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西游有没有月卡玩梦幻的 家族可以 我是学生 不要大的家族 二三十...

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 Sat, 4 Jun 2011 14:36:19 +0800 )
Description: ( Mon, 16 May 2011 01:32:51 +0800 )
Description:
( Sun, 15 May 2011 22:30:46 +0800 )
Description:
( Tue, 3 May 2011 23:32:44 +0800 )
Description: 这几天心情一直很复杂,想的特别多。其实我很想忍住不发牢骚,但是还是决定一吐为快。艺术节舞蹈比赛我们的节目拿了九点七八的好成绩,排在第一,排的第二名的选手是九点七七分,就在全部的成绩宣读完毕要设置奖项的时候,这位选手说他的舞蹈是原创的可以加分,教育局的文件的确实有这样的规定,但是他在报名的时候并未标注是否原创,在最后要设置奖项的时候突然这么一说,评委们就叫他拿什么资料看,看了一会,就决定给他加分,此期间,领导一直叫我回避。最后,我只听到原本就一个的一等奖变成了两个,理由是“总体水平很高”。我很吃惊,当时我都没有说什么,因为第二名的选手是我曾经教过的学生。事后,打***给某人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说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反正已经比完了,我想他的意思是,反正都是一等奖,非要这么较真干吗?我心里很不舒服,对于艺术节我们老师是用这么认真、努力的态度去对待,而你们作为组织者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的,这样公平吗? 送不送市里比赛,对于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如果不是为了学生,我才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给你打***。 社会就是这样的吧,是我太过较真,有着太多的所谓的原则,看开看开,这只不过是我的生活里极少的不协和音程 ,牢骚发完,到此为止! ( Fri, 29 Apr 2011 22:48:16 +0800 )
Description: 下午学生舞蹈比赛结束回到家,感觉好放松,好舒畅,呵呵!忙忙碌碌的两个月,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痛并快乐着,此时的我,好想哭。。。。。。回想起学生们排练时的场景,那一幕幕总是时不时的触动我的内心。今年舞蹈队的这批孩子从来没有被我批评过,每每我想说她们几句的时候,叶佳璐同学总会出来打岔,把我给逗乐,想说都说不了呵呵!不过孩子们都很自觉,我去温州培训的那些天,她们都自己练习,把动作都抠的很整齐。厉雪贞同学是我的好帮手,无论什么事交待她都会做的很好;让我很放心,彩秀同学带伤坚持训练,一直很努力,进步也很大。。。。。。孩子们你们留给老师太多太多感动,我谢谢你们! ( Tue, 22 Mar 2011 22:23:32 +0800 )
Description: 今天上《西出阳关无故人》,昨天重新理了下教案,心里惴惴不安,觉得这课挺难上的。昨晚上看完舞蹈已经12点多,躺下之后又想了想教案内容,唉。。。又没睡好。中午排练完,紧接着就是第一节课,心里对这一课真是一点底都没有。课间的时候播放了《但愿人长久》这首歌,观察了下学生,都挺喜欢听的,从古代的诗词自然的引出了古代歌曲,和学生们一起讲述了歌曲《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接着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欣赏《阳关三叠》,学生们都非常认真(让我有些意外,本想着歌曲速度这么慢,学生们听到后面部分,注意力肯定就不集中了),一直坐的很端正,在之后分析歌曲的过程中,也讲的头头是道。我心里很高兴,和学生们一起学唱了《阳关三叠的上阕。当教室里回荡着《阳关三叠》这首古曲时;学生们深情的演唱让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想世界上只有音乐可以这么深刻的表达人的情感。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幸福真的可以很简单;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很幸福!谢谢你们!我的孩子们!
( Fri, 18 Mar 2011 19:30:21 +0800 )
Description: 昨天去瓯海中学听课,心灵又一次被触动。学生们在音乐课上的表现让我感动,在《魔王》的分角色朗读中,学生们能够在这么多老师同学面前这么到位的去表现人物,真不容易啊!君侠老师的课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将历史、人文精神、民族团结精神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在她的课堂中,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那些老照片、那些经典的歌声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教师在课堂上的激情、诙谐;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让整节音乐课那么的引人入胜,我都舍不得错过每一个精彩的片段,整个人一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课后,听闻君侠老师一直在努力的备课,这几年来一直都很认真的分析研究教材,让人钦佩,更值得我学习! 今天早上去看了牙齿,医生在里面放了药,整个人就处于一种半清醒状态,又伴随着一些牙痛。我强打起精神上课,今天上《高山流水志家国》上半节学生们都还比较认真,在欣赏到《流水》第二部分时,有些学生便不怎么感兴趣了,有些甚至趴在了桌子上,我心里有些难受,在之后的提问中,更有学生站起来之后不知道我问的什么问题,而且一连叫了好几个都是这样,我便忍不住说了学生几句。其实特别不想再音乐课上出现这样的事,问题回答不出来没事,或许一时没有总结出来,但是连老师问的什么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说不过去了。唉。。。。。有些事情并不是你努力了就会有收获的。
( Mon, 21 Feb 2011 22:53:07 +0800 )
Description: 新的学期开始了,见到了可爱的学生们,享受给他们上课的过程,好好备课,好好努力吧!这个学期任务很多,因为四月份县里要举行中小学生艺术节的各项比赛,想排一个群舞,找了好多资料还是没能定下来,参加工作之后每年都是如此,除了去年因为有宝宝,呵呵!虽然很辛苦,但是每次比赛结束后都感觉再辛苦也是值得的,这份值得不仅仅体现在我们拿了好名次,更多的是和学生们在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得到的快乐和满足! 大家都说女人生完孩子要笨三年,呵呵!我想我应该努力缩短“笨”的时间,赶紧找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一好,加油吧!孩子们加油吧!
( Fri, 5 Nov 2010 04:29:13 +0800 )
Description:
音乐教育因你而精彩 ——记全国特级教师刘德昌
  刘德昌老师出生于音乐世家,投身小学音乐教育事业30多年,执着追求、孜孜不倦,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早在2001年,音乐基础教育权威杂志――《中国音乐教育》刊登了题为《音乐教育,因你而精采——记著名音乐教育家刘德昌》的文章,全面介绍了这位音乐教育界的“神奇”老师。
  说其“神奇”,是因为不管什么地区,什么学校,什么样的学生,只要是他上课,都会被磁石般的吸引,迷恋于他,迷恋于音乐课,音乐教室成了,最令学生神往的地方。无数个孩子就是这样爱上音乐,音乐成了他们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他们心中一份最美好的情感。
  学习倾听,学会倾听,是刘德昌老师音乐教学艺术的一大特色。能够专注的聆听,学会捕捉每一个细小的声音信息,不仅能够顿锻炼敏锐的听觉感知,同时也是音乐学习活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因此,刘德昌老师特别看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欣赏,他积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经验,将教师的音乐教学和学生的音乐学习归纳为这样一个程序:欣赏——模仿——创造表现——欣赏。
  创设情境,变化情境,是刘德昌老师音乐教学艺术的又一特点。在他的音乐课上,你看不到那种干巴巴的讲授和机械枯燥的训练,学生从头到尾始终融入一种情境化得音乐学习之中。有时他会运用图画、语言等要素设置情境,有时他用独树一帜、形象逼真的表演,完全的融入孩子们的世界之中,其投入之忘我,令人拍案叫绝!刘德昌老师把他的课堂教学总结为十六个字:“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教会方法,优化课程。”听他的音乐课,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他的音乐教学具有很高的境界,许多东西都很独特甚至奇特的,他鲜明的教学个性,独特的教学风格,一般人很难模仿,他的教学魅力也恰恰就在如此,因为艺术是需要风格的,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音乐教育,若没有了风格,还会有魅力吗?
