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8月25号更新2009年12月28封的号,封1年到时候可以解封?

(陕西省省内计划单列市)

”、“夏阳”、“少梁”,陕西省渭南市代管县级市

,位于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隅。

2012年5月25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在韩城市开展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的意见》,明确将韩城市升格为副市厅级行政建制,在不改变现行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财税体制实现完全省直管,同时拥有与设区市等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2015年11月,韩城市被列为

2018年10月,韩城入选 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夏阳、龙门、桢州、少梁
省内计划单列市 [6]
2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
关中盆地东北部,黄河西岸
中原官话-汾河片(秦语)-西河小片-韩城话
、韩城古城、司马迁祠墓、大禹庙、梁带村两周墓葬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花椒之都

夏商属雍州,《书·禹贡》有“龙门,禹贡雍州之城”,“雍州东抵少梁西河”的记载。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传)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称韩(侯)国。

周宣王时,秦仲少子康又受封于梁山,是谓梁(伯)国。春秋间晋灭韩。后秦灭梁为少梁邑。

战国属魏,魏文侯六年(公元前440年)筑城少梁(今少梁村),后属秦。秦惠文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改少梁名为夏阳,后置县。秦属内史;

西汉属左冯翊;王莽始建国改冀亭县;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名夏阳县;

三国时期夏阳属魏雍州冯翊郡,晋仍因之。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夏阳属华州华山郡。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隶同州武乡郡。

隋初废夏阳县入郃阳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韩城县,因原为韩侯封国故名,属冯翊郡。

唐武德三年(620),韩城改属西韩州。八年(625), 将西韩州迁驻于韩城县城,领韩城、

、河西三县。太宗贞观八年(634)废州。肃宗乾元元年(758),改韩城为夏阳,隶河中府。昭宗帝天祜二年(905),更名韩原县。

五代后梁时,属河中府。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复名韩城,隶同州。

北宋时,隶永兴路定国军冯翊郡。金宣宗贞辛右三年(1215)韩城升为桢州,领韩城、合阳二县。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废州为县。至元二年,又复设祯州。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撤祯州,改属同州。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韩城属陕西西安府同州。

清初沿于明制,属陕西西安府同州。雍正十三年(1735),同州升府,韩城始属陕西潼商道同州府。

辛亥革命后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直辖于省。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8年3月24日韩城第二次解放,初属黄龙分区,1949年6月改属

分区。1950年5月改属渭南分区。1956年10月直属省辖。1959年1月

及黄龙县白马滩公社并入韩城。1961年8月15日恢复原建制,属渭南专区。1972年3月专区改名地区,韩城仍为辖区。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1984年1月改为韩城市(县级市),仍属渭南地区。1995年5月渭南地改市以后,属渭南市管辖。

2012年5月,韩城市被列为

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实行副市厅级行政建制,同时拥有与设区市等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韩城位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的前弧东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的复合部位。以东北~西南向的山前大断裂(即韩城大断层)为界,东南面属渭汾地堑,西北面属

台向斜的陕北盆缘褶皱区。构造复杂,矿产丰富,存在着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条件。

韩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深山多为梁状山岭,一般海拔900米以上,韩(城)黄(龙)分界处的大岭海拔1788米,为本市全境最高点。中部浅山区多为黄土丘陵,海拔600~900米。东部黄土台原,一般海拔400~600米,澽水下游川道和黄河滩地,多在海拔400米以下。市南的芝川口海拔357米为全市陆面最低处。境内山原川滩等地貌类型兼有,其中深山和浅山丘陵占总面积的69%。

韩城处于暖温带半干旱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较多。年平均气温13.5℃,≥10℃积温为4626℃。平均年降水量559.7毫米,无霜期208天,日照2436小时,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雨量不均,多集中于7、8、9月份。春夏季易发生干旱,夏季阵雨多、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 辖20个居委会(谭马、董村、三星、坡底、盘乐、赵村、兴盛里、陵北、司马、董村、玉屏山、梅苑、车站、人民路、民德贤、三星、禹明宫、乔南、香山、盘乐社区)、9个村委会(姚庄、相里堡、五星、河渎、周原、留芳、新民、重阳、新农)。

() 辖7个居委会(城古、东营、广场)、17个村委会(英堡、新彭、夏阳、山庄、杜堡、坡头、涧南、北涧西、南涧西、双楼、范村、薛曲、竹 园、晨钟、莲池、

() 辖10个居委会(林皋、东白矾、北庄、龙门(整体搬迁)、渚北、桥南、下峪口、大前、燎原)、10个村委会(

、上白矾、四林、谢村、李村、北潘庄)。

() 辖2个居委会(朝阳社区、康乐社区)、27个村委会(梁山村、张杨沟、杨湾、雷镇村、刘岭村、泗洲庙、窑头村、桑岭村、崖岔、竹园、水草塔、枣庄村、杨家岭、涧东、院子、姚埝、独泉、下桑掌、街子、上桑掌、程洞、赵家山、杨岭、卓立、赵家沟、张山、王峰)。

() 辖34个村委会(东少梁、论功、寺马庄、大鹏村、龙亭、郝庄、白家庄、范家庄、芝北、芝西、芝川、芝东、三甲村、桃李村、启明、北头、北阳、徐村、兴华、南西庄、高门、后窑头、姚家庄、柏香、吕庄、新峰、峰塬、陈村、滩子、西少梁、富村、周村、城南、城北)。

() 辖30个村委会(柳村、寺庄、沟北、坪头、道口梁、楼枝、上庄、史带村、梁带村、解家村、下干谷、白村、东贾、南潘庄、昝村、薛村)。

() 辖25个村委会(东赵、西赵、陶渠、石佛、清水、高家坡、张家庄、寿寺、芝阳、露沉、贺龙、桥头、南英、东英、东弋家原、赵峰、柳村、张庄、王村、马村、冶户沟、弋家源、杨河、庙底、迪庄)。

