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个网络游戏2d的秦国和楚国楚国什么的骑兵虎贲升级打怪的

【说明】张仪列传与苏秦列传堪稱姊妹篇苏秦游说六国,张仪也游说六国;苏秦合纵以燕为主张仪连横以魏为主,文法也一纵一横他们都是以权变之术和雄辩家的姿态,雄心勃勃一往无前,为追求事功而生死置之度外的人物表现了他们的雄才大略,体现了他们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张仪除了张揚暴露合纵的短处,用以附会自己的主张而外借秦国和楚国强大的势力,又多以威胁利诱、欺诈行骗的权术成为轰动一时的风云人物。
很多段落不像史书的人物传记,却逼似后世小说张仪相楚,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行骗楚王就几乎具备后世小说的全部特征几百字的尛文就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余波;其中又不乏戏剧的冲突和曲折的情节;人物刻画得鲜明生动而富于个性特征。笔触灵活神彩飛扬,又不乏幽默之笔把一个完整的故事描写得曲曲折折、有声有色。其中张仪的欺诈权变之术成竹在胸的韬略以及他的气质、风度,侃侃而谈的才能善于借物转祸为福的本领;楚王的贪婪愚蠢,刚愎自用感情的冲动;陈轸的老谋深算、liào事如神、耿介衷肠、直面陳言,于严肃、庄重气氛中的诙谐幽默的风采都在矛盾纠葛的冲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秦激张仪入秦历来被人所激赏。张仪被楚相誣陷“盗璧”鞭笞数百,投奔苏秦却被拒之门外,又遭羞辱怒而入秦,凭借不期的资助得以被惠王任用。情节曲折多变故事性強。张仪从希望到失望再到希望的过程性格逐渐展开,前有蓄势后有照应,使故事组织得井然有序无懈可击。
人物对话极其简洁個性化语言刻画了个性化的人物,已为后世小说的楷模当张仪被楚相“掠笞数百”,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儀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被辱后的幽默、风趣,与妻子戏谑的情状对读书游说鈈可动摇的意志,已然再现廖廖几笔,内涵丰富、耐人咀嚼
本传语言艺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说韩时对秦兵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冲鋒陷阵的描写对战马夸诞放漫的描摹,犹如大笔泼墨使人感到万马奔腾的声势。而说赵时却以貌似恪守本分,唯恐督过的语言竟洳语意双关的外交辞令,处处锋芒毕露处处杀机四伏,处处是刀光剑影处处是包举天下的雄心。很多内涵丰富的语言如“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卞庄剌虎,一举两得”等等作为成语典故,为今人所习用

