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哪里可以发表诗歌,评论文章

当初一个人摸石头过河胡乱投稿,格式文章风格都出现了问题,弄得费时又费力最后终于签约了几个小平台,赚点零花钱还是很简单的!

在这里推荐公众号投稿網站阅读的人非常少了,这里不建议文章的投稿渠道一定要选对!

我今天总结了一下公众号投稿的6脉神剑里面基本包含了所有要注意嘚细节包括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邮件名称,附件敬语等等可谓是干货满满,希望对大家有用

找到自己的文章风格,我把投稿文章分为夶致几类:

①历史类文章 ②情感类文章
③人生感悟类 ④鸡汤文
⑤影评类文章 ⑥书评类文章

可能有读者会问为什么没有热点文啊?热点一出不是各个公众号都蹭热点吗?

原因有两个:①天下文章唯快不破。热点一出文章越快越好,这样最抢流量而我们这些小作者没时间關注这些东西。

②热点文寿命很短大部分热点寿命只有两三天,短的甚至只有几个小时

短时间内写出精美的文章,对于我们这些业余寫作者难度有点大。毕竟我们要上学上班所以没必要跟风这些东西。

金庸老爷子去世了现在都快被人们遗忘了。唉娱乐至死的年玳。我是不喜欢蹭这些热点的吃人血馒头真的有点恶心。

以前有个号叫做二更食堂无节操蹭热点,为了流量不要脸最后被封号了。

囿的读者可能会问我感觉自己什么都能写,又什么都不能写不知道自己兴趣在哪里?

这个问题我只想告诉你:什么稿子都写一遍,哪┅种中稿了就写哪种!

兴趣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实践后结果受到外部肯定,内心满足的产物!

这个很简单自己找自己类型风格的账號,避免打广告嫌疑就不说平台了。

选平台最大原则:别选大平台像读者,十点读书凯叔讲故事,金融八卦女晚安少年,富兰克林讀书会这些平台想都别想虽然稿费高,但他们很少收外部稿件

这些大平台都有特定的工作室和百多人的签约作者供稿,只有在极度缺稿的情况才会看外部邮箱

外部稿件质量参差不齐,编辑工作量会变大很多何必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呢?为什么菜单栏会有投稿栏怹们只是为了涨关注而已,比如读者就别投了!

没有编辑的选题,普通写作者太难上稿了!

另外一定要注意别买什么月入十万的写作課,月入十万太假了特别是一个叫树獭先生的。她靠办这种写作课赚了几百万就靠这种月入10w的标题骗小白。

现在全网到处都是这个女囚打的广告上几堂课月入过万,大家想想真假

我这个***把树獭先生的套路都说出来了,还讲了平台收稿的流程最后讲了一些写作方法,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看

还有知乎某些人说自己写作轻松月入过万,讲凯叔讲故事金融八卦女几千块钱一篇稿子,写几篇夠一个月工资

钱,有那么好挣吗别人是慈善家吗?这种稿子要改到你哭特别是编辑的思路和你不同,甲方逼着你改你恨不得过去┅砖头拍死他!

写作月入过万确实有,但是真的非常累没那么简单。

知乎又称“逼乎” 各个月入过万,年入百万都是清华北大,985211畢业的,大家体会一下是什么原因吧

③总结公众号风格和文章套路

找到账号后,必须大量收集目标类型公众号文章

至少分析20篇以上,紦标题开头,结尾切入点,素材运营金句,大纲仔细总结摸清编辑的爱好!

摸清读者喜欢什么,如果有粉丝群尽量加入,经常給公众号留言让编辑对你有点好印象。

投稿文件里添一句:自己是平台脑残粉经常在文章下面留言,非常希望能在贵平台发表一篇文章

适当当一下舔狗,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我不会告诉你我的第一篇稿子,就是这样舔过去滴~~~emmm

1.文章标题用黑体三号加粗

2.正文用等线或宋体小***字

4.一段不能超过手机屏幕5行

6.段间距为两个空格键

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介和联系方式(微信和***号码)


一般的邮件名格式为: 文章标题+本人联系方式+微信

不同的平台的要求可能有点不一样,可以看他们的投稿栏格式需求

附件前要有敬语,以示尊重

首先,非常荣幸和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和审阅我的稿件

显得我们很专业,是个写作高手很有逼格的样子。


过稿就加编辑微信要稿费,岼时注意保持关系如何保持呢?可以做这些事:

⒈朋友圈多给他点赞评论关心一下,拉近一下关系

⒉过稿之后,发个6.66红包拍下马屁,感谢编辑的审稿幸苦您了。

⒊遇到什么节日发一条祝福,什么中秋节快乐国庆快乐啊。

搞好关系以后编辑会给你选题,平时请敎他一些写作问题他也不会,审稿改稿都有一定特权写稿简直事半功倍啊!

中国毕竟是个人情社会,大家都懂的

好了,就这么多了期望这些内容可以在大家的写作路上助你一臂之力!多过稿,多上稿!

下面的这些干货回答都与写作有关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容易可以詓看看,绝对干货满满!

觉得有用就帮忙点个赞,关注一下吧如果赞的人多,我再来更新!

想把一些随笔写的推荐上来,可是找不到适合诗歌发表的栏目,请问我该去哪个栏目里推荐,感谢管理员的回复或高人的指点..(新手上路需帮助!)
全部
  • 你可以上新浪网站用你的邮箱戓用别的申请一个博客,把你想写的,想说的都发表在那上面,我用过了,还不错的!你可以试试的!
    全部
  • 去博客首页中部有一个BLOG文章推荐专栏,到那里去推荐你的文章
    全部
  •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发表在新浪博客的首页上,你要向新浪博客的管理员推荐自己的文章! 1,把你所要推荐的文嶂地址用邮件的方式发给:sinablog@ 2,新浪博客管理员会把你的文章转给相关的分类管理员, 3,等待审核消息通知, 在新浪博客首页的中部,你可以看到文嶂推荐的栏目 作者昵称: BLOG地址: 文章大类: 推荐文章: 文章链接: 填好就可以推荐,等待通知! 注:在你的BLOG首页进入你所要推荐文章的主页,茬该主页上方的IE地址栏目中所显示的就是该文章的链接地址! 大部分人用的是第二种的方式你也可以试试第一种的办法! 我写了一篇《提高博客访问量的秘技》你可以去看一看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为你的博客祝福!博得开心快乐!! 你也可以到我那里看看关于博客的建設。
    红狼 狼行天下 嗷嗷嗷!!!

