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平台——越来越被推崇的平台!时势造英雄作文,实力铸辉...

从今天开始,我不再赞美高山,以及它的倒影。
( Sun, 20 Jan 2008 17:53:41 +0800 )
Description: ( Tue, 15 Jan 2008 20:31:41 +0800 )
Description: 每次从东三环上过,那个叉腿而立的歪斜建筑都会长时间吸引我的目光,而险些把车撞到别人的车屁股上它确实有让人走神和过目不忘的力量。据说库哈斯这个剧酷的厮其实曾经以同样的环转摩天楼理念为世界上的很多城市设计过建筑,但只有北京接受了他的方案。这个楼不仅和鸟巢、机场3号航站一起入选了《泰晤士报》新近评选的世界十大最巨雄心的建筑工程,而且建成后,将成为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办公楼。库哈斯也赋予了这座建筑以非同一般的意义,他说:央视新楼显示了当代中国的政治能量和经济能量。 是的,在北京最贵的地方,盖了一座鬼斧神工的楼。 然而,里面的人干的事情能不能配得上这座楼,还得另说着。 后天是12月10号,全世界瞩目的诺贝尔颁奖典礼要在遥远的斯德哥尔摩举行,咱们的科教频道也要凑凑热闹,弄了个方案,早早捅了出来。方案里说:
2007年12月10日20点&helli helli 将隆重推出5小时的大型特别节目《诺贝尔科学之夜》,&helli helli 在2007岁末为观众呈现一场科学盛宴。该特别节目的宗旨是:展示中国科技成就,了解世界科技最前沿。 下面还具体指出:
我国的许多科学家,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领域,成为领军人物。诺贝尔科学之夜将汇总近些年来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其中包括载人航天、绕月工程、青藏铁路、人造太阳、生命大爆发理论、人类基因组、超级杂交水稻等重大科研成就,向广大观众展现我国科学大家的风采。 上海东方卫视一位同行看了后说,这好比在转播奥斯卡的时候插点中国电影,甭管是五个一还是六个二的,够多烦人。 今年东方卫视也要转诺贝尔的颁奖典礼,是由瑞典国家电视台提供信号。抛开作为竞争对手的微妙心态,那位同行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就拿被狂炒许久,现在还热乎着的探月工程来说吧,一般老百姓哪里知道我们和先进国家还差多远? 先看看低轨道的运载能力:美国约40年前送阿波罗上天的土星5型火箭,发射卫星至低轨道的最大重量为139吨;俄罗斯的能源号为105吨;而中国的长征-2F火箭,推进卫星至低轨道的最大重量仅8至9吨。中国正在研制中的大推力火箭,低轨道最大重量也才能达到25吨。 再来看看重要的数据传输:中国在这方面最远的试验是跟欧空局合作的探测1号、2号,跟踪距离为10万公里左右,嫦娥工程的测控手段也仅达38-40万公里。而美国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目前已飞离地球约150亿公里,超过冥王星距地球的两倍,完全依靠星上发射机以几瓦的功率向地球定向发射,抵达地球时其信号功率大约只有一枚普通电子表电池功率的200亿分之一。但依靠分布在全球抛物面直径达70米的3个大天线,美国科学家依然可以对这么微弱的信号进行接收和分析。 有一件事我敢肯定,不管是央视还是东方,必然要在转播中穿插演播室内容,这可不是为了解释颁奖程序,而是要刻意避开文学奖的颁奖(和平奖好象是在挪威颁?),假装好象根本就没有那码事。 在我得到的一个相关专题片的解说词中是这样描绘诺贝尔奖的: 百年来,这个奖项,以全球视野褒扬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对人类文明的关注。由于所授奖的科技成果,绝大多数都对人类社会发生了积极作用和重大影响,成为人类科学进步的重要里程碑和记录表。 看见了吧,诺奖在中国传媒嘴里成了跟并且只跟科学有关的一个奖。当然定调子的不是媒体,媒体是敲锣的那只猴子,脖子上还栓着链子呢。 我就不明白,现在一个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咱真的有必要这么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吗?咱累不累啊? 我要说的是,虽然链子解不开,但是也总有一些事情是猴子可以做主的,没有必要老故意把屁股给人看吧? 正想着央视在年底弄的这个倒霉节目会不会招人骂,一篇精彩的文章就出来了,发在《南方都市报》上。看来***说的对群众的眼睛是贼亮的。另外我也没想到现在的报纸有这么开放,简直跟网络言论有的一拼。 我最欣赏的是这么几句: 央视将使国人难得的一次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变成一场娱乐和炫耀的晚会。除了来自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实况,央视还增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穿插了较多的娱乐节目,画家、歌唱家、舞者、影视演员们表演助兴,科学与艺术在这场年度科学盛宴中将完美交融;二是重点进行中国科技成果汇展,该节目的核心部分将浓墨重彩梳理我国十六大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展现中国科学家孜孜以求、兢兢业业的科学研究精神,充分展示中国的科技实力,以及诸多科学进步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影响,如此看来,一场诺奖典礼大有被活生生地演绎成中国科技界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希望。 从总体上说,诺贝尔奖代表世界科学、文学及和平理想上百年来的最高追求、最高评价和最高成就展示。每年诺奖上的一无所获总是让国人心潮难平,从专业人士到普通百姓,人们纷纷在各个方面进行一再深入的反思。如果国家电视台置这些蔚为壮观、痛心疾首、大声疾呼、振聋发聩的舆论于不顾,在世界最高的科学成果、一流的科学大家面前,没有一丝敬畏的心态,没有一点反省的精神,没有一种学习的诚意,反而班门弄斧,趁机炫耀,那既是对人类智慧的蔑视,也是对国民上进心的嘲笑。 相对于自然科学奖来说,诺贝尔奖中的文学奖与和平奖争议更大,因为文学与和平理想本身就难以脱离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个别争议而对这些重要奖项视而不见,使完整的颁奖典礼变成自然科学的晚会。自由包容和信息畅通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性质,也是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 央视的宣传报道中解释说,这样包装诺奖典礼的目的之一是使广大中国观众树立更强大的民族自信心。我们认为,真正的民族自信心应该建立在谦虚和诚实的基础之上。在诺贝尔奖面前,我们还是期待从国家电视台听到更多反思的声音。只有通过学习而进步,使中国自然科学、经济学、文学与和平理想都大为提高之后,中国人更强大的民族自信心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文章引用自:
分类:
( Mon, 14 Jan 2008 23:28:41 +0800 )
Description: 偶十分喜欢大猫,在桂林时,常去七星公园看望那只东北虎,但听说那只大猫最近去了天堂,愿它在那里事事快乐,偶手头没有猫猫的照片,传一张同事的照片,以纪念之!
( Fri, 11 Jan 2008 20:43:41 +0800 )
Description: 情感之中,那《花心》一般的媚俗之风,几乎垄断了一代内地青年。我不是不让周华健爱到尽头,也不是不让林子祥陪叶倩文到地老到天荒,我只是不明白,我们已用《一块红布》包住了心有灵犀,又何必老窃喜于喜欢你从背后抱着我的感觉? 我们特假招子特腼腆装纯地扑进港台的温情怀抱中,想立刻弄明白为什么痴情的脚步追不上变心的翅膀?然后,忸怩着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故作梦是惟一行李的轻柔状。 港台抒情方式已使一代青年与中国文化传统《吻别》。 十多年前那阵我就说过,在世纪末的大陆,怎么也不该让港台歌曲成为中国人的情感主打,我们宋朝最羞涩的词人柳永都能煽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的凄绝之恋。 童安格再怎么唱《花瓣雨》,也不如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林忆莲再怎么《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也不如欧阳炯的玉郎还是不回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黄莺莺再怎么《哭砂》,也哭不过宋朝歌妓聂胜琼的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王靖雯再容易受伤,也伤不过李清照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杯深和浅;潘美辰再怎么喊冷,也敌不过林黛玉、史湘云联袂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现在应该是吟唱古风的时候了,要让秋风一碧无今古力压阳光灿烂风儿轻,要让九万里风鹏正举笑傲我是一只小小鸟。我相信,本世纪的港台流行歌曲,比起上世纪的会有文化更没底蕴。
( Fri, 11 Jan 2008 20:09:41 +0800 )
Description: 黄芳
  从今天开始,
  我不再赞美高山
  以及它的倒影。
  所有在画面与扩音器里重复过的人与事,
  要无限缩小,隐入低处。
  被忽略过的春天、河流,
  要沿着那条蚂蚁经过的路,
  一一返回。
  从今天开始,
  我的身心要紧贴荒野里小小的草。
  它们没有名字,
  但一出现就得到了我的深爱。
( Thu, 10 Jan 2008 20:43:41 +0800 )
Description: 漫步云间 亲爱的网络朋友,时间似流水,又过去了一年,2007已经成为往昔。你我所有的点滴,也汇集成为温暖的记忆。思念,也与无数个寂寞的夜,潺潺流泻,融化一地的尘埃。对你的埋怨和爱怜,也和着幽幽音乐,敲打着键盘,凝结成为一个个轻轻的呢喃。你我的情感,就在2008的每一天,写着希望和梦幻,开始蔓延。
  我珍惜的远方朋友,最近因为天气寒冷,工作忙碌,网络也发生了故障,所以没有了QQ,只有音乐陪伴。和你走过的一年日月,我们一直都是QQ相连,可惜,寒冷的冬天,我却一直没有和你好好说过话,满足你的期待。但是你的创伤,却让我牵挂到如今,担心你的QQ在为我等待,渴望着我的出现。
  我陌生的人,此时窗外阳光微微暖,风也轻轻,我又静坐书房,聆听着这首你爱听的《遇上你是我的缘》,想亲吻你清瘦的脸。心底对你的想念,瞬间铺满心海,跨越红尘,想感受你的存在。亲爱的朋友啊,你哪里是否也阳光灿烂,让你感觉不到寒?此时我真的想抱抱你小巧的身躯,给予你温暖,让你不再孤单。
  远方的人,走过2007年,来到2008,我依然祝福你。因为和你在一起的时刻,没有伤害,让我感觉到难堪。你可否明白,和你交往的岁月里,就因为感受着你的执着和你的平淡,与每一个真实的日子里,悄悄融和生活里的所有,让我把你视为亲密的知己。所以,与茫茫网络,没有人可以替代你,让我放下你我走过的痕迹。
  网络相联的人,你可否知晓,你对生活的忍耐,对幸福苦苦的追寻,总让我为你疼在手心。你手机停的那一夜,我给你问讯的信息,你没有回,让我失眠。担心你是否伤的厉害,手上的冻疮是否又在张开了口子,让你痛得不能言?