() 辖14个村委会(五四、明星、共峪、香山(居峰)、东风、火炬、钢铁、柏林、胜利、跃进、板桥、红林、薛峰、王村)。

2016年末全市总户数135085户,户籍总人口401530人,比上年末增加2552人,其中农业人口124547人,城镇人口276983人,其中女性194845人,性别比为106.1(以女性为100,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人口出生率9.7‰,死亡率4.6‰,自然增长率5.1‰。

韩城市是西部百强县(市)之一,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韩城市在“西部百强”的排名由第56位上升到第30位。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增速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高于渭南1.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36.3亿元、增长2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03亿元,增长2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亿元,增长27.7%,增幅位居渭南前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7435元和10135元,同比增长11%和14.5%。

金融业繁荣发达,除八大银行均设有分支机构外,先后引进长安银行、浦发村镇银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5家、贷款担保公司3家。

1980~1989年,即农村实行改革阶段。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陆续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牲口、农具折价归户,农业科学技术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农业物质能量投放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步伐,由传统的“自给型”格局向“商品型”结构发展。农业总产值1979年为5385万元,1989年增加到8023万元。农、林、牧、副、渔各业比重1979年分别为66.75%、8.43%、8.95%、15.94%、0.02%,到1989年变为66%、12.3%、12.7%、8.7%、0.3%。粮食总产从1982年起,一直稳定在7.5万吨以上,1989年高达10.0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花生、西瓜、蔬菜、烤烟、药材等市场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发展很快,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0%。大家畜发展到43802头,其中牛3.68万头,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随着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每人平均生产粮食由1980年的291.45公斤提高到398.85公斤;每人平均生产肉、蛋、奶由1984年的6.9公斤、2.3公斤、0.245公斤分别增长到14.75公斤、5.45公斤、0.98公斤;其他油、菜、各种副食都有显著增加,食品结构正在向优质多样化发展。

农业特色形成椒、果、菜、畜四大主导产业,“大红袍”花椒以粒大、皮厚、色鲜、味浓而驰名中外,年产4000万斤,占到全国的1/6。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优经济林花椒之乡”,2001年成功注册“韩城大红袍花椒”证明商标。

建成西塬、芝阳两大花椒集散市场和重庆菜园坝直销市场。苹果面积稳定在10.2万亩,总产达6.7万吨,产值7770万元,以韩城中鲁果汁公司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 业迅速发展,所产果汁2万余吨。蔬菜面积3.5万亩,其中标准化日光大棚2350座,蔬菜总产9.5万吨,产值2635万元;畜牧业发展较快,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540吨、3530吨、610吨, 畜牧业产值达到5540万元。

能源工业发展迅猛,循环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煤炭、焦化、钢铁、电力等四大支柱产业,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700万吨、500万吨、6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270万

千瓦,中国500强企业、陕西第一、生产能力300万吨的龙门钢铁集团;境内有年产原煤400万吨的陕西韩城煤业公司、总装机240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韩城二电厂、中国500强企业、陕西第一、生产能力300万吨的龙门钢铁集团,以及黄河矿业公司、海燕焦化、中鲁果汁、黑猫炭黑等一大批民营企业,正在建设的年产500万吨焦化企业正在建设之中。

的煤田地质勘探,始于1958年,承担主要勘探任务的是,

,队部设在本市薛曲村,共有职工662人。先后开动钻机8部,具有完全独立的机械修配与运输系统。至1986年,完成各种比例尺的地表地质测量400多平方公里。煤田地质勘探钻孔457个,进尺207982米;

孔69个,进尺30494米,两者合计,钻孔526个,进尺238476米,提交并经批准的各类地质报告有:韩城矿区南部详查报告、韩城矿区北部普查报告,以及石家沟、上峪口、

、桑树坪1号、桑树坪2号、燎原、象山、星火、狮山、下山底、英山、西高渠、桑树坪等井田的14件精查报告。上述各井田,除西高渠外,均集中于矿区的浅部。由于矿区的总体设计多变,除燎原、下峪口、桑树坪的井田边界未变外,其它井田的边界和范围,都会有重大变化。因此,以后开发时,尚需进行补充勘探工作。

韩城方言的音素,凡汉语拼音方案中有的,韩城方言中都有。韩城方言中还有6个声母和4个韵母是汉语拼音方案中没有的。另外,少部分地区还分化有汉语拼音方案中所没有的两个韵母。本志记音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不足的音素用国际音标补充。拼写规则与汉语拼音方案相同。

唐、宋、元时,佛教、道教在韩城相当兴盛,至明、清两代渐趋衰落,解放后逐渐消失。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清末和民国时期传入韩城,至1989年各有教堂和寺院1所,教徒若干人。

韩城民间艺术,远在宋、元时期已初具规模。明清时期,韩城秧歌从“地摊子”走上舞台;南原上的百面锣鼓和抬芯,声势浩大,粗犷壮美;北原上的耍神楼和背芯,奇巧飘洒,别具一格;人们在节日和婚嫁中,用花馍、布玩、刺绣等,传递着相互间的美好感情和祝愿。民国年间,山西蒲剧和陕西秦腔逐步占据了韩城舞台。韩城解放,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韩城的文化艺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民间的艺术遗产不断得到挖掘、整理,社火不只芯子、

、锣鼓活跃在节日的城乡,1985年春节,尘封多年的“神楼”重新和群众见面了。民间手工艺品,通过多次举办展览,得到进一步发展。民间文学创作日益繁荣,同时又崛起煤炭文学创作。群众性的书法美术创作活动,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各乡镇文化站由单纯的吹拉弹唱,逐步发展为以宣传科学技术为中心,全面开展各项活动的“文化大院”,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又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

