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想个穿越火线好听名名“例:下页、XX”开头要加…

| 现成论文编号 <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
关于心理韧性的探索研究——以XX大学为例(一)
来源: [ 09-07-27 11:31:00 ] 作者:
莫问 编辑:studa090420
  三、研究设计
  3.1 研究设想 众所周知,人的心
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说来,有内潜的、外现的两类。这两类就其来源而言,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包括
现实与社会现实)的反映,这里所谓的反应就是指人凭借其脑的功能对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的认同和内部化,其中对社会现实内部化尤为重要,这也使人(个体)不断的接受社会化。
  依据马克思的理论,人的心理活动绝不是单纯的生理性神经活动,因为人的本质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从其出生之日起,就是生活在特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塑造;人类的简单神经运动也在此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接受各种社会因素从而
成复杂的心理活动。具体的说来,人(个体)从出生之日起,经婴儿期→儿童初期到最后的老年期,无时不在父母、教师、同伴或同事、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这些社会化的主要媒介作用下生活;无时不在
制度、社会规范、
状况、风俗、民族、职业、信仰体系、价值体系、
或城市、社会团体、两性群体等社会条件之下生活,并受其影响和塑造。因此,本次研主要探索了心理韧性在不同性别、民族、年级、专业等几个因素下的状况或差异情况。
  3.2 被试 2009年2月到3月期间,对XX各学院2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随机抽样方式170名,分别是
、电气、信计、物理、国际贸易、泰语的7个专业7个班的学生;以自然抽样的方式调查了另外60名在校大学生。总共发放问卷230份,收回199份,有效问卷为191份,其中男75人,女116人;城市42人,农村148人。
  3.3 工具 采用2008年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共有2个维度,5个因子,27个项目。目标专注分量表(α=0.81)由5个项目构成,指的是在困境中坚持目标、制订计划、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控制分量表(α=0.74)由 6个项目构成,指的是困境中对情绪波动和悲观念头的控制和调整;积极认知分量表(α=0.71)由4个项目构成,指的是对逆境的辨证性的法和乐观态度;人际协助分量表(α=0.73)由6个项目构成,指的是个体可以通过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来获取帮助或宣泄不良情绪;家庭支持分量表(α=0.810)由6个项目构成,指的是家人的宽容,尊重和支持。本量表采用5点评分法,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水平越好(其中1、2、5、6、、9、16、17、21、26、27是反向计分)。本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为0.83,与RS的相关为0.53。其中27个项目的因素分析指标是:
X2=787.85,df=314,X2/df=2.513,RM-SEA=0.070.08,CEI=0.920.90,GFI=0.830.80,AGFI=0.810.80,NNFI=0.91。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先做了描述统计分析,接着做了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四、结果
  4.1 大学生心理韧性统计描述
  经过对数据进行的初步处理与分析,可知心理韧性得分的总体情况:最高分是123,最低分数是49(也是极值);平均分是94,标准差是11.09,标准误是0.802,中位数是94,众数是96,均数的可置信区间为92.45---95.61,约有95%同学心理韧性得分是在80——111.00之间。
表一、心理韧性的统计描述
置信区间
17960.0
92.45-95.61 表二、K—S正态分布检验
  通过做K-S检验分析得出大学生心理韧性得分呈正态分布。据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其总体水平和各维度、各因子之间存在着相关系数附合指标。
  4.2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不同性别之间的比较
  由下表可以看出虽然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得分要比男生的高,但集中在74—111上,并无显著差异(p=0.901)。这说明女大学生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适应能力与男大学生差不多。
表三、性别与心理韧性总体水平的关系
描述统计
齐性检验(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置间区间
男大学生
女大学生
表四、不同性别之间心理韧性的比较
齐性检验(df =1,df=189)
方差分析(df=1)
男大学生
女大学生
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
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
人际协助
  经过进一步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个人力维度上的情绪控制(F=4.386,P=0.038)、积极认知(F=6.781,P=0.010)两个因子在不同性别上存在的差异显著。由上面表四来看:男大学生在情绪控制方面(20.53)的得分比女大学生(19.24)高,但在积极认知上却比女大学生(女=16.13男=15.00)低。说明男大学生在困境中对情绪波动和悲观念头的控制和调整比女大学生好;但女大学生在逆境中的态度更加乐观,对逆境的看法更具有辨证性。
  4.3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城乡之间的差异比较
   由表五可以看出:城镇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得分在总体上比农村大学生的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9410.05)。说明目前城镇大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适应能力与处理水平并无的差别,这也意味着他们在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时“反弹能力”是差不多。
表五、心理韧性总体水与不城乡之间的关系
描述统计
齐性检验(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置间区间
90.82—
92.17—
表六、出生于城镇的大学生与来自农村大学生之间的比较
齐性检验(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
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
人际协助
  从表六分析数据中,发现除了支持力维度、人际协助因子外,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得分略高一些。在人际协助因子上,城镇大学生的得分(平均值是21.31)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平均值是20.01)高,且达到显著水平(方差分析的结果是:F=4.440,P=0.0360.05)。说明城镇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能够通过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来帮助自己、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4.4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比较
  由表七可以看出:心理韧性的得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依次升高,但是从大三到大四这一阶段又有所下降(均值是从94.69回落到94.50),但差异不显著(P=0.975,F=0.072)。
表七、大学生心理韧性在不同年级之间的比较
(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置间区间
91.36—96.08
90.70—97.13
91.41—97.96
88.75—100.25
  经过LSD分析发现心理韧性的两个维度、五个因子在不同年级之间各有不同,由表八、表九可看出:大三的学生在个人力维度上的得分远远高于其它他三个年级,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分别是0.027,0.046,0.045);而在支持力维度上却又大幅度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并与大四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470.05)。在情绪控制因子上的得分由大一到大四依次变高,但差异并不显著;而目标专注程度因子上的得分则是大一(17.68)、大三17.84高于大二(17.27)、大四(17.22),达到显著水平;在积极认知因子上的得分是大三居首(16.22),大四居未(15.27),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250.05);而在家庭支持因子上是大三学生的得分高于其它三个年级,且大一与大三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P=0.0430.05),而人际协助因子则刚好相反(是大三与大四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70.05”)。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下一篇: 现成论文
今日更新
相关文章
服务***:0737-2800345 2800007 传真:0737-2800280 电子邮件:studa@163.net
Copyright (C) 2001-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
喜欢studa.net,请把studa.net告诉你QQ上的5位好友,多谢支持! [f3_网站地图
本站声明:本站不提供任何点播、在线播放、下载功能,不传播任何视听节目
本站拒绝TVB连续剧以及反动、***、等任何违法内容,若出现此类内容,请您发邮件给管理员举报,谢谢!
Copyright2004-2011天天BT电影网 www.tiantia t.com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08841号 | 现成论文编号 <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
关于心理韧性的探索研究——以XX大学为例(一)
来源: [ 09-07-27 11:31:00 ] 作者:
莫问 编辑:studa090420
  三、研究设计
  3.1 研究设想 众所周知,人的心
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说来,有内潜的、外现的两类。这两类就其来源而言,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包括
现实与社会现实)的反映,这里所谓的反应就是指人凭借其脑的功能对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的认同和内部化,其中对社会现实内部化尤为重要,这也使人(个体)不断的接受社会化。
  依据马克思的理论,人的心理活动绝不是单纯的生理性神经活动,因为人的本质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从其出生之日起,就是生活在特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塑造;人类的简单神经运动也在此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接受各种社会因素从而
成复杂的心理活动。具体的说来,人(个体)从出生之日起,经婴儿期→儿童初期到最后的老年期,无时不在父母、教师、同伴或同事、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这些社会化的主要媒介作用下生活;无时不在
制度、社会规范、
状况、风俗、民族、职业、信仰体系、价值体系、
或城市、社会团体、两性群体等社会条件之下生活,并受其影响和塑造。因此,本次研主要探索了心理韧性在不同性别、民族、年级、专业等几个因素下的状况或差异情况。
  3.2 被试 2009年2月到3月期间,对XX各学院2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随机抽样方式170名,分别是
、电气、信计、物理、国际贸易、泰语的7个专业7个班的学生;以自然抽样的方式调查了另外60名在校大学生。总共发放问卷230份,收回199份,有效问卷为191份,其中男75人,女116人;城市42人,农村148人。
  3.3 工具 采用2008年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共有2个维度,5个因子,27个项目。目标专注分量表(α=0.81)由5个项目构成,指的是在困境中坚持目标、制订计划、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控制分量表(α=0.74)由 6个项目构成,指的是困境中对情绪波动和悲观念头的控制和调整;积极认知分量表(α=0.71)由4个项目构成,指的是对逆境的辨证性的法和乐观态度;人际协助分量表(α=0.73)由6个项目构成,指的是个体可以通过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来获取帮助或宣泄不良情绪;家庭支持分量表(α=0.810)由6个项目构成,指的是家人的宽容,尊重和支持。本量表采用5点评分法,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水平越好(其中1、2、5、6、、9、16、17、21、26、27是反向计分)。本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为0.83,与RS的相关为0.53。其中27个项目的因素分析指标是:
X2=787.85,df=314,X2/df=2.513,RM-SEA=0.070.08,CEI=0.920.90,GFI=0.830.80,AGFI=0.810.80,NNFI=0.91。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先做了描述统计分析,接着做了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四、结果
  4.1 大学生心理韧性统计描述
  经过对数据进行的初步处理与分析,可知心理韧性得分的总体情况:最高分是123,最低分数是49(也是极值);平均分是94,标准差是11.09,标准误是0.802,中位数是94,众数是96,均数的可置信区间为92.45---95.61,约有95%同学心理韧性得分是在80——111.00之间。
表一、心理韧性的统计描述
置信区间
17960.0
92.45-95.61 表二、K—S正态分布检验
  通过做K-S检验分析得出大学生心理韧性得分呈正态分布。据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其总体水平和各维度、各因子之间存在着相关系数附合指标。
  4.2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不同性别之间的比较
  由下表可以看出虽然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得分要比男生的高,但集中在74—111上,并无显著差异(p=0.901)。这说明女大学生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适应能力与男大学生差不多。
表三、性别与心理韧性总体水平的关系
描述统计
齐性检验(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置间区间
男大学生
女大学生
表四、不同性别之间心理韧性的比较
齐性检验(df =1,df=189)
方差分析(df=1)
男大学生
女大学生
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
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
人际协助
  经过进一步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个人力维度上的情绪控制(F=4.386,P=0.038)、积极认知(F=6.781,P=0.010)两个因子在不同性别上存在的差异显著。由上面表四来看:男大学生在情绪控制方面(20.53)的得分比女大学生(19.24)高,但在积极认知上却比女大学生(女=16.13男=15.00)低。说明男大学生在困境中对情绪波动和悲观念头的控制和调整比女大学生好;但女大学生在逆境中的态度更加乐观,对逆境的看法更具有辨证性。
  4.3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城乡之间的差异比较
   由表五可以看出:城镇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得分在总体上比农村大学生的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9410.05)。说明目前城镇大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适应能力与处理水平并无的差别,这也意味着他们在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时“反弹能力”是差不多。
表五、心理韧性总体水与不城乡之间的关系
描述统计
齐性检验(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置间区间
90.82—
92.17—
表六、出生于城镇的大学生与来自农村大学生之间的比较
齐性检验(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
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
人际协助
  从表六分析数据中,发现除了支持力维度、人际协助因子外,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得分略高一些。在人际协助因子上,城镇大学生的得分(平均值是21.31)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平均值是20.01)高,且达到显著水平(方差分析的结果是:F=4.440,P=0.0360.05)。说明城镇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能够通过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来帮助自己、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4.4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比较
  由表七可以看出:心理韧性的得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依次升高,但是从大三到大四这一阶段又有所下降(均值是从94.69回落到94.50),但差异不显著(P=0.975,F=0.072)。
表七、大学生心理韧性在不同年级之间的比较
(df=1;df=189)
方差分析(df=1)
置间区间
91.36—96.08
90.70—97.13
91.41—97.96
88.75—100.25
  经过LSD分析发现心理韧性的两个维度、五个因子在不同年级之间各有不同,由表八、表九可看出:大三的学生在个人力维度上的得分远远高于其它他三个年级,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分别是0.027,0.046,0.045);而在支持力维度上却又大幅度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并与大四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470.05)。在情绪控制因子上的得分由大一到大四依次变高,但差异并不显著;而目标专注程度因子上的得分则是大一(17.68)、大三17.84高于大二(17.27)、大四(17.22),达到显著水平;在积极认知因子上的得分是大三居首(16.22),大四居未(15.27),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250.05);而在家庭支持因子上是大三学生的得分高于其它三个年级,且大一与大三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P=0.0430.05),而人际协助因子则刚好相反(是大三与大四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70.05”)。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下一篇: 现成论文
今日更新
相关文章
服务***:0737-2800345 2800007 传真:0737-2800280 电子邮件:studa@163.net
Copyright (C) 2001-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
喜欢studa.net,请把studa.net告诉你QQ上的5位好友,多谢支持! [——Well, Here We Are...
