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怎么拼老鹰怎么拼

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
,并立即
。 | 网易博客安全提醒:
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 | | 老鹰学飞的博客
我是一只鹰,可是,我没有像小鹰学飞那样拥有一身翱翔蓝天的本领;如今,我已老矣,可
导航 日志 《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使数学生活化》结题报告
2009-03-09 15:28:40
| 分类:
| 标签:
小 《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使数学生活化》结题报告
姓名:宋美丽
课题名称: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使数学生活化
结题时间:2009、1
结题报告关键词:低年级 数学 生活化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对数字往往不是很敏感,怎么让孩子积极动手操作,对课堂上的授课内容感兴趣,并做到乐学、会学,从而学好数学知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以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就成了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即学习者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3、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目标
⑴、探索出低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将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实际事物和应掌握的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寻找创造生活情景、重组教材内容并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积极开展高效的数学活动。
⑵、使学生身边事物入手,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数学建模——实践应用”的体系,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素质。
2、研究的内容:
(1)教材内容生活化:
①导入生活化。教师在教学前,要善于捕捉学生身边的事例中的数学问题,结合所要学学的新知,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②讲解生活化。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素材,应用于教学新知,让学生积极讨论、探究。
③练习生活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生活化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生活化:
①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生活情境。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操作、游戏、多媒体教学、社区数学实践等手段,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②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计算能力、概括能力等等。
③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借助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养成学生生活自主性学习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内化为自身的需要。
四、研究对象及步骤
1、研究对象
2006--2007学年:中心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全体学生。
2、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成立课题小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并进行课题研究论证,形成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2)实施阶段: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召开中期成果汇报活动。
(3)总结阶段:着重对获得的成果进行总结,以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五、我们的课题研究
(一)挖掘生活化内容的途径
1、从教材中挖掘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遵循这一理念,我们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组了部分教材,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课的开始我拿出两个同样规格的盒子,问学生,这两个外形一样的盒子,哪个重,生纷纷举手,生1:我认为两个盒子一样重,因为我看这两个盒子一样。生2:我反对,盒子是一样,但一个新,一个旧,我认为新的轻,旧的重。生3:我反对,要知道两个盒子哪个重,不能只用眼看,你要用手去掂一掂。师:还有什么办法?生4:也可以去称一称。教师赋枯燥的内容以“生命”,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
2、从生活中挖掘
(1)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社会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从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数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呢。如在教学“认识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到生活中去找一找,使学生感到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2)挖掘校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把校园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如在教学计算问题时:我们根据班级数,男、女生人数等提出问题进行计算;几何方面:教室里可以找到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亲手去摸一摸,比画比画,并给它们归类。
