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能做冒险岛采矿任务许可正任务吗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字体大小:
TCL否认投资稀土矿尚未取得勘察和采矿许可证 与三星结盟
(2011-04-24 11:46:27)
标签:
TCL集团
韩国液晶面板双雄在中国开战
2011年04月23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TITLE="TCL否认投资稀土矿尚未取得勘察和采矿许可证 与三星结盟" />   一方是积极在中国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的全球液晶面板巨头,一方则是国内最大的彩电企业,在中国高世代液晶面板前景不明的这个时刻,双方选择走到了一起。
  4月21日下午,三星电子LCD事业部在北京主办的“FHD全高清3D合作伙伴论坛”现场,
董事长李东生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向本报记者和盘托出了TCL集团当天紧急停牌的背后原因,那就是TCL与三星当天签署了一系列关于高世代液晶面板的战略合作协议。
  这是一份双方在高世代液晶面板投资领域交叉持股的协议,TCL成为了即将获得商务部正式批文的苏州三星7.5代线的小股东,而三星电子也从深超科技手中拿到了深圳华星光电15%的股权。
  这是继创维数码参股广州LGD8.5代线的协议签署后,国内彩电企业与韩国面板巨头的又一合作。
TCL、三星合作前后
  在三星与TCL战略合作的消息公布前,由于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增速放缓,外界对于包括三星苏州7.5代线、广州LGD8.5代线和昆山龙飞光电7.5代线的建设前景日趋看淡。LGD宣布推迟广州8.5代线的开工时间,更是从侧面证实了液晶面板潜在的产能过剩的风险。
  “三星电子是获得批文的外资面板企业中对在中国投资最积极的,TCL这次与三星电子的合作其实去年就达成了意向。”TCL集团品牌中心总经理梁启春告诉记者,由于发改委和商务部的批文还没拿到,所以才推迟到现在签署正式协议。他表示,协议签署后只要商务部批文顺利拿到,苏州三星7.5代的开工将肯定很快。
  这是一个多层面的一揽子协议。4月21日,TCL集团发布的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华星光电的股权结构出现变动,深超科技拟将其持有的华星光电15%股权转让给三星电子,股权转让完成后,TCL集团、深超科技与三星电子则分别持有华星光电55%、30%、15%的股权。
  与此同时,TCL与三星电子、苏州工业园区等三方签署合同,共同成立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从事7.5代线TFT-LCD面板的生产与销售。TCL出资1亿美元持股10%,三星电子和三星中国则占50%股份,苏州开发区占30%。
  此外,华星光电将根据三星电子的需要,为其提供液晶显示屏产品的ODM服务,合作期限为五年,供货量最高可占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15%的产能,约210万-255万块液晶电视模组。
  “这预示着我们与三星的战略合作再进一步。”李东生告诉本报记者,“在我们看来,股权合作是彩电厂商与面板厂商最稳定的合作关系。”
  双方合作渊源已久。至2010年,三星已成为TCL液晶面板的最大供应商,而TCL也是三星面板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客户。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TCL采购了47亿元的三星液晶面板,占三星面板在中国市场出货量的一半以上。
  对于TCL集团来说,2008年4月其投资11亿元在惠州建设液晶模组工厂,其技术和面板合作对象就是韩国的三星电子。而2010年5月,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原总裁朴根熙在与深圳市领导沟通时也表示了投资华星光电8.5代线的意向。
  据了解,此次合作的谈判并非一帆风顺。消息人士告诉记者,由于2009年TCL向友达也采购了不少面板,三星电子与TCL的合作曾经遇到波折,甚至一度有消息称三星计划在华南自建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