  自从2006年认识,和你交往一年多,我对你的生活也越有所了解。比如我知道此时的你,依旧在公司忙碌着,依旧等待着我的闪现,希望看见我的眼。看着你面带微笑迎接风和雨,我对你的疼爱,就挂在我你的窗沿,装点着2007年最冷的天,蕴藏着2008年的召唤。
  还记得2006年最后的一天,也是一个寒冷的周末,下班时间你和我聊天,陪着我聆听音乐,然后笑着离开。我怀着对你的想念,为你写下《2007,祝福我的网络好友》,寄托着2007年最朴实的心愿。今天,又是去年的这个时间,你依然还在我身边,和我心心相牵,书写着网络里最真实的情感。虽然过去的365个日夜,彼此也发生过争吵,也有误解和烦躁,但是却没有把我们分开,让彼此忘记,曾经的交谈。
  我亲爱的朋友,虽然你我是网络而认识,但是,无论网络有多虚幻,也不管你对我怎么样的误解,和你走到今天,我从没有怀疑过你的思念,是否和别人一样游戏人间。我相信你也和我一样坦白,只希望彼此的出现,能让自己感觉到温暖,让柔情填补漆黑的夜,与岁月里绘画出最美丽的季节。
  我的网络好友,我的知己,和你牵手走过2007年,我依然于2008年的今天,给予你最红的祝福,最真的心愿,在以后的岁月,希望彼此依然和往昔一样,真诚相待,走到生命里的最后一天。
( Wed, 9 Jan 2008 15:34:41 +0800 )
Description: 看完《苹果》发现,男人靠不住
看完《色戒》 发现,女人靠不住
看完《投名状》发现,兄弟靠不住
看完《集结号》发现,组织靠不住
看完《妈妈再爱我一次》发现,老爸靠不住
看完《新***故事》发现,儿子靠不住
看完《满城尽带黄金甲》发现,老婆老公靠不住
看完《红楼梦》发现,祖母和嫂子也靠不住
看完《西游记》发现,师傅靠不住
看完《霍元甲》发现,徒弟靠不住
看完《无间道》发现,***靠不住
看完《水浒》发现,领导靠不住
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发现,出纳靠不住
看完《史密斯夫妇》发现,公司也是靠不住的
看完《无极》发现,馒头靠不住
看完《青蛇》发现,动物靠不住
看完《越狱》发现,牢房靠不住
看完《阳光灿烂的日子》发现,避孕套靠不住
看完《午夜凶铃》发现,***靠不住,电视更靠不住
看完《疯狂的石头》发现,国际高手是靠不住滴
看完《长江7号》发现,地球人靠不住
看完《变形金刚》发现,外星人也靠不住
看完《黑客帝国》发现,一切现实都靠不住
结论:只有我靠得住
简称:我靠
( Wed, 9 Jan 2008 14:23:41 +0800 )
Description: 深度报道:[理论]《深度报道写作原理》 欧阳明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实践]《揭开真相南方周末知名记者报道手册》谢春雷编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实践]《经典头条和背后的故事》《南方周末》编 珠海出版社
报业经营:[实践]《报业风云南方都市报经营实录》 东方源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新闻策划:[实践]《非常新闻.策划之道》陈罨主编 海天出版社
( Wed, 9 Jan 2008 14:22:41 +0800 )
Description: 2006年09月25日 星期一 23:08
邓彦 陈奕钢
一、策划背景:
在兴安县漠川乡艳林村,有一支专门从事山区货运工作的马帮,他们穿行在云雾飘渺的崇山峻岭,已经成为漠川山区的主要运输力量。该村每家每户都有马匹,从而也产生了专门的马医,还有诸多女马帮队员。
二、策划思路:
从揭秘的角度出发,调动多种表现手法,突出马帮的特点。
三、版面策划:
本策划预计需要两个版面,分为《最后的马帮探秘》、《马帮女将》和《一位马医的生活》。
《最后的马帮探秘》策划:本版面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记者亲历马帮生活,记者与马帮一起上山,和他们吃一样的饭,与他们一起在山上过夜,以亲身体验揭开马帮的神秘和生活,并将马帮中的一些忌讳、程序表现出来,达到揭秘目的;二是马帮的历史、来源,中间搀杂故事,以传奇的形式表现出来;三是马帮队员的故事,采访一到两位比较有特色的马帮成员,从他们的马帮生涯中的故事引开,突出他们的特点和故事。为一个版。
《马帮女将》和《一位马医的生活》策划:此两文为一个版面。《马帮女将》突出她们的性别特点,反映她们存在的压力,她们在马帮中男队员不能替代的作用,她们的家庭生活等,以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马医的生活》主要表现其与马的感情,通过具有可读性的故事来体现。
四、版面执行:
《最后的马帮探秘》:邓彦
《马帮女将》和《马医的生活》:陈奕钢
( Wed, 9 Jan 2008 14:17:41 +0800 )
Description: 2006年09月25日 星期一 23:13 邓彦
本文案是对桂林各行各业的职业状态进行深入调查,反映他们的职业状态,调查以故事的形式表现,力求可读性,故事曲折,能够很好地表现职业人的心理、生活状态,引起读者共鸣。本文案表现的职业为***和记者。
一、策划目的
通过故事的形式和独特的叙述方法,表现***(最好为女***)和记者在工作的原生态。
二、总体思路
挖掘***和记者生活中不为人知的事件,比如***的人身安全问题,记者的漂泊心理和采访权的保障等等。
三、版面需求
《都市家庭周刊》两个版面。
四、版面策划
1、***职业调查版:选取一位桂林市一线的女刑警,表现其从警经历,以及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如男***不可能遇到的困难),工作中的压力(上级的压力和犯罪嫌疑人的压力),并表现法治与其他东西的冲突,从而挖掘其心理状态变化的过程。叙述中以故事和情感为主线。
2、记者职业调查版:采访桂林某报从事深度调查性报道的记者,通过其作
品和采访经历表现记者的良知和在现行新闻制度下如何为百姓代言。另可以表现记者职业的漂泊感和工作强度。叙述方法和表现的主线同上。
( Mon, 31 Dec 2007 19:28:41 +0800 )
Description: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 Mon, 31 Dec 2007 12:56:41 +0800 )
Description: 带三个表 正所谓 发布会上杀出胡紫薇,五环旗前曝光三角恋。
  紫薇,好,过他,上台了! ,麦克!麦克!麦克!胡紫薇拿到了,胡紫薇拿到了!不要给张斌任何的机会。伟大的北京卫视的女主持人!他继承了小三的光荣的传统。利智、嘉欣、戈辉在这一刻灵魂附体,胡紫薇一个人他代表了第三者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紫薇,紫薇面对这个会场,他面对的是全世界爱看热闹的目光和期待。 张斌曾经在多年前成功的抛弃了原配,她深知这一点,他还能够微笑着面对他面前的这个人吗?一分钟以后,她会是怎样的表情? 闹场成功了,张斌丢人了,胡紫薇队获得了胜利,揭露了张斌的老底。她没有再一次倒在央视的男主持人面前,伟大的胡紫薇,伟大的北京台的女主持,伟大的体育频道今天改名快乐,伟大的胡紫薇,胡紫薇万岁。她没有辜负天下小三的期望,胡紫薇没有再次输给陈世美。 这次大闹是一个绝对理论上的决杀。绝对的突然,胡紫薇成功恶心了张斌! 这个胜利属于胡紫薇,属于着张美然,属于饶颖,属于王祖贤,属于所有热爱陈世美的女人! 张斌也许会后悔的,张斌在面对一个弱女子的情况下,他太保守,太沉稳了,他失去了自己的勇气,面对小三悠久的传统,他没有拿出猛冲猛打的作风,他终于自食其果。张斌该回家了,也许他不用回遥远的家里,他不用回家,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在新小三那里生活,再见!
