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iandixiaoxi (天地小狼|我穿梭金星木星水星,月影在追寻), 信区: SWD
题: [合集]轩辕剑大事纪年表(四又二分之一版)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0年03月25日22:13:3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
baileifirst (Win7 RC on T400), 信区: SWD
轩辕剑大事纪年表(四又二分之一版)zz
北大未名站 (2009年04月26日02:03:33 星期天), 转信
───────────────────────────────────────
原帖:http://dakkifox.blog.hexun.com/31742256_d.html
此版本为第四版的DEBUG版,参考了汉之云年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若干物品的细节部分
,修正若干错误并调整少量时间分布,适量增加游戏内容。当然,一般来说补丁会带入新
的BUG,那只有等到轩陆上市之后再做修正了。由于此次更新量不大,所以狐狸特别附赠
若干追加资料供参考。
初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5017329_d.html
再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6705395_d.html
三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8059202_d.html
四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16207702_d.html
上古神话年代:盘古以盘古斧开天辟地,此后于海上建木上沉睡。众神以昆仑仙境中的造
物仙鼎进行造世工程。女娲造出了世间生灵,包括人以及妖魔,并以造物仙鼎为原型造出
了缩略版——炼妖壶。伏羲以太一之轮决定天下万物的生克规律,并将其安置在昊天界里
千年开放一次的太一神殿中。不知何故众神升天,昆仑仙境也自人间消失。神农氏尝百草
,并以神农鼎敖炼仙药。为了救活病亡之爱女白玉,伏羲取出伏羲琴,而女娲造出女娲石
,以伏羲所研究出的“天女白玉轮”救活女儿。昆仑镜自昆仑天宫失踪。崆峒印出现。路
西法(撒旦)堕天,赛特前世随同撒旦一起叛乱,并设计出反曼陀罗阵。西方魔界入侵中
原,中华诸神布下九天结界。
五方天帝并立年代:饕餮被昊天帝以伏魔古镜封印于雍州伏魔山。炎黄之争,氐人族逃避
战火来到东海,盘古赐予其水中生活的能力。天女青儿为助爱侣黄帝,携带天神之剑与琴
、笛、笙、磬四件乐器落到凡尘。其中四件乐器交付于炎帝之女——巫山女神,而天神之
剑则为黄帝所用。后蚩尤与黄帝约战涿鹿,蚩尤败,但天神之剑亦断。天女以自身纯阳之
力进行修复,名之为轩辕剑。但修复神剑的同时,天女的体质改变,不仅无法回到天上,
更化作“旱魃”之身。黄帝自炎帝手中夺取东皇钟,并以此创造山海界,将炎帝麾下四灵
诸侯以及追随他的异种异族(含部分氐人)放逐其中。因天女的体质导致人界异变,故黄
帝不得已将天女也放逐于山海界。被流放于山海界的天女,又被初代青龙圣者分为灵魄身
三者,并以青龙圣兽所化之青龙灵木将天女之身封印。因天女失去回天界的能力,天帝震
怒,遂决定不再帮助人类。
公元前25世纪之前:柒与撒旦沟通,发明黑火。之后柒被封印于金茧,前一代文明古国蜀
国也黑火暴走的缘故消失于历史中。
公元前25世纪至20世纪左右:前一代文明的遗民领袖蚕从王重新建立蜀国,留下严禁解除
柒的封印的命令。
公元前21世纪,大地洪水泛滥,大禹治水,在神州大地多处留有分洪用的水道,后人将其
统称为大禹水道。大禹铸九鼎封印诸多神怪,但如若获得鼎上铭刻的鼎文拓片,即可召唤
相应的怪物。其后人类和妖魔为争夺生存空间,双方的争战愈演愈烈。轩辕剑侠使用轩辕
剑,大败妖魔,妖魔分为两派,一类主和,领导者称为“善神”,一类主战,领导者称为
“恶神”。轩辕剑壹故事开始十七年前,善神决意联手恶神,和妖魔消灭人类。在一场战
役中,大部分人类和妖魔同归于尽,善神、恶神以及轩辕剑侠下落不明。此后,人间处于
暂时性的和平,人类与妖魔和平共处。好景不长,几年之后人类组织了轩辕剑帮,对于妖
魔咄咄相逼,妖魔的生存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其后,一名自称“恶神”的妖魔巴蛇出现,
并给大地带来了许多强大的妖魔,形式逆转。至此,巴蛇所盘踞的火焰山与轩辕剑帮形成
长期势力对峙状态,而人间又是一片生灵涂炭。为了牵制轩辕剑帮,巴蛇手下火凤凰绑架
了轩辕剑帮帮主之女江如红(小倩)。人魔最后一次大战之后十七年,轩辕剑侠之子少年
何然(燕赤霞)奉师命闯荡江湖。轩辕剑壹故事开始。经过一番历练,何然识破虎精假扮
县令的阴谋并救出县令的儿子小宝,之后结识了曾在山洞中打败蜘蛛精并救下他的黑衣侠
客杨坤硕(宁采臣),最终在在凤凰塔救出江如红,打败火凤凰。轩辕剑壹故事结束。轩
辕剑贰故事开始。何杨江三人结伴而行,决意去打倒恶神巴蛇。途中,他们在遇到了离开
初建伊始的仙狐村中千年白狐古月圣,以及炼妖壶的管理者壶中仙,并使得江如红与家人
团聚。打倒了恶神巴蛇之后,却获悉轩辕帮手中的轩辕剑只是一件仿冒品,真正的轩辕剑
已随轩辕剑侠一起下落不明。为了收服妖魔,众人决定按照壶中仙的意思将炼妖壶放入昆
仑仙境的造物仙鼎中,于是前往四塔寻找能前往仙境所需要的四宝。就在所有冒险历程的
终点,大神女娲忽然出现,告知众人壶中仙的真实意图——将世界收入炼妖壶。最终何然
手持由他父亲所送来的轩辕剑以及其他三人一起挫败了壶中仙的阴谋,而壶中仙的头颅则
被轩辕剑封印于炼妖壶的鬼神之塔。轩辕剑贰故事结束。
公元前11世纪左右(周朝建国):姜太公在太一之轮上留下了“周克商”的生克(由于太
一殿千年一开,时间上有冲突,推测是以类似五岳阵的方法进行)。蜀国内乱,黑火巨人
神像被送至刚刚建立起的周王朝,且被周公旦下令铸为九鼎。之后,姜太公将夏后祭器封
印在各个奇异的空间中:青龙之圭藏于和齐国大封神台相连的苍龙界;白虎之琥藏于与秦
国陈宝祭庙相连的西王母所居昆仑界,并以昆仑镜对其设下结界;朱雀之璋藏于楚国中云
梦泽下的湘君界;玄武之璜藏于晋国;黄麟之琮藏于宋国;苍螭之璧藏于周国的九鼎之间
公元前8世纪左右,山海界中,天女之灵替代衰弱的初代青龙圣者维持天女之身的封印。
公元前642年,车芸出生。
公元前642年至公元前629年间,车氏遭到陷害惨遭灭门。车芸得以幸免成为遗孤,但亦被
砍去双足,由车氏家臣端木老人抚养。此后,桓远之,嬴诗(慕容诗)先后来到春秋时代
。桓远之落难被车芸所救,两人相识,其后桓进入晋国太辰宫,以天书之力得以擢升为太
辰宫九龙子之肆龙子负屃。其后,积极推动太辰宫进行五岳阵以使得晋国获得王霸之气(
间接影响太一之轮生克)。而嬴诗则与秦穆公之女弄玉相识,成为秦穆公义女,顺利找出
藏于晋国的玄武之璜。其后,为了寻找青龙之圭,经秦穆公引荐,成为晋文公重耳的贴身
公元前629年,晋国入侵令狐国,七曜使者来到春秋时代,苍之涛故事开始。车芸回到旧
宅寻找木甲技术,其后令狐国灭亡,国君身故。车芸随嬴诗前往晋国。
公元前628年,晋侯重耳遭太辰宫暗杀身故。桓远之为报车芸之恩,主动协助嬴诗收集夏
后祭器。
公元前627年,五岳阵被七曜使者全灭。崤山之战发生。
分支1:在桓远之成功的利用五岳阵使得“晋克秦”后而没有嬴诗回到过去的历史中,此
场战争的输赢无法得知,但造成了此历史上的嬴诗想要回到过去改变历史。此历史因为分
支2而变得不存在。
分支2:秦大破晋国,慕容诗利用夏后祭器来到昊天界,在太一之轮上留下“秦克晋”的
生克,导致出现一个我们完全不清楚的历史。唯一确定的就是七曜使者是来自于那个历史
。此历史中,秦国使用了黑火,壶中仙一样难逃死噩,七曜使者是经由犀衍的帮助来到了
春秋时代。此历史因为分支3而不存在了。
分支3:晋国在七曜使者的帮助下,赢了秦国。嬴诗死而复生,身份被揭穿。七曜使者和
车芸一行都上了昊天界,最后桓远之成功的在太一之轮上留下“晋克秦”的生克,但同时
误杀了车芸,被关在太一神殿,而太一之轮则被成功封印,七曜使者随着消失,而车芸的
记忆转移到了慕容诗的身上。苍之涛故事结束。
公元前459年,鬼谷子弟子蜀桑子立志想要改变天下。他拥有学来的机关术技术,并偷取
了辗转落入鬼谷子手中的炼妖壶。不仅如此,蜀桑子对古蜀国文化进行研究,发现了黑火
的存在。他在蜀国祭庙中找到了黑火护身符,以此为原料,炼化出了一女孩,取名为桑纹
锦,并收之为女儿。此后,他进一步研究了黑火之力后,觉得黑火的力量过于强大,因此
公元前438年,辅子彻出生。
公元前420年,辅子彻在大梁城黄河堤口遇到机关人,枫之舞故事开始。之后在太室山救
下被蜀桑子置于木箱中的桑纹锦,收伏蜀桑子的宠物疾鹏。之后蜀桑子夺走轩辕剑,而壶
中仙得以释放,辅子彻将其头部放在机关人上。在桑纹锦以及同门铸石子的协力下,打败
蜀桑子,夺回轩辕剑。桑纹锦身世曝光,利用炼妖壶的力量死又复生。枫之舞故事结束。
