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求解通货膨胀】那夜莺好用吗?还是那红焰好用啊 大家为我挑选一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专题: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2008-10-8 11:01 评论(31) 秋之豪兴 当然,也有喜秋的。秋是美妙的、神奇的,因为秋给了万物以活跃的、饱满的神韵。更重要的是秋气以励志,秋色以冶情,景随人移,色由情化,在这一点一面上勾起人们的勃勃生气,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无穷力量和英雄豪气,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沁园春·长沙》——秋的赞歌 《沁园春·长沙》是***主席登上诗坛的第一首词,抒发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该词置于卷首,为***的诗词世界拉开序幕;同时,它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同类题材的压卷之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   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翻阅***诗词,觉得对秋天似乎情有独钟,大约是因为秋天寥廓、苍凉、大气,与战士的胸襟和英雄的气概较为吻合。***诗词的开卷之作,就是一首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   ***赞美的秋天,是一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山”“林”“江”“舸”“鹰”“鱼”这大自然中的“万类”,均在这“霜天”中“竞自由”,逍遥自在,得其所哉。“虽万类之众多,独在人而最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他们却没有自由!于是诗人为之“怅寥廓”,在这“寥廓”的秋天,诗人的惆怅像秋天一样“寥廓”,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类,不禁像“天问”的屈原一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屈原“天问”时,等待“天”的回答。而诗人设问时,***是了然于胸的,那就是:他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将唤起民众来主宰沉浮。由于当时革命形势不甚明朗,所以诗人“怅寥廓”。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诗词的开卷之作怎么没提国家和人民?其实,那“问苍茫大地”,不就是问我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吗?诗人因不能“竞自由”而为之“怅寥廓”的,不就是我那不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吗?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结,与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和历代慷慨悲歌的青少年诗人是一脉相承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再回到那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吧,他们是诗人的好友,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们将为中华民族“竞自由”,为苍茫大地“主沉浮”!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是很有兴味的。历代青少年诗人,大多以“万户侯”为目标。爱国诗人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南宋杰出词人刘克庄醉后仍感叹“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诗人***反其意而用之,表示与旧世界的彻底决裂。   在***的诗词中,该词是各方一致赞誉的,其艺术成就多有论述,下面讲一点独特感受。 当我们品味该词时,最初会觉得,从“独立寒秋”至“鱼翔浅底”是一幅湘江秋色图,一位青年在湘江边欣赏秋光,一切仿佛是静止的,凝固的,青年仿佛千百年前就站在那里了。他是谁?在想些什么?他是被贬长沙的贾谊?在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的湘江凭吊屈原?想象的时空是无限的。而“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如奇峰突起,使上述一切都动了起来,活了起来,那看似千年凝固的“万类”和“霜天”,原来并没有凝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天上地下,它们都在“竞自由” !动静切换是这样的自如,动静反差是如此强烈,而这一切都由那看似信手拈来的“竞自由”三个字完成了,说是“神来之笔”当不为过吧?作为对比,我们来看一下柳永的《望海潮》。其上阕铺陈“钱塘自古繁华”,下阕描绘了一幅西湖秋色图:“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随后是“千骑拥高牙”的达官出游图。最后归结为“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虽有人物动作,但只是静态写生,词句华丽却缺少灵魂。   好一个“竞自由”,它浓缩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物竞天择,自由平等正是那个时代的追求。在全词中,这三个字不仅完成了动静切换,而且承接了由“万类”到人类的转换。随后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全词推向高潮。   如果说上阕动静有度,则下阕就是张弛有致了。前边的许多句子,初看不过是记述少年游冶之事,是浪漫的,轻松的,悠闲的。“曾记否”三字如猿臂舒展,随后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弯弓如满月了。回头再读前边那些看似随意的句子,则顿时充满了张力,那是风华少年为人类“竞自由”的英勇斗争。在这里,只需举出新民学会和《湘江评论》就足够了。   融豪放和婉约于一体,是该词的一大艺术特色。如果只看静态,该词堪称婉约大师的杰作。静观***的“湘江秋色图”,想必不会逊色于柳永的“钱塘秋色图”吧。而***的“湘江秋色图”一旦动了起来,柳永恐难望其项背了吧?写到这里,顺便看看辛弃疾一首著名的词《水龙吟》,也是写秋天的。开头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随即笔锋一转,写青山“献愁供恨”,继而“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悲叹 “无人会,登临意”,最后是杜鹃啼血,“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烈士悲秋,惟此为最,令人不忍卒读。婉约派指该词过于直露,但词人国恨未雪,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恐怕很难含蓄了。稼轩词豪而含悲,豪而含恨;***词则豪气干云,豪情贯日,盖时代和际遇使然。   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自由是灵魂,秋天的万物因“竞自由”而充满生机,风华少年因“竞自由”,为自由奋斗而英气勃发。   《沁园春·长沙》是诗人***的开卷之作,实际上是诗人改造旧世界的宣言书,但诗人寓动于静,寓张于驰,其锋藏而不露,其势引而不发,其词雅而不激。诚如古人所言,引而不发,跃如也。 2008-10-8 14:26 《秋魂》--寻求歌咏“秋”的方式 刘增山的散文《秋魂》让我们从几乎无法自拔的哀思怨绪的沼泽,振羽飞向响晴亮丽的晴空。文章语言优美、内蕴含蓄丰厚,作者以哲理的内涵,以新颖的角度,以独特的体察为我们勾勒出实室在在的秋的画卷,从而揭示出秋之魂:成熟、博大、奉献、超脱。 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一个丰厚的收获?因为它有一个成熟的头脑。--题记
                               
秋 实   
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了;
  不是雨,我怕早已干瘪了;
  不是光,我怕早已苍白了;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了。
  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
  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
颜 色
秋是什么颜色呢?
  谷子说:秋是***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高梁说:秋是红色的,我就是叫秋气染红的。棉花说:秋是白色的,不然,我那里会有这银装素裹呢?墨菊却说:秋天是黑色的,我开放的花朵就是明证。松柏说:秋和夏没什么区别,都像我一样青翠……
  秋天听了摇摇头说:不,不,我是五彩缤纷的。如果我只属于一种颜色,那秋天该是多么单调啊!秋风
  有人说,秋风是冷酷无情的,抱怨它吹跑了树叶,吹落了果实,吹掉了种子,说它吹走了一个勃勃生机的世界。
  人们啊,你可曾想过这样的道理吗?
  如果说不是秋风将树叶吹落梢头,那片片叶子不是要被严冬所撕碎了吗?如果不是秋风把果实卸下高枝,那果实不是要被冰雪所吞噬吗?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延续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萌生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存的家,使它保存了生命的胚胎。
  感谢秋风吧,别曲解了它那一片保护生命的慈母般的心肠。 秋 叶   
飘悠悠,飘悠悠,盘旋的秋叶在落下之前,似乎忧心忡忡。
  秋叶呀,你是怕人们忘记了你的贡献吗?不会的,人们不会忘记你一生的苦累劳作。不会忘记你夏日献出的绿荫,秋天献出的收获。秋叶呀,你是在哀伤自己生命的短促吗?不要这样英雄气短!你的灿灿一生并不会随着秋的到来而结束,殷实的种子已带着你的希望,向春天奔去了。秋叶呀,你是惦记那失去叶的枝头会被冰霜所冻煞吗?不会的,它在你的养育下,早已不是昨日那弱不经风的骄儿女,而长成了铁干虬枝的大丈夫。
  飘悠悠,飘悠悠,秋叶依然在那里盘旋着,它似乎既不留恋枝头,也不忧虑命运,而是在寻觅自己的归宿。它是在想:既然生命已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开头,就应当有一个不寻常的结尾。
秋 土   
春天的土地是温馨的,它使万物萌生;夏天的土地是热烈的,它使生命拔节;秋天的土地则是诚实的,它用收获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