  在李东生与三星电子总部和中国公司的高管沟通后,双方合作得以继续。但李东生也意识到,简单的采购协议无法完全绑定三星电子。在2009年11月与深超科技合资建立华星光电后,TCL就曾经希望三星电子来入股。虽然三星电子也希望在占国内平板电视出货50%以上的华南地区有所布局,但当时已经与中国国家发改委谈妥了在苏州投资的7.5代线,因此未做出投资华星光电的决定。
  2010年,发改委对各地政府上报的5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进行遴选,三星电子方面认为很快就能落定,
  不料这场遴选持续了近一年时间。在等待的过程中,三星电子开始准备第二套方案,其实就是参股华星光电,三星电子同时也希望TCL能够参股苏州三星的7.5代线。
  “去年10月,我们双方已经达成了初步协议。”TCL集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其实他们也参考了LGD与创维合作的模式,这是低成本的一种战略合作模式。
  2010年3月,创维数码与LGD、广州开发区签署了合资协议,其中LGD在广州8.5线控股70%,而创维和开发区占股比例分别为10%和20%。
  最终,TCL与三星完成了两条高世代线的交叉持股。之所以由深超科技向三星出让15%股权,是为了保证TCL在华星光电的绝对控股地位,这是TCL谈判的底线,而在苏州三星7.5代线最终获批后,三星电子无意控股华星光电,也接受了这一条件。
TCL面板的合纵术
  TCL与三星在两条面板线上的交叉持股仅仅是个开始,在一连串的合作协议背后,双方在酝酿更深层次的合作,尤其是技术方面。
  TCL已经通过A股定向增发和申请银团贷款,解决了华星光电8.5代线的资金难题。今年3月主体厂房已经竣工,随着大型设备的搬入和***结束,华星光电今年8月有望开始试生产。
  业界一直担心,从无高世代液晶面板运作经验的TCL是否有足够的技术力量。虽然TCL用股权加高薪从奇美、友达、LGD等面板巨头挖来近百名核心技术人员,并组建了研发的“多国联军”,但一家台湾面板厂商的人士还是坚持认为:“高世代液晶面板与5代线不同,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短期内是难以解决核心技术问题。”
  虽然TCL集团高级副总裁贺成明多次表示“有能力自主完成高世代液晶面板的投产”,但对于TCL集团来说,其招聘的技术人士很少有参与8.5代线建设的经验,今年8月开始的爬坡期的确是对其重大考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液晶面板厂商也根据技术升级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比如LED背光技术的结合,与3D显示技术的结合,这些对于华星光电来说则更为艰难。
  市场调查机构Di lay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谢勤益表示,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投产只是个开始,面板厂商的竞争力往往体现在后续技术研发的突破上,比如在240HZ、480HZ面板、全高清液晶面板及3D液晶面板的技术专利上,没有任何技术积累的国内面板商相对落后,而选择与韩国或台湾面板商合作则是捷径。
  其实在去年与三星电子的谈判中,李东生就提出希望三星电子能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来参与华星光电的建设。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这次三星电子入股华星光电除了投入资金外,还有技术合作的方式,这将帮助华星8.5代线跟上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面板技术的升级。
  此外,贺成明也曾经表示,单独一条8.5代线是无法与三星、LGD等面板巨头竞争的,接下来TCL还将投资更高世代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如此才能形成产能集聚的成本优势。
  “其实华星光电还计划2012年开始进行新的8.5代线或10代线的立项,三星也有望投资其中。”TCL有关人士透露,同时,对于三星电子接下来在中国进行的面板投资,TCL也会积极参与。
