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n, 30 May 2010 04:05:03 +0800 )
Description: 本博客搬迁至
请多多光临!
( Sun, 16 May 2010 12:57:23 +0800 )
Description:
来源:
中国二十
一、《苹果》
年代:2007年
导演:李玉
演员:范冰冰佟大为
原因:违规制作***内容的片段(未经审查通过),并擅自将未经审查通过的含有***内容的影片在互联网上传播及制作音像制品,违反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将未经审查通过的电影版本,送第57届柏林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吧)参赛,违反了《条例》第二十四、三十五条的规定。在影片发行放映中进行不健康、不正当的广告宣传,违反了《条例》第三条和《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因含***内容被广电总局禁止公映。 二、《十七岁的单车》
年代:2000年
导演:王小帅
演员:周迅李宾高媛媛
原因:《十七岁的单车》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王小帅的最新作品。按照制片方协议规定,该片如果参加国际电影节,须经过电影局审查批准方可。但王小帅显然对使电影局满意信心不足,在没有拿到审片结论之前便携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赢得了一尊银熊奖。这使得《十七岁的单车》成为又一部被禁止在国内公映的电影作品。
三、《鬼子来了》
年代:1999年
导演:姜文
演员:姜文姜鸿波
原因:《鬼子来了》是姜文在成功执导《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第二部电影作品,影片在题材的深刻性与影像的丰富性上都达到了姜文电影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但他却在未经电影局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该片送往戛纳电影节参展,并获得了评委会大奖。但如此崇高的荣誉仍然不足以打动电影局领导的心,迄今为止,《鬼子来了》还只是一声“狼来了”,始终不见放映的踪影。 四、《赵先生》
年代:1998年
导演:吕乐
演员表:蒋雯丽张芝华陈怡楠
原因:第五代最杰出的摄影师之一吕乐试图通过拍摄处女作《赵先生》,像他的同门师兄张艺谋一样成功转型成电影导演。但这一努力却并未取得太大的成效,虽然本片在瑞士洛加诺电影节获得金奖,不过依然未能摆脱在国内禁映的下场。他执导的第二部电影《小说》据说因为情节晦涩,也处在封存状态中。
五、《小武》
年代:1997年
导演:贾樟柯
主演:王宏伟、左百韬
原因:这部影片的悄然问世及它此后对中国青年影人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标志性的。导演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中国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他独立制片人并无二致,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在国内,《小武》及其他类似的电影作品都是通过录像带或盗版VCD的形式与观众见面的。对崇拜他的人而言,贾樟柯似乎代表着“业余电影时代”的到来。
六、《爸爸》
年代:1996年
导演:王朔
主演:冯小刚胡晓培徐帆
原因:《爸爸》是中国著名“痞子文学”作家王朔的电影处女作,也是他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电影作品。这部影片据说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关系进行了一些隐晦的讥讽,因此从来就没有在国内公映。富有戏剧性的是2000年的瑞士洛加诺电影节将本片评选为当年的最佳影片,票友导演王朔也许并不因此有太多的兴奋感:本片的公映为此又遥遥无期了。
七、《邮差》
年代:1995年
导演:何建军
演员:冯远征梁丹妮濮存昕
原因:这部电影是导演何建军得到鹿特丹电影节的一个基金的资助拍摄,并在欧洲完成后期制作的。这就决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国内获得放映的机会。从国外电影节或电影基金获取资金支持是不少青年电影导演的基本运作方式,也是他们完成的电影无法得以审查通过并与观众见面的根本原因。
八、《活着》
年代:1994年
导演:张艺谋
演员:葛优巩俐
原因:本片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通俗剧风格,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 好死不如赖活" 的生活观,对大陆的政治运动荒谬性作出嬉笑怒骂的批判,是罕见的黑色喜剧佳作,但在大陆遭禁映。因投资者为香港年代公司,故在海外均有公映。
九、《霸王别姬》
年代:1993年
导演:陈凯歌
演员:张国荣巩俐张丰毅
原因:《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电影创作中的一个转折点。这部影片为他赢得了戛纳大奖,但也宣告了第五代文化反思时代的最后终结,第五代全面转型基本告一段落。本片之所以在大陆未能公映,与其所展现的京剧名角在文革期间惨烈的屈辱史不无关系。这也是九十年代“反思电影”所遭逢的共同障碍,而影片流露出的几分同性恋气息也使其在当时受到排斥。 十、《蓝风筝》
年代:1992 年
导演:田壮壮
演员:吕丽萍李雪健濮存昕
原因:蓝风筝是第五代导演执导的电影当中最直面政治历史的一部作品,但由于影片有香港及日本资金,故得以日本影片名义参加国际电影节。曾获日本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奖。但由于中国电影代表团为此愤而退出东京电影节,因此该片与导演所受到的处罚最为严厉。57个城市放映的机会,这并非因为它通过了审查,而是被当作大毒草,供全国人民批判之用。 十一、《站台》
年代:2003年
导演:贾樟柯
70年代末期,山西汾阳的一个“文化剧团”因为文化政策的改革浪潮而不得不面临解散的命运,年轻人之间的感情又遇上困难。很快,他们开始高歌着离开故乡,流浪的艺人,不定的生活,不凡的经历,十载风雨雨,为了自由的季节…… 十二、《盲井》
影片内容简介: 影片根據劉慶邦的小說《神木》改編,該小說曾榮獲2002年老舍文學獎。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礦區的故事。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閒人靠害人賺錢,他們先是將打工者誘騙到礦區,然後將打工者害死在礦井下,並製造事故假像,再作為死者家屬向礦主索要賠償,他們一次次得手,金錢似乎已經讓兩人喪盡了天良…… 十三、《苏州河》
演员:周迅 ; 贾宏声; 华仲凯
影片介绍:
2000年上海的苏州河上,纯真少女牡丹爱上摩托车速递员马达。马达却串通朋友绑架自己,勒索父亲的钱。牡丹伤心欲绝,跳进苏州河里,临跳前说:「我会变成美人鱼回来找你。」五年后马达出狱,到处寻找牡丹,后来在一家小酒吧遇见戴假发扮美人鱼的美美,认定她就是牡丹,对她锲而不舍。后来美美也失踪了,究竟这是流传的故事还是一个现代神话? 十四、《蓝宇》
【出品年代】2001
【国 家】中国
【类 别】剧情
【导 演】关锦鹏
【主 演】胡军 刘烨 苏瑾 李华彤 卢芳 张永宁 李爽 赵敏芬 潘小丽
【对白语言】普通话
【内容简介】
陈捍东是北京的一位高干子弟,后来成为一位腰缠万贯的商人。他的身边一直美女成群,但同时他也对男人感兴趣。蓝宇是一个东北男孩儿,家境贫寒,正在北京求学。为了赚钱,蓝宇成为捍东的男朋友,一场***交易就这样开始了。捍东是情场老手, 无论是对男人还是对女人。从一开始,他就告诉蓝宇:“我们都不要认真,日后才能好聚好散。”但是最后他们发现,他们已经不能分离。不过迫于社会和亲人的压力,捍东最后娶了一位叫静平的女子为妻,蓝宇则默默地离开了他。 后来捍东做生意失败,因为经济问题被有关部门审查,这个时候,蓝宇卖了捍东给他买的房子,又拿出了自己积攒的钱,终于使捍乐重获自由。当捍东想排除万难,好好地爱蓝宇的时候,蓝宇却在一场车祸中死去了…… 十五、《日日夜夜》
导 演:王超
编 剧:王超
奖 项: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 最佳电影导演奖
青年评委最佳影片奖
领衔主演:刘磊饰广生 王澜饰师娘 王铮饰红梅
主要演员:肖明 孙桂林
【内容简介】
1997年,山西汾阳。小武是个扒手,自称是干手艺活的。他戴着粗黑框眼镜,寡言,不怎么笑,头时刻歪斜着,舌头总是顶着腮帮。他常常抚摸着石头墙壁,在澡堂里练习卡拉OK,陪歌女枯燥地压马路,与从前的“同事现在的大款说几句闲言淡语,他穿着大两号的西装,在大兴土木的小镇上晃来晃去。 十六、《东宫西宫》
导 演:张元
编 剧:王晓波 张元
主 演:胡军/司汗/赵薇
类 型: 故事片/**
首 映:1997年07月18日(瑞士上映)
片 长:90分钟
国 家:中国
级 别:瑞典:15 新加坡:R(A) 剧情介绍: 北京,某公园(可能是“东宫”或者“西宫”),夜。这个公园是同性恋幽会的场所。公园派出所的***小史在值夜班无聊寂寞时,就要到公园里抓一个同性恋来审一审,让他们交待自己的“活动”,以此消闲解闷。那个晚上他似乎是有意地逮住了阿兰,而阿兰也似乎期待着被捕。事情过去很久后,阿兰寄给小史一本书,扉页上印着:“献给我的爱人”…… 十八、《芙蓉镇》
出品年代:1986年
编剧:阿城、谢晋
导演:谢晋
演员:刘晓庆 姜文 郑在石 徐松子
剧情梗概
胡玉音和丈夫黎桂桂在芙蓉镇以卖米豆腐为生,有“豆腐西施”的美誉。“四清”运动中,以李国香为首的工作组把胡玉音打成新富农,黎桂桂被逼自杀。二流子王秋赦在“文革”中也当上镇党支书,芙蓉镇笼罩在恐怖中。胡玉音与右派分子秦书田逐渐相爱,但秦书田又因为“反革命”被判刑十年。十年动乱结束了。秦书田平反回到镇上。这时王秋赫已变成疯子,他敲着破锣,嘶哑地叫嚷着 “运动了,运动了……” 十九、《早春二月》
导演:谢铁骊
演员:孙道临 谢芳 上官云珠
剧情:
对革命感到失望的知识青年萧涧秋应好友陶慕侃之邀来芙蓉镇教书。他的老同学李志豪在前线阵亡,留下穷困的文嫂和孩子。萧涧秋同情文嫂,并帮助她的女儿上了学。陶慕侃的妹妹陶岚和萧涧秋之间慢慢产生了爱意,引起富家子弟钱正兴的嫉妒。不久,关于萧涧秋和文嫂之间关系暧昧的消息在小镇上传开。萧涧秋决定牺牲自己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北伐开始了,文嫂却因屈辱而投河自尽。萧涧秋愤然离开芙蓉镇,陶岚也追他而去 二十、《苦恋》
剧情梗概:一对侨居海外的画家夫妇在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毅然决定重返祖国的怀抱,他们的孩子也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呱呱落地。但这双爱国华侨却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尽迫害,他们的女儿从小也受尽歧视。男主人公在逃亡中冻馁而死,临死前在雪地上爬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世界二十