  如果你种下的是莠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杂草;如果你种下的是秕子,秋天收获的一定是糟糠;如果你什么也不种,秋天收获的则是一片空白。
  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蜜糖。
  秋说:人们啊,在你播种时,最好先想想秋天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吧。 秋 景   
春天了,当大地受到大自然宠爱的时候,它的门前涌来了那么多宾客。
  黄莺来了,为大地唱着殷勤的歌儿,以求得大地的喜爱;蝴蝶来了,为大地舞着谄媚的翅膀,以求得大地的欢心;花儿来了,为大地披红戴绿,以求得大地的青睐;杨柳来了,对大地情意绵绵,以求得大地的亲昵。
秋天来了,当大地在酷霜下失去宠爱时,昔日盈门的宾客却纷纷离散,黄莺哑了,不知飞到何处;蝴蝶躲了,变成蛹藏到地下;花儿谢了,向大地收回了那红裙绿衫;杨柳枯了,洒给大地一片片冷漠……
  不平的秋风拍着大地劝告说:来年,再也不要理睬这些薄情者啦。
  大地淡然一笑答道:如果那样,我不也变得一样薄情了吗?   “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一个丰厚的收获?因为它有着一个成熟的头脑。”在文章开头的题记中,作者就把自己对秋的赞美之情毫不保留地呈现给了读者,并且在行文之中,一层层地把现实生活中的秋到意识形态中的秋展示出来。“秋实·秋色·秋味”这三节可以说是实写:成熟的果实经历了风吹雨打,光照日晒;装扮秋天的色彩缤纷美丽;酸、甜、苦、辣各种味道更是融人秋天的收获之中。  “秋风”和“秋叶”不仅从表层对秋进行描写,更对秋的内在品质进行发掘。欧阳修笔下那使“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秋风,变得仁慈多情;那飘落的秋叶也不再把秋带人“满地黄叶,秋声四起”、“其声凛冽”、“其意萧条”(元好问《秋声赋》)的景象之中,它默默奉献,化作春泥,以期有一个更美的明天。   “秋土”和“秋景”让我们感受到土地不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有机物无机物的聚合,而是孕育并呵护万物的母亲。她的胸怀是如此温存、慷慨。同时她还让人们领悟到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这不正是慈母般的情怀么?秋天的景既暗示着秋本身是成熟的,也印证了作者题记中所言“它有着一个成熟的头脑”,它有着一颗博大的胸襟,这就是秋魂。   品读《秋魂》,为作者那优美的文笔,细腻的描述所吸引,更为作者那种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所折服。由传统意义上的“悲秋”到《秋魂》中的“赞秋”,可以看出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正是“秋魂”之所在。   
亮点探究
  1.“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过光照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这两句所蕴涵的深意是:不经过风吹雨打,不经历艰难困苦,是达不到理想的彼岸的,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在我的收获里,充满着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不信,就请去问问那饱经忧患的庄稼人吧!”这句话给人的启示是:要想有一个丰收的秋,必须有一个勤劳的春,如果虚度年华,不去奋力拼搏,那么就永远没有成功的一天。   3.“既然生命已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开头,就当有一个不寻常的结尾。”这“不寻常的开头”和“不寻常的结尾”指的是:秋叶一生劳作,无私奉献,抚育枝条。如今,当神圣的使命已完成时,它又悄然离开枝头,化作肥沃的土壤,报答大树的恩情,为来年的丰收作准备。正是“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人们啊,在你播种时,最好先想想秋天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吧!”这句话给人的启示是:正如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希望将来有一个好的收获,就必须播下诚实的种子。不然,等待你的只会是一片荒芜。   5.“秋天听了摇了摇头说:不,不,我是五彩缤纷的。”由秋天的五彩缤纷可以联想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仅有一种色调,那生活该是何等苍白无力。   6.《秋魂》中个人情态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古来悲秋的诗文颇多,以秋景人诗人文者更多,但一般都是借秋来抒发或烘托萧瑟、肃杀、冷峻、悲怆的情感或氛围。杜甫的《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都属此类。至于以秋来表达凄清、悲切的作品,也是相当丰富的。《秋魂》也是借秋抒情,写实写虚,写轻盈写成熟,都一反前辈关于秋的立意,而赞美秋的多姿多彩、多滋多味,从深层次上探讨了生命的来源、生命的尊严和生命的责任,成功地将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如行云流水般地展示出来。   7.《秋魂》有序转换的变化之美:文中的题记与七个小节有序转换,形成了一种摇曳之美。题记统领全篇,“秋实”延伸出“秋色”、“秋味”,“秋风”引领出“秋叶”、“秋景”,由对生命表象的探讨深入到对生命来源及其尊严的理解。这本是有序的结构,但文章在表述过程中,又将之打破,造成文本阅读与欣赏习惯的对立,呈现出一种文化之美。同时,文章在行文过程中三种人称不断转换,在形式上推进了这种由有序转换所形成的摇曳之态。 2008-10-8 14:36 《团泊洼的秋天》--抒发革命激情与理想 《团泊洼的秋天》写于1975年9月。郭小川在高压下进行英勇斗争的真实记录,是充满革命战士豪情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响亮诗歌。 秋风象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         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
        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
        向日葵摇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蝉声消退了,多嘴的麻雀已不在房顶上吱喳;
        蛙声停息了,野性的独流减河也不再喧哗。
        大雁即将南去,水上默默浮动着白净的野鸭;
        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暑热还藏在好客的人家。
        秋天的团泊洼啊,好象在香矩的梦中睡傻;
        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一般羞羞答答。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这样静静的吗?
        全世界都在喧腾,哪里没有雷霆怒吼,风去变化!
        是的,团泊洼的呼喊之声,也和别处一样洪大;
        听听人们的胸口吧,其中也和闹市一样嘈杂。
        这里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但人人都在***炮齐发;
        谁的心灵深处——没有奔腾咆哮的千军万马!
        这里没有刀光剑影的火阵,但日夜都在攻打厮杀;
        谁的大小动脉里——没有炽热的鲜血流响哗哗!
        这里的《***宣言》,并没有掩盖在尘埃之下;
        ***的伟大号召,在这里照样有最真挚的回答。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在战士的心头放射光华;
   反对修正主义的浪潮,正惊退了贼头贼脑的鱼虾。
   解放军兵营门口的跑道上,随时都有马蹄踏踏;
   五·七干校的校舍里,荧光屏上不时出现《创业》和《海霞》。
   在明朗的阳光下,随时都有对修正主义的口诛笔伐;
   在一排排红房之间,常常听见同志式温存的夜话。
   ……至于战士的深情,你小小的团泊洼怎能包容得下!
   不能用声音,只能用没有声音的“声音”加以表达:
   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不怕污蔑,不怕恫吓;
   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
   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
   一切可耻的衰退,只能使人视若仇敌,踏成泥沙。
   战士自有战士的胆识:不信流言,不受期诈;
   一切无稽的罪名,只会使人神志清醒,头脑发达。
   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一切额外的贪欲,只能使人感到厌烦,感到肉麻。
   战士的歌声,可以休止一时,却永远不会沙哑;
   战士的明眼,可以关闭一时,却永远不会昏瞎。
   请听听吧,这就是战士一句句从心中掏出的话。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那样静静的吗?
   是的,团泊洼是静静的,但那里时刻都会轰轰爆炸!
   不,团泊洼是喧腾的,这首诗篇里就充满着嘈杂。
   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坝下,
   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选自《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团泊洼的秋天》写于1975年9月。当时,郭小川受到“四人帮”及其余党的残酷迫害,被非法关押在天津市郊静海县团泊洼干校隔离审查。但这一切并未动摇诗人久经战斗考验的坚强意志。他以“是战士,决不能放下武器,哪怕是一分钟;要革命,决不能止步不前,哪怕面对刀丛”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在***关于《创业》批示的鼓舞下,写出了《团泊洼的秋天》、《秋歌》等投***匕首式的诗篇。这两首诗是诗人在高压下进行英勇斗争的真实记录,是充满革命战士豪情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响亮诗歌。   此诗有其巧妙的艺术构思。诗人一扫前人的“悲秋”老调,从描绘秋天景物入手,借景抒情,寓动于静,意在渲染一个极其宁静的气氛,以反衬人们内心世界的并不平静,大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势,从而起到了深化全诗主题的作用。继具体描绘秋景之后,诗人转而深沉发问:“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这样静静的吗?”“谁的心灵深处——没有奔腾咆哮的千军万马!”“谁的大小动脉里——没有炽热的鲜血流响哗哗!”充分表达了在自然界宁静的外表下,人们心中蕴蓄着的激烈的斗争和生活在干校内的革命文艺战士对江青一伙的反抗情绪。接着,诗人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句式直抒胸臆,高歌战士特有的性格、抱负、胆识、爱情,充分抒发无产阶级战士的革命情怀,表达亿万人民对“四人帮”的无比愤慨。这些警句,既是诗人高尚品格的自我写照,也是对所有无产阶级战士革命品质的艺术概括。最后一节采用象征手法,预言江青一秋的必然垮台和革命人民的必然胜利,寓意深刻含蓄,让人回味无穷。(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中某些用词和提法今天看来未必妥当,明显属于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   “长句体”为郭小川在诗歌艺术形式方面的独特创造。诗人从60年代初创作《厦门风姿》、《甘蔗林——青纱帐》开始采用这种诗体,以后则与其它诗体交错使用,1975年所写《秋歌二首》已将这种诗体推向成熟的境地。诗人学习我国古代楚辞、汉赋,采用铺陈排比的长句体式,看似有点“散文化”其实有其自身的规律:集短为长,将几个短句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长句,且都保持二十个字左右,显得较为整齐对称,同时注意押韵,既便于抒发诗人激越浩瀚的战斗豪情,又能形成较为整齐、押韵的诗体形式。   
