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提示
您的同一ip请求过于频繁,如果希望继续访问,请输入验证码:
Copyright 1998 – 201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求解释:孙坚到底有没有草船借箭
进入贴吧
贴子搜索 |
浏览贴子
吧主: 共有
求解释:孙坚到底有没有草船借箭
如果有,请说一下是出自哪本史书(三国演义就算了)
2011-7-5 19:57
孙坚在洛阳无意间得到传国玉玺后,就对讨伐董卓心怀二意,他向盟军总司令袁绍借口生病要返回其江东根据地。袁绍知道孙坚得的是什么病,但在向其索要传国玉玺未果的情况下,就给荆州军区司令员刘表送了封信,说明情况,让他半路截住孙坚把传国玉玺夺了。不想刘表及其手下拦截不力,没有夺回传国玉玺,反倒与孙坚结了怨恨。
后来,屯兵河内的盟军总司令袁绍为贪钱粮广盛之地冀州,暗中蹿弄北平最高行政长官公孙瓒,从冀州一把手韩馥手中把冀州夺了过来。他弟弟袁术这时候在南阳,也是穷得很,听说了这件事情,就派人向他要几千皮马,他不给,两兄弟就反了脸。袁术也要活命呀,哥哥不帮忙就只好找别人了。他又派人找刘表借粮草,刘表估计是也不宽裕,不给。袁术就生气了,想着要报复这两个人。他就给孙坚写了封信,要其攻打刘表,信上说:
“前段时间,你回江东的时候,刘表为什么要半路截你?他怎么知道你手上有传国玉玺?那都是我哥袁绍袁本初的主意。现在,我听说袁本初和刘表又打算偷袭你们江东了。咱们俩呢干脆就联合起来,你出兵打刘表,我为你打袁本初,这样你两个仇都可以报了。然后,你把荆州占了,我把冀州占了。这么好的事情,千万不要耽误呀!”
孙坚对刘表当初半路拦截的仇恨一直是念念不忘,得到袁术的信后就觉得报仇的时候到了,随即便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如何进攻。他手下干将程普说:
“袁术这家伙很狡猾,他的话可不能轻易相信!”
他弟弟孙静也觉得,现在董卓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天下不太平。而江东才稍微安宁了一段时间,如果仅仅为一点小小的仇恨大动干戈的话,得不偿失,很不合适。
但孙坚说:“我报自己的仇,岂能只指望袁术的帮助?他能帮忙最好,不帮忙也无所谓。这个仇我这次肯定是要报了。”
于是就派军需官黄盖先到江边安排战船。集中所有船只,除了战斗人员外,大船专载战马,其余船只尽量多装武器粮草。准备就绪后,择日发动进攻。
刘表获悉孙坚大举进攻的情报后,大为紧张,经过一番商议,觉得孙坚是跨江作战,来势虽然凶猛,但不足以构成致命威胁,击退他也不成问题。遂命令黄祖为先锋,在江边加强战备,自己率大军作为后援,迎战孙坚。
战役打响后,孙坚身先士卒,和其大儿子孙策同坐一艘船,杀奔樊城。
黄祖看到孙坚船队大举渡江而来,不敢出船迎战,只是命令弓箭手埋伏在江边。等到船只准备靠岸的时候,一声令下,乱箭俱发,阻敌于水面之上。
孙坚却是另外的想法。在战船快要靠岸,敌军乱箭射击时,他要求所有人员不准乱动,全部伏在船上。同时呢,他担心船由于一侧中箭太多,致使船体发生倾斜时有倾翻的危险,命令战船不要靠岸,而是在岸边来回反复游走。让船的两侧都受箭。一连三天,如此数十次,船只变得象刺猬一样。
黄祖的军队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己方的战术凑效,孙坚的船队不敢靠岸,于是放箭放得更欢了。不成想,刘表的后勤工作做得很差劲,到第三天的时候,所有箭支全部放完了。看到岸上的箭雨已经变成了零散的放箭,这时候,孙坚命令兵士把每天从船上拔下的箭支搜集起来,好大一堆,共有十几万支。这天,老天也来帮忙,刚好是顺风。孙坚命令所有兵士一齐放箭,顺风箭的威力自然是不同凡响,一通箭雨之下,黄祖的军队支持不住,只好退走。孙坚率军急速登岸,指挥程普、黄盖兵分两路,直取黄祖营地,几番撕杀,黄祖大败,弃樊城而走入邓城。孙坚命令黄盖守在江边看护船只,自己和孙策亲率大军追赶黄祖。把黄祖追得是弃却头盔、战马,混在步兵中才逃得一条性命。孙坚掩杀败军,一直到汉水,命黄盖将船只进泊汉江才罢休。
孙坚巧用木船借箭,不费自己资源很轻松地取得此战胜利。
当然了,孙坚为报刘表当初半路拦截之仇,也付出了自己生命的代价。在之后的战役中,他只马追击出城求援的刘表部将吕公,中了埋伏,被石子、乱箭击中,脑浆迸流,人马皆死。应了他当初为藏匿传国玉玺而给袁绍起的毒誓:
“我如果得到此宝而私自藏匿,将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呵呵!可见话的确是不能轻易乱讲,更不能随便发誓。
对比一下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行为在谋略之外,更多的是神秘和作者罗贯中的刻意安排,目的是借箭,结果也只有一个,曹操不敢出战,只能以射箭抵挡,用以神化诸葛亮。什么通天文,识地利,知奇门,晓阴阳,算准三天后有大雾,理想化而已,没有人能做到这点。而孙坚的行为则充满了智慧与胆量,真刀实***正面与敌军对阵,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其目的是攻上岸击败敌军,并不是为了借箭,借箭只是在战斗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临时作出的决定。高明的军事家指挥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中,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决定。这一个个决定都充满了智慧,随时都可能流芳百世的。
罗贯中也是太偏爱诸葛亮了,同是借箭,孙坚的木船借箭只用了短短的五行字就打发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却用了整整半章篇幅来描述。这也使得前者的行为不那么引人注目。另据考证,草船借箭并非诸葛亮的杰作,而正史中却有孙坚木船借箭的记载。
如果孙坚的在天之灵知道罗贯中后来会让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话,估计也要发出周瑜式的呼喊:
“既生策,何生亮!”