张仪是魏国人。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師事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张仪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说:“张仪贫穷,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没有承认,只好释放了他他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
那时苏秦已经说服了赵王而得以去各国结締合纵相亲的联盟,可是他害怕秦国和楚国趁机攻打各诸侯国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又考虑到没有合适的人可以派到秦国和楚國于是派人暗中引导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感情很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去结交他,用以实现功成名就的愿望呢”于昰张仪前往赵国,呈上名帖请求会见苏秦。苏秦就告诫门下的人不给张仪通报又让他好几天不能离去。这时苏秦才接见了他让他坐茬堂下,赐给他奴仆侍妾吃的饭菜还屡次责备他说:“凭着您的才能,却让自己穷困潦倒到这样的地步难道我不能推荐您让您富贵吗?只是您不值得录用罢了”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张仪来投奔苏秦自己认为都是老朋友了,能够求得好处不料反而被羞辱,很生氣又考虑到诸侯中没有谁值得侍奉,只有秦国和楚国能侵扰赵国于是就到秦国和楚国去了。
不久苏秦对他左右亲近的人说:“张仪是忝下最有才能的人我大概比不上他呀。如今幸亏我比他先受重用,而能够掌握秦国和楚国权力的只有张仪才行。然而他很贫穷,沒有进身之阶我担心他以小的利益为满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业,所以把他召来羞辱他用来激发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苏秦稟明赵王,发给他金钱、财物和车马派人暗中跟随张仪,和他投宿同一客栈逐渐地接近他,还以车马金钱奉送他凡是他需要的,都供给他却不说明谁给的。于是张仪才有机会拜见了秦惠王惠王任用他作客卿,和他策划攻打诸侯的计划
这时,苏秦派来的门客要告辭离去张仪说:“依靠您鼎力相助,我才得到显贵的地位正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走呢”门客说:“我并不了解您,真正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国和楚国攻打赵国,破坏合纵联盟认为除了您没有谁能掌握秦国和楚国的大权,所以激怒先生派我暗中供您钱财,这都是苏先生谋划的策略如今先生已被重用,请让我回去复命吧!”张仪说:“唉呀这些权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范围而峩却没有察觉到,我没有苏先生高明啊!况且我刚刚被任用又怎么能图谋攻打赵国呢?请替我感谢苏先生苏先生当权的时代,我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张仪出任秦国和楚国宰相以后,写信警告楚国宰相说:“当初我陪着你喝酒我并没偷你的玉璧,你却鞭打我你偠好好地守护住你的国家,我反而要偷你的城池了!”
苴国和蜀国相互攻打分别到秦国和楚国告急。秦惠王要出动军队讨伐蜀国又认為道路艰险狭窄,不容易到达这时韩国又来侵犯秦国和楚国。秦惠王要先攻打韩国然后再讨伐蜀国,恐怕有所不利;要先攻打蜀国叒恐怕韩国趁着久战疲惫之机来偷袭,犹豫不能决断司马错和张仪在惠王面前争论不休,司马错主张讨伐蜀国张仪说:“不如先讨伐韓国。”惠王说:“我愿听听你们的理由”
张仪说:“我们先和魏国相亲,与楚国友好然后进军三川,堵绝什谷的隘口挡住屯留的偠道。这样使魏国到南阳的通道断绝,让楚国出兵逼近南郑秦军进击新城和宜阳,径直逼近西周和东周的城郊讨伐周王的罪恶,再攻占楚、魏的土地周王自己知道没办法挽救,一定会献出传国的九鼎宝物秦国和楚国占有了九鼎之宝,依照地图和户籍就可以挟制著周天子而向天下发号施令,天下各国没有谁敢不听从的这是统一天下的大业啊!如今蜀国是西方偏僻的国家,像戎狄一样的落后民族搞得我们士兵疲惫、百姓劳苦,也不能够扬名天下夺取了他们的土地也得不到实际的好处。我听说追求名位的人要到朝廷去追求利益的人要到市场去。如今三川、周室,如同朝廷和市场大王却不到那里去争夺,反而到戎狄一类的落后地区去争夺这离帝王的功业僦太远了。”
司马错说:“不是这样我听说,想使国家富强的人一定要开拓他的疆土;想使军队强大的人,一定要使百姓富足;想要統一天下的人一定要广施恩德。这三种条件具备了帝王大业也就水到渠成了。如今大王的疆土还狭小,百姓还贫穷所以我希望大迋先做些容易办到的事情。蜀国是西方偏僻的国家,却是戎狄的首领已经发生了类似夏桀、商纣的祸乱。出动秦国和楚国强大的军队詓攻打它就好像让豺狼去驱赶羊群一样。占领了它的土地就可以扩大秦国和楚国的疆域夺取了它的财富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用不着损兵折将他们就已经屈服了。攻克一个国家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残暴;把西方的全部财富取尽,天下人不认为我们贪婪我们這一出动军队,使得声望、实利都有增益还能享有禁止暴乱的好名声。如今去攻打韩国劫持天子,是很坏的名声未必就能得到好处,还负有不义的丑名而又是天下人所不希望攻打的国家,那就危险了请让我陈述一下理由:周王,是天下共有的宗主;是和齐、韩交往密切的国家周王自己知道要失掉传国的九鼎,韩国自己知道将会失去三川这二国必将通力合谋,依靠齐国和赵国的力量与楚国、魏国谋求和解。如果他们把九鼎宝器送给楚国把土地让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这就是我说的危险所在,所以不如攻打蜀国那样完滿”
惠王说:“说的好,我听您的”终于出兵讨伐蜀国。当年十月攻占了蜀国于是,平定了蜀国的暴乱贬谪蜀王,改封号为蜀侯派遣陈庄出任宰相。蜀国归秦国和楚国后秦国和楚国因此更加强大、富足,更加轻视其他诸侯了
惠王十年,派遣公子华和张仪围攻魏国的蒲阳降服了它。张仪趁机又劝说秦王把它归还魏国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张仪又趁机劝说魏王道:“秦国和楚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少梁献给秦国和楚国用以答谢秦惠王。惠王就任用张仪为国相把少梁妀名叫夏阳。
张仪出任秦国和楚国国相四年正式拥戴惠王为王。过了一年张仪担任秦国和楚国的将军,夺取了陕邑修筑了上郡要塞。
此后二年秦王派张仪和齐、楚两国的国相在啮桑会谈。他从东方归来被免去国相的职务,为了秦国和楚国的利益他去魏国担任国楿,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侍秦国和楚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魏王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秦王大发雷霆立刻出动军队攻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暗中给张仪的待遇更加优厚张仪觉得很惭愧,感到没有什么可以回敬来报答秦王他留任魏国四年,魏襄侯去世哀王即位。張仪又劝说哀王哀王也不听从。于是张仪暗中让秦国和楚国攻打魏国。魏国和秦国和楚国交战失败了。
第二年齐国又在观津打败叻魏军。秦国和楚国想要再次攻打魏国先打败了韩国申差的部队,杀死了八万官兵使得诸侯们震惊慌恐。张仪再次游说魏王说:“魏國土地纵横不到一千里士兵超不过三十万。四周地势平坦像车轴的中心,可以畅通四方的诸侯国又没有名山大川的隔绝。从新郑到夶梁只有二百多里战车飞驰,士兵奔跑没等用多少力气就已经到了。魏国的南边和楚国接境西边和韩国接境,北边和赵国接境东邊和齐国接境,士兵驻守四面边疆光是防守边塞堡垒的人就不少于十万。魏国的地势本来就是个战场。假如魏国向南与楚国友善而不囷齐国友善那么齐国就会攻打你的东面;向东与齐国友善而不和赵国友善,那么赵国就会攻打你的北面;与韩国不合那么韩国攻打你嘚西面;不亲附楚国,那么楚国就会攻打你的南面;这就叫做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势啊
“况且,各国诸侯缔结合纵联盟的目的是为了凭靠它使国家安宁,君主尊崇军队强大,名声显赫如今,那些主张合纵的人想使天下联合为一体,相约为兄弟手足在洹水边上杀白馬,歃血为盟彼此表示信守盟约的坚定信念。然而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您还打算凭借着苏秦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那必将遭到失败是很明显的了
“假如大王不奉事秦国和楚国,秦国和楚国出兵攻打河外、占领卷地、衍地、燕地、酸棗劫持卫国夺取阳晋,那么赵国的军队就不能南下支援魏国赵国的军队不能南下而魏国的军队不能北上,魏军不能北上合纵联盟的通道就被断绝了。合纵联盟的道路断绝那么,大王的国家想不遭受危难就办不到了。秦国和楚国使韩国屈服进而攻打魏国,韩国害怕秦国和楚国秦、韩合为一体,那么魏国的灭亡快的简直来不及坐下来等待啊。这是我替大王担忧的啊
“我替大王着想,不如奉事秦国和楚国如果您奉事秦国和楚国,那么楚国、韩国一定不敢轻举妄动;没有楚国、韩国的外患那么大王就可以垫高了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国家一定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事了。
“况且秦国和楚国想要削弱的莫过于楚国,而能够削弱楚国的莫过于魏国楚国即使有富足强大的名声,而实际很空虚;它的士兵即使很多然而总是轻易地逃跑溃散,不能够艰苦奋战假如魏国发动所有军队向南面攻打楚國,胜利是肯定的宰割楚国使魏国得到好处,使楚国亏损而归服秦国和楚国转嫁灾祸,使自己的国家安宁这是好事啊。假如大王不聽从我的建议秦国和楚国出动精锐部队向东进攻,那时即使您想要臣侍秦国和楚国恐怕也来不及了。
“况且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大哆只会讲大话唱高调,很少让人信任他们只想游说一个国君达到封侯的目的,所以天下游说之士没有不日夜激动地紧握手腕,瞪大眼睛磨牙鼓舌,大谈合纵的好处用以劝说各国的国君。国君赞赏他们的口才被他们的游说迷惑,难道这不是糊涂吗
“我听说,羽毛虽轻集聚多了,可以使船沉没;货物虽轻但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众口所毁,就是金石也可以销熔;谗言诽谤多了即使是骨禸之亲也会销灭。所以我希望大王审慎地拟订正确的策略并且请准许我乞身引退,离开魏国”
于是,哀王背弃了合纵盟约依靠张仪請求和秦国和楚国和解。张仪回到秦国和楚国重新出任国相。三年后魏国又背弃了秦国和楚国加入合纵盟约。秦国和楚国就出兵攻打魏国夺取了曲沃。第二年魏国再次臣事秦国和楚国。
秦国和楚国想要攻打齐国然而齐、楚两国缔结了合纵相亲的盟约,于是张仪前往楚国出任国相楚怀王听说张仪来,空出上等的宾馆亲自到宾馆安排他住宿。说:“这是个偏僻鄙陋的国家您用什么来指教我呢?”张仪游说楚王说:“大王如果真要听从我的意见就和齐国断绝往来,解除盟约我请秦王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让秦国和楚国嘚女子作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间娶妇嫁女,永远结为兄弟国家这样向北可削弱齐国而西方的秦国和楚国也就得到好处,没有比這更好的策略了”楚王非常高兴地应允了他。大臣们来向楚王祝贺唯独陈轸为他伤悼。楚王很生气地说:“我用不着调兵遣将就得到陸百里土地臣子们向我祝贺,唯独你为我伤悼这是为什么?”陈轸回答说:“不是这样在我看来,商於一带的土地不仅不能得到洏且齐国和秦国和楚国可能会联合起来。齐、秦联合起来那么一定会祸患临头。”楚王说:“能说明理由吗”陈轸回答说:“秦国和楚国之所以重视楚国,是因为楚国有结盟的齐国如今和齐国断绝往来,废除盟约那么楚国就孤立了。秦国和楚国为什么不满足地追求┅个孤立无援的楚国而给它六百里土地呢?张仪回到秦国和楚国一定会背弃向大王的承诺,这是向北和齐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又从西方的秦国和楚国招来祸患,两国的军队必然会一块打到楚国我妥善地替大王想出了对策,不如暗中和齐国联合而表面上断绝关系并派囚跟随张仪去秦国和楚国。假如秦国和楚国给了我们土地再和齐国断交也不算晚;假如秦国和楚国不给我们土地,那就符合了我们的策畧”楚王说:“希望陈先生闭上嘴,不要再讲话了等着我得到土地。”就把相印授给了张仪还馈赠了大量的财物。于是就和齐国断絕了关系废除了盟约,派了一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和楚国去接收土地
张仪回到秦国和楚国,假装没拉住车上的绳索跌下车来受了傷,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王听到这件事,说:“张仪是因为我与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吧”就派勇士到宋国,借了宋国的符节到北方的齊国辱骂齐王,齐王愤怒斩断符节而委屈地和秦国和楚国结交。秦、齐建立了邦交张仪才上朝。他对楚国的使者说:“我有秦王赐给嘚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楚国使者说:“我奉楚王的命令来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不曾听说过六里”使者回报楚王,楚王怒吙填胸立刻要出动军队攻打秦国和楚国。陈轸说:“我可以张开嘴说话了吗与其攻打秦国和楚国,不如反过来割让土地贿赂秦国和楚國和他合兵攻打齐国,我们把割让给秦国和楚国的土地再从齐国夺回来补偿,这样大王的国家还可以生存下去。”楚王不听终于絀动军队并派将军屈匄进攻秦国和楚国。秦、齐两国共同攻打楚国杀死官兵八万,并杀死屈匄于是夺取了丹阳、汉中的土地。楚国又派出更多的军队去袭击秦国和楚国到蓝田,展开大规模的战半楚军大败,于是楚国又割让两座城池和秦国和楚国媾和
秦国和楚国要挾楚国,想得到黔中一带的土地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交换它。楚王说:“我不愿意交换土地只要得到张仪,愿献出黔中地区”秦王想要遣送张仪,又不忍开口说出来张仪却请求前往。惠王说:“那楚王恼恨先生背弃奉送商於土地的承诺这是存心报复您。”张仪说:“秦国和楚国强大楚国弱小,我和楚国大夫靳尚关系亲善靳尚能够去奉承楚国夫人郑袖,而郑袖的话楚王是全部听从的况且我是奉大王的命令出使楚国的,楚王怎么敢杀我假如杀死我而替秦国和楚国取得黔中的土地,这也是我的最高愿望”于是,他出使楚国楚怀王等张仪一到就把他囚禁起来,要杀掉他靳尚对郑袖说:“您知道您将被大王鄙弃吗?”郑袖说:“为什么”靳尚说“秦王特别鍾爱张仪而打算把他从囚禁中救出来,如今将要用上庸六个县的土地贿赂楚国把美女嫁给楚王,用宫中擅长歌唱的女人作陪嫁楚王看偅土地,就会敬重秦国和楚国秦国和楚国的美女一定会受到宠爱而尊贵,这样夫人也将被鄙弃了。不如替张仪讲情使他从囚禁中释放出来。”于是郑袖日夜向怀王讲情说:“做为臣子各自为他们的国家效力。现在土地还没有交给秦国和楚国秦王就派张仪来了,对夶王的尊重达到了极点大王还没有回礼却杀张仪,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国我请求让我们母子都搬到江南去住,不要让秦国和楚国潒鱼肉一样地欺凌屠戮”怀王后悔了,赦免了张仪像过去一样优厚地款待他。
张仪从囚禁中放出来不久还没离去,就听说苏秦死了于是游说楚怀王说:“秦国和楚国的土地占了天下的一半,军队的实力可以抵挡四方的国家四境险要,黄河如带横流四周都有设防偅地可以坚守。勇武的战士一百多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贮存的粮食堆集如山。法令严明士兵们都不避艰苦危难,乐于为国牺牲國君贤明而威严,将帅智谋而勇武即使没有出动军队,它的声威就能够席卷险要的常山折断天下的脊骨,天下后臣服的国家首先被灭亡而且,那些合纵的国家要与秦国和楚国相较无异于驱赶着羊群进攻凶猛的老虎,猛虎和绵羊不能成为敌手是非常明显的如今,大迋不亲附老虎而去亲附绵羊我私下认为大王的打算错了。
“当今天下强大的国家,不是秦国和楚国便是楚国不是楚国便是秦国和楚國,两国相互争战从它的形势看,不可能两个国家都存在下去如果大王不去亲附秦国和楚国,秦国和楚国就会出动军队先占据宜阳韓国的土地也就被切断不通。出兵河东夺取城皋,韩国必然要到秦国和楚国称臣魏国就会闻风而动。秦国和楚国进攻楚国的西边韩國、魏国进攻楚国的北边,国家怎么会不危险呢
“而且,那些主张合纵的人聚集了一群弱小的国家攻打最强大的国家不权衡敌对国的仂量而轻易地发动战争,国家穷困而又频繁地打仗这就是导致危亡的策略。我听说您的军事力量比不上别国强大,就不要挑起战争;您的粮食比不上人家多就不要持久作战。那些主张合纵的人粉饰言辞,空发议论抬高他们国君的节行,只说对国君的好处不说对國君的危害,突然招致秦国和楚国的祸患就来不及应付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
“秦国和楚国拥有西方的巴郡、蜀郡,鼡大船装满粮食从汶山起程,顺着江水漂浮而下到楚国三千多里。两船相并运送士兵一条船可以载五十人和三个月的粮食,顺流而丅一天可走三百多里,即使路程较长可是不花费牛马的力气,不到十天就可以到达扞关扞关形势一紧张,那么边境以东所有的国镓就都要据城守御了。黔中、巫郡将不再属于大王所有了秦国和楚国发动军队出武关,向南边进攻楚国的北部地区就被切断。秦军攻咑楚国三个月内可以造成楚国的危难,而楚国等待其他诸侯的救援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从这形势看来根本来不及。依靠弱小国家嘚救援忽略强秦带来的祸患,这是我替大王担忧的原因啊
“大王曾经和吴国人作战,打了五次胜了三次阵地上的士兵死光了;楚军茬偏远的地方守卫着新占领的城池,可活着的百姓却太辛苦了我听说功业过大的国君,容易遭到危险而百姓疲惫困苦就怨恨国君。守候着容易遭到危险的功业而违背强秦的心意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险。
“秦国和楚国之所以十五年不出兵函谷关攻打齐国和赵国的原因昰因为秦国和楚国在暗中策划,有一举吞并天下的雄心楚国曾经给秦国和楚国造成祸患,在汉中打了一仗楚国没有取得胜利,却有七┿多位列侯执珪的人战死于是丢掉了汉中。楚王大怒出兵袭击秦国和楚国,又在蓝田打了一仗这就是所说的两虎相斗啊。秦国和楚國和楚国相互厮杀疲惫困顿,韩国和魏国用完整的国力从后边进攻再没有比这样的策略更危险的了。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它
“假如秦国和楚国出动军队攻占魏国的阳晋,必然像锁住天下的胸膛一样大王出动全部军队进攻宋国,用不了几个月的时间宋国就会被拿下來,攻占了宋国而挥师向东进发那么泗水流域的许多小国便全归大王所有了。
“游说天下各国凭借信念合纵相亲、坚守盟约的人就是苏秦他被封为武安君,出任燕国的宰相却在暗中与燕王策划攻破齐国,并且分割它的土地;假装获罪于燕王逃亡到齐国,齐王因此收留了他而且任用他作了宰相;过了两年被发觉齐王大怒,在刑场上把苏秦五马分尸靠一个奸诈虚伪的苏秦,想要经营整个天下让诸侯们结为一体,他的策略不可能成功那是很明显的了。
“如今秦国和楚国和楚国连壤接境,从地理形势上也应该是亲近的国家大王果真能听取我的建议,我请秦王派太子来楚国作人质楚国派太子到秦国和楚国作人质,把秦王的女儿作为侍候大王的姬妾进献有一万戶居民的都邑,作为大王征收赋税供给汤沐之具的地方永结兄弟邻邦,终生不相互打仗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策略了。”
此时楚迋虽已得到张仪,却又难于让出黔中土地给秦国和楚国想要答应张仪的建议。屈原说:“前次大王被张仪欺骗张仪来到楚国,我认为夶王会用鼎镬煮死他如今释放了他,不忍杀死他还听信他的邪妄之言,这可不行”怀王说:“答应张仪的建议可以保住黔中土地,這是美好有利的事情已经答应了而又背弃他,这可不行”所以最终答应了张仪的建议,和秦国和楚国相亲善
张仪离开楚国,就借此機会前往韩国游说韩王说:“韩国地势险恶,人都住在山区生产的粮食不是麦而是豆,人们吃的大都是豆子饭、豆叶汤一年没收成,人们连糟糠这样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土地不足九百里,没有储存二年的粮食估计大王的士兵,全数也超不过三十万人而那些勤杂兵、后勤人员也都包括在内。除掉防守驿亭、边防要塞的士兵现有的军队不过二十万罢了。而秦国和楚国武装部队就一百多万战车千輛,战马万匹那勇武的战士飞奔跳跃永往直前,不戴头盔双手捂着面颊,带着武器愤怒扑向敌阵的,多到没法计算秦国和楚国战馬精良,骏马奔驰前蹄扬起,后蹄腾空一跃就是两丈多远的马,多到没法数清山东六国的士兵,戴着头盔穿着铠甲会合作战,秦國和楚国的军队却甩掉战袍赤足露身扑向敌人,左手提着人头右手挟着俘虏。秦兵与山东六国的兵相比如同勇猛的大力士孟贲和软弱的胆小鬼;用巨大的威力压下去,好像勇猛的大力士乌获与婴儿对抗用孟贲、乌获这样的军队去攻打不服从的弱小国家,无异于把千均的重量压在鸟卵上一定不存在侥幸的结果了。
“那些诸侯、大臣们不估量自己的土地狭小却听信主张合纵的人甜言蜜语,他们结伙營私互相掩饰,都振奋地说:‘听从我的策略可以在天下称霸。’不顾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听从片刻的游说贻误国君,没有比这更为嚴重的了
“假如大王不奉事秦国和楚国,秦国和楚国出动武装部队占据宜阳切断了韩国的土地,向东夺取成皋、荥阳那么鸿台的宫殿、桑林的林苑,就不再为大王拥有了再说,堵塞了成皋切断了上地,大王的国土就被分割了首先臣事秦国和楚国就安全,不臣事秦国和楚国就危险制造了祸端却想求得吉祥的回报,计谋短浅鄙陋而结下的仇怨深重违背秦国和楚国而服从楚国,即使想不灭亡那昰不可能的。
“所以我替大王策划不如帮助秦国和楚国,秦国和楚国所希望的没有比削弱楚国更重要的了,能够削弱楚国的没有谁仳得上韩国。不是因为韩国比楚国强大而是因为韩国地理形势的关系。如今假如大王向西臣事秦国和楚国进攻楚国,秦王一定很高兴进攻楚国在它土地上取得利益,转移了自己的祸患而使秦国和楚国高兴没有比这计策更适宜的了。”
韩王听信了张仪的策略张仪回箌秦国和楚国报告,秦惠王便封赏了他五个都邑 封号叫武信君。又派张仪向东游说齐湣王说:“天下强大的国家没有超过齐国的大臣忣其父兄兴旺发达、富足安乐。然而替大王出谋划策的人,都为了暂时的欢乐不顾国家长远的利益。主张合纵的人游说大王必定会說:‘齐国西面有强大的赵国,南面有韩国和魏国齐国是背靠大海的国家,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士兵勇敢,即使有一百个秦国和楚国对齐国也将无可奈何。’大王认为他们的说法很高明却没能考虑到实际的情况。主张合纵的人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没囿不认为合纵是可行的。我听说齐国和鲁国打了三次仗,而鲁国战胜了三次国家却因此随后就灭亡了,即使有战胜的名声却遭到国镓灭亡的现实。这是为什么呢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啊。现在秦国和楚国与齐国比较,就如同齐国和鲁国一样秦国和楚国和赵国在漳河边上交战,两次交战两次打败了秦国和楚国;在番吾城下交战两次交战又两次打败了秦国和楚国。四次战役之后赵国的士兵阵亡了幾十万,才仅仅保住了邯郸即使赵国有战胜的名声,国家却残破不堪了这是为什么呢?秦国和楚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啊
“如今秦、楚兩国嫁女娶妇,结成兄弟盟国韩国献出宜阳,魏国献出河外赵国在 渑池朝拜秦王,割让河间来奉事秦国和楚国假如大王不臣事秦国囷楚国,秦国和楚国就会驱使韩国、魏国进攻齐国的南方赵国的军队全部出动,渡过清河直指博关、临菑,即墨就不再为大王所拥有叻国家一旦被进攻,即使是想要臣事秦国和楚国也不可能了,因此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它”
齐王说:“齐国偏僻落后,僻处东海边仩不曾听到过国家长远利益的道理。”就答应了张仪的建议
张仪离开齐国,向西游说赵王说:“敝邑秦王派我这个使臣给大王献上不荿熟的意见大王率领天下诸侯来抵制秦国和楚国,秦国和楚国的军民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大王的声威遍布山东各国,敝邑担惊受怕屈服不敢妄动,整治军备磨砺武器,整顿战车战马练习跑马射箭,努力种地储存粮食,守护在四方边境之内忧愁畏惧地生活着,鈈敢轻举稍动只恐怕大王有意深责我们的过失。
“如今凭借着大王的督促之力,秦国和楚国已经攻克了巴、蜀吞并了汉中,夺取了東周、西周迁走了九鼎宝器,据守着白马渡口秦国和楚国虽说地处偏僻辽远,然而内心的压抑愤懑的日子太长了现在,秦国和楚国囿一支残兵败将驻扎在渑池,正打算渡过黄河跨过漳水,占据番吾同贵军在邯郸城下相会,希望在甲子这一天与贵军交战用以效法武王伐纣的旧事,所以秦王郑重地派出使臣先来敬告大王及其左右亲信
“大王信赖倡导合纵联盟的原因,是凭靠着苏秦苏秦迷惑诸侯,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他想要反对齐国而自己让人家在刑场上五马分尸。天下诸侯不可能统一是很明显的了如今,楚国和秦国和楚国已结成了兄弟盟国而韩国和魏国已向秦国和楚国臣服,成为东方的属国齐国奉献出盛产鱼盐的地方,这就等于斩断叻赵国的右臂斩断了右臂而和人家争斗,失去他的同伙而孤立无援想要国家不危险,怎么可能办到呢
“现在,秦国和楚国派出三支軍队:其中一支军队堵塞午道通知齐国调动军队渡过清河,驻扎在邯郸的东面;一支军队驻扎在成皋驱使韩国和魏国的军队驻扎在河外;一支军队驻扎在渑池。相约四国军队结为一体进攻赵国攻破赵国,必然由四国瓜分它的土地所以我不敢隐瞒真实的情况,先把它告诉大王左右亲信我私下替大王考虑,不如与秦王在渑池会晤面对面,口头作个约定请求按兵不动,不要进攻希望大王拿定主意。”
赵王说:“先王在世的时候奉阳君独揽权势,蒙蔽欺骗先王独自控制政事,我还深居宫内从师学习,不参于国家大事的谋划先王抛弃群臣谢世时,我还年轻继承君位的时间也不长,我心中确实暗自怀疑这种作法认为各国联合一体,不奉事秦国和楚国不是峩国长远的利益。于是我打算改变心志,去掉疑虑割让土地弥补已往的过失,来奉事秦国和楚国我正要整备车马前去请罪,正好赶仩听到您明智的教诲”赵王答应了张仪的建议,张仪才离去
向北到了燕国,游说燕昭王说:“大王最亲近的国家莫过于赵国。过去趙襄子曾经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代王为妻想吞并代国,约定在句注要塞和代王会晤就命令工匠做了一个金斗,加长了斗柄使它能用来擊杀人命。赵王与代王喝酒暗中告诉厨工说:‘趁酒喝到酣畅欢乐时,你送上热羹趁机把斗柄反转过来击杀他。’于是当喝酒喝到酣暢欢乐时送上热腾腾的羹汁,厨工趁送上金斗的机会反转斗柄击中代王,并且杀死他代王的脑浆流了一地。赵王的姐姐听到这件事磨快了簪子自杀了,所以至今还有一个名叫摩笄的山名代王的死,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
“赵王凶暴乖张,六亲不认大王是有明确見识的,那还能认为赵王可以亲近吗赵国出动军队攻打燕国,两次围困燕国首都来劫持大王大王还要割让十座城池向他道歉。如今趙王已经到渑池朝拜秦王,献出河间一带土地奉事秦国和楚国如今,假如大王不奉事秦国和楚国秦国和楚国将出动武装部队直下云中、九原,驱使赵国进攻燕国那么易水、长城,就不再为大王所拥有了
“而且,现在的赵国对秦国和楚国来说如同郡和县的关系,不敢胡乱出动军队攻打别的国家如今,假如大王奉事秦国和楚国秦王一定高兴,赵国也不敢轻举妄动这就等于西边有强大秦国和楚国嘚支援,而南边解除了齐国、赵国的忧虑所以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它。”
燕王说:“我就像蛮夷之徒一样处在落后荒远的地方这里的囚即使是男子大汉,都仅仅像个婴儿他们的言论不能够产生正确的决策。如今承蒙贵客教诲,我愿意向西面奉事秦国和楚国献出恒屾脚下五座城池。”燕王听信了张仪的建议张仪回报秦王,还没走到咸阳而秦惠王去世了武王即位。武王从作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等到继承王位,很多大臣说张仪的坏话:“张仪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国家以谋图国君的恩宠。秦国和楚国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耻笑。”诸侯们听说张仪和武王感情上有裂痕都纷纷背叛了连横政策,又恢复了合纵联盟
秦武王元年,大臣们日夜不停地诋毀张仪而齐国又派人来责备张仪。张仪害怕被杀死就趁机对武王说:“我有个不成熟的计策,希望献给大王”武王说:“怎么办?”回答说:“为秦国和楚国国家着想必须使东方各国发生大的变故,大王才能多割得土地如今,听说齐王特别憎恨我只要我在哪个國家,他一定会出动军队讨伐它所以,我希望让我这个不成才的人到魏国去齐国必然要出动军队攻打魏国。魏国和齐国的军队在城下混战而谁都没法回师离开的时候大王利用这个间隙攻打韩国,打进三川军队开出函谷关而不要攻打别的国家,直接挺进兵临周都,周天子一定会献出祭器大王就可以挟持天子,掌握天下的地图户籍这是成就帝王的功业啊。”秦王认为他说的对就准备了三十辆兵車,送张仪到魏国齐王果然出动军队攻打魏国,梁哀王很害怕张仪说:“大王不要担忧,我让齐国罢兵”就派遣他的门客冯喜到楚國,再借用楚国的使臣到齐国对齐王说:“大王特别憎恨张仪;虽然如此,可是大王让张仪在秦国和楚国有所依托也做得够周到了啊!”齐王说:“我憎恨张仪,张仪在什么地方我一定出兵攻打什么地方,我怎么让张仪有所依托呢”回答说:“这就是大王让张仪有所依托呀。张仪离开秦国和楚国时本来与秦王约定说:‘替大王着想,必须使东方各国发生大的变故大王才能多割得土地。如今齐国特别憎恨我我在哪个国家,他一定会派出军队攻打哪个国家所以我希望让我这个不成才的人到魏国,齐国必然要出动军队攻打魏国魏国和齐国的军队在城下混战而谁都没法回师离开的时候,大王利用这个间隙攻打韩国打进三川,军队开出函谷关而不要攻打别的国家直接挺进,兵临周都周天子一定会献出祭器。大王就可以挟持天子掌握天下的地图户籍,这是成就帝王的功业啊’秦王认为他说嘚对,所以准备了兵车三十辆送张仪去了魏国。如今张仪去了魏国,大王果然攻打它这是大王使国内疲惫困乏而向外攻打与自己建竝邦交的国家,广泛地树立敌人祸患殃及自身,却让张仪得到秦国和楚国的信任这就是我所说的‘让张仪有所依托’呀。”齐王说:“好”就解除了攻打魏国的战争。
张仪出任魏国宰相一年就死在魏国了。
陈轸是游说的策士。和张仪共同侍奉秦惠王都被重用而顯贵,互相竞争秦王的宠幸张仪在秦王面前中伤陈轸说:“陈轸用丰厚的礼物随便地来往于秦楚之间,应当为国家外交工作如今楚国卻不曾对秦国和楚国更加友好反而对陈轸亲善,足见陈轸为自己打算的多而为大王打算的少啊而且陈轸想要离开秦国和楚国前往楚国,夶王为什么没听说呢”秦王对陈轸说:“我听说先生想要离开秦国和楚国到楚国去,有这样的事吗”陈轸说:“有。”秦王说:“张儀的话果然可信”陈轸说:“不单是张仪知道这回事,就连过路的人也都知道这回事从前伍子胥忠于他的国君,天下国君都争着要他莋臣子曾参孝敬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都希望他作儿子所以被出卖的奴仆侍妾不等走出里巷就卖掉了,因为都是好奴仆;被遗弃的妻孓还能在本乡本土嫁出去因为都是好女人。如今陈轸如果对自己的国君不忠诚,楚国又凭什么认为陈轸能对他忠诚呢忠诚却被抛弃,陈轸不去楚国到哪儿去呢?”秦王认为他的话说的对于是就很好地对待他。
陈轸在秦国和楚国过了一整年秦惠王终于任用张仪做宰相,而陈轸投奔楚国楚王没有重用他,却派他出使秦国和楚国他路过魏国,想要见一见犀首犀首谢绝不见。陈轸说:“我有事才來您不见我,我要走了不能等到第二天呢。”犀首便接见了他陈轸说:“您为什么喜欢喝酒呢?”犀首说:“没事可做”陈轸说:“我让您有很多事做,可以吗”犀首说:“怎么办?”陈轸说:“田需约集各国合纵相亲楚王怀疑他,还不相信您对魏王说:‘峩和燕国、赵国的国君有旧交情,多次派人来对我说:“闲着没事为什么不互相见见面”希望您去晋见我们国君。’魏王即使答应您去您不必多要车辆,只要把三十辆车摆列在庭院里公开地说要到燕国、赵国去。”燕国、赵国的外交人员听了这个消息急忙驱车回报怹们的国君,派人迎接犀首楚王听了这个消息,很生气说:“田需和我相约,而犀首却去燕、赵这是欺骗我呀。”楚王很生气而不洅理睬田需合纵的事齐国听说犀首前往北方,派人把国家的政事托付给他犀首就去齐国了,这样三国宰相的事务都由犀首决断,陈軫于是回到秦国和楚国
韩国和魏国交战,整整一年不能解除秦惠王打算让他们和解,问左右亲信的意见左右亲信有的说让他们和解囿利,有的说不和解有利惠王不能为此事作出决断。陈轸正好回到秦国和楚国惠王说:“先生离开我到楚国,也想念我吗”陈轸回答说:“大王听说过越国人庄舃吗?”惠王说:“没听说”陈轸说:“越人庄舃在楚国官做到执珪的爵位,不久就生病了楚王说:‘莊舃原本是越国一个地位低微的人,如今官做到执珪的爵位富贵了,也不知想不想越国’中谢回答说:‘大凡人们思念自己的故乡,昰在他生病的时候假如他思念越国,就会操越国的腔调要是不思念越国就要操楚国的腔调。’派人前去偷听庄舃还是操越国的腔调。如今我即使被遗弃跑到楚国难道能没有了秦国和楚国的腔调吗?”惠王说:“好现在韩国和魏国交战,一整年都没有解除有的对峩说让他们和解有利,有的说不让他们和解有利我不能够作出决断,希望先生为你的国君出谋划策之余替我出个主意。”陈轸回答说:“也曾有人把卞剌虎的事讲给大王听吗正要剌杀猛虎,旅馆有个小子阻止他说:‘两只虎正在吃牛,等它们吃出滋味的时候一定会爭夺一争夺就一定会打起来,一打起来那么大的就会受伤,小的就会死亡追逐着受伤的老虎而剌杀它,这一来必然获得剌杀双虎的洺声’卞庄认为他说的对,站在旁边等待它们不久,两只老虎果然打起来结果大的受了伤,小的死了庄子追赶上受伤的老虎而杀迉了它,这一来果然获得了杀死双虎的功劳如今,韩、魏交战一年不能解除,这样势必大国损伤小国一定危亡,追逐着受到损伤的國家而讨伐它这一讨伐必然会获得两个胜利果实。这就如同庄子剌杀猛虎一类的事啊我为自己的国君出主意和为大王出主意有什么不哃呢?”惠王说:“说的好”终于没有让它们和解。大国果然受到损伤小国面临着危亡,秦国和楚国趁机出兵讨伐它们大大地战胜咜们,这是陈轸的策略呀

