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Status 401 - Bad credentials
Status report
Bad credentials
description
This request requires HTTP authentication (Bad credentials).
JBo Web/2.0.1.GA陶宏开:把网络成瘾当做精神疾病是为盈利
2009年05月31日 08:46:51
发表查看
今天上午,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戒除网瘾专家陶宏开教授接受本网采访,在采访中 ,陶宏开教授指出,网瘾是孩子的认识问题和行为习惯问题,而不是精神病。
把网络成瘾当做精神疾病是为盈利
陶宏开教授认为,网络时代道来,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依赖于络的程度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其中不少人沉迷于网络游戏,这是存在区别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普通人依赖网络,是在查询信息、自我提升、交流信息,还是在荒废正常生活对网络
游戏“潜心研究”,这是依赖网络和网络成瘾最大的区别。
“电脑网络是第一生产力,而不是第一大玩具!”陶宏开对记者说,“我们通过调查发现,92.3%的青少年认为,网络就是用来玩的,而不是用的。我们主张,网络是人们学习、研究、工作的工具,而不是玩物丧志的玩具!”
陶宏开还告诉记者,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青少年的家长要与时俱进,对网路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指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把网络成瘾当做精神疾病是为盈利”
在谈到不久前,某些单位和专家建立《网络成瘾临床诊断便准》不了了之一事,陶宏开教授认为,“他们是把它(网瘾当做精神病)当做盈利的模式进行炒作”。陶宏开认为,孩子即使网络成瘾,也没有犯罪、犯法,把孩子强制关闭进行戒瘾、电击、电疗这反而是违法的。网络成瘾不是精神病,任何人没有权力把他们关起来进行戒网瘾。
“把网瘾当做精神病我是反对的。”陶宏开表示,“我认为,网络成瘾主要是认知问题和习惯问题,成瘾问题是主题对他的认知出现了变差,而精神病是对自己的认知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有网瘾的人上网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就是去放松,去寻找快乐,为了成功,为了放松。把网瘾患者当做精神病来治,实际上为是为了获取通过救治而得到的利益。”
陶宏开表示,对有网瘾的孩子实施强制关闭、电疗、电击那是对孩子的摧残。要根治网瘾,最主要的是找到网瘾形成的根源。“应该是家庭教育不当,其次是社会文化不良影响。孩子平常面对的各种压力导致自己投身网吧和网络,尤其网络游戏。我们需要的是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引导。”
戒除网瘾收费偏高
戒除网瘾,不惜倾家荡,一些戒网瘾机构就利用家长的这种心态进行高收费 ,国内的戒除网瘾机构收费最低的每月在6000元左右,而有些戒网瘾机构甚至每月收费近万元,这种收费标准显然是偏高的。
“这个非常遗憾,说老实话,”陶宏开对记者讲。“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是一种劳动和付出,据我们目前的调查,国内300多家戒除网瘾的机构绝大部分存在高收费。每个月最低6000元,还存在额外收费。”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家长病急乱投医,只要把孩子网瘾戒掉,就算倾家荡产也愿意。很多机构就是利用这种心理进行高收费。”而实际上是,很多家中存在网瘾少年的家庭拿不出这种高昂的戒网瘾费用。
“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出面规范戒网瘾机构和戒网瘾收费。”
陶宏开在谈论这些问题时,还信心十足地的表示:“截至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机构能够跟我想比,戒网瘾以后,孩子能够走出阴影,上学校,见媒体。他们没有一个敢让孩子们拿到阳光下进行检验。”
网瘾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家长的引导在孩子能否健康上网方面至关重要,陶宏开告诉记者,他们目前的调查发现,54%左右的家长对网络一无所知,他们在谈起网络时,可以用谈网色变来形容,科学来讲,家长们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要学习怎么上网,上网该做什么。谈网色变没必要,谈网瘾色变是正常的。只有家长做到自己有数,才能引导孩子如何健康上网。“
教会孩子如何去上网,上网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陶宏开教授在采访中还指出,通过网络进入信息时代还是游戏时代是区分正常网络依赖和网瘾的关键,要认识到网络是用的而不是玩的,要学会更好的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对于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陶教授表示,坚决反对把网瘾定性为精神病。他说,网瘾是孩子的认识问题和行为习惯问题,而不是精神病,不应该把网瘾和精神病相提并论。
对于如何预防上网成瘾问题,陶教授表示,预防重于治疗,预防网瘾首先不要拒绝网络,要学习如何健康上网,家长不要谈网色变,我们要努力净化网络文化,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如何上网,同时家长、学校、社会要相互配合,让孩子学会如何选择上网方式,健康上网。(大众网)
【编辑:PP猪】
精彩推荐
发表查看
相关新闻
关键字: [05-31]
[05-30]
[05-30]
[05-30]
[05-30]
[05-30]
[05-30]
[05-30]
[05-30]
相关链接
热点标签: 热点标签: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80) |
(144272) |
(132387)
(73674) |
(114) |
(42809)
(43258) |
(33065) |
(38399)article=document.getElementById('article').i 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 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 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strTmp=article;
str +=strTmp
str += window.location.href
str += "
str += "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专家解析网络游戏魔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7日 11:16
北京科技报
专家认为,越是条件好的家庭,孩子接触网络越早,越容易患“网络成瘾综合症”
近日,湖南媒体报道,衡阳市一初三学生怕偷不着钱上网玩游戏,竟用锤刀斧锯把自己的亲生父亲活活弄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同程度地患有“网络成瘾综合征”。其中,身心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更是网络成瘾的重灾区。专家指出,上网成瘾的危害类似吸食鸦片,一旦染上便不能自拔。一位专家甚至疾呼:“任何电脑游戏都是对下一代的摧残!”电脑游戏为什么会被专家视为毒害青少年的毒蛇猛兽?
