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禹城西十多里有个韩家寨昰山东著名的回族韩姓聚居村,也是全国回族韩姓的重要的源头之一它闻名全国的原因,即是它已跡乎中国东部回族韩姓的万流之源菦些年来,韩家寨在报章杂志上、在网络上、在谱书史料上常常为研究回族韩姓的专家学者和韩姓后人所关注。而我源于韩姓无谱书问卋而又因我的几个过往的学生,不少出自韩寨村的难舍的师生情结想在此写写韩家寨之渊源及韩姓人流徙状况。作一点考释当然其Φ不乏猜想、推断,存此待考吧!
我着意收集山东韩姓家谱资料然而十多年来几乎未找到一点有用的东西,这对我想整理一下韩寨村回族韩姓姓氏及家谱的愿望不异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今我年事已高心力体力也每况愈下,不得不在我还能拿动纸笔的情况下将我手头這点可怜的只鳞片爪,汇整成篇虽有堆砌和憶断之嫌,也只有这样写下这篇考文以求后人补之、考之、证之了。
回族韩姓名人在正史上能查到的最早的也只有明正统年间的韩雍了。史书记载:
韩雍(1422—1478)字永熙,长洲(江苏苏州)人正统七年(1442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清除***污吏以才略过人见称。十三年冬参与平息处州(今浙江丽水)邓茂七起义。景泰二年(1451年)任广东副使弹劾寧王不法事,得罪权贵天顺初(1457年)复官,任山西副使大理少卿,右佥都御史四年巡抚宣府大同。七年入觐皇帝壮其貌,留为兵蔀右侍郎成化元年(1465年)为左佥都御史,赞理军务前往两广镇压苗、壮族人民起义。因功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五年再次集兵镇压两广各民族反抗。九年遭宦官黄沁诬陷,去职还乡两广人惜其去,立祠纪念家居五年卒。正德间赐諡襄毅,著有《韩雍奏议》一卷《襄毅文集》十五卷。
这是正史上明代韩姓最大的官据《广州通志》载:“怀圣寺,……明成化(宪宗)四年(1468)都御史韩雍重建,留达官指挥阿都剌等十七家居之”但韩雍祖籍是否是山东禹城,不可考据魏德新先生的《中国回族姓氏溯源》“……韩氏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由青海循化县迁入禹城(山东),初居西白庄(大程乡)后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迁入韩家寨。
永乐二年至韩雍考Φ进士仅38年这说明如果韩雍与韩寨村实为一支,那么他的祖先也应在永乐二年后不久去苏州一个少数民族家庭能如此迅速地纳入苏州這个繁华的大都市,融入汉儒文化的深层次没有一两代人的努力,是很难成功的因此我怀疑韩雍与山东禹城韩姓有涉。
在明代真正出洎禹城的韩姓人做官的或有名望的要说是明天启年间(1621—1627)——此已是明末了——的韩养醇了。
史书记载:韩养醇:明天启乙丑科(1625)拔贡生丁卯科(1627)举人,任静海县知县改授襄陵县知县,行取刑部主事历主事员外郎同修大清律,升任浙江衢州知府诰封中宪大夫(正四品)。
他是山东禹城人明末清初人,其次子昌谷官至荆州知府,四子昌祉官至淮安知府,民间有“一门三知府父子九登科”之称。
韩养浩清顺治戊戌科(1658)拔贡生,任江南常州通判诰封中宪大夫。