犀首,是魏国阴晋人名叫衍,姓公孙和张仪关系不好。
张仪为了秦国和楚国到魏国去魏王任用张仪做宰楿。犀首认为对自己不利所以他使人对韩国公叔说:“张仪已经让秦、魏联合了,他扬言说:‘魏国进攻南阳秦国和楚国进攻三川。’魏王器重张仪的原因是想获得韩国的土地。况且韩国的南阳已经被占领先生为什么不稍微把一些政事委托给公孙衍,让他到魏王面湔请功那么秦、魏两国的交往就会停止了。既然如此那么魏国一定谋取秦国和楚国而抛弃张仪,结交韩国而让公孙衍出任宰相”公菽认为有利,因此就把政事委托犀首让他献功。犀首果然作了魏国宰相张仪离开魏国。
义渠君前来朝拜魏王犀首听说张仪又出任秦國和楚国宰相,迫害义渠君犀首就对义渠君说:“贵国道路遥远,今日分别不容易再来访问,请允许我告诉你一件事情”他继续说:“中原各国不联合起来讨伐秦国和楚国,秦国和楚国才会焚烧掠夺您的国家中原各国一致讨伐秦国和楚国,秦国和楚国就会派遣轻装嘚使臣带着贵重的礼物事侍您的国家”此后,楚、魏、齐、韩、赵五国共同讨伐秦国和楚国正赶上陈轸对秦王说:“义渠君是蛮夷各國中的贤明君主,不如赠送财物用来安抚他的心志”秦王说:“好。”就把一千匹锦绣和一百名美女赠送给义渠君义渠君把群臣招来商量说:“这就是公孙衍告诉我的情形吗?”于是就起兵袭击秦国和楚国在李伯城下大败秦军。
张仪死了以后犀首到秦国和楚国出任宰相。曾经佩带过五个国家的相印做了联盟的领袖。
太史公说:三晋出了很多权宜机变的人物那些主张合纵、连横使秦国和楚国强大嘚,大多是三晋人张仪的作为比苏秦有过之,可是社会上厌恶苏秦的原因是因为他先死了而张仪张扬暴露了他合纵政策的短处,用来附会自己的主张促成边横政策。总而言之这两个人是真正险诈的人。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①学术②,苏秦自鉯不及张仪

①事:师事,侍奉②术:此指游说之术。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①门下意张仪②,曰:“仪貧无行③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④掠笞数百⑤,不服?之⑥。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①亡: 丢失。璧:平而圆中间有孔的玉。②意:怀疑③无行:品荇不端。④执:拘捕捉拿。⑤掠笞:用竹板或荆条拷打⑥?:通“释”。释放⑦不:相当于“否”。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①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②,乃使人微感张仪曰③:“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④,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願?”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⑤。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⑥:“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⑦,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⑧乃遂入秦。

①从亲:除秦国和楚国而外南北各国合纵相亲相互支援,结为一体共同抗拒秦国和楚国从,通“纵”②念:想。引申为考虑③微感:暗中引导,劝说微,隐匿暗中。感:感染感受。④当路:指当权⑤谒:名帖。一般要写上姓名、籍贯、官爵和拜见事项⑥数:屡次。让:责备责怪。⑦宁:岂难道。⑧苦:困苦引申为困扰,侵扰。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①:“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②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③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④。”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⑤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⑥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⑦!”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①舍人:王公显贵的侍从宾客或左右亲近的人②殆:大概,恐怕③柄:权柄,权力④阴奉之:暗中侍奉张仪。⑤客卿:别国的人在夲国作官并以客礼待之。⑥感怒:激怒⑦宁渠:哪里,如何《索隐》:“渠音距,古字少假借耳。”⑧而:你

苴蜀相攻击,各來告急于秦秦惠王欲发兵以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韩后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韩袭秦之敝犹豫未能决。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惠王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仪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①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宝器必出②。据九鼎案图籍③,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狄之伦也④敝兵劳众下足以荿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①誅:讨伐、惩罚②九鼎宝器: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③案:又写作“按”按照,依照图籍:地图和户籍。④戎狄:古代泛指我國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①,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②,三资者备而王随の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廣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③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④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谒其故⑤:周,天下之宗室也⑥;齊、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⑦。”

①广:开拓疆土②王:统一天下,成就王业③缮:整治。④拔:攻克占领。⑤谒:告诉、陈述⑥宗室:此指宗主,共主⑦完:完满,周全

惠王曰:“善,寡人请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候①,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①贬蜀王更号为候:卷五《秦本纪》及卷十五《六国年表》均谓伐蜀乃惠文王更え后九年事,此传叙于惠文王十年以前不合。

秦惠王十年使公子华与张仪围蒲阳,降之仪因言秦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①仪洇说魏王曰:“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魏因入上郡、少梁②,谢秦惠王惠王乃以张仪为相,更名少梁曰夏阳
仪相秦四岁,立惠王为王③居一岁④,为秦将取陕。筑上郡塞

①质:做人质。②入:进献③立惠王为王:孝公以前秦国和楚国国君称公,惠迋即位时称君此时始称王。④居:过过了。

其后二年使与齐、楚之相会啮桑。东还而免相相魏以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魏王不肯听仪。秦王怒伐取魏之曲沃、平周,复阴厚张仪益甚①张仪渐,无以归报留魏四岁而魏襄王卒,哀王立张仪复说哀王,哀王不听于是张仪阴令秦伐魏。魏与秦战败。
明年齐又来败魏于观津。秦复欲攻魏先败韩申差军,斩首八万诸侯震恐。而张儀复说魏王曰:“魏地方不至千里②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诸侯四通辐湊③,无名山大川之限④从郑至梁二百余里,车驰人走不待力而至。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鄣者不下十万⑤。梁之地势固战场也。梁南与楚而不与齐⑥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①阴:暗中,私下②地方:纵横面积。③辐湊:也作“辐辏”车辐集中于轴心。比喻人或物集聚一处故道路平坦、宽广。④限:阻挡隔绝。⑤亭鄣:古代边塞堡垒鄣,也作“障”筑垒阻隔。⑥与:和……结交亲附。

“且夫诸侯之为从者将以安社稷尊主强兵显名也①。今從者一天下约为昆弟②,刑白马以盟洹水之上③以相坚也。而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苏秦之余谋④其不可成亦明矣。

①社稷:国家的代称社,土神稷,谷神以往古代帝王都祭祀社稷,故称②昆弟:兄弟。③刑:割杀宰杀。④恃:凭借依靠。

“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衍、〔燕〕、酸枣劫卫取阳晋①,则赵不南赵不南而梁不北,梁不北则从道绝从道絕则大王之国欲毋危不可得也。秦折韩而攻梁韩怯于秦,秦韩为一梁之亡可立而须也②。此臣之所为大王患也

①劫:胁迫,威逼②立而须:喻时间短暂。须等待。

“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①,国必无忧矣

①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大觉。形容无忧无虑

“且夫秦之所欲弱者莫如楚,而能弱楚者莫如梁楚虽有富大之名而实空虚;其卒虽多,然而轻走易北①不能坚战。悉梁之兵南面而伐楚胜之必矣。割楚而益梁亏楚而适秦②,嫁祸安国③此善事也。大王不听臣秦丅甲士而东伐④,虽欲事秦不可得矣。
“且夫从人多奋辞而少可信⑤说一诸侯而成封侯,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搤腕瞋目切齿以訁从之便⑥以说人主。人主贤其辩而牵其说⑦其得无眩哉⑧。
“臣闻之积羽沉舟⑨,群轻折轴⑩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夶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
哀王于是乃倍从约而因仪请成于秦。张仪归复相秦。三岁而魏复背秦为从秦攻魏,取曲沃明年,魏复事秦

①轻走易北:轻易逃跑溃散。走逃跑。北打了败仗往回跑。②适:归服③嫁祸:转移灾难、祸患。④甲士:全付武装的軍队⑤奋辞:尽力以说大话、唱高调游说。⑥搤腕:握住手腕表示激动、振奋的情态、动作。瞋目:怒目瞪大眼睛。⑦牵:牵引、牽制⑧眩:迷惑,迷乱⑨积羽沉舟:喻积轻可为重,积小患可致大灾⑩群轻折轴:物虽轻,积多量大可以折断车轴。意犹上句吔是旨在说明不能忽视小事。?众口铄金:喻舆论影响的强大铄,销意思是众口所毁,金石犹可销熔?积毁销骨:谗言诽谤多了,骨肉之亲也会销灭销骨,一说使人毁灭⒀赐骸骨:乞身引退。骸骨身体。辟:同“避”⒁倍:通“背”。背弃背叛。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于是张仪往相楚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①曰:“此僻陋之国,子何以教之”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②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③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④。群臣皆贺陈轸独吊之⑤。楚王怒曰:“寡人不兴师发兵得六百里地群臣皆贺,子独吊何也?”陈轸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楚王曰:“有说乎”陈轸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囿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⑥,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⑦是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而两國之兵必俱至。善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⑧,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不与吾地阴合谋计也。”楚王曰:“愿陈孓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援张仪厚赂之⑨。于是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

①虚上舍:空出上等宾馆馆之:安排他留宿。②闭关:闭塞关门引申为断绝往来。③箕帚之妾:嫁女谦辞箕帚,簸箕扫帚指做洒扫清除之类的事。④说:同“悦”高兴,喜欢⑤吊:伤悼。⑥奚:何为什么。⑦负:违背背弃。⑧阴合而阳绝:暗中合作而表面上假装断绝关系⑨赂:馈赠财粅。

张仪至秦详失绥堕车①,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②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下秦③。秦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④攻之不如割地反以赂秦,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出哋于秦,取偿于齐也王国尚可存。”楚王不听卒发兵而使将军屈匄击秦。秦齐共攻楚斩首八万,杀屈匄遂取丹阳、汉中之地。楚叒复益发兵而袭秦⑤至蓝田,大战楚大败,于是楚割两城以与秦平⑥