网络游戏的魔力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网络上一篇《母亲的一跪》读起来让人落泪。
今年年初,网络游戏社区内流传着一篇题为《母亲的一跪》的文章,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痴迷于网络游戏———《千年》而无法自拔的大二学生。他在文中写道:“我迷上了《千年》,不停地练级,不停地打极品装备,似乎觉得那些才是全世界最最重要的,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疯狂的旷课,最长的一次竟然和同学在网吧一口气待了16天,到我还校的那一天我被系里通知已经除名了。”
他的母亲在接到通知后,请了长假赶往儿子所在的学校向系领导求情,被婉言拒绝后,这位母亲只能躲在儿子的宿舍里无助地哭泣。当系主任来到宿舍安慰她时,这位“把自己的名誉看得比金子都贵”的母亲竟然在系主任的面前跪了下来:
“母亲依旧那样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脸上依旧一点表情也没有,她当着我的面,当着全宿舍同学的面,当着她儿子灵魂的面,做了一个让我自己一辈子也不会原谅我自己的决定,她朝着我的系主任缓缓地跪了下去。当时我不知道那刻我是否还有感觉,我整个人好像麻木了一样,周围发生了什么我也不知道。”
母亲用自己的尊严换回了儿子的学业,这名学生被留校察看。在文章结尾处他说道:“我再也没去玩过《千年》,我比任何人都自卑地学习,因为从那时起我没把自己当人看过。母亲跪下的那一刻像用烙铁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里,每当我从网吧门口经过抵挡不住诱惑的时候,那一幕会不自然地浮现上来,又一次刺痛我,让我一丝也不敢松懈地继续向前。”
上面这位大学生也许是幸运的,因为母亲的一跪毕竟最终使儿子戒掉了网瘾。现实的情况是,不少孩子患有电脑游戏依赖综合征后很难戒掉,他们中的个别还因为长期沉浸于网络游戏而引发了恶性事件。网络游戏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魔力?
网络游戏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魔力?专家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提供虚假的成就感,使人产生兴奋感。
为什么年龄越小越容易迷恋网络游戏?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更强,自制力更差。
张侃告诉记者,游戏,特别是进口游戏,在设计过程中都有专门的心理学家参与,它恰恰吸收了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它的操作非常简单,鼠标一点就出来,出来的东西都稀奇古怪,而越是稀奇古怪就越是好玩。孩子一上手他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又由于自制能力差,很快就会迷上游戏,而一旦迷上,就容易上瘾,上瘾后就非常难以戒掉。
现在的网络游戏正在毁掉越来越多的孩子。大多数人认为,让孩子越早接触电脑会对他们有好处,但实际的情况是,电脑对孩子们来说并不能提供多少良性信息,即使是良性信息也大都是重复信息,它们和电视报纸上基本一样,可看可不看。而且电脑网络乱七八糟的东西更多。
一些厂商在渲染,说电脑游戏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张侃认为这完全是在骗人,网络游戏本身提供的知识面非常狭窄,而它的副作用却非常之大。可以说,它完全是对下一代的摧残。
网络游戏为什么会使孩子产生暴力倾向?专家认为这完全是不良学习带来的结果。
张侃认为,人对各种各样问题的处理方法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人对各种问题处理的结果就是他的行为表达。网络上的游戏都是暴力性很强的东西,什么事件都要用暴力来解决。这种暴力的东西,表面上都是虚假的,但在人的脑海中长期会产生一种模式,而这种模式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他首先容易调动的就是已经长存于他脑海的处理模式。
除此以外,由于长期上网,人和周围的人以及社会是一种变相的隔离,产生亲情水平下降,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变态,对周围人的情感就会变得比较淡漠,法治观念也会降低。亲情水平下降,法治淡漠,再加上对事件的处理模式,这三者结合起来,极端事件就容易发生。
小资料
如何知道已经患有“网络成瘾综合征”
以下9项只要符合5项以上,就说明已经上网成瘾。
每月上网超过144小时,也就是一天4小时以上;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无法抑制上网冲动;上网是为逃避现实、解除焦虑;不敢和亲友说明上网的时间;可能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上网比自己预期的时间还久;花太多钱在更新网络设备或上网上;要花更多时间上网才能满足。
张侃,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供图/Photocome
】
【中国移动用户 拨打
听免费彩音风暴
音乐麻辣烫/开心无厘头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分类网站
全部网站
新闻标题
新闻全文
手机铃声
景区景点
热 点 专 题
· 新浪商城推荐
佳能数码相机
魅力热点
上网体验潮流科技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密码:
***: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