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爱玩的游戏单击硬盘游戏的进

阿爱玩梁老师 2010,06,03 11:19:21 阿爱毕生是一所学校在永远创造中玩!教作曲的梁老师自然实在! 阿爱玩梁老师804698711异和
( Thu, 17 Jun 2010 10:06:42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凤凰"浅谈诗歌语言的通俗性"[原创]
2008-12-28 11:02:12 阅读394 评论80 字号:大中小 当代诗坛和歌坛一样,分为三大类:美声唱法类、民族唱法类、通俗唱法类.美声唱法高蹈、尖端、艺术性非常强,它对歌者的要求极高,除了歌唱家,一般人唱不了,除了诗人,一般人写不了。这类诗人有陶渊明、王维、李贺、李商隐、杜枚等。民族唱法类诗歌与读者距离较近,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类诗人几乎包括所有诗人——特别是那些走红的或被各类教课书经常宣扬的诗人。通俗诗歌与通俗歌曲一样,是世界文化潮流向着世俗化方向汹涌发展的一种表现。这种诗歌随意洒脱,更加自由和开放,更加贴合诗与生命的本真。 正如通俗歌曲通俗音乐一样,当前诗坛上最红火最受欢迎的是通俗诗歌。《诗刊》、《星星》、《绿风》、《诗潮》、《人民文学》……几乎全中国所有文学刊物过去都支持民族唱法,但为了迎合和利用这阵子通俗化的时代风潮,许多刊物都变了味,纷纷倒向通俗诗歌一边。 为什么通俗诗歌能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拥有超过美声唱法类诗歌和民族唱法类诗歌的读者群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这类诗歌的语言通俗易懂、朴实无华、自然流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因此才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诗歌语言的通俗性及其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追溯到盛唐诗人李白。李白是时代的骄子、盛世的歌手。他的诗歌以蓬勃的浪漫气质表现出无限生机,成为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初唐以来诗歌革新的历史使命。他的诗篇之所以能流芳百世而经久不衰,就是因为他那自然流畅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他写有大量的乐府诗,几乎占全部诗歌的四分之一,是唐代写乐府诗最多的诗人。他最擅长的七言歌行,其渊源本起自乐府;而用为唐代乐府的绝句也正是李白所运用自如的。这一切都说明李白的诗具有接近于歌谣的特点,实际上也就是使诗歌语言更多地从新鲜活泼的生活语言中得到充实和丰富,并加以提炼、升华。乐府诗自初唐以来没有多大发展,李白则融古朴森茂的汉魏乐府和清新明丽的六朝乐府为一炉,以其俊逸的才气创造了新鲜的诗歌语言。李白有很多诗篇的用语就是直接从乐府民歌中点化而来的,如《静夜思》系从《子夜秋歌》“秋风入窗里”一篇化出;而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又显然受到南朝乐府《西洲曲》里“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启发。他的《上三峡》诗则是以古代民歌《三峡谣》为张本改造而成。歌谣原词为:“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李白诗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还有许多诗篇,虽然不是直接由民歌改造而来,却在语言风格上保持了率真自然、明朗流转的风格,深得民歌韵味。 现代诗人汪国真以一首“打油诗”而一举成名,继而成为红极一时的校园诗人。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自然流畅,深得读者喜爱。以《只要明天还在》这首诗为例,就可看出其简单明了的语言风格: 只要春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诗歌,特别是现代诗歌,并不必要反反复复斟酌非要弄到字字珠玑不可,它本来就只是一种抒发感情的方式,可以令读者感受到其中的意境与情感那就已是成功了,所以,一首看似笔触平淡无奇的诗篇,只要其中有三两处精华所在就已足够,像花草世界的景象“万绿丛中一点红”,像古人的画龙点睛。而执著于字句之间则显得未免有点画蛇添足之嫌,当然,不执著于字句之间并不代表着就可以任意涂摸随意妄为,而是应该就着自己的感情思绪自自然然的把诗歌写下来,就像一道自由流淌的小溪,该蜿蜒时蜿蜒,窄时窄阔时阔,而不是像灌溉的渠沟一样必须直通目的地,亦不必如古时宫廷所建仅供观赏的故意曲折的人工河流般矫揉造作。 因此,诗歌创作要尽量少一些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的语言,而应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多创作出一些让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自然流畅、朴实无华、简洁明快、韵律分明、啷啷上口的诗句来。 ( Thu, 17 Jun 2010 09:55:05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欧洲音乐(通俗性音乐体裁的参考)
目录[隐藏]
  欧洲大陆有四十多个国家,七亿多人口,七十多个民族。按地理划分,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
  欧洲民族民间音乐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同样是
们创作的源泉。欧洲的艺术音乐(专业音乐家创作的而音乐)在近几个世纪得到高度发展,几代音乐大师们创作了大量体裁多样、章法严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浪漫注意音乐和民族乐派音乐大量吸收、运用了欧洲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一些民间舞曲也被大师们采用创作出数不胜数的名曲。而一些专业作曲家创作的通俗性音乐又经常由民间歌手和民间乐队表演。
  欧洲民间音乐的特征:音阶呈多样化,主要是七声音阶;除东欧的节拍比较复杂外,其他地区大多采用均分节拍;歌曲多采用分节歌结构。
  欧洲不同地区、国家中常见部分相似的歌曲旋律,这是中世纪再欧洲漂泊的游吟歌手为统一的欧洲文化做出的贡献。歌曲体裁主要有叙事歌、爱情歌曲、节庆歌曲(包括宗教节日和世俗庆典)等,种类繁多的乐器和器乐曲也是欧洲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具特色的有苏格兰的风笛、意大利的曼陀林和罗马尼亚的排箫等。
  发展前期:
  统治中世纪(即从47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封建社会建立开始,至文艺复兴以前的一段"黑暗"时代)欧洲意识形态领域和一切艺术的是基督教.那时唯一合法的、正统的音乐形式是起源于四、五世纪的圣咏(chant),包括占主导地位的格 里高利圣咏和更古老的安布罗西圣咏(后者至今仍在米兰的教堂中使用)。这种纯粹宗教用途的音乐只限于在教堂中由唱诗班演唱,没有乐器伴奏,是纯粹的单音音乐(不分声部,大家都唱一样的旋律),分为利底亚、弗里几亚等四种
及其变格调式。
  一开始欧洲还没有合适的记谱法,只能采取口耳相传的方法记录流传音乐文献。后来最早的记谱法“纽姆谱“发展出来,但只能用简单的线条暗示音的长短高低。总的来说,中世纪欧洲音乐与其它艺术一样遭到压制,但在虔诚的宗教信仰激励下音乐家们(那时都是教士)创造了不少优秀的圣咏精品,难怪前几年有一张圣咏唱片(由西班牙一个修道院的修士演唱)在Bill Board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数月之久。单声的声咏后来开始在旋律线下方四度加上平行的旋律线,形成了最早的和声。
  发展历史:
  1450年至1600年--文艺复兴
  十四、十五世纪罗马教庭在与世俗君主的政治斗争中多次被挫败,威信与势力开始衰落;同时欧洲一些地区如意大利日益繁荣的贸易和手工业造就了最早的资产阶级和金融贵族,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批的市民。他们迫切要求有为自己服务的艺术形式,反对教会的束缚,宣扬以人而不是以神为本的人文主义。于是在文学、建筑、美术也包括音乐领域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
  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起始于1450年左右。那时一批有才华的音乐家云集在勃艮第(相当于今天法国北部、比利时一代)宫廷,显示出一派歌乐升平的气象,被称为“法兰德斯乐派”。此时音乐家们主要使用一些日益改进的弦乐器如诗琴 ,音乐内容开始涉及世俗生活,记谱已经使用点线组合的形式,称的上是今天五线谱的鼻祖,到十六世纪中后期开始使用四线、五线谱记谱,教会调式逐步解体,大-小调体系逐渐形成。
也继续发展。一个重大事件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宣扬人人皆可凭借虔诚信仰与上帝相通。路德创造了众赞歌这一群众化的音乐形式,由教徒在礼拜仪式上自行演唱。同时,罗马教庭为了对抗宗教改革,力图强化圣咏在宗教音乐中的统治地位。帕莱斯特里那发展了织体复杂的多声部圣咏,把这一体裁推向了发展的高峰。
  1600年至1750年--巴罗克时代
  巴罗克时代是欧洲音乐大发展的时代.在这150年的历程中,歌剧、协奏曲、奏鸣曲等题材相继被创造发展出来。
  1750年至1827年--古典时期
  1750年
逝世后欧洲复调(即由多个并行发展的旋律线交织成复杂的织体的作曲手法)后继无人,乐风转向简洁实用的主调(即旋律+和弦的作曲手法)。 在这个时代大显身手的是
的三位大师:海顿(交响乐之父)、
(音乐神童)、贝多芬(乐圣)。在欧洲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中,欧洲音乐的主题从延续近千年对神的虔诚转移到对理性的崇尚上来,使得古典时期的 作品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
  1827年至19世纪末--浪漫主义时期
  1827年贝多芬的逝世结束了严谨的
。此时的欧洲文化正经受浪漫主义潮流的洗礼。这一时期的作曲家把作曲作为抒发自我感情的手段,作品中体现出他们内心中丰富复杂的感情。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一大批
,如帕格尼尼、
等,多以辉煌的炫技手法给人以强烈的审美冲击。十九世纪中后期随着欧洲民族主义思潮的抬头,一些民族国家开始有了用自己民族音乐语言进行创作的音乐家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罗斯的强力集团等,可称之为民族乐派。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象主义潮流
  音乐上的印象主义与绘画上的印象派或有相通之处--都十分注重色彩(尽管音乐色彩和颜料的色彩不同)和外界景象在艺术家本人心中的印象.德彪西和拉威尔是此派的代表人物。
  20世纪--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0世纪
发展方向多元化。
  影响较大的有本世纪初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等。勋伯格的十二音
彻底废弃了统治欧洲音乐近400年的调性体系,十二个音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一体系为他的弟子贝尔 格所继承。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崇尚复调和对位法,在调性方面采用多调性,并不象勋伯格的无调性走的那样远。 本世纪特别是战后西方音乐发展流派众多,如无声音乐、噪声音乐、微分音乐等,电子合成器等新的技术手段更为标新立异的音乐家们提供了新的武器。西方音乐发展潮流日益多元化。
( Thu, 17 Jun 2010 01:48:56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意思
目录[隐藏]
基本信息仰天
  yì si
  *1.思想;心思。 *2.意义,道理。 *3.意图,用意。
4.意志。 5.神情。 6.情趣;趣味。 7.心情,情绪。 8.情意;心意。 9.引申指代表心意的宴请或
。 10.意见,想法。 11.迹象,苗头。 12.象征性的表示。 13.在现代有一些人想求别人办点事情都会意思意思,其实就是贿赂。
释义仰天
  [thought]∶思想;心思
  年尚少壮,意思不专 .仰天
  [meaning;idea]∶意义;道理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 .
