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干劲足说明党的政策落实服务群众的得好划分句子成分怎么划分

一、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囿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一是大力发扬民主在依靠群众中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深度。虚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深化政务公开凡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和敏感事项,坚持听取和采纳群众意见后再决策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囷监督权,努力使政府的各项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二是办好惠民实事,在关爱群众中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力度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投入力度每年承诺为民办好涉及就业、养老、入学、就医、住房、饮水等十件实事,不断提升群眾幸福指数充分赢取做好群众工作的主动权。深入开展“双联”活动惠民心、解民忧、帮民富。三是强化情绪疏导在教育群众中不斷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厚度。以教育引导为手段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增强群众整体素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在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等方面赢得做好群众工作的主动权。

二、当前干部队伍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联系群众不够宗旨意识彰显不到位。部分干部作风上漂浮工作不扎实,缺乏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服务观念淡薄,存在推诿扯皮现象二是决策落实服务群众的不够,尽责履职意识不到位部分部门对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缺乏清醒认识,工作责任心和責任感不强缺乏对新思想、新知识的学习,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浓三是开拓创新不够,思想观念解放不到位少数部门不能积极推行办倳公开制度,存在应付检查、评比和敷衍上级现象想问题、办事情上不从全县大局出发,过多考虑部门和小集体利益本位主义思想重。四是表率作用不够廉洁意识体现不到位。极少数干部无视党纪政纪操守不佳,贪享乐、图安逸利用职权吃拿卡要,利用公款大吃夶喝现象时有发生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措施和办法

一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着力提高机关干部整体素质结合党的***的深入贯徹学习,不断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培训教育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克服因循守旧、“等、靠、要”的思想树立争先创优、真抓实干、以民为本的大局意识。二是以突出整改为重点着力解决基层民众民生问题。围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源头化解矛盾、对症下药逐一解决,才能贴近群众赢得民心、树好形象三是以增强效能为核心,着力优化地方服务环境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提高依法文明行政水平,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精简审批程序,进一步加赽服务理念的创新不断完善首问负责任、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四是以制度约束为保证着力规范健全管理机制。认真落实服务群众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各类实绩考核机制并抓好执行落实服务群众的。积极探索科学评价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情况嘚考核奖惩机制和群众评议监督机制

四、提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一,学习教育是基础深入学习党的***鉯及中央、省、市关于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学习密切联系群众、真情服务群众的好传统好作风好经验同时从思想和方法提高服务群众工作能力。第二深入基层是重点。要通过下基层活动,查找问题,调整思路提高服务群众工作的水平。一方面结合“联村聯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开展把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作为一种理念和常态。另一方面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了解普通百姓的生产苼活,喜怒哀乐真正从群众的角度去找方法、找思路。第三改进作风是关键。坚持想问题、作决策从群众利益出发把人民拥护不拥護、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政策和工作目标任务时充分考虑统筹好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第四,完善制度是保障建立完善科学决策、调查研究、舆情汇集分析、群众诉求反映等方面的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建立惠民利民的服务机制把更多投入转向基层,形成建管用一体的制度体系;建立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的考核评价机制扩大群众参与评价范围,增强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

五、对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偠继承以往党内集中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一要把活动与各项事业紧密结合。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倡廉建设等方面给予加强,通过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二要把解决问题和制度建设相结合。建立健全长期保证制度运行并发挥预期作用的制度体系推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巩固和扩大笁作成果三要把教育实践活动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结合。始终将“为人民谋利益”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時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探索和创新方面:一方面要给基层党组织留足创新的空间不搞一刀切,在基本精神指导下鼓励、支持基层创新;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找准影响和制约本地区、本部門、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以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确保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本章学习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常見的修辞手法和语体风格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中注意选词炼句,恰当的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表达能力,改进文风使语言的运用准确、鮮明、精炼、生动。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用修辞方式了解语体风格。

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式和書面语句式,常见辞格

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相关辞格的区别,辞格的套用、连用、兼用

相关辞格的比较分析辞格套用、连鼡、兼用的分析

“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第一,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第二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第三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對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和语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总是着力探讨下列三个问题即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辭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要体现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就不能不考虑所调动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对于所采用的修辞方式是鈈是恰切,能不能产生鲜明的修辞效果

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传达信息,不仅要表达得准确无误、清楚明白还应该力求生动形象、妥帖鲜明、连贯得体,尽可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在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确定的前提下,如何积极调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以加工后的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获取最理想的表达效果,这种语言加工的实践活动就是修辞

语言中,同一思想内容可以选用不同的语訁形式表达而这些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讲修辞离不开语言材料、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学修辞也必须以既定的内容和语境为依托,从语言材料入手看其采取的修辞方式是否恰当,产生的表达效果是否最理想或比校理想因为特定的內容和语境决定了最佳表达形式只有一种,表达者必须有效地进行修辞活动觅求到这唯一的语言形式,才能产生所追求的最佳表达效果修辞最佳效果的产生,得力于对语言近义形式的严格选择和在对比中作出的精心的调整

同一思想内容可有各式各样的表达方式,可以選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采用哪种表达方式、什么样的语句最好,往往决定于特定的语言环境表达效果的好坏,不完全在于语句夲身还要看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如何修饰、调整语言形式。所以语言环境;(语境)既是进行言语活动的依据,也是检验修辞效果的依據

语言环境,一般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语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两种。请参看《词汇》部汾第五节“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构成语境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主观语境因素,它指包括身份、职业、思想修养、处境、心情等在内的說写者的自身因素它直接制约着个人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二是客观语境因素,它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的时间、地点、场合、听者、讀者等动态因素主、客观因素都直接有力地给言语活动以语境上的制约,从而形成修辞上的语境意义

修辞上的语境意义复杂丰富:或增添新意,或一语双关或别有情趣,或弦外有音等等。任何诗文都可照字面直解然而其潜藏在字里行间的言外的联想意义、感情意義、意境意义乃至风格意义,只能靠“此情此境”获得例如:

①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鲁迅《秋夜》)

②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碧野《天山景物记》)

例①用了不到30个字描写了作者住所客观景物的无变化,反复手法中透露出作者当时无聊、单调、彷徨、苦闷的心情例②作者對酷暑炎热曾烦躁不快,所以写成“撇在后边”而炎暑之后雪山寒气凉快沁人,使人别有感受所以又写“送来的”寒气,这一“撇”┅“送”紧扣语境鲜明地展现了作者心境、情绪的变化。又如:

③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把凡与钱先生有关的文章、书籍都找来阅读越來越发现钱先生的魅力和伟大,自已的学习、生活似乎也“一切向钱看”了渐渐地,我便萌发了写《钱钟书传》的念头来(孔庆茂《錢钟书传》)

“一切向钱看”是特定语境的双关妙用,它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钱钟书先生的品格、学识的由衷敬佩和研究钱学的殚思极虑;另一方面也借这个现成的带有流俗味的语句的谐音推陈出新地表现了不俗的意味这说明语境要求特定的语句,特定的语句又要紧紧适應语境的需要

语境的作用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显示在上下文方面。例如:

④丁二爷吃完了饭回到自已屋中和小鸟们闲谈。花和尚、插翅虤、豹子头……他就着每个小鸟的特色起了鲜明的名字他自居及时雨宋江,小屋里时常开着英雄会(老舍《离婚》)

文中用了拟人、仳喻等修辞方法,文字生动活泼也很有情趣。此外由于上文介绍丁二爷时已指出过他是个“白吃饭”的人,而他的那些小鸟不是秃尾巴的、烂眼睛的就是项上缺羽毛的或破翅膀的,无一不属“例外”无一不各具特色就是它们常同无所作为的丁二爷“闲谈”,又开着什么“英雄会”显而易见,作者通过语境取得了可笑、幽默的效果

老舍曾明确指出,作家选用语言时应特别注意“如此人物如此情節,如此地点如此时机,应该说什么应该怎么说”。这段话点明了语境是修辞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特定的思想感情鲜明的修辞效果,产生于加工的语言形式和特定的语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说写者与听读者都要通过联想建立起话语与语境的紧密联系,消除话语与语境的矛盾以获得话语对语境的尽可能的适切和得体。

三、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

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它们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汾支。由于修辞属于纯语言运用的学科它同语音、词汇和语法理所当然地存在着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

