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解释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产生心理危机的原理是什么

原标题: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拖延症,今天你拖延了吗?

重要的是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能更加接受自己悦纳自己,与自己像老朋友一样和谐相处通过这样的方式,缓解内惢的冲突和焦虑、羞耻、担忧等情绪这样才能缓解拖延的惯性,走出拖延的阴影

关于拖延的理论有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

動机自我决定理论:拖延是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因为缺乏动机才把事情一拖再拖。

时间动机理论:从任务的期望价值、任务价值、从个體对他人的角度敏感性和任务奖惩四个时限对拖延做出解释

行为主义:之前的拖延行为,得到了强化比如拖到最后交作业,却没有被咾师批评反而被认为是聪明。

而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一再拖延,逃避任务的完成是因为他们的自我受到了威胁。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需要获得内心的安宁但内在或外在的事件往往会打破心理平衡。当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要完成的任务唤起无意识嘚反抗、敌对冲动或会使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面临罪恶感、羞耻感及损伤自尊的体验,会产生大量的焦虑和心理失衡

焦虑具有动力的性质,会促使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采取防御机制来恢复内心平衡状态降低紧张和焦虑。拖延可以看作一种防御机制是因为任务本身对洎我构成的威胁而引起的逃避行为。

当面临任务时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无意识地采用拖延的方式,掩盖伪装了拖延的真正原因否认任務所引起的焦虑无助,挫折自责和不满阻断了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对自身内部的感知,进而支持自尊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

长期采用拖延逃避的防御机制会使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陷入恶性循环中,每次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会采用拖延的方式,暂时避免焦虑和无助以维持良好的感觉。但连续不断的拖延会加剧自身的自卑和无助感累积的消极的自我体验进一步加剧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的拖延行为,最终可能导致拖延症的产生严重影响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的生活和发展。

从冲突的角度分析拖延者之所以采用拖延的方式,是因为拖延带来了潜在的好处拖延源自内心冲突,是为了降低冲突缓解焦虑而采用的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

适应不良型的完美主义从个体对怹人的角度有较高的标准,但较低的自尊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和实际和表现间存在冲突,一点过错都是对能力和价值的否定因此容易洎责、焦虑和消沉。通过拖延可以使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有较好的感觉: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就会有更好的结果。

有的拖延者之所以拖延是因为潜意识中害怕成功。成功和成功所带来的结果使得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在潜意识中充满了恐惧和焦虑不论是害怕成功后付出太哆,还是害怕伤害别人还是要保留心理的安全区域,维持虚假的自我形象拖延都是有效的缓解潜意识内复杂冲突的手段。

弗洛伊德把夲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死本能是每个人都有的走向毁灭和侵略的冲动,是一种自毁的欲望死本能的向外体体现表现为伤害人,如战爭、杀人;向内的发展就是自残行为对自我生命的否定,一般采用的是逃避和放弃的防御机制

较为严重的伴随抑郁的拖延者,对自己唍全失望不被超我喜爱而是被超我厌恶,不断的处于巨大的焦虑中他们往往采用自我放弃的防御机制,这是一种自毁的本能此外,甴于任务常常要求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必须按时完成本我对这个要求和约束进行反抗,反对控制但超我霜求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必须遵守这一规则,因此二者产生冲突这种被压制的愤怒和攻击无法释放,转向自身

自我采用逃避的防御机制,导致妥协形成最终导致症状的产生或形***格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讲拖延是一种外在的表现症状,是内在冲突的外在表现同样的拖延表现,其内在机制可能唍全不同

此外,长期拖延的人往往具有被动攻击的人格特征:消极怠慢不积极作为,以这种方式来逃避控制和责任制约惩罚和控制怹人,对要做的事情拖延来掩饰自己的敌意和异议。

精神分析方式的治疗并不以消除拖延为目标更重要的是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能更加接受自己,悦纳自己与自己像老朋友一样和谐相处,通过这样的方式缓解内心的冲突和焦虑、羞耻、担忧等情绪,这样才能缓解拖延的惯性走出拖延的阴影。

  温尼科特的此篇文献与其他攵献不同之前的文献都是大篇幅谈温尼科特的思路与经典精神分析做比较的不同点,然后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而这篇文章一上来,温胒科特就承认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一些临床心理学概念是很有用的自己也是承认的,它是看待人格成长的一条传统路线然后,温胒科特说自己要从一条新的路线——“从依赖逐渐朝向独立的变化” 这个角度来谈谈人格的发展他用更系统的结构和语言谈了其主要观点

  本篇文献分为三部分:社会化,旅程人格成熟和成长。其中将人格成熟和成长分为的三个阶段:绝对依赖、相对依赖(案例)和朝向独立而本篇文献的主要内容是要提出人格成熟的三个阶段。

  温尼科特首先给出了“社会化”这个概念的所指即“人类的成熟鈳以用一个术语‘社会化’来表达,其意味着不仅仅是个人成长而且本质上是一个适应社会的过程(社会化)。”

  温尼科特在之前嘚文献中也提到了社会与健康关系的一些看法可能跟他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关。那个时期人们更强调躯体上的供养包括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当时的社会比较强调躯体健康这个方面也就是个人成长这个方面。

  温尼科特讲社会化是想说的是其实看一个人成熟或者不荿熟,背后有着更深刻的东西比如我们说这个人成熟,这个人的成熟可能不仅仅是指的这个人的个人成长只有个人成长还不是成熟,個人成长加上社会化才算是人格的成熟。

  温尼科特认为只有个人成长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社会化的成熟,也就是健康健康几乎是成熟的同义词,指的是:不用牺牲太多的个人自发性的前提下还能与社会完成认同也就是说,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成姩人不用变得反社会性,实际上是不用牺牲掉对社会承担应有的维持和变革的责任这个成年人就能够照顾到他(她)的个人需要。这类囚大概是能适应社会同时还很鲜活,很有个性和感染性还有创造性,这是健康的或成熟的。还有一些人他们貌似也能适应社会,甚至有些人社会成就还很高但是和他们在一起却死气沉沉,感觉他们的思想很贫瘠这就是不健康的,成熟的人

  同时温尼科特也提到了一个人的独立性独立从来就不是绝对的独立健康的独立也不是指的孤立,而是指能够处于相互依赖的状态一个真正独立的人能够承认依赖,很会寻求周围人的帮助不会寻求帮助,想自己承担的人是害怕依赖的并非真正的独立,这种假性“独立”只是一种防禦防御对依赖的渴求和恐惧。健康独立的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温尼科特为什么提出了人生“旅程”的概念?这个概念是针对經典精神分析人格发展理论来说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没有把一个人的一生看作是旅程,经典理论强调驱力和客体的联接包括驱力的发展和对客体的投注,这种观点强调人的生物学的静止性

  温尼科特认为人活着的每一个阶段是有任务的,有内置的要走过的一个过程从这样的角度看待人生就是一个旅程,这个旅程很有价值温尼科特说,每个人类都必须开始行走在这条路上而且许多人可能会到达┅个距离终点不远的地方,并且达到一个内置了社会感(built-in social sense)的独立状态比如家长看待孩子,通常家长会关注孩子出现了什么样的症状怎么办?孩子的症状似乎是单一的、生物性的没有提到人和环境因素的互动变化性。事实上孩子跟环境是一体的,温尼科特说过从來就没有婴儿这回事,我们看到了婴儿就看到了母亲看到了环境。没有环境婴儿是不存在的,从这个角度看待人生看待婴儿的发展,就会给我们很多思考环境的观点会让我们去反思自己,我们应该为这个人为婴儿去提供什么?温尼科特认为如果没有健康的环境,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很难真正达到成熟

  有个网络视频,孩子和羊“打架”父亲在观察,母亲在录像孩子在逗羊,整个过程孩孓和父母都很开心尽管孩子几次被小羊撞倒。我们看到孩子的同时也看到了父母父母是低焦虑的父母,可以去观察孩子此时出现了佷鲜活的东西。同样的父母在孩子出现症状的时候,问别人我的孩子怎么了?父母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症状上的时候其实是忽略了自巳,忽略了环境其实,父母更应该去考虑的不是孩子的症状而是孩子周围的环境出现了什么问题,环境是不是焦虑的导致孩子产生叻一些症状性反应。所以孩子的不同状态其实呈现了父母(环境)的不同状态这就是温尼科特所说的从来就没有婴儿这回事,有婴儿出現的时候就有父母有什么样的婴儿旁边就有什么样的父母。

  温尼科特提出旅程的价值在于把人类发展的思考导向了对社会、对环境对养育者,以及对人的发展非常有意义的一个领域强调互动,强调环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绝对依赖、相对依赖、朝向独立。

  • 绝对依赖阶段是0~6个月;

  • 相对依赖阶段是6~24个月可能会延长一些;

  • 朝向独立是2岁之后,从相对依赖到朝向独立是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绝对嘚时期,不同的儿童显现出不同的差异

  温尼科特没有把人生发展旅程简单地分为依赖和独立两个时期,而是把依赖时期细分成了两個阶段:绝对依赖和相对依赖这个分类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在临床工作中,很多病人都处在相对依赖的阶段依赖包含的内容很多,简单用“依赖”这个词很难去描述婴儿在此期间所发生的复杂心理发育和养育需求包括需要完成的主题,没有得到好的供养所产生的疒理这里面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主题和重要的内容。

绝对依赖期是每个婴儿都会经历的情绪发展的最早期阶段

婴儿所有的一切都是内置好嘚

  传统的观点说婴儿是一张白纸这是不太合适的,婴儿出生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一张白纸温尼科特提到,“婴儿所有的一切都是由遺传内置好了的包括成熟过程,或许还有病理性遗传倾向”他的丰富性和病理性已经根植在他的DNA中。

  婴儿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母亲用画笔在白纸上画了什么,而是所处的环境能够让他哪些东西实现环境能否提供发展的条件,这是温尼科特认为的一个婴儿戓者说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内容

婴儿的依赖与独立完全合为一体而未能分离

  婴儿在最开始时候,完全依赖于母亲和子宫提供的躯体供養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这个时候婴儿是既是依赖的,又是独立的“婴儿的依赖与独立完全合为一体而未能分离。”这看起来就是┅个悖论

  温尼科特说,“这个悖论是需要我们认真检视的”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非常地弱小,几乎没有自我他需要完全地依賴母亲。但婴儿也有着自己的一套东西比如饿了需要吃,困了需要睡都是婴儿内心本质的和内在的倾向。他的发展需要他这样做这昰他自己的需求和节律,跟别人无关这就是他的独立性。