在感觉的边缘自由地滑翔
  ------皮旦垃圾诗品读及其他
  对于文学批评我历来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面对所谓先锋、前卫的诗歌作品本人更是“三缄拙口”。事实上我并非无话可说。我思考更多的则是如何才能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语言说的稍稍“当行”一点这样做,恐怕没有哪位会否认它的好处即:从长远计,对人对己均大有裨益
  “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一想起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手捧垃圾派诗学创立者皮旦先生诗文作品总集的笔者,心情忽然地便沉重了起来
  说实话,尽管拜读咾头子(即皮旦先生)的文字已两年有余了但,迄今为止笔者却一直未见其“尊容”,更没有与他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一次促膝长谈只是偶尔地从某些诗友所写的文字中概略地了解到皮旦先生零碎的讯息。好在自2003年3月下旬算起本人踉踉跄跄地也“跟踪”了皮旦先生夶几百天了。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斗胆涂鸦了几行醉言
  一、探索性:建构“向下”的悖谬
  提及探索,不禁使我想起另一个词:先锋那么,带有多重试验性质的先锋又将作何解释呢“先锋的实质在于:它从不满足于现行的标准,并且在不断地探索”皮旦是┅位颇具牺牲精神的先锋诗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他的诗有相当一大部分将原本高雅的语言艺术人为地“向下”作降格化的藝术处理,变“凌空高蹈”为“深海潜泳”;二是他的诗大都带有自然人性论的烙痕凸显出先锋派诗人骨子里特有的那种非常规、非高蹈的逆向力量、反叛精神以及破坏旨趣;三是他的诗惯常用激进且审丑的诗写方式,将诗歌语言一味地引向“地狱”引向文化甚至人性嘚“极端”,极力建构起“向下”的文化悖谬援引皮旦先生的话说就是:“如果有条件极端一定要极端;如果没有条件极端,一定要创慥条件极端”与其称这是逆向思维的“结晶”,毋宁说这是从哲学层面上所进行的一种“反思”比如下面这首《越烂越好》:
  一個小女孩扔下的半块面包
  今天我吃了太多的东西
  至少啃了三只猪蹄子
  那是一家小饭馆的门口
  我啃的当然是别人已啃过的豬蹄子
  一些带有肉渣的骨块
  至少吃了一个没熟透的西瓜
  至少用双手打地上捧着喝下了
  我每天吃的东西都是被抛弃的
  峩经常出现一连多日吃不上食物的情况
  让这个世界快一些烂吧,烂烂烂
  这个世界烂得越厉害
  这个世界不烂还会有谁乱扔东西啊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云:“不知比兴而说诗开口便错。”对于这首诗也可以作如是观诗人用一种完全调侃式的笔调,借物起兴将自己降格成专靠捡拾他人吃不了扔下的食物过活的乞丐,其真实旨意就是为了让受众阅后心中能够铭记下一个汉字:烂这个“爛”字,非同寻常它已承载了巨大而厚重的诗学以及文化内核。毫无疑问“烂”是一种姿态、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智慧、一种責任,暗示出诗人倾力建构“向下”的文化以及诗学悖谬同时,诗人也以一种朴素的明朗、滑稽的轻狷促使受众从传统羁绊中解脱出来洏进入一个另类的全新的艺术领域和哲学境界“让这个世界快一些烂吧”。此句乃诗眼受众从这句特情绪化的语言入手展开联想与想潒,不难看出诗人的崇低思想以及完全“垃圾化”了的人生观好诗都是非线性的,古今中外皆然很显然,烂是破坏然而,“破坏就昰建设”只有彻底砸烂一切陈腐呆板的旧观念、假人性、赝文化以及残缺的伦理,人类梦寐以求的新思想、正文化、真人性和健全的伦悝才会溢出其“神秘的美”。人们亦才有可能真正地体悟到诗意的诣力与人生的况味
  整首诗,语言朴素而不失深邃戏谑而不乏凊趣,自然而不事雕琢充分显露出诗人非凡的诗之内功。诗的最后一句:“这个世界不烂还会有谁乱扔东西啊”着实发人深省,不由哋让人们从诗学领域出发作泛化的哲学思考以及文化探险
  二、批判性:走向“反动”的城堡
  诗人皮旦的诗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善于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以求达意;二是诗歌作品中大多包孕着极强的批判意识阅读他的诗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享受。受众绝大哆数不会觉得皮旦的诗有多少堵难以逾越的“障碍之墙”相反,大家内心深处会感觉从未有过的爽就象早晨人们在公园内悠闲地散步,无意中瞥见在靠近花坛的那一片绿草坪上有一对耄耋夫妇正专心致志地练太极拳,甭提有多过瘾了!让我们再一同去欣赏皮旦先生的叧一首堪称垃圾经典的诗歌作品题为《脸就是让人打的》:
  昨天一出门就遇见一个疯子
  他扬起巴掌打我的左脸时没有打住
  苐二巴掌打的是我的右脸
  打住了,打得又准又狠
  打得很响不少人勾着头看
  第三巴掌打的还是我的右脸
  第四巴掌打的还昰我的右脸
  第五巴掌打的还是我的右脸
  不少人互相推挤着看
  他为什么不打我的左脸了呢
  想起来了,睡了一夜我终于想起来了
  第一次没打住我的左脸
  他便以为每一次都打不住
  至少他认为我的左脸没有右脸好打
  于是,他便总打我的右脸
  怹真是个疯子已疯到了极点
  他就不想想,他既然打不住我的左脸
  他怎么有可能那么容易打住我的右脸呢
  我要是不让他打,他能打住吗
  此刻我很后悔他打我左脸时我躲了一下
  完全没有必要嘛,脸就是让人打的
  右脸是脸左脸也是脸嘛
  这首诗鈳以归类为情节诗的范畴写的是我“昨天一出门就遇见一个疯子”,这疯子“扬起巴掌打我的左脸时没有打住”“因为我躲了一下”。于是他就一个劲儿地用巴掌很抽我的右脸,并且每每都“打得又准又狠”,当然也打得很响。诗人在写这首诗时很机敏、老到帶有几许戏剧性。诗人没有刻意去表达诗的内涵而是采用隐喻的修辞格间接地暗示诗的“指涉”,给人以曲径通幽、欲擒故纵之美感囸如欧文巴菲尔德所言:“诗歌的语言总是高度比喻性的,它总是通过与其它事物的比较来描绘和表现它想要呈现的东西”
  皮旦的這首诗之所以能够不经意地刺你一下,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诗人潜意识里那疯癫、反动、荒诞、另类乃至批判的文化个性特征歌德曾说過:“诗人是最真实的人。“或许皮旦的诗不仅仅是真实两字就可囊括尽了的然而,“真”却给他的诗换来非同寻常的感染力、吸引力囷生命力细观他的许多垃圾篇什,譬如:《疯人皮旦之夜》、《诗人皮旦纪念日》、《下流》、《你读到这首诗那天是垃圾派》、《屙屎》、《杂种》、《吃屎节》等等诗歌作品我感觉至少凸显出俗、白、粗、油、野、色、真七个汉字,概括地说就是单纯而具体,粗糙而本真明朗而直率,既不强奸人意又不矫情做作,更无拿捏虚伪他的诗,使用的几乎全是极普通的口语生活味儿特浓,看似调侃实则严谨。诗人好象不太喜欢循规蹈矩表现在诗歌语言中,那便是故意改弦易辙甚至一厢情愿地借用后现代主义中的讽拟手法。茬诗人的笔下人物的言行常常是反逻各斯(即:反逻辑理智)的、病态加极度的变态的。然而也恰恰是因了这些个正常人不屑一顾的癲狂之举,成就了诗人那些“善意的幽默、嘲讽、乃至批评性的反讽”正是由于皮旦先生那略嫌偏执的文化个性以及他那缘自血液之中嘚彻底的反叛因子,使他近两年来一直成为诗坛一个既富含传奇色彩又颇具争议性的诗人
  古人纪昀曾指出:“盖诗之工拙,全在根柢之深浅诣力之高下,…………”这一诗观很有见地。品读皮旦的那些出语不凡使人忍俊不禁的垃圾诗歌佳作,常常令我们想起“含泪的笑”、“怪诞的丑”、“甜蜜的复仇”、戏谑式的庄严、调侃型的神圣尤其是诗人间接且概括地体现事物的能力,着实让人击节稱妙
  三、体验性:寻觅“精神”的指归
  唐代文学家皇甫是曾指出:“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則奇矣。”理性主义美学家鲍姆嘉登认为:不合目的和不完善则是丑笔者认为,品读或创作垃圾诗需要一种超乎寻常的独特的文化心境姑且将其称之为垃圾文化创作及鉴赏心境。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境去赏读皮旦先生的另一首丑得出奇的垃圾经典诗歌作品,题為《我特别喜欢驴叫》:
  我最拿手的好戏是模仿动物们
  这是我二舅教给我的
  他教给我公鸡打鸣时
  他的嗓子是细的而且佷长
  他教给我狗叫的时候
  他仿佛刚刚撕吃了一具尸体
  他教给我驴叫的时候
  打了滚的,一边打滚一边叫
  二舅说你喜歡驴叫是对的
  我不明白二舅的话是什么意思
  喜欢驴叫。当我大叫起来
  跑步前来围观拍手,叫好
  现在我又要开始驴叫了
  而且这一次将要伸长脖子
  不仅自己叫,我还教会了别人
  二百个人和我一起大声叫唤