(3)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家庭:学生生活的场所,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现象已经进入到他们的生活领域成为他们的数学活动经验。如学习分类“整理书包”这节课给“书本分类”这一生活情境,学生在家都有和家长一起收拾家里的物品的经验,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需要找到不同的分类方法,有的学生按大小分,有的学生按学科分,有的学生按颜色分等等。学生通过分类感受到“分类”能给生活带来方便。整节课,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兴,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生活中。
(二)经历生活化的学习历程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1)创设直观性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教学《线段》时引入:通往小猴家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直的,一条路是弯的,小猴走哪条路可先到家,这里面有什么数学奥秘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创设描述性情境
所谓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教学《平面图中的方向与位置》时,教师课前谈话:国庆期间,你们出去旅游了吗?谁来说说你去什么地方旅游的?生1:我去…。生2:我去……师:你还知道哪些景点?(生交流)师:老师带你们去好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师的谈话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始了学习。
(3)创设欣赏性情境
欣赏性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分析思考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用多媒体形象的展示找规律的方法,学生在欣赏了美丽的图片的同时获得了知识。
(4)创设体验性情境
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例如教学《平均数》时,例题呈现给学生的是静态的老师分铅笔的一幅画面,学生在生活中有分东西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的这种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动手去分一分,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对理解平均分就有了更深的影响。
2、设计生活化的练习,创造课外的精彩
(1)处理书上练习,使之更加丰满。
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时,把玩具和图形结合起来,学生在动手中品尝拼图的快乐。让学生课后回家动手拼拼贴贴,在班级评出创意奖。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更能体现新课程下的作业的独特性。
(2)课堂延伸,开辟“第二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例如教学《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掂一掂一千克苹果等水果的重量,台秤面上的1就是1千克,2就是2千克,但5千克对准的却是0,学生有疑惑,不知是5千克,还是0千克,为了让学生对台秤有更深的了解,让学生课后,调查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通过了解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用的台秤和书上介绍的台秤有所不同,但当台秤指针转了一圈后就是5千克。
(3)写数学日记。
学生将学到的、看到的以小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激发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升和毫升》中有个杯琴的制作,我引导学生在做这个小实验时,用小日记的形式把自己观察时所见,所想,心情记录下来,非常有利于学习。
(三)实现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在我的课堂上,常能听到这样评价“你越来越聪明了”、“你的表现让老师感到特别惊喜”、“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真诚的赞赏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如果你能大胆一些就更好了”,鼓励的话语带给学生爱和希望,促使孩子们努力走近老师期待的目标。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往往都能产生作用。在课堂上,当学生有较好的表现时,我总忘不了给他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赞赏的话语、一阵热烈的掌声,以示鼓励。在鼓励和表扬下,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和情感,从而主动地去求知。
六、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和理性思考
(一)通过研究、实践初步构建起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分为: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把生活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应用于生活)。
(二)实验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况。
1、实验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同时,自身专业获得了较大发展。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课题组教师系统地学习了《构建生活的课堂》、《走进新课程》等书籍,并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进一步领会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旨,树立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做到了在把握知识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力求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做到:新课程新教法,新尝试。一节节公开课、听课、评课、反思、心得……都将成为我们课题组老师成长的点滴见证。
