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建造磁暴磁爆步兵杨永信

患者在网戒中心都被称为“盟友”,下文中将改用此称呼。

  第1条“出口成脏”其实问题不大,它隐隐的还能和公序良俗贴上点儿边儿,考虑到“患者”们大多未成年,倒也不算过分,但至于这是不是需要靠电击来矫正毛病,我想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杆秤。不过有些没脑子的父母们看到这一条时,大概已经开始下意识的点头了吧。

  第2条“严重心态问题”就很值得说道说道,因为它反映出了杨永信网戒中心的人治本色,所谓心态问题是什么恐怕也没有细则,参考后面的许多条款,应该是所有不服从杨永信管理的思想和对他的质疑都能被归入这一条。可是,这一条其实和后面的许多条款存在表述上的重复,至于为啥有了“口袋罪”之后还要啰啰嗦嗦的规定那么诛心的条款,我个人只愿意相信两种可能,一是杨永信认为条规多点儿显得专业,二是杨永信的语文不大灵光。

  第3条“磕操不认真”整治的依然是态度问题,解释“磕操”是啥的最好工具是视频,但无奈我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网戒中心公开的资料都是一片感恩的泪流满面和领导视察的花团锦簇,相反的,与具体“治疗”相关的东西保护的严严实实。从亲历者描述的情况来看,磕操大致相当于藏传佛教中比较流行的磕长头,五体投地那种。有些盟友一天要做200个,如果磕操被作为惩罚手段则数量会更多。据一位亲历者称,一般人做到50个就会精疲力竭,如果实在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做完200个,杨永信也有非常人性化的办法,那就是用电疗替代。

  事实上,有许多迹象表明,杨永信本人对磕头非常的迷恋,在他组织的活动中,经常被一群盟友抱住大腿磕头不止。在日常的“磕操”中,还有无数的盟友站成整齐的队列在他面前行五体投地的大礼。无论是谁,在这样的环境中必然都会生出一种瞬间拥有了神性的感觉,想来定是妙不可言。当被柴静问及被盟友们磕头有什么感想时,杨永信的说法是:


  接下来,柴静的问题切中了要害:

  柴静:如果他们仅仅是出于对你的屈服,或者对你的讨好而这么做的话,你会感到难堪吗?

  杨永信: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也理解他们,一个孩子改变需要时间,需要过程,今天可以是表面的,不意味着明天还停留在这样一个阶段。

  言下之意,杨永信自己也清楚,他面前那些弯曲的膝盖后藏着的并不都是真心实意,其中一些还“需要过程”,而这个过程,那肯定是更多的“治疗”啊。

  化名为“小雪”的盟友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称,她因此罹患了腰间盘突出(私以为不妨借此维权一下,网戒中心这些年收入早就破亿了,保管能赔你个盆满钵满)。她曾经想过要强行出院,杨永信则扬言说要亲自给“强行出院”的盟友做一个小时的电疗。好在她的母亲此时迷途知返,利用小雪出门贴膏药的机会逃离了网戒中心。


  第4条“吃特餐不认真”。是一种惩罚“ZZZZZZZZZZZZZZZZZZZZ”治疗手段,如下图。


  第5条,“队列中手未扣紧”,不知有何深意。

  第6条,穿便装外出,好像在暗示进了这里还有外出的机会。自由的希望就在字里行间,看起来像是辅佐电棍的一根幻影胡萝卜,但能不能实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7条和第8条,吃巧克力、喝饮料、茶叶水、咖啡。外行乍看起来这两条似乎像是精神病院的常态,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一条其实和网戒中心的另一个秘密有关,那就是用药。巧克力与咖啡茶叶等饮料中存在让人兴奋的物质,可能会与杨永信的用药产生冲突。用的药究竟是什么、剂量如何,我们至今也无从得知。但经亲历者描述,其中有口服的,也有需要静脉注射的,且静脉注射时,药物对血管有较强的刺激性,“撕心裂肺的疼”。用药还有潜在的副作用,其中的一项就是:


  让自尊心脆弱的未成年人遭此磨难,或许也是杨永信摧毁人心的一种手段。

  第9-12条都是些琐碎的纪律性条款。

  第13条“在网吧未经允许听音乐”和第14条“未经许可碰触电脑及登陆外网,登陆不健康网站”有点儿意思,这表明了在戒网中心内也是能上网的。不过据出院后的“盟友”称,所谓的上网也只能上内网,在内部论坛上发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或写一些毫无隐私可言的日记。盟友们在电击威胁下写下的这些文字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但他们往往也会因为在文字中表现出了“态度问题”而遭到治疗。这个方面我们挖掘出了一些可能引起电击的网戒中心上网管理细则,来源并不100%坚实,但应该有些参考意义:

  (1):发送一些无聊话语;

  (2):发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跟帖;

  (3):不得使用表情;

  (4):连续使用多个相同的标点符号;

  (5):发帖字数少;

  (6):发送消极话语(特别是不利于我们这个氛围的话语)

  (7):严重应付;

  (8):内容空洞或使用繁体字、非主流个性字体、新新人类语言等;

  (9):半数以上班委认定为灌水贴的帖子等。

  这里的所谓上网,简直比上飞机规矩还多。

  至于日记,援引一位盟友的描述,大改是这样的:

  日记上任何内容都有可能在点评课上公布。为了安全,你可以写的是“对点评课的感悟,对杨叔的感激,对父母的愧疚”。只有还抱有“隐私观念”的新人,才会在日记里写“我好害怕”,“这里是邪教”,“我想回家”。

  这里的第8条更有点儿意思,在央视春晚都开始不断把流行词包装成卖点的时候,杨永信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一条逆历史大潮而动的道路,竟然认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就可以消灭互联网的巨大影响。

  更好玩的是,杨永信自己都无法遵守这一条,似乎自己也该去13号治疗室躺上几个小时,证据如下: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