  刘德昌老师学历不高,甚至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师范教育。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出色的音乐教师,成为一个令人钦佩的教育专家。他的成功给千千万万音乐教师带来这样的启示:热爱你的学生,热爱你的事业,热爱你心中的音乐艺术,你将有机会分享音乐教育带给你的成功与快乐。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定用情范唱、用心上课,全身心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学习音乐。
  大师的经验是我们前进的助力剂,我们音乐教育一线的教师应好好学习刘老师的精神和他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积极大胆地实践、探索、运用、创新。寻找和建立自己风格的音乐教学之路。
  尽管我们知道“名师不可仿”,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发掘自身的教学特长,并能使之得到最淋漓尽致地发挥,做独特的自我,我们也就离名师更近了。
( Thu, 28 Oct 2010 21:50:57 +0800 )
Description: 10月20号至22号浙江省中小学合唱比赛在宁波北仑中学举行,遗憾的是我还在产假中不能前去观摩,在网上看了这些学生的表演,很令我感动。我想起了我的大学合唱课,这是我在大学时期每个星期最期盼的课、这也是我在大学时期最喜欢的课。 合唱对于刚上大一的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可能早在中学时代就参加过合唱比赛了,陌生的是我们对于合唱艺术的了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大学的第一节合唱课,我见到了亲切的小费老师(我们班同学后来都这么称呼他),我们演唱的第一个和弦是1 3 5 1,就是这么简单和弦、就是这么简单的和声,让我觉得这么美,声音空灵、纯净,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我们的进步非常快,大学四年我们排了很多作品,每次排作品时,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细心的记下每一处需要注意的地方。每次当我们全身心的演唱完一首作品的时候,我都会心潮澎湃,我似乎感觉自己都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样的音乐带给我的享受。音乐让我感动,亲切的小费老师更让我们感动,每次课他都是那么的投入,有一次,因为有事耽搁就坐出租车赶来给我们上课,这么远的路程,后来他自己也开玩笑说,课时费还不够坐出租车的钱,为此我们全班鼓掌。我们也很争气,在西湖合唱节中,我们拿了金奖。 转眼间,毕业第四年了,作为音乐老师,我和我的学生们也一起走过了四年,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从未组建过学生合唱团。这次看了合唱比赛,心里既感动又羡慕,希望将来有机会我也可以把这份感动带给我的学生们! ( Wed, 27 Oct 2010 01:45:47 +0800 )
Description:
让教师都想成为名师
郑增利 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口号响彻全国,一些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了,但也有教师无动于衷,甚至还出现“不愿发展”的情况,为何会这样呢? 反思一下我们周边教师的生存状态:教育竞争激烈,社会、学校对中考升学的压力,使老师不得不为分数提心吊胆。为了提高升学率,许多老师不得不赶着学生在题海中挣扎。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但似乎总有改不完的作业,总有处理不完的杂事。由于工作的强压力和超负荷,教师身心实已疲惫到极点。教师已经成为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一些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认为教师工作又琐碎又平凡,周而复始,平淡乏味。一部分教师会缺乏教育理想与追求,自甘平庸。 要改变这种状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社会和学校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给教师以激励、推动、帮扶甚至鞭策;同时,教师个人也要增强发展意识,积极主动地发展。 自我——让教师主动起来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是主动发展。教师要成为名师,自身的内驱力最为重要。内驱力从哪里来?从兴趣来,从责任来,从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中来。 教师的职业生活存在三种状态:生存、奉献、发展。仅仅为生存,生命便不自由,会十分累;仅仅为奉献,甘当红烛,要求人人如此不太现实。既为生存,也为发展,既为 “育人”,也为“育己”,将工作与生活统一起来,教师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欧元之父蒙代尔说:“诺贝尔奖获得者往往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一生劳碌却丝毫不觉其苦。”为什么?因为他们“真正对自己的学科感兴趣”,“只有你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快乐的,才可成功。” 教师的工作的确十分辛苦。但是,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理想与教书育人工作有机结合,你就会把教学工作视为促进学生和自身共同发展的有益活动,你就会为了享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而努力愉快地工作。 自在——让环境活跃起来 一提起“自在”我们就会想到“轻松”,但是就目前而言这个词对于教师职业来讲好像是一种奢侈。个性的张扬让世界五彩缤纷而充满诗意,而繁琐与束缚让教师失去创造力,所以学校有责任为教师创设自在的学习工作环境,让教师的职业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和追求。 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就要走进他们的现实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主动和他们多交流,多沟通,努力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和现实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切实体现用事业、用感情凝聚人心,让教师工作起来舒心踏实。 学校要尽可能地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教师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的学,源自于不断反省自身的使命。我于2008年获得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攻读教育硕士的几年学习收获很大。以前思考最多的是怎样“管”好这一块工作,现在明白了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要树立的是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因为工作是靠大家干出来的,我所做的就是创造条件为大家服务,同时勇于承担老师工作中的失误与责任。这样一想,工作更舒心了,效果也更好了。所以我会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老师多读书,虽然学校教育经费比较紧张,但还是规定每位老师每个学期可以报销50元用于买自己喜欢读的书。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以期共赢。我们昆阳四中现在的工作环境和谐、舒心,靠的正是教师的团结协作。切磋交流,使老教师的宝贵经验得以传扬,让新教师的敏锐思维羽翼渐丰,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整体素质,让大家在奋发向上的团队***同成长。
( Tue, 26 Oct 2010 06:23:19 +0800 )
Description: 《高山流水志家国》这节课在经过市优质课的评比之后,经过反复修改、实践,在名师工作室的活动中上了这节课,反映还是不错的,荣幸的是其中有两位老师曾经在市优质课比赛时听过我的课,他们对我的这两节课做出了对比、分析,让我受益匪浅。另外,陈珺老师提出:如何将古琴的人文精神更好的融入课堂中,让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古琴为何在古代的文人墨客中如此受欢迎。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林美椿老师也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这节课该如何体现“高山流水志家国”,这个问题让大家陷入了沉思,如果在课堂的拓展部分提出这个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我想这节课的 意义又升华了。这个问题如何提?如何总结?还要好好思考一番。
( Tue, 26 Oct 2010 04:42:38 +0800 )
Description: 常石磊,,著名音乐创作人及歌手。作为林忆莲,莫文蔚,张靓颖等歌手的制作人,其精准的音乐结构和对音乐大局观的掌控能力在业界享有盛誉。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音乐团队的核心成员,用他天籁般的嗓音演绎的一首试唱小样打动张艺谋,最终把《我和你》推向了奥运舞台。是演唱《我和你》的第一人。朋友们喜欢喊他“石头”,是一个出生在广州的“80后”,一个酷爱唱歌的年轻音乐人,精致而温暖的嗓音、华丽而低调的唱功真正演绎了音乐。在《山楂树之恋》中他用纯净、空灵的声音把人们带回了清纯干净的岁月,经典苏联老歌《山楂树》在陈其刚老师的重新编曲下也再现其独特的魅力。石头用他对音乐的执着向我们传递了纯净的音乐世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忙着追逐属于自己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各种奔波中,我们忘了停下脚步,聆听嘈杂背后的声音。《山楂树》中那温暖的悄悄话的旋律,用石头空灵的声音演绎就像轻轻荡漾在黄昏的水面上回味着忧伤、甜蜜、美好。
( Sun, 24 Oct 2010 19:19:24 +0800 )
Description: 高中音乐第三十四课《新时代》 [课题]音乐鉴赏第三十四课《新时代》
【教学目标】
(1)欣赏《走进新时代》、《祖国颂》、《你是这样的人》,联系本册所学过的所有作品,懂得音乐的社会性——音乐的社会功能。
(2)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合唱艺术的相关资料(文字、音响)在课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在课堂上亲身体验感受合唱音乐风格、特点,并了解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史及艺术价值,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进行歌唱,教师引导学生在进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技能,让学生知道,知识技能永远是为表现音乐情感服务的。
【教学内容】
1、《走进新时代》
2、《你是这样的人》
3、《祖国颂》
【教学理念】 本课围绕着合唱形式表现之一——“合唱”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教师不再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而是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多种渠道寻找、收集有关合唱相关的文化资料、信息、音响资料,并分成小组进行筛选和整理,最后通过多种形式整理出不同时期合唱代表作品,并总结此时的代表作在这个时期的意义与作用,并以合唱曲《走进新时代》、《祖国颂》为例进行现场艺术实践,进一步感受合唱艺术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课前教师对每个声部长进行培训,然后由声部长再教会各自声部同学,培养学生对理论艺术实践的自主参与意识,更重要的是从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
本课是学生交流展示的环节,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相关理论与合唱的音响资料,从合唱的起源,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以及当时的音乐风格特点、作用意义等,认识用歌声记录新中国发展的历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补充,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高中的音乐教学角度看,采用合唱这种音乐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增大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率,使众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并通过艺术实践,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合唱音乐的特点,更多地发挥其引导、启发、促进学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作用。
【教学准备】
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多渠道收集有关合唱艺术的相关资料(互联网、报刊、传播媒体、音响等),用文字和音响配合说明——什么是合唱艺术。
②教师需准备一些有关资料,并制成相关课件,便于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补充。
③学生以声部分单位围坐,便于随时进行讨论、交流和艺术实践。
【教学过程】
1.听辨导入
(1)对比聆听:①独唱《走进新时代》;②合唱《走进新时代》。
师:请大家分辨同一首歌曲,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而产生效果上的差别。
(2)对比欣赏美声(戴玉强)和通俗(刘欢)两种唱法演唱《你是这样的人》(注:整曲结构 “AAB ABA” )。
师:该歌曲是电视纪录片《百年恩来》主题歌,为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而作,歌颂伟人——我们敬爱周总理的颂歌,歌曲情感含蓄、深沉,令人荡气回肠。请同学们说出同一首歌曲采取不同唱法的效果有何不同,简单谈谈感受。
(3)对合唱曲《祖国颂》(乔羽词,刘炽曲)进行介绍:① 说出聆听的感受;② 学唱主题音乐,进一步体验歌曲的结构、内涵及风格特点;③ 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时期作品的历史意义。
师:引出课题:合唱是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音乐艺术形式;“什么是合唱艺术” ;“合唱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的交流
①学生展示各自的作业(课件及音响资料)并互相进行交流。
②由课代表主持,选出代表进行展示:关于合唱艺术的起源、发展,每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及相关作品,以及它们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让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作业情况以及相应的音乐文化知识。
3.艺术实践(重点作品的艺术实践)
(1)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课前各声部组长已做辅导,学生共同体验感受合唱特殊的艺术魅力。
[师] 重点作品的分析:
《走进新时代》作于1997年中国***“十五大”前,歌曲以抒情而优美的旋律,动听而婉转的音调,抒发了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在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下,满怀豪迈地走进新时代的情怀。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每个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完整,歌曲曲调采用民族五声宫调式歌词,以第一人称——我(我们)展开,倍感亲切。
(2)教师带领学生分段学唱歌曲。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边领会边演唱)
在演唱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在“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下满怀豪迈地走进新时代的激情。
第一乐段是叙述性的直白——“总想对你表白……让我告诉世界……”表达我们豪迈的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曲调婉转起伏娓娓动听,演唱中若将装饰音唱出来,更为曲调增添明快的色彩。
第二乐段旋律基本上在高声区流动,情绪更为激动,并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歌词中先后以“东方红”、“春天的故事”唱喻我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以***和***为核心的领导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继往开来,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歌词中“向”字、“迈”字、“界”字、“宰”字、“诉”字、“事”字,在唱的时候适度抬起软腭,注意整句的力度变化,渐强渐弱要处理得明显,尤其是第二段高潮部分,把豪迈的激情充分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显示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不同的问题,灵活、及时地给予指导,同时,应允许学生由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演唱风格(民歌加通俗)去表达他们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倡学生学习的过程。
欣赏:播放“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的演唱片段。
师:在鉴赏中让学生认识个性化声音的价值,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嗓音条件按其不同的音色及演唱能力,组合成多种演唱形式,如:独唱、重唱、小组唱等,这不仅是对高中生个性表现能力与合作表现能力的培养,也是合唱所达不到的另一种艺术效果。
(3)让学生体验、感受合唱作品的同时,教师着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进行提示,在音乐的社会功能上进行引导、点拨,适当进行研讨。
4.研讨问题(组长主持)
专题1:音乐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1)第一组组长引导同学阐述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如音乐可以作健身、广告背景等。(若时间充沛可播放他们课前准备好的音像资料片段。)
(2)教师点评:音乐来源于生活,又能反作用于人类生活。
专题2:音乐是怎样为人类生活服务的?