( Fri, 29 Jul 2011 00:15:54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果壳某编辑前一阵子号召大家跟她一起去参加秋季马拉松,希望以此为契机让果壳众编辑爱上运动。但性情站编辑Big.D告诉大家,马拉松虽励志,准备不足可是很伤膝盖的,弄不好还会让自家膝关节变成“跑步膝”。
膝关节是人体运动链(Kinetic Chain,图1)的关键环节之一,同时也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关节(图2)。跑步时,膝关节除了要承担体重的重压,还要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因此跑步所引起的膝关节损伤多为慢性过度使用损伤(overuse injury),其中以髌股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又称跑步膝(Ru er’s Knee)最为常见。
图1 人体运动链。
图2 右膝关节示意图。
跑步跑出跑步膝
人体42%的过度使用损伤与膝关节有关,其中跑步膝是跑步爱好者或运动员最常见的过度使用损伤。长期跑步给膝关节带来的反复冲击(髌骨与股骨反复碰撞)导致膝关节劳损本就是引发跑步膝的重要原因。如果再因为其他一些因素引发髌骨在股骨髌骨沟内的异常运动,会加剧膝关节的磨损。
跑步时加剧膝关节磨损的原因有很多。髌骨内外侧的大小不等、髌骨向外突出、髌骨在髌骨沟内的异常运动都会导致髌骨与股反复碰撞。膝关节软骨的老化又会降低吸收震荡的能力。而足弓过高、扁平足、膝关节内外翻等异常结构和姿势也会加重膝关节劳损。
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图3)异常也会对跑步膝的形成推波助澜:大腿后部的腘绳肌、小腿后部的小腿三头肌过度紧张会让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加,而大腿前部股四头肌的肌力弱小的话,会导致髌骨在髌骨沟内异常运动。
图3 膝关节周围主要肌肉示意图。
跑步膝,专业业余有差,男性女性有别
跑步膝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膝关节。不过,年轻、业余跑步爱好者更容易“拥有”跑步膝。这可能是年轻、业余的跑步爱好者一方面自恃身强体健,跑起来不免有运动量过大的时候,另一方面因为业余,对于一些专业的运动保护知识不了解,再加上不注意跑步前的热身运动,TA们的膝盖也就劳损得快一些。
跑步膝还很偏爱女性。女性跑友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之多。这是由于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的。女性的骨盆更宽阔,这就使得女性有着更大的Q角(Q-Angle,图4,图5)。Q角是指胫骨结节和髌骨中心的连线与髌骨中心和髋骨髂前上棘之间连线的夹角。成年人Q角的平均值约为15度,Q角过大或过小都会让髌骨在膝关节运动时受到的压力增加。
图4 Q角示意图。
图5 正常Q角与异常Q角对比图。
要跑步,不要跑步膝
跑步膝一旦出现,给跑友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既能通过跑步健身或减肥,又保护自己的膝关节呢?
尽量选择较为柔软的地面进行运动,以避免运动过程中地面对膝关节的冲击过大。但也不要在沙土地或类似的地面运动,冲击力是小了,但扭伤踝关节的机率可是大大增加。
想要跑马拉松是很有志气的,但马拉松的距离不是一开始就能跑的。循序渐进增加跑步距离,每周最多增加10%。在锻炼后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登山、越野跑等项目。
选择一双适合自己脚型和步态的跑鞋是相当重要的。目前国内的某些品牌专卖店已经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足底压力测试,进而推荐适合的跑鞋或鞋垫。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
增强股四头肌(大腿前部)的力量,强壮的股四头肌可以改善髌骨的运动轨迹。
每次运动前后牵伸腘绳肌(大腿后部)和小腿三头肌(小腿后部)(图6,图7),这样可以预防踝关节的过度旋内(脚尖向内运动)(图8),帮助你远离跑步膝。
图6 使用椅子、长凳或其它高度固定物体,将脚跟放在上面,勾脚尖;保持背部伸直,从髋关节处向前倾斜身体直到感觉腿部后侧有牵伸感;保持动作30-60秒,然后换另一侧腿,重复相同动作,每侧腿牵伸2-3次。
图7 仰卧抬腿:仰卧,一侧膝关节屈曲且足部平放在地面上,花2-3秒让另一侧腿在30-60度范围内进行运动,抬起侧膝关节相对伸直(可微屈),重复10次,换另一腿进行相同运动;两侧腿各完成10次为一组,重复进行10组。
图8 足部旋内与膝关节疼痛之间关系示意图:足部过度旋内导致小腿在膝关节处内旋,使膝关节受到牵拉,引发膝关节疼痛。
已经有了跑步膝的跑友,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阻止你的膝关节“演化”为跑步膝。一旦膝关节出现疼痛,首先要想一想是不是刚换了新品牌的跑鞋,如果是的话,先穿回原来的跑鞋吧。接着要考虑的是减少运动强度或距离,我们越快减轻膝关节负荷,它就越快开始自愈。在疼痛消失之前,我们应避免进行膝关节过度屈曲的活动,不要在不平的地面上进行锻炼,不进行上下楼、爬山等运动。重新恢复运动时,应该逐渐增加强度,对于爬山等对膝关节冲击比较大的运动应谨慎。如果疼痛症状持续,应该及时就诊运动医学专科医生。
任何运动都有其风险,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就可以在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效益的同时,避免运动伤害的影响!其实跑步也是个需要投入成本的运动啊!一双专业的慢跑鞋可不便宜,但健康显然更重要!
( Thu, 28 Jul 2011 12:41:43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今天在这里,不以设计师的身份,而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和各位聊聊设计中蕴含的那份情感,关于情感再产品设计中的意义,聊聊设计中的那份源于“心”的情感!
情感是什么?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具体表现为快乐,兴奋、喜悦、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的设计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科技的高速发展,让我们每个人都享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便利。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
手机对你来说是______?
泡妞的秘密武器?
问候家人朋友的亲情***?
发短信的绿色通道?
随时随地上网的掌上电脑?
身份,品味的形象代言?
这些可能都是手机的功能性代名词,那么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就我个人而言,手机是情感的媒介,它拥有美丽的外表,甜美的声音,无线的情感,无私的爱。它可以与人交流、了解世界另一个角落的人在做些什么、不用因为地域的距离而翘首期盼朋友的消息、可以在深夜对她(他)Say good night……
这就是情感的力量,通过设计作料的调剂,可以将我们的情感传递更加简单,快捷。
就像大家熟知的苹果手机,关于它的印象早已深入人心。众多广告片中,你是否记得这个情节:
此处无声胜有声,它赋予了人类最淳朴最真实的情感,让每一个人都在那时那刻感受到了那种源于“心“的温暖,触摸到”爱“的温度。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情感化”设计
示例1:
2009年 – reddot design 获奖设计,在满足交通指示灯的功能性,更加人性化的设计了时间指示器。这样细心的设计,不管你是驾驶员,还是一个路人,哪怕你是色盲,都可以放心知道何时你可以前行了。
示例2:
iBooks的拟物化设计方式,最直观的感觉:电子书,不再是一个布满了文字冷冰冰的屏幕。在这里,你可以真实的捧着一本书,亲切的视觉感、真实的触摸感、真实的听觉感。让最原始的情感在这个小小屏幕中,得到真实经历的延伸。不再因为不真实感而拒电子书于 “心“之外。
示例3:
还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挤压塑料气泡,为了那个声音而雀跃吗?
(Bu le tap tap的a 游戏)
当这个现实的事物被设计师融入作品中,当我们再次看到这样的游戏或者设计时,很多用户会不自觉的去点击,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儿时的情感记忆。用户情不自禁的就被这样的设计理念吸引住了!
让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些被拟物化的设计元素,有没有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当实物变换成设计元素,带有感情展现在用户面前,跃然屏幕之上,我们的用户就被“愉悦“被”感动“进而被”吸引“!
可见,一个充满情感的设计,能够给人带来心灵上的触动,它能使产品充满活力,能够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和喜悦,套用一句流行语:
“设计,要有爱”
设计通过情感与人之间产生的共鸣,把用户和产品很自然的连接在一起,让用户用一种愉悦的心情来使用产品,以此来强化对产品、品牌的体验认知!设计师作为情感的导演,通过设计的手法生动的展现出来,用一个充满情感化的设计打动用户!
生活需要热情,设计需要 “心“情!不能让用户产生情感上共鸣的设计作品,是无趣,无力,无感的!人,最原始的情感总是最纯最真最永久的,从最原始的情感出发,在生活中发掘灵感,汇集成设计,让设计从”心“开始!