壶中仙开始沉睡,恢复力量。
公元前413年,壶中仙苏醒,发现壶中世界妖魔大乱。
公元前412年,壶中仙找到神器东皇钟和昊天塔,建立云中界。
公元前409年,壶中世界妖魔谋乱,壶中仙欲借辅子彻和轩辕剑之力平乱,同时也和辅子
彻初次提及他的谐韵计划。两人意见不合,大打出手,壶中仙败走,但走前,桑纹锦将有
关于黑火的记载交给了壶中仙研究。
公元前404年,壶中仙找到黑火九鼎。
公元前403年,壶中仙以黑火的力量平息了壶中世界的叛乱,但是在他试验期间,七鼎黑
火肆虐云中界,壶中仙被重创。
公元前398年,壶中仙协助楚国一统天下。辅子彻与壶中仙再战,辅子彻以轩辕剑力破周
鼎,并将二鼎送回周国。
公元前397年,壶中仙约辅子彻战于泗水,辅子彻虽然以轩辕剑之力迎战七鼎之力,但是
也因此力竭,而与轩辕剑一同被壶中仙封印于炼妖壶中,助阵的疾鹏也被投入云中界。而
壶中仙也因为力竭而再次进入休眠期。
公元前400年,壶中仙开始栽培犀衍。
公元前330年,犀衍建立云彩之塔,协调云中界。
公元前300年,疾鹏建立多毛国。
公元前276年,桑纹锦接任墨家钜子一任。
公元前275年,白舆开始研究机关术和黑火一鼎(送回周王室的二鼎之一)
公元前274年,白舆被逐出墨门。
公元前260年,壶中仙开始帮助秦国。
公元前256年,壶中线召回另一个遗留在外的周鼎。
公元前241年,姬良出生。
公元前240年,秦国的机关术发展迅速,研制出巨雷。
公元前235年,屈娴出生。
公元前233年,水镜出生。
公元前220年,秦国统一天下。
公元前219年,嬴政在壶中仙的怂恿下开始求仙。
公元前218年,墨家不断迁移,水镜开始要求研究机关术,姬良博浪沙刺秦失败,轩辕剑
肆故事开始。姬良学会使用天书,水镜刺秦失败,营救屈娴成功后一行人被壶中仙抛入云
中界。化解了水鱼国和多毛国的战争问题,疾鹏跟水镜一行回到人界。其后,墨家被毁,
桑纹锦被抓后被犀衍带至云中界紫云塔囚禁,之后犀衍也将收于蜀之太庙中的封印了柒的
金茧带到紫云塔。水镜一行来到紫云塔救出桑纹锦,桑纹锦释放柒。柒重创壶中仙。几经
波折,了解了桑纹锦原来是利用黑火护身符所炼化出的,所以会被柒控制。其后,一行进
入壶中界,救出辅子彻,获得轩辕剑,打败了想要毁灭世界的柒和九鼎黑火龙。壶中仙就
此与世长辞,身体被放入金蛹。姬良改名张良,墨家搬至云中界生活(桃花源雏形)。轩
辕剑肆故事结束。
公元前208年,张良开始辅佐刘邦。
公元前201年,张良被册封为留侯。
公元前201~公元前84年间,因重大变故,神器殿中神器失散(与公元383年的分支1并不矛
盾,因为该历史分支已经消失)。
公元前84年左右,何然利用崆峒印为氐人设下不老结界。
—————————————————————耶稣诞生——————————————
———————
公元196年,天女青儿的四件乐器所化人形的老三笙儿(横艾),与年仅16岁的诸葛亮初
公元205年,曹植与嫂嫂甑宓私通诞下二子,一子即为曹睿,另一子流落民间。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笙儿的大姐巫山仙子琴儿以自己百年寿命为周瑜借来东风,轩辕
剑转世双生子——朝云与暮云的父皇甫疾死于赤壁之火。曹操处死华佗,《青囊经》亦落
入曹操之手。
公元210年,周瑜为琴儿所感,放下功业与小乔,设计诈死,与琴儿同赴巫山。
公元218年,昊天塔转世为陆承轩,出生于建业。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朝云之母死于逃难途中。朝云与姐姐以及弟弟暮云失散。
公元222年,马良战死,马良之女马蕴(端蒙)流落于南蛮。
公元225年,华佗后人华妍收养马腾之孙马弃。
公元226年,曹睿即位,并着人私下寻回流落民间的兄长。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马谡被斩,被马谡寻回的马蕴以及马谡幺子尚章
遂成孤儿。赵云的白龙银***掉落褒斜谷。
公元229年,赵云病故。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飞羽首次出击建功。
公元230年,孙权遣人至海上求仙,耶亚希自夷洲被带回吴国。
公元231年,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汉之云故事开始。飞羽执行各项特殊任务,包括袭
击魏军后方诱战,掩护汉军上邽割麦等。直至汉军粮资匮乏无功回师,飞羽于木门道负责
断后并诱杀魏将张郃。
公元232年,飞羽受任四下寻找关羽,张飞以及赵云昔日所用之武器。华妍与马弃前往曹
操疑冢寻回《青囊经》。暮云失手将养父徐庶杀死,此后尊徐庶遗命保护诸葛亮。
公元233年,飞羽受任寻找续命之法所需之雪山玉参,归来途中救助孙权出使于公孙渊之
使者,继又前往巫山寻回巫山瑶花。诸葛亮着手准备第五次北伐。端蒙刺杀诸葛亮未果,
其后加入飞之部行动。
公元234年,飞羽前往洛阳刺杀曹睿(紫衣)未果。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飞羽设计,将司
马懿困于葫芦谷;曹睿来救,但为朝云重伤。北伐依然无功,以续命之法复活的赵云为了
汉国得以休养生息,决意令飞羽刺杀屡屡劳师动众的诸葛亮。观星台三上三博,最终诸葛
亮亡故,朝云杀暮云后二人剑气合二为一。而曹睿重伤不治身亡,其胞兄取而代之。笙儿
之妹磬儿(赤衣)为替爱侣曹睿报仇,来到观星台与飞羽众人展开殊死决战。最终,飞羽
解体,朝云带着耶亚希以及她的族人回到夷洲,之后独身前往山海界;而笙儿则告知赵云
行刺诸葛亮的幕后黑手正是诸葛亮本人。汉之云故事结束。
公元244年,续命之法效尽,赵云再度亡故。此后笙儿以伏羲琴之力消除众人对飞羽的记
朝云以盘古斧之力进入山海界,以求解救天女青儿。在山海界中,他将身体交由暮云的意
识控制,自身陷入沉睡。在他进入山海界的同时,也将无法控制自身力量而弑亲的陆承轩
一同带入。此时山海界中东皇钟也已转世为夏柔。天女之灵无法继续维系封印,天女封印
力量衰退,山海界天气异变。因资源匮乏,山海界进入战争状态。轩辕剑伍故事开始。皇
甫暮云救出天女之魄,积极收集不灭之火意图以朱雀灵兽破除青龙灵兽的封印。陆承轩与
夏柔相识,同去遗世之都接受继任青龙圣者的测试。夏柔被选中为第三任青龙圣者,寻找
失散的二十八颗星曜石。天女之魄青魅占据青龙圣者身体,完成魄灵合体。
分支1:星曜石收集齐全。朱雀灵兽复活,天女完全苏醒。因皇甫暮云的牺牲,天女自愿
被再度封印。
分支2:星曜石收集不齐全,一场恶战后青魅被消灭,而皇甫暮云和陆承轩同归于尽,恢
复为神器原形(按《天之痕》古月说法推测,普通结局为真结局)。轩辕剑伍故事结束。
此为我们所存在的历史。夏柔将轩辕剑送回轩辕界(人间),但因两界间时间流动速度不
一,此时轩辕界已过百年,皇甫朝云与耶亚希灵体相会。
公元246年,费祎掌权,销毁所有关于飞羽的资料。
公元363年,桓远之出生。
公元366年,慕容诗出生。
公元373年,太一神殿大门千年一次再度打开的日子,慕容诗再见桓远之的日子(此时间
按照计算得来)。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
分支1:秦国大败晋国,桓远之巧入云中界,遭遇疾鹏,得知了五岳阵和失却之阵,遂利
用天书和尚在神器殿的上古神器布下失却之阵回到了春秋时代,意图改变历史。但是此段
历史因为桓远之的关系,使得存在率完全消失,所以也就不存在,并不是我们所经历的历
分支2:由于桓远之成功的利用五岳阵成功的影响了生克。晋国大败秦国,慕容诗在水镜
(留侯夫人)的帮助下,带着这个时代的轩辕剑(剑是慕容垂给予,因此推测,轩辕剑应
该在之前就从水镜手中脱出),利用桓远之在云中界造成的时光裂痕,回到了春秋时代,
也意图改变历史。由于成功添加上“秦克晋”的生克,加速了历史进程(造成七曜使者的
原因),所以此段历史亦不存在。
分支3:由于桓远之成功在太一轮上添加了“晋克秦”的生克。晋国大败秦国,慕容诗在
水镜的帮助下,带着这个时代的轩辕剑,利用桓远之在云中界造成的时光裂痕,回到了春
秋时代,也意图改变历史,但是没能成功。与前世车芸记忆融合,回到属于她的时代,将
一些受到战争殃及的百姓带入桃花源(云中界)。
公元589年,扬拓(宇文拓)出生。
公元599年,独孤宁珂出生。
公元600年,拓跋玉儿出生。独孤宁珂夭折,身体被妮可依附。
公元601年,陈靖仇出生。陈朝遗族在江南兴兵意图推翻隋朝,复兴大陈,但是遇到扬拓
(宇文拓)以及所携轩辕剑,全军覆没。
公元602年,于小雪出生。
公元615年,8月,隋炀帝屠戮拓跋部落。10月,陈靖仇开始学习鬼谷道术,张烈回到北方
重整拓跋部落。
公元616年,3月,宇文拓利用自身力量得知天之痕所在以及修补方法,北上涿郡取神农鼎
,独孤宁珂提供代替虚空之阵的巴别之路,宇文拓开始修建通天塔。4 月,独孤宁珂告密
宇文拓私藏神农鼎。5月,陈辅带陈靖仇去伏魔山寻找昆仑镜,天之痕故事开始。陈辅和
饕餮同困伏魔山洞,陈靖仇月河村初遇小雪,6月(猜测),黑山镇与玉儿相逢。7月,宇
文拓开始命令属下执行万灵血计划,第一次万灵血雁门启动。拓跋玉儿混入龙舟行刺隋炀