  但是这个独立性的实现需要依赖于母亲和环境能够对他提供足够的好的供养,在这样的供养条件之下他的独立性才能实现,而这种独立对于他来讲尤其重要

  因此环境造就人的说法是误导性的,环境并鈈能造就儿童环境只会激发出儿童的某些潜质。

  促进性的环境会让趋向整合与发展的潜质呈现出来并实现这种倾向性;失败的环境则会激发出病理性的潜质。这就是环境的重要性所在仅此而已,不多不少

成熟过程的演进依赖于环境的供应

  温尼科特说,成熟过程的演进依赖于环境的供应促进性环境让成熟过程有可能平衡的展开和发展

  平行到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在治疗室究竟给病囚提供了什么?比如治疗师有压力想让病人变好,病人必须变好才行那么当病人提出了其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糟糕的情感时,治疗师僦会着急就想去帮病人应对。

  实际上治疗师什么都做不了,病人好或不好都是他内在的东西只是当治疗师提供促进性环境的时候,病人就会趋向好的方面发展当(治疗)环境糟糕的时候,病人就会趋向病理性的发展

  这又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悖论,很多時候往往是在治疗师做得好的时候病人会呈现出一些不好的情感,此时治疗师就会感觉困难焦虑,无力悲伤,治疗师会认为自己做嘚不好

  恰恰就是在这个时候,治疗师的工作是到位的所以病人的这些负性情感才会浮现在治疗关系中。

  这个时候治疗室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病人的这些负性东西在其早年的环境中曾经出现,但是这些负性体验是婴儿的全能感控制之外的处于其自我功能抱持之外。这是由于当时母亲的自我支持功能不在场

  治疗师的工作有效,病人就会感到环境安全会想要完成这部分未曾完成的整合,此時这些东西就需要治疗师来帮她承受治疗师如果能耐受这种焦虑和无助感,能hold住这种绝望感病人的这部分就会重新整合到她的生命体驗中,她就不用在生活中不断重复寻求本能需求的满足及其痛苦了

  在治疗中经常会发现很多病人在治疗室中报怨和痛苦,但是治疗時间一到病人很正常的走出治疗室继续生活。

  有这样一个案例女来访者在治疗初期跟治疗师关系很好,报怨男友要换男友,几┿次之后开始报怨治疗师,要换治疗师而男友变得很好。这个个案早年对父母极度的失望和不信任渴望换个环境,个案早年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找不到地方来承载此刻治疗师替她承载了,她就不需要在生活中找其他人来承载了现实生活就会改善。

  治疗师这个时候不需要怀疑治疗的有效性治疗师此刻只需要承受和观察

提问:2、3岁的孩子嘴破了觉得自己要死了,妈妈怎么解释都无效结果妈媽和孩子都情绪失控,“疯了”然后两个人都“好”了,这个妈妈无法容纳孩子的焦虑所以情绪失控。如果母亲能容纳孩子的焦虑情緒孩子是否就可以整合?

赵丞智:生活中有很多无法耐受焦虑的人他们是靠“集体发疯”来缓解巨大焦虑的,团体是这样社会是这樣,家庭也是这样他们没有能力在言语表达层面和情感耐受层面上处理问题,最后就集体发疯母亲疯了,孩子疯了然后就都“好”叻,这个“好”是一个假象实际上事情并没有真正被处理,孩子对死亡的恐惧没有被处理只不过在现实层面上出现了比“嘴破”更大嘚恐惧——发疯,让事情过去了当两个人都“疯了”的时候,她们就会意识到两个人不去谈这件事情是好的然后他们就“好”了。在社会团体中也是这样的在无法处理社会巨大矛盾的时候,集体发疯比如文化大革命。

  孩子的“嘴破”本身确实不是大事母亲不擔心的确也是正常的。

  看起来似乎是孩子嘴破引发了恐惧但以温尼科特的理论,这种恐惧真的是因为“嘴破”引起的吗

  其实昰孩子发展到这个阶段,这个主题开始呈现生还是死,爱还是恨矛盾的两价性主题非常明显。

  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已经内置于怹的发展过程中,到了这个阶段就需要去处理这样的主题他嘴不破也会通过其他事情谈论这个主题,比如摔倒怕被摔死比如看到刀剑怕被打死,都可能引发这一主题只能说孩子在这个时候需要去应对这些主题,但是他一个人是应对不了的他需要环境,需要母亲帮助怹一起来应对

  可以看到,环境(母亲)是多么重要孩子需要一个能在这个主题上去帮助她处理的母亲,显然在问题中的母亲没有莋到因为母亲在这个主题上也是焦虑、恐惧的,所以孩子的这个主题就没有机会得到整合这是背后发生的事情,我们要学会用这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孩子嘴破了,引发了一个焦虑这个时候孩子把焦虑投射给母亲,想要让母亲去承受焦虑这个是经典精神分析的看法,或者说是从克莱因的投射性认同的角度去考虑

  但是如果从我们今天讲的主题,从人生旅程的角度去考虑可能这个孩子在更早期嘚时候养育环境出现了问题,有些原始情绪没有整合好母亲和婴儿还没有分离,婴儿跟母亲分不开有婴儿就有母亲,婴儿面对一个主題他需要有人帮他去整合这个主题。

  一般来说问题养育的情况有两种。

  一种母亲是非常的恐惧看见孩子嘴破了特别的恐惧,然后她会做一些过份的处理比如在她的态度、神态、情感上表现出恐惧或者是不知所措,或者是带着孩子到处看医生晚上睡觉时不斷地去查看孩子,过分的反应其实这个也不是婴儿和孩子需要的,这种恐惧会加大孩子对正常主题的恐惧这就会变成病理性的。

  還有一种母亲是漠视觉得不是这么回事,或者告诉孩子没什么事漠视不给予安慰,这类母亲背后其实也是恐惧的她其实是使用了一種防御,用隔离自己的情感来脱离开孩子嘴破的恐惧

  这两种母亲都让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慰、陪伴和照顾。正常的母亲会去体会囷理解孩子恐惧的情绪同时正常的母亲在这种恐惧面前是稳定的,是安定的是镇定的,这个时候就能帮助孩子来处理他现在面临的主題

  在上世纪40年代,就是二战结束的时候安娜·弗洛伊德她们做了一个研究,去对比那些在伦敦被德国人轰炸的时候带着孩子逃跑的毋亲,母亲们被分了两组一组就是很镇定的母亲,炸弹来了也不是不害怕,但她能保持镇定和情绪稳定一组是惊惶失措的母亲,后來他们发现后面一组的母亲们身边带的孩子在人格发展上是有差异的

母亲的情绪稳定性的作用

  不是嘴破的事,也不是炸弹的事是毋亲的事。

  母亲的情绪稳定性起主导作用这个时候母亲也不是一个道德性的选择,也不能过份去责备这个母亲因为她自己也是恐懼的,她小时候母亲所提供的供养也是不足的她的早年环境也是不够好的。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责备母亲而是去思考怎么为母亲提供帮助,让母亲的情绪得到支持和照顾一个焦虑的母亲被很好的照顾了,她也就能照顾到婴儿了所以我们在社会层面上,或者在我们嘚工作层面上还是有很多可以去做的事情。

父母们只是启动了一个发展过程

  如果婴儿不是一张白纸那么这个母亲到底做了什么?

  温尼科特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一对父母并不是像艺术家创造一幅油画或者陶艺家制出一件陶器那样制造了一个婴儿” 。这个描述跟峩们说的婴儿不是一张白纸是一回事婴儿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时候开始,他的命运就已经包含在自己的身体里了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潜在性存在了。

  “父母们只是启动了一个发展过程让这个婴儿出现了,让这个人出现了

  启动的结果是什么呢?

  “首先是在母亲的身体里面住上了一个房客之后这位客人会住到家庭里面一段时间!”

  “房客”这个词用的非常有意思,就是母亲嘚体内住了一位客人房客是什么人呢,房客是你要尊重的人房客有他自己的发展需求和旅程。

  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就会对一个生命产生敬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对生命的崇敬和敬畏之心,这个客人并不是一个我可以去左右的我可以去操纵和控制的這样一个人,而是他已经有一个内在的过程为了跟这个人有个关系,父母们需要观察我们需要知道客人想要的是什么

  同样的岼行在治疗中我们面对病人的时候,也需要用这样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不是一个会让人感觉困难的态度,你反而会有一些轻松你的压仂不会很大。前提是我们自己的情绪要足够稳定我们早年被照顾的过程足够好才行。

赵丞智:房客的意义还有另一层就是说人家是客囚,来到了你的子宫里、来到了你的臂弯里来到了你的怀抱中,来到了你的大腿上最后来到了你的家庭里,这些都是暂住一段时期的

  客人意味着他有着他既定的要完成的任务和旅程,他终将是要走掉的至于他要在你这里住多长时间,可能每个孩子不一样但最終他是要走开的,这是就房客的意义

  所以,你对待你的孩子应该像对待来你家做客的客人一样要去去尊重他,而不是去塑造他淛造他和改变他。如果一个旅馆总是想去制造去改变房客的话,就没人来住了

  所以父母们要意识到,孩子是要走的你要做的事凊就是把他照顾好,而且得按照房客的要求去照顾他而不是按照你的要求,你把他照顾好照顾到有一天需要你把他送走,离开这个家庭这个理念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很大的冲突。

  中国的大多数人认为孩子是我的私有财产鲁迅说过一句话,中国人的孩子是工具是用来给父母脸上增光的工具,是用来光宗耀祖的工具

  中国文化中很大的一个坏地方就是孩子是我们家私人的东西,所以我可鉯随便处置他改造他,我甚至可以把他溺死我可以打他,我可以弄他我把他弄成什么都行,因为他是我们家的一个工具这就有点佷邪恶了,这就不是很尊重孩子了

  还有就是说,你不能走你永远不能走出去,因为你是我们家的财产我们还靠你传宗接代呢,這是非常邪恶或是反人类的一种文化

  事实上所有的孩子,所有的人都是房客他们最终是要去走他们自己的旅程的,其实他们从受精的那一时刻他们内在已经固置了他们生命旅程的程序和他们的使命和他们的发展的任务,父母们得让他们去完成这些任务这才是真囸地爱孩子。

  所有精神障碍实际都是他们在这个发展和行使他们使命的过程中被环境阻碍了阻挡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既嘫孩子是个房客,我们能为他做些什么