来源:
( Thu, 28 Jul 2011 12:36:37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我有两部手机,一部HTC的Nexus One,运行Android 2.3.4;一部三星Focus,运行Windows Phone Mango build 7661。我看过大量描述Android和Windows Phone特性的视频和文章也开发过Windows Phone和Android上的应用。两部手机都用了一段时间,感受较深。除去手机硬件的配置如屏幕尺寸材质,相机像素,电池容量等因素,作为一个中国用户,只从系统和应用角度来说说对Windows Phone和Android手机的感受。
用户界面
对于用户界面的设计,这个东西比较主观,本来也是见仁见智。Android相对更传统一些,而Windows Phone更新颖更炫。Windows Phone的触控和滚动非常流畅,而且几乎所有的操作都有恰到好处的动画和反馈。我的感受也正如一位国外用户评论的那样,感觉Windows Phone像活的一样。
基本通讯
在基本通话方面,Android做得一般。相信很多用户都有过上网时打不进***的经历。有一次我在等一个很急的快递,预计早上就能收到可是一直没有来电。等到中午接到快递员***的时候我抱怨为什么送得这么晚,他说早上给我打了六个***都是无法接通。对于Windows Phone,也许使用的时间还不够长,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在短信方面,两者体验都不错,都是以thread形式来组织的,每个联系人有一个连贯的记录。做为一个手机来说,基本通讯功能的优先级应该是高于其它所有任务的,包括上网和游戏。
Windows Phone Mango融合了Facebook, twitter, Windows Live Me enger,在国外的确可以做为一个大大的卖点,整个社交体验一气呵成。但Facebook, twitter和Windows Live Me enger在国内就是三个杯具。我们需要的是人人, Weibo, QQ和飞信。Android上有比较强大的人人,Weibo和QQ客户端,也有非常优秀的第三方飞信客户端。在Windows Phone上,只有Weibo和QQ的官方客户端,而且目前还都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QQ不但很卡而且接收消息很不可靠。当然这也怪不得QQ,因为在Mango出来之前,第三方应用的后台执行是不被支持的。如果Windows Phone可以整合人人, Weibo, QQ,或开放第三方整合进People hub的接口,那Windows Phone的社交体验绝对会非常优异,但似乎这不是Mango能够实现得了的。目前还是Android的中国社交功能更强大一些。
一般应用
我的Android手机里有大约60款应用和游戏,常用的包括系统应用有20款左右。第三方应用市场,手机管家,微信,中文输入法,淘宝,支付宝,顺丰,第三方播放工具,RSS阅读器,QQ音乐,天天动听,UC浏览器,手电筒,地图和纵横,资源分享类软件,条码扫描和商品查询工具,电子优惠券,天气,交通查询,其它即时通讯应用和其它小工具。Windows Phone的中文应用是非常不丰富的。很多公司根本没有与Android相对应的Windows Phone客户端应用。虽然很多大公司如淘宝,人人等也发布了相应的开放平台,也有一些开发者开发了这些公司的第三方Windows Phone应用,但是由于开发者精力和开放平台的接口限制等原因,这些应用提供的功能非常有限,和Android官方客户端相比有较大差距。由于未在中国上市,Windows Phone应用的国内开发者和开发商数量上与Android相比相形见绌,很多“这个可以有”的贴心小工具在Android上有在Windows Phone上没有。不过这也给国内开发者留下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毕竟微软的开发工具是强大的,微软对开发者的态度是唇齿相依的,还记得Steve Ballmer对developer developer developer歇斯底里的热情呼唤么。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是Google的网络服务的优势。不能否认Bing在网络服务上的投入和努力以及与Google竞争的能力,但这仅限于美国在内的少数欧美国家。Bing的中国地图尚在襁褓,而且并没有与Google纵横相对应的服务。街景,语音输入,Bing Get me there等招牌式服务也只是针对英语国家。至少到目前为止,看不出Google有给Windows Phone开发地图和纵横的打算,Google Map和Latitude只会增加Windows Phone对Android的竞争力。
记得当初最吸引我买Android手机的就是针对国内用户开发的各个应用市场。Android应用部署是灵活的,不像Windows Phone和iPhone一样注册开发者或越狱才能从本地***应用。限制较少促成了应用市场的蓬勃发展,Android大大小小的应用市场有成百上千家。在应用市场和市场中应用的数量上,Android在中国具有绝对优势,而且很多Windows Phone的收费的游戏和应用在Android上都是免费的。
商务和办公
如果我说微软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生产力工具比如Office,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意。Android下的Documents To Go,各式各样的其他Office工具,甚至是Google自己的Docs跟Windows Phone里的Office比起来都像玩具一样。Office里的OneNote干掉了90%的第三方Note工具。Word和PowerPoint则更多是浏览文档和应急时候的修改,很难想像一个人用手机编辑大量文档和幻灯片。配合Office 365和SkyDrive,这些文档能很好的实现跟桌面系统的同步与互动。Outlook收发邮件以thread形式来组织,日历,任务,行程也都很好的组织起来。Mango还将支持Lync,对于部署了Lync的公司员工来说,他们可以更方便的跟同事沟通,打免费手机和普通***。结合Exchange的push推送方式,可以在手机端获得与桌面相似的outlook体验。Android 2.2之后,Android也支持Exchange Server了,但奇怪的是Android下的Exchange可以同步联系人,邮件,日历,却不能同步任务(To do)。
任务的显示和控制
Android可以通过一般应用,网页,桌面小工具,下拉式任务栏,锁屏界面来实现任务的显示和控制;而Windows Phone可以通过一般应用,网页,Live Tile,顶端消息提醒,锁屏界面来实现任务的展示和控制。Live Tile的确是个好主意,它比图标更性感,能提供更多信息。但跟桌面小工具比起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工具的信息更多更灵活,比如小工具的尺寸可以从1*1到4*4。而且小工具不仅可以展示程序,而且还能控制程序,比如手机设置的开关,人人小工具的浏览,滚动,翻页,功能按钮。与之相对,Live Tile在Mango之前只支持非常有限的第三方应用,而且Live Tile只能做任务的展示,不能控制。如果我想调整屏幕的亮度,很难通过一个简单的操作完成。Android的任务栏很强大,而且像Cyanogen Mod这种第三方ROM中,也会给任务栏加上一些控制按钮,而Windows Phone似乎缺了一个功能强大的任务栏。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就是,对于屏幕亮度的调节,Windows Phone只提供了高,中,低三个等级。由于Windows Phone中主题和很多应用都是黑白两色的,对比度十分强烈,所以用三星的Super AMOLED,即使把亮度调成低,在黑暗中还是会被闪亮的文字刺痛双眼。
文件灵活性
在文件的灵活性上,Android优势巨大,也更贴近桌面体验。连接PC时,我可以将Android手机设置成优盘,方便的传输和修改文件。而Windows Phone跟iPhone一样,只能通过专用的软件来同步。在Zune下,你可以同步音乐,图片和有限的格式的视频。而Android下有很多播放器几乎可以播放包括RMVB在内的所有格式的视频。据我所知,Windows Phone下并没有能播放RMVB格式的播放器,就算有,我甚至都无法把一个RMVB文件传进手机。很多人往Windows Phone里传文件竟然通过是发邮件附件的方式。按Microsoft的说法对视频和音乐的限制是出于对版权的保护的考虑,但不管怎样,对于普通中国用户来说,Android更加灵活和便利。
对于游戏方面,我没有太多发言权,因为我个人对长时间的手机游戏不是很感冒。从国内外用户的反馈上来看,大家对XBOX平台普遍比较欢迎,XBOX Live的Avatar小人儿也会增添很多乐趣。但XBOX Live和Kinect并没有在中国正式推出, Windows Phone XBOX在的优势不是很明显,而且很多Android上免费的游戏,在Windows Phone上是收费的。
拍照和图片
也许有些摄影爱好者对手机上个几百万像素的“摄相头”很不在意。但大多数人不可能随身带着相机,却很可能随身带着手机。对于一些未计划的突发的随心的场合,手机上的相机大有用武之地。很多时候你要的只是记录下你生命中的某些时刻和某些经历,跟像素和画质无关。我个人非常喜欢一个独立的拍照键,喜欢按下快门咔嚓一下的感觉,就像多年前诺记的机器那样。Windows Phone标准要求配备拍照键,也算成一个系统的特性吧。SkyDrive多达25GB的空间给安相片和分享留下更多可能。
总得来说,除非你是微软员工,微软技术爱好者,追新喜欢玩机的朋友或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否则在Mango在中国上市前,Windows Phone并不适合你。从另一个角度讲,Windows Phone相对于Windows来说是简单和相对封闭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微软坚持基于Windows 7来开发平板OS而不是基于Windows Phone 7来开发平板OS。微软不会放弃多年的积累出的Windows。极丰富的API,各个级别支持各种领域的SDK, Framework, 强大的开发工具和无数的应用都让它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取代。有人说Windows臃肿因而赞美Android,但随着Android平板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积累,它也会加入越来越多的功能和特征从而越来越像Windows。期待Windows Phone的完善,也期待Windows 8。
来源:
( Wed, 27 Jul 2011 20:08:49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7月24日晚的新闻发布会,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了几句让网友难以信服的话,比如“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还有“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两天,无数网友开始用“×××是奇迹,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作为高铁体进行造句,以表达广大网民的不满情绪。 随着“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成为网络流行语,有人将该句式称为“高铁体”。有人在微博上发动了一个叫“高铁体造句大赛”的活动,以表达对事故的质疑。该网友称:“以‘×××,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为句式进行造句,优胜者将获得10万Q币和铁道部发炎人职位,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个“高铁体造句大赛”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大多数的造句都是网友对铁道部的质疑和讽刺。以下是部分“高铁体”的段子: 中国足协说:中国足球能进2014世界杯,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北京今天没堵车,这是一个奇迹,但它就是发生了。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味千拉面拿浓缩液兑汤是因为肉价上涨买不起骨头!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一民女状告遭强奸。领导:“他戴套了,不算强奸!” 女:“他没戴,他撒谎!” 领导:“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女:“我都怀孕了!”领导:“这是一个奇迹!” 女:“那现在怎么办?”领导:“我只能说,它就是发生了。” 一个28岁的姑娘和一个82岁的老头结婚了,两人没性生活,但姑娘后来怀孕了,为什么?“很简单啊!孩子是别人的呗!”“不对,孩子是老头的!” “人工受精?”“不对!”“那你说***吧!”“老头是铁道部的,这是个奇迹,他就是发生了!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唐僧师徒4人又要到西天取经,唐僧欲走捷径,于是问悟空,悟空回答:“听说飞机比白龙马快多了。”八戒建议:“师父,听说神六更快。”这时沙僧掏出四张动车车票,指着唐僧,说:“师父,听说坐这玩意能马上送你上西天。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铁路局说动车很安全,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探测仪说没有生命体征了,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速度与国际接轨了,赔偿还得符合国情,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我们的官员素质很高,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此博必转,至于你转不转,我反正转了。 他们给出的解释是这样,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说了带套不算强奸,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奶粉是不会含有性激素的,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掩埋起来其实是为了到秋天收获更多的车头的,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 小时候,奇迹是一个柔软的奶瓶,三聚氰氨在里面,良心在外面;长大了,奇迹是一座燃烧的礼堂,孩子在里面,领导在外面;再后来,奇迹是一辆着火的大巴,人在里面,救生锤在外面;现在,奇迹是一节血迹班驳的车厢,你在里面,铲车在外面。
( Wed, 27 Jul 2011 07:43:38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丧心病狂,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克制忍让。