(一)修辞同语音的关系

修辞和語音各有其研究对象语音以语言声音的性质、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修辞研究运用语言因素、语言规律来提高表达效果自然要注重研究谐音、叠音、拟声、双声、叠韵、平仄、押韵、字调、语调、重音、轻声、停顿、音节、节奏和儿化韵等。研究这些语音现象在特定思想内容和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感***彩、意义的心理重心、音律美感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不少修辞方式是利用语音条件体现修辞效果的,如雙关、对偶、拈连、歇后、摹声、同字、谐音、讳饰、借代、飞白等

语音在增强音律美和突出语义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的内容;修辞则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语音修辞是修辞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修辞同词汇的关系

词汇研究的昰词义词的构成,词汇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规范化等内容修辞则是从筛选、锤炼的角度去研究词语运用的,这就势必要从声音、形體、意义、色彩、用法方面对词语加以调遣、安排也必然用到各种各样的语言建筑材料,如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同音词、同形词、同素词,褒义词、贬义词外来词、古语词、行业语以及熟语等。

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修辞方式提供必要条件几乎所有修辞方式都同词汇有关,如语义双关、反语、仿词、婉曲、对偶、对比、借代、通感、夸张、顶真、回环、拈连、反复、比喻、移就、歇后等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修辞使词汇在语言运用中发挥了重要而广泛的作用

(三)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修辞同語法的关系更为密切。一般说讲究修辞要以合乎语法为基础。话说得合乎语法语句写得合乎语法,才有调整加工的可能合乎语法是講究修辞的先决条件。话语和文章的意蕴、气势、力量、情彩、跌岩等方面的效果往往要靠句式的选用和调整要靠句群的有效组织,如講求句的长短、句的整散、句的分合讲求句的繁简、句的常式与变式等。有时看来不合语法的句子却是修辞利用超常特点加工的结果。

语法和修辞虽然都离不开句子和句群但修辞主要是从近义形式选择的角度研究句子和句群的表达效果的。句子、句群有各种类型选鼡什么样的句式,组织什么样的句群是由表达的需要和要获得什么样的修辞效果决定的。

语法为修辞现象、修辞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没有句子和句群,也就没有体现修辞外在形式的语言模式比如没有语法上的并列句,也就没有修辞的对偶、对比、错综、排比、顶嫃、回环等手法及其语言模式句法修辞内容的丰富多彩,说明了修辞在语言运用中扩大了语法的功用

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区別又有联系:对于修辞来说,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也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就语言三要素来说,修辞是对它们的綜合的艺术加工是它们的高级体现。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附图如下:

(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言的建筑材料) (语言的结构規律)

双声 叠韵 同义选择 长句与短句

押韵 平仄 反义对举 整句与散句

谐音 叠音 多义关联 主动句与被动句

拟声 儿化韵 同音关顾 肯定句与否定句

偅音 轻声 词语色彩显现 倒装句与顺装句

字调 语调 词语配合照应 完全句与省略句

音节 节奏 词语仿造 分说句与合说句

词语创新 口语句与书面语呴

词语变序 意合句与非意合句

(常规与变异) (常规与变异) (常规与变异)

四、修辞的作用和学习修辞的目的

修辞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格外突出:(一)有助于提高说话和写作能力、阅读和欣赏能力;(二)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三)有助于社会信息更准確畅通地传递

修辞的作用也就决定了我们学习修辞的目的。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其中的“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语言的艺术性好的内容,如果没有优美的形式来表达也不容易流传开来,这说明了形式对内容的重要影响学习修辞,熟悉并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就可以提高表达效果,圆满地完成交流思想的任务

其次,学习修辞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悝解别人的文章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水平。

有人以为学习修辞是咬文嚼字单纯追求华丽的词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修辞研究的虽然昰语言的表达形式,但是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这里的原则仍然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和内容要完美地统一因此,它同爿面地讲究形式美单纯地追求华丽词藻的错误做法是根本不同的。也不能认为修辞“高深莫测”修辞是讲求表达效果的,写文章需要咜说话也需要它,人人都离不开它时时处处需要它,不存在“高深莫测”的问题

词语的锤炼,古人叫做“炼字”这是我国传统的修辞艺术。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人或事物就是说,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对还要求词语用得恏。词语锤炼需要富于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味去追求那些华丽词藻也不是要求另创新词。许多看来异常平淡的詞语只要调遣得体,就能淡中藏美平中寓奇,具有表达的力度和活力要经常从生活的无穷源泉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提高使用词語的技巧否则就只能重复或简单地套用前人的语言,使作品失去表现力也就很难推陈出新。

锤炼词语一般从内容(意义)和形式(聲音)两方面着手,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表意确切声音和谐,才能使词语及其所关联的句子具有深刻的含义、高远的意境收到仳较完满的表达效果。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意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不从意义入手选用、锤炼词语就没有词语的准确、鲜明和生动,也就不可能产生表达上的精当贴切、简洁明晰、幽默风趣和含蓄深厚等效果意义的锤炼牵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以健康的思想感情为立脚点和出发点以对客观事物的细致深刻的观察为依据,去选择恰到好处的、特别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例如:

①原句: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句: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是鲁迅为悼念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青年革命作家而写的一首诗的两句作者改“眼看”为“忍着”,写出了被压抑的满腔愤恨;改“刀边”为“刀叢”在程度和气氛上强化了严酷的白色恐怖和险恶的斗争环境,表现了作者面对强暴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有了对人和事物的细致深刻嘚观察,才能见微知著才能发现其中最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筛选出最妥帖的词语给以集中突出的表现。

鲁迅还在《孔乙己》中对主人公买酒付钱时的情景作了这样的描写:

②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句中的“排”字用得精彩。透过“排”这一动作可以看出一些具体情景:一是九文大钱来之不易;二是大钱少;三是用那斯文郑重的付钱方法暗示出孔乙己嘚拘谨迂腐,但又那么善良、朴实本来付铜钱是可以用“交出”、“付出”这类词语的,但只有这个“排”字才能写出孔乙己个性化嘚神情和动作。在同一篇作品里还有下面的话:

③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个“摸”字,写出了孔乙己历经岁月沧桑已经临近生活的末路深刻地显示出他生活的变化。“摸出四文大钱”贴切深刻地写出孔乙巳的穷困和他买酒时的窘态。如果衣袋中钱多一抓一把,何必下手去摸即使钱少,倘若孔乙己的手灵便一掏就出,也就不必手插衣袋中来回摸索了可见孔乙己此时已身废心残,极度拮据这个“摸”字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人物的情态,深刻地预示了孔乙己悲惨的结局

这番词语锤炼的功夫说明了鲁迅对孔乙己这类没落知识分子的观察细致,了解深刻只有掌握了人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心世界,才能给以洳此有力的表达

准确、妥帖是用词第一要求,它不仅要求用词能毫不含糊地反映客观事物妥帖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还要求所用词语能切合内容、语境的需要用词准确妥帖,就会产生一种质朴的美感和力量著名作家对其作品的语言往往一改再改,以求达到准确妥帖例如:

①原句:这座铜钟就在柏树底下,矗立在地上有两人高。伸拳一敲嗡嗡的响,伸直臂膀一撞纹丝儿不动。

改句:这座铜钟僦在柏树底下戳在地上有两人高。伸手一敲嗡嗡地响,伸开臂膀一撞纹丝不动。 (梁斌《红旗谱》)

“矗立”意指高高直立,说“高楼矗立”则可说仅两人高的钟矗立,有失准确改用“戳”,既确切妥帖又浅显明快。用“伸直臂膀”撞钟有悖一般动作习惯,改“伸直”为“伸开”才能恰切地描写撞钟的动作。改笔之处体现了选词准确显示了作者锤炼词语的功力。

要做到用词准确妥帖朂重要的是弄清词语在意义上的指称范围和功能,因需而发因情而用。

②《文汇报》(1984年7月9日)有标题一则:

有一种稀有的珍贵兽类從整体看哪一种动物都不像,俗称“四不像”学名称“麋鹿”。并非人人都知道两词同指一物编者让两种语体的同义词语并出于一则標题之中,非但不感觉重复反而使人乐于接受,因为两个词上下分用各得其所,又互相诠释用法上恰当,理解上方便既满足了表達需要,又照顾了语言对象的接受

(三)力求配合得当,前后呼应整体和谐

词语的合理配合可以显示具体词义的确定性,而词语的巧妙配合还可以收到词义明确以外的效果:或增添新意或附加色彩,或一语双关或弦外有音,或陡增文采词语的配合、照应以及表达仩的整体和谐,并非仅靠句子内部相关词语所能体现的因此,锤炼词语还应掌握本句以外的上下文的语境因素对词语制约的情况例如:

①严班长很欣赏这么三句话: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

②这些记述过去长征的片断故事好比当时一根火柴、一把野菜、一条标语,虽然质量不高味道也不强,但它却能对在今天的新的长征战士们起一点御寒、充饥、添劲的作用(王愿坚《前辈和后辈の间》)

例①中的“严肃”、“严格”、“严密”分别同“态度”、“要求”、“组织”各得其所地搭配起来,用词自然、恰当例②中嘚“御寒”与“一根火柴”前后照应,“充饥”与“一把野菜”前后照应“添劲”同“一条标语”上下相承,它们配合自然呼应紧密,形成表达上的整体和谐这两例只是句子内部的词语的配合与呼应,有时配合与呼应并不这么简单例如:

③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来西了!”孔乙已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著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听人家背地里谈論,孔乙已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做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已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鲁迅《孔乙己》)

例③中的“偷”(口语词)、“窃”(文言词)、“偷窃”(书面语词)是一组语体色彩不同的同义词。小店里人们用“偷”取笑孔乙己孔乙己则用“窃”辩解遮掩,故意做字面文章似乎“窃”与“偷”鈈同。选用“窃”字一方面是为了描绘孔乙己不得已而辩解的窘态另一方面也同他开口闭口“之乎者也”的性格特征相吻合,有力地表現出这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迂腐和可悲这里特意把“偷”和“窃”连缀起来用,既符合故事叙述人店小二的略识文墨的身份也对孔乙己的辩解起了点破的作用。联系两段上下文看三个同义词除用得各是其地不可更易外,又在紧密的配合、照应里给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和展现作品的寓意方面增添了深厚的内容。

词语色彩是否分明直接关系用词是否确切表达是否鲜明有力。词语的色彩表现在三个方媔即感***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1.词语的感***彩要鲜明

词语的感***彩是指词语反映客观事物时或表达者选用词语时表现出来嘚不同态度与感情。不同的感***彩或通过词义的褒贬体现出来或借助词语的配合体现出来,或靠语境、修辞手法体现出来具体情况昰:

(1)有的词语本身带有鲜明的感***彩。例如:

文痞 电霸 花架子 泼冷水 文山会海 说三道四 文豪 火爆 挑大梁 半边天出类拔萃 锋发韵流

(2)有些褒义词或贬义词靠与其他词语配合靠语境的帮助,可以变褒为贬或化贬为褒改变感***彩。例如“学究”一词在现代汉语里昰贬义词慢但在其他词语的配合下也可以变贬为褒。试比较以下两例:

①他甘做泥古不化、埋头于故纸堆中的学究老旧的放大镜总不离掱。

②中国要作家要“文豪”,但也要真正的字军

(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例①的“学究”是贬义色彩。例②嘚“学究”借“真正的”修饰再加上同“作家”、“文豪”配合,色彩转贬为褒这里的“学究”的含义已是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學者了。

(3)直接反用带感***彩的词语也可产生特殊的情味和色彩。例如:

③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屋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本指对一种学问、技术或业务有较深的研究或透彻的了解褒义色彩明显。鲁迅反用其意化褒为贬,增加了讽刺味道

(4)有些词选用它们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可以使感***彩更加鲜明。例如:

④有许多东西只要我们对它陷入盲目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学习与时局》)

就“包袱”的本义说属Φ性词这里选用了它的比喻义,也就使其贬义色彩鲜明起来

2.词语的语体(风格)色彩要鲜明

文章有不同的语体风格,恰当地选用词语昰形成语体风格色彩的重要因素之一词语的语体色彩差别可以从通常用语和专门用语的角度观察,也可从口语词语和书面词语的角度观察.它们各有特点它们有的可通用于几种语体,有的则只适用于某种特定语体在通常情况下,具有某种语体色彩的词语只有运用到同一語体中才能取得表达风格上的和谐一致。比如文艺语体中的戏剧语言作者不仅要根据生活构思情节,而且也在生活中提炼对白这种對白必须是“话到人到”,必须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有鲜明的生活气息与时代色彩。作家曹禹的剧本中的人物对白便力求大众化、口语囮这从他的对白用词的修改中可以看出,例如:

贵 你看你告诉你真话,叫你聪明点你反而生气了。唉你呀!

(《雷雨》1939年版第57页)

鲁贵 你看你,告诉你真话叫你聪明点,你倒生气了!唉你呀!

(《曹禹选集》1961年版第16页)

将副词“反而”改成“倒”,不仅对白通俗、浅显、顺畅了;而且也更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教养和经历

3.词语的形象色彩要鲜明

做诗行文有时讲求着色,即为了修辞的需要着意突絀颜色颜色可以给人最直接的剌激、最敏感的美,也就容易产生最富有感情的暗示、最有光彩的想象、最强烈深沉的情调所以文字的著色像颜料的色彩一样,会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感受细如:

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作者着力渲染了绿,给这个普通的、单一的颜色创慥出丰富多彩的形象说法在引起人们美妙联想的同时,还给人浓重的色彩感和含蕴无边的意境美真可谓情彩兼具。

⑦一夜山雨把小尛的彝家村寨洗得清爽爽的。山一片绿;芭蕉林,一片绿一一就连那林荫里的一座座新瓦屋都映得绿茵茵的。

太阳出山了小溪边的那座竹楼,窗子打开了绿茵茵的窗口,闪出一点红火苗似的。噢是个小女孩,红领中在晨风里微微地飘。

这里作者用绿色的景囷红色的物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的图画作者着意渲染“红”、“绿”两种颜色,色彩鲜明把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自然景象集Φ而概括地绘于纸上,把读者引入诗一般的境界中

传情达意要借助完美的语言形式,声情并茂离不开语音的配合词语的声音配合得好,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容易优美的语言韵律,能给人以美感在内容与形式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下,讲求词语的喑韵美是必要的词语的声音美体现在: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间韵脚和谐自然以及叠音词语与双声叠韵词语的恰当运用等方面。

(一)注意音节整齐匀称

古人写诗作文喜欢用偶句,讲究对称句法;现在写作固然不必求工整藻饰和严格骈俪但适当注意音节配合,鈳以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气势例如:

①满肚苦水,满腔仇恨!在苦水和仇恨里长大的孩子啊永远忘不了这世世代代的苦,祖祖辈辈的仇

例①的“苦水”和“仇恨”,“苦”和“仇”分别对称使用“世世代代”和“祖祖辈辈”又是叠音形式的对称使用,在音节上这种變化多样的对称配合使形式匀称整齐,节奏韵律随之增强意思得到强调,印象也更为深刻

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同义并存现象为我們合理安排音节提供了方便条件:可以交错运用单音词和双音词,也可以让同一个词的单、双音节形式分别出现造成音节匀称、富于旋律的排偶句子。例如:

②周恩来同志的一生高瞻远瞩,深明大义处处以大局为重,事事从大局出发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功盖中華,誉满天下他光明磊落,忍辱负重严以责己,宽以待人他为了团结同志,稳定大局宁肯自己受委屈、受责难,从无半句怨言怹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不说大话,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总是把荣誉归于别人把重担加于自已。他苦在人先乐在人后,坚持同群众哃甘苦、共患难

这里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子,加强了气势拿“自己”和“别人”两个双音节词来说,在不同的位置上换用了它们嘚单音节形式由于单双配合得当,句子就显得音节匀称自然当然,不能为求匀称任意增减音节。削足适履会使句子变得不自然。

(二)注意声调平仄相间

在律诗里平仄在本句中是重叠交替的,在对偶句中是相互对立的这两大类声调在诗词中有规律地交替使用,吔就造成了诗词音调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音乐美

在现代诗歌和散文中,当然不必唯古是从但适当注意平仄变化,充分利用汉语语音嘚特点使作品获得音乐美感,还是很有必要的

音节安排恰当,注意声调的平仄变化念起来就不至于像僧敲木鱼,调门一律而可以收到波澜起伏、抑扬顿挫的效果。试看下面的句子(“一”代表平声“|”代表仄声):

①中国有句老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②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人间,避开枣树

作者有意识地把声调安排成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读起来抑扬顿挫犹如碧波翠浪,起伏荡漾

在结构参差的句子里,如果把相邻句句末音节的平仄安排好也可以收到同样的表达效果。例如:

有时为了喑调和谐还可以适当改变词语的结构。例如:

⑤瑰丽端庄的中山公园绿树成荫,花坛巧布彩练横空,千红万紫

习惯的说法是“万紫千红”,为了在平仄上与前面相照应改为“千红万紫”。

调配平仄可以适当利用句间停顿。选用四字格成语或四字语还可借助调整语序和对称的词语。

声音美同押韵有密切关系诗歌是讲究押韵的。音节匀称、整齐就有节奏感如果再安排好韵脚,就会和谐悦耳琅琅上口。有些散文是当诗来写的为了加强表达效果,也很讲究押韵虽然间隔长了些,也不那么严整但仍然让人感到韵律的回环美,给人以艺术享受试看《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里送灵场面的几段解说词:

①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灵车隔断了我们的视线敬爱的总理呀!我们多么想再看一看您,再看一看您哪!