(1)第二组组长引导同学讨论音乐能点缀人类生活,如音乐可以伴舞、烘托影视剧的气氛等。(若时间充沛可播放他们课前准备好的音像资料片段。)
(2)教师点评:当音乐的情绪与生活场景的气氛吻合时,音乐就能烘托这个场景。
专题3:列举与生活有关的音乐。
(1)第三组组长引导同学列举生活中的音乐,如队列、迎送、婚丧、商场、汽车、公园等。(可播放他们准备好的音像资料)
(2)教师判断其准确性。
专题4:生活中的音乐有那些类别与社会功能?
(1)第四组组长引导同学讨论实用性音乐类别与其相对应的社会功能。
[如:①礼仪音乐:进场、升旗、生日;②影视音乐:电影、电视、戏剧;③背景音乐:午餐、公园、商场;。④伴奏音乐:健身、舞蹈等。]
5.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到音乐是有着深远意义和明确目的的实践活动,它不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高度的发展,还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起了多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学习了合唱的相关文化知识,认识到实用性的音乐类别与其相对应的社会功能,并进行了艺术实践的体验与感受。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在无伴奏的前提下,能够把握好节奏、音准,而且善于总结,并实际运用。同时,我们学习音乐不仅是学会唱歌,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也可以发掘歌曲内在的审美内涵,把握不同的艺术风格,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艺术体验。在课外拓展与探究性研究学习中,大家可以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技巧和方法,把本学期自己喜欢的所有歌曲组合起来,合作策划一场综合性声乐专场音乐会,展示个人特长,让自己的音乐学习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 Sun, 24 Oct 2010 19:17:50 +0800 )
Description: 高中音乐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课题]音乐鉴赏第三十三课《流行风》
【教学目标】
①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通过鉴赏和比较了解和区分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的不同风格和特征。
②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能够有表情、轻松自如地进行演绎,形成自信的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 1、《思念》 2、《懂你》 3、《好汉歌》
【教学理念】
我在设计“流行风”这一课时,力图通过用聆听、对比、分析、探讨、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演唱方法和风格特征,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四个基本理念,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三种类型歌曲的聆听对比与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风格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
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表现“流行风”。
【教学教具】
多媒体、钢琴、音乐影视资料、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设问讨论导入
(情景创设:从学生熟知的音乐开始,由课前音乐《老鼠爱大米》做文章。)
问: 对流行歌曲的看法。
说: 流行歌曲的特点。
〔此时学生说的一定很浅薄且良莠不分,对此引出下文,“刮”起课堂“流行风”。〕
二、感受体验与认知
1.精选代表性流行歌曲(聆听、感受与体验)
①《思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这首歌开始,歌坛上刮起流行风,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
②《懂你》表达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把目光和歌声投向母亲,反映整个社会对道德、亲情、文明的再度呼唤,之所以流行,还在于歌词的感人和歌曲独有的魅力。
③《好汉歌》在港台流行歌曲盛行时产生,一改当时流行歌曲甜、缠、悲之风格,让人耳目一新,这也正是该歌曲流行的原因。曲调取自河南民歌素材,歌曲粗犷、豪放,生动表现“梁山好汉们”的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
2.欣赏教学:在欣赏中发现歌曲结构、理解歌曲特点,挖掘歌曲内涵,分别从不同侧重点进行。(认知)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对流行音乐并不陌生,可是大家是否注意过,在形形***的流行音乐中,存在着演唱方法特点各异的现象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鉴赏几首歌曲,具体来感受和体验其演唱风格。
①《思念》中让学生认识歌曲结构。通过分析歌曲结构(A+B),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通俗歌曲写法,即“开始低吟,继而高唱,在延长的高音上结束。”(深入浅出)
②《懂你》侧重流行歌曲中的教育思想。借用余光中“乡愁是一座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该歌曲凄楚的韵味,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设计意图】 用两首演唱风格各异的曲子让学生分辨,既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为本课欣赏教学做铺垫。
③《好汉歌》中让学生理解流行歌曲的特点。抓住大跳音程的运用在该歌曲中得到很充分的体现,让学生明白流行歌曲中的动感成因,请学生说出其演唱风格与前两首有何不同。
[答后提示:提示刘欢成功地应用民族唱法表现了“梁山好汉”粗犷、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此曲的音乐素材来自河南民歌,所以演唱风格与前两首歌曲截然不同。]
【设计意图】 高中新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这一环节通过聆听三首不同内容、不同情绪、不同演唱风格等等的歌曲,目的在于其一是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其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同时也为下一步的活动作铺垫。
3.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分辨好歌。
当今流行歌曲可谓异军突起,数量众多,良莠不全。
问:怎样的流行歌曲才算是一首好歌?
【设计意图】 这正对应了导课中学生对流行歌曲迷茫性的解释,学生听完本课,自然会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地听”正是我要告诉他们的。
4.课堂探讨
(1)我们已经知道了歌曲的演唱风格是各有特色的,下面略作对比分析,可列表归纳,内容有:风格、特色、名称、歌词、旋律、演唱等。通俗歌曲口语化、生活化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易记易唱,音域较窄,节奏富有变化;主要以富有激情和即兴的表演方式,注重与观众交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随和的气氛。艺术歌曲诗歌为主,艺术性强,不便传唱;音域较宽,有较高的演唱技巧,音色圆润,咬字吐字清晰;注重作品的时代性。民间歌曲即兴化、生活化、质朴明了;具有民间性、平民性、地方性、民族性,重在韵味;强调情绪的表达和感情的抒发。
(2)以上我们简单地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的不同风格特点,事实上它们之间还有许多相同或不同的风格特点,其实,任何唱法的形式都离不开自己民族的语言、歌曲的风格、感情的表达、声音音色的变化等等。
【设计意图】 通过在课堂中的探讨,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作用,既可检验他们对课堂学习环节的掌握程度,又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体验和参与活动。
三、拓展与创造
1、听罢流行歌曲,把矛头指向通俗音乐(轻音乐、爵士乐、美国乡村音乐、迪斯科音乐、探戈音乐、通俗歌曲、摇滚音乐),不讲这些知识,而是通过课件展示提供各种音乐让学生做对应选择,以连线题形式出现,学生抢答,班长做裁判。
2、请学生用各自喜欢的表达方式演绎心目中的“流行”音乐情结,可每组选派代表上演PK赛或指定学生熟知的流行音乐让他们同台竞技,如表演唱、街舞、演奏等等。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要求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同时培养学生的表现、创造和倾听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该形式,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使他们在富于个性的表演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了解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演奏、舞蹈等表演技能。通过实践,增强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自我小结:概括通俗音乐特点,简言本课收获。(略)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欣赏、对比、分析了几首歌曲的不同演唱风格和特点,相信同学们对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的一些演唱风格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一点从刚才大家的表演中老师已经感觉到了,同时,老师也察觉到同学们演绎的虽然都是流行音乐,但是选择歌曲的内容却各有千秋、不尽相同。在此,老师留给大家一个思考题:“衡量一首曲子是阳春白雪或是下里巴人、是健康或低俗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请同学们课后一起思考和探讨,我们下节课再做交流。 ( Sun, 24 Oct 2010 19:15:29 +0800 )
Description: 高中音乐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
教学内容:
1、通过聆听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
2、通过不同歌剧的对比欣赏,在聆听歌剧选曲的基础上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
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歌剧,感受体验歌剧音乐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2、介绍两部歌剧选曲,并熟悉部分唱段。
教学难点:如何调动学生积极理解主动参与表现歌剧音乐。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音像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与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歌剧吗?有谁能说出哪部歌剧的名称,或者能唱几句歌剧选段?。
师:刚才同学们都各有不同的说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听几段视频,大家来说说其中哪一段视频是歌剧?