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颠倒黑白,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公正坦率。
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包庇凶手,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愧对炮友。
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掩盖真相,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透明开放。
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生活腐化,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艰苦朴素。
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骄横傲慢,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姿态低下。 你觉得自己很委屈,他们也觉得自己很委屈,他们认为,在清政府的统治下,老百姓连电视机都看不上,现在电视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这是多大的进步。 他们觉得,我们建了这个,我们建了那个,你别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也别管这是给谁献礼,至少你用到了吧。你以前从上海到北京火车要一天一夜,现在只要不被雷劈,五个小时就到了,你为何不感激,为何充满了质疑? 偶然发生一个安全事故,中央最高领导都已经表示了关心,我们还派人来回答你们记者的问题,原来赔17万,现在赔50万,甚至撤职了一个兄弟,事情都做到这份上了,你们为什么还抓着一些细节不放呢,你们的思想怎么反而就这样不开放呢?你们的大局观都去哪里了呢?为什么要我们谢罪呢,我们又没犯罪,这是发展的代价。迅速处理尸体是我们的惯例,早签字多发奖金,晚签字少拿赔偿,这是我们的兄弟部门在强拆工作中被证明了行之有效的手段。掩埋车厢的确是当时一个糊涂做出的一个决定,况且是上头叫我们这么做的。因为上头觉得任何可能引发的麻烦都是可以就地掩埋的。错就错在大白天就开始施工,洞挖太大,而且没有和宣传部门沟通好,现场的摄影记者也没有全控制住,准备工作比较仓促。这次事故最大的教训就是以后在就地掩埋某些事物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到物体的体积和工作的保密。低估了。 他们认为,总体来说,这次的救援是成功的,及时的。调度合理,统筹规范,善后满意。唯一的遗憾是在舆论上有点失控,他们觉得这就不是我们的责任了,舆论不归我们管。 他们认为,从大的来说,我们举办了奥运会,我们取消了农业税,这些你们不赞美,老是抓住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这是什么居心。我们本可以在政治上比朝鲜更紧,在经济上比苏丹更穷,在治国上比红色高棉更狠,因为我们拥有比他们更多的军队,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做,你们不感恩,却要我们谢罪,我们觉得很委屈。这个社会里,有产者,无产者,有权者,无权者,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委屈。一个所有人都觉得委屈的国家,各个阶层都已经互相脱节了,这个庞大的国家各种组成的部分依靠惯性各顾各的滑行着,如果再无改革,脱节事小,脱轨难救。 国家为什么不进步,是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直在用***斯大林时代的他们来衡量自己,所以他们永远觉得自己太委屈了,太开明了,太公正了,太仁慈了,太低姿态了,太不容易了。他们将科技裹着时代向前走的步伐当成了自己主动开放的幻象,于是你越批评他,他越渴望极权,你越搞毛他,他越怀念毛。 有一个国家机器朋友对我说,你们就是不知足,你这样的文人,要是搁在四十年前,你就被***毙了,你说这个时代,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我说,你们就是不知足,你这样的观点,要是搁在九十年前,早就被人笑死了,你说这个时代,他到底是进步了还是。
( Tue, 26 Jul 2011 08:28:19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跟大家分享一下朋友Yibie 的文章,他说这几个方法都很有效,断网和早起现在经常使用,练字和跑步这二种很少用。除了这几种方法,大家还可以多多尝试,看看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比如静坐、瑜伽、画画、音乐之类的方法。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你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出处:
作者: Yibie
前言:这篇东西是两个月前去 TEDxSYSU 演讲所准备的演讲稿,所以语气上和一般的博客不一样。在这次演讲中,我谈及注意力的问题,以及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自认谈得比较浅,希望大家多提提意见。稿子和当晚演讲的内容有很大的出入。
大家好,我是本次演讲嘉宾陈一斌,毕业参加工作一年,我在网上有一个不错的博客,名字叫“学无止境@一点一滴”,超过6000个人订阅。今天,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站在大家面前谈谈有关“学习2.0”的问题。我所演讲的题目是:《连线时代,拯救我们的注意力》。
这18分钟的演讲时间,我要怎么安排呢?首先我要谈一谈学习2.0所处的时代背景,继而谈一谈这样的时代背景会对我们造成怎样不利的影响,最后谈谈用什么方法消除这样不利的影响。
我们身处连线时代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的演讲标题上,这两个橙色的,用中括号框起来的字,连线。那么我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这两个字呢?因为这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的时代背景。我们现在所身处的时代就是连线时代。
连线时代的特征就是信息如影随人。不知道大家有这样的感受没有?以前都是人追着信息跑,如果你想知道点什么东西,你必须翻开书本,或者直接上网查找才能找 到;而现在是信息追着人跑,比如说,手机上的新浪微博这个应用,它总是会提醒我后多少条信息多少条信息没有看过。这就是连线时代的特征,网络上的信息和手 机上的应用结合在一起,就让人沉浸在信息的海洋里面。
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我们的确消息灵通了,我们的人生可以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不会因为消息闭塞而错过机会。然而坏处是,当我们习惯了无时不刻都有信息传递的话,我们就会陷入信息焦虑之中,从而影响我们的注意力,进而降低我们思维的质量,降低我们的效率。
连线时代让我们丧失注意力
我从我自己的生活中,就深深的体会到身处连线状态下,注意力是如何被影响的。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我喜欢为自己作计划。大家可以看看,这是我某天上午的工 作规划。我期望,8点半到公司整理报销单据,9点到11点制作电子表格,11点询问公司名片打印情况,11点到12点整理公司文件;12点下班。然而实际 情况是,8点半到9点我整了一下报销单据之后,我就在浏览新闻了;9点到11点中间,除了制作电子表格之外,我还花了5分钟查看自己的邮箱,5分钟回复邮 件,10分钟和朋友聊天,10分钟看新浪微博。需要提醒的是,我不是连续10分钟或5分钟做这些事情,而是偶尔看一两分钟这样积累下来的。
可以看得出来,我的注意力总是在转换。从这一处,跳到那一处,总是不能静下心来。这就是我认为连线时代的坏处。当一个人总是对信息感到饥渴的时候,他就无形中产生了一种信息焦虑。而这种焦虑会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
张五常说过,思维集中才有兴趣。注意力是学习的基础。学习某个知识的时候,必须集中注意力,让自己不断的了解这个知识节点。只有了解够深入才能加深自己对 知识的印象。这样才能学习到东西。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难以对某个知识点有深刻的印象。但是,注意力不是那么容易集中的,这需要一个准备的时间。经过科学 家的研究,一般一个人需要15分钟才能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但如果好像我刚才那样的工作方式,我是永远都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所以,连线时代,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让自己的注意力成为网络经济的牺牲品。
我们应当如何解决连线时代注意力丧失的问题
有一句话说得好,方法总比问题多。面对连线时代,我们还是有方法拯救自己的注意力的。题目是一般解决问题有两个角度,一个是从外部,一个是从内部。
从外部来说,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断网。隔绝网络,不让网络找到自己。这又分为两个方法。一个是自己找一个没有网络的环境学习。这点在大学校园里面很简 单,去自习室、图书馆、或者带本书到随便一个地方就可以好好的学习了。第二个方法,就是在自己的电脑上***断网软件。这类软件我推荐苹果上的 SelfControl 和PC机上的 K9。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有一个很好的特性,那就是一旦设定了断网时间,那你在规定时间内就只能与网络绝缘。只能等到规定时间过去之后,才能重新上网。
基于张五常那句“思维集中才有兴趣”,很容易就知道,高效的学习的前提是一个不被打扰的时间或环境。早起,恰恰能够让我们拥有不被打扰的时间。我相信没有 人会无端端在早上6点到7点的时候给你***,发短信给你;更不会有人无端端地在早晨就叫你去干嘛干嘛。原因是什么?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早起床。所以,如 果你比别人早起一个小时,那么就等于你今天多拥有一个小时的不被打扰的时间。这是很可贵的。
实际上,在为本次演讲准备资料的时候,在2007年的《财富》杂志里面,有一个专栏叫《我是如何工作的》,在里面介绍13名来自不同公司、组织的高层他们 工作的方法。这些人包括了Google 的高级经理、星巴克的董事长、投资银行的合伙人、美国联邦法院的法官、参议院的议员。经过统计,我发现其中有5个人明确的提到了自己有早起的习惯,其中太 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高管起得最早,4点到4点半就起床了。可见,早起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手段。
上面两个方法,都是从外部着手,为自己提供一个容易专注的环境。从现在开始,我就从内部着手,谈如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练字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锻炼自己注 意力的方法。为什么呢?因为,要写好一个字,其实很不容易。需要凝神屏气,需要思维上的高度集中,才能练好字。无形中,就为自己创造出心无旁骛做一件事的 环境。如果长期坚持,就能够锻炼自己的注意力,让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变得更加持久。
如果一个人感到疲惫,那么他的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所以,提高自己的精力,也同样可以增强自己的注意力。另外,在跑步的过程中,也很容易的形成心无旁骛的 环境,一个人跑步,他不可能同时注意到其他的东西。所以,如果你一天跑一个小时的步,就等于锻炼自己的注意力一个小时。对提升自己的注意力是大有裨益的。
( Mon, 25 Jul 2011 22:43:49 +0800 )
Description:
看多了官方的各种丑恶嘴脸,从草根阶层找些许安慰罢:
  7月23日拍摄的动车脱轨事故现场(手机拍摄照片)。新华社发(余根玲摄)
  新华网杭州7月25日电(“中国网事”记者商意盈、王菁婧)23日晚,两列满载乘客的动车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发生剧烈追尾,情况危急!生命危险!
  从事故发生至今,近40个小时的时间里,微博成为点亮生命之光的重要力量:命悬一线的生死时刻,是微博发出第一条求援信息;万人营救的瞬间,是微博发出图文并貌的现场情况;抢救生命的分分秒秒,微博发出救人去、献血去的爱心召唤……
微博呼喊:救救我们!
  7月23日20时27分,一条来自新浪网友“Smm_苗”的微博引起广大网民的高度关注:“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的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11分钟后,“Smm_苗”所描述的这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在温州市双屿路段,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造成6节车厢脱轨,其中4节从高架桥上掉落。
  “D301在温州出事了,突然紧急停车了,有很强烈的撞击。还撞了两次!全部停电了!我在最后一节车厢。”几乎在事故发生的同时,新浪网友“袁小芫”发出了第一条微博,令数万网民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一信息。
  此后不久,第一条求助信息由网友“羊圈圈羊”在出事车厢内发出:“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紧接着,网络上不断出现被困旅客以及第一批赶赴现场的救援人员所发出的消息,事故现场情况也如拼图般渐渐清晰起来:
  7月23日22时许,在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现场,救援人员设法进入严重破损变形的车厢里抢救受伤乘客。新华社发(陈侄辉摄)
  20点54分,网友“Smm_苗”:“救火车好多好多,动车真的出事故了,一朋友亲眼看到一辆动车开得很慢,后面一辆速度超快的撞了上去,还看到动车冒烟了……”
  21点05分,网友“羊圈圈羊”:“火车现在处于倾斜状态,车内封闭,前面几节车厢基本连撞了。”
  21点27分,网友“Sam是我”:“确切的消息,D3115次列车15号车厢断裂脱轨!不确切消息,15号车厢一死一伤!我所在的2号车厢一人被空架物品砸伤!”
  ……
微博接力:救人去!寻人去!