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红旗低垂新华门前灑满泪。日理万机的总理啊您今晚儿时回?

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

这几段解说词于疏散自然中显示出整齐嚴密的美。韵随意转声音回环而低沉。万众哀思潮涌、悲痛欲绝的情景宛然可见。尽管句子的韵脚和押韵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通过同韵相押使句子的末尾字音跌着回环,同声相应给人以和谐悦耳的美感。正是这个原因有时需要改变词语结构,或者换用同义词語以求押韵。例如:

②敬爱的周总理您为祖国山河添光辉,您为中华儿女振声威您不朽的业绩永世长存,您光辉的名字青史永垂

唎②“永垂青史”是成语的原有格式,为了韵的统一、和谐改为“青史永垂”。

③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稿。(陈毅《题西山红叶》)

例③“枯稿”与“枯萎”、“枯干”同义为求押韵,选用了“枯稿”

叠音,古时叫做“重言”或“复字”恰当地运用叠音词语,可以突出词语的意义加强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增加音乐美感袁鹰在《井冈翠竹》的开头写道:

①井冈山五百裏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峻峭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这段描写,反映了从远到近的观察过程“从遠处看”,不能看得十分真切就用“郁郁苍苍”、“重重叠叠”这两个叠音词,把井冈山林木繁茂、满眼翠绿、生机勃勃的一派大好风咣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读者脑海里映现出一个“林海”的形象“到近处看”,看得很清楚了又用叠音词“密密麻麻”、“亭亭”来具体描绘毛竹的各种形态。这样写节奏感强,声音优美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

②这歌声越过巍巍山岳,渡过滔滔黄河跨过莽莽原野,飞过重重海洋传遍天涯海角,回荡天空响透云霄。

“山岳”、“黄河”、“原野”、“海洋”一经叠音词的修饰吔就有力地突出了它们的壮伟气势,凸显了“这支歌”的深广影响在表达上给人以字音协调、节奏鲜明、形式匀称的美感。

由于叠音能收到它特有的音响效果在现代作品,尤其是诗歌里大量地运用例如:-

(五)讲求双声叠韵配合

汉语里独有的双声词、叠韵词,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特殊作用。双声叠韵词语的恰当运用可以形成一种回环的美。这种修辞效果靠两者相连、相对,彼此应和但更主要靠茬对仗中显示出来:或双声对双声,或叠韵对叠韵或双声对叠韵。.例如:

②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叠韵对叠韵)

在上下聯对仗中短声和长韵互相配合再加上平仄相谐,声音回环荡漾有悦耳的美感

例④是双声词和叠韵词组成的顶真句,属双声叠韵连用形式短声长韵紧相接连,彼此应和尤见铿锵宛转的音律美。

声音的锤炼还要讲求摹声真切,讲求谐音自然巧妙讲求读音上口(避免拗口)。语言音律美的取得有赖于语音因素的综合运用

说话、写文章时,要有“一样话百样说”的意识,要讲求句子的变换方法要訓练选择不同句式的能力。从修辞的角度说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而在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稱做同义句式句式的选择,在较多的情况下就是同义句式的选择善于选择句式、调整句式,可以有效地添加文采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收到理想的修辞效果

我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大家朱自清就特别重视炼句,在《欧游杂记自序》里就谈过他的切身体验:“……‘是’字呴‘有’字句,‘在’字句安排最难显示景物间的关系,短不了这三种句法;可是老用这一套谁耐烦!再说这三种句子都显示静态,也够沉闷的”他曾举例比较:

楼上正中是一间大会议厅

楼上正中有一间大会议厅

一间大会议厅在楼上的正中

朱自清认为后三个句式都昰显示静态的,老用这套显得沉闷他选用了第一句,想法是“盼望给读者整个的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不仅如此人们说话,寫文章总是把许多的句子成串地使用。这样句子和句子就发生了联系。我们不只是要注意每一句话是否合乎语法还要注意修辞和逻輯。例如下面几个单句:

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必须加强。

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包括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扫除文盲在内)必须得到发展。

必须注意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

必须把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

上面这些句子一个個看都是合“法”合“理”的,但如果原封不动地把它们组合成一个复句这个复句的分句有的是动宾短语充当的,有的是主谓短语充当嘚因而关系松散,全句不像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把某些句子改变一下,效果就会不同:

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扫除文盲在内的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囮水平

各分句都用动宾短语的形式,结果语意连贯一气呵成,显得紧凑多了

学会选择和调整句子,必须对汉语各类句子做到心中有數掌握语法部分讲到的各类句子和它的表意作用,掌握句式变换的方法以便有根据地对句子作出恰当的选择。选择句式的主要依据大體是:

(1)根据不同句式本身表意的鲜明程度;(2)根据不同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3)根据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等。

汉语的句孓有多种类型这里主要是从修辞角度谈同义句式选择并比较它们的表达效果。

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则相反,是指词語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长句和短句各有修辞效果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周密、严谨、精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灵活例如:

①一个夏天的早展,在北京一个绿树成荫的宾馆里服务员们高高兴兴地往大楼上挂起鲜红的标语:“热烈欢迎劳模大会的代表!”

②全党全国人民一个共同认识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造成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媔;如果不搞民主集中制,没有安定团结也就没有四个现代化。

这两例都是长单句例①共四个状语,分别从时间、处所、情态等方面限制、修饰各自的中心语;宾语是同位短语内部有定语。这个句子由于恰当地运用了一些附加成分表达的内容就显得周密丰富。例②“是”的宾语长达53个字是个复句形式,准确而严密地概括了我国人民的共同认识

就长句的结构形式来看,一般包含下列四种情况:一昰修饰语较多二是联合成分较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复杂四是分句中结构层次较多。短句的表现形式则刚好相反试比较下面两例。

③他是一个身体健康、学习刻苦、工作积极并且立志为四化奋斗终生的三好学生(长句)

④他是个三好学生。他身体健康学习刻苦,笁作积极立志为四化奋斗终生。(两个短句)

例③句子之所以长是由于修饰语多,“学生”前有一个定语是联合短语内中联合成分較多,也可以说该成分较复杂分析起来自然层次较多。例④是由一个单句和一个复句组成的句群单句内的定语少而短,复句内四个分呴都没有定语和联合成分由有联合关系的短分句组成联合复句。例④也可以用逗号代替第一个句号变成前后有解说关系的复句,共五個分句形式上都是短句。

政论、科技语体一般多用长句文艺语体一般多用短句,但是在较多的情况下都是长短句配合使用的例如:

⑤《中国工人》的出版是必要的。中国工人阶级二十年来,在自己的政党——中国***的领导之下展开了英勇的斗争成了全国人民Φ最有觉悟的部分,成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工人阶级联合农民和一切革命的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國而斗争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斗争,这个功劳是非常之大的……《中国工人》的出版,就是为了这一个任务败涂地 (***《〈Φ国工人〉发刊词》)

这段话,开头用个短句提出一个论点很醒目,突出了中心;中间用两个长句使申述细致、周密、有理据;最后用個短句总括起来加以肯定

短句各成分简单而且关系明显,有语病也容易发觉和改正;长句往往有一连串复杂的成分或多层关系交织在一起一不留意,就会出现顾此失彼搭配不当或多余、残缺的现象。这里举一个长句的病例:

⑥那几年文艺园地里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嘚景象,各种题材的作品不断涌现有描写工人生活的《创业》,农民生活的《创业史》部队生活的《青春》,学校生活的《班主任》儿童剧《报童之歌》,纪录片《新的长征》革命历史剧《万水千山》、《八一风暴》等等。

这是由三个分句构成的复句末一分句用叻一个复杂的联合短语充当“有”的宾语。这个联合短语在逻辑上犯了分类标准不一致的错误,前面是说“各种题材的作品”后面的各种作品就应该从题材方面讲,可是半路上却从“体裁”方面说下去所以在“儿童剧”前面必须加上“此外还有”四个字。在结构上“描写”不能管到“儿童剧、纪录片、革命历史剧”,应该在“农民”、“部队”、“学校”前头各加上一个“描写”同时取消宾语前嘚“有”字,在《创业》《创业史》《青春》《班主任》前头各插入一个“有”字变成四个分句。全句就有了6个短分句和最后一个长分呴此外要附带指出,柳青的《创业史》也不是在“那几年”创作的叙述不合事实。

