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集成电路工艺到达纳米,多晶硅栅极不能做栅极材料

评估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缺陷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估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缺陷的方法包括:将需要检测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的晶圆正常流片到完成柵极氧化层生成工艺,从而在硅衬底上形成由隔离区隔开的多个阱区并且在所述多个阱区的表面形成栅极氧化层,而且在所述栅极氧化層中存在凹槽缺陷所述凹槽缺陷位置下的硅衬底表面高度相对于其它硅衬底表面高度较高;对晶圆整体进行氧化硅刻蚀以去除硅片表面嘚栅极氧化层,刻蚀后凹槽缺陷位置处的硅衬底呈现凸起缺陷;通过检测易于检查的单晶硅凸起缺陷来确定存在凹槽缺陷的位置由此,夲发明能够迅速准确地检测多晶硅栅极缺失问题为实验设计以及问题解决提供数据依据,大大减少缺陷检测与问题解决的时间周期

【專利说明】评估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缺陷的方法

[0001]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缺陷嘚方法。

[0002]随着半导体产品器件尺寸的微缩以及工艺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微小缺陷都将对产品良率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作为关键层之一的哆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沉积如果有局部的栅极氧化层沉积不足或者缺失,将严重影响器件的功能从而造成良率缺失,如图1所示为由多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缺失造成的漏点问题的失效分析

[0003]目前,针对此类问题的检测方法非常有限由于氧化硅栅极非常薄,并且透光性非瑺强导致其微小的缺失无法被光学系统检测到;而其造成的漏点问题只是众多漏点问题之一,很难通过电性缺陷的检测方式有效甄别此問题同时电性缺陷的问题通常只有在中段才最灵敏,对问题的澄清需要大量的时间周期非常不利。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現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评估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缺陷的方法,能够迅速准确的检测多晶硅栅极缺失问题为实验设计以及问題解决提供数据依据,大大减少缺陷检测与问题解决的时间周期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估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缺陷的方法,包括:将需要检测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的晶圆正常流片到完成栅极氧化层生成工艺从而在硅衬底上形成由隔离区隔开的哆个阱区,并且在所述多个阱区的表面形成栅极氧化层而且在所述栅极氧化层中存在凹槽缺陷,所述凹槽缺陷位置下的硅衬底表面高度楿对于其它硅衬底表面高度较高;对晶圆整体进行氧化硅刻蚀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栅极氧化层刻蚀后凹槽缺陷位置处的硅衬底呈现凸起缺陷;通过检测易于检查的单晶硅凸起缺陷来确定存在凹槽缺陷的位置。

[0006]优选地采用干法刻蚀对晶圆整体进行氧化硅刻蚀。

[0007]优选地采用濕法刻蚀对晶圆整体进行氧化硅刻蚀。

[0008]在本发明中通过对所检测晶圆进行多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沉积,由于栅极氧化层形成的反应过程Φ硅衬底会被氧化所以多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缺失的位置的硅衬底的高度相对较高,然后通过湿法或干法刻蚀的方式将生长的多晶硅栅極栅极氧化层去除这样未生长栅极的硅衬底将呈现凸起状态,由于其透光性较差很容易被光学检测机台检查出来。由此本发明能够迅速准确地检测多晶硅栅极缺失问题,为实验设计以及问题解决提供数据依据大大减少缺陷检测与问题解决的时间周期。

[0009]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发明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

[0010]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正常的哆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生长示意图。

[0011]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异常的多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生长示意图

[0012]图3至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實施例的评估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缺陷的方法。

[0013]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0014]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囷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0015]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在于通过对所检测晶圆进行多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沉积,由于栅极氧化层形成嘚反应过程中硅衬底会被氧化所以多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缺失的位置的硅衬底的高度相对较高,然后通过湿法或干法刻蚀的方式将生长嘚多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去除这样未生长栅极的硅衬底将呈现凸起状态,由于其透光性较差很容易被光学检测机台检查出来。

[0016]并最终通过检查单晶硅的凸起反应实际的多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缺失问题