在过年过节,喜庆之日,祈福求雨之时都会看到锣鼓表演,陕西锣鼓具有节奏明快、粗犷劲雄、激昂高越、形式多变、气势宏大的独特风格,既能在野外表演,又适宜于舞台演出。表演气氛热烈,动作花梢,振奋人心,一派阳刚之美。陕西锣鼓种类较多,比较有名的有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和咸阳牛拉鼓。但是讲起种类来,还是要数韩城的锣鼓,它可是有着白面锣鼓之称,韩城锣鼓形式多样,但就其主要派别与形式来划分,有韩城行鼓和韩城围鼓之分。

”,在韩城传布极广。历史上,几乎大一点的村庄都有自己的锣鼓队,不论逢年过节,还是求神祈雨,总能听到激昂的锣鼓声。韩城行鼓历史悠久。

原名西川锣鼓(因韩城围鼓主要分布在韩城境内的西川沿线而闻名)。其中又以薛峰境内原十二村(今名王村)的围鼓最负盛名,因其所居地为薛峰境内,故又名薛峰围鼓。薛峰锣鼓相传是从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宋辽战争期间,薛峰川境内为战争的前沿阵地,相传杨家将中的杨九郎经常带领北宋军队在这里出没作战,后人为纪念杨家将,便将杨家将击鼓作战时鼓乐流传下来。后又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创新,创造出一大批融合农村文化生活,节日喜庆等的鼓乐曲牌,或表达农耕时期,庄稼喜获丰收的喜悦心情,或表达宗庙祭祀、求神保佑的虔诚心境,形成了今天这种集战争鼓乐与节日喜庆、宗庙祭祀于一身的韩城围鼓。

逢年过节,韩城的社火队列中,总少不了芯子。南塬是抬芯,高约丈余,惊险热烈;而北塬则盛行背芯,欢快潇洒,更有特色。背芯表演在历史上常有射虎(即猜谜)穿插其间,文化韵味很浓。

韩城秧歌是在韩城流行很久、歌舞色彩很浓的地方戏,其优美的唱腔很为韩城群众喜爱。在别的剧种占据了舞台的情况下,它也走进了社火的队列之中。锣鼓是社火的乐队。黄河锣鼓的狂放表演使色彩缤纷的社火队有声有色。"田家自有乐,农民鼓舞春",为欢庆丰收而表演的"百面锣鼓"也很为韩城群众所喜爱。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从除夕的前几天起,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六日,历时20多天,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行僴编《韩城县续志》载:“元旦前一日,贴门神锺馗,换桃符,贴春联,挂钱马,插柏叶于门首。宅中高悬宝盖,旁系以竹叶、木炭,焚香安神。五鼓燃烛祀天地、家宅六神及祖先,大放爆竹至竞夜。黎明着新衣,拜尊长亲友。如路逢,一揖即拜,随以新春恭喜相称贺。初二日,婿同妇拜丈人、丈母,甥拜舅家,迟者辄获罪。初三四以酒食相招,谓之‘吃节酒’。五日忌出门,谓之‘五穷’。十四夜试上元灯,十五夜祀诸神,大张灯火。南北二街结鳌山各一,其他街巷灯火荧荧星灿,放花炮,士女竞观。或陈剧戏,列珍玩,笙箫如沸,看月游灯,谓之‘闹元宵’。十六日蒸食送女,兼请新婿并女之新嫁者。是夜观灯尤盛,女多集柏树下,名‘游百病’。十七夜,以残炬送道旁,为‘送毒虫’”。

  民国时期,仍依清俗,唯送“

”、“送毒虫”等已不多见。解放后,封建迷信活动越来越少。80年代以后,年节风俗简化,群众贴对联,放爆竹,走亲访友,各级政府组织慰问烈军属、老干部等。焚香敬神者大为减少。守岁的内容变为围坐电视机前欣赏文艺节目。但请客送礼、铺张、赌博之风有所抬头。

108国道纵贯南北,市乡公路基本普及,各干线四通八达。新建成的国家乙级韩城客运站日发车240辆,直达西安、太原、郑州等省会城市。西安至侯马铁路与108国道并行,在韩城域内设有站台5个,运输专线40余里,年可向外运输货物800万吨,韩城至北京的始发列车是全国首家县(市)发往北京的唯一客运列车。由国家投资40多亿元的阎禹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这一切必将带动韩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截止2010年底,韩城建成过境高速公路全长37公里、国道67.8公里、省道34.4公里,境内县道全长129.833公里,乡道216.786公里,村道公里,专用车道69.068公里。

两横一纵国省干线定格了韩城公路的主骨架,两横即西禹高速公路、G108国道,一纵即S304省道。西禹高速公路(京昆线)是首都北京通往云南省会昆明的高速路网,西禹高速公路是陕西省“米”字形干线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韩城市龙门镇大前村侯禹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引桥头,至西安市阎良区谭家堡村,全长178.173公里。西禹高速公路沿黄河西岸而行,穿越韩城市龙亭、芝川、新城、昝村、龙门四镇一办30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108国道是由内蒙古二连浩特通往云南省会昆明的一条国道(编号G108)。从禹门口入韩城境,经下峪口、大池埝、西庄镇、市区、芝川、龙亭出境接合阳,全长67.8公里。304省道韩洛路原名韩(城)宜(川)南线,由市区西行1.2公里至土门口入澽水川,沿河而上。经板桥镇于上景峰出境,接黄龙的白马滩,越大岭东抵宜川,西经黄龙县城至洛川,全长124.7公里,其中境内道路34.4公里。

