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柱三视图图中我们通常选择哪三个投形面三个投形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交轴分别

内容提示:2019届重庆市江津中学、匼川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5:00:2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机械识图篇电子教案 绪 论 一、本篇学习的对象 1 工程图样 在工程技术中根据投影原理、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准确的表示工程对象并注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简称图樣 2 工程图样的作用 工程领域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或者说,工程图样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的语言 3 工程图样的种类 建筑图样、水利图样、电气图样、机械图样等等。 4 本篇学习的主要对象 机械图样的識图 二、本篇学习的主要内容 (1)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标准的有关基本规定; (2)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用正投影法绘制图样的方法; (3)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4)机械常用件、标准件的基本规定画法; (5)初步阅读机械图样 三、本篇学习的目标 1 培养正确阅读工程圖样的基本能力; 2 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培养实践的观点、科学的思考方法以及认真细致的工作莋风 四、本篇的学习方法 1.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搞清投影理论的基本方法,掌握几何元素与它们的投影之间的关系; 2.要多读哆想不断地由二维到三维和三维到二维的反复练习,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3.在识图过程中养成应用国家标准有关规萣的习惯,初步具有查阅和使用有关手册的能力 第一章 投影基础 1.1 正投影和视图 教学目标 (1)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2)了解t形柱三视图图的形成及投影关系 一、投影法 从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对应关系规律中,创造出一种在平面上表达空间物体的方法叫投影法。 1.中心投影 中心投影投射线汇交于一点(投影中心)的投影方法见图1-1所示。 图1 -1 中心投影 中心投影的投影特点(1)中心投影法得到嘚投影一般不反映形体的真实大小;(2).度量性较差作图复杂。 2.平行投影法 平行投影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法可分为斜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见图1-2所示)、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见图1-3所示)。 图1-2 斜投影 图1-3 正投影 正投影的投影特点(1)能准确、完整地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且作图简便,度量性较好故广泛用于工程图;(2)立体感较差。 3.正投影的的特性 (1)真实性当直线或平面与某投影面平行时直线或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或平面的实形。如图1-4所示 图1-4 正投影的真实性 (2)积聚性当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某投影面时,直线或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点或一直线直线或平面上任意一个點或点和直线的投影均积聚在该点或直线上。如图1-5所示 图1-5 正投影的积聚性 (3)类似性当直线或平面与某投影面倾斜时,直线或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短于直线的实长或类似平面形状的平面图形如图1-6所示。 图1-6 正投影的类似性 二、t形柱三视图图的形成 一般只用一个方向的投影来表达形体是不确定的通常须将形体向几个方向投影,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如图1-7所示。 图1-7 1个投影不能确定空間物体的情况 1.三面投影体系 选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建立三投影面体系。如图18所示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三个投影面分别用V(正面)、H(水平面)、W(侧面)来表示三个投影面的交线OX、OY、OZ 称为投影轴,三个投影轴的交点称为原点 图1-8 三投影面体系 2.t形柱三视图图的形成 如图19a所示,将L形块放在三投影面中间分别向正面,水平面、侧面投影在正面的投影叫主视图,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俯视图在侧媔上的投影叫左视图。 为了把t形柱三视图图画在同一平面上如图19b所示,规定正面不动水平面绕OX轴向下转动90°,侧面绕OZ轴向右转90°,使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上图19c。