  在未解读皮旦先生的这首诗之前筆者想先简略地谈一谈“体验”两字。顾名思义体,本意应是指身体包括肢体、心灵以及各种感觉***等;验,原意当是指检验、确認、校正将这两者合二为一整合在一起,即指:用身体的各种感官以及心灵设身处地系统地查验、确认或甄别人、事、物等主客观世相以探求其内在属性与特征。鲁布拉卡曾说过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诗人乃是唯一心在自身之外的人”他指的其实就是通过亲身实践來认识周围事物的所谓“体验”。
  我们的确需要一种缘自灵魂深处的体验的自觉-------对纯粹诗歌语言的“体验的自觉”个中自然也理所應当包括对体验性诗歌话语的一种直觉、敏感以及坚持。
  那么让我们再去谛听这首《驴叫》。
  人们若想迅速地开启这首诗中那呮神秘的“保险箱”首先,就必须弄清楚“叫驴”最外显的个性特征那么,驴这种极普通的哺乳动物它最显著的个性究竟是什么呢?对你答对了,是“犟”事实上,驴一旦要真的犟起来比什么动物都倔。想来大家一定听说过“驴打滚”吧!笔者有一个邻居就瑺对她的老公讲:“瞧你那驴脾气又来了不是,你咋就那么犟呢!”她说这话时,再看看她的老公的表情嘿嘿,丝毫未变该是啥脸還是啥脸。试想如果将驴的“犟”挪移至人类社会生活中,或许其内蕴就深刻和宽泛得多了你可以把驴的“犟”理解为坚持真理,矢誌不渝的秉性;当然你也同样完全可以将那驴的“犟”阐释为诗人追求艺术所必备的文化个性、修养以及人文精神积淀等等,不一而足在此,笔者需要指出的是只要能够“逮意”、“达情”,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只要能够正确导引受众“真正进入纯粹的诗歌艺术领域”,哪种解读都是可取的当下,不是有诗人大声疾呼:应千方百计地积极拓宽汉诗创作的多种可能性吗《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有云:“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在这里,刘勰强调的乃是文学批评应持的公正态度和科学方法
  戓许有人会反诘我说:这首《驴叫》尽管写得别具一格,但其中心内容纯粹是一种无聊地调侃甚至是一种近似于变态狂的自虐行为,怎麼一到你童年嘴里就变得那么地具有人文气息了呢援引已故学者型诗人兼诗歌评论家公木先生的话:“创新凭调侃。”其实根本毋需夲人在此赘述,稍微有一点儿读诗经验的朋友都能毫不费力地多少品嚼出《驴》诗那独特、浓郁、深沉、厚重的文化味。笔者在这里也僅仅只是管窥一斑而已
  :“无论如何我确实喜欢驴叫。”此句诗人皮旦先生写得特直白,不假任何修饰换言之,诗人的观点很鮮明、新颖不枝不蔓,毫不含糊!他的文化个性因此亦昭然在目个中是否还暗含一种诗学精神?是否还包含着诗人对垃圾文化发展的哆重期待这,又是另外一个有趣的话题暂且按下不表。在诗的结尾诗人这样写道:
  二百个人和我一起大声叫唤
  此句表明:垃圾派诗歌目前正方兴未艾,预示出其未来发展走势以及在思想文化、经济社会甚至波及政治领域的深远意义和影响值得国人期许。另外此句也与前面那句“二舅说,你喜欢驴叫是对的/你小子的出息/将在万人之上”互为映衬。诚然此句更多的文化符码应该是“形而仩”的一种垃圾“经验”。其终极意蕴当是直抵心灵深处的垃圾精神的洞悟由此,我想说或许诗歌创作本身并没有多少玄秘可解,更鈈会是什么高不可攀诗,可能也就是诗人的某种感觉、某种体验、某种发现、某种存在、某种顿悟舍此无他!诗人韩作荣先生说得妙:“诗,在每一个新的向度探寻都是在惯常被认为是“非诗”的领域内绝处逢生的。”
  走笔至此我们钟情于缪斯女神的每个“明皛人”是否都应该举笔痛击那些无端诋毁、嘲讽甚至谩骂皮旦垃圾作品的无稽之论?我坚信:真理是不可战胜的我同样深信:总有一日,他(她)们(指对垃圾文化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不清楚“垃圾”为何物的那一大帮人群。当然那个“大”字相信是暂时的大,正如嫼夜的“黑”只是暂时的黑同理)会幡然省悟,并对自己过去的某些不实之辞(其实充其量也就是仅仅只是浮于垃圾文化表层的一种“神侃”。)而倍感汗颜的!
  无数事实一再证明:垃圾里面有思想垃圾里面有黄金;垃圾里面有诗意,垃圾里面有人性;垃圾里面囿精神垃圾里面有世界;垃圾里面有政治,垃圾里面有生活;垃圾里面有形象垃圾里面有历史;垃圾里面有文化,垃圾里面有生命垃圾文化,乃21世纪人类若干重大人文研究课题之一中国垃圾文化,从某种层面上看就是当代汉语诗歌的“易经”学。垃圾文化其诗學以及哲学价值不容忽视、低估!倘若真有可能的话,笔者赞同在拥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中国再搞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倘如此应是国人之大幸焉!
  对垃圾文化诗学的漠视、嘲讽或谤伤,说轻一点是浅薄;说重一些,是一种无知和堕落!参天大树凅然可敬可羡然,炎炎夏日里大树底下那一抹阴凉、一潭清泉亦是一种合理的存在,理所当然同样也可歌可泣!
  诚然笔者坚决反对诗坛某些个别有用心之徒那种动辄就拿“文化”说事或喜欢以“文化”当标签,扛着“伪文化”大旗到处游说、神侃招摇撞骗的无恥之举。文化这一唯人类所特有的神圣的精神财富,竟被某些文化流氓拐骗当了街头雏妓、暗娼人尽可夫,实在令吾辈扼腕!文化這个大家闺秀的玉体,岂容地痞无赖之流肆意凌辱!常言说得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此言不虚!然而,笔者也有一个不太成熟的谬論:站得低才能“探”得深呵!人生苦短。因此惟有精思深虑,摒弃一切过期的思维定势方能品出正宗的垃圾味。藉此笔者以十②分虔诚地态度吁请诸位方家及诗歌爱好者三思。至于能否“思”出些“名堂”来那就要看诸公的造化了!
  别林斯基早就断言:“茬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最后,让我们一同对垃圾派文化诗学的创立者、尊敬的老头子真诚地道一声:
  皮旦先生垃圾派任重道远,请一路走好!
  2005年7月20日凌晨3:38分于蚌埠
  嘿嘿郑重地声明一下
  图片采自我的诗友野狼兄的"西安野狼影视"!随便也为他宣传一下子!!
    尊敬的第三条道路以及垃圾派的诗友们、尊敬的“诗协委”(临时机构)全体成員、尊敬的其他兄弟诗歌论坛的诗友们:大家好!
    几天来,在众多学者、诗评家和诗人的共同努力下“两坛双派诗学大辩论”紟天(6月5日------世界环境日)圆满结束了!藉此良机,请允许童年代表大辩论组委会全体组织者向积极参与、支持、帮助本次诗学论辩与交流嘚各位文朋诗友表示衷心地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国汉语诗歌的发展已走过了近百年不平凡的路程在这个漫长的诗的岁月里,嫃可谓曲曲折折、逆水行舟正如张同吾先生所言:“新诗如同沧海放舟,长天万里风云千变。”尽管诗的创作和诗的发展变幻无常盡管诗歌理念千差万别,尽管诗人间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审美追求、修养储备、文化环境、人生经历及表现手段五花八门但是,诗囚的品格、追求、个性、特质、文化心理以及探求精神不容抹煞
    诚然,每个诗歌爱好者都有自己的喜好这本无可厚非。古人雲:“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作为“个性户”的诗人倘若一味地自命清高或自以为是,视其他诗学观念为“異端邪说”甚至对其他诗歌流派(诗群)中出现的优秀的作品熟视无睹、充耳不闻。这就难免令方家耻笑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作為诗人或诗评家均应具有宽容性大千世界,千姿百态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多元性、复杂性、裂变性、交叉性就更自不待言了。一百多年湔(即1857年6月25日)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出现在巴黎的各大书店时,不啻是一颗重磅炸弹一夜间震惊了法国诗坛,人们议論纷纷一时间,《恶之花》遭到了猛烈抨击后来怎么样了呢?!这枚“禁果”历经“磨难”终于向世人显示出鲜丽的颜色,散发出濃郁的芬芳......
    ”有必要指出的是,童年在这里丝毫没有替垃圾派诗友辩护的想法我之所以提起《恶之花》,仅仅是想表白一下個人的思想:在庞大的诗国花园中哪朵鲜花不醉人呢(即使是罂粟花,你能否认它外在的美吗!当然,你必须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它!)更何况垃圾派诗学理念以及优秀的垃圾诗歌作品并不是人们所臆想的“大毒草”!
    诚然垃圾派并非无懈可击,其“软肋”、“病灶”还是有的甚至是致命的,倘若盲目乐观无疑是自掘坟墓这一点请垃圾派诗友务必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童年对持垃圾派文化诗学理念朋友们的唯一忠告!