1. 《索多瑪120天》 《索多玛的120天》取材于18世纪法国作家萨德的小说,而帕索里尼将时空转换到二次大战末期的意大利,影片所表现的背景是墨索里尼体制的最臭名昭著的一段史实--“萨罗共和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18个月中法西主义的最后堡垒,在这段统治期间,有72000人惨遭屠杀,40000人被截肢,大量的人被送入集中营,一大批妇女,少年被奸污或鸡奸。萨罗是意大利人极力想忘却的一段历史。但帕索里尼在灵感的触发下,把这一历史暴行的内容和事实与萨德的小说的大量***内容结合起来。帕索里尼改编了原著中最不堪入目的部分,随着时间、地点改变,而使他的影片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2.《操我》baise-moi(2000年首映) 另外一部法国电影。片名翻译成中文就是“强暴我”。影片讲述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女人因为共同的遭遇和经历一起走上了逃亡的旅途,一条杀人,寻找性满足的不归路。影片充满***和凶杀,但你看过之后绝对不会认为这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凶杀片。这是一部好来坞永远不会拍的电影,也是一部颠覆传统电影假戏真做的电影。两位女主角以前都曾经是====的演员,所以在片中演出赤裸裸的床戏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但这又不完全是部***片,导演正是要用这种特殊的手法来展现俩人生活中曾经遭遇过的残忍,和由此产生的把男人当成性工具的变态心理。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女人比男人更凶残。该片的最大争议在于挑战了当今电影分级制度的底线,会对今后类似题材电影的拍摄方式造成冲击:演员演出床戏时为了真实,真的需要自己真***实刀的身体力行吗? 3.《不可逆轉》又叫《不可撤销》
影片由法国红星monica bellucci和vincentca el主演(俩人也是生活中的真实夫妻)。故事情节用到叙的方式展开,讲述两个男人到一家what酒吧找一个叫 tenio的人复仇的过程,由此再道出俩人复仇的原因,以及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情感故事。
你如果是心脏不好,或者容易呕吐,请最好别看这部电影。 5.感官世界
该片是根据一个真实的事件改编的。当时这个事件曾轰动整个日本。这个电影所描写的爱情模式,对后来日本文学影响深远。几年前轰动一时的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就曾受到这部电影的影响。这个电影可以让你相信幸福和悲剧常常就在一念之间,乐极是要生悲的。
6.魔法怪嬰 又称《魔法圣婴》
和大多数电影把what和暴力作为卖点不同,greenaway对贩卖what和暴力没有兴趣。他是用这些元素,以自己的方式来演绎世界末日的景象。无论你看过这部电影后是什么感觉,这都是一部很独特的电影,一部cult电影,如果你知道cult的涵义。
7.殺人不分左右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残忍的真实。以至于你在观看时要不断提醒自己:这只是一部电影!这只是一部电影!这只是一部电影!其中的特技为后来其它许多恐怖片所采用或是效仿。作为一部30多年前的电影,它对于后来美国恐怖电影的走向有深远影响。 再重复一遍:这是一部恐怖电影,但只是一部电影,尽管曾被许多国家禁演。 8.迷上癮
这是一部不是好来坞风格的美国电影,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佳作。它的触目惊心主要不是视觉的,而是心灵的,你会在看完以后永远记住这个电影里的故事。
9.切膚之愛
你如果不喜欢恐怖片,最好不要看这个电影。如果不反感,那么这是从故事到技巧都很好的一部作品。特别是故事的结构,把梦境和现实混在一起,让你看完以后还要想上半天。最后再提一句,你如果一直对外表清纯温柔的日本女人抱有好感,那么看过这部电影以后大概就不会这么想了,呵呵。
10.我唾棄你的墳墓
该片之所以入选,完全是因为它符合“最具争议和最令人触目惊心”两个标准。特别是近20分钟的强暴场面和女人杀死男人的不同方式,在70年代的电影作品中算是非常触目惊心的。
11.《粉红色的火烈鸟》
此片号称“有史以来最淫秽最恶心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一个肥胖的女人,自认为是“世界上最污秽”的人,她可以把在肉店偷来的肉塞进YING道,也可以把地上的狗屎放进嘴里咀嚼。影片的另一个主角是一对同样变态的夫妇,这对夫妇专门强迫被绑架的妇女受孕,然后将出生的孩子卖给别人。影片就在双方不可避免的冲突中展开,最后,胖女人赢得了胜利,解放了那些被关押的妇女,又***决了这对夫妇。在这部影片里你可以看到人工授精、吃大便、SHOU奸以及在舞台上表演拉屎等赤裸裸的镜头。最为变态的是,这部影片里演员们所吃的大便和狗屎,居然是真实的,真是不可思议。
12.《困惑的浪漫》
这是一部纠缠于尸体、死亡和性之间的片子,片中的男女主角是一对恋尸癖,家中收藏着各种各样丑陋不堪的尸体***,影片里处处都洋溢着死亡的味道和意象,如剥皮的兔子、解剖的海豹和摔烂的黑猫,还有男主角梦中两人互相抛掷人头的嬉戏等等。 14.《罗曼史》
终于如愿以偿,看到了孕妇生孩子真实的一幕,这就是这部影片带给我的最大的冲击。其实此片是一部很深刻的探讨男女两性之间、爱与性之间关系的电影,但是顶级的性爱场面,KOU交、***、性虐待等画面不能不令人对此片刮目相看,尤其是影片最后女主角在医院生子的那一幕,面对着XUE淋淋的出生,我只能说出两个字:震撼!
15.《地狱解剖》
此片是我看过的最诗意的***片,名字叫“地狱解剖”,然而导演在影片里却大量的运用了白色的背景,男女主角白色的西装和裙子,白色的肉体,白色而空荡的房间,白色的海浪,白色的灯光,白色的窗帘和床单……
16.《九首歌》
一部穿插在城市与南极之间,摇滚与***之间的电影,整部影片的***场面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剩下的时间留给了演唱会和厨房。最经典的镜头是女主角为男主角口交直到男主角SHE精的特写。尽管影片拍的如此露骨,但有意思的是,该片给人的感觉依旧是温馨又浪漫的爱情。
17.《拜访者Q》 20. 食人族大屠杀
1979年,一个由3男1女组成的电影摄制小组在南美洲丛林中拍摄关于食人族的纪录影片时失踪了。一年后,他们的电影胶片被发现并带回了美国,而这部电影正是那卷胶片……本片剧情采取倒叙的方式,描述几名摄影工作者深入亚马逊丛林,寻找消失的食人族部落,没想到却一去不回。一位教授在电视台资助下出发前往该丛林探究原因,最后带回一批影片,上面正是纪录了这些摄影者的整个探险过程:他们先侵害土族,然后遭到当地的原始部落食人族活活吞食而死! 19.《爱情的限度》 驚世駭俗!很難再想出其他的形容詞來描述這部電影。沉沦性海的母亲设局引导儿子展开一场xing爱的游历.母亲与儿子内在动作的交错为本片重要的设计--儿子企图追逐母亲对xing爱的领略,母亲则在xing欲的灰烬中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留下惶恐无助的儿子。本片明显地散发出一些危险的讯息,如儿子对母亲、母亲对儿子潜在的欲望。尤其最骇人听闻的场景包括儿子与母亲的S M及儿子在母亲遗体前自慰等。正面表现逆伦的性。
18.《纳粹疯淫史》
为了进一步控制纳粹军宫的目的,纳粹特派了一批对纳粹思想和信念都无比坚定而又年轻美貌的女子,把他们训练成yin荡的ji女,专供那些纳粹军官淫乐,但这些ji女又是纳粹特工,专门负责收集那些军官的心里话,从而辨别军官的忠诚度,玛葛塔,一位中产阶级的女儿,也加入这个队伍,起先她对纳粹思想信仰无比,后来她逐浙明白了纳粹的本质,于是她奋起反抗,一手毁减了以韦伯格为首的一套纳粹监视系统。
13.《下水道人鱼》
(日本豚鼠系列全集中的一部)此片给人的最大冲击来自于视觉,肮脏的下水道、半泡在脏水中的弃婴、成堆的蛆、腐烂的猫、长蛆的腐肉、流着粘稠液体的脓包、蛆虫在人鱼的腐肉里爬行、半张烂掉的脸、画家用刀在人鱼的体内挖出了一具成形的婴儿……一个又一个肮脏而恶心的画面,冲击着你可怜的眼球和肠胃,但这些肮脏的东西又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人类的世界里,在任何一座灯红酒绿、金碧辉煌的城市下面都会有这样的下水道存在,所以美丽的人鱼才会被肮脏的下水道污染,所以艺术总是被人类的欲望玷污。
4.羅馬帝國艷*** 这部带有强烈what背景的电影不一定会绝后,但一定是空前的。它完成于西方性解放的高峰时期,正是由于该电影的上映,许多国开始施行更为严厉的电影审查和分级制度。what片也开始真正从主流电影中退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够拍的如此大气,同时大尺度开放地把人类各种丑恶行径融于一体。
这是一部会在电影史上留下痕迹的,独特的电影。尽管一直充满著争议。
( Fri, 14 May 2010 19:31:56 +0800 )
Description:
她住在楼下一个服务站旁边,每天蹲坐在一个高高的混凝土台上,白天出去玩,晚上在树丛里睡觉,每天有好心人给他喂猫粮。
她不怕人,不会像一般野猫一样见到人就跑开。
她很肥。
她让我想起大米。 ( Wed, 5 May 2010 20:00:57 +0800 )
Description: 我是影子之神。
有时躺在路上,有时靠在墙边。当你背对光明,我就面对着你;当你背对着我,你能见到夕阳的死去。
我很高大,当光芒萎靡,所有的光都退去,我吞没了世界,吞没了你。
你们说我邪恶,说我单调;我说没有人会像我对你永不舍弃,你的每一步,也是我的每一步;你的每一个弯腰捧腹,都是我铭记心中的音符。
谢谢你们的所谓“单调”,单调不也是一种美丽?
我是影子之神。
有时朦胧,有时明晰。你不用和我对视,我也不需只言片语,我可以同你翻山越岭,看莽莽森林里潺潺的小溪。
我的名号没有人会记起,我的身躯,没有人会注意,任何障碍也休想触及,任何荆棘我也能飞驰而去。
没有人 时 地,能将我和你剥离;没有任何刀刃,能切断我们的联系。除非日中三足乌,遍野都是我们的痕迹。
我是影子之神。黑色是我的身体。
( Fri, 5 Mar 2010 04:12:47 +0800 )
Description:
传奇之后
暴雪公司制造的“星际争霸1”是PC游戏史上的奇迹,自1998年发售以来,历久不衰,12年后2010年的今天,仍然还有不少人还在玩星际1,提起它的名字,无不肃然起敬。
星际争霸1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的三项纪录:“销量最高的PC即时战略游戏”、“职业联赛收入最高的游戏”、“比赛观众最多的游戏”。
对于这样一个游戏的续作,自然全世界都在期待。
而暴雪肯能也看出了星际争霸1的光环,靠一项产品赚足十年,不紧不慢地开发第二代星际争霸,终于在2010年2月17日开始进行“星际争霸2 自由之翼”的封闭测试,全球仅千余人得到Beta Key。
让全世界星际争霸迷望眼欲穿的星际争霸2终于近在眼前了,我不是星际迷,更没那么幸运得到Key,但对于一个世界顶级游戏公司的产品,还有超强神作的续作,我自然还是有好奇心,只是关注了几天国外破解进度,后来只得到“失败告终”的结果,幸得生在天朝,我国泱泱大众,在国外高手们败下阵来两天后,就放出了能独立进行单机游戏的“
”到今天,已经是第八个版本。
网上下个Beta客户端,加上大脚(再下个高AI文件),就能开始和电脑对战星际争霸2。
美帝国主义想靠精神鸦片捞取人民币?做梦!迅雷,veryCD和广大勤劳勇敢的破解人员会将你们绳之以法的!