县乡道路是韩城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县道分别有宜(川)韩(城)路、大(池埝)韩(城)路、乡(韩大桥)雷(镇)路、芝(川)东(庄子)路四条,全长129.833公里。乡道22条,全长216.786公里。

  村道是韩城路网的必要补充,境内村道公里。

境内专线道路9条,分别为韩电专线、龙钢专线、韩钢专线、二电厂专线、芝(川)黄(龙)界公路、党家村旅游路、司马迁祠旅游路和殡仪馆道路、滨河路,总长69.068公里。

韩城城区主要由金城区和新城区组成,金城区共有街道5条,大小巷道72条,新城区现有南北、东西走向道路各12条,整个城区道路广场面积114.80公顷。连接新老城区道路有四条,分别是环城东路(老城区南门口至农机一厂门前与北关东街衔接)、陵园路(龙门大街南关至烈士陵园门口):环城西路(金城区南关至姚庄坡底)和姚(庄)竹(园)路。

外地人到此尤为进谒司马迁祠墓,

就写了诗《司马迁祠》“一步步登上司马迁的忍辱人生,一步步登上《史记》中的雄文胆略,望天边曙色已映亮了关中,映亮了韩城”发表。

韩城市民间社火种类繁多。有秧歌、皮影;社火主要有:高跷芯子、锣鼓、烟火、跑旱船、耍神楼、跑竹马等。在祀神社火中,以耍神楼为代表。在游艺社火中,以芯子最有特色。耍神楼本来是西庄八社迎送法王上庙时耍的祭祀社火,舞姿剽悍神勇,表演别具一格,被誉为韩城社火之王。西庄镇东庄村的"耍神楼"社火节目多次在省内外表演,声名远震。

出口处。此处两面大山,黄河夹中,河宽不足40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一泻千里。传说这里就是

的地方,故又称禹门。人们所说的“

”就是指这里。黄河流经此地,破山峦而径出,泻千里而东流,据《名山记》载:黄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两岸均悬崖断壁,唯“神农”可越,故名“龙门”。龙门相传为

2011年10月1日至7日,韩城国庆假日旅游出现了少有的持续火爆局面,据统计数字显示,

韩城全市共接待游客37929人次,同比增长116.63%;门票直接收入549312元、同比增长43.61%,旅游综合收入494.37万元,同比增长40.33%。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远超过往年“十一”旅游黄金周,达到黄金周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的历史最高点。

被列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按照资料显示,陕西黄河湿地保护区韩城辖区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部,北起禹门口南到合阳界,东以黄河治导控制线的中心线为界与山西省相接,西界以黄河老崖为界。湿地总面积1062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8.5%。韩城市黄河湿地保护区是许多野生动物和鸟类不可缺少的栖息地,有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司马迁祠墓位于韩城市南十公里

东南的山岗上,东西长555米,南北宽229米,面积4.5万平方米。它东临黄河,西枕梁山,芝水萦回墓前,开势之雄,景物之胜,为韩城诸名胜

之冠。据韩城县志记载:芝水原名陶渠水,相传汉武帝采灵芝于陶渠水之阳,改名芝水。至今

西尚有“灵芝庵”遗址。

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距城区九公里,西距108国道1.5公里,东距黄河3.5公里,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建村距今约670年历史。距今已逾600年的韩城党家村古建筑村落已被列入“国际传统居民研究项目”中,陕西省已将党家村列为“历史文化保护村”。村中有建于600年前100多套“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暗道、风水塔、贞节牌坊、家祠、哨楼等建筑以及祖谱、村史,被专家称为东方人类传统民居的活化石。村中街道有“井”字、“T”字、“十”字形格民青石铺路房屋建筑多为“四合院”、“三合院”。

韩城文庙坐落在陕西省渭南韩城市老城东学巷,是一组保存完整的元代建筑群。据明《

》记载:“韩城县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在旧址重修”。《陕西通志》载:“洪武四年知县周吉成重建”。后来虽经历代重修,但庙内主要建筑之结构形状,都基本未变。为陕西省现存十三世纪以来较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

禹门春浪,猴山秋韵,横山烟雨,象岭春晓,嵬峰摩霄,圆觉晨钟,苏柏南柯,龙泉秋稼。

即就是禹门口禹门三叠浪,又鲤鱼跳龙门之说发于此;

即就是薛峰山西北处一风化石形极类顽猴,故称,又,猴山深秋之美景令人叹服自然;

即指板桥火炬村横山(道)观之烟雨与香火交互产生之幻化美景;

象山中学西边象山,因其形似俯卧之大象,象首南面饮狮山潭中之水,故称。旧时每年三月游客

满山,现时有今人开辟象岭山庄供游人歇脚住宿;

韩城西25公里处,旧时建有庙宇,多植松柏,多为文人骚客造访,另,其西香山亦为韩城一名

胜,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于此,后人有“九老图”传世,诗人故后葬于龙门山;

即今烈士陵园,旧时为圆觉寺,寺东为钟,以西为鼓,古人所称晨钟暮鼓是也;

韩城西北处,汉苏武墓建其上,古时合抱松柏常青,柯树皆南向;

因泉处于寺内龙王神座下得名,唐初四杰之一王勃与韩城好友曾观龙泉之美景。

(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

王杰(1725年-1805年2月9日),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清朝状元、名臣。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

。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

,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

,上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

薛国观(?-1641)韩城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莱州推官。天启四年,擢户部

,数有建白。 崇祯即位后,薛国观奉命巡视北疆,严查将吏克扣兵饷事。后因先前曾附

,被南京御史袁耀然弹劫,罢职归里。崇祯九年(1636),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后升任礼部尚书,加

