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国家狩猎如何进入别的国家

信息提示
您的同一ip请求过于频繁,如果希望继续访问,请输入验证码:
Copyright 1998 – 201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不容忘却的历史(游走滇西追思中国远征军的峥嵘岁月)
话题的发布记录:
本话题由
于 2009-09-07 16:05 发布到
2009-09-07 16:05:51
不容忘却的历史(游走滇西追思中国远征军的峥嵘岁月)
呼吸自由空气-侠客行
发帖:45
来自:深圳
备注:这篇滇西之旅的旅游札记,完成了有半年了。我一直忧郁不决是否要上传到磨房上。
为了对的起历史,为了对的起在抗日烽火中浴血疆场,为国捐躯的将士,和在战火中苦难深重的老百姓。
回想起在滇西红土地上游荡的日子,回想起在滇缅公路上听到的英雄故事,我又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为了抗日先辈,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真象,特别是我们的后代。在朋友的一在催促下,这是一篇迟来的文章。
不容忘却的历史
(游走滇西追思中国远征军的峥嵘岁月)
一、 意外之旅
二、 峡谷高山
行程调整
怒江峡谷
高黎贡山
龙陵松山
三、“滇缅公路”(一条各族民众筑就的“血路”)
蜀身毒道
滇缅公路
筑路大军
黎明之城-芒市
太阳当顶-畹町
美丽晚霞-瑞丽
四、佛国之行 偷渡之客
友谊之街
繁华热闹-木姐
金江之地-南坎
佛教国度
史迪威公路
一水两天
五、盛世国门
姐告国门
神秘赌石
勐卯古国
六、孔雀之乡
傣乡风情
目瑙纵歌-陇川
允燕宝塔-盈江
土司衙门-梁河
爱情玫瑰-葫芦丝
七、人间天堂 魅力名镇 和谐魅力 人文魅力
八、“远征足迹”(一条铁军身躯筑就的“尸路”) 历史课堂-滇缅抗战博物馆 悲壮远征
胜利反攻
将星熠熠
抗日虎将-戴安澜
东方隆美尔- 孙立人
一代名将-李弥
常胜将军-卫立煌
九、极地边城
火山公园
北海湿地
热海温泉
十、民族英雄
城市瀑布
国殇墓园
抗日县长
代理总理
十一、“驼峰航线”(一条飞机残骸筑就的“铝路”)
死亡航线
飞虎将军
空中争霸
友谊万岁
十二、雪山长城
十三、后记
附件:阳温墩小引
daxia918 于
2009-09-09 13:04:47
----------------------------------------
侠客行918
2009-09-07 16:07:27
Re: 不容忘却的历史
呼吸自由空气-侠客行
发帖:45
来自:深圳
2008春节滇西之行旅游扎记
时间:2008年春节的一天,大年初六;
地点:西南边陲“极边第一城”城中的一座墓园;
人物:五个外乡来的背包客。
旅游的景点只要有了游客的身影往往是喧闹一片。而在这里却一反常态,出奇的安静。环境优雅肃穆的墓园里,除了几个管理人员,就是寥寥无几的不超过十个人的游客。他们小心翼翼的挪动着沉重的脚步,屏住呼吸,悄无声响的在仔细观看着墓园展室里的资料照片和文物。生怕一点点响动会惊醒大殿后面山坡上一排排、一座座,深埋在地下坟土堆里安睡的灵魂。
800) this.width=800'/>
国殇墓园将士纪念碑
国殇墓园墓碑
空气压抑的仿佛凝冻,使人透不过气来。
一行人一路无语笃步走出墓园,站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浓郁的墓园大门口,门上的匾额上书“国殇墓园”几个笔力苍劲的大字。
国殇墓园纪念堂
游客中父亲和孩子的一段对话终于打破了快令人窒息的寂静。
孩子:老爸我们的历社教科书真没劲(孩子稚嫩的脸上,显着蕴怒。看上去和她的年龄不太相衬);
父亲:为什么这么说(父亲一脸的通红,就象是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
孩子:我问你,什么是抗战胜利的三大法宝?(孩子摆出一副辩论的架势,质问);
父亲:你说呢?(父亲一时茫然不知如何作答,只好反问);
孩子:我们初中教科书上的标准***(孩子高声朗诵道)
1.统一战线。GCD领导的全国抗日统一战线。
2.群众路线。动员全国老百姓的奋勇参加。
3.海外援助。海外炎黄子孙爱国华侨踊跃捐助。
父亲:就这些!(父亲回想着自己的读书岁月,依稀好像觉得是那么一回事);
孩子:是啊,没提国民党军队什么事(孩子带着只有少年的神态和声调调侃道)。
又是一阵的宁静。父亲半天无语,沉默了许久,望着遥远的天边,在孩子期盼注视的目光下,缓缓说到:“历史是胜利者写的”……
daxia918 于
2009-09-16 10:13:38
----------------------------------------
侠客行918
2009-09-07 16:08:10
Re: 不容忘却的历史
呼吸自由空气-侠客行
发帖:45
来自:深圳
一、 意外之旅
放寒假了,这是孩子一直期待的。
原定的计划是让女儿自己一个人单飞去印尼雅加达和哥们老白的女儿相聚,她们从小一起长大,姐妹情深。可是,由于我们做父母的疏忽,孩子的护照时效不足六个月就到期了。在蛇口码头办理登机过关手续时,被海关办事员,一个年轻的有责任心的小伙子发现,被告知即使是过了这一关,飞到印尼那边,海关检察发现问题,孩子也入不了境。
全世界通用的出入境游戏规则:入境签证,所持护照必须至少有六个月的有效期。
我们的无知,导致孩子没能成行。无知真是误人误事。
孩子手拿机票,望着大海那边失望眼神,让我们做父母的非常内疚,不忍相看。
回家的路上,孩子一声不坑,一路无语。我们两个大气也不敢出。
回到小区家门楼下。
我对孩子说:“等春节过后一上班,老爸我就给你重新办护照,暑假铁定能走。”
她妈也忙说:“对,回家后,你上网查一下,选一个你国内喜欢的地方,我们全家去好好游玩一下。让你老爸买单,补偿我宝贝女儿的损失。”
没过几天孩子对我们说:“老爸老妈春节我们去云南瑞丽、腾冲游玩,好不好?”
看着孩子的脸上有了笑容,我和孩子她妈高兴的很:好啊!叫上你干爸干妈两人和我们一起去。
一通的忙活。***通知老边夫妇俩,网上订机票,酒店,租车。
2008年春节年初三,两家人分别从深圳和武汉飞到昆明汇合,再从昆明飞到宝山。
开始了我们为了孩子的一次“意外之旅“。
daxia918 于
2009-09-07 17:20:47
----------------------------------------
侠客行918
2009-09-07 16:08:45
Re: 不容忘却的历史
呼吸自由空气-侠客行
发帖:45
来自:深圳
二、 峡谷高山
行程调整
飞机一到宝山,出了机场,事先在网上联系好的司机小孙已经在等我们了。小孙个子不太高顶多一米六过点,脸上常挂着笑容,黝黑的皮肤,一说话露出的牙齿非常白,很招人喜欢。还不到三十岁,一个腼腆,质朴,机灵的腾冲汉子。小女的评价:算是个酷男。
到宝山已经是下午五点了。
我们之前定的计划是:大年初三从深圳出发飞到昆明,中午和从武汉飞过来的朋友老边夫妻俩会合。接着再由昆明飞到云南宝山,在宝山游览一下住一晚;第二天一早乘车到瑞丽,在瑞丽周围游玩一天;第三天从瑞丽出发一路游玩到腾冲;第四天在腾冲游玩一天,第五天由腾冲一路游逛到宝山赶乘傍晚六点的飞机从宝山飞昆明,第六天在昆明逛一天,主要是两位夫人要去亚洲最大的昆明花市,买鲜花。当天晚上飞回深圳。赶初九开始上班。
和司机小孙简单讲述了我们的旅游计划安排,小孙听后微笑着说:
“其实你们不了解云南的路,不像你们广东那面道路宽阔笔直,到处是高速路,这里许多地方还没有通高速路,就是国道大部分也是穿山越岭的,车开起来速度没想象的那么快。我建议你们不如现在就上路今晚赶到瑞丽。返回头时有时间再到宝山逛逛,宝山倒是没什么景点可看。”
因为我们这次滇西之行主要的目的地是瑞丽和腾冲,所以大家一致同意按小孙的提议改变计划调整行程。一拍板,马上上路。
第一天的滇西旅途行程就这样开始了。
途径宝山,龙陵,芒市,畹町,瑞丽。路程280多公里。路况险峻。
怒江峡谷
宝山到瑞丽不到三百公里,按司机小孙的说法,大约五、六个小时就可以到瑞丽。从宝山机场一出来就上了高速公路,车速还比较快。这里海拔和昆明差不多,大约是1800米左右。车外阳光普照,太阳紫外线比较强,蓝天中白云朵朵,天空碧蓝清彻,能见度非常高。高速公路两边,山峦叠嶂。
车进入宝山的潞江镇界内,古代称为“泸水”的地区,就进入怒江大峡谷了。这里是秦汉时期古滇越国与中原中央王朝势力控制范围的分界线。据徐霞客滇游日记载,此处古盘蛇谷,乃诸葛武侯火烧藤甲兵的地方。
怒江大峡谷内素有:“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之说。垂直立体气候产生的立体植被、珍稀动植物、名花异卉、稀世药材种类繁多。自然美景,美不胜收。
满山遍野的各种杜鹃、各种兰花成片成林地点缀着峡谷两岸,色彩缤纷,分外妖娆。车行一路,小女不停的一惊一乍,老是让我们看她手指的方向。
这段高速路基本上是修筑在连续的陡峭的半山腰上,就像是空中栈道一样,在山腰中划出一道多向弯曲优美的弧线,的确是巧夺天工。
车过高速路怒江大桥时。小孙幽默道:“据说这是国内海拔高度最长的公路大桥,2007年刚通不久。就好像是为欢迎你们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而修建的。”从他的脸上看到是内心里自然流露出的对家乡建设新面貌的自豪感。
怒江大桥一角
怒江大桥一角
怒江大峡谷山高、谷深、水急,两岸百花飘香,山间原始森林郁郁葱葱。
由于是旱季怒江水位比较低,大桥连接的两岸沟谷显的特别深,大桥的桥柱更显得高而挺拔。大桥桥面比较宽是双向双车道,长度约有2700米,可能是怒江两岸地形的原因,大桥并不是直线修建的,而是有一个弧度,成曲线形,更曾添了几分雄伟壮丽的英姿。
从高速公路上看怒江大桥
女儿脸贴着车窗玻璃,喃喃自语道:“真是太神奇了!我们地理课本上说,怒江大峡谷深度仅次于世界上最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又补充说道:“好像是世界上最长的大峡谷”。
小戴,老边的妻子笑着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基本上是怒江大峡谷末段,最深的地方在怒江大桥上游,还很远呢!”