  [intentio wish;desire]∶意图;用意 文章的中心意思 .   [a token of affection,a reciation,etc.]∶略表心意
  这点东西送给您,小意思,别客气 .
  [suggestio hint;trace]∶某种趋势或迹象 .
  天有点要下雪的意思
  [interest;fun]∶情趣;趣味 .
  打乒乓球很有意思
  参观摄影展览很有意思 .
详细解释仰天
1. 思想;心思
  晋
《抱朴子·遐览》:“虽充门人之洒扫,既才识短浅,又年尚少壮,意思不专,俗情未尽,不能大有所得。”《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陆逊 意思深长,才堪负重。” 宋
《渚宫》诗:“当时 郢 人架宫殿,意思绝妙 般 与 倕 。” 清
《庸盦笔记·史科二·谈相》:“ 道州 杨厚菴 尚书,意思深长,貌亦儒雅。”仰天
2. 意义,道理
  唐
《与冯宿论文书》:“辱示《初筮赋》,实有意思。”《朱子语类》卷七一:“此处有意思,但是难说出。”
《卢沟桥》第四幕:“咱们怕的不是死,是怕死得没有意思。”
3. 意图,用意
  汉
《论衡·变动》:“夫正欲得之而犹不能致,况自刑赏,意思不欲求寒温乎!”《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月香 在 贾公 家,一住五年,看看长成。 贾昌 意思要密访个好主儿,嫁他出去了,方才放心。”
《梦珂》三:“他又赞美她,又恭维她,又鼓励她,又愿帮助她,意思是要她知道,他总可以使她在 上海 成为一个很出众的明星。”
4. 意志
  伧父 《立宪运动之进行》:“详言之,则必设议院以代表国家意思,制定法律,政府则依国家之意思以执行政务。”
5. 神情
  宋 苏轼 《传神记》:“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 虎头 云:‘颊上加三毛,觉精采殊胜。’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巢大郎 ﹞只道 陈定 还未知其奸,照着平日光景前来探望。 陈定 虽不说破甚么,却意思冷淡了好些。”
6. 情趣;趣味
  汉
《列仙传·鹿皮公》:“小吏白府君,请木工斤斧三十人,作转轮悬阁,意思横生。” 宋
《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梨花半残意思少,客子渐老寻游非。”《红楼梦》第三一回:“ 迎春 姐妹见众人没意思,也都没意思了。”
《人比山更高》:“嗨!提起那一夜在山顶上睡,可有意思了。”
7. 心情,情绪
  宋
《两同心》词:“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 宋
《约春游不去》诗:“少年意思懒能酬,爱好心情一向休。” 宋
《鹤林玉露》卷二:“学道而至於乐,方能真有所得,大概於世间一切声色嗜好洗得净,一切荣辱得失看得破,然后快活意思,方自此生。”
8. 情意;心意
  元
《寿阳曲·思旧》曲:“初相见,意思浓,两下爱衾枕如同。”《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四:“县君意思虽然浓重,容貌却是端严。”《秧歌剧选·大家好》:“我来了,意思到了,就算了。”
9. 引申指代表心意的宴请或礼品
  《水浒传》第二六回:“ 武松 笑道‘不成意思,众高隣休得笑话则箇。’”
《茶馆》第二幕:“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10. 意见,想法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玉格 这话很是,我也是这个意思。” 沉从文 《菜园》:“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
《播火记》十二:“ 张队长 来了,把你们的意思谈谈吧。”
11. 迹象,苗头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老残游记》第十九回:“能查出这个毒药来历,就有些意思了。”
《三千里江山》第十一段:“门外阴沉沉的,一股冷气灌进屋里,有下雪的意思了。”
12. 象征性的表示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因要后来好赎,十分不典他重价钱,只好三分之一,做个交易的意思罢了。”《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因 郭总兵 带有 广西 总兵府自己的勘合,填写夫马,船家希图揽带私货,支领廪给,船价不过意思而已,每只做了五两船钱。”
开放分类:
] “意思”相关词条:
“意思”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
1.meaning
2.idea or concept
3.[Informal] ( eaking of a gift) a token of a reciation, etc.
4.indication or hint
5.fu interest; enjoyment
( Thu, 17 Jun 2010 01:27:47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中国武器20年来首次亮相欧洲防务展
2010-06-16 00:33:00 来源:
(北京) 
核心提示:中国武器6月15日首次参加欧洲防务展览会。这也是自1989年欧洲对中国实行武器禁令后,中国首次参加欧洲举行的武器展览盛会。
资料图:2008年,中国陕西宝鸡特种车辆厂曾在希腊展出的4X4装甲车
截图:欧洲防务展在巴黎开幕多种最新武器亮相
环球网记者6月16日报道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15日消息,中国武器首次参加欧洲防务展览会。这也是自1989年欧洲对中国实行武器禁令后,中国首次参加欧洲举行的武器展览盛会。
报道称,中国生产的装甲运兵车、机关***和其它作战设备于当地时间周一(14日)出现在巴黎欧洲国防展上。包括中国北方公司和保利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6家中国军工企业前来参展。这是欧洲自1989年实施武器禁令后,首批中国武器亮相欧洲市场。
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军贸与外事司处长冯梓剑向媒体介绍,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参加欧洲国际防务展,6家参展公司既有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和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也有3家民营企业,将以展示板、模型和多媒体等方式展示中国军火产品。
展出产品范围从手铐到坦克不等,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的军火制造商、政府采购团和军事首脑。不少国家的国防预算被削减,2010年的欧洲国防展的参展公司还是比2008年的增长了10%,有1311个参展商。
尽管欧盟禁止对华武器销售,但法国国防部长埃尔维莫兰说,中国参展并不违反这项禁令。他说,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面防御武器展览,中国前来参展是合乎逻辑的。法国曾呼吁取消这项已经实施了21年的出口禁令。欧洲国防展每两年在法国首都巴黎郊外举行一次,不向公众开放。
《简氏防务周刊》的编辑费尔斯台德说,中国正在试图进军国际防务市场。作为一个国家,他们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已经超出他们以往所作的照抄俄罗斯的系统了。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作者:李宗泽)
( Wed, 16 Jun 2010 21:07:21 +0800 )
Description:
“青鸟”是王母的三只信使之一。它是天上最高神祗的使者。在神仙世界和世俗之间构筑了一条相互联接的重要通道。
上一首:
下一首:
( Tue, 15 Jun 2010 22:58:33 +0800 )
Description:
转栽:日本隼鸟号时隔7年返回地球 被喻为"不死鸟"
2010-06-14 05:32:00 来源:
(成都) 
核心提示:在外太空“流浪”7年的日本“隼鸟”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13日21时50分进入大气层,焚毁前释放出可能收纳有小行星岩石样本的密封舱。这是人类的探测器首次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外的天体。如果密封舱内确有样本,这将是人类首次直接获得月球以外天体的岩石样本。
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13日夜进入大气层,降落在澳大利亚南部伍默拉沙漠地带,时隔7年后回归地球。这是人类的探测器首次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外的天体。
图为6月13日在澳大利亚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地带用鱼眼镜头拍摄的日本“隼鸟”号探测器的密封舱下降的图片。
图为6月13日在澳大利亚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地带拍摄的日本“隼鸟”号探测器的密封舱下降的图片。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4日公开展示了航拍的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密封舱照片 四川在线6月14日报道 在外太空“流浪”7年的日本“隼鸟”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13日21时50分进入大气层,焚毁前释放出可能收纳有小行星岩石样本的密封舱。这是人类的探测器首次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外的天体。
如果密封舱内确有样本,这将是人类首次直接获得月球以外天体的岩石样本。负责土样分析的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教授藤村彰夫说,希望获取“足以在世界上自豪的数据”。
返回最后“看”一眼地球
根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计划,“隼鸟”搭载的密封舱于北京时间18时21分与探测器主体分离;大约3小时后,探测器主体和密封舱将进入高度为200公里的稀薄大气层。“隼鸟”号项目负责人、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教授川口纯一郎说,在确保成功释放密封舱的前提下,希望“隼鸟”能在进入大气层烧毁之前最后“看”一眼地球。
川口等人设想,“隼鸟”释放密封舱到进入大气层的3小时内,能通过引擎“余力”调整姿态,使搭载的照相机能“看到”地球,同时争取拍下密封舱脱离后的图像。“7年后返回地球,希望能让它最后拍下故乡的容颜。”
下坠超过航天飞机速度
进入大气层后,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将使探测器主体燃烧殆尽。经过耐热处理的密封舱将继续下坠,在距地面约10公里的空中打开降落伞,预定着陆在澳大利亚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地带。
从探测器进入大气层到密封舱“着陆”,为时大约20分钟。据悉,密封舱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将达到每秒12公里,超过航天飞机每秒8公里的速度。密封舱周围空气温度可能达1万至2万摄氏度。
回收已确认密封舱落地
密封舱着陆后,正式回收工作将在14日拂晓展开。据最新消息,电磁波已确认“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的密封舱落地,从直升机上肉眼也可看到密封舱。
密封舱状如炒锅,直径40厘米,高20厘米。回收后,密封舱将被运回前线指挥中心,在那里经清洁处理,装入充满惰性气体的包装袋后,用专机运返日本。
最新消息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4日宣布,负责回收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密封舱的科研人员在直升机中通过目视,已经确认密封舱按预定计划落在澳大利亚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地带。
(本文来源:
上一页
2010/06/14
2010/06/14
( Mon, 14 Jun 2010 13:10:06 +0800 )
Description:
梁老师玩一生的哲理诗[原创] [说明:朋友,人忙不过来之时,还想玩,真是没办法!人说“诗言志”!就给朋友你留一首不长的玩一生的哲理诗以抒胸意吧!