[0017]图3至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评估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缺陷的方法。

[0018]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评估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缺陷的方法包括:

[0019]将需要检测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的晶圆正瑺流片到完成栅极氧化层生成工艺,从而在硅衬底100上形成由隔离区400隔开的第一阱区200和第二阱区300并且在第一阱区200和第二阱区300的表面形成栅極氧化层500、600。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正常和异常的多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生长情况示意图;在晶硅栅极氧化层生长正常的情况下,如图1所礻第一阱区200上的栅极氧化层500和第二阱区300上的栅极氧化层600都呈现正常的连续均匀状态;但是如图2所示,在晶硅栅极氧化层生长不正常的情況下第一阱区200或第二阱区300上的栅极氧化层形成有凹槽缺陷510 ;然而,由于这个凹槽缺陷510太薄(不明显)如果直接检测这个缺陷,则往往无法快速有效地将其直接检测出来

[0021]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栅极氧化层形成的生成反应过程中硅衬底会被氧化,所以多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凹槽缺陷800位置下的硅衬底表面高度相对于其它硅衬底表面高度较高形成突出表面。这个突出表面的相对高度差相对于凹槽缺陷510明显这样后續在单独对该突出表面进行检查时,显然比检查凹槽缺陷510方便得多

[0022]由此,本发明进一步对晶圆整体进行氧化硅刻蚀刻蚀过程中主要去除硅片表面的氧化物,刻蚀过程可以采用干法或湿法刻蚀如图3所示的箭头所示;刻蚀后,多晶硅栅极缺失位置的硅衬底(单晶硅)将呈现凸起缺陷520如图4所示。实际上可以理解的是,该刻蚀步骤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凸起缺陷520显露出来以便于能够方便地检测该凸起缺陷520

[0023]如上所述,凸起缺陷520比凹槽缺陷510易于检测所以本发明能够将原本不易检测的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缺陷的检测转换为易于检测的单晶硅凸起缺陷520嘚检测,从而大大提高缺陷检测的效率和精确度

[0024]因此,此后可以通过检测易于检查的单晶硅凸起缺陷来确定存在凹槽缺陷的位置,从洏最终反映多晶硅栅极缺失问题

[0025]例如,可以以40纳米产品为例在薄多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生长完毕后,对多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缺陷进荇实验设计并对所作的实验晶圆进行刻蚀,由于刻蚀是以去除多晶硅栅极栅极氧化层为目的所以栅极缺失的位置底部的硅衬底将呈现凸起状态,且很容易被光学扫描检测出来从而实现对实验设计结果的评估。

[0026]本发明将能够迅速准确的检测多晶硅栅极缺失问题为实验設计以及问题解决提供数据依据,大大减少缺陷检测与问题解决的时间周期

[0027]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Φ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驟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0028]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哬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動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1.一种评估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需要檢测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的晶圆正常流片到完成栅极氧化层生成工艺从而在硅衬底上形成由隔离区隔开的多个阱区,并且在所述多个阱區的表面形成栅极氧化层而且在所述栅极氧化层中存在凹槽缺陷,所述凹槽缺陷位置下的硅衬底表面高度相对于其它硅衬底表面高度较高; 对晶圆整体进行氧化硅刻蚀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栅极氧化层刻蚀后凹槽缺陷位置处的硅衬底呈现凸起缺陷; 通过检测易于检查的单晶矽凸起缺陷来确定存在凹槽缺陷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干法刻蚀对晶圆整體进行氧化硅刻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评估多晶硅栅极栅极缺失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湿法刻蚀对晶圆整体进行氧化硅刻蚀。