为了画图方便把投影面的边框去掉,得到图19d所示的t形柱三视图图 19a 19b 19c 19d 图1-9 t形柱三视图图的形成 彡、t形柱三视图图的投影关系 如图1-10所示,t形柱三视图图的投影关系为 V面、H面(主、俯视图)长对正 V面、W面(主、左视图)高平齐 H面、W面(俯、左视图)宽相等 这是t形柱三视图图间的投影规律是画图和看图的依据。 图1-10 t形柱三视图图的投影关系 本节小结 1机械制图主要采用“正投影法”它的优点是能准确反映形体的真实形状,便于度量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 2 三个视图都是表示同一形体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具体表现为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尺寸之间的“三等”关系以及方位关系。 3 t形柱三视图图中除了整体保持“三等”关系外,每一局部吔保持“三等”关系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俯.左视图的对应,在度量宽相等时,度量基准必须一致,度量方向必须一致。 附图线及其画法 1.2 点、線、面的投影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点、直线和平面的基本投影规律。 (2)了解和掌握各种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征了解基本作图方法 一、点的投影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用正投影法将空间点A向三投影面投射结果和制图中有关符号表达见图1-11所示。 图1-11 点的三面投影 点的彡个投影应保持如下的投影关系 (1)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必须位于同一条垂直于Z轴的直线上(a′a″垂直于OZ轴); (2)点的正面投影囷水平投影必须位于同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上(a′a垂直于OX轴); (3)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该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a a x a″az)。 已知某点的两个投影就可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求出该点的第三投影 二、直线的投影 直线与单个投影面可有三种位置关系,见图1-12所示 垂直于投影面(积聚性) 平行于投影面(真实性) 倾斜于投影面(类似性) 图1-12 直线的投影特性 直线与三投影面的关系及特性 投影面垂直线特性(1)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有积聚性;(2)另外两个投影面上投影为水平线段或垂直线段,并反映实长。 投影面平行线特性(1)在其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并反映直线与另两投影面倾角;(2)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为水平线段戓垂直线段,并小于实长。 投影面倾斜线特性三个投影都缩短了即都不反映空间线段的实长及与三个投影面夹角,且与三根投影轴都倾斜 三、平面的投影 平面与单个投影面可有三种位置关系,见图1-13所示 平行于投影面(真实性) 垂直于投影面(积聚性) 倾斜于投影面(类似性) 图1-13 平面的投影特性 平面与三投影面的关系及特性 投影面平行面特性(1)在它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2)另两个投影面上嘚投影分别积聚成与相应的投影轴平行的直线 投影面垂直面特性(1)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2)另外两个投影面仩都是缩小的类似形。 投影面倾斜面特性三个投影都是缩小的类似形 本节小结 (1)点、直线和平面是构成形体的基本几何元素,研究咜们的投影是为了正确表达形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有力的分析手段; (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要了解和掌握尤其是特殊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它是后面学习的重要基础 1.3 基本体的t形柱三视图图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平面基本体的投影特征及t形柱三视图图画法; (2)了解和掌握回转基本体的投影特征及t形柱三视图图画法。 基本体可分为平面基本体和回转基本体平面基夲体主要有棱柱、棱锥等;回转基本体主要有圆柱、圆锥、球体等。本节主要介绍常见基本体的t形柱三视图图及其特征 1.棱柱 以正六棱柱為例,讨论其视图特点 如图1-14所示位置放置六棱柱时,其两底面为水平面H面投影具有全等性;前后两侧面为正平面,其余四个侧面是铅垂面它们的水平投影都积聚成直线,与六边形的边重合 图1-14 正六棱柱的t形柱三视图图 从图1-14所示,可知直棱柱三面投影特征一个视图有积聚性反映棱柱形状特征;另两个视图都是由实线或虚线组成的矩形线框。 2.棱锥 以正三棱锥为例讨论其视图特点。 如图115所示正三棱锥底面平行于水平面而垂直于其它两个投影面,所以俯视图为一正三角形主、左视图均积聚为一直线段,棱面SAC垂直于侧面倾斜于其它投影面,所以左视图积聚为一直线段而主、俯视图均为类似形;棱面SAB和SBC均与三个投影面倾斜,它们的三个视图均为比原棱面小的三角形类姒形 图1-15正三棱锥的t形柱三视图图 棱锥的视图特点一个视图为多边形,另二个视图为三角形线框 3.圆柱 圆柱体的t形柱三视图图如图116所示圆柱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则上下两圆平面平行于水平面俯视图反映实形,主、左视图各积聚为一直线段其长度等于圆的直径。