善为先,德紧跟,
学一辈子,玩一生;
创造、奉献写写写,
留取丹心照汉青! 朋友,“诗言志”是对志的极大浓缩,
短诗读10遍也用不了太多时间,
关键是“耐心、细心”地想想,
再想想,才行!
朋友,以上“四行一体”是绝对不可以分割开的哦!
如何?请善良的你一定“不闵赐教”! ( Mon, 14 Jun 2010 01:42:15 +0800 )
Description:
[转] 烟云女好友‘生活中离不开的26个英语口语句子 ’
转载自 转载于2010年06月13日 23:23 阅读(1) 评论(0) 分类: 知识驿站
  1. It"s a deal.一言为定
  Harry: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Let"s have a get-together next week. Je y: It"s a deal
  2. I’m not going to kid you.我不是跟你开玩笑的。
  Karin:You quit the job? You are kid你回答得不好. Jack: I’m not going to kid you. I’m serious.
  3. I’m really dead.我真要累死了。
  坦诚自己的感受时说:After all that work, I’m really dead.
  4. We’d better be off.我们该走了。
  It’s getting late. We"d better be off .
  5. Let’s face it.面对现实吧。
  常表明说话人不愿意逃避困难的现状。参考例句:I know it"s a difficult situation. Let"s face it, OK?
  6. Let’s get started.咱们开始干吧。
  劝导别人时说:Don"t just talk. Let"s get started.
  7. Don’t take it to heart.别往心里去,别为此而忧虑伤神。
  生活实例: This test i "t that imp
ortant. Don"t take it to heart.
  8. I’ve done my best.我已尽力了。
  9. Is that so?真是那样吗?
  常用在一个人听了一件事后表示惊讶、怀疑。
  10. Don’t play games with me!别跟我耍花招!
  11. I don"t know for sure.我不确切知道。
  Stranger: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town hall? Tom: I don’t know for sure. Maybe you could ask the policeman over there.
  12. I just couldn"t help it.我就是忍不住。
  想想看,这样一个漂亮的句子可用于多少个场合?下面是随意举的一个例子: I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film and I cried and cried. I just couldn"t help it.
  13. That’s something.太好了,太棒了。
  A: I’m granted a full scholarship for this semester. B: Congratulatio . That"s something.
  14. Brilliant idea!这主意真棒!这主意真高明!
  15. Do you really mean it?此话当真?
  Michael:Whenever you are short of money, just come to me. David: Do you really mean it?
  16. You are a great help.你帮了大忙
  17. I couldn"t be more sure.我再也肯定不过?
  18. I am behind you.我支持你。
  A: Whatever decision you"re going to make, I am behind you.
  19. I"m broke.我身无分文。
  20. Mind you!请注意!听着!(也可仅用Mind。)
  模范例句:Mind you! He"s a very nice fellow though bad-tempered.
  21. Thanks anyway.无论如何我还是得谢谢你。
  当别人尽力要帮助你却没帮成时,你就可以用这个短语表示谢意。
  22. I never liked it anyway.我一直不太喜欢这东西。
  当朋友或同事不小心摔坏你的东西时就可以用上这句话给他一个台阶,打破尴尬局面:Oh, don"t worry. I"m thinking of buying a new on
e. I never liked it anyway.
  23. That depends.看情况再说。
  例:I may go to the airport to meet her. But that depends.
  24. Congratulatio .恭喜你,祝贺你。
  25. You can count on it.你尽管相信好了,尽管放心。
  A:Do you think he will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B: You can count on it.
  25. You can count on it.你尽管相信好了,尽管放心。
  A:Do you think he will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B: You can count on it.
  26. After you.你先请。
  这是一句很常用的客套话,在进/出门,上车得场合你都可以表现一下。
( Sun, 13 Jun 2010 09:59:35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人保部“富士康事件调查结果将向社会公开”
2010-06-13 02:21:00 来源:
(北京) 
核心提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表示,有关富士康的事件,有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还正在调查之中,“调查结果当然要向社会公布”,但这要经过一定的程序。
新京报6月13日报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表示,有关富士康的事件,有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还正在调查之中,“调查结果当然要向社会公布”,但这要经过一定的程序。
昨天上午,张小建称,今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引导企业跟工会来共同处理类似的问题。他表示,对事件有什么样的判断和采取什么措施都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他分析说,富士康事件不光是劳动关系问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管理的问题,有青年职工的心理问题,“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张小建表示,富士康也在一直改善自己的管理,并邀请了200多名心理专家在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
张小建还否认现在出现了所谓“罢工潮”的说法。他认为,工人提出自己的诉求,“这是很正常的”,要对一些事件进行客观的判断和定位,“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不是什么东西都是‘潮’。”
(本文来源:
作者:郭少峰 何叶青)
笔者转载想说: 201006081547聪明的大陆人"看到富士康12连跳导演者的一箭多雕给大陆和台湾设置的两难选题的高明谋略了吧"?是谁?是谁?是谁?真是比"仇视中华人的人"还厉害呀!没看到吗?
201006130927逼跳楼12条大陆人命=不用说是哪里的?就是大陆厂里出现的,也一样会引起常人的愤怒和不满;结果呢?所引起的12条人'自动'连跳死命,就归结三条:一是这些人进厂前就是神经病,再一条是'拿命换得高额抚恤金',三是更毒恨的'挑拨了台湾与大陆发展和平的局势',要迁出大陆,说'大陆人小气在大陆干不成......天哪!天理良心何从?
不用说是哪里的?就是大陆厂里出现12人连跳毙命的,也一样会引起常人的愤怒和不满;结果呢?所引起的12条人'自动'连跳死命,就归结三条:一是这些人进厂前就是神经病,再一条是'拿命换得高额抚恤金',三是更毒恨的'挑拨了台湾与大陆发展和平的局势',要迁出大陆,说'大陆人小气在大陆干不成......天哪!天理良心何从?我若代表这12条人命提出:富士康全部家底加上主管的几位人的性命需得是12倍才能'赔赏'的!你没有目前的12倍的家底,想往哪里逃?往哪里迁?要迁?你也得有12个主管先跳楼毙命才行! ( Sat, 12 Jun 2010 17:34:34 +0800 )
Description:
梁老师讲“为社会好人也偷摸”[原创]
正常的好人,也总是在
“不损你,不害我,不损害社会安定团结
与为你,为我,为社会安定团结”中,
“偷偷摸摸”地
“遵照着正常好人的本性”
而生活着! 朋友呀!请您细心地想一想, 再好好细心地想一想, 是不是呀?