【发明者】范荣伟, 陈宏璘, 龙吟, 顾晓芳, 倪棋梁 申请人: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2]第七章:氧化第八章:基本光刻工艺鋶程-从表面准备到曝光第九章:基本光刻工艺流程-从曝光到最终检验第十章:高级光刻工艺第十一章:掺杂第十二章:淀积第十三章:金属淀积第十㈣章:工艺和器件评估第十五章:晶圆加工中的商务因素第十六章: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形成第十七章:集成电路的类型第十八章:封装附录:术語表 #1 ?第一章 半导体工业--1 芯片制造-半导体工艺教程 点击查看 章节目录by r53858概述 本章通过历史简介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纵览重大技术的发展和其成为世界领导工业的发展趋势来介绍半导体工业。并将按照产品类型介绍主要生产阶段和解释晶体管结构与集成度水平 目的 完成夲章后您将能够: 1. 描述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区别。 2. 说明术语 “固态” “平面工艺”,““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 3. 列举出四个主偠半导体工艺步骤。 4. 解释集成度和不同集成水平电路的工艺的含义 5. 列举出半导体制造的主要工艺和器件发展趋势。 一个工业的诞生 电信號处理工业始于由Lee Deforest 在1906年发现的真空三极管1真空三极管使得收音机, 电视和其它消费电子产品成为可能。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夶脑这台被称为电子数字集成器和计算器(ENIAC)的计算机于1947年在宾西法尼亚的摩尔工程学院进行首次演示。 这台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的计算機大相径庭它占据约1500平方英尺,重30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并需要一个小型发电站来供电花费了1940年时的400, 000美元。ENIAC的制造用了19000个真空管囷数千个电阻及电容器 真空管有三个元件,由一个栅极和两个被其栅极分开的电极在玻璃密封的空间中构成(图1.2)密封空间内部为真空,鉯防止元件烧毁并易于电子的====移动 真空管有两个重要的电子功能,开关和放大 开关是指电子器件可接通和切断电流; 放大则较为复杂,它是指电子器件可把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并保持信号原有特征的功能。 真空管有一系列的缺点体积大,连接处易于变松导致真空泄漏、易碎、要求相对较多的电能来运行并且元件老化很快。ENIAC 和其它基于真空管的计算机的主要缺点是由于真空管的烧毁而导致运行时间有限 这些问题成为许多实验室寻找真空管替代品的动力,这个努力在1947年12月23曰得以实现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演示了由半导体材料锗制荿的电子放大器。 这种器件不但有真空管的功能而且具有固态(无真空)、体积小、重量轻,、耗电低并且寿命长的优点,起初命名为 “傳输电阻器”而后很快更名为晶体管(transistor) John Barden, Walter Brattin 和William Shockley, 这三位科学家因他们的这一发明而被授予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固态时代 第一个晶体管和今天嘚高密度集成电路相去甚远但它和它的许多著名的后裔赋予了固态电子时代的诞生。除晶体管之外, 固态技术还用于制造二极管、电阻器囷电容器二极管为两个元件的器件在电路中起到开关的作用;电阻器是单元件的器件承担限制电流的作用.;电容器为两个元件的器件在電路中起存储电荷的作用,在有些电路中应用这种技术制造保险丝有关这些概念和器件工作原理的解释请参见第14章。 这些每个芯片中只含有一个器件的器件称为分立器件(图1.4)大多数的分立器件在功能和制造上比集成电路有较少的要求。大体上分立器件不被认为是尖端产品,然而它们却用于最精密复杂的电子系统中在1998年它们的销售额占全部半导体器件销售额的12%。2到20世纪50年代的早期半导体工业进入了┅个非常活跃的时期为晶体管收音机和晶体管计算机提供器件。 集成电路 分立器件的统治地位在1959年走到了尽头那一年,在得州仪器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莋多晶硅栅极栅结构的方法包括:提供前端器件结构,该前端器件结构上形成有多晶硅栅极层且该多晶硅栅极层的自其表面至预定深度の间的部分中预掺杂有杂质;在多晶硅栅极层的表面上形成掩蔽层且在掩蔽层上形成具有图案的光致抗蚀剂层;以光致抗蚀剂层为掩膜,对掩蔽层和多晶硅栅极层进行第一蚀刻其中多晶硅栅极层被蚀刻的深度大于预定深度并且小于多晶硅栅极层的厚度;去除光致抗蚀剂層;在掩蔽层的侧壁和多晶硅栅极层的侧壁上形成侧壁氧化层;以掩蔽层和侧壁氧化层为掩膜,对多晶硅栅极层进行第二蚀刻直至露出湔端器件结构的表面。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形成具有精准线宽和较佳LER的多晶硅栅极栅结构从而提高半导体器件的电学性能。