2011-7-6 16:00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啊
2011-7-6 20:06
引用 dcr1993 (3楼)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啊
有咩???
那LZ去翻翻三国志或者孙坚传之类的……
反正箭就是他借的,挨不着诸葛啥事……
2011-7-7 19:43
三国志与裴注都没写,只是写孙坚破黄祖与樊、邓之间
2011-7-8 19:17
引用 dcr1993 (5楼)
三国志与裴注都没写,只是写孙坚破黄祖与樊、邓之间
不可能啊……
我记得学校图书馆里见过的~~~
书名叫什么三国鼎立争雄啥的……
2011-7-9 13:03
...我说的是正史
2011-7-9 19:29
引用 dcr1993 (7楼)
...我说的是正史
绝对的正史啊啊啊啊啊……
演义里就偷了个玉玺然后就挂了,借箭什么的是攻刘表前的事的所……………………
2011-7-10 15:03
演义《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一回里明确写了孙坚草船借箭
2011-7-10 19:14
引用 dcr1993 (9楼)
演义《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一回里明确写了孙坚草船借箭
啊哈????
那我看的是啥来着……
算了……
演义里都写了甭说现实了
2011-7-11 15:56
...罗兄可是讲故事高手啊
2011-7-11 19:08
引用 dcr1993 (11楼)
...罗兄可是讲故事高手啊
……………………………………
讲故事也得有点现实基础吧……
你想想啊,小罗为了美化猪哥,七拼八凑的给他弄了个近似于神的形象,因为历史上猪哥知名度很高很高,所以美化是自然的。而坚叔挂的老早老早,无论是人气还是知名度都没猪哥高,小罗完全可以草草一笔带过。但是草船借箭这等大事小罗还是写坚叔写在了诸哥之前,这样是否可以理解为尽管死的早,但是历史上确实做过这件事情所以小罗为了避谣所以给坚叔还原了……
2011-7-12 12:58
谁家玉笛
不要黑小罗,小罗因朝政混乱心中愤懑,写了一部穿越小说,他把自己当诸葛亮写的。
所以当穿越小说看,就好了,它的水平在起点还是能进前一百的。
认真你就输了
2011-7-12 17:04
分享次数:
分享到:
发表回复
内 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加入会员后本吧发贴免验证码。 Ctrl+Enter快捷发表 2011 Baidu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与空城计历史上有没有真正发生过?
回答:6 浏览:933 提问时间:
2006-08-17 19:37
条评论...
最佳***
此***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神机真人]
发生过,不过空城计是张飞,草船借箭是孙权,全部不是诸葛亮所为!
2006-08-17 19:40
提问者对***的评价:
条评论...
其它回答
共5条回答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最近听一位历史教师讲《三国鼎立》这课,他把诸葛亮草船借箭当成真事给学生讲,这是不对的。
2006-08-17 19:43
条评论...
你问这个问题我想一定是因为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
他不是在节目中说了吗,这两件事都是有的
空城计是曹操演给吕布的
草船借箭嘛上面两位说的和他讲的一样
2006-08-17 21:02
条评论...
这两件事都是虚构的。草船借箭的是孙权。历史上赵云和文聘都曾用空城计之法退敌,被罗贯中巧妙移在了诸葛亮身上。
2006-08-18 08:38
条评论...
各自有理,又各自无理。
其实这两件事真实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过的人是否能从中得到些什么?“攻心为上”啊!在现实生活中能加以灵活应用才是上上策!
2006-08-18 13:37
条评论...
这两件事都真正发生过,但主角不是诸葛亮。
2006-08-18 13:53
条评论...
欢迎登录知识人
会员名:
密 码: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新浪会员请直接登录
2011 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