( Sun, 30 Dec 2007 08:56:41 +0800 )
Description: 按:文艺不贴近人民,人民自己贴近它。2007,精彩节目太多,被该节目单遗漏的节目还应有大型群体摇滚乐《谁用谁知道》领唱:赵本山,合唱:沈阳集资群众。哑剧《敏感词》表演者:中国网民与网管。 文章提交者:罗严塔尔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1、开场大型歌舞:《全世界都在羡慕我们》
表演者:全国***、大型国有企业老总的处级以上公仆代表。
      
2、戏曲联唱:《2008,涨涨涨》
表演者:来自发改委、劳(动)民(政)商(务)财(政)部、电力公司、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供暖公司及其它垄断行业的群众。
特别客串:猪       
3、相声:《咱们山西好地方》
创作者:黑煤窑包身工、煤矿矿工。
表演者:国家安监局局长李怒斥、山西代省长孟检讨。
      
4、独唱:《雨一直下》
演唱者:红钻帝国。
伴舞:济南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       
5、小品:《盛世国虎》
表演者:周正虎、关客、猪巨龙、国家及陕西省林业部门官员代表。
特别客串:一张年画。       
6、集体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表演者: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材厂、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所属铝母铸造分厂,以上两厂的工会代表。
7、相声《拼图惹的祸》
表演者: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上海天文台天之文社区网友美的眼睛;
    
8、男女对唱:《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表演者:临安市本文章下载于www.HKipo.cn 香港新股速递
***************
*分众的蓝海成功始于创意
***************
  “志立则气盛”,儒雅的外表掩盖了江南春内在的强韧与果敢。于是,在这个媒体行业进入到激烈动荡、躁动不安的战国时代,江南春发起了一场颇具个人特色的“荷马史诗”般气势雄浑的媒介之战。
---------------
总序梦想年代
---------------
  1992年,当星巴克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时,霍华德·舒尔茨春风得意地告诉整个世界:“我是一个梦想者”,然后星巴克果然成为世界商业的奇迹;而当保罗·阿伦与比尔·盖茨漫不经心地玩电脑时,其不着边际的梦想在某一天弄出了微软这个全球最大的商业怪兽。
  知识经济时代,梦想年代,一切皆有可能。
  梦想者的思绪不会停顿,梦想者的灵感源泉也不会枯竭,只是当梦想飘荡到中国大陆的上空时,粉红色的梦幻变成了金色的辉煌。
  中国经济的整体“牛”市,使许多青年“财”俊的诞生成为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过程。尽管他们活跃于不同的领域,“把玩”着属于自己的战略技巧,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执著性格和一颗追寻梦想的勇敢的心。
  当然,成功与失败此消彼长与亘古碰撞,意味着梦想中总是有人欢笑有人忧。有实现梦想的达人,但更多的人则是从梦想的巅峰失足跌落,或从梦想的破灭中失声惊醒而尝试着重回梦想。
  “棱镜”原本为一物理学术语,意指复合光透过“棱镜”***为光谱;以“棱镜”对人对事进行多维的解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们陆续推出的“梦想年代,财智人生”系列丛书大抵会有一个中心:“聚焦财智人物”,两方面基本内容:其一,演绎各业界“大腕”中脱颖而出的领跑者的精彩人生,展示梦想年代的亮丽风采,并追寻其成功的背后;其二,也不忘拾遗补缺,将失败的例子透析给读者,知其然,亦究其所以然,使读者避开梦想的陷阱,更加接近于成功。
  格物致知。以史为鉴,历史是洞明得失的镜子;以人为鉴,他人之经历是问鼎巅峰的捷径。时势造英雄,人生是个大舞台。在这个梦想年代,谁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谁都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你也不例外。
本文章下载于www.HKipo.cn 香港新股速递
---------------
杨伟光序成功始于创意
---------------
  阅毕撰写江南春创业成功的书,心中激荡着一种豪情:中华儿女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央提出的要建设创新型社会,将会催生无数江南春式的精英人才。
  商界奇才比尔·盖茨说:“最美好的财富人生始于个人敢于行动的气魄。”江南春无疑具有这种气魄。
  “志立则气盛”,儒雅的外表掩盖了江南春内在的强韧与果敢。于是,在这个媒体行业进入到激烈动荡、躁动不安的战国时代,江南春发起了一场颇具个人特色的“荷马史诗”般气势雄浑的媒介之战。
  光有勇气,只能称之为“匹夫”。经营者只有从事创新活动才能成为企业家。江南春的成功始于“创意”。当今时代已进入创意经济时代,优秀的创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如果说勇气、创意是铸造江南春成功的关键词条,那么坚韧不拔的执行力与勤奋刻苦就是成就江南春辉煌的金科玉律。王国维《人间词话》讲人生奋斗须得超越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弹指十年,如白驹过隙,不知江南春的拼搏经历到达了哪个阶段,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生活出三生精彩的江南春或许如袁中郎所云“凡物酿之得甘,炎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
  此书叙述了江南春和他的分众传媒神话般的成功经历,从书中更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以之折射和唤发更多青年才俊的创业激情和成功人士的感悟。不管怎样,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惟愿所有怀勇气、创意和勤勉的年轻人梦想成真,成为当代中国创新的英才。
  (杨伟光,原广电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台长,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科教文卫委副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家协会主席)
本文章下载于www.HKipo.cn 香港新股速递
---------------
黄升民序传媒领域亦江湖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林是个江湖,广告传媒界也是一个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端恩怨,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顶天立地的绝世英雄,而江湖的生存规则只有12个字——“物竞天择,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2005年的中国户外传媒领域,江湖纷争看得只叫人眼花缭乱而又心惊胆战。若干一流、非一流的广告传媒公司演绎了各有千秋的“武林传记”。
  2005年的传媒江湖,出现了个盖世豪侠。正所谓乱世出豪杰,时势造英雄。广告传媒成就了江南春的大侠威名,江南春也不负众望掀起一场场江湖的“腥风血雨”。他出招诡秘而且凶狠——吞框架、并聚众、对众多江湖弱者“赶尽杀绝”,甚至“斩草除根”;他步伐凌厉却也疾风迅驰——从成立到上市,再到呼风唤雨,笑傲江湖不过短短两年时间;他树敌颇多如东方明珠之流,却又深得武林名门追捧,包括软银、鼎晖在内莫不对其青睐有加。
  于是,2006年的一天,这个叫江南春的江湖“新秀”,在闯荡江湖十余年后成为楼宇液晶电视广告界的武林盟主,号令包括框架媒介、聚众传媒与分众传媒在内的各路英雄,一时间,江湖安宁许多。
  可是,没有厮杀的江湖不叫江湖。分众并购聚众后,江湖看似平静,但江湖片刻的无息或许正酝酿着更猛烈的暴风骤雨。2006年以后的江湖将上演更多精彩。
  (黄升民,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媒介》杂志总编辑)
本文章下载于www.HKipo.cn 香港新股速递
---------------
作者序(1)
---------------
  世界变化的速度快得让人炫目。2005年是“超女”火爆的一年,2005年也是江南春事业巅峰的一年。
  同样是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无法跟进的e时代,一夜暴富这种看似小概率的奇迹事件几乎天天在我们的身边不断上演。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登陆纳斯达克股市,创造了一个广告人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的神话:拥有近30%股份的公司创始人兼CEO江南春身价暴涨,接近于3亿美元,如果参照2004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将跻身前30名,甚至超过搜狐的数字英雄张朝阳。此外,江南春还应邀按响了纳斯达克的开市铃,他也由此成为受此殊荣的第一位国内企业家。随后,分众传媒接连并购框架媒介、聚众传媒,数次刷新中国媒体并购案的最高金额纪录。在户外视频广告市场,分众传媒终于“一统江湖”。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江南春也许还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年轻富翁;而分众传媒对许多人来说,也还比较陌生,但若稍经点拨,他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分众早就存在身边,电梯口的液晶广告视屏就是分众的杰作。可是,同样让人惊讶的是,分众传媒只有3年历史,而江南春本人,也只有33岁。
  如果说江南春创立的永怡传播公司和现在声名鹊起的分众传媒是其商海拼杀十余年的辉煌战利品的话,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永怡和分众对于江南春本人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早已经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在江南春一步步谨慎小心地塑造永怡和分众的同时,永怡和分众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甚至是重塑着江南春本人。
  江南春天马行空,特立独行,做人做广告都达到凡人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度及境界。难怪有人戏称江南春是中国广告界的“超级男生”——“虚荣”、年轻而又多金。比照江南春精彩纷呈的人生历程,这样的称谓在某种程度上相当贴切。他谈吐幽默、妙语连珠、反应敏锐、装束得体。玩诗歌,江南春风花雪月,独具风骚;做传媒,江南春如日中天,不可匹敌。
  在当今中国的广告企业中,分众传媒是一个创业的神话,也是整个广告行业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因为分众传媒帝国的崛起仅来源于一个简单创意,而江南春本人经常说的那句“创意创造生意”也成为一句创业名言。江南春做大楼宇电视广告的创意起源于3年前他在上海徐家汇太平洋百货电梯门上看到的广告海报,他突发奇想,要让海报变成电视。接下来的两年半里,就是在这些被广告人忽视的电梯旁,他费尽心思只做了一件事——让他的液晶电视***遍布各个城市的商务楼宇。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企业在如此短暂的3年时间内迅速崛起,而这位年轻的CEO又是如何快速成长为怀揣着几十亿身家的广告传媒业首富呢?在江南春成功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从大学就开始创业的江南春像许多成功人士一样,有着颇为传奇的、曲折的而又波澜壮阔的创业经历。作为江南春特聘的高级媒介策略顾问,我经常被江南春的激情、才情、自信和执著所感动,心中总有一种萌动,想把江南春本人和分众传媒崛起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去读江南春,去读分众传媒,从而领悟成功的真正含义。本书的写作得到了江南春谨慎的配合,但他主张少写个人,多写分众传媒。的确,江南春“没有生活,只有工作,工作是唯一的乐趣”,分众传媒就是他生活的全部。所以,本书没有多少风趣的生活故事可供分享,但为你揭示了分众成长、成功的轨迹和奥秘,你可以从中看到江南春为之付出的太多太多。
  在本书脱稿之际,江南春寄语年轻的读者:“我想有5个词可与大家分享,那就是激情、创意、信心、态度、细节:尽量在自己青春岁月里培养和挥洒自己的激情、不断地用激情尝试和实践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用更多的创意来丰富生活,因为创意面前人生的效率和浓度是不同的;充满信心地做人、做事,信心可以感染他人更能够感染自己;保持正确的处事态度,因为它是关乎动因的,会影响你根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另外尽量尝试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习去观察细节、控制细节,对细节的关注可能是做任何事业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和能力。”
---------------
作者序(2)
---------------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全国政协常委、原广电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先生和亚洲资本论坛主席李俊先生的热情鼓励,分众传媒副总裁嵇海荣、公关部武小静、吴霏,江南春秘书薛佩诺等给予了我许多帮助。我的朋友陈新华、王永前,我的同事征明、吴比、文辉、良忠、爱虹等都帮助我做了许多工作。本书完稿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先生,《蒙牛内幕》作者、著名策划人、蒙牛集团副总裁孙先红先生,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董事长徐智明先生,香港太阳生物科技董事、原汇源集团营销副总裁何传利先生,香港展生集团中国区营销总裁、原娃哈哈集团策划总监肖竹青先生百忙中审读书稿,并热心向读者推荐,真诚地感谢他们。
  现在的世界,成功只属于那些不断学习、不断奋斗、不断创新的年轻人。我想,这本书用真实的例子告诉你的不仅是有趣的创业史,还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管理艺术、人际关系、竞争谋略、处世哲学——别人的成功,或许就是明天你的成功,此书给你的最大价值在于此,我写此书的初衷也在于此。我希望本书能给企业管理层、广告界、传媒界、营销界的朋友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给大学生和有志于创业的知识青年以有益的启迪。
  是为序。
  刘世英
  于北京西钓鱼台
  2006年5月
---------------
学生时代的校园诗人(1)
---------------
  济慈说:“谁也达不到顶峰,除了那些把世界的苦难当作苦难并且日夜不安的人。”
  在江南春心中,大抵诗人的形象就如同济慈描述的一般,“他们携带着来自上天的密令,怀中藏着致命的武器,却用脆弱的花朵抵御现实的侵害。”
  于是江南春活着,写着小诗,“仅仅出于怀念或者想象”去感同身受于李克尔“罗马怎么样,它在崩塌”…….