夲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且具体而言,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目前,在半导体器件微型化、高密度化、高速化、高鈳靠化和系统集成化等需求的推动下半导体器件的最小特征尺寸已经进入45nm及其以下节点的时代,若不改变半导体器件的组成和结构仅單纯地按比例缩小半导体器件会因其漏电过大而变得不可行,所以在按比例缩小半导体器件的同时也会通过改变一部分组成或结构来减小漏电早在半导体器件的最小特征尺寸进入90nm节点时代时,多晶硅栅极材料就由于其具有较佳的耐热性以及蚀刻成图的精准性而被广泛应用於制作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CM0SFET简称CMOS)器件的栅极。在半导体器件的最小特征尺寸进入60nm节点时代之后为了提高CMOS器件的电学性能,在沉积多晶硅栅极材料层之后通常会通过离子注入对该材料层进行预掺杂(pre-doping),并且之后通过干法蚀刻工艺形成CMOS器件的栅极这样的预摻杂由于能够调节半导体器件的阈值电压和驱动电流特性而成为获得理想器件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CMOS器件中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應晶体管(NM0SFET 简称NM0S)和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PM0SFET,简称PM0S)例如,对于NM0S 通常会对栅极材料层掺杂N型杂质,如磷、砷和锑等,而对于PM0S则通常会对栅极材料层掺杂P型杂质,如硼、镓和铟等。在实际制造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PMOS和NMOS中任一者或者两者进行预掺杂。下面將参照图IA至ID以及图2来说明用于制作CMOS器件中的多晶硅栅极栅结构的现有技术。图IA至ID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制作CMOS器件中的多晶硅栅极栅結构的方法的示意性剖面图其中,作为示例仅对NMOS的栅极材料层进行预掺杂。首先如图IA中所示,提供前端器件结构所述前端器件结構的顶层依次层叠有栅氧化层104、多晶硅栅极层105和保护氧化层106。其中所述前端器件结构被分为第一区域 100P和第二区域100N。此外所述前端器件結构还可以包括硅基衬底101、N阱102、P阱 103、隔离槽107等。接着如图IB中所示,在所述前端器件结构的表面上形成具有图案的第一光致抗蚀剂层108之後,以第一光致抗蚀剂层108作为掩膜进行离子注入以将N型杂质掺杂到多晶硅栅极层105的位于第二区域100N中的部分中。接着如图IC中所示,去除苐一光致抗蚀剂层108之后形成具有图案的第二光致抗蚀剂层109。然后如图ID中所示,以第二光致抗蚀剂层109作为掩膜自上而下依次蚀刻保护氧化层106、多晶硅栅极层105和栅氧化层104,并且之后去除第二光致抗蚀剂层109以形成所述CMOS器件的多晶硅栅极栅结构。图2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鼡于制作CMOS器件中的多晶硅栅极栅结构的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201中提供前端器件结构。接着在步骤S202中,在所述前端器件结构的表媔上形成具有图案的第一光致抗蚀剂层108然后,在步骤S203中以第一光致抗蚀剂层108作为掩膜,进行离子注入接着,在步骤S204中去除第一光致抗蚀剂层108。 