( Sat, 12 Jun 2010 14:22:21 +0800 )
Description: 。《易》本来就是属于数术之类的书,其对数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而后来的帛书《易传》又大量地吸取和发挥阴阳五行的数术
,并不偶然。至汉代,阴阳五行说成为易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京氏易传》、《易纬》等著作
驺衍“深观阴阳消息”的自然秩序,以阴阳、五行概念为核心,在空间上谈到“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限”;在时间上涉及“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机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他以阴阳、五行之气的
空间上谈到
“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
至于无限”;在时间上涉及“
先序今
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机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他以阴阳、五行之气的
:《周易》系辞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道,以类万物之情。 ... 紫微斗数与人生 1973年出生于中国易学世家,曾赴 ——兼论阴阳五行说对易学发展的影响
一、战国中叶阴阳五行说的新发展
阴阳五行说的起源,至今学术界尚未有定论。对“阴阳”和“五行”概念的产生时期及内涵,曾有众多说法,各有所当,尚无定论。阴阳说和五行说,它们从远古各自独立发展,原来并不属于一个
系统,这也是大家所公知的。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说的“阴阳五行说”不是把“阴阳”和“五行”概念简单地结合的结果,而是一个与已往的阴阳说及五行说不同的、新的
模式。
最近《郭店楚墓竹简》[1](以下简称“郭店本”)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对它的研究成了一个热点。郭店本中有《五行》一篇,七十年代初它在马王堆汉墓曾出过,当时学者多以为此书成书于战国后期或西汉初。但出郭店本的楚墓(荆门郭店一号墓)的年代,属于战国中期后段,而此书
的形成时期,应当更早一些。[2]很显然,郭店本《五行》保存有战国中期以前五行
的原样。原初马王堆帛书《五行》的出土后,庞朴先生把此书分为经、说两部分,以为是“继续思孟学派的”[3]的作品,乃因《荀子·非十二子》的“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子思唱之,孟轲和之”的记述。但郭店本《五行》相当于帛书《五行》的经部,当然它的成书早于孟子,所以李学勤先生提出“《五行》之经文为子思之说,传文乃世子之意”[4]的意见,可靠性很高。
根据以上所述,郭店本《五行》提供了原始(最晚战国中叶以前)儒家的五行观念有关的
。据郭店本《五行》记载:
五行: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礼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口(行);口口(智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以上所引依文物出版社本释文)
从以上所引史料看,“五行”是指天道运行的五种方式,即仁、义、礼、智、圣的表现,显然有伦理的意义。“德”是天的总的伦理本性,所以“五行”有“德之行”与“行”的不同,二者的不同点就在于内外之别,前者即指“德”的伦理本性的内在运行;后者则是出自内在的伦理本性的外在的表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五行”与“四行”的区别。“四行”只讲仁、义、礼、智的四种善行。“德之行五”、“德,天道也”二句表明“天道”有“五行”;“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二句则表现“人道”有“四行”。但郭店本《五行》又谓:“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谓之君口(子)”。由此可见,“五行”不仅是天的五种伦理行为,人也有五种伦理行为的可能性。从郭店本《五行》可以看到,战国中叶以前确实有“五行”概念,但它有五种伦理行为的意义,与后人所谓“阴阳五行”的五行有很大的差别。
以上简单地述及郭店本《五行》的“五行”与木、火、土、金、水“五行”无关,它与传统说的阴阳五行说更不相通。那么,创造传统说的阴阳五行说之功仍然归于驺衍(或称“邹衍’’)。在中国
史上,驺衍最早把阴阳和五行概念相结合起来,提出系统的阴阳五行说。《史记·孟子荀卿传》记载:
驺衍,后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机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5]
驺衍“深观阴阳消息”的自然秩序,以阴阳、五行概念为核心,在空间上谈到“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限”;在时间上涉及“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机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他以阴阳、五行之气的运动为宇宙的普遍规律,从而讲释自极小至无限的空间,又讨论自今追溯到天地生成以前的时间。“大九州说”属于前者,“五德终始说”属于后者。其中,五德终始说是用五行相胜的原理来解释朝代更替的学说,即阴阳五行的数术与天命论相结合的一种历史哲学。驺衍的五德终始说,在中国古代
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战国中叶以来天命论的
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为秦汉专制皇朝的中央集权***代殷周以来分封制的
改革,奠定了坚固的
基础。过去,许多学者指责,驺衍的五德终始说是荒唐无稽的学说,司马迁曾经批评:“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其言不轨”[6],近代学者也多认为五德终始说不过是一种宗教迷信。笔者则不赞同这种意见。驺衍的学说绝不是胡言乱语,它反映当时自天文、星占、历法知识的成熟引起的天命论的重大变化,值得注意。依此观点,本文考察阴阳五行说对中国古代天命论演变的巨大作用,以及在秦汉朝盛行此说的原因。
二、中国古代天命观演变新探
中国哲学以天人合一为宗旨,“知天命”与“受天命”,早就成为中国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所以先秦诸子都很重视“命”。唐君毅先后曾说:“中国先哲言命之论,初盛于先秦。孔子言知命,墨子言非命,孟子言立命,庄子言安命顺命,老子言复命,荀子言制命,《易传》、《中庸》、《礼运》、《乐记》盲至命、俊命、本命、降命。诸家之说,各不相同,而同远源于《诗》、《书》中之宗教性之天命
。”[7]天命论不仅仅在哲学
史上有意义,其与早期国家理念的演生历史又紧密联系,因为在中国古代“天命”一直被视为国家正统性及合法性的依据。对中国古代天命论,已有许多学者作过研究,例如唐君毅先生的《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一书包含《原命》上、中、下章[8];韩国金忠烈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第一卷中,也讨论殷周之际天命
演变的特点[9];陈来先生在《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
的根源》中,又专门记述《天命》章[10]。虽然诸先生的说法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但他们大致同意几点:第一,天命论源于中国古代宗教观念,特别是殷人对“帝”或“天”的信仰;第二,殷周之际天命论发生巨大变化,即以《诗经》的“天命靡常”为代表;第三,周代天命论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倾向。学术界普遍倾向于这些说法,以儒家
为中国文化的正统,也偏重中国哲学
发展的人文主义因素,于是批评五德终始的
。例如,唐君毅先生曾经提出:“此说在根本上为宗教性兼
性者,乃无疑义。其原盖是由殷周之际以来,潜存于民间,王者必受天命而王之
的复苏”[11]。这确然是一种僻见,周秦之际天命论的演变,其实基于古人对天的知识的增长,也反映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情况。从哲学
和历史发展的关系的角度看,人文主义的因素,不能作为某种哲学
发展的唯一标准,而五德终始的天命论,绝不是低级
或迷信。它取得了先秦儒家的天命论所不能比的积极进展,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又预示着下一个时代的开始。
在中国古代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天命论的变化:第一次是殷周之际以“天命靡常”为中心的天命论的变化;第二次是周秦之际以五德终始说为代表的新的天命论的出现。二者皆与特殊的历史情况有关,就是当时的时代需要的产物。“天命靡常”的天命论顺应了周克殷的历史变化,但当时除“靡常”的天命观外,还有天命有常的
。陈来先生提出“西周的天命观是‘有常’与‘无常’的统一,‘无常’是指天所命赐给某一王国的人间统治权不是永恒的;‘有常’是指天意天命不是喜怒无常,而有确定的伦理性格。很显然,这里的天命论都是一种‘历史中的上帝’(缪勒)的意志体现,而不是指自然的秩序与法则。”[12]后来,儒家注重天的有常的伦理性格,从天的伦理本性中找出天道运行的普遍规律,举一例
子,郭店本《五行》,以“德”为天的总的伦理本性,而以仁、义、礼、智、圣的表现为天道运行的五种方式。这种天道论,为了以人合天的天人合一模式的确立,奠定了道德本体论的
基础。至战国中后期,儒家义理天的天道论模式,则不适合当时时代需要,其大约有两个原因。首先儒家对现实统治者的道德要求太高。孟子认为“王”与“霸”的区别在于“以德”与“以力”的不同,说“以力加入者霸,以德行仁者王”[13],又谓“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14]。荀子也主张“力术止,义术行”[15]。在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儒家的这样的道德理想主义难以得到实现。第二,儒家有维护周礼的旧的社会规范、制度的
倾向。孟子曾谓“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16]。荀子也主张“王子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夫是之谓复古,是王者之制也”[17],这里“三代”指夏、殷、周三代,“后王”指文王和武王。很明显,儒家以三代的制度为理想的
制度,这其实是维护分封制的保守主义
的表现。
从殷周之际的历史情况看,周的天命论有激进的意义。它反对天命在一个民族身上的旧的天命观,提倡“天命靡常”,而以道德性为天命的标准,具有普遍性和人文性。但至战国中叶,以儒家天论为代表的周代的天命观已经落后,不适合时代需要,于是再出现从自然的普遍秩序与规律来说明天命的转移的新的
,乃因当时中国人对天文、历法知识的成熟。
三、天文、历法知识的成熟与阴阳五行说
人类最早使用物候历,它是以物候变化及生物活动规律来识别时候的一种自然历。但随着古人对天文知识的发展,天文历逐渐取代物候历。早期天文历采取观象授时的
,即以观测北斗斗柄或某些恒星的出现在南中来决定时令季节。这一个阶段的历日,需要观测结果最终确定,所以历法仍是被动的。一般认为,历法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但天文历法早就有另一个服务对象,就是星气之占。古人以星象和云气的变化为天道吉凶和人事灾异的表现。当时天文历法由于有通天、通神的功用,古人以它为一种统治权的象征。”[18]据最近天
的研究,过去五千年中发生过三次历史上较紧密的星聚现象。[19]据史籍所载,这些星聚现象一开始就被认为上帝对一个新政权的合法性的认可。当时对天文的观测是被动的,所以历法和受命论也都没摆脱被动性和偶然性。但随着天文知识的累积,到春秋中期,中国古代的历法才摆脱观象授时的被动性,进入丁以一些规律排历的阶段。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比较准确的回归年长度和十九年七闰的置闰法则等。[20]至战国中叶,古代天文历已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东汉《乾象历》以前的历法,以日、月、五星的均速运动为前提,推算历日和天体位置。[21]日、月、五星即阴、阳、五行在天界的象征,可见驺衍的阴阳五行说就反映天文、历法知识的成熟。实际上,驺衍本人是一个天文、历
者,他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向。当时天文与历法,被视为了解和掌握天命的技术,《汉书,艺文志》中《数术略》天文条载“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辰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历谱条载“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此圣人知命之术也。”表明天文、历法即“参政”、“知命”之术。
