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话不能全屏2全屏总跳出来变窗口

』 [大话IT]~~~~闲话操作系统 (连载中......)
作者: 发表日期:2006-10-10 23:23:00 vista雅黑字体不错,另外窗口也 能半透明 (如果后面在播放视频的话)
界面漂亮的没的说。
  只是我的机器以前经常在alt+tab欣赏立体切换窗口时挂掉
  QQ据说目前不能用哦,,,
  我的RC5600版激活只剩下2天 联网激活 要求我buy another product key...
  我换了ubuntu的linux 一切免费 qq m bt 蛮丰富的阿
  设置了下字体 漂亮多了
  来天涯顶下楼主
  只是一直期待能使用linux内核 界面仿windows
  兼容windows应用程序最好(如果不侵权的话)。。。
  lindows这个名字不错 可惜了.....
 回复日期:2006-10-11 00:43:41
    透明窗口在KDE3就实现了的说~~~~~Tiger紧接其后~~~~VISTA学得有点慢呐~~~~~~~~~
 回复日期:2006-10-11 17:57:58
    写得比看过的任何教科书都好,请楼主原谅我冒昧的转载到我的blog去,以作学习
 回复日期:2006-10-11 20:14:54
    linux版本那么多
  百家争鸣固然好 但是力量太过分散..
  如果能形成一个linux大联盟只针对不同应用发行少数几个版本
  那该多好
 回复日期:2006-10-11 22:45:14
    康氏记号1978.
 回复日期:2006-10-12 10:24:04
    好长啊,楼主的强贴,看得人可是不少哇。
  选操作系统,就像选宠物,猫和狗那个好?
  喜欢那个,那个就好。有趣。
 回复日期:2006-10-12 13:14:00
    选操作系统关键还是看平台应用软件的多少,这是大多数人的出发点
 回复日期:2006-10-12 17:19:05
    雅黑是蛮漂亮,据说用了方正的设计,每个字成本一百多美元,一整套下来,也得百把万了(按大字符集算),LINUX公司估计没谁愿意投这个资,不过应该可以拿到LINUX下用:)
 回复日期:2006-10-13 00:49:05
    楼主能不能写快点啊?
 回复日期:2006-10-13 13:36:33
    作者:xz11111111 回复日期:2006-10-12 17:19:05 
    雅黑是蛮漂亮,据说用了方正的设计,每个字成本一百多美元,一整套下来,也得百把万了(按大字符集算),LINUX公司估计没谁愿意投这个资,不过应该可以拿到LINUX下用:)
  NOVELL的SUSE里面的中文字体就是买方正的字体的。效果不错,免费使用。
 回复日期:2006-10-13 16:05:23
    ===========================
 回复日期:2006-10-13 16:25:45
    今晚更新!
  先把话说出去,更自己加点压力,大家做个鉴证,呵呵
 回复日期:2006-10-13 20:33:59
    几点?
 回复日期:2006-10-13 21:16:45
    楼主,今晚在下等你的好文章啊!快点更新啊!
 回复日期:2006-10-13 23:29:18
    转过头再来说BSD。
  当时搞UNIX研发的并非只有Berkeley一家,只因Berkeley出了Bill Joy这么个大牛人,一下子把别人都压下去了,到第三版(就是可以完美支持VAX机的那一版)推出后,风头之健,更是盖过了Bell La ,成为UNIX技术发展的中心,因为这样的优势地位,不久之后,一个巨大的机遇找上门来。
  1979年,DARPA(Def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始着手一项计划,全面更新他们的ARPAnet(一个用于连接他们散落在美国各地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的网络 ,Internet的前身)。早期运行ARPAnet的都是些PDP-10,现在已是风烛残年,该退休了,DARPA准备换上新型的VAX机来接班,加上前两年开发的TCP/IP协议(Tra imi 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也得借这次机会登台亮相,这将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换血。DARPA首先想到的是找DEC,毕竟VAX就是他们的产品,但他们需要对操作系统进行大幅度的修改,想到DEC对于自家VMS的保守态度,上门搞不好要碰个大钉子,自己动手吧,又没下嘴的地方——正犹豫间,BSD的出现让他们眼前一亮——完全支持VAX,可获得源码,可定制,可移植,简直就是个度身定做的系统!
  于是他们找上了Berkeley。Berkeley当然是有见识的,这么有意义的活计上哪去找,共襄盛举那是求之不得啊,于是在1980年两家就签订了一个合同,由DARPA资助Berkeley发展UNIX,以满足DARPA的需要。Berkeley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叫做CSRG(Computer System Research Group),由Bob Fabry教授负责(就是将UNIX引入Berkeley的那位),Fabry当然很想Joy参加进来,但当时Joy刚通过Ph.D.的考试,为其学业着想,Fabry也不好意思去找他,但没多久Joy就主动找上门来了(一点不奇怪,他不参加倒真奇了怪了:)。
  且说DARPA的一个主要要求就是要将TCP/IP协议集成到UNIX中,他们此前就找了一家叫BBN的公司写好了协议栈,CSRG就安排Joy来做集成工作。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Joy就完成了——这没什么稀奇,稀奇的是,他根本没用BBN写的协议栈,他居然自己重写了一个,原因竟是,他嫌BBN的那个写得太烂!要知道BBN的那玩意可是一项巨额合同的成果,BBN和DARPA这下觉得太没面子了,肯定有内情,就开会研究,请Joy参加。且说Joy穿着件T恤,蓬头垢面的就进了会议室,满坐西装革履,看着这小子不觉有点发呆,回过神来就问他,你是怎么写出来的(估计还存着念头,以为他以前做过相关研究什么的)?没想到回答简直让他们喷血,Joy说,这个嘛,很简单,你读协议,然后编码,就行了。:)
 回复日期:2006-10-13 23:30:44
    楼主加油~!!留个记号。。
 回复日期:2006-10-13 23:32:22
    不好意思,写得不多,先对付着看吧,明天争取多写点:)
 回复日期:2006-10-13 23:40:12
    加大伯克利分校是UNIX的圣地
  喜欢这个学校了。
 回复日期:2006-10-14 01:36:20
    伯克立!梦想啊!
 回复日期:2006-10-14 10:27:07
    不错,希望能介绍CP/M-DOS-WINDOWS以及 mac os的发展历程
 回复日期:2006-10-14 11:41:52
    20061014$$$记号$$$
 回复日期:2006-10-14 12:06:55
    这里的Ginux的嘴脸可真叫人恶心。
  这厮估计就是半坛子,成天在天涯上装,
  真恶心!!!
 回复日期:2006-10-14 12:21:04
    steven924:老兄,dos的最初版本是老盖从别人那里买来的,不是自己开发的!!他只是修补修补之后重新发布了!
  个人觉得,对软件和计算机领域在后起贡献最大的当属这个组织GNU。
 回复日期:2006-10-14 12:21:56
    lz最后能够将这些整理到一块,看得也连续!支持你继续努力!
 回复日期:2006-10-14 16:25:49
    顶下
 回复日期:2006-10-14 23:25:10
    谢谢各位,今天有事耽误,没能更新,现在瞌睡得很,只有等明天了~~~~
 回复日期:2006-10-15 19:16:57
    作者:新时期乞丐 回复日期:2006-10-14 12:21:56 
    lz最后能够将这些整理到一块,看得也连续!支持你继续努力!
  我已经在整理了,希望楼主不会介意,呵……
 回复日期:2006-10-15 19:19:12
    http://hi.baidu.com/jone_1980/blog/item/84b30608ffcd2e30e82488f6.html
 回复日期:2006-10-15 21:58:19
    这篇文章写得太拙劣,错漏不少,我很不满意,已经着手缝缝补补,但天涯的帖子不能改,不方便让大家看,重发上来吧,会造成混乱,先就这样了,等整个写完改就,我就另发一贴~~~
  准备把计算机操作系统写完后还写点掌上电脑,手机以及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这些领域了解更少,得做大量功课,慢慢来吧,请大家多支持~~~~~
 回复日期:2006-10-15 22:02:58
    A-Q兄
  你的网页我看了,比这个帖子确实清爽了不少,呵呵
  我有一个经过部分修订的稿子发在MOP,你可以用那一篇更新一下
  http://dzh1.mop.com/topic/main/readSubMain_7096727_0.html
 回复日期:2006-10-15 22:36:00
    mark
 回复日期:2006-10-15 23:31:47
    OK,收到,没问题!
  修订是修订,但我希望它是没什么删节的。:)
 回复日期:2006-10-16 10:41:44
    等着看牛人
 回复日期:2006-10-16 14:16:53
    最早集成Joy所写的TCP/IP模块的BSD版本是4.1a,跟3BSD之间隔了两个版本,4.0和4.1。这两个版本的进步不算大,4.0版主要是加进去一个Li 系统(Li 是一种资格极老的语言,由MIT的John McCarthy教授于1958年发明,仅比史上最早的高级语言——1957年由IBM开发的Fortran——晚了1年而已,这种设计理念奇异的语言非常与众不同,它对程序与数据不加区别,对其缺乏了解的人看到它浑然一体、遍布密密麻麻括号的源程序肯定会一头雾水,但它有着强大的表达能力,尤其适合符号和文字处理,是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选语言——目前可能是它的一个变种Scheme用得更多些,著名的AutoCAD自带的脚本语言AutoLi 就是基于它,还有著名的Emacs也是Li 写的,还附带一个完整Li 版本——Emacs Li ),以及一个增强的邮件处理系统,这个版本的生存期只有几个月,因为它存在一些严重隐患,大家抱怨颇多,于是CSRG很快就推出了4.1版,这个版本主要是对4.0版做了些修修补补,此外大一点的改动就是增加了自动配置代码功能。
  本来按Berkeley的命名规则,4.0版过后就应该是5.0版,但这时AT&am T有意见了,因为他们自己推出的UNIX就叫System V,两个5容易混淆。BSD本来就是从AT&am T那儿发展来的,人家一直都很宽容,况且到当时为止,AT&am T的代码都还没替换干净,吃人家的嘴短,当然不好争什么,于是Berkeley决定,4字头就不往上升了,以后的版本只升小数点以后的数字(有点致敬的意思,好比芝加哥公牛队在乔丹退役后就不再使用23号球衣:)。
  而4.1a这个版本相当于现在软件的α版(内部测试版),Joy不仅为它集成了TCP/IP,还增加了多网络协议的支持能力,多个网络协议可以同时使用,这在以后成为操作系统的设计标准。因为4.0版的失败,所以CSRG决定发布新版本要慎重一点,所以先自己试用,但与现在的情形一样,这个版本还是流传了出去,并勾起了大家的兴致,不少FANS开始对4.2版充满期待。
 回复日期:2006-10-16 14:18:48
    中午匆匆忙忙地写了一点,先发上来~~~~
 回复日期:2006-10-16 14:43:59
    呵呵。还能坐个小沙发!不错!
  支持楼主!
 回复日期:2006-10-16 19:23:59
    为什么天涯的帖子一红,楼主更新就慢下来?
  碰到好多这种帖子了。
 回复日期:2006-10-16 23:38:22
    但4.2版的诞生颇为艰难,自1982年4月4.1a版发布开始,又过了1年零4个月,中间经历了4.1b和4.1c两个非正式版本,经历了Bob Fabry(还记得他吗?CSRG的BOSS,UNIX由他引入Berkeley,他的离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堪重负——这种高强度的开发工作是很折磨人的)和Bill Joy(他于1982年以唯一一名技术人员的身份与Scott McNealy等4名Stanford的学生一起创办了SUN公司,如你所知,这是当今最著名的生产UNIX机器的公司,但他关于BSD的工作仍持续了好几年)的离去,才于1983年8月正式发布。
  这一版本非常成功(尽管问题也不少,主要是因为一堆新增的功能还没有很好的优化),发行量超过以往版本的总和,并且打败了AT&am T的System V,成为广大UNIX厂商制作移植版本的首选,著名的如SunOS 4就是基于它,AT&am T在SV的后续开发中也集成了4.2版的许多精华(抄袭是最好的赞美,谁说的来着:)。事实上,这一版本影响如此深远,尤其是其网络模块,此后几乎所有重要的操作系统都从中借鉴,更有一些是直接拿过来用。
  除了骄人的网络功能,4.2版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重大进步,如:新的、更强大的文件系统以及磁盘配额机制,新的信号机制,以及独立出来的输入/输出系统,还有全新的文档——这些都是大动作,而且就这还是迫于发布压力进行了妥协,不然还准备对交互通讯机制和虚拟内存管理模块开刀:)。
  所有人都表示赞赏——除了BBN(就是那个写了最初的TCP/IP协议栈并被Joy给否了的公司)。他们对Joy的那一箭之仇一直耿耿于怀,于是不停地向DARPA抱怨,说自己的理念是如何先进,设计又是如何优秀,BSD如果采用了我们的模块一定会跑得更欢云云~~~~,DARPA也不禁动了心,就责成CSRG重新评估BBN的代码,CSRG的高手一看,也确实有可取之处啊,但要说把自己的代码给换掉,也未见得可行,毕竟自己的代码此时已是经过考验的,于是就提出一个折衷方案,把两套代码都包含进去,由用户选择。但这下DARPA又不同意了,这可是网络模块,搞两个政府,自立山头,不是明摆着添乱吗?坚决不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也不是办法,于是干脆,DARPA请了个第三方的专家——Ballistics实验室Mike Muus来做评估。Muus忙乎了一个月之后,结果出来了,Joy的代码通过了所有测试,而BBN的呢,在高负荷的时候时不时会死给你看:)。于是DARPA拍板,新版本继续使用Joy的代码,BBN这下郁闷死了~~~:)。
 回复日期:2006-10-16 23:41:03
    呵呵,有人提意见了~~~
  不是我不想快啊,实在是没什么空,而且这玩意写起来真的很费劲的说~~~~:)
 回复日期:2006-10-17 10:56:27
    人好象少了。
 回复日期:2006-10-17 11:58:48
    继续关注,谢谢xz11111111的工作!
 回复日期:2006-10-17 12:23:57
    以前的计算机行业个人色彩重一些,现在主要是商业公司的特色。主要是现在软件代码量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被单人控制。
  编译器和操作系统看来演变的历程比较类似哦
 回复日期:2006-10-18 18:16:32
    一直关注。。
 回复日期:2006-10-18 21:55:55
    我现在在 VMWARE上装了个RED HAT LINUX9 ,感觉LINUX图形界面很爽呵呵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能把命令提示符玩得转呀,如果能学会编程就更好了.
  我觉得VMWARE很了不起,至少让我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体验各种操作系统.
  另外,顺便鄙视一下打长篇广告的.
 回复日期:2006-10-19 09:38:25
    顶,这篇文章让我了解很多,收获颇丰啊!
  另外,顺便鄙视一下打长篇广告的.呵呵,抄袭是最好的赞美?谁说的来着??
 回复日期:2006-10-19 11:03:25
    ===================
 回复日期:2006-10-19 12:46:21
    人少了,那是因为更多的人直接看原文,不看1111整理的这篇了。
 回复日期:2006-10-19 17:25:07
    作者:砖王 回复日期:2006-10-19 12:46:21 
    人少了,那是因为更多的人直接看原文,不看1111整理的这篇了。
  原文在哪儿啊?
 回复日期:2006-10-19 18:59:37
    学习。。。。
 回复日期:2006-10-19 20:27:32
    老砖的意思是楼主整理了《我心目中的计算机科学大牛》一文,然后东抄抄西补补打出来的。
  那篇原文的作者是“土豆爱小米”还是“小土豆”还是“所有的土豆都是我的”来着,反正是最近五六年最牛叉的软件评论家。
 回复日期:2006-10-19 22:55:20
    老顽童是故人?如何认得土豆?
  土豆爱大米和小土豆爱小米还有后面那两个马甲都是丫同一个人的~~~~~~~~~~~~小P孩一个,成天改挨地,经常想不起来丫是谁~~~~~~~~~后来才看出规律来了,反正离不开土豆哈哈~~~~~~~~~
 回复日期:2006-10-20 18:21:05
    ding
 回复日期:2006-10-20 21:56:49
    做个记号,回头慢慢看
 回复日期:2006-10-21 10:26:53
    再做个记号哦,楼主加油。。。。
 回复日期:2006-10-21 11:59:34
    加油楼主
 回复日期:2006-10-21 15:24:47
    4.3版过了三年才发布(1986年6月),尽管间隔时间如此之长,但这一版远没有4.2版那么富于革命性,它主要是对4.2版做了些修补和优化,虽然反响不错,但也仅此而已,对业界的影响远不能与4.2版相提并论。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后的晚些时候,CSRG的两个牛人,叫做Casey Leedom和Keith Bostic的,对这一版做了一次匪夷所思的移植。
  从第3版开始,BSD就是基于VAX机在搞开发,VAX是32位机,通常配有1M内存(两个内存块,每块面积有4分之1平方米,还可以配更大,寻址能力4GB,即2的32次方)及高速的磁盘(容量通常为5MB或10MB,很惊人的说~~~~),所以BSD可以实现诸如内存换页以及新文件系统等技术革新,而Leedom和Bostic现在要做的,是将4.3版移植到PDP-11上。PDP-11我们应该都比较熟悉了,UNIX的第一个正式版本就是在它上面完成的,它是DEC经典的16位机,作为那个年代流传最广的廉价计算机之一,可以理解,它拥有为数众多的FANS。但无可否认,到了1986年,它早已落后了(事实上这时连VAX机都已年满8岁,颇显老态,1年前连微处理器都发展到了32位的Intel 386),以它可怜的64K的内存寻址能力(即2的16次方,这个限制对促进UNIX短小精悍的应用程序设计风格意义重大,不得不说,硬件的简陋往往能促生优秀的软件设计,这一点在Palm系统上也得到了证明)、512K的磁盘要跑4.3BSD简直是说梦话,CSRG里的大多数人虽然都很怀疑,但还是支持他们两个试试看(这么好玩的事换我也会支持,想想看,谁要是能把Windows NT移植到286上面~~~~,呵呵)。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两个牛人不仅移植成功,居然还跑得很好——UNIX的可移植性真不是吹的:)。这个跑在PDP-11上的新系统被命名为2.11BSD(2BSD原本是最后一个在PDP-11上开发的版本),具备和4.3BSD差不多相同的功能,很受PDP-11用户的欢迎,一直陪伴许多PDP-11工作到寿终正寝,据说直到今天,在世界上的某些角落,偶尔还可以找到跑着2.11BSD的PDP-11(PDP-11起码也有30多岁了,不管是作为一台计算机还是作为一个电子设备,这样的高寿都很值得骄傲的说,而2.11BSD作为一个软件,20多年的寿命倒不算太难得,一些行业用户的程序往往非常古老,比如一些银行系统里大型机上的Cobol代码,有三四十年历史也不稀奇)。
 回复日期:2006-10-21 15:28:38
    谢谢各位支持~~~~
  我会努力把这篇看不到头的帖子写完的~~~~尽管难度似乎超出了预期
 回复日期:2006-10-21 19:21:02
    e
 回复日期:2006-10-21 19:38:55
    真不错,楼主+U+U
 回复日期:2006-10-21 20:15:21
    好文章要慢慢写,我们不急 ,楼主也别急 ,这不是写小说
 回复日期:2006-10-24 22:16:27
    4.4版的BSD于1994年6月发布,这一BSD的最终版本距离4.3版足有八年之久(Vista有望一比,巧的是,微软也吹风说Vista可能是传统Windows的收关之作,集大成者想来是得多些时间酝酿),虽然间隔如此之久,但4.4版也说不上有太大的技术进步(大概是4.2版用力过猛,加上别的问题困扰,CSRG一直没缓过劲来),但它解决了一个很关键的非技术问题,可说是意义非凡。这八年中曲折甚多,值得一说。
  截止1986年,4.3BSD除了一个BT的PDP-11移植版外,并没有向其它机器移植,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系统中有许多针对 VAX特有硬件的设计,移植并不容易,而此时VAX已日薄西山,开拓新疆域迫在眉睫,CSRG想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由Joy操刀,将BSD的内核分离成两块,一块依赖于机器,一块则独立于机器,这样可以大大简化移植工作的难度。这项工作于1988年完成,CSRG发布了一个叫作4.3BSD-Tahoe(Tahoe是加州的一个高山湖,旅游胜地)的版本,于是许多移植工程就基于这一版展开了。
  这时另一个问题又暴露出来,因为BSD中包含有AT&am T的代码,如果想获得BSD代码的使用权,你还得向AT&am T购买一份源代码许可证,随着BSD越来越受欢迎,AT&am T的价码也是越来越高(最初只要一万多美元,后来涨到好几万),许多人就开始抱怨,尤其是那些计算机公司。他们多半看中的是BSD中的网络模块,而这一部份根本不关AT&am T的事(实际上AT&am T自己的SVR都是用的BSD的网络代码),现在却非得去出这一份冤枉钱,实在是太亏了。于是许多人都建议CSRG把AT&am T的代码去掉,把网络模块单独拿出来卖,或者干脆搞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版本(著名Hacker,自由软件的倡导者Richard Stallman早在1987年就向CSRG提出过这种建议,当然他是站在更高的立场,是为了让UNIX摆脱商业公司的束缚)。
  完全去除AT&am T的代码的代码是一项大工程,所以CSRG先拿出了一个叫做Networking Release 1的东东。这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仅仅是一个网络模块,该版本于1989年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CSRG对这一版本拟定的一个许可协议。也许是受了Stallman的GPL(General Public Lice e)的影响,这个协议鼓励修改源码和再次发布,而且它非常宽松,比GPL宽松得多,它允许再次发布时只发布二进制版本,而不附带源码(这在GPL中是不允许的),只需附带完整的版权声明即可(“完整”的意思是,要把该软件的渊源交待清楚,包括它来自Berkeley,以及中间还经过谁谁的修改——怎么觉得有点象纪念碑,呵呵)。后来在Networking Release 2发布时仍使用了这一协议,到4.4版发布时,这一协议演变为BSD Lice e,后来FreeBSD又将其修改为FreeBSD Lice e,基本上也都大同小异(因为许可太宽松,所以很多人都把FreeBSD拿过来,修改一番再拿去卖,比如前些时闹的沸沸扬扬的所谓国产操作系统“麒麟”,只是国防科技大学他们(还有其他几个公司,不一一点名)的做法未免有失厚道,不遵守版权协议也就罢了,还企图掠人之美、瞒天过海)。
  这样宽松的许可协议,等于认可一个人买下后,就可以无限制的Copy给其他人,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刚一发布,就有一些著名的FTP站点提供开始匿名下载。虽然如此,CSRG还是卖出了几百份Copy,每份定价$1000,算下来也有几十万美金,在那些财大气粗的公司看来这点小钱简直不值一提,但CSRG的人还是很开心:)。
 回复日期:2006-10-24 22:18:35
    虽然写这个帖子一分钱也见不到,但看着它一点点成长起来,我还是很开心:)
 回复日期:2006-10-24 22:27:37
    一直在关注
  楼主加油
 回复日期:2006-10-24 23:09:59
    做个记号
 回复日期:2006-10-25 09:40:53
    做个记号
 回复日期:2006-10-25 12:45:12
    漂过
 回复日期:2006-10-25 12:59:44
    继续关注。。
 回复日期:2006-10-25 13:46:49
    ka a dingqi
 回复日期:2006-10-25 15:13:17
    康氏记号1978.