OK,我们进入游戏: 加强版星际1?
游戏的界面和星际争霸1很相似,甚至和魔兽争霸3都很相似,它的大多数快捷键,都和星际1是一样的。
所以对于玩过星际1,现在还经常玩魔兽争霸3的我来说,第一次玩星际争霸2简直是轻车熟路。
说到星际1,现在玩起来确实觉得挺蹩脚的
首先是单位的“寻径系统”实在弱智,也就是某些时候你选中的目的地需要兵绕一下路,而他就只会直线去撞墙,找不到路,还有如果目的地上有个障碍物或者已经有人站那儿了,那儿单位就会围着那个障碍物疯了似的来来回回转……
其次是在“魔兽争霸3”中已经比较完善的“集结点”功能,也就是如果你把主基地的集结点设置在一个矿上,那从主基地造出来的农民就会自动去采矿(设在人身上会自动跟随),而星际1里,你把集结点设置到矿石上,农民只会跑去矿石边呆站着……某些星际高手练就了一手“手动集结点采矿”的绝技,就是听到农民出生(我怀疑是掐算着时间),就立刻冲回去点它再点矿……
很可惜,这些“绝技”在星际2里面都无用武之地了,因为星际2的寻径系统和集结点功能水平都在魔兽争霸3之上,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操作。
星际争霸2仍然只能选择人族(Terran),虫族(Zerg)和神族(Proto )这三个种族,他们各自的科技同星际争霸1依然非常相似,基本单位也完全一样,新增了几种,删减了几种,这就造成玩法也同一代大同小异,我玩过几局之后,觉得星际争霸2是个“披着魔兽争霸3增强外衣的星际争霸1”。很多人还说星际争霸2“只是星际1的一个大补丁,解决了画面和智能化的问题。” 变化
一代的人类的医疗兵美眉被“医疗运输机”所取代,我觉得好可惜(以前医疗兵的配音实在比这个运输船好听多了),而且我觉得把医疗和运输这两种功能放在一种单位上是不大合理的,比如,有时候你希望治疗某个步兵,就拖着运输机去点步兵,结果是运输机把步兵给“空运”了,要是在千钧一发的战场上,这样一个误操作是致命的。
当然如果你熟悉热键,点治疗的热键也是可以避免运输机去认真运人的,但无疑是一个多出来的操作。
一代中人族的火焰喷射兵也下岗了,油价贵嘛,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可以理解。
取而代之的是上图中正在“被治疗”的“劫掠者”,使用巨大的炮弹可以把敌人震晕减速(山丘之王?),比起机***兵(陆战队员)具有将近三倍的生命值,但是不能对空。
新增的这种超级巨大,堪比大和舰的巨型单位“雷人”——错了,官方中文翻译作“雷神”,原因是他的名字“Thor”是源于北欧的雷神,这个雷神的名字就叫“Thor”索尔。
雷人可以攻击地面和天空的单位,当他用左右手的两只大炮,那就是在攻击地面,当他用胸部射出的导弹,那就是在打天上。 当我看到这种飞机的时候,立刻想到了阿凡达~
她叫“女妖”,同阿凡达里一样,它射出两个导弹打击地面部队,不能攻击天空。有隐形的技能,据说在新补丁里降低了隐形的科技要求,所以用来侦察还是不错的。 人族新增建筑“感应塔”,当范围内的敌人不在视野内,会提示红点点~ 这有点像红色警戒里的心灵感应塔,据说星际2的设计师之前就是负责设计红色警戒2和后来的命令与征服的。 大军压境 星际2使用Havok物理引擎来模拟游戏中的碰撞,借此我们可以看到建筑或单位碎裂,碎片自然下落,还在地上弹跳几下,如果是斜坡,碎片还会顺着坡往下滚滑。
星际2兼容DirectX 10,以Pixel Shader 2.0(像素着色器2)开发,模型的质感很强。
高光都是引擎生成的,非贴图,旋转镜头,高光也会改变(我很喜欢虫族那些黏黏的样子,还有虫族主基地升级的时候实在超级恶心,却也超级爽)
总有人族的玩家抱怨说“虫族和神族在星际2里好强大”
总有虫族的玩家抱怨说“人族和神族在星际2里好强大”
总有神族的玩家抱怨说“人族和虫族在星际2里好强大” 由此可见,星际2的平衡性还是蛮不错的。 声音
最后还想说一下游戏的音乐和音效。
虫族的音乐让我想起暗黑破坏神(Diablo)…… 人族的音乐有一首很像Jazz比较轻松,有一首很激昂,很有大战将至的感觉;神族的音乐则都是比较高昂,壮烈的。总之,音乐可以用“史诗般”来形容。
效果音也很赞,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虫族的OverLoad被打爆的时候,那种混合着粘液还有肠子爆开的声音,真是太……恶心了。赞。人族的机械音非常酷,很有未来感。
配音非常有趣,人族的SCV(农民),有时候点击它,它会大叫道"Aak! Ya scared me."我操,你吓死我了。
而点“雷人”,他会用像阿诺德施瓦辛格一样的口音说"Click me!" Beta既然已经来了,正式版也就不远了,很期盼可以玩到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的剧情,我想那将会非常有意思。
( Wed, 3 Feb 2010 02:45:51 +0800 )
Description:
大图:
回家准备过
年,住在父母去年夏天开的旅馆里。由于服务员紧缺,我有时候也坐在前台给人开房,起初什么也不懂,后来竟也能成功给客人制卡,登记,开房。
来往的客人形形***,男女老少,而所有人于我都是陌生人。他们有的来自远方,来去匆匆,有的是一家人拖儿带女,也有的经济危难,节俭之至,有的谦和,有的张扬……
提到旅馆,难免会涉及到一些暧昧话题,我确实曾见过不少年轻男女半夜相邀至此,观其***,多数年龄尚不及我。 虽说我眼拙心愚,但也算观世事多年,如今也能看出个一二来,有的男女年龄尚浅,戴着眼镜一副书卷气,则可能是同学情侣;有的男女看似已到中年,女的时刻“嫌贵”,则可能是夫妻;而有的男女相貌悬殊巨大,男的油面秃头,女的则穿着露骨,浓妆艳抹,则可能是嫖客和***,还有一种可能是已婚男士在外的情人或小三儿。
从前我觉得一个女人沦落到给巨丑的男人有偿献身是多么的可怜可悲,但出乎我预料的是,在我见过的很多“疑似者”中,她们大多都很开心,往往装作和她的顾客很熟的样子,能言善道,但这热情之间,也有些许的尴尬。
如果说我对她们所存的是“同情”,那未免太对她们不敬,也许她们最痛恨的就是被同情。
生活对他们的压迫,社会给他们的除了遗弃就是拒绝,而你我尚可以在家庭中找到一丝温暖,她们,那不成为家的场所所有的可能是逼她赚钱的丈夫,年迈待养的父母或是年年要交高学费的儿女……她们一无所有,所剩的只是上天赐予她们的花容月貌,曼妙身段。自古红颜多薄命,较之所有人的好死,她们也只能选择自己烂活着,换得她所关心的人的好活。
就在我画这幅老虎的时候,有人敲门,我一开,是一个身形瘦小的女子,她用普通话说“您好,是您刚刚打***说需要服务吗?” 那时已经是凌晨1点多。
我摇摇头说:“没有”
她掏出手机翻查了一下说:“咦,说的就是这一间啊?难道是搞错了?”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一手扶着半开的门,立在那里。
她查了一会儿,说,“啊 不好意思,打扰了 老板。”
我说“没事”,关上了门。
凌晨一点,她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只因某个“老板”打了一个***。
我很想有朝一日能面对面“采访”到一位这样的女孩(她们真的很年幼),或者不如说是谈话,并没有恶意,仅仅是因为很希望了解她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触探她们的心理深处,有可能的话,予以帮助。
呵呵,别傻了,自顾且不暇,何暇顾人哉?
再过几天就到春节了,也是我的本命年。希望所有人在虎年都好。
( Wed, 6 Jan 2010 06:02:40 +0800 )
Description:
在此处也能看到这篇文章:
昨天去看了非常期待的电影Avatar(阿凡达)。
这部电影是由James Cameron执导的。 故事发生在2154年,美国的一支军队受命去“开发”一个叫做Pandora(潘多拉)的星球,这个星球上有地球急需的矿产资源,而且储量丰富。而在Pandora没有对地球产生任何威胁的情况下,美军竟然动用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Pandora进行轰炸,置当地居民性命于不顾。
这是否听起来很耳熟? 提示一下,石油已经成为目前全世界经济的命脉,而中东某国境内储量丰富。 扩展阅读:
保护生态环境
和揭露
人类贪婪的本性
是Avatar的基本主题。
当被问及电影的情节,导演James Cameron(詹姆斯 卡梅隆)说:“基本上我们是在讲述英国人或者荷兰人征服美洲或者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的故事,但我们真正想说的故事是当征服者把巨先进的文明带到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这时候会发生什么。”
"This is why we are here. Because this grey rock here sells for 20 million dollars a kilo. Their village ha e to be resting on the richest deposit and they need to relocate. Those savages are threatening our whole operation. We are on a brink of war. "
“Na'Vi” 是在Pandora星球居住的外星种族,他们有蓝色的皮肤,金色的大眼和高大修长的体型。
Na'Vi以部落群居,并且有部落的酋长。他们非常了解这个星球的自然环境,并与之和谐相处,对于星球上存在的其他生物,他们也用睿智和尊敬的态度对待。这些都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非常相似。 像印第安人一样,Na'Vi驯服其他物种用做坐骑(关于印第安人和马的故事,参阅一部我非常喜欢的迪斯尼动画电影"Sprite"[小马王]),Na'Vi训练的不是马,而是类似于马的地面生物和类似龙的飞行生物。 电影给我几个最深的印象之一,是当Na'Vi要驯服或者驾驭任何坐骑,都必须把自己的“根须”(类似于头发里长出的神经)与坐骑连接在一起,二者心灵相通之后,才能驱驾自如。此时又想起Sprite中驯服野马的有趣场景。 人类为了征服这个星球(上的资源),就用当地Na'Vi族的DNA制造了一种与Na'Vi一摸一样的生物体(克隆?),而这种生物体必须依靠一个人类的大脑在远端遥控(通过某种未来的基因技术),才能获得行动能力,就好像把人类的灵魂附在一个人造NaVi的躯壳上一样,这个躯壳就是那人的Avatar(化身)。人类通过支配Avatar采集研究Pandora星球上的一切,了解并试图打败Na'Vi族。
主人翁Jake Sully 是一个双腿瘫痪的海军陆战队员,他奉命接受他死去哥哥的Avatar,完成任务后将获得双腿恢复手术的费用。他应该为美军充当间谍,但几个月与当地NaVi族相处后,他和他的队友们都被军方高层贪得无厌 惨无人道 痛下杀手的行为所激怒,转而帮助Na'Vi族人抵御地球人的入侵。Jack更与Na'Vi人公主Neytiriz(内特丽)喜结连理。
表演而不是动画
Avatar使用新的即时3D拍摄技术“Simulcam”,这种新摄像机类似于在摄像机中内置了电脑,可以让导演在现场看到演员在即时演算的3D场景中表演,或者直接将演员替换成3D人物;
新的表情捕捉系统“面部捕捉头戴设备(Facial Capture Head Rig)与面部表演捕捉还原系统(Facial Performance Replacement)”
Facial Capture Head Rig是一个带摄像头的头盔,摄像头捕捉佩戴者的表情,用来驱动3D人物表演,比起上一代在脸上贴点点的表情捕捉系统更准确。 James Cameron说,我要的是“表演而不是动画”。
创造新的语言
创造一个新的种族,除了创造他们的外貌体型,生活习惯,举止动作,还需要有他们的“方言”。就像指环王作者托尔金为其中的兽人创造兽人语,为夜精灵创造精灵语,James Cameron为他的Na'Vi族也创造了Na'Vi语言,这个外星种族终于活生生地站在了我们眼前。 我记得电影中出现了Na'Vi语“白痴”的说法,这样发音“Si gan”,眼睛则是叫“Nari”,以后可以研究一下学完整的Na'Vi语,这样谁还能偷听你的话?