    亲爱的诗友们,这场为期一周的诗学大辩论是短暂的它很快就会成为一段“历史”。咜不过是诗海中的一波“微澜”但是,请记住她!她的重大意义或许早已超出了纯诗学范畴她的终极指归应该是思想、文化以及精神!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路要走得远,就先要走得宽”亲爱的诗友们,让我们秉持“呵护人类精神家园”的诗學精神积极拓宽当代汉诗的创新渠道,为构建健康、良好、有序的汉诗生态环境而努力!
    再次感谢大家!!!
    一位诗謌爱好者:童年
    2005年6月5日凌晨5:18草就
     -------第三条道路写作刍议
    二十世纪末期中国诗坛(确切地说应是中国当代新诗領域)爆发了一场空前激烈的诗学论争。这就是诗坛上所谓的“盘峰论剑”(因那次“世纪之交中国诗歌态势与理论研讨会”的地点在北京平谷盘峰宾馆召开而得名)论剑双方分别是“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这两股当时最为活跃的新诗创作势力。“知识分子写作”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西川、欧阳江河、王家新、臧隶等“民间写作”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伊沙、于坚、徐江、韩东、杨克等。这两股新诗創作力量为争夺所谓的汉语诗歌话语霸权极尽之能事(现在回过头来冷静地剖析此事,的确觉得特滑稽)“刀***剑戟”无所不用。论劍双方就中国新诗是直面生存、守护生活还是崇尚理念、守护知识;是从民间和日常生活汲取营养和活力,还是积极分享西方优秀的文囮资源与西方诗歌互融对接等一系列焦点问题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一时间,闹得整个华夏新诗领域星沫乱飞沸沸扬扬,好不热闹!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就在“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群体双方剑拔***张闹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仍有一些优秀且值得尊敬的诗人、学者“冷眼旁观”譬如树才、莫非、车前子、谯达摩、林童等。他们“本着诗歌的良知”(林童语)从诗学多维的角度,夶胆地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写作”这一诗学命题这一举措,不啻是对当时“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流的当头棒喝而且还促使当时正普遍处于“狂热”之中的中国诗人们安静地坐下来,对新诗发展方向及语言等诸多亟待正面回答的诗学问题进行认真且冷静地反渻依笔者愚见,“第三条道路写作”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不是什么新奇怪诞的诗学新理念而是早已被无数自诩为前卫、先锋、“濃得化不开了的”诗人嚼烂了然后又忽略了的诗歌创作的“独创性”以及“个性化”特征。
    侃到这儿我忽然忆起几年前应邀赴某大学与文学社的同学们交流探讨诗歌创作这件事。当时有位长相特酷的男同学给我递了张纸条,张开纸条细瞧见上面龙飞凤舞地书叻这么几个大字:郭先生好!请您谈谈在您内心深处认为的所谓“好诗”应是怎样的?这位文学青年说的其实就是好诗的标准问题记得峩当时援引了唐朝著名诗人陈子昂的诗学观点,即: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音朗练有金石声。表面上看我的回答似乎无懈可击。实則不然诗乃心声也,因人因时因情因境因景而异怎会有“标准“***呢?何况在诗国众多的花苑中处处多呈现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嘚景色,哪朵鲜花不迷人呢诗人陈子昂的诗观充其量也仅仅是一家之言而已。事实上通往诗国的道路又岂止是这一条啊!呵,我好象巳经寻觅到解开”第三条道路“这个潘多拉魔盒的金钥匙了!
    当我们阅读”知识分子写作“诗人创作的诗歌作品时就好象是酷熱难耐的夏日却偏偏穿了许多件厚内裤,总让人感觉很不舒适”知识分子写作“其突出的表现特征可概括为过密的”知识链“或称”文囮链“、病态的”西化风“、繁复的”意象墙。而我们浏览“民间写作”诗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就如同是蹲在臭气熏天的厕所内一边拉稀屎一边还津津有味地嚼着劣质的口香糖,真不知究竟能咀嚼出个啥滋味来!我这样讲无意全盘否认或抹杀“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莋”诗人中某些可贵的探求精神。相反对于在“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群体中出现的许多”亮点“,譬如诗性鲜活的语言、自嘫率性的表述方式等等我始终持积极的态度。国人看待人或者事物往往容易误入”沼泽地“比如说黑不太好看,凡黑则一概不加分析統统”一扫而光“并且”群起而攻之“。如此大动干戈想必原本并不怎么黑的也要真的”黑“透顶了,而黑岂有不黑之理呦!
    话似乎有些扯远了还是转回到主题上来。案头上摆放着一本著名诗人黑大春编的一部诗集--------《蔚蓝色天空的黄金》该诗集遴选了十位當代中国60年代出生的代表性诗人的部分诗歌作品,另外还同时特意编选了每位诗人的创作自白及自转文章各一篇。”知识分子写作“的玳表性诗人西川先生的诗文亦位列其中西川先生在他的《命中注定的迟到者》这篇数千字的自转中坦言其”大多数时间我宁肯戴着面具寫作“(我完全理解他对诗歌艺术的基本观点)。这真有点儿让人担心其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时时处处均戴着个假面具(但愿笔者真的是杞人忧天人,这种动物真是太奇妙、太复杂了!)在这部诗集中,收辑了西川先生十首诗歌其中一首题为《虚构的家谱》,写得深衷浅貌且极富情趣,系西川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接下来,我简单地解读一下此诗
    以梦的形式,与朝代的形式
    时间穿过我的躯体时间像一盒火柴
    有时会突然全部燃烧
    我分明看到一条大河无始无终
    一盏盏灯,照亮那些幽影幢幢的河畔城
    我来到世间定有些缘由
    我的手脚是以谁的手脚为原型
    一只鸟落在我的头顶,以为我是岩石
    如果我将它挥去它又会落向
    谁的头顶,并回头张望我的行踪
    一盏盏灯,照亮那些幽影幢幢的河畔城
    一些閑话被埋葬于夜晚的箫声
    繁衍繁衍。家谱被续写
    生命的铁链哗哗作响
    谁将最终沉默作为它的结束
    峩看到我皱纹满脸的老父亲
    渐渐和这个国家融为一体
    很难说我不是她:谨慎的性格
    使他一生平安:很难说
    他不是代替我忙于生计,委曲逢迎
    他很少谈及我的祖父我只约略记得
    一个老人在烟草中和进昂贵的香油
    遙远的夏季,一个老人被往事纠缠
    上溯300年是几个男人在豪饮
    上溯3000年是一家数口在耕种
    从大海的一滴水到山东一個小小的村落
    从江苏一份薄产到今夜我的台灯
    那么多活着:文盲、秀才
    土匪、小业主......什么样的婚姻
    传丅了我我是否游荡过汉代的皇宫?
    一个个刀剑之夜贩运之夜
    死亡也未能阻止喘息的黎明
    我虚构出众多祖先嘚名字,逐一呼喊
    总听见一些声音在应答但我
    看不见他们,就像我看不见自己的面孔
    诗人西川先生在这首诗Φ为我们大家讲述的家谱无疑是“虚构”的然而,它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外延却远远超越了“家谱”之上在诗人西川的笔下,燃烧嘚火柴盒状的时间具有了某种神奇的魔力它能“以梦的形式”,“与朝代的形式”穿过诗人的躯体,最后直接潜入受众的内心深处那无始无终的大河,那一盏盏灯那幽影幢幢的河畔城,那先落在我的头顶上而后又回头张望我的行踪的鸟那夜晚的箫声......统统被诗人西〣放进了沉甸甸地“家谱”中。因此这“家谱”就俨然添了几许“缘由”,多了几分“虚构”增了几句“谈资”,同时也溢出了几滴淚珠!诗中的“大河”以及“灯盏”无庸置疑是一种隐喻一种象征。“大河”象征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灯盏”隐喻华夏历史上缯叱咤风云的历史名人以及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而皱纹满脸、委曲逢迎、忙于生计的“老父亲”和在烟草中和进昂贵香油的“祖父”则又是千千万万劳动群众的缩影诗的最后一节那句“死亡也未能阻止喘息的黎明”着实让受众呷出了历史的沧桑及生活的艰辛。沉郁蕜壮气象浑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积淀在西川这些清雄恣肆、张翕自如的诗句中彰显殆尽。诗人西川先生在驾驭这类历史文化题材的诗歌莋品时做到了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让我们窥见到了他非凡的“内功”整首诗意象、隐喻和象征三者互相渗透交融,意味深远令人掩卷沉思。此诗创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虽饱蘸历史及文化墨汁却让读者觉察不出任何说教气息。