教师播放录像:地方戏剧(高甲戏)、话剧、歌剧《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三个片断。
师:同学们能说出哪段是歌剧?
生:(学生讨论)应该是以唱歌曲为主的《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是歌剧。
师:很好,那歌剧音乐都具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了解歌剧欣赏我国的歌剧艺术,感受歌剧音乐的艺术魅力。
二、感悟与认知
1、放多媒体展示《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选曲介绍。
2、打开多媒体作品赏析播放音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选段。
a.首先欣赏一遍(有图像画面***演唱)。
b.再选择谱例(欣赏)学生学唱“小芹我昨晚做了个梦”到最后。
师:刚才同学们绘声绘色地学唱《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选曲,感受体验了歌剧音乐的魅力,从这一视听的过程中,你们是否发现视频里不仅有音乐还综合了哪些艺术种类?
学生回答:音乐、文学、表演、舞台美术……
师:那么歌剧艺术应该是一种怎么样的艺术?(以歌唱为主,综合文学、表演、舞台美术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3、简单介绍中国新歌剧发展简况。
师:歌剧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在我们中国的发展也可谓是历史悠久,我国在宋元时期形成的戏曲多达三百多种,它们具有歌剧的性质,我国近现代出现的新的戏剧音乐形式被称做新歌剧。新歌剧有别于传统的戏曲也不同于西洋歌剧。新歌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进程:一、探索阶段,二、奠基阶段,三、深入探索阶段。我们刚才欣赏的《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就是属于新歌剧发展奠基阶段的作品。
三、欣赏与比较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另一部深受群众喜爱的经典新歌剧《洪湖赤卫队》音乐片断《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1、了解剧情背景,(多媒体剧情介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赤卫队在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战斗中屡建功勋。彭家墩党支部书记韩英和大队长刘闯,带领群众与敌人英勇顽强战斗,最后配合红军主力,消灭彭霸天为首的地主武装。
2、播放音像欣赏。
师:与前首歌剧选曲比较这首歌曲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
生:(同学议论,自主发言回答问题)。
前首歌曲是采用独唱的形式来表现音乐,有北方的语言音调特征,这首歌曲是用领唱,合唱,齐唱的形式来演唱。有中南地区的音调,乡土气息风格特征。
4、教师归纳:
歌剧中因剧情的发展多样性,所以演唱的形式也很多,经常有独唱、合唱、齐唱、重唱、说白、朗诵相结合来表现歌剧。这首歌曲主要吸取了湖北地方民间音调、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音乐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教师提问:
你们对《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歌曲的音乐情绪的表现感受如何?
学生:音乐的情绪风趣、活泼、开朗、富有生活气息。
教师补充:用灵活多样的演唱形式、坚定有力的声音表现了赤卫队员乐观、开朗的革命精神风貌。
5、师生一起学唱第二段领唱、齐唱部分(可先用钢琴教唱几遍)。
6、师:同学们还听过《洪湖赤卫队》中的哪些著名的歌曲?如《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等。
7、总结新歌剧的特点
师:通过对两首歌剧选曲的欣赏,同学们能不能一起来总结一下我国新歌剧的特点?(师生讨论)
我国新歌剧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以下一些共同特点:努力反映群众生活,重视对剧中人物的刻画,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创作经验,通过不同途径去创造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新歌剧形式。
四、1、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座知名的歌剧院。(师介绍)
2、师:不同的地区,歌剧院的建筑风格也是截然不同,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歌曲《蝴蝶夫人》中的选曲《晴朗的一天》,和中国的新歌剧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题材、形式、风格) 五、总结与升华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中国歌剧艺术,通过两部歌剧唱段的欣赏和体验,也对比欣赏了西洋歌剧,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歌剧的艺术魅力。好,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 Sun, 24 Oct 2010 19:13:47 +0800 )
Description: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
第三十一课《乐坛新曲》 教学对象:高一
教学目标:聆听《御风万里》感受体验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御风万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 分析作品《御风万里》音乐主题的创作特点;辨别乐器音色。
教学方法: 1、视听相结合
2、比较法。《御风万里》主调与复调的对比。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御风万里》的主题音乐,感受乐器的音色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香港回归交接仪式视频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这段视频中感受到了什么?
(1997年7月1日,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百年耻辱在这一刻成为历史,百年积郁在这一刻一吐为快,举国上下到处是欢欣激越的情绪。
2、师:我国当代作曲家郭文景先生应香港庆委会的约请,为香港特区政府庆祝回归的晚会写了一首交响序曲——《御风万里》。作曲家正是抓住这一特定历史时刻的情绪特征,以音乐的形式作出了生动的描述和刻画。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部作品,一起去回味这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三十一课《乐坛新曲》。
师:这部作品——《御风万里》为什么把它安排在《乐坛新曲》一单元中,到底“新”的哪里?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御风万里》。 二 、音乐欣赏《御风万里》
(一) 分段欣赏 引子和第一部分:
师:1、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乐曲的引子和第一部分,音乐情绪怎么样?(力度、速度、乐器合奏)(激动与热烈的情绪,人们尽情的欢呼、纵情的雀跃,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扬眉吐气。) 2、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举国上下到处洋溢着喜悦、欢欣。) 第二部分:
师:1、这首乐曲的第二段采用了四首民歌素材创作而成,接下来,老师先请同学们来听两段民歌片段,请同学们说出这两首歌分别属于哪个民族以及它们的的歌名。(聆听《黄河船夫曲》和《嘎达梅林》。)
2、 播放《黄河船夫曲》和《嘎达梅林》旋律对位片段,请同学们说说这段音乐和我们刚才听到的两首民歌有什么联系?采用什么方法创作的?
(复调的写作手法(回忆复调音乐的概念:复调音乐是指将几条旋律线,按照一定的规则加以结合的一种多声音乐。这几条旋律线都具有独立意义,注重各自的横向发展,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与复调音乐相对的主调音乐则是以作品中的某一个声部(多数情况下是高音部)的旋律为主,其他的声部以和声或节奏等手法进行陪衬和伴奏。)
3、师和学生演唱《黄河船夫曲》和《嘎达梅林》对位的音乐旋律。
(1)、全班学唱两首民歌旋律片段。
(2)、分声部合作体验复调音乐,聆听音乐片段进行对比。
(3)、聆听两首民歌片段所使用的不同乐器所带来的不同的音色感受。(双簧管——明亮、透明;圆号——饱满、深沉)
(4)、用“啊”来分声部演唱旋律。
4、师:我们刚才已经聆听了两首民歌分别是:。。。。。(完成表格)那接下来我们来听听第三首民歌,同学们思考下,歌名是?是哪个民族的?使用了什么乐器?(第四首)
民族 歌曲旋律 主奏乐器
汉族 黄河船夫曲 双簧管
蒙古族 嘎达梅林 圆号
藏族 朗玛 小提琴(加入视频)
哈萨克 爱情歌曲 短笛(加入视频)
5、师:《黄河船夫曲》的音调贯穿了整个乐段,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四种民歌音调的对位蕴涵着什么思想内容?(作曲家采用了中国汉族、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民歌,通过各民族民歌曲调的融汇,表现出民族团结的精神,祈祷和赞美民族的和睦与繁荣。)
下面让我们完整的来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 第三段(再现部分+尾声)
师:这首乐曲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情绪更加热烈奔放,不仅表现人们沉浸在香港回归祖国的欢乐之中,也表现了全国人民有决心有能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师:1、欣赏完这首乐曲,我们来了解下乐曲的曲式结构:
引子+A(主调)+B(复调)+A(主调)`+尾声
2、师:这首乐曲的作者——郭文景先生,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国内外最活跃最有影响的中国作曲家之一。《纽约时报》称他是“唯一未曾在海外长期居住而建立了国际声望的中国作曲家。他曾经在多次作曲比赛中获奖,还为几十部电影、电视剧创作音乐。
(三)1、师:他创作的这首《御风万里》,说它是乐坛新曲,同学们思考一下,到底新在哪里?(外来乐器民族化、作曲技法、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内容较为新颖的作品)
2、新中国的器乐创作特点
(1)、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创作经验,创作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2)、搜索外来乐器“民族化”创作实践。
(3)、20世纪80年代,将世界现代音乐观念和新的创作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 三、 拓展
在新中国的器乐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器乐的创作几乎涉及各类民族乐器的改革与使用。探寻外来乐器“民族化”的创作实践,一直为一批作曲家所热衷,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外来乐器民族化可以说是新中国的器乐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和创新,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曲《夕阳萧鼓》等。 此外,更有一些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人们在听觉上、视觉上得到不同的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同样是为庆祝香港回归而创作的一首作品——谭盾《1997天地人交响曲》。
师:这首作品有何创新之处?