  随着一条条求助微博的发出,消防战士、医护人员、刚刚逃生的乘客、在桥下乘凉的居民、在温州旅游的游客、出租车司机……成千上万素不相识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拢来,向救助者施以援手,展开了一场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接力。
  22时,网友陈小劼Q发出微博:“开摩托车给现场照明,砸车窗助乘客逃生,温州双岙村,数千村民现场自发救人!”
  温州消防鞋都中队在接到报警后8分钟就到达事故现场,成为最早到的专业救援队伍。随后,温州全市22个中队,560名消防官兵、51台消防车和重型起吊车辆也赶赴现场救援。与此同时,120急救、公安、武警、铁道部调派的大型工程机械等一切可以调集的社会力量也陆续到场。
  几名在现场的网友用微博记录道:有村民当场把新买的T恤撕成碎条,用来结成绳子,光着膀子救人;有游客自己开着车一趟趟向外运送伤员;有乘客脱险后又返回车厢救人;有官兵在高度紧张和高强度的工作中脱水昏迷……
  尽管大多数被困乘客得到了及时转移,但还是有一小部分乘客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微博立刻成为发动最广泛力量寻找亲人的网络平台,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也迅速开辟了“微博寻亲”专栏。截至记者发稿时,微博寻人的转发量已经超过了12万条,至少有6名事故伤员通过腾讯微博与家人成功取得联系。
  事故发生时,乘客李俊正坐在D301一号车厢前排的座位上。事故发生后,虽然他小腿骨折,腰部严重受伤,可意识清醒的他还是奋力从列车里逃了出来,但却从此与远在外地的姐姐李小珍失去了联系。一边是李俊到处在想办法与家人联系,另一边,他的姐姐李小珍则不停地刷新微博,试图寻找弟弟的消息。
  23日晚,网友“姚祺”微博直播现场情况时提到:“一名叫李俊的中年人表示,自己是第一个爬出车厢并被送达康宁医院的人。”李小珍在微博上激动地回复道:“李俊是我弟弟呀,我们家人都急死了,亲爱的弟弟,坚持住,妈妈已经在赶往温州的路上了。感谢医生护士,感谢所有好心人!”
  当寻亲信息在微博上不断接力的同时,网友们还在微博上大量转发已公布的乘客名单和在各医院救治的伤员名单,以便家人及时赶往医院。
  7月24日凌晨,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众多市民自发赶到血站排队献血。新华社发
微博再接力:献血去、当志愿者去!
  时间在流逝,一幕幕温暖的瞬间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中不断上演。
  事故发生2小时后,微博上出现了献血号召贴和招募志愿者活动贴。不久,温州血站里就挤满了看到消息后连夜赶来献血的人,目前已超过1700人,血库的冰箱装得满满的。
  看到微博上的献血倡议后,温州瓯海市民朱玲玲第一个赶到温州中心血站,在献了400毫升血后,她留下来,当起了志愿者;20岁的柳成伟在微博上看到血站缺血的消息后,迅速和朋友一起赶到了现场。他说,献血者非常多,血站人员不足,每个人都在现场默默地排队等待。“我从凌晨1点多一直等到凌晨6点多,才献上了血。”
  网友“洛丽主子”的微博记录道:“晚上12点30分,温州血站前所未有地沸腾,排队几百人。”网友“电信蒋秀”记录道:“排队填表时,门口停满奔驰、卡宴、宝马,温州人并不只会炒房、开豪车、穿名牌,血和钱要捐给真正需要的,没有哪个熬夜比今晚更有意义。”
  23日晚上,温州的夜班出租司机们几乎做了一夜的免费生意:寻找亲人的家属、医护人员、记者、献血者、义工……“这些人总是一上车就不停地打***,这样的乘客,下车时,我们一律不收钱。”一位出租车司机这样说。网友“Double的糊涂”记录道:“温州出租车司机好样的。”
  此外,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次航拍也来自温州的民间人士。24日早上7时,温州社会组织苍南县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空中搜救队队长陈斌使用动力伞,滑翔至事故现场上空进行空中拍摄。这场航拍比媒体的航拍早了好几个小时。
  来自民间的自发救助力量在微博上形成了感动浪潮。网友“PE杨思思”说:“事故发生了,周边的居民趟着烂泥去救人;新闻没有航拍,有直升机的自己开飞机去拍;血库没有血了,富二***车豪车去献血;伤员进医院了,院长说救人是最主要的,不谈钱;献血了,温州的餐饮说献血的人免费享受营养餐。”
( Mon, 25 Jul 2011 08:29:58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变形金刚是来自塞伯坦星球的机器生命,他们的科技树与人类自然是大不相同。而在《变形金刚1》中,第七区(Sector 7, 电影中美国政府直属的一个崎岖部门,职责是保卫世界免遭具有危害性的陌生外来威胁)的探员西蒙斯(Simmo )甚至告诉大家,被冰封的威震天是数十年来人类科技的源泉,包括集成电路、激光、宇宙飞船等等先进科技都是通过对威震天进行反向工程研究而得到的。
现代人类科技的源泉……
在那些看《变形金刚》动画片、玩变形金刚玩具、拍变形金刚洋画儿长大的80后之中,有很多人现在已经成为电子、机械、自动控制等等各个领域的工程师了。如果能够亲手制造变形金刚,对于其中的任何人来说,都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果壳DIY在此抛一小砖,以汽车人首领擎天柱为例,猜想一下用地球科技制造擎天柱的可能途径。
擎天柱***说明图
双向电梯
金属玻璃,注意尺寸在厘米级
根据美版动画的设定,一些最耐打的变形金刚(比如铁皮 Iron Hide)使用一种名为Trithyllium的合金钢作为材料。在人类科技中,最接近的也许就是金属玻璃了。
金属玻璃又称非晶态金属(Amorphous metal)。绝大多数金属在从液态冷却为固态的过程中会结晶,生成形态各异的金属颗粒,也就是晶体。在晶体内部,金属原子是有序排列的。而玻璃则完全不同,从熔融态冷凝呈固态的过程中,结构几乎没有变化;固态的玻璃其内部结构还是和液态时一样,是杂乱无章的。这两个不同的状态各自决定了金属和玻璃的特性:金属的延展性更强、玻璃的硬度更高但更脆弱。金属玻璃则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液态金属降温凝固,让金属原子来不及形成结晶就固定下来,成为微观结构类似玻璃的材料。
注意到了吧,虽然“金属玻璃”的中心词貌似是“玻璃”,但它却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如假包换的金属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发的镁基金属玻璃或许是世界上强度最高的金属。
金属玻璃的强度高,密度小,钛基金属玻璃已经在航空航天领域实际应用很久了。不过,金属玻璃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做的很厚,能做到十几毫米的已经算是很厉害了。想用金属玻璃作为擎天柱的主要结构材料,可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齿轮泵爆炸图
采用液压传动的优势在于:同等体积、同等重量下,液压传动系统拥有更大的输出功率,也就是说能够支撑起更重的机体、使用更重型的武器。而在需要减震的场合,比如从一百米高的大厦顶部直接跳到地面上,液压元件辅以弹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此外,液压系统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这一点比机械传动实现的体积更小也更方便。 液压传动的缺点是,由于液体介质的可压缩性,无法得到严格的传动比,所以在需要精确控制传动比的场合,比如调整手部的细微动作以将***口对准一公里外的霸天虎什么的,还是需要电机+齿轮这样的机械传动方法来进行补充。
Hod Li on的自主学习机器人视频
不得不承认,创造变形金刚的大脑将是对当前人类科技的最大挑战。目前在人类世界中还没有哪位科学家宣布自己得到了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所以果壳DIY只能介绍一个从理论上说更有希望的方向:遗传算法。 看到这个名字,各位果壳er们想必多少也能猜到一点:这个方法之所以被认为是更有希望的,只是因为从理论上来说,经过足够长的“进化”时间之后,这个算法将一定会收敛到最优解。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不可能有无限长的进化时间,通常认为由遗传算法得到的解是一个近优解。目前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的主要方向就是缩短进化时间,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符合要求的近优解。
用硬件电路比如FPGA(场可编程门阵列,是一种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来改变硬件连接的集成电路)来运行遗传算法的程序,也就是让FPGA自己对自己进行编程,程序直接用硬件电路来表示,能够大大提高进化的速度。
D-Wave System公司推出的,具有128位量子比特的超导隔热量子优化出处理器。尚未得到学界广泛承认
既然提到了进化时间是遗传算法最大的瓶颈,有没有比在FPGA上进化速度更快的解决方案呢?目前看来,希望最大的就是目前尚在研究中的量子计算机了(最近有个加拿大公司号称自己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商用量子计算机,不过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承认)。量子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最大的区别就是:量子计算机能同时处理很多不同的输入情况来进行计算的,而电子计算机则只能按顺序依次计算每一种输入。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擎天柱大哥正在1V5,那么如果使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处理器,他就必须依次分析每个霸天虎的动作,5个分析周期之后再决定先砍谁后砍谁;而如果使用量子计算机作为处理器,5个霸天虎的动作和位置将叠加在一起输入量子计算机,1个分析周期之后就能得到反击的顺序。所以,如果使用量子计算机,将会大大提高运算速度,也就能够支持擎天柱使用遗传算法来解决问题。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核反应堆图片
由于变形金刚们经常需要长期在外执勤,他们对于能源的第一要求就是:能量密度一定要高。目前人类能够控制的、能量密度最高的能源,就是浓缩铀核裂变反应,也就是目前核电站普遍使用的技术。其原理是用核裂变反应产生的热能来产生水蒸气,推动发动机做功。也就是说,核裂变反应动力和几百年前蒸汽机动力的本质区别,仅仅是产生热能的方式不同。
不过,由于变形金刚经常做一些高难度动作,各种翻跟头各种障碍跑,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维持这个核反应堆正常运转就是个仍待研究的问题了。
激光炮
电影中,擎天柱左手斧右手剑,活脱脱一个冷兵器时代的猛将军。如果是这样也还好办了,打造一把特别大的冷兵器,上面再涂一层橙色荧光涂料就差不多了。可他偶尔也发发导弹,射射激光束什么的……还有一些变形金刚就直接用机***了,难道是因地制宜本土化了么?总之,除了巨型冷兵器之外,其他武器基本都能在人类世界找到对应的版本,无非就是威力的差别而已。什么?你说那种能打出一个大光球的大炮?三步就能搞定:1 拆个LED手电,得到高亮LED灯;2给LED灯加上电池;3丢出去……
矢量喷嘴
从《变3》中大黄蜂需要开一架外星飞船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变形金刚都会飞的。擎天柱貌似也需要背上一个喷射式飞行器才具备飞行能力。而无论是擎天柱的喷射飞行器还是能变成战斗机的威震天,为了能够做出高难度飞行动作,配备矢量喷嘴的发动机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
眼镜蛇动作,用矢量喷嘴才容易做出
传统的推进器喷嘴是不能活动的,燃料产生的气体只能朝着一个方向喷射,推力的方向不变,调整运动方向全靠翼面的转动,所以能做的动作非常有限。而装上了三维矢量喷嘴之后,推力方向可以随意变化,自然就能做出高难度的闪避动作。
矢量喷嘴火箭动画
设计算法、编写程序的软件工程师; 设计硬件电路,编写底层驱动,应用各种传感器的硬件工程师; 设计机械结构、液压系统、齿轮传动等等的机械工程师; 从抽象的理论层面来设计系统的控制工程师(可能会硬件或者机械工程师兼任); 专门用各种崎岖的边界条件来考验系统稳定性的测试工程师(可能会由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兼任); 外形设计师,想要变形金刚长得帅,就全得靠TA; 以及统筹所有事物、打通不同专业间工程师的交流障碍、领导项目前进的总设计师。
1 由总设计师给出初始设计需求,包括需要实现什么功能,总的身高体长,整体预算估计等等。
2 各个专业的设计师分别回去分工,讨论并给出各个模块设计细节。包括基本的传动结构,基本的控制算法,用哪些传感器,需要运行在什么硬件平台上等等。
3 外形设计师根据功能需求(主要是机械上的)给出的基本框架来设计变形金刚的外形。机械工程师需要给出变形前后的结构转换过程。也许需要请一位变形金刚玩具的设计师来当顾问会比较容易……
4 各专业人员各司其职,该画画的画画,该买元件的买元件,该做零件的做零件,该写程序的写程序,该画电路板的画电路板,该拉赞助的拉赞助……嗯。
5 每个模块完成以后,都需要进行模块调试,确认模块功能完成,运行良好。比如做了一只擎天柱的手,就需要确定这只手可以握拳可以拿剑可以开***……
6 将不同的模块组合成更大的模块,进行联合调试。比如两臂和上半身可以进行联合调试,看看双臂是否在接上躯体后仍然能轻松随意旋转。然后组合成整体,进行整机调试,确保擎天柱能跑能跳能说话……之类之类的。
7 稳定性测试,这一步是耗时很长,可以考验结构、电路以及程序设计的稳定性,还有能耗程度。说白了就是将擎天柱放在一个可控制的环境中运行一段很长的时间,看看会出什么问题,需要做什么调整。
8 出厂。如果真的有人买这个变形金刚,可能还需要一个售后跟踪系统,搜集用户使用时遇到的问题和提出的新需求,以便即使维修,以及在下一版本中的改进。
国内有艺术家拆了一辆雪佛兰改装成了一个真实比例的大黄蜂...虽然不能动。不过也算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不是吗?