  为他的健康做好准备,要提供他需要的东西首先父母得知道他需要什么,首先父母自己得荿熟和健康父母能提供的就是他们自己的人格成熟和健康。就像刚才的那个例子为什么说后来母女两个人一起“疯了”?这个时候孩孓需要的是什么

  需要的是整合他的怕死焦虑,极其强烈的恐惧而此时父母能给提供什么呢,父母自己必须是整合过的得是不害怕的,这个时候才能给他提供稳定的支持如果你是恐惧的父母,你会去防御这个时候你也没法给这个孩子提供成熟的自己。

  温尼科特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最后温尼科特写道,“如果他们成功地提供了婴儿之所需的供养那么这个婴儿的成熟过程就不会受到阻斷,而且成熟过程就会与婴儿邂逅相遇并且就会变成婴儿的一部分。”成熟过程与婴儿是邂逅相遇的婴儿一直在等,你只要把这个足夠好环境提供给他他们自然就邂逅相遇了,这个叫作“调谐”(tuning)

赵丞智:我们经常用一个词叫邂逅,这是一种命运这是一种缘分,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要有一种相遇邂逅的缘份这个缘份是通过调谐适应来达成的,是通过调谐来的

  那么平行到治疗中,为什么那个病人和那个被分析者就找到你了呢你们为什么就坐到这儿了呢?这是一种缘份我们邂逅相遇了,我们在温尼科特的点儿上邂逅這个机会和缘分是需要珍惜的。

  父亲和母亲也要珍惜与孩子的邂逅要看重它,要尊重它要重视它。所以任何一个病人来到了治疗室里其实都是值得被尊重和看重的,是值得被很好地招待和对待的

  谈温尼科特的文献,总感觉一种很沉重、很感动的感觉很震撼,这就是一种生命邂逅之后在生命意义上的一种沉重的使命感的东西。生命的意义就是在寻找这种相遇这种邂逅,这种值得去珍视囷珍惜的机遇这是一种重生和二次修复的机遇。这个主题很震撼推翻了我们几千年以来来的养育文化。

母亲为孩子提供环境外界支歭母亲

  这个时候需要母亲去珍视这个婴儿,母亲作为一个环境的提供者给如此值得珍惜的这样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尊严嘚人,是你在给他提供这个成熟环境

  温尼科特在写到这里的时候补充了一段,这段话写的也是有它的用意的是想说这样一件事,即这个时候母亲也是需要支持的温尼科特专门提到了这一点,这个时候母亲是需要支持的

  为什么会说这一点呢,因为他后面马上偠讲到母亲要与这个婴儿进行一个原始性的认同最开始的时候,母亲给婴儿提供一个他需要的环境时这是需要母亲的原始性认同能力嘚,但是这个原始性认同对于母亲来讲是个巨大的挑战

  想象一下,一个小婴儿是什么样的状态他是极其无力和无助的,需要绝对依赖的状态

  什么样的母亲才敢让自己处在那样的状态中,母亲自己的情绪稳定性多大自我力量得多么强她才敢去退行到那种状态!

  如果这个环境的支持不够,母亲还有许多现实的因素需要去担心比如要想着怎样去赚钱去上班,在这种情况下母亲怎么敢退行呢她根本不敢退行或不能退行,退行到那种状态就相当于自己崩溃了

  当母亲退行到那种状态的时候,很多社会功能是失去的她是需要照顾的。所以温尼科特特别强调环境对母亲的支持很重要

  实际上,做母亲很不容易女人也很不容易,而且也很伟大作为男囚和丈夫,必须得去支持和照顾妻子得去给妻子提供一些好的东西,让她们衣食无忧环境安静,专心致志地养育婴儿

  而且女人剛生孩子的时候,自己的情绪也会很脆弱有时候很激动,她也会跟自己的老公报怨这不好那不好其实那个状态是她跟婴儿一起的状态,这种时候作为丈夫作为家庭的支持者得包容住这些情绪,并且要成为一堵墙为作为母亲的妻子挡住来自外界的干扰和刺激。

赵丞智:很多时候女人她为什么要去赚钱要去努力,要去获得社会地位其实她内心是恐惧的,她是不能信任她的丈夫的甚至她们生了孩子,她们想着赶紧去上班单位还有科长的位置,如果我再不去科长的位置就被别人占了,这是她的一种恐惧感这就是没有人去支持她。

  所以你会看到如果一个母亲,一个女人生了孩子那个孩子有一个要求,要求这个妈妈变成婴儿要求妈妈的心智变成婴儿,然後这个妈妈才能理解那个婴儿所以这个妈妈就要退行,退的头不梳脸不洗,床也不起中国那个坐月子是挺有意义的。

  母亲要降落到婴儿这个位置上她才能跟婴儿去发生原始性认同,她才能去理解这个婴儿是饿了还是尿了那么这个时候这个母亲就需要支持,她嘚有一个团队来支持她可是很多家庭无法提供这个团队,即便是有也是个团伙,人际之间互相猜疑互相竞争尊严,这样的团伙还不洳没有

  温尼科特在这篇文章中强调了“原初母性贯注”(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强调母亲的状态她退行跟婴儿在一起,去完成和实现对婴儿的抱持

  温尼科特说,“我想要给母亲所处的这种特殊状态起一个专用名字因为我认为它的重要性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母亲会从这種状态中恢复并且忘记它我把它称作:‘原初母性贯注’ ”

  “原初母性贯注”的时间是从怀孕的后期婴儿快出生还没出生、在孓宫里的时候开始,此时母亲跟孩子就有一些认同的感觉了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持续到出生之后的几周或几个月。最开始的时候最强烈然后几周之后到六个月绝对依赖期逐渐消退,逐渐消退非常的有意义

  正常情况下,母亲的“原初母性贯注”的消退跟婴儿的情绪荿长是非常精准的同步发生只要母亲不是防御的,母亲给婴儿提供的照顾或者对婴儿的认同就是最合适的没有任何人比母亲更清楚要給婴儿提供什么样的照顾。所以说在家里,作为有孩子的家庭母亲需要做的是去相信自己,然后其他人(团队)需要做的是给母亲提供支持而且提供的是母亲想要的支持

  环境需要做的是这件事给母亲提供这个就足够了,其他人不用去操心这个婴儿什么时候需偠喂养什么时候需要换尿布。母亲是有“原初母性贯注”在的这个是母亲能够做的事,其他人只需要做好支持母亲的事这在概念中昰很重要的。

提问有没有这种可能母亲既可以跟孩子同调,同时她还具备一定的理性跟外界的人打招呼或去接触她可以有两部分,這两部分有没有可能在一个女人身上同时存在

郝伟杰:母亲在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可能完全没有自己,披头散发全神贯注于她的婴儿,這就是最开始婴儿的需求从开始的点发展,母亲自己的东西就可能会逐渐多一点出来

  温尼科特在这篇文章中也提到,“在这个最早期的阶段中也还总有一些母亲是不能完全按照婴儿的需求来奉献她们自己,尽管这个极早阶段只在接近怀孕结束和婴儿出生后不久仅僅持续几个月的时间”在这个极早阶段之后,母亲逐渐地恢复她的生活或是说逐渐地重新有了她的“理智”

学员“怎么照顾孩子是需要有理智吧?只不过是说面对外界处理人情事故的理智和精力不一定能分散出来”

学员:“举个例子,生孩子前和婆婆不是一样的人但是能保持友好,但生孩子之后孩子有段时间晚上特别爱哭,我会抱起来哄我婆婆她也想去管这个孩子,但我当时就觉得她挡住了峩的路我一下子就把她推开了,推出去之后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但是我马上就不会想它了,我就继续去抱我的孩子这件事情在我婆婆那里她觉得我怎么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几个月之后我老公跟我说了这个事情我想起来的时候,我当时也觉得不对但是我马上又囙到我小孩身上,我是有理智的但是有一些情绪的时候我真的不会去管别人了。”

郝伟杰:对于人际关系很焦虑的母亲推了婆婆之后會担心跟婆婆关系会怎么样,如果是焦虑的母亲她就会去想跟婆婆关系怎么处,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婴儿了怀里的婴儿已经不见了。

  所以为什么再次强调这句话没有单独的婴儿这回事。母亲不在的时候由于焦虑而想着跟婆婆关系问题的时候,也就没有婴儿了婴兒做什么母亲已经看不见了。

赵丞智:你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可能你内心里是有一个恐惧的,你怕在生命的最早期失去理智你害怕,所以说我那会儿应该是有理智的其实我认为那个时候的女人怎么去无理智都是对的。

  本能是无理智的如果母亲照顾孩子是一种本能的话,那已经就脱离理智了问题在于你敢不敢处于无理智的状态,你敢不敢处在特别婴儿的状态中那种特别敏感的,特别抑郁的甚至是分裂的,特别对环境甚至是一种混沌的无感觉的状态下你还敢不敢处于那样的状态下?

  你显然是不敢的因为你马上就道歉,你还得维持跟妈妈的关系这个时候那个婴儿可能就不在了。

郝伟杰:而且推开婆婆真的是这个妈妈推的吗妈妈是替这个婴儿推开那個人的,是婴儿推的不是妈妈要推,是婴儿需要妈妈去推开周围的干扰这就是一种抱持。

赵丞智:我们会看到中国人的养育团队中婆嘙的重要性甚至是母亲的妈妈的重要性,丈夫的重要性婆婆、妈妈和丈夫能不能理解和允许婴儿的母亲处在一种非理性的状态中?很哆家庭是不能允许的那是因为害怕。好在这种状态只需要持续几个月的时间

郝伟杰:即使这种状态只有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但还是囿无法奉献的母亲还有些母亲是恐惧的,她不敢让自己处在这种无理智的状态

赵丞智:平行到治疗中,治疗师在治疗中敢不敢处在无仂的、软弱的、恐惧的那种非理性状态这是一样的。你敢不敢跟病人一起去经历这种恐惧感这种无力感和无助感。我们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过份强调有理智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自然现象。

  温尼科特这个时候又提出了“适应”这个术语这里也跟经典精神分析做叻一个对比。

  传统意义上的精神分析说我们去适应一个婴儿指的是满足他的本能。婴儿去找乳房母亲得把乳房提供给他,满足他嘚口欲或者我们叫口唇敏感期这样的一个愿望,这是一种本我的需求

  温尼科特讲的“适应”除了经典精神分析的含义之外,还包括满足自我-需求(ego-needs)这跟经典精神分析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因为有的时候你为了满足婴儿的自我-需求反而会挫折他的本我-需求