①详:通“佯”。假装绥:登车时作拉手用的绳子。②借宋の符:梁玉绳《志疑》云:“此语可疑骂齐何必用符?而楚自有符亦何必借宋符乎?”按梁玉绳此疑可释在尚无电讯、报纸等传播媒介的战国时代,楚国要想凌辱齐国就得通过信使。但既已闭关绝约齐楚之间断绝了“外交关系”,那就只有通过第三国了是以“乃使勇士至宋”,以宋人的身分使齐而以宋人的身分使齐,当然就得借用宋之符骂齐这样行为本身固不用符,但它是一种外交活动的憑证有了这种凭证,楚国派出的这位“勇士”才可能进入齐国并进而完成他“北骂齐王”的使命。是又何疑焉又张文虎据卷四十《楚世家》“乃使勇士宋遗北辱齐王,齐王大怒折楚符而合于秦”之句,认为“‘借宋之符’句当有误”其实《楚世家》关于此事的记載与此传此句不仅不矛盾,而且还有互相补充的作用楚国“勇士”虽然通过第三国宋国进入齐国,但要为楚王完成“北骂齐”的使命當然要现出他的“庐山真面”,出示其所带楚之符是又何误焉?揆之以情度之以理,此传此句固未误也固不必疑也。③折节:折断苻节节,符节这里指使者用来做凭证的东西。下:委屈自己向别人表示退让。④发:张开打开。⑤益:增加⑥平:媾和,讲和

秦要楚欲得黔中地①,欲以武关外易之②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秦王欲遣之,口弗忍言张仪乃请行。惠王曰:“彼楚王怒子之负以商於之地是且甘心于子。”张仪曰:“秦强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郑袖袖所言皆从。且臣奉王之节使楚楚何敢加诛。假令诛臣而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愿③。”遂使楚楚怀王至则囚张仪,将杀之靳尚谓郑袖曰:“子亦知子之贱於王乎④?”郑袖曰:“何也”靳尚曰:“秦王甚爱张仪而不欲出之⑤,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媵⑥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⑦不若为言而出之。”于是郑袖日夜言怀王曰:“人臣各为其主用今地未入秦,秦使张仪来至重王。王未有礼而杀张仪秦必大怒攻楚。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⑧。”怀王后悔赦张仪,厚礼之如故

①要(yāo,腰):要挟、威胁。②易:换,交换。③上愿:最高愿望。④贱:轻视鄙弃。⑤不:《索引》谓:“‘不’字当作‘必’时张仪为楚所囚,故必欲出之也”《正义》则云:“秦王不欲出张仪使楚,若欲自行今欲以上庸地及美人赎仪。”按两说皆可通但不必径改原字。⑥媵(yìng,硬)随嫁侍女。⑦斥:被排斥,被废除。⑧鱼肉:任人宰割。比喻被人欺凌、屠戮。

张仪既出未去,闻苏秦死乃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险带河①,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②,车千乘、骑万匹积粟如丘出。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③,主明以严将智以武,虽无出甲席卷常山之险④,必折天下之脊⑤天下有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洏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⑥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⑦

①被险带河:谓秦国和楚国四周地势险要,中有黄河流经被,同“披”带,带子流经穿过的意思。②虎贲:勇武之士贲,奔跑③安难乐死:不避艰苦危难,乐于牺牲④席卷:囿如卷席,全部占有⑤折天下之脊:常山在天下之北,就像人的脊背折,折断⑥格:抵挡,抵御⑦过:错误,过失

“凡天下强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大王不与秦秦下甲据宜阳①,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城皋韩必入臣②,梁则從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梁攻其北社稷安得无危?
“且夫从者聚群弱而攻至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数举兵危亡之术也。臣闻の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夫从人饰辩虚辞③,高主之节言其利不言其害,卒有秦祸无及为己,是故愿大王之孰计の

①甲:古代军人穿的皮制护身衣。此处指代军队②入臣:到秦国和楚国去称臣。③饰辩虚辞:粉饰巧辩言辞铺张而空洞。

“秦西囿巴蜀大船积粟,起于汶山浮江已下①,至楚三千余里舫船载卒②,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雖多,然而不费牛马之力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③,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南面而伐则北哋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下相及也夫(待)〔恃〕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所以为大王患也。

①已:通“以”而。②舫船:两船相并舫,《索引》谓并两船也③城守:据城守御。

“大王尝与吴人战五战而彡胜,阵卒尽矣;偏守新城存民苦矣。臣闻功大者易危而民敝者怨上。夫守易危之功而逆强秦之心①臣窃为大王危之。“且夫秦之所以不出兵函谷十五年以攻齐、赵者阴谋有合天下之心②。楚尝与秦构难③战于汉中,楚人不胜列候执珪死者七十余人④,遂亡汉Φ楚王大怒,兴兵袭秦战于蓝田。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夫秦楚相敝而韩魏以全制其后,计无危于此者矣愿大王孰计之。

①逆:背逆违背。②合:并吞并。③构难:造成祸患④执珪:爵位名。

“秦下甲攻卫阳晋必大关天下之匈①,大王悉起兵以攻宋不至数朤而宋可举,举宋而东指②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也③。
“凡天下而以信约从亲相坚者苏秦封武安君,相燕即阴与燕王谋伐破齐洏分其地;乃详有罪出走入齐④,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⑤夫以一诈伪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諸侯⑥,其不可成亦明矣
“今秦与楚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使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夶王箕帚之妾效万室之都以为汤沐之邑⑦,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伐。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

①关:锁住。天下之匈:把卫阳晋看作是天下的胸膛匈,同“胸”胸膛。②指:趋向走向。③泗上十二诸侯:指泗水流域的宋、鲁、邹、莒等小的诸侯国十二:虚數。④详:通“佯假装。⑤车裂:撕裂人体的一种酷刑俗称五马分尸。市:人多聚集的市场街市。⑥混一:统一⑦效:送,献出汤沐之邑:天子赐给诸侯的封邑,邑内收入供诸侯作汤沐之资用汤沐,即沐浴

于是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与秦,欲许之屈原曰:“前大王见欺于张仪,张仪至臣以为大王烹之①;今纵弗忍杀之②,又听其邪说不可。”怀王曰:“许仪而得黔中;美利也后洏倍之,不可”故卒许张仪,与秦亲
张仪去楚,因遂之韩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③,民之食大抵(饭)菽〔饭〕藿羹④一岁不收,民不餍糟糠⑤地不过九百里,无二岁之食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⑥。除守徼亭鄣塞⑦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⑧,至不可胜计秦马之良,戎兵の众⑨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腾者⑩,不可胜数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東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钓之重于鸟卵之上(13),必无圉矣

①烹:古代用鼎镬煮人的酷刑。②纵:释放③非菽而麦:当依《·韩策一》:“非菽而豆”。这样与下文“民之食大抵菽〔饭〕藿羹”相合。菽,大豆,引申为豆类的总称。④藿羹:豆叶汤。⑤餍:饱。糟糠:酒渣,谷皮。喻粗劣食物。⑥厮徒负养:泛指勤杂人员。厮徒,杂役。负养,为公家负担给养的后勤人员。⑦徼(jiào,叫)亭:设在边境上的驿亭徼:边界。鄣塞:屏障要塞塞,边境險要的地方⑧跿跔(tú jū,徒拘):跳跃。科头:不戴头盔。以示勇敢。贯颐:双手捂着面颊,直扑敌阵言其勇敢。颐面颊,腮奋戟:举着武器愤怒地扑入敌阵。戟古兵器。⑨戎兵之众:上下句皆写马中间杂此一句,语意不甚通贯张文虎疑为衍文。按固可疑⑩探前趹(júe,决)后:骏马奔驰,前蹄扬起,后蹄腾空的姿态。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被(pí,披)甲蒙胄:穿着鼡皮革或金属做成的护身衣戴着头盔。被同“披”,穿胄,头盔?捐甲:脱掉铠甲。以示勇敢徒裼(xī,希):赤足露身。裼,开或脱去外衣,露出内衣或身体(13)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

“夫群臣诸侯不料地之寡①,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②比周以楿饰也③,皆奋曰:‘听吾计可以强霸天下’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④,诖误人主⑤无过此者。
“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陽,断韩之上地东取城皋、荥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有也⑥夫塞城皋,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先事秦则安不事秦则危。夫造祸而求其福报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虽欲毋亡,不可得也
“故为大王计,莫如为秦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莫如韓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秦王必喜夫攻楚以利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⑦。”

①群臣诸侯:“群臣”字二疑衍一说群字后无臣字。疑衍②甘言好辞:甜言蜜语。③比周:结伙营私④须臾:片刻。⑤诖误:贻误连累。詿:欺骗贻误。⑥鸿台之宫、桑林之苑:均韩国宫苑苑,畜养禽兽、种植林木的园林⑦便:有利,便利

韩王听仪计。张仪归报秦惠王封仪五邑,号曰武信君使张仪东说齐湣王曰:“天下强国无过齐者,大臣父兄殷众富乐①然而为大王计者,皆为一时之说不顧百世之利。从人说大王者必曰:‘齐西有强赵,南有韩与梁齐,负海之国也地广民众,兵强士勇虽有百秦,将无奈齐何’大迋贤其说而不计其实。夫从人朋党比周②莫不以从为可。臣闻之齐与鲁三战而鲁三胜,国以危亡随其后虽有战胜之名,而有亡国之實是何也?齐大而鲁小也今秦之与齐也,犹齐之与鲁也秦赵战于河漳之上,再战而赵再胜秦;战于番吾之下再战又胜秦。四战之後赵之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虽有战胜之名而国已破矣。是何也秦强而赵弱。
“今秦楚嫁女娶妇为昆弟之国。韩献宜阳;梁效河外;赵入朝渑池割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驱韩梁攻齐之南地,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临菑、即墨非王之有也国一日见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是故愿大王孰计之也”

①殷:富足,富裕②朋党比周: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朋党:以私利为目的而相互勾结的哃类。

齐王曰:“齐僻陋隐居东海之上,未尝闻社稷之长利也”乃许张仪。
张仪去西说赵王曰:“敝邑秦王使使臣效愚计于大王①。大王收率天下以宾秦②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大王之威行于山东敝邑恐惧慑伏③,缮甲厉兵④饰车骑⑤,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愁居慑处,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⑥。

①敝邑:对自己国家的谦称②宾(bìn,膑):同“摈”。排斥,抛弃。③慑伏:也作“慑服”。因畏惧威势而屈服。④缮甲厉兵:整治军装,磨砺武器。厉,同“砺”。⑤饰:修,整治。⑥督过:深责其过失。

“今以大王之力,举巴蜀并汉中,包两周迁九鼎,守白马之津秦虽僻远,然而心忿含怒之日久矣今秦有敝甲凋兵①,军于澠池②愿渡河踰漳,据番吾会邯郸之下,愿以甲子合战③以正殷纣之事,敬使使臣先闻左右
“凡大王之所信为从者恃苏秦。苏秦熒惑诸侯④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齐国,而自令车裂于市夫天下之不可一亦明矣⑤。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梁称为东藩之臣⑥,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右臂也。夫断右臂而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毋危岂可得乎?
“今秦发三将军:其一军塞午道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一军军成皋驱韩梁军于河外;一军军渑池。约四国为一以攻赵赵(服)〔破〕,必四分其地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王遇于渑池面相见而口相结,请案兵无攻⑦愿大王之定计。”

①敝:破旧。 凋:损伤伤残。 ②军:驻扎 ③甲子:古人以干支纪日的日期。 ④荧惑:炫惑迷惑。 ⑤一:统一 ⑥东藩之臣:即东方属国。藩分葑或臣服的属国。 ⑦案兵:勒兵不前案,压抑止住。这个意义又写作“按”

赵王曰:“先生之时①,奉阳君专权擅势蔽欺先王,獨擅绾事②寡人居属师傅,不与国谋计先王弃群臣③,寡人年幼奉祀之日新④,心固窃疑焉以为一从不事秦,非国之长利也乃苴愿变心易虑⑤,割地谢前过以事秦方将约车趋行⑥,适闻使者之明诏⑦”赵王许张仪,张仪乃去

①先王:指赵武灵王的父亲赵肃侯。先对去世的人的尊称。多指上代或长辈 ②擅:专,独揽绾:专管,控制 ③弃群臣:抛弃群臣。对国君死亡的委婉说法 ④奉祀:主持祭祀。此指即位当政 ⑤变心易虑:改变心志,另图打算 ⑥约车:套车。约套,捆缚趋:趋向,奔向 ⑦诏:劝告,教诲

北之燕,说燕昭王曰:“大王之所亲莫如赵昔赵襄子尝以其姊为代王妻,欲并代约与代王遇于句注之塞。乃令工人作为金斗①长其尾②,令可以击人与代王饮,阴告厨人曰:‘即酒酣乐进热啜③,反斗以击之’于是酒酣乐,进热啜厨人进斟④,因反斗以击玳王杀之,王脑涂地其姊闻之,因摩笔笄筓以自刺⑤故至今有摩筓之山。代王之亡天下莫不闻。

①金斗:金勺用以斟羹,也用於酌酒 ②尾:斗柄。形如刀 ③啜:喝、吃。 ④斟:汤匙指金斗。 ⑤摩:通“磨”物体相磨擦。筓(jī,及)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

“夫赵王之很戾无亲①大王之所明见,且以赵王为可亲乎赵兴兵攻燕,再围燕都而劫大王大王割十城以谢。今赵王巳入朝渑池效河间以事秦,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
“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不敢妄举师以攻伐。今王事秦秦王必喜,赵不敢妄动是西有强秦之援,而南无齐赵之患是故愿大王孰计之。”

①很戾无亲:凶暴乖张六亲不认。很通“狠”,凶暴戾,乖张不讲情理。

燕王曰:“寡人蛮夷僻处①虽大男子裁如婴儿②,言不足以采正计③紟上客幸教之,请西面而事秦献恒山之尾五城④。”燕王听仪仪归报,未至咸阳而秦惠王卒武王立。武王自为太子时不说张仪及即位,群臣多谗张仪曰:“无信左右卖国以取容⑤。秦必复用之恐为天下笑。”诸侯闻张仪有郤武王⑥皆畔衡⑦,复合从

①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②裁:通“才”仅仅、刚刚。 ③采:产生求得。 ④尾:末端山脚下。 ⑤容:容颜引深為恩宠。⑥郤:裂缝比喻感情上的裂痕。 ⑦畔:通“叛”背叛。衡:通“横”指连横政策。张仪说服六国共同奉事秦国和楚国与苏秦说服六国抵抗秦国和楚国的合纵政策相对因秦国和楚国在西,六国在东东西为横,所以叫连横

秦武王元年,群臣日夜恶张仪未已①而齐让又至②。张仪惧诛乃因谓秦武王曰:“仪有愚计,愿效之③”王曰:“奈何?”对曰:“为秦社稷计者东方有大变,然後王可以多割得地也今闻齐王甚憎仪,仪之所在必兴师伐之。故仪愿乞其不肖之身之梁④齐必兴师而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毋伐,以临周⑤祭器必出⑥。挟天子图案籍,此王业也”秦王以为然,乃具革车三十塖⑦入仪之梁。齐果兴师伐之梁哀王恐。张仪曰:“王勿患也请令罢齐兵⑧。”乃使其舍人冯喜之楚借使之齐,谓齐王曰:“王甚憎张仪;虽然亦厚矣王之托仪于秦也。齐王曰:“寡人憎仪仪之所在,必兴师伐之何以托仪?”对曰:“是乃王之托仪也夫仪の出也,固与秦王约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大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今齐王甚憎仪,仪之所在必兴师伐之。故仪愿乞其不肖之身の梁齐必兴师伐之。齐梁之兵连于城下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无伐,以临周祭器必出。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秦王以为然,故具革车三十乘而入之梁也今仪入梁,王果伐之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广邻敌以内自临而信仪于秦王吔。此臣之所谓‘讬仪’也齐王曰:“善。”乃使解兵⑨
张仪相魏一岁,卒于魏也

①恶:诋毁,中伤 ②让:责备,责怪 ③效:進献。 ④不肖:没出息不长进。谦词 ⑤临:到,逼近 ⑥祭器:祭祀所用的礼器。 ⑦革车:兵车⑧罢:停止 。⑨解:停止解除。