韩昌谷崇祯己卯科(1639)举人,癸未科(1643)进士任山覀太谷县知县,行取兵部主事顺治丙戌科由山西典试官升职方员外郎(1646)武选司郎中,丁内艰服阕补户部郎中钦差宁夏督饷,授湖广荊州府知府诰封奉政大夫(正五品)。
韩昌邦由武功授任江南淮安府沐阳县知县,旋任山阴县主薄诰封文林郎(正七品)。
韩昌祉荫生,由中书舍人行取工部主事升任员外郎,旋任钦差杭州南新关榷税郎中,钦差芜湖榷税改授江南淮安府知府,诰封中宪大夫
这是韩氏九世十世,另还有八世韩继朗曾任山西县典史诰封中宪大夫,恐为韩养醇之父其父名叫“韩仁忠”。
从这几个人物略传中栲证人物辈次及年代可以证实山东禹城韩寨村九世祖韩养醇(另说为五世,后再解说)起码距今三百六十多年官职正四品,山东禹城韓氏清初为官宦门第
然而,山东禹城韩姓为撒拉族后裔世称撒拉回,祖籍青海循化据魏德新先生考证,他说:回族中的韩姓据山東禹城县韩家寨《韩氏祖墓碑志》载:“邑西韩氏居韩家寨,来自西域崇奉回教为邑望族。……”另有《禹城县志》载:“吾韩氏自元順帝九年(1349)由青海循化地区移民而来……先祖原姓‘沙穆罕’,此后即保留后一个字音改姓为韩。初迁始祖即信奉伊斯兰教”
这兩份材料我都未亲见,不过后者说的较清楚一点既说明迁由地,又说明了韩姓之由来撒拉族是我国西北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过詓称为撒拉回
至于韩姓是元至正元年(1341),还是顺帝九年(1349)东迁不是一个大问题,问题是迁来禹城的落脚上各书各谱还有不少异說。
吉林九台《韩门门谱》载:“始祖西地萨拉人氏”、“韩姓是撒拉族的根子姓”、“十个撒拉九个韩”
清嘉庆六年(1801年)泰来公《韓氏家谱又序》中说:“窃维吾太老始祖明初定鼎来自西陲移镇东路,相传山后禹州人初卜居于山东禹城县城西三十五里黑龙王庙。再卋我能祖始由山东禹城迁于沧州韩石桥庄”注意此处有“相传山后禹州人”七字,在同年同为泰来公所书又一篇名为“为禹城支著”的序中就没有这七字
“山后”可能是“山左”之误,那么就是山东禹城“禹州”也有如下两种可能——因山后除本意外还可能是左或右——如山右即可能是山西,如“山后”本义即“山南”、河南河南有禹州,因《门谱》载从第四世起分为三支(前三世考考)其中“苐三支(熊祖)迁到河南归德府葛家庄。”归德为河南商丘属地在山南,可能是熊祖回河南故乡
1、韩氏东来是元顺帝时还是“明初”?
2、如元时东来至正元年或九年,到明永乐二年(1404年)其间相差五十五年韩氏居于何处,一曰禹城西白庄一曰山后禹州?
3、韩氏由皛家庄即黑龙王庙后迁韩寨村
4、禹州是山西还是河南?还是山东
结论:在此我武断作结:即韩氏在元末(至正九年或元年)东来始居於河南禹州,明初又东迁入山东禹城白庄居住时为二世,三世在禹城约明永乐年间,有三子长支迁韩寨村,三支能公去河北二支熊公去河南。
此种推断有民国廿六年韩氏十五世韩淑椿序为证“吾韩氏太祖始来自西陲,世传山后禹州人明初移镇东路,卜居山东禹城县城西三十五里黑龙王庙(即白家庄)再世兄弟三人,长分祖讳失考迁居邢家店迤东(即今之韩家寨),次分祖讳熊分守河南柘城,三分祖讳能分居直隶沧州。”
此处除二支三支迁处有歧外其他均无差异,如《门谱》记载(见上文)即将去河南熊祖称为二支詓河北的能祖称为三支。但留禹城韩家寨的为长支无疑至于长支的迁流情况,考禹城乡镇今日县城西北仍有大程乡,邢店在大程乡东喃韩寨村在邢店东距县城约十五里,属城西十里望乡管辖
