:21
123.112.71.*
散热不好,CPU智能保护就会断电
2011-7-23 16:19
分享次数:
分享到:
发表回复
内 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加入会员后本吧发贴免验证码。 Ctrl+Enter快捷发表 2011 Baidu( Tue, 10 Aug 2010 21:09:08 +0800 )
Description: 服务器如何摆平黑客病毒大势攻击 目前很多用户使用的都是Linux服务器,但是现在的网络环境还不是很平静,总是有人进行恶意的攻击。平时会有一些朋友遇见服务器被黑的问题,经过搜集和整理相关的相关的材料,在这里本人给大家找到了Linux服务器被黑的解决方法,希望大家看后会有不少收获。
如果你***了所有正确的补丁,拥有经过测试的防火墙,并且在多个级别都激活了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那么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你才会被黑,那就是,你太懒了以至没去做该做的事情,例如,***BIND的最新补丁。
一不留神而被黑确实让人感到为难,更严重的是某些脚本小鬼还会下载一些众所周知的“rootkits”或者流行的刺探工具,这些都占用了你的CPU,存储器,数据和带宽。这些坏人是从那里开始着手的呢?这就要从rootkit开始说起。
一个rootkit其实就是一个软件包,黑客利用它来提供给自己对你的机器具有root级别的访问权限。一旦这个黑客能够以root的身份访问你的机器,一切都完了。唯一可以做就是用最快的效率备份你的数据,清理硬盘,然后重新***操作系统。无论如何,一旦你的机器被某人接管了要想恢复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你能信任你的 命令吗
在Linux服务器中找出rootkit的首个窍门是运行 命令。有可能对你来说一切都看来很正常。真正的问题是,“真的一切都正常吗?”黑客常用的一个诡计就是把 命令替换掉,而这个替换上的 将不会显示那些正在你的机器上运行的非法程序。为了测试个,应该检查你的 文件的大小,它通常位于/bin/ 。在我们的Linux机器里它大概有60kB。我最近遇到一个被rootkit替换的 程序,这个东西只有大约12kB的大小。
另一个明显的骗局是把root的命令历史记录文件链接到/dev/null。这个命令历史记录文件是用来跟踪和记录一个用户在登录上一台Linux机器后所用过的命令的。黑客们把你的历史纪录文件重定向到/dev/null的目的在于使你不能看到他们曾经输入过的命令。
你可以通过在shell提示符下敲入history来访问你的历史记录文件。假如你发现自己正在使用history命令,而它并没有出现在之前使用过的命令列表里,你要看一看你的~/.bash_history文件。假如这个文件是空的,就执行一个ls-l~/.bash_history命令。在你执行了上述的命令后你将看到类似以下的输出:
-rw------- 1 jd jd 13829 Oct 10 17:
又或者,你可能会看到类似以下的输出:lrwxrwxrwx 1 jd jd 9 Oct 1019:
假如你看到的是第二种,就表明这个.bash_history文件已经被重定向到/dev/null。这是一个致命的信息,现在就立即把你的机器从Internet上断掉,尽可能备份你的数据,并且开始重新***系统。
解决Linux服务器被黑,需要寻找未知的用户账号:
在你打算对你的Linux机器做一次检测的时候,首先检查是否有未知的用户账号无疑是明智的。在下一次你登录到你的Linux服务器时,敲入以下的命令:
grep :x:0:
只有一行,我再强调一遍,在一个标准的Linux***里,grep命令应该只返回一行,类似以下:
root:x:0:0:root:/root:
假如在敲入之前的grep命令后你的系统返回的结果不止一行,那可能就有问题了。应该只有一个用户的UID为0,而如果grep命令的返回结果超过一行,那就表示不止一个用户。认真来说,虽然对于发现黑客行为,以上都是一些很好的基本方法。但这些技巧本身并不能构成足够的安全性,而且其深度和广度和在文章头提到的入侵检测系统比起来也差得远。
以上给大家讲解的是一个小的知识点,关于linux服务器被黑的解决方法。
( Tue, 10 Aug 2010 21:07:14 +0800 )
Description: 1、远程桌面简介
当某台计算机开启了远程桌面连接功能后我们就可以在网络的另一端控制这台计算机了,通过远程桌面功能我们可以实时的操作这台计算机,在上面***软件,运行程序,所有的一切都好像是直接在该计算机上操作一样。这就是远程桌面的最大功能,通过该功能网络管理员可以在家中安全的控制单位的服务器,由于该功能是系统内置的所以比其他第三方远程控制工具在连接速度和质量上有较大的优势。
2、启动远程桌面连接的方法
微软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XP、WINDOWS 2003、WINDOWS VISTA和最新的WINDOWS7都拥有远程桌面功能,但各系统开启远程桌面方法各不相同,我们一一介绍。
(1)WINDOWS 2000SERVER
WINDOWS2000系统中PROFESSIONAL版本是不能开启远程桌面功能让别人访问的,但SERVER版可以开启,不过需要我们***相应的WINDOWS组件。方法如下:
第一步:通过任务栏的“开始-设置-控制面板”,选择里头的“添加/删除程序”。
第二步:在左边选择“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
第三步:稍后会出现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窗口,我们从中选择“终端服务”,然后点“下一步”进行***。这里要注意一点的是在***过程中需要我们插入WINDOWS 2000SERVER系统光盘到光驱中。
第四步:***完毕后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重启后就完成了在WINDOWS 2000SERVER下的远程桌面连接功能的***工作。
(2)WINDOWS XP
正如上文提到的,WINDOWS2000引入远程桌面连接功能后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大家普遍认为开启该功能的方法太复杂,而且在使用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拥有WINDOWS2000SERVER光盘。因此在XP和2003系统中微软将远程桌面开启的操作进行了简化。
第一步:在桌面“我的电脑”上点鼠标右键,选择“属性”。
第二步:在弹出的系统属性窗口中选择“远程”标签。
第三步:在远程标签中找到“远程桌面”,在“容许用户连接到这台计算机”前打上对勾后确定即可完成XP下远程桌面连接功能的启用。
(3)WINDOWS 2003
WINDOWS2003开启方法和XP类似,同样对操作步骤进行了简化。方法如下: 第一步:在桌面“我的电脑”上点鼠标右键,选择“属性”。
第二步:在弹出的系统属性窗口中选择“远程”标签。
第三步:在远程标签中找到“远程桌面”,在“容许用户连接到这台计算机”前打上对勾后确定即可完成2003下远程桌面连接功能的启用。
(4) WINDOWS VISTA