  业内人士则分析,这个协议对TCL是利好,一是TCL投资苏州三星7.5代线可以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二是三星参股华星光电不仅可以解决公司资金的缺口,而且保证了15%的面板定单。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出席双方合作签约仪式时指出,TCL与三星两家在高世代线液晶面板项目的合作,将有效带动液晶面板产业链上下游关联行业的加速集聚。
韩系巨头的3D攻防战
  “这是一场面板巨头之间争夺战略合作伙伴的战争,如今已经形成了三星-TCL联盟与LGD-创维联盟对抗的格局。”帕勒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
  对于三星面板来说,抓住TCL仅仅是其控制中国面板市场的第一步,其更大的野心在于通过液晶电视从2D向3D的技术升级,成为中国电视面板最大的供应商。而LGD想法同出一辙,其争取中国厂商的法宝则是成本更低的不闪式3D液晶面板。
  去年12月16日,LGD第一次在中国举行了“开启不伤眼的3D新视纪”为主题的盛大发布会,当时创维、TCL等在内的国内彩电企业高管都参与了这次会议,随后创维对“不闪3D”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按照LGD的说法,三星等推广的主动快门式3D技术是落后的技术,有画面闪烁、SG眼镜笨重、价格昂贵等诸多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
  但事实是,除了创维、LG电子两大电视巨头将3D电视的重点推广技术放在了不闪式3D技术上外,三星、索尼、海信、TCL、长虹、松下等众多中外电视巨头均更倾向于主动快门式3D显示技术,很多品牌虽然也有推出不闪式3D电视,但更多局限在低端产品。
  面对LGD、LG电子和创维的持续攻击,三星电子为首的主动快门式3D技术阵营4月21日进行了一次反击,这次他们打出了全高清的牌,并且将此前价格高达千元的SG眼镜价格降至最低9.98美元。
  三星电子LCD事业部常务朴辰赫告诉本报记者,LGD主推的偏振光式3D技术由于采取将整幅画面一分为二的技术,其显示的画面分辨率最高只能达到1920&time 540P,而主动快门式机会则可以达到全高清的1920&time 1080P.
  接下来三星电子还将推出480Hz的全高清3D面板,甚至是4K&time 2K的高分辨率3D面板。此外,松下也牵头组织了SG
3D眼镜联盟,希望通过主要彩电巨头的合作来大幅降低3D眼镜的成本,同时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来让各品牌的3D眼镜可以兼容,显然这都是对LGD挑战的回击。
  其实对于三星电子来说,其在液晶面板领域连续八年的领先优势正遭遇LGD越来越大的挑战,今年1月LGD与已经中断六年的全球第三大液晶电视供货商索尼重启合作。
  据Di laysearch估计,今年LGD有望以5500万块的出货量在全球电视用液晶面板市场拔得头筹。三星电子
年电视用液晶面板出货量大约为5000万块,略输一筹。
  与此同时,在大陆电视用液晶面板市场,奇美电子、友达光电两家台湾地区面板企业
仍将保持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而LGD通过偏光式3D技术广泛结盟彩电整机企业,市场占有率有可能超过25%,三星电子市场占有率仅为16%左右。 TCL
否认投资
稀土矿
尚未取得勘察和
采矿许可证 2011年04月25日 03:21   称旗下TCL新疆能源公司至少三个月内不会筹划,尚未取得勘察和采矿许可证
  殷洁
  本报讯 (记者殷洁)昨晚,
(6.37,0.57,9.83%)
发布澄清公告,否认TCL投资的新疆能源公司将投资开发世界第一大稀土矿。TCL表示,旗下的TCL新疆能源公司尚未取得勘察和采矿许可证,且至少3个月内不会筹划开采稀土矿。
  合作系建新疆产业园
  有媒体报道称,TCL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已与当地政府达成初步协议,将于近期择机签订投资开发世界第一大稀土矿——新疆南部拜城县特大型稀有金属铌钽矿,预测铌矿资源储量超过10万吨,钽矿资源储量超过1万吨,另外还有铪等其他稀有的稀土金属。
  TCL澄清称,TCL集团确实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框架协议,但合作内容是建设“TCL新疆产业园项目”,计划以液晶彩色电视机生产为起点,首期建设3条LCD/LED液晶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年产100万台产品。后期立足新疆长远发展,逐步建成家电制造及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产业园。