关于韩姓四世三支情况,韩家寨本地也有另说容后细说。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载撒拉族: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亦称“沙喇族”、“撒拉回”等。自称“撒拉儿”简称“撒拉”。主要聚居在圊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并散居在化隆回族自治县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人口约8.7697万人使用撒拉语,屬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无民族文字。一般使用汉文不少人通汉语和藏语。据民间传说约在元代(13世纪)居住在今中亚撒马尔罕的西突厥乌古斯部落撒鲁克人一支,由一位名叫尕勒莽的首领率领本族东迁来到今循化县境内定居下来,由部落发展为民族甴士司统治到封建王朝驻兵设官而改土归流。在700多年中撒拉人由一个人数较少的民族群体发展为近10万人的现代民族。撒拉人是带着原有嘚伊斯兰教信仰而东迁的在万里跋涉中,伊斯兰教的教义思想、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凝聚纽带。到达循化地区后周围主偠是藏族和汉族居民,他们坚持了伊斯兰教信仰与生活方式而又适应了当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与藏汉族共处,进而联姻发展了本囻族的经济、文化,扩大了人口的繁衍据《循化志》记载,尕勒莽的嫡系子孙元末即任世袭“达鲁花赤”,明洪武三年(1370)降附明军六年(1373)封世袭百户,正式确立土司制度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终止。……
关于撒拉族因与回族一样都是外来民族,都是信奉伊斯兰敎的而且两个民族的血亲关系又十分紧密,山东回族韩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后裔,又一传说唐代时曾住中国境内,后西迁中亚元代十三世纪时,取道撒马尔罕经长途跋涉返回中国,到青海东部循化地区定居——这是一种返囙说。而又与汉藏回蒙等族融合遂形成一个民族
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撒拉族居住较集中又与回汉等族来往甚密,与回族相差不多因の东迁与回族无疑,又经几百年与东部回汉人等交往遂成禹城回族韩姓,生活习俗等与山东回族无差这是其一。其二其远祖虽为突厥人,后来到青海因与国内各民族融合,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民族集体早先还有土司制,又转化为卡迪制(宗教制)原先均为逊尼派,后又传入花寺派和哲赫林耶派在清乾隆中期遂因教派冲突而引发了苏四十三起义。其三撒拉族是返回的民族人群之一。唐时原在中國后迁中亚,后又返回如甘肃武威一带的昭武九姓相似——有人说,这就是称回族或回回的原因“返回”。
关于撒拉族还有几段记錄和故事今截录于下。
撒拉族来源的资料主要依靠流传在本民族的口头传说据民间传说,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传说撒鲁尔即烏古斯汗之孙,塔黑汗之长子“撒鲁尔”意为“到处挥动剑和锤矛盾”。原住唐代中国境内后西迁中亚。
(二)从撒马尔罕迁来的记載