依次点击“控制面板” — “系统与维护” — “系统”或直接在桌面“计算机”图标上单击右键选择“属性”打开管理界面,在右侧的任务列表中选择“远程设置”,即会弹出相应的设置页。如果是从另一台同样运行Windows Vista的客户机远程连接本系统,可使用最下方的“只允许运行带网络级身份验证的远程桌面的计算机连接”选项,这能够提供更强的安全性;而如果希望从运行Windows 2000/XP客户机连接本系统,则只能使用“允许运行任意版本远程桌面的计算机连接”,当然,这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5) WINDOWS 7
第一步:在远程计算机上进行远程桌面的设置。单击“计算机”图标选择“属性”命令,在打开的“系统”窗口点击“远程设置” 链接,弹出的“系统属性”的“远程”选项窗口中选择“允许运行任意版本远程桌面的计算机连接”,这样就开通了远程桌面功能。接着,进入 “控制面板-用户账户和家庭安全”功能,给用来登录远程桌面的账户设置密码。
第二步:在远程计算机设置完毕,就可以在本地机尝试连接远程桌面了。点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远程桌面连接”命令,在打开“远程桌面”窗口输入远程计算机名后点击“连接”按钮;这时会弹出“Windows安全”窗口需要输入密码,输入完密码勾选“记住我的凭据”选项后确定即可在下次连接时自动登录远程桌面。
3、第三方远程桌面连接软件推荐
除系统自带的远程桌面外,许多优秀的第三方远程控制软件也能实现远程桌面连接,且往往在连接的简易性和操作的功能性等方面,较之自带的远程桌面有一定的优势。常见的第三方软件如国产免费软件网络人(Netman)远程控制软件、QQ远程协助,国外知名的teamviewer、PCanywhere等,都是非常优秀的远程控制软件。这些第三方软件,在连接速度上,比系统自带的远程桌面差上一些,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网络人远程控制软件
网络人(Netman)远程控制软件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国产免费软件,通过输入对方的IP和控制密码,或者注册固定ID实现远程桌面连接。软件使用UDP协议穿透内网,不用做端口映射,用户就能在任何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都连接远端电脑,不用担心内网IP和防火墙设置等问题,在连接的快捷性上要比系统远程桌面连接出色许多。另外,软件除了实现桌面连接、远程操作等功能外,还有许多系统远程桌面没有的特色功能,网络人企业版还现实了同时连接多个电脑屏幕的功能,方便企业用户远程管理公司电脑。
主要功能
(1)实现隐蔽监控:隐藏被控端网络人程序图标及相关提示,被控时不被发觉。
(2)远程访问桌面:同步查看远程电脑的屏幕,能使用本地鼠标键盘如操作本机一样操作远程电脑。
(3)可对远程电脑屏幕进行拍照或录像。控制端只需点击功能键便可以切换双方身份。应用于远程电脑维护、远程技术支持、远程协助等。
(4)远程文件管理:上传、下载文件,远程修改、运行文件,实现连接双方电脑的资源共享,用于远程办公等。
(5)远程开启视频:开启远端电脑摄像头,进行语音视频聊天。支持视频录制, 可远程旋转带有旋转功能的摄像头,用于家庭安全监控等。
(6)远程命令控制:远程开机(需配合使用网络人电脑控制器硬件)、远程关机、远程重启、远程注销、锁定本地或远端电脑的鼠标键盘等。
(7)文字聊天。
teamviewer
TeamViewer和网络人远程控制软件一样,是一个能在任何防火墙和NAT代理的后台用于远程控制,桌面共享和文件传输的简单且快速的解决方案。为了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只需要在两台计算机上同时运行 TeamViewer 即可,而不需要进行***(也可以选择***,***后可以设置开机运行)。该软件第一次启动在两台计算机上自动生成伙伴 ID。只需要输入你的伙伴的ID到TeamViewer,然后就会立即建立起连接。
如果您回到家后想连接控制在学校或公司里自己的电脑,很多人会想到使用Windows远程桌面连接。一般情况下,它无疑是最好的方案了,但如果你要连接的电脑位于内网,即路由器(Router)或防火墙后方(电脑是内部IP),那样就必须在路由器上做一些设定端口映射之类的设置才有办法连上,而网管也不太可能帮您设定的。 这时TeamViewer无疑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了。
pcAnywhere 是Symantec公司开发的一款优秀的远程控制软件,现在可以支持 Mac OS X,使用者将感受不同于以往的使用经验,从更多不同的系统存取其它系统。如同往常,使用者也可以使用 Microsoft WindowsR、Linux 或 MicrosoftR Pocket PC 系统连接至 pcAnywhere 被控端。即使主控端使用者未*** pcAnywhere 远端软体,也可透过一般的网页浏览器及具有 Java 技术的 pcAnywhere Web Remote 软体,连接至被控端。所以在跨平台方面,pcAnywhere较之windows系统自带的远程桌面连接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 Tue, 10 Aug 2010 21:05:10 +0800 )
Description: 由于Oracle数据库备份有三种方式,每种方式具有不同的恢复特性,因此应集成数据库与文件系统备份,集成逻辑备份和物理备份。
一、备份策略
1.在操作系统级,使用大容量磁盘阵列,通过磁盘映像技术使每一个数据库文件自动分布于每个物理磁盘。这样,当某个磁盘出现物理损坏时,操作系统会自动引发映像磁盘来取代失效的磁盘,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由于我们使用的是双服务器,因此在另一服务器上保留一个备份数据库。备份数据库与正在使用的数据库具有相同的参数状态,这样在数据库故障中,只需作必须的最少恢复,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恢复时间。
在多个不同的物理磁盘上保持多个控制文件的备份。控制文件在数据库恢复期间用于引导Oracle,因此保持多个控制文件的备份,可以确保在出现磁盘故障后,能有可用的控制文件用于数据库恢复。
使数据库运行在ARCHIVELOG(归档)方式下,归档日志存放于另一映像的逻辑磁盘上。
每晚进行一次联机备份操作,备份所有数据文件、所有归档日志文件、一个控制文件。
每周进行一次输出(Export)操作。
二、恢复策略
1.实例失败
从实例失败中恢复是自动进行的。实例失败一般是由服务器失败引起的,当数据库实例失败后,重新启动服务器,启动数据库,Oracle检查数据文件和联机日志文件,并把所有文件同步到同一个时间点上。
2.磁盘失败
如果丢失的是控制文件,只要关闭数据库,从保留有控制文件的地方拷贝一份即可。
如果丢失的是数据文件,可用前一天晚上的联机备份进行恢复,步骤如下:
(1)从备份中把丢失的文件存在原来位置。
(2)加载数据库
(3)恢复数据库
(4)打开数据库
3.错误删除或修改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希望能追溯返回到错误发生前的那个时间点上。这叫做时间点恢复。完成恢复的步骤如下:
(1)从当前数据库输出(Export),输入(Import)到备用数据库,使备用数据库与当前数据库保持一致。
(2)向前滚动备用数据库到错误发生前的那个时间点。---www.bianceng.cn
(3)从备用数据库输出受错误影响的逻辑对象。