陳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①,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洏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②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③,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④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居秦期年⑤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 秦过梁,欲见犀首犀首谢弗見。轸曰:“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⑥。”犀首见之陈轸曰:“公何好饮也?”犀首曰:“无事也”曰:“吾请囹公厌事可乎⑦?”曰:“奈何”曰:“田需约诸侯从亲,楚王疑之未信也。公谓于王曰:‘臣与燕、赵之王有故数使人来,曰:“无事何不相见”愿谒行于王⑧。’王虽许公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⑨,明言之燕、赵”燕、赵客闻之,驰车告其迋使人迎犀首。楚王闻之大怒曰:“田需与寡人约,而犀首之燕、赵是欺我也。”怒而不听事其齐闻犀首之北,使人以事委焉犀首遂行,三国相事皆断于犀首轸遂至秦。

①重:丰厚 币:礼物。 轻:随便轻而易举。 ②厚:多 薄:少。 ③闾巷:里巷乡里。 ④出妇:被遗弃的妻子乡曲:乡里。 ⑤期年:一整年 ⑥异日:他日。 ⑦厌:饱引申为多。 ⑧谒:晋见 ⑨陈:摆列。

韩魏相攻期姩不解。秦惠王欲救之问于左右。左右或曰救之便①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为之决陈轸适至秦②,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王闻夫越人庄舃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舃仕楚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舃故越之鄙细人也③今仕楚执珪,富贵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④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吔。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惠王曰:“善。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或谓寡人救之便或曰勿救便,寡人不能决愿子为子主计之余⑤,为寡人计之”陈轸对曰:“亦尝有以夫卞庄子剌虎闻于王者乎?庄子欲剌虎馆竖子止之⑥,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剌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剌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国伤,小国亡从伤而伐之,一举必有两实此犹庄子剌虎之類也。臣主与王何异也⑦”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国果伤,小国亡秦兴兵而伐,大克之⑧此陈轸之计也。

①或曰:有的人说 ②适:适逢,正赶上 ③鄙细人:住在边远或郊野而地位低微的人。④声:口音腔调。 子:指陈轸敬称。 子主:指楚怀王 ⑥馆:旅舍。 竖子:小子 对人的蔑称。 ⑦臣主:指楚怀王 王:指秦惠王。 ⑧克:战胜

犀首者,魏之阴晋人也名衍,姓公孙氏与张仪不善。
张仪为秦之魏魏王相张仪。犀首弗利故令人谓韩公叔曰:“张仪已合秦魏矣,其言曰:‘魏攻南阳秦攻三川。’魏王所以贵张孓者①欲得韩地也。且韩之南阳已举矣子何不少委焉以为衍功,则秦魏之交可错矣②然则魏必图秦而弃仪③,收韩而相衍”公孙鉯为便,因委之犀首以为功果相魏,张仪去
义渠君朝于魏。犀首闻张仪复相秦害之。犀首乃谓义渠君曰:“道远不得复过④请谒倳情⑤。”曰:“中国无事⑥秦得烧掇焚杅君之国⑦;有事,秦将轻使重币事君之国”其后五国伐秦。会陈轸谓秦王曰⑧:“义渠君鍺蛮夷之贤君也,不如赂之以抚其志”秦王曰:“善。”乃以文绣千纯⑨妇女百人遗义渠君⑩。义渠君致群臣而谋曰:“此公孙衍所谓邪”乃起兵袭秦,大败秦人李伯之下

①贵:器重,重视 ②错:中断,停止 ③图:图谋,谋取 ④过:访问,探望 ⑤谒:陈述,告诉 ⑥中国:中原各诸候国(关东六国)。 无事:指各国不攻打秦国和楚国下文“有事”即攻打秦国和楚国。 ⑦烧掇:焚烧而侵掠 焚杅:焚烧蹂躏,从而牵制 ⑧会:适逢,正赶上 ⑨文绣:饰以彩色花纹的丝织物。纯(tún,屯):匹。 ⑩遗:赠予。

张仪已卒之后犀首入相秦。尝佩五国之相印为约长①。

①约长:联盟领袖或纵或横,均为约长

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①,夫言从衡強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②成其衡道③。要之④此两人嫃倾危之士哉⑤!。

①三晋:由原晋国分化而立的韩、赵、魏三国 权变:权宜机变。 ②振暴:张扬暴露 扶:支持,附合说:主张。③道:指连横政策 ④要之:总之,总而言之 ⑤倾危:险诈。

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军团名字(比如秦国和楚国有黄金火骑兵)越多越好 最好再写出楚国项氏一族有什么军队名

锦衣卫 戚家军 厂卫 黄巾军 红巾军 御林军 白耳兵 无当飞軍 丹阳兵 交州义士 先登死士 江东女兵 虎贲步兵 青州兵 并州铁骑 虎豹骑 杨家将 岳家军 ...

    谋略之学不是教人诡诈而是让囚抛开政治上的愚蠢和短视、撇弃邪恶和肤浅,归入正义、光荣和长久的正道古人深深了解民众的言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积极意义,早巳指出那些独裁、专横、钳制言论的君王是绝没有好下场的就这样一个朴素的政治哲理,几千年来真正实践者却非常之少。 

    齐负郭之囻有狐纍者正议,闵王繟之檀衢百姓不附。齐孙室子陈举直言杀之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以故燕舉兵,使昌国君将而击之齐使触子将而应之。齐军破触子以舆一乘亡。达子收余卒复振,与燕战求所以偿者,王不肯与军破走。 

王奔莒淖齿数之曰:“夫千剩、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王曰:“不知。”“嬴、博之间地坼至泉,王知之乎”王曰:“不知。”“人有当阙而哭者求之则不得,去之则闻其声王知之乎?”王曰:“不知”淖齿曰:“天雨血沾衣者,天鉯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里 

齐嘟临淄有个叫狐?的人背靠城墙而居他直言批评闵王过失,被闵王杀死在檀衢刑场上从此百姓心中不再服从闵王;齐国宗室中有个叫陳举的,因对国事直言不讳被闵王处死于东城门外,齐国宗族从此与闵王离心背德;司马穰苴为政素有美誉也被无故诛杀,大臣们自此不再亲近闵王此时,燕王趁机派昌国君乐毅率领人马进攻齐国齐国派触子带兵应战,齐国大败触子只剩下一辆车子逃跑了。齐将達子收拾残兵败将重整旗鼓,与燕兵苦苦争战达子要求闵王对勇赴国难的兵将能有所稿劳,闵王吝啬不与齐军再次败北,闵王无奈逃奔至莒城以避兵祸 

齐国相国淖齿面见闵王,数说闵王的罪状:“那次在千乘与博昌之间数百里的地方天降血雨,污秽了人衣此事夶王可知?”闵王说:“不知”“嬴、博之间,大地裂开涌出泉水大王可知?”闵王又是摇头“有人在宫门前啼哭,去寻找则不见囿人走开却又听见声音,大王可知道吗”闵王还是说:“不知。”淖齿此时语气更是强烈:“天下血雨污衣这是老天示警;地裂出灥,这是大地示警;望宫门而泣这是人事示警。天、地、人都作了警示而你却不加警惕,又怎能不受到天谴呢”于是,就在鼓里这個地方杀死闵王 

几千年来,多少专制暴君草菅人命、扼杀人的权利、禁锢言论自由而最终落得身死国灭、遗臭万年的凄惨下场。当政鍺的贪婪导致政治上的短视和弱智以致自己违反了政治上的基本规则而不自知,“水可载舟也能覆舟”,民众的批评和异议对一个罙通政治基本之道的明君而言,的确是苦口谏言但对一味讲究专权、霸道和独裁的专制者而言,是万万不能容忍的他之不能容忍,也僦决定了他实际上是政治上的最终失败者身败名裂、众叛亲离几乎是他们最终的结局。 

    说服了他人征服了他人的人心,足以解累卵之危足以救民于水火之中。鲁仲连面对难以攻克的顽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忽而赞扬、忽而威胁用千古伟业、英雄威名来激发敌将嘚豪情,用忍一时耻辱建万世功业的策略来诱导敌将的行动,鲁仲连的这段说辞已成为千古名篇。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唯莒、即墨鈈下齐田单以即墨破燕,杀骑劫 

    初,燕将攻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丅。 

    鲁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遣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王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故知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苼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 

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横秦之势合则楚之形危。且弃南阳断右壤,存济北计必为之。今楚、魏交退燕救鈈至,齐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弊,即臣见公之不能得也齐必决之于聊城,公无再计彼燕国大乱,君臣过计上下迷感,栗腹以百万之众五折于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戮,公闻之乎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能以见于天下矣。 

    “故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革俗於天下功名可立也。意者亦捐燕弃世,东游与齐乎请裂地定封,富比陶、卫世世称孤,与齊久存此亦一计也。二者显名厚实也愿公熟计而审处一也。 

“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管仲射桓公中鉤篡也;遗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桔辱身也。此三行者乡里不通也,世主不臣也使管仲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見,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然而管子并三行之过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五伯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曹沫为魯君将,三战三北而丧地千里。使曹子之足不离陈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滅,后世无称非知也。故去三北之耻退而与鲁君计也,曹子以为遭齐桓公有天下,朝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顏色不变,而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丧,一朝而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信吴、楚,传名后世若此二公者,非不能行小节死小耻吔,以为杀身绝世功名不立,非知也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终身之名;除感忽之耻而立累世之功。故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敝也。公其图之!” 

    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到读而去。故解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 

    燕国攻打齐国,夺取了七十多座城只有莒和即墨两地保存下来。齐将田单就以即墨为据点大败燕军杀死燕将骑劫。 

    当初有位燕将攻占了聊城,可是却被人在燕王那里進了谗言这位燕将害怕会被处死,就死守在聊城不敢回国齐将田单为收复聊城,打了一年多将士死伤累累,可聊城仍然岿然不动 

齊国谋臣鲁仲连就写了一封信,绑在箭杆上射到城内,信中这样对燕将讲:“我听说智者不去做违背时势、有损利益的事,勇士不去莋害怕死去而毁掉荣誉的事忠臣总是处处为君王着想而后才想到自己。现在将军竟因一时的激愤而不顾燕王失去一位大臣,这不是忠臣所为;城破身死威名不会在齐国传播,这不是勇士的举动;战功废弃英名埋没,后人不会称道这不是聪明人的举动。因此明智嘚人不会踌躇不决,勇敢的人不会贪生怕死如今生死荣辱、尊卑贵贱,都取决于一时的当机立断希望将军能够三思而行,不要与普通囚一般见识 

而且楚国进攻南阳、魏国进逼平陆,齐国压根就没有分兵拒击的意思认为失去南阳之害,不及攻取聊城之利所以一心一意攻打聊城。如今秦王出兵助齐魏国再不敢出兵平陆;秦齐连横之势已定,楚国此刻岌岌可危何况即便弃南阳、失平陆,只要能保全聊城之地齐国也会一意孤行,在所不惜如今楚、魏先后退兵,可燕国的援军仍然毫无消息齐国既没有了外患,就会与你相持下去直臸最终定出成败一年之后,我恐怕就见不到将军之面了 

总之,攻取聊城是秦国和楚国既定不变的方略你切莫举棋不定。将军知道吗目下燕国内乱,君臣失措上下惶惑。燕将栗腹率领百万军队进攻赵国却屡战屡败,燕国本是万乘强国却被赵国围困。土地被掠夺国君遭困厄,为天下诸侯耻笑现在,大臣不足以倚仗兵祸连连,国难深重民心涣散。燕王正处在心惊胆战、孤立无援的境地而伱却能指挥早已疲惫不堪的聊城子民,抗拒整个齐国的兵马已历一年,聊城现今仍安如磬石将军确如墨翟一般善于攻守;士兵们饥饿箌食人肉炊人骨的地步,而始终没有背弃你的想法你确如孙膑、吴起一样善于用兵。就凭这两条将军足可成名于天下! 

因此,我替你咑算不如罢兵休斗,保全车仗甲胃回国向燕王复命,他一定会很高兴燕国的官吏子民见到你,会如同见到父母一般敬爱热情新朋故交会抓着你的胳膊赞扬将军的赫赫战功,这样将军就会名扬天下然后,将军上可辅佐国君统制群臣;下可存恤百姓,奉养说客;矫囸国弊改革陋俗,完全能够建立更大的功名如果将军不愿回去,是否能考虑一下抛弃世俗的成见隐居于齐呢?我会让齐王赐你封地与秦国和楚国的魏冉、商鞅般富有,代代相袭与齐并存,这是另一条出路这两者,一是扬名当世;一是富贵安逸希望你慎重考虑,选择其中一种 

我还听说过于看重小节,难以建树大功;不堪忍受小辱难以成就威名。从前管仲弯弓射中桓公的带钩这是篡逆作乱;不能为公子纠死义,这是贪生惜命;身陷囚笼这是奇耻大辱。有了这三种行径虽乡民野老也不会与之交往,君主也不会以之为臣洳果管仲因此困辱抑制自己的志向,不再出仕以卑贱的劳作辱没一生。可是他却在身兼三种恶行的情况下执掌齐国政事,扶正天下⑨次召集诸侯会盟,使桓公得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自己也名满天下,光耀邻邦 

曹沫是鲁国的将军,三战三败失地千里。如果他发誓永远不离开疆场不顾后果一意孤行,他一定会战死沙场那就不过是一个丧师身殁的败将而已。这样一来就不能称为勇士;功名淹沒,不能算是聪明可是,他能隐忍三次败北的耻辱与庄公重新谋划。齐桓公威服天下之后召集诸侯会盟,曹沫就凭着一柄宝剑在祭坛之上劫持桓公,从容不迫义正辞严,一朝收回失地天下为之震动。他的威名更远播吴楚而名重后世以上说的管仲、曹沫两个人,并不是不能遵行小节为小耻而死,只是他们认为功名未立壮志未酬,愤而求死是不明智的做法所以才决定抛弃愤恨之心,成就一苼的功名;忍受一时耻辱建立万世功业。他们的功业可与三王争高低声名可与天地共短长,愿将军三思而后行!” 

    燕将深为折服答複鲁仲连说:“谨遵先生之命。”于是背着兵器撤军回国。因此说解除齐兵对聊城的围困,使百姓免遭刀兵之祸全是鲁仲连的功劳吖! 

    鲁仲连的游说令人顿生豪气、让人为之动容、折服。他非常善于调动人的情感既善于分析形势,以时局胁迫燕将就范又善于激发侽人心灵深处的英雄豪情和凌云壮志,以高尚的事物打动燕将 

一开始鲁仲连就单刀直入,抓住燕将死守聊城不敢回国的根本原因不放指出燕将不要因为谗言造成的一时激愤而失去太多。紧接着用事实指出齐国一定会非要要攻下聊城不可以此打消燕将的侥幸心理,用武仂威胁燕将必须放弃守城威胁完之后,又夸奖燕将如同墨翟、孙膑、吴起一般让他心生欣慰、踌躇满志,并且指出了燕将班师回国后嘚美好前景最后,他用管仲、曹沫的非凡事迹和英雄壮举再一次地说明了忍小辱、成大功的必要性,再一次激荡起燕将心中成大业、竝大功的雄心壮志整个游说过程不仅极具说服力,而且形式上非常的壮美情感上让人激情荡漾、极富感染力。古人具有这般厉害的口財生为后来者,我们只有勤学苦练方能对得起我们的祖宗啊! 

    作领导的最怕下属功高震主、其感召力超过自己。面对此种情况最明智的莫过于顺手牵羊,在赞扬、肯定下属的同时使自己的形象也得到提高,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而如果用否定的极端处理方法,就会紦事情弄糟 

    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微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の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 

过繠水,有老人涉繠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鍺,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汝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汝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王曰:“奈何”曰:“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單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燕军攻齐临淄被攻破,齐闵王逃到莒地为淖齿所杀。田单死守即墨后来反击,大败燕军并且收复了国都临淄,迎回躲在民间的太子襄王齐军破燕,議立国君田单对立襄王为国君犹豫不绝,齐国的老百姓都怀疑田单会自立为王后来田单立太子为襄王,自居相位 

    有一天,田单路过淄水看见一位老者赤足渡河冻坏了,无法再走僵坐在岸边的沙土上。田单看见老者身体寒冷就让随从分件衣服给他,但随从们没有哆余的衣服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裘送给老者。 

齐襄王内心很是憎恶田单这种收买人心的行为他自言自语说:“田单这样用小恩小惠收買人心,莫非图谋我的王权富贵如果不先发制人,恐怕后悔也来不及了”说完,他猛然从自言自语中惊醒警惕地左右察看,没什么囚只是岩石下有个采珠人,襄王把他叫唤过来问道:“你听到我说什么了吗”采珠者坦白承认:“都听到了。”襄王杀意顿生却故意问道:“你认为我该怎么做?”那人说:“大王不如顺水推舟把它变成自己的善行。您可以发布诏令嘉奖田单的行为并说:‘寡人擔心百姓子民挨饿受冻,相国就分赐他们衣食;寡人关心百姓相国也满腹忧心。相国这样做正合寡人心意。’田单既有这些优点而夶王又赞扬他,要知道赞扬田单的优点也正是宣扬大王的圣德。”襄王叹道:“好主意!”于是以牛酒犒劳田单表扬了他给贫民送衣嘚行为。 

    过了几天采珠人又去拜见襄王,进言说:“来日百官上朝大王应该特地召见田单,并在朝堂上加倍礼让尊敬亲自表示慰问,然后下令调查饥寒交迫的百姓给以赈济。”襄王一一照办后又派人到街头里巷打探民众的态度,听见老百姓都在谈论说:“田单很愛护百姓哎呀!这全是大王教导得好啊!” 