帝。在豆子坑遇到程咬金等人,东莱第二次万灵血,同时从独孤宁珂手中取回神农鼎。8
月,得知公山铁逝世,出海寻仙。在历经氐人,黑龙王,玉儿毁容等剧情之后,终于救出
陈辅,且从仙山岛回到中土。之后宇文拓积极活跃于整个游戏,万灵血全部完成,小雪背
叛,玉儿惨死。同月,一切真相大白,独孤宁珂终于露出本来面目。
分支1:魔界降临。从古月圣口中隐约得知轩伍故事梗概。陈靖仇一行利用失却之阵回到
过去的时间点,以便阻止魔界入侵。但是此历史中,已经无法改变魔界降临的事实,即使
万灵血已经被毁,可以阻止进一步结界裂缝的增大,但是由于本属于此历史中的陈靖仇一
行的离开,对于之后的事态发展,无法预计,且此历史已经不属于我们所处的历史了。
分支2:魔界降临历史中的陈靖仇一行来到本历史魔界尚未降临之前的时间,玉儿借由天
女白玉轮阵法复活。最终九天结界的封印完成,众人成功的阻止了魔界入侵,然而魔化陈
辅被诛,小雪也变回了女娲石原形(玉儿结局)。张烈看出李世民有弑父杀兄之相,古月
圣答应若李世民施暴政,则让其染疾而亡。
分支3:内容同分支2,唯一的不同在于玉儿没有被复活,小雪则保持人类的形态(小雪结
天之痕故事结束。
公元625年,唐朝建立。陈靖仇一行人成功修补九天结界后所回到人间的时间点。宇文拓
带着炼妖壶和藏有独孤宁珂(妮可)灵魂的伏羲琴,去了西方。陈靖仇接管了轩辕剑。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其兄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后李渊立
李世民为太子。
公元628年,陈靖仇和于小雪去终南山祭拜陈辅的衣冠冢,遇到投胎转世的拓跋玉儿(对
应小雪结局,此结局为预设结局)。
公元628年至公元649年间,康那里士质疑永生的可能性,被逐出教会。他开始学习黑魔术
,并对自己施以僵尸之法,四处咒杀可能对他不利的人。后遭围剿死去,但依旧能以尸体
的形态活动。
公元649年,古月圣依诺,让李世民染疾而终。
公元725年,独孤宁珂的灵魂净化完成(以公元625年为起点计算100年)。
公元729年,赛特出生。
公元741年,赛特开始为丕平担任谍报工作。
公元749年,赛特奉命寻找战争不败之术,轩辕剑叁故事开始。在威尼斯遇到独孤宁珂转
世的恶魔妮可,后又在地中海上妮可的故居移动岛结识大食女战士薇达。
公元750年,赛特到达中东地区,来到了肯迪之家学习占星术,之后大食内乱,与精灵卡
玛和黑猫安卡相遇,并结识了从中国来的慧彦。
公元751年,赛特来到巴格达,认识石国王子远恩与段秀实。之后挟持了远恩,一行人行
经怛罗斯,慧彦为阻止大食入侵,在战场上阵亡。
分支1:塞特与麦尔斯联手,开始夺取中东以及欧洲的控制权。
分支2:塞特一行以及麦尔斯均因蜃楼王的关系进入了幻象历史中,后在轩辕剑仙的帮助
下脱离幻象。最终塞特到达中国,住在翰林学士白连仪家,开始学习王道精神。
公元755年,赛特掌握安禄山谋反证据,通过密道闯入皇宫,在毁掉撒旦的肉身(麦尔斯
)之后,被撒旦所杀。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唐朝陷入动荡时期。
分支1:接公元751年分支1而来,塞特与麦尔斯已经完全控制了中东与欧洲地区,其后两
人联手进军攻打大唐。与幻象不同,并无慧彦前来阻止,后事不明。
分支2:赛特灵魂遇到李白,得返天山,在轩辕剑仙的帮助下复活,撒旦被封印。赛特携
带轩辕剑以及安卡来到阿拉伯地区,陪伴由卡玛守护的薇达,轩辕剑叁故事结束。
公元766年,薇达身故,赛特回到欧洲,寻找妮可的转世,且协助查理曼大帝建立大业。
公元786年,赛特身故。其后,轩辕剑与炼妖壶一同则辗转回到中国。
公元855年,撒旦力量足够,脱离炼妖壶。其后炼妖壶由少渊峰墨门保管,轩辕剑则由梁
错祖先保管。
宋代,墨门掌门之女朱媛沅误释九天,被其噬魂附体,辅子洵重伤。轩辕伏魔录故事开始
。辅子洵被丁群父女所救。少渊峰墨门被九天所灭,辅子洵为报师仇和夺回炼妖壶开始追
击九天。丁芸父亲丁群被杀。之后遇到江无双,左震河,裘千里等人。在仙狐谷,九天与
七色祖父因交出内丹身故。仙狐谷外,遇到寻找仙狐内丹的冷仲秋。九天被追击,无奈释
放炼妖壶中白虎修罗,投奔五将山修罗宫朱雀修罗,继而释放青龙修罗。洛水,辅子洵一
行与梁错击退了敌人,但是轩辕剑仙被九天吸入炼妖壶,轩辕剑失去力量。经过重重困难
,终于救回了轩辕剑仙以及击败了四修罗。修罗宫,决战之后。七色将自己的内丹交给了
冷仲秋,恢复原形与同样变回狐形的九天归隐。为辅子洵挡下致命一击的丁芸,借朱媛沅
身体还魂。轩辕伏魔录故事结束。
公元1216年,于小雪重新变回人形,常在终南山下陈靖仇与拓跋玉儿幕前回忆往昔(对应
玉儿结局,此结局为增补结局)。
注1:轩辕剑壹&贰的年代虽然模糊,但是以轩贰中所出现的轩辕剑系列经典场景“大禹水
道”为依据,可以断定是在大禹治水时或其后发生。
注2:轩辕伏魔录的年代更为模糊,但是由“崤山遇险”一话中出现的西夏人来估算,可
以定位在宋朝。至于镖局所出现的年代应该是明末清初的问题,请闭上一只眼睛吧。
附录1、历代轩辕剑重复出现的场所
*大禹水道:大禹水道首次出现在轩辕剑贰中,而且是该游戏中往来各地大地图的主要方
式;其后在天之痕中出现,是江都前往长沙的通途;最后一次出场是轩肆中,是水镜离开
韩国古墓后来到江对岸的“渡江隧道”。大禹水道真正的用途是大禹治水时用来分洪的通
道,洪水退去之后便成了来往各地的捷径,由于不常使用最后被藤蔓植物所遮掩,一般人
无法发现和使用。
*建木:最早建木出现在轩贰中,其后在天之痕中作为盘古的沉睡之地,在轩伍中则是青
龙国的根基和神丁的隐居之所。当然,在中国神话中建木本身是连接地面与天界的最后通
道,但也被天帝颛顼所派的看守所封闭。
*壶中世界:同样首次出现在轩贰中,主角何然曾在其中畅游,是个需要和怪物战斗但也
可以和路人对话的杂交世界;其后轩叁的壶中世界只展现了一个入口,但是该场景已经成
为轩辕剑中的一个经典场所,此后在轩肆中进行了3D化;轩肆的壶中世界不仅有入口,也
有供玩家探索的迷宫地带,但是却没了可以对话的路人NPC;汉之云中壶中世界;此外轩
伏中壶中世界被间接提到,为了营救轩辕剑仙,狐仙七色曾冒险潜入。另外,按照轩叁的
港漫所提,壶中世界其实就是元始天尊的丹田(此乃口胡,一笑而过即可)。
*大梁:枫之舞中魏国的都城,后因秦国水攻而灭城;天之痕中的大梁与其相去不远,但
却实为两个不同的地方。
*洛阳:洛阳是一个历史名城,所以在轩辕剑中出现的次数也格外多。枫之舞中洛阳是周
国的都城,轩辕剑叁里洛阳是黑坛教总坛所在地,天之痕里洛阳是最靠近通天塔的地方,
轩肆里洛阳是姬良拜访仓海君的城市,汉之云中洛阳又是魏国的国都。可以说,洛阳是到
目前为止轩辕剑系列出现次数最多的场景。
*公输般船:也就是鲁班之船,在枫之舞中率先登场,其后作为鲁班遗迹又在轩肆中以3D
形象再次出现。
*太室山:枫之舞里鬼谷子的隐居地,就是男女主角邂逅的地方;此后在苍之涛中作为五
岳结界中黄麟结界的所在地出现;如果牵强一些,轩叁中出现的少林寺场景,也是位于日
后易名为嵩山的太室山上。轩辕剑系列里的机巧反派蜀桑子和黄雷,都曾在这里学习过机
关制作的技术。
*长安(大兴):唐朝的都城长安就是在隋朝的都城大兴基础上所翻新,所以轩叁中的长
安与天之痕中的大兴其实就是同一个地方。
*长安废墟(咸阳):轩叁中的长安废墟是汉代都城,而它的前身就是轩肆中出现的秦国
都城咸阳。
*氐人国:天之痕与轩伍中都出现过,虽然分处轩辕界与山海界,但可以推测两者本为同
*伏羲宫殿:伏羲宫殿与壶中世界入口一样,是轩辕剑系列中少数由2D场景进行3D升华的
场所之一。在天之痕中伏羲宫殿首次出现,内置可以使死者复活的天女白玉轮,复活了拓
跋玉儿,之后在苍之涛中也成为嬴诗复活的地方。
*云中界:轩肆中壶中仙以东皇钟的力量所创建的妖魔世界,而苍之涛中的云中界最后则
成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东海滨&姜太公墓&封神台:轩肆中寻找秦始皇的地方,苍之涛中收藏青龙之圭的地方。
*临淄:轩肆与苍之涛重复场景,区别在于前者已沦为秦地,而后者还属齐国。
附录2、历代轩辕剑重复出现的角色
*何然:横跨3代的老牌人物,不仅戏份十足而且年龄跨度相当大,从青葱正太演到龙钟老
头,身份也从大侠之后变成剑仙之体。轩壹中何然以燕赤霞的名号出现,作为1、2两代的
主役,何然出尽风头。此后在天之痕里,何然又以重要的配角身份重登轩辕剑舞台,可以
说是整个故事发展的巨大推手之一,可见他真是宝刀不老。
*江如红&杨坤硕:轩壹中二人以小倩和宁采臣的名字出现,此后在轩贰中作为女1号和男
配1号大活跃。但二人此后便不见踪迹,不知道是否与1代中两人的名字有所关联。
*火凤凰:轩壹中的最终BOSS,轩贰中作为巴蛇的手下只是一个中场BOSS。如果非要拿《
倩女幽魂》来比较的话,火凤凰就类似于树精姥姥这个角色,而巴蛇差不多就该是黑山老
*古月圣:轩贰中首次出现,作为该作的男2号,此后与何然一起成为天之痕里的推手之一
。此外,在轩伏中也提到仙狐村的创始人里古月也是其中之一。
*壶中仙:壶中仙算是系列中最有思想的反派角色,无论是轩贰中的精彩逆转,还是轩肆
中的一统观点。如果说刺孔是因为游戏和历史的观点摩擦引发争议,壶中仙则是因为他自