 回复日期:2006-10-25 16:09:36
    谢谢xz11111111的工作,辛苦了!
 回复日期:2006-10-26 08:52:12
    看一次,顶一下
 回复日期:2006-10-26 12:04:27
    顶
。。。。
 回复日期:2006-10-26 13:08:47
    一口气看完
  意犹未尽啊
  请楼主继续!
  谢谢
 回复日期:2006-10-26 13:42:02
    出的有点慢
 回复日期:2006-10-26 16:12:33
    在第一版的BSD中,Joy就搞出了些新意思,他写了Unix中的第一个Pascal编译器(Pascal由瑞士的Niklaus Wirth教授于1970年发明,是一种影响深远的语言,许多现代语言,例如Java都受过它的影响,尤其以应用于教学著称,当然也应用于许多实际的项目,著名的如Delphi,它甚至被用来写操作系统,A le早期的MAC系统就是用他们自己的特殊版本的Pascal写的),以及Unix中的第一个全屏编辑器VI(到现在仍是Unix中最常用的程序之一,虽然编辑器出了无以数计,但能与VI相提并论的,大概也只有Emacs了,这又关涉到另一个大牛人,先按下不表:),另外,他还写了一个重要的C语言函数库termcap(也流行了好多年)。
  ------讨论一下:pascal和java没有什么关系吧?另外,delphi的vcl库是用pascal写的,所以说是pascal的实际应用也不算错误,但delphi更准确的说应该是pascal的面向对象版本。
  向楼主的精神致敬,上面的纯粹属于讨论。
 回复日期:2006-10-26 17:24:36
    关于J***A和PASCAL的关系,网上有一篇“Java咖啡馆——大话面向对象”,文中这样说:
  凡是学过一点计算机知识的人大概都知道“数据结构+算法二程序”这一著名公式。提出这一公式的瑞士计算机科学家Niklaus Wirth由于发明了多种影响深远的程序设计语言,并提出结构化程序设计这一革命性概念而获得了1984年的图灵奖。
  Wirth开发的PASCAL在数据结构和过程控制结构方面都有很多创造,比如Java中字符型、引用型,以及if-then-else、while、for等多种控制结构,都是从PASCAL里面借鉴发展而来的。可以说,现代程序设计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和控制结构绝大多数都是由PASCAL语言奠定基础的,因此PASCAL在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里程碑意义。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要学PASCAL语言了吧。
  在别的资料中也见过关于J***A受PASCAL设计影响的叙述,所以我以为是可信的。
  谢谢对拙作的关心,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回复日期:2006-10-28 00:35:32
    LZ的文章是按GPL发布?还是 free d Lice e发布?或者MICROSOFT EULA发布?
 回复日期:2006-10-28 11:45:08
    关于版权,我的想法总是摇摆不定。
  在理想的状况下,我希望版权这种东西根本不存在。版权归根结底是一种独创性的思维成果,而这种成果传播的边际成本基本为零,之所以创造出这么一个概念,是为了保护创造者的利益,激发创造者的热情,并且确实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事实上那些更有价值的思想,往往又不在版权保护之列的,比如数学和物理上的创见,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恰恰相反,是因为它们太重要了。有一个笑话,说假如数学上的成果也受版权保护的话,那九九乘法表的作者就可以对你说,你不付给我钱,你九乘九就不能等于八十一:)。事实上版权保护的尺度也确实很难把握,不可思议的事情是经常发生滴~~~
  但理想的状况大概永远不会出现,所以这种理想不切实际,没什么现实意义。在目前情形下,我想不出什么样的版权政策最为合理,Stallman和Gates的见解我觉得都有道理,但都不是很喜欢。Stallman的理想我很尊敬,但的确有点推己及人、强人所难的味道;而Gates,我想他也没什么错,但也用不着那么振振有词,版权这玩意远不象“人人平等”之类的概念那样,有着什么不言自明的、先天的合理性,基本上,它是一种权宜之计。相对来说,FreeBSD Lice e约束最少,我也最有好感。
  至于这篇小文,本来就没什么价值,由它去了,我是懒得操心的~~~~:)。
 回复日期:2006-10-28 14:21:48
    作者:Figaro_1982 回复日期:2006-10-4 15:08:06 
    “能不能举个例子在各方面都领先于windows的操作系统来?”
    这个 可真好玩,你能不能找一个什么都比windows差的操作系统来?
  本来不想骂人的,这傻屄上来就来了这么一句。太简单了,DOS,BeOS这些全部都是。就算linux和unix起码有80%要比windows要差。
  只有一句话,操你妈个屄。
  妈的,好好的一个讨论技术的帖子,被你这种狗屎给搅了,上来就说别人是SB,我看你妈才是个傻屄,所以才她的傻屄出来你这个傻屄。
 回复日期:2006-10-28 23:46:47
    楼上的~~~~汗~~~~
 回复日期:2006-10-29 00:50:45
    楼主很专业啊,进来膜拜下
 回复日期:2006-10-29 09:52:56
    支持LZ发布这种技术讨论的帖子,LZ辛苦拉
 回复日期:2006-10-29 10:25:29
    支持。等有空的时候过来看看
 回复日期:2006-10-29 12:51:01
    为什么不讨论下TCP/IP的那些作者?
  没有TCP/IP协议,你们在这里能发帖子吗?
  光有windows,linux有毛用?
 回复日期:2006-10-29 13:07:11
    还是记号,加油
 回复日期:2006-10-29 22:36:38
    1991年,CSRG发布了Networking Release 2。与Networking Release 1一样,这个版本完全由CSRG的代码构成,不同的是,它的内容要比Release 1要丰富的多,接近于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这两年里,CSRG除发布了一个试验性质的4.3BSD- Reno之外(这个版本比较奇怪,它的主要改进是加入了来自Mach操作系统的虚拟存储模块,以及来自SUN的网络文件系统(NFS),不仅代码是采取拿来主义,连集成工作也是由来自别的大学的志愿者捉刀,Reno是Lasvegas的一座纪念建筑,用意在于表明选用这一版本的风险),大量的精力被用来剔除AT&am T的代码,这一工作主要由Keith Bostic、Mike Karels和Marshall McKusick完成,事实上到Networking Release 2发布时,AT&am T的代码已经被替换的差不多了,仅剩下6个核心文件没有重写。
  Release 2被CSRG当作发布完全自主版本的一个尝试,沿用了Release 1的发行方式,虽然加了很多料,但定价一样,销量也差不多。在发布6个月之后,Bill Jolitz把剩下的6个文件也重写了一遍,并把整个系统移植到386架构上(在此之前己经有BSD的PC移植版,但影响不大),发布了一个新版本,叫做386/BSD 0.1(Linux发布之初,也采取了这样谨慎的命名方式),它完全免费,Jolitz还专门建了一个Ftp提供下载。这时PC早己是星火燎原、深入人心,可以想象,这一举措受到了热烈欢迎。
  当前流行的所有BSD版本都是源自386/BSD,但386/BSD自身发展的却并不好,照Jordan Hu ard(FreeBSD和Darwin的创立者之一)的说法,在NetBSD、FreeBSD诞生之后,它很快就象渡渡鸟一样绝迹了。Jolitz技术上很牛X,但似乎缺乏人际交往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因此386/BSD的开发团队很快就分崩离析了,我看到Hu ard在一次访谈中对他抱怨颇多(人无完人,其实技术牛人出现这种状况也很常见,更著名的如William Shockely,这个大牛人、晶体管的发明者之一,甚至在当公司老板时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终因傲慢与独裁,导致手下的人才流失殆尽,本来前途无量的公司最终落得个惨淡收场,但另一方面,Fairchild和Intel倒也可说是拜他所赐 :);还有,John Carmark,这个许多人眼中最牛的程序员,在管理和沟通方面也曾陷入困境,如日中天的ID Soft差点被他整熄火,但他运气不错,最后算是跌倒了又爬起来:)。
 回复日期:2006-10-30 01:07:37
    记号!
 回复日期:2006-10-30 11:43:15
    今天更新,先立字为据,呵呵。
 回复日期:2006-10-30 11:45:04
    sixn不用激动,TCP/IP的确很了不起,只是我所知不多,等以后了解多点,我会作点介绍。
 回复日期:2006-10-30 17:28:08
    reno是个城市名吧?
 回复日期:2006-10-30 22:35:02
    当今流行的BSD版本主要有三个,NetBSD、FreeBSD以及OpenBSD。NetBSD资格最老(其实也只比FreeBSD早了几个月而已),在386/BSD发布几个月后由一群爱好者组成的小组推出,它被看作是最接近传统BSD版本,拥有最佳的可移植性,支持最多种类的机器(大约有五六十种,从巨型机到手机,号称只要是有处理器的设备,它都可以支持);FreeBSD则是最为著名、也是流传最广的版本,它对PC平台的支持最好(因此支持的平台种类也就较少),有最多的应用支持,它也是与Linux竞争最直接的Unix版本,它有一个Linux的模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兼容Linux程序(实际上Linux上有大量的程序都是从BSD系统上搬过来的,所以谁兼容谁倒也难说:);OpenBSD诞生较晚(1995年),它立志要当世界上最安全的操作系统(事实上也做的非常成功,但那个“最”字很难说,其实要说安全,往往与“OPEN”是对冤家,越是封闭的系统越安全,但作为通用系统,封闭又恰恰是设计的大忌,所以关于安全性的问题往往成了开放与安全之间的博弈),因此也得到了DARPA的资助(记得吗?BSD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此),它对多平台的支持也很不错,但比较难用,因为它倔强的核心开发者Theo De Raadt说,我们要用更多的精力保证它更棒,而不是更美味可口:)。
  此外还有一些别的版本,比如A le的NeXTStep(本来是Jo 自立门户期间一个野心勃勃的项目,NeXT于1996年被A le收购,Jo 借此机会归了队,NeXTStep的设计后来被融入osX),以及MACos X的核心Darwin(尽管MACos X是一个专有系统,但Darwin本身其实是一个开源项目),还有一个2003年才推出的版本DragonflyBSD,它源自FreeBSD4.X,因为有一伙人对FreeBSD5的发展方向不满,于是就派生了这么个分支。
  以上这些现在只简单提两句,后面会作进一步介绍,回过头接着说BSD的事。
  Networking Release 2发布几个月后遇到了一点麻烦。一个新成立的公司BSDI(Berkeley Software Design)自作主张,把Networking Release 2缺少的那6个文件补了上去(应该就是直接用的 AT&am T的代码),凑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版本拿出来卖,价格只要$995,当然也带源码,他们做了些夸张的广告,声称比System V要便宜99%云云。于是USL(就是AT&am T的那家子公司)一怒之下,就把它告了。但BSDI辩称自己用的是BSD免费发行的代码,要说有问题也就那6个文件可能有点问题,于是USL捎带着把加州大学(Berkeley是它的分校)也告上了,要求他们停止发布被认为是侵权的软件。Berkeley也被惹火了,稍后对USL提出了反诉,借口是System V使用了BSD代码的署名权问题。
  经过一番热热闹闹、缠夹不清的诉讼程序之后(其间USL被Novell从AT&am T买走,Novell对此案件的态度比较温和),两家还是坐下来用谈判解决问题,最终在1994年1月达成协议,Networking Release 2的18,000个文件中有3个被删除,还有几个作了少量修改,另有70个加上了USL的版权声明,但仍免费发放。总而言之,没怎么伤筋动骨,这场经历了两年多的热闹最终是雷声大雨点小。
  CSRG现在总算有精力干点正经事了。1994年6月,他们终于发布了4.4BSD,而且同时发行了两个版本,一个叫4.4BSD-Lite,一个叫4.4BSD-Encumbered,这完全是因为版权问题。4.4BSD-Lite完全是自有代码(而且终于获得了USL的认可),但功能不太完整,Encumbered则是一个功能完整的版本,但仍需要用户买一份USL的源代码许可。不出意料的是,仍是那个功能单薄点、但完全自由的4.4BSD-Lite更受欢迎,它成为BSDI、NetBSD、FreeBSD等发行版本新的代码来源。
  1995年6月,4.4BSD-Lite release2发布,从版本号就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缝缝补补的版本,实际上这期间CSRG已经没怎么搞开发,仅仅有一个人在兼职搞善后罢了。release2发布的同时,CSRG宣告解散,官方说法是,BSD已发展的相当成熟,对于操作系统的研究目标已经达到。十五年的光辉岁月,大量牛人出没其中,并在此扬名立万,CSRG这个名字在计算机历史上已堪称不朽。
 回复日期:2006-10-31 10:25:01
    作者:乐此不疲 回复日期:2006-10-30 17:28:08 
    reno是个城市名吧?
  我是从网上流传的一篇“Berkeley二十年Unix历史”中看到的,原文是:
  “这个许可过渡版本被叫做 4.3BSD-Reno ,在 1990年初发行. 版本的名字来自Nevada一座大的赌博城市中的一个斜的记念物,提醒用户运行这个版本是一场赌博。”
  查了一下,Nevada确实有一个叫Reno的小城,于是翻出英文原文来看,原文是这样写的:
  “This lice ed interim release was called 4.3BSD-Reno and occurred in early 1990. The release was named after a big gambling city in Nevada as an oblique reminder to its recipients that ru ing the interim release was a bit of a gamble.”
  Reno确实是城市名,我搞错了,Nevada的赌城不止Lasvegas一个,Reno虽然不大,但也很出名,是我孤陋寡闻,想当然了,BS自己一个~~~~
  今后查资料尽量翻翻原文,虽然英文很菜,硬着头皮也要看~~~~
 回复日期:2006-10-31 13:25:04
    记号
 回复日期:2006-10-31 19:10:19
    俺不是学计算机的,觉得xz11111111写得非常好看,有意思!
  顶一下。
 回复日期:2006-11-01 09:02:36
    xz11111111还真是严谨,是个作学问的人。reno应该就在你上文提到的Tahoe边上。
 回复日期:2006-11-01 15:37:03
    赞一个
  让我这个不是学计算机的人也能很有兴趣的看下去
 回复日期:2006-11-01 17:17:47
    发现两处拼写错误,更正
  Oracel 应为 Oracle
  John carmark 应为 John carmack
  惭愧~~~~~
  错误肯定还有不少,大家发现了说一声啊,谢谢各位的关注~~~~
 回复日期:2006-11-01 17:19:22
    作者:乐此不疲 回复日期:2006-11-1 09:02:36 
    xz11111111还真是严谨,是个作学问的人。reno应该就在你上文提到的Tahoe边上。
  惭愧啊~~~~~~只能当鞭策了~~~~
 回复日期:2006-11-01 17:56:58
    John Carmack是设计QUAKE的那个吧
 回复日期:2006-11-01 18:51:12
    Fallout 2里有个城市就叫 New Reno
 回复日期:2006-11-01 22:36:39
    希望楼主整理一个完整版,也让后进长长见识啊.
  不回真对不起我看了的半个多小时
 回复日期:2006-11-02 20:36:21
    呵呵
  LZ和我一样
  以前我总是写成Oracel, 应为 Oracle
 回复日期:2006-11-03 08:28:32
    作者:狂人剑客 回复日期:2006-11-1 17:56:58 
    John Carmack是设计QUAKE的那个吧
  不错,就是这位写游戏的。十几年了,一直站在图形编程的世界之巅。牛~~~~
 回复日期:2006-11-03 08:33:33
    作者:sixn 回复日期:2006-11-2 20:36:21 
    呵呵
    
    LZ和我一样
    
    以前我总是写成Oracel, 应为 Oracle
  *******************************************
  呵呵
  这个词的确是有点偏,但比Google,Macintosh还要强点,这两个变态的词都是源自一次拼写错误~~~~真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回复日期:2006-11-03 08:35:11
    今天更新,老规矩,先做广告:)
 回复日期:2006-11-03 09:29:05
    作者:qja823920 回复日期:2006-11-1 22:36:39 
    希望楼主整理一个完整版,也让后进长长见识啊.
    不回真对不起我看了的半个多小时
  http://hi.baidu.com/jone%5F1980/blog/item/84b30608ffcd2e30e82488f6.html
 回复日期:2006-11-03 23:49:42
    要说BSD最大的功臣,自然非Bill Joy莫属,关于这个牛人,以及他呆了半辈子的Sun公司,有必要再说两句。
  Joy从小是个天才儿童,5岁就开始做高等数学习题——计算机牛人好象都是小时了了、大了亦佳:),比如Neuma ,也是很小的时候,大概念小学的年纪,就可以玩转微积分。H.Poincare曾说数学家是天生的,不是造就的,计算机科学家也差不多,天分可能更重要一些(我可没说努力不重要)——15就考上大学。他考研时立志学计算机,当时计算机系最牛的几个大学,Stanford、CIT(California I titute of Technolog,加州理工学院)还有Berceley都录取了他,选择Berceley则是因为那儿的计算机设备最差,Joy觉得这样有利于自己发挥创造才能(牛人果然是与众不同:)。但Joy大概是因为忙于搞开发,Ph.D读了6年也没搞到手(拿一个正经的学位确实不容易,Linus一个硕士也读了好多年:),Joy一看,还不知道得念到什么时候,就把心一横,跟着别人开公司去了(辍学也是牛人们一个传统的说:)。
  Sun是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缩写(它的商标很有意思,极简单的图形,却体现了递归和循环的意味,不愧是搞计算机的),与Stanford的渊源一望可知。四个创始人中,除了Joy,全都是Stanford的毕业生,其中Scoot McNealy(大BOSS,强人,以大嘴著称:)和Vinod Khosla(来自印度,著名风险风险投资家)都是MBA,另外一个,Andreas Bechtolsheim则是搞电气工程的(他提出了搞Unix工作站的构想,于是Sun公司就围绕这个想法展开)。他们看准了电脑网络的大好前途,在公司筹建之初就提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口号,在1982年,这的确是高瞻远瞩(Gates到1993年还在说Internet没什么前途,等到Netscape坐大后才慌了手脚:)。
  Joy到了新天地不改牛人本色,除了搞本行(开发操作系统)以外,他还负责开发CPU(和TI合作,TI(Texas I truments,德州仪器)是做CPU的老牌厂商之一,在486时代,它的兼容CPU红火过一阵,现在主要做手机及消费数码芯片,MP3/MP4、掌上电脑等,在手机CPU市场占的份额好象是第一),他自己完成了最关键的一部分线路设计,于是SPARC就问世了(1987年,采用RISC架构,具备最强悍的可扩展性,在业内长期居于领先地位,Sun在Unix机器市场占据半壁江山,SPARC居功甚伟),这种行径当真是骇人听闻,Wintel两家的事他一个人都包了,有了这样的“首席科学家”,Sun想不牛都难啊。
  Sun自己的操作系统于1985年推出,就叫Sun OS,当然,是由Joy操刀。该版本基于4.2BSD,Joy做起来自然是驾轻就熟。1995年,在发布了3.5和4.0两个版本之后,Sun OS加上了桌面环境,CDE什么的以及改进的网络模块,系统被改名为Solaris,而Sun OS被用来指称系统内核,Solaris最早的版本就是2.0(内核则是Sun OS 5.0,头胎就叫王二麻子,呵呵:),到了2.6版以后,Sun觉得不爽了,就把2去掉,以后的版本号就成了7、8、9、10,更新很规律,基本上两年一版。
 回复日期:2006-11-03 23:51:35
    今天只写了一点,先发上来
 回复日期:2006-11-04 08:33:38
    楼主的注释()太多了
  看得眼晕
 回复日期:2006-11-04 14:05:04
    我也感觉到了,括号的确太多了点,很少见到这样码字的~~~~:(
  不过已成习惯了,想改不容易,先就这样吧~~~~,不好意思:)
 回复日期:2006-11-04 19:49:43
    
  作者:不怕老鼠 回复日期:2006-11-4 08:33:38 
    楼主的注释()太多了
    看得眼晕
  注释多有多的好处,丰富了文章血肉的同时,让观众从中收获额外的知识。
  支持楼主的风格,将尾随此贴到底。
 回复日期:2006-11-04 22:38:04
    记号
  xz11111111先生辛苦!