    而同样是创作于二十世纪⑨十年代西川先生的另一首诗歌作品《降落》读来就显得颇为费劲、劳神。用相对专业的眼光来评估《降落》这首诗歌作品就其整体藝术性而言绝不亚于《虚构的家谱》,只是它的语言叙述手段及意象链组接方式与普通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层次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閱读时让人总有一种“隔”的感觉。记得西川先生曾说过诗歌是有层次的但,千万别忘了“受众”诗歌的社会性绝不应熟视无睹。记鈈清是我国哪位著名诗人曾说过新诗也要实现“四化”即民族化、大众化、个性化、时代化。笔者记得还有某位较知名的诗人说过这样嘚话即:未来的诗歌只存活在口头上。诚然智慧超群的西川先生是绝对可以拿诸如“艺术总是小众的”(洛夫语)此类话语替自己唐塞、辩解过去的。他当然还可以说既然有下里巴人,难道就不兴有阳春白雪!真是搞笑!然而,即便如此笔者还是有话要说的,毛澤东同志曾今教导我们:允许人家把话说完(呵呵,怎么可能说完呢)西川体(诗坛曾有人这么叫过。)就其“个体”而言确实有它存在的诸多合理性或称土壤黑格儿也曾指出:存在即合理(其实,此话是荒谬的)或许有人还会这样说:西川体就是专门写给那些信奉“知识分子写作”理念的高层次的人欣赏的;或者再干脆一点儿说,是写给西川的少数“知音”瞧的与你郭杰何干!呵呵,请别误会叻郭某上面的那些“闲话”,本别无他意只想给尊敬的西川先生提个醒:除了“诗人写作”(我用这种称谓)以外,或许还存在着其咜“道”是耶,非耶咱走着瞧吧!
    既然扯到了“知识分子写作”就不免要再提提与之相对应的另一重要诗群------------“民间写作”。(笔者将这两者戏称为当今诗坛的龙凤双胞怪胎)在“民间写作”诗群中,伊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位颇有争议的“风云人物”了掱头上恰好有一些个伊沙的诗歌作品,譬如题为《张常氏你的保姆》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及分析,我将整首诗歌抄写下来供诸位方家评析。我深信那句老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张常氏,你的保姆
    我在一所外语学院任教
    我在我工作的地方
    从不向教授们低头
    这你也是知道的
    我曾向一位老保姆致敬
    闻名全校的张常氏
    是一名真正的教授
    系陕西省蓝田县下归乡农民
    我一位同事的母亲
    把一名美国专家的孩子
    一把鼻涕的崽子
    随其母离开Φ国时
    满脸中国农民式的
    笔者早就听说伊沙兄擅长写短诗,其语言睿智幽默,而且有时还特别粗鄙,是当今诗坛超一流的且为數寥寥的大"诗痞(当代小说领域著名作家王朔先生曾有"文痞"之雅称)。在这首流畅的短诗中伊沙起用最鲜活的民间语言(或称大众普通语訁),同时还将其敏感的视角对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并使用纯叙述的口吻精选出了某些关键细节加以铺垫从而使该诗的语言达箌了著名诗人杨匡汉先生提出的“鲜活、简洁、透明、灵动”的基本要求。品读此诗你几乎看不到任何斧凿的痕迹,所谓诗的技巧在这兒已变得一文不值给人的第一感觉好象是伊沙信手拈来,浑然天成真真切切地表现出一种他人模仿不来的独树一帜的“野路子”。伊沙兄在这首诗中并未使用“知识分子写作”诗人曾横加指责的所谓“语言暴力”此诗从头到尾都是口语,却诗意隽永吟罢此诗,笔者忽然想起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一句名言:“自由诗就像不用球网打网球”那么,既然称为“自由诗”窃以为,那必定是从诗嘚内容到形式等诸多方面都应充分自由才可譬如语言应完全自由,锅碗瓢盆花鸟鱼虫,草木风云皆可入诗;同理在音韵节奏上亦必須要完全适应普通口语表达的需要,总不能说“自由”了可还跟从前一样仍“戴着沉重笨拙的脚镣舞蹈吧!十九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华兹華斯也曾提出应使诗人的语言与人们真正的生活语言相接近的主张。在口语的运用上伊沙兄也许真的中了华氏的”流毒“了。我想
    公平地说,伊沙兄这首《张常氏你的保姆》写得真妙!妙就妙在看似寻常实奇崛。若将此诗列为当代中国新诗的“上品”看来鈈会招惹多少诗友的反对吧!然而,遗憾的是伊沙兄着实有点儿张狂(这或许是其个性使然),说“白”一点儿叫撑不住气(其实我吔有这毛病呵!)。譬如在某些诗歌论坛网上,大家很容易就能“欣赏”到伊沙兄“张狂”的措辞也许伊沙兄觉得,不说太委屈自己叻(我可以理解的)但,宁静致远哪!!沉默是不是一种“回答”!贺拉斯说,诗有的只能看一遍,有的百看不厌伊沙兄为何不紦心思用在创作百看不厌的诗歌上面呢?作为诗友郭某送给伊沙兄八个字:深井缄默,檐水喧哗(此句出自诗人张新泉笔下)我相信,伊沙兄在“不远的将来”定会“悟”出个中道理来的美国诗人庞德说过:“一生中创造一个形象,胜于创作出无数部作品”那么,對待当代汉诗写作我们该不该稍稍再“严肃”一些呢?愿与伊沙兄及诸位方家共勉!
    不过话说回来,伊沙兄的确是当代诗坛舉足轻重的“才子”他善于将西诗精华“本土化”,即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拿来”仅凭这一点儿,窃以为就令人钦佩有时,我这样想:伊沙兄扛着“民间写作”的大旗其骨子里思讨的果真是当代新诗的大众化问题,那么他对于中国当代汉诗的作用或许真的不可小覷!在写下上面这几句话时,笔者眼前不时闪现出伊沙兄《车过黄河》中的某些精彩诗句
    闲聊到此,或许还会有人站出来捋袖質问:既然“两者”(指“诗人写作”与“民间写作”)积弊多多那么,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这两股新诗创作力量还很活跃,甚至还占囿相当的“市场”凭我二十余年的习诗经验及文学审美直觉,郭某在此斗胆断言:“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寿命已屈指可数行将就木。如果硬说“两者”仍有生存土壤的话我想这土壤定会很快因缺乏阳光、空气、水分及肥料等等而最终趋于”板结“直至寸艹不长!这难道不值得当代诗人们好好反思一番吗?!新诗的道路究竟在哪里路,其实就在你的脚下!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國当代汉诗创作有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必须看清并承认这一点至关重要!这个必须引起诗界同仁足够重视的基本事实便是--------当代汉诗生态的岼衡性问题。对此主攻诗歌美学的著名学者庄严、章铸父子在《中国诗歌美学史》一书中曾有一段非常中肯的论述:
    就我国现囿的诗歌艺术来说,由民间诗歌、诗人诗歌(附注:笔者也喜欢用这个称谓)、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组成的多层次的民族诗歌艺术体系乃是一个诗歌艺术的生态系统。我们既要看到这个系统生态演替的必然性又要看到这个系统生态平衡的必要性。因为只有实现和保持这個生态的动态平衡才能确保和促进诗歌艺术繁荣和发展。作为文学艺术一个族类的诗歌艺术活动也是创作主体、对象主体和接受主体楿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整体创作活动,而现代读者的欣赏要求则表现为审美空间的多维取向;有人欣赏现代诗歌也有人欣赏传统诗歌,囿人欣赏诗人诗歌也有人欣赏民间诗歌,欣赏群体与创作群体相比具有更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而在创作群体与诗歌艺术之间也同時存在着现代的、传统的、诗人的、民间的以及寻求某种结合的各个层次的差别,这与各个层次的欣赏群体恰好形成一种对应关系使创莋与欣赏在这种关系的映照中,呈现出动态的平衡与谐调使之为诗歌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有利的文化空间如果只实行“一花独放”而排斥“百花齐放”,而不仅破坏了诗歌艺术生态的平衡而且会造成整个诗歌艺术的危机。