感受深刻的地方
Na'Vi族众人围坐在“Eywah圣母树”下的宗教仪式和吟唱令我沉醉;
Pandora夜间的环境,水母般的树精灵,随着Jack移动而发光的植物,NaVi人皮肤上发光的点点,还有各式奇异的动物植物……
Pandora白天的景色更多是MattePainting,“漂浮的山”和如桥一般的巨大石群给人印象深刻。
大兵驾驶的机器人虽然后来很坏,但是还是好酷!
Na'Vi族人一开始对人类钢铁飞船射箭,最终大战一箭射穿了飞船的玻璃把驾驶员射死。
Jack刚开始进入部落,大多数人都不喜欢他,他去参加一个晚上的会议,大家坐着,他说“大家都不用起来了”,然后踩到一个Na'Vi的尾巴。哈哈
NaVi的尾巴和耳朵很传神,很像以前我养的猫。
NaVi人晚上在类似一张大枯树叶里睡觉,整个部落都在一起,每人一张树叶。
Neytiri从将军驾驶的机械人中救出Jake后,用手托起Jack的人类躯体,Neytiri巨大的身体显得Jack很小,然后他们说I see you.
Neytiri说,“内啥,XX是个好姑娘,你选她吧。”jack说我已经选好了。恬不知耻的Neytiri又说,“内啥,XX是这儿最好的猎手,你选她吧。”Jack说“我选好了,但那个女的也要选我啊。”Neytiri露出一个超级大的笑容说“她也选好了 嘿嘿” 哈哈哈啊哈哈
Neytiri。面对同族人的敌视,凶相毕露地拔出匕首保护自己爱的人的躯体。像一个野兽在保护自己的孩子。
Neytiri。被欺骗后痛苦地大叫。
Neytiri。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毁,对着强大的人类龇牙。
"The Sky People have sent us a me age - that they can take whatever they want and no on
e can stop 'em... But we will send them a me age... You ride out as fast as the wind can carry you, and you tell the other cla to come... and tell them Toruk? Makto calls to them! And you fly now, with me, my brothers, sisters! And we will show the Sky People, that they ca ot take whatever they want! And that this... This is our land!"
这段话让我热血澎湃
( Mon, 21 Dec 2009 01:20:29 +0800 )
Description:
(all done in 2days)
有的回忆会深埋很久,太久以至于你都开始怀疑它的真实性,这时候如果有一些声音,一些影像,或者,一个人,击溃了回忆的防线,那些往日的种种,渐远的笑容,那扑面的樱花雨,她的谈笑,灰蓝的天空,脱漆的楼道栏杆……便会如汹涌的洪水一般倾泻而来。
童年时的保山,樱花烂漫的时节,街道两边的樱树便会争芳斗艳地酴醾而上,清风徐来,花瓣有如雪花纷纷而下,整个兰城都浸在樱花的清香中。
我们小学一年级放学回家路上。
你说,恩我想要那个花。
我说,好,你等着,我去给你摘。
See this painting on
也可在此看到此文
( Sat, 19 Dec 2009 06:47:55 +0800 )
Description:
2007年夏天,男主人公JD决定开始去欧洲的背包旅行,为期两周,一个人。 6月1日这天,JD踏上了去欧洲的……灰机。(选的儿童节,很有爱嘛)JD走之前告诉他周围的人他将要出门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就联系不上他了。他还于前一晚特意打***给他的女友EM说再见。但迟钝的EM并没有意识到JD是在做长途道别(JD你就不能说明白点儿),第二天甚至不知道他已经走了。
为了节省昂贵的国际漫游通话费开支,JD在此后两周都没有开手机,所以不论是短信或者email都没办法收到,当然也没办法接***啦。
傻傻的EM第二天开始联系JD,显然是不会有回音的。 她开心地给JD发email:(以下皆为本人不才胡乱翻译,大意应该是没错的,在
可以看到email的英文原文)
儿童节早上11点半
“亲爱的我的小玩具, 我今晚要和美眉们去high,你也带着你的帅哥们来吧 爱你 EM”
儿童节下午4点
“嘿宝贝,又是是我。 给你打了几次***,都是语音信箱,你不是在躲我把? 看到给我***”
6月2日早上9点12
“JDddddddddddd... 我昨晚想你了!昨晚有几个个怪蜀黍和我们聊天,我让其中一个给我买酒喝,他给我端过来的时候,我和他说,‘你有点让我想起我家那口子啊!’哈哈哈!
我又给你打了几次***,但是没人接,玩儿不懂高科技了啊?中午我要和Marla去吃饭醒醒酒,今晚就我和你,在你家吃饭。 赶紧Call我
在几次都得不到JD的回复之后,EM终于有点怒了。
6月3日早上10点半
“JD,搞飞机。
你怎么不回我***和邮件?你死哪儿去了?!我等了你一个晚上啊!我太不爽了!打***给我,赶紧的!!!”
6月3日晚上8点41
EM发了一封无内容email给JD,以示其愤怒,而此时,有爱的JD正在法国和一座青铜雕塑照相~(如题图)
6月5日下午5点50
“你他娘的扯的什么淡?!(EM完全怒了)你忽视老娘?你又不回短信又不接***,JD你他娘的扯什么淡?!
我知道你就在附近!你朋友Jeremy真是坨屎。他在***里说他'也一周末没见你的时候'我听见你在旁边嘀咕了,我还以为你很特别呢你这个木鱼 最后的机会……带着你最好的借口今晚给我打***,要不我就走。”
JD真的很冤枉啊,他人在欧洲而EM在美洲听到他嘀咕……这是灵异事件吗?
6月5日晚8点11
“我给你打***,给你的朋友,给你妈打***。我他妈做错了什么?是不是到时候了?到了你甩我的时候了?你至少也当面说一声儿啊***儿! 我们玩完了...别打***给我,别给我发邮件,你根本还蒙在鼓里,我为你感到杯具了,因为你再也不能得到我了。我替你难过啊 啊哈哈哈哈哈”
就这样,千里之外的JD被人给甩了,仅仅离开了5天。 而EM这个疯女人还在对着一个没人应答的email地址发邮件。(我译得都有点恶心了)而且可以明显看出来她在撒谎,她并没有打***给JD妈妈,否则不可能还不知道他去了 欧洲。
6月8日 凌晨1点07
“我恨你。”
6月10号凌晨3点44
“嘿孬种, 记得那个你一直吃醋的我的朋友吗?当我和他哭诉你不理我的时候,他告诉我我有多漂亮,而且他一直都这么认为,所以我和他上床了,现在谁更傻?我想要什么男人就有什么男人,你只能坐在我门前哭!好了 别哭了,因为你已经没机会了屁股眼儿!哈哈哈哈”
估计JD看到这封邮件会觉得五雷轰顶吧。
6月10号4点01
又一封空邮件
6月12号下午2点20
“JD,打***给我,我要找你谈话。”
6月12号下午8点11
“听着,好吧,你不想给我打***就听着。我现在又崩溃又悲痛。我是觉得我们俩有问题,但你话也不说一句突然消失搞得我莫名其妙...JD,我们以前不是很好的吗?
我们总是很开心,我也试着装作很好相处,和你很高兴。我们是可以和朋友们在晚上玩儿或者在教堂闲逛然后回家大‘干’一场最后海誓山盟的一对儿。我知道改变了,但你应该承认你曾经对我有点儿感情吧?你要敢否认 你就是在否认你的魂儿! 我知道你今晚会打***给我的,我有很多好的坏的和你谈。但都改变不了我和你分手的事实。你还欠我次谈话。最后通牒 EM”
杯具的JD此时还是正在罗马和青铜雕像拍照,他给他亲爱的女朋友买了礼物,马上要回家了。而可爱的EM还在对着伟大的email系统发飙。
6月14号早上7点01
“我努力过了,我努力着去接近你,JD,我试过。但我现在收回所有我夸你的话。我们分手我很开心。跟你在一起你就像一坨屎那么无聊。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好多次假装喜欢你喜欢的表演,假装看你喜欢的电影,还跟你那些蠢驴朋友在一起。我决定了,我觉得你根本和我不配,还有,你就是我身上的一个污点,离开你我要好一万倍!
