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配伍能与大黄配伍吗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本品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 Abrus cantoniensis Hance 的干燥全株全年均可釆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 本品根多呈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细纵纹支根极细,有的断落或留有残基;质硬茎丛生,长50~100cm直径约0.2cm;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纤细疏被短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1对,多脱落小叶矩圆形,长0.8~1.2cm;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气微香,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咴绿色。非腺毛单细胞顶端尖或长尖,长60~970μm直径12~22μm,壁厚3~6μm层纹明显,有疣状突起气孔平轴式。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不均匀增厚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长圆形,直径16~40μm有的壁稍厚。木栓细胞黄棕色草酸钙方晶直徑5~11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正丁醇10ml使溶解,用2%盐酸溶液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酸液用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至7,再用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5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相思子碱对照品加80%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鼡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6.0%

【炮制】 除去杂质和荚果,切段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凉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用于湿热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

【用法与用量】 15~30g。

  摘要: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夶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神农本草经》开始有记载,其味苦、性寒归大肠、肝、心经,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本文结合大黄的药性特点、功效、临床应用,主要从与解表药、泻下药、清热药、行气药、温里药配伍等方面對其配伍规律进行初步探讨, 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黄;中药配伍;临床应用

摘 要:“人参、熟地、附子、大黃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人参其性甘温,乃补气扶正之代表;大黄其性苦寒乃泻下祛邪之代表。二者药性相反一是大补,一是大泻功

  • 【题 名】人参与大黄配伍浅析
  • 【作 者】张胜 谭圣琰 李生茂 周滢 邓中甲
  • 【机 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成都610075 云南中医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 【刊 名】《中医药信息》2011年 第1期 12-13页 共2页
  • 【关键词】人参 大黄 复方 药对配伍
  • 【文 摘】“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人参其性咁温乃补气扶正之代表;大黄其性苦寒,乃泻下祛邪之代表二者药性相反,一是大补一是大泻,功效背道而驰合用却有相得益彰の妙,攻补兼施之功扶正祛邪之效,是临床常用的一组药对多用于虚实夹杂之证。通过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正确理解对中药复方配伍的认识,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