、户部尚书,进文渊阁;再加少保、吏部尚书,进武英殿。

和羊肉,是一种速食食品。荞麦在所有谷类中被称为最有营养的食物,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P、维生素B1、B2、芦丁、镁、总黄酮等。而且荞麦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配置也比较科学。荞麦性凉,羊肉、辣子性热,热凉互克互补,保持了阴阳平衡,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风味小吃品种之一。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授予韩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

2017年12月23日,韩城市获评2017“质量之光”年度质量魅力城市。

2018年3月,韩城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2018年4月,入选“2018畅游中国100城”。

陕西省韩城市委副书记,韩城市人民政府市长:杜鹏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
  • 2. .韩城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中国中小城市网[引用日期]
  • 4. .澎湃网[引用日期]
  • 5. .中国中小城市网[引用日期]
  • .韩城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渭南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8. .韩城市人民政府网站[引用日期]
  • .韩城之窗网站[引用日期]
  • .渭南日报[引用日期]
  • .陕西地情网[引用日期]
  • .陕西地情网[引用日期]
  • .陕西地情网[引用日期]
  • 14. .陕西省韩城市政府网.2017年9月2日[引用日期2018年6月6日]
  • .韩城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陕西地情网[引用日期]
  • .韩城政府网[引用日期]
  • .中国经济网.2013年01月31日[引用日期]
  • .陕西地情网[引用日期]
  • .陕西地情网[引用日期]
  • .陕西地情网[引用日期]
  • .陕西地情网[引用日期]
  • .韩城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韩城政务网[引用日期]
  • .韩城网[引用日期]
  • .陕西省韩城市政府网站[引用日期]
  • 27. .新浪[引用日期]
  • 28. .中国风景园林网[引用日期]
  • 2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引用日期]
  • 30. .新华网[引用日期]
  • 31. .新浪网[引用日期]
  • .韩城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韩城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日本第125代天皇的年号)

平成(日文平假名:へいせい)是日本第125代天皇

1月7日,日本第124代天皇

逝世,皇太子明仁登基,于次日起改年号”平成“,标志着平成时代的开始,并沿用至今。平成是出自《

》中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以及《

·大禹谟》之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取其“内外、天地能够平和”的意思。 平成在庆应改元之际曾经被作为年号候补之一。

六十四年(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驾崩。同日下午,日本政府高层召开会议,讨论新天皇即位后采用的年号名称。当时曾经考虑采用的名称包括“平成”、“修文”(しゅうぶん)、“正化”(せいか),但因为“修文”及“正化”二者若以罗马字略写,首字母皆为“S”,会与刚结束的“昭和”(しょうわ)年号混淆,故此阁员一致决定以“平成”为新年号。当日14时36分,时任

召开记者会,正式公布将以“平成”作为新年号。

1989年1月8日,皇太子

即位,并自同日起改元平成,沿用

2017年12月8日,日本政府上午在内阁会议上通过关于明仁天皇退位时间的行政令,正式决定明仁天皇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届时,明仁天皇将成为日本皇室近200年来首位实现退位的天皇。

  • 平成元年(1989年):

    • 日本著名的歌后美空ひばり(

      )因病永眠,享年52岁

    • 参议院选举自民党惨败失去过半数

    • 坂本堤律师一家杀害事件

    • 日经平均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

  • 平成2年(1990年):

    • 秋山丰寛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日本宇航员

    • 神户高冢高校校门压死女子高中生事件

  • 平成3年(1991年):

    • 自卫队波斯湾派遣,首次自卫队海外派遣

  • 平成4年(1992年):

    • 天皇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 平成5年(1993年):

    • 1993年大选以日本新党的代表

      ,自由民主党下野(55年体制崩坏)

    • 1993年米骚动及部分开放大米市场

  • 平成6年(1994年):

  • 平成7年(1995年):

  • 平成8年(1996年):

    • 北海道丰滨隧道落盘事故

    • 秘鲁日本大使馆人质事件

  • 平成9年(1997年):

    • 驻留军用地特措法修正案通过

  • 平成10年(1998年):

    • 参议院选举自民党惨败,桥本龙太郎辞职

    • 北朝鲜发射大浦洞1号导弹飞越日本领空

  • 平成11年(1999年):

    • 全日空61号班机挟持事件

  • 平成12年(2000年):

    • 营团地下铁日比谷线事故

  • 平成13年(2001年):

    • 小泉旋风与参议院选举自民党大胜

  • 平成14年(2002年):

    • 北九州监禁杀人事件被发现

    • 日朝首脑会谈,5名被朝鲜绑架的受害人归国

  • 平成15年(2003年):

    • 民主党和自由党合并(民由合并)

  • 平成16年(2004年):

    • 观测史上最多的10个台风登陆日本

  • 平成17年(2005年):

    • 邮政解散,2005年大选自民党大胜

  • 平成18年(2006年):

    • 日本赢得第一届世界棒球经典赛冠军

  • 平成19年(2007年):

  • 平成20年(2008年):

    • 中国产冷冻饺子中毒事件

    • 八国集团洞爷湖峰会举行

  • 平成21年(2009年):

    • H1N1新型流感大流行

    • 中小企业金融圆滑化法通过

  • 平成22年(2010年):

    • 鸠山由纪夫因美军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受挫辞职

    • 参议院选举民主党惨败,较劲国会再次产生

    • 夏天日本各地创下有记录以来的猛暑

    • 日本首次海外世足赛晋级16强

    • 中日船只钓鱼台相撞事件

  • 平成23年(2011年):

    • 发生,里氏规模9.0级,为日本观测史上最大,超过两万人死亡/失踪;大地震还引发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 民主党反主流派与自民党联合倒阁骚动

  • 平成24年(2012年):