  提及“江南春”,家喻户晓的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承载着诗人对江南水乡的陶醉。而江南春恰恰也是一个诗人。
  认识江南春的人,在向别人介绍他的时候总习惯于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以前,他是个青年诗人。的确,江南春是一个诗人。早在大学时代,中文系出家的江南春就充满着无限的浪漫主义情愫,并曾经出版过自己的诗集——《抒情时代》。
  1973年3月出生于上海的江南春,并没有上海男人特有的细腻,魁梧挺拔的体形使得他更像一个十足的北方汉子,充满功成名就男人的魅力。而“江南春”这个典含着江南水乡色彩的婉约名字并非许多媒体渲染的是其酷爱中国古典文学的父亲取自于宋词的词牌名,而完全来源于偶然中的巧合,“我的父亲是一位严谨的审计师,母亲是个小创业者,承包有自己的门店,完全不是传说中的书香门第。我姓江,我们家是朝南的,又是出生在春天,所以叫江南春。南说的是空间,春说的是时间,江南春本身只是一个时空观念的名字”。
  虽然江南春不是坊间流传那般自幼饱读史书,深受礼仪书香熏陶,但也许正是由于“虎父无犬子”,抑或这个诗一般的名字还是承载了父母双亲太多的冀望与期待。父母对江南春的未来是这样规划的:“争取考个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
  似乎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朝着父母的期望进行着。江南春自小便在文学上初露锋芒,并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据江南春本人所说,他在诗歌文学中的所有成就全然是因为小学五年级的一篇东拼西凑的作文,正是这样一篇普通的作文标志着江南春“虚荣心”的第一次出现。事情的经过其实非常简单,甚至简单得有些令人忍俊不禁:小学五年级时,江南春东抄西拼的作文出乎意料的得了一个全班最高分,老师当作范文当众宣读;从此以后,江南春一发而不可收,每次作文都要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不得第一誓不罢休。
  江南春本人将自己的这条发展轨迹归结为“虚荣心作祟”的结果。而这小小的虚荣心成为一颗催人奋发的生命力极强的种子,不断地激励着年幼的江南春。从这以后,习惯被当作范文作者的江南春也因此开始了自己的“文学”之路。凭借着过人的文字禀赋和不懈的努力,大大小小的奖项伴随着江南春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但真正见证他青少年时期文学创作巅峰的,便是其在高中期间所获得的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而江南春本人也由于出色的文学才华于1991年被免试保送进入全国知名的重点高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上天的垂青,再加上文学上的天赋,以及江南春本人对文学创作的敏锐,一个伟大的诗人或许应该呼之欲出,但命运并非按部就班地以一种平庸的轨迹左右着江南春并不平凡的人生。
  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江南春俨然成了一个幸福的学生诗人。“每当清晨,当我翻身下床,看在昨天一首略带缺陷的诗还站在狂乱的句法中我觉得那种感觉分明就叫做幸福。假如时光不使它流失,我相信它必会更加纯粹。”
  江南春每天无忧无虑,徘徊在幽静的***塔深处,找寻着创作的灵感和坚持、秉承着对成为诗人的梦想。他会用整个下午留心前桌的漂亮女生,并郑重地为她写下精彩的评语,而在傍晚时分江南春又通常都会鼓足勇气到学校舞厅涉足一场爱情或者被轻易地拒绝,但无论怎样,待到月黑风高之时,他一定会独自回到寝室,轻轻松松地写起小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
学生时代的校园诗人(2)
---------------
  我们无从得知少年江南春的诗人梦色彩如何,但后来的事实却表明,命里注定的江南春不会成为一个诗人,而这一切其实源至于江南春一次参加的校学生会主席竞选,也就是这次竞选彻彻底底改变了江南春的人生轨迹。
---------------
精心策划的成功竞选(1)
---------------
  进入大学后的江南春矢志不改,仍然“虚荣”地巴望着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在校园诗坛的活跃与积极,使得江南春瞬间成了师大家喻户晓的校园名人,而就是直到今天他的那些小诗仍然在一定范围内被人朗诵。
  其实成为诗社社长这仅仅只是江南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闻名师大校园的一个契机与开始。忘情的江南春怎么会甘心于停留在大学一年级便出任的著名的“夏雨诗社”社长头衔?“夏雨诗社社长”不过仅仅是江南春宣泄“虚荣”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绝不是最后一个途径。
  半年以后,也就是1992年,江南春便凭借“夏雨诗社”的诗社社长的身份,谋划参选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学生会主席。因为在大学时代,能够当选一个学校的校学生会主席无疑是件无上风光的事,喜欢被人瞩目而虚荣心时刻膨胀的江南春是必定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据江南春的师兄,也就是日后江南春分众传媒的左膀右臂和好搭档嵇海荣介绍,根据师大传统,在以往的历史上,竞选学生会主席一般都是大三的学生,江南春提前一年便顺利当选,这在当时的师大是一桩十分爆料的新闻。而江南春的胜利主要得益于他的口才和事先充分的准备工作。
  其实,竞选学生会主席的过程便已经真正的、完美的凸显了日后江南春立足商场的根本资本——聪明的头脑、冷静的理智,以及审时度势抓住能令自己和别人亢奋的脉动。借用于江南春爱说的一句话:“事实上,我的大学时代,基本上就决定了我的今天和今天的成绩”。
  当时在校学生会主席首轮选举中,江南春瞄准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哲学系的钱海——当年参加中国大学生大专辩论赛的最佳辩手。这个同学在参加本系竞选演讲时,江南春为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偷偷地去现场观察,了解敌情。正如他所担心的那样,这位同学的名气和能力完全在其他人之上,而且差距巨大。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最大的“热门”同学却连本系的小组选举都没有出线。
  自古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剧;怀才不遇,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伤感,被人们一遍遍不假思索的叹咏。往往越高的才华,换回越多的失落。“因为大家都把他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谁也不愿意帮他,他被孤立了。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意识到,一个人的成功不完全是你的才华,关键是你能统占整合多少资源,然后达成一个整合的目标。”江南春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毫不掩饰自己悟到这个道理时的欣喜若狂。
  参加了院系校主席初选,在校级竞选的第一轮过后,只剩下包括江南春在内的六个人参与竞争了,“我不想让钱海事件在我身上重演”。而那时的江南春已经为其神乎其神的演讲成为各方势力“绞杀”的下一个目标了。
  于是,被钱海事件刺醒的江南春做了一件事后令他非常得意的举动——“合纵连横”,那就是每天晚上分别跟各个系的学生会主席沟通,交流自己对于竞选校学生会主席的观点,同时也听听他们的想法。当然,这样的交流往往安排在学校的某个小饭馆,十块钱就能吃一顿饭,叫上两个小菜,再喝点小酒。而这十多位学校作为握有实实在在投票权力资本的各个院系的学生会成员,为江南春高票当选学生会主席铺开了康庄大道。
  也许是觉得各个院系的学生会成员的撑腰还不足以使他令人信服的当选主席,江南春的策略及手段在接下来的极至的发挥,更加让人叹为观止。
  江南春的师兄嵇海荣当时作为在任的校学生会主席,主持了整个竞选过程。据他回忆,经过了前期的初选,最后一轮的竞选按照惯例是候选人的演讲与即兴问答环节。当最后6个候选人集中在学代会上亮相演讲时,江南春是唯一一个脱稿演讲的候选人。由于他第一个上台,这给后面的竞争者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甚至乱了手脚。
  了解当时情况的人透露,除了提前背诵好了发言之外,江南春实际上准备了更绝的一手,他提前安排了几个哥们,在提问阶段当“托儿”,准备一些刁钻、尖锐的问题质疑对手。这样,在别的选手被问得哑口无言的时候,江却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而据江南春本人透露,为了能够脱稿演讲,他提前三个月准备演讲稿,而且还请中文系关系“铁”的老师修改多遍。临近竞选的一个月,为了确保自己胜出,每天背20遍。
---------------
精心策划的成功竞选(2)
---------------
  正如江南春所料,竞选的时候,文采风流、书生意气的江南春第一个上台演讲,不仅演讲精彩,回答问题更是无懈可击,很多台下的对手已经决定放弃竞选。第二个上台的便是他最强的一个竞争对手,因为江南春的出色表现,这个同学临时决定改变策略,于是对台下的同学说:“江南春同学把我想要讲的都讲完了,但是我更懂得倾听……”话还没有说完,台下江南春的一个“托儿”马上站起来质疑:“你的这个特点最适合在江南春手下当一个部长。”台下哄堂大笑——出众的口才和成功的策略,江南春一举获得成功,几乎以全票当选,顺利成为华师大校学生会主席。
  耍了些小手腕的江南春就这样几乎以全票的绝对领先优势,终于毫无悬念地、如愿以偿当上了学校校学生会主席,一时间风光无限,满面春风。也因此,江南春欠下了别人160块钱的巨大外债,这也为后来他打工还债埋下了伏笔。但这次精心策划的“贿选”和竞选过程中的“钱海事件”却也印证了江南春所欣赏的捷克著名作家昆德拉的一句话,“人生最大的缺憾,便在于不能重新来试过,不可逆转。既然无法逆转,也就应该十分坦然。选择另一条路会怎样呢?或许更好或许更糟”。
  竞选给江南春的人生上了十足的重要一课;也正是这次竞选在某种程度改变了江南春的未来轨迹,使他始终坚信人生没有遗憾,只有在不断选择中追求一种心灵的超脱与成功的释然。
  竞选成功了,江南春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虚荣”的生活在师大的校园,但160元的“巨额”欠款却也让江南春无法再惬意起来。于是……