  比如说,一个婴儿发展到了unit(统一单元)的位置这个时候母亲的“原初母性贯注”到达了消退的终点,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婴儿嘚发展主题包含了一个新的内容,新的主题那就是去发展出一个单元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独立的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还有发展出内蔀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区分。

  这个时候的婴儿是需要母亲不那么及时去响应他的因为只有等这么一段时间,才能让他能够体验到这一點体验到乳房其实不是他创造出来的,好像外面有个人在给我这个东西

  从这个角度讲,这个时候满足的是他的自我-需要因为他嘚自我发展,就是内置于他DNA里面的东西是需要去完成这个主题的。而为了要完成这个主题就需要去恰当地挫折他的本能(本我-需求)。

  但是这种恰当地挫折不是母亲有意而为之,而是母亲的一个自然过程“原初母性贯注”到这个时候正好就消退到了恰到好处的狀态。母亲对婴儿也就没有那么敏感了没那么敏感正好就给了婴儿一个自我发展需要的时间和空间。

  这篇文章里还有一句话“婴兒需要的往往就是母亲能够提供的东西”,不多也不少母亲只要自然的去做,而不是按照育儿书去做你能提供的正好就是婴儿需要的。

  接下来文章中又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侵入”的概念。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对我们的治疗也非常有帮助,尤其对我们理解┅些早期病理的病人非常有帮助

  温尼科特举了一个巴林特的例子,这个例子也非常的恰当

  对婴儿的认同,也就是母亲的“原初母性贯注”对于婴儿来讲就像空气一样重要,在提供了充足空气的时候婴儿是意识不到的,但是没有空气或空气不足的时候婴儿昰能够马上意识到的。(赵老师:氧气充足的时候我们是意识不到有氧气的只有缺氧的时候才知道。)很有意思的是氧气太多了也不荇,呼吸纯氧会有刺痛感肺的负荷是很高的。

  温尼科特举了个例子说给婴儿准备洗澡水,母亲用自己的手肘去测量温度洗澡水鈈管是热还是凉,婴儿是不懂的他不知道热也不知道凉,但是他却知道温度合适不合适温度合适他洗澡就像呼吸空气一样,一点感觉嘟没有但是如果水冷或者过热,他感觉到的都是一种“侵入”

母亲(治疗师)不能侵入婴儿(病人)

  这种侵入会打断婴儿连续存在的状态,导致婴儿产生一种反应(reaction)婴儿针对侵入做一个反应的概念对我们治疗和理解一些早期病理的病人非常重要

  我们在跟有些病人笁作的时候会发现他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尤其是你跟他共情的时候经常听到治疗师抱怨,我在跟病人共情跟他说你现在感觉无力或鍺愤怒,对有些病人来说是有效的但是对有些病人没用,你跟他说这些他更加的焦虑,更加的生气

  发生了什么?根据刚才讲的侵入概念你跟他说这些事情,其实对他没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赵老师:氧气太多了)所以,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共情和解释共情是提供病人所需要的,就如养育是母亲提供婴儿所需要的

  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婴儿需要的是什么?不是要告诉他诸如說:水热了烫着你了;水冷了,凉着你了婴儿不需要这些,也听不懂这些他需要的是你把水温调合适。

  对于早期病理的病人也昰如此他在治疗中跟你说糟糕的感觉出来了,这个时候治疗师要想想刚才的治疗中发生了什么让这个病人如此焦虑,觉察清楚了然後去调整治疗师自己,调整自己在治疗中的干预措施

  这种情况不是指在治疗室工作很有效的时候,病人想到了一些东西要去完成整合,我们指的不是这个情况而是指治疗师在做了一些侵入性的干预时,病人做出了反应治疗师的侵入导致病人产生了一些防御性的反应,是治疗师让她感到难受了治疗师要有能力敏感地意识到这个问题

  这里说一个治疗片段

  病人抱怨说治疗师身子向后仰,这是不关心他的表现他觉得一个关心他的治疗师是愿意倾听他的,身体应该是前倾的

此时如果治疗师去分析他,这就是传统精神分析的做法

如果治疗师对病人说,你现在感觉到了我对你的不尊重不关心,这就是一种共情性解释你发现这个时候病人更加愤怒了。這也是经典精神分析的做法

  不是说所有的病人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一样,有些病人听了这种共情性解释后并不会愤怒还很受鼡,但是我们的这个病人却更加愤怒了如果病人更加愤怒了,那么治疗师就不能说这些话治疗师需要做什么呢?

  其实治疗师什么嘟不需要说治疗师只需要把身子前倾就可以了,前倾身子就是调节水(环境)的温度这就是温尼科特精神分析的做法。

  这里还有┅段治疗性对话(是一个治疗前期的来访者)

治疗师:“在你刚才说那句话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深深的愤怒我体验到了你的感受。”

治疗师马上问了病人一句话:“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

病人:“对于一般的人,不熟悉的人我也就不接触了。”

治疗师:“你对別人把情绪表达出来会怎样”

病人:“这个时候别人会说,你连这个都不会啊怎么连这个都不懂啊。”

治疗师:“如果你果真说出来會有什么样的结果”

病人:“我没试过,或许以前我试过但是我忘记了,记不清了”

治疗师:“这种情绪也许和你早年的经历有关,被你带到了现在的成年中”

病人:“我也知道和我早年有关,但是怎么解决呢早年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我妈就住在我楼下我接孩孓或她送孩子过来,她老问我吃不吃这个吃不吃那个,我如果说不想吃她就会生气。”

然后病人又说了很多......

  大家觉得在这个治疗對话里发生了什么

  治疗师对病人说“在你刚才跟我说那些话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强烈的愤怒我体验到了你的感受”,这时候病人沉默了治疗师的这句话是有效的。

  跟早期病理的病人工作你如果做了有效的工作其实是很“危险”的(当然这种危险是针对治疗洏言的),因为工作有效的时候往往是最难受的时候

  治疗师说的这句话风险在哪里呢?在病人感觉被理解的时候他就要退行了,這个时候他就交给你照顾了他就变成婴儿了,他需要你给他调水温所以这个时候病人就沉默了,沉默就是一个宁静的状态这个状态怹下一步会做什么谁也不知道,就相当于你的房客他要做什么谁也不知道

  这个时候治疗师应该做什么,治疗师能做的就是观察和怹在一起,这叫“在场”

赵丞智老师对案例的解释和评论

  这个时候病人需要沉默,治疗师的一句话也许把他带入了他生命的早年吔许把他带入了婴儿期,反正他脑子里发生的事情对于他来说是需要的

  可是这个时候治疗师面临的是一种不确定的无知状态,此时治疗师感到了焦虑于是治疗师马上就通过不断的提问,想把病人带出来那个状态最后那个病人就对治疗师说:“你和我妈一样,老问峩吃不吃这个吃不吃那个,而且还说了一句要是我说不吃,她会很生气”

  但是,治疗师这样做也没问题你需要知道的是你觉察到你在犯一个错,下一次就tuning(调谐)温尼科特治疗师难就难在这儿了,可以犯错也不要害怕犯错,关键的是你要知道犯错还要知噵调谐(水温)。

  我有一个亲身的经历我在被分析的时候,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我就不说话了,我就沉默了在我沉默之后我嘚治疗师就总问我,你在想什么呢你能不能跟我说说,你脑子里面想什么呢我就学会了。我经常在治疗中当病人沉默时,我就让他給我报告一下他在想什么

  后来我学习了温尼科特之后,我发现这是一个错误我的治疗师在用比较经典的方式给我治疗,当然对于峩来说是可以的我的人格位置稍微高一点,他一问我想什么我有一种被关心,被重视的感觉然后我就把我的东西表达出来。

  可昰我学会了这个问我的病人,我的病人是不领情的我的病人一开始沉默的时候,我就问他你在想什么,你能不能跟我说一说病人馬上就有一个很吃惊的表情和感觉。

  后来我发现这个时候是不能够问他的他需要那段沉默,需要那段宁静就像那个嘴上破了的那個孩子,需要妈妈在旁边很镇静的给予他一个机会和时间让他去自己来表达,去完成他对那个恐惧东西的整合

  所以你只有经历了溫尼科特的一些培训和训练之后,你才能理解这个东西否则经典精神分析就是这样的,你要鼓励病人充分的表达他的幻想他沉默的时候他有幻想的,让他充分表达他的幻想这个时候对俄期的病人是适合的,但对于前俄期和更早期的病人是不需要的我们在治疗上的理解已经很深刻了。

  治疗师都挺有能力的尤其是敏感性,治疗师对于病人情绪包括自己情绪的敏感性上都没问题(赵老师:聚集到這个圈里的人都是很敏感的人,所以他们来学精神分析之所以敏感,是因为他们早年一定受过创伤的比较健康的人是不来做这个行业,被养得很好的人不来做这个行业)

  治疗师给病人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都能做到,但是往往问题就出在创造了这个环境之后治疗師就会感到焦虑。因为安全环境一出来治疗师早年没有整合好的,早年的那些待整合的东西同时也就出来了(赵老师:治疗师训练的偅点是在于你要先去修复你内在的那些东西,也就是你要先去接受分析被分析之后当病人一旦把你带入那个位置的时候,你不是那么的恐惧然后你才能把病人带出来。)

  所以你要是做一个工作不那么深入的治疗师那也就不用承受这些东西了。但是学了这些,知噵了这些就等于自己选择了让自己难受。跟病人有效工作的时候恰恰就是最艰难的时候,治疗师就得承受这些真的很不容易。

养育過程与治疗室中病人的对应

  我们来看看这个温尼科特的图这个图就是刚才说到的养育过程。A和B是两个养育过程外圈代表母亲,内圈代表婴儿A2婴儿主动发起行为要求与母亲联接,A3母亲给予了回应这个过程是协调的,是适应的

  刚才举的案例中,病人通过自己嘚描述想要跟治疗师发生联接(A2)治疗师回应他说体验到了他强烈的愤怒(A3),这个过程是适应的很和谐。

  当病人沉默时意味著病人回到了他最初的自然状态(A1和B1),这个时候只需要母亲在场当治疗师主动问病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这个时候是B2状态婴儿沒有动,母亲伸出触角去触碰了婴儿婴儿会怎么做,婴儿会躲起来(B3)在治疗室中呈现的就是病人的防御。

  案例中病人的功能还昰挺高的还能象征化的说出一些东西,“母亲问自己吃不吃这个吃不吃那个”,给了治疗师一个修补的机会温尼科特的这个图在刚財的案例中很完整的展现了出来,这就是治疗的真实过程治疗有效的时候会发现整个过程很协调。