(中西合璧、古今结合、人器结合)
四、总结
师:每个时代的音乐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它们都离不开它们共同的根,那就是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音乐文化的母语,不管你走到哪里,亲近祖国音乐的感情决不会改变,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希望同学们在平时也多听我国的民族乐曲,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 ( Sun, 24 Oct 2010 19:11:28 +0800 )
Description: 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
第三十课—《祖国颂歌》 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欣赏、演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歌曲作品为主线,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歌曲创作的主题和风格。欣赏《忆秦娥 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感受体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及时代特点。
教学重点:欣赏、学唱《我和我的祖国》;了解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异同。
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课间播放孙楠的《五星红旗》。
2、 导入:师:借用孙楠这首歌里的一句话:“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古往今来,赞美祖国、家乡的作品可以说非常多,而音乐作品中的歌曲可以说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一种形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感受新中国建立后创作的以歌颂祖国、家乡为题材的歌曲。
二、新课教学
(一)对比欣赏《忆秦娥 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
1、师:《忆秦娥 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两首歌曲分别创作于新中国建立后的前期和后期,接下来我们来对比欣赏这两首歌曲,请同学们思考这两首歌曲在创作风格、歌曲主题、演唱方法、音乐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
2、A:师:《忆秦娥 娄山关》是***在红军经过第二次娄山关大战之后写的一首词,词中的娄山关同学们知道在哪吗?(在贵州省遵义市北的娄山上),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欣赏《忆秦娥 娄山关》,请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老师的提出的问题,歌曲的主题、演唱方法、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师生讨论,师总结:这首歌曲采用美声唱法进行演唱,歌曲由上片和下片组成,歌曲气势磅礴,描绘了红军过娄山关时情景,表现出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的意志。)
B:师: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欣赏新中国建立后期1961年创作的《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曲是影片〈〈红日〉〉的插曲,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请同学对比我们刚才听过的《忆秦娥 娄山关》,说说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师生讨论,师总结:这首歌曲吸取了山东民歌的音调,采用民族唱法演唱,歌词朴实、通俗易懂,唱出了家乡好、解放区好的思想内容。)
C: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两首歌曲如果按体裁进行分类,应该属于哪一类呢?老师给同学们两个选项:艺术歌曲、群众歌曲。
师生讨论总结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不同特点:艺术歌曲(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着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内心的揭示,演唱注重声乐技巧的发挥,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群众歌曲(群众歌曲的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它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与愿望,反映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的关心与要求,歌曲多为分节歌,由主歌和副歌两部分组成,歌曲旋律起伏不大,音域不宽,群众歌曲主要采用齐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二)欣赏《我和我的祖国》
1、师:接下来我们要欣赏的这首歌曲创作于1986年,我们先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歌曲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师生讨论,师总结:歌曲为两段体,圆舞曲节奏贯穿整首歌曲,表达了人民最祖国的满怀深情和深切的热爱。
2、 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3、 对比欣赏用通俗唱法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
师:曾经有一位超女季军的获得者也用她的声音演绎了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听听看,你更喜欢哪一种风格。
师生讨论,师:不同的风格总是给人不同的感受,接下来我们用自己的风格一起来演唱《我和我的祖国》
三、拓展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三首以爱国、赞美家乡为主题的歌曲,除了这三首以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作品?
声乐曲分类
代表作品
风格特点
群众歌曲
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河上、社会主义好、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等
歌词通俗易懂,音域不宽结构整齐节奏鲜明适于群众集体合唱
艺术歌曲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塞北的雪等
歌词采用著名的诗歌,着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内心的的揭示,演唱注重声乐技巧的发挥
四、总结
师: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是日新月异,希望这些经典的旋律能够永远流淌在我们心中,下课! ( Sun, 24 Oct 2010 18:58:43 +0800 )
Description: 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第二十九节 冼星海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
教学目标:1、聆听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进而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2、了解冼星海先生的光辉一生,及其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及贡献。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及其时代特征
教学难点:在感受《黄河大合唱》的基础上,对比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体验它们的联系和异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欣赏阿宝的《黄河船夫曲》
师:同学们你们在阿宝的歌曲里感受到了什么?
师:你们印象中的黄河是怎么样的?(师生讨论)黄河是我们中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九个省区,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感受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先生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 二 新课教学
(一)简单介绍冼星海
说到冼星海就让我想到了他母亲,一位普通的渔家女,在冼星海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当时他们家里非常贫困,他的母亲当时就说:家里什么都没有,只有星星和大海,就给他取了星海这个名字。1905年出生在澳门——新加坡——1920年广州岭南大学——1926年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1928年上海国立音乐学院——1929年法国巴黎——1935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1936年开始创作抗日救亡歌曲——1928年延安,任鲁艺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此间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的声乐套曲。 (二)师:《黄河大合唱》大家都比较熟悉,请同学们说说看对《黄河大合唱》有什么印象?(师生讨论)你们最熟悉里面的哪一首歌曲?
师总结:《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它的歌词是由著名诗人光未然先生所写的《黄河吟》改编而成。据说当时冼星海在新年晚会上听到光未然朗诵《黄河吟》之后非常激动,一把夺过他的朗诵稿,激动的说:“我有把握写好它。”之后,星海夜以继日的谱曲,只用了六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合唱的谱写任务。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受到了***和周恩来的高度赞扬。之后,《黄河大合唱》迅速传遍了全国。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三)欣赏《黄河船夫曲》
思考: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 歌曲的情绪怎么样? 在歌曲中你们感受到了怎么样的画面?
乌云满天、惊涛拍岸的黄河激流中,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搏斗,经过千心万苦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时出现一段舒展、开阔的歌声,表现出在艰难斗争中看见了胜利的曙光,充满了必胜的信念,然后又回到紧张搏斗的尾声。(象征斗争的不断性) (四)师: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在黄河两岸劳动、生活。黄河日夜奔流,目睹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在敌寇的铁蹄践踏下,人民群众燃烧起阶级仇、民族恨的怒火。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在《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中去感受。
聆听《黄水谣》思考:
1、 歌曲的演唱形式?ABA‘
2、 歌曲的曲式结构?
《黄水谣》是一首民谣体歌曲,“民谣体”是指一些流传在民间带诉说性的民歌。
v A:第一乐段是女声二部合唱,它描绘了黄河两岸的美丽风光,叙述了这里的人民世世代***渠筑堤着和平宁静的日子,旋律抒情婉转。
v B:混声四部合唱,它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行,叙述了黄河两岸人民背井离乡、四处逃亡的悲惨生活。其情绪悲痛而压抑。
v A’: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它发出了令人悲伤的感叹:黄河依然如故,黄水奔流不止,然而物在人去,天各一方,情绪十分凄凉。
3、 学唱《黄水谣》前半部分,感受旋律的欺负变化。
(五)这首个让我们回忆起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残害我们中国人的一些画面,每一个有晾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都会以各种形式打击侵略者,誓死保卫自己的祖国,保卫黄河、保卫家乡。
1、欣赏《保卫黄河》思考:
歌曲的情绪如何?
歌曲的演唱形式?
师总结:这是一首进行曲体的轮唱曲,它以跃动、生气勃勃的斗争精神构成它的音调特征。歌曲在二部轮唱之后,加进了三部、四部轮唱。
2、学唱《保卫黄河》并分组进行轮唱
(六)在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黄河的波涛汹涌,非常震撼人心,我过有一位著名的钢琴家,用他的双手演绎了这段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思考和《黄河大合唱》有什么联系? ( Sun, 24 Oct 2010 18:56:47 +0800 )
Description: 聆听历史的声音 ——聂耳音乐作品赏析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欣赏〈〈毕业歌〉〉和〈〈金蛇狂舞〉〉。
教学目标:1、聆听《毕业歌》和〈〈金蛇狂舞〉〉,感受体验器音乐情绪,了解作品的内容及其社会价值、艺术价值。 2、在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认识聂耳、了解聂耳,感受其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欣赏、学唱〈〈毕业歌〉〉,感受当时青年学生的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抱负;了解“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在和平年代再去聆听历史的声音的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今天老师是和同学们第一次见面,非常高兴。老师先给同学们来唱首歌(师演唱〈〈卖报歌〉〉。
师:这首歌的歌名是?   好,接下来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童年时曾经唱过的歌。(师生齐唱)
师:非常好!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谁?
生:聂耳(师:他也是我们国家国歌的曲作者)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一下聂耳。
师生讨论
师总结: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出生在云南昆明,从小就非常喜欢音乐,会演奏二胡、笛子等民族乐器。他是我们中国音乐史上最年轻最早逝的音乐家,他早年去日本时不幸溺水身亡,当时年仅23岁。聂耳的一生真正从事音乐创作的时间只有三年左右,但是他却创作多达四十余部作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一起去聆听历史的声音。 二 新课教学
(一) 欣赏〈〈毕业歌〉〉
1、 20世纪三十年代我们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大事: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当时青年革命者的呼声!          边听边思考:        A:歌曲的情绪怎样?
                B:歌曲表达了哪些内容?