( Sun, 24 Jul 2011 08:52:16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除了具實用性之外,網站的門面也越來越重要,例如最近熱門的Google+,也是延攬了A le麥金塔GUI圖形用戶介面的其中一位原創設計師,難怪能創造出簡潔、易於使用、不雜亂,而且擁有特色與風味的使用者介面並風靡全球。美國知名科技部落格The Next Web因此綜合了用戶經驗、網站設計、和卓越產品這幾個層面,評選出以下最值得學***的10個網站:
1. 即將推出的Nizo軟體,用iPhone零件設計而成的網站不但創新漂亮,訪客還可動態地移動各種零件來賞玩一番,並不禁猜測這款軟體的用途究竟為何。
不需要任何基礎,Flavors.me讓用戶可以輕易設計個人化又好看的社群媒體聚合頁面。 Goodsie是出自和Flavors.me相同創辦人的線上零售解決方案網站,運用相同原則讓用戶打造個人化店面。 3.
前一陣子才
了前Safari瀏覽器介面設計工程師的行動支付裝置
,產品和網站設計果然也有A le的白色極簡風。
首頁雖然走極簡風,但是別被騙了,點進去就會知道這個部落格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精心設計,漂亮的視覺效果絕對讓人印象深刻。
去年11月才推出的Sv ly,憑藉著好看且號稱不讓男性顧客恐懼的網站設計,已經快速地變成了最受喜愛的櫥窗購物網站,由擁有絕佳品味用戶上傳各式各樣品項,還提供了編輯評選、禮物指南、和本周熱門等精選讓用戶瀏覽。
最近的網站設計趨勢,包括了使用更大的且高解析度的圖像或照片,而食譜軟體Gojee的網站設計便完全反映了這個風潮,未來甚至還將根據個人喜好來提供客製化的食譜
這個運用最新HTML5和CSS3技術的新奇有趣網站,是一個用音樂來代替傳統文字,以探討音樂和設計之間關係的部落格,不過要在Chrome和Safari等現代瀏覽器上才可運作。
一個讓企業可以即時了解趨勢和市場動態,並以雲端為基礎的社群、商業、及事實觀察網站,探勘各式各樣的社群媒體,以收集最熱門流行的時裝品項,讓品牌能更容易決定價格和管理存貨。
9. Gilt
旗下包括販售奢華品牌為主的
、主打高價位精緻旅遊的
、每日交易網站
、和每日男性時尚指南
,而上圖的Gilt Taste則是最新成員。
10. We Are NY Tech
紐約創業社群網站,最有趣的是左上角的"Randomize"功能,讓用戶可以隨機連結到某位使用者的個人檔案,就像是「內容發現」引擎
的內部版。
此外,以下幾個入圍網站也有值得探索之處: 陳品先編譯
( Sun, 24 Jul 2011 08:51:00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2011年6月7日,一群copycats守在电脑前面期待着WWDC上乔老大再一次改变世界,以便自己也能学点什么,却发现只能一拍大腿:“坏了,他成copycat了”。
今年的WWDC发布了200项针对iOS5的更新,现场展示的10项更新包括:
1.“新的Notification Center”
2.“统一的杂志管理中心:New tand”
3.“深度整合的Twitter”
4.“强化的Safari”
5.“内置的Reminders”
6.“强化的Camera”
7. “优化的Mail”
8.“免电脑同步”
9.“社交化的Game Center”
10.“内置的iMe age” 在这些A le引以为傲的新特性里,依稀能看到很多竞争对手的身影:Android的新通知系统、Kikme ager的即时消息、Google的云同步、Windows8的分离式键盘…… 是苹果在退步么?已经不能做出创新的玩意儿了么?国外大公司不是一直很注重专利诉讼的么?老乔脑袋坏了么?其实,老乔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专利诉讼本身就只是一种打击商业对手的武器。对于苹果来说,手里捏着一大把敌人的小辫子,对手即便发现苹果抄了自己,也不敢来告。专利已经成了核武库,一定要有,但基本不会真用,更多的是吓唬别人。我就抄了,怎么着吧! 专利仅仅是一种赢得商业利益的手段。对于苹果来说,此时重要的不是用憋屈的步伐通过对手的专利地雷阵,而是完善iOS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点上,苹果有自己核心的设计思想。为了达成该目的,自然是怎么好用怎么来。通过分析WWDC上着重展示的10项更新,我个人举得苹果应该有这样的设计思想:
1、为源于生活的需求革新效率,而非重新发明需求
用户生活在客观的现实生活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由“需求”在驱动。当Nokia还在以换壳为本时,苹果就为了帮助用户满足“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处理事务”的需求而发布iPhone。 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所以,产品应做的,是分析这些需求在以往被满足时存在的缺陷,用新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手段更快更好更省心地满足它。而非臆断出一些功能,再去招揽用户来用。教科书上曾经有一个马先生讲过,这就叫“提高生产力水平”。 在iOS的更新中,苹果以用户使用手机的实际情景为出发点,选择了“通知中心”、“杂志中心”、“Safari”、“记事本”、“相机”和“无线同步”作为优化点。这是因为这些都是用户在使用手机时能够明显感知到的痛点。 消息中心是第一个登场,但也是抄袭感最强的更新。iOS早期,只支持单任务,并且所有的消息推送都需要官方审批,所以简单的警告框提醒还说得过去。但进入多任务时代后,警告框就很吃力了。因为提醒是有强弱之分的。在运行某程序时,来自其他程序的提醒以警告框的方式出现就会非常干扰当前任务。为了摆脱这个诟病,iOS需要轻柔的提醒方式,以及一个暂存弱提醒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需要在任何位置都轻松唤出。从上往下被Android用了,从下往上被Palm Pre用了,依据iOS的界面逻辑,左右是平级的,不能用。所以… 抄吧,谁怕谁啊。但苹果不会抄的那么没品。它将消息按照归属程序做了聚类,查看更方便。同时,将轻量的widget放在这里,以便用户经常查看信息。 浏览信息是手机的强项,但管理却不是。所以,苹果说:“我来帮你善后”。于是,就有了New tand。用户不必再一期期地去下载杂志,归类,分组。有了Newstand,只需要订阅就可以了。这就是A le提升的生产力:用更高效的方式解决已有的问题。 “Safari”、“记事本”、“相机”和“无线同步”的优化也基本遵循同样的思路。 手机更多的用于碎片时间,阅读环境很不稳定。于是Safari就增加了Readlist的功能,帮助用户暂存没读完的页面。 糟糕的记忆力需要人们随时记下可能遗忘的东西,但每多带一件东西就多一份重量。而手机是最随身携带的私人物品,所以老乔决定把它列为手机的基本应用,减轻用户的负担。同时,它还支持云同步,省去了用户在多台设备间倒腾待办事项的麻烦。 抓拍生活中的趣事是相机应尽的责任。但按照现在的流程,掏出手机找出“相机”再打开它,镜头早就错过了。于是苹果就简化了打开相机的流程,直接一步到位。 其实“创新”并不遥远。它需要对生活的热爱,用心体会其中喜怒哀乐。只要思考如何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就是在创新。永远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那只会刻意增加无用的“差异”,让产品支离破碎。
2、One Person,One Life
每个人的人生都应是唯一且统一的。人们在这个唯一的人生里,去和其他人的唯一的人生交流。但是,当代人的人生都被隔离在一个又一个产品中。一个人在甲产品中做的事儿,交谈的人似乎都与乙产品的世界无关。 生活想回归简单,就需要重新整合这些产品中的信息,打通围墙。用户,只不过是要过用这个产品去过他的这个生活,和他在现实世界里认识的交流。我们不要把用户搞得人格分裂啊。人只有一个,办公室里的小Q就是家里的小Q,就是飞机场候机的小Q;***那头的小Q就是对话框那头的小Q,就是Google Latitude里地图上标的小Q,就是twitter上刚刚更新的小Q。 为了帮用户整合支离破碎的世界,苹果强化了云同步:用户不必再去想如何把一个个世界的碎片粘起来。为了更无缝的沟通,苹果对twitter做了深度整合:用户不必再“到twitter的世界里”更新生活。这样,Twitter已经融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嘴巴的自然延伸,是和视听嗅味触一样感受世界的超能力。
3、Be the Trend,or Push Forward the Trend
这应该是下很大的棋时所应有的思想。拥有海量的用户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把服务做到极致,让用户非常需要你的产品,让自己成为潮流。但这受限于时机、受限于能力、受限于战略眼光,所以并非总是成功。另一种是,就是为别人的潮流“推波助澜”,成为用户追随潮流的最佳工具,最佳拍档。给沙漠里淘金热的人送水也是能发大财的。要对用户的需求敏感。 让苹果去重建一个twitter、facebook或是flickr,都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苹果要让iOS设备成为twitter、facebook和flickr用户的最佳拍档。于是,发推更方便啦,手机上也能简单编辑照片上传啦,掏出手机抓拍照片也能在3秒内搞定啦。那么,不用iPhone还用谁呢? 只要是能让用户觉得iOS设备很方便,并且苹果也能够方便复制的,乔布斯就绝对的毫不留情。他要把iOS打造成完美的生态系统,用户可以用它吃喝拉撒不出门。还有什么比这依赖度更高的么?所以kikme ager类的短信工具,wifi同步的工具等等,都在劫难逃。苹果搞出A Store弄开放平台,绝不是良心发现。它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意更红火罢了。 设计不是简单的画个线框图,流程图,加个阴影,上个高光。它的核心在于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让生活更美好。所以适时把自己从鼠标、手绘板上提起来,从生活的角度反思下设计的本质,也会有助于回到零点,寻清设计的方向。
(本文出自腾讯CDC博客:
( Sun, 24 Jul 2011 08:47:14 +0800 )
