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方体abcd a1b1-A1B1C1D1中,E,F,G分别为BB1,CC1…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单元测试题(理)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
=(sinα,x,1),向量
=(3,cos
α,5),且
,则x的值是
              B.
             D.16
2.如图,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
中,P为A
的中点,Q为A
上任意一点,E、F为CD上任意两点,且EF的长为定值,则下面的四个值中不为定值的是
A.点P到平面QEF的距离
B.直线PQ与平面PEF所成的角
C.二面角P-EF-Q的大小
D.三棱锥P-QEF的体积
3.设平面α∩平面β=l,点A、B∈α,点C∈β,且A、B、C均不在直线l上,给出四个命题
       ②
   ④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G是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ABCDEF所在平面外一点,GA⊥AB,GA⊥AF,为求G与CD的距离,作GQ⊥CD于Q,则有
A.Q为CD中点           B.Q与D重合
C.Q与C重合           D.以上都不对
5.正四面体ABCD中,E为棱AD中点,连CE,则CE和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B.
              D.
6.如图所示,在底面是梯形的四棱锥S-ABCD中,AD∥BC,∠ABC=90°,SA⊥平面ABCD,SA=AB=BC=1,AD=
,则平面SCD与平面SBA所成较小的二面角的正切值为
             B.
             D.
7.棱长都是3的正三棱锥,连结各侧面的中心作一个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
             B.
             D.
8.正方体ABCD-A
中,点P在侧面BCC
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保持AP⊥BD
,则动点P的轨迹是
A.线段BC
B.线段B
中点与CC
中点连成的线段
D.BC中点与B
中点连成的线段
9.长方体ABCD-A
中,共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
,则A,C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B.
C.6               D.
10.半径为1的球面上有三点A、B、C,而A和B,A和C之间的球面距离都是
,B和C之间的球面距离是
,则过A、B、C三点的截面的面积是
             B.
             D.
11.四棱柱ABCD-A
的底面ABCD为正方形,侧棱与底面边长为2a,且∠A
AD =∠A
AB =60°,则侧棱AA
和截面B
DB的距离是
A.2a              B.a
              D.
12.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4,E是AB的中点,F为BC上任一点,将△ADE和△DCF分别沿DE,DF折起,使A,C重合于A′,则点A′到平面DEF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B.
             D.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已知平面α和平面β交于直线l,P是空间一点,PA⊥α,垂足为A,PB⊥β,垂足为B,且PA=1,PB=2,若点A在β内的射影与点B在α内的射影重合,则点P到l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
14.在平面几何里有射影定理:“设△ABC的两边AB⊥AC,D为A点在BC边上的射影,则AB
=BD·BC”(如图5(1)).拓展到空间,在四面体ABCD中,设DA⊥平面ABC,点O为点A在平面BCD内的射影,且O点在△BCD内(如图(2)).类比平面几何的射影定理,△ABC、△BOC和△BDC三者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15.如图表示一个正方体表面的一种展开图,图中的四条线段AB,CD,EF和GH在原正方体中相互异面的有_________对.
16.如图,在正方体ABCD-A
中,E,F,G,H分别是棱CC
D,CD的中点,N是BC的中点,点M在四边形EFGH及其内部运动,则M满足条件_____时,有MN∥平面B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
中,设线段A
C与平面ABC
交于Q,求证:B、Q、D
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PA⊥矩形,ABCD所在平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PAD;
(2)求证:MN⊥CD;
(3)若∠PDA=45°,求证:MN⊥平面PCD.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
中,DA=AA
=1,AB=a(a0).
(1)当a为何值时,棱AB上至少存在一点P,使得D
P⊥PC.
(2)当AB上存在惟一一点P使D
P⊥PC时,求异面直线PB
所成的角.
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平面PAD⊥平面ABCD,△PAD是正三角形,ABCD是矩形,M是AB的中点,PC与平面ABCD成30°角.
(1)求
(2)求二面角P-MC-D的大小;
(3)当AD的长为多少时,点D到平面PMC的距离为2.
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
中,AB=AA
,E是棱BB
上的点,且平面A
EC⊥平面AA
  (1)试确定点E的位置;
  (2)若把平面A
EC与平面A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60°时的正三棱柱称为“黄金棱柱”,请判断此棱柱是否为“黄金棱柱”,并说明理由.