---------------
160元债务初闯广告业(1)
---------------
  “由于竞选过程需要和许多人沟通,拉选票,吃饭喝酒什么的,不经意间一下子就欠下了别人160块钱的债务,这在当时可是大数目”,江南春回忆道,“在1992年,一个一穷二白的大学生欠债160元,难以想象、不可想像。”事实上,这位众人注目的校学生会主席兼诗社社长的江南春并非出生在锦衣玉食人家中的富贵子弟。和绝大多数上海本地人一样,江南春的家长也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父亲做财务会计,母亲经营一家小型的便利店,所以用江南春自己的一句原话说便是:他并不是天生有钱的主儿。
  祸兮,福之所倚,这东方式的智慧哲言昭示着江南春的否极泰来。负债后,江南春整整花了一个星期来计算一道关乎人生转折的数学题,“花很长的时间写一首诗歌,一则评论文章,报酬可能只有30元;编撰一个广告,区区5个字,回报却高达1000元”。计算的结果就是,诗歌不能再写了,评论文章更不能写,而创做广告才是“正道”。
  不管怎样,正是因为欠下人民币160元的“巨款”,江南春拉开了第一次“下海”的序幕。
  为了还债,江南春帮人做过家教,也干过每天挣7、8块人民币的“累死人”的体力活,也帮助大四忙于寻找工作的师哥师姐们完成毕业论文,赚取少量的物质回报。
  谈及还债的这段时间,江南春津津乐道地说道:“大学二、三年级打工,做社会调查,最开始和同学们一样,每天赚7、8块钱,后来他加以总结,认为应该公对私,于是在调查问卷上盖上华东师范大学校团委的公章,拿到居委会去,让居委会的老妈妈去帮忙做调查,一声感谢却换来收益的直线上升,每天可以得到远远超出7、8块左右的回报。”另一个兼职赚钱的方法就是打扫仓库,“二十元一天。但我扫了一天后,别人就说明天不用来扫了,一个月只需要扫一次就可以了。”
  各种兼职,虽然很辛苦,江南春还是得到一定的物质回报。即便如此,江南春仍不满足。仅凭着这杯水车薪的收入,想要真正还清这160元的债务,成为一个理想中的有钱人,需要的更是一段十分艰难而又漫长的时间历程。“虚荣心”强烈的江南春这时也有些心有不甘了。因为,这时候的江南春的梦想已经变成了找一个既可以轻松挣钱,又能够发挥自己长处的打工之道,“上一代没有积累,我不得不很早就需要自己赚钱、创业。而且我又刚谈了女朋友,花费比较大,所以少量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我平时的生活开销,可我也不愿意再回家向父母要钱。父母毕竟也不太容易。”
  无论是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还是天无绝人之路,抑或是自助者天助,江南春终究还是得到了上帝的眷顾。就在江南春幻想着能够轻松挣钱、还钱和攒钱的时候,也就是1992年底,上海亚太电影电视公司下属的一家广告公司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会,委托江南春招聘大学生勤工俭学做兼职,一个月底薪300元,提成另计,主要的工作和任务就是接、拍电视媒体广告。按照这家广告公司招聘大学生兼职的正常流程来说,江南春首先应该登海报公开招聘。可结果是江南春并没有这么做。江南春的考虑在于:一方面,这个广告兼职是一个既可以发挥其文学专长,又是一个可以挥洒他从商天赋的天堂;而另一方面,每月的300块底薪对于当时的诸如江南春此类的穷学生来说更是构成了莫大的物质诱惑。
  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于是,江南春利用自己是校学生会主席的这个“政治经济资本”,捷足先登。得知消息的当下,江南春自己便欣然揣着招聘海报去了广告公司应聘兼职。正好这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当年是师大“夏雨诗社”的前任社长。没有别人竞争,再加上前任诗社社长的鼎力相助,江南春毫不费力地给自己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兼职工作。而这份工作也是一个与江南春的希望与梦想最契合的舞台——广告传媒业。
---------------
160元债务初闯广告业(2)
---------------
  上海亚太电影电视公司的成功应聘,意味着江南春真正意义走上了从商之道。
  毫无广告传媒业背景的江南春按说没有金刚钻,为啥敢揽瓷器活?每当面对各路记者的疑问,江南春有着他自己的看法和理念:“那个时候,你完全不会理会你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因为中文系写诗歌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永远自我感觉良好,永远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我原来的写作能力很强,而广告方面的核心就是需要创意,当时所谓的广告就是写一个广告语,或者编一个小小说,而我的创意能力毫无疑问是天然的。所以,我至始至终认为最适合我的不是成为一个诗人,而是作为能够享受广告乐趣的‘富贵闲人’。而创作诗歌和涉足广告虽然是在创造一件表面上不一样的东西,但其中蕴涵的大的道理其实相差并不太大。”
  当然,仅有创意能力是不够的,学习能力极强,加上废寝忘食般的玩命,江南春很快地打开了这份广告兼职的工作局面:“前几次拍广告的片子,我还需要请很多人,当他们在做的时候,我就认真地学。到后来,我就身兼数职,生意我谈,创意我来想,策划我来做,剧本我来写,然后我来导演,接着后期做编辑,然后自己带片子坐飞机去广州等地剪片,剪完片子再回上海配音。这样,我就省下了很多钱,同时也从中学会了很多。这是一段奇妙的经历”
  江南春的这一段兼职之旅,不仅让他不久又成为学校勤工俭学队伍中最出色的一员。更为重要的,这份兼职带给他的远非物质的收获所能媲美,江南春从此稳健地迈出了他向广告业进军的第一步。应该说,正是由于这份意外的兼职经历的收获,为江南春日后在广告业一发不可收拾的巨大发展铺就了绵长而又成功的红地毯。
---------------
借(又鸟)生蛋:江南春独享永怡
---------------
  生性好强的江南春并不想一辈子屈居篱下,一直为别人做嫁衣,一直看着老板的脸色打工挣钱。于是借助永怡传播公司这个事业发展平台,不满打工且已经踌躇满志的江南春把他21岁的梦想切换到创业的频道。
  1994年2月,也就是尚在就读大学三年级的江南春开始了自主创业。
  同年七月,江南春自筹资金,注册创办永怡传播公司,并出任永怡传播公司总经理。后来,永怡传播公司也成为国内最知名的本土广告公司之一。2001年,永怡传播的全年销售额就已经创纪录地达到了1.5亿元。
  可是,几乎作为中国最早的一代大学生创业者,1994年时江南春何以获得百万余元的注册资金,至今少有人能说清道明。但可以肯定的是,江南春并不是天生有钱的主儿。那么江南春这笔数额如此巨大的注册资金究竟是从天而降还是另有隐情呢?其实这100万的注册资金江南春得来得全然不费功夫。因为,机警而聪明的江南春使的正是“借(又鸟)生蛋”的巧妙招数。
  1994年,凭借江南春的资金实力,他还不足以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广告传媒公司,于是只可能“借(又鸟)生蛋”,靠别人的钱帮助自己注册成立公司。而也就是1994年的同一时候,港资永怡集团老板为了整合旗下公司品牌,出资100万让江南春组建永怡传播公司。这是一家以创意为主的广告代理公司。从此,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三年级的学生江南春自公司成立之日起,除了***上的数字证明他只有21岁之外,言行举止以及生意场上的谈判风格已然是一个老练成熟的公司老板。只不过,江南春仅仅只是拥有公司管理权,永怡传播公司不得不依附于当时的永怡集团,严格意义上说,在法律制度上江南春没有“所有权”。从“管理权”到“所有权”转变的这个过程,江南春又巧妙地玩了两次“借(又鸟)生蛋”。公司成立之后,自己不是法人代表,但是为了能尽快将公司收归己有,他必须拼命赚钱,通过“还款”或者“购买股份”的方式让永怡传播公司改姓“江”。
  于是,成为“江总”的大三学生江南春马不停蹄地为了自己的企业四处打拼。“1995年的时候,我们做过联想上海的业务,跟杨元庆谈过。”回忆起那些最初的客户,江南春流露出一丝掺杂着张狂的无以复加的巨大兴奋。就是这些客户今后成了江南春的良师益友,推动江南春在广告传媒领域的成功。因为做SHAMPOO广告,所以结识了从台湾带广告书给他的朋友。“SHAMPOO的老板(台湾客户)带给我14本广告书,启发很大。”也许,正是当时大陆市场上还罕见的这些广告书籍,让江南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轨道和未来事业前景,以及发展的方向。
  大学阶段即出尽风头的江南春,面临一年后的毕业江南春却“感觉到了压力”。为了逃离,或更是挑战压力,江南春与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成立了东广广告公司。这个公司的运作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两个年轻人的远见。当时无锡正在大张旗鼓地进行市政建设,受到上海南京路灯火通明的启发,凭借“让无锡亮起来”的策划方案拿下了无锡的灯光工程。
  “以上海市的‘灯光改造工程’游说无锡市政府在商业繁华地点建立灯箱广告,成本只有百万元,而收益却是六七百万。当然,城市形象也是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江南春说。事实上,这500个灯箱的工程他们没有投入一分钱。因为前期的制作费用是无锡市财政局作为市政工程给贷的款,所以江南春没有投入一分钱,就一鼓作气在无锡做了500个灯箱广告。借你的钱,然后做你需要的产品,产品做好之后,你再用我要求的价格买回去。我来的时候带着创意和能力,走的时候口袋里装满了钱。“借(又鸟)生蛋”,也凭借着这样的不懈努力与干劲所挣得的这一笔笔的业务让江南春拥有了第一个50万,从而真正意义上拥有了永怡公司的管理权和所有权。
  户外广告商机使创业的江南春淘到了第一桶金,同时也使得江南春创造了白手起家,空手套“永怡”的商业奇迹。不到两年的短短时间内,还没有大学毕业的江南春就已经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拥有了50万的存款,而那时候的江南春还不到22岁。再以后,创业小成的江南春重新从无锡回到上海,把业务重心从东广广告公司转到永怡传播公司,开始专心经营永怡传播。这时江南春的梦想已经上升到有一天要与国际4A级的广告公司一争高下……
---------------
IT广告的霸主:永怡笑傲“上海滩”(1)
---------------
  伴随着江南春的个人努力和公司全体员工的精诚合作,永怡的营业额直线飙升,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永怡公司年均收益已达到500万元左右。1995年,在当时能将广告收入作到500万的广告公司在上海滩却还并不多见。