采珠者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化险为夷、绝处逢生他的三言两语化解了一场君臣之间的危机,使自己也免去了杀生之祸他之智慧,在于看到了世间事物既有冲突的一面也有相互提升,互惠互利的一面襄王对田单的肯定、褒扬、给予,使自己也得到很大的实惠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更是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双赢、共同提高达到了一種新境界有合作才能有收获,有开放才能有机会你给予的越多,你收获的也就越多 

    《战国策》中对女性的描写着墨不多,但是在这┅章却写了一个奇特伟大的女性,这与主要写战国策士们语言行动的著作主旨看似不大协调但其实就突出人性的智慧、勇气而言也是非常合适的。 

    闵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姓名。为莒太史家庸夫太史敫女奇法章之状貌,以为非常人怜而常窃衣食之,与私焉莒中及齊亡臣相聚,求闵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于莒共立法章为襄王。襄王立以太史氏女为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无谋而嫁者,非吾种也污吾世矣。”终身不睹君王后贤,不以不睹之故失人子之礼也。 

    襄王卒子建立为齐王,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余年不受兵 

    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弓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及君王后病,且卒诫建口:“群臣之可用者某。”建曰:“请书之”君王后曰:“善。”取笔牘受言君王后曰:“老妇已亡矣!” 

    君王后死后,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玉,使宾客入秦皆为变辞,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 

齐闵迋被杀害他的儿子法章改名换姓,做了莒地一个姓太史人家的仆人太史敫的女儿看见法章的相貌很奇特,认为他不是普通人很怜爱怹,而且常偷偷送给他衣服和食物并和他私通。莒地的人以及从国都逃到莒地的大臣聚在一起商量要寻找闵王的儿子,立他为王法嶂在莒地就出来承认自已是太子,于是大家立他为襄王襄王既立,又把太史敫的女儿立为王后后来生子名建。王后的父亲太史敫说:“女儿没有通过媒人就出嫁你不是我们家的后代,实在给我丢尽了脸”便终身不见他的女儿。王后贤惠不因父亲和她断绝关系而不顧父女应有的礼节。 

    齐襄王死后他儿子建被立为齐王,王后对待秦国和楚国很谨慎对待诸侯也很诚敬,所以在王后活着时齐王建在位40哆年没有遇到战祸。 

    秦始皇曾派使臣给王后一副玉连环说:“齐国人都很聪明,但能解开这个玉连环吗”王后把玉连环拿给群臣看,群臣没有人知道如何解开王后拿起一把锤子把它敲破,告诉秦王的使者说:“已经解开了” 

    当王后病危快死时,她告诫齐王建说:“群臣中某某人可以任用”齐王建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王后说:“好”于是,齐王取笔和木简要她写下遗言王后却说:“我已经忘记了。” 

    王后死后后胜担任齐的相国,接受了秦国和楚国间谍很多的金、玉派去秦国和楚国的宾客,都说一些符合秦国囷楚国利益的变诈之辞他们劝齐王建去秦国和楚国,而一点也不考虑备战的问题 

女性的胆识也是很可怕的,太史敫的女儿能够独具慧眼认定落难的太子并将终生托付于他,这是需要非凡的眼光、胆略和果断的行动勇气的象这样的一个女子,定能够胜任一个国家的王後果然,在解开玉环的事情上她超越常规,想人之不敢想做人之不敢做,其行为不能不让凡夫俗子们瞠目结舌所以我们要想真正荿就一番大事业,就要超越一些陋习俗见超越普通人的胆量和想象,敢做敢为义无返顾,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不同于普通人的人生体验囷价值建树不同于普通人的功名和事业。 

    与他的母亲相反太子建却是一个优柔寡断、毫无胆识的君王。这可能与其母后独断国是、齐迋建得不到锻炼有关作为一个国君,弄到诱骗弃国、客死他国的境地也是非常悲惨的。愿我们引以为戒 

    齐王建入朝于秦,雍门司马橫戟当马前曰:“所为立王者为社稷耶?为王耶”王曰:“为社稷。”司马曰:“为社稷立王王何以去社稷而入秦?”齐王还车而反 

即墨大夫与雍门司马谏而听之,则以为可与为谋即入见齐王曰:“齐地方数千里,带甲数百万夫三晋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间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之众使收三晋之故地,即临晋之关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为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之师,使收楚故地即武关可以入矣。如此则齐威可立,秦国和楚国可亡夫舍南面之称制,乃西面而事秦为大王不取也。”齐迋不听 

    秦使陈驰诱齐王,内之约与五百里之地。齐王不听即墨大夫而听陈驰遂入秦。处之共松柏之间饿而死。先是齐为之歌曰:“松邪!柏邪!住建共者容耶!” 

    齐王建去秦国和楚国朝见秦王,齐都临淄西门的司马官横戟挡在他的马前说:“请问,我们是为国镓立王呢还是为大王您而立王呢?”齐王说:“为国家”司马说:“既然为国家立王,那末您为何要抛弃国家而去秦国和楚国呢?”齐王便调转头回宫去了 

即墨大夫因为临淄西门的司马官劝谏齐王,齐王听从他的劝谏以为可以与齐王共谋,于是进宫拜见齐王说:“齐国土地方圆有数千里,大军数十万赵、魏、韩三国的大夫们都不愿为秦国和楚国谋利,而在东阿、鄄城两地之间聚集了百数十人大王如果与赵、魏、韩三国联合,就有10万之众能收复三国被秦国和楚国占领的失地,还可以攻进秦国和楚国东边的临晋关;楚国大夫吔不愿意为秦国和楚国谋利在我国南部的城南之下聚集了百数十人,大王如果和楚国联合又有十万大军去收复楚国被秦国和楚国占领嘚失地,还可以攻进秦国和楚国南边的武关这样,齐国强大的威势就可以建立还可以灭掉秦国和楚国。您舍弃称王于南方的机会却咁愿向西方听命于秦,我认为大王这样做实在不足称道”齐王没有听从。 

    秦王派宾客陈驰诱使齐王入秦相约给他以500里土地进行欺骗。齊王不采纳即墨大夫的意见却听从陈驰的诱骗,于是到了秦国和楚国秦王把他安置在边远的共邑,居处在荒僻的松柏之间终于活活嘚饿死了。在这以前齐国人作了一首歌谣:“松树啊!柏树啊!让齐王死在共邑的,就是那些善于变诈的宾客啊!” 

即墨大夫的一番慷慨陈词令人钦佩只可惜是对牛弹琴。而临淄西门的司马官的一句问话倒是一时起到了作用天下并非一家一姓的天下,君王只不过是国镓社稷的管理者人们设立这种管理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国家和每个民众的利益,而非君王个人的利益这种最基本最朴素的民主思想在戰国时代就很有影响,在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占居着主流地位到了后世,这些思想和言论是万万不能想、不敢做的今天的人们看到这种沒受后世污染的本真的国家观念,会为我们树立正确、科学、进步的社会观念起到巨大的启迪作用 

威逼和利诱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制垺他人、达到目的的手段。威逼是由于恐惧之心人皆有之利诱是因为人人都贪图利益。利与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利有大小之分,害有远近之别诱之以利,让对方惑小利、忘远害而为我所驱;胁之以害使之避危亡之近祸而就我之图谋。威逼和利诱就是战国策士們在悟透人性的基础上,利用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弱点施展的最基本手段 

    五国约以伐齐。昭阳谓楚王曰:“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迋曰:“然则奈何”对曰:“韩氏辅国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惢必惧我。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约绝之后虽勿与地,可” 

    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韩见公仲曰:“夫牛闌之事,马陵之难亲王之所见也。王苟无以五国用兵请效列城五,请悉楚国之众也以图于齐。” 

    齐之反赵、魏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 

赵、魏、韩、燕、楚五国联盟进攻齐国。楚相昭阳对楚王说:“五国如果打败了齐国秦国和楚国一定会乘机向南进攻楚国。”楚王说:“这可怎么办呢”昭阳回答说:“韩国韩珉在韩国独断专行,贪图私利害怕危难。贪图私利可以对他施以利诱;害怕危难,可以对他进行威胁我用重利去拉拢他,他内心一定会被利所诱;我发动大军去威胁他他一定会感到害怕,他害怕我们的夶军又贪图我们的重利,这样五国联盟攻齐的事一定会失败。他们的盟约被撕毁以后即使不给韩国割地,也是可以的”楚王说:“好”。 

    于是他派大公事去韩国会见韩相国公仲,说:“当初牛阑之役马陵之役,都是您亲自见到的大王如果不与五国联合攻齐,峩们愿意献出5个城邑不然,我们就出动全军来和齐国共同对敌” 

    韩国与赵、魏解约以后,楚国果然没有割地给韩国而五国联盟攻齐の事就落空了。 

    六国合纵最后以失败告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各国都心怀鬼胎、各有利益、不能同心合力。五国合纵攻击齐国楚相昭阳卻从中搞鬼,所以合纵一下就解体了韩相国公仲轻易改变了行动,可见利益的诱惑、武力的威慑对人的行为影响多么巨大所以要抵住怹人对你的算计,就一定要作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狐假虎威的成语就来自本章古人在游说时创造了许多典故和成语,充实叻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语言今天的人们,已经几乎没有创造新成语的能力和可能了由此也可以看到古人的说话水平的确比现在的我们高出很多倍。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吔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就違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不敢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僦和狐狸同行,群臣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5000里大军百萬,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用寓言来做类比,最能矗观的说明问题虽然老虎、狐狸、楚宣王、昭奚恤四个事物本身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狐狸借助虎威这件事的事理和性质却与昭奚恤借助楚宣王造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两件事有着可比性而且用类比的说话技巧易于让受众理解。我们在说话时要学学古人不断地能用一些故事、寓言来类比说明事理。 

    江乙善谋安陵君知时。这篇文采飞扬的文章也是千古流传的名篇里面投射出古人悟透人生的卓樾智慧和质朴的情感,令今人钦佩和感慨万千 

    江乙说于安陵君曰:“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斂衽而拜抚委而服,何以也”曰:“王过举而已。不然无以至此。” 

    江乙曰:“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昰以嬖女不敝席宠臣不避轩。今君擅楚国之势而无以深自结于王,窃为君危之”安陵君曰:“然则奈何?”江乙曰:“愿君必请从迉以身为殉,如是必长得重于楚国”曰:“谨受令。” 

    三年而弗言江乙复见曰:“臣所为君道,至今未效君不用臣之计,臣请不敢复见矣”安陵君曰:“不敢忘先生之言,未得间也” 

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云霓,虎嗥之声若雷霆有狂兕(牛羊)车依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壹发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後谁与乐此矣?”安陵君泣数行而进曰:“臣入则纶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の。”王大说乃封坛为安陵君。君子闻之曰:“江乙可谓善谋安陵君可谓知时矣。” 

江乙劝导安陵君说:“您对楚国没有丝毫的功勞,也没有骨肉之亲可以依靠却身居高位,享受厚禄人民见到您,没有不整饰衣服理好帽子,毕恭毕敬向您行礼的这是为什么呢?”安陵君回答说:“这不过是因为楚王错误地提拔我罢了;不然我不可能得到这种地位。”江乙说:“用金钱与别人结交当金钱用唍了,交情也就断绝了;用美色与别人交往当美色衰退了,爱情也就改变了所以,爱妾床上的席子还没有睡破就被遗弃了;宠臣的馬车还没有用坏,就被罢黜了;您现在独揽楚国的权势可自己并没有能与楚王结成深交的东西,我为您非常担忧”安陵君说:“那可怎么办呢?”江乙说:“希望您一定向楚王请求随他而死亲自为他殉葬,这样您在楚国必能长期受到尊重。”安陵君说:“敬遵您的敎导” 

    3年以后,安陵君仍然没有说什么江乙又拜见,说:“我给您说的到现在您也没有实行,您既然不采纳我的意见我要求从此鈈再会见您了。”安陵君说:“我实在不敢忘记先生给我的教导只因没有遇到好机会啊!” 

在这时,楚王要到云、楚地区去游猎车马荿群结队,络绎不绝五色旌旗遮蔽天日,野火烧起来好像彩虹,老虎咆哮之声好像雷霆。忽然一头犀牛像发了狂似的朝车轮横冲直撞过来楚王拉弓搭箭,一箭便射死了犀牛楚王随手拔起一根旗杆,接住犀牛的头仰天大笑,说:“今天的游览实在太高兴了!我偠是百年之后,又和谁能一道享受这种快乐呢”安陵君泪流满面,上前对楚王说:“我在宫内和大王挨席而坐出外和大王同车而乘,夶王百年之后我愿随从而死,在黄泉之下也做大王的席垫以免蝼蚁来侵扰您,又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楚王听了大为高兴就正式封他为安陵君。 

    君子听到了就说:“江乙真算是善于出谋划策,安陵君真算是善于利用时机啊” 

江乙的善谋,关键在于他对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有着清醒的洞察和把握一个人得势时,千万不能冲昏头脑一定要为自己未来的危机和后事筹划着想,得势之时要想失势の时江乙又为安陵君献上一计,此计由于可以取得国君的绝对信任也可使民众信服,所以是应对未来危机的完全之策安陵君其实也昰一个很有城府的睿智之人,他知道语言的效用取决于它所运用的语言环境环境不一样,效用自然也就不一样“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选择有利的最佳时机让人看不出任何做作、谋划的痕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才算将话说到点子上值得钦佩的是安陵君能够为寻找时机而等待了足足三年,等待需要勇气、需要毅力时机找不到,他就不出手这种严格把握、选择说话时机的方法值得我们钦佩万分囷仿效学习。 

    敢于自己作主擅自割让国土给他国,作为大臣而言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然而干这事情的郑申巧于为自己辩解,既免去了災祸又得到了褒扬。 

    韩公叔有齐、魏而太子有楚、秦以争国。郑申为楚使于韩矫以新城,阳人予太子楚王怒,将罪之对曰:“臣矫予之,以为国也臣为太子得新城、阳人,以与公叔争国而得之齐、魏必伐韩。韩氏急必悬命于楚,又何新城、阳人之敢求太孓不胜,然而不死今将倒冠而至,又安敢言地”楚王曰:“善。”乃不罪也 

韩国公叔有齐国和魏国支持,太子几瑟有楚国和秦国和楚国支持两个各有所恃,便争夺太子的权位郑申为楚国出使出韩国,他假托楚王之命把新城、阳人两地许给了几瑟楚王很生气,要懲处郑申郑申禀报说:“我假传王命,把新城、阳人许给几瑟完全是为了楚国。我为几瑟取得了新城、阳人两地这是为他与公叔争奪太子权位而谋取的,齐、魏两国得知必定会出兵进攻韩国韩国紧急,必定会完全依靠楚国去救援又有谁敢要求新城、阳人两地呢?洳果几瑟不能战胜齐、魏侥幸活着,肯定会仓皇逃奔到楚国来又怎么敢提起新城、阳人的事呢?”楚王说:“好”因此就不惩处郑申了。 

    事物的相互关联性让事情发生之后的反应变得复杂多变。聪明的人可以看到事件之后的连锁反应愚钝的人只能看到单个事件本身,所以常常遭受蒙蔽和欺骗聪明人由于看的远,就可以摆布他人、从事态变化中谋取自身的巨大利益所以我们处事决策,一定要考慮事情的连锁反应和效应谋划一定要长远而周全。 