                C: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2、 这首〈〈毕业歌〉〉是聂耳先生为影片〈〈桃李劫〉〉写的主题歌,〈桃李劫〉〉这部影片主要是描写了三、四十年代青年学生的坎坷生活,〈〈毕业歌〉〉是他们在毕业前欢聚一堂时唱的,表现了他们崇高的理想和激昂的斗志。
3、 师生讨论
4、 师总结:A歌曲的情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紧凑有力、富于激情、慷慨激昂。
        B歌曲表现了青年学生视起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态度和决心。
        C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态,具有号召性的语气,号召同学为国家的兴亡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二部分:唱出了一代青年的志向和抱负;第三部分:表现了同学们抗战的态度和决心;第四部分:表现了同学们担负起天下兴亡的坚强意志。
(二) 学唱〈〈毕业歌〉〉第一部分
同学们,此时你们的心中是不是已经激情澎湃,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的第一部分。
1、学习歌曲旋律,解决难点(符点、休止符的准确性)
2、演唱歌词
3、处理歌曲情绪(让学生根据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来处理歌曲的情绪)
4、非常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三) 对比欣赏合唱版本的〈〈毕业歌〉〉
1、 师:老师刚才给同学们欣赏的〈〈毕业歌〉〉是属于演唱形式里的哪一种?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次〈〈毕业歌〉〉,感受一下和我们刚才听的有什么不一样。
2、 师:是合唱的形式,    同学们更喜欢哪一种呢?
3、 不同的艺术形式总是带给人们不同的音乐感受,我们刚才一起在聂耳的歌声中感受了他的革命精神,聂耳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的声乐作品,也写了很多优美动听的器乐曲,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一下他的民族管弦乐合奏〈〈金蛇狂舞〉〉。
(四) 欣赏〈〈金蛇狂舞〉〉
1、师:聆听音乐时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在脑海里为这部作品构思几幅图画。
2、聆听作品
3、师:乐曲的情绪怎么样?(热烈、欢快、喜庆、热闹)
4、师:这首作品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5、师总结:这首作品是聂耳先生根据民间音乐曲牌〈〈倒八板〉〉改编而成,乐曲表现了端午节时人们赛龙舟的喜庆、热闹场面。
6、师:这首乐曲中有一个段落非常有特色,它采用了民间的一种传统的旋律写作方法创作而成,同学们找找看在哪个段落。师生一起分析这个段落。
7、师引出“螺蛳结顶”,并讲解
8、分组合作(让学生进一步体验)
三 拓展部分 
1、让学生拿出准备的乐器,进行分组配合
2、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在欣赏了聂耳的作品之后,有什么感受?在这个和平年代,你觉得自己能做些什么?
四、师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在聂耳的作品中感受了他的革命精神,老师希望也能用他的精神来鼓舞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上一层楼!
下课! ( Sun, 24 Oct 2010 18:55:09 +0800 )
Description: 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
第二十七节 萧友梅与黄自 一、 学习目标
(一) 聆听、学唱歌曲《问》,感受、体验其在歌曲创作上的特点及当时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沉沦的忧虑与感慨;聆听《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讽刺时政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 在聆听、学唱、讨论、比较活动中认知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现实内容,并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三) 80%的学生能够基本准确的演唱歌曲《问》的前八小节,同时在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专业音乐事业兴起的情况。
二、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
难点:学生在理解过程中能够用语言表述作品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
三、 教学内容安排
(一) 演唱歌曲《问》,赏析《问》、《渔阳鼙鼓动地来》,感悟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性、艺术价值。
(二) 略听歌曲《抗敌歌》、《玫瑰三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知、认识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作品所体现的社会与艺术价值。
(三) 了解清唱剧的基本知识。
四、 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教学课件的音、视频资源,结合自己备课内容合理搭配,另外还可以结合自己具体情况选用好的其他资料补充。
(二)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阅关于20世纪新音乐运动中的音乐家及音乐作品对社会及个人的发展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 一定要反复聆听、演唱主题,根据学生情况可采用听唱或视唱方式,最好能将主题背唱下来。
(二) 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三) 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插图、名言等素材配合教学工作。
(四) 教师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体现出的思想性内容和具有的艺术性价值。
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
1、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段旋律,师弹《送别》旋律,鼓励会唱的学生一起唱。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产生在哪段时期吗?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音乐家都有谁?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时期的另外两位音乐家。
2、师:在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
设问:假设
我们今天来创作一首歌曲《问》,内容可以是生活中的困惑,第一句的旋律线条你会怎么来设计?
2、 设问:听听萧友梅如何用旋律线条表达内容,播放歌曲《问》。 1、 联系实际生活,设计歌词和旋律线走向。 2、 聆听歌曲《问》。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线条对表达歌曲内容的作用。 播放歌曲《问》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歌曲《问》。 展 开
歌曲《问
1、钢琴伴奏一起视唱,分析旋律线条。 2、引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爱国人士是如何用音乐来表达他们的困惑。(表现出当时军阀混战、山河残破、国家沉沦的忧郁与感慨。
3、由萧友梅的介绍引出作曲家黄自简介及代表作品。
1、 用视唱的方式 感受歌曲的旋律线条。
2、 学唱歌曲,分析《问》。 3、 展示自制课件介绍萧友梅
学生展示自制课件。
把旋律这一要素作为切入点,学生体验、演唱歌曲,展开分析,感受歌曲内涵。
由萧友梅简介引出与他同时代作曲家黄自,简介黄自生平及代表作,引出清唱剧《长恨歌》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
歌曲《渔阳鼙鼓动地来》
1、简单介绍清唱剧《长恨歌》:《长恨歌》原是唐代白居易的一首长诗,诗中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黄自和韦瀚章根据此诗和元曲《长生殿》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学生聆听欣赏歌曲《渔阳鼙鼓动地来》分析歌曲。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歌曲借“以古讽今”的手法反映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 3、对比欣赏第八乐章并完成表格。
4、引导、提示学生理解作品。
1、 反复聆听赏析《渔阳鼙鼓动地来》、视唱音乐主题16小节。
2、 用歌唱的方式体验、对比《渔阳鼙鼓动地来》的两个段落一松一紧情绪上的对比。
3、 学生对比思考清唱剧与歌剧的区别。
4、 对比《长恨歌》中第三乐章和第八乐章在不同音乐要素上的差别,对表现作品的不同作用,理解清唱剧《长恨歌》的艺术价值。
播放《渔阳鼙鼓动地来》的音、视频
用讨论、对比、反复聆听等方法,理解清唱剧《长恨歌》的艺术价值和黄自的贡献。 拓 展
1、对比欣赏歌剧《饮酒歌》。
2、对比清唱剧,了解“清唱剧”的概念。
3、学生完成“拓展与研究”第三、四题。
1》。 2、结合本单元内容,完成“拓展与研究”第三题 3、针对“拓展与研究”第四题,课后进行调研活动。 小结
师:音乐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从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变迁,用安波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们今天这节课: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是脱离不了人类物质是生活的观念形态之一,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和加工的结果。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
3分钟
开放式小结,给学生留下自主、反思的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述测评本节课完成情况。 七、 教学评价建议
(一)经过课堂抽测,大多数同学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问》的前八小节。
(二)教师引导学生聆听、学唱中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当堂检测学生的理解、感受能力。
(三)在了解清唱剧《长恨歌》结构的基础上,对比第三乐章与第八乐章在各音乐要素上的差别,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利用“拓展与探究”的第三、四题来展开评价,但第四题需要学生在课下用大量时间来进行调研工作,同时可以与研究性学习的老师一起辅导学生完成这个社会调查。 ( Sun, 24 Oct 2010 18:53:49 +0800 )
Description: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
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
课题:《百年前的校园歌曲》 一、设计思想
基于音乐教学是一种美学的欣赏的教育理念,以高中学生为对象基础,通过对百年前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这一中国20世纪初音乐教育运动的背景、来源、意义、艺术特征的感受、介绍以及风格的剖析,达到对学堂乐歌这一独特的音乐艺术分支的了解、包容、欣赏,特别是对学堂乐歌风格与内涵本质的感受把握,理解学堂乐歌的发展与它的积极内涵。本课程教学设计以学堂乐歌为主题,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多种方法为教学手段,以经典的学堂乐歌代表歌曲作为音乐欣赏范例,侧重音乐的时代背景与学堂乐歌文化融合的角度理解体会学堂乐歌的魅力,为音乐艺术教学提供一个特别的视野。教学过程以直观感受原则、启发性原则为基本指导,同时又以历史的文化的角度与内涵、风格、本质的挖掘诱导及学堂乐歌的发展与积极意义的把握为主线,让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感受学堂乐歌,进而认识、了解我国近代早期专业音乐创作的一些情况、学会一种理解欣赏的路途。
本课遵循以下的设计特色:
1、情境导入,直入主题
学堂乐歌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可能是一节比较枯燥而难以接受的课,从歌词、曲调、思想内涵等都与现今学生传唱的歌曲相距甚远,因此,如何让学生迅速进入欣赏的情境,产生想听、爱听学堂乐歌的愿望,是老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课前,我首先播放一首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校园歌曲《同桌的你》,揭示上课的主题――校园歌曲,然后通过范唱教师自己学生时代的校园歌曲,唤起学生的情感和共鸣,紧接着借助这个情境,揭示课题《百年前的校园歌曲》,让学生循着百年前的歌声,把日历一页一页往回翻。
