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凯莉根根既然成了人类!那头发为什么还这么硬?

[永恒的经典 《星际争霸》历史回顾]

1991年,两名美国加州大学的毕业生迈克莫怀米(Mike morhaime)和艾伦阿德汗(Allen adham)共同创建了一家名为silicon & synapse(硅与神经键)的小公司。最开始,他们只帮其他工作室制作游戏端口。后来又开发了《疯狂赛车》和《失落的维京人》等游戏。而《摇滚》和《丢失的海盗》两款RPM游戏也出他们之手,并成为了美国第一个被移值到日本超级任天堂的游戏。

synapse被当时知名的游戏发行公司Davidson&Associates以1000万美金收购。同年,包括程序员、设计员、绘图员和音响师在内仅有的15名员工,隆重推出了惊世力作RTS游戏《魔兽争霸:人类和兽人》,并且第一次在自己的产品包装盒上贴出了“Blizzard”的标签,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暴雪。在当时,游戏公司开发一款游戏并不像现在需要高额的费用,但回报却很是丰厚。一款《魔兽争霸:人类和兽人》就赚足了再生产的资本。一年之后,暴雪趁热打铁又推出了续作《魔兽争霸II》,名噪一时。

自《魔兽争霸II》上市之后,人类与兽族交战的响声随处可见,销量自然十分可观。而暴雪尝到甜头之后自然不愿止步不前,他们认为《魔兽争霸》系列已经成功地开启RTS游戏的纪元,公司内部早有继续拓展RTS游戏市场的打算。

1995年,暴雪开始着手《星际争霸》的开发。游戏开发当初,设计者沿用了《魔兽争霸II》的引擎,并首先在1996年的电子娱乐大会上公开展示。事实上,展示之后玩家对这款游戏评价并不高,被嘲笑为“太空中的魔兽争霸”。不过暴雪并未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做好这款游戏的决心。整个游戏被重新设计,并将重点放到不同种族的差异上。一年之后,新版本重新推出,此时玩家对游戏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正面评价也与日俱增。

游戏名称:星际争霸(StarCraft)
发行厂商:暴雪娱乐(Blizzard)
发行日期:1998年4月5日

时至1998年,此时的暴雪已非当年的毛头小伙,几年的磨砺早已家大业大,这也为《星际争霸》正式版的推出积攒了雄厚的能量。同年4月5日,暴雪继《魔兽争霸II》之后正式发布《星际争霸》,也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版本。游戏上市之前,暴雪准备了100万套,而刚一露面就被各地玩家相继追捧,三个月内便销售一空。

《星际争霸》并没有延续上一款游戏人类与兽人的故事,转而将游戏的背景架构在太空争霸之上。在人类殖民到宇宙各地之后,随着环境的差异,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文化型态。不过人类好斗的本性依然不改,许多殖民者都怀有向外扩张的企图。于是一场星间各种族之间的战争就在所难免了。游戏***设定了人类、神族和虫族三个种族,玩者可以从三个不同的种族当中选择其一来进行剧情模式的游戏,最终的目标当然就是要并吞其他两个强权。

另外,和《魔兽争霸II》一样,每个种族都拥有特殊的作战兵种位和科技建筑,各个种族之间能力也大不相同,不过种族之间的平衡性却相当出色。每个种族都有其自己的剧情模式,刚上手的玩家不但可以欣赏剧情的发展,还可以利用玩剧情模式的机会,探索该族各部队单位的使用方法,以利于以后和其他玩者之间的对抗。在网络对战方面,最多可以有八位玩家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的方式来共襄盛举。玩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连上暴雪的网络对战服务器

测试设置:CPU单项测试中,为了对比CPU之间的差异,所以游戏设定为分辨率,整体画质设置为“中”,其中取决于CPU性能的反射、效果、物理性以及影片四个选项设置为“打开”或者“超高”。综合性能测试部分选取分辨率,超高画质。

软硬件***完成以后,正确的测试方法是:开机进入到桌面上以后,待系统准备就绪后,才开始运行测试(关闭UAC、屏幕保护程序、系统还原、自动更新等对测试得分有干扰的系统任务)。所有测试项目都运行三遍,在测试成绩稳定、可靠的情况下,我们以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为准。