Description: 在《变形金刚3》中,中国品牌首次密集“发兵”好莱坞大片,引起了世界“刚丝”的关注。据粗略统计,联想、美特斯·邦威、伊利和TCL四大品牌在片中的广告总时长超过了5分钟。在5分钟时间里,四大品牌做了哪些公关?是否耗费了巨额广告费?昨日,记者采访了直接对接《变3》广告植入的相关人士。 不仅展示了产品,还有台词,伊利舒化奶在《变3》中的植入无疑是很成功的,而此次国产品牌植入的幕后推手刘思汝透露,伊利当初曾提出让大黄蜂喝牛奶的要求,被导演拒绝了,“导演的原则是变形金刚不能和牛奶有关联,因为违反电影角色本身的逻辑。”此前外界传言称,中国四个品牌植入《变3》的广告费高达每秒6000万元人民币。昨日,伊利方面的相关人士表示,广告植入的具体花费不能透露,但“肯定比外界传的每秒6000万元少”。 男主角穿着美特斯·邦威的T恤拍激情戏这足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刘思汝表示,“美特斯·邦威的植入要求是主演身穿该品牌的T恤,出现完整的镜头,而且要求这件T恤不能弄脏弄破,不能出现在打斗场面中。”对于网上盛传的每秒6000万元的植入价格,美邦相关负责人表示,“总费用在100万美元左右,比在国内影片和其他好莱坞电影植入广告的价格还低。” 片中只要有电脑出现,一定是联想的,特写不下5次。刘思汝称,联想要求让产品在片中“变形”,要变成正义的“汽车人”。导演迈克尔·贝起初也很头疼,但未彻底回绝,“男主角要用电脑,这样让联想电脑‘变形’就容易了。”联想相关负责人表示,“植入费用的具体数字没有办法讲,但至少在我看来,比起过去在国内电影、电视剧脚本中植入的费用,这次是非常有效,非常合算的。” 关于TCL的植入,刘思汝表示,TCL最初要求自己的3D电视在《变3》中变成正派机器人,“但熟悉《变形金刚》的观众都知道,在电影中任何电器只要被能量块碰到就会变成小机器人,但这些小机器人是反派。所以,导演团队认为,TCL的要求破坏了电影基本设定,经过协商,TCL3D电视最后变成的机器人并不是超级坏的。” TCL集团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梁启春表示:“在影片中的推广费用由于合同关系不能透露。”在产品授权方面,梁启春表示,“我们在3D电视营销中,可以使用《变3》的元素,《变3》按照市场价收取5%以内的授权费。”
( Fri, 22 Jul 2011 22:58:57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Visionmobile 根据“2011 开发者经济调查报告”(点击
下载该报告)中的数据制作了一幅信息图,使我们可以一览手机各平台的开发现状。这幅信息图关注的的手机平台有 Android,黑莓,iOS(iPhone),Java ME,Mobile web,Symbian,Windows Phone。
平台使用的比例
67% 的开发者使用 Android 平台,比 2010 年上涨 8% 59% 的开发者使用 iOS(iPhone)平台,比 2010 年上涨 9%。 56% 的开发者使用 Mobile Web,比 2010 年
上涨 16%
。 46% 的开发者使用 Java ME,比 2010 年下降 4%。 45% 的开发者使用黑莓平台,比 2010 年上涨 5%。 38% 的开发者使用 Symbian,比 2010 年下降 8% 36% 的开发者使用 Windows Phone,比 2010 年下降 3%。
需要注意的是
Mobile Web 的使用有了令人惊讶的转变,在开发者的意愿中已经占据了第三位。可见,跨平台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黑莓平台的开发者仍然很多,并且仍在增长,这与黑莓在美国失势的趋势形成鲜明对照,其中原因令人困惑。 Symbian 平台开发者减少并不令人奇怪,相信仍会继续下降。 使用 Java ME 的开发者虽然有所下降,但人数仍然很多。 采用应用商店模式的平台有 Android,黑莓,iOS,Java ME。奇怪的是,这张图上的 Windows Phone 并未采用应用商店模式,应该不是指 Windows Phone7 平台。
平台分裂
与日常经验相反,Android 的分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平台分裂程度最厉害的是黑莓和 Java ME 平台。
主要发行渠道
由于 iOS 应用商店的强大,以应用商店为主要发行渠道的开发者所占比例最高。
收入情况
收入最高的平台是 iOS 和 Java ME 平台。如果每个应用的收入以 Symbian 为参照点(1 点),iOS 的收入是 3.3 点,Java ME 是 3.7 点。
Java ME 平台的收入水平超过了 iOS 平台,相信这会使好多人感到意外。黑莓的收入水平是 2.4 点。Android 平台的收入水平很低,仅高于 Mobile Web 的收入潜力。
收入模式
无论何种平台,近一半开发者的收入来自公司,包括薪水和佣金。
开发者采取直接收取费用模式的平台中,Java ME 再次居于首位,92% 的开发者采用这种收入模式,其次是 iOS 平台,高达 84%。黑莓平台的比例最低,只有 58% 的开发者采用直接收费的模式,这说明黑莓平台的个人开发者比例是最低的。
具体情况参看下面这幅信息图
via 来源:
( Fri, 22 Jul 2011 22:30:20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流言: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鸵鸟受到惊吓会把头埋在沙子里以逃避危险。也由此引申出“鸵鸟政策”这个俗语,用来比喻遇到问题不积极面对,而是消极逃避、自欺欺人的做法。人们嘲笑鸵鸟的愚蠢,久而久之,鸵鸟就被用来代指愚蠢的人。
来源:
鸵鸟作为愚蠢的象征早在圣经《旧约》中就有记载(伯39:13-17)
:“鸵鸟的翅膀欢然扇展,岂是显慈爱的翎毛和羽毛吗?……因为上帝使它没有智慧,也未将悟性赐给它。它几时挺身展开翅膀,就嗤笑马和骑马的人。”
不过最早写下这则谣言、明确描述鸵鸟行为的人,则是活在公元23-79年间的罗马思想家,老普林尼(Gainus Plinius Secundus)。在他的自然历史著作中,普林尼写道:“(鸵鸟)认为当他们把头和脖子戳进灌木丛里时,他们的身体也跟着藏起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描述竟然渐渐演变成鸵鸟是将头埋在沙子里。
真相:
如果说鸵鸟( Struthio camelus
)把头和脖子戳进灌木丛还有些许可能性的话, “把头埋进沙子里”的情形则是完全不可能的出现,因为如果这样的话,鸵鸟会被活活憋死的
。大家都知道,鸟的鼻孔多半着生在喙的基部,而像几维鸟这样只能靠嗅觉觅食,不得不把鼻孔生在喙前端的鸟儿,插进泥里寻找食物之后就得用力喷一喷鼻孔,以除掉妨碍呼吸的杂物。如此,又怎么会出现鸵鸟冒着憋死的危险,把头埋进沙子里好半天的事情呢?
由于鸵鸟的头和身子相比显得很小,所以只要鸵鸟的头贴近地面,就可能被误以为头埋进了沙子里。在鸵鸟的生活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场景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误解。
场景一:隐藏
成年雌性鸵鸟以及幼鸟的体羽主要是棕灰色的,是很好的保护色,宣示着他们的家乡——非洲大草原的色彩
。只有当鸵鸟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和环境中,比如正坐在巢上时,不方便使大招的鸵鸟才会为了躲避敌人尽可能的隐藏自己。当鸵鸟把脖子和头贴在地面上时,敌人多半很难发现鸵鸟的头,而将鸵鸟的庞大身躯当成长着草的土堆
。成年雄性鸵鸟的翅膀和尾羽是黑白相间的,可以很好地与夜色融为一体,方便它们在夜晚隐藏自己。
也许最早观察到这个行为的人,也和鸵鸟的天敌一样,只看到了身子没有看到头,才会认为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了吧。
鸵鸟(左雌右雄)/ Laurent Demongin 来源:ibc.lynxeds.com
鸵鸟幼鸟 / David Bygott 来源:tolweb.org
场景二:觅食
在鸵鸟的食谱里,最常出现的是植物的各个部分——根茎叶、种子、花、果实什么的。有时他们也会吃点昆虫和小的脊椎动物改善一下伙食。因为鸵鸟没有牙,所以他们还得时不时吞点沙子啊卵石什么的,来帮助自己磨碎这些食物。一只成年鸵鸟可以随“胃”携带一公斤的石子,光是想想就觉得好沉。在地上寻寻觅觅,加上吃石子,鸵鸟的头会很贴近地面,若是不仔细观察,人们便不禁会怀疑这些鸵鸟再一次懦弱了
场景三:翻卵
鸵鸟妈妈把卵产在土堆的浅坑里,借着太阳的温度来帮助孵化。为了让卵受热均匀,负责白天孵卵的准妈妈们总要把嘴伸进坑里翻几次卵,这样贴近地面的动作,看上去就如同把头埋进土堆里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准爸爸们会借着他们天生的保护色,在晚上担当起孵卵的重任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内的鸵鸟标本 / Kenyee 来源:flickr.com
遇上敌人怎么办
既然“将头埋进沙里躲避危险”是误解,那当鸵鸟遇到危险时,它会怎么办呢?实际上,如果遇敌,鸵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虽然鸵鸟隶属于鸟纲(鸵鸟是鸵鸟目Struthioniformes下唯一一个种),但它已经不具备飞翔的本领了。鸵鸟的翅膀已经特化,羽毛的细丝间没有钩系,无法形成完整的一片有飞行功能的羽毛,因此他们只能留在陆地上。尽管不能用来飞,他们的羽毛仍然具备基本的保暖和散热功能,并且还能在奔跑时协助改变前进方向
即使不能飞,鸵鸟一样能强力地抵御各种敌人。凭借一双强有力的双足,鸵鸟奔跑的时速可以达到70公里。此外,鸵鸟所独有的只有两只脚趾的脚掌,也让他们更适应奔跑。若是没有成功跑掉,鸵鸟还能施展他们的拳脚功夫与敌人搏斗——不要小看这对强壮的足,鸵鸟可以用它踢死一只成年雄狮。与此同时,不能飞的翅膀也可以辅助攻击
鸵鸟的脚 / David Bygott 来源:tolweb.org
结论:谣言破解。
很多错误的结论都是由于观察不够仔细导致的,鸵鸟也不例外。他们已经被误解了两千多年,即使知道真相的人越来越多,也无法抵抗“像鸵鸟一样愚蠢”“鸵鸟政策”这样的俗语的广泛流传。当小心求证的Geek们遍行,也许有一天这些俗语会变成“像鸵鸟一样强壮”,如果那时还有鸵鸟的话。
参考资料:
( Fri, 22 Jul 2011 22:20:34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据21世纪经济
,广电总局7月14日下发的一则内部通知,禁止一些视频网站与机顶盒厂商合作推出的机顶盒产品,接下来对智能电视的互联网内容监管条例也可能出台。 根据这则内部通知,广电总局要求互联网经机顶盒(DVD机等)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均须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三网融合的有关要求,在经批准的试点城市,由广电部门另行组织。而在广电总局没有开放通过互联网经机顶盒(DVD机等)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许可前,各持证网站严禁从事相关业务,不得以内容提供商的身份与非法开展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公司开展合作。 这次广电总局的通知,主要是针对深圳华强北等地出现的大量可直接上网的机顶盒或DVD。这些机顶盒或DVD盒子可以让电视机直接登录互联网,而很多正规DVD厂商也在纷纷计划推出可以上网的DVD或蓝光碟机。显而易见,这些是这次广电通知监管的重点。不过,彩电厂商推出的智能电视,很多已经可以直接登录互联网。这次下发的通知则还没有涉及到智能电视。 在我看来,广电总局这次下发通知,禁止电视机“上网”的行为,是逆时代潮流,是对于“新媒体”时代负隅顽抗的反击。 由于电视观看在线视频的体验要比电脑好,国内外都在发展能否上网的流媒体机顶盒,在国外,不仅仅