 回复日期:2006-11-04 22:57:22
    sunos和solaris的关系不准确。sunos基于 d,但由于版权问题,sun转向sysv,solaris基于sysv。是付了一大笔钱买断的。
  sun早期的窗口系统叫sunview,简洁、清新、快速,当然功能不敌Xwindow。sun后来开发了自己的窗口系统,叫news,完全基于PostScript,牛得不行,统一了显示和打印。但Xwindow由于开放而成为工业标准,news寡不敌众,sun又舍不得自己的news,认为news比xwindow好太多,于是把xwindow和news结合起来,叫X11/news。众所周知,xwindow是网络透明的,程序可以在一台机器上执行,在另一台上显示,无论这两台机器是什么操作系统,只要都运行xwindow,就可以做到。所以那些X程序可以在sun上执行,在linux上显示。然而有一部分sun自己开发的程序是用news开发的,news也是网络透明的,所以在两台sun上可以这么做,但一台sun一台Linux就不行了,因为Linux上不支持news。
  当时unix的图形界面风格(实际是在X之上的图形库)分为两大派,sun的叫openlook,支持者不多;另一派人数众多,包括ibm、hp、dec等,叫motif。两者斗争了很长时间,谁也战胜不了谁,最后大家妥协,搞了个CDE出来,成为UNIX的图形界面标准。现而今无论哪家的UNIX,缺省都是CDE,只是颜色、边框宽度、按钮定义等稍有区别。
  Linux兴起后,KDE和Gnome大行其道,渐渐有取代CDE之意。
 回复日期:2006-11-05 00:40:56
    记号!学知识
 回复日期:2006-11-05 00:51:31
    顶,灌!
 回复日期:2006-11-05 09:31:06
    Solaris只有10了,以后再也不会有更新的版本号了。
 回复日期:2006-11-07 09:29:16
    谢谢各位支持~~~
  通吃伯比我专业多了啊,以后还请多指教~~~:)
 回复日期:2006-11-07 09:40:33
    作者:英美巴顿 回复日期:2006-11-5 09:31:06 
    Solaris只有10了,以后再也不会有更新的版本号了。
  Solaris11应该是有戏的吧,听到不少消息啊,至于OpenSolaris,跟Solaris的关系照Sun的解释应该是一个项目和一个版本的关系,就跟Liunx与Redhat一样。
 回复日期:2006-11-07 11:56:57
    AT&am T最后把UNIX版权卖给了Novell,大约4亿美金。Novell玩到最后玩不下去了,以5千万美元的价格又把UNIX版权卖给了SCO,所以SCO才有告IBM的基本依据。但Novell又跳出来,说是在一堆古老的合同文件里找到依据,说是只卖了版权,没卖源代码的所有权(记不太清了,这些法律上的事情也搞不太明白),因此SCO无权告IBM。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Novell是一个著名的把好东西高价买来,玩烂后低价卖出的公司。
 回复日期:2006-11-07 13:47:39
    说UNIX好的人要么是门外汉,要么是仅仅因为自己是做这一行的。
   用一台Unix来做桌面系统,它就太不称职了,而反过来,如果你用使用Unix系统的标准来使用Windows,就会发现Windows也可以想Unix一样稳定。  
    我单位里面几台工作用服务器,装的是Windows2003,系统已经连续运行了3年多了,稳定的一塌糊涂。 
    而另外一台拿来玩的AIX5,三天两头被搞的系统崩溃重装。  
    所以呢,稳定不稳定取决于你会不会玩,其本身都是差不多的,而相比较而言,Windows在界面友好性方面强的就太多了
  ========================================================================================================================
  说这句话的兄弟...连续运行三年多是否有点吹嘘 ?
  如果真是事实,只能说你公司的机器没联网 !
 回复日期:2006-11-07 15:06:56
    长见识,高人,好
 回复日期:2006-11-07 15:12:12
    现在 UNIX 版权不是由Novell赠送给Open Group(http://www.unix.org/)的, 归 Open Group 所有吗,什么变成了Novell把UNIX版权卖给了SCO?
  =======================================================
  作者:通吃伯 回复日期:2006-11-7 11:56:57 
    AT&am T最后把UNIX版权卖给了Novell,大约4亿美金。Novell玩到最后玩不下去了,以5千万美元的价格又把UNIX版权卖给了 SCO,所以SCO才有告IBM的基本依据。但Novell又跳出来,说是在一堆古老的合同文件里找到依据,说是只卖了版权,没卖源代码的所有权(记不太清了,这些法律上的事情也搞不太明白),因此SCO无权告IBM。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Novell是一个著名的把好东西高价买来,玩烂后低价卖出的公司。
 回复日期:2006-11-07 16:26:57
    送给open group的是UNIX商标。不是任何unix系统都可以冠以unix名字的,open group开发了unix认证程序,而且需要交钱,才可以在自己的操作系统上使用unix商标。
  知识产权一般来说包括三类:商标权、版权、专利。Novell和SCO的合同里居然还有源代码所有权,也是奇闻。
 回复日期:2006-11-07 21:17:49
    北京时间11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本周四宣布将同Novell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Linux的普及。考虑到Linux一直是Windows的“死敌”,微软同Novell的合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根据协议,微软将为Novell的Suse Linux提供销售支持。两家公司还将联合开发新技术,方便用户在计算机上同时运行Suse Linux和Windows。此外,微软已经同Novell达成共识,不会就后者在Suse Linux中集成的软件技术提起专利要求。很多使用Linux的企业都担心,微软有朝一日会对Linux软件的销售商提起侵权诉讼。
    Novell是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长期以来,微软Windows一直在同各个版本的Linux争夺市场。不过,微软也面临着来自客户的压力,因为很多用户都希望同时使用两种操作系统。Novell同微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之后,将给主要竞争对手红帽(Red Hat)带来更大压力。甲骨文上周宣布,将对红帽Linux提供企业级的支持服务。甲骨文的这一决定必然会给红帽的业务带来负面影响,受此影响,该公司股价近日大幅下跌。
    Novell以14亿美元收购Wordperfect和Quattro Pro之后,一度成为微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但由于在市场运作方面无法同微软抗衡,Novell上世纪90年代中期被迫以1.7亿美元的价格将这些产品出售。2004年,Novell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微软在应用软件市场使用了违反公平竞争的手段。
 回复日期:2006-11-07 23:11:37
    顶来明天看.
 回复日期:2006-11-08 13:54:58
    广告,今天更新
 回复日期:2006-11-08 15:02:55
    每天来看看,楼主加油。
  http://walkwithyou.cn
 回复日期:2006-11-08 15:09:40
    每天来看看,楼主加油。
  http://walkwithyou.cn
 回复日期:2006-11-08 16:29:00
    看得过瘾,谢谢楼主!
  做个记号!
 回复日期:2006-11-08 22:27:22
    因为正好赶上USL和Berkeley打官司(1992年),BSD看来不大安全,Solaris于是改用AT&am T的SystemV R4.2做开发基础(当然这个得掏钱,Sun如果再坚持段时间,其实可以等到没有版权纠纷的BSD,但时间就是Money啊:),虽说变动其实并不大,但在当时还是引起了一些忠实用户的不满,至今还有微词,好在不久Solaris就证明了自己的优秀。
  Solaris毫无疑问是当今No.1的Unix,世界上排的上号的大公司几乎都是它的用户。它的性能指标往往成为业界考评的标准和参照,技术上颇多带领潮流之举。比如4.3BSD- Reno就曾把Solaris中的NFS(Network File System,可以让不同操作系统通过网络方便的共享文件,为了使这项技术成为业内标准,Sun将它免费发布)集成进去。至今最成熟的版本,2004年11月推出的Solaris10,更是被Sun称作“The most 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 in the industry”, 这个历时4年、耗资5亿美元的系统的确不同凡响,融入了大量尖端技术,看起来够领先一阵的了。
  Solaris10的重要特性包括:Container(一种将计算机划分为多个独立运行空间(虚拟计算机)的技术,使一台主机能象孙悟空那样化身万千,互不干扰)、DTrace(Dynamic Tracing,故障跟踪,Solaris10在内核中安放了两三万个探测器,用以侦测性能瓶颈和捕捉异常,并协助解决问题,是操作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创新,Sun凭这项技术荣获《华尔街杂志》2006技术创新大奖中的金奖)、预见式自修复(Predictive Self-Healing,号称能在软硬件故障发生以前,主动预测并加以修复,很神奇的说~~)、ZFS(Zettabyte文件系统,第一个128位的文件系统,Sun称其为史上最后一个文件系统,号称解决了现有文件系统的所有问题,技术指标极其卓越,几乎没有容量限制——看看“Zettabyte”这个词就知道了,在安全性、扩展性、可管理性乃至兼容性上也无可挑剔,比起Microsfot只见打雷不见下雨的WinFS似乎只强不弱,WinFS的风都放出好几年了,现在Vista都有准信了,WinFS却还不知道在哪,可见一个强大的文件系统有多难搞了,ZFS其实也拖了好久,到今年6月才正式发布)等新技术,运行效率(系统利用效率最高可达80%,这个得益于Container,那么多虚拟机自然要把资源榨干了;应用程序的运行性能号称提高了30倍——Sun官方资料,有点难以置信~~~~)和安全性(达到军用级别)都大幅提高,稳定性也可圈可点(作为一个改动如此之大的版本,这一点非常难得),对Java的支持也大为改善(Solaris10融合了最新的Java技术构架。说来好笑,Solaris对Sun自家的Java支持一直不大好,一度曾归于支持最差的平台之列),此外,它还具备支持多平台、兼容Linux、开源等等好处,很有点舍我其谁的霸气,难怪Sun发布消息放出的当天,股票就应声上涨近5个百分点,低迷了好几年的Sun终于看到了一点转机。
   Sun在创业初期的产品策略定位在以低价高性能的工作站(Workstation)与当时流行的小型机(Mini Computer)竞争,性价比高的夸张,业绩辉煌一时。后来时过境迁,PC发展迅猛,性能直追Sun的工作站,价格更是便宜一大截,成为Sun的主要竞争对手,Sun意识到不能在一颗树上吊死,开始发布一些低价产品与PC竞争(后来Dell之类的价格杀手横行,竞争日益残酷,Sun的一些低端产品干脆采用AMD的CPU,服务器几百美元就开卖,IBM、HP也大抵如此),Solaris也开始支持X86架构(1994年开始,最早的版本是Solaris X86/2.4,与Sprac版本源码级兼容,程序可通用;Sun一度还曾开发支持PowerPC的版本,不过后来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未正式发布)。
  因为Sun的产品主要是服务器和高性能工作站,所以对64位技术尤其重视(Sun自己的处理器从1999年的UltraSparc III起就步入了64位时代,Solaris则是从2000年发布的Solaris7开始支持64位),Solaris可以支持包括Intel的IA64、EMT64以及AMD64的全部X86-64架构,Sun在这方面甚至比Microsoft还显得积极。
  尽管McNealy 声称最烦什么“战略性投资”的屁话,一切行动都要落实到赚钱,但Sun对开源(Open source)倒一直表现的很热心。OpenOffice是他们搞出来的,Solaris开源了,现在连Java也打算开源了,虽然作为一家商业公司,他们的目标无疑是营利,但贡献也是明摆着的。有Linux的支持者嘲讽Sun是撑不住了(曾连续十几个季度亏损),才走开源这条道,恐怕也有道理,OpenOffice和Java都不怎么赚钱(甚至StarOffice比起Microsoft的东西来也太缺乏竞争力,而Java,虽说是席卷全球,风头无两,但据说Sun也就是在J2ME的授权上赚了点钱,要说起来,Microsoft的那笔近20亿美元的赔偿可能是Sun在Java身上赚的最大一笔,McNealy在那以后对Microsoft的态度也似乎也变的温和了一点:),但Solaris可是Sun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底,竞争力又是超强,Sun竟然把它也贡献出来,十九是被Linux还有“Free”的BSD系列给逼急了:)。
  其实Sun虽然很早就拿开源说事(声称崇尚开放是公司一以贯之的信念,若果真如此,在Sun成立之初就把操作系统开源,恐怕世界上就没Linux这么个东西了:),但行动上却总是吞吞吐吐、犹豫不决。拿Solaris来说,在Solaris7推出的时候,Sun就提供个人免费版下载,但限制多多,后来又说开放源码,也是有选择的开放,而且还只准看不准动。经过这些试探,大概觉察到效果不佳,不容易糊弄过关,到Solaris10发布的时候,才痛下决心、正儿八经开源了一回。
 回复日期:2006-11-08 22:31:08
    先写到这儿吧,时间仓促,这一段感觉没把握好,还得好好改改
  请大家多提意见~~~~
 回复日期:2006-11-08 22:32:54
    更正一下,Solaris 2.0是1992年发布的,前面一段写成1995年了
 回复日期:2006-11-09 15:13:35
    楼主您的文章很好,不过楼主谈乐这么久,好像一直都在谈UNIX阵营,其他的操作系统阵营,比如dos,苹果,特别是windows都谈得太少了,虽然很多人都对微软有意见,不过它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作为普及最广的系统,实在是不能不提啊
 回复日期:2006-11-09 15:42:46
    学习学习
 回复日期:2006-11-09 16:16:03
    Solaris原来在UNIX中市场份额第一,但要说是UNIX中的No.1就有很多争议了。SUN在.com泡沫中意气风发,占领了很大的网站服务器市场,但SUN的机器一直都处在中低端。论技术,原来DEC的Tru64是很牛地,alpha也比 arc强很多。
  在九十年代前期,SUN低端工作站的运算速度比起486来就差很远了,同样一段图象处理的程序代码,在sun的micro arc上一行一行慢腾腾地出结果,在486上刷刷地跑。但是那个显示器是真牛啊,PC上还是320x240的VGA时,sun就是20寸的大屏了,一个键盘就是三千人民币。
  我一原来的哥们说,SUN的技术一般,就是眼神特别好使。Cray破产,大部分部门都被SGI收购,只有其中一个小部门被SUN收了,结果这个小部门就产出了SUN的10000系列机器,成为SUN最赚钱的部门。但后来SUN的眼神也就一般般了,别人都在java上挣到大钱了,唯独sun没挣到钱。
  在ZFS出来之前,SUN的本地文件系统一直不怎么样(NFS是网络文件系统),低端用传统UFS,很一般,高端OEM Veritas的VxFS。ZFS吹得很凶,还没怎么经过实践检验。文件系统这东西,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是很难稳定的。而且从概念上来讲,未必比得过ReiserFS4和NTFS。
 回复日期:2006-11-09 20:31:07
    作者:寂寞高脚 回复日期:2006-11-9 15:13:35 
    楼主您的文章很好,不过楼主谈乐这么久,好像一直都在谈UNIX阵营,其他的操作系统阵营,比如dos,苹果,特别是windows都谈得太少了,虽然很多人都对微软有意见,不过它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作为普及最广的系统,实在是不能不提啊
  ************************************
  肯定会提的,篇幅还不会少,只是还没赶到这儿来嘛~~~:)
  走着瞧喽
 回复日期:2006-11-09 21:01:47
    说Solaris是No.1,主要是从市场角度来说,技术我不在行,应该是各有千秋吧。
  Alpha在世的时候,的确比Sparc要牛,一度保持着主频最高和速度最快的纪录,似乎也是最早支持64位,大概是90年代初吧。
  可惜DEC玩完了,Compaq和HP也没把它发扬光大,好象04年HP就停止对Alpha的开发了。
  如果当时DEC向Intel推销Alpha成功,没准现在我们的PC就用上它的技术了,或者如果当时A le没被DEC拒绝,那在Mac上也可以一睹它的风采,不过人算不如天算,AMD的Athlon上还是继承了不少它的设计,相信它的余泽还会源远流长的持续下去。
  Sun配的显示器的确让人流口水啊,一水的大屏特丽珑,那时还是14寸球面当道呢,不过接口跟PC机上的不一样,转换后有些还不能在CML下用,不过就这样,还是有不少人乐颠颠的抱上一台二手回去用~~~~
  Sun据说是把自己定位在软件公司,但感觉他们总是靠硬件赚钱,在Java上没赚到钱也不奇怪~~~当然,这种高深的问题俺也不懂了~~~~
  说到文件系统,SGI的XFS据说也是很牛的,可能比Sun更牛~~~~
 回复日期:2006-11-10 08:49:55
    作者:划女子的火柴 回复日期:2006-11-7 13:47:39 
    说这句话的兄弟...连续运行三年多是否有点吹嘘 ?
    如果真是事实,只能说你公司的机器没联网 !
  *********************
  不错,Win2003在线更新后通常会要求重启,除非把更新关掉,那样持续三年还是可能的。
 回复日期:2006-11-14 21:29:24
    最近怎么没更新了?
 回复日期:2006-11-15 00:20:51
    ding
 回复日期:2006-11-15 15:57:46
    等着您的整理版出来呢,啥时候把整理版一下发出来啊
 回复日期:2006-11-16 08:52:03
    不好意思,最近很忙,可能要等上几天才有时间更新。
  谢谢各位关注,我会写下去的:)。
 回复日期:2006-11-17 15:06:27
    楼主辛苦了,只要你答应继续写,呵呵~
  :)
 回复日期:2006-11-23 02:46:48
    不会是太监贴吧?
 回复日期:2006-11-23 08:33:33
    近日内更新,说话算话
 回复日期:2006-11-23 10:25:02
    作者:xz11111111 回复日期:2006-11-23 08:33:33 
    近日内更新,说话算话
  期待。。。
 回复日期:2006-11-23 11:06:11
    
以后会考虑一下用UNIX的.........
 回复日期:2006-11-23 14:44:41
    读史啊
 回复日期:2006-11-24 20:47:14
    继续赛
 回复日期:2006-11-26 18:50:59
    好久没有更新了
 回复日期:2006-11-28 20:41:37
    是啊
 回复日期:2006-11-28 21:55:07
    ddddddddddddddddddddd
 回复日期:2006-12-01 19:59:25
    作者:xz11111111 回复日期:2006-11-23 08:33:33 
    近日内更新,说话算话
  ------------------------------------------------------------
  楼主不厚道
 回复日期:2006-12-01 22:59:47
    mark
 回复日期:2006-12-02 01:11:45
    作者:thinkc 回复日期:2006-10-6 20:38:15 
    laizhou2恰恰说错了,华裔工程师在IT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仅以Intel公司为例: 虞有澄作到仅次于格罗夫的执行副总裁,蔡华泰,周尚林,苗丰强,傅世伟,王纪梁,马光显,刘晓明,雷民远,陈志宽...都是当年Intel里任重职挑大梁的人物,如果没有这些华裔工程师们的巨大贡献,是不可能有今天的Intel的.现任Intel CTO的季尔辛格,当年刚加入Intel的时候,传帮带的老师也是一位华人.
    nVIDIA的黄建森,ATi的何国源,ViewSonic的朱嘉良,Creative的沈望傅,宏基的施振荣,还有台湾的那些大大小小的IT公司们
    当然因为历史原因,大陆地区的华人有事迹的的确不多的说.我个人最敬佩的只有王选.
  是“宏碁”,而非“宏基”,ok?
  不明白,为什么100个人总有90个写错....
 回复日期:2006-12-05 14:31:53
    吹毛求疵
 回复日期:2006-12-05 17:03:27
    Active Server Pages 错误 'ASP 0126'
  找不到包含文件
  /new/Publicforum/content_submit.a ,行450
  找不到包含文件 '../select_userdeny_tianya.a '。
 回复日期:2006-12-05 17:04:04
    牛人!
  比我在校的老师讲得好多了。
  没有鄙视老师的意思,不过很多老师的创新能力和眼界确实不敢恭维!
  不能只背教材了。
 回复日期:2006-12-05 18:35:36
    作者:章枫 回复日期:2006-12-2 1:11:45 
    是“宏碁”,而非“宏基”,ok?
    不明白,为什么100个人总有90个写错....