身的存在成为整个系列最大的亮点。此外壶中仙也在枫之舞中出现,但因为出场较晚,所
以表现则较为一般,但也算是为轩肆埋下了可供点燃的火种。
*嫦娥:轩贰,枫之舞,还有轩叁中,这个可怜的女淫都以不同的方式被监禁,等待主角
的拯救。
*辅子彻:枫之舞的男主角,但更为抢眼的则是他在轩肆片头动画里的精彩表现。
*桑纹锦:枫之舞的女主角,而她在轩肆中作为配角的表现更为可圈可点,从清纯少女到
成熟少妇的转变,果然人妻就是人妻。
*疾鹏:桑纹锦父亲蜀桑子的宠物,在枫之舞中首次出现;在轩肆中作为战斗协力和宠物
1号,表现欲完全不逊于几百年前;到了苍之涛中,它是协助桓远之回到过去和改变历史
的关键人物。撇开1、2代的衔接不谈,疾鹏可以算是系列中唯一一个在两个相对独立的世
代中参与战斗的角色,虽然在枫之舞中它只是辅子彻的一个技能。
*妮可:轩叁中的女1号,天然系;然而在天之痕中她的前世宁珂郡主则是一个十足的腹黑
大***。
*撒旦:从轩叁到天之痕再到轩肆中,撒旦始终以敌对的一方出现,但只在轩叁中撒旦活
跃全场,而其后的两代中只是幕后黑手和客座BOSS而已。
*李靖:轩叁中慧彦的前世,游戏的重要人物;天之痕里作为风尘三侠之一只参与了少部
分的剧情。
*蚩尤:蚩尤首次现身是在轩叁中,虽然只是匆匆一战,但实力足以惊鸿;同样在轩肆中
,蚩尤也只是作为客串BOSS出场;但是在轩伍中,蚩尤算是做足了一次英雄,片头动画中
他的表现至今是轩辕剑中值得争议的话题之一。
*轩辕剑仙&轩辕剑童:轩叁中的牛人,轩伏里的矬神。
*水镜:轩肆的女主角,野蛮女友的定位;在苍之涛里并没有真正出现,只是由嬴诗口述
里获悉她升级为“留侯夫人”。
*犀衍:壶中仙的弟子,轩肆中露脸;与水镜相同在苍之涛里只在七曜的叙述中出现,身
份是“云中界主人”。
*陆承轩:系列中最缺乏主角脸的轩伍男主角,即使在汉之云中也只能在补丁里现身(简
体版里干脆连图片都没了,果然是最不受待见的男主角- =)。
*皇甫暮云:轩伍中的男配1号,汉之云中的头号强敌,传说中的“激凸战士”白衣尊者。
*夏柔:轩伍中的女主角,不过相信更多人记住的是她在汉之云片尾动画中抱着轩辕剑缓
缓自海上走来的曼妙。
*天女青儿:轩伍的最终BOSS,是个被男淫抛弃的可怜女人;汉之云中曾被横艾的二姐所
谈及,但其实早在轩伏中她已作为隐藏BOSS出现过。
附录3、历代轩辕剑中十大神器登场情况
注:凡是对游戏内容产生影响即记入登场统计。
───────────────────────────────────────
mrsmsr (慕容詩|夕瑤||余情幽梦), 信区: SWD
Re: 轩辕剑大事纪年表(四又二分之一版)zz
北大未名站 (2009年04月26日02:18:52 星期天), 转信
─────────────────────────────────────── 看完了
公元前84年左右,何然利用崆峒印为氐人设下不老结界。
这个咋算出来的
【 在 baileifirst (Win7 RC on T4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帖:http://dakkifox.blog.hexun.com/31742256_d.html
: 此版本为第四版的DEBUG版,参考了汉之云年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若干物品的细节部分
: ,修正若干错误并调整少量时间分布,适量增加游戏内容。当然,一般来说补丁会带入新
: 的BUG,那只有等到轩陆上市之后再做修正了。由于此次更新量不大,所以狐狸特别附赠
: 若干追加资料供参考。
: 初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5017329_d.html
: 再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6705395_d.html
: 三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8059202_d.html
: 四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16207702_d.html
: 上古神话年代:盘古以盘古斧开天辟地,此后于海上建木上沉睡。众神以昆仑仙境中的造
: ...........................
───────────────────────────────────────
baileifirst (Win7 RC on T400), 信区: SWD
Re: 轩辕剑大事纪年表(四又二分之一版)zz
北大未名站 (2009年04月26日02:23:20 星期天), 转信
───────────────────────────────────────
根据天之痕计算的@@~
【 在 mrsmsr (
慕容詩|
夕瑤||余情幽梦
)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完了
: 公元前84年左右,何然利用崆峒印为氐人设下不老结界。
: 这个咋算出来的
───────────────────────────────────────
lilongxuanwu (飞猫在天||CS07||我心永恒), 信区: SWD
Re: 轩辕剑大事纪年表(四又二分之一版)zz
北大未名站 (2009年04月26日09:24:31 星期天), 转信
───────────────────────────────────────
疾鹏幻爪很汗
【 在 baileifirst (Win7 RC on T4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帖:http://dakkifox.blog.hexun.com/31742256_d.html
: 此版本为第四版的DEBUG版,参考了汉之云年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若干物品的细节部分
: ,修正若干错误并调整少量时间分布,适量增加游戏内容。当然,一般来说补丁会带入新
: 的BUG,那只有等到轩陆上市之后再做修正了。由于此次更新量不大,所以狐狸特别附赠
: 若干追加资料供参考。
: 初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5017329_d.html
: 再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6705395_d.html
: 三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8059202_d.html
: 四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16207702_d.html
: 上古神话年代:盘古以盘古斧开天辟地,此后于海上建木上沉睡。众神以昆仑仙境中的造
: ...........................
───────────────────────────────────────
wickee (盈盈壹水间,脉脉不得语), 信区: SWD
Re: 轩辕剑大事纪年表(四又二分之一版)zz
北大未名站 (2009年04月26日11:10:45 星期天), 转信
───────────────────────────────────────
好长……
许多系列没玩过,于是不太了解
【 在 baileifirst (Win7 RC on T4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帖:http://dakkifox.blog.hexun.com/31742256_d.html
: 此版本为第四版的DEBUG版,参考了汉之云年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若干物品的细节部分
: ,修正若干错误并调整少量时间分布,适量增加游戏内容。当然,一般来说补丁会带入新
: 的BUG,那只有等到轩陆上市之后再做修正了。由于此次更新量不大,所以狐狸特别附赠
: 若干追加资料供参考。
: 初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5017329_d.html
: 再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6705395_d.html
: 三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8059202_d.html
: 四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16207702_d.html
: 上古神话年代:盘古以盘古斧开天辟地,此后于海上建木上沉睡。众神以昆仑仙境中的造
: ...........................