2、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堂充满生机,不断迸发生命活力,散发求知欲望,师生和谐,相互成长。学生的感受是,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依靠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生对数学有了一种向往,希望每天的数学课早一点到来,也希望自己寻找到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在课堂中得到解决,也希望同学能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有时我竟发现学生暗地里在比:谁提出的数学问题多,谁能解决的问题多。如今,你走进我们的课堂看到的学生不再是畏畏缩缩,而是一只只高举着,带有无数疑惑的小手,是一张张充满智慧的,散发朝气的小脸,是一双双兴奋的,带有成功喜悦的眼睛。
3、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用的。从课堂观察情况看,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课堂,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参与学习热情高。
4、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1)增强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数学生活化教学使学生把生活中的信息与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生活中信息地收集与处理,把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整个过程中,数学问题也将随着提供信息的不同而灵活变化,正是这一循环、滚动的方式使学生信息量大增,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2)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辅助下,通过操作实验、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
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同时提高了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把书本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巧妙结合起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开了一条探索知识奥秘的途径与方法,使他们感到数学是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中,而有效地积累生活经验则有益于帮助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三)问题与思考及努力方向
1对课外学生信息的收集及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解决缺乏及时有效地指导与评价,如何改进?仍需进一步探索。
2、在日常教学中,“生活经验”常常是被具体的“生活情境”所代替,有时学生沉醉在游戏引起的兴奋之中,而把相关的数学思考抛在了一边。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真正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却淹没其中,不为学生所关注了,我们不禁要思考,该如何有效的呈现“生活情境”,该如何处理好“生活经验”与“生活情境”两者之间的关系。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人 | 分享到: 阅读(
举报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this.p={
id:'fks_08507408108608706908509508609508508608***085086084074083',
blogTitle:'《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使数学生活化》结题报告',
blogA tract:' \r\n
《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使数学生活化》结题报告
姓名:宋美丽
课题名称: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使数学生活化
结题时间:2009、1
结题报告关键词:低年级 数学 生活化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对数字往往不是很敏感,怎么让孩子积极动手操作,对课堂上的授课内容感兴趣,并做到乐学、会学,从而学好数学知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以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就成了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10061029720092932840933',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type:0,
modifyTime:0,
publishTime:1236583720933,
permalink:'blog/static/10061029720092932840933',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vote:{},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河北',
visitorCity:'廊坊',
isWeekend:true,
taobaoVersion:6,
taobaolink:"http://g.163.com/a?CID=4399&Values=3931351846&Redirect=http://ju.atpanel.com/?url=http://www.tmall.com/?ad_id=100040497852881d4a61&am_id=&cm_id= m_id=",
taobaobgimage:"http://blog.163.com/newpage/images/taobaolayerbg5.jpg",
mset:'000',
mcon:'',
srk:-1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list a as x}
{if !!x}
{if x.moveFrom=='wap'}
{/list}
{if !!a}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if !!x}
{/list}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x}
{/list}
{if !! .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if !!y}
{/list}
引用记录:
{list d as x}
{/list}
{list a as x}
{if !!x}
{/list}
{list a as x}
{if !!x}
{/list}
{list a as x}
{if !!x}
{/list}
{list a as x}
{if x_index>9}{break}{/if}
{if !!x}