  在江南春带领永怡传播在一统上海IT广告市场的征战中,不得不提到的便是其最为荡气回肠的一场IT广告战役——“LG未来窗”。
  1998年,韩国电子巨头LG刚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永怡传播竞标LG的广告代理,竞标的时候,江南春将广告策划方案瞄准了“LG未来窗”这个产品。“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个产品是平面显示器,根本不会有人来买。当时,LG也有很多普通级的产品,但我认为我们的备战一定要为‘未来’而战。”
  皇天不负有心人,LG最终相信了永怡传播的广告方案。江南春也开始将钱投放到“LG未来窗”这个产品上。第一年,永怡传播打了很多“LG未来窗”的广告,但是产品并没有见到有什么大的起色。到了第二年,江南春顶住压力为“LG未来窗”的广告又扔了很多钱,结果,产品销量一下子打开了缺口。“第一年,只卖了5万台;第二年就上升到66万台,第三年已经到了89万台,到了2000年,‘LG未来窗’已经成了平面显示器的‘代言人’。”
  曾有记者问江南春:“扔那么多钱砸广告,没起色,仍然砸,你是基于怎样的判断?”而江南春的回答是:“我当时想了两点:第一,我认为我们(LG)在传统产品的市场上根本没有优势,渠道也没有竞争力,跟三星、飞利浦根本没法打,就不如进入这个市场的最高端来打,树立最高端的形象,然后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第二,只要我们积极地先抢到一个平面显示器的市场,我相信二到三年内,平面显示器一定会取代球面显示器。从产业趋势上来讲,这个是发展的必然,我们的战略非常清楚。所以,你后续的产品一定要采取非常反逻辑的方法,一定不能按照正常逻辑去做,最安全的是最危险的,最独特的方法最有效的。”
  由这场战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江南春的一个成功“密码”便是他“反逻辑的战略眼光”。这么多年,每天晚上,江南春回到家都要看一个小时的专业图书和杂志。专注于一点,及时地补充“养分”,然后有分析和数据支持的“不按常理出牌”,加上拼命干,机会和成功自然不会放过像江南春这样的人。而永怡也在江南春“反逻辑的战略眼光”策略下在上海广告界声名鹊起。
  然而真正铸就永怡成为十里洋场的上海滩IT广告的霸主地位的却是一次偶然的“姻缘”。江南春有一个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友,负责IDG在华东地区风险投资的业务。IDG当时是世界著名的IT出版集团,在中国投资了大量的IT媒体,想在上海设个点推广它的业务。江南春私下里早就认识了这个IDG的朋友,在很多场合也经常碰到,一来二去变得相当熟悉。这个朋友就建议江南春和IDG进行合作,然后一起开拓中国IT领域的广告市场。
  其实江南春也早就有了进军新广告市场的打算。虽然1995年永怡传播公司的年营业额已达到500万元左右,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中型的广告公司,而公司在上海也有了许多的广告客户,甚至包括联想等在内的国际知名企业。但因为公司没有太多和固定的核心大客户和业务,没有一个核心的产业可以依托,加之公司遭遇的股权变动,作为创始人的江南春清醒地认识到,此时的永怡,“这样发展下去,会产生许多的问题。”
  在这之前,江南春对于IT产品其实一窍不通几年的广告生涯,他已经习惯了做消费品的大众广告,而并没有将业务划分得如此之细。虽然,当时的江南春已经有了IT方面的各种人脉资源,比如见过杨元庆,也代理过联想在上海的广告,但对于诸如英特尔等IT公司究竟在想什么、做些什么,江南春却一点也不了解,心中没谱。不过,此时已经敏锐察觉IT业在不久的未来将成长为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的江南春,没有放过这样的机缘巧合。江南春不仅精明地意识到IDG这棵“大树”的分量,而且凭借着诗人的敏感,江南春毫不费力地嗅出了IT广告市场在未来的发展状况,于是他开始调整永怡传播的业务方向,专心去攻IT广告市场。
---------------
IT广告的霸主:永怡笑傲“上海滩”(2)
---------------
  “当时IDG传媒集团想并购一些广告公司,为他们的传媒业服务。而我做的就是广告公司,IDG传媒集团总裁对我个人也有很好的评价。于是,在1995年底,IDG决定收购永怡。”但这样的机遇却因政策的限制未能成行。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外资不允许进入中国广告业。不过在1995年底,永怡传播和IDG也还是通过协议进行了合作,不拿一分钱工资的江南春成了IDG上海办事处的主任。1996年1月1日,江南春进入IDG传媒集团,为他们筹办上海办事处;永怡自然地成为IDG传媒业务最主要的广告代理商。设想一下,IDG在中国投资了很多IT媒体,永怡传播在上海积累了大量的IT客户,江南春一方面在IT媒体上有话语权,另外一方面,IT客户做广告又要找江南春,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江南春的永怡传播想不赚钱都不行,很短的时间之内,永怡传播就成为上海滩IT领域最大的广告代理商。
  可是,当一切好事都被江南春占有之时,永怡距离发展的“寒冬”也就不远了……
---------------
永怡多元化战略的残酷幻灭(1)
---------------
  历史总是经历着惊人的巧合,就如同广告文艺评论大师卢卡奇所说的:“最好的也既是最糟的。”
  2000的冬天,在没有雪的上海,江南春和他的永怡传播尽情地享受着事业顶峰时的傲然与快感。但,同样在冬天后的上海,江南春和他的永怡传播并没有得到自己和企业发展的另一个春天。超级垄断也让永怡的发展遭遇瓶颈。在偌大一个上海IT广告市场,留给永怡的,最后却仅仅剩下5%的余额。探索新模式成为摆在江南春面前的一个新难题。
  “天有不测风云”,商场风云的突变,上亿的营业收入并未让江南春的日子好过。相反,“上帝要毁灭他,首先使其疯狂”。江南春和他的永怡双双陷入到黎明前的黑暗。尤其是2000年后的01年,这一年也成为永怡成长史中最为痛苦的一年。
  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互联网这一新生产业赋予了永怡质的飞跃。而与此同时,2001年,伴随互联网经济泡沫的破灭,永怡也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因为互联网突然全消失了,7个客户几乎荡然无存。这和我们的服务没有关系,而是这个产业仿佛一夜间就突然崩溃掉了。这让我们无比痛苦。”
  “当公司的营业额水平上亿元后,我们要再回到几千万元,是回不去的。因为公司所有的运营成本、人力的成本,都不可能再回得去,包括公司当时从奥美、智威汤逊等一流4A广告公司请了大量的创意人员过来。”要维持公司正常的运转,公司就必须守住1.3亿到1.4亿元的年均营业额。“我们只能以劳碌命的方式疯狂地工作。”这一年,江南春带领他的团队,参加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比稿会,高达20多场。这对大多数不足40人的本土民营广告公司而言,绝对是难以想象。
  对于从不认输而又勤于总结、善于思考的人而言,挫败可能会变成另外一种激励,江南春就是这样。永怡在2001年的煎熬让江南春明确地意识到一点:广告代理行业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行业,要继续求得更大的发展,永怡必须寻求新的成长路径——加紧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江南春时常将自己比做一个保守的赌徒,一个用一百块钱赢得三百块钱就马上歇手的赌徒,一个不会接受大赌大赢而缺乏冒险精神的不合格的“投机者”,一个习惯安逸于“小资情调”的投资家,既不会孤注一掷,也不会完全放手一搏。“比如我拥有5000万,我投3000万。3000万之后就不投了,剩下的2000万还能保持中产阶级以上的生活,我觉得我多年的努力不能毁于一旦。”
  但面对永怡传播的发展中的困境,江南春面临着类似的“赌徒困扰”:“我们的选择是两种:一是利用IT界的资源,拓展北京和广州市场;二是开始尝试进入其他的行业,如房地产、家电,希望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广告公司。”永怡战略的多元化意味着资金、人力等的无限追加和投入扩大,但破釜沉舟的江南春似乎也已经剥离了自诩赌徒的本身,决心放手一搏。
  “统占资源”比“个人优秀”更重要!江南春在大学期间竞选学生会主席的经历让他悟到了这条生意真经,在他最初雄心勃勃的下海创业时,这条真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现在这条带有浓厚江氏色彩的“成功真理”又发挥了作用。由此,还早在98年,在IT代理上尝到甜头的江南春并没有就此将自己的业务局限在IT领域。1998年起,永怡开始尝试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两条腿走路”,重新杀回消费品和其他行业的广告领域,主要集中在消费、金融保险和通信行业。即不仅做IT产品广告,还开始拓展消费品和其他行业的广告。
  1999年,永怡多元化战略开始正式实施,积极策划进军房地产等市场反映火热的行业。
  1999年至2002年,分两条腿走路的永怡已经将其多元化的全新的尝试运行到了一定的规模和程度。一方面,江南春全力引导永怡向媒介策略服务商的角色转变,让永怡发展成专业的媒体购买代理商;摒弃原有的向全案式广告代理服务商发展的计划,立足做媒介的策略、计划和购买服务商。“比如富士是我们原来揽下的全案客户。但从2002之后开发的一些客户如招商银行,就是一个纯媒介策略的客户,我们将不再涉足广告创意。如今的永怡仍然有创意部,但他们主要是为原有的一些老客户提供广告创意服务。”另一方面,倾力打造新兴传媒,这实际上就演变成现在的分众传媒。
---------------
永怡多元化战略的残酷幻灭(2)
---------------
  遗憾的是,这样的战略没有让永怡获得更大的发展。相反,永怡的多元化战略陷入前所未有的空前危机。
  但,真正给永怡的多元化战略造成巨大重创,直接导致该战略幻灭的却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2002年春节后,江南春开始图谋构思永怡传播多元化的第二步战略发展。由于受到网络游戏的诱惑,江南春购买了一款韩国网络游戏的代理权,打算在壮大新媒体业务的同时和网络游戏代理牟利淘金两不相误。可是结局并非江南春设想中的那般美妙。没过半年,永怡传播在网络游戏上输的一干二净。不熟不做,保持专注,看似简单的八个字却给那时还未能体会其中朴素道理的江南春和他的永怡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永怡的多元化战略中的种种鲁莽冒险代价在江南春看来,是矫正自己过度保守谨慎的创业风格而付出的。