───────────────────────────────────────
wri (爱情不停站,想去往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 信区: SWD
Re: 轩辕剑大事纪年表(四又二分之一版)zz
北大未名站 (2009年04月26日16:28:47 星期天), 转信
───────────────────────────────────────
700年前的老仙人。。
【 在 mrsmsr (
慕容詩|
夕瑤||余情幽梦
)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完了
: 公元前84年左右,何然利用崆峒印为氐人设下不老结界。
: 这个咋算出来的
───────────────────────────────────────
wri (爱情不停站,想去往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 信区: SWD
Re: 轩辕剑大事纪年表(四又二分之一版)zz
北大未名站 (2009年04月26日16:29:41 星期天), 转信
───────────────────────────────────────
壶中仙是灵魂人物啊
可惜出现的三部都不是很走红
【 在 baileifirst (Win7 RC on T4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帖:http://dakkifox.blog.hexun.com/31742256_d.html
: 此版本为第四版的DEBUG版,参考了汉之云年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若干物品的细节部分
: ,修正若干错误并调整少量时间分布,适量增加游戏内容。当然,一般来说补丁会带入新
: 的BUG,那只有等到轩陆上市之后再做修正了。由于此次更新量不大,所以狐狸特别附赠
: 若干追加资料供参考。
: 初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5017329_d.html
: 再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6705395_d.html
: 三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8059202_d.html
: 四版地址:http://dakkifox.blog.hexun.com/16207702_d.html
: 上古神话年代:盘古以盘古斧开天辟地,此后于海上建木上沉睡。众神以昆仑仙境中的造
: ...........................对于现在的神兽系统剖析及建议 以及大家希望第十部资料的修改方向
| 140 3
对于现在的神兽系统剖析及建议 以及大家希望第十部资料的修改方向
一条虫子
齐天大圣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来自
山东 注册时间
2008-5-22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9-4-28 10:01 烛龙
一、神话神兽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又名烛阴,也写作逴龙。人面龙身,口中衔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认为,烛龙为北方龙图腾族的神话,其本来面目应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蜕变而来。其产生晚于女阴崇拜时代。
《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又《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参阅龚维英《原始崇拜纲要》。
《楚辞.天问》:“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龙赦只。”
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淮南子·地形训》)
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郭璞注《大荒北经》烛龙引《诗含神雾》①)
《万形经》曰:太阳顺四方之气。古圣曰:烛龙行东时肃清,行西时 ,行南时大 ,行北时严杀。(《易纬乾坤凿度·卷上》)
《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诸说大同小异,显系本自《海外经》和《大荒经》。
烛龙是人脸蛇身的怪物,红色的皮肤,住在北方极寒之地。它的本领很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张开,黑暗的长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变回黑夜。它吹口气就乌云密布,大雪纷飞,成为冬天;呼口气又马上赤日炎炎,流金铄石,成为夏天。它老是蜷伏在那里,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不呼吸——因为它一呼吸,就成为长风万里。它的神力又能烛照九泉之下,传说它常含一支蜡烛,照在北方幽黯的天门之中,所以人们又叫它「烛阴」,也写作逴龙。
《搜神记》,《蛮荒记》是树下野狐奇幻类作品系列“蛮荒三部曲”的前两部,前两部已完结,第三部尚在创作中
烛龙:玄水真神,大荒十神之首,可兽化变身为巨蟒,设计陷害黑帝汁光纪后掌握了水族实际统领权力,神帝死后,野心勃勃的烛龙欲一统大荒,攻陷蜃楼城后又设计攻击金,木,火,土四族,导致雷神逃离,赤帝战死,火族分裂为两部分;最终,烛龙被水伯天吴击败
一条虫子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阅读权限
山东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2 最后登录
2009-8-30 TOP
382636 帖子
613 精华 积分
16 荣誉
0 分 人气
130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注册时间
2008-3-14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9-4-28 10:01 哗众取宠.
382636 帖子
613 精华 积分
16 荣誉
0 分 人气
130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阅读权限
1 在线时间
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4 最后登录
2011-7-25 TOP
一条虫子
齐天大圣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来自
山东 注册时间
2008-5-22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9-4-28 10:02 饕餮
注音:tāo tiè
[编辑本段]释义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吕氏春秋·先识》:“ 周 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彊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六:“ 绍圣 初,先人官 长安府 ,於西城 汉高祖 庙前卖汤饼民家,得一白玉奁,高尺馀,遍刻云气龙凤,盖为海中神山,足为饕餮,实 三代 宝器。”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魏书·桓玄传》:“取妾之僭,殆同六体,乃使尚书仆射为媒人,长史为迎客,嬖媵饕餮,贺同长秋。” 清 唐孙华 《发粟行》:“竟使官糈饫饕餮,诏书挂壁徒空文。”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故令贪夫盈於朝列,饕餮贡於大庭。”
3.特指贪食者。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讲究吃,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
4.比喻贪婪;贪残。《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居上无清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无忠诚之节,而有奸欺之罪。” 艾青 《芦笛·马骞》诗:“它的饕餮的鲸吞,能使东方的丰饶的土地,遭难得比经了蝗虫的打击和旱灾还要广大,深邃而不可救援!”
5.贪婪地吞食。 唐 杜甫 《麂》诗:“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终不然闯席的任情饕餮,先来客反忍空枵。” 聂绀***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而人类的恶鬼则高踞在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6.相传为 尧 舜 时的四凶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尧 ,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浑敦 、 穷奇 、 檮杌 、 饕餮 ,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 尧 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 舜 ,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吕氏春秋·恃君》:“ 鴈门 之北, 鹰隼 、 所鷙 、 须窥 之国, 饕餮 、 穷奇 之地。”参见“ 四凶 ”。
7.复姓。 南朝 梁世祖 赐 武陵王 纪 姓 饕餮氏 。见《梁书·武陵王纪传》。
8.传说龙生九子,其中一个便是饕餮(排行第五)。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9.在{网游怨恨屋}中,饕餮是一套神器,只能并存三样,出现第四样时,前三样中的一样就会自动被系统收回
10.神曲中的七宗罪之一,饕餮-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屯积过量的食物。(但丁的观点是‘过份贪图逸乐’)
[编辑本段]史料记载
《辞海》中记载: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辞海》在解释饕字说:饕即“贪,《汉书·礼乐志》:‘贪饕险’颜师古注:‘贪甚曰饕。’特指贪食。”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狍(号鸟)”,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
《神魔志异*异兽篇》:神州极南有恶兽,四目黑皮,长颈四足,性凶悍,极贪吃。行进迅疾若风,为祸一方。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上面几段话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饕餮是一种“恶兽”,而不是鱼蛇蟒鳄,不属于鱼类或爬行类。 《辞海》中还有附有商周鼎上的饕餮纹。你只要看一看就可以认出那个凶恶的猛兽像谁,非常像狼的正面像,也是圆眼吊睛,凶狠无比。
二是饕餮甚贪食。 这个特征鲜明地指出了狼的特性。“极贪食”是草原狼的最突出的特性之一,咱俩养过狼,太知道狼的这个天性了,咱俩可以举出无数个狼贪食的例子。天下再没有比狼更贪食的动物了。不信可以让人去问老牧民,天下最“贪食的恶兽”是谁?回答肯定是狼。人所共知,“贪”就是狼性的代名词。董仲舒说秦“以贪狼为俗”,也把贪与狼相并列。中国人形容贪食总是用“狼吞虎咽”,而且还把狼排在虎之前,狼比虎更贪食。形容贪心都说“狼子野心”,不会说“虎子野心”。
由于饕餮具有“恶兽”和“甚贪食”这两个狼的特征,而且饕餮纹又像狼。因此,传说中的饕餮很可能就是狼,或是从狼演变而来的神兽。三是饕餮成为商周鼎的主要纹饰,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宝鼎是华夏民族在青铜时代的立国之重器。在周朝,“一言九鼎”的“鼎”,是象征至高无上王权的神器和礼器,也是祭天祭祖的祭器,鼎在华夏先民心目中处于民族“图腾柱”的地位。因此,只有属于民族的图腾才有资格登上如此崇高的地位,而被镌刻铸造在宝鼎重器之上。这一现象又反映出两个问题:其一,到商周时,华夏族可能还仍然崇拜狼图腾,至少是猛兽图腾,炎帝黄帝族祖先的图腾崇拜遗风可能还继续存在,而周朝时期的华夏族受狼图腾的影响更深,因为,周起源于西戎,而西戎大多是崇拜狼图腾的游牧族。其二,当时的“龙”可能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尚未真正成为华夏族的民族图腾,否则,象征王权的宝鼎就一定会以龙作为主要纹饰。而且,当时周天子也还没有坐龙座,那时还延续着炎黄游牧遗风,席地而坐。
周鼎上的纹饰主要由饕餮纹和云纹所组成,以饕餮为中心,云纹环绕其周围。显然,饕餮神兽在天上,从云层里探出头,俯看人间。它的身体则藏在云里,不知是否有蛇身或龙身,但是如果在饕餮脑袋后面续上龙身,那就与后来的标准龙相差不远了。所以,我认为,在狼图腾和龙图腾之间可能还有一个饕餮图腾的过渡阶段。饕餮既有狼的性格,又有后来龙的狰狞面目。
兽面纹所指称的神兽的真正名称与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后人因其面相凶恶、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赐名为饕餮。饕餮原是《左传》中用来形容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近世学者已指出把兽面纹命名为吃人的饕餮纯是牵强附会,有悖于商周的社会文化状况.