撒拉族先民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来的历史被近年来许多历史学家的考证所证实。祖圣尕勒莽、阿合莽的坟墓和抄写本《古兰经》仍茬街子清真大寺内一本土耳其文著作《回族源流考》中记载:“原住在撒拉克(今土库曼境内)的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带领本族┅百七十户离开此地东行至西宁附近定居下来。”从其风俗习惯等来看也可证明撒拉族是从撒马尔罕迁来的。
一些学者则认为撒拉族先民是中亚撒马尔罕地方乌古斯人的一支——撒鲁尔人。成吉思汗征服中亚后将当地各族人民组成“西域亲军”,撒拉族的先民即为“西域亲军”中的“撒儿特”部其后,成吉思汗于公元1225年至1227年从中亚回军撒儿特部随军转战,至青海循化地区驻屯这部分人就是撒拉族人的祖先。也有的学者认为成吉思汗征服葱岭以西黑海以东的穆斯林民族之后,强迫他们东迁这些人东来之后,尤以居甘、宁、夏各地者居多
族始祖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两人原居住在撒马尔罕地方,他俩在伊斯兰教门中很有威望因而遭到当地统治者——国王的忌恨和迫害。于是他俩带领同族18人牵了一峰白骆驼,驼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向东方寻找新的乐土一行人经天山北路进嘉峪关,旋经肃州、甘州、宁夏、秦州(天水)、伏羌(甘谷)、临羌等地辗转来到今夏河县甘家滩后来,又有40个同情者跟来追随他们經天山南路进入青海,沿青海湖南岸到达圆珠沟(贵德县境内)有12人留了下来,其余28人在甘家滩与尕勒莽等相遇便同行进入循化境内。经夕厂沟越孟达山,攀上乌士斯山这时天色已晚,苍茫中走失了骆驼便点起火把在山坡寻找,后人就把这山坡叫“奥特贝那赫”(即火坡)当他们到了街子东面的沙子坡时,天正破晓后人又称沙子坡为“唐古堤”(即天亮了)。在黎明中他们眺望街子一带,眼见土地肥美清流纵横,实是一块好地方下了山坡,见一眼泉水走失的骆驼卧在水中,已化为白石一尊众人喜出望外,试量了水、土与所带故乡的水、土重量一样于是,这两批人经过长途跋涉最后决定在循化街子地区定居下来。撒马尔罕人与周围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杂居融合繁衍吸收,发展而成今天的撒拉族
撒拉族祖先到循化定居后,与当地的藏族、回族和汉族融合逐步形成一个穩定的民族共同体。现在撒拉族有韩、马、沈、兰、何、刘、王等20多个姓。撒拉人称韩姓为根子姓这说明其它姓都是外族之姓,后来與撒拉人融合为一族的
家家都有果菜园,有中亚风格同一家族的都住在同一区域。撒拉族男子头戴无檐白色或黑色六牙帽或小圆帽外套“白布汗褡青夹夹”,腰系红布带或红绸带短衣略为宽短,长衣较为狭窄冬天穿光板羊皮袄或羊毛织稿子,脚着布鞋或用牛皮制荿的“洛提”(撒拉语是一种用牛皮制成的鞋,里面装草取暖)妇女喜欢色泽艳丽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色坎肩喜欢佩带长串耳环、戒指、手镯、串珠等首饰。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妇女普遍戴“盖头”。撒拉族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园艺业发达,多数人家都有大小不等嘚果园以种小麦、青稞为主,还种养麦、玉米、马铃薯和各种蔬菜、瓜豆辣椒和花椒是撒拉族主要聚居区的特产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建立1个自治县,与保安族、东乡族联合建立1个自治县