22.(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M、N分别在边DA、BC上滑动,且MN∥AB,AC与MN交于点O,现把平面MNCD沿MN折成120°的二面角,使它到面MNEF的位置.
  (1)求证:不论MN怎样平行移动,∠AOE的大小不变;
  (2)当A、E两点间的距离最小时,证明:平面AOE⊥平面ABE.空间两条直线综合 一、 选择题
(1)异面直线是 ( )
(A)空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B)分别位于两个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C)平面内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外一条直线
(D)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2)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是 ( )
(A)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B)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的长度
(C)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 (D)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的长度
(3)在正方体ABCD-A′B′C′D′中,有如下四对异面直线:
①AD′和CB′ ②AC和BB′ ③AC和BA′ ④DB和A′C
其中所成角是
的异面直线的对数是 ( )
(A)0 (B)2 (C)3 (D)4
(4)给出下列命题:
① 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②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是相交直线
③ 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异面的直线必与另一条也异面
④ 与两条相交直线中一条异面的直线必与另一条也异面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A)0 (B)1 (C)2 (D)3
(5)正方体ABCD-A
的棱长为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A
是异面直线 (B)AA
与BC的公垂线是a
(C)AA
与BC的距离是a (D)AA
C的公垂线是AB
(6)设异面直线a、b分别在平面α、β上,且α∩β=l,则直线l与a、b的关系是 ( )
(A)l与a、b都相交 (B)l至少与a、b中一条相交
(C)l至多与a、b中一条相交 (D)l至少与a、b中一条平行
(7)在空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四条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B)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D)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8)如图1—12,M、N、P分别是正方体ABCD-A′B′C′D′的三个面ABCD、CC′D′D、BCC′B′的中心,则A′M与NP所成的角是( )
(9)空间两条平行线是指( )
(A) 在空间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B) 分别与第三条直线成等角的两条直线
(C) 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D) 都和第三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
(10)一条直线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那么它们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是( )
(A) 0(B)1 (C)2 (D)3
(11)a、b、c是三条直线,若a⊥c,b⊥c,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 )
(A) a与b相交 (B)a与b平行
(C)a与b异面 (D)以上三种关系都有可能
(12)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① 若两条直线a、b都与直线c平行,则直线a与b平行;
② 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
③ 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则这两个角相等;
④ 一条直线和一组平行直线中的每一条直线所成的角都相等 .
其中正确命题为
(A)②和③ (B)①和② (C)①和④ (D)③和④
(13)a、b、c是三条直线,且满足a∥b,a⊥c,则b 与c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 (B)平行 (C)异面 (D)相交
(14)已知空间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顺次连结空间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 ( )
(A)菱形 (B)正方形 (C)矩形 (D)平行四边形
(15)下面图形中,能正确表示出语句“a与b是异面直线”的是 ( )
(A)①、②和③(B)①、②、③和④(C)①、②、③和⑤(D)①、②、③、④和⑤
二、 填空题
(16)如果两个平面α和β、α∩β=l,直线a
α,直线b
β,且a,b和l都不相交,那么a和b的位置关系是 hy hy hy hy hy hy;________.
(17)已知直线a、b、c是两两垂直的异面直线,d是b、c的公垂线,那么d与a的关系是_____
(18)在长方体ABCD-A
中,已知∠BAB
=6,则AB与A
所成的角为_____;A
所成的角为____;A
与DB的距离为____.
(19)正方体12条棱中,组成异面直线的对数是____;12条面对角线中,组成异面直线的对数是____.
(20)ABCD是空间四边形,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则BC与AD的位置关系是____;四边形EFGH是____形;当____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当____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当____时,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三、 解答题
(21)求证: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相交于不同点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22)如图1—14;已知两个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和AB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求异面直线AC和BF所成角的大小. (23)如图1—15,在正方体ABCD-A
中,E、F分别是BB
,CC1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E和BF所成角的余弦值. (24)如图1—16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对角线BD和AC的中点,又EF和AD所成的角与EF和BC所成的角相等.
求证:AD=BC. (25)空间四边形ABCD的长都是10,对角线BD=8,AC=16,E、F分别是AC、BD的中点.
(Ⅰ)求证::EF是AC、BD的公垂线段;
(Ⅱ)求出异面直线AC、BD的距离.