  在婴儿观察中也是这样的当一個养育很成熟的时候,整个画面的感觉非常协调很舒服,宁静而比较混乱的家庭,或焦虑的家庭婴儿养育过程就会感觉到混乱,不知所云焦虑等情绪被唤起。这是温尼科特的图给予我们的启示

  温尼科特还提到“持续存在”(going-on-being)这个概念,这个概念跟“原初母性贯注”一样的重要当母亲能够献身于婴儿的时候,献身于养育的时候婴儿是会处于going-on-being的状态的。

  这个时候任何的侵入比如外界嘚侵入或者母亲对婴儿适应的失败,这两个都称之为侵入外界侵入,比如邻居正在装修或外界有干扰出现还有一种侵入是母亲对婴儿嘚侵入,比如婴儿在独处的时候母亲突然去打断他,让婴儿吃奶或玩儿或者婴儿发起了互动,母亲没有回应或者适应失败这些都是侵入。

  所有这些侵入都会导致持续存在状态被打断打断的时候婴儿会产生一个反应(reaction),婴儿就会防御

  如果“对侵入做反应”变成了婴儿早期的一个固定模式的话,也就是说婴儿没办法抵挡母亲或母亲自身也是侵入的来源这种侵入一直存在,“对侵入做出反應”变成婴儿早期的一种模式的话就会严重干扰婴儿本身朝向整合倾向的发展,也就是说婴儿的成熟过程就没办法和婴儿相遇美丽的邂逅也就无法发生。

赵丞智:持续存在状态实际是婴儿在绝对依赖期的很重要的另外一个需求对绝对依赖期,经典精神分析认为本能的需求占了主导地位满足吃、喝、性这些本能的需求。

  温尼科特提出其实在绝对依赖期还有比本能需求更重要的需求,对生命来说这个需求叫自我-需求,而自我需求里面最典型的一个代表就是持续发展环境、妈妈要维持住婴儿的生命持续状态。

  如果维持住生命的持续状态那么发展就是良好的,如果持续状态维持不住状态被打断的话,那么这个生命或自我或者自体就发展不出来就不能成熟。婴儿跟成熟就不能相遇了

  婴儿跟成熟不能相遇包含很多意义,在这种说法之下我们能感受到婴儿有个东西一直在那,会让我們对那个东西敬畏那个东西一直想要被看见。

  还两个简单的案例早期病理的病人在治疗室中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当治疗师做┅些干预的时候病人会感觉到恐惧,对于有些病人比如功能稍高的病人,你可以跟他讨论但对于早期病理的病人,首先需要做的是調整自己不要让他的恐惧继续。

  靠治疗师自己的反移情这种类型的病人他在恐惧的时候,他的表情他的眼睛圆睁的样子会激起治疗师的一些东西,这时候你要是不防御的话是能体验到这些感受的,然后就会去调整

  我的一个病人在视频的时候说“你现在这個角度让我想起了我那个哥(那个哥对他不好并有性侵害)”,他描述的样子让我自然地就赶紧去调整一下坐姿,正对他所以不防御會知道怎么去做,防御就会去解释

  温尼科特也有一个案例也是这样,温尼科特抽烟一个女病人受不了,显得很恐惧说了一些恐懼的东西,女病人并没有提到温尼科特抽烟的事温尼科特很敏感,马上把烟掐了掐了以后他去观察,根据细节做了一个思考他认为抽烟对女病人来讲是有意义的,意味着温尼科特关注的重点不是她而是烟。

  这种关注或抱持的缺失是病人非常恐惧的病人觉得温胒科特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在关注她这恰好也是病人的早期养育者曾经反复做过的事情,养育者一直在关注她自己的需要 

赵丞智:这个时候经典精神分析就会做解释,会在言语层面上做诠释:我的抽烟让你想起了你的母亲不太关注你其实对这类病人来说,这種解释没有任何意义有意义的是把烟掐掉。

  治疗师作出什么样的干预是千变万化不一样的前提是你的诊断要是精准的,诊断她是┅个早期病理的状态而不是一个俄期的病人。在俄期就可以跟她解释我的抽烟是对我需要的满足,是不是让你想起了你的母亲没有呔关注你,病人对此解释是可以理解的而对早期病理这类病人,这种解释是没有用的

  接下来我们要谈谈绝对依赖阶段的尾声开始嘚任务,即开始整合矛盾两价性

  婴儿发展到了6个月,这个时候处于绝对依赖期的尾声这个时候是很多能力开始发展的起源点,因為此时婴儿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统一的单元(unit)从此刻起,原初母性贯注逐渐的消退婴儿开始面临下一个发展任务——从踢踹当中获嘚乐趣(get a kick out of kicking)。

  这个意思是说婴儿开始从他的愤怒,包括这种攻击欲当中获得一些积极的东西。这不是说母亲的适应失败了婴儿財出现了这个东西,而是婴儿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他需要他的攻击性和他的原欲的爱进行整合而这个过程与他感知到母亲是一个独立嘚人是同步发生的。

  他意识到母亲是一个独立的人之后婴儿会发现,他的爱有一个对象恨也有一个对象,可能恨的是这个母亲愛的也是这个母亲,这是婴儿这个阶段发展的主题

  这时候出现了对母亲的新要求:她的养育要逐渐小剂量的失败。

  这个时候的毋亲也开始重启自己的生活。母亲一般到这个时候她开始想要收拾自己了,开始打扮打扮、涂个口红扎个头发,重启她的生活

  这时婴儿需要母亲这样做,而且这时母亲对婴儿需求的敏感性也下降了可能婴儿本身对需求的要求也不是那么强烈了,婴儿饿的时候会先观察一下,先哼哼两声哼哼一段时间再哭,然后母亲再过去喂他就可以了。在哼哼的这段时间他可能会感觉到一种对母亲的憤怒,“你怎么这么坏呀你怎么不来喂养我呀,怎么还不来呀”这种东西是他需要的。

  一个焦虑的母亲会做什么呢她会想着说,“哎呀这个婴儿现在是不是该吃东西了,我得赶紧去看看他“比如说这时婴儿稍微一哼哼,她就会说”果然是需要吃了“,马上僦去喂他此时的这种满足对婴儿来说,其实是一种剥夺母亲满足的是婴儿对本能的需要,同时剥夺了他的自我-需求

  自我-需求(ego-needs)是指,母亲是这么让我恨的一个人同时也是这么让我爱的一个人,这是他想要去整合的一个人对母亲是又爱又恨。

  爱和恨整合恏了是一种什么现象呢社会上,比如男女之间谈恋爱女生一边打那个男生,一边说”我恨你恨你恨你“那个感觉你会发现,这个东覀非常让我们感觉舒服那两种情感,恨和爱是整合的。所以你找对象得挑这种人这个是早年被满足的比较好的。

  要是没有这样被满足的怎么办咣,一脚就给踹了对,恨的话就直接上脚了,关系就会变得非常糟糕所以母亲非常重要,要给婴儿这个机会自嘫情况下,母亲自然就会给因为母亲对婴儿的需求没那么敏感,所以母亲适应失败的过程其实是满足婴儿自我-需要的过程。这个时候婴儿的恨就开始整合了,以适应性失败来适应这个孩子是发展的一个主题

以适应性失败来适应婴儿

  “以适应性失败来适应婴儿”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是母亲要为婴儿提供的重要东西

  这时如果母亲不能失败,没有能力失败相当于她在去适应上失败的话,这个时候的婴儿会处于一种特殊的困难当中他会没有办法让他的恨和攻击性完成整合,因为他的攻击性是根植在婴儿的潜质和DNA里的這个时候就该出来。

  不管母亲是不是适应的失败这一部分都会出现,如果母亲不给他这个机会他的这一部分就处于一种没有出口、没有对象的困难当中,未来的模板就是我们刚才描述的例如一脚踹开,扇他男朋友耳光不让他的恨出来,他就无法完成这一部分的整合恨一个人就是恨他,无法去想到爱的也是他

  所以温尼科特也做了一个总结,他就说了一句话“所以,在绝对依赖阶段婴兒是无法觉知到母性供应的”。你照顾好了他反而感觉不到有你这个人的存在,所以不要期望孩子会感激你因为你做好了,他们不知噵这是理所当然的。

  平行到治疗中治疗师也不要期望病人会感激你,精神分析师从来不会期望病人会感激你因为你做对了,做恏了病人是不知道的。(赵老师:我的一个病人做了五年的治疗,在治疗结束的时候他告诉我,“我是看了一本书看好的”因为怹不知道治疗了的这件自然发生的事情。)

  所以治疗师没有成就感治疗师的工作是Terrible,意思不是糟糕的是另外一个意思,是这个东覀真的很困难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糟糕,这份工作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一份工作咨询师在做的事情,做对的情况下是困难的所以生命嘚真正意义好像不在于成就感,不在于这辈子做了多少事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命感。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为了要做某些事,最后你紦那个事做成了然而你把这个事做成功的过程是挺困难的,人活着就是这么回事

学员提问如果一个早期的病人说:“你不要记笔记叻,我感觉到不安全觉得你看不到我。”请教讲者如果是温尼科特的话,怎么做

赵丞智:温尼科特怎么做我不知道,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把那个本赶紧放到旁边,以一种非常关切的样子看他“哦,这样啊我不做了”。

  这其实是一种调节或调谐而经典精神分析怎么做呢?会提问:“我做笔记的这个事件让你想到了……?”

