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铁无双5中谁的名是双字,字不算

Re: 《三国演义》中的双字名考辨 - 饮水思源
饮水思源 - 主题文章阅读  
[讨论区: SanGuo]
本主题共有 1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 发信人: renzha. @ytht.net (疲倦欲死,苟且偷生·专心支持米兰), 信区: SanGuo
题: Re: 《三国演义》中的双字名考辨
发信站: YTHT (Wed Mar 31 10:17:37 2004)
转信站: SJTU!netnews.sdu.edu.cn!news.ha ynet.org!YTHT
555,发现自己读书不仔细,错漏甚多啊……可见做学问是丝毫马虎不得的,尽管这点东东还
算不上做学问……:(
改正了一些地方,见下:
杨大将:十五回,袁术将,长史。(《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术死,长史杨弘
、大将张勋等……”罗贯中漏看“弘”字,将“杨弘”误为“杨大将”。)
傅士仁:七十三回,关羽将,荆州失,降吴,后归蜀为刘备剐。(《三国志·蜀书·关
羽传》:“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
。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杨戏传》:“士仁字君义,广
阳人也”;《吴主传》也说“获将军士仁”,可见“傅”是衍字。)
崔州平:三十七回,博陵人,诸葛亮友。(其名失传。卢弼集解引《九州春秋》提到其
兄崔钧字元平,可见“州平”是字。)
娄子伯:五十九回,京兆人,隐居终南山,道号梦梅居士。(名娄圭。《崔琰传》注引
《魏略》:“娄圭字子伯,少与太祖有旧……太祖以为大将,不使典兵,常在
坐席言议”;引《吴书》:“从破马超等,子伯功为多”。后因“腹诽”,被
曹操诛杀。)
单子春:六十九回,汉琅琊太守。(其名失传。见《管辂传》注引《辂别传》:“琅琊
太守单子春,雅有才度……辂谓子春曰:‘府君名士,加有雄贵之资……’”
《轲别传》里多有只书字不书字之人。)
严白虎:十五回,东吴德王,为董袭杀。(“白虎”是其号,相当于水浒中“及时雨”
、“母大虫”之类。王肇和曰:“严白虎、刘雄鸣,则贼号也”。)
马元义:一回,黄巾军,为何进斩。
《后汉书·皇甫嵩传》:“(张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馀人,小方六
七千,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书京城
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中平元年,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扬数万人,期会
发于邺。元义数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諝、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
马元义是黄巾军渠帅,他的出身,应该也是贱民。
【 在 renzha (徧倦·浮一大白·地酒天腸)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国演义》里双字名的人都有哪些”,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
: 先从前面的帖子里抄一段话,作为背景资料:
看过《三国志》的人便可发现书中的人物几乎是清一色的单名。如曹操、袁绍、刘备、
孙权、关羽、张飞、周瑜、蒋干、黄盖等等。《后汉书》中的人物亦是如此。这两部书
纵横300年历史,即是单名流行三世之史。
单名成滥,肇自王莽。莽传有“匈双单于,顺制作,去二名”语。其长孙王宗谋反未遂
自杀,莽又谕其复名会宗。可见王莽对二名的不快和对单名的偏爱。如此一贬一褒,上
行下效,黎民百姓均起而仿之。一时间单名遍天下。王莽皇袍加身才十几年,单名之盛
: ...................
┃ 經從入霞費悶年知霞
濯矣人吟徉花後故我
┃ 何去濁情無
朝暮百仙多
┃ 卷今殘淮商千易醉觴
足把較小鳳村幾鄉愛
┃ 處水酒總憑
樹江代也歧
┃ 自後編南量秋過一喚無
滄衣短榭止裏番向秦記 ┃
流三把據功
風興要路人 ┃
┃ 禮伴總耆江事底場幾聊
浪冠長也高幾嘯梅淮得 ┃
花杯流費名
吹亡凡將生 ┃
┃ 空藥斷舊左大須共個且
蟬今共梧度傲根偶當 ┃
謝沉光盡富
倒朝人相南 ┃
┃ 王爐腸寫煙也愁百新酌
蛻已時蟲徜杏冶離時 ┃
知醉誤心貴
前復做神北 ┃
※ 来源:.一塌糊涂 BBS ytht.net.[FROM: 162.105.82.218]
本主题共有 1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三国演义中的双字人名大全(转)
进入贴吧
贴子搜索 |
浏览贴子
吧主: 共有
三国演义中的双字人名大全(转)
转自新浪三国论坛,作者张东滨 三国演义中有不少三字的名字,但是其中并不全是复姓加单名,也有一些双字人名。同时还有一堆很具迷惑性,但非双字人名也非复姓的名字。下面一个列表是我参考别人的研究成果,稍加修正后的“三国双字人名大全”。 三国演义中出现双字人名共计32人,分别是:  1、曹安民:曹操之侄,在宛城之战被杀;  2、单子春:魏国琅牙太守,曾誉年轻时的管轲为“神童”;  3、辛宪英:辛毗之女;  4、尹大目:魏国殿中校尉,曹爽亲信;  5、傅士仁:关羽部将,投降东吴;  6、郭攸之:蜀汉大臣,“贞亮死节之臣”;  7、黄承彦:诸葛亮岳父;  8、刘元起:刘备之叔,曾资助青年刘备;  9、刘德然:刘元起之子;  10、裴元绍:欲夺赵云战马被杀;  11、孙尚香:刘备夫人;  12、程远志:黄巾军将领,被关羽所杀;  13、韩吕子:袁绍部将,在乌巢被杀; 14、杨大将:袁术亲信;  15、张世平:商人,曾资助刘、关、张;  16、蒋义渠:袁绍部将;  17、李春香:黄奎之妾,黄与马腾定下诛曹之计,被她出卖,反为曹所斩;  18、刘子扬:鲁肃同乡;  19、娄子伯:隐士,曾教曹操筑城之法;  20、吕伯奢:曹操之父旧交,为操所杀;  21、吕威璜:袁绍部将,在乌巢被杀;  22、马日磾:东汉大臣,王允欲杀蔡邕,他曾劝阻;  23、马元义:黄巾军组织者之一,因叛徒出卖被杀;  24、秦庆童:董承家奴,向曹操告密;  25、庞山民:庞德公之子,《三国演义》误为庞德公字山民。  