(4)使用上一步产生的输出文件输入那些受影响的对象到当前数据库。
三、用户角色管理
1.对所有客户端按工作性质分类,分别授予不同的用户角色。
2.对不同的用户角色,根据其使用的数据源,分别授予不同的数据库对象存取权限。
基于以上的安全策略,可以防止非法用户访问数据库,限制合法用户操纵数据库的权限;可以使数据库在故障发生后,不会丢失任何数据,并能使数据库迅速恢复到故障发生前的那一时间点上,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整个系统的连续运行。
( Tue, 10 Aug 2010 21:03:06 +0800 )
Description:
本文主要讲述了对于路由器设置误区,我们该如何进行操作,在配置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们该如何去解决,本文给出想详细的解答。
作为网络管理员的我们每天都要接触这样或那样的网络设备,然而对于中小企业网络来说,最重要的设备就是路由器和核心交换机了。如果这些设备出现问题,那么企业员工的所有计算机都将无法顺利上网。设备故障通常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两者相比较而言,软件故障则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而在软件故障中网络安全方面则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即需要保护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安全运行,必须为路由交换设备添加安全级别高的密码。不过笔者最近在设置路由器密码时却走入了误区,直接后果是因为操作失误造成密码错误无法登录到路由器管理界面。在此写出来和各位读者分享,帮助更多的网络管理员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一、环境介绍
单位的网络出口是通过华为的2621路由器连接光猫走光纤实现的,以太端口1接光猫,以太端口2接下属交换机设备。笔者为了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准备给华为2621路由器添加一个用户及相应的密码,并设置为管理权限。
二、设置误区诞生全过程
笔者采取常规方法对路由交换设备进行设置。
第一步:使用“telnet ip地址”命令登录到华为2621路由器,输入之前设置管理员帐户和密码进入管理界面(图1)。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0>
小提示:目前华为设备的密码保护机制还是比较强大的,采取帐户名称加密码的方式进行认证,这种用户密码双验证的机制和之前Cisco的设备仅仅用密码验证的方式比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第二步:使用“local-user root service-type administrator”命令来修改root管理员帐号的命令。
第三步:由于笔者以前接触过Cisco设备比较多,相信其它网管朋友对Cisco设备也比较熟悉,而且单位内部确实也是采用Cisco和华为3Com设备混合使用的情况,所以笔者习惯了在敲命令时频繁的通过“?”来查询其参数。所以在执行命令时都会不由自主的在命令结尾加上“ ?”(空格?)。
第四步:笔者通过不停用?查询的方式输入并修改好root帐户密码信息,但是添加密码参数后依然用“?”来查询,发现命令完成可以直接按“CR”回车,然后就直接回车了(图2)。
498)this.style.width=498;" border=0>
第五步:设置完毕后断开会话连接重新登录该路由器,结果却发现在输入username为root,密码是之前设置的111111后却提示无法正常登录,密码错误。
三、解决问题
为什么设置的密码不能够生效呢?解决问题的时间是非常长的,这里只把结果告诉大家,笔者最后发现问题就出现在习惯性操作上,由于笔者习惯了在设置路由器时经常使用“?”来查询接下来的指令,所以在设置密码时也输入了“ ?”(空格?),这样就相当于在设置的密码111111字符串后加上了一个空格和一个问号。
输入空格问号后路由器管理界面会提示可以直接按“回车”进行设置了,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光标是停在空格后头的。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时候回车相当于把密码设置为“111111 ”,从而多了一个空格。笔者回车的同时也变更了root密码为“111111 ”。因此使用“111111”是无法正常登录系统的,必须使用“111111 ”访问。知道问题的根源后笔者重新设置了密码,去掉了多余的空格。
四、总结
从本次故障可以看出问题就出现在了设置的习惯化上,忽视了命令最后添加的“空格”参数,造成了密码访问的错误。这种空格带来设置麻烦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这些经常管理路由交换设备的管理员引起足够重视的。在实际设置过程中也要留意这种不经意的错误
( Tue, 10 Aug 2010 20:58:38 +0800 )
Description: 1.首先反问自己,学习NP的最现实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在校大学生,中专,职高的学生。大多目的是通过一个认证,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招个好工作。有个好的开始。这样应该是把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熟练的基础实验操作放在第一位。不要死扣,深扣每一个知识点。很多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磨合,还有结合工程实际。
如果是上班一族,并且工作相关。大多目的是通过认证证明自己这方面的专业性。有个更好的发展平台。那么应该重点放在理论的深入和实验的深入上。
如果是跨行业跳槽一族,那么应该和在校生一样地学。
有了一个清晰的学习方向,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2.在上培训班之前,最好自己过一遍书。不需要看得很细,重点是把书的知识点整体看一遍,在脑子里留个印象。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最好用点心先思考一下。不懂的留个记号(以便带着问题上课去)这样就够了。可以去上课了。
上课怎么上,其实这也是门艺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大一样。但普遍适用的还是存在的。
3.最好准备一个笔记本,把上课老师的讲课框架,重点,难点,工程经验记录一下。这样对于后来复习是很有作用的。它可以提纲携领地帮助你回忆学过的知识。对于知识点没有必要全部记录。但是老师重点讲解的问题,难点问题,反复讲解的问题一定要做笔录。还有,最关键的就是上课一般老师讲到某一个知识点,都会讲解一些相关的工程经验。这个是最具价值的。其它可以不记,这个你不记,那放着的金元宝你不要,也没有人强迫你。
4.每次上完课,最好回去抽时间看一下刚刚学过的知识点。这是第二次看书,有了老师的讲解后,这次应该效果会好多了。但是这一遍书是一定要看的,并且是完完整整的把书上的所有知识都看一遍,思考着看!