空间两条直线综合***
(1)D(2)D(3)C(4)A(5)C(6)B(7)C(8)D(9)C(10)C(11)D(12)C(13)A(14)C(15)D
(16)平行(17)平行直线(18)
;3 (19)24;30(20)异面直线;平行四边形;BD=AC;BD⊥AC;BD=AC且 BD⊥AC (21)提示:用反证法 (22)
提示:可用补形法达到平移直线的目的
提示:取D
D的中点G,连结AG、GE,则GA与AE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就是异面直线AE与BF所成的角,在△AGE中可解得cos∠GAE=
(如果平移BF,则连结EC
,在△AEC
中,可得
cos∠AEC
,但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应为锐角或直角,因此所求余弦值为
) (24)提示:取AB中点G,DC中点H,关键证EGFH是菱形 (25)(Ⅰ)连结AE、EC,可证AE=CE,又F是AC中点,推得△AEF
△CEF,从而EF⊥AC,同理,连结BF、DF,可证得△BFE
△DFE,
从而EF⊥BD,于是EF是AC、BD的公垂线 (Ⅱ)
关 文 章
-----------------------------------------------------------------------
中国基础教育网 版权所有,2000-2002
Copyright
2000_2002 cbe21.com.All Rights Reserved育星教育网--为中学教育提供动力。
资源名称
资源简介
您现在正在浏览:
空间几何何与空间向量测试题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下载点数:
文件类型:
会员级别:
普通会员
资源大小:
资源评级:
更新时间:
2011-3-19 22:51:50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资源提供:
zcj0902
下载情况:
 总计: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3780字。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M为AC与BD的交点,若 = , = , = .则下列向量中与 相等的向量是
  A. B.
  C. D.
  1.A = + (- )=- + + .
  2.已知 ,C为线段AB上一点,且 ,则C点的坐标为
  A. B. C. D.   2.C
  3.空间四边形OABC,其对角线为OB、AC,M、N分别为对边OA、BC的中点,点G在线段MN上,且 ,现用基向量 表示向量 ,则 的值分别为
  A. B.   C. D.   3.B   .
  4.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则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
  A. B. C. 或 D.
  4.C .
  5.已知平行六面体 中,AB=4,AD=3, , , ,则 等于   A.85 B. C. D.50
  5.B 只需将 ,利用 即可求得 .
  6.已知正四面体O-ABC,E、F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OE与BF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6.A 设正四面体O-ABC的棱长为1, ,
  则 ,
  ,故OE与B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7.设A、B、C、D是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且满足 ,则BCD是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不确定
  7.B 过点A的棱两两垂直,通过设棱长应用余弦定理可得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8.设G为 的重心, ,则 的值为
  A. B.3 C.-3 D.   8.D 对于G为 的重心,可得 ,从而可得:
  可设 ,容易得 的值为 .
  9.在三棱柱ABC-A1B1C1 中, ,AB=BC=AA1, ,点E、F分别是棱AB、BB1的中点,则直线EF与BC1所成的角是
  A. B. C. D.   9.B 以B点为坐标原点,以BC、BA、BB1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B=BC=AA1=2,则
  10.如图所示,ABCD-EFGH为边长等于1的正方体,若P点在正方体的内部且满足 ,则P点到直线AB的距离为
  A. B. C. D.   10.A 过P作 于M,过M作 于N,连接PN,则PN即为所求. , , .
  11.正四棱锥S-ABCD的侧棱长为 ,底面的边长为 ,E是SA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和SC所成的角等于
  A. B. C. D.   11.C 设S在底面的射影为O,以OA、OB、OS所在直线x,y,z轴建立坐标系如图.
  则   E点坐标为 ,
  , 异面直线BE与SC的夹角为 .
  12.已知 ,且 ,则 等于
  A.1 B. C. D.
  12.D ,知 ,说明 与 方向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若 , ,则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
  13. ,得 , .
  14.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其对角线为OB、AC,M、N分别是对边OA、BC的中点,点G在线段MN上,且 ,现用基组 表示向量 ,有 =x ,则x、y、z的值分别为 .
  14. ;
  15.直三棱柱 中, 且 ,E、F分别是AB,CC1的中点,那么A1C与EF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
  15. 分别以BA,BC,BB1为x,y,z轴建系,则
  16.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
  ① ;②
  ③向量 与向量 的夹角是
  ④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体积为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为_____________.