26、眭元进:袁绍部将,在乌巢被杀;  27、王子服:东汉大臣,与董承密谋诛曹被杀;  28、卫仲道:蔡文姬前夫,早卒;  29、吴子兰:东汉大臣,与董承密谋诛曹被杀;  30、武安国:孔融部将,为吕布所伤;  31、邢道荣:刘度部将,被赵云所杀;  32、严白虎:盘踞江东,为孙策所败。   另外几个迷惑性很强但不是双字人名的: 1、崔州平:隐士,州平是字; 2、庞德公:隐士,德公是尊称;  3、胡车儿:张绣部将,偷走了典韦的双戟,异民族;  4、胡赤儿:董卓女婿牛辅的心腹,杀死牛辅投吕布反被杀,异民族; 5、士孙瑞:东汉大臣,与王允合谋诛董,复姓 6、濮阳兴:吴国大臣,因为劝谏孙皓被杀,复姓 7、石广元:隐士,广元是字,名韬; 8、孟公威:隐士,公威是字,名建; 9、乌桓触:袁绍部将焦触,演义中误与地名相连; 10、另外异民族三字人名还有: 董荼那、沙摩柯、兀突骨、彻里吉、 轲比能、阿会喃6人。 以上15人都不算双字人名
2009-2-16 21:20
如果孙尚香的“尚香”算名不算字,那么黄月英的“月英”是否也该算名……
2009-2-16 21:23
孙尚香,黄月英,乃至张星彩,似乎都是游戏里给取的名字。至少貌似在三国演义里,只能查到孙夫人名仁。可是孙仁又是孙坚庶子孙朗的别名,当时一个家族之内,同一代不可能有重名的事情发生,所以孙夫人到底芳名什么,貌似还是一个迷
2009-2-16 21:27
不过孙家还真有一个女孩子是双字人名的
就是孙权的女儿,被成为“全公主”的孙鲁班
孙鲁班 字大虎(名强悍 字更强悍 为人尤其强悍)
2009-2-16 21:30
错误不少 比如娄圭字子伯 杨大将是老罗摆的乌龙
还有一个最不明显的 王子服其实是姓王子
2009-2-16 21:43
诸葛亮传评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
城父就是 王子城父
2009-2-16 21:46
呵呵,俺本来也挑了几个·~~后来一看说演义就哈哈了
比如 傅士仁 那个
2009-2-16 21:46
不过俺记得貌似王子城父被齐昭公赐姓王~~~~
2009-2-16 21:48
俺刚才查了一下,貌似资治通鉴用的王服~~
2009-2-16 21:56
一个重族源 一个方便
俩都合法 所以同一个人在三国志里叫王子服 后汉书里叫王服
2009-2-16 22:01
恩 通鉴取的后汉书说法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单名服 否则后出师表也该误作李子服而不是李服
2009-2-16 22:03
2009-2-16 22:04
、、、、孙尚香
2009-2-16 22:07
分享次数:
分享到:
发表回复
内 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加入会员后本吧发贴免验证码。 Ctrl+Enter快捷发表 2011 BaiduRe: 《三国演义》中的双字名考辨 - 饮水思源
饮水思源 - 主题文章阅读  
[讨论区: SanGuo]
本主题共有 1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 发信人: renzha. @ytht.net (徧倦·浮一大白·地酒天腸), 信区: SanGuo
题: Re: 《三国演义》中的双字名考辨
发信站: YTHT (Thu Feb 26 08:49:29 2004)
转信站: SJTU!news.ccie.net.cn!news.ha ynet.org!YTHT
我知道,王勃在《藤王阁序》里头有“杨意不逢”、“钟期既遇”之类的话,但是需要注
意的是,王勃是在写四六赋,每句的字数都有限制,没有办法,只好把古人名字腰斩;
也许“后人提到他时经常只说杨意”,但后人并非在严格的史书中提到,而只是作为例子
来引用。可是史官们在编纂史书时,难道会这样不负责任地简称吗?比如,关于杨得意推
荐司马相如,《汉书》中记载如下: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
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
可见,班固并没有将其简称为“杨意”。
【 在 manfred (无)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得有很多不对得地方
: 古人的双名在简称时可以只说一个字
: 如把司马相如推荐给汉武帝的杨如意
: 在后人提到他时经常只说杨意
: 尤其是名字中间的那个字经常可以省略
: 这种情况很常见
: 【 在 renzh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如果纯粹说《三国演义》的话,历史上的确存在、并且拥有货真价实的双字名的只有五个
: ...................
浅浅水,长长流,来无尽,去无休;翻海狂风吹白浪,接天尾闾吸不收。
即如我辈住人世,何荣何辱?何乐何忧?有时邯郸梦一枕,有时华胥酒一瓯。
古今兴亡付诗卷,胜负得失归松楸,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
君不见,东家暴富十头牛,又不见,西家暴贵万户侯,雄声赫势掀九州,
有如洪涛汹涌,世界欲动天将浮。忽然一日风打舟断篷,绝梗无少留,
桑田变海海为洲,昔时声势空喧啾。呜呼,何如浅浅水,长长流?
※ 来源:.一塌糊涂 BBS ytht.net.[FROM: 162.105.82.218]
本主题共有 1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