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姑父有一儿子.就我俩.
,继承:姑父有一儿子.就我俩.
我60年自幼被抱养.但以后上大学户口才迁去养母家.跟养父姓.叫爸妈.因养母无生育.当2房.是我亲姑姑.我有承权吗?
本文网址:
如果你知道更多关于
的话题,请您联系需要知道***的人,
会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看看这些问题
按照《继承法》的规定,如有收养关系的,可以继承。纵横法律网 曹春雷律师 ...如果有收养关系,而且你有尽到赡养义务就有继承权 ...有第一顺序继承人,... [
首先回答你的问题 1、你爷爷奶奶还在世,就没有什么多大的问题,那一套老......他没有什么继承权,你自己有继承权。要和他们争到底。 ... [
你好: 可能你说的意思不是很清楚,大家有争论。那么我来解释下:我们设你...是的... ...从你外公和她爷爷往下数三代,之内的算近亲。你们就刚刚好... [
你是他们的儿子,就有财产分配权,继承人分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和...如果是你的姑父,可以按第二顺序来分配,但如果分给你俩,分给你的应占整... [
不过就你现有的情况来看,房子已经卖了,也只能分钱了,你大姑父确实也应该有一部份。一家人好好协商吧,如果协商不好,那就只好去法院打“遗产继承纠纷”... [
1999年:3月1日春节放假后第一天我迫不及待的冲进了股市 而一个让我感觉...只是有一起。我弟弟。。就是我小姑的儿子。。我小姑后来对我也不错了 ... [
你姑父去世,财产由其儿子和你姑姑及其父母继承,你姑姑儿子去世财产由你姑姑...因此你可通过代位继承,得到部分你姑姑的遗产。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 [
还还有这种东西啊、、、 ...丰臣...年幼时到姑父浅野长胜家当养女。浅野...利家虽然比秀吉小一岁,但这时跟阿松...你送来的礼品实在太丰盛了,要回礼也... [
相关参考
没说清楚问题,什么2房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说的有点乱
按照《继承法》的规定,如有收养关系的,可以继承。
纵横法律网 曹春雷律师
如果有收养关系,而且你有尽到赡养义务就有继承权
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你无继承权。
相关热门搜索
相关问题
本程序系统执行时间:0.557740926743S
占用内存:0.304893M
2010-2012 版权所有已解决问题
回答采纳率:13.1%
2009-11-08 11:15
提问人的感言:
Copyright 1998 – 2011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在上方输入您感兴趣的知识,点击搜索***后,下方将出现您感兴趣的问题列表。
进入任一您感兴趣的问题查看,点选其满意***处的4个评价按钮之一,即可完成对该满意***的评价。垂直生存,水平生活
( Tue, 19 Jul 2011 09:17:12 +0800 )
Description:
毕业之间的一段日子坏了很多随身物品。优盘突然一下子只能取不能存,甚至无法格式化,从此只能作为永久性存档工具;笔记本小V歇菜了大半年,以至于我甚至想不起来硬盘里有些什么了;死神图章的鼠标垫脱了半层皮,还好井上织姬不在那块皱起区域;搬寝室回家时,西瓜盆栽杯也不小心跌落,破碎的瓷片像裂了一地的西瓜子。不论我想换或不换,事物的衰老有时就是这么措手不及。它们仿佛也在说,新时代来了,有些东东或者也该改变了。
人们往往会因为周边的更迭产生的不适应感而情绪起伏,不过,我们总能产生新的习惯。家里优盘四五个,以前因为情感洁癖,厮守着自己那个2G而且传输不咋地的清华紫光,这次忽然发现其实别的优盘倒是远胜于彼;至于电脑,用家里的台式或者父亲的笔记本,所以上周把小V修好抱回家时,还是撇在角落里,几天后才想起它才应当是王牌首发;鼠标垫则终于换了老谈去年赠的一个,黑乎乎的漫画图案,软软得跟地毯似的。“世界可以忽然什么都没有”,替代品不只是替代品,它还灌注着自我和他人的某些联系,附带着新的依赖和情感。生活是个方程式,变量无穷,不过,我们需要的常量却常常在变化和往来之间闪烁着独一无二的光芒。
因为再过一个月将要远行的缘故,从来喜欢宅的我这次也试着去跑跑其它地方,让自己融入到某种奔波的氛围里。偶尔也会想起这样的问题:毕业后的朋友们还好么?以后我们会在哪里相见?三年后,我会习惯新的离别和相聚吗?
新买的书快看完了。我现在每天做做笔记,坐在凉台的窗沿下吹着夏日独有的午后的风。
对了,小V终于被重新翻出来,装了个游戏慢慢玩。
( Sat, 4 Jun 2011 00:33:27 +0800 )
Description:
《NANA》:我想我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原谅背叛。
《叛逆的鲁鲁修》:知道雪为什么是白色吗?因为它忘记了自己曾经的颜色。
《草莓100%》:我认为你很幸福,因为你可以选择爱或不爱我。而我只能选择爱或更爱你。
《死神》:人们之所以怀有一丝希望,是因为他们看不见死亡。
《火影忍者》:我快要死了,但是,还能成为你的眼睛继续看到未来。
《东京巴比伦》:这个世界上有无法赎清的罪,但是,却没有不能去爱的人啊。
《驱魔少年》: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停下。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继续前进。
《黑执事》:时间能冲淡痛苦,但是,我并不想用时间来治愈一切。
《火影忍者》:我们一直在一起,所以最后也想在你身旁。
《秒速五厘米》:我到底要用怎么样的速度生活才能与你再次相遇。
《千年女优》:也许…我爱的…不过是追逐他的旅程。
《哈尔的移动城堡》:心,可是很重的。
《Angle eats!》:无论在哪里遇到你,我都会喜欢上你。
《钢炼》:因为你们都不哭啊,所以我才替你们哭。
《我们的存在》:“你是真的真的喜欢我么?”“……”“你看,你也停顿了。不过是这种程度的喜欢。”
《新世纪福音战士》:所谓长大***,就是不断聚了散,散了又聚。
《水果篮子》:“雪融化之后会变成什么呢?” “嗯……会变成春天吧。”
《死神》:“黑崎同学,我啊,有好多好多想做的事情哦…… 要是人生有五次就好了, 五次都要住不同的城市……然后五次都要……喜欢上同一个人。”
《海贼王》:即使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所谓的友情是不在乎相处的时间长短的。
《秒速5厘米》:就算发了一千条短信,心与心的距离也不会靠近1厘米。
《魔法禁书目录》:就算你将遗忘一切,我也会永远记得。
《air》:这个夏天已经用光一生所有的快乐…… ( Sun, 1 May 2011 21:24:57 +0800 )
Description:
首先为这个有植入式广告之嫌的标题向敏感的公众们致歉。当代生活的道歉来得太容易了,人际的尴尬在于来不及说谢谢,就突然遭遇对不起。
言归正传。今日改了一天论文,晚上开启迅雷想下一部新番,到百分之一处,进度条便伴随着无声无息的软件崩溃消失了。重启了几遍后,仍是束手无策。于是重新下载了一个版本,崩溃依旧。播放器里的音乐循环了一个来回,我默默倒在座椅上,竟有些迷惘起来。
鄙人虽是雷友,却并非铁杆。但用了这么久的下载工具一下子罢工还是一时间接受不了。我们这种人都有情感洁癖,换个快车、电驴什么的虽然在技术上不碍事,多少还是有些心理抵抗。只好默默祈祷过两天这小迅雷能回心转意,能量重开。
我们大凡都会有这么一个通病:在北方旅游几天才发现南方的米饭可贵,动漫停刊了几个月才发现连载已经是种彼此相处的习惯,恋人离别才发现说再见的不只是过去的自己。功利理性的人在选择事物时总会考虑它的可替代成本,狡兔三窟,说的就是在核心利益上,总要给自己留余地。可是身临其境是,又哪有那么容易呢?总有我们平日不经意,却在实质上绑定个人意志的重心。你看过很多电影,可是在某个瞬间能回忆起来的能有几部?你喜欢过很多人,可真心想依靠和守护又有几个?
小时候看小说,长篇只剩下寥寥几页时总是自己看得最慢的时候。人终究都是怀旧的,终究都舍不得离别和结束。主体意识就沉浸在我们的过去,“我”就生活在我们的过去。这些过去被每个体验的细节密密麻麻地编织起来,每一秒都是
大调的收束,每一秒都是欢笑和泪水的共鸣,每一秒都是迅雷“叮”的下载结束的声音。
然而,我们还是会找到替代物的。前进的代价是残酷的,过去的臃肿的文件会被覆盖,无法使人称心如意的事物也会在短暂的不适之后被彻底抛弃断绝。进化论者从绝望和希望的夹缝中突围出来,他们大呼得失之间的胜利,噙泪歌颂消失在时光洋流中的挥别。
发着呆,闭上眼,嗯,我还是想做那个固执在原始轨迹里的自己。
我庆幸我还是那个舍不得放不下的自己。
( Sun, 3 Apr 2011 23:26:30 +0800 )
Description: Before I got down, lively songs broken into everyone's ears in row, from MP3 or mobile phone, which jumped the gun before broadcast in the train could attract our attentio .
In the way back home, a boy at beside me, with a pair of black headset around his neck. From his axious and fretful a erance, I can figure out what kind of music he choose, somewhat--If we’re willing to let it be to keep our company, It must be the closest one who get in touch with our mind.
Tonight I curled up in the bed, the rain whistling outside window. And tender light form street lamb came in, just like the white moonlight. Suddenly, I thought of my childhood, the same monent I lying in the quilt, listening simple songs and fliping the novel book at the bottom of pillow. I mi ed the ecial fragrance around the whole sweet season, not just for the past time, for the ring, or for my youth. Sometimes, you came back home after having left for several days and found everything there still be like old time. Anyhow, with growing up, the feeling you’ve to face finally has changed:more inexcitable, more a rehe ive, and more i ouciant. Whatever you lost or got, the minute you truned into your se itive self, you can’t stop crying and a reciating for the warm light accompany your dream.
It’s coming again, but it’ll never come again.