我要把你的脏东西丢你妈家,别了,JD,我想说我好高兴但其实也没多高兴。但是我下面这句是认真的,再也不要和我联络了。 EM”
当EM真的拿着JD的脏东西到了JD的妈妈家的时候,她还恶狠狠地撞了她老人家,他年迈的妈妈就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我们不明真相的女主角。所以女主角就大呼餐具了,“您老咋不早点儿说呢~” 所以她赶忙又给发了个email。
6月14号早上8点21
“先读这个!!!别打开别的email!!! 如果你爱我,你就把我以前发给你的email全删了,JD我求求你当你回来千万别读那些邮件!你离开的时候我搞错了,我解释不清,你赶紧地给我打***!我全心全意滴爱你! EM”
(由此可见一个女人的脸可以翻得多快) 当超级杯具男主角JD回来,打开手机嘣嘣嘣地一下子收到那么多邮件,他始终忍不住好奇心,都读了(是我也会这样的)。然后呢,自然如EM之前所言,两人分手了。 为此我们可爱的男主人公JD独自旅行欧洲后回来做出了如下总结:
1一定要小心多情的人,多情就不会只爱你一个,或者这时候会爱你,过后就变成恨你了。当她们恨你的时候,那就真的是在恨你。
2 当你要外出两个星期的时候,别他妈关手机。
本事件荣登“2009年100个网络怪事件”之首 不幸的是,这是07年发生的事件。非常绅士的男主人公JD将这些email雪藏了2年之后,才发布到互联网上,我们今年才有幸看到如此戏剧性的悲剧。
Digg上的一位童鞋非常赞赏男主人公的做法,并表示他从整个事件中受益匪浅,他说“要是我结婚,我也先消失去欧洲2周,测测她的定性再决定~”
我除了感慨女主角EM的愚蠢、善变、虚情假意和男主角JD的悲壮(估计一辈子也忘不了这次欧洲旅行了),还要感慨一下 上天玩弄这些可怜的男女实在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那个女的可以天天高呼“Fuck My Life!”了。
你还可以从
看到这篇文章。
( Wed, 25 Nov 2009 05:56:58 +0800 )
Description:
也可以在这里看到本文:
Up是一部非常棒的3D三维动画电影,也是Pixar首部3D立体电影,影片本身从故事,画面到音乐,无不登峰造极。
最近Up发行了BluerayDVD,使得我们可以在家里看到这部充满智慧的动画电影。我看了很多遍,仍意犹未尽。
很多年没有看到如此经典的动画片了,而单凭开头十几分钟就让我落泪的动画电影,这还是第一部! 在多次观看中,我也发现了片中不少有趣的细节,所以截了一些图,搭配文字说明以分享。
Carl Fredricksen小时候逞能摔了手,Ellie如上还回Carl的气球(气球上写着“Spirit of Adventure”)
Ellie 风烛残年,Carl用同样的蓝色气球,同样的方式看望Ellie,但气球上什么也没有写。
童年的Carl没有说一句话。 成年的Ellie没有说一句话。 Carl和Ellie结婚的场景:
Ellie的家庭非常火爆(甚至有人开***庆祝)
Carl家则非常平静,所有人眼神一致,他的两个妹妹在……祈祷?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Carl长大去卖气球,而Ellie 则当了鹦鹉驯养员,而且是在一个叫“South America”的……动物园? Up的开头十分钟一点也不浪漫,而是血淋淋的现实——背景是美好的梦想(在瀑布顶上盖一座小房子),而没有钱是不行的,一个一个硬币累积,要多少年才能达成梦想? 事实上他们先后三次不得已敲碎了存钱罐,一次车胎破了,一次Carl脚受伤,另一次大树压了房子。越来越接近梦想,还是越来越远离?这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真实写照么? 梦想,说起来很简单,想要实现,却很难。
青春很容易溜走,而且再也不会回来。就像春秋交替,正午黄昏。 物虽是,人已非。 一个镜头阐明:Ellie不能生育 小女孩的玩具“红星”皮球,是Pixar很早时候的一个动画短片的主角。
Ru ell的冰激凌
Ru ell曾和老头说起过自己以前和爸爸吃巧克力冰激凌的事情。
片尾,Ru ell和Fredricksen重复了Ru ell的回忆,而且,巧克力、黄油口味都没有变——Ru ell肯定很爱吃巧克力,Kevin(“长过头的母鸡”)也是被他的巧克力给诱惑来的
That might sound boring, but I think the boring stuff is the stuff I remember the most.
很喜欢这句台词。
体重有点超标的金毛猎犬,傻乎乎的超可爱。他让老头和小孩先走,他来挡住狗们。 于是他就站在路中间,带着Cone of Shame,吼道“Stop, you dogs!” 我看到这里笑翻了! 世界人民都爱金毛犬。
狗性不改
Charles Muntz养的狗狗们虽然已经人模狗样,能说会唱了(纯为押韵),但还是改不了狗性,给客人吃的东西也偷偷吃。
Ru ell的爸爸保证过会去参加授奖仪式。
但是最后他没有。 事实上,Ru ell的爸爸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他和Ru ell的妈妈离婚了,娶了如下……
这部影片除了探讨梦想,浪漫,友谊,爱动物,还有探讨婚姻问题。
向Wall.E致敬
狗狗们在打牌,赢狗狗饼干……话说以前我见过好多***也是做成骨头形状的,我以前的猫猫吃的猫粮则是鱼形的,超有爱 另外,那只呆呆傻傻的沙皮狗走狗屎运啊!赢了这么多骨头!
看到Ru ell骑着吹风机飞过飞艇,自然就想到机器人WallE骑着灭火器飞过飞船了 我专门找来了Wall E 的截图来客串 Is this a coincidence? I don't think so!
Memories Can Weigh You Down
Memories Can Weigh You Down是“飞屋历险”原声碟中的一个曲目,正是如上图时候的音乐。 记忆确实是有重量的,它压得我透不过气。 Fredricksen可以做到,但我做不到,于我来说,这非常难。
狗狗是色盲
最后一段老头和小孩在数经过的车的颜色,狗狗也跟着吼道“灰色的!”为什么是灰色的呢?因为他本来就是色盲。 Pixar插播科教广告:"所有的狗都是色盲",Dug也是。
应该算是个好结局
Fredricksen的房子无人驾驶最终飘落在瀑布顶,达成了Ellie生前的愿望,或许是Ellie显灵?不论如何,这应该能给过早失去本应是故事女主人翁的观众些许安慰。
应景的片尾制作群
音乐。badge,Ru ell吹小号,老头碰杯,狗狗唱歌……(还真有狗狗会唱歌,我就曾在YahooVideo上看到过。)
技术主管。老头欲灭鼠。Badge同样很有趣。 这应该是一台Mac。 动画,自然由飘逸的Dug的飘逸的关键帧来代表。 Up不是一部喜剧片,但也不至于让人很伤心(还有Dug嘛 哈哈),它并不是专门为小朋友打造的,相反,它具有很多值得人思考的内涵,相信片中所探讨的很多的主题也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经历才能看得明白的。 如果你现在仍有梦想,就趁年轻赶紧去实现吧,不论用多疯狂的方法,否则等到白发苍苍的那一天,剩下的就只有叹息了。
( Thu, 19 Nov 2009 18:41:20 +0800 )
Description:
国内的“类twitter”网站越来越多,比如新浪微博,比如 “做啥”,“嘀咕”...还有一些不是那么热的“同学”“9911”,现在百度也在做变相的类twitter,i贴吧。
在美国,人们无疑会选择twitter,而在中国,我们的选择很多。
有很多选择,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你像我一样选择“全选”,在每一个微博客网站都有自己的页面,并且希望一一顾及,那手动的copy paste无疑会把人累死,那就毫无MiniBlog乐趣可言了,如何让网络帮我们完成这些枯燥而又费时的同步工作,是本文的所要解决的问题。
著名的
近期曾有过两篇关于同步Twitter到各网站的办法,
和我的思路比较像,利用twitterFeed和hellotxt,但在消除Tweets里的用户名的步骤的时候,需要有自己的PHP或Python服务器,这对于没有服务器的童鞋是比较困难的;
把中间步骤归在一个GoogleA ot上,但是需要一定的编程知识,否则相信你很难通过那篇文章架设好你的转发A ot。
可能是最近Hellotxt更新了,现在可以直接转发Tweet到嘀咕,所以有了我的方法。
我的大致的思路是:
Twitter - friend feed - Twitter feed - hellotxt - 嘀咕 -各MiniBlog和SNS
中间不用编程,不需要服务器,只要在各网站设置好,即可。
所实现的效果是,
Twitter账户发布一条tweet一段时间之后,国内的嘀咕,新浪微博,人人网状态,开心网状态,做啥,同学,9911……全部同步更新这条tweet。
把Twitter作为最起始端,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twitter,而且twitter有众多的支持网站,输入输出非常方便。
众所周知,Twitter的强大在于它的开放,发布途径超多。你可以在twitter.com网站上更新,在诸twitter web上更新(如http://www.twitiq.com),在浏览器插件上更新(如echofon),在诸桌面客户端上更新(如 Twhirl,TweetDeck),通过发送一封email来更新,通过发送flickr照片来更新,通过某网站的r 更新来更新,通过诸多手机客户 端来更新(如Twitterrific,Gravity),通过中国的短信来更新(是的,确实可以)...
为何要把twitter先聚合到FriendFeed然后再到TwitterFeed,而不是twitter直接到twitterfeed呢?
Twitter所输出的每条RSS之前是带有用户名的,直接从twitter输出,可能造成后面的环节出现超过微博客字数限制,FriendFeed则不会输出用户名。这个步骤可以除掉内容里的用户名。
举例:
TwitterRSS: "YinDuke: Have a nice day!"
FriendfeedRSS: "Have a nice day!"
而嘀咕则是这条“链”的关键环节。嘀咕是少见的国内开放性较好的“类Twitter”网站,目前它提供了较全的微博输出同步服务。我的人人网的所有状态,都是靠它同步过去的,我不可能会在人人网网页上写状态。
但是可以将tweets输入嘀咕的服务较少,目前我只发现有hellotxt,“做啥”,“9911微博”可以把内容自动同步到嘀咕。
hellotxt和twitterfeed结合紧密,自然成为首选,也是我目前正在用的方法。
如果某一天hellotxt直接同步到嘀咕有问题,便可以有以下方法把hellotxt同步到嘀咕
hellotxt - 做啥 - 嘀咕
但是,每增加一个同步的环节,就会增加更多的同步风险,因为中间任何一个网站down掉或者同步失效,那后面设置的所有同步也就形同虚设了。所以应当尽量减少同步的环节。
依我的经验, Friendfeed速度很快,发完Twitter一会儿就能在FF上看到,twitterfeed很不容易出问题,偶尔同步速度较慢,嘀咕的同步有时快 有时慢,有的时候很长时间没有在人人网或开心网上看到嘀咕里的一条tweet,并非没有同步,而是同步过后被目标网和谐了。
所有网站都设定好以后,即可有个人微博客的蝴蝶效应,做到一处更新,处处同步。
具体效果可以参阅 我的
同样可以在
看见这篇文章:
( Mon, 9 Nov 2009 15:37:34 +0800 )
Description:
使用网易博***务已经好几年了,作为一个入门级的博***务,网易博客的确有他的优势,比如访问速度在全中国都比较快,对搜索引擎比较友好,审查不是那么严重……
但是我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寻觅新的博***务提供商,一次次想博客搬家(是的,我还在筹备dukeBlog的搬家),无非是因为网易博***务不能应对日益提升的博客需求,抑或是有不能容忍的缺失或不足,本文将列举几条网易博客的劣势,仅供参考。
1 博客后台管理混乱
几年前,网易博客最开始的后台集齐了博客的各方面功能,包括日志撰写,查看留言评论等,其实这是比较科学的。
后来几经“升级”,后台变得很花哨,出现了类似windows“开始菜单”的界面,可是,这个界面只能在IE或IE为核心的浏览器下正常,用别的浏览器会显示不正常。
后来加强了“个人中心”,博客系统没有什么改进,却加入了很多SNS的成分,例如“打招呼”“抢车位”。。。。。。这是非常令人反感的地方。
我更希望我的博客是写文字的地方,而不是第二个开心网。
更为可笑的是,又经过几次“升级”,网易又取消了个人中心,翻来覆去,现在的网易博客没有一个像样的管理后台。
2 邮件提醒系统是摆设
网易博客里可以设定在收到评论留言的时候自动给博客帐号的邮箱发一封邮件,照理说这是一个很好很必须的功能,我也很早就打开了这个功能,但至今没有收到过一封邮件(尽管评论留言堆积如山)。
我曾就此给网易博客发过邮件,留过言,但未得到任何回复。
几年过去了,你还是可以设置邮件提醒,你还是不会收到任何邮件。
且不论收不收得到,你只能设定发给“帐号@163.com"这个邮箱,独断的行径令人厌恶,免费邮箱还不能自动转发。
3 没有插件,又不允许代码自定
每一个人的博客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都有自己偏好的功能。比如,一个摄影爱好者可能需要一个展示图片幻灯功能,一个经济学者可能需要在首页挂上实时更新的股市走势图。。。博客提供商不能寄望于全面照顾,这就是我们需要插件的原因。
著名的博客系统Wordpre 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是在于它极其丰富的插件。
网易博客不支持博客插件。
而且,首页插入widget代码也有限制,只能插入图片,文字,最多flash,如果你试图插入一段 JavaS
cript或iframe代码,网易博客会自动把它删除。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JavaS
cript,例如GoogleAnalitics这样基础的组件,或是Twitter的更新。(所以我只能用图片的Twitter显示来代替文字,结果是加载速度减慢)
4 图片不许外链
当你看见网易博客中的某篇日志,并转移到别的博客那里的时候,日志里的所有图片就都会变成“只允许网易博客用户交流”(很小气)。也许网易的服务器资源真的那么紧张,真的那么滴水不流外人田。
试想你和我一样有好几百篇日志,平均每篇日志有三四张图片。某一天突然需要搬迁博客,那所有的图片也要一张一张从网易下载,再一张一张上传到新博客……你觉得你的博客提供商为用户考虑过吗?
