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真三全明星赛地图 ?就是S国和W国英雄可以互相...

v3bac1eo22的日志
2010-08-25 11:24
(分类:
,要阐述清楚其发展过程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新金属分为几个派系来简单的回顾一下其发展过程,做个大体的盘点。其实这几种派别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许多乐队横跨了好几种门类,只能做大体的分类了。
  1. 说唱金属(Rap-Metal)
  这就是所谓的狭义上的新金属所指的物件。也是新金属大家族中最受争议争议、最商业化的一个派别。早在80年代就有许多乐队开始尝试把金属/硬摇滚和Hip-hop相结合,其中包括Beastie Boy、Faith no More、Anthrax、Areosmith等不同领域的艺人,但这些初步的尝试都未成大的气候。真正把说唱金属发扬光大了的应该是Rage Agai t The Machine。92年乐队的同名专辑绝对是张技术过硬的唱片,Tom在专辑中极富创造力和颠覆性的吉他演奏使他跻身百佳金属吉他手之列,更给那些指责新金属技术差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其实Rage Agai t the Machine除了使用说唱的手法外,并没有Hip-Hop的音乐的特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并不是说唱金属)。这张专辑达到的水平是日后任何一个晚辈乐队无法达到的,甚至他们自己也无法在之后的专辑里超越。该专辑发表之后说唱金属的大浪就开始席卷全球了。整个九十年代都是说唱金属的天下,几百万的销量在使一支支乐队成为绝对的巨星时,却也让传统重金属、激流金属等不得不隐居幕后备受冷落,说唱金属因此遭到了无数死硬乐迷的咒骂。九十年代末说唱金属露出了疲态,在21世纪初由Linkin Park等新生代领导进行了最后的挣扎,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新浪潮袭来的时候,说唱金属的境地也是最为尴尬的了,大多数乐队选择了解散(Rage Agai t The Machine)或转型(大多数转向Post-Grunge,比如Adema),剩下的也都苟延残喘,无力回天了。我不得不承认说唱金属是新金属中和传统重金属相差最大的,也是最为通俗、技术含量最低的(普遍来说),但也有玩得相对更成熟,技术更好的乐队。早期的优秀说唱金属乐队除了Rage Agai t The Machine外还有Korn,但他们在同名专辑和I ues中那种内敛、深沉,充满哥特味道的气质就更该受人崇敬――而不是颇受欢迎的Follow the Leader中通俗轻浮的感觉。另外有几个二线乐队同样实力超群,比如3rd Strike,其专辑Lost Angel的水平是Limp bizkit绝对达不到的。
  重要乐队:Rage Agai t The Machine、Limb Bizkit、Korn、Kid Rock、Linkin Park、Papa Roach、(HED)pe、POD、3rd Strike、Adema、Tommy Lee、Reveille、Crazy Town……
  2. 金属核(Metalcore)
  这一派别实际上和说唱毫无关系,而且有些乐队还对说唱金属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厌恶(Slipknot就曾对LB表示过不满)。他们沿袭的是Pantera、Fear Factory、Machine Head等前辈的路线,同时又融合了其他的音乐元素,比如另类金属、激流金属以至死亡金属等。但因为多数乐队省去了solo、编排也多半更简单,并且大量的应用了电声,因此并不是特别金属,仍然显得新潮和时髦;这也和后来NWOAHM中的那些同样可以被称作Metalcore的乐队有差别。最早被归在了新金属当中的Metalcore是谁?也许就是Slipknot吧――这也是这个阵容里最成功的乐队。Slipknot的Slipknot这张唱片宣布了一股新力量的诞生。乐队在专辑中融合了Metalcore、Industry、Thrash、Death-Metal等多种成分,而特别的装束和9人的阵容也成为了乐队的标志。乐队随即成为商业上最成功的乐队之一而被人指责,但起码这张唱片是伟大的――如果你单单因为它商业就抵制它,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它和说唱金属完全是两回事。其实这一类型的新金属乐队的走红已经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了,也许是说唱金属已经不能满足乐迷的口味,这种风格才会一夜“暴富”,成为新金属中的新力量吧。Roadru er公司成为这一流派乐队集中的重要厂牌(公司也因此在死硬乐迷群中得到了很不好的名声),它签下的乐队都还是值得一听的,除了上面说过的Slipknot外,个人还尤其推荐Soulfly(充满着死亡金属的质感和南美民族特色)、Coal Chamber。另外Mudayne也是个十分优秀的乐队,其首张专辑L.D.50是一张需要时间来消化、有一定深度的专辑,你若要指责新金属的技术和编排,不妨先仔细品味下这张专辑。这个阵容就和传统重金属更亲近,因此在新浪潮袭来的时代,这个派别的乐队可以说是应变最灵活的,他们纷纷加入激流、旋律死元素,完成了向Nu-Thrash的转变,从新金属的残兵成为新浪潮的弄潮儿。另外我一直认为如果没有这一批乐队让年轻乐迷的口味变得更重而并不仅仅限于说唱金属,之后的新浪潮运动是难以成大流的。虽然这些乐队被视为新金属,但他们和后来的好多NWOAHM乐队是有共同的根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重金属回潮的铺路人。
  重要乐队:Slipknot、MushroomHead、Mudvayne、Coal Chamber、Spineshank、Soulfly、Kittie、Down the sun、Flaw、Ultra ank……
  3.工业金属(Industrial-Metal)
  这同样是新金属中很重要的一个派别,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正是这一批乐队把工业和金属结合的更加紧密。我一直认为可以把Ma on、Rammstein等乐队也归为新金属,因为90年代后工业金属和新金属的界限是很模糊的――有些工业金属乐队被带上了新金属的帽子,而有些又没有,但那些带了这顶帽子的乐队和没带的其实在音乐上没有太大差别(比如Ma on被叫做工业/哥特金属,而和其风格很相似的Dope却被叫做新金属)。这些乐队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NIN、Rob Zombie和Fear Factory,当然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带有Metalcore的成分,比如Static-X(他们99年的第一张专辑把工业金属和激流、硬核等元素完美结合,一直是我心目中这一领域里最杰出的唱片,但后来他们就一张不如一张了)、American Head Charge;另外一些乐队更多的沿袭了NIN的路线而更轻更舞曲化,比如Apartment-26(这个英国乐队曾被视为NIN的接班人),还有的则显出阴暗的哥特气质(多半受了Ma on的影响),比如Godhead、Dope(这也是我十分推崇的乐队,神似Ma on但超越Ma on)。这个阵容也是崛起于90年代中后期的,可是不知为什么这一类型的乐队里真正大红大紫了的并不如前两种派别里的那麽多,多数处于半红不紫的境地。在新浪潮的冲击下,这个阵容的乐队似乎受到的影响并不太大,其中少数尝试着加入了新浪潮元素(如American Head Charge05年的专辑),保持着不俗的水准。
  重要乐队:Static-X、Dope、Apartment-26、Powerman 5000、American Head Charge、Orgy、Godhead、Gravity Kills、Marilyn Ma on……
  4.后垃圾摇滚(Post-Grunge)
  这个类型在新金属中占有的份额是相当大的。这些基于Nirvana、Alice in Chain等,又加入了一些金属成分但实际其根基不是重金属的乐队很多被认为是新金属。在说唱金属风靡的时期,这个派别并为受到太多的重视,但随着90年代Creed等前辈(这些乐队一般不被归在新金属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一时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形式上更多样化的Post-Grunge乐队,其中很多被划入了新金属的阵容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乐队有偏向说唱金属的Drowning Pool(他们的第一张唱片Si er是很值得聆听的),带有传统重金属风格的Godsmack(这也是新金属中极少数弹吉他solo的乐队,唱腔也很old-school)、Soil(这个乐队5名成员有四名之前是玩死亡金属的,音乐中流露出的那种气质确实是一般新金属不具备的),被带上哥特金属的帽子的Evanescence(被戏称为“伪哥”),偏向Metalcore要重得多的Stonesour(活结的分支,虽然形式上很重,但其根基同样是Post-Grunge),以及更为通俗和流行的Nickleback(加拿大乐队,成名曲How you remind me的确相当动听)、Staind等等。甚至连21世纪新浮出水面的一些说唱金属乐队,比如Linkin Park,也是带有很浓厚的Post-Grunge味的。包括一些流行朋克乐队象Sum 41等,其实质也是Post-Grunge,在此不作讨论。这也许是种很“俗”的流派,大多数乐队技术含量低、通俗易懂而且许多乐队大同小异,没有什么自己的特色。上面列的几个算是最有特点、水平最高的了。其他的那一大票乐队(主要集中在Wind-up公司旗下)象12 Stones、Eleven Finger等等也没有必要去听了。新浪潮的冲击下,这个阵容里的乐队多数都减少了金属成分,退回到单纯的Post-Grunge而得以存活,虽然境地不象说唱金属那麽尴尬,但业绩也不如从前了。记得一篇文章里把Post-Grunge比做木乃伊――虽然是陈腐的尸体,但同样可以显出几分姿色,如果悉心呵护,它能够长存――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重要乐队:Godsmack、Drowning Pool、Soil、Evanescence、Nickleback、Staind、Saliva、Cold、Chevelle、Stonesour……