( Sat, 2 Apr 2011 20:49:09 +0800 )
Description: 据说爱上一个人可以只要一个小时,今天我却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就做到了。这样的剧集可遇不可求,之于制片方是幸运,之于观者亦然。
在此我们可以对比下最优秀的电视剧拽住心灵的时间差。对于顶尖的美剧而言,可能十分钟以内即可;对于日剧而言,则几乎维持在半集到两集之间,百集以上的晨间剧用时更长。虽然用这样的量化的对比显得无聊而毫无根据,不过透视两者,确实由于文化表达和制作流程的差异会决定观者倾心的时间差。
我们的回忆里还剩多少感动呢?这些感动有多少来自二次元或者银幕剧集?它们其中又有多少折射在真实的生活里,塑造我们不知不觉的文化行为?啊呀呀,哲学啊,文学啊,抒情歌啊,青春偶像剧啊,我们的爱泛滥在文本和光影里,在某些地方成为空之轨迹,在某些地方成为叶子书签,也在某些地方成为商业神话。
有时候,传播学的意义也许可以更纯粹和复古一些。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实证主义还是抽象经验主义,结构功能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得了吧,在梦想房的面前,高调的伪人文的装腔作势都是和稀泥的打工仔罢了。一波波呼吁现实的声音来了,一波波投机现实的支票空头了。我们太容易在世界里迷失,世界也太容易因为我们迷失了。
还好有那些最直白的感动,还好有那些最平静的奋斗。
( Wed, 23 Mar 2011 10:52:03 +0800 )
Description:
从音乐的角度来说,我是很愿意相信一见钟情的。正如三年前在火影的OP里听到萤之光,在不知名的音乐网站找到our song,在梦幻西游的闲暇点开commo lace,这些声音魔法的操纵者后来都成为自己回忆里的不变信仰,以至于延伸到往后时光。
就情感交际层面而言,一见钟情的讨论度无疑最高。音乐是十分感性的东西,尤其当摒弃了语言界限,需要依赖纯粹的旋律来做出判断的时候,人们往往凭靠直觉和感受来抉择,并且深信不疑。但恋爱关系截然不同,虽然大多数人仍然承认它有很大的感性色彩,不过几乎所有人都在接受情感冲动的同时受缚于世俗偏见。这种偏见与生俱来,有深有浅,而且根生蒂固。就算是“愿意成为任何人”的兰波,也有回归主流的一天。骄傲地妥协自己的骄傲是件很可怕的事,也是件很令人欣喜的事,因为你自己毫不知情地在改变自己,可若干年之后,你又似乎发现自己是在成为自己。
我们认为感性的东西有很多,譬如音乐,譬如电影,譬如文学,譬如爱情。然而,我们常常听到有人狂热地呐喊音乐或者电影是自己的梦想,却从来不会有人说爱情是自己的梦想。是因为爱情被传统地认为是理所应当的经历,还是相比于他者,爱情被淡化了基本的博取社会认同感的能力呢?无论是哪一个,或者又很悖论地说明爱情一直都比任何源于感性的事物拥有更纯粹的内涵。
对于大多数情况,一见钟情毕竟是很单方的体验。音乐不会告诉你月亮代表谁的心,电影也不会说初恋这件小事的对与错,而至于情感,当你直视对方眼神,甚至只是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气息,疑惑、犹豫、仓皇的心情涌动心头,所谓爱情,浑然不觉沉醉在路口尽头罢了。
( Sun, 13 Mar 2011 21:13:56 +0800 )
Description:
"Boring life!" recently whe my friend gave a call to ask me "how's going", I always sigh like that. After being recommended for admi ion to XMU, time came into being Lullaby
, which makes one sleepy and slowing down.
For several day I did ot see Tan. She' trying to reach her goals, a I did before. Now I turn out the past pictures, something ecial will let me feel sad but I can't tell what ha e ——that's also why I choose to write this in English. During these days, I've attempted to do a lot of thing:
temporary inter hip,study,
project thesis and reading. But they all failed, not because of lazy——sometimes, you just need to fall into the lonely feeling caused by lose.
It seems that I never grow up since the life has made a present of resting. Being adjusted to
variety shows, chewing the rag, all kind of J-POP ongs, weet food or RPG games, the last part for college time has to get its end. And the strange thing is that, I don't feel sad at all, on the contrary, I always look forward to see a new start.
Amen, how long should I wait for until to meet the tutor!
( Fri, 4 Mar 2011 14:47:19 +0800 )
Description:
近日把红白歌会翻出来看了下,相当于春晚的时长,没有太多吐槽和雷词的过程倒也看得舒坦。
以前只是感觉日文歌词很讲求情感与多元表达,红白的串词却让我意识到,似乎对于歌曲现实意义的追求已经深入了日本文化里。61届的确彰显了“以歌相系”的亮点,歌手之间,观众之间,旋律之间,都在每句吟唱下衍生出某种联系。几乎每首歌上台前的推荐,都充满了感性,如动漫语言般的解读。板块之间也十分分明,家庭、翻唱、复古、流行之间交织有序,较之国内的春晚,虽有类似,艺人的表现却更灵活、也更敬业。开场步姐那令人咂舌的婚纱,算是歌会对这位传奇人物去年终得眷属的致敬。出场频率NO.1应是红组的AKB和水树奈奈了,前者听DEMO带的时候并不觉得旋律优美,配上舞台后,却氛围别样,不愧是以剧场演出名闻的组合。对后者的认知则一直停留在动漫领域,登场后果然还是那首充满节奏的《PHANTOM MINDS》,高调依然。红组的生物股长和植村花菜在去年皆奉上了哗啦啦的感动神曲,白组放克猴宝贝的《あとひとつ》和游助的《ひと》同样是震烁古今,现场听来仍然让人振奋不已。
习惯了每年一度的春晚,我们是否觉得它总缺少些什么呢?是的,同样是聚焦在新年与大舞台之上的演出,红白歌唱的却不只是国家的新年,还有国民的新年罢。
( Tue, 1 Feb 2011 22:18:26 +0800 )
Description:
( Sun, 23 Jan 2011 16:31:25 +0800 )
Description:
隆冬暮,萤雪横窗,雾尽萧然,不胜天涯之苍白;声竹相乱,旅客第行,但矢遐方之相思。案几拂笺,卷册翻动,不觉杂感,辄扣三思。
少时为学,术业重。寒日操笔,百人共隅,相愬相教,未尝以为过。先生涵养,时日督严,校句文,谕题意。而纵横以借墨,释道以取儒,余常感綑缚,文不能工也。是以神气磨灭,兀然不能自持。窗友始疏离,益交深,私谊馐食,丈壁画,馈书策,从容满溢课后。冰冷簌簌,墨纸唦唦,大笑科举之梦,载饮少年之游。此乃百人之乐也。
及太学,初,一寝四载,惶惶有不适。醉酒狂歌,龙走午后,游戏伍列之间也。宝马乘湘江之水,诗文烁麓尾之木,方知别有境地可为。彼年冬,夜圣诞,海上烟火明月,情人共拥此时,而皆孑然。某有音寄,琴声珠落,跃跃轻然。旋即鲁大挥臂,曰:“单身如斯,沐礼新年,何如?”遂至浴堂,浣冠吟丝,众乐乐矣。此乃十人之乐也。
越明年,弱水尽,蓦然玄影。玄者,棱角崭入,愠怒无端,轻世俗之学识,重渲染之技道,然心质弗华,文才清美。剪字灯下,轩露计较。月之落,花之晨,雪之夕,悉内朱栏画笔。尔后饮食齐眉,思习并肩。犹记风夜步行晚,往来不倦,笑语盈盈,霏雨当车而怡然。彼性苛而谐,每每拟余为“豚”,己则为“狸”焉。此则两人之乐也。
嗟夫!人生之乐,何以数指,然时境徙,尘事非,乐不同也,何哉?昔君友之离行也,意气扬扬,慷慨敢喝天下,不足三秋,泯然无声而小乐餍。又有同志者,把酒当歌,衷曲柔肠而转瞬默然矣。故曰:非乐无常,人相异也。
除夕欲至,又逢某君生辰,遂拙作,但愿大乐有常,玲珑恒在矣。
( Fri, 7 Jan 2011 16:45:56 +0800 )
Description:
TOP1 迷失
回顾2010风起云涌的电视剧竞争,美剧《迷失》头把交椅的地位几乎是无可撼动的。2010年5月23日——迷失第六季完结的时刻——被ABC命名为“迷失之夜”,用其制片人Damon Lindelof自己的话来说,迷失是“里程碑式的”。这部史诗性的巨制在过去的六年里不仅成就了一段光影传奇,其本身也成为一种媒介事件备受讨论。LOST开创了“闪回+闪前+平行世界”三者结合的深度叙事语言,多人种、多背景、多信仰的诠释使得影片本身超越了科幻片、悬疑片或者惊悚片的框架。在某种意义上,《迷失》把你我装进了心灵之岛,也把生活的意义置入了过去与未来交织的光芒里。 TOP2 萤之光2
作为2010年夏季日剧的领跑者,《萤之光2》开辟了青春偶像剧一个崭新的思考命题,即:接纳婚姻过程的人生比恋爱本身更重要,也更困难重重。每集片头雨宫萤回忆的萤火虫之光象征着人自然而和谐的状态,也标识着影片对于人生的回答:本真轻松而努力的态度才是决定恋爱与事业的关键。从第一部的“好好谈恋爱”到第二部的“认真待婚姻”,萤之光已经成为一个很连贯又很意味深长的系列。活泼丰富的潜台词和考究的镜头语言都堪称生活类剧集的上上作,不过最重要的仍是,它告诉了我们生活开心而又伤感的无奈,告诉了我们尽管会有遗憾,但小人物仍然也能用努力维系自己爱情与友情的事实。 TOP3 生活大爆炸第四季