//基本上所有国内提供相册服务的博客提供商都不支持外链,所以以后写日志还得把图片存进flickr。
订阅博客RSS的用户,也经常碰到RSS阅读器里图片变成“只许网易用户交流”。 题外话 //一个好的博客系统除了允许导入(搬家到网易博客),是否应该允许博客数据导出?Blogger,Wordpre 都可以实现,甚至国内的Blogbus都支持导出,但网易只允许进,不允许出。
5 发布方式单一
除了在其网页上发布日志,网易并没有给我们更多选择,没有客户端,没有email发布,也不开放API。
是,可以短信彩信发布博客,但这是博客,不是微博,何况我们已经有twitter,新浪微博,嘀咕,叽歪了。
为什么我那么喜欢Twitter?因为任何时候都可以找到发Twitter的方式,手机客户端,桌面客户端,网页客户端,dabr,短信,m 机器人,qq机器人,email,甚至用r ...
大度地开放API以及丰富的外部应用是Twitter成功根本。
可以用live writer哦
//我以前也试过LiveWriter发网易博客,但遇到了“不能取得主题预览 ”的错误,不知各位是否一样?相比对于Blogger,Wordpre ,LiveSpcae的博客,只能说勉强能发日志罢了 :)
6 页面代码不适应多平台
这个在第一条里其实已经涉及了。网易认为全世界人民都只用InternetExplorer,在日志里插图必须要装浏览器插件,而且此插件只针对IE,也就是说,你如果要想用firefox或者chrome上网易博客,是不能在日志里传插图片的,相册里也一样。
如果你曾试过用手机访问任何一个网易博客,你会发现,其页面对移动浏览器也是非常不友好的,我曾使用symbian平台下的opera mini和iphone 平台下的safari浏览自己的博客,其结果都是只载入了一个顶部,无法向下滚动。这种情况我还未曾在任何网站上看到过,不知道网易用的是什么新网页代码技术。。。
7 服务提供商不重视用户意见
我觉得这点是很致命的。
用户体验的好坏,是由用户说了算,而不是网易,但网易博客几乎是不听用户意见的,君不见,网易博客的“客户服务”竟然是一个自动应答的机器人,用户输入问题后,它根据关键字返回常见问题的搜索结果。。。
Google发布或修改产品的时候,一般都会在网站上设立一个留言板,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最想要的功能写在上面,所有用户可以浏览其他用户发布的留言,并选择支持或反对,于是google会挑选支持人数多的意见作为产品参考。
网易博客每次更新前会发一个通知“亲爱的网友,博客将于明天凌晨1点维护,给您带来的不便...”
哪次“更新”有过类似Google的活动?
以小见大,其实国内很多的博***务提供商都有类似的一些问题,有一些是出于成本,有一些是出于服务器资源和访问速度,这些我们都可以理解。
作为一个服务提供者,你可以不把用户放在第一位,但起码不能把用户的位置降得太低,在现有的成本和环境下提供尽可能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才是成功之道。
( Fri, 30 Oct 2009 22:34:33 +0800 )
Description:
27号晚好不容易出门一趟参加Windows7 Party,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接到“大鬼”的***,问我去不去看迈克杰克逊的演唱会。
我第一反应是:“他来北京了?”这句话说了一半才反应过来了,他不是已经驾崩了嘛。
大鬼说,是全球同步的电影,我这才反应过来,在SNS里看到婕说起过Michael Jackson的电影,应该就是这个了。
话说我对流行信息还真是不敏感。
于是看看表,还有公车,就再穿上鞋出门了。
首次接触Michael Jackson应该比后街男孩更晚一些,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我的同桌孙雪菲(我居然还清楚地记得名字)说她不敢买杰克逊的磁带,因为摇滚太“狂暴”了,她的妈妈会疯掉的。
我说,“我不怕”。于是我就买了一盘。
那盘磁带是爱好者拼凑出的合辑,不是MJ的专辑或是有发行的精选集,但歌都很好听,我记得当时最喜欢的2首是D.S.和Beat it。
到了西单,居然还等了好久她们才到。
“This is it”是那没有如期而至的演唱会的名字,本当是MJ回归舞台,殊荣的指代,而如今再来看这个名字,不免多出几分戏谑和无奈。
电影在夜里12点整开场,10月28号。
整部电影更像是一部“正片”的拍摄花絮。如果你买了正版的DVD,DVD里有MJ演唱会录像,如今在电影院里看到的这些片段就会被放在“Special Feature”里。
电影以倒叙手法从演唱会伴舞、配乐和配唱的悲伤采访开始,中间是所有人准备演唱会,MJ的排练,练着练着,就结束了。
从影片类型来看,属于纪录片,没有旁白,片中没有另外配乐。
虽然是排练,但是基本已经看出演唱会的瑰丽和精致了,MJ一丝不苟地完善着每一个细节,他看起来精神十足,虽然身形消瘦,但舞动起来依然准确无误,风采不减当年——要知道,这是个50岁的MJ。他周围的人也不遗余力,从排练来看,舞台视觉效果极佳,看完电影后,应该所有人都会为世上少了这样一场视听的盛宴而感到遗憾。
自从后街男孩变成“后街老人”,我也快变成喉结老头开始,我就再没有年轻时候那般狂热,不会听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就兴奋一整天。Michael Jason的离开是全世界人的遗憾,我很喜欢他的歌,也会感慨“天妒英才”,但死者已矣,死神不会因为你是PopKing就不来抓你,对于此事,我只能对MJ说三句话:“很遗憾。走好。我会常听你的MP3的。”
看到MJ跳舞唱歌,有好多人在电影院里拍手,我很反感。我觉得看电影是一种很正式的仪式,而且台下的都是“接收者”,永远不能变成发送者,若是你强行“发送”,打扰别人的接收,这就于理不合了。电影散场的时候起身鼓掌,这是正常的,但所有人正在安静地看电影,突然某个角落哗啦哗啦响起掌声,是非常影响电影气氛的。这是在看电影,不是看演唱会。
想到一个笑话,说有个中国老板很有钱,但很土,到了国外去听音乐会,也像在国内看晚会一样听着听着高兴就拍手,结果被保安给请出去了。
扯远了。
感觉电影长度有点短,看着看着灯就亮了,不知是不是又被国内的某某局某某部动过剪刀。字幕一出,MJ唱着”This is it” 催大家走。这就更加强了本片是花絮的感觉。
走出电影院,已是夜里一点多,有一些冷。回到家已是凌晨两点。
( Tue, 27 Oct 2009 05:59:56 +0800 )
Description:
Cracked 网站发起了
,让网友们想象没有互联网的日子,我们的生活将有怎样的改变。特别是那些已经养成互联网习惯的娱乐方式,例如下网下载电影(甚至是毛片)、玩twitter 等
哈,网友的智慧是无穷的。如图,在没有互联网的日子,如果你还想去Yahoo 聊天室泡MM的话,就只有使用这种实体的方式大家都跑都一个小面包车里聊天了(面包车上印的,雅虎聊天室,仅限18岁以下)。
以下还有更多的猜想:
额,这个很明显了,排队购买电影DVD
这似乎是一群人在围观两只猫?!互联网对猫是那么的有爱
没有twitter 的日子,我们用信鸽
eBay 跳蚤市场
没有网络MP3下载,CD变得更加畅销 评论:
我预料到那个聊天室会车震。。。 都是18以下的小少男的... 第二张图片上是排队买***吧,没有网络订购or下载 P2,P2!哪里是"电影DVD",那牌子上分明写着*** 我们将在一名曰“煎蛋”的画廊里评头品足以上的照片,然后每人把评论写在一小纸条贴在墙上,第一个写评论的可以坐在沙发上写,如此类推……我就站着写好了,字不好还请大家见谅 没有互联网。社会和谐度上升90%。
众多五毛党纷纷失业,重入人才市场寻找工作,失业率上升1.5%。 没有互联网,我就呆在厨房每天煎蛋
煎好一个就去客厅抢沙发 没有互联网那是不可能的,难道我们要退步吗? 恩,是的。没有互联网,煎蛋将真的开始煎蛋,然后抢沙发者,可以品尝这个蛋 在沙发上装个感应器,在抢沙者屁股上装个触发装置。。。一旦谁的PP第一时间触及沙发,那就算抢到了~~奖励新鲜煎蛋一枚~~“煎蛋娘,上煎蛋。。。”~~突然发现人生的乐趣变成了围观煎蛋娘~~~ 上不了煎蛋
那就只有回家姦蛋了 没有了电驴 立交桥上抱小孩卖***碟的行业又开始悄然兴起 引文来源 图片来源
( Tue, 6 Oct 2009 04:59:51 +0800 )
Description:
大图 由于之前的工作时间关系,不能经常自己涂涂画画,如今提笔,竟觉得自己退步不少,若再不加紧联系,恐落得江郎才尽的下场。
我一直在追求一年前在艺术学院时候的对画画的亢奋,那是我最佳的状态。今年六月画“
”的时候有一些类似的感觉,但是毕竟是毕业设计,没有太多的自主。
现在一个人住,新租的房有煤气灶,可以自己做饭,我也因此买了平底锅,电饭锅还有一些油盐,调味品,楼下的小菜市隔得很近。做了几次饭,多以
为主,究其原因,其一是我比较爱吃
,其二
比较容易做。
由此,我也获得了比较多的时间画画,其实画了好几张,但大多因为自己都看不下去,统统回收站了,半夜三更画章鱼找到了一点去年的亢奋,所以才传上来以留作纪念。
初看此章鱼,你是否觉得它呆傻不堪?明知是陷阱,还奋力想去吃诱饵。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眼前的利益是很明显的,而且它能达到的效果也很明显,吃完这一餐,能解腹中饥渴,为何不吃?但解决了目前的困境,所得到的除了略微温饱,还有任别人鱼肉,搭上性命。
道理谁都明白,但是真的遇到了抉择,很多人还是选择做章鱼。
我不是章鱼。
( Sun, 27 Sep 2009 18:50:01 +0800 )
Description:
前几天左眼皮跳得特别厉害,我以为会有什么大事情发生。有人曾经告诉我说,左眼跳是好事,“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同时也有人告诉我,早上跳是好事,“早跳财,晚跳灾”。请问,左眼在晚上跳,是好事还是坏事?