、A le TV等产品可以提供电视上网功能,连Wii等游戏机都提供上网功能,实现了将网络与电视相结合的目标,完全颠覆我们使用电视的传统方法,有着庞大的商机,市场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在内容方面,大量的互联网视频网站也提供了传统电视所没有的海量电影、电视的点播服务,如果能通过一个简单轻巧的机顶盒将海量的互联网资源整合到电视里,无论对于最终用户、视频网站、广告商来说都是多赢,唯一吃亏的就是传统的电视广告业务。 广电试图通过政策限制电视上网,与国家的“三网融合”政策相抵触,让广电、电信的网络整合陷入了僵局。好在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不是广电来管理,要是让这样的部门要是来管理,中国的互联网肯定玩完。 我曾经在《
》一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等新的媒体发展迅速,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已经取代了电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看电视了,新闻都是从网上看的,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更快更准确,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电视的确已经落伍了。 目前的新科技的发展出现日新月异的情况,新兴的互联网视频已经出现取代传统电视的趋势,类似YouTube的互联网视频网站的兴起带来了传播的有一次革命性发展,传统电视行业如果再不思改变,继续固步自封,那么很有可能会被新兴的网络媒体所取代。
( Fri, 22 Jul 2011 22:15:41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除了战争之外,竞技比赛是检验团队和领导力的最佳方式,所以顶级教练们都会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如何打造一支团队?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男子篮球队的主教练迈克·沙舍夫斯基也被经常问到这个问题,所以他写了《我相信你们》这本书来回答。
迈克·沙舍夫斯基外号“老K”,他的战绩非常辉煌——带领号称“梦八队”的美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上,以全胜战绩夺得冠军。但是,如果看看整个夺冠的过程,就会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做的工作。2004年,美国男篮在雅典败走麦城,最终只获得铜牌。面对旗下诸如詹姆斯、韦德、科比、基德等一干NBA巨星,老K却没有任何NBA执教经历,只是杜克大学篮球队的教练。他如何把这些看惯荣誉和金钱、在每个俱乐部都是绝对核心的球员整合成一个团队?2006年日本世锦赛,老K带着豪华阵容再次折戟沉沙,输在希腊队手下,遭遇31年职业生涯最沉重的失败。而他是如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重新树立球队的信心?
对于这些问题,老K在书里给出了不同于教科书的第一手***。
1.在决定选择哪些人来组建一支团队时,你首先应该向自己提出一些关键问题。这要求你必须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做一个回顾,并搞清楚它们的前因后果。通常来说,困难并不在于找到问题的***,而在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做出人选决策的第一个步骤。
最难的问题常常是那些最基本的问题:“是谁”、“是什么”、“何时”、“何地”以及最重要的“为什么”和“怎么办”。特定任务和一系列特殊挑战将会赋予这些问题更多的特征。在组建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队的时候,杰里和我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列表:
我们的对手是谁?
我们将和谁一起来面对比赛?
我们代表了谁?
是什么
我们的特殊挑战是什么?
我们在失败的比赛中做错了什么?
我们的动机是什么?
我们何时比赛?
我们何时能融为一体?
我们在哪里比赛?
我们的集合地点在哪里?它意味着会有什么样的特殊挑战?
为什么
为什么旧的体制不再适合?
我们为什么而焦虑?
怎么办
我们怎样去改变团队文化?
我们该怎样去准备挑战?我们准备的时间有多长?
2.资深球员们对制度有着最为透彻的理解和认识,他们能够将这种经验传递给团队的其他成员。这些老兵们还能把握住传统的精髓,而传统就是对自己的省问:“你是谁?你赢过吗?你输过吗?你做过什么特别的事情?”
3.要想达到更高的境界,你就必须创造机会让团队去感受、去体验那种能激励团队奋勇拼搏的情感。
4.要想培养理想的团队关系,就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在很多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团队成员往往会流露出个体本能,而这种个体本能通常又等同于利己本能。因此,无论在场上还是在场下,你都必须通过交流,让团队进行集体思考。
5.为了能展现最好的自我,每个团队成员都需要建立一套个人支持系统,以获得来自家人、朋友、同事或者合作伙伴的支持。
6.在团队的发展过程中,我不相信规则,只相信法则。规则是由团队的领导制定的,团队既可以遵守这些规则,也可以打破它们。法则尽管简单,却绝不应该不说出来。
7.我相信视觉加强这一说法。当你能实实在在地看见前面的事物时,它们就会呈现出新的含义。
8.我认为领导者易犯的一个主要错误,就是自认为他们是领导力的唯一提供者。伟大的团队需要多个领袖、多种声音。打造团队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发掘那些声音的主人并着力培养他们,确保其领导地位能够在团队中得以树立。
9.我们有必要在团队内部建立起一种统一的语言。通过这种恰当的途径,使你的信息指令能够在团队中互相传达,而不会引起任何歧义。
11.自我审视的最基本要点,就是是否坚守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坚守了你们所制定的法则。
12.能在匆忙中做出调整,就说明这一群人已经成长为一个团队。
来源:
( Fri, 22 Jul 2011 22:14:05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自
我和几乎所有的Common Li 和CLOS(Common Li Object System)的设计者都极度深受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MIT/Stanford)设计风格的影响。这种风格的本质可以用“正确的做法(the right thing)”这个短语来概括。对于这样的设计者,重要的就是要遵循下面的这些设计理念:
简单性—设计必须简单,这既是对实现的要求,也是对接口的要求。接口的简单要比实现的简单更加重要。 正确性—设计在任何值得注意的方面都要保证正确。不正确是绝对不允许的。 一致性 — 设计必须保持一致兼容。设计可以允许轻微少量的不简单和不完整,来避免不一致。一致性和正确性同等重要。 完整性—设计必须覆盖到实际应用的各种重要场景。所有可预料到的情况都必须覆盖到。简单性不能过度的损害完整性。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同意,这些理念都是一些好的实施原则。我把采用这种设计哲学的方法叫做“麻省理工方法(MIT a roach)”。Common Li (包括CLOS)和Scheme代表着麻省理工方法的设计和实现。
“差点的更好(Worse is Better)”的理念只是稍微有点不同:
简单性—设计必须简单,这既是对实现的要求,也是对接口的要求。实现的简单要比接口的简单更加重要。简单是设计中需要第一重视的因素。 正确性—设计在任何值得注意的方面都要求正确。为了简单性,正确性可以做轻微的让步。 一致性— 设计不能过度不兼容一致。为了简单,一致性可以在某些方面做些牺牲,但与其允许设计中的这些处理不常见情况的部分去增加实现的复杂性和不一致性,不如丢掉它们。 完整性 — 设计必须覆盖到实际应用的各种重要场景。所有可预料到的情况都应该覆盖到。为了保证其它几种特征的品质,完整性可以作出牺牲。事实上,一旦简单性受到危害,完整性必须做出牺牲。一致性可以为实现的完整性作出牺牲;最不重要的是接口上的一致性。
早期的Unix和C语言是使用这种设计理论的代表,我把采用这种设计策略的方法叫“新泽西方法(New Jersey a roach)”。我一直在有意的讽刺这种“差点的更好”理论,让人们相信它显然是一种不好的理论思想,新泽西方法就是一种不好的软件实现方法。
然而,我相信,即使在一种假象的情况下,这“差点的更好”理论也要比“正确的做法”理论有更大的生存空间,也就是说,在软件开发上,新泽西理论要比麻省理工理论更实用。
让我来复述一个故事,向大家展示麻省理工方法和新泽西方法之间的真实区别,以及为什么各个理论的支持者都完全的相信他们的理论更好。
两位著名的人物,一位是来自麻省理工,另一位来自伯克利学院(但是研究Unix的)。一次,他们遇到一起讨论操作系统问题。来自麻绳理工的人对ITS(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操作系统)非常熟悉,并阅读过Unix的源代码。他对Unix如何解决PC机的loser-ing问题非常有兴趣。当一个用户程序调用系统例程去执行一个长时间的、并包含有重要状态的操作时,例如IO缓冲,loser-ing问题就有可能出现。如果在执行这个操作时,发生了中断,用户程序的状态必须被保存下来。因为对系统例程的调用通常是单指令的,运行用户程序的PC机无法捕捉到例程的过程状态。系统例程要么退出,要么强行继续运行。“正确的做法”是退出,复原用户程序调用系统例程的指令,让用户程序在中断之后能重新恢复运行,例如,重新进入系统例程。这被叫做“PC loser-ing”,因为PC机被强制进入一种“弱势(loser)模式”,其中,“弱势”者是麻省理工对“用户”的一种爱称。
麻省理工的人没有看到有任何的用来处理这种情况的代码,问新泽西人,Unix是如何处理这种问题的。新泽西人说,Unix人清楚这个问题,但提供的解决方式是针对系统例程通常能正常完成的情况的,当系统例程不能成功的完成运行时,它会返回一个错误码,指示操作运行失败。一个正确的用户程序这时需要去检查这个错误码来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调用这个系统例程。麻省理工人不喜欢这个解决方案,因为这不是“正确的做法”。
新泽西人说,Unix的解决方案是正确的,因为Unix的设计理论是追求简单,而这“正确的做法”太复杂。除此之外的好处是,程序员能容易的添加这种错误探测,重复他们的操作。麻省理工人指出,这种实现方案确实简单,功能性上的接口却变的复杂。新泽西人指出,这就是Unix在设计上做出的合适的取舍。实现上的简单比接口上的简单更重要。
麻省理工人这时嘟囔着说:有时你需要让一个强壮的人去变成一种软弱的小鸡。新泽西人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我也不太明白)。
现在,我开始主张“差点的更好”确实是更好。C语言是一种为开发Unix而设计的语言,它的设计采用的是新泽西方法。C语言因此是一种很容易就能写出漂亮的编译器的语言,它要求程序员编出的代码要易于编译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