这部情景喜剧的顶尖之作几乎是谈论2010剧集无法摆脱的名片。虽然人物语言和性格有时显得被强烈夸张以致让我们觉得有些不近人情,甚至有违普世观念,但新颖的“科学怪人”视角依然切入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层出不穷的网络用语、插科打诨和动漫游戏术语加之科学名词本身与一般人的疏离感,生活大爆炸似乎与生俱来便拥有了与当今精英化年轻人口味相融合的特质。表面上,影片在强调“科学家也有这一面”的爆料,但在一次次平凡事例和邻里笑话的游走间,我想,它更多地在说,较之工作身份给自己的标签,生活的开心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是书写自己的天才理论传。 TOP4 MR.BRAIN
木村大神的名号和全篇强大的卡司队伍注定了MR.BRAIN收获颇丰。作为2009冬季剧的余波,mr.brain也感染了10年初的剧集队伍。事实上,细数这一年的悬疑剧集,你也很难再找到一部能与之比肩。天才科学家充当侦探的剧情固然毫不新鲜,脑科学噱头的介入在木村个人才智面前也基本上没有体现多少高科技力量。但不死之身、钢琴师与天空意象等元素组合的结构在真人版的悬疑剧中仍是很有看点的,毕竟,大部分有象征感的悬疑剧元素我们一般都只见于漫画,真人版剧集操作起来还是很有难度。在推崇技术同时强调人的思想才是罪恶与美好选择关键的MR.BRAIN,一方面抒发了老生常谈的科学观另一方面也间接倾诉了改编式剧集的不易。 TOP5 我的女友是九尾狐
言情类喜剧一直是电视剧集群雄逐鹿的主流,2010同
样红极一时的还有《初恋这件小事》《泡沫之夏》《面包王金卓求》等等,我相信其中许多带给受众的情感余波还会延续到今年人们唏嘘不已的话题中。与大部分的爱情偶像剧一样,《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在部分剧情、消费主义的暗示尤其是大结局的设置等方面都难以脱俗。但优秀之处也不在少处,比如啤酒瓶、牛排、抱枕等人格化道具的抒情,太阳雨的意象和备受推崇的插曲制作等等,以演戏为线索,戏中情套戏中情的创意也算是新颖。韩剧贯有的优秀和剧情表现手法在此剧中可谓炉火纯青,算是能让人在欢笑之余有些意外思考的爱情喜剧佳作。 ( Wed, 5 Jan 2011 15:01:36 +0800 )
Description:
( Sat, 1 Jan 2011 23:39:18 +0800 )
Description:
新年之前本来是想写一个系列盘点的,就像一般的传媒做法那样,后来因为考试和网络原因耽搁了,然而现在想想,盘点这种行为之所以近年被提上议程,恐怕是还是文化面对虚无之水的某种孤独罢。
人们善于遗忘,却骨子里又害怕遗忘。对于意识形态而言,盘点是一种推典型,树榜样的良机;对于网络而言,盘点是人们寻求外在联系的索引,也是赚取集聚效应的靶子。而对于更多人,盘点某种事物,既表示着我们身边世界的存在,也代表深藏在角落的我们的存在。
今天站在二里半站台等待一种期望降临的时候,冰冻的黑色之风给了我一个默不作声的***。很少将完整的个人情感介入这原本无人问津、大部分都是浅淡跟风的网易博客中央,今晚却多少有些忍不住了。感情的微妙在于其极不稳定的结构,一种不平填补了甜蜜,另一种欢喜掩盖了在意,于是心灵反复在进退间,导入冬夏轮回。
我很讨厌重复的时间浪费,我很讨厌碌碌无为,我很讨厌迁怒于人,我很讨厌无知麻烦,我很讨厌……嗯……读不懂心意的彷徨。
呼,相比于排比句的威力,我还是更喜欢和声的乐感。句式组合是门艺术,辞藻和典故的堆砌更是个扰人迷宫,大部分稍有偏执的博客写者都会运用它们达成文字的晦涩感。尽管篇幅中吐露直接的只有那么一两句话,他们也觉得心满意足,因为文字本身就不是为了那些不相干——或者你可以说注定并非知音的人——所写的。你在2010年发过多少条短信呢?是的,仔细想想,你在博客中的心情就像那些流逝在电波里的碎片一样,甚至于有时候移动和网易对它们的关心还超过了那之后的自己。
哦,天哪,新年是个多愉快的字眼啊,跨年晚会、烟火、贺岁档、修辞不绝的短信,媒介赋予了它无所不能的标签。无论如何,可能有那么一瞬间,你能隐约察觉,真正的欢怒哀愁却只闪躲在身边人的喜乐平安里:正如我当时走出站台,面向无尽夜色中匆忙的回首一瞥那样。
( Sat, 18 Dec 2010 00:11:26 +0800 )
Description:
今天走到至善楼前的人行道,看到202安静地停在斑马线前,于是下意识地停步,等了数秒,发觉不对:明明是绿灯啊。然后看着数人轻轻迈上那辆公交帝的身影,恍然大悟原来只是中途载人的风格再现而已。而后忽地一下,绿灯转红,潇洒的202果不其然地扬尘而去。红灯行,绿灯也行,这才是202本色嘛。对于这辆在河西极富标志的公交而言,红绿灯显然意义不大,意义在于反人文主义式的“人”的观念而已。
公车还有红绿作为指引,而生活则会显得微妙很多。拿寝室三派来说:考研、见习和游戏泾渭分明。考研者,早出晚归,唯有1月15之后的红灯打开,聊为希冀,往后则难言;见习者,停走之间,弃之不敢,不弃不甘,更为纠结;游戏者,如我坦然,如彼张弛,终有通关走出维谷之日。
大义与苍生,这是近日在汉之云的徘徊中看到的概念。宏大如斯,游戏中深以为然,走出二次元后又面见现实繁琐,不由怀疑如今大学生再妄谈天下与世人是否会被人笑迂腐,房车、论文与恋爱或者才是大家关心的东西。时代的英雄与英雄的时代始终是统一的,我们在各自的小时代里走走停停,无论走也好,停也罢,眼界之中,都是逃不开的束缚,这或许是可笑而彼此无意之处。
自己杀死自己,汉之云构筑了一个极有意思的命题。这并不是我们老生常谈的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是一种更具意味的舍弃与争得,一种停下、离开与步入、开始。人向往巅峰后的犹疑和挣扎,巅峰上的人则俯身下来将手合上普生大地的罗生门,换来的结果是杀死自己心中的神位。用古典式的意蕴来阐述一个问题是很令人心仪的,优雅水墨和方兰气质容易遮蔽一些话题的沉重面,但也会使得话题本身更具周延感。留下的难题是,何时我们能用现代中国的某些气质来成功阐述大命题,如果不能,大抵可以证明当今的文化努力是失败的吧。
不知为何,在每次结束一款优秀的国产古典RPG后,我都会有这样心酸的感觉。沉淀在各种大国仪式——比如奥运,比如世博会,比如G20——的荣光里,为何我们有时还会有那么一种莫名的空虚呢?
走停在被意识形态和社会虚荣湮没的梦想,或许都不及当初虚构或真实漂浮在历史中央的汉之云罢了。
( Wed, 24 Nov 2010 20:50:12 +0800 )
Description:
用一个经典性示范开头就是:很久没写日志了。这个“很久”各人定义不同,不过,当每个人适用它的时候,似乎都想表达同一种意味的提醒。学校宿舍网速晚上实在慢得得可以,白天又无暇,好不容易偶尔去趟网吧,时间则一定是留给游戏和影视,决然不会退让一寸出来。于是,趁着今天回家,赶紧打打字,唠唠叨叨下。
从十月开始,生活出奇的快。也许是旁观大家的忙碌感同身受,也许是自己太过清闲有点飘飘然。看书看得很慢,构思也悠悠在爬,有时添加来一两次出其不意,一次考试,一篇论文或者一趟跑腿,不过,它们又共同见证别人的“应当”很忙而已。生活总是正反打,镜头枯燥,手提频繁,喧嚣冻结在冬日来来往往的阴霾里,倒是应届生的头衔和规律的计划书一样平淡无奇地盘旋在日光和雨点之间。
小飞,男,年幼,色白,身长一尺半。新入住的某狗成为一抹亮色穿梭在本寝。一只未成年而又Q版的小狗能够人们带来的欢笑不用叙述也能给你足够的想象——咬拖鞋、追逐战、弄首摇尾以及摸爬滚打等等。无意看到朋友们在日志和签名里对小飞兄的言辞,突然觉得其实人身之外的很多情绪都是人自己赋予的。感慨小狗的大家恐怕内心都是有文艺情结的吧。
中学的朋友们有的已然签约,有的准备学科作业,有的尚在各大招聘会奔波。虽然约定寒假聚会,我却深知很多人仍是不会在那同一时间点相遇的。人之心意的潦草不在于诺言,在于身不由己的判断。在每一次的通话和邂逅中,让人无奈的是,客观的是分化,主观的是淹没在南辕北辙般腔调里的浑然不知。
有那么一个晚上,我妄图用“闪回”的手法重新拉回迷失小岛,遗憾仍是古人题在苍凉门庭之上的两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唉,诗人折笔,剑者埋刃,或者都不比上归人一句“好久不见”。突然想起周董唱得那般轻松自得的样子,心说这兄台应当也是两处沉吟各自知罢。
十一月是专辑大爆发的时段,饥饿的播放器空腹了几乎半个十月后终于找到了果腹之音。用励志的词汇来说,我应该要找到自己新的声音了。可是,你又明白,不是每个人都想所谓唱响梦想的。
等等,我还想闲那么会儿,在“再见”的声音落地前。
( Thu, 4 Nov 2010 10:28:20 +0800 )
Description:
天龙八部单机版的优势在于丰富的支线任务和种类繁多的武功心法,由于地图大人物多,再加上主角和结局的多种发展模式,攻略也很复杂。事实上,要想在一次通关中把任务和武功全部收纳对于一般玩家来说还是十分有难度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必要。毕竟,这款操作界面不甚友好,遇怪频率混乱以及大部分情节照搬原作未尝新颖的游戏更多只是想让我们稍微消遣一下无聊时光,以及重温当初的武侠梦罢了。
以下将武功心法搭配列下以供大家参考,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心法所练的招式等级是不一样的,武功最高只能练到5级,而心法可到10级。另外,部分武功比如六脉神剑、生死符等需要下载补丁才能学到,没有的朋友不必牵强。个人感觉有北冥和一阳指就通关足够了。
掌风——可能由于时间关系我只练到三级,没发觉什么心法好配。个人感觉用易筋经配还好。
通 臂 拳---雷部三诀(4级) 潜龙勿用---易筋经(5级)洗髓经(4级)小无相功(4级)雷部三诀(4级) 北冥神功---北冥真气(5级) 金 刚 指---小无相功(5级)浮图心法(5级) 地 火 功---冰火脉(5级)浮图心法(4级)太极十三势(4级)明火静功(4级)吠陀宝忏(4级) 一 阳 指---无色禅(5级)吠陀宝忏(5级) 达 摩 掌---明火静功(5级)洗髓经(4级)血魁禁(4级) 如来千手法-雷部三诀(5级)小无相功(5级)太极十三势(5级)浮图心法(4级)吐纳法(4级) 八仙过海---浮图心法(4级)太极十三势(4级) 芙蓉出水---北冥真气(5级)浮图心法(4级) 三破神机---太极13势(5级)小无相功(4级)雷部三诀(4级)云笈功(4级) 参 合 指---冰火脉(5级)化功大法(4级) 偷龙转凤---心意气混元功(4级) 游龙戏凤---同样没发现什么好搭配的心法,汗…… 亢龙有悔---洗髓经(5级)小无相功(4级) 神龙摆尾---易筋经(5级)小无相功(4级)无色禅(4级) 天山六阳掌-八荒六合(5级)小无相功(4级) 天山折梅手-八荒六合(5级)小无相功(4级) 六脉神剑---胎息法(5级)易筋经(5级)洗髓经(5级) 无色禅(4级)云笈功(4级)雷部三诀(4级) 生 死 符---冰火脉(5级)八荒六合(5级) 小无相功(5级)浮图心法(4级) 天佛降世----- 明火静功(5级)心意气混元功(5级) 洗髓经5级(重) 血魁禁5级(烈) 易筋经(4级)