  5.另类摇滚/另类金属(Alternative Rock/ Alternative Metal)
  其实绝大多数新金属同样可以被称为另类金属,但是有些乐队不太符合上述几中阵容的特徵,因此我把他们单独讨论并笼统的挂以“另类”之名。所谓另类金属/摇滚的范围也是相当广阔,其中可以包括很多不同门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继承了Tool的深邃晦涩又加入了大量电声的Deftones(刚开始听他们的音乐也许不是太容易接受,但他们的每张专辑都是值得慢慢品味的),从Funk转型为新金属、更流行更轻的Incubus,带有朋克/硬核根源,极具攻击力的Murderdolls(又是Slipknot的分支)、Snot(不太出名,是个短命的乐队,随主唱去世而解散,只有一张正式专辑),偏向old-school,曲风纯熟的Disturbed(才华横溢的乐队,带有以上所有风格,只好把它归在这里。那首Down with the sickne 无疑是新金属中最脍炙人口的经典;第二张专辑我个人认为是失败的,充满了Post-Grunge式的段落,特色流失了很多;不过05年的新作再次回归本色并加入了thrash元素,证明乐队的实力不俗)等等。这一门类中还有几个乐队是以民族音乐特色见长的,其中首推System Of A Down,乐队融入了中东特色,旋律节奏都十分独特,时间和业绩证明他们已是新金属中的王牌了,新金属没落的05年乐队更用一套双张专辑震撼了乐界,足以使其从“优秀”成为“伟大”;另外还有将金属和拉丁音乐完美结合的Soulfly和Ill Nino,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两个乐队也是Metalcore,他们音乐形式更重,后期都转向新浪潮也是证明。另外有个二线乐队叫Skindred也在尝试把民族元素融到金属中,主唱可以把英语唱得如同某种土语一样,许多方面可以媲美System of a Down了。新浪潮冲击下,这些乐队依靠民族特色很好地存活下来了,而象Deftones、Disturbed等乐队也没有受太大影响,仍然发行了新作,销量、评论都不错。
  重要乐队:Deftones、Murderdolls、Snot、Incubus、From Zero、Disturbed、System Of a Down、Ill Nino、Soulfly 、Nothingface、Taproot、Lostprophets 、Sevendust……
  【音乐思想】
  如果把音乐比做一个人的躯体,那麽音乐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无疑是躯体里的骨架,各个时期的音乐所宣扬的思想是不同的。如果说60年代的嬉皮士倡导爱与和平,70年代的朋克们鼓吹无政府主义,80年代的极端金属宣扬反基督/撒旦主义,那么90年代的新金属的主题则更多的是关于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思考。我不得不说新金属中有很多乐队的愤怒是盲目和空洞的,每首歌词里都充斥着肮脏的字眼,但实际上很缺乏有深度的思考或独特的见解――仅仅只是愤怒而已。当然这种毫无顾虑的一味的愤世嫉俗也不是绝对的就不好,它一定程度上也能让人大呼过瘾,比如Slipknot的People=Shit,但我认为好的音乐除了音乐性外,思想性是必不可少的。
  我向来同意摇滚乐的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而联系实际的――缺乏思考的愤怒、偏激的态度或装腔作势的神秘深奥都是我个人不赞同的。摇滚乐应该拥有积极的愤怒和理智的疯狂。记得国内的一位乐手――天津的呕吐乐队的灵魂人物王凯歌曾经把摇滚在思想上分为四类:滋事者――盲目愤怒不顾后果;举报者――提出问题而不发表见解;逃避者――脱离现实讲述宗教、史诗内容;了事者――冷静理智,提出并解决问题。这个精辟的总结我十分同意。可惜不少新金属乐队属于滋事者(上面就提过)或举报者,了事的不多。那些有点自己的思考的,不少也很消极,比如象Ma on那样大量描述毒品、犯罪和性,通过一些“惊世骇俗”的变态行为来制造噱头――虽然这是美国主流文化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低俗的那一面,虽然不能否认他在音乐上的天赋,但这些言行是我个人比较反感的。
  好在也存在着了事的新金属乐队。比如政治色彩很浓的Rage Agai t The Machine,虽然他们鼓吹的政治言论未必能让很多人信服,但可以看出他们对现实的思考是积极而冷静的,象Take the power back的歌词确实很有启发性。同样政治化的还有System of a Down,但这个乐队歌词涉及的范围更广,除了反战(Why don’t president fight the war, why do they always send the poor?)、质疑政府等常见题材外,还充满了环保主体以及对科技(Science has failed our mother earth)、对人性的独特思考。此外还有Soulfly那充满了民族自豪感的宣言同样是激动人心并且值得我们中国的乐队学习的。
  总之,新金属乐队很少有宗教题材或史诗传奇类的,应该说其思想更贴近硬核或是朋克。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偏激的也有冷静的,有愤怒的也有中庸的,但体现的都是关于社会和人的思考。也因为新金属本身是种土生土长的美国文化,因此多半体现了现今美国青年的整个意识形态,许多东西也许要美国人自己才能深刻体会的,我们不必细究。
  【音乐影响】
  新金属的十年统制重塑了金属乐版图,这是无可质疑的事实。新金属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个问题争论也很大。我不想也不能给出一个绝对的***――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新金属在音乐上并没有给重金属留下太多的印记,既没有技术化的solo,也没有复杂的编曲,新浪潮运动中的新乐队基本都没在音乐上受到新金属的太大影响。新金属在音乐上最大的贡献也许是在音色上――它确实把金属的音色大大地多样化了,对电声的应用无疑上了一个档次,吉他的音色也更加多样。比如新时代金属之王Chimaira在音乐中应用电声就是受到了新金属的影响的。另外在riff的编写上趋于简单但富有冲击力,这也许给后来重金属的发展留下了一些影响。
  比起敲击金属浪潮或死亡浪潮等留下的无数宝贵财富,新金属在艺术上影响确实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它的主流程度是前者达不到的。也许你要说:这不正是新金属最可鄙的地方吗?固然重金属本来是一种独立音乐,但主流也有其好处。有多少人是通过Linkin Park认识了Gu and Roses的?又有多少人是先知道Slipknot然后才知道了Pantera的?总之,有多少人是先听了新金属才认识了激流、死亡、前卫……的?新金属最大的的影响正是它让无数本不知道重金属的青年认识并喜欢上了重金属。或许你要说新金属迷不是真正的重金属迷――我不反对,但是我相信只听Korn、LB的人是很少的,大多数听新金属的朋友至少知道Metallica、Cradle of Filth这样的一线大牌。纵然也有不少装腔作势的,但我相信很多人还是怀有一颗热诚的心的。这不是件好事吗?况且什么才是真正的金属乐迷?难道金属乐迷就一定要死磕极端金属?也不见得。当重金属在新世纪全面反攻时,乐迷只会比以前更多。特别是Metalcore在这方面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上面说Metalcore的时候也提到了。
  新金属固然让其他风格的金属(尤其是敲击金属)吃了一定苦头,但这是不可避免的。总之,新金属并不是寄生于重金属身上的肿瘤,它对传统金属的负面影响是暂时的,它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金属,这就足够让人对它加以肯定了。
  【关于……】
  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自己也思考了很多问题,关于商业、关于潮流等等。于是把这些由新金属引发的思考也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至少能够不嗤之以鼻。
  1. 关于潮流
  音乐潮流总是来了又去,潮流虽然被好多人唾弃,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伴随着潮流的。当初宣称反对潮流的挪威的Mayhem、Darkthrone等狂徒们怎能想到自己也正在制造一股潮流――黑暗金属的潮流。当然盲目跟随潮流是愚蠢的,对潮流应该有冷静的态度。新金属的潮流绝对不是一两个乐队就可以掀起的,这是在具体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所谓时事造英雄,这就是我上面为什么说是“不可避免”。由此看来,对新金属浪潮的偏激看法是不必要的――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具有必然性。而今的重金属回潮也不是几个新浪潮乐队就能掀起的。总之音乐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潮流的,而潮流多半是必然的,我们固然敬佩那些丝毫不为潮流所动的伟大乐队,但对潮流也不用过于鄙视和拒绝。至于那些老乐队追随潮流而改变路线,其实也不为过――有多少人是先听了所谓“垃圾”的St. Anger才去听Master of Pu ets的?你说是吧?
  2. 关于商业
  商业化可耻吗?商业了就不是音乐了吗?当然不见得。我想说:没有绝对的商业,也没有绝对的不商业。那些标榜自己反商业的乐队,唱片不也要卖钱吗?演唱会不也要卖票吗?他不也要钱来维持生计吗?要是彻底脱离了商业行为,那不就和老头老太们自己在花园里扭扭秧歌一样了吗?商业化不是罪,只要没到为了钱彻底放弃音乐(这样的艺人虽然有但我相信并不多)就不为过。当初的那些金属前辈们,比如Black Sa ath、Judas Priest等,他们的歌曲要是不能打榜,唱片要是卖不到百万,重金属能够被发扬光大吗?
  3. 关于技术
  好的演奏技术可以为音乐增色不少,但技术并不是音乐的全部。为什么有的乐队技术不差,但始终挣扎在二线?他们缺少的是一种灵气,一种感觉。何况有时过于繁复和技术化会让人感到厌倦。而新金属的走红正是因为80年代许多老乐队不断追求技术而走入了死胡同,新金属才凭藉其开放、简洁的构架而受到欢迎的。多数新金属乐队在技术上没有很高的层次,但我相信他们很多都是具备那种感觉的。音乐是用来表现想法的,而技术是用来表现音乐的,技术固然重要,但它不是评判音乐的唯一标准。单凭技术一点就全盘否认新金属,是否太绝对了呢?况且技术过硬的新金属乐队也是存在的。
  4. 金属?非金属?