一条虫子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阅读权限
山东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2 最后登录
2009-8-30 TOP
一条虫子
齐天大圣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来自
山东 注册时间
2008-5-22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9-4-28 10:03 因为面相凶猛恐怖,又行饕餮恶名,此兽在中国文化与艺术演变中的踪迹几乎无从寻觅。西周中期,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但是,与饕餮纹同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几种动物纹样,如龙、虎、凤、龟等,在以后的文化演变中,都大量出现在官方与民间,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艺术表现源源不绝的主题。特别是龙,在青铜器时代,多数也都拥有与饕餮纹相同的凶恶面孔。若论神秘、威武和地位,龙在青铜时代远逊于饕餮。然而,龙后来却登上了中国文化与政治象征的最高宝座,“饕餮”这一青铜时代的至尊,踪影难寻了。
[编辑本段]饕餮纹
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 但饕餮纹更常见于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远在二里头、夏文化的青铜器上便有出现。不过,“饕餮纹”这个名称也并非古时就有的,而是金石学兴起时,由宋人起名的,最完美的饕餮纹面具高21.0公分,现藏于美国西雅图书馆。该纹饰通常以鼻梁为中线,两侧对称排列,通常的下唇。饕餮纹到底指称什么?历来争论纷纭,迄今尚无定论。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像山魈;还有的像鸟、像凤、像人。而在诸纹饰中,以饕餮纹为虎形的认知最广。许多从事原始文化与艺术研究的学者认为,饕餮纹是虎纹的夸张、变形。在古代,虎亦为很重要的通天神兽,巫师乘虎的造型在后世文物中多有出现。而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在“龙凤”崇拜之前,曾有过一个相当长的龙虎崇拜的阶段,龙虎斗图案造型在东周至西汉时代大为盛行,其中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龙虎相斗图最为精美,气势不凡。古人认为虎为阳兽,“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相斗表示阴阳交合。在汉代,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表示天文中东、西、南、北四官。至少,在中国历史早期,虎的地位不在龙之下。然而,古籍中对虎的神通的描绘显然难与饕餮在青铜器上的显赫地位相比。
传说龙生九子,其第五子叫饕餮(tāo tiè),是上古一种凶猛且残忍的魔兽,喜食人,食量大,从这一点不难看出,饕餮其实就是当时社会黑暗一面的具体表现,而人们也很愤恨奴隶制社会的压迫,以饕餮来寄托自己的感情,饕餮也就越来越被人们熟识。把饕餮比喻成吃人的奴隶制社会,这是古代饕餮文化最重要的含义。
由于饕餮是凶猛的魔兽,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被北方很多少数民族当作附身符,把它的图纹刻在器具,食皿上,认为这样就可以借助饕餮强大的力量,不被其他猛兽所吞噬,逐渐取代了原本吃人残忍的一面,成为了神兽。
现在来说,饕餮的主要含义是食文化的象征。
兽面纹所指称的神兽的真正名称与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后人因其面相凶恶、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赐名为饕餮。饕餮原是《左传》中用来形容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近世学者已指出把兽面纹命名为吃人的饕餮纯是牵强附会,有悖于商周的社会文化状况。
因为面相凶猛恐怖,又行饕餮恶名,此兽在中国文化与艺术演变中的踪迹几乎无从寻觅。西周中期,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但是,与饕餮纹同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几种动物纹样,如龙、虎、凤、龟等,在以后的文化演变中,都大量出现在官方与民间,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艺术表现源源不绝的主题。特别是龙,在青铜器时代,多数也都拥有与饕餮纹相同的凶恶面孔。若论神秘、威武和地位,龙在青铜时代远逊于饕餮。然而,龙后来却登上了中国文化与政治象征的最高宝座,“饕餮”这一青铜时代的至尊,踪影难寻了。
相传饕餮是蚩尤败给炎黄二后被斩下的首级身首异处集怨气所化,有吞噬万物之能被黄帝用轩辕剑所封印(喻剑上龙纹),并由狮族世代看守(守门石狮)。
饕餮纹的一般特点:
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
饕餮纹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商代的饕餮纹在吸引人们注意力方面是特别有效的。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一条虫子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阅读权限
山东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2 最后登录
2009-8-30 TOP
一条虫子
齐天大圣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来自
山东 注册时间
2008-5-22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9-4-28 10:04 大鹏
大鹏 鹏
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属《庄子》。庄周在其《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庄周用汪洋恣肆、气势磅礴的笔调,写出了一只怎样的巨鸟啊!且不说太平洋能否容得下鲲,那由鲲“化而为鸟”的鹏,一旦飞将起来,那地球看起来岂不就是一枚小小的鸟蛋了?
《神异经-中荒经》里描述的大鸟“希有”,大约就是大鹏鸟的别称:“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水经注》引《神异经》,又加上了“其鸟铭曰:有鸟希有,绿赤煌煌,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须,惟会益工。”这些从一些侧面说明:大鹏鸟有绿、红双色,不鸣叫也不进食;仅仅背上小片没羽毛的地方,就有一万九千里宽广,可见它体形多么庞大。―――原来,从西昆仑到东海的距离,也不过是大鹏鸟两翅之间耳!
古印度神话“天龙八部”中的迦楼罗,则是中国大鹏鸟的异名同质,佛教传入中国后,被命名为大鹏金翅鸟,它的巨翅展开竟有336万里;大鹏金翅鸟降生之时,身光赫奕,各路天神误认为它是火天而顶礼膜拜;大鹏金翅鸟以龙为食,它在空中飞翔,巡视大海中应死的龙,发现龙时,用翅膀煽开海水,成为两半,龙见这个阵势,吓得发抖,就失去知觉,等着被吞食;大鹏金翅鸟于一日之间可吃掉一个龙王及五百个小龙。
因为庄周与印度神话对鹏的神异巨大描述,佛教传入中国后,大鹏在中国文字中的记述进一步放肆,也进一步拟人化、神异化。
《西游记》中的人神仙佛怪,以如来佛的神通最广最大,不能不让如来出手降伏者,大约只有三“人”:孙悟空;六耳猕猴;大鹏金翅雕。悟空与猕猴本是一家亲,而大鹏与如来竟也是沾亲带故的“一家”。且听如来的自白:
“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大鹏与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亲处。”
孙猴子却也机灵幽默,接着如来的话,讥嘲了一句:“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哩。”
那如来并不反驳,只是说:“那怪须是我去,方可收得。”―――瞧,大鹏鸟真是好神通:外甥如来佛不亲自来拜访我这个舅舅,你孙猴子岂能收伏我?
在中国另一部传奇小说《说岳全传》中,民族英雄岳飞原来是大鹏金翅鸟的人间化身。书中是这样记述:宋徽宗在元旦祭祀上天,祭表是写给“玉皇大帝”的,但在抄写祭表的时候,误将“玉”字上一点写在“大”字上去了,成了“王皇犬帝”。玉帝看了大怒,说:“王皇可恕,犬帝难饶!”就派遣赤须龙下界,降生于金国,成为金国老狼主第四个太子金兀术,玉皇大帝要让金兀术搅乱中原,以报“犬帝”之恨。西天释迦牟尼佛恐怕赤须龙下界以后,没有人能够降伏,就派遣专门吃龙的大鹏鸟下界,转世为岳飞,保全宋室江山。
这岳飞的前身大鹏金翅鸟确实是刚直勇猛异常:就在如来佛面前,因不堪忍受女士蝠(后化身为秦桧老婆王氏)连连放屁,一嘴将其啄死了;被佛谪临凡,赴岳家途中,偶然看到黄河边的铁臂虬龙(后化身为秦桧)在人模狗样地调兵遣将,他又是大怒了,扑下来爪抓嘴啄地又将人家弄死了。
按理说,大鹏鸟是吃龙的啊,那什么赤须龙,铁臂虬龙岂在话下?可为什么反而被龙被蝠先期以莫须有的罪名给害死了呢?大约,作者钱彩也认为,一旦化为人身,刚烈勇猛的本事在小人阴招面前,没有屁用。―――奈何奈何。
东西方各民族关于大鹏鸟的传说与神话是极多的。
藏族创世歌谣《斯巴形成歌》中说:“天地混合在一起,分开天地是大鹏”,且认为大鹏卵生人而成为藏族始祖。在西藏的佛教塑像中,所有忿怒相的佛像头顶上,都飞有大鹏金翅鸟;很多藏族人都会随身佩带大鹏金翅鸟的像章,相信这样可获得吉祥、智慧与力量。
云南白族地区,古代大理人认为是龙作怪而频为水灾,使大理几成龙泽,而龙唯独只尊敬塔,畏惧大鹏,于是,建筑了著名的崇圣寺三塔,塔顶上各铸有一支大鹏金翅鸟。
西方的《阿波罗游记》、《一千零一夜》等书籍中,都载有大鹏鸟的事,说鹏蛋周长有五十步,鹏鸟聚集的食物是大量的一口可吐入大象的蟒蛇;阿拉伯旅行家中的日记中有“本以为那是座山,原来竟是只鹏鸟”的记录。
西方鹏鸟的来源也许可以追溯到古波斯神禽“峨姿”(Amrzs)。该鸟历经天地生灭三大劫,故知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事。鸟身犬首或人面之貌,两翼伸展可遮蔽日月群星。古波斯神话中有株“知识树”,结籽化为世间万种草木,“峨姿”筑巢其上,每至果实成熟,将其摇下,播于大地山川。
一条虫子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阅读权限
山东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2 最后登录
2009-8-30 TOP
一条虫子
齐天大圣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来自
山东 注册时间
2008-5-22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9-4-28 10:05 另外,犹太神话中的巨鸟“栖枝”(ziz)、古埃及的“伯努”(Be u)、阿拉伯的“安卡”(Anka,)、土耳其的“可克”(Kerkes)、古希腊的“格利普”(Gry )、俄罗斯的“诺加”(Norka)以及北欧生命树上的智慧古禽等,均可以是大鹏鸟的异名同质。
深圳,听说又被称为鹏城,莫非是庄周的鲲鹏鸟或佛祖的大鹏金翅鸟,飞经中国南方时,不小心产下的一枚鸟蛋?不清楚,待考。
中国一些文人或喜欢弄笔的政治家,动不动就以大鹏鸟自居,且作为一种高志远向,豪放阔达的气概象征。
阮籍的孙子阮修,在他的《大鹏赞》中有“志存天地,不屑唐庭。鸴鸠仰笑,尺鷃所轻。超世高逝,莫知其情”的句子,借大鹏来抒发蔑视官宦、抱负超远的心境。
李白则高吟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诗句,“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临死,还念念不忘地哼着“大鹏飞兮振八裔”,为自己赢得了“诗仙”、“诗国大鹏”的尊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与老大哥苏联翻脸了,***弄了一首《念奴娇-鸟儿问答》的词,颇以大鹏鸟自许,词的上阙中有云:“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下阙的最后二句是骂“蓬间雀”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不过,“蓬间雀”放屁,大不了吹动几立方毫米或几立方厘米的空气,但若是大鹏鸟放屁呢,可能真要“天翻地覆”了。
相关文章:《大鹏赋》、《鲲化为鹏赋》、《北溟有鱼赋》
一条虫子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阅读权限
山东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2 最后登录
2009-8-30 TOP
一条虫子
齐天大圣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来自
山东 注册时间
2008-5-22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9-4-28 10:06 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1],假悟空,无姓名,神通与孙大圣一般无二,变化成悟空的模样,观音、照妖镜等皆不能识。后被如来说破原身,被悟空一棍打死。
如来曾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
据我所知:除如来、谛听外,还有至少两位能辨出是假悟空,一是菩提,一是二郎显圣,菩提自不必说,二郎显圣的第三只眼也可以,因为当时悟空和他赌变化,还化做他的模样,小圣都能认出。而六耳猕猴化做悟空的模样,小圣也应该能认出他是六耳猕猴,而悟空的火眼金睛显然没看出它是六耳猕猴,否则他也不会只说:你是假的,我是真的,他应该说,你是六耳猕猴,我是灵明石猴了。六耳猕猴怎么办?也能学着说?