郭小川
(1919--1976) 共和国第一代杰出诗人。从1955年发表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开始,诗人进入了旺盛的创作期。以后他先后写了《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等叙事诗以及抒情诗《望星空》。其中《将军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是建国后长篇叙事诗的优秀作品。60年代,他创作了《厦门风姿》、《乡村大道》、《甘蔗林棗青纱帐》、《青纱帐棗甘蔗林》、《祝酒歌》、《西出阳关》等一批作品,形成了自己雄浑而深遂的艺术风格。“文革”期间,他创作的《团泊洼的秋天》、《祝寿》、《秋歌》,怀有隐忧,深沉而悲慨。   郭小川诗作的总体特色是:具有鲜明的时代光彩,闪耀着哲理的火花。   在艺术表现上,他创造地继承感物言志的古诗词传统,还就诗的格式进行了各种尝试,楼梯式、自由体、新辞赋体都在他的诗中得以挥洒自如地应用。 2008-10-8 14:37
郭小川的喜欢。。zz025
2008-10-8 14:37 秋之别样 北方的秋或许比南国的秋来得灿烂,来得热烈,但是,北方的秋常常如昙花一般,在瞬间的绚
烂之后就褪色成记忆。南国的秋却如一个渐入佳境的女子,在不经意中悄然散发出种种柔和的妩
媚,这种含而不露的韵味绝对比北国的秋更为让人迷恋。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故都的秋》,作者以深情的的感触,及细腻的的描绘给读者勾勒出一幅北国秋景图,使读者禁不住要爱上故都的秋了。
  这堪称是一篇描写秋情、秋韵的美文。《故都的秋》是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情颂歌。
  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扣住故都的秋“清、静、悲凉”之特点来描写故都的“秋味”、“秋意”,以抒发自己的“秋情”。如他写“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里对北国之秋的深厚之情溢于言表,当然,不逢北国之秋犟劲十余年了。更是作者热盼北国之秋的急切所在。
  为了引起读者的共鸣,对故都之秋那份神往之因,作者选择了具有代表性和富有特色的秋花、秋草、秋蝉、秋雨、秋实等景物,把故都之秋烘托的绚丽而彩姿,那清静且悲凉之情韵,含蓄且坚韧的品格,自然而然抓住了读者的心弦。接着笔锋一转,写到南国之秋像“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这巧妙的对比,都是为了渲染作者对故都的那份赤子之爱,而这不正是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颂扬吗?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道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象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者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岐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人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   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者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
(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7岁入私塾受启蒙教育。后到嘉兴、杭州等地中学求学。由于聪颖好学,少时已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3年赴日本留学,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著作。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 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游记。 2008-10-8 14:59 农人的秋天 那些镶着衰草的边的麦田里,初生的麦苗柔弱无骨,秋风一起,它们满地里摇曳着。麦田是秋天田野里一道鲜活柔美的风景。农人会不时地走到地边,象哲学家那样对他的播种来一番辩证的思考。 高楼大厦隔断了我们的视线,我们很少能看到田野的容颜了。翻翻日历现在应该是秋天,可是大街上飘飞的裙角,使你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季节的感觉。要感受真正的秋天,还是要走到乡下去!   在乡间,有些野菊花已过了热闹的时候,只在花茎的梢尖上,还有些花儿意犹未尽地懒懒地放着。可是你不用着意,空气中花儿的浓香自会扑鼻而来,那是野菊花的浓烈的气息,它会在空气中缠绕到冬天真正来临,然后被冰冷凝结沉入地下。在堰上、坡上,那些抖落了浑身叶子的枝丫上,会或擎或挂着点点碎红,那是无名的野生植物在证明着生命的经历……在寒冷还没有进行最后收割的时候,自然仍在浓烈地释放着它的热情。   这个时候,农人还有许多要做的事情。   柿子熟了,红彤彤地挂满了柿树的所有枝丫。而这些晚熟的果子,都不是珍贵品种,所以才躲过了贪嘴的孩子。   收获的农人用长长的夹杆,把那透亮的果子一个个夹下来。夹到最后的时候,他会留下那顶梢的几个,给秋寒中瑟瑟的老鸦来吃,据说这样可以使来年的果子更多更好。我想农人在祈盼丰收时也赠予了自然一份亲情。收回家的柿子,不久就会成串地挂在农家院子的树上,或是被收在向阳的台阶上。为时不久,你走进随便一户人家,都可以吃到蜜一样的红柿子或耐口的柿饼。   红薯也熟了,在浓密的藤蔓的覆盖下,红薯们汁液饱满,它们挤破地皮,要走向呼吸自由的地面。农人用镰刀刈去藤秧,然后认着垅一窝窝刨了开来,红薯们幸福地挤着堆,然后被农人一个个抹去身上的泥土。这此红薯们经过农人的挑选,然后下进地窖里保藏起来(或者有幸走进城市,这些薯们就会身价倍增)。在整个冬天里,农人围着火炉取暖闲话的时候,就随手丢两个红薯到炉膛里,不一会儿,整个村庄就都飘飞着诱人的薯香了。城里人也爱吃烤红薯,但无论如何也吃不出乡间那种浓香的滋味。   那些镶着衰草的边的麦田里,初生的麦苗柔弱无骨,秋风一起,它们满地里摇曳着。麦田是秋天田野里一道鲜活柔美的风景。农人会不时地走到地边,象哲学家那样对他的播种来一番辩证的思考。   农人每天到地里去,他们把枯败的桔杆一点点收拢到地头,把衰草一点点拔掉了,让历经了生长辛苦的土地重新获得梳妆后的自信的美颜。直到气候入了九,田间的农夫才会少到极致。   经历了秋天的收获,农家的院子就成了一位盛妆的美妇人了。而她的内在可能更丰厚。   要感受真正的秋天,还是要到乡下去。 2008-10-8 15:00
要感受真正的秋天,还是要到乡下去。----------------------------------------------同意。
2008-10-8 15:01 南国的秋天 南国的秋天,郊外林中夜莺声声,清脆动听,树木花丛中,小鸟啭鸣,赏心入耳。伴随南国之秋而来的天籁之音美妙极了。而疏落的蛙声,稀弱的蝉鸣似乎传递夏天季节的离去,骤雨的停歇,鸟儿的歌唱则告诉南国秋天的开始。 秋天又来了,时光就这样悄悄地不经意间地从你身边溜走。我是在屋外草丛中攒出头来的那朵小小***的野秋菊才感受到秋又来到人间了的。   在南国,夏季来得太漫长了,以致秋天的出现总是比北国晚些。然而,南国之秋是不会与夏天混淆的。   南国的秋天不再是酷热难熬的气温,人们不用整天呆在空调房里,你可尽情享受海风调节舒适的自然“空调”;南国的秋天不再是放射灼人的紫外线,皮肤被晒得火辣辣的,阳光给人的感觉是柔和抚媚的;南国的秋天不再是肆虐的台风,狂洒的暴雨,秋风给人的感受是清爽惬意的;南国秋天的天籁之音与夏天截然不同,它不是频繁的雨季和水洼上杂乱哄叫的蛙声,不再是闷热午间的烦躁与震耳欲聋的蝉鸣,秋风引来思归的候鸟南飞;南国的秋天,郊外林中夜莺声声,清脆动听,树木花丛中,小鸟啭鸣,赏心入耳。伴随南国之秋而来的天籁之音美妙极了。而疏落的蛙声,稀弱的蝉鸣似乎传递夏天季节的离去,骤雨的停歇,鸟儿的歌唱则告诉南国秋天的开始。   秋夜的郊外是静谧安宁的,且透出阵阵野花杂草的清香。盛夏蒸腾的气浪被秋天清爽的气息征服了。曾是辉煌、活跃的夏季此刻已变为静穆、成熟的秋天。   大凡古今中外的文人学士对秋天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人生不同的境遇,借秋抒发个人的情绪,有悲秋的,也有赞秋的。由于我国古代文人大多对政治腐败的封建统治不满,愤世嫉俗。因个人命运不济而怀才不遇,故借秋天寂穆萧刹情景抒发个人悲秋的情调。如杜甫《登高》诗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可见,杜甫一生困苦潦倒的境况,在秋日登高悲秋惨淡的景象中一目了然。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其难舍离情在冷清寂寥的秋天映衬下,更显得情绪沉郁悲切。欧阳修的《秋声赋》描绘秋天的情景为“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将其个人的忧思融入烟霏云敛,山川寂寥的秋声之中。徐志摩在他的散文《秋》中,把落叶比作衰败和凋零的象征,其情调几乎是悲哀的。   北国的秋天来得清静、寂穆、惨淡。故不少文人学士描绘北方的秋是深沉的、幽远的、萧索的。笔者金秋时节曾在北方呆过。的确,北方的秋正如郁达夫笔下所描绘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其实,北国的秋与夏的区别太明显了。如树木的颜色反差很大,一到秋季,北方的树由绿变黄了,树林一片金黄,辉煌璀璨,在阵阵秋风扫荡下,片片黄叶纷纷扬扬飘落大地,尤为壮观。而南国秋天的树木仍然是绿色的。任凭秋风吹拂也不会轻易凋谢坠落,它献给大自然的是永恒的绿色。   南国之秋又是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乡村里,是一片金灿灿的稻浪;山坡上,是遍野黄澄澄的柑子;瓜棚上,攀满缀滕成熟的瓜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名句所指的“婵娟”就是中秋的月亮。在南国,秋天的月色不再是朦胧的,秋高气爽的月亮是皎洁明亮,清辉溢耀的。秋月,更催人对远方的亲人、朋友的思念……   噢!秋天,你是深沉的、成熟的、收获的季节。我喜爱秋天,赞赏秋天。更依恋南国家乡的秋天。 2008-10-8 15:02 高原的秋天--鹰的视野 鹰拒绝不了眼前的充盈,在河床上奔走的羊群中,曾经为秦朝的宫阙汉朝的玉玺而纷飞扬荡的烟尘此刻也积聚下来,平川是高原上最富庶的地方,哪儿曾经有过牛羊的欢叫就有现在的机器轰鸣,飞翔在西部,犹如搏击在生命最激越的江河中。风沙和烈日,大漠和绿洲,明净和神秘,这就是西部的秋天,这就是西部高原之鹰的所见。 在高原褶皱的肌肤上,很多红土被树木掩盖着。在秋天静穆而纯蓝的天空中,有只鹰从树林中飞起,飞往这寂寥而幽深的天空,迎着习习吹来的凉风,鹰翱翔于高原和蓝天之间。   盘旋在高原的上空,如同盘旋于生命自在的河流,从身边微微掀起羽毛的风里,鹰感觉自己正徐徐地从高原的天空中飞过。   秋空下静谥着红黑色土壤,证实着这个古老高原的存在。只要生命在延续,就阻挡不了它的奔突和演绎,有着青枝绿叶的繁茂,必然迎来秋天的遍地金黄。矗立在秋天的田野,元谋人的巡猎仿佛在一瞬中就让我们亲切起来。