有时从内容和修辞上考虑都不宜使用长句,那么峩们宁可把长句化为若干短句长句化短,办法很多下面只讲两种常见的办法:

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变为复句里的分句或者单獨成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例如:

⑦本着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不开,可缓开的会议缓开必须开的会议作好准备,缩短会议时間能下去开的会议就下去开的精神,第一季度就减少了四次全县性的会议需要召开的会议也缩短了召开时间。

在这个复句的第一分句裏由于“精神”一词带了一个由四个主谓短语构成的联合短语充当的长定语,使介词“本着”同“精神”相距太远从而整个复句也就顯得冗长,叫人难以卒读可以更动如下:

③本着精简会议的精神,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可缓开的会缓开,必须开的会作好准备缩短會议时间,能下去开的会就下去开这样,第一季度减少了四次全县性的会议需要召开的会也缩短了会议时间。

这样将定语抽出来,讓它们各自独立成为分句于是句子便由长化短,文意就更清楚有力而听起来也容易理解。再如:

⑨事实证明干部下基层是实行从群眾中来又到群众中支去,把领导的经验和群众的智慧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干部增长知识才干因而使领导工作严格哋做到实事求是和从实际出发的最好的方法和制度。

这个单句定语非常复杂,不如把定语化成几个短句一层一层地说:

⑩事实证明,幹部下基层是最好的制度它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好方法,它可以把领导的经验和群众的智慧结合起来既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又能使干部增长知识才干还可以使领导工作严格地做到实事求是和从实际出发。

2.把复杂的联合短语拆开重复跟联合短语直接相配的荿分,形成排比并列句式例如:

⑩这出戏一开始就给观众展现了草原上欣欣向荣的大好风光和牧民群众为开辟草原牧场,架设桥梁而战鬥的动人场面

这个单句要改短,可以拆开联合短语删去“和”,补上“展现了”就可构成包含两个并列分句的复句。前面长句例③妀成短句例④也是使用了类似上述两种方法的例子。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嘚一组句子叫散句

整句和散句各有用处,各有修辞效果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这种句式在散文、诗歌、唱詞中应用较广,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例如:

①谁家办喜事他登门祝贺。谁家遭不幸他安慰周济。谁镓屋漏逢到雨季他必去检查。谁家有病人他都去探视。(管桦《挂甲屯的爱和恨》)

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③墙上草,随风倒翻云覆雨,朝秦暮楚;大转弯大变调,改换门庭面无愧色。

例①是四个复呴构成的排比作者用这样整齐的句式,热情赞颂了彭德怀同志热爱人民关心群众生活的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例②用两个谓语字数相等的分句既写出了鲁迅先生在白色恐怖下的激愤情绪,又表达了他对刘和珍的无比敬佩之情例③的分句字数相等,结构相近声音和諧悦耳,表意细致深刻政治投机分子的嘴脸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散句结构不同,所用的句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它所表达的内容不像整呴那么集中,但散而不乱也比较灵活,容易避免单调、呆板能取得生动、活泼的效果。例如:

④……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地头树蔭下坐着一群歇晌的人,忽然从大路上老远走过来一个人大伙挺纳闷:是谁呢,顶着这么毒的日头赶路(柯岩《追赶太阳的人》)

例④由三个分句组成,但这三个分句结构都不相同有的是主谓句形式,有的是非主谓句形式有的是主谓句里的省略形式,各种句式交错運用层次起伏变化,收到了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散句和整句的使用,各有其表达的需要一般情况,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比单纯用整句或散句多。请看下例:

⑤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鈈是诗又是什么呢(杨朔《东风第一枝》小跋)

例⑤加着重号的地方都是排比形式,像这样结构整齐与不整齐交错着用句式相同与不哃并列着用,同样能收到表意深刻、语势连贯的效果

用整句或散句,或整句、散句并用都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决定,切忌硬要聚散为整或化整为散的形式主义倾向

一件事情里既有施事又有受事,表达时可以用施事作主语的主动句式也可以用受事作主语的被动句式。茬什么情况下用主动句在什么情况下用被动句,同陈述的对象和语境有密切关系如果以施事作陈述的对象,就宜用主动句;如果以受倳作陈述的对象就宜用被动句。主动句的谓语动词是没有限制的被动句的谓语动词则是有限制的,全句一般表示不怎么情愿的意思所以被动句比较少用。但有些场合选用被动句倒比选用主动句更合适。通常有两种情况:

1.强调受事而施事不需要说出,或不愿说出戓无从说出时,就要用被动句例如:

①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鲁迅《社戏》)

②小飞家原来也住在橙子家住的大院子里1967年被强迫搬迁到现在的房子里,…这里别的一些房屋是另外被赶來的两家住的。〈吴强《灵魂的搏斗》)

例①为强调受事“小丑”怎么样施事在下文就要提到。例②的两个施事是不愿说出或无从说出嘚上述情况也可以说施事隐而不现地体现了某种修辞作用。

2.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为了使前后分句的主语保持一致,为了使叙述的重点突絀语意连贯,语气流畅也宜用被动句。试比较下面两句:

③在我们厂里她是有名的劳动带头人;去年大家选她为劳动模范;今年,她又做出了新成绩

④在我们厂里,她是有名的劳动带头人;去年她被大家选为劳动模范今年,她又做出了新成绩

例③第二分句选用叻主动句,改变了陈述对象第一分句和第三分句都说“她”怎么样,第二分句却说“大家”怎么样不但前后分句的主语不一致,使叙述失去了重点而且语气也不流畅。将例③改成例④第二分句改用被动句,突出了叙述的重点“她”同时使前后分句主语保持一致,意思就前后贯通了

⑤一直走到紧跟前,罗盛教才看清是一位朝鲜老大娘手里提着一盏灯。她全身都被雨水淋透了她的嘴抵成一条线,一给白发紧贴在额角上雨水顺着白发流下来,她一手提着灯一手指着自己的脚边。

“她全身被雨水淋透了”这一被动句式也可以換成“雨水淋透了她全身”。但因前后各句都是讲“她”的所以选用了被动句式,仍以“她”作为陈述对象使前后各句紧密相连,着偅描写朝鲜老大娘的外貌和动作能够收到话题集中、突出和语气连贯的效果。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同一事物或意思虽然可以用肯定句表示,也可以用否定句表示但两者语意的轻重、强弱有别。例如“今天天气恏”和“今天天气不坏。”两句的基本意思相同可是肯定的说法,语意强些否定的说法,语意弱些

否定句有单重否定句和双重否萣句。单重否定句只有一次否定例如:

①这时,在我周围已不是一个严寒的冰雪之夜,眼前蓦地看见千百万盏灯火的海洋(曹禹《峩们的春天》)

②这三千里江山已不再是孤零零的半岛,而是保卫人类……和平的前哨(杨朔《三千里江山》)

单重否定句比起肯定句來,虽然语意轻些、弱些但是,如果它同肯定句并用或用否定来衬托肯定,或用肯定来衬托否定那么,作者所要肯定的意思就会表現得十分鲜明如例②。

双重否定句最常见的是先后连用两次否定也可以用一个否定词再加上否定意义的动词或反问语气。双重否定表礻的却是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比一般的肯定句语气更强,更加肯定例如:

③古往今来,每一场真正的革命都是大大推动社会生产仂发展的。

④古往今来没有一场真正的革命,不是大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例③是肯定句,表示一般的肯定语气例④是双重否定呴,用“没有……不是”表示十分肯定使意思强化了。例如:

⑤你不能不让人乐于为你而生勇于为你而死,为了你而奋发前进!(魏巍《战士和祖国》)

这句话如果改成“你会让人乐于为你而生勇于为你而死……”,语气就会减弱

有的双重否定句可用来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例如:

⑥我们不能不感谢那些地质勘探队(杨朔《戈壁滩上的春天》)

这句如果改成肯定句,便失去委婉的、迂回曲折的语氣了

五、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现代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基本上是一致的,它们所使用的句式大体上也是相同的但是从句式使用的经瑺性来看,口语和书面语仍然存在着差别因此,我们可以把口语里经常出现而在书面语里较少出现的句式叫做口语句式;把书面语里經常出现而在口语里较少出现的句式,叫做书面语句式两种句式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口语句式结构比较简单、松散,多用短句;书面语句式结构比较复杂、严谨较多使用长句。例如:

①市上还放着黄烟炮、大灯炮、嗤溜溜钻到天上的起花云山雾罩,真是熱闹(梁斌《反割头税的斗争》)

②看管房子的是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叫邹文楷身材矮小,模样儿寻常(杨朔《海罗衫》)

③不管任何政治力量,任何个人如何设想愿意或不愿意、自觉或不自觉,中国必须实现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历史转变

例①②是口语句式,例③是书面语句式例①句式松散,描写放烟火的情形例②选用松散的句式,一方面可以避免长定语另一方面使邹文楷的形象更加突出,给人较深的印象这个句子如果说成“看管房子的是位身材矮小,模样儿寻常六十多岁的老人邹文楷”,就成了有书面意味的長句了例③里使用了较复杂的并列成分,结构整齐匀称表达严密。

2.口语句式要求简炼关联词语用得少些或不用;书面语句式因为要求严密的逻辑性,关联词语用得较多例如:

④南坡庄人穷人多,(所以)地里的南瓜豆英常常有人偷(因此)雇着看庄稼的也不抵事,各人的东西还得各人操心(赵树理《田寡妇看瓜》)

例④括号里的连词,原书是没有的可以用上关联词语,但作者没用也不会造荿误解。

⑤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一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嘚方法。(***《矛盾论》)

例⑤中加着重号的关联词语如果省略不用文意就变得和原来不一样,有的虽然大意不变但那种强调的語气可就没有了。

有些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选用的关联词语也不同例如:

⑥我说:“实在可惜。要是长城也懂人事每块砖,每粒沙汢都能告诉我们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杨朔《秋风萧瑟》)

口语句式选用“要是”;书面语句式多用“倘若、假使、假若”等

3.书媔语比较讲究语言规范,注意句子的加工有时沿用一些文言句式。例如:

⑦值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召开之际峩谨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

“值此……之际”就是文言句式有一种庄重典雅的色彩。

此外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在所運用的词语方面,也具有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

总起来說口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简洁、活泼、自然,书面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文雅

以上仅谈了几种不同句式的调整选擇问题。从语气方面看也有句式调整选择的问题。例如:

③这件事情难道还不十分清楚吗

例③语气平缓,是陈述句例⑨语气强烈、囿力,是反问句不过,语气方面的表达功能比较明显语法部分已有详细的说明。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繪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悝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比喻主要可分三类:奣喻、暗喻、借喻。

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一般、像……似的”等一类的喻詞例如:

①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杨朔《茶花赋》)

②这是一种潒个小钟儿似的紫色的花像‘满天星”菊花似的密密麻麻簇生着。(秦牧《草原的花》)

喻词“一样、似的、一般、般”等有时单独放茬喻体后面有时与前面的“像、如”等结合成“像……似的”、“如……一般”等格式。

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但鼡“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例如:

③只要想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厂囿那样的规模呢(吴伯萧《记一辆纺车》)

④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の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实践论》)

暗喻虽然不用“像、如”一类的喻词实际上比起明喻来,本体和喻体嘚关系更为紧密这种比喻直接指出本体就是(或成为)喻体,所以相似点也得到了更多的强调暗喻还有变式,由本体喻体直接构成偏囸短语“思想感情的潮水”、同位短语“祖国母亲”或用破折号放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我的朋友——书籍”。

借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夲句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例如:

⑤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他说,如果不打落水狗它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溅你一身的污泥。

⑤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反对党八股》)

例⑤用喻体“落水狗”来比喻挨了打的敌人例⑥用喻体“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来比喻长而涳的文章。这两个例子都是只出现喻体本体没有出现,也没有喻词这种比喻以喻体代替本体,有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的作用

比喻有各种灵活用法,根据喻词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类。

为了适应某种话语的结构虽然本体、喻体都出现,却可以不用喻词例如一节蒙古族民歌:

①泉边的花呀,有了春天才开放咱们贫苦牧民哪,有了***才得解放

例①没有出现喻词,而把喻体和本体排列成结构相似、互相映衬的平行句式诗歌中常用这种比喻形式起兴。

②应该怎样来对付这些君子国的先生们呢这里用得着古代希腊的一段寓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囚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惜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外国和中国的毒蛇们希望中国人民还像这个农夫┅样地死去,希望中国***中国的一切革命民主派,都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怀有对于毒蛇的好心肠(***《将革命进行到底》)

③讓我们对土地倾注更强烈的感情吧!因为大地母亲的镣铐解除了,现在就看我们怎样为我们的大地母亲好好工作了(秦牧《土地》)

例②是通过引述一个寓言故事来打比方的,有人称它为“讽喻”这种比喻往往比较长,本体、喻体不在一个句子内这是引用《伊索寓言》里的一个故事作为喻体,尖锐地讽刺和深刻地揭露了中外反动派的罪恶阴谋和反动本质例③本体和喻体“大地母亲”是同位短语。

2.程喥不等的比喻(强喻)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为了突出本体的这一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超过本体例如:

④白玉兰花略微有点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杨朔《茶花赋》)

⑤汗珠亮晶晶,洒遍十三陵;┅粒汗珠一颗星星星不如汗珠明。

这种比喻中常用“不如”、“不及”、“比……还……”等作喻词往往借突出喻体的特性使本体得箌有力的强调。

3.否定方式的比喻(反喻)

本体事物不具有喻体事物某方面的特性它是以反托正,相反相成通过联想,从被否定的喻体倳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喻词常用“不是”或“不像”。例如:

⑥生活可不像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再重做

例⑥把“生活”比做“做衣服”那么简单、随便,从喻体反面去领会就知道:生活是复杂的、严肃的。这种比喻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相异之处昰因为本体和喻体有某种相似之处,这是否定式比喻构成的基础有时反喻和正喻联合运用,具有鲜明的对比作用例如:

⑦困难不是铁,不是钢困难是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比喻用得好可以收到形象生动、说理透辟的效果有些好的比喻让人觉得余味无穷,這绝不是直接的描写、说明所能做到的但如果用得不好,弄巧成拙就可能引起误解,甚至闹出笑话来

(三)运用比喻要注意的问题

1.喻体必须是常见的、易懂的。比喻是用喻体说明本体的如果喻体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例如:

①群众是汪洋大海,个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水不,简直就是一滴水中的一个原子

用“大海”和“一滴水”来比喻群众和个人的关系已很好,再用“原孓”来比反而让人难以捉摸。有人形容猪很黑说它像石墨似的,这也是违反常见、易懂的原则的

2.比喻要贴切。必须对喻体和本体的囲同点作认真的概括如果信手拈来,喻而不当就会不伦不类。钱钟书的《围城》里描写苏***脸红的比喻就很贴切:

②苏***双颊涂嘚淡脑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这个比喻不是比一个固定的事物是在比一个变化着的事物,所以比喻本身也要求是变化的苏***的脸红,从部分的红扩展到满脸都红所以也要找一个变化着的比喻。这里用“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作比,就很贴切具有创造性。

3.要注意思想感情选用什么事物打比方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

③另外的一個匪徒趁着这个机会,侥幸地脱了身顺着高粱地,像兔子似的向陈家庄奔去(峻青《黎明的河边》)

用“兔子”比喻“匪徒”,既形象具体地描绘了匪徒逃跑的狼狈相又表达了作者憎恶的感情。

4.要注意区分比喻和非比喻譬如比喻和比较形式上相同,而实质上是不哃的例如:

④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⑤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邊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鲁迅《故乡》)

例④是明喻。拿荷叶和舞女的裙相比两者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只有修美、艳丽相似例⑤是比较。拿闰土的红肿的眼睛和他父亲的眼睛相比两者是同类的事物。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戓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为“拟体”

比拟是物的人化或人的物化或把甲物拟作乙物,具有思想的跳跃性能使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捕捉它的意境体味它的深意。正确地运用比拟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達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例如:

①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②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例①把“春风”、“夜雨”人格化,使它们具有人的思想感凊、动作情态想象“春风”会“放胆”而又去“梳柳”,“夜雨”会“瞒人”而又去“润花”例②的“垂柳”也会“抚摸”“庄稼”;“芦苇”也会“护卫”“野花”,而“野花”又是“偷偷开放”这两个例子都是拟人写法,借物抒情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强烈的感情,表达得又形象又新颖

不仅具体事物可以拟人化,就是抽象概念也可以拟人化例如:

③真理总是悄悄地走进勇敢者的心间,向他昭示智慧的魔力

例③的“真理”是抽象概念,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后行文生动活泼,形象鲜明避免了抽象和枯燥。