5.实验脚步要跟地快,认真做。每上完一门课程,比如这两个星期上完路由的课程,最好紧接着就把路由的实验给做掉。最好不要拖。拖不起,一拖,时间长,前面的知识忘了不说,学习NP的周期也拉长了很多。
6.认真地做TK。最后这就是临阵磨***了。TK其实是个很好的学习资料。不要把它当成简简单单的背读的资料。这样又和大学考试搞成一样了。认证考试和大学考试最大的不同就是所学内容的实用性。认证考试一般所学的都是以后工作就用的技术。现在很好地掌握,对以后工作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所以,对于TK要每一题每一题都思考着番着书地做。做到90%的题靠自己也能作对,那样就算理论过关了。
7.最后上考场,放开地考就是。如果是按照上面的类似方法学习,你会发现其实NP考试也可以如此轻松。
( Mon, 9 Aug 2010 20:12:57 +0800 )
Description:
很多时候,一个看上去无关的系统默认设置,很可能就会造成系统之间无法正常访问,因此,谁都无法凭空造出一个完美解决方案。
对于这个的问题,一直认为没有唯一确定的解决方法,也就是说,在遇到具体的情况时才能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但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个大概的解决思路,然后在根据大概的思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在Winodws XP和Windows 7之间出现文件共享或互访的障碍时(包括局域网内互访和双机互联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防火墙是否关闭
如果在Windows 7和Windows XP之间无法看到对方,首先请坚持二者的防火墙是否关闭。
关闭Win7防火墙
在关闭Windows 7和Windows XP的系统防火墙后,你要注意是否***了第三方防火墙。如果已***,请关闭。
XP系统的电脑无法访问Win7的共享文件夹,有些虽然能看到Win7下的共享目录,但是一旦进入目录,就会提示没有访问权限。
2.开启Guest账户
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来说明,为什么不开启Guest账户会影响到Windows系统之间的互访。这一情况在解决Windows 98和Windows XP之间已经是不止一次的得到印证。因此,在Windows XP和Windows 7之间的互访,也需要开启Guest账户。
开启Windows 7的来宾账户
同样的,你还需要在Windows XP系统中,也开启Guest来宾账户。
3.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当用户将防火墙关闭,来宾帐户也已经开启,但仍然无法实现互访时,用户需要分别开启Windows XP和Windows 7防火墙下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开启Windows XP防火墙下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特别提醒一句,如果你是通过远程共享的方式进行的访问,还应该找到远程服务有关的项,并分别将他们开启。
4.用户权限
在Win7系统中,出于系统安全的考虑,微软赋予了管理员帐户更高的安全权限。但这种“高权限”设置,在系统互访时会造成更多的访问障碍。通常情况下,由于Windows 7系统对于系统访问“警惕性较高”,因此,如果遇到系统提示权限不够时,你需要赋予访问者更高权限。
包括一些Windows 7用户在内,很多人都认为Administrator帐户是系统内最高权限的拥有者,其实并非如此。微软在Win7中还设置了一个隐藏账户,它具有更高的权限。
回到刚才的话题,由于对方是网络访问,你在局域网中很可能因为无法为具体的访问账户提升权限,因此,你就需要降低被访问的文件(夹)的权限,也就是说,间接赋予访问者“完全控制权限”。
降低被访问文件夹的权限Windows 7
特别提示:
如果用户按照上述方法设置后,访问者依然无法访问共享文件,建议大家在“123属性”文件夹中,切换到“安全”标签,然后给文件夹添加访问用户的完全控制权限。
5.安全软件或系统辅助软件
在Windows XP时代,鼎鼎有名的系统辅助类软件,莫过于Windows优化大师,已经超级兔子魔法设置。在Windows 7平台下,此类软件依然有部分用户在使用。Windows 7优化大师 此类软件也是出于系统安全的考虑,一般会关闭系统远程访问,或是文件夹共享等。如果你***了此类软件,那就需要查看它们的程序设置,是否关闭了共享和远程服务等。
此外,在一些杀毒软件中,它们也会对远程服务和访问予以限制,你同样需要解除限制
( Mon, 9 Aug 2010 20:09:07 +0800 )
Description:
linux 加ip的方法: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ls ifcfg-eth0*
可以看到有
ifcfg-eth0
如果以前配过别的ip,可能会有
ifcfg-eth0:0
ifcfg-eth0:1
等等
如果没有,就编辑一个ifcfg-eth0:0的文件,如果有,就在最大数上加一。文件内容:
IPADDR=”192.168.0.10″
NETMASK=”"
IPADDR就是要加的新的IP,如果有多个连续IP,可以写成:
IPADDR=”192.168.0.10-11″
NETMASK=”"
文件编辑完之后,运行:
/etc/init.d/network reload
用ifconfig看新的IP是否已经加上。
如果是为第二块网卡配IP,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下编辑一个ifcfg-eth1的文件:
DEVICE=eth1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0.18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1
修改一下IPADDR,NETMASK和GATEWAY的参数。
运行:
/etc/init.d/network reload
用ifconfig看新的IP是否已经加上
( Mon, 9 Aug 2010 20:04:37 +0800 )
Description:
导读: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考试要点,共十一章,供大家查漏补缺!
2010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时间是2010年9月18日至22日。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考试要点
青年人网
( Mon, 9 Aug 2010 19:52:14 +0800 )
Description: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题A)、B)、 C)、 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坚持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实施下列哪种质量保证措施,才能在开发过程中尽早发现和预防错误,把出现的错误克服在早期
A)技术评审
B)程序测试
C)文档审查
D)管理评审
(2)经验表明,在程序测试中,某模块与其他模块相比,若该模块已发现并改正的错误数目较多,则该模块中残存的错误数目与其他模块相比,通常应该
A)较少
B)较多
C)相似
D)不确定
(3)对程序中已发现的错误进行错误定位和确定出错性质,并改正这些错误,同时修改相关的文档,称为
A)测试
B)调试
C)错误分析
D)验证
(4)同行评审,有时称为同级评审,是一种通过作者的同行来确认缺陷和需要变更区域的检查方法。它主要分为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文档评审和
A)误差评审
B)项目评审
C)过程评审
D)组织体系评审
(5)数据流覆盖关注的是程序中某个变量从其声明、赋值到引用的变化情况,它是下列哪一种覆盖的变种
A)语句覆盖
B)控制覆盖
C)分支覆盖
D)路径覆盖
(6)程序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采用路径覆盖法进行测试,则至少需要几个测试用例可以覆盖所有可能的路径
A)5
B)6
C)7
D)8
(7)如果一个判定中的复合条件表达式为(A gt 1)or(B lt;= 3),则为了达到100%的条件覆盖率,至少需要设计多少个测试用例
A)1
B)2
C)3
D)4
(8)自底向上单元测试的策略是首先对模块调用图上的哪一层模块进行测试
A)最底层
B)下一层
C)最高层
D)上一层
(9)基本路径测试满足
A)语句覆盖
B)路径覆盖
C)分支覆盖
D)条件覆盖
(10)集成测试对系统内部的交互以及集成后系统功能检验了何种质量特性
A)正确性
B)可靠性
C)可使用性
D)可维护性
更多资料都在青年人网
( Mon, 9 Aug 2010 19:48:30 +0800 )
Description:
2010年上半年四川软考成绩查询开始。
( Wed, 4 Aug 2010 19:54:07 +0800 )
Description:
在许多人眼中***网卡是一项十分简单的操作,就是打开主机机箱、简单地插拔一下而已!事实上,***网卡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如果顺序搞错了,很有可能出现无法为新网卡设备分配IP地址,最终导致计算机无法上网的故障现象。
IP地址分配冲突
办公室有一台计算机的10M旧网卡为了跟上形势,准备升级到100M的网卡设备。在***新网卡设备时,为了图省事、方便,就直接将计算机电源先关闭了,然后打开计算机机箱外壳,拔掉旧网卡设备,重新插上新的网卡设备,最后***好计算机机箱外壳并接通电源,待计算机系统启动成功后,又按常规方法***好网卡的驱动程序,并为网卡设置好IP地址。
但是让人感到意想不到的是,IP地址分配完毕后,系统竟然弹出类似相同地址不能同时分配给两个网络适配器的故障提示,出现这样的故障提示计算机当然是不能上网了。
遇到这样的故障提示时,笔者起初感到很纳闷,自己明明已经将旧网卡设备从计算机中移除出去了,而且此时计算机中确实只***了一块网卡设备,那为什么系统会出现两个网络适配器的故障提示呢?