  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经典精神分析和温尼科特精神分析的区别两种处理都对,关键是经典精神分析对的是高功能的病人俄期的病人。换做早期病理的病人跟他说这些东西没用,他要的是赶紧调沝温甭废话,赶紧把水温调合适了

  赶紧把笔记本撂下,其实病人说这句话证明他跟治疗师是搭上的,连接上的所以他会跟你提这个要求,这个不但是一个挑战还是一个机会,你那个动作一出来病人马上会感觉,他是受到照顾的

  挑衅永远是跟机会相连嘚,病人对你的挑衅实际是给了你一个治疗的机会关键是你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你要想把握住这个机会就要理解病人的挑衅是在幹什么,他给你发了一个信号他那个信号不是说,你跟我解释解释的

学员提问是不是像那样的放下,会让病人少了一个适应性失败嘚机会

赵丞智:治疗师的诊断很重要,适应性失败应该是在相对依赖期更为重要的主题在绝对依赖期,母亲是要完全适应的适应不能失败。治病师的诊断很重要面前的病人他需要什么,如果他需要适应性失败治疗师就适应性失败。

学员诊断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呢

赵丞智:有,我们以后会谈其实我们也已经谈了好多。对于标准争取我们不要变成列表,标准我们就在这谈重点是我们之间嘚沟通。精神分析的诊断标准不像精神病学的诊断标准拉几条标准,我们精神分析的诊断标准不会拉条目的,是治疗师的理解、觉察囷感受不能拉条目。

  精神分析会描述一些婴儿的发展任务包括病人出现一些什么样的反应,尤其是在督导里看的会更清楚一些。这个时候治疗师结合一些自己的反移情,可能大概会有一些感觉比如像刚才描述的那些病人,有的病人比如他恐惧,在治疗里的表现眼睛圆睁,治疗师自己也会有种感觉所以说,如果我们训练比较多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有那根弦有一个敏感性,“哦他相對来说,可能会早期一些”这需要去训练,大家还要多多去训练

原标题:历史学家如何塑造自身形象

史家形象的自我塑造对黄仁宇自传和何炳棣自传的史学史解释

史家写自传应该属于他研究历史的职业生涯的一部分。阅读史家自传時更应倍加警惕,以免掉进史家精心设计的历史陷阱中通过对黄仁宇自传《黄河青山》和何炳棣自传《读史阅世六十年》的分析,将②人视作“生存性史家”和“职业性史家”两种类型的典范黄仁宇自传有智者风范,何炳棣自传有学者气质黄书展现出一种思考历史嘚观念路径,何书展示出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门径换言之,黄氏着眼于历史观何氏着重于方法论。黄书多见其思路心态的复杂微妙尐见其搜集材料的百般曲折。相反何书多着墨于网罗史料、穷尽甘苦的具体过程。

有职业的传记作家但没有职业的自传作者。一个人鈳以写作传记谋生但绝不可能以写自传为职业。有的自传是为了自我辩护有的自传是为了向人显耀。如果研究历史的前提是盖棺论定那么自传就没法写。因为只要活着盖棺定论就不可能。换言之盖棺定论是死后之事。这样一来生前没条件写自传,死后没机会写洎传

原则上,一个人只会死一次他只能写一部自传。这使得自传行为特别神圣和感人……当人开始写自己的生活时,他知道他将给此前的过去生活中一切说不定、拿不稳的东西赋予一种最终的形式和意义而且这个叙事一旦写成,就很难再写成别的样子了再也不可能用新鲜的、直接的眼光看过去了,别人只能通过已经写成的叙事来看他了因此这里有一种再也无法找回的童贞感和使用权。[①]

可见洎传本身就充满悖论,是一个悖论概念这就是说,自传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需要一种相应的特定写作方式。

一般情况下自传和回忆錄是一回事。许多人写的回忆录其实就是自传“在许多人看来,自传理所当然地属于回忆录”不过,二者的区别却不容忽视在回忆錄中,“作者给予当代事件、给予历史本身的比重经常要比作者个性的比重大得多因此称之为回忆录比称之为自传更为恰当。”勒热讷進一步指出

在回忆录中,作者表现得像是一个证人:他所特有的是他的个人视角,而话语的对象则大大超出了个人的范围它是个人所隶属的社会和历史团体的历史。除了一些斗胆把个人的历史等同于世界的历史的天才人物的情况外回忆录中不存在作者和被论述主体嘚同一。相反在自传中,话语的对象就是个人本身这不仅仅是一个私人材料和历史材料的比例问题。……我们不应当只看数量而要看到两部分中的哪一部分从属于另一部分,作者想写的是他个人的历史还是他的时代的历史[②]

勒热讷在《自传契约》中自传做过如下定義,“当某个人主要强调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是他的个性的历史时,我们把这个人用散文体写成的回顾性叙事称作自传”该定义包含三個方面的因素。(1)语言:叙事和散文体;(2)主题:个人生活和个人历史;(3)作者:一是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同一二是叙事的回顧性视角。[③]随后他又对这个定义稍作修改。“一个真实的人以其自身的生活为素材用散文体写成的回顾性叙事它强调的是他的个人苼活,尤其是他的个性的历史”它包含四个因素。(1)语言:叙事和散文体;(2)主题:个人生活和个性历史;(3)作者:作者和叙述鍺的同一;(4)叙述者:“叙述者和主人公的同一”以及“叙事的回顾性视角”[④]虽然作者和叙述者被区分为两个因素,但本质未变

勒热讷特别强调了自传对展示传主自我个性乃至人性的特殊作用。“自传以其完全的真实性展示了一切个性的塑造工作、一切个人经历其曆史并将其变为神话的方式”[⑤]从精神分析角度看,“自传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塑造个性的尝试而不是一种认识的尝试。它首先通过塑慥形象的行为然后通过回忆和叙事(而自传无意将这些回忆和叙事作为阐释的对象),为分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⑥]总之,“自传不僅仅是一种内心回忆占绝对优势的叙事它还意味着一种把这些回忆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一部作者个性历史的努力。”[⑦]

自传是按照一个主题来重新规划自己的一生也就是使自己的一生成为表现或实现这个主题的完整过程。“自传首先是一种趋于总结的回顾性和全面的叙倳”[⑧]在这个意义上,自传标志着作者重新活过并将永远如此活着的特殊努力。自传作者无不深信自己已经实现了自我价值但他仍嘫要通过自传再次确认这点,并希望这种自我确认得到历史承认本质上,这是一种重塑自我形象的努力“写自己的历史,就是试图塑慥自己这一意义要远远超过认识自己。自传不是要揭示一种历史的真实而是展现一种内心的真实:人们追求的是意义和统一性,而不昰资料和完整性”[⑨]其价值不在于客观认知,而在于内在体认“自传中令我们感兴趣的是一个人上了年纪后看待时光流逝和生活意义嘚角度。”[⑩]因为“自传不能只是由讲得很好的往事构成的一种愉快的叙事:它首先应试图表达一种生活的深刻的统一性,它应表达一種意义”[11]

(应该说,相对于其他职业研究历史似乎使历史学家获得了一种更强大的撰写自传的自觉意识和自省能力。史家写过他人的曆史自然知道如何写自己的历史。当然)(此句原文无)史家总是在写完别人的故事之后,再写自己的故事即把自己的故事放到最後来写。这种做法始于太史公“自序”“自序”中,太史公追叙了自己的族谱从上古五帝一直写到父亲司马谈。此外司马迁还详细描述了友人对自己写史的质疑,以及自己的辩解和纠结最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将“自序”安排在《史记》最后一篇即第一百三十篇。似乎暗示着史家总是最后写自己的人。只有写完别人的历史再写自己的历史才有价值。从未有过一个史家先写自传再写历史。自傳之于史家意味着盖棺论定他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他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番自我评估可见史家自传之于史家具有某种终结性。受箌司马迁的启发班固也如法炮制,将自己的家史放在《汉书》最后一卷

史家写自传应该属于他研究历史的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史家书寫自己历史和他撰写别人历史的心态肯定不同肯定更为谨慎,或顾虑更多或期望更高。历史学家在阅读文献时通常都很自觉地意识箌必须仔细辨析那些写出来的内容含义,并通过它去合理推断那些没有写出来的内容同时,历史学家还会试图深入到文献的呈现和隐瞒の间的缝隙中寻找和观察史料作者有意回避和掩盖的蛛丝马迹,并且据此缜密判断史料展现出来的内容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有无夸大囷粉饰。毫无疑问这种学术训练和职业习惯,使得历史学家撰写自传时肯定有着较之他人更为复杂和微妙的心态和考虑。他们更在乎洎我历史定位也更擅长塑造自我历史形象。他们都是不露声色地给自己树碑立传的高手他们尤其精通用貌似谦虚的口吻自我欣赏,或借他人之口自我赞美同时貌似公允地对对手顺手一击,或踩上一脚他们非常明白哪些经历能写,哪些经历不能写;哪些历史可浓墨重彩哪些历史需轻描淡写。这好比***作案时更懂得伪造现场,不留痕迹这样,阅读史家自传时更应倍加警惕,以免掉进史家精心設计的历史陷阱中

史学是反思,史家自传较之他的其他历史研究以及其他人的自传是否有更深更真的反思?或许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匼适。虽然从数量看史家自传既不比其他人自传多,也不比其他人自传少当然,普通人除外但不容否认的是,史家自传皆有一种自覺即如实写出自己如何成为一名史家,以及如何成为这样一位史家这种贯穿文本的自觉构成了史家自传的深刻主题。所有叙事、情景、细节、思绪皆是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和推进

对于惯于(刊文为“习惯于”)掩饰自己真情实感的历史学家来说,写自传不仅需要一种洎省能力更需要一种坦诚的勇气。如何写自己历史对所有有志于撰写自传的史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不可能简单按照自己研究历史的一般方式来写自己的历史。他不可能像写别人的历史那样来毫无心理障碍(刊文为“顾忌”)地写自己的历史[12]他必须克服一些东西,必须去掉一些东西必须掩盖一些东西。这暗示着史家自传可能比一般人自传具有更大的隐瞒和欺骗。[13]

事实上史家在研究历史的职业生涯中,早已熟知不一类足的种种隐恶虚美的作伪手法那么,这是否会使他在写自传时采用更加高明的造假手段呢史家自传洳***作案,识别真伪尤其困难因为***的反侦察能力总是高于常人。这样人们在读史家自传时,无疑要比读其他人自传以及史家寫的其他传记时,需要更加细心和敏锐

自传之于史家,是一种真正的写史这完全不同于他此前的历史研究。所有自信或自负的史家都會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来精心构制自传因为,自传是史家以职业方式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幅自画像也是一篇超大型的自撰式墓志铭,还昰史家最愿意被世人认可的一种自我叙事但本质上,自传并非史家自我历史的客观呈现而是史家自我叙事的主观建构。正是通过撰写洎传历史学家对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历史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14]

从后现代史学的角度看所有史家自傳首先都必须考虑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即将自己的历史讲成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记和自传都需要把一生写成故事。区别在于他人视角和洎我视角特别是当这个自我视角具有史家身份时,其自我定位和自我审视更显得慎重甚至犹疑不决这就好比,医生给自己看病理发匠给自己剃头。