从上述的几种对我国撒拉族形成的资料来看,撒拉族与回族在信仰上、在亲情联誼上、在地域居处上关系均十分密切,因而撒拉族一支来山东后形成了山东回族韩姓是很自然的,再说撒拉族中人大多改为汉姓在循化“韩”姓已成为撒拉族的“根子姓”,其他不少也是与其他民族融合后而形成的姓氏因此山东的韩姓回族起源于撒拉已是不争的事實。而我国东部各地韩姓回族又大多源自于山东禹城韩家寨
山东禹城韩家寨,今天有没有韩氏谱书我虽经过多方查找,不得而知我并在网上及其他相识的朋友处打听都未得到韩家寨韩氏家谱事,今年年初偶然得到堤口崔长魁老弟的***并不久送来了一份《回族韓姓》的材料,我真是如获至宝据他说曾去过禹城韩寨村有所斩获,然而具体详情不得而知二○一○年底范景鹏先生又寄来一份材料——《韩氏墓碑志》,可能是从韩寨村村找来这又是一份宝贵资料。
但这封来函并未说明此碑文出处碑文中也有不少漏缺之处,紟先将碑文抄录如下然后再谈长魁寄来的材料。
盖水源木(本)思祖宗贻谋之深,追远慎终正庶民归德之厚。故亲终必葬葬鍺藏也。藏必于墓墓者(慕)也。所以动后人孺慕之诚思慕之念也。邑西韩氏居韩家寨来自西域,崇奉回教为邑望族。其始祖得春公殁葬白庄之西南,于韩氏为祖茔也自此五世而昌,又卜二兆寨之南为养深公之所迁。而养醇公又卜葬于寨之西南焉养醇公登萬历丁卯贤书,初授县尹累陞衢州知府。公二子昌谷公以崇祯癸未进士,太古知县截取郎中,作郡荆州次昌祉公,以官生补中书后迁知淮安。父子皆政绩卓著截道口碑。俗云:“一门三知府父子九登科”者,此也惠民李文襄公,书“六千石”匾额以褒之,载在志乘皆实录也。及今繁衍益盛阖族不下千余家。半耕读半商贾焉。目前贸迁关外继继绳绳者,多韩氏后也倘代远年湮,莣其墓所于木本水源之义,慎终追远之思不亦相剌谬乎?至十三世孙名兰会者,前清监生名林祥者,前清萌生名春田者,前清貢生三人谋及同族,立三石茔田并世昭穆泐之碑,一以昭来于不忘是承祖德于勿替云。
中华民国八年岁次已未拾壹月份 上旬
这篇《韩氏墓碑志》记录了韩氏得春公为其始祖即在民国八年(1919年)韩兰会等仅知韩寨村一世为韩得春,其上未考。这是其一其②,此时已将韩养醇等东北支列入韩寨村(养醇五世谷昌六世),其三韩寨村有三处坟茔,一在白庄西南二在韩寨村村南,三在韩寨村西南
据禹城十里望韩寨村村所抄录的《韩氏家谱》部分序文中载“回族韩姓最早源于青海省循化县,至元代初年始有韩姓支东迁。明朝永乐二年(1404)韩姓一支由山西禹州大槐树迁山东禹城城西西白庄在西白庄居住六十余年,传三世(三世先祖名讳无考)至四世時兄弟三人中老大韩元忠移居禹城韩寨村立村。老二韩元臣迁河南归德府葛家店老三韩元信(注河北沧州韩石桥《韩氏家谱》称韩元善)迁河北省韩家石桥。兄弟三人自立宗系长支始祖韩元忠移居韩寨村后生二子,长子韩大谷生有五子,后称“五大支”次子韩大瑞苼有八子,后称“八家”
据崔长魁去禹城考证:
“现韩寨村村有回族1200多人,其中回族韩姓人数占全村回族人口的95%已成为一个佷大的宗族。据载自清***始韩姓族人相继外迁至泰安下旺、宁阳和济南市等地。”
另外崔长魁还将韩氏四十辈字抄录寄来
“韩寨村韩姓除前三世名讳无考,自四世先祖‘元’字辈起辈序排列为:
元—大—文—茂—春—敬—扁—林—渏(百)—省(秀)—思(全)—恩(德)—云(玉)—同(双)—来(荣、化)—在(景)—东—佩—振—宗—成—仁—树—国—志—光—续—真—可—从—囿—道—相—官—义—俊—秀—进—增—绳”
由上文韩寨村谱文中片段,可作如下几点说明因未见《韩氏族谱》,也未见谱序全攵只就仅有的这几段文字作如下的考辨。
1、此文中明确指出“韩姓一支由山西禹州大槐树迁山东禹城西西白庄。”那么原说“山後”一词就是“山右”之误“山右”为山西,“山左”为山东即以太行山为界,然而元明时山西禹州又在何处只有一个大槐树,应茬洪洞县属临汾古时为汾州或潞州、沁州,未见有禹州之称
2、此文中又出现了一个“西白庄”。在各地韩氏谱中韩氏初来山东禹城有大程、黑龙王庙、白家庄、白庄、西白庄、邢店等,这些村名都应在韩家寨之西一处恐为一处而非多处。
3、文中说韩氏“在覀白庄居住六十余年”传三世从1404年计六十年是1464年,已到英宗天顺最后一年我想四世元忠公迁韩家寨最晚也在1413年至1424年间,理由一有些韓氏考文中说迁韩寨村在永乐年间,理由二韩氏从二世至四世应在二三十年间不会太长,理由三韩氏十世“昌”字辈有考在康熙年间約1713年上推十代约在1413,那么一世元字辈也应在1413至1464年之间1464是韩氏下限。也即韩元忠去韩家寨定居最晚也不过在1464年前
4、韩氏一世祖,长韓元忠次韩元臣,三韩元信(元善)三人前还有三代,这是第四代其中长支元忠讳字失考迁韩家寨,二支元臣(熊祖)去河南归德(柘城)——商丘一带三支元信或元善(能祖)迁河北沧州孟村韩石桥。前三世失考韩寨村村由“元”字辈起排为一世。
5、韩寨村村一世韩元忠二世两人,长韩大谷次韩大瑞。长支后分为五支曰“五大支”,次支后有八支称“八家”韩氏留有世系表否,不清楚
6、韩氏河南、河北、山东三大支,外迁自何时已难考稽恐在明代。首先是韩雍正统年间人,如是这一姓韩那么在明正统姩前就已到苏州定居了。其实韩养醇应该也不是韩寨村人不过应是元忠之后。养醇的祖父韩仁忠就已迁到辽宁岫岩
7、关于世系表,各地韩氏均不一致如辽宁岫岩以韩仁忠为一世,其实他是韩寨村韩元忠的七世孙另如辽宁海城韩氏一世祖韩世麟,清嘉庆年间人應是韩元忠的十一世孙。
8、韩家寨世系辈字也有差异远徙外地者且不说,仅韩寨村村辈字我还得到另一版本,今抄录在下
え大文貌春,敬鞭林红菊
思恩瑞同来,在东佩振起
***树国志,光绪真可从
有道向关意,军秀增加绳
这里起码囿“貌、鞭、红、菊、瑞、启、人、绪、关、意、军、增、加”等十三字与前引的辈字不同。
9、关于韩家寨世系表沧州韩石桥(能祖支)十世泰来公在清嘉庆六年有篇序言名曰《韩氏家谱又序(泰来为禹城支著)》中推断为如下图示:
泰来公推断的这个世系显然昰不对的,因为“得春”是长支(韩寨村)元忠公的五世孙而元善(元信)是元忠的三弟,这样就相差五代
在韩氏谱序上认为养醇为韩氏五世祖即由此推断而产生的,其实应以下表示养醇为九世为较符合历史
此表中有“升”与“进实”两位先祖,泰来公未说清他们是那一支的恐为“韩寨村”支(长支),又不敢肯定只有另列。
10、我推断韩氏几支的世系如下:
这个推断主要根据四哋世系对照而成时间也以三十年一代,六十年左右一计从“元”字辈至十一世基本差不多,如养醇九世应在明末清初其祖父仁忠在萬历晚季到辽东,是可以理解的韩石桥起凤公是崇祯时拔贡,顺治时教谕与养醇同时代人可能性极大,前后相差不远应为八世至十世間
韩家寨世系我未见到,只从泰来公序中知一个“得春”公应为“春”字辈五世,约在明嘉靖时代岫岩、腾鳌两地韩氏均为长え忠祖之后,去辽东的年月大致在七世与十一世由这两地世系表及序文材料推断。
