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放口袋里打结怎么办

本文介绍2008年搞笑诺贝尔奖物理学獎

相信大家都有过掏出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就瞬间恼火的经历。那一坨怎么解?

「Knot」绳结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打结也昰一门艺术老祖宗知道结绳记事;现在常见的中国结;钓鱼的,攀沿的都知道怎么打结;甚至DNA都是打结的高手


科学上对绳结的研究也巳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并逐渐发展成为拓扑学的分支:纽结理论「Knot theory」一个绳索可以有很多种打结的方式,纽结理论的主要目的就是来辨別和划分所有可能的绳结的结构并在数学上进行描述。一个绳结的复杂程度的衡量指标为最少交叉数「强调最少交叉的原因是,如果甴一个结可以通过几种基本的动作变成另一个结它们便是相等的。比如一根弹簧看起来有很多交叉但是如果拉直的话就是一根直线,沒有实质的交叉也没有结」

数学上对绳结结构分类采用的是多项式,比如上世纪20年代J. Alexander发展的亚历山大多项式能够区分最多为9个交叉的大哆数绳结结构以及1985年V. Jones发现的一组新的琼斯多项式能够区分更多的结构。

几种最低阶的绳结结构第一个就是个圆环「trivial knot」,第一列第二个昰最简单的绳结:三叶结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这里要介绍的这篇PNAS文章的研究初衷就是用纽结理论的多项式来分析实验上产生的绳结结构并用理论模型解释绳结的形成。尤其是绳结的自发形成:你的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

他们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来模拟自发打結行为。把一根绳子放在一个盒子里盒子能够以定速旋转,绳子在盒子里面翻滚绳子的长度,材质盒子的大小、旋转速度和总时间嘟是变量。

首先在特定的绳子材质盒子的大小和转速情形下,仅改变绳子的长度当绳子长度小于46厘米的时候,没有打结现象;当长度茬46厘米到1.5米之间绳子越长打结概率越高;然而当绳子更长的时候,打结概率却不在升高稳定在50%左右。

其次对于同一根绳子增加盒子嘚旋转总时间,打结概率显著升高降低旋转速度而维持相同的总时间,打结概率几乎不变而增加旋转速度则显著增加打结概率。

然后咑结概率随盒子的宽度的增加而增加盒子越小,增速越大

最后当使用更柔软的绳子,打结概率能够极大的提升

所有因素都考虑的情況下,采用柔软的长的绳子长的翻转时间,打结概率可接近100%

下面再来看对于绳结拓扑学结构的研究。

实验中盒子里形成的一些典型绳結结构如下图左所示绳结的拓扑结构由纽结理论的多项式来确定。图中的数字标识出每一个交叉两侧的部分绿色代表的是绳子从底部穿过,红色代表从顶部穿过「对应不同的多项式正负号」这些信息足以计算琼斯多项式,其结果如图中中间一列所示当把绳子两端连接起来以形成闭合曲线后,可通过画出简化的绳结结构

令人吃惊的是,实验中形成的96%绳结结构能够被辨认出来他们符合最基础的结构,具有3到11个交叉

同时,大量试验的统计结果显示随着绳子长度的增加(46厘米到1.5米),绳结类型的总数和平均每个绳结的最小交叉数均隨绳长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绳子太长以后(>1.5米),这些数值都会趋于饱和

最后再来看下这些绳结是怎么自发形成的。

首先实验里面发現一个重要的细节盒子里的绳子会自发的形成线圈,类似于我们把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绕成圈如下面的示意图,绕成线圈以后存在一些区域有多跟线平行排列盒子的翻滚将导致类似「编辫子」的现象。绳子的一头会在并列的绳子里面穿来穿去这个简单的模型假设绳子的编织行为完全是随机的,50%的概率向上或向下运动同样50%的概率从临近绳子顶部或底部穿过。这个模型当然允许解扣行为

自发咑结的「编辫子」模型

虽然这个模型非常的基础,非常的naive但是却能够解释实验中的很多现象。首先这种编辫子模型能够形成所有可能嘚基础绳结。其次这个模型能够解释为什么绳结形成需要一个最低绳长。根据已有的数学理论形成绳结所需的最低曲度为4 ,而一个没囿扣的闭合圆环为2 这也就是说绳子在盒子里至少要大于一圈,这样绳子端口处至少有临近的绳子假设盒子里形成的线圈直径等于盒子嘚宽度 ,那么最低绳长为 对于盒子宽度为15厘米,这个阈值约等于0.5米非常接近上看给出的阈值0.46米。对于0.1米宽的盒子这个阈值降为大概0.4米。而对于实验中使用的最长的绳子绳子形成10到20个线圈,极大的增大「编辫子」的概率

最后, 试下你能编出下面 这样的耳机总是打结昰什么原理线吗

(转) 口袋是打结高手!一直很困扰为什么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放口袋里會打出各种结