  关于新金属是否是金属的问题,我不想争论,就好像有些人想把金属从摇滚里分裂出去一样――这是个多馀的问题。我只想说,你可以认为Linkin Park不是金属,但你不能否认Slipknot是金属,你不能因为个别乐队就把新金属从重金属中划分出去。何况是不是金属又有什麽关系呢?重要的是好的音乐。
  五. 装束
  下面来说点轻松的东西。就如同长发和带钉皮衣标志着重金属、尸脸代表着黑暗金属一样,虽然各个新金属乐队虽然有着风格不同的装束,但总体上还是有一些共同特徵的。发型方面,脏辫是相当流行的,几乎每个新金属乐队里都有成员留着或留过这种发型――从Korn到Slipknot,从Sevendust到Ill Nino……以至后来的许多NWOAHM乐队中也普遍流行这种发型,比如Shadows Fall。和脏辫一样流行的还有光头――一种永远不会过时的头型,不必多讨论。有的乐手也爱在胡子上花心思,通常把胡子编成辫子,Static-X的主唱是代表,现场时常甩动胡子,显然不如甩发那麽惊天动地,多少显得有点滑稽。在脸上作文章的新金属乐队也不少,一种是带面具,典型是Slipknot和MushroomHead,但究竟最初是谁的创意,两个乐队间也因此有过口角。还有就是画油彩,比如Mudvayne的初期造型就相当夸张。穿刺和穿环也是新金属乐手非常热中的,普通的耳环、眉环、唇环自不在话下,这方面最牛的是Disturbed的主唱,我至今仍想不通他怎么喝水,不会漏吗?文身也是一大流行,绝大多数金属乐手都文身,不过文得最猛的还是新金属乐手。这方面首推Ma on,浑身上下没放过任何一处空白……服装上,说唱金属乐队比较偏爱一身臃肿的Adidas衣裤,这也让Adidas成为新金属乐手的流行装束,象Korn等乐队都曾为这一品牌带言。还有不少乐队统一了着装,这又是以Slipknot和MushroomHead最为典型。不过总体上新金属乐手的装束是比较杂的,共同特点也就以上几个吧。
  (其实这一部分可以当作调剂,可有可无。真正应该写的是新金属的器材。不过个人对这方面了解不多。倒是重型18期有篇很好的关于新金属的吉他的文章,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新金属在中国】
  新金属的浪潮是全球性的,以美国为中心,蔓延到了英(Breed 77、Lostprophets等乐队)、法(Pleymo、Watcha等)等欧洲多国以至南非(Seether)。我们中国也被卷入了这场浪潮中。大概是98~99年打口将Korn、LB等带到了国内,又随着北京地下朋克圈的低迷,于是以夜叉为首的一批乐队就在地下掀起了说唱金属的浪潮。
  夜叉是始作俑者,不能不提,他们最初是打着Pantera的旗号起家的,但实际上已经带有了很多说唱金属的气息;第二张专辑又被认为是模仿Korn,不过我个人认为并不太象,近来乐队竟然玩起了新浪潮而且水平不俗,变化之快让人瞠目。痛苦的信仰同样是代表,音乐上也是以冲力见长,不过我个人认为不如夜叉成熟,后来逐渐走上硬核之路。还有扭曲的机器也很不错,不少地方已经超过夜叉了,目前好像仍然坚持着说唱金属风格。另外还有T-9这支模仿RATM的痕迹很重的乐队。
  国内的新金属除了以上几个说唱金属能成气候外,其他领域的就比较少了。数来数去也就是战斧算是Metalcore。不过战斧到是值得一听的,技术、氛围、旋律等方面水平都很高。刚刚发行了专辑的AK-47是国内少数工业金属乐队中最具代表性的,不过水平还有待提高。而象Post-Grunge、Alternative Metal领域几乎是空白的。另外有黑九月、液痒罐头、病蛹等乐队,不再赘述。
  总之,国内的新金属还是种类比较单一,整体水平较低,哪不知还没有发展成熟,新金属早已成为了历史。可喜的是近几年出现了一些走新浪潮路线的新乐队,都是和国际接轨很紧的。比如刚刚发行了专辑军械所、新星颠覆M、Hollow等等,虽然不是新金属,不过也和新金属联系比较紧密吧。
  “软饼干”(Limp Bizkit),一支成立于1994年的乐队,在1997年发行了他们的首张专辑《三美元票子,你们全体》(Three Dollar Bill, Y’all)。其融合了金属、嘻哈、说唱和朋克等多种风格的音乐,迅速受到了欢迎。乐队在美国的专业音乐电视频道MTV和THE BOX制作的音乐特辑中路面,也大大提升了说唱/金属音乐的人气。另外一支乐队“煤气室”(Coal Chamber)在风格与上述乐队相近的同时,更加入了哥特摇滚的元素――黑衣、化妆和对死亡印象的描述。他们在1997年发行了首张乐队同名专辑《煤气室》,尽管专辑没有受到太多的公众注意,但还是推动了同样风格音乐的巨大能量释放,并为他们之后的专辑发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期间,“科恩”乐队和“盲音”乐队同样在忙于录音和专辑发行:相继有“科恩”乐队在1996年发行的专辑:《生活出卖》(Life is Peachy)、“盲音”乐队在1997年发行的专辑《皮毛周围》(Around the Fur)、以及“科恩”乐队在1998年发行的专辑《跟着领导走》(Follow the Leader)问世。这些专辑比之前的作品要成功许多,显现出了这种音乐逐渐扩大的流行趋势。
  1999年,在还没有被同一归纳成为一种成型风格的时候,新金属音乐就已经在摇滚乐界一枝独秀。上文提到的乐队相继发行专辑:包括“煤气室”的《室内乐》(Chamber Music)、“科恩”的《要点》(I ue)、“软饼干”的《重要的其它》(Significant Other)。新近冒出的一批乐队更是给新金属添加了热度:突出的包括“脱节”(Slipknot),一支因为不同的舞台化妆(同样的工业制服、面戴自制的万圣节面具)和公然犯傻(乐队9个人互称号码而不是名字,并把歌迷称作是“蛆”)而臭名昭着的乐团;“实弹”(Staind),一支自1995年就开始巡演的乐队,终于在1999年推出了令歌迷千呼万唤的专辑《官能失调》(Dysfunction)。而在2000年,当超霸团体“林肯公园”(Linkin Park)推出了他们混杂有金属、说唱、嘻哈,并加入了DJ打碟音色的首张专辑《混合理论》(Hybrid Theory)之后,“新金属”一词开始随着这些乐队而频频出现,并风卷全球。
  自此之后,新金属音乐和乐队继续统治乐坛,并开始各自向更宽广的方面发展。“林肯公园”开始成为了主流巨星,他们在2003年刚刚发行的第二张专辑《流星圣殿》(Meteora),流行性更加增强;“盲音”乐队通过借鉴80年代摇滚乐队的音色,而扩展了新金属的理念边界;“实弹”乐队逐渐开始成为新金属乐界的“一哥”级团体:他们的首张专辑《官能失调》就在公告牌的“热探榜”上排名第一,第二张专辑《打破循环》(Break the Cycle)更是一举拿下了公告牌前200排名、加拿大专辑排名、互联网专辑排名的三榜冠军。
  除了相似的音色之外,新金属乐队还乐于抱团进行巡回演出。在巡演过程中,新金属乐队巡演造就的全明星声势,经常会一夜之间就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新歌迷。他们还大力提携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新乐队,提醒歌迷谁将成为日后的巨星。以其中最重要的巡演“家庭观念”(Family Values)为例,“实弹”、“软饼干”、“科恩”、“林肯公园”轮番上阵,从1998年开始,就用说唱、Techno、重金属的音色不断轰动着演出市场。“金属”(Metallica),重金属音乐界的巨星,同样在新金属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盛情邀请“软饼干”、“盲音”、“林肯公园”以及“科恩”等乐团参与由他们发起的“夏季疗养”巡演。在此期间,“金属”乐队的乐迷也可以领略到各个新金属乐团的风采。“边走边唱”,是新金属乐队的不变信条,这也是为什么新金属乐队能够独霸乐坛的一个主要原因。
  所谓新金属,指的是从1990年到2000年之间,涌现出的一些新乐队所创新出的,如下的音乐风格:它保留了传统重金属音乐中失真的音色和极端的音量,并在其中混合了嘻哈节奏、说唱和更具旋律性的主音部分;新金属音乐的音色与重金属相比,其实更加生猛和原始,因为新金属的吉他部分,不像是在重金属音乐中那么复杂,和占据那么重要的位置。
  新金属乐队在1990年早期,就开始在美国进行表演,但新金属音乐作为一种风格,露面于主流乐界却是在1994年晚期到1995年早期的事情了。最早在美国国内闯出名堂的新金属乐队,是“科恩”(Korn)乐队和“盲音”(Deftones)乐队。“科恩”乐队的首张专辑《科恩》,其中充斥着大量从重金属音乐中吸收来的吉他扫弦和失真音色,这种生猛、撕破脸式的作风,与传统重金属音乐讲究的繁复、高难度的主音吉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新金属在节奏上更具跳舞性。这种新的风格吸引了大量已经对“涅磐”(Nirvana)乐队的Grunge风格进行简单模仿的乐坛感到厌倦的年轻听众。在科恩乐队之后,“盲音”乐队迅速推出了专辑《肾上腺素》(Adrenalin)。“盲音”成立于1988年,原本其实是一支传统的重金属乐队,1990年,乐队开始改变自己的音色,接受了嘻哈音乐的影响,在歌词中加入了说唱的部分。这种节奏强烈、融合嘻哈和说唱、吉他编排直来直去的音乐风格,在日后成为了新金属风格的核心特色。其他操练着同样风格的乐队,在“盲音”之后,也迅速得到了美国国内音乐市场的注意。
  “软饼干”(Limp Bizkit),一支成立于1994年的乐队,在1997年发行了他们的首张专辑《三美元票子,你们全体》(Three Dollar Bill, Y’all)。其融合了金属、嘻哈、说唱和朋克等多种风格的音乐,迅速受到了欢迎。乐队在美国的专业音乐电视频道MTV和THE BOX制作的音乐特辑中路面,也大大提升了说唱/金属音乐的人气。另外一支乐队“煤气室”(Coal Chamber)在风格与上述乐队相近的同时,更加入了哥特摇滚的元素――黑衣、化妆和对死亡印象的描述。他们在1997年发行了首张乐队同名专辑《煤气室》,尽管专辑没有受到太多的公众注意,但还是推动了同样风格音乐的巨大能量释放,并为他们之后的专辑发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期间,“科恩”乐队和“盲音”乐队同样在忙于录音和专辑发行:相继有“科恩”乐队在1996年发行的专辑:《生活出卖》(Life is Peachy)、“盲音”乐队在1997年发行的专辑《皮毛周围》(Around the Fur)、以及“科恩”乐队在1998年发行的专辑《跟着领导走》(Follow the Leader)问世。这些专辑比之前的作品要成功许多,显现出了这种音乐逐渐扩大的流行趋势。
  1999年,在还没有被同一归纳成为一种成型风格的时候,新金属音乐就已经在摇滚乐界一枝独秀。上文提到的乐队相继发行专辑:包括“煤气室”的《室内乐》(Chamber Music)、“科恩”的《要点》(I ue)、“软饼干”的《重要的其它》(Significant Other)。新近冒出的一批乐队更是给新金属添加了热度:突出的包括“脱节”(Slipknot),一支因为不同的舞台化妆(同样的工业制服、面戴自制的万圣节面具)和公然犯傻(乐队9个人互称号码而不是名字,并把歌迷称作是“蛆”)而臭名昭着的乐团;“实弹”(Staind),一支自1995年就开始巡演的乐队,终于在1999年推出了令歌迷千呼万唤的专辑《官能失调》(Dysfunction)。而在2000年,当超霸团体“林肯公园”(Linkin Park)推出了他们混杂有金属、说唱、嘻哈,并加入了DJ打碟音色的首张专辑《混合理论》(Hybrid Theory)之后,“新金属”一词开始随着这些乐队而频频出现,并风卷全球。
  自此之后,新金属音乐和乐队继续统治乐坛,并开始各自向更宽广的方面发展。“林肯公园”开始成为了主流巨星,他们在2003年刚刚发行的第二张专辑《流星圣殿》(Meteora),流行性更加增强;“盲音”乐队通过借鉴80年代摇滚乐队的音色,而扩展了新金属的理念边界;“实弹”乐队逐渐开始成为新金属乐界的“一哥”级团体:他们的首张专辑《官能失调》就在公告牌的“热探榜”上排名第一,第二张专辑《打破循环》(Break the Cycle)更是一举拿下了公告牌前200排名、加拿大专辑排名、互联网专辑排名的三榜冠军。
  除了相似的音色之外,新金属乐队还乐于抱团进行巡回演出。在巡演过程中,新金属乐队巡演造就的全明星声势,经常会一夜之间就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新歌迷。他们还大力提携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新乐队,提醒歌迷谁将成为日后的巨星。以其中最重要的巡演“家庭观念”(Family Values)为例,“实弹”、“软饼干”、“科恩”、“林肯公园”轮番上阵,从1998年开始,就用说唱、Techno、重金属的音色不断轰动着演出市场。“金属”(Metallica),重金属音乐界的巨星,同样在新金属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盛情邀请“软饼干”、“盲音”、“林肯公园”以及“科恩”等乐团参与由他们发起的“夏季疗养”巡演。在此期间,“金属”乐队的乐迷也可以领略到各个新金属乐团的风采。“边走边唱”,是新金属乐队的不变信条,这也是为什么新金属乐队能够独霸乐坛的一个主要原因。
  【21世纪 年之后】
  慢慢回归到老式金属,演化为金属核等
2010-08-24 11:26
(分类:
,适逢国庆中秋双节共8天长假,不少网友准备购买平板电视看--阅兵式。为大家选购好液晶、等离子电视,将我一年来对各品牌的理解和大家共享一下,欢迎各位网友积极提问,互相交流经验心得!