后来到网上搜索这一故障现象时,自己才明白怎么一回事,原来笔者在***新网卡之前,没有按照正确的顺序先进入系统设备管理器窗口,将旧网卡设备的驱动程序从系统中卸载出去,原先分配给旧网卡的IP地址仍然被没有完全被卸载出去的虚拟网卡占用着,所以当笔者再将以前的IP地址分配给新网卡设备时,系统自然就出现类似相同地址不能同时分配给两个网络适配器的故障提示了。
故障解决方法一
要解决无法为新网卡分配IP地址的故障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先将原先没有完全卸载的虚拟网卡从系统中删除掉,之后重新为新网卡设备分配IP地址就可以了。
在***有WindowsXP系统的计算机中,系统的控制面板窗口没有Windows2000系统所提供“添加/删除硬件”功能,取而代之的是“添加硬件”功能,尽管Windows XP系统的设备管理器窗口中提供有“显示隐藏的设备”功能,可是该功能并不能将已经删除了的旧网卡设备显示出来,这样的话我们自然也就无法通过这个功能将虚拟网卡设备从系统中卸载掉。
考虑到Windows 2000系统中的“添加/删除硬件”功能是通过“system32”文件夹下面的“hdwwiz.cpl”文件来实现的,而Windows XP系统使用的系统内核几乎与Windows 2000系统相同,那么我们能否借用Windows 2000系统中的“hdwwiz.cpl”文件,来在Windows XP系统中实现“添加/删除硬件”功能呢?
于是笔者先登录进一台***了Windows 2000系统的计算机中,打开该系统的资源管理器窗口,进入到“Windows”/“system32”子文件夹窗口中,找到其中的“hdwwiz.cpl”文件,粘贴到Windows XP系统的“Windows”/“system32”子文件夹窗口中,最后重新启动了一下Windows XP计算机系统。待Windows XP系统重启成功后,笔者打开了该系统的控制面板窗口,果然发现“添加/删除硬件”功能图标出现了。
用鼠标双击“添加/删除硬件”图标,发现系统很正常地弹出添加/删除硬件向导对话框,单击其中的“下一步”按钮,当系统弹出选择一个硬件任务的提示时,我们必须将向导提示界面中的“卸载/拔掉设备”项目选中,之后依次选中“卸载设备”/“显示隐藏设备”选项,这样我们就能在向导窗口中看到没有被卸载干净的虚拟网卡设备了,接下来再将旧的虚拟网卡设备选中,并单击“下一步”按钮,最后单击“是”按钮,这样就能将旧的虚拟网卡设备完全删除掉了。
一旦旧的网卡设备被删除掉后,那么原先被该设备占用的IP地址就被释放出来了,此时笔者迅速打开新网卡设备的属性设置窗口,并进入到对应的TCP/IP参数设置界面,在其中将释放出来的IP地址重新分配给你新网卡设备,分配好IP地址后,必须立即尝试了网络访问,结果发现计算机能够正常上网了,这说明无法分配IP地址的故障现象已经被顺利解决了。
故障解决方法二
此外,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让Windows XP系统快速地将隐藏的虚拟网卡设备删除掉,下面就是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
首先依次单击Windows XP系统桌面中的“开始”/“运行”命令,从弹出的系统运行对话框中,输入字符串命令“set devmgr_show_no resent_devices=1”,单击“确定”按钮后,再在系统运行对话框中执行“start devmgmt.msc”命令,进入到系统的设备管理器窗口中。
其次单击该窗口菜单栏中的“查看”菜单项,从弹出的下拉菜单中执行“显示隐藏设备”命令,随后用鼠标展开网络适配器选项,从该选项分支下面我们就能看到隐藏起来的旧网卡设备了,此时选中该虚拟网卡设备,并用鼠标右键单击之,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卸载”命令,这样就能将旧网卡设备从系统中彻底删除掉了。
( Wed, 4 Aug 2010 19:48:46 +0800 )
Description: 一个网络调查发现:87%的组织现在还在使用Exchange 2003或更早的版本。大家很不愿意采用2007版本,通常它被认为是服务器平台的Vista——充满缺陷并且可有可无。但是现在,升级到一个现代化的,改良的版本变得至关重要了:在一年多以前,已经终止了对2003版本的标准的支持,并且从那后,做了很多技术性的改进。
似乎一些将信将疑的组织需要一些好的理由,来把他们著名的但却很陈旧的系统迁移到已经改良过的2010版本,在这个版本中,可以更容易的获得业务上的连续性和适应性,可以支持虚拟化,并且还可以获得下面提到的所有好处。这是你的组织应该迁移到Exchange 2010的十个理由。
1,持续响应
国际上的研究表明:公司由于email的宕机时间,一个小时就要损失?10,000/$10,000。这个版本的Exchange可以让数据持续响应,这可以显著的减少崩溃,同时可以减少组织在这方面的损失。此外,根据微软的估算,部署Exchange 2010的成本可以在六个月以内收回来,这部分得益于在业务连续性方面的改进。
2,虚拟化
Exchange 2010支持虚拟化,可以合并。服务器虚拟化不仅能降低成本,减少维护方面的开支——包括人员,电力,冷却和空间。它还可以改善业务连续性——当一个虚拟机宕机的时候,计算机可以在另外一个还没有宕机的虚拟机上运行。
3,在存储方面节约成本
根据微软的说明,Exchange 2010的磁盘I/O(输入/输出)要比Exchange 2007少70%。因为这个原因,微软建议放弃SAN存储解决方案而采用更便宜的直接附加存储(direct attached storage)。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这个转变可以真正意义上降低成本。
4,更大的邮箱
支持使用更大,但却更慢的SATA(或SAS)磁盘与底层邮箱数据库架构的改变意味着更大的邮箱尺寸将成为配额。
5,语音信箱转接
最开始在Exchange 2007中引入的Unified Me ageing功能,提出了“universal i ox”的概念,在“universal i ox”里,email和语音邮件都是可用的,并且可以通过以下任何一个客户端来访问:
Outlook 2007或更高版本
Outlook Web A Outlook Voice Acce -从任何一部手机来访问
Windows Mobile 6.5或更高版本的设备
Exchange 2010提供了一个称作“语音邮件预览”的新功能,使用它可以看到收到的语音邮件的文本内容,这省去了“听”这个消息的所花费的时间。当收到一个语音消息的时候,接受者可以迅速的看一下预览来判断这是否是一个紧急事件。这个改进和其他的改进——例如管理来自于一个directory的声音和email(使用AD),给各个组织提供了一个在Exchange 2010中抛弃第三方的语音邮件解决方案的机会。
6,降低help desk的成本
Exchange 2010通过让用户来执行一些常见的任务来降低help desk的成本,这些任务本来是需要呼叫help desk才能完成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VAC)允许基于工作职能来授权,再加上基于Web的Exchange控制面板,可以让用户来承担联系人列表,更新AD中的个人信息和追踪消息的责任。这减少了呼叫help desk的次数,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利益。
7,更高的可用性
Exchange 2010建立在持续响应技术的基础上,这个技术最早在Exchange 2007中引入。因为管理员无需承担集群***的复杂性,所以这个技术比Exchange 2007的时候更容易部署。它可以很容易地和已经存在的邮箱服务器合并并且可以在数据库上提供了保护——使用Database Availability Grou -而不是服务器级别的。和以前的版本相比,因为支持自动化的故障转移,所以这个特性可以让恢复时间更快。