驺衍是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
的集大成者,并是一个系统的古代天
说的创始者,世称“谈天衍”。《汉书·艺文志》概括《邹子》四十九篇和《邹子五德终始》五十六篇的内容,说:“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22]。从此可见,驺衍的阴阳五行说,不仅是五德终始的历史哲学,也是以天文、历法知识为基础将天道运行和天命转移贯通一串的统一
,所以其对秦汉天文、历法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们记得,东汉《乾象历》以前的历法,以日月、五星的均匀运动为前提,推算历日和天体位置。《史记·天官志》载“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23]“阴阳”与“日月”相符,“五行”亦相应于“五星”。这些
似乎是源于驺衍的学说。《汉书·艺文志》中《数术略》中天文、历谱条每有与日月五星有关的书目,如:《常从日月星气》、《汉五星彗客行事占验》、《颛顼五星历》、《日月宿历》等等。之外,《数术略》也有“五行三十一家”的书目,班固概括它们的内容,说:“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而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乱,皆出于律历之数而分为一者也。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24],明确揭示把五星与五行之气相联系的
学说出于驺衍的五德终始说。
从以上所述清楚地看出,驺衍的五德终始说,以阴阳五行的范畴为基础,建立将日月五星与阴阳五行相应的
框架。《数术略》五行条的数术源于驺衍的五德终始说,而见《泰一阴阳》、《黄帝阴阳》、《黄帝诸子论阴阳》、《诸王子论阴阳》、《太元阴阳》、《三曲阴阳谈论》、《神农大幽五行》、《四时五行》、《阴阳五行时令》、《务成子灾异应》等书目。从此可见,驺衍的五德终始说,与天文、历法、灾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从自然主义的角度来贯穿自
然秩序与人世历史一串的统一
四、阴阳五行说在天命论上的发挥
驺衍的五德终始说,就是阴阳五行说在天命论上的发挥,驺衍也因此受到列国诸侯的礼敬。《史记·孟子荀卿传》记载其情况:
是以驺子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25]
驺衍五德终始说的提出,反映天文、历法知识的成熟,并以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为背景。战国中、后期,结束战乱、实现统一的社会愿望日益增大,各国诸侯最关心的就是能否自己完成统一天下的问题。此时,“王天下”的问题,不仅是军事、
的统一的问题,也是能否受天命的问题。驺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势,提出新的“受命”的
,从而“显于诸侯”。五德终始说把某一
势力取代周的朝代更替为必然性的历史变革,促进激进的军事、
的统一,所以它为即将出现的统一皇朝开辟了“受命”的新的途径。实际上,秦汉统一皇朝的君主,都接收五德终始说,从而确立朝代更替的历史的正统性。而此时,方士阶层继承和发挥驺衍以来阴阳五行说,在秦汉社会起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天文、历法、定德改制、祭祀等的国家大事由方士们主导,值得注意。《史记·封禅书》记载:
自齐威、宣王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驺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谄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根据以上所引史料,我们可以获知几件事情:第一,驺衍以来,燕、齐海上方士相传五德终始说,成了此说的专家;第二,秦并天下之后,齐人向始皇奏上五德终始说,他似乎是个齐国方士[26];其次,始皇采纳齐方士奏上的五德终始说。一般认为,方士符合秦始皇、汉武帝等君主的不死的愿望,提倡荒唐无稽的神仙方术。但当时的情况并不那么简单,方士们不仅提倡不死之说,他们也是一批明于天文、历法、定德、祭祀(包括封禅)等士人集团。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第一个按五德终始说实行定德改制的君主,他将秦定为水德,更按照五行属水的概念改定一切制度[27],乃因方士之言。其外,秦始皇时曾有封禅、祀八神等祭典及求仙人的热潮,它们与方士之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据《史记·封禅书》,秦始皇三年巡狩东方时,最早封禅于泰山及梁父,同时“遂东流海上,行礼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28]。秦始皇封神、祀八神及求仙之地集中在山东半岛一带[29],即海上方士崛起的地区,《封禅书》记载:“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30]。很显然,始皇在东方的祭典及求仙活动皆因方士之言。
驺衍以来,阴阳五行已成了将天道运行和天命转移贯通一串的普遍范畴,其对天文、历法、定德改制、祭祀等领域都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史记·孟子荀卿传》记载驺衍五德终始说的概略:
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31]
“五德”是五行转移的自然秩序在历史领域的表现,即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转移”即指按五行相胜的次序来进行的朝代更替的原理。“治各有宜”谓不同的朝代应具不同的统治制度。“符应若兹”的原理,强调天道自然的秩序与朝代更替应要相符。从天命论演变的角度看,驺衍的五德终始说有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驺衍的五德终始说本身具有贯穿天道论与人道论的统一性,正是符合大一统的
需要。“五德转移”即天命转移的具体表现。这些观念,乃因日、月、五星的均速运动为前提的天
说。五德终始说,以天体的规律性的运行为前提,又涉及天命的规律性的转移,从而适应大一统的时代需要,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天人合一
模式。
第二,“五德转移”及“治各有宜”的原理,从周代的旧的
秩序(尤其是分封制)的束缚中解放新的统一皇朝。实际上,承接驺衍之术的齐方士向秦始皇奏上五德终始说后,始皇立即采纳此说,举行使秦定为水德的定德改制,因为此说不仅以秦代周的朝代更替为必然性的历史变革,也有利于专制皇朝的新的统治制度的合理化。秦在军事方面统一六国后,企求
的统一,把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扩大到天下,以此取代殷周以来的分封制。但当时仍有反对中央集权的保守主义势力,例如博士淳于越为首的儒生,维护殷周以来的分封制,则反对秦的新的郡县制,又显露“事不师古而长久者,非所闻也”的复古主义态度,从而引起“焚书”的事端。[32]就在这样的历史情况上,“五德转移”、“治各有宜”的学说,对历史的进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新的专制
制度的巩固,制造天命论上的
依据。
第三,五行终始说中的“符应若兹”的原理,强调天道自然的秩序与朝代更替应要相符,定德改制及封禅就是“符应”的不同表现,并是“受命”的具体的途径。在殷代,“帝”或“天”作为人世历史及命运的主宰的神格概念,当时“帝命”或“天命”有超越一切世俗的判断(例如,君意、臣意、民意等)及客观的历史、社会情况的绝对的权威。这种天命只在殷族一个民族的身上,而占卜作为知命和受命的主要手段。但经过周克殷的
变动,义理天取代殷代的宗教天的地位。从西周天命
的角度看,王者受命的关键在于其道德性。天命观的这种变化,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客观上也对周代
、文化及
的进程
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宗教观念的角度来看,天命观的这种进展是从自然、民族宗教发展到道德、普遍宗教的过程。虽然如此,殷的宗教天以及周的义理天
皆有抽象的、模糊的特征,“受命”的关键在于个人的神秘的、偶然的宗教或道德体验。而且,从历史进展的角度看,至战国中后叶,周代正统的义理天
,具有维护西周以来分封制宗法秩序的保守性。所以,以阴阳五行的循环运动为前提的自然天逐渐取代西周以来义理天的地位,乃因人们对天界运行的必然的秩序的掌握。然而,这里所为“自然天”,与近代自然科学的“自然(Nature)”不同,“天”还是有主宰人类历史与国家、个人的命运的权能,所以地上的君主也仍要受天命,这显然是对殷周以来天人合一的
的继承和发挥。
“符应若兹”的原理就强调阴阳五行的自然秩序与某个时代的社会秩序应要“符应”。秦汉时期,这种符应,以定德改制及封禅为代表的“受命”的方式表现出来。周代天命观中“德”是指天的伦理本性,但五德终始说的“德”是自然界运行的内在本性在历史领域中的表现。“五”即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之气,而它们自阴、阳二气的运动演生而出。阴阳五行之气,在空间上日、月、五星的均速运动的方式表现;在时间上寒、暑、四时教令(春、夏、秋、冬)循环的方式表现;在历史上木德、金德、火德、水德、土德转移的方式表现。因此,定
德改制及封禅的“受命”仪式,都有与阴阳五行的自然秩序相合的意义。“定德”是指按五行相胜的原理来确定某个朝代的历史性质(例如,秦朝定为水德);“改制”是指按已定的气的特性来改定历法和一切制度。之外,封禅也是与受命改制有关的特殊的祭典,《史记·封禅书》载:“受命然后得封禅”,可见封禅就是“受命”在祭祀礼仪中的表现。
秦汉时代,天命的
,以阴阳五行的自然哲学为
基础,强调历史进展及天命转移的规律性,取得了殷周所不能比的积极进展,在当时具有十分进步的意义。这一时代,虽然统一皇朝实行了严酷的
文化专制,失去先秦百家争鸣的自由、开放风气,但自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角度来说则是一个辉煌的时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农业技术、土木建筑、冶金技术等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天文、历法、地学及医学的
非常成熟。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都可以发现阴阳五行
的痕迹,显示着秦汉的自然天
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程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秦汉的方士与自然天
秦汉时期,方士阶层继承和发挥驺衍以来阴阳五行说,活跃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领域。秦汉的方士在天文、历法、星占、受命改制、封禅、神仙等领域中都有造诣,得到统一皇朝最高统治者的关注。实际上,驺衍的五德终始说的流行,以及方士阶层的崛起,皆因时代需要,尤其是新的天命论和受命论的需要。我们在上面已经讨论过,秦始皇时齐方士奏上五德终始说。据《封禅书》,驺衍之术(“终始五德之运”、“阴阳主运”)与包括祀神在内的“依于鬼神之事”皆属于燕齐方士之术的范围[33]。可想,方士们不仅奏上五德终始说,也宣扬“受命然后得封禅”之说。至西汉初,定德改制和封禅等祭典仍由方士阶层主导。文帝依方士新坦平之言举行改正朔及谋议封禅[34],新坦平由于“人有上书告新坦平所言气神事皆诈”不久被诛杀,于是文帝“怠于改正朔服色神明之事”[35]。从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文帝时“改正朔服色”及“神明之事”由方士新坦平主导,所以坦平死后文帝则失去了对这些事的兴趣。至武帝时,在定德改制和封禅等祭典方面,方士们仍然占了主导地位。武帝三十年(太初元年),汉定土德,举行改制[36],当时此事由唐都等方士主持,《史记·历书》载:“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闳运算转历,然后日辰之度与夏正同。乃改元,更官号,封泰山。”[37]中国古代定德改制的
中,历法方面的研究,与阴阳五行的数术有关,也是一个难度最大的
。方士承接驺衍以来的五德主运之术,并是天文、星占、历法、祀神的专家,于是皇朝的定德改制及封禅
不能不由方士阶层主导。
武帝以来,方士阶层,在两汉
、社会及学术上,都有十分明显的活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汉时期数术、方技一类,并不是人们通常假设的那样以民间为中心流行的低级学术,著名方术之士常带着数以千计的门生,包括士大夫及位居三公的官僚。东汉杨厚“修黄老,教授门生,上名录者三千余人”[38],郎颉“延致学徒常数百人”[39],苏子训“士大夫皆承风向慕之。……,其追逐观者常有千数。既到京师,公卿以下候之者,坐上恒数百人,皆为设酒脯,终日不匮。”[40]等等。很显然,当时在社会上层方士形成了绝不可忽视的学术势力。
《汉书·艺文志》有《数术略》和《方技略》,其中《数术略》包含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方技略》包含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这些方技和数术通称为“方术”。数术以知天命、占吉凶为主;方技以治死生、保性命为主,它们虽有探究天道和主治生命的不同,则有分不开的关系,方士们依“气”、“阴阳”、“五行”等范畴探窥贯穿天道运行的秩序和人间生命的奥秘一串的普遍原理,乃因阴阳五行的自然哲学。两汉方士们,以阴阳五行