2、对比感知,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运用对比欣赏的方法,随时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突出知识的特点。如《两只老虎》和《国民革命军军歌》的对比演唱和欣赏,体会学堂乐歌选曲填词的特点;两个版本《祖国歌》【歌词不同、节拍不同,但曲调都是采用当时在全国流传的脍炙人口的传统乐曲《老六板》】的对比欣赏,感受学堂乐歌一曲多填的特点等,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区别和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3、听唱结合,体会特点
高中音乐欣赏课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被动聆听的境地,慢慢会失去他们主动欣赏的愿望,因此,在课堂中我始终注意让学生动口唱,来提高学生主动欣赏、参与课堂的程度,通过听与唱相结合,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交流,感受音乐的内在情感,体验音乐作品所带来的强大的震撼力。
4、动静结合,表现参与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既有安静的聆听和思考,又有热烈的讨论积极的参与,使他们在思考和讨论中掌握知识,在活动中加以运用和巩固。在本课的教学中,当学生了解了学堂乐歌选曲填词的特点后,我有重点地安排了“唱唱填填” 活动,我给学生提供王维的诗《山居秋瞑》,让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旋律为诗配歌;然后一起演绎用王维的诗《山居秋瞑》唱《送别》的曲调。这样不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兴趣。
二、教材分析
《沈心工与李叔同》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将此节的授课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
20世纪初,中国的音乐教育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式学堂教育代替了私塾教育。学堂中“乐歌”课中教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学堂乐歌由学校而及于社会音乐生活,对中国近代音乐从创作、音乐理论、乐器以及音乐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五四运动以来的新音乐提供了经验。
本课包括学堂乐歌概念、历史来源、艺术特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社会价值等内容,是音乐鉴赏模块的一个重要特殊的不可缺少的区域,它开启了中国近代音乐教育运动的先河,在了解中国音乐历史文化、欣赏并理解其对于社会进步意义具有重要地位。
三、学情分析
1、对高中生来说,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及音乐家他们不是太清楚,甚至在当前流行音乐无孔不入的今天,对于学堂乐歌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排斥,但同时,高中学生对我国的近现代史已具备一定基础,故对音乐作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风格特点容易理解,这是上好本课的一个有利因素。
2、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与对音乐的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欣赏能力,在本课程的相关方面主要表现在对流行的校园歌曲有一定的涉足。但这种能力与认知基础却由于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学生对学堂乐歌特定的音乐文化意义存在一定鉴赏体验困难,产生情感背离问题,表现为情绪上不喜欢、体验上不共鸣、思想上不重视。因此改变这一状况是上好本课程的关键,也是课程设计成败的重要体现。
3、学生更多的喜欢当今的流行校园歌曲,对比检验、模仿是其学习策略的方法。在对其特有的艺术特点了解之后,少数学生可能试图进行其曲调填词方面的创作试验。
四、教学目标
本课程设计将融合体现课程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情感体验、价值导向等多个教学目标,它们分别是:
1、了解百年前的校园歌曲形式即学堂音乐的概念、艺术特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
2、通过其背景及意义熏陶,对中国新文化音乐教育运动历史的了解,培养一种民族的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实现音乐的情感与社会价值导向的统一。
3、通过欣赏特别是对学堂乐歌艺术特征及其创作手法的理解,经过作业设计,通过合唱、伴奏整体协调的课堂表现,进一步实现从历史、文化、社会、音乐理论等多角度对学堂乐歌的理解欣赏的方法与创作技能、合作技巧。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了解“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及意义。
【教学难点】:“学堂乐歌”的创作及意义。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学情分析,采用以互动、情景课堂体验共鸣、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策略与方法,并注重综合运用:
1、教学设计始终围绕课程中学生的情感背离与音乐社会价值取向的融合这一困难目标与技巧。从情感喜好的流行校园歌曲导入,以时空切换的技巧,从历史的背景上习来,从课堂作品的现场体验共鸣,到对其艺术特征的点拨、归纳,做到立意深远而收放自如、藏而不露,采用多角度多视野的方法,让学习欣赏成为诱导下的一种自在的愉悦行为,一种自发的感受、欣赏、接纳、升华路径。
2、注重课堂的实际体验,运用多种形式的演唱方式、包括教师范唱、学生听唱、哼唱、齐唱、或师生间的合作演唱,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聆听、体验、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和认识理解歌曲的内容、风格、及表现手法,进而达到熟悉和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的目的。
3、发挥老师的平台搭建作用,综合运用丰富的历史、社会、音乐史等人文知识真实生动地勾画课堂内容背景,为鉴赏创造体验的基础空间。
4、摸索一种从源自情感喜欢这一第一学习力量之外的社会责任与意义的路径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与意义的新的认知教学方法。音乐是愉悦的,但它不是音乐的全部,改变这一认知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创造灵活地运用对象、时空变换的技巧,采用直观感受、老师介绍、剖析、揭示相结合等多层次的教学剖析手段,采用对话交流的方法,挖掘学堂乐歌的艺术特征与积极的社会意义,从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培养对音乐的意义的理解和由此激发的热爱。
5、做好作业设计与课余节目设计、演练的引导,通过对学堂乐歌的艺术特征的挖掘及创造手法、技巧的运用,以学堂乐歌的形式创作校园歌曲的作业设计和来体会实践掌握拿来主义的音乐创作手法,并通过将其设计成演练节目作进一步的技能与合作、演奏、歌唱的训练。
6、运用多媒体,采用文字、图象、声像等现代教学辅助工具,充分调动听觉、视觉的能动。
七、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找出自己平时所知道或喜爱的校园歌曲并练唱。
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与多媒体课件制作、有关歌曲的练唱与有关资料的准备。
教学环境要求:音响视听系统、多媒体播放系统。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同桌的你》。
2、师唱《童年》。
师小结:时间的河流以川流不息之势奔向未来,转眼,我们已经身处21世纪了。20世纪曾被称为是普通人的世纪,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哪个时期能够象它那样,对所有的艺术进行如此之多的探索:从文学到音乐、从舞蹈到雕塑、从戏剧到绘画……可以说这是人类艺术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现在,就让我们在一曲曲曾经感动过无数人心灵的百年前的校园歌曲声中,把日历一页一页往回翻。
(二)、新授过程
1、学堂乐歌的历史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废科举、办新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文明,学校在那个时候被称作什么?——学堂,在学堂中教唱的歌曲,我们就称作学堂乐歌。
2、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
A:介绍“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欣赏中国第一首学堂乐歌《体操――兵操》。
思考:(1)、歌曲的曲式结构。
(2)、歌词有什么特点?歌曲主要表达什么内容?
(3)、说说这首歌曲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它的主题出现了几次?)
师总结: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意味深长,音乐为一段体曲式,由六个乐句组成,每乐句四小节,结构方整。
4、学唱《体操――兵操》。
1、欣赏电影《送别》歌曲片段,师:听过这首歌吗?是哪位作曲家写的。
师:这首作品是美国作曲家奥德威和中国作曲家李叔同共同创作的作品,七十年代在拍摄电影《城南旧事》的时候将此曲作为电影的主题曲。
师:歌曲的情绪怎样?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
2、学唱歌曲《送别》
用u哼唱;朗诵歌词;运用领唱、轮唱等手法演唱。
3、让学生们自己以送别的曲调为基础创作歌词。
4、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一起演唱。
(4)、欣赏《祖国歌》
【设问】:你认为这首歌曲在曲调上有哪些特点?
对比书上的《祖国歌》曲谱,有什么不同?
3、小结学堂乐歌的主要内容
师:我们刚才欣赏了三首学堂乐歌,现在请同学们来总结下,完成以下表格。
产生时间
产生背景
歌词内容
创作手法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清末民处
废科举,兴新学
妇女解放、富国强兵、破除迷信、抵御外侮等
依曲填词
(大部分)、自己创作词曲。
李叔同 沈心工 (三)、总结评价
1、探究学堂乐歌的社会价值 【点拨】:师: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百年前的校园歌曲,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首歌曲的歌词以及曲调,想想这些歌在当时起到了哪些作用?同时这些“学堂乐歌” 对我国今后的音乐发展特别是声乐创作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讨论后交流。 【小结】:
师小结并揭示学堂乐歌对于近现代音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及其更深刻的含义:
是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开端。
2、课堂总结
师:在一个人的成长经验中,童年时代的生活是影响一生的第一层底色,它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我们那个时候玩什么?我们那个时候做什么?我们那个时候唱什么?我们那个时候读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自己的图景。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没有阅读,也可能没有玩具,但不可能没有歌声。
就让我们在这熟悉的《送别》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展示方法,辅以板书突出以下重要的知识脉络结构:
1、学堂乐歌的来源与概念。
2、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沈心工、李叔同,代表作《体操—兵操》、《祖国歌》、《送别》。
3、学堂乐歌的艺术特征:内容积极向上、伴奏较简单、选曲填词、文白兼用等。
十、作业设计
请学生尝试为自己的学校创作一首校歌或者校园歌曲,可以是自己作词作曲、也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曲调填上自己的一段新词。
请业余兴趣爱好者合作将其中的优秀创作进行节目化的设计并排练。 ( Sun, 24 Oct 2010 18:49:06 +0800 )
Description: 第十四单元 文人情致 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古代音乐概况和古琴的知识。 2、欣赏《流水》,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欣赏《流水》
教学难点:感受古琴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课间播放古琴音乐,营造气氛)师生问好!
导入:师: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师播放视频)
师:刚才同学们在视频里看到的这件是什么乐器?