天如琼卢--浮图心法(4级) 地绝剑法--毒阳功体(5级)浮图心法(4级) 荡剑回风--无色禅(5级) 碧落九重剑--云芨功(5级)浮图心法(4级)八荒六合(4级)
柴刀十八路--小无相功(4级)吐纳法(4级)化功大法(4级) 心意气混元功(4级)胎息法(4级)云笈功(4级) 明火静功(4级)冰火脉(4级)普贤心经(4级) 慈悲刀法----太极13势(5级) 奇门三才刀--吠陀宝忏(5级)冰火脉(4级)八荒六合(4级) 万胜刀法----雷部三诀(5级)心意气混元功(4级) 万劫刀法----血魁禁(5级)
弥陀棍法-----洗髓经(5级) 蟠龙棍法-----北冥真气(5级) 二十四路伏魔杖--普贤心经(5级)小无相功(4级) 打鱼棍法-----没发现最好的搭配心法 打狗棒法-----明火静功(5级)吐纳法(5级)
回打软鞭13式--太极13势(4级)心意气混元功(4级) 长空射雁------太极十三势(4级) 追魂鞭法------毒阳功体(4级)化功大法(4级)心意气混元功(4级) 卷石破山------太极13势(5级)心意气混元功(4级)
笔随意走--普贤心经(4级) 赤 壁 赋--普贤心经(5级)冰火脉(4级)血魁禁(4级) 落笔成兵--化功大法(5级) 曹 全 碑--吐纳法(4级)
浊浪排空--无色禅(4级) 地涌天泉--浮图心法(5级)
借气回元--------胎息法(5级) 虚空藏.挪移掌--太极十三势(5级) 金钟罩----------胎息法(4级) 波罗心法--------胎息法(5级)
( Fri, 22 Oct 2010 13:17:24 +0800 )
Description:
随着一部动漫的走红,最先走入我们视野的就是剧本里的各类名字了。从早期的手工绘到近来的新番,各种人名或者引经据典,或者生汁原创,共同占据着漫迷心中的记忆。它们象征着动漫本身的前世今生,然而我们从在各大贴吧论坛里被广泛征用的用户名,也可以得出结论,这些名字,似乎也在岁月里敲打继承与发扬的不变之石。 A.代表人名之一:江户川柯南
名侦探柯南的名字可谓是日本文化的典型概括,通过向偶像的崇拜与致敬,再进行拆分与重组,就为我所用,这也是日本创新文化和早期技术力量的原则。源自江户川乱步和柯南·道尔的名字继承了推理的使命,并成为动漫史上几乎无法超越的侦探系列。这种富有引经据典意味又穿插鲜明日本本土特色的名字算相对比较少见了,龙珠的孙悟饭、火影忍者的洛克·李可以勉强归为此类。不过广泛地说,借用历史人物和文学人物的情况则十分普遍,在海贼王中就可见一斑,大量的人名与历史重合,显现出亦真亦假的奇幻感,黑胡子的原名爱德华·蒂奇就是这种借用的典型一例。
B.代表人名之二:爱德华·艾尔林克
从近代起的日本就有着浓郁的西方理念,从大量欧化风格的动漫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国度确实从技术到审美乃至文化都有“西风”入境的深刻影响。跟欧化画风相适应,大量西方化的动漫人名也成为主流,当然,也有许多本身日本本土味道的动漫依然采用着欧式名字,海贼王的蒙奇·D·路飞,死神的乌鲁奇奥拉,柯南的贝尔德摩,妖尾的夏·多拉格尼尔等等都体现着这种感觉,咋听之下十分欧美,仔细看来又不只是欧美而已,算是日本动漫的独具特色之一。而《钢之炼金术师》的爱德华·艾尔林克则可称此类人名上乘之作,动漫本身依照日尔曼背景而设定,人名上也采用了传统德意志民族的使用习惯,作者的匠心不言自明。
C.代表人名之三:漩涡鸣人
说完了借鉴派,自然就会过渡到完全的日式风。人气动漫《火影忍者》无疑是将这种日本民族味道体现得最为强烈的动漫之一,相信这也是为什么由于导向问题它受国内官方冷眼相对的原因。桃地再不斩、宇智波鼬、日向宁次等等都是极具日式感却又与剧情相贴近的名字,主人公漩涡鸣人的名字则更是大名鼎鼎。漩涡不仅与木叶徽章相称,也与“意志”这一主题相协调,鸣人则预示着剧情自身发展的某种积极结果。同类风格的优秀人名不在少数,越
马、樱木花道、大空翼包括国产动漫《秦时明月》中的盖聂等红角都与动漫本身一样是我们记忆里的一代经典。
D.代表人名之四:蜡笔小新
最后的特色菜是以外号为主打的人名模式。以蜡笔小新为首发,包括樱桃小丸子、黑执事、黑胡子、鹰眼等等在内都是此类别中闻名遐迩的角色。他们有的是因为原作为突出人物特点而设定,有的则是翻译引进时进行了改进,甚至有的是因为政治因素被河蟹后的改编版。众多的外号使得动漫圈增色不少,也使得二次元世界更加富有人文意味,因为在很多人眼中,这些虚拟人物的名字不在只是生活在那个遥不可及的世界,而是在缓慢相处的岁月里,成为自己现在的盗梦空间。 ( Mon, 18 Oct 2010 22:33:30 +0800 )
Description:
初来厦门的时候,内心几乎没有任何想法,只是纯粹地要去完成某件事情罢了。机场内的行人来来往往,面色无神的,表情匆忙的,工作人员低语在角落,疲倦的客机停在落地窗外歇息。当你看到各种人群仿佛迷失般沉醉在自己的旅途中,你就会觉得执着追求的某些东西突然间就失去了缥缈的外衣,变得现实而微不足道起来。
看到坐落在海边的新闻传播学院大楼,有些失望,感觉与心中的期望有差距。晚上的复习于是也懒散起来,也许习惯了师大的热闹与人群,围绕四周逛了圈,静谧得让人有些奇怪。曾经人在长沙,心中何等渴望摆脱现有环境,如今到了这陌生之地,竟又是毫无兴奋可言,人的反复,可真谓是莫名其妙。唯一至今的印象是,喝了一碗海鲜汤算是味美,其余的菜点一律甜色调,不适的甜腻感萦绕在齿间久久不散。
第二天的复试人很多,拥挤在小小的学院内,人的心情显得不安。考试内容很简单,只是英语口试由于毫无准备,一时间被杀个措手不及。下午笔试的时候自我感觉文章写作良好,提早交了卷,出来时老爸问如何,我一想,糟,好像忘了拟小标题了。只好使劲晃晃脑袋,祈祷这是臆想症的表现。后来的事实大概证明后发判断是对的。
广州的复试则相对看起来难度会大些,尽管结果名单证明这种难度也许是表象。笔试口试英语外加各种小测试样样俱全,有些考验个人的阅历和专业功底。有意思的在于墙壁上挂的广告作品大部分都是商品和品牌广告佳作,这和我在厦门看到的各类大奖获奖作品多少不同,一者面向市场,一者则更具备学术感,彰显出两地高校培养方向的差异。
回来后跑校内的程序,实则是很轻松而简单了,不过相信由于九月的神经质,大多数人仍会忐忑不已,在胡冲乱撞之后,尔后的空虚却是我不久前才蓦然回首的。短短半个月的保研之争仿佛是部浓缩的人间喜剧,非议、自信、笑容、悲伤、喜悦和漠然的情感踩在轻轻回忆的风景里,奏响下一个没意思的有趣音符。
短途客车的幸福在于它总是有暂时性的目的地。保研似乎就是因为它提供了这种预期而使人乐此不疲,不过时过境迁的潮水缓缓压来,有时我竟觉得失去的某些东西也在那半个月隐隐作痛。遗憾的是,我却连那些东西具体是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无论是保研成功还是即将考研的朋友们,祝福你们。坚持与淡然,这是我仅仅能分享的经验,然而我相信,最珍贵的东西,却是在彼此都经历后才能共同凝视的感伤与欢笑。
( Sat, 2 Oct 2010 09:36:52 +0800 )
Description:
赶在西风之前,总算是将保研之争的上半场打了个差强人意。人在刚接触某种事物时,尤其这种事物能为自己赢得某种懒惰下去的光景期盼,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去争取它的尘埃落定。追求的不是一种光辉的收尾,而仅仅是一种收尾罢了。
于是,我细细数落前阵子那三天三地,六场考试的争夺,突然觉得空虚下来。想起一学姐在保研成功开学之后,言语之间流露出的颓废感。人在争夺过后,享受的或许就是寂寞而非成就或者失败吧。国庆回家原本想是休息下身心,不过在动荡的口舌和未来纷扰面前,发现自己似乎已是静不下来。
一叔辈昨日来访,很诚恳地说起其实不大希望我保送硕士。在大众面前,所有人都是原价五块的商品,只是由后起地位贴上了不同的标签罢了,他如是说。那么,我要的是怎样的标签呢?其实,我只是想在拥挤不开的行军道路上找空伸个懒腰。志存高远?这样的评价我担待不起,一次性的生活用永不可逆的咒语强加给人某种目标性的坚决,然后在你踏上台阶时又迫上过去的眷恋。这样的矛盾我们已经见识得太多,今后也会反复地磨合在自我的退与进之间。
阿门,无论如何,***塔的章节刚刚完结不久。新番要上映了,被人期待与诅咒的崭新的新番,我会用短短的九百天,写下生命里喜怒哀愁,最后熠熠生辉的青春。
( Wed, 25 Aug 2010 23:09:07 +0800 )
Description:
一般来说,人们进行书面总结的方式被圈定为两种。一种是具有考试特色的分点***,即用一二三四来划分你的收获和心得,当然,如果你的词汇量丰富,汉语还提供了很多异曲同工的方式,比如“其一”“然后”“总而言之”,就像你挖空心思去过渡的英语作文一样。第二种则是很感性的做法,或者是记叙文,或者是抒情散文,具体、新鲜的事实带上5个W成为先锋,引导写者与读者的情绪。于是,整篇总结将会围绕人文主义的告诫告诉你某件经历的点滴,以致共鸣和启迪。
然而,真正的事实是,我是在这个夏天的尾巴上,才蓦然回忆起实习以来的成长的。两个月的时光如水而逝,沉浸其中的感觉模糊而复杂,并非那么有逻辑地能表述在数字队列上。而且,较之实习前的各种期待,生活总是不出意料的波澜不惊,用记叙文的笔调来拾起那些碎片?得了吧,我想只能是作者有意,听者无心而已。
在师大社总编室的工作很平淡但也很值得人怀念,我只能素描般地直抒心情,因为编辑工作似乎本来就不会包含大喜大悲,它更倾向于在持久的时间里去熟悉、完成某件比现在更永恒的事情。实习指导老师赵姐是位很可爱的编辑,比我大十岁心态却同年般地年轻,会在办公室跟我们打成一片,聊八卦,聊考研,聊满腹牢骚,也聊囧事雷人。处女座的她处事严谨,即使不在,也会用纸条把工作详细地布置好,口头禅则是有“顿号”语气般的“是的”。室里的李主任据说以冷笑话名闻全社,经常挎一单肩包,脚踩凉鞋神出鬼没在各个办公室串门,偶尔引经据典,慢悠悠地吐出几个短句来,却是内蕴丰厚而令人忍俊不禁。
因此,处于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是十分愉快的。不过在刚开始的一周,我只能是每天带上书本,去了办公室便坐下径自看书,偶尔跑跑腿递交下材料,登录系统申请书号。CIP的网上系统很容易熟悉,加之以前在星网做过网络编辑,我上手更加迅速。一天便有很多时间闲下来,原以为也会这样一直闲下去直到结束。然后是一般小说里必须要提到的峰回路转,你知道的,没有这些转折,所有总结或者故事都无法完成使命。主任、赵姐、莫柳三人相继在后面三周外出,于是在去外援的境遇下,我渡过了人生的第一次加班,度过了晚上敲电脑的畅快之夜,度过了单打独斗的忐忑与恣意。