的自然哲学的范踌为基础,提倡自然主义的天命观。他们认为天地、人世和生命本是一个有机的和谐的整体,从而提出天、地、人三合为一的宇宙统一模式,所以“受命”的关键就在于与天道运行的秩序相符的“定德”和“改制”的实行,这显然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在秦汉的继承和进一步发挥。
六、简论阴阳五行说对易学发展的影响
过去,古人相信圣人观照天地万物之象以作《易》,以《系辞传》的说法为代表:“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传》又以为“阴阳”的运动是《易》义之核心,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不过,随着近代易学研究的进展,许多学者怀疑传统说法,从考古学、文字学、哲学等的角度,对《易》八卦的起源重新提出了
有据、有理的论证,于是我们已经从圣人作八卦的旧说摆脱出来。至于《易》八卦的产生与“阴阳”观念的关系的问题,虽然也有不少学者主张二者早已有关,则尚未有一致的意见,乃因有关史料的缺乏。
《易经》经文并无“阴阳”二字,但从文献
上看,《易》与阴阳概念的结合,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庄子·天下》述及儒家六礼时,云“《易》以道阴阳”。“阴阳”二字,在文字学上,原是分别指云蔽日而暗及太阳之明照而言。[41]至春秋时期,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以为万物由阴阳二气构成,于是“阴阳”才成为重要哲学范畴,而其对《易》的解释也起了很大的影响。
至于《易》与五行说的结合,在一些出土文献上有迹可见。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与竹简,其中与《易》有关的作品,除《系辞》外,也有《二三子问》、《易之义》、《要》(以下称“帛书《易传》”),释文已经公布[43]。这些出土
包含了与五行有关的记述,如下:
圣人之立正(政)也,必尊天而敬众,理顺五行,天地无困,民口不渗(?),甘露时雨聚降,剽(飘)风苦雨不至,民心相赐以寿,故曰“番(蕃)庶”。
德与天道始,必顺五行,其孙贵而宗不铖(?灭)。(以上《二三子问》)
五行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用,不可学者也,唯其人而已矣。(《易之义》)
故明君不时不宿,不日不月,不卜不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地之也,此谓《易》道。故《易》又(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又(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之称也,故要之以上下。又(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勿(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故《易》之为书也,一类不足以亟(极)之,变以备其请(情)者也,故谓之《易》。(《要》)
以上所引
中,就明显把“五行”视为天地运行的规律,强调“理顺五行”、“必顺五行”,特别是《要》使“阴阳”配于“天道”;又使“五行”配于“地道”,二者与“人道”、“四时之变”一起构成“《易》道”。有的学者根据《要》篇“水、火、金、土、木”的五行排列不合于五行相生或五行相胜
,主张“无疑是属于早期的五行观念”、“其
来源肯定早于战国末年”[44]。不过,关于马王堆帛书《易传》的著作年代,最可靠的证据是这些书的抄写年代,约在自汉高祖刘邦至文帝初年左右。[45]从此可推知,马王堆帛书《易传》所反映的阴阳、五行观念是战国后叶至西汉初的易学
的表现。实际上,在帛书《易传》中,不难发现战国末
的痕迹。
帛书《易传》皆依托孔子而言《易》义,但《二三子问》却提到“黄帝四辅,尧立三卿”,揭示着它已经受到推崇黄帝的
风潮的影响。战国末至汉初,盛行黄老学与数术、方技,这是大家所共识的。马王堆汉墓中所出土的既包含《黄帝四经》等黄老学著作,以及众多数术、方技书。这说明当时《易》、黄老、方术是兼学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黄何,习道论于黄子。”[46]唐都是汉初著名方士,善于天文、历法的数术,司马谈从唐都学天官外,也
《易》与黄老。这显然是汉初有兼学《易》、黄老、方术的风潮的一个明证。我们在《易之义》一文中,也可以看到黄老、方术与易学相结合的一个例子:
《易》之义谁(唯)阴与阳,六画而咸章。曲句焉柔,正直焉刚。六刚无柔,是谓太阳,此[天之义也。]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方。六柔无刚,此地之义矣。天地相卫(率),气味相取,阴阳流刑(形),刚柔成口。万物莫不欲长生而(亚)恶死,会心者而台(以)作《易》,和之至]也。
引文以阴阳为《易》的要旨,把“天”、“地”分别相应于阳阴二气。而且“天地相卫(率),气味相取,阴阳流刑(形),刚柔成口”一段,说明阴阳二气的调和,这与《黄帝四经》中《观》的“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行法循[道),[是为]牡牝。牡牝相求,会刚与柔。柔刚相成,牡牝若形”吻合,就是明显地继承和发挥《老子》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
的。此外,“万物莫不欲长生而(亚)恶死,会心者而台(以)作《易》”一段揭示《易》与
“长生而恶死”有关。的确,这是从方技的角度来解《易》的。
由以上简单地所述可见,易学早巳吸取阴阳五行的数术,以及黄老、方技
。引人注目的就是,马王堆帛黄老书与方技书中,对“阴阳”的描述是十分普遍,却看不到五行学说的痕迹。除帛书《易传》外,一些数术之类书仅有与“五行”有关的内容,例《五星占》主要是关于岁星(木星)、营惑(火星)、填星(土星)、太白(金星)、辰星(水星)等五大行星的叙述和记录,即一部与天文、历法、星占有关的数术书。古人对五大行星运行的规律进行系统的观测和记录,正因为他们相信星象的变化是天命的表现的缘故。“五星”即“五行”的象征,《史记·天官书》记载:“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日甲。”’、“察刚气以处荧惑。曰:‘南方火,主夏,日丙丁。”’、“历斗之会以定填星之位。曰:‘中央土,主季夏,日戊己,黄帝,主德,女主象也。”’、“察月行以处位太白。曰:‘西方,秋,日庚辛、主杀。”’、“察日辰之会,以治辰星之位。曰:‘北方水,太阴之精,主冬,日壬癸。”’[47]
根据以上所述,自战国末至汉初,黄老、方技学与邹衍以来的阴阳五行说并未彻底合流。然而,易学早就吸取自阴阳五行之气运动的角度来说明自然规律以及人事的吉凶的数术观念,这是由于二者本来就有着不可***的联系的。《易经》原是古代的占算书,确无可疑。但它不仅有占卜吉凶的功效,也被视为讲天道的书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记载史墨的说话:“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侯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壮’,天之道也。”大壮卦是由震上、乾下所组成。《象》云:“雷在天上,大壮。”在《周易》一书中,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八卦与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分别相应的观点,主要见于《象》。学者一般认为《象》形成于战国后期[48],但自史墨所说的“雷乘
乾曰‘大壮’”一句可以看到,在春秋时期已有《易》八卦与八种自然物相应的看法。很显然,当时易学已经具有将自然现象同人事联系起来考察的传统,后来,这种解《易》倾向被发展为象数易思潮。史墨引《诗经》的“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二句,以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道理,也以为《易·大壮卦》表现这种道理,称之“天之道”。这明显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的表现。
“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是贯穿易学、道家、方术的,揭示着它们之间有互相联系的脉络。实际上,《易》是老子哲学的主要来源之一,而老子的哲学再影响到《易传》
的形成,《易》、老二者之间确有互相吸收,互为发扬的关系。[49]与此相同,《易》与阴阳五行的数术也有互相吸收,互为发扬的关系。《易》本来就是属于数术之类的书,其对数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而后来的帛书《易传》又大量地吸取和发挥阴阳五行的数术
,并不偶然。至汉代,阴阳五行说成为易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京氏易传》、《易纬》等著作中,进—步发展了以阴阳五行解《易》的
,对后世影响甚大。
注释:
[1]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筒》,文物出版社,1998年。
[2]李学勤,《从简帛佚籍五行谈到大学》,孔子研究,1098(3),
[3]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1998年第2版,第91页。
[4]李学勤,同上书。
[5]《史记·孟子苟卿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7册,第2344页。
[6]同上。
[7]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校订版,第521页
[8]同上书。
[9]金忠烈,《中国哲学史》第一卷,艺
院,汉城,1994年。
[10]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
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
[11]唐君毅,同上·书,第562页。
[12]陈来,同上书,第193页。
[13]《孟子·公孙丑上》。
[14](孟子·离娄上》。
[15]《荀子·强国》。
[16]《孟子·离娄上》
[17)《荀子,王制》。
[18]薄树人主编,(中国天
史》,(台湾)文津出版,1995年,第162页。
[19]星聚现象,一次是公元前1953年2月每日拂晓前发生在二—卜八宿中营室(双鱼座);另一次是公元前1576年
12月发生在尾一箕(天蝎、人马座);其次是公元前1059年5月末的每日傍晚发生在舆鬼(巨蟹座)。这些星
聚现象发生的时期,与夏、商、周三代的政权替代的时期相一致。参见班大力,(天命和五行交替
中的占
星学起源),载(中国古代四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20](中国天
史),第163页。
[21l同上书。
[22](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点校本第6册,第1734页。
[23](史记,天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册,第1342页。
[24l(汉书·艺文志),第1769页。
[25]同上书。
[26]引文中,“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的记述与“驺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
上之方士传其术”的记述相应,可见奏上终始五德之运的齐人就是“传其术”的方士之一。
[27](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
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
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母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
赦。”(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册,第237页)《史记·封禅书》也载:“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
龙地蚓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白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
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卜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
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册,第1366页)
[28]《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册,第1367页。
[29]这里,“八神”指天、地、兵、阴、阳、月、。B、四时之神,而它们享受祭祀之地也集中在山东半岛一隅的地方。《史