  一沟一壑之间,涌动着山脉起伏连绵的肌肉,形成力量的延伸。河流也在延伸,高原却是起始点,那些遍布灵光的雪山,天空更突出的深蓝。佛说,他在这儿居住。   秋天的高原保持着盘亘不化的雪水,在鹰的视野里延伸到及至。河水从上游流下来的时候,带着哗哗的清脆,雪莲这种纯洁的植物长在根本脱离于土壤之外,在玉龙雪山上有一种称为雪茶的植物,它在植被上生长,和冬虫夏草一样,具有降压和谢火的独特疗效,最好不要惊动这高原。   河流是自在的河流,自在如美丽神奇的三江并流,自在如奔涌而泻的壶口瀑布,自在如佗佗河若隐若现,总之高原上的河流,有什么章法呢?在鹰的眼里,很多生命就在这个地方繁衍,它看到秋天金黄的玉米林,看到一个皮毛光滑的野兔循迹于秋天多种色彩的灌木中去了。   遥远的声音传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高原就是这样,以拥抱的姿势证实着一种生存状态。"山间铃响马帮来。"即使是最茂盛的森林中,都不会因懊热的汗水而孤独。信天游是男子汉从心田中出来的歌曲,把满山的黄土震得狂舞。《青藏高原》显示着一种辽远和广阔,在女高音歌手的歌声中引导着灵魂的栖息。 《小河淌水》存在于一个神秘的河畔,那唱歌的女子犹如当晚薄明的圆月让人思念。这些歌曲,都是属于高原上的歌。   很多人把高原之旅当作灵魂之旅,用雪水洗涤过的眼睛更清亮,更能透过喧嚣的尘世,看到人生的淡静和智懿,鹰也是这样,亲近于阳光的盘旋让它一次次激奋,不时愉悦地发出啸鸣。   自由对于高原上的人来说,是一种接近于母体的生存状态,犹如在母腹中游弋。大多数人选择在高原上,喝着奶茶,唱着辽远而宽阔的歌,和天空下悠悠白云飘动,和草地上翻滚的羊群游走。这样的生活还有些许散漫,却让人一生不曾感到乏味和厌倦。   洁白的哈达在鹰的眼里尤其熟悉,它不止一次地看到呈现在阳光下,呈现在笑脸前,呈现在婉转的歌喉中,于是马儿肥了,羊儿壮了,酥油茶的香味飘荡得到处都是。   高原上奔走着天下最为剽悍的羊马,牦牛依然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高原的顶峰行走。鹰在高空中以窥视的洒脱注视地上的一切,那些红脸蓝衫的藏族少女将一生守侯在这高原上,永远熟悉着草叶的露珠和牛羊。   高原实质上是由连绵不断的群山组成,在山和山之间形成无数的草甸、坝子,置身于高原,就象走进故乡,故乡距离大山最近,大山离山顶的白云最近,和山上流下的综综泉水最亲,空气特别清新和舒畅。   鹰远远地翱翔在山村的上空,村落里鸡犬相闻的声音还不足以让它靠近,它习惯在遥远的天空俯视。鹰看到从村落里进进出出劳动的人们,鹰看到一个壮实的小孩,牵着一头黄牛行走在村口的梳斜的树影中。   阳光是万物生长之源,加上水和土壤的地方就适合人居住,农作物在清晨醒来的大山里淋着露珠,在不断地往上攀伸。转眼之间,山坳、箐沟,到处流晃着瓜果的金黄和子粒的实在。   作为最接近于阳光的土壤,高原上生长着最坚实的树木,胡杨经常作为神话故事里的魔杖被人们所认识,正是这根魔杖的指引,鹰看见敲开可可西里积淀于沙土中的古老城门的辉煌一瞬。   在碧波荡漾的高原明珠里,生存着很多更接近于原始状态下的生物,对它们的思索,不是回归,而是让人们思考眼前的存在,从而珍惜,发扬光大,千古流芳。   飞翔在高原,鹰为眼前的神秘而倾倒,在阳光下遍布绿色的林子里,飞动着五彩的孔雀,阵阵清脆的鸣号,把山野中庞然大物也引领出来,悠闲的脚步穿梭在橡胶林和金黄的玉米林之间。   鹰拒绝不了眼前的充盈,在河床上奔走的羊群中,曾经为秦朝的宫阙汉朝的玉玺而纷飞扬荡的烟尘此刻也积聚下来,平川是高原上最富庶的地方,哪儿曾经有过牛羊的欢叫就有现在的机器轰鸣,飞翔在西部,犹如搏击在生命最激越的江河中。风沙和烈日,大漠和绿洲,明净和神秘,这就是西部的秋天,这就是西部高原之鹰的所见。 2008-10-8 15:03 秋天是繁华的终结,萧条的前奏。蓝天、白云、清风、南雁,我们醉心于文人笔下秋天的和谐、恬静之美,但他们写到的落花、黄叶、枯枝,寒蝉,又时时让我们没法逃避秋的悲凉!秋到底是美的篇章,还是哀之悲歌?我们似乎从秋的到来看到了冷漠与苍白,但我们并没有因为秋而更加不快乐。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008-10-8 15:04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Proce ed in 5.735102 second(s), 6 queries, Gzip enabledTotal Hits :39060
Categories
Archives
Blogroll
Archive for the '***背后小故事' Category
07 01st, 2011
Author:
曾说自己不敢去中国是因为中国有齐白石在的西洋艺术家是谁?
A. 安迪华荷
B. 达利
C. 毕加索
-----------------------------
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1956年6月张大千曾去拜访毕加索,三次而不得接见。张大千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画家,最后还是见到了毕加索,毕加索不说二话,搬出五本画册来,每册有三四十幅,张大千一幅一幅仔细欣赏,发现全是毕加索使用毛笔水墨作的中国画,且都是仿齐白石老人的笔触和画风。毕加索对张大千说:“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为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你们中国。这么多年来,我常常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人乃至东方人来巴黎学艺术。中国画真神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一点儿色,一根线去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
而巧合的是,东西方两位绘画大师都曾用笔下的鸽子来寓意世界和平。中国曾邀请毕加索访问中国,毕加索风趣地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
齐白石(
日),原名齐纯芝,号渭清,祖父取号兰亭。
岁起作木匠,学习雕花木工,后来兼习绘画,并拜萧芗陔为师。25岁时起拜名士胡沁园、陈少蕃等为师,胡沁园为他取名齐璜,号濒生,别号寄萍老人,也因家中靠近白石铺,故取别号白石山人,后人常将“山人”二字略去,故后常号“白石”。齐白石也和张大千并称“南张北齐”。
1917年起决定于北京发展,以卖画刻印为生,并结识了名家陈师曾(陈寅恪之兄)、梅兰芳、艾青、徐悲鸿等人。1922年,在陈师曾协助下,其作品起于外国展出,受到重视。后受林风眠邀请,起到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教授中国画。也曾在张恨水的北平私立北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国画。
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齐白石因在外国享誉,受日本人拉拢,坚拒屈服,更遭扣押。后日本当局惧怕负上迫害艺术家罪名,扣押三天后释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齐白石因是木匠出身,加上在抗战时期不屈的精神,以及与***有同乡之谊受到***表扬。并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名誉教授。1953年他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4年被选为第一届湖南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他为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的获得者。1957年出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生命最后时刻仍握笔作画。
在齐白石逝世的第二年即
日,前苏联邮政部门率先推出《齐白石》邮票一枚,邮票图案为齐白石晚年肖像,票上标注齐白石生卒年份是
“1860
1957”
。这是世界上第一套齐白石专题邮票。而中国画家肖像登上外国邮票,齐白石堪称第一人。
-----------------------------
齐白石的倔强小故事:
·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毫。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
看你横行到几时
,后书
铁吾将军
,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 有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1937
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
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鸟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鲟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
从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
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翡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 齐白石有耿直的一面,沦陷时期,国立艺专聘他为教授,他在装聘书的信封上写下
齐白石死了
五个字,原信退回。
06 25th, 2011
Author:
著名榴櫣品种“猫山王”里的“猫山”指的是什么动物?
A. 果子狸 √
B. 猴子
C. 山猫
----------------------------
每回到台湾在超市里看到榴櫣时,明知是味淡的泰国榴櫣,也还是忍不住凑鼻嗅嗅想想家。一嗅之下,果然无味。真怕未曾尝过榴櫣浓重真味的台湾民众会一尝就失望,只应了东坡先生的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泰国榴櫣如其他水果一样,是摘下摆卖的,马来西亚的极品榴櫣则都是自然熟透后自己掉下的。因为自然熟的特性,马来西亚榴櫣掉下几天后果壳就会裂口,不能久放,食用期相当有限,所以港台所卖的榴櫣也就都是能久放不坏但味道淡的泰国榴櫣了。
而星马人爱吃的其中一个榴櫣名牌“猫山王”,“猫山”其实非猫,但它的名字打何而来呢?