“不在我们这次的行程之内?”,“以后我自己背着背包去,好好看看怒江大峡谷。” 女儿自问自答的说。
孩子他妈接话:“等你读了大学,和同学结伴一起去吧。”
儿行千里母担忧啊!这话一点不假。
怒江大峡谷比著名的美洲科罗拉多大峡谷长。科罗拉多大峡谷从支流巴利亚河口起到米德湖,全长也不过440公里。而怒江大峡谷单云南段,从宝山地区龙陵的老卡起到怒江州贡山的丙中洛,足足有600多公里。西藏境内还有多长,无法精确统计,从地图上看,最少也是四五百公里,两段加起来超过了1000公里,是科罗拉多的两倍多。怒江大峡谷深度也远盛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最深处达1830米,而怒江大峡谷深都在2000米以上,大多数地段突破了3000米。再往北,太子雪山海拔6054米,梅里雪山6748米,峡谷更深了。
由于高速公路还没有完全修好,只有这一小段是高速路,从宝山机场到怒江大桥,车子行走了不到一小时。过了怒江大桥没一会就下了高速。
高黎贡山
一路的山路,崎岖陡峭,好在路面还可以。
小孙说:“开始过高黎贡山了”。
我对小女说:“这里就是你们教科书里称之为横断山脉的地区。”
这时妻子突然深情的哼起了“横断山,路难行…….”
我和小女的干爸老边,东一句西一句的解释。女儿似懂非懂的听着。
高黎贡山属于横断山脉。在中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这一带地区。由于地球大陆板块的运动和碰撞,地质学上叫“印之运动”。使这一地区内褶皱隆起成陆,并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再经过“燕山运动”,地面发生褶皱和断裂。直到第三纪中期,地壳缓慢上升,经受了长期剥蚀夷平,形成广阔夷平面。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期,构造运动异常活跃,统一的夷平面变形、解体,岭谷高差趋于明显。第四纪历经多次冰川作用。这一带地区内丘状高原面和山顶面可连接为一个统一的“基面”,“基面”上有山岭,下为河谷和盆地;这样的多次地质运动,产生了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它们的总称为横断山脉。
高黎贡山
800) this.width=800'/>
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
山岭海拔多在4,0005,000公尺,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公尺以上。山高谷深,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横断。所以有“横断山,路难行”之说。
山岭自西而东包括伯舒拉岭、高黎贡山、怒山、宁静山、云岭、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等。总地势北高南低,高于5,000公尺的山峰多有雪峰、冰川。
横断山脉山间盆地、湖泊众多,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广布,现代冰川作用发育,重力地貌作用,如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屡见。同时,地震频繁,是中国主要地震带之一,怒江以西的腾冲地区有第四纪火山群,龙陵、芒市一带近年曾发生过强烈地震。
听到这,女儿双手合并放在胸前,口中念念有词的祈祷:“老天保佑,但愿不要发生地震,不要发生地震……”。孩子的愿望总是美好,天真的。
小戴接着说道:“由于横断山脉的形成过程是逐渐由近东西走向变为近南北走向的,使这里的生物逐渐进化出非常特殊的适应性,成为动物、植物学研究的热点地区。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这里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美誉。” 我们这群人里,孩子的干妈小戴学历最高是博士,也是女儿最敬佩的人之一。
一听到这些,女儿神情又兴奋起来,高兴地说:“不知道我们此次旅途,能看到什么奇花异草,能够和那些可爱的动物相遇。”
司机小孙也兴致勃勃地说“山上有云南樱花、山茶的老祖宗。”
我对女儿说:“就是你们课本上称之为植物的‘原始种,原生种’。”
女儿笑着说:“还是‘老祖宗’,生动形象,好记。课本都编成这样多好啊!”
小孙接着说:“还有被称为“绿色寿星”的树——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秃衫;好多好多植物我也说不清楚。对了,中药材最多,我们腾冲三大特产之一的腾药在云南最出名了。你们知道吗?云南白药的制作草药原料就是取材于高黎贡山。”
妻子插话道:“三大特产,另外的两个是什么?”
这是夫人她最感兴趣的东西,每次出外旅游,总是忙于购买当地的土产。
小孙自豪地说:“藤编、腾宣、腾药是我们腾冲的三大特产。回头到腾冲你们可以买点带回去。”
我疑惑的问小孙:“腾宣?是画国画用的宣纸吗?”
女儿也不解地问:“老爸,文房四宝里,你不是说宣纸是安徽的最好吗?”
小孙说:“我们这的腾宣,在东南亚可有名了。据说大画家徐悲鸿都喜欢用腾宣来作画。”
小女看着我,那眼神分明在说:还是搞设计的,号称跟笔墨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你也有不知道的啊!
我只好自我解嘲的说:“惭愧啊!,孤陋寡闻”
小戴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老边说:“这一路,意想不到新奇的事情估计呀还多着呢!”
妻子说:“难怪啊!云南被人们称之为‘神奇的地方’”。
女儿看着车窗外又问道:“孙叔叔,那动物呢,有那些动物?”
小孙兴奋地道“动物那就太多了,有各种各样的猴子,最著名的就是滇金丝猴,还有羚羊、孔雀、云豹、小熊猫。还有数不清的鸟类。”
我们都把车窗打开,呼吸着外面山野乡村的新鲜空气,沁人心肺。时不时看到鸟儿飞过,大家纷纷忙着推测看到的鸟儿叫什么名字,一路的欢声笑语。沿途经小孙的指点我们看到了珍珍稀树种:树蕨、秃杉、珙桐(鸽子花)树。
路边有的山坡上种的是略带浅粉红色的农作物,地块面积都不太大。
老边不时时机的考问起小女:“干女儿看看地里长的是什么庄稼?”
我在一旁偷笑,估计只有我、老边和小孙知道,她们三个女的肯定是第一次见。
故意说:“你妈应该知道”。
妻子看了半天说:“长的像麦子,但奇怪为什么是这样的颜色。”
小戴也从没见过,她是湖南人。女儿更不可能知道。
这种农作物只适合高原气候,对于我和老边两个从小在大西北长大的人是见多不怪了。
女儿说道:“快说吗,你们见过当然知道,我又没见过,不知道理所当然。”
我慢条斯理的不紧不慢的说:“是麦子,不过是荞麦”
女儿联想丰富,马上想到她最喜欢吃的昆明产的荞麦做的糕点。“原来昆明的荞饼,就是用它来做的啊!”,“怪不得荞饼是红色的,不,是巧克力色的。”
老边一乐:“还是我干女儿聪明啊。”
司机小孙看着我们热烈的讨论也在呵呵憨笑着。
高黎贡山巨大的山体阻挡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留住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怒江以西地区,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气候。
由于横断山脉的交通困难,许多地方很少受外来影响,保存了许多少数民族独特文化和未被破坏的自然景观。他们在这里世代繁衍、交往、迁徙,为后人保留下了大量古老文化的信息,日积月累,形成一条特殊的民族走廊和历史文化沉积带。
沿途经常看到少数民族的山寨,女儿兴奋的不停的问是那个民族,司机小孙热情耐心的介绍解说,他们是分属什么民族,风俗习惯如何如何,沿途见到过的有旱傣、傈僳、怒族。
小孙说你们这几天还会看到:“水傣、德昂、哈尼、基诺、景颇、苗族、彝族、佤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
这里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
我们也饶有兴趣的听着他那带有浓重云南腾冲口音的普通话,不时的打趣、矫正他的发育,小孙也随和的报以憨厚一笑。
车到一个当地人叫大垭口的三叉路口。路牌指示向右是到腾冲方向,向左是龙陵方向。
小孙说走了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路程,我看看时间,乐观的估计我们再走五个钟头就差不多会到达目的地。
龙陵松山 宝山到龙陵约130多公里,已经走了近百多公里。我们向左奔向龙陵、瑞丽方向。
过大垭口,车向龙陵方向驶去。一上路,小孙突然说:“我们现在走在以前的‘滇缅公路’上。”
我心头一颠:“这就是以前的‘滇缅公路’吗?”
“没得错”小孙干脆地回答,神情自豪。“我们现在过的山是属于高黎贡山脉的大松山,中国远征军就是在这里展开大反攻的。”
我们几个大人立刻用充满着敬畏的目光注视着这高低起伏的山路。
女儿一边翻看着手中的地图,一边不解地说:“地图上标的是可是‘320国道’啊!滇缅公路不就是云南到缅甸的公路简称吗?”;又接着问道:“什么是远征军啊?”
铁哥们老边开口说道:“干女儿啊,你知道抗战生命线吗?”