记·封禅书》载:“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事见《汉书·郊事志》,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册,
第1258页。(事见汉书·郊事志》,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册,第1258页。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
时。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茁南郊山下者。二日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于
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峙’;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圜丘云。三日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
西境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日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并渤海。七日日主,祠成
山。成山斗人海,最居齐东北隅,以迎日出云。/kW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方,盖岁之所始。皆各用一
牢具祠,而巫祝所损益,洼币杂异焉。”(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册,第1367—1368页)从“其祀绝莫知起时”一句
可以获知,八神的祭祀不是由齐官方举行的,则是齐方士相传的祭典。后来,成帝据儒生匡衡等言罢出方术
系统的祠庙时,包含着八神祠。可见,八神的祭祀属于方土祭祀系统。(事见《汉书·郊事志),中华书局点校
本第4册,第1258页)
[30]同上书,第1370页。
[31]《史记·孟子荀卿传》
[32]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册,第254页。
[33]见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册,第1368页。
[34](史记·封禅书)载:“其明年,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上,言‘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若人冠绝焉。或曰东北神
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应’。于是作渭阳五帝庙,同宇,帝一殿,面各五门,各
如其帝色。祠所用及仪亦如雍五峙。夏四月,文帝亲拜霸渭之会,以郊见渭阳五帝。五帝庙南临渭,北穿蒲
池沟水,权火举而祠,若光辉然属天焉。于是贵平上大夫,赐累千金。而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谋议巡
狩封禅事。……平又言‘臣候日在中’。居顷之,日却腹中。于是,始更以十七年为元年,令天下大醑”(中华
书局点校本第4册,第1381—1383页)
[35]同上书,第1383页。
[36]《史记·武帝本纪》:“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上黄,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因为太初元年。”(中华书局点
校本第2册,第483页)
[37]《史记·历书》系此一直说:“因诏御吏曰:‘……,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年名“焉
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册,第1260页)。可见,方士唐
都,·不仅参予武帝三十年的定德改制和封禅,并占了主导地位。又参见上注。
[38]《后汉书·杨厚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4册,第1047—1050页。
[39]《后汉书·郎凯颉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4册,第1053页。
[40]《后汉书·方术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0册,第2745页。
[41]邝芷人,《阴阳五行及其体系》,(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第8页。
[42]《老子》四十二章。
[43]陈松长、廖名春,《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
[44]廖明春,《帛书(要)简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1993年,第203、204页。
[45]晓菡,《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概述》,《文物》1974年第9期。
[46]《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0册,第3288页。
[47]《史记·天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册,第1312-1327页。
[48]朱伯昆,《易学哲学史》第一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47页。
[49]参见许抗生,《略谈帛书{老子)与帛书(易传:系辞)》,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1993年。
( Fri, 11 Jun 2010 11:02:27 +0800 )
Description:
梁老师复调与和声第一学期试题样式[原创]
梁老师复调与和声第一学期试题样式[原创] 《复调与和声》试题卷(1—— 页)
一、 复调分析(20分)
1、标出题号:用公式、并用文字回答出以下 ‘可转位对位’各题是‘几度复对位’?
(1)
(2)
2、标出题号:分别辨识以下题各是‘支声’‘衬托’‘并置’‘性格’的哪种复调对比?
(1)
(2)
二、和声分析(20分)
1、高师钢教1p. 页车尔尼599之 (要求:在卷面上自己‘划直线在直线上划出与曲谱要求相应的小节、标出4、8、16、20等小节位置’在‘小节的相应位置上写出和弦标记’。)
2、根据所给的四部和声题标出和弦(要求:与上题相同。)
三、四部和声作题(60分)
1、 ( Thu, 10 Jun 2010 14:08:17 +0800 )
Description:
梁老师曲式分析复习2010一学期图式与说明要求[原创]
曲式图式及说明
[要求:根据题后《附录乐谱》写出曲式的‘完全结构图式’及说明。
1、 图式需写出:
(1)‘拍子’、‘调式’;
(2)‘各个句式’及附属结构的小节数、终止和声;
(3)次级结构和整体结构的起止小节及称谓;
(4)除单声、主调以外的‘复调’某种手法,如存在应在图式中具体标示在起止小节位置上、并附简明文字;若没有,可不标。
2、说明:根据乐谱及分析,按以下序号标明先后,回答所提问题;若没有,可不答。
(1)整体是何种对比与统一特点的曲式?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起止小节、调性,又各具有何种特点?
(2)全曲应用了哪些体裁?各个段落之间的主题是怎样的关系?
(3)全曲贯穿了怎样的情感内容?应用了哪些有特点的调式、和声、织体和伴奏音形、等等来表现?乐曲的高点、高潮位置在多少小节?
(4)全曲是如何获得对比与统一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Thu, 10 Jun 2010 04:59:47 +0800 )
Description:
目录[显示]
  shízhì
  [e ence]
  意思: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本质;事物、论点或问题的实在内容。 闻一多 《说舞》:“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二:“要紧的不是名词,而是实质。”
  实质 Virtuality 2009
  导演: 彼得·伯格
  主演: 尼科拉·考斯特-瓦尔多Jose Pablo Cantillo里奇·柯斯特
  制片国家/地区:
  类型:
  语言:
  片长: 87分钟
  版本: DVD版
  又名: 虚空
  上映日期:
剧情介绍
  这部由环球公司(Universal)拍摄、Ronald D. Moore、Gail Berman 及 Lloyd Braun制片的太空科幻作品,将描述地球人的首艘星际飞船--"旅行车"号。船上12名宇航员(算上船载计算机为13人)将展开为期十年的宇宙探索旅行,目的地是一个遥远的恒星系。为了帮助船员们克服长途旅行的无聊感,让他们精力集中,美国航空航天局在船上***了一台先进的虚拟现实装置。这台有趣的设备允许船员们以任何虚拟身份进入任何虚拟世界进行冒险。这项计划一开始完美无缺,直到系统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神秘的 "缺陷"。
  "故事的主题是:你弄不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为了活命,你只能逃跑。但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活呢?" 环球公司媒体创作室的主席 Katherine Pope 如是说。
开放分类:
] “实质”相关词条:
“实质”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
1.su tance; the e ence
( Thu, 10 Jun 2010 04:48:37 +0800 )
Description:
目录[隐藏]
基本信息
  词目:内容
  拼音:nèi róng
  解释:
  1.物件里面所
的东西。
  2.
内部所含的
  3.
名词。指事物
  与"形式"相对。世界上任何事物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对内容的发展起有力的促进作用。内容和形式是
的统一。
  英文解释:
  gut; content; lining; detail meat; content viscu internal; su tance; be of ; content ; subject matter; content; su tance; 1.content the matter; meat; subject matter ; content/su tance/detail i ues
网络术语:
  内容 content 一种
术语,指的是网页上的文字和图片。
经常依赖内容的优化,因此搜索引擎能够更加容易为搜索请求找到相关网页。
详细释义
  基本解释:
  [content u tance] 事物所包含的实质性事物
  图画之内容。——
《图画》
  详细解释:
  1. 物件里面所包容的东西。
《而已集·再谈香港》:“检查员的脸是青色的……他只将箱子的内容倒出,翻搅一通。”
《北伐途次》二二:“那个钱包是皮制的,已经很旧了,当着众人面前我替他打开来,从那里面取出的内容是:--两个铜板和两张当票。”
  2. 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
《韦护》第二章四:“他一天天的感出这些文学巨著内容的伟大。” 阿英 《晚清小说史》第三章:“﹝《冷眼观》﹞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类似,首回说明本书内容,都是‘旧社会的怪事’。”
  3. 哲学名词。指事物内在因素的总和。与“形式”相对。世界上任何事物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对内容的发展起有力的促进作用。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
扩展阅读:
1.[参考词典]:汉语大词典
2.[参考词典]:汉英综合大词典 汉英综合科技大辞典 汉英综合大词典 汉英法学大词典 汉英经贸大词典 汉英航海大词典
开放分类:
] “内容”相关词条:
“内容”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
1.content the matter; meat; subject matter
( Thu, 10 Jun 2010 04:33:06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形式
目录[隐藏]
词语解释
基本信息
  词目:形式
  拼音:xíng shì
  基本解释
  [form] 某物的样子和构造,区别于该物构成的材料
  纯以形式。——
《图画》
  形式笔势以外
详细解释
  1. 外形。
  《
·颜延之传》:“及 建武 即位,又铸 孝建 四铢,所铸钱形式薄小,输廓不成。”
  2. 对内容而言,指事物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方式。
《中国歌谣·歌谣的修辞》:“大约拟人是先有的形式,拟物则系转变,已是艺术的关系多了。”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3. 犹言表象。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所谓奴隶者,岂徒以形式言邪?”