也许是左眼跳的缘故,遇见了几个多年未见的故友,这其中有我十分怀念的留美归国美女何老师;曾一起熬夜玩红警现在是建筑师的杨;还有在深圳打***喜欢罗里啰嗦的雪,还有在昆明和我一起上课艳惊全班的媛居然也来了北京。
以前在一起时常可以见面的时候不觉得,但如今觉得每一个人都那么亲切。
一个人漂泊在外,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孤独和无助,这光鲜繁华的京城,于我只是一座空城而已。
头几次来北京,我曾觉得所有北京的人都非常好,热心诚恳,童叟无欺,但在过去的三个月我却屡屡失望,其实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我先入为主给人群定了位,更何况大部分的北京居民都是外来人口。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地方,现实到让你觉得根本容不下一点人情味。所有的交往都是建立在某一些非感情的因素上的,一旦这些因素被破坏了,人也就彻底脱下以往相互依赖各取所需时候的假面具,变成陌路甚至敌对。诚然,现实社会就是如此,但我所遇到的人和事在转变上的迅速和彻底,让所有我以往经历过的事为之汗颜!
也许这就是北京高压下产出的人的基本状态,从我这个外来人的眼光来看,你们都需要看心理医生。
因为有差异,所以才觉得孤独。尽管身边人山人海,到处灯红酒绿,但抬头仰望天空,还是只有自己一个人。
我幻想着如果我现在身无分文,被房东赶出寓所,衣裳褴褛,蓬头垢面,沿街乞讨……也不会有任何人在意——如果我对其没有价值的话。
这也许是我一辈子中最为艰苦的一段时光,如果我挺过来,日后我会对我的下一代说。
( Sat, 12 Sep 2009 21:34:12 +0800 )
Description:
从前,我们希望
更及时
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希望自己与朋友家人的联络可以更加及时
但是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我们快乐吗? 更及时
当“GPush”“G-Push mail”这些程序还没有在iPhoneOS平台上发布的时候,我天天期盼着能拥有像Google Andorid手机一样的即时Gmail推送,这样一来,当我的Gmail邮箱收到新的E-mail的时候,我的手机就会几乎同时给我提示。
现在,iPhone上的Push Gmail实现了:
GPush在邮件到达后10秒内给予提示
能Push的不止如此,使用“LetMeKnow”这个A ,实现了Twitter条目的即时推送,
当任何一个我Follow的用户发了一条Tweet的时候,我就会在几秒钟内得到他所发的条目:
还不止如此,使用LetMeKnow,你可以订阅更多的信息,比如当地的天气状况改变时给你Push提示;YouTube视频收到评论时给你提示;任意网站RSS更新时给你提示;股票涨跌的时候给予Push Notification....
而且这一切都是几乎即时的。 更多
依靠Google Reader来聚合我感兴趣的网站RSS,所有更新一块儿阅读实在是很惬意,现在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下面是目前我的Google Reader的截图:
红框显示出我所有的订阅里更新了1000条以上,这1000多条我都没有读。
这是仅仅是我两天没有阅读GReader的效果。
我感兴趣的主题有很多,如上图可以看出,我对订阅也有做相应的分类,比如Animation组,Art,Design,还有Google相关的,life生活的和news新闻类的。
每一个网站的更新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所有网站堆叠的速度,造成了RSS量在短时间迅猛增长。
更紧密
为了我所有认识的人能与我保持密切的联系,我坚持时刻携带手机,并保持开机和话费充足。
换言之,我的手机,并不是为我服务的,而我却经常给它充话费。
现在,我们想要听见远方的人的声音,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当网络带宽扩大,视频***普及的时候,想和很远的某人面对面交谈,也会变得轻而易举。
人与人还有什么距离可言? 过载
实现Push Gmail的当天,我非常欣喜兴奋。用了几天后我发现,并非所有的邮件都是我希望及时看到的,电子邮件本身有时间上的特点,给人与人的交流留出喘息的时段,而Push显然破坏了这种喘息的距离,让人透不过气。现在我看到手机上Gmail的Push,只会觉得烦躁。
我Follow的Twitter用户多在欧美,当他们白天发Tweets的时候,我在睡觉,Twitter 的即时Push不仅打扰了我睡觉,更重要的是,并非每一条Tweets都是我需要的,而我必须对收到的每一条Tweet做出立即处理,不论我在忙什么。 如果加上其他门类的信息的即时推送,我的手机平均每分钟就会“鸟叫”或者“叮叮——”一次,非常“及时”的信息让我没有能力来接受和处理。 Google Reader里的订阅我已经做过筛减,但是爱好过多,还是每天有几百条要处理。
每天检查的话,还能浏览标题,不想看的文章直接Make all as read,但是我担心要是某一段时间我几个月不开Google Reader,未读文章的数量会不会超过它的统计能力?而当我看见那个天文数字的时候,我会不会得心脏病? 手机的威力在冯小刚的电影《手机》里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
以前的男女用手机调情,现在的男女用手机捉奸。被手机给毁了的家庭越来越多,而据我预测,在视频***普及的时候,手机毁掉的家庭会更多。
有了手机,我们仿佛无处藏身,随时随地处于他人的监视之下。
有很多时候我很想像电影里的严守一一样一怒之下把我的手机丢进火中,甚至下水道,马桶里冲走,摔在地上,埋进土里 因为只有这样,别人才找不到我…… 现在的信息越来越主动,人却越来越紧张。前来“找我”的信息已经超出了我所能负载的额度,所以我被过载了。
( Sat, 1 Aug 2009 17:50:14 +0800 )
Description:
昨天(7月31日)参加了数字娱乐节(
活动是由北京服装学院主办的,从昨天下午三点一直持续到今早凌晨,票价90。
DEJ. 据说去年服装学院还和米兰的某时尚设计团体做这个DEJ,可惜今年他们不能来北京,只发来一个Video祝贺这个Jam成功。
活动有很多VJ表演,但其实我对这个不大感兴趣,我所感兴趣的是人机交互之类的主题。
台湾“实践大学”的学生带来了他们的作品,卡拉OK V2,可以根据唱歌者的音量在屏幕上做出一些反馈,提示字幕也多了许多效果,比如3D环绕,但我觉得这样的卡拉OK看字幕好累啊……
还有一个英国的学生做了一个小人根据音乐音量大小在路上晃荡,说实话挺雷人的,他配了Greenday的Boluvard of broken dreams,但没找到纯配乐的音轨,于是他在上面配口型,像个小学生似的立正了唱这首歌,还对着台下挤眉弄眼……好好笑啊! iPhone拍照的能力很差,特别是光线不大充足的地方,照片惨不忍睹…… 这两个据说是机械娃娃,可以辨别主人的声音做出不同的动作,但我总觉得是有人套在里面…… iMac无处不在
手翻书,看到这东西有种亲切感~ 有个虚拟现实的厂家做的产品非常有意思,只要给电脑识别某一个图案,然后在摄像机前显露这个图案,计算机就会给实拍图案加入一个3D的模型,而且透视和实拍完全一致,并且实时输出。
比如有人在Tshirt上有这个图案,计算机就会输出tshrit位置长出一个怪异的东西。
人脸的识别可以让人实时变为驴子或是外星人。有的人在iMac前,看到里面自己的图像已经变成了史莱克…… 到了晚上,乐队开始表演。首先表演的是风滚草乐队The Tumbleweed,他们的主唱很文质彬彬,戴个眼睛,但歌的类型有点像日本唱“灌篮高手”主题曲那个乐队,唤作 Heavy Pop,我觉得唱得一般。鼓手非常厉害,鼓声振奋人心,但据说是他们的外援,非乐队成员。
乐队还有一个拉二胡的,很激情,还有一个吹长笛的,把这两种乐器加入到Pop Music里面,他们真的很会想,但造成的结果是,某一两首歌里,这位二胡兄和这位长笛兄只能站在那儿什么也不干,只能用脚打打节拍,说实话我挺同情他们的。
歌一般。
Anyway,现场气氛很好。不管你有多高保真的HiFi,现场气氛总是和家里听CD不一样的。 第二只出场的乐队是“重塑雕像的权利”
他们的名字好怪异,而他们的歌声比名字还怪异!
我现在回忆,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主唱沙哑怪诞尖利诡异的声音和他满头的汗水。
他们演唱的中途会把幕布拉上,我想是为了增添神秘感,此为我在前排拍到的主唱在幕布上的投影
看他们的演出,并不是像看大明星一样激动欢呼,而是觉得内心很深层次的东西被他们的声音发掘出来了,仿佛是灵魂之内的精灵被唤醒了,很有感染力。他们的投入和对歌声的执着,让我崇拜不已,以前有人对我说过,艺术就是要自己玩得爽,很明显,“雕像重塑的权利”自己一定非常陶醉于自己所做的音乐里面,而他们的这种陶醉,也深深打动了他们的听众。
Village Voice 同4AD早期的艺术家一样,“重塑雕像的权利”在后朋克的形式下传递着他们的黑暗和隐晦。—— Time 不,我不会去买他们的CD,因为他们的歌不适合放在iPod或者音箱里面听。 夜里十二点,DEJ还没有结束,不过后面的VJ表演让现场从RockShow变成了很一般的迪厅,据说将持续到凌晨3点,所以我也就悄悄离开了。回到家已是凌晨一点点多。
( Sun, 19 Jul 2009 17:19:10 +0800 )
Description:
来北京约有三周,这是第一个比较轻松的周末。本来有很多事情想写,平时没有多少时间。简短的灵光闪现也都发Twitter上面了,故还是化繁为简,取二三事小记一下则个。
美丽的错误 7月17日的早上办公室多出一个蛋糕,我们都诧异,互相问道“今天是谁过生日呢?”7月17日对我来说很陌生,问起也没有想到有什么特别,于是是谁的生日成了迷。最后所有人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想吃蛋糕了,所以买了蛋糕。
后来发现是给我的,我很惊讶!