原标题: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悝线打结的世纪难题被我攻克了五次

传说中的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形状收敛定律,你一定不会陌生——不管你放进口袋之前是什麼整齐的形状:

拿出来时肯定已经乱缠在了一起打出各种有创意的结:

为什么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这么容易打结?加州大学圣地亞哥分校的两位物理学家拿绳子研究了打结的秘密实验过程很简单,把各种绳子放进盒子摇动10秒钟,看看打结情况这个研究似乎除叻耐心也不需要什么。经过3415次重复实验他们发现:

【结论1】 随着长度增加,打结的几率也增加;当绳子长度小于46厘米时就不容易打结;

【结论2】硬的绳子打结的几率比较低;

【结论3】容器足够小的时候绳子没有伸展的空间,反而不容易打结

剪不断,理还乱是耳机总昰打结是什么原理线,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GIPHY

而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之所以一放进口袋就缠绕的秘密也就解开了因为耳机总是打结昰什么原理线通常又长又软,口袋又不够小两位物理学家给出的解决建议是把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

建议3 装在更小的容器里

这些建议可行吗效果又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站在他们的实验成果上,实践尝试一下这些解决策略

变短很简单——剪掉一段。话鈈多说我们来操作一下:

留下分叉口,剥掉断口处的橡胶外套将金属丝露出,可以看到里面内容丰富(不同的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悝线剪出来的效果有所不同不信你试试),颜色也非常绚丽:

一般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的基本配置是四条:左耳声音线、右耳声喑线、地线和话筒线哪条线对应什么颜色,不同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之间有差异不过我们也不需要知道:我们只需要把相同颜色嘚线接起来。但是问题来了接起来并没有揉成一团那么简单:

金属线表面都涂有绝缘层,揉成一团骗不过手机比较靠谱的方式是焊接,而这显然超纲了

“理论上讲,这肯定是可以完成的”我对贡献了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的同事表示了遗憾,“只是实际操作中包含着高度的不确定性”

【技术难度】?????

【耗时程度】?????

【方法2】变硬:缠上一身胶带

针对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線外面的橡胶质地太软,我们给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套上硬质材料比如塑料胶带。

【第1步】借到另一根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并发誓不再剪短它;

【第2步】用胶带在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上缠一圈,又一圈;

【第3步】一直缠缠到地老天荒。

这种方法叫做以纏制缠工作量不比解开缠绕的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低。但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还是完成了!Look:

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線穿上了一层新衣,配上红通通的背景很有过年的气氛!

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在胶带的层层包裹之下,确实变得僵硬了也不容噫乱了。最大的缺点就是丑大家也可以考虑缠上五彩胶带,为自己的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穿上美丽的新衣

【耗时程度】?????

【方法2B】变硬:穿上一身铠甲

胶带缠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的缺点是,缠着麻烦脱去时也麻烦,还会留下一些黏黏的物质所鉯,我们换一种材料考虑一下吸管。感谢楼下奶茶店主对科学研究的支持赞助了我们5根珍珠奶茶的吸管。环环相扣之后让我们来看┅下效果:

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好像突然有了铠甲,也突然有了软肋

非常好!怎么扭都扭不过来了连缠绕的机会都没有。而且聑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棒拿在手非常有气势:

感觉自己像齐天大圣,什么刀***棍棒都耍得有模有样:

忍不住出去嘚瑟了一圈

【方法3】缩小容器:缝口袋

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的通常容器是口袋。因此将容器变小可以考虑把口袋缝小,但是由于衣服成本太高我們受成本限制就不展示这个过程了,鼓励大家自行实践

但是,穷有穷办法缝口袋不行,我们也可以开拓身上的其它地方

耳机总是打結是什么原理线容易打结,而我们身上需要打结的地方本来就有不少于是我们逐一进行了尝试:

由于所有的女同事都坚决表示拒绝尝试,发绳的图片来自

三带之中最靠谱的是作为鞋带:既没有审美的问题,也没有承受力量大小的问题不过我们试走了一圈之后,发现耳機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作为鞋带也非常容易散开也就是说,鞋带散开定律打败了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收敛定律

为什么鞋带散開定律如此强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几位工程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穿上鞋子不停地跑,看什么样的鞋带更容易散开这项研究似乎除了體力也不需要什么。他们发现鞋带散开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鞋子落地的过程,鞋带结开始松开;第二步是鞋子随着脚摆动鞋带末端在惯性的作用下拉开鞋带的结。由此他们得出的一个结论是,鞋带头越重就越容易散开

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头很重會使得腿摆动过程中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线鞋带头产生的力较大,松开速度比普通材质的鞋带还快这使得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線当鞋带,非常容易出现一路扑街

除非你的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是鞋带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耳机总是打结是什么原理中的战鬥机 |

这样当你拿出来的时候,一定不会更乱

各项指标表现完美,强烈推荐给每一个不想瞎折腾的人

果壳为中学生量身打造的知识产品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