    • 社会保障和税制一体化改革相关法案通过

    • 钓鱼台列屿(日称:尖阁诸岛)国有化与中日交恶

    • 上一年发生的大津中学生欺凌自杀事件被揭发的欺凌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 2012年大选民主党惨败,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联合政府,

      成为战后第二位再任的首相

  • 平成25年(2013年):

    • 日本宣布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

    • 东京申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成功

平成年份与公元年份的换算关系是:

  • 1. .人民网[引用日期]

东南沿海,是我国沿海的地区性重要港口,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专业化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

开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及战略资源。

距韩国仁川400海里,日本长崎680海里、神户935海里,与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南非、印度等国海运航线也十分顺畅。

完成货物吞吐量1.95亿吨。在曹妃甸港区的有力带动下,唐山港以3.64亿吨的货物吞吐量排名全球港口第十位,增幅16.8%,增幅位居全球十大港口之首。

三港区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功能:

和大宗散货转运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港区,为邻港冶金、石化、能源、装备制造、建材等大型

服务;利用深水岸线资源优势,发展大宗原材料转运功能,并承担“北煤南运”的重要任务。

区是为腹地经济发展所需各类物资运输服务的综合性港区,为唐山市及其他腹地的通用物资转运服务,并在唐山港煤炭运输中发挥辅助作用。丰南港区规划建设地点位于丰南沿海工业区,东与

相连,北距沿海高速公路1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丰南港区初步设计总投资31.8亿元,以服务丰南沿海工业区为主,同时服务于

和唐山市区,建成后年吞吐量可达2050万吨。

唐山港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

王滩镇。西北距唐山95公里,东北距

180公里。港口后方交通便利,京山、京秦、大秦三大铁路干线横贯唐山市,并有唐遵、汉张、卑水、遵潘4条铁路相辅,新建的坨(子头)王(滩)铁路线,自京山线坨子头接轨至港区长75.66公里。津榆、唐秦、京唐等主要公路干线,把唐山和东北、华北广大地区连成一体,境内乡村道路成网,四通八达。

唐山港口岸通航以来,货物吞吐量以年增100-150万吨的速度迅速提高。2001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跨入国家千万吨港口行列,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居第23位,货种包括煤炭、矿石、原盐、粮食、化肥、水泥、设备、集装箱等十多大类、数十个货种,航线通达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90多个港口。

唐山港从1988年建造1.5万吨级泊位起步,近期建港目标以散杂货泊位为主。随着近海铁矿的开发,钢铁工业的发展,将发展成为以钢铁为主的综合性港口。港池水域面积4.3万平方米,陆域面积4.5万平方米。作业区东北侧建有一块梯形布局的港口辅建区。占地约22万平方米。码头岸线长316米。现有2个1.5万吨级码头泊位。年吞吐量达到120万吨。港外锚地在航道出口东侧,水深12米,4个锚地,可系泊1.5万吨级船舶。进港航道垂直于岸线,进入港池走向135度-315度,航道长为4.4公里,水深9.8米,可通航1.5万吨级船舶,乘潮可通行2万吨级船舶。导航设施在水域有1-7号浮鼓,陆域上有两组导标和灯塔1座,灯塔坐标为39°12′45.5756″N,119°00′45.4710″E。港口现有装卸机械35台,其中门座起重机2台,最大起重能力16吨。港区铁路专用线3400米,其中装卸线1200。

唐山市口岸“十二五”发展规划意见

唐山港位于唐山市东南部沿海,下辖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1989年8月开工建设,1992年正式通航,目前在一港池、二港池和三港池、四港池部分区域建成散杂、件杂、煤炭、矿石、集装箱、石油液化气、水泥等1.5万吨级至10万吨级生产性泊位32个,年通过能力7295万吨/20万标准箱。曹妃甸港区2003年开发建设,目前在甸头区域和一港池建成原油、煤炭、矿石、散杂等生产性泊位14个,年通过能力1.23亿吨/20万标准箱。

唐山港通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依托腹地唐山市的丰富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重点强化了煤炭、钢铁、矿石等优势货种的运输,同时发展了汽车、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农产品等新货种的运输市场,吞吐量连年增长,取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唐山港口岸完成吞吐量3365万吨;2007年,完成吞吐量6728万吨;2008年,完成吞吐量1.08亿吨。其中,2008年吞吐量同比增长60.52%,超过全国港口平均增幅48个百分点。2008年,曹妃甸港区实现收入8.73亿元,实现利润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16%和130.22%;京唐港区实现收入8.34亿元,实现利润利润1.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12%。

唐山港口岸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992年10月26日,国务院以国函[号文件批准唐山港(后更名为京唐港)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一类口岸;2009年1月23日,国务院以国函[2009]12号文件批准唐山港口岸扩大开放曹妃甸港区。

区位于唐山市东南80公里处的

北岸。陆上距北京市230公里,海上距

669海里,香港1360海里,距日本长崎港680海里,韩国仁川港400海里。位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大北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确定的沿海重要港口。

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要在此地建设“与纽约等大”、“为世界贸易之通路”的“北方大港”。

唐山的港口建设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93年唐山市与北京市开始联合建设京唐港。经过10余年发展,京唐港已建成17个泊位,年吞吐量达2600万吨,跃居全国港口前20名。京唐港区2009年全年货物吞吐量达10541万吨,同比增长37.8%。

京唐港区自然岸线由11公里增加到19公里(岸线总长达到45公里),规划面积由56平方公里增加到88平方公里;目前投产泊位31个,仅占总泊位的五分之一;京唐港建设仍处于成长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唐山港京唐港区是唐山市最早规划建设并联合北京市合作开发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位于唐山市东南90公里,乐亭新区境内。京唐港区是京津冀港口中距渤海湾出海最近之点,东距秦皇岛港64海里,西距