尽管理论上说“历史学家的怀疑需要他摆脱全能叙述者的角色,以便强调一个特定的解释性论断的假设性质这种新的姿态或许坚持不了多久,因为它暗含着这样一种危险:整部作品是一个由推论构成的东西”[15]但实际上,史家自传恰恰是一种标准的全能敘述的史学文本因为史家写的是自己历史。他的职业身份使其叙述更具不容置疑的全能叙述者权威这里的逻辑是,有史家而后有史学有史学而后有历史。历史学家的历史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自传的换言之,历史学家通过自传向世人公开了自己的历史并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重新塑造了自己的历史形象。

三、黄仁宇自传和何炳棣自传:两种类型史家的代表性文本

本文尝试一种跨国界的或国际性的中國史学史研究并据此提出两个核心概念,即“生存性史家”和“职业性史家”通过对黄仁宇自传《黄河青山》和何炳棣自传《读史阅卋六十年》的分析,将二人视作两种类型史家的典范

所谓“跨国界的中国史学史”不是指西方人对中国历史的研究,而是指中国人到海外学习、研究历史、发表论著,并对国内史学界产生相当影响者不管他们是否加入外国籍(事实上,他们大多以中国史家自居)均鈳视作一种跨国界的中国史学史对象和范畴。[16]事实上“当代中国史学的变化已深刻改变了‘史学史学科’的传统定义。其议题之多样其关系之复杂,其脉络之曲折其影响之深远,不但远远超出了史学史学科的一般界限而且也超越了历史知识的普通边界,甚至跨越了現有的实际国界这使得如何写中国当代史学史具有了近乎不可能的自我否定性质。”[17]

至少从中国史学史看生存性史家和职业性史家两種类型的存在古已有之。只是无人据此界定和分类而已比如,司马迁和班固就是这两种类型史家的典型代表一般说来,职业性史家可學生存性史家不可学。[18]职业性史家在规则之内玩生存性史家和规则本身玩。所以生存性史家的观念往往具有某种超越性,甚而大都囿创造历史的野心一般说来,生存性史家更有行动能力和勇气更能产生直接的行动,对历史影响也更大最重要的是,生存性史家的囚生经历构成了其历史观的核心[19]

从认识论角度看,生存性史家一般是经验主义者职业性史家大体是史料主义者。[20]诚然职业性史家研究历史也是一种生活,生存性史家研究历史也是一种工作二者之别在于,前者离了史料没法谈论历史后者有无史料都能思考历史。即史料之于职业性史家是必要条件,之于生存性史家是充分条件

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存性史家和职业性史家的区别仅在于二者和史料的關系不同或二者对史料的态度不同。就其本质史料在生存性史家和职业性史家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前者在生活中学习历史和思考历史有无史书都不妨碍他们观察历史和理解历史。[21]后者则在文献中了解历史和研究历史他们离开材料就不知历史为何物。好像尼采说过有些人离开书本就没法思考。其实这些人撇开书本也在思考,只不过一思考就可笑[22]

无论何种类型史家,都不可能在中国大陆產生[23]学术层面上,黄何二人对中国的观察都具有远距离的特点美国社会背景,国际学术视野成为二人历史话语的显著特征。政治层媔上黄何二人在美国都未直接介入任何政治,但二人肯定皆有自己的政治判断和政治意识毫无疑问,二人的政治价值观都是经过各自嘚独立思考而形成的与具体的政治事变毫无瓜葛。同样无论政治环境,还是他们二人的政治态度对各自的历史思考和历史研究均未產生任何影响。[24]

黄仁宇自传有智者风范何炳棣自传有学者气质。黄仁宇早先当兵[25]后来治史。何炳棣年轻时一心求学晚年热衷政治。[26]黃何二氏皆有一种历史情结[27]不过,唯有黄仁宇才是真正的历史之子虽然人的一生都是历史,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自觉意识到这点就连曆史学家也未必个个都有此清醒意识。黄仁宇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终于把自己的一生都变成了历史,并时刻享受着这种化生命为历史、化历史为精神的独一无二的自由生活[28]何氏人生经历虽对其治学方向和方法有所影响,但对其历史观毫无影响其实何氏本人也谈不上囿自己的历史观。

黄书展现出一种思考历史的观念路径何书展示出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门径。换言之黄氏着眼于历史观,何氏着重于方法论黄书多见其思路心态的复杂微妙,少见其搜集材料的百般曲折相反,何书多着墨于网罗史料、穷尽甘苦的具体过程

黄仁宇有┅种随时随地将自己置于某种历史现场浮想联翩的能力。他说在密西根大学的远东图书馆,“我翻阅报纸时似乎看到1938年闷热夏天的长沙市内任意扩张的黑色屋顶。空间的转换已压缩了时间”[29]到欧洲旅游,

我独自在沙滩上徘徊不免沉思三十年前发生在这条河岸线的事。大雅茅斯(Great Yarmouth)、洛斯托夫得(Lowestoft)、依普斯维治(Ipswich)、菲力克斯托依(Felixtowe)、哈维治(Harwich)都是充满感情的地名都会让英国皇家空军军官和德国潜水艇指挥官心跳加快。他们为赴命运之约被派到这些水域来,执行猎人和被猎的任务有多少青春飞扬的年轻人满怀天真的希望,却被这块布满浮油和子弹的水域所粉碎!在宁静的8月清晨北海平静无辜,完全不像战士进行生死奋斗时所经历的残酷他们的回忆仍嘫生动鲜明。[30]

何炳棣却似乎有意识地避免这点即从不在任何历史场所随意发思古之幽情。“我旅游时一向极力避免发怀古之幽情;不过茬澳门访问富有晚明闽南风光的‘望厦村’时我却要坐在1843年美使顾盛(Caleb Cushing,1800—1879)坐过的石凳上签署《望厦条约》的石桌旁,拍一张照片鉯为多年讲授远东国际关系史的纪念”[31]

从文体角度看,《黄河青山》更精彩适于阅读,有一种文体之美[32]这种文体之美并非文笔或文采的文学美感,而是一种单纯朴素的文字之美黄仁宇对文字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叙述节奏控制的非常好从容不迫中使人欲罢不能。不斷地插入和倒叙像是在层峦叠嶂中费力寻找自己最初的来路一般。有趣的是这种叙述手法非但没有打乱或妨碍故事进展的整体推进,反而使故事脉络更为清晰流畅

文字的文学性并非坏事。只有缺乏文学才华并对历史毫无直觉感应能力的人才会对文字持有一种轻率的鈈信任态度,并对文字的文学性充满敌视毫无争议的是,黄仁宇确实比何炳棣更有文学才华其实,相对于黄仁宇何炳棣根本谈不上任何文学才能。[33]但这不等于说黄仁宇就有资格放纵自己的文学才能而削弱自己的历史叙事水准和历史分析能力。[34]

历史学家不能自由创造囚物把他们的生命小说化,以求故事精彩动人;也无法采取艺术家的美学角度;也不可能展现新闻人员的当场识见观察到历史成形的過程。但这并非说历史学家的生活就非得无聊不可他可以用延展或压缩的时间段落,来探讨过去的事件;他可以建立一个宏观的视野戓是以许多细节来描述单一事件;他可以理出一个独立事件,或是比较不同的事件;他可以依循他笔下主角和女主角的逻辑呼应他们的凊感,或是揭露并驳斥他们的立场;他可以称赞无名小卒推翻既定的主题。历史学家可以是工匠、技师或思想家[35]

或许可以说,黄仁宇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兼具工匠、技师和思想家特质的历史学家正因如此,他高超的文字叙述技巧恰恰使其拥有了一个展现其学术客观性的哽高平台[36]阅读《黄河青山》,其心态之平和叙述之平衡,令人印象深刻文字中似乎有一种高贵气质。一丝忧郁一份优雅。[37]

四、黄哬二氏对各自自传的不同定位和考量

黄仁宇自传的自觉意识在于通过写回忆录,赢得读者他认为,“回忆录的形式可以让我和一般读鍺对谈”[38]这对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乃至确立自己的学术地位无疑大有裨益。[39]为此他对自己回忆录的主题和类型做了明确定位。即嫃实展示自己创立大历史观的完整过程

我应该认真考虑写回忆录,不过不是一般定义的回忆录在美国,写回忆录的人包括前总统、前國务卿、四星上将、文人、男女演员或是黑手党头子和应召女郎我不属于任何一类。我的回忆录可能不情不愿是一个平民请求妻子允許牺牲一部分的隐私权,以赢取肯定不过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他的背景为了特定的历史史观。[40]

作为美籍华人史家黄仁宇对自巳的特殊身份所带来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判断充满自觉意识。他自信地认为中美两国的生活经验使他能够对中国历史拥有比别人更为客观嘚立场和视角。

我想呈现的是站在美国立场的我在我六十一岁的生命中,绝大部分的时间可以平均分成中国和美国两部分我在中国住叻二十八年,在美国住了二十七年其中最后五年是以美国公民的身份。……我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训练来自中国但我对历史的了解,包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是住在美国数十年所发展出来的。我可以说如果我没有离开中国,就不会有今天这番认识如果我只在这个国家住了五年或十年,也不会有相同的了解……再加上文化差异,我如果要具备类似的反省力量其教育过程远比一般人的想像还要长。但峩反省分析的方法基本上和小说家没有太大的不同。我阅读的东西听过的对话,在中国见证的事件都只有在我迁居多年后才产生意義。由于离主体很远又有够长的时间来发展后见之明,终于可以轮到我说:“我懂了”[41]

某种意义上,中美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很可能僦是黄仁宇建构大历史观的有利条件

诚然,黄氏自传的意图之一就是自我辩护[42]具体说,就是为自己创立的大历史观辩护“在其后多姩,我继续扩展我的视野出版三篇文章和一本书,讨论明代的税赋制度和政府财政必须掌握仪式过程的意义、军事装备状况、当时政治思想家争辩议题,再加上充分接触明代社会史、科技和文学我才有把握来探讨明朝。”“上段记述或许可以帮我排除下列批评:说我嘚大历史概念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43]这种做法和何氏自传不同。因为何氏是成功打入西方学界的赢家其学术名号国际已有定评,自嘫无需过多自我辩护

或许潜意识中,何炳棣希望将自己回忆录写成一本成功者的自传[44]这使得他对撰写自传有着更高的自我期待和更大嘚学术野心。[45]这表现为两点首先,何炳棣要求自传无论在内容广博还是时间跨度上都要超过杨振宁的自传“十几年前接读杨振宁先生嘚《读书教学四十年》之后,我不由自主地就立下筹撰一部《读史阅世六十年》的心愿”他进一步解释说,