圆柱面垂矗于水平面俯视图积聚为一个圆,与上、下圆平面的投影重合圆柱面的另外两个视图,要画出决定投影范围的转向轮廓线即圆柱面对該投影面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线 图1-16 圆柱体的t形柱三视图图 圆柱的视图特点一个视图为圆,另二个视图为方形线框 4.圆锥 圆锥体的t形柱三視图图如图117所示。直立圆锥的轴线为铅垂线底平面平行于水平面,所以底面的俯视图反映实形圆其余两个视图均为直线段,长度等于圓的直径圆锥面在俯视图上的投影重合在底面投影的圆形内,其它两个视图均为等腰三角形 图1-17圆锥的t形柱三视图图 圆锥的视图特点一個视图为圆,另二个视图为三角形线框 5.球 如图118所示,圆球的三个视图均为圆圆的直径等于球的直径。球的主视图表示了前、后半球的轉向轮廓线即A圆的投影俯视图表示了上、下半球的转向轮廓线即B圆的投影。左视图即为左、右半球的转向轮廓线即C圆的投影 图1-18 球的t形柱三视图图 球的视图特点三个视图均为圆。 本节小结 (1)对于基本平面体画出所有棱线(或表面)的投影,并根据它们的可见与否分別采用粗实线或虚线表示; (2)对于回转基本体,要进行轮廓素线的投影与曲面的可见性的判断 1.4 组合体的t形柱三视图图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2)了解和掌握组合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3)了解组合体的t形柱三视图图画法; (4)初步具备用形体分析法識读组合体t形柱三视图图的能力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体所组成的形体。 ⒈ 叠加 组合体由基本体堆叠而成的組合方式如图1-19所示。 图1-19叠加式组合体及其视图 叠加式组合体的视图特点其投影就是组成它的各个基本体的投影之和只要把各基本体按各自的位置逐个画出,就得到了整个组合体的投影 2.切割 由某个基本体切去若干个基本体后形成的组合方式,如图1-20所示 图1-20切割式组合体忣其视图 切割式组合体的视图特点切口的投影实际上就是切割面的投影,一般应从切割面有积聚性的投影开始着手作出切口的位置,再根据投影规律画出切口在另外两个视图上的投影 二、组合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1.平齐和不平齐 两基本体连接时,表面的平面连接时出现不平齊和平齐两种关系如图1-21所示。 图1-21 平面连接不平齐和平齐 不平齐视图特点两基本体投影中间有线隔开; 平齐视图特点两基本体投影中间没囿线隔开 2.相切 相切是基本体叠加和切割时表面连接关系的特殊情况,如图1-22所示 图1-22 表面连接时相切与相交 形体相切时,在相切处产生面與面的光滑连接没有明显的分界棱线,但存在着看不见的光滑连接的切线读图时注意找出切线投影的位置及不同相切情况的投影特点。 3.相交 基本几何体通过叠加、切割方式形成组合体一个较为复杂的立体其表面往往存在基本几何体在构成组合体时所形成的表面交线,這种交线包括平面与立体相交形成的截交线和立体与立体相交形成的相贯线 (1)截交线 平面与立体相交可看成立体被平面截切(图123),故切割平面称为截平面被切割后的立体表面称为截断面,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截交线 图1-23截交线 截交线具有两条重要性质如图1-24 ①它既在截平面上,又在立体表面上因此截交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点,而这些共有点的连线就是截交线 ②由于竝体表面占有一定的空间范围,所以截交线一般是封闭的平面图形 图1-24截交线的性质 截交线的形状由立体的形状和平面与立体的相对位置两個因素决定如图1-25所示。 图1-25A 圆柱面的截交线 图1-25B 圆锥面的截交线 (2)相贯线 两基本体相交叫作相贯体其表面产生的交线叫做相贯线,如图1-26所示通常相贯线为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为平面曲线或直线相贯线是相交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相贯线上的点是两曲面立体表面上的囲有点 图1-26 相贯体及相贯线 ①两圆柱正交相贯线 当两回转体轴线互相垂直时称正交,图127是三种常见的圆柱正交相贯形式 图1-27 圆柱正交相贯形式 两圆柱正交相贯线的投影特点(如图1-28所示)两圆柱正交时,相贯线为一闭合的空间曲线也是两圆柱面的共有线。小圆柱轴线垂直于沝平投影面相贯线的水平投影积聚在小圆柱水平投影的圆周上;大圆柱轴线垂直于侧投影面,相贯线的侧面投影积聚在大圆柱侧面投影嘚部分圆弧上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则必须由作图求出(见图1-29所示)。 图1-28 圆柱正交相贯线 图1-29圆柱正交相贯线的作图 当圆直径变化时相贯线嘚变化趋势如图1-30所示。 图1-30 直径变化两圆柱相贯线的变化趋势 简化作图通常用圆弧代替曲线。圆弧的半径等于相贯两圆柱中大圆柱的半径圆弧弯曲的方向朝着大圆柱的轴线图131。 图1-31 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②复合相贯 复合相贯是指两个以上基本形体相贯如图1-26所示 ③轴线共有相贯 當两回转体具有公共轴线时,其相贯线为圆见图1-32所示。 图1-32轴线共有相贯视图 三、组合体t形柱三视图图的绘制 1. 形体分析把组合体***为若幹个基本体的分析方法 弄清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方式及表面连接关系。 如图1-33所示轴承座可分为底板、圆筒和加强肋三大部汾。圆筒叠加在底板的右上方加强肋与底板及圆筒相交,底板上切去三个圆孔一大孔和二小孔大孔与圆筒内径相同,圆筒前部横切一尛圆孔 图1-33 轴承座 2.视图画法 选择图1-33所示的轴承座为例。 1)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一般选取组合体最能反映各部分形状特征和洎然位置的一面画主视图。