原来“猫山”是马来文Musang的音译,Musang指的就是果子狸。原因是果子狸这刁嘴动物也好吃榴櫣,尤其它们更善于以灵敏的嗅觉寻找极品,所以人们就以“猫山”来为上佳的榴櫣命名,后来再加个“王”字,则更添威风。
但还有另一说法是“貓山王”的名字纯粹是因為其发源地:吉兰丹的话望生(Gua Musang),但“Musang”仍是指果子狸,所以“猫山”是果子狸的说法还是成立的。
--------------------------
附:貓山王也有另一名:“坤玉”。当年猫山王经过接枝栽种后,因为黄黄的肉色像极黄姜,因此又出现另一种叫法,叫做“黄姜王”(Raja Kunyit),所以被唤作黄姜王的“貓山王”也被称作 “坤玉王”或者“坤玉”啦。
06 17th, 2011
Author:
“打油诗”一词中,“打油”的典故何来?
A. 因此种诗体风格油滑谐趣
B. 因创始诗人原是卖油商
C. 因创始诗人名字叫张打油 √
------------------------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即俳谐体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关于“打油诗”的名称,历来有不同的争议,但普遍的观点是它乃中唐时期的张打油所创。明杨慎《升庵外集》载,唐代张打油《咏雪》诗中所用都是俚语,且颇为诙谐,以后人们便将这类诗作通称为“打油诗”。
据传张打油只是一般的读书人,也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无名小卒一个。但他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到特写,由颜色到神态,通篇写雪,却找不着一个“雪”字,但雪落大地给人们造成的视觉“误差”写得非常清楚。黄狗因身上的落雪而变成了白狗,白狗因为雪落在身上,看起来比原来更要胖了,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生动传神,诙谐幽默。
关于张打油,还有另一则故事流传: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大官读罢,顿时大怒,下令缉拿作诗人。左右将其平日喜作这类诗的张打油抓了来。为了证实该诗是否张打油所作,大官未急于治罪,而是令张再作诗一首。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张于是便以此为题,脱口呤道:“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两首诗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起来,连这位大官也被惹笑了,终于破例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闻名。
(*整理自网络资料)
-----------------------
附:其他名人的打油诗-
朱元璋 . 《金鸡报晓》: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康熙 (一次出游中,因一翰林学士把路旁一尊名曰“翁仲”的石人像说成“仲翁”,回宫之后,就写了一首反语打油诗):
翁仲如何读仲翁,想必当年少夫功。从今不得为林翰,贬尔江南做判通。
鲁迅 .《我的失恋》:
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壶卢。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胡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袁水拍 . 《咏国民党纸币》:
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
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满合适。
郭沫若 . 《咏臭老九》:
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九’。两个‘臭老九’,天长又地久。
*** :
深州大蜜桃。独生一根苗。遇上朱(猪)八戒,吃了。
倪匡 :
(广东话)
饿食攰瞓冇时辰,睇书听曲望浮云。 懒去淋花等雨落,忘咗喂鱼又黃昏。
李敖 :
不恭有李敖, 专门爱胡闹, 到处卖金丹, 丹名“开口笑”。
开源源不来, 见账不见财, 何年铸金棍, 一棒捣债台。
天气特别凉, 很想马宏祥, 应该多喝酒, 不可再牧“羊”。
06 16th, 2011
Author:
哪一位功夫巨星曾被美国前总统尼克逊松口头邀请他担任保镖?
A. 甄子丹
B. 李连杰 √
C. 李小龙
-------------------------
06 14th, 2011
Author:
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的典故是什么?
吕洞宾拯救友人的狗却反被狗咬
吕洞宾与好友苟杳互相设计作弄 √
吕洞宾被一名叫刘狗的官差逮捕
---------------------
吕洞宾,是传说中著名的道教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一般说法,都称吕洞宾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的孙子,其父吕让曾任海州刺史。吕洞宾原名绍先,生于河中府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自幼好读,淹博百家,但三举进士不第。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已四十六岁的吕绍先又去长安应考,在酒肆中遇见上天仙使钟离权。钟离权让他做了一个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美梦,吕绍先醒后方知功名利禄均为梦幻,
遂大彻大悟,拜钟离权为师,赴终南山中修道,改名喦(「喦」或作「岩」、「巖」),字洞宾。
南宋初人吴曾所撰的《能改斋漫录》卷十八中,记有吕祖自传。据说吕洞宾曾自言:“世言吾飞剑取人头,吾甚哂之。实有三剑,一断无明烦恼,二断无明嗔怒,三断无明贪欲。”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中,王夫人叫贾环抄《金刚咒》,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令人点了蜡烛,拿腔做势的抄写。丫鬟彩霞叫他安分抄写,贾环则咬定彩霞与宝玉好,对他不好。彩霞则骂他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典故:
话说吕洞宾在得道成仙之前,原是个读书人。他的好友中有个同乡叫苟杳(
。苟杳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为人忠厚老实,读书又很勤奋,吕洞宾因赏识他便与他结拜为金兰兄弟,并请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读书,以后能有个出头之日。
某天,
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材,读书用功,便告诉吕洞宾说想把妹妹许配给苟杳。吕侗宾深怕苟杳贪恋床第之欢而误了前程,连忙推托。没料到,苟杳本人听说林家***貌美,执意要应允这门亲事。吕洞宾思索良久,便也同意了,但他对苟杳说成亲之后,他要先陪新娘子睡三晚。
苟杳听了大吃一
惊,但寄人篱下,婚礼的一
费都得仰仗吕家,怎得不低头?思前想后,还是咬咬牙答应了。
什么男人呀!)
苟杳成
亲这天,吕洞宾跑前跑后张罗一切,而苟杳却无脸见人,干脆躲到一边。到了晚上,送走了宾客,吕洞宾进了洞房。只见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吕洞宾不去掀那红盖头,也不说话,只管坐在灯下埋头读书,林***不知此丈夫非真丈夫,等到半夜也不见他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了。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可苦坏了林***。
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低头哭着说:
为何一连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顾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
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起头来一看,更是惊诧莫名:怎么丈夫换了个人?半天,夫妻俩才恍然大悟。苟杳双脚一跺,仰天大笑:
原来哥哥怕我
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啊!
林***也是心中
欢喜,对吕洞宾充满了敬意。夫妻俩都说:吕兄此恩,将来一定要报答。
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
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而去。
一晃八年
过去了。这年夏天,吕家不慎失火,偌大一份家财化为灰烬。吕洞宾和妻小只好在残砖破瓦搭就的茅屋里寄身,不用说,日子过得是够难的。吕洞宾只好出门去找苟杳帮忙。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上了苟杳府,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非常同情,热情接待了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吕洞宾一住几个月,一点银子也没拿到。吕洞宾仰天长叹:
人情薄如
纸,一阔脸就变,滔滔然天下皆是也!
一气之下,不辞而别。
回到家
乡,吕洞宾老远就见自家的破茅屋换成了新瓦房,大为诧异:自己远离,子幼妻弱,怎能大兴土木?及至走近家门,更是惊得三魂走了两魄:大门两旁竟贴了白纸。家里死了人?他慌忙进屋,见屋里停着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陶大哭。吕洞宾愣了半天:她为哪个戴孝?轻轻叫一声:
娘子。
娘子回
头一看,惊恐万状,颤颤抖抖地叫道:
你,你是人
还是鬼?
吕洞宾更觉诧异:
娘子怎出此言?我好好地回来了,如何是鬼?
娘子端
详了半天,才敢相信真是吕洞宾回来了,说:
哎呀!当真吓死我了!
这不会是在梦中吧。
原来,
吕洞宾离家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了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口棺材,说是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妻子一听,天塌地陷,哭得死去活来。今天正哭着,不想吕洞宾竟回来了。
吕洞宾心下明白:都是苟杳玩的把戏,他操起一把利斧,狠劈棺材。
一声,棺材劈开了,里面竟全是金
银财宝,还有一封信。吕洞宾展开信读道:
苟杳不是
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吕洞宾如梦初醒,苦笑一声:
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
从此,
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
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同音,
传来传去竟成了
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
狗为何咬吕洞宾?马英九:因他不爱护动物
电视台报道,今(
-2-2011)日
为大年初九天公生日,马英九早上前往指南宫(位于台北市文山区木栅指南山一带山麓,为台湾道教圣地之一,俗称仙公庙,以主祀八仙中的
吕仙公
吕洞宾而得名)上香祈福。为增加参拜深度,马英九现场办起有奖征答,而话题则围绕着庙里供奉的主神吕洞宾及与其有关的典故
吕洞宾,不知好人心
展开。
报道称,马英九的
冷幽默
众人。
马英九今日前往指南宫上香祈福。在随后开展的有奖征答活动中,马英九充分展示了独有的
马氏幽默
马英九一开始便说大家都知道
吕洞宾,不知好人心
的典故,接着他便
发问,
为什么会咬吕洞宾?
报道称,马英九的问题实在有点
,令台下的
观众愣神后哈哈大笑。更为
还在后面。马英九接着自己回答说,狗咬吕洞宾,是因为
吕洞宾不
爱护动物么?
一关未完,一关又来。又有提
问称民间理发业者把吕洞宾视为祖师爷,这是为什么呢?马英九回答道,
吕仙公原来是理发师吧,不会是这样的吧
报道称,马英九的冷幽默惹得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而且还有红包发给大家,大清早的起来
(注:图片与文字均整理自网络资料)
05 29th, 2011
Author:
第四周第 6 题:
汉字中原本无“她”字,请问创造出“她”字的作家是谁?