女儿摇摇头,一脸茫然“不知道”
我接着道:“这条道路就是二战期间那闻名全世界的‘滇缅公路’,也是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唯一通道,所以称之为抗战生命线。”
女儿歪着头思考了好一会,说:“我们历社书没有讲啊”
妻子插话说:“你们学了抗日战争这一课吗。”
“学过啊”,“什么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女儿掰着指头数着她所知道的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战役。
半天没说话的老边的妻子小戴这时说到:“别说干女儿她不知道,就是我们上学的时候也没学过啊。”
教育的失误。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好一通议论。
女儿焦急地说:“你们别高谈阔论了,快给我详细的讲讲,讲讲吗”。一幅急切的求知欲望和孩子的天真无邪的眼神。
老边来劲了“我坐车老打瞌睡。小孙你到旁边坐着,给我们和孩子讲故事,我来开车。我也感受一下在这英雄之路上开车的滋味”。不由分说,就要去抢方向盘。
小孙说:“那怎个好意思,你们是客人。”
我忙道:“别争了听我的。老边开车。小孙你边讲故事边指路。这样更安全。就这样定了。”
大家一致同意。
小孙实在是争不过,只好不情愿地交出方向盘。俩人换过驾驶座位,车子又上路了。
一段尘封的历史在我们这次意外的旅途中慢慢浮现在我们的面前,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daxia918 于
2009-09-15 12:25:52
----------------------------------------
侠客行918
2009-09-07 16:09:15
Re: 不容忘却的历史
呼吸自由空气-侠客行
发帖:45
来自:深圳
三、“滇缅公路”(一条各族民众筑就的“血路”)
蜀身毒道
夜幕已降临,四周已然渐渐黑了下来,只能隐约看到座座绵延不绝的山峰,时隐时现。车灯照着眼前的路面,一晃一晃的。我们乘坐的金杯面包车,继续在山路上颠簸着。偶尔对面驶过来一两辆车,和我们擦身而去。一切是那样的宁静。听到的只有车轱辘压碾在路上的声响。
我先问道:“女儿你可知道古代中国开辟了几条丝绸之路?”
女儿回答:“有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
看到大家都点头赞许。女儿大胆试探的问道:“难道我们现在走的就是有两千年多年的南方丝绸之路?”
孩子的母亲开口道:“你去过西北的西安、兰州、敦煌、新疆,那 让国人荡气回肠的远征新一军!别遗忘!向英雄致敬!!
2011-7-27 17:38:28
发帖于:
世间谁人还知“新一军”???
新一军抗战的战功和血泪
国民党新一军承担了盟军在印度支那军事行动的任务,在反攻战中,毙日军4.8万人(凤凰卫视资料)。日军后来一听新1军、新38师望风而逃,使新1军博得“天下第一军”的美誉。缅北与滇西的反攻战,是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彻底胜利的一次歼灭战。军长孙立人也被英女王授勋。
第一次缅战后,十万中国远征军骤减近六万,多系饿死、病死,有诗云,“一万忠烈死疆场,五万冤魂葬深山”。据西南联大毕业生、38师的翻译官梁家佑回忆,那些趾高气扬的日本兵说,他们看到的总是“印度人的手(举手投降)、英国人的屁股(逃生)和中国人的尸首”
孙立人的部队有条不成文的规矩:仗打到哪里,就把公墓修到哪里
胜利后,新一军的凄凉
“十大抗日将领”之一的孙立人,人称“东方的隆美尔”。在抗战中,他曾率领新一军远征印缅,成为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1955年,孙立人因被
怀疑策动“兵变”,被蒋介石勒令迁至台中
解放后,新一军散落天涯,墓园渐渐荒芜,无人问津。正当中国抗日阵亡将士的公墓遭受毁灭性的破坏的时候,日本却在缅北建起了日军阵亡将士公墓,他们甚至给每一匹阵亡的战马竖立了纪念碑。数年前就已看过该公墓的张富麟说:“看了之后岂止难受,简直气得要骂爹骂娘!”
孙立人的祖坟在“文革”初期被红卫兵挖掉了,再也无法找到
“他们为国家牺牲了,连尸首都带不回来,成了孤魂野鬼,叫我们活着的人怎能安生?” “连长死得好惨,一块弹片飞来,就把脑袋削去一半……”“不为他们修复公墓,我们于心不忍啊!”
孙立人将军
在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落成祭礼上,孙立人站在纪念塔下,平静而缓慢地说:我站在墓前,遥望西南,十分怀念那些印缅阵亡的袍泽。他们英容雄姿,仿佛就在我的面前。我时时在怀念他们,我永远在哀悼他们。
60年后,那些亡魂的袍泽们说:“不为他们修复公墓,我们于心不忍。”
1990年11月19日,台中,一位在家种了半辈子玫瑰花的老人过世了。葬礼上,自动前往吊唁者一万余人。一位辅仁大学的老教授说,今后在台湾大概不可能再有同样的感人场面了。
这位老人便是“十大抗日将领”之一的孙立人,人称“东方的隆美尔”。在抗日战争中,他曾率领新一军远征印缅,成为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1955年,孙立人因被怀疑策动“兵变”,被蒋介石勒令迁至台中。
他被软禁在台中市向上路一段18号的庭院里,一去就是33年。
逢年过节,孙立人都会默默来到神龛前,为死去的部下们焚香烧纸。临终前,他尚有两个心愿:一是回安徽老家探望父母坟冢;一是待他“百年”之后,归葬广州马头岗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与战士们“同冢长眠”。
城中村里的新一军公墓
2006年,广州白云山下。
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1947年9月落成,占地4万平方米,坐落于今天的濂泉路、广园东路一带。公墓倚山面南,当年,孙立人曾三次乘坐军用飞机盘旋广州上空,觅得这一具典型风水格局的“宝地”。
年深日久,公墓已经残存无几。据学者卢洁峰考证,如今仅墓门、纪功亭和纪念塔尚存,它们以“三点一线”的姿态,散落在这片城中村里,不复可辨。
纪功亭正处于改造中,铁门紧锁着。这里将改建为永久市场,纪功亭作为文物,将用玻璃保护起来。
八车道的广园中路把纪念塔隔离在某单位用地里。门岗一边带路一边说,很少有人来这里扫墓,“一般一个月会有一次吧,也就是老革命来献献花,激动一下”。
去年清明节,枯寂了60载的公墓生平第二次被献上花圈。40多位年逾七十的“老战士”从全国各地、加拿大和美国赶来,自动组成一个致敬团,于4月2日抵达广州,集体给阵亡将士和孙立人将军敬礼。老战士中间,有的已身患癌症;有的颤巍巍拄着拐杖,由子女搀扶着;有的为了两天的广州一聚,奢侈地花上整年积蓄。
访问团里有一位特殊人物,孙立人将军的义子、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荣誉教授揭钧先生。20年前,为给孙立人洗冤,他带头与台湾当局交涉,并最终使孙立人在1988年获得自由,但他也因此被限制重返台湾。
2006年4月3日,老兵们站在2米多宽的过道上,队列整齐,神情凝重。当年的“娃娃兵”揭钧以特有的方式向阵亡将士致礼:这位头发花白、身形瘦长的七旬老翁含泪伏下身,一连做了50多个俯卧撑。按照新一军军规,每个军人每天要做100个俯卧撑。
老兵们注视着纪念塔,静默无语。他们想起六十多年前,那些坐着大卡车,唱着军歌浩浩荡荡向西南挺进的日子。
“印度人的手,英国人的屁股和中国人的尸首”
“满腹诗书不如上阵杀敌。”在兵荒马乱的1940年,抱着这样的决心,20岁的张富麟离开师范学校,一个人来到重庆
参军,成为孙立人领导的38师中的一名通讯文员。
那时云南一带传唱着一首忧伤的《难民曲》:日本鬼子的大炮,轰坏了我们的家,***杀了爸爸呐,吓跑了亲爱的妈妈……
1942年1月20日,占领泰国的日军入侵英国殖民地缅甸,直逼滇西,意欲切断滇缅公路这一中国抗战的“输血管”,从而由后方夹击中国,打到重庆,彻底灭亡中国。中国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公路协定》,组织十万大军陆续奔赴缅甸战场。
1942年4月18日夜,缅甸仁安羌。白天43摄氏度的余温还没有退却。英国斯高特师长陷入越来越深的绝望。他已经两天没喝水了,救援迟迟不来。7000名英军被日军围困在“501高地”与“502高地”这两座小山间,犹如瓮中之鳖。38师接到英国的求救信号,英军指挥官斯利姆说,“不能等到明天了,部队已经两天两夜不进粮水,马上就要投降了。”
在敌人数量未知的情况下,38师113团决定在第二天5点拂晓攻击。战争风暴降临的前夜,没有人能睡得着。4月19日清晨4:30,沉睡的天空被信号弹映红。团长刘放吾立即下令——“开始攻击,强渡平墙河!”