8,本地存档
在以前版本的Exchange中的一个大漏洞是缺少本地管理文档的解决方案。这既导致了未被管理的PST数量的激增,同时又增加了部署第三方解决方案的费用。随着Exchange 2010的到来——特别是今年即将到来的SP1——一个基本的存档套装可以开箱即用。
9,在本地运行或在云中运行
Exchange 2010给各个组织提供了一个选项,来选择是在本地运行Exchange,还是在云中运行Exchange。这种方式甚至允许组织在云中运行一些邮箱服务而把一些Exchange资源放在本地。由于把关键的邮箱服务交给云服务提供商,这给公司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对于过去一直驻留在本地服务器上的多数邮箱服务,公司也可以决定到底要放弃多少控制权。
10,更轻松的日程表分享
有了Federation for Exchange 2010,员工可以轻松地分享他们的日程表和外部接收人的分布列表。这个应用程序允许他们安排与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会晤,就像他们属于同一个组织一样。这也许并不能吸引每一个组织,但是那些在协同技术上花了大笔的钱的组织,将会看到Exchange 2010所提供的价值。
取得飞跃
由于经济情况不明朗,许多组织在非关键项目上的投资是小心谨慎的。尽管如此,如果他们遵循“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在优秀的IT服务管理上投资,那么成本的节约会省去他们在这类资产上的投资。Exchange 2010的采用,可以让最终用户更有效地使用IT,帮助服务更平滑的运行,从而建立了一个互相受益的循环。
( Wed, 4 Aug 2010 19:41:31 +0800 )
Description: “该死的鱼雷!全速前进。”
——海军上将Farragut
程序设计是这样一门艺术, 它将问题求解方案描述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形式。程序设计中很多工作都花费在寻找求解方案以及对其求精上。通常, 只有在真正编写程序求解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对问题本身理解透彻。
本书适合于那些从未有过编程经验但愿意努力学习程序设计的初学者, 它能帮助你理解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并获得实践技巧。我的目标是使你获得足够多的知识和经验, 以便能使用最新最好的技术进行简单有用的编程工作。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多长时间呢?作为大学一年级课程的一部分, 你可以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这本书的学习(假定你有另外四门中等难度的课程)。如果你是自学的话, 不要期望能花费更少的时间完成学习(一般来说, 每周15个小时, 共14周是合适的学时安排)。
三个月可能看起来是一段很长的时间, 但要学习的内容很多, 写第一个简单程序之前, 就要花费一个小时。而且, 所有学习过程都是渐进的: 每一章都会介绍一些新的有用的概念, 并通过从实际应用中获取的例子来阐述这些概念。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 你通过程序代码表达思想的能力——也就是让计算机按你的期望工作的能力, 会逐渐稳步地提高。我从不会说: “先学习一个月的理论知识, 然后看看你是否能使用这些理论吧。”
为什么要学习程序设计呢?因为计算机文化是建立在软件之上的。如果不理解软件, 那么你将退化到只能相信“魔术”的境地, 并且将被排除在很多最为有趣、最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领域之外。当谈论程序设计时, 我所想到的是整个计算机程序家族, 从带有GUI(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计算机程序, 到工程计算和嵌入式系统控制程序(如数码相机、汽车和手机中的程序), 以及文字处理程序等, 在很多日常应用和商业应用中都能看到这些程序。程序设计与数学有些相似, 如果认真去做的话, 它会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智力训练, 可以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然而, 由于计算机能做出反馈, 程序设计又不像大多数数学形式那么抽象, 因而对更多人来说更容易接受。可以说, 程序设计是一条能够打开你的眼界, 将世界变得更美好的途径。最后, 程序设计非常有趣。
为什么学习C++这门程序设计语言呢?学习程序设计不可能不借助一门程序设计语言, 而C++直接支持现实世界中的软件所使用的那些关键概念和技术。C++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 其应用领域几乎没有局限。从大洋深处到火星表面, 到处都能发现C++程序的身影。C++是由一个开放的国际标准组织全面考量、精心设计的。在任何一种计算机平台上都能找到高质量的和免费的C++实现。而且, 你用C++所学到的程序设计思想, 大多数都可直接用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 如C、C#、Fortran以及Java。最后一个原因, 我喜欢C++适合编写优美、高效的代码这一特点。
本书不是初学程序设计的简单入门教材, 我写此书的用意也不在此。我为本书设定的目标是:能让你学到基本的实用编程技术的最简单的书籍。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 因为很多现代软件所依赖的技术, 不过才出现短短几年时间。
我的基本假设是, 你希望编写供他人使用的程序, 并愿意认真负责地、 较高质量地完成这个工作;也就是说, 我假定你希望达到专业水准。因此, 我为本书选择的主题覆盖了开始学习实用编程技术所需要的内容, 而不只是那些容易讲授和容易学习的内容。如果某种技术是你做好基本编程工作所需要的, 那么本书就会介绍它, 同时展示用以支持这种技术的编程思想和语言工具, 并提供相应的练习, 期望你通过做这些练习来熟悉这种技术。但如果你只想了解“玩具程序”, 那么你能学到的将远比我所提供的少得多。另一方面, 我不会用一些实用性很低的内容来浪费你的时间, 本书介绍的内容都是你在实践中几乎肯定会用到的。
如果你只是希望直接使用别人编写的程序, 而不想了解其内部原理, 也不想亲自向代码中加入重要的内容, 那么本书不适合你。请考虑是否采用另一本书或另一种程序设计语言会更好些。如果这大概就是你对程序设计的看法, 那么请同时考虑一下你从何得来的这种观点, 它真的满足你的需求吗?人们常常低估程序设计的复杂程度和它的重要性。我不愿看到你不喜欢程序设计, 只是因为你的需求与我所描述的部分软件之间不匹配。信息技术世界中还有很多部分是不要求程序设计知识的, 那些领域可能适合你。本书面向的是那些确实希望编写和理解复杂计算机程序的人。