时光流逝转瞬间自童稚初聽《左传》故事至今已大大超过原估的60年了。只有从考取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1943年秋考1944年春夏之交发榜)起算,此书写撰的完成与出版茬年代上才符合整整一个花甲有鉴于“60”这个数目,无论在西方文化发源地两河流域还是在远古不断扩大的华夏文化圈内,都涵有非瑺丰富的意蕴我决计保留原拟的书名,不去计较年代上的出入了[46]

其次,何炳棣要求(刊文为”力求”)自传补充胡适等人所写的留学囙忆录中的明显空白

开头两章详述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工作的每个阶段,特别注重博士最后科目(英国史、西欧史)口试中长达两小时的問答这是因为这种一向被公认是博士候选人最“难”的一关,不仅最足反映知识承受的深广度而且是胡适以降几代人文社科留学生从未谈及的要目。其余诸篇章性质大致相同都在陈述教学、选校、攻治中国史上一系列重要课题的经过与成果。[47]

何炳棣将自传定义为“长篇学术回忆录”即凡与其学术有关者皆巨细不遗,网罗尽备[48]这使得他不愿在感情经历、家庭生活、心理活动方面花费太多笔墨。一般說来回忆录也算是自传,但和严格的自传相比还是有些差异。相较而言何书更像回忆录。因为何书在结构上有意设置了颇多的人物囙忆和描述即“师友丛忆”和“专忆”。比如“‘专忆1’即志在供给一个个案,”重心是分析“何氏一族在20世纪前半的实际运作”[49]這些人物虽然都和何氏有关,构成了何氏不同生活阶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何书将其列为单独的一部分来写,性质便有所不同因为,这些专门章节具有独立价值放在书中只是为了进一步延伸和细化人们对该人物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放在其他地方也不影响和损害对該人物的叙述和评价。就是说这些专门章节中的叙述对象已非自传作者本人,而是作者认为对自己重要的人物[50]某种意义上,这些写作方式已多少偏离了自传的叙事线索而表现出一种有意识地扩张背景、增加内容、保存史料的撰写意图。[51]比如为了更好地保存史料,书Φ有几章正文之后附加“专忆”本章末所附“专忆1”主要是谈有关堂兄何炳松和堂侄何德奎的事迹,因为他两位是20世纪前半何氏全族中嘚最成功的人物“专忆1”中有关何炳松的部分包括业经刊印在暨南大学所编《何炳松纪念文集》中“堂弟记忆中的何炳松”一文;有关哬德奎的部分全是我专撰的。“专忆1”与本章正文有不少处是交织互补的;内中还有我对何氏家族运作的分析作为一个个案,我希望“專忆1”对研究近现代中国家族制度演变的中外学人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2]

何炳棣对自己回忆录的期待显然不仅是一本个人自传,而希望能荿为某种意义上的时代传记所谓“‘读史’既与‘阅世’并列,原则上两部分的分量应该相应”[53]这体现了他史家身份的自觉性,即为時代立传至少能给时代保留或提供一份特殊的证据。[54]或因如此何氏自传的“写作不得不时断时续,所以书中各章的形式和组织未能一律”[55]

这使得虽然黄何二书皆为著作,但何书更具学术研究性质即何氏非常自觉地将自己历史当一般历史研究。“本书主旨是把本人一苼在国内、在海外,每一阶段的学思历程都原原本本、坦诚无忌、不亢不卑地忆述出来而且还不时作些严肃的自我检讨。我相信唯囿如此做法,此书才可望成为学术史及教育史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的著作”[56]某种意义上,何氏似乎想把自己回忆录写成一部个人题材或鉯自我为中心的中国现代学术史甚至不乏某种方法论的考量。[57]这表现为第一,何书有意识地保存所谓一手材料[58]比如,以“附录”形式系统介绍某种考试制度;[59]不吝笔墨地列出博士论文的章节并详细介绍论文内容和史料价值。对何氏来说这种处处留心史料的意识已經深入骨髓,以致和友人聊吃都愿意记上一笔[60]第二,何书出于存史考量以致有时与己无关者也多有描述。比如西南联大部分。第三何书频频征引原始文献(比如日记、年谱、家谱、档案、书信等)和学术论著(比如期刊、专著)。第四何书以编年体为主,并不时附以“专忆”的传记体甚至,在专人专篇之外还有附记,以便叙述事件和制度可见其确有某种纪传体章法。[61]第五何氏自传不但在嶂节安排上颇有讲究,而且毫不介意地使用相当多的注释这些注释内容也颇为广泛。有的注明引文出处有的对正文作补充说明,有的對文中内容稍作引申有的引证史料佐证正文,有的解释历史典故第六,“作为一部学术回忆本书决不躲避学术上的重要争论。”[62]第七对自己经历中的重要史实详加考证,以作辨明[63]正因如此,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构成何氏期待的自我形象的一部分。[64]

我的目的不昰比较黄何二氏写的自传孰优孰劣即谁的自传更好,而是通过分析二人的自传展示出两种类型的史家的成长过程以及特点。换言之峩关心的不是黄何二人如何成为史家的客观过程,而是他们两人如何叙述自己如何成为史家的主观构想[65]这个关注焦点不在于还原,而在於呈现呈现的本质在于,它包含一种强烈的自我期待即,黄何二人要通过自传重构自己的历史使自己的历史呈现出一个自我认定的唍整面貌和真实形象。为此黄何二人都必须详细描述自己的历史背景和自己的活动范围。特别是何炳棣还要忍不住地扩大自己的叙事边堺[66]

从史学史角度看,评论史家除了才学识德之外还应有境界标准。所谓境界“有(理论)体系,有思想(批判)有(人性)观照,有(生命)体验必须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才算得上有学术境界”[67]据此,太史公“究天人之际”是境界不是史识,“通古今之变”才是史识班固差的主要是境界,而非史识虽然就史识而言,黄何二人似乎大同小异它体现在,第一黄何二人的历史研究皆重视淛度因素。黄仁宇重视官僚制度无差别的同质化对中国历史长期发展的全方位影响何炳棣对土地制度、科举制度乃至皇权专制皆有准确紦握。二人皆从制度入手解释中国历史特性二人的研究方法皆有制度性特点。第二黄何二位史家均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区别是黄仁宇的问题来自他对中国现状的亲身体验和实际观感,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何炳棣的问题主要来自西方学术脉络和语境具有明显的国际視野。换言之黄氏问题多源于从个体对他人的角度生命的历史直觉,何氏问题多源自既定理论的方法自觉第三,无论黄氏还是何氏②人观察中国历史都能保持一种整体观,即将中国古代和现代视为一个历史整体予以分析(这自然得益于美国的自由学术体制)较之国內,这种视野和观念上的巨大优势显而易见至今,黄仁宇仍然是反思中国内战最深刻者他的一个独特观察是,中国现代史就像一个怪異的“三明治”上层是貌似现代的政府架构,下层是地道的传统社会中间则是空空洞洞的“无”。

就其本质黄何二氏之别在于境界高下。黄氏应该算是半路出家这使得他早年的从军经历一点一滴的全部消化在他此后的学术思考中。“我不但从军中重回社会重新训練自己进入新职业领域,而且还借着混合自身体验和所读的学术分析对当代中国进行彻底检验。”[68]半路出家看似动手晚但好处是丰富嘚人生经验能够自然转化成丰厚的历史感悟。在密西根大学黄仁宇开始形成一种自觉的历史意识。“我逐渐相信我的中国知识和经验應该透过历史来评估。”[69]所以黄仁宇的作品、文字、思想都浸透着浓厚的生活体验。

何氏留学黄氏流亡。貌同神异的生活际遇深刻塑慥了二人迥然相异的史家之路黄仁宇有目的但少计划,基本上是被生活推着一步步走上了历史学家之路对黄仁宇来说,某种意义上荿为史家是自己流亡生涯中的意外收获。[70]“经过数十年的时间历经长久的旅行、阅读和自我探索,终于造就今日的视野”[71]他自信有了“一览众山小”的历史眼界。“同一个地方观点不同,视野就不同全部加总,生命因而更有趣”[72]何炳棣则是一个目的性和计划性都佷强的人。他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照此目标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当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时他也就成了自己期待的历史学家。上大学时何炳棣就开始捉摸如何打进国际一流学术刊物、跻身国际史学圈子、成为世界知名的历史学家。他这个追求终生未变他此后到了美国,一直都主张要做“一等一”的历史大题目无论写什么文章,不管社会史、经济史还是思想史,他都告诫自己绝不莋“二等”历史文章相对何炳棣的志向高远和学术早熟,黄仁宇就显得过于迟钝甚至平庸。[73]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型当然,何炳棣绝非小器只是相对黄仁宇之大,格局略小而已尽管比喻不类,但我还是愿意将黄何比作马班

对黄仁宇来说,成为历史学家是一个人生意外“我如果宣称自己天生注定成为当代中国史学家,未免太过狂妄自大”[74]因为他对历史学充满敬畏。“对我来说历史学不只是行業与技艺而已。或者换一种略微不同的说法,我开始接触这一行业与技艺是因为动荡不安的生活造成心灵苦恼。”[75]为了解决心灵困惑黄氏找到了历史学。可见史学之于黄氏具有心灵寄托的含义。冥冥之中这就是命运。它始于密西根大学的安亚堡“由于命运的安排,在我到安亚堡之前思考的过程已开始在我身上启动。许多矛盾在眼前开展我必须从历史里找原因。”[76]密西根大学由此成为一个华囚史家诞生的摇篮“回顾过去,如果要利用我的背景作为史学家的准备条件我不可能找到一个比密西根大学更好的地方。”[77]

其实创建大历史观也是一种意外。至少不在黄仁宇的人生规划中“我开启这段生命时,不过是想寻求舒适和隐私并无更大的野心。问题在于在过程中我逐渐卷入比生命更宽广的历史。到最后我避免放肆时,就显得很不诚实;我压制自己的反对意见时就显得很虚伪。”[78]这時黄仁宇终于确立了自己身为历史学家的自信和抱负。黄氏坦承“我从来不清楚自己何时踏上史学的不归路,只有透过回想这段盘旋渐进的过程才变得明晰。”[79]对命运的咀嚼使黄仁宇超出个人际遇而得以观照时代风云,进而洞见历史玄机一个生存性史家的天才灵感正源于对命运的感恩和沉思。

理解自己的生活经验将其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由此敲开了历史学的大门创立出独特的大历史观。“虽然我的书理论上是通史但和当前时事密切相关。情势使然不得不如此。”[80]黄仁宇的历史学家之路本质上就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絀发,加以思想提炼形成某种历史直觉。

原载《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注释从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