  智能ABC里没有“qi”这个字~~~~~~~~~GB2312一二级的问题~~~~~~~~
 回复日期:2006-12-07 13:54:32
    lz太强了!超赞!期待更新
 回复日期:2006-12-07 19:22:51
    留爪,回头慢慢看
 回复日期:2006-12-11 23:52:53
    Sun为开放Solaris启动了一个新的开源项目OpenSolaris,Solaris10只是其中的一步,该项目所采用的协议叫作CDDL(Common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Lice e,通用开发与发布许可),这是Sun在参考了MPL(Mozilla Public Lice e,Mozilla浏览器所采用的公共许可)协议后,自己拿出的一个方案,已经过OSI(Open Source Initiative,开放源代码促进会,一个行业自律性质的协会,已认证的各种开源协议有好几十种了)认证。大致上,CDDL的限制没有GPL那么严格,但也不如BSD那么宽松。照Sun的说法,该协议比GPL大方多了,ISV(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独立软件供应商)在使用Solaris源码时,大可只进不出,将开发成果敝箒自珍、秘不示人,而不必象在GNU/Linux下做开发一样,非得将自己的成果也贡献出来;甚至使用了Solaris的相关专利,也无需担心法律问题(Sun承诺不予追究),万一出现了法律纠纷,ISV也可以选择使用本地法律加以解决(而GPL这方面的限制要严得多)。
  很明显,这份用意深远的协议,颇能博取ISV的好感,Sun的醉翁之意也正在于此。事实上,自从Linux产业在忽忽数年之间火遍全球,最受冲击的恐怕就是Sun了,大量原本属于Sun的市场纷纷沦陷于Linux之手,Sun的营业额从01年度的183亿美元下降到04年度的112亿,跌幅超过三分之一,很大程度上正是拜Linux所赐。因为Sun的市场定位与Linux颇为相似,而Linux本身是一个类Unix系统,对Unix有良好的兼容性,凭借其无与伦比的价格优势,很快就吸引了大量软件商和应用向其转移,Sun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方筹谋,甚至不惜与宿敌Microsoft联手,加强双方产品的兼容性,以抵御Linux的进攻,而OpenSolaris和CDDL正是它祭出的杀手锏。Sun深知,在应用为王的IT行业,谁能抓住“应用”,谁就能赢得市场,而炮制出这么一个讨ISV欢心的CDDL,正是看准了GPL在某种层面上的不得人心(而值得玩味的是,Sun在OpenSPARC和Java的开源项目上又选择了GPL协议),尽管这种做法在Stallman等“FreeSoft”精神的铁杆捍卫者眼中,可能是一种亵渎,但其成效斐然。Sun宣称,截止今年10月,Solaris10的注册数已超过600万(9月份公布的数字是500万,如果属实,这个增长速度确实非常惊人),比它所有竞争对手都要多(包括RedHat,IBM AIX以及HP-UX,后两个不是开源软件,貌似没什么可比性,而Redhat/Fedora似乎也不能算是近来最热门的企业级Linux版本,但我没找到Suse Linux Enterprise 10可以用来对比的数据),而ISV的数目也是大增,其中不乏Oracle这样的大腕力挺(钦点Solaris10为“首选的64位开发和部署平台”),Sun的业绩也随之好转了很多(虽然盈利也还微不足道)。
  至于赚钱之道,Sun称“Solaris是Sun的第一个成功转入到服务收费模式的软件,今后Sun所有软件都会转到这个模式”(出自Simon Phi 之口,此人有一个难得一见的头衔,他是Sun公司的“软件开源首席执行官”,专设此职,倒也可见Sun的良苦用心:)。“软件免费,服务收费”算不得什么新概念,几乎所有的大软件公司都念叨过,但真正落到实处,却是步履维艰,至少象Sun这种级别的公司还没谁可以做到(Redhat作为开源厂商的老大,去年的营收也才刚刚过亿,利润更不足道,而且就这还有不少是靠卖软件得来),Sun自然是极有资格玩这游戏的人选,希望能看到他趟出一条可行之路。
 回复日期:2006-12-12 08:57:04
    LZ又回来了~顶!
 回复日期:2006-12-12 09:00:43
    终于赶上了,谢谢楼主~
 回复日期:2006-12-12 09:33:55
    Suse Linux Enterprise 10
  在商业应用领域发展很快,我接触过不少行业都在抛弃UNIX,转成了Suse Linux Enterprise 10
 回复日期:2006-12-12 10:00:58
    呵呵 很多人说事抄的 CTRL+C
CTRL+V 来的
  如果他能 CTRL+V来让大家看看也不错啊
  楼主不管怎么来的 能让好的东西让大家看到学习 就是好的
  俺支持你!!
 回复日期:2006-12-12 10:04:52
     支持下吧!`
 回复日期:2006-12-12 13:42:18
    SUN的开放太晚了,如果早开放10年,现在就根本没有Linux什么事。不过SUN即使开放了,也不过是加速了Intel的步伐,SPARC没落会更早一点。归根到底,SUN还是个靠硬件赚钱的公司。简而言之,开放是找死,不开放是等死。IBM和HP力挺Linux,其目的之一就是打击SUN。
  CDDL很诡异,与GPL不能双向兼容,CDDL的代码不能拿到GPL之下,这就使OpenSolaris的代码不能移植到Linux里。不过在J***A采用GPL之后,有消息称SUN也在考虑在OpenSolaris上采用GPL,或GPL/CDDL双许可。SUN这种事干得太多,Mozilla和OpenOffice都使用自己的许可证。
 回复日期:2006-12-12 16:31:50
    sun对于开源的态度是不怎么“端正”哈,呵呵~~
  干不过Linux也是理所当然。照Sun的说法,Solaris比起Linux有很多技术和性能上的优势,但似乎并未得到公认。至于Sun所宣称的,它拥有比Linux更强大的开发团队,也不太好说,Linux的确没有一个看得见的数千人的开发团队摆在那儿,但背后隐藏的力量深不可测。
 回复日期:2006-12-12 17:27:49
    写得真好,关注,学习.
 回复日期:2006-12-12 20:48:43
    期待更新
 回复日期:2006-12-12 23:33:41
    在这行滚了好多年,看下来还是补了不少盲点,有益就是好贴。
 回复日期:2006-12-15 16:17:26
    这是好帖,收藏
 回复日期:2006-12-17 18:01:27
    好帖收藏,楼主是强人!
 回复日期:2006-12-17 20:07:44
    顶
 回复日期:2006-12-18 21:08:40
    更新太慢了
 回复日期:2006-12-18 21:48:14
    mark!
 回复日期:2006-12-20 12:31:36
    换个ID作书签
 回复日期:2006-12-21 19:20:55
    已收藏
 回复日期:2006-12-21 22:13:27
    书签
 回复日期:2006-12-27 19:59:54
    楼主跑哪里去玩了?
 回复日期:2006-12-28 01:07:23
    感谢楼主用Linux精神分享着您的学识!力挺!
 回复日期:2006-12-28 16:49:18
    十多天过去聊
 回复日期:2006-12-30 09:35:45
    我等啊等......
 回复日期:2006-12-30 14:27:49
    一个鸡蛋去茶馆喝茶,结果它变成了茶叶蛋;
  一个鸡蛋跑去松花江游泳,结果它变成了松花蛋;
  一个鸡蛋跑到了山东,结果它变成了鲁(卤)蛋;
  一个鸡蛋无家可归,结果它变成了野鸡蛋;
  一个鸡蛋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倒在地上,结果它变成了导弹;
  一个鸡蛋跑到人家院子里去了,结果它变成了原子弹;
  一个鸡蛋跑到青藏高原,结果它变成了氢弹;
  一个鸡蛋生病了,结果它变成了坏蛋;
  一个鸡蛋嫁人了,结果它变成了混蛋;
  一个鸡蛋跑到河里游泳,结果它变成了核弹;
  一个鸡蛋跑到花丛中去了,结果它变成了花旦;
  一个鸡蛋骑着一匹马,拿着一把刀,原来它是刀马旦;
  一个鸡蛋滚来滚去,越滚越圆,结果就变成了圆蛋--楼主元旦快乐
 回复日期:2006-12-31 09:56:53
    祝楼主新年快乐!
  期盼更新~
 回复日期:2006-12-31 21:39:45
    xz11111111辛苦了,一直在讲外国古代故事,这些是历史的经验,需要总结。
  我希望可以提供你故事的中国现代部分。
  1、一个叫做网络虚拟操作系统的软件系统已经开发出来,它是互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
  2、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个人开发这样的操作系统,中国人已经实现了它
  3、因为是网络的,所以不完全与单机的操作系统一样或具有一对一的可比性
  4、但,网络虚拟操作系统确实可以取代传统操作系统在很多方面的功用,并提供了全新的标准和平台
  有时间请访问www.zhongguo.com.cn
  据说,不久将可以看到商业应用
  请继续,谢谢
 回复日期:2007-01-01 13:40:23
    千帖易阅,板凳也难求.收藏中....望穿秋水中.......
 回复日期:2007-01-06 08:27:01
    做个记号,有空再看
 回复日期:2007-01-06 16:50:13
    做个记号,
  同上
 回复日期:2007-01-06 21:49:17
    忍不住插句嘴,Sun在硬件方面一直卖的是性价比,跟IBM HP配置看起来差不多的机器一起比较性能差好多,尤其是I/O性能简直有点没法接受,只不过配置差不多的机器Sun的便宜N多就是了。
 回复日期:2007-01-07 00:18:25
    所以SUN在遇到Intel+Linux后开始走下坡路了。
 回复日期:2007-01-10 19:43:27
    好贴要回!
  长见识——这星期天考操作系统,努力复习中
 回复日期:2007-01-10 20:08:26
    长贴留名
 回复日期:2007-01-10 21:52:26
    楼主的更新越来越慢了呀,是不是很忙啊
 回复日期:2007-01-10 22:01:37
    3
 回复日期:2007-01-10 23:03:44
    up
 回复日期:2007-01-11 01:25:54
    楼主,插一句话,CDDL和GPL的区别主要在哪里?ISV是怎么定义的?
 回复日期:2007-01-11 13:47:26
    顶此贴!这个中午没白过~~~
  楼主辛苦!!!
 回复日期:2007-01-11 19:05:19
    先留个名。
  关于OS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期待楼主计划中的PDA OS和嵌入OS系列。
  似乎楼主的故事有主线的,现在讲的都是Unix的,可能下面还有windows一线的,希望楼主也整理一下mac上的os的发展史,包括NeXT和BeOS,以及这些夭折的有创新魅力的os的后继发展,也都是精彩纷呈的故事啊。
 回复日期:2007-01-11 20:48:05
    说的是20年前的故事,看看最新的操作系统吧:
  www.zhongguo.com.cn
 回复日期:2007-01-11 21:37:21
    楼上的是广告
 回复日期:2007-01-15 12:35:20
    留名
 回复日期:2007-01-15 18:46:18
    关注。。。
 回复日期:2007-01-15 19:50:41
    学习中
 回复日期:2007-01-15 22:31:55
    都已经考完了...感觉还不错
 回复日期:2007-01-16 00:33:44
    爪印!
 回复日期:2007-01-16 02:46:35
    好贴留名。。。。。。不过楼主好像已经有一个月没更新了。。
  不会是太监贴吧。。。
  留个记号,坐等楼主更新
 回复日期:2007-01-16 16:30:57
    不得不顶了.
 回复日期:2007-01-16 19:13:56
    顶起来
  等待lz更新
 回复日期:2007-01-19 11:02:43
     嗯
  很不错,楼主辛苦了~
  做个MARK
 回复日期:2007-01-19 18:18:27
    传说中的太监贴!!!
 回复日期:2007-01-20 22:37:21
    绝世好贴,不得不顶起!
 回复日期:2007-03-02 17:00:52
    又太监掉了?
 回复日期:2007-03-07 09:18:57
    不错
 回复日期:2007-03-15 16:57:55
    楼主很专业啊,进来膜拜下
 回复日期:2007-03-16 09:33:43
    楼主强人呀!
 回复日期:2007-05-20 19:54:17
    写得很不错。上次忘了留名
 回复日期:2007-05-20 23:28:49
    记号..............................
 回复日期:2007-05-21 13:29:39
    不错,做记号。。。。。。。
 回复日期:2007-05-21 21:48:45
    
  老生长谈,但楼主写得太good了
 回复日期:2007-05-22 01:59:55
    看了一个多小时
  不过后来讲了太多的Unix历史了
  希望同时讲讲其他OS与Unix之间的竞争和处境
  同时要特别感谢楼主的辛勤劳动
 回复日期:2007-05-31 18:22:12
    MARK
 回复日期:2007-05-31 18:32:16
    microsoft 杀掉了很多在os设计方面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国内的
 回复日期:2007-06-02 11:22:44
    楼主人呢?
 回复日期:2007-06-02 11:24:44
    楼主人呢?
 回复日期:2007-07-28 18:06:36
    楼主去治疗下面去了,它下面不能说没有,而是***签,若隐若现。
 回复日期:2007-07-29 12:54:37
    晕,半年多了,LZ居然消失了
 回复日期:2007-07-30 02:23:40
    留待继续审查~~~呵呵 没看完呢
 回复日期:2007-07-30 07:26:36
    去年挺到今年,不容易,看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完。楼主突然失踪,不会是躲起来自己整个牛X系统吧?
 回复日期:2007-07-31 13:32:42
    后面都是UNIX的,对啊,我希望看到UNIX和其他操作系统间的竞争,特别是linux和windows间的。
 回复日期:2007-07-31 13:47:53
    unix承载了许多人的梦想,中国软件业要发展必须加大精力放在开源软件,老是用windows永远跑不到老外前面
 回复日期:2007-09-12 22:05:49
    感谢楼主!很长见识,作个记号,慢慢学习。
 回复日期:2007-09-13 20:21:36
    做个记号
 回复日期:2007-09-13 23:18:00
    期待楼主再归来
 回复日期:2007-09-13 23:18:16
    关于操作系统的定义,我没有找到一个权威的解释,基本上可以说,它是一个程序,一个介于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用户/开发者之间的程序,用户通过它来操作计算机,开发者用它提供的接口来编写程序。============================
  楼主的文章写得很好,我也很爱读。
  不过需要指出一点点不确切之处。
  “用户通过它来操作计算机,开发者用它提供的接口来编写
  程序“ 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讲,操作系统只包括后者,
  用户用来操作计算机的,只不过是那些花花绿绿的基于
  操作系统之上的的应用程序,严格的说,算不上操作系统。
  当然,很多应用程序跟操作系统是“捆绑销售“的,而且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这些就代表了操作系统---这也是
  无可厚非的。不过楼主应该是对计算机有着浓厚兴趣和爱好的人,
  也这么认为,就有点太业余了。
  引述一下一本经典教材里操作系统的定义:
  Computers are equi ed with a layer of software called
  the operating system, whose job is to manage all these
  devices and provide user programs with a simpler interface
  to the hardware.
  --- Modern Operating System, 2nd Editon, Andrew S. Tane aum
 回复日期:2007-09-13 23:24:10
    留名
 回复日期:2007-09-14 01:38:04
    顶呀
 回复日期:2007-09-14 14:44:47
    写完了吗??
 回复日期:2007-09-14 17:55:43
    楼主,你在哪里?
  像《明朝那些事儿》那样,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回复日期:2007-09-14 21:10:29
    楼主,下面呢?
 回复日期:2007-09-14 21:42:48
    强帖
  留名
 回复日期:2007-09-14 22:18:07
    支持楼主!
    楼主,下面呢?
 回复日期:2007-09-15 18:20:08
    有看到这个帖子了,得再表示一下
 回复日期:2007-09-16 00:22:36
    写的太好了。不得不顶
 回复日期:2007-09-16 01:08:14
    我草TMD,天涯牛淫真多。。。第一次耐心的看完了这么长的全贴。。。楼主似乎销声匿迹了。。。N多兄弟等你的续集。。这哥都快1年没来了。。。。。
 回复日期:2007-09-17 14:11:44
    亚都空气净化器、亚都加湿器、亚都装修卫士,朋友在淘宝上开的商铺,***厂家直销的***,大家都去看看上面的产品,
  价格比商场便宜很多!http://shop001.itmake.com/
 回复日期:2007-10-26 18:53:14
    不错。谢谢楼主
 回复日期:2007-10-27 10:51:15
    怎么没有新的了呢?期待中
 回复日期:2007-11-26 23:08:25
    楼主快来哈。我们等你呢
 回复日期:2008-12-11 19:36:02
    mark
 回复日期:2008-12-14 21:38:51
    这种帖子一定要留名
  lz,你快回来啊
 回复日期:2008-12-15 10:58:12
    喜欢看这种贴
 回复日期:2008-12-15 14:24:52
    楼主在哪里 ?
 回复日期:2008-12-16 17:55:35
    不得不顶
 回复日期:2008-12-16 18:47:26
    看帖子的都发表一下看法
 回复日期:2008-12-19 20:31:32
    太可惜了,lz太监了
 回复日期:2008-12-19 20:38:06
    这里是心灵的牧场,放牧你我精神的羔羊;
  这里是友善的舞台,期待你我精彩的吟唱。
  欢迎70后的朋友加入 :72082929(群号)
 回复日期:2008-12-20 11:23:38
    不错.MARK
 回复日期:2008-12-20 21:03:32
    06年的帖子顶到了08年,楼主我们都在等这你
 回复日期:2008-12-21 19:07:43
    果然够牛
  路过留名
 回复日期:2008-12-21 21:05:39
    mk
 回复日期:2008-12-21 23:46:51
    好文啊
 回复日期:2008-12-22 13:34:16
    记号,不错,高人
 回复日期:2008-12-22 14:01:29
    做记号 作者:
 回复日期:2008-12-23 18:46:16
    OS那些事儿,顶!
 回复日期:2008-12-24 00:13:52
    LZ 啊
你去哪儿了啊?
 回复日期:2009-01-28 03:54:02
    准备闲话操作系统的续集 200901
 回复日期:2009-01-28 11:20:28
    看不完了,先顶起来再慢慢看吧,楼主辛苦啦
 回复日期:2009-01-28 12:34:34
    留名!!慢慢看
 回复日期:2009-01-28 14:42:53
    LZ这等的够长的,两年了都
 回复日期:2009-01-28 22:42:45
    能不能开个CPU指令集架构的帖子。。。
  和OS一样引些大牛科普···
 回复日期:2009-01-30 07:43:53
    此类帖子不多了
 回复日期:2010-06-05 22:59:37
    此类帖子不多了
 回复日期:2010-06-05 23:53:32
    [url=http://www.51zxw.net/study.a ?vip=320871]51自学网-专业培训老师录制的视频教程,让学习变得很轻松[/url]
 回复日期:2011-03-19 21:22:33
    现在2011年3月19日,纪念。
 回复日期:2011-03-19 23:12:49
    这个要顶!!
 回复日期:2011-03-20 00:06:05
    Mark 2
同时转发到天涯微博 验证码: 举报
请选择举报类型
举报对象:
举报原因:
举报内容:
我对这个有意见
载入中...
0您如果想要使用举报功能,必须先登录哦~~|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我 综合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创作于
选择外观颜色: 选择字体大小:
小号字体 中号字体 大号字体 第一章 人生有如初见 1
  我将阳敏柔滑的大腿架到肩上,昏黄台灯下的她,身躯散发出动人的诱惑。她的手在我跪着的双腿上来回抚摸,似乎在鼓励我。我的生理欲望如此明显,只要腰部轻轻一挺,我就可立即饱饮处女的殷红。
  阳敏等了我许久,见我依旧不行动,小声问道:“你还不快来?”
  但我犹豫了,我不爱你,却要夺去你的第一次么?看着阳敏已经迷离的眼神,我深感愧疚,不由陷入短暂的失神。
  2003年7月底,我经上海飞往乌鲁木齐。坐在窗口旁,忍受着引擎巨大的轰鸣声,无神地望着窗外。江南的绿,跨越中西部地区的黄绿,甘肃以西的灰黄,飞越祈连山的黄白,吐鲁番盆地的赤红,脚下大地飞速地变幻着颜色;我心情由起飞时的惆怅,很快变为兴奋、紧张以及降落前的,一丝期待。
  行色匆匆的旅客们,很快离开机舱,而我紧抱着小行李包,却在想,这就是我即将工作的西域么?这将是我远离现实的梦幻热土么?……
  这位先生,该下飞机了。空乘人员甜美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将我从胡乱的念头中拉出。经济舱的旅客们早已经离开,两个乘务员站我旁边,微微弯腰笑着恭送我。
  什么?机场打的到火车站100元?算,兄弟你个头壮实,黑黝黝的脸历经沧桑、一副见到仇人般的狰狞,我不想晚上睡觉被人记挂着,我痛快些吧,让你陪着桃红色的***。我对新疆人民的“热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火车站竟然只有一个售票窗口,胡乱买了一张硬座票,往候车室方向走向,却只看到如同温室大棚一样的穹顶。我诧异,乌鲁木齐怎么说也是全国五十大城市之一,一个70年代水准的的大型候车室肯定会让东部发达地区的投资者望而却步。后再抵乌市,方明白,这是一个严重降低我对新疆期望值的误会而已,因为当时正对车站大楼进行翻修。
  车厢中弥漫着一股膻味,我紧紧捂住口鼻,对座的小平头说道,车开动后打开窗户就好了。我问他是什么原因,他答说,你刚来新疆?那是维族人身上的味道,就是香香公主那味,闻多了,习惯就好。我点头,满满一车厢的乘客,和我形貌相近的不过一二十人。
  小平头问,我到阿克苏,你呢?
  我答,库尔勒。
  他嗯了一声,那是个好地方。你在那做什么工作?
  我答,可能做老师。我不确定我是否能得到教席,也不太在意。
  你口音是南方一带的?哪儿的?小平头的热情有点过头,哪有陌生人一见面就问别人家在哪儿的。而且小平头样子似乎有点凶狠,我多少感到害怕。
  想了想,老驴们在网上贴的游记应该不会骗我,新疆人应该是比较热情的,可以相信。
  苏州。我的回答让周围三人一阵惊呼。
  哟,江南小伙子,难怪细皮嫩肉、眉清目秀的。我旁边传来一麻辣女声,刚上车,只注意看维族姑娘,没仔细看我旁边坐着谁。
  小平头旁边那老大爷也道,小伙子,第一次来新疆?
  我微笑点头。看这三人似乎有很多相同之处,脸比较黑,我旁边那位女子也是如此;说话嗓门很大,语速快,普通话比较标准,比我这苏州口音好太多。
  女子道,你干啥大老远到新疆工作?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
  老大爷、小平头都赞同她的猜测,我点头说,是。
  接下来的聊天,几乎等于三堂会审,除了一些私密事,我 』 [大话IT]~~~~闲话操作系统 (连载中......)