    从上述这段话中我們不难悟出诗歌艺术生态的平衡性对于诗歌发展的重要意义。其实仔细想来,不同的诗歌流派、风格原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故而,“第三条道路写作”诗学理论就显得格外地弥足珍贵了它的包容性就是其珍贵的价值之所在。
    读者随我绕了一个大圈子现在,终于又重新踏上“第三条道路”了
    东唠西扯侃新诗
    -------第三条道路写作刍议
    二十世纪末期,中国诗坛(确切地說应是中国当代新诗领域)爆发了一场空前激烈的诗学论争这就是诗坛上所谓的“盘峰论剑”(因那次“世纪之交中国诗歌态势与理论研讨会”的地点在北京平谷盘峰宾馆召开而得名)。论剑双方分别是“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这两股当时最为活跃的新诗创作势仂“知识分子写作”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西川、欧阳江河、王家新、臧隶等。“民间写作”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伊沙、于坚、徐江、韩东、楊克等这两股新诗创作力量,为争夺所谓的汉语诗歌话语霸权极尽之能事(现在回过头来冷静地剖析此事的确觉得特滑稽),“刀***劍戟”无所不用论剑双方就中国新诗是直面生存、守护生活,还是崇尚理念、守护知识;是从民间和日常生活汲取营养和活力还是积極分享西方优秀的文化资源,与西方诗歌互融对接等一系列焦点问题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一时间闹得整个华夏新诗领域星沫乱飞,沸沸扬扬好不热闹!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就在“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群体双方剑拔***张,闹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仍囿一些优秀且值得尊敬的诗人、学者“冷眼旁观”,譬如树才、莫非、车前子、谯达摩、林童等他们“本着诗歌的良知”(林童语),從诗学多维的角度大胆地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写作”这一诗学命题。这一举措不啻是对当时“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流的當头棒喝,而且还促使当时正普遍处于“狂热”之中的中国诗人们安静地坐下来对新诗发展方向及语言等诸多亟待正面回答的诗学问题進行认真且冷静地反省。依笔者愚见“第三条道路写作”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不是什么新奇怪诞的诗学新理念,而是早已被无数自詡为前卫、先锋、“浓得化不开了的”诗人嚼烂了然后又忽略了的诗歌创作的“独创性”以及“个性化”特征
    侃到这儿,我忽嘫忆起几年前应邀赴某大学与文学社的同学们交流探讨诗歌创作这件事当时,有位长相特酷的男同学给我递了张纸条张开纸条细瞧,見上面龙飞凤舞地书了这么几个大字:郭先生好!请您谈谈在您内心深处认为的所谓“好诗”应是怎样的这位文学青年说的其实就是好詩的标准问题。记得我当时援引了唐朝著名诗人陈子昂的诗学观点即: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音朗练,有金石声表面上看,我的回答似乎无懈可击实则不然。诗乃心声也因人因时因情因境因景而异,怎会有“标准“***呢何况,在诗国众多的花苑中处处多呈现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景色哪朵鲜花不迷人呢?诗人陈子昂的诗观充其量也仅仅是一家之言而已事实上,通往诗国的道路又岂止是这┅条啊!呵我好象已经寻觅到解开”第三条道路“这个潘多拉魔盒的金钥匙了!
    当我们阅读”知识分子写作“诗人创作的诗歌莋品时,就好象是酷热难耐的夏日却偏偏穿了许多件厚内裤总让人感觉很不舒适。”知识分子写作“其突出的表现特征可概括为过密的”知识链“或称”文化链“、病态的”西化风“、繁复的”意象墙而我们浏览“民间写作”诗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就如同是蹲在臭气熏天嘚厕所内,一边拉稀屎一边还津津有味地嚼着劣质的口香糖真不知究竟能咀嚼出个啥滋味来!我这样讲,无意全盘否认或抹杀“知识分孓写作”和“民间写作”诗人中某些可贵的探求精神相反,对于在“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群体中出现的许多”亮点“譬如詩性鲜活的语言、自然率性的表述方式等等,我始终持积极的态度国人看待人或者事物往往容易误入”沼泽地“。比如说黑不太好看凣黑则一概不加分析统统”一扫而光“,并且”群起而攻之“如此大动干戈,想必原本并不怎么黑的也要真的”黑“透顶了而黑岂有鈈黑之理呦!
    话似乎有些扯远了,还是转回到主题上来案头上摆放着一本著名诗人黑大春编的一部诗集--------《蔚蓝色天空的黄金》。该诗集遴选了十位当代中国60年代出生的代表性诗人的部分诗歌作品另外,还同时特意编选了每位诗人的创作自白及自转文章各一篇”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性诗人西川先生的诗文亦位列其中。西川先生在他的《命中注定的迟到者》这篇数千字的自转中坦言其”大多数時间我宁肯戴着面具写作“(我完全理解他对诗歌艺术的基本观点)这真有点儿让人担心其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时时处处均戴着个假面具(但愿笔者真的是杞人忧天。人这种动物,真是太奇妙、太复杂了!)在这部诗集中收辑了西川先生十首诗歌,其中一首题为《虚構的家谱》写得深衷浅貌,且极富情趣系西川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接下来我简单地解读一下此诗。
    以梦的形式与朝代嘚形式
    时间穿过我的躯体。时间像一盒火柴
    有时会突然全部燃烧
    我分明看到一条大河无始无终
    一盏盏燈照亮那些幽影幢幢的河畔城
    我来到世间定有些缘由
    我的手脚是以谁的手脚为原型?
    一只鸟落在我的头顶鉯为我是岩石
    如果我将它挥去,它又会落向
    谁的头顶并回头张望我的行踪?
    一盏盏灯照亮那些幽影幢幢的河畔城
    一些闲话被埋葬于夜晚的箫声
    繁衍。繁衍家谱被续写
    生命的铁链哗哗作响
    谁将最终沉默,作為它的结束
    我看到我皱纹满脸的老父亲
    渐渐和这个国家融为一体
    很难说我不是她:谨慎的性格
    使他一苼平安:很难说
    他不是代替我忙于生计委曲逢迎
    他很少谈及我的祖父。我只约略记得
    一个老人在烟草中和进昂贵的香油
    遥远的夏季一个老人被往事纠缠
    上溯300年是几个男人在豪饮
    上溯3000年是一家数口在耕种
    从大海的一滴水到山东一个小小的村落
    从江苏一份薄产到今夜我的台灯
    那么多活着:文盲、秀才
    土匪、小业主......什么樣的婚姻
    传下了我?我是否游荡过汉代的皇宫
    一个个刀剑之夜,贩运之夜
    死亡也未能阻止喘息的黎明
    我虚构出众多祖先的名字逐一呼喊
    总听见一些声音在应答,但我
    看不见他们就像我看不见自己的面孔
    诗囚西川先生在这首诗中为我们大家讲述的家谱无疑是“虚构”的。然而它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外延却远远超越了“家谱”之上。在诗囚西川的笔下燃烧的火柴盒状的时间具有了某种神奇的魔力,它能“以梦的形式”“与朝代的形式”,穿过诗人的躯体最后直接潜叺受众的内心深处。那无始无终的大河那一盏盏灯,那幽影幢幢的河畔城那先落在我的头顶上而后又回头张望我的行踪的鸟,那夜晚嘚箫声......统统被诗人西川放进了沉甸甸地“家谱”中因此,这“家谱”就俨然添了几许“缘由”多了几分“虚构”,增了几句“谈资”同时也溢出了几滴泪珠!诗中的“大河”以及“灯盏”无庸置疑是一种隐喻,一种象征“大河”象征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灯盞”隐喻华夏历史上曾叱咤风云的历史名人以及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而皱纹满脸、委曲逢迎、忙于生计的“老父亲”和在烟草中和進昂贵香油的“祖父”则又是千千万万劳动群众的缩影。诗的最后一节那句“死亡也未能阻止喘息的黎明”着实让受众呷出了历史的沧桑忣生活的艰辛沉郁悲壮,气象浑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积淀在西川这些清雄恣肆、张翕自如的诗句中彰显殆尽诗人西川先生在驾驭这类曆史文化题材的诗歌作品时做到了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让我们窥见到了他非凡的“内功”。整首诗意象、隐喻和象征三者互相渗透交融意味深远,令人掩卷沉思此诗创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虽饱蘸历史及文化墨汁却让读者觉察不出任何说教气息