当如来说破六耳猕猴的原身,他就慌了,想逃,其实如果悟空的火眼金睛能说破他的原身的话,我怀疑他也不敢和悟空纠缠这么久。显然悟空的火眼金睛看不出他的原身或是悟空太急了-当任何人看到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的时候都会着急的,没用火眼金睛细看,当初牛魔王也是变化成猪八戒骗走孙悟空的芭蕉扇,如果能看出的话,悟空和他赌变化他准输,因为他看不出悟空的变化而悟空可看出他!悟空的火眼金睛是机缘巧合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炼出来的,他哪有这种机缘?
这六耳猕猴到底是何方神圣?是何师承来历?真胆大包天,竟和悟空打到观音、地府、天上和如来处而一点不惧。如果他是真的大圣,悟空就是假的了!而他的本领和大圣一般无二,偏又扮做悟空,六耳猕猴值不值得?他这么大本领,也应该成就一番事业才对,起码也是个齐天大圣!
大概比较一下二猴的法力,孙悟空在方寸山修炼出72变拥有可移山绞海之神力(是绞海并非是架海),孙大圣拥有龙宫之宝大禹定海神珍铁,金箍棒在打击力上怎么样也胜过六耳猕猴的铁棒,套用老龙王的话:“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 所以定海神针的打击力应该没人会怀疑。
孙大圣除上面所说的神力、法术和打击力方面,更比六耳猕猴优胜的是他曾偷吃过千年蟠桃和无数的仙丹,早成了铜头铁脑、金刚不坏之体。而六耳猕猴竟能和大圣处处战平手,可见其武艺在大圣之上。
大概大圣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这期间天地间又不知出了多少英雄,象小张太子、六耳猕猴,这时天上又非是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了,六耳猕猴想靠当年悟空那样闹天宫出头己不可能,悟空的本领又搁住了五百年,六耳猕猴能和他战平手一点也不奇怪。以他的本领,早知道大圣保唐僧取经大业是日后成佛的进阶,所以想扮做悟空赚取个进身之路。
当六耳猕猴被悟空一棒打死,如来一句善哉掩盖了他是罪魁祸首的本质,因为:如果如来不用钵罩住六耳猕猴,悟空根本打不死他,而悟空打时他也不出手阻拦,其实他原本就知道六耳猕猴会死于悟空之手,因为,他既知过去未来之事,又能普查周天之物,这事能算不出来?所以六耳猕猴是死于如来之手!否则,如果两猴联手,如来也未必能制得住他们,再骗而用手压,不好使了,两个呢,天地间有一个就够不安宁的了,哪能让他存在更多?
如来讲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另一面,是皈依佛法、灵台澄明的孙悟空与草莽中的顽劣异常、野性难驯的孙悟空的交战。六耳猕猴打伤唐僧,抢走取经包裹,在孙悟空的脑海里,未必没有这样的念头,看他最开始跟随唐三藏时,唐僧第一次念紧箍咒,他心怀不善,想要打唐僧,唐僧责怪他“怎么欺心,敢打师傅?”。佛家讲天人交战,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六耳猕猴是孙悟空心理的一个倒影,它是孙悟空心中的恶念,是孙悟空的心魔,孙悟空有这样一个卑暗的心理,因此就幻化出这样一个妖怪,岂不见六耳猕猴抢了包裹后是回的水帘洞?
六耳猕猴是孙悟空在西天路上打死的本领最高强的妖怪,也许就是他本身的恶念,除去六耳猕猴,也就消灭了自己恶念,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佛家弟子,这也许也是吴承恩创作出六耳猕猴的本意。
一条虫子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阅读权限
山东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2 最后登录
2009-8-30 TOP
一条虫子
齐天大圣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来自
山东 注册时间
2008-5-22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9-4-28 10:06 六耳猕猴与万代传名
论武功,他和悟空不相上下;论变化,他瞒得过观音的法眼;论特长,他“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这个是悟空都没有的。以他的本事,又终于等到了悟空被逐的绝好时机,如果想杀了唐僧,吃肉长生,实在是毫不费力的事情,可这个猴子,居然只是想假冒悟空,他打伤唐僧,也只是希望唐僧绝了悟空跟随取经的退路,真实的目的,只是为了抢走唐僧的护照,以便于他自己的成功立业。
这是很容易让人感觉诧异的了。
以他的能力,他可以把坏事做绝,吃了唐僧肉以长生,他不要;以他的本事,他也可以做逍遥派,快活自在地生活,就象当年的孙悟空,占上一个小山头,自封个“XX大圣”,估计玉帝、佛祖也不会来妨碍他,可他也不要。他宁愿抛弃自我,涂改履历,不惜以轻微的犯罪手段(抢劫唐僧的护照),冒非常大的风险,以换取“万代传名”的可能。
于是,我不免认为,促使他这样选择的,是他的“理想”,是他对主流社会的渴望。简单地说,这是个有“历史污点”的人的个人努力。
在文学作品里,我们看见过不少有“历史污点”,被主流社会排斥的能人,在“正路”走不通,或者走“正路”的代价非常高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以达到自己的成功目的,在他们所采用的各种方式中,最有代表性的,也确实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就是以“杀人放火”去博得“招安”机会的宋江和直接以推翻现政府为目的,号称“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孙悟空。
这两人比较一致的做法,是使用了“暴力”这个武器。
虽然宋江的做法,是为了“赢取最多的谈判砝码”;孙悟空的做法,是“造反”,但这两种行为,在方法上,都使用了暴力,都对现知府的统治地位有比较强的破坏性,都使现政府负担了比较高的成本。
最主要的是,只有“暴力”,才有机会使主流社会认识到了他们的能力,才有可能把他们当作对手。
这个是历史经验。
再反观六耳猕猴的行为,我们就可以笑他愚蠢了,哦,不对,是更接近迂腐。他甘愿舍弃个人的名字,采用对社会、对他人伤害最小的办法,希望以此达到个人的理想,而且他的理想也不是很大,无非是成为“南赡部洲人”之“主”,也就是做“人皇”,这个理想,与“玉帝”的统治并没有利害冲突;他更没有想对抗佛教,对抗如来,恰恰相反,他要去取经,说明他默认了佛教至高无上的道德地位;他没有打死唐僧,说明他尊重唐僧生存权这一基本人权。总之,他谁都没想得罪,即使不得不得罪,也没有做绝、做透,很留了些余地。
可他的结果呢,是被前造反头子孙悟空给一棒打死了,罪名也是孙悟空宣判的,是“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这真是很滑稽的事情,比起这位执法者多年前的“闹阴间”、“闹龙宫”、“闹天宫”比,这点罪名算什么,比起那些终年杀人,以人肉为口粮,却背景颇深的其他众多妖怪来,这点罪名有算什么,而如来呢,也无非是“道声:“善哉,善哉!””罢了,此所谓口头警告,悟空也自知,这是没有关系的。
六耳猕猴终于没有能够走上正道,还落了个悲惨下场,与他背后没有人“罩”是有关系的;与他对如来这一“正道”最高“护法”的低估是有关系的,但这都不是致命的,他真正的错误,是他用错了方法,象他这样的人,只想着做“好人”是不够的,在做“好人”之前,至少要做成一个出名的“坏人”,做一个让所有“好人”都害怕的坏人,要知道,主流社会可能接纳他的理由,不是因为他“好”,而是他足够“坏”,至少,“坏”是必须让我支付成本的,而“好”,却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编辑本段]向佛之心很强
六耳猕猴比悟空要有灵性,大家想一想,以六耳猕猴的身手何必要假冒悟空?!因为它一心向佛!六耳猕猴的身手与悟空旗鼓相当!甚至比悟空还多一项本领那就是知前后!我想六耳猕猴当时假扮悟空时,已经知道结果了,但它还想试一试与命运抗挣!
以六耳猕猴的本事可以在魔道称的上是魔帝与玉皇大帝抗挣!但它不想与天斗!