在强大的“四七”迫击炮支援下,经过12小时激战,尸体堆积如山。敌人伤亡惨重,全线动摇。“这场胜仗是用勇气换来的。”老兵们说,“在你死我活的阵地争夺战、肉搏战中,指战员们是把自身的体力和战力都发挥到了最大的极限了。”
仁安羌战役,孙立人的部队入缅不到一个月,以寡敌众,以少胜多,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包括英国路透社在内的各国记者一致认为:这是近百年来中、英、日军队在同一时间、同一战场所做的第一次较量,结果中国军队赢得胜利。
新38师收复仁安羌,本期待友军的支援,准备对敌军进一步打击。但由于英军“弃缅保印”的战略,中英联军已呈大崩溃局势。38师保护缅甸的任务变成了阻击敌人并掩护已丧失战斗力的英军撤退至印度。第38师忍饥挨饿苦行数日,终于跨过阿拉干山脉整齐划一地进入印度奎龙村,沿途收容了一两千英缅军的残兵败将和越南难民。
第一次缅战后,十万中国远征军骤减近六万,多系饿死、病死,有诗云,“一万忠烈死疆场,五万冤魂葬深山”。戴安澜将军也在此役中伤重不治而亡。据西南联大毕业生、38师的翻译官梁家佑回忆,那些趾高气扬的日本兵说,他们看到的总是“印度人的手(举手投降)、英国人的屁股(逃生)和中国人的尸首”。
“这不是战斗,是屠杀”
1942年5月,滇缅公路被日军抢占,中国惟一的“输血管”被切断。被日军占领的缅甸如同一个大楔子,从南面插在英属印度和中国间。美国开辟了一条飞越喜马拉雅的“驼峰航线”,冒着风险向中国西部空投物资。但最根本的办法,是开辟一条突破日军封锁的道路。
反攻缅甸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驻印部队合并为新一军,下辖新38师和新22师,敦厚的郑洞国任军长,孙立人被升为副军长。
1943年3月,第38师前往缅北地区开山辟路,消灭盘踞其间的日军,掩护美国筑路。这是一项可怕的任务:重返野人山。在泥泞的丛林山地行军,即便驮山炮的骡马也无法行走,重型炮械都需要士兵扛抬。
驻扎此地的日军是赫赫有名的第18师团。它曾参与过南京
大屠杀,一直以来攻无不克,号称“丛林战之王”。而孙立人的第38师则是刚刚组建,初出茅庐。
于邦,北通新背洋,南向胡康河谷,是双方必争之地。孙立人率领114团在前线争夺数月之久,于1944年除夕的前夜,完全占领了于邦。112团的炮兵连连长丁涤勋至今记忆犹新,当攻下于邦,渡过大龙河以后,沿途的树枝挂满了日军溃逃途中留下的小纸条,上面字迹歪斜:“中国官兵们,请不要再追了,孟关再见!”
38师继续向孟关和密支那方向追剿。孟关是胡康地区的心脏,地形复杂,山连水,水连山。孙立人深入前线督战的同时,蓄起胡须,立下誓言,“不攻下孟关,不剃胡子”。在孙立人的指挥下,新38师作战英勇,神出鬼没,常打胜仗,逼得日军节节败退、闻风丧胆。
密支那攻坚战是最苦、最长的一仗。战士们在过膝的泥水中奋战,日军拼死抵抗,局势僵持不下。自5月18日史迪威派美国空军大规模空降偷袭密支那,一直到8月1日深夜,由104个中国人组成的“敢死队”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连续激战81天之久,日军终于全线崩溃。
梁家佑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密支那,日军被围困,弹尽粮绝,水上少将看着丸山大佐把伤员和随军女人用木筏全部带走后,日本兵自杀成群,结果一个俘虏也没留下。
日军在仰光电台强作镇定:“支那军思乡心切,其气甚锐!”
此时新一军士气大振,所有将士的口号是:“打到东京去!”
新一军的攻击速度与强大的战斗力,终令日军难以抵抗,原本势均力敌的会战演变成了中国军人对日军的大扫荡。八莫、南坎战役结束后,日军惊魂未定,大叫:“这不是战斗,是屠杀!”
根据凤凰卫视报道的数据,第二次入缅战争,新一军歼灭日军48000人,阵亡18000人,取得了缅北战场的全面胜利。
高黎贡山脚下的老人说,打完仗几天,山坡上流的都是“血旺子”,那些年村民都管山泉叫“红河”。直到近年,滇西一带的村民挖地盖房时,还能掘到中国远征军穿着草鞋的尸骨。
1945年1月27日,中国滇西作战军、中国缅北作战军及盟军会师于芒友。中印公路与滇缅公路完全贯通,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取得完全胜利。
自1942年4月入缅到1945年4月3日止,中国远征军整整三载浴血奋战,以两倍于敌人的伤亡代价,终获“惨胜”。
“我们师是在缅甸惟一没有打败仗的部队!”说起这段往事,38师老兵们的情绪高亢依然。
仗打到哪里,公墓修到哪里
1945年1月,史迪威公路(即中印公路)通车。《大公报》驻军记者吕德润随军前行的前夜,到伊洛瓦底江边的一所木屋向孙立人道别。屋子里只有孙将军孤身一人,和一条***。
吕德润问孙立人是否有需要捎带的国内物件。
孙立人沉思片刻说:“如果你方便时看昆明
街头有没有卖冥钞的,如碰上就请你代我买一些回来。”吕德润乍一听“冥钞”两个字没回过神来。
“冥钞就是上坟时烧的纸钱。”孙立人苦笑道,“并不是我迷信,只是我实在不知道还能用什么别的办法去祭奠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们。”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断断续续说完这句话,将头别过去。
吕德润事后回忆道:“我采访过不少中外将领,像孙将军这样重感情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孙立人的部队有条不成文的规矩:仗打到哪里,就把公墓修到哪里。当年,从密支那到腊戍及卡萨十余城市都建立了新一军阵亡将士公墓和纪念碑。
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1945年6月,带着缅甸俘获的大象和日军俘虏,新一军回家了。同行的还有上万阵亡将士的骨冢,一如孙立人的承诺,“招魂随旆,同返中原,永享春秋,长安窗梦”。
1945年9月16日,广州受降典礼一结束,新一军军长孙立人立即着手筹备建筑新一军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公墓选址广州白云山马头岗上,因为“广州是一个抗击侵略者的城市,马头岗附近有72烈士、廖仲恺、朱执信诸位先生的墓园”。
公墓费用未动用国民政府一分钱,由新一军全体官兵自愿***。孙立人命令600名日军战俘“以流汗报流血”,“以慰先烈于九泉”。据王伯惠等老战士回忆,新一军用一个工兵连,每天从战俘营,押解600名战俘到沙河工地,工兵连的战士站在工地四面负责警戒,“修建公墓的日本战俘很老实,工作很认真,中午自己做饭”。
两年后,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落成,蔚为壮观。
一块青石纪念碑居于纪念塔正面,刻有孙立人的手书隶体,“陆军新编第一军印缅阵亡将士纪念塔”。
纪念塔中央驻守着一只铜鹰,它是新一军的军魂,以射杀日寇的炮弹壳熔铸而成。铜鹰重逾千斤,守护着二万七千名烈士的骨冢。
1947年9月8日,公墓落成祭礼上,两千多人身着墨绿色的军装、臂戴黑纱。孙立人站在纪念塔下,如同一棵笔直的松树,瘦削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平静而缓慢地说:“我站在墓前,遥望西南,十分怀念那些印缅阵亡的袍泽。他们英容雄姿,仿佛就在我的面前。我时时在怀念他们,我永远在哀悼他们。”
老兵回忆说,当哀乐奏起的时候,留守墓园的3只缅甸大象竟像也被悲伤的情绪所感染,一连数声吼叫。沉闷的人群里,响起了低泣声。
时间似沙河的溪流缓缓淌过墓园。六十年过去,清澈的沙河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眼下广州的下水道和臭水沟。
“一群被遗忘的人”
“那刻骨的饥饿,那山洪的冲击,那毒虫的啮咬和痛楚的夜晚,你们受不了要向人讲述,如今却是欣欣的树木把一切遗忘。”穆旦写在1945年的诗,竟一语成谶。
解放后,新一军散落天涯,墓园渐渐荒芜,无人问津。
正当中国抗日阵亡将士的公墓遭受毁灭性的破坏的时候,日本却在缅北建起了日军阵亡将士公墓,他们甚至给每一匹阵亡的战马竖立了纪念碑。数年前就已看过该公墓的张富麟说:“看了之后岂止难受,简直气得要骂爹骂娘!”
“一群被遗忘的人,他们战死,便与草木同朽;他们战胜,仍是天地不容!”柏杨在泰国一座中国印缅军公墓的石碑上留下文字。
1950年元旦刚过,美国麦克阿瑟将军派专机来台湾接孙立人,表示美方有意把他培植成为台湾“政权”领导人。但这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孙立人将此阴谋原原本本转呈给蒋介石。他的忠诚也为自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1955年,蒋介石惟恐孙立人功高盖主,以“兵变”的罪名将他软禁台中。
孙立人成为“张学良第二”,那些旧日僚属袍泽也遭连累,据李敖记载,“他们三十多年来,或魂归天上、或命丧法场、或坐穿牢底、或穷困潦倒”。113团团长刘放吾在台湾凤山卖煤球。终生服刑的旧属郭廷亮在假释台湾时,发生火车跳窗事故,“意外”身亡。
那三十多年,孙立人被困在台中的“家”里,没有见过外人。生活窘迫的时候,靠种玫瑰花和养鸡下蛋支撑家庭。晴日里,他在园子里为玫瑰花施肥、剪枝、浇水。家人有时拿些花出去卖,人们管它们叫“将军玫瑰”。他一次次申请去美国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以至结婚典礼,一次次被拒绝。
1991年2月20日黄昏,冰心老人在《纪念孙立人将军》里追忆道:“本来应是三十三年峥嵘的岁月,却变成蹉跎的岁月,怎能不使人悲愤?”
张德三原是中国远征军新一军总队机***连机***手、排长,在缅北沙河战斗中受伤被遣散后,只身逃回腾冲,险些被当作汉奸***毙。他的记忆中再也没有留下当年的任何情节,只是一遍又一遍给探访者演示打机***的动作:“哒哒哒,这是三发……”。他没有食指,只好用中指演示扣动***。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富麟留居缅甸曼德勒,做了三十多年的华文教师。60多年来,张富麟再也没有回过祖国。现在靠家人在市场卖米和生姜为生。他自己也摆摊卖字,但从未有人买过他的字,在缅甸,没几个人会喜欢中国书法。他的家是一间竹子搭的小屋,四面透风。他期待有一天,中国抗日老战士、老同志能再一次穿上威武的军装,戴上军功勋章,在人们的欢呼下,列队走过***广场。
那段光辉的历史,成为辛酸的历史,憋在每个战士心底。新一军的传说替代了历史,在民间越传越奇。故事里,奉行人本主义的孙立人成为活埋1200名日军战俘的铁血将军, “吾军欲发扬,精诚团结无欺妄”的新一军军歌演绎为另一版本,“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2006年10月,当学者卢洁峰前往成都
访问新一军老兵时,他们的发言像决堤的洪水,争先恐后自顾自地说起来,挡也挡不住。事后好几个老兵对她说:“痛快!说出来就痛快!”