考虑到本书的结构和注重实践的特点, 它也可以作为程序设计方面的第二本书, 适合那些已经了解一点C++的人, 和那些会用其他语言编程, 现在想学习C++的人。如果你属于其中一类, 我不好估计你学习这本书要花费多长时间。但我可以给你的建议是, 多做练习。因为你在学习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习惯用熟悉的、旧的方式编写程序, 而不是在适当的地方采用新技术, 多做练习会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曾经按某种更为传统的方式学习过C++, 那么在进行到第7章之前, 你会发现一些令你惊奇的和有用的内容。除非你的名字是Stroustrup, 否则你会发现我在本书中所讨论的内容不是“你父辈的C++”。
学习程序设计要靠编程实践。在这一点上, 程序设计与其他需要实践学习的技能是相似的。你不可能仅仅通过读书就学会游泳、演奏乐器或者开车, 你必须进行实践。同样, 不读程序、不写程序就不可能学会程序设计。本书给出了大量代码实例, 都配合有说明文字和图表。你需要通过读这些代码来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概念和原理, 并掌握用来表达这些思想、概念和原理的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但有一点很重要, 仅仅读代码是不能学会编程实践技巧的。为此, 你必须进行编程练习, 通过编程工具熟悉编写、编译和运行程序。你需要亲身体验编程中会出现的错误, 学习如何修改它们。总之, 在学习程序设计的过程中, 编写代码的练习是不可替代的。而且, 这也是乐趣所在!
另一方面, 程序设计远非只是遵循一些语法规则和阅读手册那么简单。本书的重点不在于C++的语法, 而在于理解基础思想、原理和技术, 这是一名好程序员所必备的。只有设计良好的代码才有机会成为一个正确、可靠和易维护的系统的一部分。而且, “基础”意味着延续性: 当现在的程序设计语言和工具演变甚至被取代后, 这些基础知识仍会保持其重要性。
那么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又如何呢?它们都属于程序设计范畴吗?当然不是!但程序设计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 是所有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基础,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对算法、数据结构、用户接口、数据处理和软件工程等领域的重要概念和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但本书不能取代对这些领域全面、均衡的学习。
代码可以很有用, 同样也可以很优美。本书会帮你了解优美的代码意味着什么, 并帮你掌握构造优美代码的原理和实践技巧。祝你学习顺利!
致学生
到目前为止, 我在德州农工大学已经用本书的初稿教过1000名以上的大一新生, 其中60%曾经有过编程经历, 而剩余40%从未见过哪怕一行代码。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是成功的, 所以你也可以成功。
你不一定是在某门课程中来学习本书, 我认为本书会广泛用于自学。然而, 不管你学习本书是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还是自学, 都要尽量与他人协作。程序设计有一个不好的名声——它是一种个人活动, 这是不公正的。大多数人在作为一个有共同目标的团体的一份子时, 工作效果更好, 学习得更快。与朋友一起学习和讨论问题不是***!而是取得进步最有效, 同时也是最快乐的途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 与朋友一起工作会促使你表达出你的思想, 这正是测试你对问题理解和确认你的记忆的最有效的方法。你没有必要独自解决所有编程语言和编程环境中的难题。但是, 请不要自欺欺人, 不去完成那些简单练习和大量的习题(即使没有老师督促你, 你也不应这样做)。记住, 程序设计(尤其)是一种实践技能, 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如果你不编写代码(完成每章的若干习题), 那么阅读本书就纯粹是一种无意义的理论学习。
大多数学生, 特别是那些爱思考的好学生, 有时会对自己努力工作是否值得产生疑问。当(不是如果)你产生这样的疑问时, 休息一会儿, 重新阅读这篇前言, 阅读一下第1章(“计算机、 人和程序设计”)和第22章(“思想和历史”)。在那里, 我试图阐述我在程序设计中发现了哪些令人兴奋的东西, 以及为什么我会认为程序设计是能为世界带来积极贡献的重要工具。如果你对我的教学理念和一般方法有疑问, 请阅读第0章(“致读者”)。
你可能会对本书的厚度感到担心。本书如此之厚的一部分原因是, 我宁愿反复重复一些解释说明或增加一些实例, 而不是让你自己到处找这些内容, 这应该令你安心。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 本书的后半部分是一些参考资料和补充资料, 供你想要深入了解程序设计的某个特定领域(如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 文本分析或数值计算)时查阅。
还有, 学习中请耐心些。学习任何一种重要的、有价值的新技能都要花费一些时间, 而这是值得的。
致教师
本书不是一门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101课程, 而是一本关于如何构造能实际工作的软件的书。因此本书省略了很多计算机科学系学生按惯例要学习的内容(图灵完全、 状态机、 离散数学、 乔姆斯基文法等)。硬件相关的内容也省略了, 因为我假定学生从幼儿园时代就已经通过不同途径使用过计算机了。本书也不准备涉及一些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重要的主题。本书是关于程序设计的(或者更一般地, 是关于如何开发软件的), 因此关注的是少量主题的更深入的细节, 而不是像传统计算机课程那样讨论很多主题。本书试图只做好一件事, 计算机科学不是一门课程可以囊括的。如果本书(本课程)被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很多我们最早的学生都是电子专业的)、信息科学或者其他相关专业所采用, 我希望这门课程能和其他一些课程一起进行, 共同形成对计算机科学的完整介绍。
请阅读第0章, 那里有对我的教学理念、一般教学方法等的介绍。请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将这些观点传达给你的学生。
本书网站的网址为wwwstroustrupcom/Programming, 其中包含了各种使用本书讲授和学习程序设计所需的辅助资料。这些资料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 但对于初学者, 现在可以找到下面一些资料:
基于本书的讲义的幻灯片。
一本教师指南。
本书中使用的库的头文件和实现。
本书中实例的代码。
某些习题的解答。
可能有用的一些链接。
勘误表。
欢迎随时提出对这些资料的改进意见。
我要特别感谢我已故的同事和联合导师Lawrence “Pete” Peterson, 很久以前, 在我还未感受到教授初学者的惬意时, 是他鼓励我承担这项工作, 并提供了很多能令课程成功的教学经验。没有他, 这门课程的首次尝试就会失败。他参与了这门课程最初的建设, 本书就是为这门课程所著。他还和我一起反复讲授这门课程, 汲取经验, 不断改进课程和本书。在本书中我使用的“我们”这个字眼, 最初的意思就是指“Pete和我”。