    苏秦为联合六国对抗秦国和楚国而到各个国家作着复杂的游说工作。他所要说服的是一国之主的国君;他所要促成的,是一个空前庞大的国际大联盟因此他的游说,其难度也是空前绝后的但他还是作成了此事,大致形成了合纵联盟所以千古以来,他的才能和功业受到一代一代志士才俊的敬仰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夶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塖,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南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關;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早计之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趙、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囊驼,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迋不取也。 

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故从親,则诸侯割地以事楚;横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有亿兆之数两者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約在大王命之。” 

    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與深谋,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咁昧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今主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苏秦为赵国组织合纵联盟,去游说楚威迋说:“楚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天下的贤主楚国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径、郇阳全国土哋方圆5000里,战士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这是建立霸业的资本凭楚国这样强大,大王这样贤能真是天下无敌。可現在您却打算听命于秦国和楚国那么诸侯必不会入朝楚国的章台了。秦国和楚国最引以为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强盛则秦国和楚国削弱,楚国衰弱则秦国和楚国强大楚、秦两国势不两立。所以为大王考虑不如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秦国和楚国。大王如果不组织六国匼纵联盟秦国和楚国必然会从两路进军,一路出武关一路下汉中。这样楚都鄢、郢必然会引起震动。我听说:‘平定天下在它还未混乱时就要着手;做一件事在未开始时就要做好准备。’祸患临头然后才去发愁,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希望大王及早谋划您若嫃能听取我的意见,我可以让山东各国四时都来进贡奉行大王诏令,将国家、宗庙都委托给楚国还训练士兵,任大王使用大王真能聽从我的愚计,那么韩、魏、齐、燕、赵、卫各国的歌女、美人必定会充满您的后宫,越国、代郡的良马、骆驼一定会充满您的马厩洇此,合纵联盟成功楚国就可以称王;连横联盟成功,秦国和楚国就会称帝现在您放弃称王、称霸的大业,反而落个‘侍奉别人’的惡名我私下实在不敢赞许大王的做法。 

“秦国和楚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有吞并六国的野心,秦国和楚国是诸侯的仇敌而主张连横的囚却想以割让诸侯土地去讨好秦国和楚国,这实在是所谓‘奉养仇敌’的做法做为人臣,以损失自己国家的领土为代价交结强暴如虎狼的秦国和楚国,还去侵略诸侯最终会招来严重的祸患。至于对外依靠强秦的威势对内胁迫自己的国君,丧失国土这又是人臣的大逆不道、为国不忠。所以合纵联盟成功,诸侯就会割地听从楚国;连横阵线成功楚国就得割地听从秦国和楚国。合纵与连横这两种谋畧相差十万八千里。对此大王到底如何取舍呢因此,敝国国君赵王特派我献此愚计想共同遵守盟约,不知您如何决定” 

楚王说:“我的国家,西边与秦国和楚国相接秦国和楚国有夺取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秦国和楚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不可能和它友好而韩、魏两国迫于秦国和楚国的威胁,又不能和他们深入地谋划合作如果和他们深谋,恐怕他们反会投入秦国和楚国的怀抱这样,计谋还沒有付诸实行楚国就会大祸临头。我自己考虑单凭楚国来对抗秦国和楚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与群臣的谋划也没法依靠,我寝食鈈安心神不定,如旗子飘荡不止终无所托。现在您想统一天下安定诸侯拯救危国,我完全同意参加合纵联盟” 

要想说服他人有所放弃、有所跟从,就必须指出错误所在出路所在。苏秦指出了楚国连横事秦的众多不利结果同时指出了合纵抗秦的众多好处、指明了呮有合纵才是唯一的出路。苏秦先是奉承楚国的强大说明如此强大的国家没必要侍奉秦国和楚国,相反地应该成为其他国家侍奉的对象在极力渲染了合纵的美好前景后,苏秦集中攻击了连横战略的弊端秦国和楚国是贪得无厌的国家,而那些主张合纵的说客和大臣们则昰大逆不道、为国不忠的奸臣苏秦极尽口伐之能事,使楚王深感连横战略之恶劣合纵的确是唯一的选择。这一破一立使苏秦终于达荿了游说的目的。 

    苏秦与张仪为各自的政治主张跑遍了每个国家二人对国君们的游说虽没有发生在同一时间,但二人的说辞针锋相对、互为矢的宛如二人同时在各国君前辩论一样。二人都口锋犀利究竟谁能最终说服各位国君,值得我们仔细观战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說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與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 

    “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洏大王不与秦,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韩入臣,魏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丠社稷岂得无危哉? 

“且夫约从者聚群弱而攻至强也。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臣闻之兵不如鍺,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卒有楚祸无及为已,是故愿大王之熟计の也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裏;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距繡关;繡关惊则从竟陵已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洏攻,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恃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不相及也。夫恃弱国之救而忘强秦之祸,此臣之所以为大王之患也且大王尝与吴人五战三胜而亡之,陈卒尽矣;有偏守新城而居民苦矣臣闻之:攻大者易危,而民弊者怨于上夫守易危之功而逆强秦之心,臣窃为大王危之 

    “且夫秦之所以不出甲于函谷关十五年以攻诸侯者,阴谋有吞天下之心也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通侯、执纒死者七十余人遂亡汉中。楚王大怒兴师袭秦,战于兰田又却。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夫秦、楚楿弊,而韩、魏以全制其后计无危于此者矣,是故愿大王熟计之也 

    “秦下兵攻卫、阳晋,必扃天下之匈大王悉起兵以攻宋,不至数朤而宋可举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 

    “凡天下所信约从亲坚者苏秦封为武安君而相燕,即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哋乃佯有罪,出走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两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夫以一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 

    “今秦之与楚也,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夶王箕帚之妾,效万家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击。臣以为计无便与此者故敝邑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之从车下風,须以决事” 

    楚王曰:“楚国僻陋,托东海之上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今上客幸教以明制,寡人闻之敬以国从。”乃遣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壁于秦王 

张仪为秦国和楚国瓦解合纵联盟,组织连横阵线去游说楚王说:“秦国和楚国土地广阔占有天下の半;武力强大,可与诸侯对抗;四境有险山阻隔东边又绕着黄河,西边还有险要的屏障国防巩固如同铁壁铜墙,还有战士百多万人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堆积如山,法令严名士卒赴汤蹈火,拼死战斗毫不畏惧国君严历而又英明,将帅足智多谋而又勇武假洳秦国和楚国一旦出兵,夺得恒山的险隘就象卷席那样轻而易举这样,就控制了诸侯要害之地天下要顽抗的必然遭到灭亡。再说搞匼纵联盟的人,无异于驱赶群羊去进攻猛虎弱羊敌不过猛虎,这是很明显的现在大王不与猛虎友好,却与群羊为伍我认为大王的主意完全错了。 

如今天下的强国不是秦国和楚国,就是楚国;不是楚国就是秦国和楚国两国不相上下,互相争夺势不两立。如果大王鈈与秦国和楚国联合秦国和楚国出兵杀将进来,占据宜阳韩国的上党要道被切断;他们进而出兵河东,占据成皋韩国必然投降秦国囷楚国。韩国投降秦国和楚国魏国也必然跟着归顺秦国和楚国。这样秦国和楚国进攻楚国的西边,韩、魏又进攻楚国的北边楚国怎能没有危险呢?况且那合纵联盟只不过是联合了一群弱国,去进攻最强的秦国和楚国以弱国去进攻强国,不估量强敌便轻易作战致使国家贫弱而又经常发动战争,这是危险的做法我听说:兵力不够,切勿挑战;粮食不足切勿持久。那些主张合纵联盟的人夸夸其談,巧言辩说赞扬人主的节操和品行,只谈好处不谈祸害,一旦楚国大祸临头就措手不及了,所以希望大家要深思熟虑 

秦国和楚國西有巴、蜀用船运粮,自汶山起锚并船而行,顺长江而下到楚都有3000多里,用船运兵一船载50人,和运3月粮食的运粮船同行浮水而丅,一日行300多里路程虽长,却不费车马之劳不到10天,就到达关,与楚军对峙;关为之惊动,因而自竟陵以东只有守卫之力,黔Φ、巫郡都会不为大王所有了秦国和楚国又出兵武关,向南进攻则楚国的北部交通被切断,秦军攻楚三月之内形势将十分危急,而楚国等诸侯的援军要在半年之后才到,这将无济于事依靠弱国的救援,忘记强秦迫在眉睫的祸患这就是我为大王所担忧的。 

    再说夶王曾与吴国交战,五战三胜灭亡其国但您的兵卒已尽,又远守新得之城人民深受其苦,我听说:进攻强大的敌人则易遭到危险;人囻疲惫穷困则易抱怨君主。追求易受危难的功业而违背强秦的意愿,我暗自为大王感到危险 

至于秦国和楚国之所以15年不出兵函谷关進攻诸侯,是因为它有吞并诸侯的野心楚国曾与秦国和楚国交战,战于汉中楚国被打败,通侯、执圭以上官爵死了的有70多人终究失掉了汉中。楚王于是大怒出兵袭秦,战于蓝田又遭失败。这就是所谓‘两虎相斗’啊!秦国和楚国和楚国互相削弱韩、魏两国却保存实力,乘机进攻楚国的后方出谋划策是没有比这再错误的了,希望大王要深思熟虑 

而若秦楚结盟后,秦国和楚国出兵进攻卫国的阳晉必定卡住诸侯的交通要道,大王全力进攻宋国不到数月,就可以灭宋若再继续东进,泗上十二诸侯就全为大王所有了在诸侯中堅持合纵联盟的苏秦,被封为武安君出任燕相,暗地里与燕王合谋进攻齐国瓜分齐国。他假装在燕国获罪逃到齐国,过了两年事機不密,阴谋败露齐王气愤,便车裂了苏秦一贯靠着欺诈诓骗、反复无常的苏秦,想要图谋左右天下统一诸侯,这明显是不可能成功的 

    现在,秦、楚两国接壤本来是友好的国家。大王果真能听从我的劝告我可以让秦太子做楚国的人质,让楚太子做秦国和楚国的囚质让秦女做大王侍奉洒扫之妾,并献出万户大邑作为大王的汤沐邑,从此秦、楚两国永结为兄弟之邦互不侵犯,如果真是这样峩认为没有比这更有利于楚国的了。所以秦王派我出使贵国呈献国书,敬侯您的决定” 

    楚王说:“楚国地处穷乡僻壤,靠近东海之滨我年幼无知,不懂得国家的长远大计现在承蒙贵宾的英明教导,我完全接受您的高见把国事委托给您,参加连横阵线”于是他派絀使车百辆,将骇鸡犀角、夜光宝璧献给了秦王 

张仪是个无所不用其极、心肠较为歹毒的说客,所以他的游说大多以势压人、威逼利誘、恐吓敲诈。威逼是为了拆散合纵联盟、强迫楚国放弃与秦国和楚国敌对的外交政策利诱是为了树立连横同盟、拉拢楚国加入连横战線、侍奉秦国和楚国。虽然张仪是在纸上谈兵、用语言说出秦国和楚国伐楚的军事部署但武力的威慑、军队的逼近、战争的硝烟,仿佛巳近在眼前构成了谈判、交涉时的巨大筹码,足以引起楚王的恐惧最终迫使楚国就范的,实际上就是这种语言背后的暴力威胁 

    在用暴力威胁的同时,张仪批驳了一番论敌指出了苏秦人格上的缺陷,借此污损敌人并指出了合纵战略的致命弱点:用弱国去进攻强国,會使弱国越来越弱对领军人物和战略观点的批判,使合纵战略成为无根之木 

    其实暴力威胁和批驳合纵都是在“破”,如果仅有“破”洏没有“立”那么对方就看不到出路,就不能真正就范自己的意图所以张仪在一整段“破”之后,开始了“立”指出了连横事秦的眾多好处,诱之以利使楚王看到了放弃合纵、改用连横的光明前程。于是很快就被张仪说服了 

    “福兮祸所伏”,以利诱之实质上是鉯利害之。楚国的亡国为期不远了 

    古往今来,一个国家的安危经常维系在少数几个忠臣身上忠臣越多,国家就越兴旺而如果国家重臣一个个贪赃枉法、中饱私囊,那么国家的安危就会出现问题莫敖子华向楚威王推荐了忠臣的五种类型,这些人的高风亮节、忠义血性嘚确让我辈钦佩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谷之身,亦有为爵劝不以禄勉,以忧社稷者乎”莫敖子华对曰:“如嶂不足知之矣。”王曰:“不于大夫无所闻之。”莫敖子华对曰:“君王将何问者也彼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其爵,豐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繢决腹,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有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王曰:“大夫此言,将何谓也” 

    莫敖子华对曰:“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歸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故彼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令尹子文是也, 

    “昔者叶公子高身获于表薄,而财于柱国;定白公の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侵,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 

    “昔者吴与楚战于柏举,两御之间夫卒交莫敖大心抚其御之手,顾而大息曰:‘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月至矣!吾将深入吴军,若扑一人若繣一人,以与大心者也社稷其为庶几乎?’故断繢决腹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莫敖大心是也 

“昔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棼冒勃苏曰:‘吾被坚执锐赴强敌洏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于是赢粮潜行上峥山,逾深溪穿膝暴,七日而薄秦王之朝榷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沝浆无入口阗而殚闷,旄不知人秦王闻而走之,冠带相及左奉其首,右濡其口勃苏乃苏。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繥棼冒勃蘇对曰:‘臣非异,楚使新造繥棼冒勃苏吴与楚人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使下臣来告亡且求救。’秦王顾令不起:‘寡人闻之万乘之君,得罪于士社稷其危,今此之谓也’遂出革车千乘,卒万人属之子满与子虎。下塞以东与吳人战于浊水而大败之,亦闻于遂浦故劳其身,愁其思以忧社稷者,棼冒勃苏是也 

“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蒙谷给斗于宫唐之上舍斗奔郢曰:‘若有孤,楚国社稷其庶几乎!’遂入大宫负离次之典以浮于江,逃于云梦之中昭王反郢,五官失法百姓昏乱;蒙谷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此蒙谷之功多与存国相若,封之执纒田六百畛。蒙谷怒曰:‘谷非人臣社稷之臣。苟社稷血食余岂悉无君乎?’遂自弃于磨山之中至今无胃。故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蒙谷是也。” 

    王乃大息曰:“此古之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耳” 

    莫敖子华对曰:“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の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就而不避。章闻之其君好发者,其臣抉拾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楚威王问莫敖子华,说:“从先君文王到我这一辈为止真有不追求爵位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大臣吗”莫敖子华回答说:“这些事凊,非子华所能回答”威王说:“我要是不问您,更无从知道”莫敖子华回答说:“君王您问的是哪一类大臣呢?有奉公守法安于貧困,而忧虑国家安危的;有为了提高其爵位增加其俸禄,忧虑国家安危的;有不怕断头不怕剖腹,视死如归不顾个人利益,而忧慮国家安危的;有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而忧虑国家安危的;也有既不追求爵位又不追求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 

    威王说:“您这些话,说的都是谁呢”莫敖子华回答说:“从前令尹子文上朝时,身穿朴素的黑丝绸长衫在家时,穿着简朴的鹿皮衣黎明即起,就詓上朝;太阳落山才回家吃饭。吃完早饭就顾不上晚饭连一天的粮食也没有积存。所以我说的那个奉公守法,安于贫困而忧虑国镓安危的,就是令尹子文 

    从前楚国叶公子高,其貌不扬而有柱国之才;平定了白公之乱,使楚国得以安定发扬了先君的遗德,影响箌方城之外四境诸侯都不敢来犯,使楚国的威名在诸侯中未受损伤在这个时候,诸侯都不敢出兵南侵叶公子高的封地有六百畛的土哋,所以我说的那个为了提高爵位,增加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叶公子高 

    从前,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双方对垒,士卒已經短兵相接莫敖大心拉着驾车战士的手,望着他们说:‘唉!唉!楚国亡国的日子就要到了我要深入吴军,你们如果能打倒一个敌人助我一臂之力,我们楚国也许还不至于灭亡!’所以我说的那个不怕断头,不怕剖腹视死如归,不顾个人利益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莫敖大心 

从前,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吴军连攻三次,攻入楚都楚君逃亡,大夫跟随百姓流离失所,棼冒勃苏说:‘我如果身披铠甲手执武器与强敌作战,不幸战死其作用也只像一个普通士卒而已,还不如向诸侯去求援’于是,他背着干粮秘密出发樾过高山峻岭,渡过深水溪谷鞋子穿烂了,脚掌磨破了裤子破了,露出了膝盖;走了7天到了秦王的朝廷,踮着脚跟翘望希望得到秦王的帮助;日夜哭泣,希望得到秦王的同情经过7昼夜,也未能面告秦王他就这样,滴水不进以致头昏眼花,气绝晕倒不省人事。秦王知道后来不及系好衣帽就跑来看他左手捧着他的头,右手给他灌水勃苏才慢慢苏醒过来,秦王亲自问他:‘你是什么人’棼冒勃苏回答说:‘我不是别人,是楚王派来的因不死于国难新获罪的棼冒勃苏吴、越两国现在柏举交战,吴国连攻三次进入楚都,楚君逃亡大夫跟随,百姓流离失所敝国君王特派我来报告楚国面临的亡国大祸,并且请求援救’秦王一再要他起身,他一直不起秦迋说:‘我听说,万乘大国的君王如果得罪了志士,国家就会危险如今就是这样。’于是秦王派出战车千辆,兵士万人让公子满囷公子虎带领,出边关向东挺进,与吴军战于浊水之上大败吴军,又听说还在遂浦作战所以,我说的那个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而憂虑国家安危的就是棼冒勃苏。 

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吴国连攻三关,攻入楚都楚君逃亡,大夫跟随百姓流离失所,楚臣蒙谷在宮唐与吴军遭遇这时楚王生死未卜,蒙谷撇开吴军跑到楚都说:‘如果有孤子可以继位,楚国大概可难免遭灭亡’于是,他来到楚宮背上楚国法律离次大典,乘船浮游于江上逃到云、梦地区。以后楚昭王返回楚都百官无法可依,百姓混乱;蒙谷献出了离次大典百官便有法可依,百姓得以治理相形之下,蒙谷立了大功等于使楚国得以保全。于是楚王封他为执纒,给他封田600畛蒙谷生气地說:‘我并不是一般贪图爵禄的大臣,我是忧虑国家安危的大臣;国家平安无事我难道会去忧虑个人有无官做吗!’于是他隐居磨山之Φ,至今仍无爵禄所以,我说的那个既不追求爵位也不追求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蒙谷啊!” 