想起进大学初时老师的一句话:在大学不是在课堂通过书本学习,而是在课堂通过“人”学习。放在实习经历上,我觉得也是一样的。在这个网络盛行的年代,尤其之于人文学科,或许知识的硬伤早已不再是那么人人明显。工作的难度么,也并非我想得那样巨大。与系统和程序打交道是刻板的,但与不同的人在交流时,你才会明白自身的实力多么力不从心。从这个角度上,在总编室的实习经历串联起整个出版社的流程,不仅让我看到宏观上的图书出版原貌,也让我看到不同部门的前辈们对待工作的专业与虔诚。
似乎就是这么多,虽然内心装载的东西还有许多无法言述。没有一丝对话,没有一个沸点,也没有任何包袱抖出来。不过必须澄清的是,我的实习生活远比这个夏天要热情,也远比翡翠明珠要来得欢声笑语。
在见习之余,我也仰望在夏季的光芒中打点着自己的业余生活。看各种剧目,听J-POP,蓦然发现那些演员与歌手都已经冠上了89S或者90后的标签,于是时光落差的感觉压迫而来。当代的娱乐文明将那些年轻的面孔推上台前,使得观者愈发察觉苍老的悲剧。有关时间的话题彼此心照不宣,于是有了化妆品的春风得意,有了半萌半腐的不甘心,也有了更加紧张与忙碌的浑然不知。我也相信,合上大三之门,面向大学最后秋声泠泠的世界时,见习阶段的我们会有超越于实习感受的迷惘与思考。
实习结束那天,我们向主任告别。我若有其事地双手将钥匙呈上,内心多少还是伤感的。犹犹豫豫了半天,终于试着想说点什么。此时主任侧脸挥手,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意:“哎呀,何必那么郑重,有空再来玩!”仍是令狐冲式的洒脱。我于是笑了,是啊,离别有时真的就是离别么?只能说,我们的情感表述得太少,可是,我们的情感似乎又流露得太多。
彷徨与迟疑?啊呀, 那只是青春一种故有的姿态而已。在西风来临前,我们都会用这个夏天赐予的力量,写下蝴蝶来过这世界的大学终章。
( Wed, 18 Aug 2010 18:34:59 +0800 )
Description:
考证到底有没有用?晚班一役后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诸位,那些被千夫所指的***并非我们想的那样形式主义,至少,国二还是多少有那么点用的。
出版社连续两天停电,所以下午早早下了班。难耐酷暑,我于是按照惯例去了上机堂,看到街霸4的讯息,于是手痒尝试了两把,界面确实很流畅精致。正玩得开心,李主任一个***打来,说晚上7点半去社里一下。言外之意,就是要加班了。不知怎的,你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病态心理,反正我当时心头却是一阵欢喜。也许由于日剧看多了的缘故,晚上加班在印象中是件很有激情的事。安静的大楼,只有寥寥数窗有日光灯默不作声,然后就是键盘敲击或者笔纸摩擦的声音。嗯,斯巴拉希啊!!
七点过后,夜风开始穿透白昼的地热,缓缓涌来。过了半小时,整个出版社大楼就几乎与暮色融为一体了,灰黑而巨大。第一次走在唯有夜晚才能赋予的安静长廊里,我有些惬意,同时也想着要是女生的话,大抵恐惧会多些罢。八卦地补充下,后来莫柳来后,其战战兢兢的模样确实证实了本人的想法。
主人早早地在办公室等候,然后安排了图书目录的任务,无非是表格的排序和信息处理罢了。然后他说,去五楼有点事儿,大约一个小时下来,也就是基本明确了我们完成的时限。点开文件看了下后,我有些不知所措,显然莫也一样。上Q求救了一番,那些平日玩转电脑与翻墙,能P会编的家伙,MS对办公软件还是生疏。汗了一把,只好自己摸索。过滤了半天以前学的知识,那些两年前的东西再翻出来真是件困难的事。字符型函数、多段关键字排列、合并单元格、标准日期格式……似乎很简单的东西实际做起来却总是有些不伦不类。一共一百五十余条的内容也容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摸索、实验、百度然后坐下来想一下,再次循环。最后终于是发现了要领,不得不叹息计算机这种东西只要在浩瀚的字符中找准了穴位,就是迎刃的时刻。于是,堵塞的系统瞬间畅顺起来,莫柳则在系统里补充缺漏的信息,一切有条不紊地在四十分钟内解决。
之后则是小问题了,零零碎碎地串起来,恍然已是深夜。人生的第一次加班也在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中过去。不过,却是很正统的结尾。愈发奇怪的是,在出版社实习这么久来,竟没有着手一件需要创意和文笔的工作,不知是个人原因,还是事实原本如此。我相信很多人是怀揣着有关文字的梦想才进入出版社的,唉,恐怕很多工作本身都是外表梦幻的东西吧。
走出大楼的时候,大坪中央在夜色里呈现出橘红色的光。路旁车来车往,第一次感到撇开那些在室内啃书读屏的时光,我原来也会是夜行者的一份子。嗯,剧情里为何会有那么多的大圆满结局呢?不必笑剧作家的守拙,缘是生活本来如此罢了。
( Mon, 16 Aug 2010 20:47:14 +0800 )
Description:
大概是为了夜晚看星星准备,七夕的这天河西却面临大面积停电。出版社一片漆黑,不过相信很多人心中还是窃喜的。
十二五选题未报,CIP未报,终校未报,总编室杂事一堆,奈何系统在停电面前无能无力。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们只得祈祷快点来电了。现在多少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挤破了头往电力部门冲刺,垄断命脉的滋味确实很爽的说。
办公室里空调歇菜,虽然正值难得的阴天,依然闷热的很。由于担心有其他事务,我和莫还不是很敢大意,老老实实地呆在办公桌前面面相觑。不一会儿编辑部就有老师找来,是另一份终校稿的问题。打***问终校的老师,两位都不在,不由叹息,今天真是个蒸发的好日子。然后就是军事理论教材的CIP,我拿着那摞书稿,想着开学的小子们又得开卷考试了。望着黑屏幕的系统,无论如何,一切还是无济于事。
停电事故往往能让人回归那个老生常谈的命题,即科技的发展往往也制约着人的活动力。正如我们开玩笑的:一天停电,偶尔发闲;三天停电,欢乐全戒;一月停电,关门闭店;一年停电,世界毁灭。但是以我而言,毕竟还有可以欣慰的事——今天终于不用接受媒体的轰炸了。每天被动地看那些拥挤喧哗的新闻和评论,实在也是件让人心烦意乱的事。一个多月以来的实习也遇上了不少难题,然而像今天一样束手无策的情况却是没有,真是对电子时代的讽刺啊。
最终的决定是暂时性的放假,应该按通知,要下午五点才来电。事实上,当我们五点赶到,一直在黑暗的屋子里坐到四十分,该来的也还是没来。乘着七夕的东风,我和莫一起去逛了下街。和司空见惯的囧事一样,被服务员误当了下男女朋友。哎,这个也写到实习日记里似乎不怎么好吧——の,罢了,我知道三十亿光年外的星座们会恕我唠叨。
最后要抱怨的是,明天的工作看来得堆上两天的麻烦了——战战兢兢ING。
( Sat, 14 Aug 2010 14:50:14 +0800 )
Description:
短暂的缺席后,办公室人马近日全体回归,一切步入原有程序。于是,夏日的蝉鸣继续躁动,我也复位回之前相对清闲的轨道。
有点觉得,暑期就像约定俗成的旋律被分割成每天同时段的演出。实习么,其实也就这么一回事而已,一张专辑的轮回,浅斟或者奔放的歌吟,不知不觉踩着生活的鼓点,打出阳光里的节奏。
八点半的时候,大提琴才刚刚上弦,两小时的舒缓伴奏后才容易让人回过神来。然后听到赵姐在那里叹息又有增补选题光临,八个主菜,另外还有六个需要附加码申请,都是天舟的教辅。不过我已经轻车熟路,从鼠标点入系统开始到对话框的输入,这些流程已相当熟悉。一个小时后,赵姐检查了遍,大错逃走,小错常有,这让我微微汗了一把。不过终究是蹒跚完成任务。
纯粹的叙述是很乏味的,就像旁观者眼中的生活原本看起来的那样。很多人声称干枯的日志代表着当事人的迟钝和愚昧,因为几乎所有台词都在告诫人们真正的生活是充满个性的。所以,为了避免自己的日志成为长沙酷暑下龟裂的第一个牺牲品,我不得不开始动用复杂晦涩的比喻来使之润泽。
午后是清澈澄明的萤之光,忙里偷闲的日剧为这个涅槃般的夏季添了笔难得的温馨和惬意。福山雅治指尖的物理公式舞动出理性的优雅,大神木村恶搞地笑着叙述大脑的进化史,绫濑遥的冲天辫则宣告着御宅族也有奋斗和梦想。间隔四十分钟后,生物股长的嗓音会荡开某种意义上的迷茫,只有贝司和吉他、剔除了和声而充满希望、那二段式的编曲告诉我们,暑假给你的成长远不止是实习那样简单。
副歌部分在三点过后准时上升,至于抒情还是R&am B,这取决于上帝之手抽中的门票。不过今天显然没时间耽误在网络情调里了。版本室一本正经地告诉这个夏天,它完成了火上浇油的任务。在彼处查找样书不过五分钟,我们三人全身已经湿透。持续在匪夷所思的闷热中一刻钟后,赵姐终于叹息,这不是人待的地方,一行人灰溜溜地刚逃出室外,遂有凤凰再生之感。被温度压抑的节奏于是清爽起来,按照DOREMI般的顺序,我先后去了编辑室问各位编辑书目情况,也有点类似户口调查的感觉。只是途中误把同样来实习的历文院学生当作老师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尴尬了半天。咳咳,无论如何,终于以差不多两个小时的代价,划下了这一段乐章的休止符。
由于天气太热,晚上一直去网吧避暑,顺带安静地写些东西。碳酸饮料在必要时唱响蓝调布鲁斯,直到夜色很轻微地用风笛收尾。生活是定理,生活是D***ICHI的银色声音,生活也是秦时明月醉倒的广寒袖。
至于那些五线谱中交叉的人与事,闪光与躁动,沉寂与枯燥,我漫悠悠地趟过流动的时光,仰在夏天的旋律里浑然不知。
( Sat, 7 Aug 2010 13:50:43 +0800 )
Description:
In some ways, life can be totally novel if only a little changes come into being, and that is, every little thing is a Big Bang influencing our mind in the long-range terms. Now be back to my turn of summer inter hip. The regular pattern colla ed the moment I had picked up the me age left on the desk, singed with beautiful handwriting of Mrs.zhao and full of asignments "as follow", not diffcult but worrying enough for me to end plenty of time on pla ing.