作者: 发表日期:2006-10-10 23:23:00 vista雅黑字体不错,另外窗口也 能半透明 (如果后面在播放视频的话)
界面漂亮的没的说。
  只是我的机器以前经常在alt+tab欣赏立体切换窗口时挂掉
  QQ据说目前不能用哦,,,
  我的RC5600版激活只剩下2天 联网激活 要求我buy another product key...
  我换了ubuntu的linux 一切免费 qq m bt 蛮丰富的阿
  设置了下字体 漂亮多了
  来天涯顶下楼主
  只是一直期待能使用linux内核 界面仿windows
  兼容windows应用程序最好(如果不侵权的话)。。。
  lindows这个名字不错 可惜了.....
 回复日期:2006-10-11 00:43:41
    透明窗口在KDE3就实现了的说~~~~~Tiger紧接其后~~~~VISTA学得有点慢呐~~~~~~~~~
 回复日期:2006-10-11 17:57:58
    写得比看过的任何教科书都好,请楼主原谅我冒昧的转载到我的blog去,以作学习
 回复日期:2006-10-11 20:14:54
    linux版本那么多
  百家争鸣固然好 但是力量太过分散..
  如果能形成一个linux大联盟只针对不同应用发行少数几个版本
  那该多好
 回复日期:2006-10-11 22:45:14
    康氏记号1978.
 回复日期:2006-10-12 10:24:04
    好长啊,楼主的强贴,看得人可是不少哇。
  选操作系统,就像选宠物,猫和狗那个好?
  喜欢那个,那个就好。有趣。
 回复日期:2006-10-12 13:14:00
    选操作系统关键还是看平台应用软件的多少,这是大多数人的出发点
 回复日期:2006-10-12 17:19:05
    雅黑是蛮漂亮,据说用了方正的设计,每个字成本一百多美元,一整套下来,也得百把万了(按大字符集算),LINUX公司估计没谁愿意投这个资,不过应该可以拿到LINUX下用:)
 回复日期:2006-10-13 00:49:05
    楼主能不能写快点啊?
 回复日期:2006-10-13 13:36:33
    作者:xz11111111 回复日期:2006-10-12 17:19:05 
    雅黑是蛮漂亮,据说用了方正的设计,每个字成本一百多美元,一整套下来,也得百把万了(按大字符集算),LINUX公司估计没谁愿意投这个资,不过应该可以拿到LINUX下用:)
  NOVELL的SUSE里面的中文字体就是买方正的字体的。效果不错,免费使用。
 回复日期:2006-10-13 16:05:23
    ===========================
 回复日期:2006-10-13 16:25:45
    今晚更新!
  先把话说出去,更自己加点压力,大家做个鉴证,呵呵
 回复日期:2006-10-13 20:33:59
    几点?
 回复日期:2006-10-13 21:16:45
    楼主,今晚在下等你的好文章啊!快点更新啊!
 回复日期:2006-10-13 23:29:18
    转过头再来说BSD。
  当时搞UNIX研发的并非只有Berkeley一家,只因Berkeley出了Bill Joy这么个大牛人,一下子把别人都压下去了,到第三版(就是可以完美支持VAX机的那一版)推出后,风头之健,更是盖过了Bell La ,成为UNIX技术发展的中心,因为这样的优势地位,不久之后,一个巨大的机遇找上门来。
  1979年,DARPA(Def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始着手一项计划,全面更新他们的ARPAnet(一个用于连接他们散落在美国各地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的网络 ,Internet的前身)。早期运行ARPAnet的都是些PDP-10,现在已是风烛残年,该退休了,DARPA准备换上新型的VAX机来接班,加上前两年开发的TCP/IP协议(Tra imi 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也得借这次机会登台亮相,这将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换血。DARPA首先想到的是找DEC,毕竟VAX就是他们的产品,但他们需要对操作系统进行大幅度的修改,想到DEC对于自家VMS的保守态度,上门搞不好要碰个大钉子,自己动手吧,又没下嘴的地方——正犹豫间,BSD的出现让他们眼前一亮——完全支持VAX,可获得源码,可定制,可移植,简直就是个度身定做的系统!
  于是他们找上了Berkeley。Berkeley当然是有见识的,这么有意义的活计上哪去找,共襄盛举那是求之不得啊,于是在1980年两家就签订了一个合同,由DARPA资助Berkeley发展UNIX,以满足DARPA的需要。Berkeley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叫做CSRG(Computer System Research Group),由Bob Fabry教授负责(就是将UNIX引入Berkeley的那位),Fabry当然很想Joy参加进来,但当时Joy刚通过Ph.D.的考试,为其学业着想,Fabry也不好意思去找他,但没多久Joy就主动找上门来了(一点不奇怪,他不参加倒真奇了怪了:)。
  且说DARPA的一个主要要求就是要将TCP/IP协议集成到UNIX中,他们此前就找了一家叫BBN的公司写好了协议栈,CSRG就安排Joy来做集成工作。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Joy就完成了——这没什么稀奇,稀奇的是,他根本没用BBN写的协议栈,他居然自己重写了一个,原因竟是,他嫌BBN的那个写得太烂!要知道BBN的那玩意可是一项巨额合同的成果,BBN和DARPA这下觉得太没面子了,肯定有内情,就开会研究,请Joy参加。且说Joy穿着件T恤,蓬头垢面的就进了会议室,满坐西装革履,看着这小子不觉有点发呆,回过神来就问他,你是怎么写出来的(估计还存着念头,以为他以前做过相关研究什么的)?没想到回答简直让他们喷血,Joy说,这个嘛,很简单,你读协议,然后编码,就行了。:)
 回复日期:2006-10-13 23:30:44
    楼主加油~!!留个记号。。
 回复日期:2006-10-13 23:32:22
    不好意思,写得不多,先对付着看吧,明天争取多写点:)
 回复日期:2006-10-13 23:40:12
    加大伯克利分校是UNIX的圣地
  喜欢这个学校了。
 回复日期:2006-10-14 01:36:20
    伯克立!梦想啊!
 回复日期:2006-10-14 10:27:07
    不错,希望能介绍CP/M-DOS-WINDOWS以及 mac os的发展历程
 回复日期:2006-10-14 11:41:52
    20061014$$$记号$$$
 回复日期:2006-10-14 12:06:55
    这里的Ginux的嘴脸可真叫人恶心。
  这厮估计就是半坛子,成天在天涯上装,
  真恶心!!!
 回复日期:2006-10-14 12:21:04
    steven924:老兄,dos的最初版本是老盖从别人那里买来的,不是自己开发的!!他只是修补修补之后重新发布了!
  个人觉得,对软件和计算机领域在后起贡献最大的当属这个组织GNU。
 回复日期:2006-10-14 12:21:56
    lz最后能够将这些整理到一块,看得也连续!支持你继续努力!
 回复日期:2006-10-14 16:25:49
    顶下
 回复日期:2006-10-14 23:25:10
    谢谢各位,今天有事耽误,没能更新,现在瞌睡得很,只有等明天了~~~~
 回复日期:2006-10-15 19:16:57
    作者:新时期乞丐 回复日期:2006-10-14 12:21:56 
    lz最后能够将这些整理到一块,看得也连续!支持你继续努力!
  我已经在整理了,希望楼主不会介意,呵……
 回复日期:2006-10-15 19:19:12
    http://hi.baidu.com/jone_1980/blog/item/84b30608ffcd2e30e82488f6.html
 回复日期:2006-10-15 21:58:19
    这篇文章写得太拙劣,错漏不少,我很不满意,已经着手缝缝补补,但天涯的帖子不能改,不方便让大家看,重发上来吧,会造成混乱,先就这样了,等整个写完改就,我就另发一贴~~~
  准备把计算机操作系统写完后还写点掌上电脑,手机以及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这些领域了解更少,得做大量功课,慢慢来吧,请大家多支持~~~~~
 回复日期:2006-10-15 22:02:58
    A-Q兄
  你的网页我看了,比这个帖子确实清爽了不少,呵呵
  我有一个经过部分修订的稿子发在MOP,你可以用那一篇更新一下
  http://dzh1.mop.com/topic/main/readSubMain_7096727_0.html
 回复日期:2006-10-15 22:36:00
    mark
 回复日期:2006-10-15 23:31:47
    OK,收到,没问题!
  修订是修订,但我希望它是没什么删节的。:)
 回复日期:2006-10-16 10:41:44
    等着看牛人
 回复日期:2006-10-16 14:16:53
    最早集成Joy所写的TCP/IP模块的BSD版本是4.1a,跟3BSD之间隔了两个版本,4.0和4.1。这两个版本的进步不算大,4.0版主要是加进去一个Li 系统(Li 是一种资格极老的语言,由MIT的John McCarthy教授于1958年发明,仅比史上最早的高级语言——1957年由IBM开发的Fortran——晚了1年而已,这种设计理念奇异的语言非常与众不同,它对程序与数据不加区别,对其缺乏了解的人看到它浑然一体、遍布密密麻麻括号的源程序肯定会一头雾水,但它有着强大的表达能力,尤其适合符号和文字处理,是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选语言——目前可能是它的一个变种Scheme用得更多些,著名的AutoCAD自带的脚本语言AutoLi 就是基于它,还有著名的Emacs也是Li 写的,还附带一个完整Li 版本——Emacs Li ),以及一个增强的邮件处理系统,这个版本的生存期只有几个月,因为它存在一些严重隐患,大家抱怨颇多,于是CSRG很快就推出了4.1版,这个版本主要是对4.0版做了些修修补补,此外大一点的改动就是增加了自动配置代码功能。
  本来按Berkeley的命名规则,4.0版过后就应该是5.0版,但这时AT&am T有意见了,因为他们自己推出的UNIX就叫System V,两个5容易混淆。BSD本来就是从AT&am T那儿发展来的,人家一直都很宽容,况且到当时为止,AT&am T的代码都还没替换干净,吃人家的嘴短,当然不好争什么,于是Berkeley决定,4字头就不往上升了,以后的版本只升小数点以后的数字(有点致敬的意思,好比芝加哥公牛队在乔丹退役后就不再使用23号球衣:)。
  而4.1a这个版本相当于现在软件的α版(内部测试版),Joy不仅为它集成了TCP/IP,还增加了多网络协议的支持能力,多个网络协议可以同时使用,这在以后成为操作系统的设计标准。因为4.0版的失败,所以CSRG决定发布新版本要慎重一点,所以先自己试用,但与现在的情形一样,这个版本还是流传了出去,并勾起了大家的兴致,不少FANS开始对4.2版充满期待。
 回复日期:2006-10-16 14:18:48
    中午匆匆忙忙地写了一点,先发上来~~~~
 回复日期:2006-10-16 14:43:59
    呵呵。还能坐个小沙发!不错!
  支持楼主!
 回复日期:2006-10-16 19:23:59
    为什么天涯的帖子一红,楼主更新就慢下来?
  碰到好多这种帖子了。
 回复日期:2006-10-16 23:38:22
    但4.2版的诞生颇为艰难,自1982年4月4.1a版发布开始,又过了1年零4个月,中间经历了4.1b和4.1c两个非正式版本,经历了Bob Fabry(还记得他吗?CSRG的BOSS,UNIX由他引入Berkeley,他的离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堪重负——这种高强度的开发工作是很折磨人的)和Bill Joy(他于1982年以唯一一名技术人员的身份与Scott McNealy等4名Stanford的学生一起创办了SUN公司,如你所知,这是当今最著名的生产UNIX机器的公司,但他关于BSD的工作仍持续了好几年)的离去,才于1983年8月正式发布。
  这一版本非常成功(尽管问题也不少,主要是因为一堆新增的功能还没有很好的优化),发行量超过以往版本的总和,并且打败了AT&am T的System V,成为广大UNIX厂商制作移植版本的首选,著名的如SunOS 4就是基于它,AT&am T在SV的后续开发中也集成了4.2版的许多精华(抄袭是最好的赞美,谁说的来着:)。事实上,这一版本影响如此深远,尤其是其网络模块,此后几乎所有重要的操作系统都从中借鉴,更有一些是直接拿过来用。
  除了骄人的网络功能,4.2版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重大进步,如:新的、更强大的文件系统以及磁盘配额机制,新的信号机制,以及独立出来的输入/输出系统,还有全新的文档——这些都是大动作,而且就这还是迫于发布压力进行了妥协,不然还准备对交互通讯机制和虚拟内存管理模块开刀:)。
  所有人都表示赞赏——除了BBN(就是那个写了最初的TCP/IP协议栈并被Joy给否了的公司)。他们对Joy的那一箭之仇一直耿耿于怀,于是不停地向DARPA抱怨,说自己的理念是如何先进,设计又是如何优秀,BSD如果采用了我们的模块一定会跑得更欢云云~~~~,DARPA也不禁动了心,就责成CSRG重新评估BBN的代码,CSRG的高手一看,也确实有可取之处啊,但要说把自己的代码给换掉,也未见得可行,毕竟自己的代码此时已是经过考验的,于是就提出一个折衷方案,把两套代码都包含进去,由用户选择。但这下DARPA又不同意了,这可是网络模块,搞两个政府,自立山头,不是明摆着添乱吗?坚决不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也不是办法,于是干脆,DARPA请了个第三方的专家——Ballistics实验室Mike Muus来做评估。Muus忙乎了一个月之后,结果出来了,Joy的代码通过了所有测试,而BBN的呢,在高负荷的时候时不时会死给你看:)。于是DARPA拍板,新版本继续使用Joy的代码,BBN这下郁闷死了~~~:)。
 回复日期:2006-10-16 23:41:03
    呵呵,有人提意见了~~~
  不是我不想快啊,实在是没什么空,而且这玩意写起来真的很费劲的说~~~~:)
 回复日期:2006-10-17 10:56:27
    人好象少了。
 回复日期:2006-10-17 11:58:48
    继续关注,谢谢xz11111111的工作!
 回复日期:2006-10-17 12:23:57
    以前的计算机行业个人色彩重一些,现在主要是商业公司的特色。主要是现在软件代码量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被单人控制。
  编译器和操作系统看来演变的历程比较类似哦
 回复日期:2006-10-18 18:16:32
    一直关注。。
 回复日期:2006-10-18 21:55:55
    我现在在 VMWARE上装了个RED HAT LINUX9 ,感觉LINUX图形界面很爽呵呵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能把命令提示符玩得转呀,如果能学会编程就更好了.
  我觉得VMWARE很了不起,至少让我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体验各种操作系统.
  另外,顺便鄙视一下打长篇广告的.
 回复日期:2006-10-19 09:38:25
    顶,这篇文章让我了解很多,收获颇丰啊!
  另外,顺便鄙视一下打长篇广告的.呵呵,抄袭是最好的赞美?谁说的来着??
 回复日期:2006-10-19 11:03:25
    ===================
 回复日期:2006-10-19 12:46:21
    人少了,那是因为更多的人直接看原文,不看1111整理的这篇了。
 回复日期:2006-10-19 17:25:07
    作者:砖王 回复日期:2006-10-19 12:46:21 
    人少了,那是因为更多的人直接看原文,不看1111整理的这篇了。
  原文在哪儿啊?
 回复日期:2006-10-19 18:59:37
    学习。。。。
 回复日期:2006-10-19 20:27:32
    老砖的意思是楼主整理了《我心目中的计算机科学大牛》一文,然后东抄抄西补补打出来的。
  那篇原文的作者是“土豆爱小米”还是“小土豆”还是“所有的土豆都是我的”来着,反正是最近五六年最牛叉的软件评论家。
 回复日期:2006-10-19 22:55:20
    老顽童是故人?如何认得土豆?
  土豆爱大米和小土豆爱小米还有后面那两个马甲都是丫同一个人的~~~~~~~~~~~~小P孩一个,成天改挨地,经常想不起来丫是谁~~~~~~~~~后来才看出规律来了,反正离不开土豆哈哈~~~~~~~~~
 回复日期:2006-10-20 18:21:05
    ding
 回复日期:2006-10-20 21:56:49
    做个记号,回头慢慢看
 回复日期:2006-10-21 10:26:53
    再做个记号哦,楼主加油。。。。
 回复日期:2006-10-21 11:59:34
    加油楼主
 回复日期:2006-10-21 15:24:47
    4.3版过了三年才发布(1986年6月),尽管间隔时间如此之长,但这一版远没有4.2版那么富于革命性,它主要是对4.2版做了些修补和优化,虽然反响不错,但也仅此而已,对业界的影响远不能与4.2版相提并论。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后的晚些时候,CSRG的两个牛人,叫做Casey Leedom和Keith Bostic的,对这一版做了一次匪夷所思的移植。
  从第3版开始,BSD就是基于VAX机在搞开发,VAX是32位机,通常配有1M内存(两个内存块,每块面积有4分之1平方米,还可以配更大,寻址能力4GB,即2的32次方)及高速的磁盘(容量通常为5MB或10MB,很惊人的说~~~~),所以BSD可以实现诸如内存换页以及新文件系统等技术革新,而Leedom和Bostic现在要做的,是将4.3版移植到PDP-11上。PDP-11我们应该都比较熟悉了,UNIX的第一个正式版本就是在它上面完成的,它是DEC经典的16位机,作为那个年代流传最广的廉价计算机之一,可以理解,它拥有为数众多的FANS。但无可否认,到了1986年,它早已落后了(事实上这时连VAX机都已年满8岁,颇显老态,1年前连微处理器都发展到了32位的Intel 386),以它可怜的64K的内存寻址能力(即2的16次方,这个限制对促进UNIX短小精悍的应用程序设计风格意义重大,不得不说,硬件的简陋往往能促生优秀的软件设计,这一点在Palm系统上也得到了证明)、512K的磁盘要跑4.3BSD简直是说梦话,CSRG里的大多数人虽然都很怀疑,但还是支持他们两个试试看(这么好玩的事换我也会支持,想想看,谁要是能把Windows NT移植到286上面~~~~,呵呵)。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两个牛人不仅移植成功,居然还跑得很好——UNIX的可移植性真不是吹的:)。这个跑在PDP-11上的新系统被命名为2.11BSD(2BSD原本是最后一个在PDP-11上开发的版本),具备和4.3BSD差不多相同的功能,很受PDP-11用户的欢迎,一直陪伴许多PDP-11工作到寿终正寝,据说直到今天,在世界上的某些角落,偶尔还可以找到跑着2.11BSD的PDP-11(PDP-11起码也有30多岁了,不管是作为一台计算机还是作为一个电子设备,这样的高寿都很值得骄傲的说,而2.11BSD作为一个软件,20多年的寿命倒不算太难得,一些行业用户的程序往往非常古老,比如一些银行系统里大型机上的Cobol代码,有三四十年历史也不稀奇)。
 回复日期:2006-10-21 15:28:38
    谢谢各位支持~~~~
  我会努力把这篇看不到头的帖子写完的~~~~尽管难度似乎超出了预期
 回复日期:2006-10-21 19:21:02
    e
 回复日期:2006-10-21 19:38:55
    真不错,楼主+U+U
 回复日期:2006-10-21 20:15:21
    好文章要慢慢写,我们不急 ,楼主也别急 ,这不是写小说
 回复日期:2006-10-24 22:16:27
    4.4版的BSD于1994年6月发布,这一BSD的最终版本距离4.3版足有八年之久(Vista有望一比,巧的是,微软也吹风说Vista可能是传统Windows的收关之作,集大成者想来是得多些时间酝酿),虽然间隔如此之久,但4.4版也说不上有太大的技术进步(大概是4.2版用力过猛,加上别的问题困扰,CSRG一直没缓过劲来),但它解决了一个很关键的非技术问题,可说是意义非凡。这八年中曲折甚多,值得一说。
  截止1986年,4.3BSD除了一个BT的PDP-11移植版外,并没有向其它机器移植,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系统中有许多针对 VAX特有硬件的设计,移植并不容易,而此时VAX已日薄西山,开拓新疆域迫在眉睫,CSRG想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由Joy操刀,将BSD的内核分离成两块,一块依赖于机器,一块则独立于机器,这样可以大大简化移植工作的难度。这项工作于1988年完成,CSRG发布了一个叫作4.3BSD-Tahoe(Tahoe是加州的一个高山湖,旅游胜地)的版本,于是许多移植工程就基于这一版展开了。
  这时另一个问题又暴露出来,因为BSD中包含有AT&am T的代码,如果想获得BSD代码的使用权,你还得向AT&am T购买一份源代码许可证,随着BSD越来越受欢迎,AT&am T的价码也是越来越高(最初只要一万多美元,后来涨到好几万),许多人就开始抱怨,尤其是那些计算机公司。他们多半看中的是BSD中的网络模块,而这一部份根本不关AT&am T的事(实际上AT&am T自己的SVR都是用的BSD的网络代码),现在却非得去出这一份冤枉钱,实在是太亏了。于是许多人都建议CSRG把AT&am T的代码去掉,把网络模块单独拿出来卖,或者干脆搞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版本(著名Hacker,自由软件的倡导者Richard Stallman早在1987年就向CSRG提出过这种建议,当然他是站在更高的立场,是为了让UNIX摆脱商业公司的束缚)。
  完全去除AT&am T的代码的代码是一项大工程,所以CSRG先拿出了一个叫做Networking Release 1的东东。这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仅仅是一个网络模块,该版本于1989年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CSRG对这一版本拟定的一个许可协议。也许是受了Stallman的GPL(General Public Lice e)的影响,这个协议鼓励修改源码和再次发布,而且它非常宽松,比GPL宽松得多,它允许再次发布时只发布二进制版本,而不附带源码(这在GPL中是不允许的),只需附带完整的版权声明即可(“完整”的意思是,要把该软件的渊源交待清楚,包括它来自Berkeley,以及中间还经过谁谁的修改——怎么觉得有点象纪念碑,呵呵)。后来在Networking Release 2发布时仍使用了这一协议,到4.4版发布时,这一协议演变为BSD Lice e,后来FreeBSD又将其修改为FreeBSD Lice e,基本上也都大同小异(因为许可太宽松,所以很多人都把FreeBSD拿过来,修改一番再拿去卖,比如前些时闹的沸沸扬扬的所谓国产操作系统“麒麟”,只是国防科技大学他们(还有其他几个公司,不一一点名)的做法未免有失厚道,不遵守版权协议也就罢了,还企图掠人之美、瞒天过海)。
  这样宽松的许可协议,等于认可一个人买下后,就可以无限制的Copy给其他人,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刚一发布,就有一些著名的FTP站点提供开始匿名下载。虽然如此,CSRG还是卖出了几百份Copy,每份定价$1000,算下来也有几十万美金,在那些财大气粗的公司看来这点小钱简直不值一提,但CSRG的人还是很开心:)。
 回复日期:2006-10-24 22:18:35
    虽然写这个帖子一分钱也见不到,但看着它一点点成长起来,我还是很开心:)
 回复日期:2006-10-24 22:27:37
    一直在关注
  楼主加油
 回复日期:2006-10-24 23:09:59
    做个记号
 回复日期:2006-10-25 09:40:53
    做个记号
 回复日期:2006-10-25 12:45:12
    漂过
 回复日期:2006-10-25 12:59:44
    继续关注。。
 回复日期:2006-10-25 13:46:49
    ka a dingqi
 回复日期:2006-10-25 15:13:17
    康氏记号1978.