    下面评测时都采用统一设置,当然我在卖场时测试所用的片子和高清游戏有很多,屏摄只能节选一小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了~
    索尼电视
    (色彩效果鲜艳,锐利率最高,点对点最好的)(低端产品背光源不一样,芯片也不一样;中端和高端产品主要是画质局部细节不一样,芯片面板都是使用自己最高端技术)
    X300A系列08旗舰产品
    已停厂:BE-PRO图像引擎-100HZ倍频-10位面板驱动-亮艳色彩背光源-和W380A在画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上代旗舰机型,放在W380A的点评一样可以放在X300A系列上,但两者还是在色彩上有些区别,X300A的亮度更高,色彩更鲜艳浓郁。玩游戏在金属质感和精细度上也做得不错,看高清电影时如果调的好能够达到一流画质。这点相信已经买X300A的朋友都有体会!SONY的高端机就是要调设不少东西!电影方面基本和W380A难分伯仲,但在游戏方面无论动态,色彩,精细度都略胜W380A一些。
    V4800系列09新品已停厂:BE2图像引擎-100HZ倍频-10位面板驱动-亮艳色彩背光源-V4800整体基本V440A很像似,例如同一片源,同一细节在V440A会粗糙的地方或不够清晰的地方在V4800一样会存在,两者的区别是V4800没有V440A那么红,更显得自然。毕竟是同一引擎,画质上除了色彩外并没有太大不同,V4800带倍频100HZ~开启后确实也很明显能减轻伪轮廓和拖影,不开则稍差V440A一些,而在这方面如果左右移动画面速度很快,稍微比W380A更好一点。
    Z4500系列09新品:BE2图像引擎-200HZ双倍频-10位面板驱动-亮艳色彩背光源-画质和价格不成正比的机型,图像认真观察清晰度是现在SONY机型属于比较偏下的机型,当然你要和SONY自身的型号对比,色彩灰白暗淡,很多细节也比较模糊感,感觉是为了让动态效果能接近静态效果做出的一些平衡,200HZ效果在玩游戏时实际上并不会超越100HZ很多,该有拖影的地方一样不会少,而且有一些感觉色彩重影,例如玩生化危机5这类桢数不足的游戏,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是看电影还是会比较流畅的。除非你真的很在乎这个200HZ技术,不然这个机型性价比很差!游戏方面色调非常奇怪,游戏画面精细度在以上机型里最次,200HZ在游戏表现上没有太过出彩的地方,略好X300A一些,但因为画质的不足,实在不建议赶潮流买这款200HZ机型。
    V530A系列:BE3图像引擎-普通背光源-色彩非常淡,但亮度很足,看电影时有时候能看见码塞克现象,画面有些偏灰白,属于SONY低端机型,动态比较差,稍微左右移动,则明显看见拖影现象。游戏表现在物体边缘的锯齿明显,感觉非常粗嘈。
    V5500系列:BE3图像引擎-普通背光源-V530A基本画质一致,但稍色彩艳丽一些,530A出现的问题本机一样存在,但略为更好一些,动态方面和V440A基本一致。游戏时亮度很足,但黑色表现不够,缺乏层次感,人物边缘粗糙!定位在V4800以下,没有100HZ是本机的遗憾。
    W5500系列:BE3图像引擎-100HZ倍频-地面数字信号接收。索尼最近新出的新一代高端,说是高端实在也不贴切,自从SONY拉出了5系列液晶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思进取,进化是看不见,退步倒是能列出一堆毛病出来。颜色比起上一代高端偏淡,画质比较柔和,适合小孩和老年人观看,越来越像夏普的主体色调!开启色彩增强后才稍微有些往日感觉!比V5500多了100HZ。
    Z5599/5588系列:200Hz四倍速驱动+BE3引擎+WCG-CCFL亮艳色背光源。从画质表现、操控易用性以及外观艺术性上来说,都可以说是全面超越之前的产品。高清视频黑色下沉及高亮画面均表现良好,高清游戏没有明显的拖影,有线电视效果采用智能屏显模式时画面变形并不严重。在液晶电视的弱点漏光以及噪点上,索尼46Z5599较以前产品有了很大改善。Motionflow200Hz搭配24p影院模式在蓝光机上的表现可以说绝对梦幻,是广大发烧友不能错过的极致享受。Z5599算是现在发烧友购买比较理想的选择。
    评测手写记录、日记
    松下等离子电视S10C系列-G10C系列-PZ880C系列
    S10C系列
    :G12屏-动态清晰度1080线-子场550HZ-42英寸功耗350W;这次S10C并没有比上一代对应的PZ80C进步太多,一样看去除了主色调不同,基本没多少变化,稍偏红,这样在比较鲜艳的颜色下,会觉得比较抢眼,感觉更艳丽,和索尼的老机型颜色比较接近!但在一些偏灰暗的画面中就会让人感觉到不自然,白色也转成了红色。静止时的图像细节与PZ80C没有什么进步,两者基本一致,黑色表现S10C更深沉更黑一些!动态清晰度号称1080线,但实际上只比PZ80C稍微进步一点点~如不注意观察基本发现不到!整体来说除了和上一代的PZ80C色调不同,也没有大明显的进化。亮点是黄绿色拖影现象比起PZ80C有明显减轻,已经很难观察到黄绿色拖影现象!但闪烁感觉比PZ800C,PZ80C更明显,对等离子闪烁比较敏感的朋友不建议购买!
    G10C系列
    :NEOPDP屏-动态清晰度1080线-子场600HZ-42英寸功耗445W;这个型号应该是最多人关心的了,采用了新的NEOPDP面板,大家都会关心究竟会不会比PZ800C有更明显的进化!G10C如看实机能看出无论是亮度或者对比度都比S10C和PZ800C要高上一些,颜色也不会像S10C那么“激情”,处理橙***,蓝色和一些暖色调有自己的优势,能看到更自然鲜艳的色彩,例如大海也能更真实更有质感,这方面确实比PZ800C有所进步。但在灰暗和淡色调上一样有稍微偏红的感觉。亮度已经非常接近液晶的水准,而在一些画面细节上也稍逊色与PZ800C,如游戏中的沙包上的微粒!动态清晰度一样号称1080线,在实际表现上稍强于未开启动态清晰度强化功能的PZ800C,但完败于开启动态清晰度后的PZ800C!黄绿色拖影优化的非常好,比S10C还更加看不见这个等离子的固有现象!肉眼已经很难分辨出!等离子的闪烁感比PZ800C更明显,但比S10C略好!看高清电影中燥点比PZ800C明显,注意是燥点不是数码胶片固有的数码颗粒!G10C对比上代等离子并没有质的变化,并没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如果是打游戏为主我也还是推荐用PZ800C!
    PZ800C系列
    :G11屏-动态清晰度950线-动态清晰度强化-子场480HZ-42英寸功耗475W;松下上代高端,亮度和对比度稍逊色与G10C,但色彩更自然,图像细节更丰富!色彩和S10C,G10C都非常不同,这里主要看个人喜好,有人喜欢更自然则会觉得PZ800C的色彩更好~喜欢鲜艳当然是会觉得G10C更好。开启动态清晰度强化功能,可以让S10C和G10C所谓的动态清晰度1080线成为笑话!能减轻观看24HZ电影图像左右移动时的伪轮廓感觉!就算是G10C一样会有伪轮廓现象,这也是PZ800C为何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图像闪烁很轻微基本没有感觉!缺点是黄绿色拖影在左右移动的画面时能看见,这点G10C倒真做的非常不错!
    总体来看,松下新机型并没太另人眼前一亮的进化。G10C在对比度和亮度稍有提高,和S10C色调转红一些,还有等离子的黄绿色拖影有所改进,基本上进化的幅度非常小。动态清晰度依然还是PZ800C开启动态清晰度强化后是最好的!