卢洁峰说:“我想,他们是被压抑得太久了,他们没有机会去表达,没有人愿意坐下来,听他们倾诉。”
世界没有忘记新一军。1992年,仁安羌战役50周年纪念时,芝加哥卡尔登酒店大厅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紧紧握住刘放吾将军的手:“今天我代表英国政府和人民,对你表示深深的感谢与敬佩。”美国总统布什也向其致函表示敬意。
2005年9月3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国民党和中国***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作战的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9月4日,这次讲话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得到报纸的当天,新一军三十师老兵张孟轩拿着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由于患了喉癌不能说话,就在纸上拼命写:“所有老战士都将被颁发纪念章,那也就是说,国家承认我们是抗日的了!”
“不为他们修复公墓,我们于心不忍”
老兵们常常在梦里见到死去的战友。
“他们为国家牺牲了,连尸首都带不回来,成了孤魂野鬼,叫我们活着的人怎能安生?” “我们一起参军的一个同学,就死在我身旁,一阵炮弹过后,他坐的地方就只有一个大坑了。”“连长死得好惨,一块弹片飞来,就把脑袋削去一半……”“不为他们修复公墓,我们于心不忍啊!”
最早为公墓奔走的老兵是潘德辉。他毕业于黄埔军校,作为国民党的高级谍报人员,本受蒋介石委派来监视孙立人,但后来反成了孙立人的贴心人。他为这位落难将军深深折服:113团营长张琦阵亡四十多年,孙立人仍设法找到张琦的独生女张锦蓝,把她父亲荣获美国追赠的银星勋章交给她;得知齐学启将军在岳麓山下的坟冢年久失修,孙立人发起集资6000美元,委托旧部赴湘重修墓冢……孙立人的祖坟在“文革”初期被红卫兵挖掉了,再也无法找到,但他晚年最耿耿于怀的,是“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
直到去世前,潘德辉仍在申请公墓修缮事宜。1994年,公墓被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塔的两截青石纪念碑被找回,镶回纪念塔背面。
2004年,广州市建委在规划书里表示,将拆除濂泉路附近的违章建筑,腾出空地用于修建绿化广场,以迎接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但因故未能实施。
2005年9月,新一军老兵们委托王伯惠和徐文两人起草一份给中央领导人的信,请求修复广州新一军公墓。信中写道,“我们牺牲了那么多将士,都成了异域孤魂。在国内为他们所建的唯一的一座公墓,被破坏、毁灭。相比日本人要来华(在云南松山)为他们侵略中国的亡灵修建纪念碑的行动,我们痛心疾首!”
国家信访部门很快回函:“向抗日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不久,广州市政府承诺老战士,修复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或将公墓迁至黄埔区长洲岛,或原址保护。
但公墓原址重建牵涉面过广,阻力重重。其中,纪功亭和墓门的产权分属沙东市场承包者和有利服装城,二十多年来,商业圈的气候已占上风。紧贴纪念塔的恒富酒店则维系着几十名退休职工的生计,“酒店拆了,没有租金收入,谁来养活他们?”
而老兵们不愿意仅仅按原貌重建一个微缩墓园。搬迁墓园建筑的难度又太大,残旧的墓身极可能在途中损坏,且按《国家文物保护法》,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属于不可移动文物。
国际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这座失修已久的墓园。继《亚洲周刊》对老兵特写后,2007年6月初,日本《朝日新闻》连续五天以大篇幅刊出新一军公墓专题报道《谁同日本打了仗?中国的老兵们》。10月,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一军公墓修缮问题已经引发一场网上大论战。
广州市政府也在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希望尽快解决问题。这几年市政府、市文化局、省台办和市政协等曾多次前往公墓考察。负责公墓接待工作的刘志军很清楚地记得,就在今年7月的一个晚上,各单位先后来了四拨领导人视察,其中还包括广州副市长。
刘志军说他打心底敬仰这些为国捐躯的老前辈,过去的年月里,人们曾因为无知做出了疯狂的举动,现在,大家都很爱惜这座纪念塔。“如果哪一天国家需要我们上战场,可能我也会像他们一样,战死沙场,埋到某个非亲非故的地方”,“每次看到它,就像看到我自己的墓。”
2003年,台北
动物园里86岁的“林旺爷爷”去世。它是留守过新一军公墓的最后一头大象。奔赴过印缅战场的老兵,到今年,最年轻的也有80岁了。他们还在一天天老去。
丁涤勋,91岁,现住在湖南株洲一间没有锁的旧房子里。从上世纪80年***始,他联系海内外战友,为新一军整理了上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当安徽人民出版社寄给他1600元稿费,他坚决退回。2006年,一向身子骨硬朗的老人坐车时把两根脊椎颠折了,之后一直为车伤所累。现在,老人时常神情恍惚,身体也出现了各种毛病。难得精神好些,就在病榻上给卢洁峰写长长的信。他在最近一封信里写道:极此我一生的决心,是继承孙将军遗志严以律己并为孙和38师留史。
梁家佑,85岁,他说:“我以为我们应该保证在有生之年达成一点成果。这个最低成果可不可以是:坚决放弃迁建墓园的计划,保留遗址现状,仅仅要回现存遗迹、遗址及通道的物权、地权,以及开放权、募款权。不要政府出一角钱、征一分地、迁一户民居、只消政府点个头。”
广州已是深秋。公墓在凋零的季节静静地等待。偶尔刮过一阵风,吹得墓门墙头无名的野花瑟瑟发抖。过了年底,又是一年了。老兵们的心愿一如既往地坚决,他们寄望在不久的将来,待公墓修复后,他们能把暂厝台湾的孙立人墓,移葬在广州的白云山脚,马头岗上。
让国人荡气回肠的远征新一军!别遗忘!向英雄致敬!!
的相关贴文
2011-07-26 00:00
2011-07-26 00:00
2011-07-26 00:00
2011-07-26 00:00
2011-07-26 00:00
2011-07-26 00:00
2011-07-26 00:00
让国人荡气回肠的远征新一军!别遗忘!向英雄致敬!!
最新回复
民族英雄,敬礼!!!
铁血论坛热帖排行
铁血军事论坛大区热帖排行
军事小说推荐
看看有没有您感兴趣的内容
汽车连热帖推荐
本版热门贴图
本大区热门贴图
本版热门
本版精华
zcl5400 07-25
dkadghaid 07-25
lsjlzj1976 07-25
松山生人 07-25
luoyanan08 07-25
国防科大军官 07-25
1989510s 07-25
zunk009 07-25
47军56旅一营二连 07-25
松山生人 07-25
ycm1997 07-25
zunk009 07-25
2001-2011 京ICP050083号] 楼主 2007-01-23 14:11:12
走进远征军--匈奴散记
整理文字去表达和描述什么。对我这样的粗胚来讲,是非常困难的,而这次我却必须把这次行程中所见,所闻,以及感受用文字和图片整出来,告诉每个关注这件事,关注抗日老兵这个群落的每个朋友。
一如我出发前所说的,我没有好的文字图片让您看,所有的描述和表达大都是凌乱的,很难带给您愉悦,甚至带给您是压抑或痛苦,,而我唯能保证的只有一切的真实…………
到保山后见到太多的东西要回来讲述::
抗战时焦土腾冲,血战松山,甸缅公路,驼峰航线,飞虎队,远征军………
我到的国殇墓园,松山战场,龙陵抗日纪念馆,史迪威公路,滇西抗战史料收藏馆.
保山乃至云南政府对滇西抗战的重视,对抗日老兵(远征军)的关怀。几年来调查落实老人
们资料的保山市统战部的 李义钦老师和李光启主任。腾冲的民间收藏家段先生。
给予100名(后改为50名)抗日老兵捐助的金水阁酒店的杨建明先生和他的史迪威酒吧。
自费报道这件事北京的两个陈兄弟。匆忙赶去就要赶回看老兵的林清大哥……..
要说的东西太多,从那里说起呢?
我想,这次行程的目的是探望抗战老兵,就从这些老人讲起………………..
(这里每一个老人就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而40个老人的故事让我讲,我知道我根本讲不好,先给大家一个视频的片断吧)
http://www.300000.org/yzj/yzj1.wmv
等级:0级
积分 :99
2楼 2007-01-23 14:12:09
老人们的生活怎么样?穷困吗?他们有当地政府的照顾吗?他们有人照料吗?他们需要援助吗?
回来后,许多朋友都这样问。怎么说呢?每个老人的生活状况都是不一样的,
可他们曾经做的事情是一样的,他们都曾抵御倭寇,浴血奋战,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无须质疑,他们首先要得到我们的这个民族的认可和尊重,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在过去的几十年未曾获得,但他们势必会获得我们整个民族的敬重,只希望这一切能发生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能不让他们带着遗憾离去……..
我先总体描述下他们的经济来源和生活状况:
保山,远不止只有这些远征军的抗战老兵,我们援助的这些老人都是保山统战部调查的,解放后没有参加工作回家务农的,和个别家庭及其困难的。换句话说:我们接触和知道的这些老人大多生活一般(当地经济本就不发达),有些在我看来是贫困的,有些是及其困难的…………..