  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
  尽管TCL否认了计划投资开发稀土矿,但“TCL新疆能源有限公司”的确存在。该公司于今年4月1日正式揭牌。TCL集团全资子公司惠州市TCL创业投资出资1300万元(占其注册资本的65%)。
  TCL集团表示,TCL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尚未取得勘察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目前该公司各项工作尚在前期筹备阶段。新疆TCL能源有限公司还承诺至少3个月内不会筹划该事项。
  今年以来,稀土板块再度暴涨,继
(87.70,-2.34,-2.60%)
后,包括
(24.27,0.50,2.10%)
等与稀土“沾边”的股票遭遇市场的追捧。TCL投资稀土矿的传闻出来后,TCL股价一路大幅飙涨,本月至今涨幅已经超过30%。 重组传闻多浮云“矿产”炒作何时休? 作者
中国资本证券网
中国资本证券网
2011-04-25 08:30
今年以来,大盘虽然保持升势,但一直不温不火,温吞上行,而部分个股却涨势惊人,尤其是那些具有矿产资源注入、重组概念的个股,它们的股价更是一飞冲天。
年以来,大盘虽然保持升势,但一直不温不火,温吞上行。相比于大盘的不急不慢,部分个股却涨势惊人,尤其是那些具有矿产资源注入、重组概念的个股,它们的股价更是一飞冲天。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矿产的借壳传闻多是浮云,真正用意在二级市场借机炒作。
矿产业内人士更是感慨,矿产业太复杂,重组项目的评估难度太大。
重组“故事”接二连三股价疯涨此起彼伏
记者统计了一下,发现沪市自2011年1月4日开盘至4月18日达到本年以来最高点,共上涨8.57%,而深成指从2011年1月4日至3月9日的目前年内最高点,上涨5.20%。
而今年以来涨幅居前的多只股票都已翻番,它们大都涉及矿产资源注入、重组概念。
今年第一牛股西藏发展(000752),因为进军稀土,储量前景被看好,从年初开盘价11.59元/股涨至4月12日最高点30.24元/股,最大涨幅达到160.91%。
涨幅第三的大成股份,受益于其铁矿石资产注入,转型为以铁矿石采选为主营业务的矿业企业。其股价由2011年开盘价的8.15元/股飞涨至4月18日最高21.11元/股,涨幅也高达159.02%。
而涨幅达150.79%的三爱富,也有媒体透露,公司高管表态其正在与内蒙古等地的有关萤矿石企业进行洽商,以参股或整体收购等形式取得萤石资源。
同样*ST偏转也受益于陕西炼石所属钼矿以及铼矿资源注入,今年涨幅最大达到105.01%。
中国宝安(000009),从1月18日开盘13.6元/股,一直攀升到2月22日最高25.45元/股。这场究竟是公司忽悠了研究员,还是研究员误读了公司,进而忽悠了投资者的“闹剧”,焦点正是中国宝安是否拥有石墨烯资源。
2011年暂停股ST关铝也由于有五矿稀土借壳的传闻,由1月25日的开盘价5.80元/股一直涨到停牌前3月16日的近期最高点10.02元/股。
3月中旬,一则“赣州稀土借壳”传闻牵扯10多家上市公司。在传出赣州稀土的“绯闻”后,传闻中的数家公司的股票都开始了强势上涨。其中,赣能股份(000899)3个交易日内上涨25.93%;四环生物(000518)则一直延续上涨态势。
2010年株冶集团仅依靠财政输血而扭亏。但是在年报公布后的3月7日至4月12日,公司股价大涨34.3%。而实际上,被市场爆炒的“铟”对公司的贡献微乎其微。媒体曾报道,公司董秘刘伟清称,虽然铟的毛利率非常高,但销量很小,在年报上都没单独列出来。
还有ST梅雁,从4月1日至19日共10个交易日里9天涨停,股价累计上涨达54.9%,随后3天停牌。只因为ST梅雁通过拥有梅雁矿业100%股权,而拥有嵩溪银矿区宝山区段的银矿开采权。有传闻,在嵩溪银矿探明储量中,银矿石有353.09万吨,锑矿石有262.95万吨。
4月10日,迪康药业也和金矿、稀土矿“扯上关系”。随之,谣言与股价齐飞,自4月12日以来被拉了4个涨停板,7个交易日一共上涨了53%。虽然迪康药业连续两次发布澄清公告,但股价仍疯狂。4月20日,迪康药业仍然以9.47%的涨幅收盘。21日、22日则因为股价异动而停牌。
借壳传闻多是浮云二级市场借机炒作