    动态清晰度:PZ800C(开启动态强化后)- G10C- S10C- PZ800C(关闭动态强化后)- PZ80C;亮度G10C- S10C- PZ800C- PZ80C;图像细节PZ800C- G10C- S10C- PZ80C。
    评测手写记录、日记
    飞利浦液晶电视
    飞利浦3609从评摄图片来看,远处山的层次清晰可见,撒在将军上的小颗沙粒清晰可数、泳池里的池底也不因水的流动而模糊一片,美女皮肤红润,可见飞利浦的画面效果比以往型号有了很大的提高,动态效果比08年款也改进了不少。外观中规中矩非常简洁,能够融入风格不同的家居环境。支持1080p信号,包括最新的蓝光技术和先进的高清游戏控制台,为以后更多的娱乐功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以通过遥控器上的一个键直接进入灵智图像和灵智声音的飞利浦预设模式,为各种图像和声音模式选择最佳的图像和音响设定。但因是白天拍摄,有的图片有点反光。
    利浦09年新品5609---LCD全高清1920*1080P+W-UXGA动态矩阵
    得益于飞利浦优异的逐点高清3代的技术和超高对比度IPS晶晰硬屏,飞利浦5609液晶电视在播放高清晰图片时,深色画面层次清晰,场景的氛围渲染也非常到位,红色和绿色的画面效果表现得较为柔和,有线信号的画面,特别是人的画质表现方面,比较细腻红润,看起来很舒服。通过USB接口播放的高清RMVB影片,画面非常清晰,颜色也比较自然,并且从第一张图片可以看到黑色部分非常黑,但这同时也造成了画面层次感不强,不过对于播放RMVB影片来说,效果已相当不错。
    飞利浦7409---LCD全高清+W-UXGA动态矩阵+1920x1080p+逐点高清三代
    得益于采用飞利浦优异的逐点高清3代的技术和超高对比度IPS晶晰硬屏,
    飞利浦7409在播放高清晰图片时,深色画面层次清晰,场景的氛围渲染也非常到位。在经过敲击时,屏幕完全消除在受到外界压力时出现的模糊及水纹扩散现象,图像画面显示非常稳定。有线电视节目的画面总的来看,还是比较清晰,但采用16:9的屏幕比例,人物有些拉宽显胖。IPS全高清液晶面板、逐点高清三代技术以及100Hz倍频技术的配备,使得产品在动态画面的表现上更加突出。音响方面,具有超宽环绕声的隐形扬声器更为整机在音响和外观方面都增加了不少魅力。
    飞利浦9509--流光溢彩+逐点精晰高清LCD+高清100Hz+MPEGartifact降低技术
    飞利浦9509/93不管是在色彩上还是在画质上都表现得很出色,外观以黑色为主色调,配合窄边框面板设计,更使整体造型均匀自然。个性化黑色底座,采用的是曲线型金属材质支撑,稳重大方。并且采用全高清S-IPS屏,能够实现4个HDMI及VGA全高清点对点,高清视频与游戏细节画面顺畅,无明显拖影,细节画面真实。全新USB流媒体播放功能,兼容图片、音乐及高分辨率视频播放,比较实用。此款电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全新升级的流光溢彩+技术,09年全新升级版流光溢彩技术首先将双通道LED灯源升级为四通道LED灯源,根据屏幕的亮度、色彩等变化,LED灯源将自动点亮并不断变化,有效扩展了用户的观看视野,可以带来影院级的享受。
    评测手写记录、日记
    LG液晶电视机整个品牌来说,LG的性价比是最高的,一般经济预算型的家庭选择LG是不错的,而且LG的质量也不错
    LH20R系列:在外观方面加入了LG风格,整体中规中矩;性能配置简单实用,对于想购买超值32英寸液晶电视的家庭来说,不到3K的价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LH30系列:是LG主打低价全高清的主打产品。加入了DivX技术支持主流视频文件的播放,该系列在外观工艺上有所保留,省去了LH50和LH45的透明悬浮边框设计,采用黑色钢琴烤漆处理。尺寸只有32英寸和42英寸两种规格,意图很明显。在42英寸这个主流尺寸上推出一款具有竞争力的全高清机型。
    LH40FD系列: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数字电视。全新的LH40系列液晶新品无论从产品做工还是性能配备,都以超越之前的LG50FR系列。运用09版XD引擎、DivXHD技术支持通过USB2.0接口实现1080P高清电影的播放。而画质魔法师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遥控器操作实现画面的调校。24P电影模式可还原每秒24帧的电影原生画面,带来真实的影院感受。内置数字高频头和数字电视芯片,在开通免费地面无线数字电视节目的地区,通过外置天线即可收看;同时兼容模拟电视信号,可正常收看有线电视。
    LGLH45系列:是一款娱乐性能极强的电视机。200Hz插帧技术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拖影为观看带来的缺损。免费接收地面数字信号,融入DivX高清流媒体播放使得产品的价值大幅提高。迅畅200Hz四倍速刷新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色彩还原准确、稳定性高、可视角度宽广、节能降耗、寿命长等众多优点。传承LG70系列的地面数字高清信号接收技术,不仅能兼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无需机顶盒,通过外接天线即可收看电视节目,并采用堪比蓝光影碟的DivX高清视频技术,摆脱视频播放设备及复杂连线的束缚,只需将储存高清视频的U盘等移动设备,通过USB2.0接口连接电视,就可实现1080P高清电影播放,即插即看。
    LH50系列:作为LG新一代的高端地面数字电视,图像画质的表现还是娱乐性的高清流媒体播放功能方面都较为出色。增加了如迅畅200HZ四倍速刷新技术、高清流媒体播放、最高达60%节能等诸多优势技术,由于扫描(Sca ing)240Hz方式的合理使用,LH50的成本得到了较好地控制。因此价格与上一代产品70系列相差不大,性价比却更高。产品还开创性地增加DivXHD高清流媒体播放功能,仅通过自带USB2.0接口就可直接播放高清影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权威部门认证结果表明,应用了睿智节能技术的LH50系列产品可节电约60%以上,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评测手写记录、日记
    三星液晶电视
    (色彩效果鲜艳,锐利率最高,点对点最好的,与索尼的画质效果差不多,只是成本的差别,用的是三星屏)
    B530系列功能简化,没有没有采用100hz倍频技术,取消了地面数字电视播放的功能等等。但黑色表现深邃动人,亮色鲜明亮丽,即使画面暗部细节也同样纤毫毕现,赋予影像鲜明生动的质感。
    而B550系列为数字电视一体机。内置了地面数字信号接收器,无需机顶盒即可接受无限数字电视信号。配备了物理分辨率为1920×1080的液晶面板,带来清晰流畅且无闪烁的逐行扫描图像;搭载超级靓彩技术以及DNIe数码自然引擎,令黑色更加深邃动人,亮色更加鲜明亮丽,即使画面暗部细节也同样纤毫毕现,赋予影像鲜明生动的质感。
    B650系列采用fullHD/1080p液晶面板,搭载智能动感(增强版)120Hz技术
    通过分析相邻两帧的运动趋势并生成新帧,将NTSC制式的60Hz场频自动提升至120Hz输出,有效消除画面的拖影和抖动现象,另画面平滑顺畅。超高的100000:1动态对比度,在暗部环境表现下黑色通透亮丽。
    三星的LEDB6000/B7000/B8000这个系列的液晶彩电多了很多功能,是一款不错的突破时代的电视。超薄,只有2.99CM,黑水晶超清晰液晶面板,LED对比度增强,使画质色彩表现力有效增强,灰暗鲜明。拥有100HZ,LUXIALED图像引擎,消除画面抖动和闪烁,运动场面得到优化,呈现层次丰富的暗部色彩,数字电视信号接收等功能,还有USB接口
    可以连接数码相机,MP3,U盘,但是6000系列的是不支持视频播放的。
    而7000系列多了更多的功能,比较趣味百科功能,图库,健康
    儿童游戏等,还有NTERNET@TV网络直通,在电视上蓝底新闻,股票,天气,还有无线的DLNA家庭娱乐中心,通过家用路由器就可以让电视与电脑主机无线连接,只用遥控器就可以网络下载电影了,当然要电脑买了无线网卡才行。
    LED其与LCD的液晶电视画质和成本都不同。采用LED的液晶在色域上有先天优势~寿命更长,更环保~当然价格也高一些发光可以智能控制~亮度均匀。原理分别是常见的CCFL(冷阴极灯管)背光模组,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屏幕背设置几根长形**光灯管;另一种是LED(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屏幕后设置许多矩形发光二极管
    。现在的LED电视只能说是LED背光电视~而不能说是LED电视~真LED电视是连面板也会不同的
    白光LED在色域方面和普通CCFL大致相同。一般使用白光LED的液晶显示器色域值都在72%左右。而使用三色LED则能够大幅度的增加色域。如优派推出的LED221wm的色域值高达118%。虽然传统的CCFL背光源可以通过加入磷粉等特殊物质提高色域,但通常其最高色域只能提升到108%左右,无法和三色LED背光所抗衡。三色LED背光虽然能增加显示设备的色域,但它的成本相对白光LED而言要高出很多,因此我们看到使用三色LED的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都拥有较高的价格,这也是三色LED背光目前未得到普及的原因。SONY的X4500和夏普的XS1A都是以恐怖的价格~最强的画质闻名与世
    !~!实际效果三星的LED6000-7000系列并不一定比B750系列更好~8000则稍胜一筹~
2010-08-23 15:18
(分类:
,又奔跑到了立秋。说起立秋,我总想到中国水墨花中那池塘里的残荷,比起那落叶,更能给人萧萧之感。哦,还有家乡里那高高的挂着红柿子青柿子的柿子树,因为那甜甜的柿子味总让我嘴馋。说起来,那都是童年的感受了。人在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就总爱回忆过去,尤其是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甚至是不甚明理的生活。我也是那样。或许是对于现实压力的一种解脱吧。总之,人总是要有点回忆的,起码在无聊的时候也能打发时间。说起立秋,我特别想去旅游。逛一逛香山的红叶也好,或者到依然热火朝天的海南岛去畅泳一番,只要能放松心情,享受祖国大好河山的事我都想去做。只是自从怀孕生子后,再没这种闲暇时间了。年青时候想象的边打工边旅行的周游生活如今也只能是在想象里意*一下了。唉,秋天的季节总是让人忍不住感慨和哀伤。说些快乐的事。立秋后,天气应该会逐渐降下来,虽说仍有秋老虎,但比起盛夏时候,那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跟同事聊天的时候,讲起气候,大家都一致认为,现在的气候是没有春天和秋天的了,只有冬夏两季,因为天气总是一下子就从冷变得很热,又从炎热一下子就蹦到了寒冷。这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后遗症。可惜。不过我还是很喜欢秋天的,因为有很多很多的水果吃。比较干燥的气候也是我所喜欢的。立秋过后,马上就是中秋了,那时候云淡风轻,正是幻想的好季节。
2010-08-20 10:05
(分类:
,本章聊一聊DVD的周边设备。第一章我们就提过,DVD的周边设备无外乎音频设备(声音)和视频设备(显示)。这章内容涉及很多,从音响到电视到DVD机,凡是与DVD周边设备有关的都带了出来,以求得到全面而确实的概念,以助于理解下一章要谈的千变万化的D版画质。
    
    DVD的音频
    本系列的讨论重点不在DVD的音频上,这里只是将最基本的常识提几句。
    前文提到,DVD的音频标准支持AC3和DTS,在家庭影院系统中它们都是以5.1声道为基础的,所以要欣赏DVD最好用5.1声道以上的音响系统。在DVD上5.1声道是这样安排的,左右两个前置音箱负责主要音乐与音响,中置音箱负责语音对话,后置两个环绕音箱负责背景声和方位声(比如海浪声、子弹落地声等),除了这五个音箱之外,还有一个低音音箱用来表现低频声音(比如恐龙的脚步、鼓点等),俗称“低音炮”,这就是5.1的“.1”。这六个音箱每个都由一个独立声道来控制,各有各的用处,在AC3中用6CH(Cha el)来表示,所以5.1声道也被称为六声道。DVD机的背后都有这些声道的插孔----“左右主声道,左右环绕,中置,低音”,将DVD中的各声音分离开并送到各声道去,这个过程被称为音频的“解码”。一般影业公司出品的DVD碟片,至少有一个语言声道是AC3 6CH,其它的如翻译声道(比如中文配音)或者导演声道(边放边品评画面),这些附加语言声道一般做成AC3 2CH,也就是普通的立体声,这样可以节省空间。好的碟片另配有DTS的6CH。一些劣质碟片原声道也只有2CH,效果自然不理想。不要说***版碟片,就是所谓的清晰版绝大部分也是2CH,这在DVD上播放时选择“语言”来切换声道便很容易看出。请注意“语言声道”的“声道”与5.1声道的“声道”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包含着后者。简单地说,我们在以前提过DVD支持八个语言声道,每个语言声道可能是AC3的6CH(六声道),也可能是AC3的2CH(双声道立体声),也可能是DTS 5.1声道。由于空间限制,不可能同时放很多语言声道,所以在D版中最常见的只是一个AC3 6CH(原声)和一个AC3 2CH(翻译或者导演品评),俗称6+2。在D9中,有可能会有一条或以上的DTS。
    有些喜欢在电脑上看DVD的朋友,只注意了故事的内容,忽略了音频和视频的效果。在这里我还是奉劝一句,尽量配上外接的5.1音箱,然后将DVD的“语言”调到5.1原声道上,你才会知道在2.1音箱中丢掉了什么。如果我们的预算不够,可以买那种组合式免功放的有源音箱。这种没有功放的音箱(其实是做在了低音炮里)如何与DVD机连接.