 回复日期:2006-10-25 16:09:36
    谢谢xz11111111的工作,辛苦了!
 回复日期:2006-10-26 08:52:12
    看一次,顶一下
 回复日期:2006-10-26 12:04:27
    顶
。。。。
 回复日期:2006-10-26 13:08:47
    一口气看完
  意犹未尽啊
  请楼主继续!
  谢谢
 回复日期:2006-10-26 13:42:02
    出的有点慢
 回复日期:2006-10-26 16:12:33
    在第一版的BSD中,Joy就搞出了些新意思,他写了Unix中的第一个Pascal编译器(Pascal由瑞士的Niklaus Wirth教授于1970年发明,是一种影响深远的语言,许多现代语言,例如Java都受过它的影响,尤其以应用于教学著称,当然也应用于许多实际的项目,著名的如Delphi,它甚至被用来写操作系统,A le早期的MAC系统就是用他们自己的特殊版本的Pascal写的),以及Unix中的第一个全屏编辑器VI(到现在仍是Unix中最常用的程序之一,虽然编辑器出了无以数计,但能与VI相提并论的,大概也只有Emacs了,这又关涉到另一个大牛人,先按下不表:),另外,他还写了一个重要的C语言函数库termcap(也流行了好多年)。
  ------讨论一下:pascal和java没有什么关系吧?另外,delphi的vcl库是用pascal写的,所以说是pascal的实际应用也不算错误,但delphi更准确的说应该是pascal的面向对象版本。
  向楼主的精神致敬,上面的纯粹属于讨论。
 回复日期:2006-10-26 17:24:36
    关于J***A和PASCAL的关系,网上有一篇“Java咖啡馆——大话面向对象”,文中这样说:
  凡是学过一点计算机知识的人大概都知道“数据结构+算法二程序”这一著名公式。提出这一公式的瑞士计算机科学家Niklaus Wirth由于发明了多种影响深远的程序设计语言,并提出结构化程序设计这一革命性概念而获得了1984年的图灵奖。
  Wirth开发的PASCAL在数据结构和过程控制结构方面都有很多创造,比如Java中字符型、引用型,以及if-then-else、while、for等多种控制结构,都是从PASCAL里面借鉴发展而来的。可以说,现代程序设计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和控制结构绝大多数都是由PASCAL语言奠定基础的,因此PASCAL在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里程碑意义。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要学PASCAL语言了吧。
  在别的资料中也见过关于J***A受PASCAL设计影响的叙述,所以我以为是可信的。
  谢谢对拙作的关心,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回复日期:2006-10-28 00:35:32
    LZ的文章是按GPL发布?还是 free d Lice e发布?或者MICROSOFT EULA发布?
 回复日期:2006-10-28 11:45:08
    关于版权,我的想法总是摇摆不定。
  在理想的状况下,我希望版权这种东西根本不存在。版权归根结底是一种独创性的思维成果,而这种成果传播的边际成本基本为零,之所以创造出这么一个概念,是为了保护创造者的利益,激发创造者的热情,并且确实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事实上那些更有价值的思想,往往又不在版权保护之列的,比如数学和物理上的创见,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恰恰相反,是因为它们太重要了。有一个笑话,说假如数学上的成果也受版权保护的话,那九九乘法表的作者就可以对你说,你不付给我钱,你九乘九就不能等于八十一:)。事实上版权保护的尺度也确实很难把握,不可思议的事情是经常发生滴~~~
  但理想的状况大概永远不会出现,所以这种理想不切实际,没什么现实意义。在目前情形下,我想不出什么样的版权政策最为合理,Stallman和Gates的见解我觉得都有道理,但都不是很喜欢。Stallman的理想我很尊敬,但的确有点推己及人、强人所难的味道;而Gates,我想他也没什么错,但也用不着那么振振有词,版权这玩意远不象“人人平等”之类的概念那样,有着什么不言自明的、先天的合理性,基本上,它是一种权宜之计。相对来说,FreeBSD Lice e约束最少,我也最有好感。
  至于这篇小文,本来就没什么价值,由它去了,我是懒得操心的~~~~:)。
 回复日期:2006-10-28 14:21:48
    作者:Figaro_1982 回复日期:2006-10-4 15:08:06 
    “能不能举个例子在各方面都领先于windows的操作系统来?”
    这个 可真好玩,你能不能找一个什么都比windows差的操作系统来?
  本来不想骂人的,这傻屄上来就来了这么一句。太简单了,DOS,BeOS这些全部都是。就算linux和unix起码有80%要比windows要差。
  只有一句话,操你妈个屄。
  妈的,好好的一个讨论技术的帖子,被你这种狗屎给搅了,上来就说别人是SB,我看你妈才是个傻屄,所以才她的傻屄出来你这个傻屄。
 回复日期:2006-10-28 23:46:47
    楼上的~~~~汗~~~~
 回复日期:2006-10-29 00:50:45
    楼主很专业啊,进来膜拜下
 回复日期:2006-10-29 09:52:56
    支持LZ发布这种技术讨论的帖子,LZ辛苦拉
 回复日期:2006-10-29 10:25:29
    支持。等有空的时候过来看看
 回复日期:2006-10-29 12:51:01
    为什么不讨论下TCP/IP的那些作者?
  没有TCP/IP协议,你们在这里能发帖子吗?
  光有windows,linux有毛用?
 回复日期:2006-10-29 13:07:11
    还是记号,加油
 回复日期:2006-10-29 22:36:38
    1991年,CSRG发布了Networking Release 2。与Networking Release 1一样,这个版本完全由CSRG的代码构成,不同的是,它的内容要比Release 1要丰富的多,接近于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这两年里,CSRG除发布了一个试验性质的4.3BSD- Reno之外(这个版本比较奇怪,它的主要改进是加入了来自Mach操作系统的虚拟存储模块,以及来自SUN的网络文件系统(NFS),不仅代码是采取拿来主义,连集成工作也是由来自别的大学的志愿者捉刀,Reno是Lasvegas的一座纪念建筑,用意在于表明选用这一版本的风险),大量的精力被用来剔除AT&am T的代码,这一工作主要由Keith Bostic、Mike Karels和Marshall McKusick完成,事实上到Networking Release 2发布时,AT&am T的代码已经被替换的差不多了,仅剩下6个核心文件没有重写。
  Release 2被CSRG当作发布完全自主版本的一个尝试,沿用了Release 1的发行方式,虽然加了很多料,但定价一样,销量也差不多。在发布6个月之后,Bill Jolitz把剩下的6个文件也重写了一遍,并把整个系统移植到386架构上(在此之前己经有BSD的PC移植版,但影响不大),发布了一个新版本,叫做386/BSD 0.1(Linux发布之初,也采取了这样谨慎的命名方式),它完全免费,Jolitz还专门建了一个Ftp提供下载。这时PC早己是星火燎原、深入人心,可以想象,这一举措受到了热烈欢迎。
  当前流行的所有BSD版本都是源自386/BSD,但386/BSD自身发展的却并不好,照Jordan Hu ard(FreeBSD和Darwin的创立者之一)的说法,在NetBSD、FreeBSD诞生之后,它很快就象渡渡鸟一样绝迹了。Jolitz技术上很牛X,但似乎缺乏人际交往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因此386/BSD的开发团队很快就分崩离析了,我看到Hu ard在一次访谈中对他抱怨颇多(人无完人,其实技术牛人出现这种状况也很常见,更著名的如William Shockely,这个大牛人、晶体管的发明者之一,甚至在当公司老板时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终因傲慢与独裁,导致手下的人才流失殆尽,本来前途无量的公司最终落得个惨淡收场,但另一方面,Fairchild和Intel倒也可说是拜他所赐 :);还有,John Carmark,这个许多人眼中最牛的程序员,在管理和沟通方面也曾陷入困境,如日中天的ID Soft差点被他整熄火,但他运气不错,最后算是跌倒了又爬起来:)。
 回复日期:2006-10-30 01:07:37
    记号!
 回复日期:2006-10-30 11:43:15
    今天更新,先立字为据,呵呵。
 回复日期:2006-10-30 11:45:04
    sixn不用激动,TCP/IP的确很了不起,只是我所知不多,等以后了解多点,我会作点介绍。
 回复日期:2006-10-30 17:28:08
    reno是个城市名吧?
 回复日期:2006-10-30 22:35:02
    当今流行的BSD版本主要有三个,NetBSD、FreeBSD以及OpenBSD。NetBSD资格最老(其实也只比FreeBSD早了几个月而已),在386/BSD发布几个月后由一群爱好者组成的小组推出,它被看作是最接近传统BSD版本,拥有最佳的可移植性,支持最多种类的机器(大约有五六十种,从巨型机到手机,号称只要是有处理器的设备,它都可以支持);FreeBSD则是最为著名、也是流传最广的版本,它对PC平台的支持最好(因此支持的平台种类也就较少),有最多的应用支持,它也是与Linux竞争最直接的Unix版本,它有一个Linux的模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兼容Linux程序(实际上Linux上有大量的程序都是从BSD系统上搬过来的,所以谁兼容谁倒也难说:);OpenBSD诞生较晚(1995年),它立志要当世界上最安全的操作系统(事实上也做的非常成功,但那个“最”字很难说,其实要说安全,往往与“OPEN”是对冤家,越是封闭的系统越安全,但作为通用系统,封闭又恰恰是设计的大忌,所以关于安全性的问题往往成了开放与安全之间的博弈),因此也得到了DARPA的资助(记得吗?BSD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此),它对多平台的支持也很不错,但比较难用,因为它倔强的核心开发者Theo De Raadt说,我们要用更多的精力保证它更棒,而不是更美味可口:)。
  此外还有一些别的版本,比如A le的NeXTStep(本来是Jo 自立门户期间一个野心勃勃的项目,NeXT于1996年被A le收购,Jo 借此机会归了队,NeXTStep的设计后来被融入osX),以及MACos X的核心Darwin(尽管MACos X是一个专有系统,但Darwin本身其实是一个开源项目),还有一个2003年才推出的版本DragonflyBSD,它源自FreeBSD4.X,因为有一伙人对FreeBSD5的发展方向不满,于是就派生了这么个分支。
  以上这些现在只简单提两句,后面会作进一步介绍,回过头接着说BSD的事。
  Networking Release 2发布几个月后遇到了一点麻烦。一个新成立的公司BSDI(Berkeley Software Design)自作主张,把Networking Release 2缺少的那6个文件补了上去(应该就是直接用的 AT&am T的代码),凑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版本拿出来卖,价格只要$995,当然也带源码,他们做了些夸张的广告,声称比System V要便宜99%云云。于是USL(就是AT&am T的那家子公司)一怒之下,就把它告了。但BSDI辩称自己用的是BSD免费发行的代码,要说有问题也就那6个文件可能有点问题,于是USL捎带着把加州大学(Berkeley是它的分校)也告上了,要求他们停止发布被认为是侵权的软件。Berkeley也被惹火了,稍后对USL提出了反诉,借口是System V使用了BSD代码的署名权问题。
  经过一番热热闹闹、缠夹不清的诉讼程序之后(其间USL被Novell从AT&am T买走,Novell对此案件的态度比较温和),两家还是坐下来用谈判解决问题,最终在1994年1月达成协议,Networking Release 2的18,000个文件中有3个被删除,还有几个作了少量修改,另有70个加上了USL的版权声明,但仍免费发放。总而言之,没怎么伤筋动骨,这场经历了两年多的热闹最终是雷声大雨点小。
  CSRG现在总算有精力干点正经事了。1994年6月,他们终于发布了4.4BSD,而且同时发行了两个版本,一个叫4.4BSD-Lite,一个叫4.4BSD-Encumbered,这完全是因为版权问题。4.4BSD-Lite完全是自有代码(而且终于获得了USL的认可),但功能不太完整,Encumbered则是一个功能完整的版本,但仍需要用户买一份USL的源代码许可。不出意料的是,仍是那个功能单薄点、但完全自由的4.4BSD-Lite更受欢迎,它成为BSDI、NetBSD、FreeBSD等发行版本新的代码来源。
  1995年6月,4.4BSD-Lite release2发布,从版本号就看得出来,这是一个缝缝补补的版本,实际上这期间CSRG已经没怎么搞开发,仅仅有一个人在兼职搞善后罢了。release2发布的同时,CSRG宣告解散,官方说法是,BSD已发展的相当成熟,对于操作系统的研究目标已经达到。十五年的光辉岁月,大量牛人出没其中,并在此扬名立万,CSRG这个名字在计算机历史上已堪称不朽。
 回复日期:2006-10-31 10:25:01
    作者:乐此不疲 回复日期:2006-10-30 17:28:08 
    reno是个城市名吧?
  我是从网上流传的一篇“Berkeley二十年Unix历史”中看到的,原文是:
  “这个许可过渡版本被叫做 4.3BSD-Reno ,在 1990年初发行. 版本的名字来自Nevada一座大的赌博城市中的一个斜的记念物,提醒用户运行这个版本是一场赌博。”
  查了一下,Nevada确实有一个叫Reno的小城,于是翻出英文原文来看,原文是这样写的:
  “This lice ed interim release was called 4.3BSD-Reno and occurred in early 1990. The release was named after a big gambling city in Nevada as an oblique reminder to its recipients that ru ing the interim release was a bit of a gamble.”
  Reno确实是城市名,我搞错了,Nevada的赌城不止Lasvegas一个,Reno虽然不大,但也很出名,是我孤陋寡闻,想当然了,BS自己一个~~~~
  今后查资料尽量翻翻原文,虽然英文很菜,硬着头皮也要看~~~~
 回复日期:2006-10-31 13:25:04
    记号
 回复日期:2006-10-31 19:10:19
    俺不是学计算机的,觉得xz11111111写得非常好看,有意思!
  顶一下。
 回复日期:2006-11-01 09:02:36
    xz11111111还真是严谨,是个作学问的人。reno应该就在你上文提到的Tahoe边上。
 回复日期:2006-11-01 15:37:03
    赞一个
  让我这个不是学计算机的人也能很有兴趣的看下去
 回复日期:2006-11-01 17:17:47
    发现两处拼写错误,更正
  Oracel 应为 Oracle
  John carmark 应为 John carmack
  惭愧~~~~~
  错误肯定还有不少,大家发现了说一声啊,谢谢各位的关注~~~~
 回复日期:2006-11-01 17:19:22
    作者:乐此不疲 回复日期:2006-11-1 09:02:36 
    xz11111111还真是严谨,是个作学问的人。reno应该就在你上文提到的Tahoe边上。
  惭愧啊~~~~~~只能当鞭策了~~~~
 回复日期:2006-11-01 17:56:58
    John Carmack是设计QUAKE的那个吧
 回复日期:2006-11-01 18:51:12
    Fallout 2里有个城市就叫 New Reno
 回复日期:2006-11-01 22:36:39
    希望楼主整理一个完整版,也让后进长长见识啊.
  不回真对不起我看了的半个多小时
 回复日期:2006-11-02 20:36:21
    呵呵
  LZ和我一样
  以前我总是写成Oracel, 应为 Oracle
 回复日期:2006-11-03 08:28:32
    作者:狂人剑客 回复日期:2006-11-1 17:56:58 
    John Carmack是设计QUAKE的那个吧
  不错,就是这位写游戏的。十几年了,一直站在图形编程的世界之巅。牛~~~~
 回复日期:2006-11-03 08:33:33
    作者:sixn 回复日期:2006-11-2 20:36:21 
    呵呵
    
    LZ和我一样
    
    以前我总是写成Oracel, 应为 Oracle
  *******************************************
  呵呵
  这个词的确是有点偏,但比Google,Macintosh还要强点,这两个变态的词都是源自一次拼写错误~~~~真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回复日期:2006-11-03 08:35:11
    今天更新,老规矩,先做广告:)
 回复日期:2006-11-03 09:29:05
    作者:qja823920 回复日期:2006-11-1 22:36:39 
    希望楼主整理一个完整版,也让后进长长见识啊.
    不回真对不起我看了的半个多小时
  http://hi.baidu.com/jone%5F1980/blog/item/84b30608ffcd2e30e82488f6.html
 回复日期:2006-11-03 23:49:42
    要说BSD最大的功臣,自然非Bill Joy莫属,关于这个牛人,以及他呆了半辈子的Sun公司,有必要再说两句。
  Joy从小是个天才儿童,5岁就开始做高等数学习题——计算机牛人好象都是小时了了、大了亦佳:),比如Neuma ,也是很小的时候,大概念小学的年纪,就可以玩转微积分。H.Poincare曾说数学家是天生的,不是造就的,计算机科学家也差不多,天分可能更重要一些(我可没说努力不重要)——15就考上大学。他考研时立志学计算机,当时计算机系最牛的几个大学,Stanford、CIT(California I titute of Technolog,加州理工学院)还有Berceley都录取了他,选择Berceley则是因为那儿的计算机设备最差,Joy觉得这样有利于自己发挥创造才能(牛人果然是与众不同:)。但Joy大概是因为忙于搞开发,Ph.D读了6年也没搞到手(拿一个正经的学位确实不容易,Linus一个硕士也读了好多年:),Joy一看,还不知道得念到什么时候,就把心一横,跟着别人开公司去了(辍学也是牛人们一个传统的说:)。
  Sun是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缩写(它的商标很有意思,极简单的图形,却体现了递归和循环的意味,不愧是搞计算机的),与Stanford的渊源一望可知。四个创始人中,除了Joy,全都是Stanford的毕业生,其中Scoot McNealy(大BOSS,强人,以大嘴著称:)和Vinod Khosla(来自印度,著名风险风险投资家)都是MBA,另外一个,Andreas Bechtolsheim则是搞电气工程的(他提出了搞Unix工作站的构想,于是Sun公司就围绕这个想法展开)。他们看准了电脑网络的大好前途,在公司筹建之初就提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口号,在1982年,这的确是高瞻远瞩(Gates到1993年还在说Internet没什么前途,等到Netscape坐大后才慌了手脚:)。
  Joy到了新天地不改牛人本色,除了搞本行(开发操作系统)以外,他还负责开发CPU(和TI合作,TI(Texas I truments,德州仪器)是做CPU的老牌厂商之一,在486时代,它的兼容CPU红火过一阵,现在主要做手机及消费数码芯片,MP3/MP4、掌上电脑等,在手机CPU市场占的份额好象是第一),他自己完成了最关键的一部分线路设计,于是SPARC就问世了(1987年,采用RISC架构,具备最强悍的可扩展性,在业内长期居于领先地位,Sun在Unix机器市场占据半壁江山,SPARC居功甚伟),这种行径当真是骇人听闻,Wintel两家的事他一个人都包了,有了这样的“首席科学家”,Sun想不牛都难啊。
  Sun自己的操作系统于1985年推出,就叫Sun OS,当然,是由Joy操刀。该版本基于4.2BSD,Joy做起来自然是驾轻就熟。1995年,在发布了3.5和4.0两个版本之后,Sun OS加上了桌面环境,CDE什么的以及改进的网络模块,系统被改名为Solaris,而Sun OS被用来指称系统内核,Solaris最早的版本就是2.0(内核则是Sun OS 5.0,头胎就叫王二麻子,呵呵:),到了2.6版以后,Sun觉得不爽了,就把2去掉,以后的版本号就成了7、8、9、10,更新很规律,基本上两年一版。
 回复日期:2006-11-03 23:51:35
    今天只写了一点,先发上来
 回复日期:2006-11-04 08:33:38
    楼主的注释()太多了
  看得眼晕
 回复日期:2006-11-04 14:05:04
    我也感觉到了,括号的确太多了点,很少见到这样码字的~~~~:(
  不过已成习惯了,想改不容易,先就这样吧~~~~,不好意思:)
 回复日期:2006-11-04 19:49:43
    
  作者:不怕老鼠 回复日期:2006-11-4 08:33:38 
    楼主的注释()太多了
    看得眼晕
  注释多有多的好处,丰富了文章血肉的同时,让观众从中收获额外的知识。
  支持楼主的风格,将尾随此贴到底。
 回复日期:2006-11-04 22:38:04
    记号
  xz11111111先生辛苦!