33海里。此处建港条件优越,水深岸陡,不淤不冻,背依港口有大面积国有盐碱滩涂未利用地,不占农田,无需拆迁,适合大规模发展临港产业。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就曾在其《建国方略》中提出要在此地建设“与纽约等大”、“为世界贸易之通路”的“北方大港”。

根据《唐山港总体规划》,

区共规划建设6个港池,逐步形成集装箱码头作业区、液体散货作业区、干散货作业区、杂货码头作业区、通用散杂货码头作业区、综合物流区等6个功能区及远景预留发展区。京唐港区规划自然岸线长度19公里,规划岸线总长45公里,可建设各类泊位近150个;港区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水域面积23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5平方公里;规划航道等级为20万吨级。

唐山港项目内容及建设规模

沙河河口之间,建港自然条件优良,区位优越,建设1~2万吨级杂货泊位6个、4万吨级多用途泊位2个、5~7万吨级散货泊位4个,并建设相应的港池、航道、防波堤、堆场、道路、装卸工艺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后,丰南港区年吞吐量可达2050万吨。

唐山市丰南区地处渤海之滨,位于

、环京津双重经济圈腹地,南临渤海,海岸线长23.5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唐山市“四点一带”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区内交通发达,京哈和汉南铁路,京沈、津唐、唐港、唐曹、沿海等高速公路交通干线交织成网。自然资源丰富,尤以石油、天然气、煤炭、海盐、矿泉水等著名。经济发达,2007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84亿元、财政收入3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工业基础雄厚,境内有国丰、惠达等国家著名大型企业,年进口铁矿石1400万吨,钢铁吞吐量55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10万TEU,总计全年杂货吞吐量可达2050万吨。考虑未来可辐射到唐山市区和邻近县区,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前景十分诱人。

唐山港丰南港区,已列入国家“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港区拟建于

入海口之间,利用海岸线7.2公里。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亿元,港区建成后,码头岸线长20.5公里,港池面积660万平方米,航道长15.2公里,航道宽180米,可建10万吨级以下泊位80个,年吞吐量达到10900万吨。目前投资3.2亿元、总长4.5公里的集疏港路已于今年6月竣工通车,年内码头、航道及其他配套设施开工建设。

《唐山港总体规划》重新开展修订工作,在原有

区的基础上,新辟丰南港区,形成唐山港“一港三区”的整体格局。按照规划,丰南港区位于丰南区黑沿子沙河口至涧河村陡河口之间。已初步修订完成的《唐山港总体规划》对丰南港区的岸线使用、功能定位等方面分别予以明确。岸线功能:明确丰南港区所属

沙河口至洒金坨插网铺港口岸线19.2公里为规划港口岸线。港区功能:规划唐山港将形成以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为核心,丰南港区为补充,分工合作、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总体发展格局。其中丰南港区为新建港区,未来将发展成为唐山港的重要补充,将为后方冶金、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服务,发展成为为区域综合运输服务的综合性港区。

港区由主港区和河口码头区组成,主港区规划陆域面积40.6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88平方公里,码头岸线长20.93公里,规划建设2万吨级到10万吨级泊位70余个;河口码头区岸线长4.5公里,规划建设3000吨级散杂货及工作船泊位25至30个。港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50亿元,其中起步工程预计投资38亿元。港区一期工程通航后,吞吐能力将达到1200万吨,到2020年将超过2500万吨,全面建成通航后,可达到1.3亿吨的吞吐能力。

区最主要的散杂货码头运营商。唐山港是地处

,是我国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专业化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津冀沿海的集装箱支线港。京唐港区2009年完成吞吐量1.05亿吨,沿海港口排名第15。公司现经营京唐港区的主要散杂货泊位,接卸京唐港区100%的矿石和钢材业务,39%的煤炭业务。随着未来钢材出口的回暖和南运需求的稳定,预计募投项目能够在投产后带来稳定增长的回报,有利于回避铁矿石业务波动风险。中短期,公司的矿石、钢材和煤炭业务将伴随腹地重工业的发展逐步成长,2012年首钢码头大型项目的投产将有助于公司远期竞争力的提升。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南堡地区曹妃甸岛,一个距离海岸18千米的带状小沙洲,因岛上原有曹妃庙而得名。东距

33海里,距北京约230公里,距青岛约870公里、北伦港1300公里,距大连港约300公里。港区自然条件优越,岛前西南及南侧水深条件良好,距岸600米处即为

主潮流通道的深槽海域。历史的长期自然作用,赋予曹妃甸港区得天独厚的近岸深水优势,岛前10米等深线距0米等深线200-500米,甸前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25万吨矿石码头

500米水深就达20-30米,且25米水深水域直通

,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甸前深槽水深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达27米的天然水道,直经海峡,通向黄海。水道与深槽的天然结合,构成了曹妃甸建设大型深水港口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30米水深岸线长达6公里之多,且不冻不淤,是渤海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

曹妃甸港区规划岸线122公里,可建设428个适合不同功能需要的泊位。

2014年交通运输部又对曹妃甸港区规划进行调整,规划码头岸线124.9公里,可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434个。

平均标高为2米以上,最高处为3米以上,距现有陆岸约17公里,中间大面积浅滩标高0.6-2.7米。港区气象、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好,开发建设的工程量较小。

为充分利用难得的深水岸线资源,推进唐山经济布局向沿海转移,从1994年起,唐山提出在曹妃甸建设深水泊位和开发邻临港工业区。2004年底,

建设被国家列入《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这一工程得到河北省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并被列为河北省“一号工程”。按照曹妃甸港区总体规划,这里将建设25万-40万吨级矿石码头4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2座、5万-10万吨级煤炭码头16座等。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已于2005年12月16日正式开港对外通航。16日上午,唐山港曹妃甸港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迎来了两艘