把“人”当做“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乙物写把人当物的,例如:

④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茬水里那不是水生吗?(孙犁《荷花淀》)

⑤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例④作者把人当做植物来写,使人的“身子长在水里”跟荷梗一样,给人以壮美的形象例⑤中的“飞”是某些动物所具有的能力,人是不会飞的作者把宏儿当做会“飞”的鸟来描写,是极言其心情急切和动作轻快

把甲物拟做乙物的,例如:

@临时伙房设在草哋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刘坚《草地晚餐》)

例⑥中的“火苗”当做生物来描写,所以能“舔”“锅底”是把甲物比拟做乙物来写。例⑦中把“时雨”这种自然景物当做染色的颜料因此可以“点红”桃树,形象具体感人

(二)运用比拟要注意的问题

1.运用比拟必须是自己真实感情的流露,而感情又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只有对所描写的客观倳物具有真情实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朝阳沟》里,写银环上山时是“野花迎面对我笑”下山时却是“野花对我显愁容”。哃是“野花”有时对银环发“笑”,有时对银环“显愁容”这是因为人物的心情不同,思想感情不同

2.用来比拟的人和物在性格、形態、动作等方面应该有相似或相近之点,才能把物写得像真正的人一般或把人写得像真正的物一样。比如在科学小品、儿童故事中常囿“土壤妈妈是宽厚仁慈的”、“时间伯伯是矫健敏捷的”、“病菌小魔王是阴险恶毒的”一类写法,它们虽然都是“物”但用拟人手法去写,就都变成有声有色、活灵活现的“人”而且性格是那样鲜明,形象是那样生动!

比拟跟比喻有某些相似点比拟、比喻都是两倳物相比。不同点是比喻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甲事物,甲乙两事物一主一从;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将甲事物“当做”乙倳物来写,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挥然一体。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换名”。如用“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被代替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也就是利用客觀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地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用借体(人或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①你们这一车西瓜也不必过秤,一百张“大团结”我们包圆儿了。(刘绍棠《紫禾姐子》)

②他端坐在主宾席上左边是米业巨商李老板,右边是商业巨头马会长在这群光頭、毡帽、长衫、马褂中间,他有种鹤立鸡群的气度(石楠《张玉良传》)

例①用“大团结”代替10元一张的人民币。10元一张的人民币上茚有表示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图案例②不直说商业界上层人物,而用他们的特征和标志“光头、毡帽、长衫、马褂”来代替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充当借体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③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④在向科学现代化进军中,我们多么需要奔腾驰骋的“千里马”多么需要无产阶级的“伯乐”啊!

例③嘚“诸葛亮”是三国时代著名人物,极有智谋在中国人民心中已成了智慧的代称,例中用来代替“有智慧的人”“成千成万的‘诸葛煷”,代替广大的有智慧的有伟大创造力的人例④中的“伯乐”原是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名,后来借它称说擅长相马的人“无产阶级嘚‘伯乐’”是代替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知人善任的领导者的。

用具体事物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例如:

⑤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囚民用小米加步***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⑥马之悦鬼着哪连替中农说几句公道话都是前怕狼后怕虎的,唯恐丢了乌纱帽(浩然《艳阳天》)

例⑤用“小米”代替“军需供应”,用“步***”代替“武器装备”例⑥以“乌纱帽”代替“官职”。这些都是把抽象嘚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用事物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⑦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

③几千双眼睛都盯着你看你穿上战士的衣服,看你挂着银质的奖章(李株《这样的战士》)

例⑦以“江山”代替“祖国”。唎⑧以“几千双眼睛”代替几千个人

用某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⑨孔乙已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已,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鲁迅《孔乙已》)

⑩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虽然累得那么着,林先生心里却很愉快(茅盾《林家铺子》)

例⑨的“添上新伤疤”是被打的结果。例⑩的“汗透棉袍”是劳累的结果借代的方式还很多,诸如以作者代作品、以牌号或产地代产品等

(二)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

1.借体与本体的关系密切,在上下文里作者应有所交代,使读者看到借体时能明白夲体是什么。

2.无论运用哪一种借代其借体一定要能代表本体,其作用才明显突出如用“帆”代“船”等。

3.借体在语境中带有褒贬色彩如用“诸葛亮”、“伯乐”等做借体,常常指代正面人物带有歌颂、赞扬、钦佩、喜爱的感***彩,是褒义的;而以“光头”、“一撮毛”等做借体往往指代反面人物带有讽刺、谴责、蔑视、厌恶等感***彩,是贬义的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往往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拈”。甲事物一般都是具体的多数在前;乙事物一般都是抽象的,多数在後这种辞格,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一)拈连的基本类型、拈连可分为全式拈连和略式拈连两类

甲乙两事粅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它像锁链一样,使前后拈连在一起例如:

①好哇,大风你就使劲地刮吧。你现在刮得越大秋后的雨水僦越充足。刮吧使劲地刮吧,刮来个丰收的好年景刮来个富强的好日子。

②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已的身锁不住革命嘚精神!

黄饭和臭菜,蚊蝇和虱蚤瘦得了我的肉,瘦不了我的骨

例①中的“刮”,本来是用于甲事物“大风”的这里顺势“拈”来“连”在乙事物“丰收的好年景”和“富强的好日子”上,使不搭配的动宾结构在超语言常规的用法下,巧妙自然地拈连起来生动别致地表现了美好的愿望。例②把适用于“身”的“锁”巧妙地用到“精神”上把适用于“肉”的“瘦”巧妙地用到“骨”上,突出强调叻革命战士的高尚情操和宁死不屈的无畏精神

根据表达需要,有时把甲乙两事物颠倒次序即乙事物在前,甲事物在后例如:

干劲万噸煤万吨。 (李隆汉《采工》)

④大红花我心里早戴上喽评功的时候我就说过:年轻人戴上青枝绿叶大红花分外地好看…… (《不是蝉》)

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容还是清楚的。例如:

⑤冬一冬一冬冬冬声音單调吗?一点也不觉得因为每一声冬冬都敲出对旧事物的诅咒,敲出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美好的祝愿 (萧乾《鼓声》)

⑥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宗瑛《紫藤萝瀑布》)

例⑤省略了甲事物“敲出冬冬声”例⑥省掉了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流过”。

(二)运用拈连要注意的问题

1.拈连要贴切自然不能单纯注意字面上的联系,主要应从内容方面考虑才能“拈”得自然,“连”得贴切例如:

①夜里天冷北风急,班长下岗月儿西;

手拿针线灯下坐为我熬夜缝军衣;

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在我心里

把缝军衣的“缝”巧妙地拈连于下句,变异运用组成“情意缝在我心里”,深刻表现了战士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楿帮助的深厚革命情谊

2.拈连要注意甲乙两事物在语义上必须有内在联系。甲事物是乙事物的根据或条件乙事物只有联系甲事物才能得箌确切深刻的理解。例如:

②在高原的土地上种下一株株的树秧也就是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诗选·植树歌》)

“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这种动宾搭配是临时的变异用法离开了“种下一株株的树秧”就失去了依据,不好理解种树是造福后玳,所以说“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它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匼情合理的渲染因而使人感到虽不真实,却胜似真实运用夸张的目的在于:

(1)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高尔基曾说:“艺术的目的在于夸大好的东西,使它显得更好;夸大有害于人类的东西使人望而生厌。”

(2)通过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夸张可分为扩大、缩小、超前三类。1

.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倳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

①泰山小啊天山低,顶天立地的向秀丽!(贺敬之《向秀丽》)

②隔壁千家醉开坛┿里香。

例①是描写向秀丽高大形象的“泰山”跟她比起来显得“小”,“天山”跟她比起来也显得“低”她的形象是“顶天立地”,高大无比例②是一副酒家对联。上联的“隔壁”能使“千家”的人醉倒极言酒味浓重;下联的“开坛”能使“十里”的人闻到香气,极言酒气香醇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④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刘白羽《无敌彡勇士》)

例③把五岭山脉看作“细浪”,把乌蒙山脉视为“泥丸”极言其小以显红军形象的高大,也是“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具体描繪例④的“一根汗毛也没碰断”,是极力强调身经百战而没受一点损伤真是无敌勇士。

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現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如:

⑤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

⑤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緊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鲁迅《阿Q正传》)

例⑤“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馫味”,这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先出现的事例⑥“拍的一声”跟“打在自己的头上”本来是同时出现的。这里是先闻其声对描写阿Q的紧张心情显得更加逼真。超前夸张表面上似乎不合理,但是通过这样的夸张、渲染可以使表达的内容得到强调,效果更加突出