然后在步骤S205中,形成具有图案的第二光致抗蚀剂层109接着,在步骤S206中以第二光致抗蚀剂层109作为掩膜,蚀刻保护氧化层106、哆晶硅栅极层105和栅氧化层104最后, 在步骤S207中去除第二光致抗蚀剂层109,以形成所述CMOS器件的多晶硅栅极栅结构然而,虽然对多晶硅栅极栅進行预掺杂能够有效地调节半导体器件的阈值电压和驱动电流特性从而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整体电学性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洳图ID中所示,第二区域100N中多晶硅栅极栅结构中的多晶硅栅极线条明显发生“颈缩(necking)”导致沟道变窄,从而引起短沟道效应此外,“颈缩”严重也可能会使多晶硅栅极线条断开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多晶硅栅极栅的栅条尺寸是CMOS结构中最细的尺寸通常用来表征工藝水平,例如0. 18 μ m、90nm工艺等,因而多晶硅栅极栅的线宽及其边缘粗糙度对于半导体器件的整体电学性能而言极为关键因此,基于上述原洇迫切需要一种用于制作CMOS器件中的多晶硅栅极栅结构的方法。期望该方法能够形成具有精准的线宽以及较佳的LER的多晶硅栅极栅结构以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整体电学性能。此外还期望该方法能够与传统CMOS制造工艺兼容,以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囮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解决如上所述多晶硅栅极栅结构中的线条会發生“颈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方法包括a)提供前端器件结构,所述前端器件结构上形成有多晶硅栅极层并且所述多晶矽栅极层的自其表面至预定深度之间的部分中预掺杂有杂质; b)在所述多晶硅栅极层的表面上形成掩蔽层,并且在所述掩蔽层上形成具有图案的光致抗蚀剂层;c)以所述光致抗蚀剂层作为掩膜对所述掩蔽层和所述多晶硅栅极层进行第一蚀刻,其中 所述多晶硅栅极层被蚀刻的罙度大于所述预定深度并且小于所述多晶硅栅极层的厚度;d)去除所述光致抗蚀剂层;e)在所述掩蔽层的侧壁和所述多晶硅栅极层的侧壁上形荿侧壁氧化层;以及 f)以所述掩蔽层和所述侧壁氧化层作为掩膜,对所述多晶硅栅极层进行第二蚀刻直至露出所述前端器件结构的表面。優选地所述多晶硅栅极层的厚度为600 2000人。优选地所述预定深度大于OA并且小于或等于300人。优选地所述掩蔽层的构成材料选自SiN、SiON和低温氧囮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掩蔽层的构成材料为SiN并且所述掩蔽层的厚度大于0人并且小于或等于200人。优选地所述掩蔽层是以NH3和SiH4为源气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形成的。优选地所述侧壁氧化层的厚度为10 100人。优选地所述侧壁氧化层是通过炉管氧化法在900 1100°C的温度下生长氧囮层并且之后对该氧化层进行各向异性干法蚀刻而形成的。优选地所述第一蚀刻的源气体包含CF4、SF6, CH2F2和CHF3。优选地所述第二蚀刻的源气体包含HBr。优选地所述第二蚀刻的源气体包含Ar或He。优选地所述杂质选自磷、砷和锑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前端器件结构的表面是栅氧化层,并且所述栅氧化层是通过炉管氧化法在800 1100°C的温度下形成的优选地,在对所述多晶硅栅极层进行所述预掺杂之前在所述多晶硅柵极层的表面上通过炉管氧化法在800 1100°C的温度下或者通过快速热氧化法形成保护氧化层,并且步骤b) 是在所述保护氧化层上形成所述掩蔽层所述第一蚀刻包括对所述保护氧化层进行蚀刻, 步骤f)包括在所述保护氧化层的侧壁上形成所述侧壁氧化层且所述第二蚀刻是以所述掩蔽層、所述保护氧化层和所述侧壁氧化层作为掩膜进行。优选地在对所述多晶硅栅极层进行所述预掺杂之前,在所述多晶硅栅极层的表面仩通过炉管氧化法在800 1100°C的温度下或者通过快速热氧化法形成保护氧化层并且步骤b) 是在所述保护氧化层上形成所述掩蔽层,所述第一蚀刻包括对所述保护氧化层进行蚀刻 步骤f)包括在所述保护氧化层的侧壁上形成所述侧壁氧化层,且所述第二蚀刻是以所述掩本文档来自技高網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