So as deadly hot it was, I took a long walk for advertising agency to burn some materals which would be sent to th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onto eight CDs. The word document were not large. I just wondered that was it necce ary to waste eight CDs with more than 4G to contain the text, which were as much as 1 percent of a single CD-RAM? Never mind, the superordinate i truction was no fault of course, for as konwn to all, experts always have their own fantistic views. Walking like a ice-cream thawing in the su hine, I had to get something to think to get rid of the burning feeling after all.
It didn't take me much time to finish the job. After I having glued ti on the surface, then nightmare came when it's should be the time to go to the PB. President Zhou was not in the office, so did VP.Guo, which meant that neither could I get the signment nor the i tructio . Besides, a call from PB asked me for a booklist. Then Director Li gave a call for some details, and besides, I had to deal with six selected topics following the mi ion arranged by Mrs.zhao hours ago.
Oh, yes, the Big Bang started suddenly just acompanying by the phone call in a row. The daytime seemed to drop into pieces, and every moment was stuffed with te ion. Putting it that how I endured through such a workday is boring, as you know which is the same as ordinanry time, with only more pieces or amazing phone calls, more or le . Anyhow, I made it by having kept asking and trying, although it was not such a succe as I had thought before.
Em, It was when I were swilling, facing the note with drawed blue lines, that remmebered another weekend's coming, in which Boa having launch album already. Nice, i 't it? A music full time was around the corner.
To be ha y, oh weekend; and thanks, my workday! ( Wed, 4 Aug 2010 20:10:37 +0800 )
Description:
Bad news! Since most staffs in the HNNU pre had gone for a holiday, Mrs.zhao said to me, which I su osed to figure out when saw her walk on air, that she would take the advavtage to leave for a rest and go back to her homtow for a week.
Mo, the only partner who kept my company, had set off for her vocatio already. And it meant I will e alone to handle the variou kinds of work during the next week. Em, as intolerable hot this summer is, I just can't believe people have such an incredible itch for going outside.
Yeah, it's of course not a big matter for me, although the complicated tasks and notes, which Mr.s zhao ent a whole afternoon teaching me to pay attention to, because of her worry about the office in fragile comat, made me a it kind dizzy.
If you wa a to describe the summer feeling, what's the word will you choose? As for me, sleepy, may be. Sittting in the front of the PC desk or cla room with air-conditio , watching the screen in which different perso fighting for different goal, and so on. All of us dream colorful lifes in our leisure time, but few run for the chances drained deeply, waiting ahead of us. Therefore, a tiny chang seems not bad for me, in a way.
However, It's when I am leaving the office that saw the me age, with warm details I should care about wirtten by Mrs.zhao, which really give me a feeling of su hine today.
( Tue, 3 Aug 2010 20:56:49 +0800 )
Description:
The 10-thousand-word work came to an end, 30 thousand words totally combined with the one I had complented last week. By the way, I once hold a view that revision is can't be too troublesome to cope with, until today, however, when I met the 14 selected topics needed to sign in the ISBN online system.
You know, the information about each new book was so many and misellaneous with trifles, price, book name, pre , time and ISBN included, that I had to use co iderably a lot time to check the base informaton, fulfiled in the excel, again and again although it only took me a few minutes to copy them into the blank before.
But undertooking such kind of work, with mistakes on occasion yet, this summer flows fast. I believed it is boring for you to listen this kind of tedious story everytime, but anyhow, this is may be the real novel of our ordinary practices. Recently, I enjoy a famou Japan TV play called Hotaru o Hikari. As a OL, the chiefactre works with company materals everyday, which is similar with my life. But she simles at per a ignment she face, in ite of hesitate and worry. Sometimes I would wonder that the pace of modern life is so quick, and it is such an easy thing to lose ourselve with the various horizon expanding. When you met different books, you would su ect the contents you read; and when you found different life style, you would su ect the one you had, too.
Oh, yeah, that's what pre irit needs, a kind of irit to stick to your mind and i ist on human being's culture. How hard it is to hold the fluorescent light, flashing upon the dream, on our hand!
( Fri, 30 Jul 2010 20:00:48 +0800 )
Description:
Thank goodne , finally, I finished the work about the Japa education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oday, which made me nearly exhuasted for the last whole week. However, let bygones be bygones, and oo I received a stack of ew writings o legal i truments, written by a famous a ciated prefe or teaching i Law college of our university. By this time, everything seemed different. I faced a embara ing fact, if I could regard it a o, that the papers are much le mistakes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one. Therefore, it's as if I've done nothing with the same clean white papers after working diligently for hours. On the contrary, I've learned a lot from the profound horizon reflected by the writer. "My lord," I said to myself,"It may be the ture life of an editor: somestimes you perfect others minds, and also, your mind be perfected by the books you met." Anyhow, it would be a tough task for me and I knew that the leisure time arranged on this week was wiped out by the book.
Not a bad thing, is it? The editorial office affairs keeped going on and I still ared my time for the entrance exams for postgraduate schools. It is just the study about furture, various articles and stuffs troubling me during office time that makes this summer dull, may be in someway, but rich.
( Sat, 24 Jul 2010 20:09:23 +0800 )
Description:
综合了网上的攻略和自己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了一些修订,人物推荐则是综合对抗模式和战役模式两种情况个人建议的,主要衡量标准是技能可玩性、一对一能力和剧情分量。对于新手还要罗嗦下,无双大蛇
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刚开始看到的地图只是第一部分“蛇魔”,“魔王再临”部分需要在此部分全通关才能开启,而部分人物则只有在第二部分才能获得。按照网上通用的格式,以下为陈述格式为(蛇魔
魔王再临),话说,其实个人觉得魔王再临部分没有太多必要贴的说,因为全部都是只要按照剧情过关即可入手。
蜀:
赵云:蜀传初期
杂贺之战
关羽:蜀
江户城之战
蜀传初期
张飞:蜀
江户城之战
蜀传初期
诸葛亮:蜀
江户城之战
小谷城之战
;远吕志
成都之战
刘备:蜀
古志城之战
蜀传初期
马超:战国
章外传
川中岛之战
全部民避难且过关时马超健在
阳平关之战
黄忠:战国
荆州之战
战国传初期
姜维:蜀
章外传
南中突破战
诱敌作战成功(东西两方,不攻击敌将下慢慢往回走引他们去右上广场)后,出现姜维伏兵。
贱岳之战
魏延:蜀
成都之战
杂贺之战
庞统:魏
夷陵之战
小牧长久手之战
月英:蜀
长谷堂之战
小谷城之战
关平:战国
荆州之战
战国传初期
星彩:蜀传初期
蜀传初期 推荐武将:
1、马超。马上超人虽是力型,速度却丝毫不逊色,强大的攻击力虽然方向单一,不过力型的顽强属性无疑弥补了背后受袭的不足。只是可惜无双大蛇Z取消了真四中的绝影,否则凭借六方攻击马超绝对是一骑无双。
2、赵云。几乎所有初期玩家的挚爱,攻击范围广,招式多样,蓄力冲刺也是必要时保命首选。武器加阳属性后,C2最后一击百分百破防,很有杀伤力。可惜马战速度稍慢,委屈了一杆长武器。
3、星彩。彩姑娘最为出众的除了冷静优美的气质就是无上的防御力了,本人经过测试,在同样情况下被吕布砍杀的将领中,星彩的存活率是数一数二的,不过此点优点似乎得到一定级别才能显现出来。招式中的旋转波能攻360度,最后一招附带属性,杀敌很有效果。和以上蜀将的缺陷一样,就是易受背后攻击,战斗时需要一定技巧。 魏:
夏侯敦:魏
夷陵之战
汜水关之战
典韦:魏
山崎之战
魏传初期
许褚:魏
杭濑川之战
桶狭间之战
曹操:魏
山崎之战
魏传初期
夏侯渊:魏
夷陵之战
汜水关之战
张辽:魏传初期
葭萌关之战
司马懿:战国
章外传
小田原城决战
铁鼠和仙狸各自返回南砦和北砦之前将其击破
长坂之战
徐晃:魏传初期
战国传初期
张郃:魏
章外传
南中侵攻战
曹丕与张郃接触说得后过关
魏传初期
甄姬:魏
章外传
凉州之战
分钟内击破
个妖术兵长和伪曹丕(注意等剧情对话结束再离开)
小牧长久手之战
曹仁:战国
章外传
长筱之战
开始后
分钟内救出第三势力军(以出现
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的救出成功
的信息为准),之后曹仁出击后将其击破
小牧长久手之战
曹丕:魏传初期
小牧长久手之战
庞德:蜀
章外传
贱岳之战
北条军全部救出后击破庞德
桶狭间之战
推荐武将
:魏国总是无双系列中最受伤的一方,在各势力实力总体比较中显然处于劣势,也不得不感慨小日本的偏见了。
1、曹丕。初期人物,从造型到招式都是典型的阴狠派,C4双剑击地还不错,其余招式也都算实用,谈不上顶尖。丕哥的可玩度其实不在战斗而在于剧情,尤其是蛇魔最后部分的三成那句:“你的霸道能带来天下人的欢笑吗?反正无论如何,你是不会笑的吧。”个人认为将曹丕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入骨,也是无双大蛇主题升华最赞的部分。
2、张辽。小吕布的力量大家有目共睹,攻防全面,速技俱全,虽然招式没有惊天动地,不过破敌斩将已是足够。“吴有甘宁,魏有张辽”,可谓是魏国第一大将了。 此外,徐晃和庞德也算不错的人选,不过前者攻击范围稍欠,后者则速度让人揪心,一般来说完成通关还是没问题的。 吴:
周瑜:吴
定军山之战
金崎之战
陆逊:战国
章外传
下邳之战
己方全生存的情况下与陆逊汇合
长筱之战
太史慈:吴
长坂之战
贱岳之战
孙尚香:吴
关原之战
蜀传初期;远吕志
合肥之战
孙坚:吴
小牧长久手之战
吴传初期
孙权:吴
小牧长久手之战
吴传初期;远吕志
合肥之战
吕蒙:吴
小谷城之战
凉州之战
甘宁:魏
陈仓之战
凉州之战
黄盖:魏
小田原城之战
吴传初期
孙策:吴传初期
严岛之战
;远吕志
合肥之战
大乔:吴
章外传
姉川之战
开始后
分钟内救出大乔
严岛之战
;远吕志
合肥之战
小乔:战国
九州之战
金崎之战
周泰:吴
合肥之战
吴传初期;远吕志
合肥之战
凌统:战国
官渡之战
吴传初期
推荐武将:
1、凌统。短兵器中的佼佼者,自带炎属性,招式多元,速度奇快,打起来也很帅,几乎所有C攻击都可带属性破敌。缺陷则是蓄力攻击耗时太久,对多个武将需要谨慎,建议加顽强属性。凌大战将应该是各色武将中的一朵奇葩了,可惜剧情太少,多少显得受到冷落,小小不平一下。
2、周泰。剑豪的招式以快著称,摩擦的嘶嘶声听起来也很有质感,几乎所有招式都是定点型攻击,必要时跑路不大方便,不过这也比较符合视死的性格,呵呵,话说,在连招破百如切菜的剑下,又哪里需要最后一计呢?