    在个人家庭影院和电脑多媒体系统中,以5.1声道为基础,又出现了6.1、7.1甚至更多的音箱,其本质不过是在加减环绕或者中置等音箱数量而已,比如6.1声道是加了一个环绕中置,7.1声道将先置中置音箱增为左右两个声道,配上功放特殊的解析,以达到更细腻的表现效果。这个前题是你的DVD盘中有6CH的声道,如果是2CH的,用什么音响系统也白搭。这里还有个让人头疼的情况,在D版中不是所有6CH都是真正的5.1声道,有些劣质的6CH不过是声道的简单复制,并不能达到前面说的各声道管理各音箱的效果。
    本文对于音频讨论点到为止,其实以上简单常识对D版盘中的音频可以凑合应付,比起画质的千变万化来,音频要单纯得多。
    
    DVD的显示设备
    《D海风云》系列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DVD的画质问题,以在我们购D过程中有个参考,所以DVD的显示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DVD的显示设备有很多,只要有信号源能呈像的设备几乎都被DVD机支持,比如电视机、电脑显示器、投影仪等。电脑显示器在显示设备中可以算是最清晰的,但是一来它的画面太小,二来亮度不够,三来微小的点距使得光点间没有辉度过度,画面过于精确没有模拟感,不符合自然的视觉习惯,用来欣赏电影不是最佳之选。投影仪普及率太低,反射光的亮度更加不够,对周边光线有要求,也不是上佳之选。所以电视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普通家庭影院的显示设备,尤其是在大画面的高清
    电视普及之后。因此电视机的显示好坏对DVD这种特殊的家庭影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视机
    传统的电视系统分为NTSC制和PAL制两套不同的标准,前者多用于美国、日本等地,后者多用于我国和欧洲等地。DVD在NTSC制的分辨率为720*480,每秒30帧(29.97f ),在PAL制的分辨率为720*576,每秒25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和传统电视的成像原理有关。
    
    扫描方式
    这是一个听滥了的词,在这里简单说一下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DVD的成像。我是那种一听见专业名词就头疼的人,所以尽量用大白话来说,大白话未必准确,甚至有可能产生误导,但是一听就懂,无关宏旨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传统电视机是由电子***显像管(CRT)显像的,显像管中的电子***将电子流打在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亮点,电子***以屏幕的左上角为原点,自左往右打一遍就会有一条横线的内容被显示出来(专业词汇叫电子束的水平偏转,听着就让俺头皮发紧),自上往下的将这动作重复(垂直偏转),一屏幕的内容就出现了,这就是其成像原理。但是被电子束激亮的荧光点在屏幕上不可能长时间亮着,很快就会消失(衰减),为保持画面的完整和亮度,电子***需要不断重复地打亮这些点,这个动作被称为扫描(scan),整屏幕的扫描被称为刷新。就好象杂技中一个转盘子的节目,在长长的桌子上摆上几十个盘子,演员从第一个开始转起,到最后一个时第一个盘子已经快停下来了,于是又从头到尾来一遍。单就打点的过程很类似于针式或者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只不过一页结束时又回到了页首。于是就出现了两个较别扭的名词,水平扫描频率(Horizontal frequency)和垂直扫描频率(Vertical frequency),水平频率就是一秒能扫多少行,也被称为行频,垂直频率是一秒能扫多少屏,被称为场频。用场频乘以一屏的行数,自然就是行频。可是在过去,一秒扫多少屏并不如想象的简单。
    
    隔行扫描
    我们知道电影用每秒24帧的速度播放,使我们的人眼可以对物体有连续移动的错觉。电视同样也采用了类似的规格,NTSC(简称N制)的标准规定每秒需要30帧画面,每帧要有525行,在PAL制中规定每帧需要有625行,很明显PAL制比N制内容要多些,所以扫得速度也就慢些,每秒规定要25帧画面。不管什么制式总要每秒能扫出大于24帧才算合格,这要求有很快的速度。但是传统技术使得电视机来不及一次将五六百行的内容都刷新一遍,电子***扫描到屏幕下面时,上面的内容已经衰减了。于是采用了奇偶行交替的补救办法。第一遍先刷新奇数行,第二遍再刷新偶数行,第三遍在奇数行刚开始衰减时电子***又杀回来了,重新刷新奇数行,如此反复。这种扫描方式被称为“隔行扫描”(Interlace scan),它一次虽然只能扫描一半屏幕,但毕竟不是上半部或者下半部,而是全屏,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会出现“行闪烁”,画面横向上像栅栏一样有稀疏感。因为实现成本低,效果也不错,所以被电视台广泛采用为电视播出信号,我们看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隔行CRT统治了将近半个世纪,这个惯性一直延伸到电脑的显示器领域。八卦一下,据说IBM三个字的商标设计灵感就来源于当时的隔行显示器,去www.ibm.com看一眼你就知道过去我们在看怎样的电视了。
    电视机每扫描一遍被称为“一场”,N制每秒要有30帧内容,每帧要扫两场,那么每秒就是60场,所以N制的扫描频率是60HZ。标准的扫描线要求有525行,水平频率是30*525=15750Hz=15.75MHz,DVD只要求N制标准有480行就够了,也就是说真正在电视上显示出来的只有标准扫描线数的92%左右,于是画面就要经过一些计算和修饰,只要前者大于等于后者,显示起来绰绰有余。当然两个数字越接近越不浪费扫描线,过去的VCD只要求有240线,为了配合4:3的比例,画面宽度只有320点,需要经过一些处理才能在电视上“放大”满屏,这个过程使得画面损失了清晰度而变得模糊。
    
    逐行扫描
    顾名思义,逐行扫描(Progre ive scan或者Non-interlace scan)一帧不再需要奇偶行两场扫,只需要一行接一行一次完成。其实逐行扫描本身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电视标准制定之初就有过讨论,但在同等技术成本下,电子***逐行扫描有点“来不及”,扫描频率只有30HZ,闪烁严重,还不如隔行的效果。随着技术的发展,逐行扫描的频率提高了一倍也达到了60HZ,虽然逐行扫描不新鲜,但是能扫这么快的逐行才是新技术。现在的逐行已非隔行可比,这样的速度如果扫描隔行图像,可以比普通隔行多扫一倍的密度,也就是多出一倍的扫描线,也可以在相同扫描线密度下对画面进行逐行的两场扫描,使画面稳定不再闪烁。在密实与稳定之间,逐行可以任选其一。逐行扫描在开始的生产成本很高,一直用在电脑领域,替代了以前的隔行显示器,字体的清晰度大大好转。不过电脑显示器的画面处理复杂程度远非电视可比,有个朋友曾在日立买过一台34寸的电脑显示器,价格在四万元左右,成本甚高。但是逐行在电脑领域的成功还是刺激了电视制造商,他们尝试做出低成本减化的逐行电视机(比如低扫描频率,低精度,高点距等)。我国逐行电脑显示器在九十年代初才开始普及,而逐行电视的普及则是2000年后的事情。所以也可以说逐行扫描是从电脑显示器上衍生出来的电视标准。
    逐行扫描的电视相对于隔行,内容更加清晰,如果保持60HZ的刷新频率,那么行频可以达到31.5Khz,N制的525条扫描线是一次完成的。当然这是指真正意义上的逐行,如果信号源仍然是隔行信号(比如电视信号),那么就需要一个倍频转换器,实际效果等同于用隔行的方式模拟逐行,将同样的内容奇偶行复制,画面看起来密实了,但画面的真正细节并没有增加,从画质的角度来说,这种逐行被称为假逐行。因此要配合逐行的电视达到最佳效果,需要有逐行的信号源,比如逐行DVD机、电脑显示卡或者数字高清信号。有厂家宣传逐行电视时称为“胶片式的效果”,相比隔行来说倒也不为过
    100HZ与变频
    这个名词在前两年的电视业非常流行,一问电视必是100HZ逐行。其实这是两个概念混用所致,很难注意到其中有N制与PAL制的区别。
    逐行电视100HZ与逐行这两种模式是不会同时出现的。100HZ这个数字是来自于PAL制电视。前文说过现在的电视扫描技术提升了一倍,普通PAL制是50HZ的,一帧要扫两场,但是有“行闪烁”,画面不稳定,如果将频率提高一倍成为100HZ,那么行闪烁现象就被有效地控制住了,画面非常稳定,但扫描线还是有稀疏感。换成N制的话,逐行技术使得扫描线加倍,而频率依然保持在60HZ。也就是说,100HZ是PAL制隔行时的频率,而逐行是N制下的显示效果。简单推论是,要逐行就到不了100HZ,要100HZ就到成不了逐行,因此,所谓的逐行电视在PAL下是不能逐行的,这实在不为人所注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流行的电视采用了“变频
  电视的技术规格远远小于显示器,一些电视机的广告中称“不闪的才是健康的”这话倒是不假,但100HZ的不闪与逐行是鱼与熊掌的关系,目前电视机在逐行状态下最高只支持到75HZ。逐行电视现在都开始支持VGA接口,VGA的分辨率当然越高越好,如果有电视总在强调不闪和高频,其价格又是主流的话,有可能它支持的分辨率很低。
    
    高清电视的P与I
    高清数字电视是新一代电视标准,这回的催生婆不是美国的电影大亨了,而是日本的电视网。高清电视的最佳收视效果需要电视台信号与电视机的共同工作,我国号称2005年试播,2010年普及,大大小小那么多电视台要更换设备,无数家庭要更换电视机,想想就头疼,真是耗大的工程。影业公司目前不会明确表态去支持一种电视规格,他们在观望下一代的光贮标准,虽然新一代DVD的战火已经燃起,但现在的DVD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比如五到十年)仍然会占据主流地位,这不是技术商的原因,而是内容商(影业公司)所致。如果你有耐心看下两章讲述DVD的制作,你就会明白制作DVD是多少不易的一件事,影业公司不会轻易更换这套已经有成熟配套技术和优良市场的摇钱树。但是下一代DVD的发展,甚至未来数码电影的发展,都会与高清电视标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就目前来说高清电视机还属于超前消费,鉴于电视这种家电“大件”购买后是轻易不会更换的,这为提前选购高清提供了理由。
    高清电视技术最有意思之处,一个是它以16:9为标准,另一个是它的兼容性。它几乎兼容所有的分辨率,从高清电视信号1920*1080,到1280*720,从电脑分辨率1600*1200到640*480。虽然标准如此,但成形的产品是逐步研制推出的。
    我们简要回顾一下电视机的发展历史,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从小体积到大画面这是众所周知的事。CRT显像管电视由于受技术局限,最大只能做到34寸,SONY等少量厂家有38寸产品。所以在34寸走到尽头的时候,球形屏幕被柱形屏幕所取代成为新的技术增长点,紧接着“超平”与“纯平”围绕屏幕形状又产生新的纷争。最终背投式彩电的出现打破了34寸的瓶颈,除了价格因素,其亮度和画质的粗糙一时还不能动摇CRT的地位。此后逐行风暴来临,大有全面替代隔行之势。在逐行刚热乎的时候,高清数字电视标准便已出台,于是一些厂家纷纷将逐行产品向高清产品靠拢,出现了如100MHZ逐行一样似是而非的名词,还有1050线,1250线,720p,1080i等。这都是逐渐向高清电视的最高标准靠近时的过渡产物。这些词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是逐行的倍频概念,原来的N制是525线,PAL制是625线,将它们乘以2就是所谓的1050线(1250线),细微的区别是,商家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永远是用最大的支持峰值来宣传的,号称1050线的电视只有在N制下才有逐行,1250线则在PAL下也支持了逐行。大部分用户不知道1050与1250间真正的区别,以为是扫描线凭空多了两百线。