老人们几乎全部*务农生活,由于年纪太大,(他们普通都是80—90多的年纪)他们基本都丧失劳动能力,由子女赡养,而由于当地经济并不发达,子女很多无法给他们很好的照料。
有些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或一些没有子女的),他们一般都要自己单独过,由子女给提供部分粮食。
从2005年下半年,黄埔校友会的(当年任意一期的黄埔学员)都能领到2500---3000元(每年)的补贴,我不知道只是云南还是全国都有这样的政策,希望那位知道的老师能给予解答。
(当地的民政部门对生活特别困难的老人也有少量照顾,却不是因为他们是抗战老兵,比如:残疾补贴(及其少量的钱),城市低保,以及百岁老人能零到的钱,)
一般他们的子女都务农和养少量的猪或鸡,和普通农村无甚区别,余下他们再无其他固定收入。而这些老人由于年纪太大,以及当年战争的影响,健康自然不好,所以他们的生活大都是困难的.
而大家的互助,给老人们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协助,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并没有被遗忘,他们为这个国家民族的付出,这个民族是不会忘记的!!!!!!
等级:0级
积分 :105
3楼 2007-01-23 14:18:46
谁能看出来,第一副图左上角的小兵是现在这个老人-----李华生
李华生老人,36年在贵州入伍,参加过南昌战役,广西宾阳战斗,远征缅甸,失利后退回国内,参加了腾冲游击战和收复腾冲战斗.老人的下额被子弹穿透,至今仍有伤疤.
八年抗战,转战南北,抵御倭寇,他可以说对得起这个国家,对的起这个民族.如今他老了,86岁的高龄,目前还要自己耕作,所有的经济收入只有每月大家给的互助金,他的要求也很低,希望这样的生活协助一直能有,希望他在百年之后能由政府出个千余元,找些人把他埋在山上.(当地允许土葬)
我不知道老人的心愿能否达成,我只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他能一直得到大家的互助金,能让他窘迫的生活略好点.
(老人有一儿子,却由于感情不好得不到照顾,老人的儿媳妇中风瘫痪,儿子和媳妇在村上,老人在公路边的一所土胚房,附近有个农家乐的餐厅,邻居对老人不错.目前老人身体还好,只担心老人患病没人知道)
等级:0级
积分 :106
4楼 2007-01-23 14:21:22
这是一副在网络中引起轰动的图片,最后的滇西抗战老兵(远征军)是他的主题,曾获得人民摄影报第14届(2005年度)新闻摄影作品新闻人物类组照金奖.(这只是其中一副)
照片中的老人胡自坤 每至清明都要佝偻着腰到“国殇墓园”看一看自己的同学与战友。
和他同去的是远征军的黄埔校友.
胡自坤老人,42年入伍,黄埔校友.编入预备2师5团1营2连,中尉连长.参加过腾冲游击战,收复腾冲战斗.
我们问起老人记得当年牺牲的战友的名字时,老人沉默了一下,缓缓的说,怎么能不记得,然后就说出20多个名字,老人以前经常到国殇墓园去,现在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去的也少了.
在国殇墓园有3000多个墓碑.老人佝偻着腰一个一个的墓碑找着自己以前的同学和战友,讲述着他们的当年...................
60多年了,那是怎样一份情谊!
老人现在生活不错,和孙子住在一起,孩子们孝顺,老人平时下下棋,逗逗重孙,
等级:0级
积分 :109
5楼 2007-01-23 14:22:16
60多年在历史中不过是短短一瞬,而六十年的岁月刻在这些老人身上的却是无尽的沧桑……六十多年前,他们都曾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而如今,他们无不是耄耋老翁,大都八九十高龄的老人,他们年龄最长者为106岁,最少者为79岁,平均年龄为84.6岁...............
感谢历史的眷顾,让他们在当年的***林弹雨中以及以后的苦难中活了下来,现在的平和生活让他们能告诉我们关于那60多年前历史的真相和悲壮,更让我们有了向他们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表达敬意的机会,只是,这种时间不知道还有多久?有多少老人没有等到?…………….
爷爷,您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协助的?不论能否做到老人所需的,和每个老人交流时,我都会这样问,把老人的生活切实的传达给大家,也是我去的目的。
而他们的回答通常是:希望他们的当年能得到政府的认可。生活上能有些协助,(一些具体的如:李华生老人,希望自己在过世的时候能由政府出点钱,找些人把他葬在山上,贾西苍老人由于丧失劳动能力希望镇上能找人来租种他的地,粮食能分给他一些等)也有很多老人说什么也不需要(由于近年的宣传,很多人开始关注滇西抗战,关注这些远征军老人,时常有人以及当地政府(保山以及云南)来看望他们,并且老人们都领到由当地政府协助发放的大家募集的互助金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等级:0级
积分 :119
6楼 2007-01-23 14:32:02
贾西苍老人,1940年入伍,36师106团,老人的右腿有残疾,独自生活,丧失劳动能力,当地民政部门给予少量残疾补助.
金水阁的杨建明先生给老人每月100元的援助金,当地统战部的李华仙老师负责发放的.
老人写的一手好字.
老人过的相当孤僻,我刚到的时候,老人很冷淡,不怎么多说,在我们表明身份后,才逐步开始交谈下去,老人也开朗起来.
在和贾老爷子聊的时候,老人就要劈柴烧水给我们,北京的陈兄在拍老人劈柴,老人让我们不要浪费菲淋(胶片),一问,感情老人是读过高中的.呵呵.
当问起老人独自生活有什么困难,老人告诉我们,没有,他有工资.我查过资料老人务农,没有工作过,我就询问老人以前是否在村上或乡,干过什么?有退休工资?
老人告诉我,是他当年参加 国民36师 发放的,一听国民党的工资,我们就更糊涂了,老人接着告诉我是从前年开始发的,每月100元,听到这,我明白了,感情老人是把 互助金当作工资了,我让老人拿出发工资的本子,一看,果然,是杨建明先生给提供的每月100元的互助老兵款.
(我仔细的看了发放的月份和发放人,是统战部的李华仙老师,在腾冲的很多互助金都是李老师亲自送达的,在这里向李老师说声:您辛苦了.)
老人告诉我们,他没什么需要的了,能有当年抗战,现在发放的工资,他的生活没什么困难.
听了,很心酸.一个83岁的老人,丧失劳动能力,独自生活,在我们看来困苦的生活,他却很满足,无多求.
等级:0级
积分 :122
7楼 2007-01-23 14:35:24
去年,82岁的郭自益老人(左腿高位截肢)仍在街头以篆刻谋生,每个章的价格为3元(电脑刻章8元)。
今年,老人由于身体状况(手抖的太厉害)已经无法刻章.老人的老伴有精神病,唯一的女儿没有固定工作,女婿也下岗.老人一家居住在20平米的小阁楼,
郭自益老人1942年考入远征军大理干部培训团.后分配为原远征军11集团军滇康缅游击二区中尉,参加过缅北游击战.
郭老的生活是及其困难的,可当我问起老人生活上有什么要求,老人的回答却是没有,他告诉我,从去年下半年,他每年可以领到由云南政府发放的3000元的黄埔校友会的钱,并且,一再让我带他谢谢每月给他50元互助金的 我爱桃花 同学.
老人很风趣,生活的苦难并没有没有影响到老人爽朗的性格,由于老人住在腾冲县城,和我住的地方很近,只要回来的早,我就会去老人那里聊会,一天回去的略晚,老人正要回家,我去了,老人和我打趣到:再不来就看不到我这个老家伙了,
在我要离开腾冲前,我再次去找老人,问起他的生活有什么需要协助的,老人仍然告诉我,没有.我就询问起老人的健康,问他是否需要一些什么药品,老人告诉我,由于当年的战争,风湿一直困扰着他,并且今年还有点脉管炎.
希望那位能有治疗风湿和脉管炎特效药的朋友能给老人寄去些.
老人的具体地址: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腾越镇天成社区振兴小区134号,郭自益,邮编:679100
等级:0级
积分 :125
8楼 2007-01-23 14:36:04
今天(2007年1月12日)接到腾冲县统战部李华仙老师的***,她告诉我 互助老兵论坛的 JABE 同学给贾西苍老人的汇款老人收到了,由于老人腿部残疾行动不便,李老师联系了邮政人员直接给老人送去的现金.
我离开腾冲时,李老师就开始下各个乡镇,去发放互助金,直到10号,我打***时,仍有一个乡没有送达到.
腾冲的交通,在几个县里还属于比较好的,可以想像每次互助金的发放是多么辛劳的事情.
感谢李老师的辛劳,也感谢腾冲,乃至保山对这些老人关怀有加的一些民政干部.
(很遗憾,我没有留下李华先老师的照片)
在此,我还要向GABE 同学转达 贾西苍老人的谢意.老人说:你如能去腾冲,一定要到他家.
等级:0级
积分 :128
9楼 2007-01-23 14:36:54
匈奴感悟之 美国的民主我不要
在到云南之前,我也一直受一个普遍观点的影响,认为在中国人民的抗战中,只有美国政府给的援助是无偿的.尤其是查了远征军的一些资料,远征军所有的服装,武器装备,训练费用全是美英无偿提供.
说句实话,我是有些极端民族主义,我总是对外国抱有一些疑端,虽然我承认美国对我们的抗战起了很大的帮助,但我仍不相信他们会为中国着想.,我就很想知道,事实究竟是怎样.
当我到达保山,和李义钦老师交谈才知道,实际并不是这样.
李老师告诉我:远征军在国外的训练,装备确实由美国和英国提供,但那是是在英国殖民地作战的部队.而国内的远征军所需要的武器,是经过驼峰航线运输时,在滇西拉走的桐油,猪鬃,钨等物资换回来的.
也就是说,你在外面作战的部队是人家的雇佣军,为人家的利益作战,人家才给你发放粮饷装备,剩下的部队在没有为人家作战布防,一切还要*你自己!!
中国人民应该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的人,感谢那些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对我们有帮助的国家.