3、甘宁。小众内很有人气的武将,挥刀之间盗贼气质展露无疑,无双具有秒杀效应,不过控制上需要经验的说。不过,与真五那自带真空波属性的铃之甘宁相比,还是不得不让人小小遗憾下。 他
貂蝉:魏
章外传
五关突破战
和貂蝉汇合后过关
吴传终章
赤壁之战
吕布:各势力终章外传击破吕布并使其感服,难度不大,不过注意与吕布对战时不要跑开太远,否则会使他认为你是胆小鬼以致无法感服
吴传终章
赤壁之战
董卓:战国
章外传击破全部输送部队
远吕智传初期
袁绍:蜀
吴郡之战
贱岳之战
张角:战国
九州之战
楼桑村之战
孟获:蜀
南中之战
南中之战
祝融:蜀
南中之战
南中之战
左慈:各势力第
章完成
石亭之战
推荐武将:
这一类势力里没有什么悬念,除了鬼神吕布外,就是左慈前辈了,一手道符斩兵可谓入无人之境,另外,祝融的实战也还好,无双颇有气势,自带炎属性,就是速度慢了点。
远吕智:蛇魔部分各势力通关
远吕智传初期
妲己:
蛇魔部分本传完成
远吕智传初期
太公望:
石亭之战
孙悟空:
魏终章
官渡之战
伏羲:
长谷堂之战
女娲:
魏传初期
源义经:
濡须口之战
平清盛:
战国终章
关原之战
卑弥呼:
蜀终章
五丈原之战
真·远吕智:剧情模式全关卡完成一次(最后一个除外)
百百目鬼:获得任意
个炼成素材
牛鬼:获得任意
个炼成素材
三藏法师:初期登场
弁庆:初期登场
推荐武将:
两位远吕智就不多说数啦,稍微玩了下的就能感受到唯一SS+评级武将的威力所在。此势力的武将其实建议还是都去尝试下,倒不是因为神鬼两族的人物真的有多么强大,而是这些新颖人物毕竟是无双大蛇的特色所在。其中个人认为的
重点特色在:
1、女娲。女娲的无双可称王道,顶级后的女娲配上圣剑加极意属性其无双可谓是见神杀神,除了两胆血的极少人物,基本都是一击必杀。不过,其招式不方便在围攻情况下使用,人物也容易在受招之初逃离,建议用类型技冰冻后再释放无双。
2、卑弥呼。小女孩绝没有网上谣言的那般强大,不过其攻击力也的确数一数二,估计吕布也尚在其下。C攻击基本用处不大,反倒没有普通攻击来得实在。卑弥呼的真实战力得在对抗模式中才可见一般,战役模式还是有些欠缺的。
3、太公望。招式花哨,人长得也不用说,还有太极爆雷的特殊技,可玩度还是挺高的。不过很多招式遇上强敌还是有些华而不实,就看玩家是不是喜欢这种华丽打法了。 战
真田幸村:蜀
成都之战
冀州之战
前田庆次:吴
章外传
大阪湾之战
开始后
分钟内前田庆次开门,开门条件是五支队伍汇聚门前,注意看到敲鼓的讯息后及时去本阵击鼓
远吕智
小田原城之战
织田信长:战国传初期
潼关之战
;战国
虎牢关之战
明智光秀:战国传初期
五行山之战
石川五右卫门:蜀
章外传
赤壁逃亡战
个特殊箱子全部破坏
金崎之战
上杉谦信:战国
五丈原之战
长谷堂之战
阿市:魏
陈仓之战
邪马台之战
阿国:战国
九州之战
吴传初期
女忍:吴
章外传撤退的
无败走且过关时今川义元健在
魏传初期
杂贺孙市:蜀
长谷堂之战
冀城之战
武田信玄:战国
五丈原之战
冀州之战
伊达政宗:蜀
章外传
街亭之战
己方夹击策略成功后过关
远吕智
江户城之战
推荐武将:
1、前田庆次。超级赛亚人的力量接近吕布,招式虽然不怎么具有观赏性,但招招实用,霸气十足。唯一让人汗的就是那造型啊……の……飘过……
明智光秀。战斗颇为潇洒,C攻击范围有限但攻击力尚佳,一手武士剑用得很有感觉。另外,杂贺孙市虽然不强,也是属于气质型,玩起来配上剧情也是很有感觉的。
浓姬:吴
章外传
建业城之战
传令全被击破过关
虎牢关之战
服部半藏:吴传初期
蜀传初期;远吕智
江户城之战
森兰丸:吴
定军山之战
吴传初期
丰臣秀吉:战国传初期
虎牢关之战
今川义元:魏
章外传
杂贺之战
名工作兵长全部在进入中央砦之前将其击破
蜀传初期
本多忠胜:各势力
章外传都达成本多忠胜感服(具体条件:
章外传
西凉之战
:没有民兵败走,过关后感服;
章外传
南中争霸战
:玩家亲自击破吕布,且过关时本多父子
人全部健在;
章外传
冀州之战
:本多忠胜第
次出现后
分钟内将其击破,且过关时本多忠胜健在;
、战国
章外传
金崎之战
:己方武将无人败走,本多忠胜没有败走,己方援军出现(传令兵脱出后
分钟经过)后过关)
蜀传初期
稻姬:吴
关原之战
蜀传初期
德川家康:吴传初期
蜀传初期;远吕智
江户城之战
石田三成:魏
天水之战
潼关之战
浅井长政:魏
陈仓之战
邪马台之战
岛左近:吴
小谷城之战
战国传初期
推荐武将:
1、森兰丸。比人还高的长剑看起来十分有战斗感,C3的冲击波还不错,类型技稍微逊点,另外一招挑剑一对一时也很有威胁。上镜率也很高,可玩度不错的说。
2、本多忠胜。不用多说了,吕布级强将,招式大开大阖,防御力甚至超越小强,类型技可无双觉醒,气势如虎吞云。
3、德川家康。德川老前辈最强的在于可用C攻击炮弹破防,让人防不胜防,本人就是靠那招在没有受伤的情况下击破远吕智,很有实用性,不妨试试。
岛津义弘:蜀传初期
战国传初期
立花誾千代:蜀
上田城之战
吴传初期
直江兼续:战国
五丈原之战
长谷堂之战
宁宁:魏
章外传
冀州讨伐战
宁宁的
个分身出现后
分钟内将其击破
虎牢关之战
风魔小太郎:吴
章外传
常山之战
所有的输送兵长输送完后击破风魔小太郎
远吕智
小田原城之战
宫本武藏:蜀
章外传
手取川之战
水计成功且过关时剑豪全体生存
战国传初期
前田利家:
冀城之战
长宗我部元亲:
吴传初期
加西亚:
五行山之战
佐佐木小次郎:
冀州之战
柴田胜家:
潼关之战
推荐武将:
1、立花暗千代。立花是个人比较中意的女将,台词精致,招式华丽实用,武器也很具特色,尤其R技雷斩很好很强大,雷霆来袭,欲扫通关也并非难事的。
2、宁宁。与网上流传的相反,个人认为宁宁还是要比女忍有可玩度一些的,速度和攻击俱佳,马战也不像其他短兵器武将般无力。另外,类型分身技可谓一绝,很有杀伤力。
3、宫本武藏。攻击力也是数一数二的武将,只可惜C攻击太少,连舞过于短暂,限制了强大战力的发挥。此势力的武将其实应该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像佐佐木、长宗我部元亲和岛津也是猛将,建议试试,毕竟,无双大蛇的精华就在于其丰富的武将,实力不是绝对的,唯有尽兴才是最好的收获,愿大家都能在此享受一段无双快意。 ( Thu, 22 Jul 2010 20:50:52 +0800 )
Description:
近来算是走上正轨,碎片化的日程溶化在日光下,晕得本人甚至连日志都忘记了。
一天天飞快地掠去,报了英语班,会有额外的学习任务,总编室实习工作照旧,编辑部的稿件也照改中。赵姐似乎已经对我颇为放心,下午独立完成了11套教辅的附加码申请,难度仍旧是不大,因为一周多的时间多少已经让人明了些图书CIP的常识,对于工作流程也大致熟悉。不过零碎的数据和偶尔的系统提示还是让人有些晕头转向,出现了些输入失误,跌跌撞撞地终于是最后点击传送文件完成了托付。屏幕、表格和三联单、档案袋之外的时间空隙就是那摞继续的稿件,已被蓝笔勾勒了大篇幅,看着自己修改过的痕迹,多少还是欣慰的。工作之余总还是由谈笑的时候,办公室内的三人偶尔还是会发发牢骚:从非诚勿扰到林青霞,从工作难到文章烂。呵呵,话说,突然回过头,看到上述似乎长句较多,只能叹息由于近来改的稿子都是这种风格的缘故。
生活每天都有属于它的情节。我坚信所有过去都是对将来的铺垫。正如在总编室的工作让自己回忆起了图书编辑学的版权页,正如面对稿件时回来翻找的有关校对实务的符号,正如老曹去晨报周刊得益于周哥的书评作业,正如季节在耳边吟唱的夏天的味道,正如每一刻开始或结束一天时的习惯与感动。课堂绝然不像我们大多数人所说的的那样无用的,走出校园后的实习真的就与我们的所学是两码事么?我只好笑而不语。或者在某种意义上,错误的是我们,而不是大学。
那天去档案室整理样书,封闭的室内没有冷气,在高大的柜子间三个人上上下下,来来往往,直到最后汗湿全身,被赵姐戏称“蒸***”。不过,我觉得实在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恐怕能如此快意淋漓地出汗的机会,也是不多的。
下班后拿着稿件直接去了数计院继续校对,直至黄昏,室内光线橘黄的时候,朋友打***邀我去江边吹风。两人于是聊着漫画、食物和大学就踱上台阶,橘子洲的百米喷泉正好在沐在云霞和我们的视野之内。父亲此时来电,说与母亲周六来长沙陪我过生日。我这时才反应过来,21年岁月的呼吸已经漫上了时光水面。
嗯,不过,有忙有闲有家人,如斯电影般的时日,我只想给两天后的21岁寄一张书法糟糕的***了。
( Tue, 13 Jul 2010 19:24:41 +0800 )
Description: 改革开放好是好,只是机会在减少。
大国崛起
的背后,三大社会现实如同暗礁,成为中国人追求财富和理想生活之敌:一是上行遇阻的社会。个人上行之路遇到阻碍,从户籍政策到财富分配机制,从行业规则到潜规则,从就业到买房;个人发展的代价太大,成长的成本太高,路径变窄,到处有看不见的天花板。
二是正在板结的阶层。现在有十大阶层和
种职业,中产阶层正在形成,但贫富悬殊拉大,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之后,成为与公众争利的利益集团。低收入阶层跃升到中产阶层、中产阶层跃升到富有阶层的机会越来越渺茫。阶层落差过渡到富二代和穷二代,财富和贫穷都被世袭,阶层对立与仇视日益加重。
三是未富先懒的社会状态。进取的动力和机制保障缺失,与未富先懒相关的
逆发展
现象流行:未富先撤、未富先奢、未富先剩、未富先退、未富先痞、未富先娇、未富先败、未富先宅、未富先炫、未富先疲、未富先赌
重新审视
勤劳勇敢
的中国人,如何让
天道酬勤
继续有效?
