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暑假生活通关后怎么玩

 谈到口语交际,我首先想到的是为公众朗读。能够大大方方的站起来,或声情并茂,或语速缓和。抑或普通话不够标准,却能够利利索索的朗读,甚至在朗读后能够很流畅的有条不紊的表达自己的感触。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论师生,应该已经足矣。

但是,老师,你的心理素质过关吗?你能做到吗?

那是一次组内研讨科,周月雯老师讲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课前我正在阅读北岛的《午夜之门》,因为还不能自拔,所以打算在听课的时候做一回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但是没有想到那天的课竟硬生生把我从北岛笔下卡夫卡的布拉格拉了回来,一个大的时空运转。

原来啊,是周老师为学生朗读吸引了我。周老师语气比较平缓,朗读的内容是《胡适的母亲》,是教参上的补充资料。因为材料比较长,周老师朗读了约15分钟,朗读之后,学生谈了感想。虽然没有倪萍赵忠祥朱军董卿他们的口才,也不像聆听莫扎特那样享受,但是我却觉得这一环节非常好,好在老师的不惜时间朗读,好在资料选的棒,好在不是把资料补充安排在讲课的最后环节(很多所谓的专家都会不喜欢老师这样用一堂课的三分之一朗读课外材料,公开课之类更不会这么不完美的按排课堂)。而,从另一个方面讲,朗读,无疑展现了老师的心理素质。

老师为学生朗读,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刘文彬老师为学生朗读,老师很投入,学生很沉醉。颜廷识老师为学生朗读,老师很儒雅,学生很幸福。老师们,你们都是我的榜样,且不说,你们朗读的很棒,为学生们做了表率,单是口语交际的心理素质就已经够我学习很久!

在一次公开课上我的心理素质缺陷暴露无遗。课堂语言磕磕绊绊,甚至语无伦次,紧张得喘息声很明显,仿佛心脏就要跳出来一样。大脑经常空白,一再短路。
    
毫不避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甚至现在,我很害怕成为他人注意的中心,害怕当众发言和讲话。不敢主动和领导交流,生怕自己会在他人面前丢丑出错。在参加活动时内心非常焦虑,即使在活动结束之后,依然难以恢复内心的平静,一次又一次地回顾刚才的情景,检讨自己所言所行的每一个细节,并反复告诫自己以后应该如何做。与人接触和交流,本应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成了一项勉为其难的任务,不仅无法自如地展现个人魅力,而且经常是手足无措,满脸通红。

从心理学上讲,我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好的影响,我一直在努力的认识自我,认识自己在这个社会的位置以及扮演的角色,让自己不盲目的自以为是,也不莫名其妙的自惭形秽。和办公室的同事交流时,我说,我有时很自信,有时又很自卑。同事问我,什么让你自信?又是什么让你自卑?我当时没有回答上来,现在我可以回答了。我的教育思想,我多年的阅读修养和写作功底,我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清醒认识,都让我自信。而我少年时候的成长经历影响了我人格的发展,造成我的自卑,造成我的心理素质低下。
    
可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在平时的课堂上,我的表现还算差强人意。但是在关键的大场合,尤其是在几百人听课的会场里,我的心理素质,真的会影响我的发挥,影响我的表达,我的表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中提到,家长对外界事物的恐惧情绪会感染孩子。那么老师不也是如此吗?幸亏,我的学生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人格的发展多已成熟,即使有的同学受我的紧张情绪影响,也还算是轻微的。

不论如何,站在教育的角度,这不仅是自我教育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我的学生,我必须克服这一点。今后我会很注意的去锻炼自己,一方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另一方面,我也会注意提高心理素质:1.遇到事情首先不要给自己定下苛刻的目标,不然自己无法达到要求。 2.把注意力放在做事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上。只要你做这件事是尽力的,不论结果如何你都没有必要懊恼,毕竟你不是超人。 3.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天生的,遇到压力不要逃避,迫使自己去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4.心理承受能力也不是越高越好 5.在大事发生时要表现出脸不变色心不跳,不惊慌失措,想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后来,我更是多次找机会为学生朗读,有时朗读我自己的诗歌,有时是我续写的童话。学生的朗读表现欲更是如雨后春笋。他们分角色朗读莎士比亚戏剧台词,甚至进行表演。  杨扬同学、付超同学、朱传港同学、赵帅同学、邵广林......表现都超级棒,大家把罗密欧、哈姆莱特、李尔王等等莎剧主角演绎的超级生动形象。我对学生们感叹道:原来大家除了写作以外,还有这么高的朗诵水平!大家差点儿埋没在我这个奴隶人之手了!

朗读,不一定你必须要有好的朗诵水平,关键是心平气和,是用心。主妇做菜不需要心潮澎湃,却展现了心理素质的坦然状态,她们虽然不是什么名厨大厨,但是她切丝细,切片薄,用料符合家人口味,火候恰到好处,这一切家人都能感受到。为师者为孩子们用心朗读,学生也能感受到,待他们朗读的时候,不论朗诵水平如何,都能够平心静气认真读来,不至于紧张断句,更别提两腿打颤。久而久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会逐步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

我是一名美术特长生,今年升入高三,我暑假因为有事,没有学美术,那么我今后美术还能过关吗?那么到了高三我该怎么安排我的时间?文化课,专业课?... 我是一名美术特长生,今年升入高三,我暑假因为有事,没有学美术,那么我今后美术还能过关吗?那么到了高三我该怎么安排我的时间?文化课,专业课?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本来时间就不够了 开学要抓紧了 从早上学到晚上是不可避免的 这样文化也会拖拉 下狠劲吧

美术过关是没问题 我当年美术就在考前学了3星期(以前有点基础) 说起来有点假 但确实是的 加上文化课考个好二本呵呵 你美术估计好 还要看你要报那种学校了 各个学校的招生时 艺术分和文化课分比例都不一样 根据你考的学校 来选择你重视艺术分还是文化分 一般艺术生卡壳的都是文化课 还是把时间多留在学校学文化课 美术考前出去一个月就足够了 对美术没太大信心的话俩月毕竟考完回来还是有时间学文化课 (个人认为)啥事都需要努力 只要下功夫了 时间咋安排都是对的。。祝你一切顺利

只要肯努力就可以的。主要是你好长时间没画画了,手生了。可能刚开始还是有一点吃力的。高三的时候文化课和专业课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合理的安排时间。文化课和专业课要同等对待的。

当然没事,想当年我也发生意外,在医院里呆了一个月。

我建议,高三一开学,我个人认为没必要去参加一两个月的文化学习,直接就去参加美术集训,(最晚)在隔年的3月初回到文化学校,狂补文化。

对于美术特长生,文化考试是我们的命门,所以回到文化学校离高考100天不到的日子里,一定要拼命搞文化,不过就最后这几天了,坚持挺过来就好了。

还有,没必要带一大摞文化书到美术集训的地方去,抱着有空也看看文化书的想法,其实这只是白忙活,一心一意去学好美术吧,有空的时候放松一下,没必要一放下画笔就拿起钢笔。回到文化教室里在一心一意学文化吧!

记住:要一心一意去做每一件事!

没问题,我有个同学高三才转到特长班,都可以上好的大学

文化课很重要,通常班上的牛人专业课考到了好多所学校,结果文化分一个没上

每天保证三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这样不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在考钱两个月停止文化课进行专业强化训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