生:古琴
师:看过电影《英雄》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这一幕:两大高手棋亭对决,一位盲琴师在旁轻抚七弦。其中这位盲琴师的扮演者就是新浙派古琴的第二代传人徐匡华先生。年过八旬的徐老先生出演了这一角色之后,可以说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古琴,同学们你们了解古琴吗?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下古琴?
(师生讨论)
师总结: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因其古老而有七根琴弦,故习惯上称为“古琴”或“七弦琴”。在中国传统乐坛中,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
师:那“八音”指的是什么呢?
(师生讨论,师解释:八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分类方法,是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并问学生古琴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师:古琴是一座无尽的宝藏,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琴就成为文人必修的乐器,其中孔子、嵇康、苏轼等都以弹琴著称。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琴,一起去感受文人情致、悠悠古曲。
二、新课教学
(一)师: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了解古琴的形制,古琴全长三尺六寸五,面板用桐木作成,底版用梓木作成,然后用大漆对底板和面板进行胶合。
师:1、介绍古琴各个部位名称,正面:岳山、承露、徽(13个)、琴弦(7根);背面:琴轸、龙池、雁足、凤沼。
2、介绍古琴左右手的指法
师:古琴的音色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散音、按音、泛音,散音就是指空弦发出的声音,左手没有任何按弦的动作;按音就是指通过右手的演奏,左手的按弦而发出的声音;泛音是指通过右手演奏左手同时轻拍在徽位上而发出的声音。
右手的指法主要有托、擘、抹、挑、勾、剔、打、摘、滚(高音到低音)、拂(低音到高音)等,(一边讲一边做示范,要求学生跟着做);左手的指法主要有:吟(动作小)、揉(动作大),绰、注、撞、进、退、等。
(二)欣赏《流水》
1、师:古琴音乐以清越、优雅著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流水》。关于琴曲《流水》有一个非常优美动听的故事,哪位同学来讲讲这个故事?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伯牙的琴声表现出了泰山般的气势,这时钟子期就说:巍巍乎若泰山;一会伯牙的的琴声又如流水般细腻,钟子期又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后,伯牙摔断了古琴,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世上已经没有他的知音,这就是非常著名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2、《高山》、《流水》本为一曲,到唐朝时分为两曲,现在介绍的古琴曲《流水》就是川派琴家流传的版本。
师:在欣赏乐曲之前老师简单的介绍这首乐曲的结构:
起:第一部分(1、2、3)段
承:第二部分(4、5)段
转:第三部分(6、7)段
合:第四部分(8、9)段
(三)A:师:接下来我们先来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
思考:1、古琴的音色是怎么样的?(清澈、通透、悠扬、韵味十足) 2、这部分的音乐情绪怎样?(富有跳动性,欢快、跳跃)表现了什么样的流水(从山岩上滴下的泉水)? 3、采用了古琴演奏中哪一种演奏技法(泛音)?
(师生讨论交流)
4、演唱泛音段
5、师:同学们都唱的非常不错,那接下来我们在音乐声中再一次去感受第一部分中泛音演奏的这一段落。(文字谱——减字谱)
B: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
思考:1、乐曲的速度、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更加欢快,更富于流动性,犹如一股股山泉、溪流汇集成江河。)?采用了什么演奏技法(按音)? 2、此时的流水有什么特点?(跌宕起伏,一泻千里)
C:聆听乐曲的第三部分,思考:1、乐曲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乐段是乐曲的华彩部分)采用了什么演奏技法?(滚、拂) 3、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景象?(水石相撞、漩涡在急剧转动,流水奔流不息,一直往前。)
D:音乐恢复了安静,这个时候的流水又表现出了怎样的特点?(流水似乎已穿过急流险滩,以从容不迫的姿态向前奔流。流水由动态转为静态,人们的心境也逐渐的平静了下来。)
师:。欣赏完了《流水》这部作品,请同学们说说看《流水》这部作品表现的实景、实情呢还是虚幻、臆想呢?
师:同学们说的很不错,古琴曲大多是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为主,〈〈流水〉〉这部作品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泊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
师总结:《流水》可以说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非常优秀的一部作品。美国宇航局1977年8月22日向银河系发射“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了一张镀金唱片,其中就收录了中国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作为人类向外太空传递的最能代表人类美好声音、最能涵盖人类丰富文化信息的音乐,在茫茫太空寻觅知音。
三、拓展
师: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独奏和琴歌,一边弹着古琴一边深情的唱着歌,这种意境令人神往,让人回味无穷。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琴歌——《阳关三叠》。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琴的演奏形式也日趋丰富,和各种乐器的合奏也越来越多,如果把中国的古琴音乐和西方的交响乐结合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朱践耳先生创作的《第十(江雪)交响曲》。
师:相信同学们听了刚才这两首乐曲,对古琴艺术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四、总结
师:2003年11月7日古琴在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我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去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开阔自己的音乐视野,老师相信有同学们的努力、有大家的支持,古琴这块瑰宝会更加闪亮!下课!。 ( Sun, 24 Oct 2010 18:47:23 +0800 )
Description: 第十三单元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 第23节 爵士乐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目标:1、欣赏两手爵士乐——《南部之子》和《不知为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爵士乐的风格特征。
2、知道爵士乐的主要特点和有关爵士音乐的知识。
3、探索爵士音乐对当代音乐的影响。
教学重点:感受爵士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模仿爵士乐的演唱风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二、导入---对比欣赏歌曲《茉莉花》――引出“爵士乐”。
三、新课教学:
1、请大家谈谈对“爵士乐”的印象。
2、教师简介爵士乐的起源,解释“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爵士乐(jazz)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黑人音乐,后来传入城市风靡美国,并成为世界性的流行音乐。爵士乐是美国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音乐。独特的音乐语言、极具个性的灵活的音乐演奏,时而低沉忧伤,如泣如诉;时而强劲高亢,激动奔放,给人深刻的精神体验和心灵的喜悦。
爵士音乐来源于布鲁斯。布鲁斯是17――18世纪,黑奴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表达他们痛苦的心声,由于蓝色在美国被看作是忧郁的色彩,这种悲哀的歌曲,统称布鲁斯。
拉格泰姆钢琴音乐是爵士乐的另一个起源。它从非洲民间音乐发展而成。音乐带有幽默、欢乐、活泼的情趣。乔普林被人们誉为“拉格泰姆之王”。
3、常见爵士乐器的简介。 (钢琴、小提琴等)
4、欣赏《南部之子》
资料:《南部之子》是一首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奏并演唱的爵士音乐。乐曲速度稍快,表达演奏者愉悦的心情。乐曲开始的前半部分和结尾部分是以小号为主的爵士乐队演奏,当中穿插一段演唱。歌词:在南部有位青年人,英俊潇洒,平时穿着打扮犹如国王一般,是当地女性崇拜的偶像。青年人热爱音乐,把音乐视为生命。人们都把他称为“南部之子”。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01-1971)著名的美国黑人爵士音乐家,被称为“爵士乐之父”。表演热情洋溢、诙谐机智。  注意:a乐器演奏部分以什么乐器为主奏?(引出迪克西兰爵士乐)
迪克西兰爵士乐始于20世纪初,它吸收了“布鲁斯”音乐和“拉格泰姆”音乐的成分,形成一种由小号领奏的小乐队即兴演奏特色。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b伴奏部分强弱有什么规律(打破传统强弱规律)
5、欣赏《不知为何》,注意乐曲是否容易唱?(引出连续切分)
《不知为何》是一收由诺拉/琼斯演唱的爵士音乐。在以钢琴和大提琴为主的爵士乐队伴奏下,歌声徐缓、缠绵,曲调松弛、怡然、略带忧伤。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民谣的清新韵律。诺拉/琼斯的演唱音色优美、清新亮丽。
诺拉/琼斯(1979――)具有“爵士公主”之称,她的演唱融合了爵士音乐、乡村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演唱专集《不知何故》曾在2003年第45届格莱美大奖上获8项提名,并获年度唱片、年度最佳单曲、年度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最佳流行乐演唱专集、最佳非古典录音工程专集、年度古典制作人8项大奖。她史无前列地夺得了格莱美所有的四项最重要的奖项。
6、爵士乐在中国
⑴、欣赏影片片段:解放前的舞厅中以爵士音乐做背景的场面。 师:在这个影片片段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⑵、学生交流看法,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对爵士乐在中国的看法。 ⑶、师:爵士乐在中国的影响由来已久,当这种由美国黑人贫民创造的民间音乐在征服了白人之后,舶来了东方;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百老汇舞厅”“和平饭店”等,其音乐演奏形式与歌曲创作都表现出国人对爵士乐的吸收与借鉴。
师:由于历史的原因,爵士乐在很长的时间内,与颓废甚至反动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成了“靡靡之音”和腐朽生活的背景音乐。我们通过了解知道:爵士乐本是美国黑人创造的,是美国黑人情感的渲泻与流露,表达的是劳动人民的心声;只是基某些因素的影响,使人们对美国这种音乐缺乏正确、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但现***放的中国,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接受外来的音乐文化,应以开放的心态来了解、学习多元的音乐文化,丰富自己的视野。
(4)学唱一段爵士乐风格的歌曲片段《断翅的蝴蝶》或《北风吹》
褪色的红颜 暗然的双眼
桃花开呀 杏花落呀
种下的情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