有人说六耳猕猴只是嫉妒孙悟空运气,不过我想不是!六耳猕猴的本事不压于悟空在三界混出个名堂不是什么难事,它不加入魔道也可以效力天庭!玉皇大帝一定会好好拉拢六耳猕猴的,到时一孙悟空平起平坐不算是什么难事了。但它还是假扮了悟空!这一点就不难证明六耳猕猴有一棵向佛之心。
为什么孙悟空不能让六耳猕猴生存在这个世界里呢?也许是孙悟空的好胜心在作怪。
一条虫子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阅读权限
山东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2 最后登录
2009-8-30 TOP
一条虫子
齐天大圣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来自
山东 注册时间
2008-5-22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9-4-28 10:08 貔貅
读音 píxiū(粤音读作“皮休”)
词义
(1) [fabulous wild beast]∶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野兽。
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而这种猛兽分为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但现在流传下来的都没有分为雌雄了。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一角和两角的,一角的称为“天禄”,两角的称为“辟邪”。后来再没有分一角或两角,多以一角造型为主。 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至于天禄,则较少有人用以称这种瑞兽,还有人将它称为“怪兽”或“四不象”。
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前有挚兽,则载貔貅。——《礼记·曲礼》
(2) [brave troo ]∶比喻骁勇的部队杭州飞来峰石窟造像中的貔貅
《晋书·熊远传》——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
《逸周书·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
《史记·五帝本纪》:“﹝轩辕﹞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 炎帝 战於 阪泉 之野。”
司马贞 索隐:“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
徐珂《清稗类钞·动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 辽 东人谓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连举之。”
多连用以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张说 《王氏神道碑》:“赳赳将军,豼貅绝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羡威统百万貔貅,坐安边境。”
清 毕著 《纪事》诗:“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
柳亚子 《读史》诗之七:“绿林家世拥貔貅,乳臭儿郎据上流。”
(3)古代人们对大熊猫的称呼,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石狮子即是貔貅
貔貅貔貅的作用貔貅与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凶狠的瑞兽,且护主心特强。有镇宅辟邪的作用。
貔貅在风水上的作用,可分以下几点说明:
一、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将已开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运转好,好运加强,赶走邪气,有镇宅之功效,成为家中的守护神,保合家平安。
二、有趋财旺财的作用。除助偏财之外,对正财也有帮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或家中。
三、有化解五黄大煞的作用。用来化煞镇宅和旺财,尤其在财运方面,貔貅是有较明显作用的。
一条虫子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阅读权限
山东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2 最后登录
2009-8-30 TOP
一条虫子
齐天大圣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来自
山东 注册时间
2008-5-22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9-4-28 10:09 貔貅的由来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百解,共四个名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古时候人们也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现在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汉书“西域传”上有一段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尿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但经过朝代的转变,貔貅的形态比较统一,如有短翼、双角、卷尾、鬃须常与前胸或背脊连在一起,突眼,长獠牙。到现在常见到的貔貅多是独角、长尾巴。
据说貔貅是龙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银珠宝,自然浑身宝气, 跟其它也是吉祥兽的三脚蟾蜍等比起来称头多了, 因此深得玉皇大帝与龙王的宠爱,不过,吃多了总会拉肚子, 所以有一天可能因为忍不住而随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气了,一巴掌打下去, 结果打到屁股, ***就被封了起来,从此,金银珠宝只能进不能出,这个典故传开来之后, 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
貔貅也有公母之分, 民间传说公的貔貅代表财运,而母的貔貅则代表财库,有财要有库才能守得住,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一次收藏一对, 才能够真正的招财进宝。但如果要戴在身上, 还是一只就好, 以免打架, 以上均属传说,大家参考就好 !
貔貅头貔貅的习性懒懒地喜欢睡觉, 每天最好拿把他拿起来摸一摸, 玩一玩,好像要叫醒他一样, 财运就会跟着来。
另一个貔貅的妙用是在案头摆放貔貅饰物的话,可替你赶走坏男人, 避免不必要的骚扰喔。
据古书记载,貔貅是一种猛兽,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龙、凤、龟、麒麟),称为招财神兽。貔貅曾为古代两种氏族的图腾。传说帮助炎黄二帝作战有功,被赐封为 “ 天禄兽 ” 即天赐福禄之意。它专为帝王守护财宝,也是皇室象征,称为 “ 帝宝 ” 。又因貔貅专食猛兽邪灵,故又称 “ 辟邪 ” 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
貔貅有二十六种造型,七七四十九个化身,其口大,腹大,无肛门,只吃不拉,象征揽八方之财,只进不出,同时可以镇宅辟邪,专为主人聚财掌权。
古贤认为,命是注定的,但运程可以改变,故民间有“一摸貔貅运程旺盛,再摸貔貅财运滚滚,三摸貔貅平步青云 ”的美好祝愿。
龙在其形象形成过程中,曾海纳百川的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到后来,这些怪异兽象在龙形象发展的同时糅合了龙的某一种特征,形成了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说法。但龙之九子为何物,究竟谁排老大谁排老二,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民间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同。
据说一次明孝宗朱祐樘曾经心血来潮,问以博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后七拼八凑,拉出了一张清单。按李东阳的清单,龙的九子是:趴蝮、嘲风、睚眦、赑屃、淑图、螭吻、蒲牢、狻猊、囚牛。不过在民间传说中的龙子却远远不止这几个,狴犴、貔貅、饕餮等等都被传说是龙的儿子。其实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如果非要选出九子来的话,也应该选出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九个。李东阳也是一时急于交差,所提之名单并不具代表性。
对于“龙生九子”,影响较大的一种说法是:
长子囚牛,喜音乐,立于琴头。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次子睚眦,样子像长了龙角的豺狼,怒目而视,双角向后紧贴背部。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等兵器或仪仗上起威慑之用。
三子嘲风,样子像狗,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
四子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喜音乐和鸣叫,刻于钟钮上。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五子狻猊(suān ní),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另外,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猊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六子赑屃bìxì,又名霸下,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
七子狴犴(bì’àn),又名宪章,样子像虎,有威力,好狱讼,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故民间有虎头牢的说法。又相传它主持正义,能明是非,因此它也被安在衙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八子负屃(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或两侧。
末子螭(chī)吻,又名鸱尾或鸱(chī)吻,鱼形的龙(也有说像剪了尾巴的蜥蜴),喜四处眺望,遂位于殿脊两端。在佛经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所以把它安在屋脊两头也有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可以发现这种说法中,长子囚牛和四子蒲牢都喜音乐,三子嘲风和么子螭吻都位于屋顶,六子赑屃和八子负屃都围着石碑,有重复之嫌。如果把他们二取一,再补进其他一些常见说法,会比较好一些:
饕餮(tāotiè),样子似狼,性贪吃,位于青铜器上,现在称之饕餮纹。因它又能喝水,故古代也将其刻在桥梁外侧正中,防止大水将桥淹没。据民间传说,这种怪兽贪吃无厌,把能吃的都吃光了以后,最后竟然吃了自己的身体,到最后吃得只剩一个头部,所以落下个“有首无身”的名声。趴蝮,又名蚣蝮,样子似鱼非鱼,善水性,体态优美,饰于石桥栏杆顶端。
椒图,形似螺蚌,好闭口,性情温顺,有点自闭症,反感别人进其巢穴,故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
貔貅,在南方及东南亚一带都称其为龙的第九子,大嘴无肛,只进不出,深为赌徒所喜。澳门赌场便摆了一只玉貔貅,寓意嘴大吃四方,只挣不赔。
“虎父无犬子”,龙那么神通广大,可以吞云吐雾,兴风作浪,成为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来的偶像,它的儿子自然也非等闲之辈。龙也有女儿,但不那么出名,《春光灿烂猪八戒》里的女主人翁就是小龙女。龙的儿女都是千奇百怪,这和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儿女倒颇相像。不过欧洲人的思想毕竟比中国人开放,在他们的神话里,天神宙斯就是风流甚至滥交的典型,一会儿变成马一会儿变成牛的去调戏***妇女,咱国家的龙可是规规矩矩,顶多也就来个“二龙戏珠”。在中国人眼里,龙是权威与尊严的象征,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也说自己是“龙的传人”。
另,貔貅在中国古代是对大熊猫的别称。
一条虫子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阅读权限
山东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2 最后登录
2009-8-30 TOP
一条虫子
齐天大圣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来自
山东 注册时间
2008-5-22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9-4-28 10:10 囚牛
囚牛 传说中的怪兽。龙生九子之一,是老大,形状为有鳞角的***小龙,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旧时多刻于胡琴头上。
[编辑本段]出处:
明 李东阳 《记龙生九子》:“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渊鉴类函》四三八《鳞介部·龙》四引明陈仁锡《潜确类书》:“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好音,形胡琴上。”一般胡琴上刻有兽形,似龙形,为囚牛。
一条虫子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阅读权限
山东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2 最后登录
2009-8-30 TOP
一条虫子
齐天大圣
43869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0 分 人气
28 分 论坛贡献度
0 分 论坛币
0 分 服务器 来自
山东 注册时间
2008-5-22 当前离线
发表于 2009-4-28 10:11 睚眦
睚眦 词语:睚眦,亦作“ 睚眥 ”。
读音:yá zì
释义:
(1) [angry stare]∶发怒时瞪眼睛
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红楼梦》
(2) [small grievance]∶借指极小的仇恨
凡平日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三国演义》
(3) 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
相关文献:
《战国策·韩策二》:“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 政 独安可嘿然而止乎?”
《汉书·孙宝传》:“我与 穉季 幸同土壤,素无睚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毋挟***矛,寻睚眦以酿衅。”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十:“他受不了百口嘲谤,也忍不下万目睚眦。”
《史记·范雎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也作“压眦”。
《战国策韩》二:“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
《升庵外集》:“龙生九子不成龙,七曰睚眦,样子像长了龙角的豺狼,怒目而视,双角向后紧贴背部。龙生九子老二,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等兵器或仪仗上起威慑之用。参见“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