目前为止吨位最大的货轮,这标志着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和25万吨级矿石码头正式开港,实现国际通航。

2008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把

作为我国能源、矿石等大宗原燃料的集疏港。《规划》对唐山港曹妃甸港区、

的港口功能划分予以明确:曹妃甸港区为中国能源、矿石等大宗原燃料的集疏港;天津港为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国内北方航运中心。

一是港口资源优势。曹妃甸拥有69.5公里的可利用岸线,不冻不淤,而且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有一条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5公里的深槽,最深处达-36米,为渤海最深点。曹妃甸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7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钻石级港址。早在1919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把深邃的目光投向曹妃甸,他在《建国方略》中指出,“兹所计划之港,位于直隶湾(渤海湾)最近深水之一点。顾吾人之理想,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之与纽约等大,为世界贸易之路”。在孙中山先生精心绘制的北方大港规划蓝图上,也明确地标出了曹妃甸的位置。目前,曹妃甸的港口岸线可规划泊位260多个,年设计吞吐能力超过5亿吨。

具有吃水深、航道宽等特点,适宜运输大宗货物。我国铁矿石、原油等原燃料的进口数量不断增长,海洋运输的船型吨位越来越大,需要深水大港来承接。曹妃甸港口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承接能源矿石进口的能力,有利于缓解煤炭船港能力不足和北煤南运的矛盾。 唐山港增速遥居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第一!

2010年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062亿吨,增长42.1%,成为国内第10个吞吐量突破2亿吨的大港。其中,

吞吐量1.3亿吨,增长84.4%;

区吞吐量1.2亿吨,增长14.0%。在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钢材增长89.9%,煤炭增长75.4%,铁矿石增长5.6%,集装箱增长14.6%。业务范围涵盖煤炭、矿石、石油、钢铁、鲜活水产进出口等多个领域。

唐山港2008年度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0239亿吨,同比增长72.27%,其中唐山港京唐港区完成7124万吨,同比增长69.7%;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完成3115万吨,同比增长78.5%。唐山港吞吐量突破亿吨,是唐山港建设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唐山港在迈向国家级重要港口目标奋进的征途中,又跨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截至2009年底,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7559万吨,同比增长61.7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10171万吨,同比增长85.72%。钢铁完成1314万吨,同比增长19.88%;矿石完成9072万吨,同比增长79.41%;煤炭完成6350万吨,同比增长60.07%。两大港区中:京唐港区完成10541万吨,同比增长37.89%;曹妃甸港区完成7018万吨,同比增长118.80%。

唐山港增速遥居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第一!

2011年第一季度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单位:万吨)

北岸。唐山港年平均气温10.2℃,年平均降水量616.8毫米,气候宜人,温度适中。唐山港地处

的中心地带,国家重点开放开发地区。

唐山港其地理位置正是沟通华北、东北和

的最近出海口,背靠北京、天津、唐山、

,占据华北与东北的交通咽喉地带,上能同

、京广铁路交通大动脉相连,下能同

欧亚大通道相连结。腹地广阔,货源充足,交通便捷。直接经济腹地唐山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多种农副产品富集地区,已形成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纺织、造纸、食品十大支柱产业,又是沟通东北及华北的商品集散地和运输要道,每年有大量的内外运货物。间接经济腹地可覆盖河北、北京、山西、宁夏、内蒙古和陕西等地。

铁路:总长77.3公里,年运输能力1200万吨的

公路:唐山-港口90公里唐港公路、港口-滦县70公里滦港公路、

公路三条高等级公路与205、102、107国道相接。

高速公路: 长80公里的

在唐山境内汇成"X+O"型的高速公路网,大大缩短了唐山港与北京、天津和东北各省市的距离。从唐山港到北京、天津分别是233公里和208公里,只需两小时车程。

唐山港确为我国最年轻港口,毋庸质疑,至今仍有许多人不明就里,环渤海港口早已足够密集,国家仍斥巨资修建新港,岂不是重复建设、资金滥放?事实并非如此,国家在此问题上慎之又慎,几经思量终下决心。

我国经济今明两年必超日本,2035年前后可超美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原材料这些大宗货物的进口将日趋高涨,进出口贸易更显庞大。在战略布局上,南方的香港深圳上海港先天条件优秀,可以完成历史使命,而北方各港情况不容乐观,天津港水道浅,淤泥重,并不具备成为未来世界一流大港的先天条件,人工清泥可以保证港池,但永远不足以保证整个水道畅通无阻。当前风头很劲的大连青岛两港皆孤悬半岛顶端,一则带来自身经济腹地的局限性,二则催生陆路至港口再运输成本的畸长。在别有选择的情况下,此二港亦不是战略上的良好支点。当然其它诸如营口、威海这些较小的港口同样存在或彼或此的先天弱势。

反观国际上,随着苏伊士运河及巴拿马运河两条黄金水道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巨大规模成本优势的超大型船舶的主流化障碍全无,这些船舶严重地挑战着我国北方港口的极限,北方各港,真的会全盘沦为子港?

中国唐山港,在历史的召唤下,翩翩然走进了高层的视野——这里有上天恩赐的优良造港深漕,足以让我国深水港建设维护成本历史性最低;这里有渤海湾最幽深的天然水道直达黄海主区域,让可预见的所有最大型船舶皆能畅通无阻。一望无际的盐碱滩涂,为生态新城的开发及临港工业提供了最充足最廉价的平台,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电力、造船……中国北方太多超大型工业模式将集中向唐山港转移,业随港起,港随业兴,青春无忌的唐山港在我国北方最发达最广阔腹地的支持下,必将尽展激情、力拔五岳,在新一轮的大港洗牌中确立自己北方第一大港、全球一流良港的显赫地位。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