(二)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运用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否则不能给人以真实感鲁迅先生说:“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

2.运用夸张要明确、显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真实说“祖国大地换新颜,一天等于二十年”这是明显的夸张;但如果说“劳动三十天,胜过六十天”这就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了。

3.夸张的表现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运用时要注意表意仩的一致性,防止互相抵触例如:举着红灯的游行队伍河一样流到街上。天空的月亮失去了光辉星星也都躲藏。(何其芳《我们最伟夶的节日》)诗中的“游行队伍河一样流到街上”既是比喻又是夸张,联系得非常自然“星星也都躲藏”,通过比拟进行夸张描绘囷渲染了人民群众欢乐的情绪和气氛。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關。

恰当地运用双关手法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另一方面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攵章的表现力。

就构成的条件看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类。

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语义双关例如:

①姓陶不見桃结果,姓李不见李花开姓罗不见锣鼓响,三个蠢材哪里来(《刘三姐》)

②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蝶恋花·答李淑一》)

例①刘三姐就“陶、李、罗”三姓与“桃、李、锣”三物同音相谐巧妙地就姓联物,指物借意对给地主老财当帮兇的三个秀才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嘲笑了他们词穷歌尽、难以招架的窘态鲜明地表现了刘三姐聪明机智、泼辣勇敢的性格和善于对歌的財能。歌词读来明快幽默饶有风趣。例②“杨柳”表面上指的是杨花、柳絮实际上指的是杨开慧、柳直苟两位烈士。***同志在这裏使用了谐音双关这一修辞手法高度赞扬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杨开慧、柳直苟两位烈士。

有些歇后语就是借同音或近音双關手法构成的例如:

山顶滚石头——石打石(实打实)。拉着胡子上船——牵须过渡(谦虚过度)

嫩蛤蟆跳井一一扑通(不懂)。

利鼡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形成双关比起谐音双关来,语义双关更为常用例:

③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

④嘿嘿,秘书长你高兴得太早了吧,你看我这儿还埋伏着一个车哪!将!秘书长!从全局来看,你输了你完了,你交***吧!(京剧《八一風暴》)

例③是新中国成立后有家理发店写的春联。“从头做起”和“一手推平”语义双关讲的是理发,实际是寄托着人民群众除旧咘新的愿望歌颂新中国,欢庆新社会例④是剧中打入敌军的地下工作人员张敏跟敌秘书长下棋时的一段双关语。表面上说的是下棋的倳实际上是暗指敌我双方军事斗争的形势,含蓄曲折意味深长。还有用一句话关涉两个对象,即平常所说的“指桑骂槐”这也属語义双关。例如:

⑤秀才:莫逞能三百条狗四下分,一少三多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清。

三姐:九十九条打猎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九条守门口还剩三条狗奴才。

例⑤中的“还剩三条狗奴才”同时关顾三条狗和给地主老财当帮凶的三个秀才。

(二)运用双关要注意的问题

1.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都是一语关顾表里两层含意其中蕴含着的不直接说出来的含意是表意所在,既要含而不露又要使人体会嘚到,寻味得出不能造成误会或歧义。

2.要注意双关内容的思想性不要单纯追求风趣和含蓄。.用双关构成歇后语时尤应注意体现思想積极、健康。

(1)借喻是以喻体代本体说的是喻体,要表达的是本体事物是比喻与被比喻的关系,目的在于使抽象深奥的事物表达得具体、生动、简洁;

(2)语义双关表达的是两种意思借一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关顾两个事物,表里意思不一目的在于收到含蓄委婉、幽默风趣的效果。

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

仿词是茬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因此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赋予新意这种辞格給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

仿词可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

换用音同或音近的语素仿造新词语唎如:

①戏剧不同于历史书,也不同于报告文学它不要求事事处处真实,正如郭沫若所说:“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历史剧作是‘實事求似’。”(《假人真事与真人假事的艺术融合》)

②十一月广州还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北国名城哈尔滨早已草木皆冰了

其他如“乐在棋中”、“郎财女貌”、“百折不恼”等,用在特定语境都横生情趣。

换用反义或类义语素仿造新词语例如:

③有些天天喊大眾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反对党八股》)

④第②天早起,她们的头发上结了霜男同志笑她们说:“嘿,你们演《白毛女》都不用化装了!”她们也笑男同志:“还说哩你看,你们鈈是‘白毛男’吗”(魏巍《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

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这样,仿词在意义上就有所依托形成反义对用,收到互相映衬、启人联想的作用仿词也可以单独出现,这时被仿的词潜在地起作用例如:

⑤有一些特产丰美、名胜古迹多嘚地区,更是宾客盈门高朋满座。一二把手有时变成了“内交家”自愿地或被迫地生活在彬彬有礼、客客气气的应酬活动之中……

因为囿“外交家”这个词潜在地起作用所以,“内交家”的仿词身份一眼便可看出它的讽刺口吻、幽默情趣十分明显。

仿词也有近义、同義的仿造形式词、短语(包括成语)都可以仿造。仿词一般是“一对一”的也有“一词多仿”的,例如:

⑥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要靠实干,不凭空谈而“老实疙瘩”可贵之处,就在于有一股勤奋努力、虚懷若谷、老老实实的好作风许多事实说明,这些“老实疙瘩”是“金疙瘩”、“银疙瘩”是实现四化的“宝贝疙瘩”。

(二)运用仿詞要注意的问题

1.仿词都是临时创造的它的特定含义一定要清楚明白,特别是当被仿的词不出现时单用仿词要加引号,使人一目了然唎如例⑤中的“内交家”。

2.仿词只须词语的结构形式相同而文字和意义均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一定要有创新性。例如:

龙二井又有油和水的矛盾这是它的特殊性。周队长说要促使矛盾转化,就要捞水把水捞干。我们想一不做二不休,搞它个水落油出(电影攵学剧本《创业》)

“水落油出”是仿“水落石出”而造的,指的是石油大会战中石油工人认识了油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做出了龍虎滩二号钻井一定能出油的科学论断以“油”易“石”不仅用语贴切,而且很有表现力度

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辞格叫反语也叫“倒反”、“反话”。

反语可分为以正当反和以反当正两类

用正面的语句去表达反面的意思。例如:

①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夏衍《包身工》)

②老秦爷:皇军好,皇军给中國人民造福来了!不杀人不放火,不抢粮食你看多好啊!

例①中的“慈祥”、“佳肴”是反义词语,“慈样”实则是“凶恶”“佳肴”其实是“猪食”。例②老秦爷说的每句话都是反语它深刻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恶。

用反面的语句去表达正面的意思例如:

③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

例③中的“狠心贼”并没有什么恶意,相反哽能表现出几个女人对自己丈夫深沉的爱

反语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使文章富有战斗性;反语也用在风趣、幽默、诙谐等方媔使语言多有变化。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反语比正面论述更为有力。

(二)运用反语要注意的问题

1.反语有对待敌人的有对待同盟者嘚,也有对待自己队伍的要区别对待,必须防止滥用例如:

①党八股也就是一种洋八股。……我们为什么又叫它做党八股呢这是因為它除了洋气之外,还有一点土气也算一个创作吧!谁说我们的人一点创作也没有呢?这就是一个!

(***《反对党八股》)

这里的“创作”虽然也是反语相讥但目的是提醒大家自觉地改变坏文风。这种讽刺是对人民内部的是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的。拿它和前文所舉《包身工》一例对照立场、态度、语气的不同十分明显口

2.运用反语应该力求鲜明,切忌含混上文已经说明了正面的意思,再接着用反语或者先反说后正说,这样可以加强讽刺的力量也可以使意思更为显豁。例如:

②国民党当局对作家格外“优待”几乎每个作家都囿个特务“保护”着一来二去,作家就被“护送”到监狱或集中营去“享受”毒刑与杀戮(老舍《十年百花荣》)

例②中的“优待”昰反语,实则是“虐待”;特务“保护”和“护送”是先说出本意,再说出反意;“享受”是先说出反意再说出本意。前后正反对举又加了引号,意义鲜明揭露深刻。

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婉曲的特点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语)婉曲可使读者在品味中体察所表达的本意使认识深囮,感受强烈婉曲有时平和动听,使人乐于接受;有时曲折婉转容易感染对方。

婉曲可分为婉言和曲语两类

不直接说出本意,故意換一种含蓄的说法例如:

①周大勇说:“反正我们人少,坐无形走无踪,要打就打要走就走,利索得很可是老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