 回复日期:2006-11-04 22:57:22
    sunos和solaris的关系不准确。sunos基于 d,但由于版权问题,sun转向sysv,solaris基于sysv。是付了一大笔钱买断的。
  sun早期的窗口系统叫sunview,简洁、清新、快速,当然功能不敌Xwindow。sun后来开发了自己的窗口系统,叫news,完全基于PostScript,牛得不行,统一了显示和打印。但Xwindow由于开放而成为工业标准,news寡不敌众,sun又舍不得自己的news,认为news比xwindow好太多,于是把xwindow和news结合起来,叫X11/news。众所周知,xwindow是网络透明的,程序可以在一台机器上执行,在另一台上显示,无论这两台机器是什么操作系统,只要都运行xwindow,就可以做到。所以那些X程序可以在sun上执行,在linux上显示。然而有一部分sun自己开发的程序是用news开发的,news也是网络透明的,所以在两台sun上可以这么做,但一台sun一台Linux就不行了,因为Linux上不支持news。
  当时unix的图形界面风格(实际是在X之上的图形库)分为两大派,sun的叫openlook,支持者不多;另一派人数众多,包括ibm、hp、dec等,叫motif。两者斗争了很长时间,谁也战胜不了谁,最后大家妥协,搞了个CDE出来,成为UNIX的图形界面标准。现而今无论哪家的UNIX,缺省都是CDE,只是颜色、边框宽度、按钮定义等稍有区别。
  Linux兴起后,KDE和Gnome大行其道,渐渐有取代CDE之意。
 回复日期:2006-11-05 00:40:56
    记号!学知识
 回复日期:2006-11-05 00:51:31
    顶,灌!
 回复日期:2006-11-05 09:31:06
    Solaris只有10了,以后再也不会有更新的版本号了。
 回复日期:2006-11-07 09:29:16
    谢谢各位支持~~~
  通吃伯比我专业多了啊,以后还请多指教~~~:)
 回复日期:2006-11-07 09:40:33
    作者:英美巴顿 回复日期:2006-11-5 09:31:06 
    Solaris只有10了,以后再也不会有更新的版本号了。
  Solaris11应该是有戏的吧,听到不少消息啊,至于OpenSolaris,跟Solaris的关系照Sun的解释应该是一个项目和一个版本的关系,就跟Liunx与Redhat一样。
 回复日期:2006-11-07 11:56:57
    AT&am T最后把UNIX版权卖给了Novell,大约4亿美金。Novell玩到最后玩不下去了,以5千万美元的价格又把UNIX版权卖给了SCO,所以SCO才有告IBM的基本依据。但Novell又跳出来,说是在一堆古老的合同文件里找到依据,说是只卖了版权,没卖源代码的所有权(记不太清了,这些法律上的事情也搞不太明白),因此SCO无权告IBM。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Novell是一个著名的把好东西高价买来,玩烂后低价卖出的公司。
 回复日期:2006-11-07 13:47:39
    说UNIX好的人要么是门外汉,要么是仅仅因为自己是做这一行的。
   用一台Unix来做桌面系统,它就太不称职了,而反过来,如果你用使用Unix系统的标准来使用Windows,就会发现Windows也可以想Unix一样稳定。  
    我单位里面几台工作用服务器,装的是Windows2003,系统已经连续运行了3年多了,稳定的一塌糊涂。 
    而另外一台拿来玩的AIX5,三天两头被搞的系统崩溃重装。  
    所以呢,稳定不稳定取决于你会不会玩,其本身都是差不多的,而相比较而言,Windows在界面友好性方面强的就太多了
  ========================================================================================================================
  说这句话的兄弟...连续运行三年多是否有点吹嘘 ?
  如果真是事实,只能说你公司的机器没联网 !
 回复日期:2006-11-07 15:06:56
    长见识,高人,好
 回复日期:2006-11-07 15:12:12
    现在 UNIX 版权不是由Novell赠送给Open Group(http://www.unix.org/)的, 归 Open Group 所有吗,什么变成了Novell把UNIX版权卖给了SCO?
  =======================================================
  作者:通吃伯 回复日期:2006-11-7 11:56:57 
    AT&am T最后把UNIX版权卖给了Novell,大约4亿美金。Novell玩到最后玩不下去了,以5千万美元的价格又把UNIX版权卖给了 SCO,所以SCO才有告IBM的基本依据。但Novell又跳出来,说是在一堆古老的合同文件里找到依据,说是只卖了版权,没卖源代码的所有权(记不太清了,这些法律上的事情也搞不太明白),因此SCO无权告IBM。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Novell是一个著名的把好东西高价买来,玩烂后低价卖出的公司。
 回复日期:2006-11-07 16:26:57
    送给open group的是UNIX商标。不是任何unix系统都可以冠以unix名字的,open group开发了unix认证程序,而且需要交钱,才可以在自己的操作系统上使用unix商标。
  知识产权一般来说包括三类:商标权、版权、专利。Novell和SCO的合同里居然还有源代码所有权,也是奇闻。
 回复日期:2006-11-07 21:17:49
    北京时间11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本周四宣布将同Novell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Linux的普及。考虑到Linux一直是Windows的“死敌”,微软同Novell的合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根据协议,微软将为Novell的Suse Linux提供销售支持。两家公司还将联合开发新技术,方便用户在计算机上同时运行Suse Linux和Windows。此外,微软已经同Novell达成共识,不会就后者在Suse Linux中集成的软件技术提起专利要求。很多使用Linux的企业都担心,微软有朝一日会对Linux软件的销售商提起侵权诉讼。
    Novell是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长期以来,微软Windows一直在同各个版本的Linux争夺市场。不过,微软也面临着来自客户的压力,因为很多用户都希望同时使用两种操作系统。Novell同微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之后,将给主要竞争对手红帽(Red Hat)带来更大压力。甲骨文上周宣布,将对红帽Linux提供企业级的支持服务。甲骨文的这一决定必然会给红帽的业务带来负面影响,受此影响,该公司股价近日大幅下跌。
    Novell以14亿美元收购Wordperfect和Quattro Pro之后,一度成为微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但由于在市场运作方面无法同微软抗衡,Novell上世纪90年代中期被迫以1.7亿美元的价格将这些产品出售。2004年,Novell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微软在应用软件市场使用了违反公平竞争的手段。
 回复日期:2006-11-07 23:11:37
    顶来明天看.
 回复日期:2006-11-08 13:54:58
    广告,今天更新
 回复日期:2006-11-08 15:02:55
    每天来看看,楼主加油。
  http://walkwithyou.cn
 回复日期:2006-11-08 15:09:40
    每天来看看,楼主加油。
  http://walkwithyou.cn
 回复日期:2006-11-08 16:29:00
    看得过瘾,谢谢楼主!
  做个记号!
 回复日期:2006-11-08 22:27:22
    因为正好赶上USL和Berkeley打官司(1992年),BSD看来不大安全,Solaris于是改用AT&am T的SystemV R4.2做开发基础(当然这个得掏钱,Sun如果再坚持段时间,其实可以等到没有版权纠纷的BSD,但时间就是Money啊:),虽说变动其实并不大,但在当时还是引起了一些忠实用户的不满,至今还有微词,好在不久Solaris就证明了自己的优秀。
  Solaris毫无疑问是当今No.1的Unix,世界上排的上号的大公司几乎都是它的用户。它的性能指标往往成为业界考评的标准和参照,技术上颇多带领潮流之举。比如4.3BSD- Reno就曾把Solaris中的NFS(Network File System,可以让不同操作系统通过网络方便的共享文件,为了使这项技术成为业内标准,Sun将它免费发布)集成进去。至今最成熟的版本,2004年11月推出的Solaris10,更是被Sun称作“The most 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 in the industry”, 这个历时4年、耗资5亿美元的系统的确不同凡响,融入了大量尖端技术,看起来够领先一阵的了。
  Solaris10的重要特性包括:Container(一种将计算机划分为多个独立运行空间(虚拟计算机)的技术,使一台主机能象孙悟空那样化身万千,互不干扰)、DTrace(Dynamic Tracing,故障跟踪,Solaris10在内核中安放了两三万个探测器,用以侦测性能瓶颈和捕捉异常,并协助解决问题,是操作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创新,Sun凭这项技术荣获《华尔街杂志》2006技术创新大奖中的金奖)、预见式自修复(Predictive Self-Healing,号称能在软硬件故障发生以前,主动预测并加以修复,很神奇的说~~)、ZFS(Zettabyte文件系统,第一个128位的文件系统,Sun称其为史上最后一个文件系统,号称解决了现有文件系统的所有问题,技术指标极其卓越,几乎没有容量限制——看看“Zettabyte”这个词就知道了,在安全性、扩展性、可管理性乃至兼容性上也无可挑剔,比起Microsfot只见打雷不见下雨的WinFS似乎只强不弱,WinFS的风都放出好几年了,现在Vista都有准信了,WinFS却还不知道在哪,可见一个强大的文件系统有多难搞了,ZFS其实也拖了好久,到今年6月才正式发布)等新技术,运行效率(系统利用效率最高可达80%,这个得益于Container,那么多虚拟机自然要把资源榨干了;应用程序的运行性能号称提高了30倍——Sun官方资料,有点难以置信~~~~)和安全性(达到军用级别)都大幅提高,稳定性也可圈可点(作为一个改动如此之大的版本,这一点非常难得),对Java的支持也大为改善(Solaris10融合了最新的Java技术构架。说来好笑,Solaris对Sun自家的Java支持一直不大好,一度曾归于支持最差的平台之列),此外,它还具备支持多平台、兼容Linux、开源等等好处,很有点舍我其谁的霸气,难怪Sun发布消息放出的当天,股票就应声上涨近5个百分点,低迷了好几年的Sun终于看到了一点转机。
   Sun在创业初期的产品策略定位在以低价高性能的工作站(Workstation)与当时流行的小型机(Mini Computer)竞争,性价比高的夸张,业绩辉煌一时。后来时过境迁,PC发展迅猛,性能直追Sun的工作站,价格更是便宜一大截,成为Sun的主要竞争对手,Sun意识到不能在一颗树上吊死,开始发布一些低价产品与PC竞争(后来Dell之类的价格杀手横行,竞争日益残酷,Sun的一些低端产品干脆采用AMD的CPU,服务器几百美元就开卖,IBM、HP也大抵如此),Solaris也开始支持X86架构(1994年开始,最早的版本是Solaris X86/2.4,与Sprac版本源码级兼容,程序可通用;Sun一度还曾开发支持PowerPC的版本,不过后来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未正式发布)。
  因为Sun的产品主要是服务器和高性能工作站,所以对64位技术尤其重视(Sun自己的处理器从1999年的UltraSparc III起就步入了64位时代,Solaris则是从2000年发布的Solaris7开始支持64位),Solaris可以支持包括Intel的IA64、EMT64以及AMD64的全部X86-64架构,Sun在这方面甚至比Microsoft还显得积极。
  尽管McNealy 声称最烦什么“战略性投资”的屁话,一切行动都要落实到赚钱,但Sun对开源(Open source)倒一直表现的很热心。OpenOffice是他们搞出来的,Solaris开源了,现在连Java也打算开源了,虽然作为一家商业公司,他们的目标无疑是营利,但贡献也是明摆着的。有Linux的支持者嘲讽Sun是撑不住了(曾连续十几个季度亏损),才走开源这条道,恐怕也有道理,OpenOffice和Java都不怎么赚钱(甚至StarOffice比起Microsoft的东西来也太缺乏竞争力,而Java,虽说是席卷全球,风头无两,但据说Sun也就是在J2ME的授权上赚了点钱,要说起来,Microsoft的那笔近20亿美元的赔偿可能是Sun在Java身上赚的最大一笔,McNealy在那以后对Microsoft的态度也似乎也变的温和了一点:),但Solaris可是Sun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底,竞争力又是超强,Sun竟然把它也贡献出来,十九是被Linux还有“Free”的BSD系列给逼急了:)。
  其实Sun虽然很早就拿开源说事(声称崇尚开放是公司一以贯之的信念,若果真如此,在Sun成立之初就把操作系统开源,恐怕世界上就没Linux这么个东西了:),但行动上却总是吞吞吐吐、犹豫不决。拿Solaris来说,在Solaris7推出的时候,Sun就提供个人免费版下载,但限制多多,后来又说开放源码,也是有选择的开放,而且还只准看不准动。经过这些试探,大概觉察到效果不佳,不容易糊弄过关,到Solaris10发布的时候,才痛下决心、正儿八经开源了一回。
 回复日期:2006-11-08 22:31:08
    先写到这儿吧,时间仓促,这一段感觉没把握好,还得好好改改
  请大家多提意见~~~~
 回复日期:2006-11-08 22:32:54
    更正一下,Solaris 2.0是1992年发布的,前面一段写成1995年了
 回复日期:2006-11-09 15:13:35
    楼主您的文章很好,不过楼主谈乐这么久,好像一直都在谈UNIX阵营,其他的操作系统阵营,比如dos,苹果,特别是windows都谈得太少了,虽然很多人都对微软有意见,不过它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作为普及最广的系统,实在是不能不提啊
 回复日期:2006-11-09 15:42:46
    学习学习
 回复日期:2006-11-09 16:16:03
    Solaris原来在UNIX中市场份额第一,但要说是UNIX中的No.1就有很多争议了。SUN在.com泡沫中意气风发,占领了很大的网站服务器市场,但SUN的机器一直都处在中低端。论技术,原来DEC的Tru64是很牛地,alpha也比 arc强很多。
  在九十年代前期,SUN低端工作站的运算速度比起486来就差很远了,同样一段图象处理的程序代码,在sun的micro arc上一行一行慢腾腾地出结果,在486上刷刷地跑。但是那个显示器是真牛啊,PC上还是320x240的VGA时,sun就是20寸的大屏了,一个键盘就是三千人民币。
  我一原来的哥们说,SUN的技术一般,就是眼神特别好使。Cray破产,大部分部门都被SGI收购,只有其中一个小部门被SUN收了,结果这个小部门就产出了SUN的10000系列机器,成为SUN最赚钱的部门。但后来SUN的眼神也就一般般了,别人都在java上挣到大钱了,唯独sun没挣到钱。
  在ZFS出来之前,SUN的本地文件系统一直不怎么样(NFS是网络文件系统),低端用传统UFS,很一般,高端OEM Veritas的VxFS。ZFS吹得很凶,还没怎么经过实践检验。文件系统这东西,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是很难稳定的。而且从概念上来讲,未必比得过ReiserFS4和NTFS。
 回复日期:2006-11-09 20:31:07
    作者:寂寞高脚 回复日期:2006-11-9 15:13:35 
    楼主您的文章很好,不过楼主谈乐这么久,好像一直都在谈UNIX阵营,其他的操作系统阵营,比如dos,苹果,特别是windows都谈得太少了,虽然很多人都对微软有意见,不过它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作为普及最广的系统,实在是不能不提啊
  ************************************
  肯定会提的,篇幅还不会少,只是还没赶到这儿来嘛~~~:)
  走着瞧喽
 回复日期:2006-11-09 21:01:47
    说Solaris是No.1,主要是从市场角度来说,技术我不在行,应该是各有千秋吧。
  Alpha在世的时候,的确比Sparc要牛,一度保持着主频最高和速度最快的纪录,似乎也是最早支持64位,大概是90年代初吧。
  可惜DEC玩完了,Compaq和HP也没把它发扬光大,好象04年HP就停止对Alpha的开发了。
  如果当时DEC向Intel推销Alpha成功,没准现在我们的PC就用上它的技术了,或者如果当时A le没被DEC拒绝,那在Mac上也可以一睹它的风采,不过人算不如天算,AMD的Athlon上还是继承了不少它的设计,相信它的余泽还会源远流长的持续下去。
  Sun配的显示器的确让人流口水啊,一水的大屏特丽珑,那时还是14寸球面当道呢,不过接口跟PC机上的不一样,转换后有些还不能在CML下用,不过就这样,还是有不少人乐颠颠的抱上一台二手回去用~~~~
  Sun据说是把自己定位在软件公司,但感觉他们总是靠硬件赚钱,在Java上没赚到钱也不奇怪~~~当然,这种高深的问题俺也不懂了~~~~
  说到文件系统,SGI的XFS据说也是很牛的,可能比Sun更牛~~~~
 回复日期:2006-11-10 08:49:55
    作者:划女子的火柴 回复日期:2006-11-7 13:47:39 
    说这句话的兄弟...连续运行三年多是否有点吹嘘 ?
    如果真是事实,只能说你公司的机器没联网 !
  *********************
  不错,Win2003在线更新后通常会要求重启,除非把更新关掉,那样持续三年还是可能的。
 回复日期:2006-11-14 21:29:24
    最近怎么没更新了?
 回复日期:2006-11-15 00:20:51
    ding
 回复日期:2006-11-15 15:57:46
    等着您的整理版出来呢,啥时候把整理版一下发出来啊
 回复日期:2006-11-16 08:52:03
    不好意思,最近很忙,可能要等上几天才有时间更新。
  谢谢各位关注,我会写下去的:)。
 回复日期:2006-11-17 15:06:27
    楼主辛苦了,只要你答应继续写,呵呵~
  :)
 回复日期:2006-11-23 02:46:48
    不会是太监贴吧?
 回复日期:2006-11-23 08:33:33
    近日内更新,说话算话
 回复日期:2006-11-23 10:25:02
    作者:xz11111111 回复日期:2006-11-23 08:33:33 
    近日内更新,说话算话
  期待。。。
 回复日期:2006-11-23 11:06:11
    
以后会考虑一下用UNIX的.........
 回复日期:2006-11-23 14:44:41
    读史啊
 回复日期:2006-11-24 20:47:14
    继续赛
 回复日期:2006-11-26 18:50:59
    好久没有更新了
 回复日期:2006-11-28 20:41:37
    是啊
 回复日期:2006-11-28 21:55:07
    ddddddddddddddddddddd
 回复日期:2006-12-01 19:59:25
    作者:xz11111111 回复日期:2006-11-23 08:33:33 
    近日内更新,说话算话
  ------------------------------------------------------------
  楼主不厚道
 回复日期:2006-12-01 22:59:47
    mark
 回复日期:2006-12-02 01:11:45
    作者:thinkc 回复日期:2006-10-6 20:38:15 
    laizhou2恰恰说错了,华裔工程师在IT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仅以Intel公司为例: 虞有澄作到仅次于格罗夫的执行副总裁,蔡华泰,周尚林,苗丰强,傅世伟,王纪梁,马光显,刘晓明,雷民远,陈志宽...都是当年Intel里任重职挑大梁的人物,如果没有这些华裔工程师们的巨大贡献,是不可能有今天的Intel的.现任Intel CTO的季尔辛格,当年刚加入Intel的时候,传帮带的老师也是一位华人.
    nVIDIA的黄建森,ATi的何国源,ViewSonic的朱嘉良,Creative的沈望傅,宏基的施振荣,还有台湾的那些大大小小的IT公司们
    当然因为历史原因,大陆地区的华人有事迹的的确不多的说.我个人最敬佩的只有王选.
  是“宏碁”,而非“宏基”,ok?
  不明白,为什么100个人总有90个写错....
 回复日期:2006-12-05 14:31:53
    吹毛求疵
 回复日期:2006-12-05 17:03:27
    Active Server Pages 错误 'ASP 0126'
  找不到包含文件
  /new/Publicforum/content_submit.a ,行450
  找不到包含文件 '../select_userdeny_tianya.a '。
 回复日期:2006-12-05 17:04:04
    牛人!
  比我在校的老师讲得好多了。
  没有鄙视老师的意思,不过很多老师的创新能力和眼界确实不敢恭维!
  不能只背教材了。
 回复日期:2006-12-05 18:35:36
    作者:章枫 回复日期:2006-12-2 1:11:45 
    是“宏碁”,而非“宏基”,ok?
    不明白,为什么100个人总有90个写错....