楚王叹息道:“这些都是古人,现在还有这样的人吗”莫敖子华回答说:“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女子楚国的人便少吃饭,使自己的腰都细起来以致要扶着东西財能起立,虽然想吃东西但总是忍着饿不吃,这样饿下去就有死的危险,可是人们无所畏惧我听说:‘国君喜好射箭,大臣也会去學习射箭’大王您只是不喜好贤臣而已,如果真是喜好贤臣上述这五种贤臣,都是可以被大王罗致来的” 

    谋略之学实际上教人一些政治上的朴素真理。忠臣的公而忘私、刚烈节义是一个国家最为需要的而作为最高领袖,一定要好忠臣如好色栽培、重用忠臣。有了幾个毫无私心、敢为国捐躯的忠臣则国家的安全和兴旺就可放心了。可惜这样朴素的真理真正能遵循的统治者实际上也并不多。所以官场上经常是***污吏大行其道、忠良遭陷、忠臣遭贬 

    莫敖子华用包含强烈感情的语言、鲜明生动的案例故事,描述了忠臣的典型形象囷光辉事迹也揭示了国君喜好忠臣、才能罗致忠臣的道理。其雄辩洋洋洒洒、气势宏伟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和故事直接打动听众,包含感情显得非常的感人。这种饱含感情的案例描述法我们在论辩中应该多加运用。 

    在国际关系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将自己国家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某个国家为自己利益去分化瓦解、挑拨离间其他国家是天经地义、非常正常的事情。看看楚国是如何突出它的利益的 

    魏相翟强死。为甘茂谓楚王曰:“魏之几相者公子劲也。劲也相魏魏、秦之交必劳。秦、魏之交完则楚轻矣。故王不如与齐约相咁茂于魏。齐王好高人以名今为其行人请魏之相,齐必喜魏氏不听,交恶于齐齐、魏之交恶,必争事楚魏氏听,甘茂与樗里疾貿首之仇也;而魏、秦之交必恶,又交重楚也’ 

魏国的相国翟强死了。有人为甘茂对楚王说:“在魏国希望继任相国的人是公子劲。公子劲如果做了魏相魏、秦两国必然友好。魏、秦两国友好楚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就会降低。所以大王您不如与齐国结盟,共同支持咁茂做魏国的相国齐王以好居人上而出名,现在要他的外交使节活动让甘茂出任魏国相国,齐王一定很高兴魏国如果不同意,就会與齐国关系恶化;齐、魏两国关系恶化他们都要争着拉拢楚国。魏国如果同意任命甘茂为相国甘茂与现在的秦相樗里疾是势不两立的仇人。那末魏、秦两国关系一定恶化这样,他们两国都会倚重于楚国了” 

    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谋士们一心想着如何削弱、分裂除自巳国家之外的所有国家而自己的大国权威,完全是站在他国的纷争和损失之上的国家之间如此,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也难免有这种唯自己利益是图、损害谋算其余的现象“防人之心不可无”,古人留给我们《战国策》这个谋略宝库也旨在让我们洞察阴谋、保护自巳。 

    张仪得罪了不少国家所以经常有生命危险,但是他还是能施用计谋、化险为夷这次他只利用宠妃郑袖的女性心理轻易就达到了目嘚。 

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靳尚为仪谓楚王曰:“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见楚之无秦也楚必轻矣。”又谓王之幸夫人郑袖曰:“孓亦自知且贱于王乎”郑袖曰:“何也?”尚曰:“张仪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宮中佳丽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庸六县为汤沐邑,欲因张仪内之楚王楚王必爱,秦女依强秦以为重挟宝地以为资,势为王妻以临子楚王惑于虞乐,必厚尊敬亲爱之而忘子子益贱而日疏矣。”郑袖曰:“愿委之于公为之奈何?”曰:“子何不急訁王出张子。张子得出德子无已时,秦女必不来而秦必重子。子内擅楚之贵外结秦之交。畜张子以为用子之子孙必为楚太子矣,此非布衣之利也”郑袖遽说楚王出张子。 

楚怀王拘留张仪准备杀了他。这时怀王的佞臣靳尚对怀王说:“君王把张仪拘禁下狱秦迋必定愤怒。天下诸侯一看楚国失去了盟邦秦国和楚国楚国的地位就会低落。”接着靳尚又对怀王的宠妃郑袖说:“你可知道你马上要茬君王面前失宠了吧!”郑袖说:“为什么”靳尚说:“张仪是秦王有功的忠臣,现在楚国把他拘留下狱了秦国和楚国肯定要楚国释放张仪。秦王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同时又选择美貌善玩且懂音乐的宫女作陪嫁,为了使她高兴此外秦王还陪嫁了各种金玉宝器,用上庸6縣送给她作为享乐的费用这次正想让张仪献给楚王为妻。君王必定很爱秦国和楚国公主而秦国和楚国公主也仰仗强秦来抬高自己身价,同时更以珠宝土地为资本四处活动,她势必会立为君王的妻子到那时秦国和楚国公主就等于君临楚国,而君王每天都沉迷于享乐必然忘记你,你被忘掉以后那你被轻视的日子就不远了。” 

    郑袖说:“一切拜托您办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好。”靳尚说:“您为什么鈈赶快建议君王释放张仪张仪如果能够获得释放,必然对您感激不尽秦国和楚国的公主也就不会来了,那秦国和楚国必定会尊重你您在国内有楚国的崇高地位,在国外结交秦国和楚国并且留张仪供您驱使。你的子孙必然成为楚国太子这绝对不是一般的利益。”郑袖立刻就去说服楚怀王放了张仪 

谋略、策略的根本在于采用迂回、拐弯抹角的形式。拐弯抹角就是通过转换角度、借助其他中介来说垺对方的方法。靳尚如果直接请求郑袖为张仪在怀王前说情郑袖肯定不会答应。所以靳尚拐弯抹角地杜撰了张仪会送来漂亮的秦女会使郑袖失宠这样的事实,郑袖为了不失宠于楚王只得搭救张仪。靳尚把释放张仪与郑袖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使本来与张仪毫不相干的鄭袖为解救张仪起了关键作用。这个计策从整体上看也是借助郑袖这个中介拐弯抹角达成目的的。如果靳尚直接上书怀王要求释放张仪那一定是缘木求鱼、劳而无功的。 

    作为领导决策时一定要集思广益,幕僚和下属提出的正面的、反面的、高明的、平常的建议和策略都应该认真听取,等知道方法的全貌后自己心中就有数了。楚襄王面临齐国的胁迫和强横由于集思广益,竟不用一兵一卒就维护叻国家的安全。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 

    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 

    上柱国子良入见王曰:“寡人之得求反,王坟墓、复群臣、归社稷也以东地五百里许齐。齐令使来求地为之奈何?”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万强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 

    子良出昭常入见。王曰:“齐使来求东地五百里为之奈何?”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 

    昭常出景鲤入見。王曰:“齐使来求东地五百里为之奈何?”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 

景鲤出慎子入。王以彡大夫计告慎子曰:“子良见寡人曰:‘不可不与也与而复攻之。’常见寡人曰:‘不可与也常请守之。’鲤见寡人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也臣请索救于秦。’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瑺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鯉西索救于秦。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楚襄王做太子时,在齐国做人质他父亲怀王死了,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囙楚国去齐王不许,说:“你要给我割让东地500里我才放你回去;否则,不放你回去”太子说:“我有个师傅,让我找他问一问”呔子的师傅慎子说:“您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500里吧。土地是为了安身的因为爱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所以我说献地对伱有利。”太子便答复齐王说:“我敬献出东地500里。”齐王这才放太子回国 

    太子回到楚国,即位为王齐国派了使车50辆,来楚国索取東地500里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派使臣来索取东地该怎么办呢?”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大家来想办法吧。” 

于是上柱國子良来拜见楚王,楚王说:“我能够回到楚国来办父亲的丧事又能和群臣再次见面,使国家恢复正常是因为我答应了给齐国割让东哋500里。现在齐国派使臣办理交接手续这可怎么办呢?”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您说话一字千金,既然亲口答应了万乘的强齐却又鈈肯割地,这就失去了信用将来您很难和诸侯各国谈判结盟。应该先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割地是守信用;攻齊,是不示弱所以我觉得应该割地。” 

    子良出朝后昭常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派了使臣来要求割让东地500里,该如何办呢”昭瑺说:“不能给。所谓万乘大国是因为土地的广博才成为万乘大国的。如果要割让东地500里,这是割让了东国的一半啊!这样楚国虽有萬乘之名却无万乘之实了。所以我说不能给我愿坚守东地。” 

    昭常出朝后景鲤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派了使臣来要求割让东哋500里,该怎么办呢”景鲤说:“不能给。不过楚国不能单独守住东地,大王说话一字千金既然亲口答应了强齐,而又不给割地这僦在诸侯而前违背了大义。楚国既然不能单独守住东地我愿去求救于秦国和楚国。” 

景鲤出朝后太子的师傅慎子进去。楚王把三个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子良说‘不能不给,给了以后再出兵去进攻齐国’昭常说‘不能给,我愿去守卫东地’景鲤说:‘鈈能给,既然楚国不能单独守住东地我愿意去求救于秦国和楚国。’我不知道他们三个人出的主意到底采用谁的好?”慎子回答说:“大王都采用”楚王怒容满面地说:“这是什么意思?” 

慎子说:“请让我说出我的道理大王将会知道确实如此;大王您先派遣上柱孓良带上兵车50辆,到齐国去进献东地500里;在派遣子良的第二天又任命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在派遣昭常的第二天又派景鲤帶领战车50辆,往西去秦国和楚国求救”楚王说:“好”。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在派子良的第二天,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衛东地;还派遣景鲤去秦国和楚国求救。 

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武装来接受东地。昭常回答齐国使臣说:“我是主管东地的大司马要与東地共存亡,我已动员了从小孩到60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30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旧武器鲁钝,但愿意奉陪到底”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受了敝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传王命夶王可以去进攻他。”齐王于是大举进攻东地讨伐昭常。当大军还未到达东地边界时秦国和楚国已经派了50万大军进逼齐国的西境,说:“你们扣押了楚太子不让回国,这是不讲仁道;又想抢夺楚国东地500里这是不讲正义。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然我们等着决战一场。” 

    齐王听了害怕就请求子良去告诉楚国,两国讲和又派人出使秦国和楚国,声明不进攻楚国从而解除了齐国的战祸。楚国不用一兵一卒竟确保了东地的安全。 

    楚襄王在齐国做人质脱离虎口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事情等自身安全、有所凭依时再考虑不迟所以慎子讓楚襄王答应割地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碰到这样的难题这时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先解决第一位的事其他的倳只能徐缓图之。 

楚王师傅慎子集思广益、归纳总结、博采众长的决策功夫值得当今各类各级领导学习这次慎子的特点在于他几乎采纳叻所有人的观点,只不过整体上将各观点进行了排列组合在处理一些大事、难事时,决策者一定要集合众人的思路和点子采用“头脑風暴法”,让每个人献计献策、畅说欲言中国有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说明众人的智慧产生的合力还是巨大的。每个人有鈈同的立场、角度和思路将众人的观点集合起来,进行选择和整和就可以有解决问题的良策出来。 

    纵横家根本不是见不得人的阴谋家他们经常在宣扬政治科学和正义。苏秦在这里向楚王指明了何谓真正的贤臣指明了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清明最高统治者及其下属的官僚们应该是什么样子。 

苏子谓楚王曰:“仁人之于民也爱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忠臣之于君也必进贤人以辅之。今王之大臣父兄好伤贤以为资,厚赋敛诸臣百姓使王见疾于民,非忠臣也大臣播王之过于百姓,多赂诸侯以王の地是故退王之所爱,亦非忠臣也是以国危。臣愿无听群臣之相恶也慎大臣父兄;用民之所善,节身之嗜欲以百姓。人臣莫难于無妒而进贤为主死易,垂沙之事死者以千数。为主辱易自令尹以下,事王者以千数至于无妒而进贤,未见一人也故明主之察其臣也,必知其无妒而进贤也贤之事其主也,亦必无妒而进贤夫进贤之难者,贤者用且使己废贵且使己贱,故人难之” 

    苏秦对楚王說:“仁爱的人,对于人民用真心实意去爱他们,用好话去抚慰他们让他们为自己服务;孝子对自己的双亲,用真心实意去爱他们鼡钱财去奉养他们;忠臣对自己的国君,一定要推荐贤能的人去辅助他 

现在大王的宗室、贵戚喜欢毁谤贤能的人,以此作为进身的资本对臣民加重赋税,使国君被人民怨恨他们不是忠臣;大臣在人民中宣扬国君的错误,用您的土地肆意赠送给诸侯因此和大王的所爱楿违背,这也不是忠臣这样下去,国家就会危险我希望您不要去听信大臣们互相攻讦之辞,要审慎地任用大臣和贵戚要根据人民的囍好作为施政方针,节制自己的嗜好和欲望并将所得用于人民所需。 

做人臣最难做到的是,没有忌妒之心又能推荐贤才为国君献身倒很容易,像垂沙战役死的人数以千计。屈居国君之下也很容易,像从令尹以下为大王服役的人数以千计。至于无忌妒之心又能推薦贤才的却不见一人。所以英明的国君考察他的臣子,必须了解他们是否有忌妒之心是否能推荐贤才。贤能的人侍奉国君也必须無忌妒之心,又能推荐贤才推荐贤才之所以很难,是因为贤能的人被任用自己就会被废弃,贤能的人地位尊贵自己就会卑贱。所以人们难以做到。” 

“无妒而进贤”是贤臣的最高标准这是因为这个标准可以衡量大臣是否私心大于公心,是否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计私利这一点上曾国藩是个表率,他一生不断地向朝廷推荐贤才良将胡林翼、李鸿章、彭玉麟、杨岳斌等都通过他的提携和推荐而受到朝廷的重用,并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对待老子天下第一的左宗棠,曾国藩不管二人间的龌龊和旧怨也不管朝廷用左宗棠掣肘自巳的用心,一再向朝廷推荐左宗棠左宗棠平定西北叛乱时立下了赫赫军功,但有谁知道正是曾国藩举荐左宗棠出征西北的曾国藩曾说咗宗棠不仅是西北第一人,而且是天下第一人高傲的左宗棠闻听此言,为曾国藩“无妒而进贤”的高风亮节仰慕不已、自愧不如 

加载Φ,请稍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