可我们也要看到,国家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不能否认,他们在帮助我们的同时,考虑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从波兰被侵占英法不动,苏德和平协议,到美国对日宣战,苏联出兵东北,我们不难看出他们考虑的究竟是谁的利益)
所有的人都不是为了帮你而帮你,那还有谁会为你,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去付出?
***无须质疑:自己,我们自己!
在整个滇西抗战中,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我们的百姓,为了我们这个国家的存亡,付出了难以想像的艰辛.
在滇西,为了供给作战部队所需要物资,在滇西只有90万人口的情况下,每天平均有20万到30万的劳工在给我们的前线部队运送着物资.他们*骡马,甚至肩扛手挑的运送,他们饿着肚子,乃至累死饿死在路上.........................................
在腾冲,我听到这么一个关于半个馒头的故事:
1942年6月,一群饥肠漉漉民工正在滇缅公路上填补日机轰炸后留下的大弹坑,这时开来了两辆军车,车上跳下一个大胡子连长,心急火燎地让民工们把军车抬过去,当人们拼尽最后一点力气将军车抬过弹坑后,突然有人发现,车上拉的全是馒头,饥饿的民工们一下冲上去抢了起来。大胡子连长急了,忙朝天鸣***制止,他说:怒江边上的弟兄与日军血战已经四天水米没沾牙了,他们是空着肚子与鬼子拼剌刀哇!人们无声地将手中的馒头都送了回去。这时有个小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捧着手里被咬过的半个馒头说,叔叔,对不起,我太饿了……大胡子连长看着面黄肌瘦的女孩落下泪来,发誓打退怒江边的鬼子以后一定要让女孩吃顿饱饭!半个馒头的事情,传遍了怒江前线,大大鼓舞了弟兄们杀敌的士气。十多天以后,怒江防线巩固了,大胡子连长拿了一包馒头来到工地找那位小姑娘,只见路边垒起了一座新坟,人们说,小姑娘已经饿死了,大胡子连长哭喊着,跪倒在那座坟前……
(我常常想流泪,假如我不是一个混蛋的话,我想我会经常泪流满面,为这样的故事,为我们这个苦难的国家有这么的人民.)
民众如此,那军人呢?
在走访抗日老兵的时候,我也特别问了一些老人,当时他们当兵的军饷是多少?他们告诉我:没有军饷,并且都在这句话后总会说句让我感受特深的话: 那时候,国家困难!!!
是啊,他们无所求,他们半年才能领到一身衣服,他们没有军饷,他们有的是从广西,四川全国别的地方军队调过来的,他们有的是考军校,考来的,他们中还有许多抽丁抽来的(当时的政策,三丁抽一).可他们义无返顾的为了这个国家去守土抗战,去流血牺牲,为了身后的家园,为了背后的父老乡亲........................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军队,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在论坛上,我长长听到一种论调:美国的民主如何,美国的自由如何,甚至有人说要让星条旗插遍全世界.
对民主,对自由,我是欢迎的,但我想要的民主和自由必须是我选择的,我不相信美国会给我们带来所谓真正的民主和自由,我只知道,在美利坚合众国 的富饶和民主中,有着几近灭种的印第安文明.和无数印第安人的尸骨.
我不要建立在自己同胞鲜血上的一切,哪怕它打着自由和民主的旗号,
我想,如果有那么一天,中国还遭受异族的入侵,只要我还能战斗,我就会毫不犹豫的去战斗,哪怕用的是棍子,是牙齿,哪怕仅仅是去吐他们一脸口水就被杀死......我相信,我一定会!)
由于拍照技术不高,关于经驼峰航线运走国内物资的资料的实物没能拍下来,目前网络上也有一些类似的历史资料图片,
帖子的最后让我引用一个朋友的话送给论坛上的某些人
作为具体的个人,尚有其他的选择,例如移民到国外。
作为民族整体,别无选择,只能复兴和重建。
等级:0级
积分 :131
10楼 2007-01-23 14:39:48
匈奴感悟之我是中华民族
在腾冲,在保山在这个为了抗战付出不能想象代价的滇西人民,却一直是在排除在我们主流文化的,在历史上,他们被称做南蛮,只保山少数民族就有13种,他们是白族,彝族,壮族,苗族,傈僳族,可经历了无数次的融合后,他们从未觉得自己不是中国人,不是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大家庭!
在腾冲,我听到这么一个故事:
当时在腾冲有个著名的抗日县长 张问德,张老六十岁临危授命,领导民众与倭寇作战,年逾花甲的张问德八次翻越高黎贡山,风餐露宿,伏击敌军,坠马负伤,斗志不减,仍游击于日本占领军的噩梦之中。而且在山野里创办联合中学,举办抗战人员训练班,使得日本占领军腹背受敌。
而鬼子中有一中国通,深知中国文化,觉得西南边陲的人不属于主流文化,很容易就能策反,就给张县长致函要求会晤,离间我军政团结关系,动摇沦陷区人民对抗战地方政府的信赖,
而张县长义正词严的给予了驳斥,写了一封著名的答田岛书 .此文怒血沸于中而婉辞流于外,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各族兄弟姐妹甚至在语言不通的情况和国民革命军并肩作战.
更让日寇明白了中华民族不是汉族或回族或蒙古族,它是一个融合的大家庭,是生活在华夏大地所有民族的大融合!
近年汉服在中华大地兴起,飘逸,简约,很受大家喜欢,可在汉服兴起的时候,另一种大汉族思想也在兴起,
我是个没文化的人,本不应该谈这些,可由于是个民族主义者,常接触有些同道,其中就有很多人有大汉族思想,他们排外,并且目标很明确:满族人,他们时常攻击诋毁他们.把中国近百年的屈辱都算在他们身上,我有一个担心,他们排击完满族,估计下一个目标就是蒙古族,
不否认满族和蒙古族在融合进中华民族时进行了野蛮残酷的杀戮,但是......当历史掀过新的篇章,当一切的争执和杀戮消止的时候,当满族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是不可能不承认满族以及其他各民族的.他们也曾为这片土地付出太多,这里本也应是他们的家园.
我想任何形式上的对少数民族的排挤都是愚蠢的,排挤满族的结果是失去东北,因为那里是他们的家。排挤蒙古族的结果是失去内蒙古的辽阔土地,失去一群勇敢不屈的人民。
我们熟知回民支队,却很少知道滇西人民为抗战的付出,一条滇缅公路,几乎是在山上修筑的,80%都是在崇山峻岭上,看到这条公路的人都说:这是用手指铺的路,
滇缅公路沿线近30个县的劳工约20万人被征集来到公路上。这些人中,有大多是少数民族,因青壮年大部分都应征入伍了。很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只筑路大军,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民族,他们穿着用蓝色土布制作的衣服,其中只有很少的男人是壮劳力,其它都是妇女和老头以及很多很多的孩子,孩子们都带着自家的宠物:狗、鸡和长尾巴的小鹦鹉。在傣族地区,那些跟着大人来做工的孩子还带着猴子。在几乎所有的路段上,劳工们都是用自己家里带来的背篓来搬运泥土和石块.在筑路的艰辛中,无数的劳工牺牲在这为抗战而修筑的工地上.
(民族,伟大的中华民族,为这个民族承受苦难的各族同胞又想让我流泪)
没有他们中华民族的崛起将成为空话.
汉服我是喜欢的但我想请那些在宣扬大汉族主义的人都想想,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为自己.
后话:在昆明,和抗盟的阿魔兄弟交谈,当他问起我是什么民族的时候,
我大声告诉他:我是中华民族.是的,当以后有人再问我是什么民族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我是中华民族!!!!
抗日县长张问德:答田岛书
在龙陵抗战纪念广场,石碑,石磙的说明
等级:0级
积分 :134
11楼 2007-01-23 14:43:23
从1931年,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涌现出一批批舍生忘死的勇士,在许多与日寇的战役的异常惨烈,而有记载能全歼日军联队的都不多.(如我们著名的 黄土岭 战役,日军一个联队1500人,我们虽然打死了 日军中将 阿布规秀,却只消灭了日军900人,并且是由于敌人增援赶到,我们主动撤退了)
而据日军承认的,他们在亚洲有三次所谓的玉碎战,(就是整个师团一人不剩被全部歼灭.),这三次,分别是密**战役、松山战役、腾冲战役,而这三次战役都是由 远征军 所为.
歼灭日军整个师团,玉碎战的残酷可以想像.可战争究竟惨烈的什么地步,在松山战场的遗址,我只见到了一株古树,剩余所有的树木,都被炮火摧毁,
战役的残酷,让那些战争的亲历者,我这次拜访的远征军老兵来告诉我们吧.
松山战役遗址.
松山战役后唯一存活的一棵树.
古树上的弹痕,***眼,向我们描述着发生过的战斗.
陆军第八军第103师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碑.师长 熊绶春 立.
等级:0级
积分 :137
12楼 2007-01-23 14:47:59
吴江,吴老是参加过松山战役的,并且在战斗中亲手击毙的日军就有3名.老人是71军87师的一个排长.
老人是老了,时间不仅在侵蚀着老人的健康,甚至连记忆也正在磨去,吴老已经记不清去年的事情了,
可当我提起松山战役的时候,84岁的老人却仍不能平复.仍能说出那场战役的许多细节.
我没有想到的是,一直十分和蔼的老人谈起那场战斗时的第一句话居然是粗话.:狗日的小日本.
在与老人每次谈到鬼子,老人用的仍是这句 狗日的小日本.
老人讲:我们进攻腊勐打松山,
这些狗日的小日本,把整个松山都建成地堡,甚至连每棵大的松树上都掏上***眼,架上机***.............
我们不断的冲锋,不断的牺牲,兄弟们的尸体堆满了,.............................
我们一个团的上去,回来后连一个连都编不齐,............................