[八款处理器齐上阵之CPU单项对比测试]


CPU单项性能测试结果

在将四项由CPU性能决定的选项开至最大之后,不同CPU之间的差别增大。高端的i7 920和I5 750分数高达163帧,双核CPU则普遍在90-110帧之间。Intel方面,i7 920的配置虽然比i5更高,但是表现基本一致。32nm的i3虽然只是双核心,缓存也只有4M,但是整体帧数并不落后很多。

AMD方面,以X3 435和X4 630来看,虽然630的频率更低,但是其帧数要比三核的还要高4帧。羿龙II处理器比速龙II多出6MB的三级缓存,即便是扣除频率的影响,其最低帧明显高出速龙II处理器,也比Intel的处理器要高,不过整体性能上要落后。

[八款处理器齐上阵之综合性能对比测试]

CPU单项测试中画质设置的很低,实际游戏中玩家大都会以高或者超高画质运行,这项测试更有代表性。此时不同CPU的差别进一步减小,四核CPU并没有领先双核多少,反倒是频率的影响更大些。当然,四核CPU也并非没有用处,高端CPU的缓存通常更大,游戏的最低帧要要比双核更高一些,有助于改善激烈对战中的流畅度。

整体的测试结果来看,《星际2》对CPU的要求与目前的多数游戏类似,仅针对双核优化而多核处理器优化不足,实际游戏中难以带来多少优势,频率高低的影响甚至要超过核心数多寡。玩家选择处理器时除了要注意产品的价格外,选择一款高频双核处理器即可满足《星际2》的要求。

[游戏测试:整合平台篇]

暴雪推出的一系列游戏并非显卡杀手,因此在保持较高画质的同时往往也能兼顾低端机型,《星际争霸2》也不例外。目前的整合平台性能已于低端显卡相仿,那么什么样的整合平台能够基本满足玩家的游戏要求呢?

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整合平台包括790GX、785G以及Intel的G45、G41,AMD的显卡是集成在主板上的,Intel新一代整合平台则是设计在CPU内,由于手头暂时没有上代Intel集成主板,此次的整合平台测试我们就选定了790GX、785G以及G6950、I3-530,其中Intel的集显源自G45中的GMA HD架构,只是频率较高,对G45、G41平台仍有一定的参考性。

测试配置方面,AMD的集显配的是速龙II X2 250处理器,Intel已经是CPU、GPU二合一,可以说GPU就是CPU,四套平台都搭配了2x 1GB DDR3内存,游戏画质设为中等。具体测试平台如下:

测试设置:考虑到集成平台显卡的性能,游戏分辨率设定为:和,中等画质。

同样软硬件***完成以后,正确的测试方法是:开机进入到桌面上以后,待系统准备就绪后,才开始运行测试(关闭UAC、屏幕保护程序、系统还原、自动更新等对测试得分有干扰的系统任务)。所有测试项目都运行三遍,在测试成绩稳定、可靠的情况下,我们以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为准。

[集成显卡也能玩 整合平台对比测试]

在分辨率,790GX主板凭借更高频率和规格能够保持28帧左右的速度,对于RTS游戏来说已经合格,785G频率略低,22帧的速度勉强可以接受。Intel的整合平台则没有如此实力,即便是频率最高、CPU性能更强的i3-530也只有18帧,G6950更是低至14帧,难以胜任游戏要求。

分辨率提高至能够让人基本接受的只有790GX,平均帧速有20帧,16帧的最低帧也不会很卡,其余三款平台则无法让人接受,尤其是Intel的集显,10帧的速度已经让人失去了对战的兴趣。

整合平台的测试也与目前整合主板的热售情况相符,侧重游戏、影音娱乐的用户更适合选择AMD的整合平台,Intel的整合平台在游戏性能上尚不能与AMD相抗衡。

从12年前的《星际争霸》历史发展、背景、剧情回顾,到12年后的《星际争霸2》游戏体验、显卡测试、处理器测试、整合平台测试,文章用两万余字为您介绍了上面的点点滴滴,只想为您在《星际争霸2》到来之际尽些绵薄之力。