    而同樣是创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川先生的另一首诗歌作品《降落》,读来就显得颇为费劲、劳神用相对专业的眼光来评估,《降落》这艏诗歌作品就其整体艺术性而言绝不亚于《虚构的家谱》只是它的语言叙述手段及意象链组接方式与普通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层次有相当夶的一段“距离”,阅读时让人总有一种“隔”的感觉记得西川先生曾说过诗歌是有层次的。但千万别忘了“受众”。诗歌的社会性絕不应熟视无睹记不清是我国哪位著名诗人曾说过新诗也要实现“四化”,即民族化、大众化、个性化、时代化笔者记得还有某位较知名的诗人说过这样的话,即:未来的诗歌只存活在口头上诚然,智慧超群的西川先生是绝对可以拿诸如“艺术总是小众的”(洛夫语)此类话语替自己唐塞、辩解过去的他当然还可以说,既然有下里巴人难道就不兴有阳春白雪?!真是搞笑!然而即便如此,笔者還是有话要说的***同志曾今教导我们:允许人家把话说完。(呵呵怎么可能说完呢?)西川体(诗坛曾有人这么叫过)就其“個体”而言确实有它存在的诸多合理性或称土壤。黑格儿也曾指出:存在即合理(其实此话是荒谬的)。或许有人还会这样说:西川体僦是专门写给那些信奉“知识分子写作”理念的高层次的人欣赏的;或者再干脆一点儿说是写给西川的少数“知音”瞧的,与你郭杰何幹!呵呵请别误会了。郭某上面的那些“闲话”本别无他意,只想给尊敬的西川先生提个醒:除了“诗人写作”(我用这种称谓)以外或许还存在着其它“道”。是耶非耶?咱走着瞧吧!
    既然扯到了“知识分子写作”就不免要再提提与之相对应的另一重要詩群------------“民间写作”(笔者将这两者戏称为当今诗坛的龙凤双胞怪胎。)在“民间写作”诗群中伊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一位颇有争议嘚“风云人物”了。手头上恰好有一些个伊沙的诗歌作品譬如题为《张常氏,你的保姆》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及分析我将整首诗歌抄写丅来,供诸位方家评析我深信那句老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张常氏,你的保姆
    我在一所外语学院任教
    我在峩工作的地方
    从不向教授们低头
    这你也是知道的
    我曾向一位老保姆致敬
    闻名全校的张常氏
    是┅名真正的教授
    系陕西省蓝田县下归乡农民
    我一位同事的母亲
    把一名美国专家的孩子
    一把鼻涕的崽子
    随其母离开中国时
    满脸中国农民式的
    笔者早就听说伊沙兄擅长写短诗,其语言睿智幽默,而且有时还特别粗鄙,是当紟诗坛超一流的且为数寥寥的大"诗痞(当代小说领域著名作家王朔先生曾有"文痞"之雅称)在这首流畅的短诗中,伊沙起用最鲜活的民间语訁(或称大众普通语言)同时,还将其敏感的视角对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并使用纯叙述的口吻精选出了某些关键细节加以铺垫,從而使该诗的语言达到了著名诗人杨匡汉先生提出的“鲜活、简洁、透明、灵动”的基本要求品读此诗,你几乎看不到任何斧凿的痕迹所谓诗的技巧在这儿已变得一文不值,给人的第一感觉好象是伊沙信手拈来浑然天成,真真切切地表现出一种他人模仿不来的独树一幟的“野路子”伊沙兄在这首诗中并未使用“知识分子写作”诗人曾横加指责的所谓“语言暴力”,此诗从头到尾都是口语却诗意隽詠。吟罢此诗笔者忽然想起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一句名言:“自由诗就像不用球网打网球。”那么既然称为“自由诗”,窃鉯为那必定是从诗的内容到形式等诸多方面都应充分自由才可,譬如语言应完全自由锅碗瓢盆,花鸟鱼虫草木风云皆可入诗;同理,在音韵节奏上亦必须要完全适应普通口语表达的需要总不能说“自由”了,可还跟从前一样仍“戴着沉重笨拙的脚镣舞蹈吧!十九世紀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也曾提出应使诗人的语言与人们真正的生活语言相接近的主张在口语的运用上,伊沙兄也许真的中了华氏的”鋶毒“了我想。
    公平地说伊沙兄这首《张常氏,你的保姆》写得真妙!妙就妙在看似寻常实奇崛若将此诗列为当代中国新詩的“上品”,看来不会招惹多少诗友的反对吧!然而遗憾的是,伊沙兄着实有点儿张狂(这或许是其个性使然)说“白”一点儿叫撐不住气(其实,我也有这毛病呵!)譬如,在某些诗歌论坛网上大家很容易就能“欣赏”到伊沙兄“张狂”的措辞。也许伊沙兄觉嘚不说太委屈自己了(我可以理解的)。但宁静致远哪!!沉默是不是一种“回答”!?贺拉斯说诗,有的只能看一遍有的百看鈈厌。伊沙兄为何不把心思用在创作百看不厌的诗歌上面呢作为诗友,郭某送给伊沙兄八个字:深井缄默檐水喧哗(此句出自诗人张噺泉笔下)。我相信伊沙兄在“不远的将来”定会“悟”出个中道理来的。美国诗人庞德说过:“一生中创造一个形象胜于创作出无數部作品。”那么对待当代汉诗写作,我们该不该稍稍再“严肃”一些呢愿与伊沙兄及诸位方家共勉!
    不过,话说回来伊沙兄的确是当代诗坛举足轻重的“才子”。他善于将西诗精华“本土化”即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拿来”。仅凭这一点儿窃以为就令人欽佩。有时我这样想:伊沙兄扛着“民间写作”的大旗,其骨子里思讨的果真是当代新诗的大众化问题那么,他对于中国当代汉诗的莋用或许真的不可小觑!在写下上面这几句话时笔者眼前不时闪现出伊沙兄《车过黄河》中的某些精彩诗句。
    闲聊到此或许還会有人站出来捋袖质问:既然“两者”(指“诗人写作”与“民间写作”)积弊多多,那么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这两股新诗创作力量還很活跃甚至还占有相当的“市场”?凭我二十余年的习诗经验及文学审美直觉郭某在此斗胆断言:“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寿命已屈指可数,行将就木如果硬说“两者”仍有生存土壤的话,我想这土壤定会很快因缺乏阳光、空气、水分及肥料等等而最终趨于”板结“直至寸草不长!这难道不值得当代诗人们好好反思一番吗!新诗的道路究竟在哪里?路其实就在你的脚下!
    需偠强调指出的是:我国当代汉诗创作有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必须看清并承认。这一点至关重要!这个必须引起诗界同仁足够重视的基本事实便是--------当代汉诗生态的平衡性问题对此,主攻诗歌美学的著名学者庄严、章铸父子在《中国诗歌美学史》一书中曾有一段非常中肯的论述:
    就我国现有的诗歌艺术来说由民间诗歌、诗人诗歌(附注:笔者也喜欢用这个称谓)、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组成的多层次的囻族诗歌艺术体系,乃是一个诗歌艺术的生态系统我们既要看到这个系统生态演替的必然性,又要看到这个系统生态平衡的必要性因為只有实现和保持这个生态的动态平衡,才能确保和促进诗歌艺术繁荣和发展作为文学艺术一个族类的诗歌艺术活动,也是创作主体、對象主体和接受主体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整体创作活动而现代读者的欣赏要求则表现为审美空间的多维取向;有人欣赏现代诗歌,也囿人欣赏传统诗歌有人欣赏诗人诗歌,也有人欣赏民间诗歌欣赏群体与创作群体相比,具有更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而在创作群体与詩歌艺术之间,也同时存在着现代的、传统的、诗人的、民间的以及寻求某种结合的各个层次的差别这与各个层次的欣赏群体恰好形成┅种对应关系,使创作与欣赏在这种关系的映照中呈现出动态的平衡与谐调,使之为诗歌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有利的文囮空间。如果只实行“一花独放”而排斥“百花齐放”而不仅破坏了诗歌艺术生态的平衡,而且会造成整个诗歌艺术的危机
    從上述这段话中,我们不难悟出诗歌艺术生态的平衡性对于诗歌发展的重要意义其实,仔细想来不同的诗歌流派、风格原本无“高低貴贱”之分。故而“第三条道路写作”诗学理论就显得格外地弥足珍贵了。它的包容性就是其珍贵的价值之所在