我要感谢那些直接或间接帮助过我撰写本书的学生、助教以及德州农工大学讲授ENGR 112课程的教师, 以及Walter Daugherity, 他曾讲授过这门课程。还要感谢Damian Dechev、 Tracy Hammond、 Arne Tolstrup Madsen、 Gabriel Dos Reis、 Nicholas Stroustrup、 J C van Winkel、 Greg Versoonder、 Ro ie Ward和Leor Zolman, 他们对本书初稿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感谢Moge Ha en为我解释引擎控制软件。感谢Al Aho、 Stephen Edwards、 Brian Kernighan和Daisy Nguyen, 他们帮助我在夏天躲开那些分心的事来完成本书。
感谢AddisonWesley公司为我安排的审阅人: Richard E ody、 David Gustafson、 Ron McCarty和K Narayanaswamy, 他们基于自身讲授C++课程或者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01课程的经验, 对本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还要感谢我的编辑Peter Gordon为本书提出的很多有价值的意见以及他极大的耐心。我非常感谢AddisonWesley公司为本书组织的制作团队的同仁, 他们为本书的高质量出版做出了很多贡献, 他们是: Julie Grady (校对)、 Chris Keane (排版)、 Rob Mauhar (插图)、 Julie Nahil (制作编辑)和Barbara Wood (文字编辑)。
另外, 我本人对本书代码的检查很不系统, Bashar Anabtawi、 Yinan Fan和Yuriy Solodkyy使用微软C++ 71版(2003)和80版(2005)以及GCC 344版检查了所有代码片段。
我还要感谢Brian Kernighan和Doug McIlroy为程序设计类书籍的撰写定下了非常高的标准, 以及De is Ritchie和Kristen Nygaard为实用编程语言设计提供的非常有价值的经验。
( Wed, 4 Aug 2010 19:36:37 +0800 )
Description: 使用MySQL,安全问题不能不注意。以下是MySQL提示的23个注意事项:
1。如果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连接需要跨越并通过不可信任的网络,那么就需要使用SSH隧道来加密该连接的通信。
2。用set pa word语句来修改用户的密码,三个步骤,先“mysql -u root”登陆数据库系统,然后“mysql update mysql.user set pa word=pa word(’newpwd’)”,最后执行“flush privileges”就可以了。
3。需要提防的攻击有,防偷听、篡改、回放、拒绝服务等,不涉及可用性和容错方面。对所有的连接、查询、其他操作使用基于ACL即访问控制列表的安全措施来完成。也有一些对SSL连接的支持。
4。除了root用户外的其他任何用户不允许访问MySQL主数据库中的user表;
加密后存放在user表中的加密后的用户密码一旦泄露,其他人可以随意用该用户名/密码相应的数据库;
5。用grant和revoke语句来进行用户访问控制的工作;
6。不使用明文密码,而是使用md5()和sha1()等单向的哈系函数来设置密码;
7。不选用字典中的字来做密码;
8。采用防火墙来去掉50%的外部危险,让数据库系统躲在防火墙后面工作,或放置在DMZ区域中;
9。从因特网上用nmap来扫描3306端口,也可用telnet server_host 3306的方法测试,不能允许从非信任网络中访问数据库服务器的3306号TCP端口,因此需要在防火墙或路由器上做设定;
10。为了防止被恶意传入非法参数,例如where ID=234,别人却输入where ID=234 OR 1=1导致全部显示,所以在web的表单中使用”或”"来用字符串,在动态URL中加入%22代表双引号、%23代表井号、%27代表单引号;传递未检 查过的值给mysql数据库是非常危险的;
11。在传递数据给MySQL时检查一下大小;
12。应用程序需要连接到数据库应该使用一般的用户帐号,只开放少数必要的权限给该用户;
13。在各编程接口(C C++ PHP Perl Java JDBC等)中使用特定‘逃脱字符’函数;
在因特网上使用mysql数据库时一定少用传输明文的数据,而用SSL和SSH的加密方式数据来传输;
14。学会使用tcpdump和strings工具来查看传输数据的安全性,例如tcpdump -l -i eth0 -w -src or dst port 3306 | strings。以普通用户来启动mysql数据库服务;
15。不使用到表的联结符号,选用的参数 –skip-symbolic-links;
16。确信在mysql目录中只有启动数据库服务的用户才可以对文件有读和写的权限;
17。不许将proce 或super权限付给非管理用户,该mysqladmin proce list可以列举出当前执行的查询文本;super权限可用于切断客户端连接、改变服务器运行参数状态、控制拷贝复制数据库的服务器;
18.file权限不付给管理员以外的用户,防止出现load data ‘/etc/pa wd’到表中再用select 显示出来的问题;
19。如果不相信DNS服务公司的服务,可以在主机名称允许表中只设置IP数字地址;
20。使用max_user_co ectio 变量来使mysqld服务进程,对一个指定帐户限定连接数;
21.grant语句也支持资源控制选项;
22。启动mysqld服务进程的安全选项开关,–local-infile=0 或1 若是0则客户端程序就无法使用local load data了,赋权的一个例子grant i ert(user) on mysql.user to ‘user_name’@'host_name’;若使用–skip-grant-tables系统将对任何用户的访问不做任何访问控制,但可以用 mysqladmin flush-privileges或mysqladmin reload来开启访问控制;默认情况是show databases语句对所有用户开放,可以用–skip-show-databases来关闭掉。
23。碰到Error 1045(28000) Acce Denied for user ‘root’@'localhost’ (Using pa word:NO)错误时,你需要重新设置密码,具体方法是:先用–skip-grant-tables参数启动mysqld,然后执行 mysql -u root mysql,mysqlupdate user set pa word=pa word(’newpa word’) where user=’root’;mysqlFlush privilege ,最后重新启动mysql就可以了。
( Wed, 4 Aug 2010 19:31:57 +0800 )
Description: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模拟试题集(带分析)汇总
更新完毕!
计算机频道整理 ( Tue, 3 Aug 2010 17:53:26 +0800 )
Description: 1、什么时候使用多路由协议?
当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要交换路由信息时,就要用到多路由协议。当然,路由再分配也可以交换路由信息。下列情况不必使用多路由协议:
从老版本的内部网关协议(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 G P)升级到新版本的I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