A. 于右任
B. 蔡元培
C. 刘半农
(*后续-此题应更明确的阐明:汉字中原本无现代使用的“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她”,是谁为此而创造出相对字义的“她”字?
题目虽不会影响参赛者对正确***的选择,但也不尽完善,日后若出题时将更谨慎详细,特此致歉。)
-----------------------------
“她”字背後的故事。網上的資料太雜亂,花了我許多時間來比對整理 . . . 現在所登的應是誤差較少的。
若有任何指正,無任歡迎。
成立于 1889 年的美国方言学会( American Dialect Society )于 1999 年曾举办过一场“XX之字”评选活动*,这包括了1999 Words of the Year 、Word of the 1990s、Word of the 20th Century 及 Word of the Mille ium。其中入围各项的字,从 book、human、T-shirt、justice . . . 到 Ok、Y2K、dot-com
. . . 各式各类都有。而当选“千年之字”( Word of the Mille ium )的是“she”。
*( 官方发布评论结果请看:http://www.americandialect.org/index.php/amerdial/2000/01/ )
在各地文字中区分男女性别的历史已久,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单数词从古英语的“hēo”到了十二、三世纪时才真正出现了现代英语中的“she”字。在日本,”彼女”(かのじょ)的流行使用也不过是近代的 120 年左右。
那现代中文里,我们所使用的“她”又是何时开始通用的呢?
近代以前,中国本无区分男女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传统,但在与西方语言特别是英语接触之后,问题才逐渐出现和突显。1823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于其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里,就已明例汉语中无字能与”She”相对应的情况。他将 He、She、It 分别译为”他男”、”他女”和”他物”,译 His、Her、Its 则分别为”他男的”、”他女的”和”该物的”。同时,译 I saw her 为”我见他(妇人)”,译 This is his 为”这个是他(男人)的”; 译 That is hers 为”那个是他(妇人)的”,这种译法确实相当的烦人。1879 年,杨少坪所著之《英字指南》,也采取类似的译法。
而 1874 年上海人曹骧出版的名著《英字入门》一书中,则将He、She、It 全译为”伊”字,将 They 译为”伊们”。
1878年,广州人郭赞生翻译出版英文语法著作《文法初阶》,就多次将”伊”与”他”在性别上加以区分使用,明确译 He、Him 为”他”;译 She、Her 为”伊”,It 为”彼” ;译 His、Her、Its 为”他的、伊的、彼的”。
受到外来语的影响,中文便也作出了相应的改变,晚清和五四前后,人们开始愿以”伊”字来专门代表女性第三Je suis comme je suis~ 我就是这样~~ 麦小麦她迷路了,赶快牵走...
( Mon, 16 Jun 2008 14:06:52 +0800 )
Description:
很久没来这里写日志了,刚刚趴桌山睡着了,呃,真难受,一点上班的日子太痛苦了!!啊啊啊啊啊啊~~~
最近可能祖国多灾多难,内心充满了说不出的悲伤,随时都能掉泪,随时都被感动着,不想记录这些灾难的东西,希望永远都没发生过就好。
昨天一个群友介绍了一篇帖子,讲一个30岁的女人跟20岁的男学生恋爱的离奇故事,看开始觉得挺甜蜜挺可爱的,但往下看有点替她难过起来,昨晚跟kiko谈起,两人颇多感受,或许爱情就是很自然而然的发生最好,太多刻意就失去了原本的纯真。
啊啊啊啊,好多工作,闪了哦~~
( Fri, 25 Apr 2008 11:09:44 +0800 )
Description:
对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球艺,可彩一些较实用的方法,下面我们就向大家推荐一个16条法则。
一、力争在身体前上方击球,千万还要让球落到以下高度,否则回击的球就没有攻击力。
二、握拍手尽可能保持放松,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手腕的力量。
三、在单打时,每次击球后应立即回到中心位置。在双打防守时则应回到与同伴平等的位置,而在双打进攻时则应与同伴保持前后的位置,在双打发球时,发一短球后应立即向前封网以防对手打短球回击。
四、在单打时,除非扣球,千万不要把球打在对方的中场,尽可能打两角。
五、在进行有力的正手手击球时,身体应向击球一侧转动以便站筝双脚。
六、单打发球要尽量高而远,双打发球要短,球的飞行路线要贴近球网的上缘,发球要多变。
七、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用假动作迷惑对方,但事先不要流露自己的意图。
八、打高远球时,要准确地判断球的飞行方向,球要尽可能打得高而且接近对方底线。
九、吊网前球时,球的路线要短,并尽可能靠近球网。
十、扣球的应尽可能远离对手或直接命中对方的握拍手或肩。
十一、当你一时不知所措或需要短暂的喘息机会,可打一高远球,然后回到本场中心位置。
十二、对于初学者来说,反手端线通常是其薄弱区域,应注意打其弱点。
十三、在前场回击高球时,应尽量采用扣球,扣球是重要的得分手段,但不要在底线处击出高而短的球,这通常是给对手杀球机会的。
十四、许多运动员有自己的特有打法,因此要善于判断球的落点,及时进入适宜的位置,但千万不要过早暴露自己的动向。
十五、在双打接发球时,要举起球拍迫使对方发低球,如果对方的发球过高,立即上前年底杀。
十六、如果你正在得分,还要改变打法,如果正在失利,则应立即调整文质彬彬法,如果你的连续进攻没有奏效,可打一高远球,然后寻找战机重新发起进攻。
( Fri, 18 Apr 2008 17:24:24 +0800 )
Description:
今天心情还行,在听蔡妍的专辑,以前挺不喜欢这个性感的女人的,不过确实很魅惑,忍不住就看了两眼,HOHO~歌都挺动感的,主要是编曲不错,唱得一般。今天听彩铃也收获了几首不错的歌曲,改天详细说明下。
昨天同事发了个很强很强的帖子给我看,真是orz无语啊~~那个武汉MM真是集美貌智慧可爱性感贤淑与一身啊,心灵手巧得一塌糊涂,自卑了好久啊~改天有空非要整理了她的图图来保留。
今晚一定要去打球,再不锻炼,我要带着面具过夏天吗,啊~~~~~~~~~~~~~~~~~~~~~吊带,短裙,啊~~~~~~~~~~~~肥腿腿~~~大肚子~~~粗胳膊~~~~~~~~~啊~~~~不蛮想活了~~~原先不知道十斤肉是什么概念,现在看到身上的肉肉我太清楚了,我恨啊我~~今天还无知的说我胖我骄傲来着,那是含着泪说滴哇~~
最近遇到的BT挺多,昨天跟一个BT男绝交了,哼~差劲!!心态啊心态,老了还这么鸡动,哦得了~~刚偷瞄了哈李孝利,呃~79年滴JJ,身材那么完美,无语啊无语~MS还在流行的大牌都是70年代的人了,so我们这些80后真的应该更自信才对,青春无敌吗,干嘛自卑呢,没有什么事情大不了吗,smile...o (∩_∩)o...偷笑,我也算80后哩~~
16号晚上做了个爆成熟滴头发,抓狂了很久,今天硬是绑着头发来上班滴,太不乐意了,94妈妈老要把我搞成成熟女女,完全不是我滴style,不伦不类,算了,反正我有办法变可耐!!昨天HJ看了我滴新发型管我叫oen ni~~~~~~哇~~~~~~~~~焦躁来~~拍死她!今晚回家洗掉发胶什么滴看看到底怎样,昨天那个3k居然说我才19岁,还说我忽悠他,呃~长得幼稚点其实也挺好的,虽然是个老鬼,也可以享受人家滴照顾哈~藕嗦不嗦很开朗哟,哇哈哈哈哈~~~(真恶心-.-!) ( Tue, 15 Apr 2008 16:47:39 +0800 )
Description:
来办公室就头晕,真是奇怪!
昨晚从七点多睡到第二天,翻来覆去很难受,醒来头不晕了。虽说是九点上班,但路途太远,我仍旧得很早就动身。今天118坐到了位子,一样的臭,还湿嗒嗒的,突然又想起了三顺说要减肥,贤问他减了多少时的情景,呵呵,真是可爱,坏心情一下好了!或许贤也跟我一样,一想起她就开心了。朋友说我这是阿Q自我安慰法,HOHO~
才来网易几天,发现很多站内消息,老的少的,什么信息都有,有些反感,我写博客纯属是个人发泄的一个处所,不想把这种唠叨的,厌烦的情绪带给身边的人,但有些情绪不发泄出来就会憋坏了。我不知道其他人玩博客的心态是什么,我的想法很单纯,纯文字,纯记事。不管了,那些发***东西的人真让人BS,一律拒绝了!