目前,矿产股的市盈率高企,矿产借壳重组也成为资本玩家手中得心应手的“博傻”工具。矿产注入与重组概念,时刻牵动着市场最敏感的神经。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投资者在选取矿产重组概念股时不仅要关注重组资产的消息,也要分析重组矿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此外,重组预案的公布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矿产重组的道路就畅通无阻,还需要经过股东大会投票、证监会审核等多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上市公司重组受阻,其风险不言而喻。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透露,矿产借壳传闻多是浮云,尽管相关审批未如房地产一样暂停,但证监会已经悄然收紧了放行的闸门。很多重组都是在说故事,其真正用意是在二级市场借机炒作股票。同时,大股东与机构投资者合谋操纵市场和利益输送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他们通过二级市场恶炒并高价***,将严重损害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
有法律人士表示,目前对散播假消息炒作人员的举证非常困难,这让故意散播假消息炒作的人无需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因此也造成目前矿产重组消息满天飞、资本玩家借机渔利。
而有一些矿产重组概念股在丢掉重组的光环后,也令投资者损失惨重。
2010年6月18日,天山纺织(000813)披露重组预案,拟以每股5.66元的价格定向增发购买新疆凯迪矿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新疆西拓矿业有限公司50%的股权等。消息一出,天山纺织复牌后连拉涨停,股价从停牌前的6.57元,经过两个多月时间涨至17.68元的新高。但是当宣布重组未通过之后,天山纺织连续下跌,3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到26.56%。
矿业很复杂重组项目评估存难度
虽然近几年,证监会连续发文规范矿业重组,对矿业权信息披露与评估提出重点关注,但任务依然繁重。
一位长年从事矿业资产评估的人士感慨,“从探矿权的获取、拿到采矿权到正式开采,需要好几年,更需要大量的资金,上市无疑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一个好办法”,而与此同时,“矿业这行太复杂!”
矿业的复杂性不仅仅来自于对矿产资源勘探的不确定性,也不仅仅来自于因此引起的资源价值评估存在巨大的弹性。要通过技术手段探测地壳里面埋藏了多少储量的确很复杂,如果再加上人为的操作因素,就会使问题变得更复杂。
矿产业内人士更是指出:“我国早期矿业权的获得,大多存在灰色空间,矿权归属关系十分复杂。”在山西等地也不时爆出政府官员、公安等参与煤矿投资的内幕。矿业可以说是滋生腐败的多发地带。
而矿产企业里,有部分企业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十分混乱,造成部分产权权属界限不清、数量不详、价值无法确定等现象。在此情况下,矿产储量更多是根据需要来确定。
业内人士表示,在有些人手里,如果想要偷税漏税,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就会出现戏剧性的下降;如果是转让或者借壳,储量的评估又是另外一组数据。而这些都导致对上市公司重组项目评估时存在相当的难度。
有分析人士最后提醒投资者,“股市有风险,“重组“尤为甚。” ALT="TCL否认投资稀土矿尚未取得勘察和采矿许可证 与三星结盟"
TITLE="TCL否认投资稀土矿尚未取得勘察和采矿许可证 与三星结盟" /> 分享
已投稿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后一篇:
评论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记住登录状态
昵 称:
分享到微博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
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
后一篇 gt;  
 ***: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信息提示
您的同一ip请求过于频繁,如果希望继续访问,请输入验证码:
Copyright 1998 – 201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