    高清电视的标准分辨率支持到1280*720,最高分辨率为1920*1080,这是16:9的结果,同时还要兼顾电脑的4:3分辨率,所以高清电视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显示高清电视信号的分辨率,一个是显示电脑VGA信号的分辨率。VGA对我们来说是个通用的概念,指电脑的VGA接口。在电视业中,640*480的分辨率才被称为VGA,800*600是SVGA,1024*768是XVGA,之后再大的分辨率如1024*1024被称为XGA,还有1280*768的XXGA以及增强的UXGA 1600*1200等。隔行的英文是Interlace,用I来表示,逐行是Progre ive,用P来表示。在逐行推行的初期,有些电视曾号称支持1280*720i,这是指在隔行扫描下能支持到720线,将它除以2的话,支持逐行的电脑分辨率时,640*480都显得很吃力。因此“i”是有水份的,1920*1080i听上去有很高的分辨率,其实是隔行1080线,只能对付电脑逐行的800*600,经过一些修饰算法最多到1024*768,效果无法与同分辨率的显示器相比。1920*1080i的真正涵义是,就算有最高分辨率的高清电视信号,它也能在隔行状态下支持,现在中低端的电视机都在宣传这个指标。真正逐行的标志是“P”,720*480P(简称480P,适用于DVD),1280*720P(简称720P),这才是货真价实的逐行扫描线数,一般1080i的电视可以支持到720P,并向下兼容480P,所以我们会看到一款高清数字电视参数有这样的写法“480P/720P/1080i”,而目前高清电视最高的分辨率是1920*1080p。
    现在的HDTV已经把触角伸向了数字电影领域,由于放映面积的增大,其分辨率也会相应增加。更何况投影的技术对于图像放映有先天的优势,它的光斑更大,从而产生更强的辉度,使画面看起来更融为一体。在未来,电影与电视的界限将由于数字高清技术的运用而越来越模糊,其分别仅限于大家集中看大屏还是一人坐家里看小屏。家里的小屏也可以达到1080P,这个分辨率已经能在数平方米大型银幕上清晰表现,在普通电视上的效果号称是“五倍观看距离等同于实物”。它到底有多细腻呢?用电影胶片来作比较,因为是模拟信号所以在银幕播放时没有严格的分辨率规定,但电影一般都在4000线以上,那可是几十上百平米的银幕,在家用电视上若是能达到1080P,则拥有了相当高的分辨率。当然1080P的电视价格不菲,如果我们只用来看DVD、玩PS2游戏,或者简单应付高清信号的话,用720P兼容1080i就可以了(1080i/720p),这是现在家用电视的主流产品。
    如果问我推荐的品牌的话,我可以告诉你,电视是现在买得最省心的电器之一。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所有厂家质量都很不错,只要你买对了参数。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细节和色彩上的,这是后期还原电路设计的问题,各厂家就有所不同了。比如海尔,虽然大名鼎鼎,但它的逐行电视就显得太柔了,人脸上的斑纹等上细节会损失严重,也有人喜欢这样的“唯美”感,这就因人而异了。长虹、TCL这种大厂买起来还是有保证的,综合性能比较出色。
2010-08-19 10:36
(分类:
/dir/share/v1/img/add_share.jpg" onClick="window.open('http://xfiles.cdnmy ace.cn/dir/share/v1/img/add_share.jpg')" onerror="this.src='http://cache.soso.com/img/blog/p1.gif'" onload="addjustimg(this)" TYPE="audio/mpeg">
  新西兰新当选总理、国家党领导人约翰基17日公布了新政府名单。黄徐毓芳出任少数民族事务部部长和妇女事务部部长。这是新西兰历史上首位华裔内阁部长。
  在纷纭复杂的世界政坛上,华裔女性颇为活跃。先是赵小兰任美国劳工部部长,后有黄燕燕任马来西亚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部长,黄英贤任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部部长。这些华人后裔,以其不懈的努力与拼搏精神,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了一个个夺目精彩,也为世界政坛上,带来了一道道亮丽风景……
  黄燕燕树女性从政里程碑
  “在马来西亚独立51年后的今天,终于有一位华裔女性当上部长,我不是单单为自己感到高兴,也为马华40万名女党员感到骄傲。我们的政治斗争终于来到另一个里程碑。”
  今年3月,华裔黄燕燕担任马来西亚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部长。第一天上班,面对当地媒体的采访,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她表示,自己目前的心情是雀跃万分,心中充满理想和期待。
  黄燕燕今年62岁,毕业于马来西亚大学。祖籍广东。1975年加入马华前,曾任文德甲医院院长。进入政坛后,在党内,陆续出任马华妇女组副主席、副总秘书,以及妇女组总秘书,1999年出任马华妇女组主席。
  和澳大利亚首位华裔部长黄英贤一步跃上正部长宝座上不同,黄燕燕是一步步上来的。在担任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部长之前,曾担任过马来西亚文化、艺术及旅游部副部长,财政部副部长。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过去一直都只有巫统妇女组出任部长,今日终于有华裔女部长,充分显示了首相对华裔女性的赏识和信心。
  她还说,部长和副部长是不一样的。部长可以通过每个星期的内阁会议,直接把人民的声音带入内阁。作为女部长,她可以更有效地把女性的问题带进内阁。
  把女性观点带入国策
  对黄燕燕来说,今年可说喜事连连。继当上首位华裔女部长后,10月19日,她还参加党内副会长的竞选,一举成功,成为马华创党59年来的首位女性副总会长。
  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有人说,她成功打破传统格局,冲破马华高职一直以来都是由男性担任的惯例,使妇女从政受到肯定,这也间接的为女性政途开创一条康庄大道。
  她自己也非常高兴。她说:“这是女性在政治生涯中一定会取得的进展……当初,我们从有第一位票选女中委开始,到2004年,已经有了3名女中委。现在,女性竞选副总已经不是新鲜事。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署理总会长。”
  成为副会长之后,她说:“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因为将面对非常重大的责任,面对很多挑战,譬如国阵与国家。我希望可以培养出有勇气与胆量的女性,带领国人迈向人民希望拥有的政府……我们要做人民要我们做的事。”
  此外,她还表示会努力把女性的观点带入某些国家政策。
  不过她举的例子是,譬如要兴建一个商场的设施,会建议不仅是在女厕提供婴儿更换尿片的设施。因为时下的年轻父亲也有照顾孩子的。
  年轻时曾被男友“甩”
  在担任马来西亚文化、艺术及旅游部副部长时,黄燕燕曾自抖猛料,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因为是医科学生,曾令到裙下的追求者打退堂鼓。
  不过她说:“男友甩掉我,是因为我比他聪明。”
  她的这个话,是在调查显示马来西亚华族和印族人口下降时说的。当地男性因女性学历高,不敢展开追求。她揶揄马来西亚国男士们在追求女性时“失职”,导致女性缺乏认识结婚伴侣的机会,从而致使人口数目下降。
  她回想起自己在大学被人追求的情景说,当年她被一名文学院的男生追求。当对方发现她是医科学生时,竟然把她给“甩”了。她说:“后来,只要有文学院的男生约会我,我就不提我是医科生。不过,后来他发现真相后,一切就完了。”
  根据她的观察,许多男性很“害怕”女性学历太高,不敢施展追求术。
  黄燕燕说:“在我们的亚洲文化里,男性仍然是比较强的。如果他们遇到学历和收入比自己高的女性,他们就会紧急煞车!”
  她还说,在亚洲文化熏陶下,女性较被动,往往要男性采取主动。
  “女性们是不会主动约会男生,不是女性们不结婚,而是没有男性追求她们。”她说。
  黄英贤39岁当上部长
  如果说,62岁的黄燕燕,是世界华裔中的一名“老”部长。那么,澳大利亚的黄英贤,可说是“小子辈”。
  2007年11月29日,澳大利亚当选总理陆克文公布新一届政府内阁成员名单,并表示全体内阁成员将向澳大利亚人民展现一个全新、强有力的领导团队。在这个全新领导团队当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的华裔女性--她就是来自南澳大利亚州的华裔参议员黄英贤。
  这年她39岁。
  黄英贤被任命为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部部长,成为澳大利亚首位华裔部长,同时也是澳大利亚的首位亚裔部长。
  与黄燕燕相比,黄英贤不仅姓黄,而且也出生在马来西亚。可说是黄燕燕的“乡党”。
  黄英贤父亲是马来西亚华人,母亲则是澳大利亚人。1977年,黄英贤随父母移民澳大利亚。
  2001年,黄英贤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首位华裔女参议员。2005年,被任命为工党影子内阁的就业部长,同时兼任负责企业事务的部长。陆克文竞选期间,黄英贤被任命为工党竞选委员会的发言人。
  黄英贤表现出众,为工党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39岁就当上正部长,应该是华裔女部长中最年轻的。
  以华裔血统为荣
  黄英贤继承了父亲的血统,长着一张标致的、典型的中国人的脸,和一头秀美的黑发。
  她8岁时随父母从马来西亚移民到澳大利亚南澳州。端庄美丽、年轻有为的黄英贤,以勇气与才智闻名政坛。作为第一位进入联邦议会的华人女性,黄英贤的成功经历,一直受到澳洲主流社会和华人区的关注。
  黄英贤的父亲黄义生是一名建筑师,在上世纪60年代因获得澳大利亚奖学金,到澳大利亚深造。在那里,他与黄英贤的母亲简查曼相识、相爱并结婚。婚后他们在马来西亚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移民澳大利亚。
  黄英贤从小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父亲经常对黄英贤说:“别人可以拿走你的一切东西,但不能将你所受的教育拿走。”
  后来黄英贤对记者说:“我很珍惜家庭和文化根基,我对我的华裔血统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
  不过,她的童年却饱受种族歧视。
  七十年代的澳大利亚,种族歧视较严重,而她所住的南澳华人又较少。她当时是学校里唯一的华裔学生,免不了经受种族歧视。她亲身体会过那种不被接受的感觉,他们家的房子也被人涂鸦,上下学的途中被人辱骂、丢石块。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她明白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体会到了受歧视的痛苦。这些经历使得她在小小年纪就立志从政,要追求社会公平。
  自从上小学起,黄英贤学习成绩就很优秀。17岁时,她作为交换学生到巴西学习一年。巴西的贫富差距对她触动很大。黄英贤由于自身的经历而对弱势群体充满同情。当时她就认为,同情和仁慈应该是一切政策的基础,国家应对不公平做出反应,铲除不平等。
  华裔移民加之女性身份,让黄英贤为在澳大利亚实现社会平等而积极努力。她在个人网站上写道:“(澳大利亚)当今面临的最根本的国家政治挑战,是重现人人平等的价值理念。”
  黄英贤在她2002年首次参院演说中借家庭经历呼吁澳大利亚消除种族歧视,促进社会公平。
  黄英贤在演讲中说,种族歧视在澳大利亚并非稀罕事,这让她感到疑问,“需要在这里居住多久”才能被平等对待?