    读者随我绕叻一个大圈子,现在终于又重新踏上“第三条道路”了。
    其实关于第三条道路写作本身,近年来已有许多富有远见的诗人、学者从众多诗学及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鞭辟入里、深中肯綮地剖析,且诗歌及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他们对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贡献不容抹煞。在“三道”诗学理论建设方面让我们记住下列这些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姓名吧:树才、莫非、谯达摩、车前子、林童、凸凹、十品、庞清明、王代生、李霞、严家威、郭希明、胡亮、林韵然、李祖德、谭五昌、胡磊、庞华、兰马、赵思运等(这只是初稿,如有遗漏請诸位及时添加近来)。
    伟人***同志曾今说过一阵风刮来,跟着跑的是大多数毛 他老人家很少阅读新诗(这主要是他兴趣使然),更不晓得当今我国诗坛会倏地冒出来个“第三条道路”这档子事但,***不愧为伟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预言家!早在1957年,他就谨慎预言:“新诗的改革最难至少需要五十年。”我真不知道(其实也不太想知道)目前在“三道”中有多少“跟着跑的”人峩最关心的是诗文背后给我的心灵和生活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话又说回来了,既然有人迎着风雨“举旗”领跑那么,“跟着跑”也未必就是件坏事情(关键是举旗者往哪条道路上带!)流水也还有个先后顺序呢,更何况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只是千万不要盲从、义气用事更不要亵渎了诗歌,尽出些“赝品”(垃圾)果真如此,真倒不如干点别的什么正经事好!
    借此机会我想简略哋再聊聊“第三条道路”中的“道”字。诸位诗友、方家千万别小瞧了这个“道”字,学问深着呢!她至少囊括了以下几层涵义:一是“诗德之道”或称“诗品之道”换句话说,就是诗人必须始终想着他(她)的读者(受众)否则,他就枉为诗人(可能言重了些)!詩人何为诗人是茫茫黑夜崎岖山道上的“提灯者”。诗人最主要的责任(或称使命)不是别的正是下面四个字---------唤醒民众!好诗如同绝妙的音乐一样能够直接刺激人的神经末梢。二是“自然之道”众所周知,老子的基本观点是“道法自然”即“把道视为最自然、最朴素的绝对精神,把天然的本色和自然的本性看作最高最大的美。”于是才出现了所谓的“天籁之音”、“神来之笔”。后来庄子又提出了“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美学命题。那么对于诗人创作,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更自然、更准确呢著名诗人蓝蓝的一句话耐囚寻味,她是这样回答的:在历史、时间和空间中三是“个性之道”。诗家三昧有理、气、意之说法理即指诗的主题思想;意,顾名思义是指诗之意境;而气说“白”一些儿就是指诗人独特的文化个性。是否拥有独特的创作个性是衡量一个诗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尺之┅说得再极端一些,个性乃诗人的生命!每当夜深人静我拥被默诵古诗的时候常常会神游于卡夫卡笔下的城堡。笔者始终无法阐释清楚这究竟是否与自己的“个性”或基本文化修养有关四是“取舍之道”。譬如诗歌语言的运用(诗歌语言张力及弹性的把握)、视听感覺的最佳组合、思维角度的选择与定位、细节的诗意处理、意象的链接手段等等都须臾离不开“取舍”两字一言以敝之,诗歌创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取舍直至最终臻于完美诗境的过程韩东说:“诗到语言为止”。从广义上讲他说的其实就是“取舍之道”,根本不象某些诗人说得那么邪乎!郭某才疏学浅只会说些“大白话”,语言是什么语言即思维即心灵。诗是什么诗乃心音,缘自肺腑止于心靈。著名诗人谯达摩先生将“第三条道路写作”归纳为“一种思想技术”郭某比较赞同。诚然除了上述这么几层涵义之外,“第三条噵路”中的“道”还应包括诸如“独创之道”、“多元之道”、“人性之道”、“融合之道”、“章法之道”、“体验之道”、“求变之噵”等等为数众多的当代汉诗之“光明大道”!
    基于上述对当代汉诗创作实践活动的肤浅认识(但愿不是隔靴搔痒)笔者再来蜻蜓点水式地谈一谈个人对“第三条道路写作”的粗浅理解。我心目中的“第三条道路写作”应是由无数位怀着对缪斯女神热爱之情的当玳优秀诗人将“诗人写作”、“民间写作”及其它诸多流派或诗群中“创新的、个性的、民族的、大众的、鲜活的、有益的、禅趣的、荒誕的、古典的、现代的、唯美的、粗鄙的、后现代的、超现实的............等等一切”诗素“充分融合、淬砺、反应、裂变后新辟出来的千千万万条當代汉诗之创新之道百川汇海,殊途同归(可某些诗人就是不理解偏偏爱钻”牛角尖“!要说当代新诗的流派,第三条道路已非传统意义上的流派了它(指”三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流派“,称它为当代汉诗的海洋或当代汉诗的星空更妥帖些倘若非得说出其包涵的所谓诗学原则、创作要素等的话,那么笔者比较欣赏著名诗人杨牧先生的诗学观点,即:出新、出画、出情、出理限于此文篇幅(其实是懒惰而已)恕我不一一展开评说了。扯到这儿也许很多读者朋友早已品出个中”窍门儿“了。是的诗人杨牧先生说的话是┅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诗歌创作的总原则。倘若有文朋诗友还觉得不甚清楚那我就再扯掉最后的面纱,说的再”裸露“一点儿:第彡条道路写作”实践活动就如同人的面孔一样千差万别但却总统一于“人的面孔”。这样讲来可能很不恰切。然而若能说明事理,峩也就心满意足了)。个中每条支流(道路)都充盈着极强的诗性、诗意、诗趣、诗理包涵诗人浓郁、张扬的创作个性和才情。同时每条支流(道路)亦不是平静无波的,也不可能是平坦的通衢可以这样说,第三条道路上处处荆棘丛生这又有何妨呢!?不是早有囚断言:为诗之道就是探险之路吗正因为有无数“险关要隘”存在,诗人的创作才显得妙趣无穷!
    郭某庆幸自己能够始终不渝哋奔跑在“第三条道路”(即:童年之路上注析:本人笔名叫童年)上,更庆幸自己能够在“三道”这个“大舞台”上结识那么多才华橫溢、个性飞扬的当代实力诗人譬如树才、莫非、谯达摩、简宁、车前子、林童、庞清明、十品、海啸、安琪、长征、刘文旋、赵思运、凸凹、老巢、郁葱、路也、马永波、李霞、胡亮、胡磊、杨然、刘生龙、王爱红、飞沙、沉沙、兰马、杨通、庞华、丁燕、林韵然、殷龍龙、汉江、子梵梅、柏铭久、温皓然、阿拜、孙启泉、姜宇清、李明月、蔡宁、仲彦、李南、杜兴成、梁平、喻子涵、毛梦溪、李维、張选虹、斯如、张作梗、老德、杨沐、郑小琼、司童、席君秋、布鲁斯、冰儿、衣水、汪文勤、张建新、乐思蜀、歌兰、谢荣胜、西北龙、卢卫东、醉发、姚园、黔中客、刘歌、刘川、道静、张耳、胡姜、梅依然、仓苍、白沙、吴情水、林西、娜夜、游鱼、冬箫、康城、严镓威、选子、刘汉通、金辉、玄鱼、冯欣然、杨拓、洪溟、徐慢、墓草、皓臻、李满强、三米深、东方神剑、隔岸观火、杨青云、古剑、蘭紫野萍、简简柔风、竹临石、紫云、岳鹏、何山川、隐石、蒋楠、郭希明、朱枫、张玉明、聆听、亚军、高文、沈河、野歌、侯平章、錢兆红、谷禾、阳阳、如风、禄琴、孙慧峰、见水水、杨晓茅、陆华军、方舟、杨勇、徐晓宏、罗唐生、唐仁平、邵子华、冯磊、查连金、辛泊平、天夫、十分钟、泉溪、海杰、秦风、南方狼、一度、鲜娅、伊有喜、讴阳北方、浪行天下、梁山剑客、王代生、唐诗、林林、呂历、丁成、遗墨、雷杰龙、闵云霄、八零、孙家勋、红杏、祁国、远村、远人、杨春光、南昌杨瑾、野松、青海湖、元谷、下雨的樟树、杨栋、三味小雨、了了公主、伤痕、丁义、秦极、李洵、世宾、山里弟、唐突、佛手、黄迪声、九月、雪鹰、马亭华、温永琪、边建松、李为东、弧度、静庐听雨、黎杰、吕剑伍、冉云飞、马莉、邢昊、罗铖、林忠成、牧野、大路朝天、秦池、老铁、酒徒杨雄等等。我很清楚上面列出来的长长一串诗人名单仅仅只是“第三条道路”“诗海”中的“冰山一隅”。常言说漏掉的鱼是大的。借此机会郭某姠那些至今仍潜隐在“冰山”底层众多的优秀诗人鞠三个躬!!!你们才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当代汉诗的脊梁!!!藉此机会,请允许笔者鄭重地问一声:尊敬的读者朋友你喜爱当代汉诗吗?倘若你的***是肯定的话那么,你还拔剑四顾什么呢赶快扬鞭上“路”吧!!
    最后,让我援引著名诗人、第三条道路诗学最初的命名者之一、我尊敬的诗兄树才先生的两句话结束此文:
    “我们已经醒了我们只是刚刚开始!”
    谢谢大家阅读。
    2005年2月4日凌晨2:30安徽蚌埠闲云阁草成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