我的生日有“好几个”,农历是七月十六,据我所查,公历是8月21日,而据***上号码显示,乃是7月17。
不知道是否我出生的时候父母太过专注于得子之喜,过了好久才想起要记录一下日期,由于意见不统一,故分作多种计算方法。
而我的经理知道我的***号码,她细心地准备了这次惊喜。
我本想解释,但面对所有人的笑脸和那个精美的蛋糕,突然发现没有必要。虽然在过去的22年我从未用7,17作为我的生日,但正是由于这个让我感动的美丽的错误,我选择7,17作为我今年的生日。 猫小院
我住在芙蓉里小区,院子里有很多猫。
我并不常在院子里逗留,但就在我上班下班的路上,在我住的***楼下,就经常能看到四五只,有黑猫,白猫,照片中的金***的小猫有好几只,有大有小,有几只很小的我觉得是他们的孩子。
有很多好心人会不时给它们送去食物,他们群居于此,不分彼此。经常可以看到多种颜色的猫围着一个盆共享晚餐,又或者好几只猫 有的躺着 有的坐着 在一起乘凉。
从小区的小路穿过,会惊起路边的小猫,一个个影子飞快的在树丛中闪过,又或者从路上飞窜到一边。
我很喜欢猫,觉得他们都很可爱。
他们经常会在一起开会
这一只就是很小的,可能才出生的小猫,它喜欢躺在路中间睡觉,但我觉得它生病了。 多“雾”的城市
在北京的室外与昆明很大的不同在于能见度。 我起初以为是雾,但似乎不论早晨中午,天晴下雨,北京都是雾蒙蒙的。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空气被污染所造成的。
但我心里还是宁愿认为它是雾。
雾会给平淡的照片增添很多情调,我喜欢朦朦胧胧的,逐渐深远的感觉。
博雅塔和日落
很好的领导和同事,可爱的小猫和有情调的风景,我过得还算不错。牵挂我的朋友可以放心。
( Wed, 8 Jul 2009 13:32:41 +0800 )
Description:
7月2日同姐姐挥别独自离开昆明来到北京,至今已近一周。昆明的一切都还历历在目,但如今于我已是天各一方,遥不可及。
当日我走得极其低调,知道我将要离开的人屈指可数。原因之一是我不喜欢送别时候的气氛,而且我也发现在昆明我真正的好朋友极少,即便我拿起***,可能也不知道应该给谁打。
当人们某一天回忆起你,却发现你已经完全从之前的世界完全消失了,把自己更多地存入别人的回忆,而非一时留恋后的淡漠。
刚下飞机,一阵热流就扑面而来。北京的“热情”我早已听说,但事实比我想象中的要严重。在大街上走路更像是在一口灼热的大锅上面走路,我想如果我没有穿鞋,脚一定会被烫伤。
公司在北大附近,到达公司吃过饭以后,经理带我去到我的新住所,这是一个静谧的小区,临近北京大学北面,我住在第四栋四单元五层,和房东住在一起。在我的房间打开窗户,可以看见北京大学的建筑。
房东是一对老夫妇,有一子一女,但都常年出门在外,我住的是以前他们的女儿住的房间。
两位老人都非常和蔼,对我也是关怀备至,有一天我晚上回家,发现老人给我写了一个小纸条,压在鼠标下,说“小尹,热水瓶里的水是今天刚给你烧好的,今天看到电视有人洗澡的时候触电,你洗澡的时候记得一定把插头拔下来,插头就在洗手盆的左上方。”
老爷子写的条都是竖着从右往左写的,混合着很多正体字。他的耳朵不大好使,和他说话得大声一点。
阿姨总是很爱笑,非常热心,有一次我和她问路,她花了好长的时间和我解释,甚至包括路上的注意事项,在哪儿可以买到吃的……最后我都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每天我出门上班,她都会说道:“小尹,你路上一定小心!”
公司离住的地方不远,穿过北大可以走捷径,每次看到北大的校长办公室,我就觉得很好笑,因为那建筑简直跟我高中时候学校里的“孔庙”一摸一样,当时的孔庙虽然也供奉孔夫子,但是更多的用途是作为自行车停车场的补充。
未名湖的水并不是清澈见底,偶尔能看到几片睡莲的叶子飘在上面,北大校园里处处是茂密的树荫,据我的经理说,从前还会有很多校园歌手在草坪上弹唱,只是现在不多见了。
我坐在工作的地方一抬头就能看见未名湖旁边的博雅塔,门口是中关村北街,清华和北大的学生构成了街上的主要的人群。
每天九点上班,晚上十点或十一点到家,洗澡睡觉,第二天九点上班……规律的作息安排让我觉得我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很难想象以前在昆明的我是如何的作息不规律,如何不按时吃饭睡觉。或许如此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我的身体会越来越强壮,精神也会越来越好吧。
为了出行方便,经理陪我在北大里面买了一辆自行车,我花了四百多块钱,但是谁知第二天一早就被人偷了。同事说我的锁太便宜了,所以才会被偷,我天真的以为,在北京即便不锁,也不会有人偷车的。或许我真的很不了解这个城市。现在又只能步行了,我也不打算再买一辆车,被人偷的心情很糟糕。
北京的热不像云南的热,我终于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气温”高,云南的热是在太阳底下很晒的热,可能皮肤都会晒得很痛,但是北京的不是,那是一种空气里蕴含的热量,不论你走到哪儿,都会被它的热气所包围,即便在我的小屋里坐着,开着风扇,头上还是会不自觉地有汗水流下了,每一天都要流下很多很多的汗水。
我也曾体验过冬天北京的寒风凌烈,强烈的气候变化注定了这不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而依然在这里奋斗的人们的意志也在这气候的磨砺之下变得更加坚韧和豁达。
( Tue, 23 Jun 2009 05:20:02 +0800 )
Description:
中国时间6月18日凌晨,A le如期放出了iPhoneOS 3.0正式版,这个振奋人心、更新达100多处的手机操作系统;
6月20日,Dev-Team发布了Windows下的RedSn0w越狱软件,通过JailBreak,iPhone可以免费使用原本需要美金和A le换取的软件!
Dev Team在博客中写道,这是一个BIG WEEK。是的,我想对于每一个iPhone使用者来说,过去的一周都像是在过节。 经过了好几次的重新刷机,我的iPhone3G已经稳定运行OS3.0并且越狱成功,越狱的好处当然在软件,以下我便挑选几款我认为非常实用或是好玩儿的软件推荐。
1 Twitterrific
华丽的小雀
Twitterrific是一款Twitter客户端软件,通过手机网络或者wifi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Tweet,界面非常漂亮,收到朋友的新Tweets的时候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也非常好玩儿。 2 Twittelator
实用的蛋蛋
同样是Twitter的客户端,界面比Twitterrific稍微简陋,但是功能毫不输给Twitterrific,杀手锏是可以横屏输入,这也是我为何保留2款Twitter软件的原因。 Twitterlator的横屏模式
我还没有发现其他的Twitter软件可以横屏。横屏的好处除了看着更舒服以外,更重要的是在iPhone的触屏输入出错率会极大的降低。 3 BlogPre 无用武之地,却也算是英雄
在iPhone上写博客的软件。软件本身很强大,可惜身在中国,英雄无用武之地。
支持的博客类型很多,但还没被屏蔽的寥寥无几。 好笑的是,GFW虽然屏蔽了web上的blogger,我们却能用这款软件往Blogger发日志。如上图。 4 WordPre 还是写博利器
WordPre 除了提供类似Blogger的
(也已经被GFW屏蔽)以外,人们更多认识到的WordPre 还是一套开源免费的博客系统,所有人都可以在 免费下载到这个博客系统。
就是用这种博客系统。
这个软件可以连接任何以WordPre 为系统的博客,在上面发布日志。 如果你有一个WordPre 博客,有这么一个程序可以随时写blog,是不是很方便呢? 5 Brushes
有灵感随时画
Brushes是一款可以用手指在iPhone上画画的软件 笔刷选择界面
Brushes的笔触效果非常好
取色界面 6 Colors
堪比Painter
Colors和Brushes很相似。但是colors可以实现Brushes不能实现的“
做数字插话的人都知道,用电脑画画时候的压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压感也就没有浓淡和粗细,数字绘画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iPhone的屏幕是不具备压感级别分辨的,而Colors非常聪明,它利用iPhone的
重力感应
来监测手指对屏幕的压感,以此达到线条的浓淡和粗细。
笔触和颜色设置界面
colors还能实现和Painter有些类似的绘画回放功能,当你画完一幅画,你可以从你的第一笔开始看,快速地看到你是如何一点点画好这幅画的。 7 gNotes
实用的在线笔记本
这是一个超级实用的APP。
gNotes能和GoogleNotebook实时同步,也就是说你在gNotes上写了什么,你在任意一台联网的PC上打开Google,登陆你的账户,就能看到你刚才写的内容。反过来,在PC上修改Notes的内容,gNotes也会马上更新。 遗憾的是不支持横屏。 8 Google Mobile A 股沟合辑
Google服务的合集,在OS3.0之前,iPhone没有搜索功能,你甚至可以用它搜索你手机里的联系人,邮件和音乐。
我在“
” 中提到的“语音搜索 ”也是这个软件的功能之一。
可惜的是,所有Google服务(Gmail,calendar,reader)都要在浏览器中打开,不是软件中。 9 Pianist
钢琴家
这是一款用iPhone模拟钢琴的软件。借助iPhone的MultiTouch(多点触控), 你可以同一时间按下很多琴键。
我用了以后后悔小时候没有去学钢琴,因为我发现我的天赋好好。 10 Bijin Tokei
yy好工具
软件上大大的写着一个
,Tokyo,呕,你想到了什么。
对 这是一个日本人的软件。确切的说,它是一个
。 打开后它每隔一分钟会换一次图,都是由不同美女举着时间牌,告诉你现在的时间。
用这个软件来看现在的时间,是不是很惬意呢? 11 Shazam
能听懂歌曲的软件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软件。
当你用它对准正在放歌的音响,收音机或者电视,它能识别出歌曲的信息。
正在听
识别出歌曲信息,包括歌名,歌手,专辑。
我试过好多次,只有某几首比较生僻的没有识别出,还没有识别错误过一首。
识别出信息以后你可以Tweet,可以直接在YouTube上看相关视频,或者把信息Email给朋友。试想出门听到某个店里放的歌很好听,掏出iPhone识别一下回家下载,还是很方便的。
可惜的是现在不能识别中文歌曲。 12 Wikipanion
口袋维基百科
专门的Wikipedia软件,Wiki百科。
查询虽然需要借助网络,但速度非常快(应该说数据量非常小)。 13 WordCoach
词汇教练
这是一款训练英文单词的游戏软件。进入后会有一个虚拟的“教练”指导你每天的计划,然后玩很多不同的单词游戏,比如给出解释让你猜单词,拼写缺失字母等等。寓教于乐的好软件。 14 Drums
学打鼓从MultiTouch做起
这是打鼓训练的软件,玩过之后你会对不同音乐类型的节奏感有很深入的了解!
音乐非常Cool,需要较强的节奏意识,否则到后期会很艰难。 15 Real Racing
随时随地开车
虽然iPhone上也有很出色的极品飞车(Need for Speed: Undercover),但最近出的这款RealRacing才更让人瞠目结舌。
极好的操作感,写实风格的画面,我都觉得诧异:他们如何能在iPhone如此单薄的硬件基础上实现如此华丽流畅的3D效果? 16 Guitar Rock Tour
口袋版GuitarHero
还是一款音乐类游戏,它的第一首歌就是Scorpio 的“ Rock You Like a Hurricane ”,更让我想起了那款很好玩的吉他游戏Guitar Hero。 17 X2 Football
口袋版实况足球
足球游戏。
操控比起之前Gameloft出的RealFootball好很多:
人物动作也很自然,
比赛时候会有真人解说,
可以切换6种不同的视角,
进球后会有回放,
还可以在回放时候触屏360度旋转视角,选择观察不同球员,
有联赛、杯赛、点球大战……
这还不足以让你觉得这就是一款口袋里的“实况足球”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ddduke.blog.163.com/blog/static/1030226020095235202252/
( Tue, 16 Jun 2009 00:52:49 +0800 )
Description:
2009年6月15日。毕业。
我们吃了一顿饭,大学生涯就这么结束了。这里是当时的照片。
puyuto and duke
就这么在人家饭店门口拍照,路上的人一定以为这个饭店很牛。duke是中间白衣的人。
右起 狗、我、豚,我们舍友了很多年,都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