  江南春认为:“资本家至少需要具备两大素质,一是对新兴产业的敏锐嗅觉,二是大胆冒险的性格。”永怡的多元化战略之前,江南春一直觉得自己二者只得其一。可是如今具备这两种优秀资本家性格的江南春的工作重心将倾向何处?而未来永怡又在哪?于是有了江南春在书屋里的“卧薪尝胆”似的痛苦徘徊……
---------------
书屋中的痛苦徜徉(1)
---------------
  成功与失败的距离其实也就在这看似不甚起眼的毫厘之间。因而试图超越思维的局限也正如“强***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一般,可能费尽心思,却终因后劲不足而无法超越和突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用这句话来形容商场的变幻莫测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上亿的营业收入并未让永怡的日子一劳永逸,“好景不常在”,不久即遭遇到了突如其来并且前所未有的暴风骤雨。在经历了一年的(禁止)之后,尤其是2001年,成为了永怡成长史中最为痛苦的一年。正当江南春因为钱赚得容易,钱不知道该往哪处放的时候,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客户一下子销声匿迹。
  互联网和IT业本是永怡传播的两根支柱,结果一根支柱瞬间倒塌。为了让IT能够继续支撑公司的发展,为了让公司业绩继续支持自己的“虚荣心”,江南春不得不重新杀回传统市场,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地去攻克,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江南春开始思索自己所走过的路。
  “2001年苦苦地过了一年,我觉得身心俱疲。我们原来不是处在产业优势的位置,是处在产业最脆弱的位置,那个时候,我终于明白,原来我做的产业是错误的,我做的产业是价值链当中最脆弱的环节。公司虽然大了,但还是有很多的公司和我们竞争,他们都有很好的职业团队,我感觉压力特别大,所以,我决定转型,我觉得生意不能这么做下去。”
  其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多元化的战略即使实施地并非完美,但也使得互联网的冬天并没有完全成为埋葬永怡传播的坟墓。2001年,互联网客户全线消失,IT市场大受影响,而永怡传播的总体营业额并没有大幅跌落,仍然成功地维持在了1.5亿元左右。但是这个时候,永怡的利润率急剧降低,到了只有3%的水平。江南春开始觉得“做全案代理是个很累的行业”,他不再坚持以往欲与国际4A公司一较短长的梦想,开始隐约觉得应该找一个属于自己的落脚点。这场并非完全噩梦的噩梦却令江南春顿时警醒。
  那段时间,心情郁闷的江南春频频出现在老上海法租界的绍兴路27号悠然而清雅的“汉源书屋”里。翻书喝茶、闭门思“过”成了江南春情感宣泄的最重要的方式。在这里,他写下一系列关于公司发展的文字,并成为分发到各地员工手中的“CEO话题”。书屋中的痛苦徜徉也成为日后江南春事业更加飞黄腾达的分水岭。
  经过书屋中的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江南春凭借着自己在商场打拼多年的经验积累,他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失败的原因所在。正如起初他曾以股东的身份投资过一家小规模的网络游戏公司,很快投入的资金便打了水漂的失败教训一样。“对产业理解不深刻,自己又不能亲自参与管理”是江南春从这段仍心有余悸的历史回忆中找到的致命要害。
  同时,江南春也对广告产业的发展和获利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详细的阶段划分:1980年-1989年间是中国广告业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凡是投入广告都会获得成功,因为谁只要发出了声音也就成功了”;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到1998年,“这个阶段凡事有足够的钱投入到广告中也都能成功,因为很多人做广告,这个时候你能花更多的钱就行”;1998年至今为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即使你有足够的钱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因为中国广告已经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分众性很差”。
  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的“三阶段论”奠定了他在社会学领域的地位,江南春的“广告三阶段”的划分坚定了其日后创业模式的信心。
  不因为暂时的成功而烧疯了头脑,不因为暂时的失败而失去冷静的思考,理性地对待“得与失”和“成与败”,让“虚荣心”成为自己的“原动力”而不是“绊脚石”,冷静地找出冰山下边的东西,这是江南春的过人之处。而江南春在“汉源书屋”里的彻夜徘徊和痛定思痛,则是一种另类的标志。从那以后,永怡开始了向专业媒体代理公司的转变策略,此时江南春的工作重心和热情也彻底向他所期望的“新传媒”倾斜。
---------------
书屋中的痛苦徜徉(2)
---------------
  但什么才才算是“新传媒”呢?而江南春的“新传媒”又在哪呢?这时,一个江南春命中注定的人出现了……
---------------
陈天桥一语点醒梦中人(1)
---------------
  虽然煮酒论英雄,而不问英雄出身,但类似的人生经历使得自古英雄从来都是所见略同且惺惺相惜。
  分众传媒上市,再演了中国上世纪70年代年轻人跻身亿万富翁的一幕。各大网站报章媒体纷纷评论:江南春是IT领域的第二个陈天桥。而江南春也从来不掩饰自己对陈天桥的景仰之情。盛大网络的陈天桥和分众传媒的江南春这两个生于七十年代的上海年轻人,因广告代理而结交并成为好友,并且彼此给对方的评语更是惊人的一致:“他对自己行业认识深度可能超乎寻常。”
  陈天桥凭借一部韩国游戏开创了网络游戏最辉煌的案例。在2003年百富榜的前十位中,陈天桥即使不是崛起速度最快的富豪,也是当时最年轻的富豪。而03年的江南春,却不得不面临着自己广告事业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
  在经历了互联网的噩梦之后,为了维持公司的运转,习惯做大***的江南春也接起了餐厅的小广告,这一年对他来说是那么的难熬。尽管当年公司并没有亏损,但是江南春第一次对自己从事了十年的广告代理业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当时,江南春最刻骨铭心的感触便是:“从来没有担心过这个行业有什么问题,突然出现这个问题以后,会觉得你的成长是虚幻的,你原来做着一个朝不保夕的工作。”
  业务的困境,激励着江南春的突围。但今后公司和自己的发展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又深深地困扰着他。虽然白天的工作还在努力地继续,但一到晚上,江南春就陷入了彷徨中,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白天和黑夜完全是两个人。而就在这个时候,他被一个朋友随意的话点醒了。这个点醒江南春的朋友,也决非等闲之辈,他就是前文提及的陈天桥。
  陈天桥当时正做着一个国内还没有人涉足的行业——网络游戏。凭借《传奇》,陈天桥成为了创造“传奇”的财富黑马。江南春和盛大网络的陈天桥在早年曾有过一段深交,他们是多年的好友。当然,那时的他俩只是商海中默默无名的小人物,当时的江南春没有出现在纳斯达克的开市上,而陈天桥也还没有成为后来的“中国首富”。他俩的结识也是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在2000年时,陈天桥还在运营一家小网站stame.com,靠网友领养一只名叫史丹莫(stame)的虚拟宠物狗赚人气,而这家网站的推广广告代理商就是江南春的永怡广告公司。由于经常的业务往来,年龄相仿又有着相同的志趣的两个年轻人自然而然地便在私底下成为了朋友。
  时间轮回到2002年12月的某一天晚上,江南春约见了老朋友陈天桥夫妇。依旧是在香樟花园的茶座里,三杯浓郁的香茶。
  几个月不见的陈天桥告诉江南春,自己已经不做那个靠网友领养一只虚拟宠物小狗赚人气小网站了,现在改做网络游戏。大约12点半时,陈天桥告诉江南春,他代理的这款游戏每天晚上同时在线可以达到11万人。而11万人同时在线,意味着拥有至少70万收费用户,每个用户每月35元,一个月就是2450万元。
  这个数字让江南春受到了不小的刺激,事后的江南春回忆到,“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天桥的盛大网络同时拥有11万多人在线。有一个人告诉你,这个叫做网络游戏,每人交35块钱打一个月。我觉得好恐怖,这个公司才仅仅四个月,就至少是赚一个亿。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你把自己拷贝多少个,你可能完不成这个任务。”在江南春看来,陈天桥竟然在短短四个月的就实现了一个亿的营业额,这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时就觉得要向陈天桥学习,发掘别人没发现的产业模式,这样才能挣大钱!”陈天桥的网络游戏给江南春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天桥给我的经验是,你要找到一个全新的商业方式你就会创造一个超额的利益。”
  其实,在过去的辛苦劳作的2001和02年,江南春就已经时不时地开始“否定”自己几乎十年的选择了。江南春把结识陈天桥作为一种幸事。因为,在和陈天桥深聊过几次之后,江南春对陈天桥的商业头脑和战略眼光钦佩不已。所以江南春从不讳言他对陈天桥的钦佩。“陈天桥有很好的产业判断力,他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总是去创造全新的产业,而不是和别人在一条道上挤。”江南春说,“所以,你应该自己创造一个产业,然后快速地在这个产业得到垄断地位,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的把所有竞争对手丢在后边。”
---------------
陈天桥一语点醒梦中人(2)
---------------
  当时江南春的一个概念就是,他其实用十年犯了一个他必然要犯的错误。到底是什么错误呢?2002年春节,江南春闭门思过整整7天,得出两个结论,应该用高科技手段提升传媒表现能力,应该细分市场将广告信息精确地传送到特定族群。而陈天桥的赚钱之道,是寻找市场空白,剑走偏锋,另辟蹊径。悟到这一点,江南春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他在他的本子上写到,“我错了,我改还不行吗?”