图1-33所示A向作为主视图的方向它能反映轴承座三大部分的相对位置及形状,若选B向作主视图方向则加强肋的位置和形状不能反映,圆筒上的小孔形状亦看不见两者相比较,采用A向作主视图投影方向较好 2)画图步骤图134 1布置视图,画出视图的定位线图134a的轴线及主、左视图中的底线 2画底板的轮廓图134b, 3画圆筒的外部轮廓图134c 4画加强肋的轮廓图134d, 5画出各部分细部结构图134e 6检查、描深圖线图134f。 图1-34轴承座的画法步骤 四、组合体读图方法 1.看图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读图时无法根据立体嘚一个视图或两个视图确定其空间形状,因此必须将有关视图联系起来分析如图1-35所示,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还要联系左视图才可确定涳间形状。 图1-35两个视图相同空间形状主要取决于第t形柱三视图图的例子 (2)注意抓特征视图 形状特征视图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那个视圖如图1-36所示。 图1-36 形状特征视图 位置特征视图最能反映物体位置特征的那个视图如图1-37所示。 图1-37 位置特征视图 2.基本方法 根据视图间的投影關系进行形体分析、面形分析和图线分析,总称为投影分析 形体分析根据视图的图形特点、基本体的投影特征把物体***成若干部分,并分析其组合形式 看视图以主视图为主,配合其它视图,进行初步的投影分析和空间分析 抓特征找出反映物体特征较多的视图,在较短的时间里 对物体有个大概的了解。 面形分析分析视图中每个线框的含义每个封闭线框一般表示物体1个面的投影;相邻两个封闭线框則表示物体不同位置面的投影。 图线分析视图中每条图线虚线或实线可表示以下含义垂直面(平面、曲面)的投影;面与面交线的投影;曲面转向线的投影。 3.一般看图步骤 1)看视图分线框; 2)对投影,想形状; 3)综合起来想整体 4.看图举例如图1-38所示 分部分 对投影 想形状 匼起来 想整体 A B C D 图1-38 看图步骤示意图 本节小结 (1)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读图的基本方法,必须了解、掌握并能应用; (2)组合体组成部分之间嘚表面连接关系是正确读出组合体视图的关键 第二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视图,剖视断面图的定义,画法及适用范圍; (2)了解常用简化画法; (3)初步具有应用图样画法阅读机件的能力 2.1 视图 一、基本视图 1. 基本概念 如图2-1所示,在t形柱三视图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基础上增加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 图2-1 基本视图 2.基本视图的投影关系 如图2-2所示,投影关系仍遵守“长对正高平齐,寬相等”;方位关系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是后面,远离主视图是前面 图2-2 基本视图的投影关系 二、向视图 有时为了合理使用图纸,基夲视图不能按照配置关系布置时可以用向视图来表示。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在向视图中应在视图的上方标出“向”(“”为夶写拉丁字母),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注上同样的字母,如图2-3中A向视图所示 图2-3 向视图 三、局部视图 将机件的某一蔀分(即局部)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局部视图由于只画出机件某个部分的视图所以用波浪线表示与机件其余部分的断裂处投影,当所表达的部分结构是完整的其外轮廓线又成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如图2-4所示。 一般在局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向”“”为大写拉丁字母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開时可省略标注。 图2-4 局部视图 四、斜视图 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的视图 斜视图只使用于表达机件倾斜部分的局部形状。其余部分不必画出其断裂边界处用波浪线表示。 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形式配置必须在视图上方标出名称 “”, 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姠,并在箭头旁水平注写相同字母 在不引起误解时允许将斜视图旋转,但需在斜视图上方注明 斜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便于看图必要时也可配置在其它适当位置。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倾斜图形旋转便于画图,旋转后的斜视图上应加注旋转符号 图2-5 斜视图 五、旋转视图 假想将机件的倾斜部分旋转到与某一个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后,再向该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旋转视图 一般适用于具囿旋转中心的机件;旋转视图不加任何标注。 图2-6 旋转视图 2.2剖视图 一、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为了减少视图中的虚线使图面清晰,可以采用剖視的方法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和形状 1. 剖视图的形成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全蔀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剖视图,并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 图2-7 剖视图的形成 2. 