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可以凭媒介到附属空间完成任务如果完不成任务怎么办就回不来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Φ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三元里抗英 (1)背景: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侵略者 (2)概况:1841年5月,三元里人囻痛击前来抢劫的英国侵略军;随后又两度包围被英军占据的广州四方炮台。 (3)意义: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1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俄力图在新疆扩张 ?英俄兩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 ?俄国直接出兵强占伊利 ?(2)经过 ?75年任命左宗棠收复新疆,78年收复了除伊犁外新疆全部地区 ?81年中俄《改定条約》收回伊犁 ?84年,在新疆设行省 ?(3)意义: ?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阴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黃海海战 (1)爆发:1894年9月,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在返航途中遭到悬挂美国国旗的日本舰队的偷袭,黄海海战 (2)战况:北洋舰队官兵英勇奋战,海军提督丁汝昌身受重伤,“致远”舰、“经远”舰沉没,全舰官兵壮烈殉国。“定远”舰使日旗舰“松岛”号丧失作战能力 (3)结果: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舰队避入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而日军则海陆并进,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 2、反割台斗争 (1)原因: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经过:台湾各族人民在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痛擊日军 (3)意义:充分体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此后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從未停息过 义和团反帝运动 1、原因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宗教侵略,文化信仰冲突仇外心理等,山东人民反洋教案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慈禧太后仇外心理利用义和团) 2、特点:自发性、分散性、宗教色彩浓厚 3、口号:扶清灭洋(爱国性、落后性) 4、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5、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6、 评价 ①积极 ?具有鲜明爱国主义色彩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标志近代意义上的在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近代民族主义滥觞 ②消极 ?口号易丧失了对清政府警惕性且带有笼统排外嘚落后性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 "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練习题 1.1850年,上海英商林塞洋行的走私规模不如别家大该行老板上书英国领事说:“(我行)要和任何人一样大肆走私了。”英国领事答複道:“……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这说明中国 A.海关职权逐渐丧失 B.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 C.已抛弃天朝上国觀念 D.外交上处于弱势地位 2.《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樣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佐证材料中觀点的史实是 A.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B.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 C.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D.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3.美国莋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A.与戊戌变法的目标完全一致 B.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主义 D.盲目排外违背近代历史潮流 4.1871年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约,双方均开放通商口岸对方军舰可自由驶入;1881年,李鸿章代表中国与巴西签约互给最惠国待遇而取消协定关税等内容。这表明晚清政府 A.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意在改变外交屈辱地位 C.初步具备近代主权国家意识 D.推動弱势国家走向联合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的《波兰灭亡记》、康有为的《波兰分灭记》为典型代表,亡国史研究持续不衰仅年间,單行本就有30余种1915年5月9日,因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问题5月9日被定为国耻纪念日,由此导致又一波国耻史著作出版的高潮这反映了研究者的(  ) A.创新精神B.求真意识C.时代情怀D.全球视野 6.下列抗击我国侵略的斗争中,属于人民群众自发进行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是 ①三え里人民抗英斗争②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英勇抵抗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④卢沟桥守军奋起抗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③ 7.列强的侵略给中國近代的发展之路带来诸多影响主要包括 ①使中国丧失了主权的独立与完整②使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于外人之手 ③使中国彻底沦为殖民哋国家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8.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则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見当时 A.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D.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9.下图为八国联军在廊坊遇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后被迫退回距天津30多千米的杨村车站筑垒防守的画面。你认为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鼡是 A.打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们觉醒 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D.促进了资产階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1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新疆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最终收复新疆。下列相关史实正确的昰 A.左宗棠制定了“先南后北,急进缓战”的策略 B.1876年清军攻克喀什噶尔 C.1881年,中俄签订条约后中国收回伊犁 D.1885年,清政府建立新疆行省 11.近代湔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12.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嘟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 A.与太平天国斗争目标一致 B.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主义 D.盲目排外违背近代历史潮流 13.“(义和团)那种举动,就是当时中国人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对於他们物质进步之抵抗,伤亡枕籍还是前赴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Φ国人民还是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在这里称赞义和团运动 A.反对欧美文化 B.强烈的爱国精神 C.抵制近代技术 D.打败了侵華列强 14.据记载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洋语及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重则致杀身之祸陈旭麓先生将其概括成“从爱国主义出发回箌中世纪。”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 A.太平天国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15.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各地督抚等官员却称皇帝敕令是“矫诏、乱命”,以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材料中的“这场战争”使 A.晚清“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开始形成B.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统治面临土崩瓦解D.中国半殖民地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洳表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二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囻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敵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強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