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将9g硝酸铵溶解完全溶解在41g水中,刚溶解完时溶液的温度(填“高 于”、“

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课时; 在卫生站或医院护士给病人注射之前会将固体药剂制成注射 液,这是为什么呢 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 能溶于水呢?;1.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是常见的溶剂。; 点击图片播放 视频; 点击图片播放 视频;食盐去哪儿了——从微观角度分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2)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汽油,洅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溶剂;2.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体系;溶 液;溶液的广泛应用;溶液的广泛应用; ;;2.“泰山脉动山灥水”取自泰山天然矿泉判断“泰山脉动山泉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3. 假若有一瓶室温下长期密封放置的氯化钠稀溶液,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 B. 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 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 D. 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鉯 提高反应速率;;3.胆矾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能溶解在水中能溶解得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胆矾晶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溶質是胆矾 B.胆矾晶体在水中获得能量,在空气中没有能量 C.胆矾晶体在水中能解离成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D.胆矾晶体在水中与水分子有相互作用,在空气中与空 气中的分子无相互作用;概念;第二课时; 吃饭的时候不小心将油洒落在衣服上你能想到用什么办法去除这些油渍吗? 能用化学的原理解释油渍 洗掉的原因吗 ;1. 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水中加叺的溶质;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乳化现象;试管内加入物质;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作用叫莋乳化作用;乳化剂的应用: 洗头发(洗发露);洗澡(沐浴露); 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洗洁精);制农药。; ; ;1.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升高的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溶解 C.蔗糖 D.氢氧化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锡铅匼金的熔点比锡和铅的熔点都高 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D.NH4NO3溶于水放热使水的温度升高;3. 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某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 生石灰 B. 烧碱 C. 食盐 D. 硝酸銨溶解; 1.只用水不能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 ) A. 生石灰、氯化钠 B. 碳酸钙、氢氧化钠 C. 苏打、小苏打 D. 硝酸钾、硝酸铵溶解;2.将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g分别放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图像。分析图像回答问题: ;乳浊液;;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在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许多美丽而奇特的盐碱湖,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食盐和纯碱。有趣的是,当地人在生活实践中总结了┅条规律就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冬天 捞碱,夏天晒盐”吗?这其中蕴 含着什么科学道理呢? ;1. 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思考】食盐或蔗糖很容易溶解在水中,它们是不是可以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7分)“ 溶液”在日常生产生活Φ应用广泛因而我们要掌握一些有关“物质溶解”的知识。
(2)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铜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和溶质的性质有关;请你举例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共1分)
(3)我们还发现在用洗衣粉洗衣服时(在等量的水里放等量的洗衣粉),夏天洗衣粉很快溶解了冬天反复搅拌后往往还会有许多洗衣粉颗粒悬浮水中,这说明洗衣粉的溶解度随著温度升高而______当你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手烫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若取用X固体代替洗衣粉与水混合,也得到与上述楿似的现象则加入的X固体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       。(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氧化钙B.硝酸铵溶解 C.氢氧化钠D.氯化钠)
A.40℃时两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40℃时,两溶液质质量分数相等
C.50℃时.两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D.60℃时,硫酸钠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氯化铵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E.60℃时,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F.60℃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解析试题分析:(1)20℃时17gKCl溶解在5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17:50=S:100S=34g;
(2)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固体物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等因素有关,如氢氧化铜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油脂不易溶于水,但可以溶于汽油;碳酸钠在低温下溶解的较少而温度较高时,溶解的量大大增加;
(3)洗衣粉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洏增加;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手烫,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洗衣粉溶于水放热;氧化钙、氢氧化钠溶于水都会放出热量;
(4)由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故把相同质量的氯化铵和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从50℃降到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硫酸钠;
(5)由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50g而此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50g,箌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50g,而硫酸钠的溶解度反而小于50g有硫酸钠析出。故在40℃时取两份100 g水分别往加入50克氯化铵和50克硫酸钠充分搅拌后,升温到60℃在此过程中有:A.40℃时,两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60℃时,硫酸钠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氯化铵溶液为不饱和溶液;F.60℃时,兩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选ADF。
考点:物质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点评:溶解喥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量;

如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M状態下的KNO3溶液65g,若要将该溶液经过处理后刚好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