${fn2(parseInt(x.date),'yyyy-MM-dd HH:mm: ')}
{/list}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if !!x}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 ')}
{/list}
最新日志
该作者的其他文章
博主推荐
相关日志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list a as x}
{if !!x} 投票给
{var first_option = true;}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 “${b[voteToOption_index]}” {/if}
{/list}
{if (x.role!="-1") },“我是${c[x.role]}” {/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list} 页脚
-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copy;1997-2011 {list wl as x}
{list x.l as y}
{/list}
{/list}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
{/list}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字体大小:
七巧板在颜色词教学中的出彩应用
(2011-03-02 17:01:08)
标签:
分类:
七巧板在颜色词教学中的出彩应用
黄玉凤(泰国)
关键词:七巧板 颜色词教学 小学 汉语 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凉假休息,苏达娜迎来了2010年下学期的教学。在各班的第一堂课汉语课上,我给孩子们发了奖状,同时复习了上学期所学的内容。“新学年的第一堂新课,能不能上得更特别一点呢?”我寻思着。翻开教材(《体验汉语》小学版第一册)继续上学期没有教完的课文,正好到第七课颜色词的教学。
颜色词这个主题,我已经在幼儿园上过,在新课与复习课上都交叉利用着彩纸、彩色粉笔、彩笔、中国结绳、彩珠以及教室里的现成颜色资源,学生的反应不错,但最终的记忆检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比数字、动物名词等,孩子们记得更艰难。“小学班的颜色词是否也那样教呢?应该还不错。孩子大一点,应该比幼儿园的掌握速度更快一些。”我一边想,一边翻看着教材。翻到最后一面的活动项目(见图一),我再次看到了七巧板。这让我回想起几个月前在幼儿园的七巧板教学探索。当时,我用彩纸制作了七巧板用于数字教学。把数字一到七分别写在一张纸板上,试图通过带学生们拼图形实施数字教学。忙活了大半个周末,满心期待地走进孩子们的课堂,结果弄了个稀里糊涂。一面因为我的泰语贫乏,学生听不懂我的指示语,一面因为孩子们太小,还没有习惯一步步跟着老师做,他们一拿到纸板就开始自己捣鼓,薄薄的七巧板瞬间都变成了猫耳朵,至于跟着我拼出各种造型,其难度可想而知。 “幼儿园的孩子玩不了七巧板,小学的孩子应该可以玩。这样我不但可以很好地实践全身反应法的教学思路,而且可以结合到中国文化的教学。”想到这里,我再次为七巧板而兴奋起来。虽然这次的道具制作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为我必须把每套七巧板布置出七种颜色,也就是说每个形状需要分别裁剪。“只要能上好课,时间不是问题。”于是我花了两天空余时间,做了60套七巧板,同时熟练地记下鸟、老鹰、房子、奔跑的人、船、飞机、兔子等将要向孩子们“秀秀”的图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俗语虽然用在教师身上比较夸张,但我还是暗地里给自己记了一功,以资鼓励。微笑着走进小学六年级的课堂,首先要做的自然还是点名。孩子们各自的中文名已然记得很顺溜。5分钟的复习之后,进入了新课教学。我拿出一张彩色纸板问学生:“si a ray ka(什么颜色)?”“si de ka(红色)。”学生齐声答道。于是我把纸板翻转,露出
二字及其拼音,“pa sa zin(汉语), 红色。”这样导入就算完成了,然后带读,纠音。八个颜色词不算少,(还有黑色,没有黑色彩纸,故没法放进七巧板。)花了大约8分钟的时间。重头戏要开场了。
当我拿出一大袋七巧板,学生们看着这花花绿绿的东西,都惊奇得睁大了眼睛,窃窃私语地讨论老师拿的是什么。“ok, fang. 黄老师za hai tuk ko neng.set lew, hai 黄老师.me ga sua suan. Kaw zai mai ka?(好,听着。黄老师会每人发你们一套。做完之后要还给老师,跟我现在给你们的一样,不能弄坏了。明白了吗?)”“kaw zai lew ka(明白了)!”孩子们都迫不及待了。
分发完七巧板,我让学生把课桌桌面清空,跟我一起取下回形针,然后把各色纸板认识了一遍。接着做什么呢?学生看着我打开了一瓶胶水,在黑板上一字排开地贴上白色底纸。“ok, tam duai. 黄老师sai do ni, phw ku sai ti do(好,跟着老师一起做。黄老师在这黑板上做,你们在书桌上做。)”孩子们跃跃欲试了。“黄老师au 蓝色, jou lai ka?Chu hai du!(黄老师要蓝色,在哪里?举起来!)”学生有些犹豫,试探着举起一张。我重复着“蓝色蓝色”,终于有学生举对了,我夸张地竖起大拇指表扬了她,“很好!Di ma ma, ok, sai do ni.(很好,嗯,放这里。)”我把蓝色的正方形贴在了底板的左上方。学生跟着做好,然后按部就班地一张张贴去。最后一张粉色纸板一贴上,学生顿时亮了眼,我问他们:“这是什么?”“这是狗!”学生齐声答道,脸上写满自豪,这可是他们第一课学的句子。我下堂检查他们的战果,大部分孩子都拼得很准确。依照同样的程序,我们依次拼出了老鹰、房子、船、飞机的图形,看孩子们意犹未尽,我问他们要不要再拼一个,他们齐声答“要!”于是我们又拼了个奔跑中的人。过程中我发现:这堂课,连平时最调皮的学生也参与进来了,摆得不亦乐乎。才拼到第三个图形,就有不少学生能准确地举起我要的颜色。我喜在心里,孩子们乐在脸上。
时间差不多了,我在最后的时间里附加了一项孩子们已经熟悉的游戏:红色蹲,红色蹲完绿色蹲。结果发现这一次他们的犯错率大大降低,也就是说已经把颜色生词基本装在脑子里了。
孩子们最后的任务就是写了,看他们那架势,比往常更卖力。最后复习一遍之后,我一声“再见”结束了整堂课。孩子们照旧涌过来,帮我收拾东西,要送我到办公室。看到我打印的七巧板拼图图样,都抢着要再看个究竟。一个男孩儿跑过来满脸赤诚地问:“kru krap. Hai pong neng, pong tam ti ban, dai mai krap(老师,送我一套,我回家玩,行不行)?”当然可以,让他们喜欢上七巧板是我的一大目标呢! 附:
图一:《体验汉语》小学版第一册 教材截图 p51
图二:七巧板拼图 (1)乌龟
(2)
(3)
(4)
(5)兔子
(6)人
(7)狗
(8)老鹰
附:图片请参看博客图片中的七巧板篇 视频见令一篇博文链接。 分享
禁止转载
已投稿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后一篇:
评论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记住登录状态
昵 称:
分享到微博 验证码:
匿名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
后一篇 gt;  
 ***: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盜 霨0哱0泙/顦 傱嗾:ㄐ汼M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