社会学家孙立平说: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经济学家郎咸平说:要解决权力与财富勾结对公共丆产丆品掠夺的问题。
而真正的解决方案,需要政丆府丆和公众共同进行艰难而深入的改革。
从穷忙到穷懒
三个词可以概括社会现状:未富先懒、上行遇阻、阶层板结。以前是穷忙,现在是穷懒;以前是勤劳而不富有,现在则是小富而不勤劳;以前是创富,如今是创闲。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混搭犬儒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为什么未富先懒?因为既得利益集团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中国的改革自上而下,高层开明官丆员丆是
年改革开放之龙头,龙头带动龙身,饱含个人发展欲丆望丆的城市与农村贫民跟从,改革开放因此波澜壮阔。
年,《新周刊》为中国人的欲丆望丆排榜,
更多的钱
高居首位。求发展、谋富裕是
年国人个人发展的主题关键词。
年改革之路近半,当年的高层要么年事已高,要么权力财富在握,斗志消减。更可怕的是,他们极有可能因获取垄断利益、社会主宰权力与话语权,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绊脚石。龙头慢下来,龙身的步伐也随之停滞。而且既得利益者势力之强,操控范围之广,已阻碍了企业或个人的向上提升。
未富先懒
成为上行遇阻社会的最常见景象。
一些官丆员丆未富先贪。河南商城、宁夏泾源、安徽颍上等国家级贫困县相继成腐丆败丆高发区,官丆员丆贪腐之恶劣程度,较发达县市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岁现象
早已过时,取而代之的是
岁现象
:根据重庆市人民检察院
年发布的职务犯罪报告,
岁以下职务犯罪嫌疑人总数在重庆市的职务犯罪中所占比例一直维持在
左右,超过了同期查办的
岁以上嫌疑人的
。官丆员丆腐丆败丆的年轻化与基层化,证明了官场腐丆败丆进入新阶段:靠这样的贪腐官丆员丆,如何领导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
在与国企央企的较量中,民营企业未富先败,曾是改革开放主力军的企业家们发现
天花板
无处不在。没有政丆府丆的保护与银行的扶持,在每一次经济危机和宏观调控面前,他们毫无自保能力。国家
万亿的投资投放下去,获益者皆为国企央企或背景企业,民企连残羹剩水都分不到。聪明的企业家如万科王石、蒙牛牛根生,为自己戴上了
红帽子
,倒霉的只能被国企挤压得空间全无。
月,亏损的山东钢铁为何能收购盈利的日照钢铁?因为前者为国企,根正苗红,收购身为民企的后者,名正而言顺。民企痴心妄想要收购国企的也不是没有,建龙的陈国丆军丆就因此被数千名通钢职工活活打死。
民营企业家选择了未富先撤:产业投资利润微薄而风险巨大,他们只好将资金转移至国外,在海外花天酒地,宗庆后就是这么做的;要么转战于国内房市股市,山西煤老板与温州炒房团
中国最赫赫有名的两大炒房主力军,前面遭遇国进民退式堵截,后面是产能过剩的围堵,唯一的出路只能在房地产领域了,再配合央企们圈地为王的动作,房地产市场再一次被种下被恶炒的种子。
回归到个人层面,那只能未富先堕了,如今再也不是那个
随便放***都能打死一排鹿
胡润语
的年代了。创业不如就业,就业不如被就业;经商不如做***,升官必然发财;打工不如啃老,反正都买不起房。
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讲,社会资源早已被侵占完毕,上行既然无望,不如自行堕入下流社会:以前是穷忙,越穷越忙,现在是穷懒,越懒越穷;以前是勤劳而不富有,现在则是小富而不勤劳;以前是创富,如今是创闲。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混搭犬儒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上行遇阻的社会
为什么上行遇阻?因为新的社会不平等正在出现,起点的不平等造成了结局的不平等。
身处改革开放前
年的中国,人人都被上行之社会所裹挟,有意无意展开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快步走。个人生涯与国运密切相关,人人积极进取,个个都有上升空间与成长机会,天生都是于连
索黑尔与了不起的盖茨比。
年中国个体命运的诡谲波折,为近
年内所仅见:首富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今年首富,明年阶下囚;是金子总会发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波还未过去,一波却又来袭;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和一夜风流的活剧日日都在上演。你完全可以指责其过程的粗鄙、简陋与荒谬之处,但无可否认:那种种渴望改变个体命运的蓬勃意志、种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壮举、代表自由精神的观念激烈碰撞,是前
年所留下的最宝贵财富。
如今,社会大局初定,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已一目了然。赢者通吃的逻辑正在发挥效用,他们占据了最好的资源、渠道与话语权。后来者如想取而代之,难度只会越来越大。不仅如此,产业、人才和户籍政策、部门管理体制、社会结构分工机制、财富分配机制、行业规则和潜规则、生活与安居成本等都成为个人进步的阻碍,个人发展的代价太大,成长成本太高,路径变窄,到处有看不见的
天花板
,机会变得少而不均等。
中国的改革史就是一部权利的收放史,
是主旋律。改革开放,放权让利,放开搞活,都有一个放字。收放主要指政丆府丆与民众权利边界的调整。放,就是放权,扩大自由。收,就是收权,缩小自由。中国的经验是
一放就活,一收就死
。但眼下的现实却是国家的权力边界越来越大,个体的个人空间越来越小。
国家机构越来越臃肿,垄断国企越来越强大。期待中的
大部制改革
几度难产,数次机构改革之后都难逃
再精简
更膨胀
的恶圈,中国以不到世界
的土地,养育了世界近
的人口尚不算难事,难的是
增长,数倍于
的财政收入增长率,尚难以支撑这个世界上队伍最庞大、最人浮于事的官僚体系。
经济海啸一来,财政收入吃紧,地方政丆府丆除了卖地就是卖地,税务总局高喊
加强税收稽查力度
,明眼人都明白:又一场剪羊毛运动开始了。央企等国家队有天然免死金牌,受伤的依然是中小企业和中下阶层。不要谈还政于民了,更容易些的还产于民都难以实现:土地名为国有,却以高价卖给地产商,开发成房子卖给老百姓还要课以重税。
垄断国企打着
发展民丆族丆经济
的旗号,干的却是与民争利的事情。中移动日赚
亿元,工商银行成世界最赚钱银行,靠的都是垄断这块牌牌。
中国是一个精英性特征极其明显的国家,社会资源和利益被少数精英集团所垄断,那种遵循
沉默的大多数
原则所提炼出来的共同体,则面目模糊,话语全无。珠三角的民工月薪十几年来名义上都未见提升,更何况实际价值的下降!这直接决定了一旦失业,他们还是农民,只能离开他们辛苦建设和精心维护的城市。
至于商家、媒体和社会学家热衷的
等美丽标签,在脆弱现实面前,看上去似乎是个误会。的确,中国中间阶层正在浮出水面,但其上行之途,困局重重,对于这些上行社会的生力军来说,从毕业到工作,从成家到养家,从结婚到生子,从接受教育到找工作,从买房到生病,他们面临大大小小的上行阻碍:如户籍和行政管理制度陈旧、企业用人制度落后、劳资关系紧张、医疗费用昂贵、社会保险保障严重缺失等等。
显而易见的现实是:近
年来,伴随着房价市场化、医疗教育产业化、社会保障空白化,大多数中国人的大半生辛劳所得,已被银行、房地产商、教育部门、医疗部门悉数拿走。的确,社会学家所谈的理想中橄榄型社会要求更多的中间阶层,但在上行中的中国,这个还没真正到来的中间阶层正在开始集体下沉。
阶层板结的社会
为什么阶层板结?因为社会机制出了问题。
我们曾经自豪于新中国头
年时期的无阶层差别:依靠历次政丆治丆运动,中国社会形成了简单而差异不大的两个阶级
工人、农民
和两个阶层
干部、知识分子
,这也是一种板结的、超稳定的社会结构。我们也曾兴奋于改革开放后
年阶层混乱时期的活力景象,所谓
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
,那种社会布朗运动的无序状态是创业者、野心家、天才和自由主义者诞生的丰富土壤。
但不过
年,又不得不面对社会流动板结化、社会结构固定化的难题:改革开放把工农兵学商变成了现在的十大阶层,但其中的真实逻辑却如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言,中国又重回古代到现代以来一直沿袭的
潜水艇夹肉面包的社会结构
:上面一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庞大官僚体系,底下一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农民,二者之间其实一直缺乏一种比较精确有效率的制度来进行
数目字上的联系
,中间阶层始终难以出现。
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集团化是当下现实。社会的垂直移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水平层面的移动,
班的精英们身家数以亿计,廉租屋的邻居们只求温饱。权力可最终转化为财富或名声,反之亦然。不然你何以解释重庆黑丆社丆会丆窝案中的夜丆总丆会丆
警方干股
,或华谊李冰冰仅为别人
的持股成本?
在欠缺社会保障与公平补偿的社会机制之下,贫富差距的加大,只会导致阶层的分化乃至板结。财富分化进而影响到包括教育、居住环境、休闲、视野在内的诸多资源,阶层落差从一代人过渡到下一代人身上,财富和贫穷都将被世袭。
赢者通吃
更准确的说法是权者通吃
的逻辑则让竞争者难以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官二代富二代从一开始就享有最好的教育、医疗、生活资源,而农二代贫二代却只能为最微薄的资源奋斗,甚至连平等地占有食物、水和空气的机会也失去了。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地区,富人们可以自由迁徙,穷人们却只能被动接受。显然,他们既没有生存权,又欠缺发展权。
为数不多的几种上行跃升方式也看似机会渺茫:高考看似公平,却也有猫腻
重庆高考乱加分案
;大学学费越来越高,已足以让农家子弟却步;而毕业之后依然前途未卜,创业无门,欠缺经验、资金和技术的扶持,
空手套白狼
似的神话再也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