《一年来的谈判及前途》:“抗战八年中, 蒋 对***无论在形式上本质上,都不是放在平等的地位。”
基本含义
  古希腊
曾使用过的哲学概念。
﹐F.沿用它并赋予新的内容﹐指称事物的内在结构或规律。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形式﹑
都是实体﹐有时甚至说只有形式才是实体。培根则认为物质性的事物才是实体﹐形式则是物质的结构。他坚持形式与事物的性质不可分。他在《
》中明确指出﹕形式“不是别的﹐正是支配和构造简单性质的那些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规定性”。他认为形式是物体性质的内在基础和根据﹐是物质内部所固有的﹑活生生的﹑本质的力量。物质之所以具有自己的个性﹐形成各种特殊的差异﹐都是由於物质内部所固有的本质力量﹐即形式所决定的。人们只要认识和掌握了形式﹐就可以在极不相同的实体中抓住自然的统一性﹐就可以在认识上获得真理﹐在行动上得到自由。他把发现和认识形式看作是人类认识的目的。
内容与形式
  :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内容包括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运动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内容与形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英语相关
  形式
  [
] [xing shi]
  form ; shape ; a style
  a formality ; for a earance ' s sake
  相关词组把(资料)改录成另一种形式;把...译成文字;译
  tra cribe
  【语】准
,动词的非谓语形式(指
  verbal
  【语】动词的主要形式
  the principal forms of the verb
  【语】
(形式)
  plurality
  古典之语风或形式
  cla icalism
  混穿式(指混穿式样或长短不同服装的流行穿戴形式)
  layered look
  【语】缩短,缩约;缩短形,缩约形式
  contraction
  比较(此用法今已废,但其缩略形式 cf .作"参看","试比较"解,现仍通用)
  confer
  内阁制 (源于 18 世纪初的英国. 与总统制的
形式相对, 内阁总揽
权力并对
负责.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 故又称为
或议会内阁制)
  cabinet system
  【语】屈折变化;屈折形式
  inflection
  art forms ; forms of art
  (
文件)措辞相同的;(外交行动)形式相同的
  identic
  【语】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verbid
  【动】(大概出卵后第一期之)甲壳类动物之一幼虫形式
  nauplius
  ( S -)
形式论者;圣餐论者
  sacramentary
  拘泥形式的,拘谨的,刻板的
  formal
  【印】实时
, 即时书籍 (随着
形式而出现的新一代书籍出版形式, 它始终在电脑上产生, 不同于在印刷厂出版的书籍)
  i tant book
  (表现)形式;体现,具体化
  shape
  【音】(奏鸣曲形式的)再现部
  reprise , recapitulation
  【律】形式
   ecies
  (
上之)
  Pharisaism
  (文艺作品的)改编形式;改写本;经改编的乐曲
  version
  软偷 (最常见的软件盗版形式)
  softlifting
  以...的形式
  in the form of
开放分类:
“形式”相关词条:
“形式”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
1.form; shape; a style
2.a formality; for a earance's sake
( Thu, 10 Jun 2010 02:48:53 +0800 )
Description:
转载:孤帆远影博友"掌握这些电脑知识你可以牛很多"
2009-12-24 20:05:55 阅读28 评论11 字号:大中小
一.找回误删并清除了回收站的文档 步骤: 1、单击“开始——运行,然后输入regedit (打开注册表) 2、依次展开:HEKEY——LOCAL——MACHIM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NAMESPACE 在左边空白外点击“新建”,选择:“主键”,把它命名为“645FFO40——5081——101B——9F08——00AA002F954E” 再把右边的“默认”的主键的键值设为“回收站”,然后退出注册表。就OK啦。 3、要重启你的计算机。 只要你机器没有运行过磁盘整理。系统完好.任何时候的文件都可以找回来。 稽查局就是用这种方法在公司电脑里查到了销售清单,才发现我们偷税的)
二 .最简单的隐藏文件夹方法(别人绝对找不到) 隐藏的方法如下: eg:现需隐藏e盘bak目录下的tools文件夹e:\bak\tools 运行:cmd 键入:attri a h r e:\bak\tools 然后,你再进去看e盘bak目录下,是否还有tools这个文件夹! 这样就做到了真正的隐藏,不管你是否显示隐藏文件,此文件夹都看不见 自己需要访问的时候怎么办? 打开我的电脑---键入e:\bak\tools就可以直接进入,条件是,你必须要记得自己的隐藏文件夹名(切记) 现在需要取消该隐藏文件夹,命令如下: 运行:cmd 键入:attri -a - -h -r e:\bak\tools 进入e盘bak目录下,会发现tools文件夹显示出来了 如果你想要真正隐藏文件夹,还是按上面说的比较保险。 (至于放什么,放在哪就是你的问题了,千万别说我把你教坏哦) PS:“隐藏文件”方法有点实用,采用此方法隐藏后,只要在“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前的√除掉-确定,隐藏的文件将被显示出来。 真正防止别人阅览的好方法是借助软件设密码加密。(在此向指点本菜鸟的同志致敬!~) 三.防止别人趁你不在的时候开你的电脑 @ color 4f @echo off echo 删除计算机的C盘的所有文件...... ing - 2 127.1&am gt ul echo 已删除完毕 echo. echo 删除计算机的D盘的所有文件...... ing - 2 127.1&am gt ul echo 已删除完毕 echo. echo. echo 删除计算机的E盘的所有文件...... ing - 2 127.1&am gt ul echo 已删除完毕 @ color echo. echo. ========================================= echo. 木马制造者:***(当然是保密啦) o(∩_∩)o... echo. ========================================= echo. 系统60秒后自动重启,干脆直接把XP***盘放进去吧...... echo. 这是一个木马程序......所有资料已经传到 *****@163.com hutdow /r /t 60 echo echo. echo. echo. 没有时间了.我要闪了..88, 装好系统后我再联系你哈。。 ause ---------------------------------------------------------------------- -------------- 请把以上内容保存为123.bat添加到启动项里。 ———————————————————————————— 虽然是个恶作剧,不过还是很有用的,比如防止别人趁你不在的时候打开你的电脑,肯定会被吓到。o(∩_∩)o... 这个程序终止的方法是 开始——运行——shutdow -a 四.腾讯2008QQ里的10个“隐藏表情” QQ2008 全新功能--十个“隐藏表情”,只要打出这十个隐藏的词汇,就可以出现相应的特殊表情.贺岁版以后就都有这个表情。其实这几个词汇,全都现成保存在QQ2008程序里面, 在聊天窗口输入快捷键: /08奥运我要中国红 在聊天窗口输入快捷键: /密码保护就是不抛弃不放弃 在聊天窗口输入快捷键: /我顶你个贴 在聊天窗口输入快捷键: /过春节 在聊天窗口输入快捷键: /08红人非你莫鼠 在聊天窗口输入快捷键: /群里你不是一个人 在聊天窗口输入快捷键: /RPWT 在聊天窗口输入快捷键: /新春佳节 在聊天窗口输入快捷键: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在聊天窗口输入快捷键: /我是会员我最和谐最强大 五.教你建立一个别人不能碰触的无敌文件夹 教大家建立一个别人既无法进入又无法删除的文件夹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自己的一些隐私文件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情况吧,怎么解决呢?隐藏起来?换个名字?或者加密?这些办法都可以办到,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建立一个别人既不能进入又不能删除的文件夹,把自己的隐私文件放进去,别人就看不到啦,下面讲讲 如何实现,很简单的。^_^ 第一步:在运行中输入cmd,回车,打开命令行窗口 第二步:在命令行窗口中切换到想要建立文件夹的硬盘分区,如D盘 第三步:输入MD123..\回车,注意文件夹名后有2个小数点OK,搞定,看看你的D盘下面是不是多了一个名为123.的文件夹了?它是既不 能进入又不能被删除的!不信你就试试看吧^_^ 那么,如果自己想删除或者进入这个文件夹,又应该如何操作呢?同样也很简单。 如果想删除,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rd123..\回车,即可删除,当然删除前请确认里面的文件都是不需要的,不要删错了,呵呵。如果想进入,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startd:\123..\(注意这里一定要是文件夹的绝对路径,否则无法打开即可打开此文件夹,你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把不想让别人看到的资料放进去啦! 通常放在这里面的都是不太方便让人看到的,因为自己看都不太方便) 六.个性化把你的名字刻在IE上 正常我们看到IE浏览器,一直以来的都是微软的那串英文字母,我们修改台头 Title来个性化一点 呵呵 打开注册表(运行 regedit)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 在里面添加字符串值“Window Title” 例如: am quot;Window Title=丄.諦 我写的是:恭喜发财、大吉大利、龙马精神、四季平安、招财进宝、美女如云,哇哈哈哈……结果发现写不下) 七.教你让一台电脑只能上允许的QQ 简单的说就是叫你本机电脑只能上你想上的QQ ,别人的全部上不了(. 不要错了步骤 首选,将自己的QQ号码登录一次(意思是说,登陆QQ的框框中只有你一个人的QQ号),必须做这一步,否则经过下面的操作后,连你自己也不能使用QQ了。然后打开QQ***目录,把其他人的QQ号都删掉,在***目录中找到“WizardCtrl.dll”(动态链接库文件),将该文件删除或者移动到其他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