  此次喝茶最直接的体会就是,江南春决定另立门户,开始寻找象当年陈天桥《传奇》一样的契机,绕开竞争惨烈的传统媒体,走进“花花世界”寻找原本别有的“洞天”。后来他也的确找到了结合点,靠液晶电视***找到了被忽视的巨大市场。从此,江南春义无返顾的走上“分众”之路,开始他“值得做一辈子的生意”……
---------------
千辛万苦,江南春只为分众推广
---------------
  正当江南春苦苦思索如何寻找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如何打造一个新媒体时,乘电梯的一次经历让他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于是,这个偶然的机会让江南春又盯上了写字楼的电梯口这个新目标,即就是商业楼宇液晶电视联播网。
  那天,江南春去徐家汇太平洋百货办事,结果就在等电梯的一刹那,他被电梯门上的粘贴广告吸引住了,他发现,就在人们等待电梯的那一刹那,无事可做的人除了聚精会神地看粘贴广告外,并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而就是这简单的十几秒时间,粘贴广告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江南春十分敏锐地感觉到这里是一个绝佳的广告发布场所。也就在这时,江南春听见了很多人抱怨说电梯很慢。等电梯的人随意的一句话,让苦苦寻找广告空白点的江南春产生了灵感。如果有电视,好像人们在等坐电梯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无聊和时间慢长。
  江南春一时之间觉得电梯广告这个创意非常好玩,进而他对电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的江南春再一次找到了国贸的老板和其物业管理人员。江南春对他们说“我用液晶电视放一些比如时尚表演加广告怎么样”,此前江南春曾是LG的广告代理商,故而他对液晶电视非常熟悉。国贸的老板想了想,说可以考虑考虑。
  好不容易得到了认可,江南春终于松了口气,然而当他拎着液晶电视走进上海的50栋写字楼时,他并不受欢迎。
  在做分众传媒之前江南春仔细分析了中国整个广告传媒产业的现状,经过思考认为分众成功会来自四个主要的要素:运用高科技手段使媒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打动力;面对特定的受众族群,而不是对所有人讲话;创造了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说白天的电视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一种强制性的收视环境。
  有了这四个理念的江南春,坚信他所探索的商业模式是有竞争力的,是可以对包括广告客户、楼宇客户、股东、员工在内的各方面实现互惠互利的。所以在注入资金去做这件事之后,江南春也有信心相信以他的理念能够说服和打动投资者投入大量资本来运营分众。
  在这个基础上,加上江南春的真诚、耐心、勤奋、坚持,江南春这次真的是下定决心要把广告做进写字楼,他觉得,看这种广告的人都是白领,他们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购买能力强,传播效果应该不错,但是,毕竟这是个新东西,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广告客户会不会买帐呢?江南春:“很多人打击我,说这个东西即使做到天边也就这么小一点范围。”
  如何说服广告主来接受自己的新媒体,江南春有着自己的主意。为了尽快打开市场,当时江南春每天都拎着机器上门游说。而为了让自己的销售人员能够打消客户的顾虑,江南春专门组织了一次培训。在培训会上的他,此时俨然成了一个专门挑刺的客户。
  为了让客户接受户外视频,江南春专门给销售人员写了一本百问百答,把客户可能提出的100个最挑剔的问题都列了出来,并一一准备了***。他以为这样一来,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措手不及。
  江南春要把广告做进写字楼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物业管理的反对,不知情的白领的“白眼”。而把几万块屏幕,一个个挂进写字楼里,没有韧性更是跑不下来的。不过,早在大学时候的江南春就擅长跑客户,靠做广告公司,他成了华东师范大学里,第一个校园百万富翁。只是那个时候,他是骑着自行车去拜访客户,而现在江南春是开着奔驰去劝说每一个客户。用江南春自己的话说便是:“我绝不放过每一次机会,即使机会微乎其微。”
  江南春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从2002年6月到12月,江南春说服了最早的一批40多家高档写字楼。到了2003年1月,江南春的300台液晶显示屏装进了上海50幢高档写字楼的电梯旁,同时,招商银行信用卡和轩尼诗洋酒等企业客户也成为第一批广告客户。
---------------
“激情燃烧的岁月”(1)
---------------
  在一段时间内炒得沸沸扬扬的《蒙牛内幕》中,该书作者将蒙牛集团“处世”哲学可以归纳为三点,“大胜靠德,大智靠学和大牌靠创”。这“三靠经”不但点到为止,凸现蒙牛文化德精髓,且又让人回味无穷。但只靠“德”、“学”、“创”来决定企业成败又未免太过理想。所有的文化积淀也好,创新求变也罢,如果仅仅只是一种哲学价值观点的坚持,恐怕蒙牛也不会取得现在的丰功伟绩。那个靠着一点点投机便能一夜暴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为其形象描述的资本时代已经来临,资金不是企业生死起伏的唯一因素,但绝对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无独有偶,就是这样的资本观正在被商人们争相地使用并利用着。2005年,TCL常务副总裁袁信成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底气十足地评论着资本在商业市场上的举足轻重时打了一个这样的比喻:广州人的汤煲得好,味浓而纯。秘诀在水和调料。汤要用水来煲,但汤不是水。数据也不是信息,需要提炼。而资金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资金则是万万不能的”。
  2003年上半年的5月份之前,江南春先后投资了2000万元***液晶显示屏,但是分众的广告主并没有忙着掏腰包,他们还在犹豫中观望。投了这么多的钱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这让江南春感到了巨大心理落差与失落。
  “到了2003年5月份的时候,分众控制的中高档写字楼已经扩大到100多栋,但还是在烧钱。当时我就觉得自己蛮尴尬。毕竟烧的是自己的钱,当时感觉心里很痛、昼夜不眠。后来烧得麻木了,感觉烧的不是钱,而是十年当中的青春岁月。十年当中花了这么多努力,短短几个月就哗哗地给花掉了,这个时候的压力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回忆其当时的情景,早已经走出困境的江南春还是笑得有些苦涩和无奈,并补充到:“我觉得每天都要烧钱,觉得自己十几年的青春岁月一起被烧掉了,有一种失败的恐惧感。”
  每天都在烧钱的日子让江南春像热锅上的蚂蚁,如坐针毡。
  江南春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资金压力。那段日子,他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会汗流不止。江南春:“经常在半夜醒来,不能再入睡。我想再烧三到五个月就烧到我的底线了。当我感觉再有三到五个月时间就会面临一无所有时,你所有十几年的努力都付之一炬,恐惧感还是非常强烈的。”
  可是,现实摆在眼前,如果此时的江南春不继续追加投资,不仅前期投下的钱打了水漂,而且苦苦思索才得来的新媒体模式就会胎死腹中。但如果继续烧钱,烧到何时才是尽头?万一到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十年的成果有可能因为这一次决策失误而功败垂成。
  无钱可烧,对江南春意味着,十几年的努力就白费了,当时才30岁的江南春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心生放弃之意。江南春给自己留出了养老的钱,并再一次作出这样的决定,“一旦失败,注定心灰意冷的我要下定决心退推出广告领域。”
  但似乎每当江南春遇到最无助、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宿命般注定的“贵人”便会出现。上一次是陈天桥,而这次是余蔚。如果江南春不是遇上软银中国的余蔚,分众传媒断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分众传媒上海总部位于江苏路的兆丰世贸大厦,而这个楼曾是软银中国的总部,分众传媒正好和软银处在同一层楼,这样江南春和余蔚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也就成了见面可以聊一聊的朋友。“2001年的时候,还是永怡总经理的江南春租到我们办公室来,使用了我们办公室孵化基地的一些硬件。”软银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余蔚说,“所以我们就有机会经常见面,在电梯里、在公司上班时碰到,慢慢的彼此之间有了些了解。”
  一流的投资商投人,二流的投资商投项目。一开始,余蔚对对面这家广告公司并不是太在意。当时永怡的业务虽然不错,但那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并没有多特别。倒是这个29岁的年轻老总个人引起了他的一些兴趣。“我们有时候开会开得很晚,在星期天、星期六,我有时也来办公室,每次都看到江南春的车停在楼下。”余蔚说,“我感觉到他从早晨八点钟工作到晚上十二点,没有星期六、星期天。我在电梯里遇到他时,他总是提着一个笔记本和策划书。”余蔚还清楚地记得江南春的车牌——3844。“是一辆不太新的老款奔驰。”
---------------
“激情燃烧的岁月”(2)
---------------
  那时候的余蔚只知道江南春在做广告。而到2002年,偶然有一次,江南春和余蔚聊起来他在做怎样怎样的一个前无古人的媒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余蔚开始留意江南春“捣腾”的那些新玩意。那时候江南春到处去装他的液晶显示屏,余蔚也有撞上的时候。“我到实地去看过他们LCD在一栋办公楼里播放,我看到很多人上下班或者去访问这栋楼的时候,会在电梯里等几分钟时间,大家很关注这样一个广告平台,反正等电梯的时候也没什么事情。”余蔚开始预感到这种数字化的户外媒体的形式和广告牌、多媒体形成的动态的宣传手段如果形成了网络化,或者覆盖的人群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前途恐怕不简单。
  精明的余蔚还从其他途径详细了解了一下江南春独创的新媒体项目,还有他十年来的创业经历。到了2003年的4月份,也就是江南春的楼宇电视系统正式推出一个季度以后,余蔚在电梯里问这位江南春,他的项目开始赚钱了没有。江南春回答说还可以,每个月的开支和收入已经持平了,已经开始赢利。
  于是,对面的资本开始有些春心萌动……
---------------
逆境中,软银伸出橄榄枝(1)
---------------
  余蔚经过一番认真详细地调查之后,决定找江南春好好聊一聊。
  余蔚向江南春抛出了许多问题——“你现在投了多少钱?”“收入怎么样?”“你做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单纯的希望每年赚点钱,还是有兴趣打造一个完全新型的媒体的大平台?”“如果资金允许的话,你怎么看这样一个新型媒体的前景,它可能存在多长时间,能不能在这个产业中起到一定作用?”
  余蔚说:“我希望了解他的眼光。如果只是停留在做几个广告,赚点钱的话,那么他就看得不远,我也不会投资。”江南春的回答显然让余蔚很满意。首先,他投这个项目的时候有很详尽的可行性规划,已经是分众传媒公司CEO的江南春利用其以前长期个人积累的客户资源使他能够短期内实现赢利。然后,他的勃勃野心让余蔚频频点头。三个小时聊完之后,余蔚已经和江南春达成了初步融资协议。
  对此,时任软银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的余蔚说:“很少的商业模式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赢利,这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点,江南春的这个项目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整个商业模型的独创性是其他人没有的。他有这样一个眼光和组织能力去发现这样一个平台,这是一个价值。所以我很快就有一个决定,我想投资这个项目。”他还称,“1999年加入软银中国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主动拿钱去追逐一个项目”。余蔚更是如此的评价江南春:“首先,江南春是一个非常敬业的CEO、创业者;其次,他对所从事的行业有很深的理解,对其创立的公司的商业模式有很深刻的认识,对其所从事的传媒业也有相当深刻的领悟。这也客观上加深了我对江南春的信心和投资分众的决心。”
  处事雷厉风行的余蔚一做决定,很快又一次找到江南春问到:“如果你需要打造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媒体广告的话需要多少钱?”看到这个经常在走廊和洗手间里碰面的邻居,居然主动跑上门送钱,江南春有些难以置信。
  江南春:“当时我对投资商是非常陌生的一个概念。”
  正当江南春准备再详细给余蔚解释什么是分众传媒时,余蔚其实已经将这个经营模式了然于心。因为毕竟在上门之前,他已经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对江南春的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投资分析,而上一次与江南春的对话其实已经坚定了他对分众模式的信心。
  余蔚:“一个很创新的模式,会有几十倍的回报。”
  既然一切都情投意合,最后的联姻自然是水到渠成。双方最后实质性的谈判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那一个星期当中,余蔚真正想了解的是这位创业者的决心、激情和业务能力。2500万的自有投资对于江南春来说几乎是孤注一掷,足以体现他对这个项目的决心。“从激情来讲,他在向他的客户和我在描述这个项目的时候那种眉飞色舞的投入让我信服。”余蔚说。
  另外,江南春居然能够背出从徐家汇的中心为圆心,500米为半径范围内的所有广告牌。让投资人很欣赏他的专业素养,还有就是敬业精神。“他已经在运营一家国内的50强广告公司,有很多事不一定需要他亲历亲为,但他还是去一线面对他的客户、去捕捉一些感觉,这使他保持在行业中敏锐的嗅觉。”余蔚说。
  “其实真正决定还不用一个星期”。余蔚说,“在我正式和他谈之前,我已经对整个项目进行很多的了解。我自己跑到这栋楼下面看有多少人在看他的广告,我已经在分析(不是他说赢利就能赢利),比如说,他有十条广告,都是些什么样的客户。计算一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