  16. ①② ①中, ,故①正确;
  ②中 ,故②正确;③中 与 两异面所成角为 ,但 与 的夹角为 ,故③不正确;④中 ,故④也不正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的每条边和对角线的长都等于 ,M、N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
  (1)求MN的长;(2)求异面直线AN与CM所成角的余弦值。
  17.解:如图所示,设 ,由题意可知 ,且 三向量两两夹角均为 。
  (1)
  MN的长为 。
  (2)设向量 与 的夹角为 ,
  又 ,
  向量 与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从而异面直线AN与CM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 ,E、F分别是棱 与BB1上的点,且EC=BC=2FB=2.
  (1)求证:平面AEF 平面AA1C1C;
  (2)求截面AEF与底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18.解:以O为原点, 分别为x,y,z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由条件知:EC=BC=2,FB=1,OA=1,OB= ,从而 .
  (1)连结AE与OO1交于M,连结MF,可得
  则 ,即 ,所以 .
  (2)取EF中点//底面ABCD,所以只要求面AEF与MFG所成的二面角即可.
  G(0,1,1), ,即 ,可见 是面AEF与面MFG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在 中, ,
  显然 ,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 .
  19.(本小题满分12分)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2,-1,-4}, ={4,2,0}, ={-1,2,-1}.
  (1)求证:PA⊥底面ABCD;
  (2)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3)对于向量 ={x1,y1,z1}, ={x2,y2,z2}, ={x3,y3,z3},定义一种运算:
  ( × )• =x1y2z3+x2y3z1+x3y1z2-x1y3z2-x2y1z3-x3y2z1,试计算( × )• 的绝对值的值;说明其与四棱锥P—ABCD体积的关系,并由此猜想向量这一运算( × )• 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19.(1)证明:∵ =-2-2+4=0,∴AP⊥AB.
  又∵ =-4+4+0=0,∴AP⊥AD.
  ∵AB、AD是底面ABCD上的两条相交直线,∴AP⊥底面ABCD.
  (2)解:设 与 的夹角为θ,则
  cosθ=
  V= | |•| |• inθ•| |=
  (3)解:|( × )• |=|-4-32-4-8|=48它是四棱锥P—ABCD体积的3倍.
  猜测:|( × )• |在几何上可表示以AB、AD、AP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或以AB、AD、AP为棱的直四棱柱的体积).
  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锥P-OAC中,OP、OA、OC两两互相垂直,且OP=OA=1,OC=2,B为OC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PC与AB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求二面角C-PA-B的余弦值.
  20.解:如图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1,0,0),B(0,1,0),C(0,2,0),P(0,0,1)
  (Ⅰ) =(0,2,0), =(-1,1,0)
  co lt , =
  (Ⅱ)取PA的中点E,则PA⊥平面EOC,故PA⊥EB,PA⊥EC.
  ∴∠BEC为二面角B-PA-C的平面角,
  ∵E( ,0, ), =(- ,1,- ), =(- ,2,- )
  ∴co lt; , =   ∴二面角C-PA-B的余弦值为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2,CC1=4,点E在线段BB1上,且EB1=1,D、F、G分别为CC1,C1B1,C1A1的中点.
  (1)求证:
  (2)求证:平面BGF//平面ABD
  (3)求平面BGF与平面ABD的距离.
  21.解(1)如图,由条件知,BA,BC,BB1两两相互垂直,以B为坐标原点,BA、BC、BB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由条件知B(0,0,0),D(0,2,2),B1(0,0,4)
  设 ,则
  所以, ,
  所以 ,
  因此 .
  (2)由题意知E(0,0,3),
  所以 , ,
  所以 ,结合(1)可知,面EGF//面ABD.
  (3)由(1)、(2)知, 是平面ABD的法向量,
  所以 在 上的射影长 ,
  所以点F到平面ABD的距离为 .
  由(2)知,面EGF与面ABD的距离即点F到面ABD的距离为 .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所示,已知长方体 中, ,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 于 , 为 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 与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求平面 与平面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余弦值;
  (3)求点A到平面 的距离.
  22.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
  ,可得
  又 ,从而BD与平面 所成的角
  即为 .
  从而易求得
  (1)因为
  所以
  即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2)易知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
  设 是平面BDF的一个法向量.
  又 ,
  所以
  取 ,所以 ,即平面BDF与平面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余弦值为 .
  (3)点 到平面BDF的距离,即 在平面BDF的法向量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所以距离
  故点 到平面BDF的距离为 .