又想到了年龄问题,今天跟天涯一个相亲帖子的作者联系上了,聊了很多,发现她真的是个很好的女人,单纯,善良,有责任心,多好,可往往这种好女人很没市场。嘿嘿~我有点自怨自艾成分在内啊,我这么好,怎么就没找到个好男人呢,(*^__^*) 嘻嘻……(掏小镜子臭美哈~)她的相亲经历很多跟我雷同,想法也是,成长经历相似吧。三顺找了贤,从未想过他比自己小,自己应该自卑,所以她身上的魅力光环才那么闪耀,如果我们老是介意这些外在的东西,那生活一定无趣极了。
有时挺烦别人打***来就是问这问那的,我又不是百科全书哦,啥都问我,路不知道走也问我,虽然我会很热心帮你查,但是真不要这样,让我很累。紫曾经说过,要我作为女人不要什么都懂,不要那么博学,我当时反驳她,女人太无知=白活,其实她也是好心。前天还责怪我爸什么都要我自己翻书翻字典,养成我独立的个性,不懂怎样去依赖人,真不知道这样的我好还是不好,或许我该像那位天涯的朋友学习下,少些抱怨,多些感恩。
摘录一段她的话:
呵呵,终于明了为什么他会不想见面了,原先还以为是他是自卑,居然没想到到此人自大到了如此地步。悲?喜?呵,不懂了。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一套标准,合则成,不合则散,不能把自己的对人对事的那一套强加在别人身人,不能因为别人的处事态度与自己反差太大而看轻对方,社会大家都在共同经历,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无非就是大家对生活的一种认知而已,无所谓对或错,只要自己可以接受那就行了。我又有什么权力什么资格去评判他呢?
    骄傲的人总有他值得骄傲的地方。
说得真好,我们没有权利评判他人,但我们能做好自己,对待一个事情的态度是个人的,不要因为别人跟自己的反差而去鄙夷,看轻,这才是大家风范吧!
( Mon, 14 Apr 2008 17:18:56 +0800 )
Description:
中午看三顺最后一集,很多人喜欢这部片子,我一直没看过,突然心血来潮看了下,发现真的是很可爱,也很受益。三顺在等公车,抱着好多东西,公车站广告牌一段话,很是触动了她,也感动着我...我暂停抄了下来,遇到美丽的文字一定要及时保留哦!
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一次伤一样
跳舞吧,像没有人欣赏一样
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一次伤一样
唱歌吧,像没有任何人聆听一样
干活吧,像不需要钱一样
生活吧,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在百度搜索了下,找到了原本,做个记号! 爱情总是让人很受伤,对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你的情绪,虽然谢里·阿尔戈在她的书中说过,不要丢失自我,不要在恋爱时晕了头脑,这很难,爱一个人没有那么理智,不爱另当别论。三顺摸了摸5000万的头要它不要恋爱,很痛,接到贤的***立马快乐起来,告诉5000万恋爱感觉真好,呵呵~~看到这里时,觉得她像个小女孩,有时我会很刻意让自己成熟起来,无论是打扮还是言语,很介意老去的年龄,真的那么介意吗?真的需要那么介意吗?别人介意还是你自己介意?年龄不代表成熟,也不代表经历,用心感受生活,领悟生活的真谛,它就变得不重要起来。
走在小雨的路上,我开始轻快起来... For a long time it seemed to me that life was about to begin , real life. But, there was always some o acle in the way, something to be gotten through first, some unfi ished busine , time still to be served or a debt to be paid. Then life would begin. At last it dawned on me that there is no way to ha ine . Ha ine is the way. So treasure every moment that you have and treasure it more because you share it with someone ecial, someone ecial enough to end your time with. Make the most of your time. Don’t waste too much of your time studying, working, or stre ing about something that seems important. Do what you want to do to be ha y but also do what you can to make the people you care about ha y. Remember that time waits for no one. So stop waiting until you take your last test, until you fi ish school, until you go back to school, until you have the perfect body, the perfect car, or whatever other perfect thing you desire. Stop waiting until the weekend, when you can party or let loose, until summer, ring, fall or winter, until you find the right person and get married, until you die, until your born again, to decide that there is no better time than right now to be ha y. Ha in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So work like you don’t need the money, Love like you have never been hurt, and dance like no one’s watching. Ha ine Is A Journey... Ha in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So Dance as though no one is watching you; Love as though you have never been hurt before; Sing as though no one can hear you; Live as though heaven is on earth...... ——Father Alfred D'Souza 幸福是一个旅程,不是终点站。所以 跳舞吧,如同没有人注视你一样; 去爱吧,如同从来没有受过伤害一样; 唱歌吧,如同没有任何人聆听一样; 工作吧,如同不需要金钱一样; 活着吧,如同今日是末日一样...... ——艾弗列德.德索萨 ( Sat, 12 Apr 2008 13:51:00 +0800 )
Description:
4月12日,天黑黑滴,一会小雨,一会阴天,喝了一杯咖啡,打开着广播上网,很无聊的打发着时间。叶子叫我出去逛街,我犹豫着说一会联系,可是现在2点了我还是没想到能去干嘛。最近很静,想出去打球却很少行动,小小BS一下自己,这么远的工作确实给我带来了许多不便,犹豫着我的犹豫,忧伤着我的忧伤。写这么多吧,有空再来!
( Sat, 12 Apr 2008 01:12:27 +0800 )
Description:
08.04.11,我的网易博客开通了,好喜欢这里,漂亮的皮肤真好看~把我的新浪博客,QQ空间全部倒腾过来开始我2008年的奇妙之旅,哇哈哈哈哈哈~~~
( Mon, 17 Mar 2008 17:25:34 +0800 )
Description:
廉价的东西要用高级的品味去挑选 有些女人总是不断地在购物,但需要用时却往往拿不出个象样的东西。但有些女人,哪怕只是围一条丝巾,都让人觉得很有格调。她们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钱包的厚度,也不在于身材的好坏,而在于“品味”。能够挑选出好东西的女人非常了解自己的偏好,如果找不到符合条件的东西,她们绝不会打开钱包。这些女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她们不会因为东西便宜而购买不实用的物品,她们的原则是“购物时只买百分之百自己满意的东西”。一件90%满意的衣服,往往会因为另外10%的不满意而闲置在衣橱里。所以,那些只关心价格或者品牌的女人,很容易忽视这10%的不足,最后发觉身边到处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这种恶习不仅仅是浪费金钱而已,也不利于提高自身的品味。高级的品味不是指只买名牌的虚荣心,而是指能够挑选出在自己身上能体现出价值的商品。要培养这样的品味,首先要关心商品的特性,因此时常逛商场或看时尚杂志,并非是不可理喻的事情。 挑选购物品的眼光 是眺望人生的眼光 提升眼光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选购东西的眼光与生活的方式息息相关。购物随便的人,一样会随便做事、随便交友。我想,这种随随便便、只求大概的人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功,美好的未来也不会等着他吧!有些人会习惯性地买一些没有品味的东西之后,再找借口说好的东西价格太贵所以买不起,不然就是没有时间逛街,而这些人对待自己的人生也会用类似的方式。看看那些随便找个与所学专长相差甚远的工作,在不知不觉中与并不中意的人交往,然后结婚的女人吧!她们拥有的东西实在是没有任何品味,也没有任何一致性可言。也许有人会怀疑培养高级品味的必要性,因为不少人都认为,等有钱时品味自然就会提高。但是,就算有一天买彩票中了大奖,你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就能够拥有贵族般的高尚品味。问题就在于,你平常有没有努力去提升自己,例如衣着打扮,很多上班族女性,喜欢穿着休闲,表面上看起来就像个学生,或许这种装扮是比较自然不拘束的,但若能巧妙的加上一些流行配件搭配在身上,相信可以为自己的穿着加点分数,其他人看到了也会觉得赏心悦目。千万别因为环境差异,就懒得打扮自己,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降低自己独特的品味。高级的品味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才能获得。我们要把挑选东西当作一次又一次人生选择的练习。你还在满足于那些唾手可得的东西吗? 不是生活状况决定品味,而是品味决定生活状况,这句话并不夸张。如果想过比现在更好的生活,那就从提升自己的品味开始吧!因为提升品味,无异于提前进入你期望中的美好生活。
( Wed, 12 Mar 2008 10:41:38 +0800 )
Description:
平淡夫妻生活中的一点幽默,看了你就想结婚~! 1、 我说:亲爱的,你看,天上有雪花在飘耶,好浪漫耶! 你说:亲爱的,咱们回家吧,你的白内障越来越严重了耶! 2、 我说:亲爱的,你看,天上有一行白鹭在飞耶,好漂亮呀! 你说:别嚷那么大声,你这个色盲!那是大雁! 3、 我说:亲爱的,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你说:我绝对不会告诉你好让你有时间整理作案现场的。 4、 你说:哇!好可爱……我要给你的小DD拍一张照片,快让它站起来嘛……站起来,站起来,老公,它怎么不站起来啊? 我说:我*!我们才刚做完爱,我又不是超人! 5、 你说:老公,我下午洗了二十三只袜子,累死我了。 我说:*!怎么会有单数的?!是不是有一双袜子只剩一只了? 你说:不是啊,是有三双袜子都只剩一只了耶。 6、 你说:老公,快亲我一下,快亲我一下。 我说:为什么这么急? 你说:我刚才吃了药,嘴巴好苦! 8、 你说:老公你知道为什么小黄和小白玩猜拳玩了一天都不分胜负吗?……因为小黄和小白是两只猪猪,它们只会出剪刀,哈哈哈哈……你为什么不笑?给我笑! 我说:哈哈,哈哈。 9、 我说:快点起床,老婆! 你说:听见啦!过来,小妞,给大爷唱个曲儿……什么?!敢不唱?!那大爷我给你唱个曲儿吧。 10、 你说:老公,你看,我大姨妈来了,好多血啊。 我说:*!你喝番茄汁的时候就不能小心一点?! 你说:那么凶干吗!小心我让你也来大姨妈,嘻嘻。 11、 我说:亲爱的,你带我散步都散了这么久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吧。 你说:亲爱的,实话告诉你吧,其实我迷路了。 12、 我说:亲爱的,我要去买件新衣服。 你说:亲爱的,你都有我了,还打扮给谁看啊。别买了。 我说:那你不是也有我了,还照样买那么多衣服! 你说:就是因为有了你,才不能给你丢面子嘛。是吧。 13、 你说:亲爱的,我买这个手链才8块钱。很多地方都卖10块钱呢。 我说:那又怎么样啊? 你说:我们8块钱买进,然后10块钱卖出,卖一个就赚2块钱。要是卖10个就赚20块钱,要是卖100个就赚200块钱,要是卖100万个……哇,老公,我们发财了! 14、 你说:亲爱的,我给你做了一条内裤,看看喜不喜欢。 我说:没事干吗给我做内裤?有什么阴谋? 你说:不是啊,老公,我本来想给自己做条7分裤的,发现长了,就剪了一点,然后发现还是长,又剪了一点,然后就剪一点,剪一点,就变成内裤了。 15、 你说:亲爱的,我今天看到一条内裤,好漂亮,但是没敢买,怕你骂我。 我说:为什么我会骂你呢? 你说:因为内裤上面印的有字。 我说:印的什么字? 你说:禁止进入。
( Thu, 28 Feb 2008 15:37:25 +0800 )
Description:
Je ui comme je ui Je ui faite comme ?a Quand j'ai envie de rire Qui je ri aux éclat J'aime celui qui m'aime Est-ce ma faute à moi Si ce 'est a le même Que j'aime chaque foi Je ui comme je ui Je ui faite comme ?a Que voulez-vou de lu Que voulez-vou de moi Je ui faite our laire Et 'y ui rie changer Me talo ont tro hout Ma taille tro cambrée Me ei eaucou tro dur Et me yeux tro cerné Et ui aprè Qu'est-ce que ca eut vou faire Je ui comme je ui Je lai à qui je lai Qu'est-ce que ?a eut vou faire Ce qui m'est arrivé Qui j'ai aime quelqu'u Qui quelqu'u m'a aimée Comme le enfant qui 'aiment Simplement avent aimer Aimer aimer... Pourquoi me questio er Je ui là our vou laire Et 'y ui rie changer
( Thu, 28 Feb 2008 14:51:51 +0800 )
Description:
2008年1月22日 雪 又是一个可恶的早晨!!!!至上个星期下雪事件没多久,今天迎来了结冰事件!! 挣扎着起床,洗漱,早餐后,终于包裹严实的出门了。一路上俺用的是老太太的小碎步,好不容易滑到了一根电线杆子,然后扶着下了台阶,我家门口那条小坡都没难倒我,这点点小事难不倒我,正在暗示庆幸中,118过了一辆,还好又来了一辆。以前的早晨都是被江边的风吹得东倒西歪,看见车就爬,今天完全无视了寒风,集中注意力在脚上慢慢前行,嘎嘎~~118又来了一辆,赶快拦住,嘎吱嘎吱,车谨慎的停住了,人不多,哇,后面有空地,闪过去,呃,原来来了群鸭子,哇哇哇,臭啊~~围巾下的鼻子真是遭罪。过了河,好不容易送走了这群臭臭的鸭子们,司机的吆喝声真是让我再次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啊,不到麓谷,只到商学院!! 商学院的车站下一群群滑行的人们在招呼我的加入,四处张望了下,发现了同事,嘎嘎嘎的小跑过去... 路上推车的,滑行的,小跑的,跟俺一样老太太碎步的,怨恨声,哆嗦声,摔倒声...(俺摔了一跤,坐在了地上,现在才感觉到屁股有点酸,小腿也酸) 我们就这样跌跌撞撞1个小时才到了公司门口,我的围巾都被哈出来的热气弄湿了。一群人牵着手爬上了门前的坡,眼前的人把我们都吓坏了,一脸的血,好像眉毛那里破了一条长长的口子,我认出了他,是一个同事,拿了包纸巾给他,问他带钱了没,借给了他100块。(我穷,那是我仅有的哇~~) 无聊,我在写流水日记,发发牢骚,以资纪念我那即将到来的更年期,嘿~~ 原本以为雪,冰,都是美好的景象,晶莹剔透,美轮美奂,天然的艺术品,有人说,下雪是富人欣赏的风景,这话听来真乍,现在看来它更是一把利器!!
( Fri, 14 Dec 2007 10:24:59 +0800 )
Description:
薰薰带你听音乐:
不知不觉被前面这段柔美的排箫吸引(我感觉是排箫哦,不知道是不是哦),这一段曲真美,悠悠的,是从远方飘过来的思念么,仿佛走进一个安逸的空灵的祥和的美妙世界,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是New Age,或许New Age就是一种意境,是种宁静、安逸、闲息的音乐吧,而这首歌曲正是表达这样一个意境,美极了,让我在这样一个磁场中久久不能停罢,飘荡着,倘佯着,有点***的味道,如果真能一辈子活在这样的梦境中该是多美好的事情啊~音乐让我痴迷,也让我如此孤独,一个人听歌,一个人思念,在自我的意识星空游走!Goodbye~Goodbye My Love~Goodbye Wolrd~Goodbye Milky Way~~~ 封面
Enigma的第六张专辑-《A Posteriori》2006年9月发行的,专辑“A Posteriori”包含了12首单曲,而 这张音乐专辑的第12音轨-《Goodbye Milky Way》,几乎所有提供试听的网站都以这首曲子做为推荐试听 的。《Goodbye Milky Way》开头那段吟唱的响起,就已经带给聆听者很明显的World Music氛围,这一 首安排在专辑的最后,很有一种如电影播放去到片尾轮到主题曲出场的感觉。 Goodbye Milky Way Shall I go, hall I tay 107 light year away many times, o many doubt But o reaso to talk about Mi io i over, mi io i done I will mi you, childre of the u But it' time to go away Goodbye milky way For a etter world without hate Follow your heart, elieve i fate Only visio and the mind Will guide you to the light Mi io i over mi io i done I will mi you childre of the u But it' time to go away Goodbye milky way Mi io i over, mi io i done I will mi you childre of the u I go home until omeday I ay goodbye, goodbye milky way I 5 ilio year the Andromeda galaxy will collide with our milky way A ew gigantic Cosmic world will e or 网上有关资料: 无论你在世界的何处,你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音乐,在西方现代流行音乐节奏的伴奏下,美洲土著人的吟唱、非洲部落的呼唤、庄严的僧侣合唱,种种迥然不同的音乐浑然一体,让你在一瞬间从现代到原始, 进入到一个没有国界,没有时间,只有音乐的世界中去。 enigma 中文别名 : 英格玛 Enigma源自于希腊文,它不是乐队名,也不是代称,而是一个Project,不是国名、不是人名,而是一个Studio Project 「谜」的首脑人物 麦可克力图(Michael Cretu)有着的完整古典学院派洗礼的经历(最高分毕业於德国法兰克福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及作曲)是奠定他编曲功力的重要起点,让他懂得乐理,合声,对位,曲式等各种基础知识。 当他遇到相交15年以上的录音师好友 詹斯葛德(Je Gad)更将录音工程,取样(sampling)技巧及量身定作之工作室 (project tudio)的概念,积渐纳入他的音乐思维与创作当中。「谜」的音符图腾,从麦可所使用的声音元素中,可感受其对於生命、人类、世界的尊重与性灵的升华。哲学性浓厚。 Enigma这支来自德国的乐队,或多或少你都应该有所耳闻。他们是早期准许引进大陆的国外音乐之 一。从1996年的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宣传片的主题曲Retur To I ocence(回到纯真)一定给大家留下 了不少深刻的印象。 Enigma!谜一般的音乐…… Enigma!一种难以形容的声音…… Enigma!带来令人神往的意境与旋律…… Enigma不是团名,也不是代称,而是一个Project,是一个来自伟大德国的音乐工作室,以其神秘主义风格吸引了无数乐迷。神秘主义的主题用现代电子乐来表现,使人产生一种时空交错的奇妙感觉。其中的人声也非常美妙:女声亮丽动人,如夜莺一般悦耳;男声低沉隐约,令人着迷。乐队的音乐取材也非常广泛,源于世界各地。Enigma融合了数种相互衡突矛盾的音乐类型:格雷哥里圣歌唱诗班、黑人舞曲旋律节奏、法语说白和类似Vangelis音乐大师作品的键盘音乐效果。欲营造出虚无灵妙余音妖娆的空幻音乐天地,是“NEW AGE MUSIC”的代表。 当然如果你是NewAge音乐爱好者都应该非常熟悉“Enigma”这个标志性的音乐品牌,但大多数听众却很难对Enigma的音乐轻易地来一次概括或者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或许另外还有一些朋友并不知道Enigma是何方神圣,不了解他们的风格,但是一旦属于Enigma的熟悉旋律响起,您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希望能通过这样的音乐专题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音乐足迹与音乐风格。 Enigma源自于希腊文,英语解释为“谜,不可思议的东西”,因此很多国内听众甚至媒体将Enigma称之为“谜乐团”或者“英格玛乐团”。其实这个称谓并不确切,Enigma只是一个“project tudio(策划制作组)”,而非由若干固定演唱成员组成的乐团 。 那么Enigma究竟是一种怎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