  智能ABC里没有“qi”这个字~~~~~~~~~GB2312一二级的问题~~~~~~~~
 回复日期:2006-12-07 13:54:32
    lz太强了!超赞!期待更新
 回复日期:2006-12-07 19:22:51
    留爪,回头慢慢看
 回复日期:2006-12-11 23:52:53
    Sun为开放Solaris启动了一个新的开源项目OpenSolaris,Solaris10只是其中的一步,该项目所采用的协议叫作CDDL(Common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Lice e,通用开发与发布许可),这是Sun在参考了MPL(Mozilla Public Lice e,Mozilla浏览器所采用的公共许可)协议后,自己拿出的一个方案,已经过OSI(Open Source Initiative,开放源代码促进会,一个行业自律性质的协会,已认证的各种开源协议有好几十种了)认证。大致上,CDDL的限制没有GPL那么严格,但也不如BSD那么宽松。照Sun的说法,该协议比GPL大方多了,ISV(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独立软件供应商)在使用Solaris源码时,大可只进不出,将开发成果敝箒自珍、秘不示人,而不必象在GNU/Linux下做开发一样,非得将自己的成果也贡献出来;甚至使用了Solaris的相关专利,也无需担心法律问题(Sun承诺不予追究),万一出现了法律纠纷,ISV也可以选择使用本地法律加以解决(而GPL这方面的限制要严得多)。
  很明显,这份用意深远的协议,颇能博取ISV的好感,Sun的醉翁之意也正在于此。事实上,自从Linux产业在忽忽数年之间火遍全球,最受冲击的恐怕就是Sun了,大量原本属于Sun的市场纷纷沦陷于Linux之手,Sun的营业额从01年度的183亿美元下降到04年度的112亿,跌幅超过三分之一,很大程度上正是拜Linux所赐。因为Sun的市场定位与Linux颇为相似,而Linux本身是一个类Unix系统,对Unix有良好的兼容性,凭借其无与伦比的价格优势,很快就吸引了大量软件商和应用向其转移,Sun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方筹谋,甚至不惜与宿敌Microsoft联手,加强双方产品的兼容性,以抵御Linux的进攻,而OpenSolaris和CDDL正是它祭出的杀手锏。Sun深知,在应用为王的IT行业,谁能抓住“应用”,谁就能赢得市场,而炮制出这么一个讨ISV欢心的CDDL,正是看准了GPL在某种层面上的不得人心(而值得玩味的是,Sun在OpenSPARC和Java的开源项目上又选择了GPL协议),尽管这种做法在Stallman等“FreeSoft”精神的铁杆捍卫者眼中,可能是一种亵渎,但其成效斐然。Sun宣称,截止今年10月,Solaris10的注册数已超过600万(9月份公布的数字是500万,如果属实,这个增长速度确实非常惊人),比它所有竞争对手都要多(包括RedHat,IBM AIX以及HP-UX,后两个不是开源软件,貌似没什么可比性,而Redhat/Fedora似乎也不能算是近来最热门的企业级Linux版本,但我没找到Suse Linux Enterprise 10可以用来对比的数据),而ISV的数目也是大增,其中不乏Oracle这样的大腕力挺(钦点Solaris10为“首选的64位开发和部署平台”),Sun的业绩也随之好转了很多(虽然盈利也还微不足道)。
  至于赚钱之道,Sun称“Solaris是Sun的第一个成功转入到服务收费模式的软件,今后Sun所有软件都会转到这个模式”(出自Simon Phi 之口,此人有一个难得一见的头衔,他是Sun公司的“软件开源首席执行官”,专设此职,倒也可见Sun的良苦用心:)。“软件免费,服务收费”算不得什么新概念,几乎所有的大软件公司都念叨过,但真正落到实处,却是步履维艰,至少象Sun这种级别的公司还没谁可以做到(Redhat作为开源厂商的老大,去年的营收也才刚刚过亿,利润更不足道,而且就这还有不少是靠卖软件得来),Sun自然是极有资格玩这游戏的人选,希望能看到他趟出一条可行之路。
 回复日期:2006-12-12 08:57:04
    LZ又回来了~顶!
 回复日期:2006-12-12 09:00:43
    终于赶上了,谢谢楼主~
 回复日期:2006-12-12 09:33:55
    Suse Linux Enterprise 10
  在商业应用领域发展很快,我接触过不少行业都在抛弃UNIX,转成了Suse Linux Enterprise 10
 回复日期:2006-12-12 10:00:58
    呵呵 很多人说事抄的 CTRL+C
CTRL+V 来的
  如果他能 CTRL+V来让大家看看也不错啊
  楼主不管怎么来的 能让好的东西让大家看到学习 就是好的
  俺支持你!!
 回复日期:2006-12-12 10:04:52
     支持下吧!`
 回复日期:2006-12-12 13:42:18
    SUN的开放太晚了,如果早开放10年,现在就根本没有Linux什么事。不过SUN即使开放了,也不过是加速了Intel的步伐,SPARC没落会更早一点。归根到底,SUN还是个靠硬件赚钱的公司。简而言之,开放是找死,不开放是等死。IBM和HP力挺Linux,其目的之一就是打击SUN。
  CDDL很诡异,与GPL不能双向兼容,CDDL的代码不能拿到GPL之下,这就使OpenSolaris的代码不能移植到Linux里。不过在J***A采用GPL之后,有消息称SUN也在考虑在OpenSolaris上采用GPL,或GPL/CDDL双许可。SUN这种事干得太多,Mozilla和OpenOffice都使用自己的许可证。
 回复日期:2006-12-12 16:31:50
    sun对于开源的态度是不怎么“端正”哈,呵呵~~
  干不过Linux也是理所当然。照Sun的说法,Solaris比起Linux有很多技术和性能上的优势,但似乎并未得到公认。至于Sun所宣称的,它拥有比Linux更强大的开发团队,也不太好说,Linux的确没有一个看得见的数千人的开发团队摆在那儿,但背后隐藏的力量深不可测。
 回复日期:2006-12-12 17:27:49
    写得真好,关注,学习.
 回复日期:2006-12-12 20:48:43
    期待更新
 回复日期:2006-12-12 23:33:41
    在这行滚了好多年,看下来还是补了不少盲点,有益就是好贴。
 回复日期:2006-12-15 16:17:26
    这是好帖,收藏
 回复日期:2006-12-17 18:01:27
    好帖收藏,楼主是强人!
 回复日期:2006-12-17 20:07:44
    顶
 回复日期:2006-12-18 21:08:40
    更新太慢了
 回复日期:2006-12-18 21:48:14
    mark!
 回复日期:2006-12-20 12:31:36
    换个ID作书签
 回复日期:2006-12-21 19:20:55
    已收藏
 回复日期:2006-12-21 22:13:27
    书签
 回复日期:2006-12-27 19:59:54
    楼主跑哪里去玩了?
 回复日期:2006-12-28 01:07:23
    感谢楼主用Linux精神分享着您的学识!力挺!
 回复日期:2006-12-28 16:49:18
    十多天过去聊
 回复日期:2006-12-30 09:35:45
    我等啊等......
 回复日期:2006-12-30 14:27:49
    一个鸡蛋去茶馆喝茶,结果它变成了茶叶蛋;
  一个鸡蛋跑去松花江游泳,结果它变成了松花蛋;
  一个鸡蛋跑到了山东,结果它变成了鲁(卤)蛋;
  一个鸡蛋无家可归,结果它变成了野鸡蛋;
  一个鸡蛋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倒在地上,结果它变成了导弹;
  一个鸡蛋跑到人家院子里去了,结果它变成了原子弹;
  一个鸡蛋跑到青藏高原,结果它变成了氢弹;
  一个鸡蛋生病了,结果它变成了坏蛋;
  一个鸡蛋嫁人了,结果它变成了混蛋;
  一个鸡蛋跑到河里游泳,结果它变成了核弹;
  一个鸡蛋跑到花丛中去了,结果它变成了花旦;
  一个鸡蛋骑着一匹马,拿着一把刀,原来它是刀马旦;
  一个鸡蛋滚来滚去,越滚越圆,结果就变成了圆蛋--楼主元旦快乐
 回复日期:2006-12-31 09:56:53
    祝楼主新年快乐!
  期盼更新~
 回复日期:2006-12-31 21:39:45
    xz11111111辛苦了,一直在讲外国古代故事,这些是历史的经验,需要总结。
  我希望可以提供你故事的中国现代部分。
  1、一个叫做网络虚拟操作系统的软件系统已经开发出来,它是互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
  2、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个人开发这样的操作系统,中国人已经实现了它
  3、因为是网络的,所以不完全与单机的操作系统一样或具有一对一的可比性
  4、但,网络虚拟操作系统确实可以取代传统操作系统在很多方面的功用,并提供了全新的标准和平台
  有时间请访问www.zhongguo.com.cn
  据说,不久将可以看到商业应用
  请继续,谢谢
 回复日期:2007-01-01 13:40:23
    千帖易阅,板凳也难求.收藏中....望穿秋水中.......
 回复日期:2007-01-06 08:27:01
    做个记号,有空再看
 回复日期:2007-01-06 16:50:13
    做个记号,
  同上
 回复日期:2007-01-06 21:49:17
    忍不住插句嘴,Sun在硬件方面一直卖的是性价比,跟IBM HP配置看起来差不多的机器一起比较性能差好多,尤其是I/O性能简直有点没法接受,只不过配置差不多的机器Sun的便宜N多就是了。
 回复日期:2007-01-07 00:18:25
    所以SUN在遇到Intel+Linux后开始走下坡路了。
 回复日期:2007-01-10 19:43:27
    好贴要回!
  长见识——这星期天考操作系统,努力复习中
 回复日期:2007-01-10 20:08:26
    长贴留名
 回复日期:2007-01-10 21:52:26
    楼主的更新越来越慢了呀,是不是很忙啊
 回复日期:2007-01-10 22:01:37
    3
 回复日期:2007-01-10 23:03:44
    up
 回复日期:2007-01-11 01:25:54
    楼主,插一句话,CDDL和GPL的区别主要在哪里?ISV是怎么定义的?
 回复日期:2007-01-11 13:47:26
    顶此贴!这个中午没白过~~~
  楼主辛苦!!!
 回复日期:2007-01-11 19:05:19
    先留个名。
  关于OS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期待楼主计划中的PDA OS和嵌入OS系列。
  似乎楼主的故事有主线的,现在讲的都是Unix的,可能下面还有windows一线的,希望楼主也整理一下mac上的os的发展史,包括NeXT和BeOS,以及这些夭折的有创新魅力的os的后继发展,也都是精彩纷呈的故事啊。
 回复日期:2007-01-11 20:48:05
    说的是20年前的故事,看看最新的操作系统吧:
  www.zhongguo.com.cn
 回复日期:2007-01-11 21:37:21
    楼上的是广告
 回复日期:2007-01-15 12:35:20
    留名
 回复日期:2007-01-15 18:46:18
    关注。。。
 回复日期:2007-01-15 19:50:41
    学习中
 回复日期:2007-01-15 22:31:55
    都已经考完了...感觉还不错
 回复日期:2007-01-16 00:33:44
    爪印!
 回复日期:2007-01-16 02:46:35
    好贴留名。。。。。。不过楼主好像已经有一个月没更新了。。
  不会是太监贴吧。。。
  留个记号,坐等楼主更新
 回复日期:2007-01-16 16:30:57
    不得不顶了.
 回复日期:2007-01-16 19:13:56
    顶起来
  等待lz更新
 回复日期:2007-01-19 11:02:43
     嗯
  很不错,楼主辛苦了~
  做个MARK
 回复日期:2007-01-19 18:18:27
    传说中的太监贴!!!
 回复日期:2007-01-20 22:37:21
    绝世好贴,不得不顶起!
 回复日期:2007-03-02 17:00:52
    又太监掉了?
 回复日期:2007-03-07 09:18:57
    不错
 回复日期:2007-03-15 16:57:55
    楼主很专业啊,进来膜拜下
 回复日期:2007-03-16 09:33:43
    楼主强人呀!
 回复日期:2007-05-20 19:54:17
    写得很不错。上次忘了留名
 回复日期:2007-05-20 23:28:49
    记号..............................
 回复日期:2007-05-21 13:29:39
    不错,做记号。。。。。。。
 回复日期:2007-05-21 21:48:45
    
  老生长谈,但楼主写得太good了
 回复日期:2007-05-22 01:59:55
    看了一个多小时
  不过后来讲了太多的Unix历史了
  希望同时讲讲其他OS与Unix之间的竞争和处境
  同时要特别感谢楼主的辛勤劳动
 回复日期:2007-05-31 18:22:12
    MARK
 回复日期:2007-05-31 18:32:16
    microsoft 杀掉了很多在os设计方面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国内的
 回复日期:2007-06-02 11:22:44
    楼主人呢?
 回复日期:2007-06-02 11:24:44
    楼主人呢?
 回复日期:2007-07-28 18:06:36
    楼主去治疗下面去了,它下面不能说没有,而是***签,若隐若现。
 回复日期:2007-07-29 12:54:37
    晕,半年多了,LZ居然消失了
 回复日期:2007-07-30 02:23:40
    留待继续审查~~~呵呵 没看完呢
 回复日期:2007-07-30 07:26:36
    去年挺到今年,不容易,看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完。楼主突然失踪,不会是躲起来自己整个牛X系统吧?
 回复日期:2007-07-31 13:32:42
    后面都是UNIX的,对啊,我希望看到UNIX和其他操作系统间的竞争,特别是linux和windows间的。
 回复日期:2007-07-31 13:47:53
    unix承载了许多人的梦想,中国软件业要发展必须加大精力放在开源软件,老是用windows永远跑不到老外前面
 回复日期:2007-09-12 22:05:49
    感谢楼主!很长见识,作个记号,慢慢学习。
 回复日期:2007-09-13 20:21:36
    做个记号
 回复日期:2007-09-13 23:18:00
    期待楼主再归来
 回复日期:2007-09-13 23:18:16
    关于操作系统的定义,我没有找到一个权威的解释,基本上可以说,它是一个程序,一个介于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用户/开发者之间的程序,用户通过它来操作计算机,开发者用它提供的接口来编写程序。============================
  楼主的文章写得很好,我也很爱读。
  不过需要指出一点点不确切之处。
  “用户通过它来操作计算机,开发者用它提供的接口来编写
  程序“ 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讲,操作系统只包括后者,
  用户用来操作计算机的,只不过是那些花花绿绿的基于
  操作系统之上的的应用程序,严格的说,算不上操作系统。
  当然,很多应用程序跟操作系统是“捆绑销售“的,而且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这些就代表了操作系统---这也是
  无可厚非的。不过楼主应该是对计算机有着浓厚兴趣和爱好的人,
  也这么认为,就有点太业余了。
  引述一下一本经典教材里操作系统的定义:
  Computers are equi ed with a layer of software called
  the operating system, whose job is to manage all these
  devices and provide user programs with a simpler interface
  to the hardware.
  --- Modern Operating System, 2nd Editon, Andrew S. Tane aum
 回复日期:2007-09-13 23:24:10
    留名
 回复日期:2007-09-14 01:38:04
    顶呀
 回复日期:2007-09-14 14:44:47
    写完了吗??
 回复日期:2007-09-14 17:55:43
    楼主,你在哪里?
  像《明朝那些事儿》那样,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回复日期:2007-09-14 21:10:29
    楼主,下面呢?
 回复日期:2007-09-14 21:42:48
    强帖
  留名
 回复日期:2007-09-14 22:18:07
    支持楼主!
    楼主,下面呢?
 回复日期:2007-09-15 18:20:08
    有看到这个帖子了,得再表示一下
 回复日期:2007-09-16 00:22:36
    写的太好了。不得不顶
 回复日期:2007-09-16 01:08:14
    我草TMD,天涯牛淫真多。。。第一次耐心的看完了这么长的全贴。。。楼主似乎销声匿迹了。。。N多兄弟等你的续集。。这哥都快1年没来了。。。。。
 回复日期:2007-09-17 14:11:44
    亚都空气净化器、亚都加湿器、亚都装修卫士,朋友在淘宝上开的商铺,***厂家直销的***,大家都去看看上面的产品,
  价格比商场便宜很多!http://shop001.itmake.com/
 回复日期:2007-10-26 18:53:14
    不错。谢谢楼主
 回复日期:2007-10-27 10:51:15
    怎么没有新的了呢?期待中
 回复日期:2007-11-26 23:08:25
    楼主快来哈。我们等你呢
 回复日期:2008-12-11 19:36:02
    mark
 回复日期:2008-12-14 21:38:51
    这种帖子一定要留名
  lz,你快回来啊
 回复日期:2008-12-15 10:58:12
    喜欢看这种贴
 回复日期:2008-12-15 14:24:52
    楼主在哪里 ?
 回复日期:2008-12-16 17:55:35
    不得不顶
 回复日期:2008-12-16 18:47:26
    看帖子的都发表一下看法
 回复日期:2008-12-19 20:31:32
    太可惜了,lz太监了
 回复日期:2008-12-19 20:38:06
    这里是心灵的牧场,放牧你我精神的羔羊;
  这里是友善的舞台,期待你我精彩的吟唱。
  欢迎70后的朋友加入 :72082929(群号)
 回复日期:2008-12-20 11:23:38
    不错.MARK
 回复日期:2008-12-20 21:03:32
    06年的帖子顶到了08年,楼主我们都在等这你
 回复日期:2008-12-21 19:07:43
    果然够牛
  路过留名
 回复日期:2008-12-21 21:05:39
    mk
 回复日期:2008-12-21 23:46:51
    好文啊
 回复日期:2008-12-22 13:34:16
    记号,不错,高人
 回复日期:2008-12-22 14:01:29
    做记号 作者:
 回复日期:2008-12-23 18:46:16
    OS那些事儿,顶!
 回复日期:2008-12-24 00:13:52
    LZ 啊
你去哪儿了啊?
 回复日期:2009-01-28 03:54:02
    准备闲话操作系统的续集 200901
 回复日期:2009-01-28 11:20:28
    看不完了,先顶起来再慢慢看吧,楼主辛苦啦
 回复日期:2009-01-28 12:34:34
    留名!!慢慢看
 回复日期:2009-01-28 14:42:53
    LZ这等的够长的,两年了都
 回复日期:2009-01-28 22:42:45
    能不能开个CPU指令集架构的帖子。。。
  和OS一样引些大牛科普···
 回复日期:2009-01-30 07:43:53
    此类帖子不多了
 回复日期:2010-06-05 22:59:37
    此类帖子不多了
 回复日期:2010-06-05 23:53:32
    [url=http://www.51zxw.net/study.a ?vip=320871]51自学网-专业培训老师录制的视频教程,让学习变得很轻松[/url]
 回复日期:2011-03-19 21:22:33
    现在2011年3月19日,纪念。
 回复日期:2011-03-19 23:12:49
    这个要顶!!
 回复日期:2011-03-20 00:06:05
    Mark 2
同时转发到天涯微博 验证码: 举报
请选择举报类型
举报对象:
举报原因:
举报内容:
我对这个有意见
载入中...
0您如果想要使用举报功能,必须先登录哦~~|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我 综合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创作于
选择外观颜色: 选择字体大小:
小号字体 中号字体 大号字体 第一章 人生有如初见 1
  我将阳敏柔滑的大腿架到肩上,昏黄台灯下的她,身躯散发出动人的诱惑。她的手在我跪着的双腿上来回抚摸,似乎在鼓励我。我的生理欲望如此明显,只要腰部轻轻一挺,我就可立即饱饮处女的殷红。
  阳敏等了我许久,见我依旧不行动,小声问道:“你还不快来?”
  但我犹豫了,我不爱你,却要夺去你的第一次么?看着阳敏已经迷离的眼神,我深感愧疚,不由陷入短暂的失神。
  2003年7月底,我经上海飞往乌鲁木齐。坐在窗口旁,忍受着引擎巨大的轰鸣声,无神地望着窗外。江南的绿,跨越中西部地区的黄绿,甘肃以西的灰黄,飞越祈连山的黄白,吐鲁番盆地的赤红,脚下大地飞速地变幻着颜色;我心情由起飞时的惆怅,很快变为兴奋、紧张以及降落前的,一丝期待。
  行色匆匆的旅客们,很快离开机舱,而我紧抱着小行李包,却在想,这就是我即将工作的西域么?这将是我远离现实的梦幻热土么?……
  这位先生,该下飞机了。空乘人员甜美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将我从胡乱的念头中拉出。经济舱的旅客们早已经离开,两个乘务员站我旁边,微微弯腰笑着恭送我。
  什么?机场打的到火车站100元?算,兄弟你个头壮实,黑黝黝的脸历经沧桑、一副见到仇人般的狰狞,我不想晚上睡觉被人记挂着,我痛快些吧,让你陪着桃红色的***。我对新疆人民的“热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火车站竟然只有一个售票窗口,胡乱买了一张硬座票,往候车室方向走向,却只看到如同温室大棚一样的穹顶。我诧异,乌鲁木齐怎么说也是全国五十大城市之一,一个70年代水准的的大型候车室肯定会让东部发达地区的投资者望而却步。后再抵乌市,方明白,这是一个严重降低我对新疆期望值的误会而已,因为当时正对车站大楼进行翻修。
  车厢中弥漫着一股膻味,我紧紧捂住口鼻,对座的小平头说道,车开动后打开窗户就好了。我问他是什么原因,他答说,你刚来新疆?那是维族人身上的味道,就是香香公主那味,闻多了,习惯就好。我点头,满满一车厢的乘客,和我形貌相近的不过一二十人。
  小平头问,我到阿克苏,你呢?
  我答,库尔勒。
  他嗯了一声,那是个好地方。你在那做什么工作?
  我答,可能做老师。我不确定我是否能得到教席,也不太在意。
  你口音是南方一带的?哪儿的?小平头的热情有点过头,哪有陌生人一见面就问别人家在哪儿的。而且小平头样子似乎有点凶狠,我多少感到害怕。
  想了想,老驴们在网上贴的游记应该不会骗我,新疆人应该是比较热情的,可以相信。
  苏州。我的回答让周围三人一阵惊呼。
  哟,江南小伙子,难怪细皮嫩肉、眉清目秀的。我旁边传来一麻辣女声,刚上车,只注意看维族姑娘,没仔细看我旁边坐着谁。
  小平头旁边那老大爷也道,小伙子,第一次来新疆?
  我微笑点头。看这三人似乎有很多相同之处,脸比较黑,我旁边那位女子也是如此;说话嗓门很大,语速快,普通话比较标准,比我这苏州口音好太多。
  女子道,你干啥大老远到新疆工作?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
  老大爷、小平头都赞同她的猜测,我点头说,是。
  接下来的聊天,几乎等于三堂会审,除了一些私密事,我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