  参考***
  1.A = + (- )=- + + .
  2.C
  3.B   .
  4.C .
  5.B 只需将 ,利用 即可求得 .
  6.A 设正四面体O-ABC的棱长为1, ,
  则 ,
  ,故OE与B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7.B 过点A的棱两两垂直,通过设棱长应用余弦定理可得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8.D 对于G为 的重心,可得 ,从而可得:
  可设 ,容易得 的值为 .
  9.B 以B点为坐标原点,以BC、BA、BB1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B=BC=AA1=2,则
  10.A 过P作 于M,过M作 于N,连接PN,则PN即为所求. , , .
  11.C 设S在底面的射影为O,以OA、OB、OS所在直线x,y,z轴建立坐标系如图.
  则   E点坐标为 ,
  , 异面直线BE与SC的夹角为 .
  12.D ,知 ,说明 与 方向相同,
  13. ,得 , .
  14. ;
  15. 分别以BA,BC,BB1为x,y,z轴建系,则
  16. ①② ①中, ,故①正确;
  ②中 ,故②正确;③中 与 两异面所成角为 ,但 与 的夹角为 ,故③不正确;④中 ,故④也不正确.
  17.解:如图所示,设 ,由题意可知 ,且 三向量两两夹角均为 。
  (1)
  MN的长为 。
  (2)设向量 与 的夹角为 ,
  又 ,
  向量 与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从而异面直线AN与CM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
  18.解:以O为原点, 分别为x,y,z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由条件知:EC=BC=2,FB=1,OA=1,OB= ,从而 .
  (1)连结AE与OO1交于M,连结MF,可得
  则 ,即 ,所以 .
  (2)取EF中点//底面ABCD,所以只要求面AEF与MFG所成的二面角即可.
  G(0,1,1), ,即 ,可见 是面AEF与面MFG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在 中, ,
  显然 ,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 .
  19.(1)证明:∵ =-2-2+4=0,∴AP⊥AB.
  又∵ =-4+4+0=0,∴AP⊥AD.
  ∵AB、AD是底面ABCD上的两条相交直线,∴AP⊥底面ABCD.
  (2)解:设 与 的夹角为θ,则
  cosθ=
  V= | |•| |• inθ•| |=
  (3)解:|( × )• |=|-4-32-4-8|=48它是四棱锥P—ABCD体积的3倍.
  猜测:|( × )• |在几何上可表示以AB、AD、AP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或以AB、AD、AP为棱的直四棱柱的体积).
  20.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1,0,0),B(0,1,0),C(0,2,0),P(0,0,1)
  (Ⅰ) =(0,2,0), =(-1,1,0)
  co lt , =
  (Ⅱ)取PA的中点E,则PA⊥平面EOC,故PA⊥EB,PA⊥EC.
  ∴∠BEC为二面角B-PA-C的平面角,
  ∵E( ,0, ), =(- ,1,- ), =(- ,2,- )
  ∴co lt; , =   ∴二面角C-PA-B的余弦值为
  21.解(1)如图,由条件知,BA,BC,BB1两两相互垂直,以B为坐标原点,BA、BC、BB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由条件知B(0,0,0),D(0,2,2),B1(0,0,4)
  设 ,则
  所以, ,
  所以 ,
  因此 .
  (2)由题意知E(0,0,3),
  所以 , ,
  所以 ,结合(1)可知,面EGF//面ABD.
  (3)由(1)、(2)知, 是平面ABD的法向量,
  所以 在 上的射影长 ,
  所以点F到平面ABD的距离为 .
  由(2)知,面EGF与面ABD的距离即点F到面ABD的距离为 .
  22.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
  ,可得
  又 ,从而BD与平面 所成的角
  即为 .
  从而易求得
  (1)因为
  所以
  即异面直线 、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2)易知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 .
  设 是平面BDF的一个法向量.
  又 ,
  所以
  取 ,所以 ,即平面BDF与平面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余弦值为 .
  (3)点 到平面BDF的距离,即 在平面BDF的法向量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所以距离
  故点 到平面BDF的距离为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相关资源
下载说明: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5]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如果下载回来的部分压缩包需要解压密码的话,解压密码就是ht88zxywzyz2003@
资源评论
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
Copyright
www.ht88.com. 保留所有权利,禁止将我站原创资源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