不管是怀揣着何种心情,我们终于迎来了《星际争霸2》。出色的画质、恢宏的音乐、全新的操控界面、详尽的设置选项、人性化的帮助菜单,十二年后的耳目一新着实让我们欣喜。而正当我们准备欢呼雀跃的时候,暴雪一句“《星际争霸2》不再支持局域网对战”让众多苦等的玩家从头凉到了脚。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十二年后的今天互联网已成大势,许多游戏早已纳入其中,从这款游戏宣布取消局域网对战的那一刻起,《星际争霸2》就注定要不同于前辈,走向一个全新的道路。它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着今后暴雪RTS游戏的发展方向,还牵动着大批玩家的心。暴雪这一举措究竟是对是错,是黑是白,《星际争霸2》又能否超越前作,我们拭目以待。

集显也能玩 《星际2》要求不高

不管如何,《星际争霸2》以怎样的姿态问世,我们决定不了。但既然它来到玩家眼前,还是能吸引大批玩家的热情,而玩家最关心的还是自己手头的家伙能否玩的转。虽然我们测试的是Beta版本,但游戏应该与正式版没有太大差别,而测试阶段也主要是为了修正平衡性问题。从上面的测试结果来看,主流的独显应付这款游戏都不费力,而稍强一点的集显平台,想玩转《星际2》也并非难事。

多核处理器优化不足 频率定胜负

从处理器对比测试结果来看,《星际2》和大多数游戏一样,都只对双核处理器优化较好,而多核处理器则优化不足。二者相比,多核处理器在实际游戏中难以带来多少优势,频率高低的影响甚至要超过核心数多寡。所以小编在这里也建议玩家选购买处理器时,在考虑性价比的同时,选择一款高频双核处理器即可满足《星际2》的要求。

至此,我们驱动之家评测组对《星际争霸2》的评测就到此结束了,偏颇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广大玩家朋友批评指正。

和往常不同,小编突然觉得这篇文章的总结应该由数以万计的星际玩家们共同来写,上面区区两万字的评测虽然代表不了什么,却也反映了一个普通星际玩家赤诚的心。可是时间精力有限,测试过程也必不可少,本想在测试版发布之后写个试玩感想,暴雪第一时间就明确表态《星际争霸2》不再支持局域网对战,喜悦夹杂着无奈,还有少许的郁闷,这就是迎来《星际争霸2》后小编本人的深切感受,不知坐在屏幕前的您呢?

[官方高清无码截图(一)] [官方高清无码截图(二)] [官方高清无码截图(三)] [官方高清无码截图(四)] [官方高清无码截图(五)] [官方高清无码截图(六)] [官方高清无码截图(七)] [设计原图及玩家作品(一)] [设计原图及玩家作品(二)] [设计原图及玩家作品(三)] [设计原图及玩家作品(四)] [设计原图及玩家作品(五)] [设计原图及玩家作品(六)]

[设计原图及玩家作品(七)]


玩游戏的应该都知道暴雪(Blizzard)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话吧!~能够代表暴雪游戏女性角色的应该很多人都会选择《星际争霸》中被称为「刀锋女王」的「莎拉·凯丽甘」吧?
▲莎拉·凯丽甘是星际争霸系列的女主角、同时也是星际三势力之一的虫族的女王~由于其故事贯穿整个星际系列,存在感和地位远比暴雪旗下的其他女主角还要高上许多,甚至连暴雪法国分公司的门口都有她的铜像。
而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由一团来自韩国的超专业cosplay团队,所打造的真人版刀锋女王cosplay照和治装过程!
▲这个COSPLAY团的名字叫做「螺旋猫」(Spiral Cats),他们除了拥有许多国际知名的COSER外,还拥有一批超专业的幕后人员,其中包含化妆师和服装设计师等都包含在内,所以他们可以造出远超一般COSER极限的COS装备。
▲利用素型泥制作能配合COSER的模具或装备…
▲这块泥要等一阵子才会干,届时会被拿去做头部的模子。
▲刀锋女王在作品中最出名的,就是她那像是虫脚的头发啦!所以接着要开始打造这些骨头一样的头发。
▲除了要好好雕塑外,每个部份的关节也都要好好的加深上色。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