  澳新政府名单出炉后,黄英贤接受澳《广告报》采访时说,她为多名女性在政府中赢得席位感到骄傲。她说:“我认为,我们正进入一个政治新阶段,女性可以进入内阁,女性可以担任高官,这很好。”
  她最敬重奶奶
  黄英贤说,祖母是她一生最敬重,也是她所见过的最坚强的人。黄英贤的祖母是马来西亚的客家人。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烧到马来西亚时,残酷的战争夺去了许多亲人的生命,只剩下祖母和她的孩子们处在贫困交加的处境,但是祖母顽强面对。黄英贤2002年8月以新当选参议员身份首次在澳参院发表演说,她说:“我的祖母是身材矮小的女性,但充满不屈不挠的精神。她是客家人,是我祖父的第2位妻子。当战争(二战)蔓延至马来西亚时,她和家人住在山根地区。”
  “家里大部分人死于战争,她只能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和生存欲望,独自一人面对无法形容的困苦境地,抚养我的父亲和其他孩子。”
  “她几乎是文盲,身份低下,易动感情,但她却是我见过的最坚强的人。她的孙女如今站在这里会让她感到骄傲,或许会让她感到些许惊奇……”
  祖母这种坚强的意志也传给了黄英贤。她在澳洲参议院的首次演讲,也专门提到祖母对她的影响。
  黄英贤说,她从祖母身上学到了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学就显示政治才能
  对于后来成为澳大利亚首位华裔部长,黄英贤表示,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会在仕途上走这么远。在她年少时,父母对她的希望是做一名医生。
  “每个中国家长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当医生。”她风趣地说。为了体验医生工作,黄英贤在上大学之前申请到一年的奖学金去巴西的社区医院工作,“然后我发现当医生肯定不适合我”,回忆起自己当年如何弃医从政的过程,黄英贤意味深长地摇了摇头。
  进入大学之后,黄英贤学习了法律、人文和社会学,拿到了法学学士和法律荣誉硕士学位,还有法律实践研究生***。
  她对政治的兴趣也始于大学期间。
  黄英贤在8岁时从马来西亚移居澳大利亚,在这片新大陆上,她发现了自己的外表与众不同,这也激发了她对机会平等的追求。大学期间,她加入了工党,开始了她的政治生涯。曾进入澳大利亚全国学生联合会领导层。
  她1988年加入工党,翌年当选工党州大会我很靓籽的!!!!! 我 爱 你 5201314
( Wed, 3 Feb 2010 16:00:30 +0800 )
Description:
说和 和,一个千千万万文人墨客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的追求;和一个朝朝代代有识之士奋发图强、坚持不懈的目标。和,我的向往,我的愿景。 和,是春风吹拂着绿草,是秋雨吹拂着果实;和,是清流凝望着高山,是蓝天俯视着大地。 和,是自然之美,她取天地之灵气 ,吸日月之精华,创世间之美丽。 和,是临考前朋友一句爽朗的“好运”,是临别前父母一行炙热的泪水;和,是危难时路人一次友善的救助,是焦虑时老师一席温馨的谈话。 和,是人间的美丽,她是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是情感的交流,是内心的相通。 和,是人类在国际间签署的防核协定,是人类在戈壁荒漠上种下的防护林;和,是人类保护珍稀物种的条约,是人类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承诺;和,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状态,是人与自然相互支持、相互保护的契约;和,是巴基斯坦的孩童能够和印度的少女在印度河***同嬉戏;和,是巴基斯坦的勇士能够和以色列的少女在戈兰高地上歌舞相拥。
和,是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友好交往,是世界各地人民共同期盼的愿望与前景。 和,你是千百年来成千上万人的向往与追求,和,你究竟是什么?和,是一种状态,是一种矛盾在对立与统一中的制衡。和,你是人类前进发展的坚实基础,你是我们与时俱进的动力源泉。 和,你是我心之所往,你是我愿之所向。 如果有一天,世界充满和谐,那么,一切将会像这样:青青的原野,草长莺飞,骏马奔驰,鱼儿嬉戏,老人在为孩童讲述:“和”的故事,青年男女偎依树下,诉说着“和”的话语,小孩子手手相牵,做着“和”的游戏?????? 待到那时,和谐的旋律响彻世界,和谐的芬芳溢满全球:待到那时,人类的进步发展将如山高,如水长??????
( Mon, 27 Jul 2009 12:05:47 +0800 )
Description:
读《骆驼祥子》有感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它展示出一幅旧中国的真实图景,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好胜要强的祥子指望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并与刘四爷的女儿虎妞成亲,不久虎妞难产而死。拉车二强子的女儿小福子却对祥子产生感情,可是因穷困却不能他们结合。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来找小福子时,小福子已死。好强的祥子最终也被吃人的社会吞没。
我仿佛看到了天桥、鼓楼、白塔,是牌楼、街道、小巷,是车厂、大杂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几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这儿没有丝毫田园诗一般的快乐, 而是祥子的那双大脚马不停蹄地跑过大街,穿过小巷,烈日下,雨雪中处处有他艰难的身影。兵匪的鞭子,杨先生的盘剥,刘四爷的臭骂,孙侦探的明抢,洋大夫的冷漠,这是一座千真万确的地狱!最后虎妞惨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马头倒毙在街头,祥子也终于穷途潦倒,逐渐消失在一座城门洞里……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层广大劳动大众的生活,这逼真的描写让我体会到了人力车夫们不可逾越的悲惨命运,让我深刻地认识了“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通过祥子周围人物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以及由他们织成的统治之网对祥子们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一种变形反映。
( Sat, 3 Jan 2009 16:48:23 +0800 )
Description: 我最爱最爱的人 : 今夜把所有的过去的日子,都倒进您熟悉的酒杯里,然后一饮而尽。 已经说不清有多少次从梦里醒来,脸上总是湿湿的,我知道那是我想您了,以至在梦里落泪了,而每次都能感觉到您的爱。 妈妈,您还好吗?您的胃还痛吗?女儿不在您身边,您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胃痛了就去医院检查,别强忍着,知道吗?记得生病了要去买药吃,不要舍不得买贵的药,把病养好,女儿不在您身边,更希望您能好好的疼惜自己。 妈妈,亲爱的妈妈,女儿真的很想念您! 还记得我走那天,您送我上火车的那天,您很难过,我知道您其实舍不得我走,可是因为要让女儿长大,所以您不得已只好让女儿离开,在车要走的时候,您心痛的望着我,我读懂了您当时的那种眼神,我也知道您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我说,只是在那时已经哽咽的说不出话来了,您只是朝我挥着手隔着玻璃望着我,我可以感觉到那是母爱的声音,车走了,我也望着您,虽然已经走远了,但是我看到您的手在脸上拨动,我知道那是您哭了,您红红的眼眶让我心痛,那是您为女儿流下爱的泪滴。 每当我难过无助的时候,您的声音总会从***那头传来,让我的心里暖暖的,饿哦知道是母女连心,当您知道女儿难过总会在另一个城市关爱着我,并为我祈祷。 妈妈,您每次打***时,总是要我好好照顾自己,要多吃饭,总是对我嘘寒问暖,因为时间有限我都没能对您说些什么,妈妈真的很对不起,在这里,女儿很想告诉您您是我这一生最爱最爱的人。 妈妈,还记得以前,您和爸爸总是不合,也常常吵架,您很难过,我知道您一直都是对的,而我有饿会支持您,我也能理解您是想让我们这个家变得更好更美,只可惜父亲他永远都不能理解您,永远都只是个无赖,而我从小对他就没有好感,不只是我,我知道您也是,只是您每次都忍了下来。所以这些也都算了,女儿长大了,女儿一定会让您过上幸福的生活,再也不会让您受累受苦 我知道您身体一直都不好那全是您一个人扛着家的担子,累坏的,而当时我也还小,帮不上您什么忙,这些年来您一直受苦受累,无怨无悔,还受邻居的冷嘲热讽,您已经受够了,妈妈我以后不会再让您再受了,您等我,为了您,我愿付出任何代价。 妈妈,女儿那时不听话,有时总是惹您生气,我那时还不知道为您做什么,每次的衣服都还是您给我洗,依稀记得每年冬天就算再冷您也不让我去洗,因为您怕我手生冻疮,做不好功课,所以您每次都是提着全家的衣服到河里洗,而回来的时候我看到您手冻的通红通红的,还冻了红肿的疮子,想到这些,我不禁眼眶湿润了,同时我心也痛了,真的! 妈妈,女儿不孝,不能为您做什么,也不能在家帮您做家务,您累了大半辈子,全都是为了我和哥哥,不知道为什么您经常都会出现在我的梦里,而您那熟悉的脸庞已慢慢得多了些鱼尾纹,还有您以前那漂亮的黑发也渐渐得增加了银丝,那都是岁月的验证啊。我最爱最爱的人 我知道我出来打工您极不愿意,也很想让我继续读书,但这也是迫不得已的
我必须出来才能减轻您的负担,和压力,现在让哥哥在家照顾您,我不知道在生活上他有没有替您想的周全,但我还是不放心,他毕竟是男孩子,也还有自己的事业,不过您也一定要多替自己着想,照顾好自己,该休息的时候旧好好休息,也别逞强,因为您快五十多岁了,那些农活负担您已经受不起了。您太累了。 妈妈 我最爱的人您永远是我心中的榜样,我永远爱您
( Wed, 31 Dec 2008 18:44:00 +0800 )
Description:
:“随手关灯”、
“节约每一度电”、
“阳光如此充足,何必点亮明灯”、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一起承传这种美德吧!”、
“不要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变***类的眼泪”、
“爱惜每一滴水”
节约用水献份爱,绿色环保更美好。
一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
水是生命之源,请君节约用水。
淡水在减少,浪费可不好。如果不节约,后果可不小。
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清水可耻。
节约每滴水,造福全人类。
珍惜每滴清水,拥有美好明天。
国之栋梁不可无,生命之水不可枯。
水是生命之源。
节约能源,扶贫救济。
浪水费水之举不可有,节水俭水之心不可无。
节约能源,人人有责。
节约用水,珍爱生命。
请珍惜每一滴水。
节约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节约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请珍惜、爱护每一滴生命的源泉。
节约用水,珍惜生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