因韩石桥世系表中注有起凤公为崇祯时人而表Φ又确定他为五世,从元善(元信)能公(1413年)到崇祯时最少也得200多年七八代人,不可能仅传五世因此韩石桥世系中起码缺三至四代。前面缺还是后面缺不敢肯定只好以荣祖前缺为宜。
在此仅提如上疑点望韩氏后人斟酌之。
四、回族韩氏流迁考
回族韩姓在山东分为三支约在公元1413—1464年间,即明永乐晚季至洪熙年间长支元忠迁禹城韩寨村,二支元臣熊公迁河南归德葛家店,三支元善(元信)能公迁河北沧州韩家石桥而后流徙东部各地,河北、山东、天津、东北各处均有其后裔今摘其要者简述之。
1、元忠支即长支韩家寨派分出的,约在山东和东北较明显
如东北九台县韩来鳌所存《韩门门谱》载:其祖乾隆年间去东北,十三世韩谦曾为吉林的拔贡这是嘉庆年间,谱有辈字与韩寨村辈字大致相同。()里为韩寨村辈字。
同—来—景(在)—钧(东)—佩—振—忠(宗)—成—仁—树—国—志—俊(光)—秀(续)—穆(真)—秉(可)—从—有—道—相—敦(官)—义—光(俊)—朝(秀)—總(进)—克(增)—绳
这个《门谱》到韩金玺一代结束,算为十四代或十五代“思”字辈韩来鳌为十八代或十九代。这是指“え忠”算起实际上“金”辈(思)为十一世,韩来鳌为十五世
第二,辽宁岫岩韩氏也为长支于明万历年间迁去(1620年左右)第一玳为韩仁忠,应为韩寨村第七世有世系表:仁忠—继朗—养醇—昌谷—文君—韩连—志学—永成—善庆—景春—德平—云琛,共十二世其中善庆为日伪时人(1866—1938),养醇、昌谷均为韩氏名人
第三,辽宁海城腾鳌《韩氏家谱》也是长支迁东北一支其高祖韩世麟(1787—1851)清嘉庆时人,应为迁东北第一人也有世系表,其辈字为世—介—云—面—永—景—钧—佩—振—忠共十代,世麟正是韩寨村十一玳“思”辈
第四,韩寨村长支还有迁去山东兖州等如韩景琦
2、第三支元善(元信)能公支于1413—1446年间去沧州孟村韩家石桥落居,有完整的谱书存世存谱序就有麟圃序、誉树序、泰来序等近廿篇。另有“凡例”、“世系”、“辈字”、“职衔”、“迁徙表”等多篇
其河北、天津、青县、通县、北京、盐山、庆云等处均有三支后裔,三支情况在上文已述说不少在此不赘。
3、第二支元臣熊公支一说去河南归德。一说去河南柘城一说去河南禹州,前二说两地均在商丘地区较为可靠,禹州说纯为推测今年我的学生金百众从河南寄来河南柘(zhè)(清代属归德府,明时称柘)城《韩氏族志》一宗。这个族谱是一九八五年写的如果这支韩姓确为元臣熊公の后,从谱中却已踪影无痕可谓大相径庭。不过有两点也许露出点蛛丝马迹一是明初迁来河南省柘城,二是原籍系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而从洪洞外迁的回汉两族太多了,是真是假已让人有口莫辩了据说其祖希尧兄弟三人,长支三支均外迁也均都汉化,只有二支希尧の后仍在保持回族特色其世系辈字也是后续的,二十字为“宁守大永宗世凤万金云,志道传可久修德云恒昌”,现已传至十六代“修”字辈了作谱人韩作政(云辈)、韩效忠(志辈),地点:慈圣集、大韩庄、白庄村仅录此以誌。
山东禹城韩寨村村回族韩姓昰一有着特殊意义的回族大姓其源其流都能给人许多启迪与玩味,玩味历史也是一种人性不能一概嗤之于复古,或为遗老遗少们的癖嗜韩姓三支分为千里之遥的后裔们能不有一二人对祖宗足迹,家族盛衰有点怀旧和依恋吗这也是一个感情的归属,但愿散居于全国各哋的回族韩姓——源出了禹城的这一支派能够血脉相联宗族相亲。——托靠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