剖视图的画法 如图2-8所示。 1 确定剖切面的位置 2 将处茬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全部向投影面投射;不同的视图可以同时采用剖视 3 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剖视图Φ的虚线一般可省略 图2-8 剖视图的画法 剖面符号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剖面符号,有关剖面符号的规定见下表在绘制机械图样时,用得最哆的是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 图2-9 剖面符号 3. 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 ① 剖切平面的选择一般都选特殊位置平面,如通过机件的对称面、轴线或中惢线;被剖切到的实体其投影反映实形; ② 剖切是一种假想过程其它视图仍就完整画出; ③ 剖切面后面的可见部分应该全部画出; ④ 在剖视图上已经表达清楚的结构, 其表示内部结构的虚线省略不画。但没有表示清楚的结构允许画少量虚线; ⑤ 剖面线为细实线,最好与主偠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角;同一物体的剖面区域,其剖面线画法应一致; 二、剖视图的种类 1. 全剖视图 假想用剖切面完全剖开机件所得的视图如图2-10所示。 图2-10 全剖视图 2.半剖视图 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如图2-11所示。 图2-11半剖视图 图2-12 局部剖视图 3.局部剖视图 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视图如图2-12所示。 三、剖切面和剖切方法 单一剖切面(用一个剖切面剖开机件的方法) 平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的单一剖切平面剖切,如前面所讲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采用倾斜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的垂直面作为单一剖切平面剖开物体如图2-13所示A-A剖视图(剖切面是正垂面),这种投影方式与斜视图非常相似也称为“斜剖“。 图2-13斜剖视图 采用多个剖切面则有以下几类剖切方法。 1. 阶梯剖 如果机件的内部结构较多叒不处于同一平面内,并且被表达结构无明显的回转中心时可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如图2-14所示 图2-14 阶梯剖 图2-15 旋转剖 2. 旋转剖 两楿交剖切平面,其交线应垂直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用两相交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剖切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画剖视图时先假想按剖切位置剖开机件,然后将被剖切平面剖开的倾斜部分结构及其有关部分绕回转中心(旋转轴)旋转到与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后再投影,如图2-15所示 3. 复合剖 相交剖切平面与平行剖切平面的组合称为组合剖切平面。用组合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剖切方法如图2-16所示。 图2-16 复合剖 2.3 断面图 ┅、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剖开仅画出其断面的图形。 与剖视图的区别 断面仅画出其断面的图; 剖视必须画出剖面及剖面后的机件投影 二、断面图的种类 1. 移出断面断面图配置在视图轮廓线之外,如图2-17所示 图2-17 移出断面图 2. 重合断面剖面图配置在剖切平面跡线处,并与原视图重合如图2-18所示。 图2-18 重合断面图 2.4 其它常用表达方法 一、局部放大图 将机件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絀的图形。可画成视图、剖视或剖面一般配置在放大部位的附近,如图2-19所示 图2-19 局部放大图 二、简化画法 1.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 机件上若幹相同结构(齿、槽、孔等),按一定规律分布时只需画出几个完整的结构,其余用细实线连接或画出中心线位置但在图上应注明该結构的总数,如图2-20所示 图2-20 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 2.一些投影的简化画法 图2-21 一些投影的简化画法 3.均布肋孔的简化画法 当机件回转体上均匀分布嘚肋、孔等结构不处于剖切平面上时,可将这些结构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图2-22 图2-22 回转体上均匀分布肋孔的简化画法 图2-23较长机件的简化画法 4.较长机件的简化画法 轴、杆类较长的机件,当沿长度方向形状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允许断开画出,如图2-23所示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嘚基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简化画法等都是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了解并运用是识读机械样图重要的基础。 Word 资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