第一次进攻,主攻团一营,退下来的时候只剩了一排人,连正副营长都牺牲在阵地上...........
我们是中央军,我们71军没有孬种,............
我们牺牲的兄弟都冲着冲锋的方向..........
后来整个部队都快拼光了,才撤下来修整....................
一个细节,一个细节,老人描述着战役的惨烈.
据史料记载:早在一九四三年初,日军从泰国、缅甸征集大批民工(为保密不用中国人),修建松山据点的工事,松山工事完全按照永久性作战需要构筑, 极为复杂坚固,甚至连坦克车也能在地堡里开进开出.
日本缅甸派遣军总司令河边正三中将,第十五军新任司令官牟田 口廉也中将和第五十六师团长松山佑三中将都曾亲往视察,现场 观看重炮轰击和飞机轰炸试验。试验表明,数枚五百磅重型炸弹 直接命中亦未能使工事内部受到损害。司令官们对此极为满意。 河边总司令在写给南方军总司令的报告中称∶“松山工事的坚固 性足以抵御任何程度的猛烈攻击,并可坚守八个月以上。” 这么坚固的永久式工事,日本人曾骄傲的称它为 东方马其喏防线..
老人在描述战斗的惨烈时,反复的和我说起,我们的军长叫 钟彬,师长胡加野(音),我听不太清老人的口音,只能按音大概记下,回去找资料查证,可我终究没有找到87师师长的名字.............................
老人已经很难完整的把战役讲下来,他的 思维是一个一个截面的,而让他能反复说出的东西,一定是他最在乎的东西.
我们的军长叫钟彬,在与老人三个多小时的交谈中,老人说到这句话,就有12次之多...以至老人的老伴对他吼,知道了,人家都记下了.老太转身对我说,他老了,老糊涂了......
老人告诉我:钟军长对士兵很好,对我们很客气...是个中将,亲自来给我们上课,培训.
他抱拳对我们说:国家都*各位老兄了.......
钟军长身经百战,经验丰富........................
钟军长身先士卒,经常到战斗一线...................
我看到老人在谈起钟军长的尊重, 钟军长是应该是老人一生敬佩的人.
是的,吴老爷子老了,可六十多年了,能让老人想起就动情的不仅有对残暴日寇的愤恨,还有着对那些爱兵如子的将军的敬仰和怀念...............
我们的军长叫 钟彬! 吴老,我将尽力把听到的告诉我的每个朋友.我们曾有这样的部队,这样的将军.
正在耕作的吴老见我去了,急忙放下农具
老人是个很开朗的人.
我请老人在我的抗日杉上签名,老人一笔好字.
现在我仍能感受到老人身上英武的军人气质.
等级:0级
积分 :140
13楼 2007-01-23 14:49:48
杨光,杨老,今年85岁,也是当年松山战役的亲历者,
杨老对那场战役的回忆,第一句说的是,2个多钟头,我们伤亡就有5000多人............
这个数字我无法知道它的准确与否,也许只是老人当时的感觉.
可老人说起打这场战役的时间,和史料记载的是完全吻合的.老人说:我们部队打了45天.我们是从大理一路打过来的.
对这场战役的残酷,老人边说,边摇头,
那些日本人修筑的工事,到处都是门,一道门就架两挺机***,,我们几乎把地面的工事全部炸没了,可也不行
上面给卫长官(卫立煌)下死命令,三天必下.
他们的阵地高,我们连打***都要仰着脸,那手榴弹,和下雨一样从上面飞下,我们根本没接近碉堡,就死伤无数
我们的工兵光搬运炸药就搬了一天一夜
老人讲的战役是松山被称做 子高地的主阵地,
在这场战斗中老人被炮弹所掀起的土埋了起来,腰部受了伤,在后方修整一年多后,听说部队要下东北,打共军,老人不愿意打内战,就开了小茶.
和小日本打,九死一生,那吧是为国家,又要打自己人,我没读过书不知道共军是什么,就觉得自己人打自己人不对,就开了小差说到开小差,老人还略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那时候,听说打内战开小差的人多了.
我知道老人是在为自己解释,他怕我看不起开小差的兵,怎么会呢,杨老爷子,你们为国家,为民族时舍生忘死,
而对内战的逃避也是我敬仰的,难道我们会拿打败刚刚和自己共同作战的兄弟为骄傲?
我也没读过多少书,也不知道什么思想,什么主义,我只希望我们能在与侵略的敌人的顽强战斗的兄弟能不自相残杀.......................
当时,是我,我也会开小差.没有告诉老人这句话,望着老人,我只是会心的笑了笑.我知道老人家明白的.
(在走访的四十个老人中,有5个是不愿内战开小差的,还更多是要求退伍的回家务农的,许多老人甚至没有听说过GCD,他们只觉得兄弟不应该残杀,而不愿内战的,整个云南是和平解放,没有大规模冲突,这也是有这么多远征军老人能活到今天的一个重要理由吧)
杨光杨老爷子.
等级:0级
积分 :144
14楼 2007-01-27 13:29:05
匈奴感悟之我只喜欢你这个名字--八路
这是只强大的军队,这是只屡建奇功的军队,这是只从百姓中走出的军队,是只由弱变强逐步壮大的军队.
在这只军队中有着我们无数熟悉的名字,有着战略技术,作战能力都无可挑剔的指挥官,
据说,这是一只被伟大思想指导着的军队.
它曾有过三个名字,在那个不长的年代, 红军(,全称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全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
这只部队的辉煌是无可质疑的,从它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着堪称经典的战役.
它在被称做 红军时,只一个长征,就能称的上奇迹.: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嘉陵江,飞夺泸定桥.
它在被称做八路的时候,黄土岭,平型关,百团大战.
它在被称做解放军的时候的三大战役.
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历史给了这只部队太多的辉煌.历史也选择把苦难的中国交给了这只军队.
我是个及其浅薄的人,也是个及其固执的人,不知道怎么,我却总喜欢不起,它的另两个名字.红军,解放军,哪怕它有着顽强的士兵,英明的将帅,经典的战役.我却只喜欢它被称做 八路的时候.
我总觉得,一个把自己兄弟打趴下的人,无论怎么能打,我都不会喜欢,更别说把打败自己人拿来夸耀,我只羡慕为了守卫家园,保护同胞的勇士,.如果让我选择喜欢这只部队的名字,我还是愿意亲切的称呼它:八路.
让我们重温下英雄八路的经典战役吧.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晨,八路军115师伏击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全歼被围日军,
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1000余支,机***20余挺,火炮一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黄土岭战役:1939年11月4日晋察冀军区和八路军第一二○师埋伏包围来犯银坊镇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击毙日军 中将之花 中将阿部规秀,击毙敌人900多名.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1940年夏,我八路军105个团约20余万在正太铁路沿线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火车站、桥梁和隧洞260多处,摧毁大量敌堡和据点;缴获各种炮53门,各种***5800余支和一批军用物资。
(前不久,看到央视在做一个重走长征路的节目,据说北上是为了抗日,可我终究没有看到走到北上的部队与日寇作战,而在我去云南走访远征军,有朋友说:你这是新长征,我总会笑着纠正:不,我这决不是长征.
我更希望有天我们的电视台拍重走远征路,重走滇缅路,重走抗日路.........而不是与自己人作战的长征路)
声明:某所表达,只是个人感受,鉴于个人见识浅薄,不能分辨对错,请勿扣帽.
等级:0级
积分 :152
15楼 2007-01-27 19:42:36
吴大兴吴老是71军28师的,参加攻克松山的外围战斗.
他回忆起那场战斗::
那工事有5--6层铁板,坚固的出奇,我们的飞机投弹,60--70长的炸弹都没有用,
那工事能围上,我们拿下,日军从后面包抄.
他们的***好(穿透力).他们从上面打,甚至能打透我们好几个人.
当时,第五军防守芒市,第八军防守松山,71军守龙陵,阻敌增援.
120师早上约六点开的战,结果失败了,阵地丢失.师长被关了禁闭,要不是71军保他,就要处理他.
120师的师长是个好汉,会打仗,身先士卒,大家平时都佩服他.他找当地的百姓做向导,找了条地图没有的小路杀了上去,把战地夺了回来,上面还嘉奖了他.
吴老费力的和我讲着这些散乱的细节,他已经很难把一场战役说完整了,而我,却并不是研究这些的学者,
我只能把听到的细节原样说出来,而且还会遗漏很多,历史的真相是否就是这样遗失的?我想.我希望他们能把历史清晰的表达给那些研究这些的专家学者,只希望有更多关注的目光
吴老82岁,身体还好,有一儿子,田一亩
等级:0级
积分 :153
16楼 2007-01-27 19:43:21
杨徐,杨老也是71军的,36师,107团,也参加了松山战役.
讲起老人入伍的历史,老人自己也觉得好笑,
老人是四川人,当时还在学堂读书,响应蒋先生(蒋介石),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许多知识青年都报名参军.
老人说:当时让报名,报名觉得好玩,大家都报,我也就报了,当时就有800--900人,可来的时候,就我们3个...............
老人离开家后,再也没能回去,他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到保山的日子:民国30年(1941年)3月22日.
说起打仗,老人有他自己的看法,:打仗,就看谁计划好,胆子大了.
描述起松山战役,老人说,那时候,我们和鬼子比,看谁方法多,
小鬼子,在碉堡里,我们进攻,伤亡大,一天一夜,一个团就没有了.
我们有空中支援,飞机投弹,鬼子早就把附近所有村庄百姓的被子给抢了过来,
他们覆盖在主攻势上面,飞机的炸弹,投上去,由于是软的,就弹别处,爆炸也无法损坏工事,而附近由于有别的工事群,人员*不上去,我们看者火力压制,却没有办法......................
那咱们怎么办?我问老人.
怎么办?咱们是36师的,咱们36师作战是有了名的,咱们师长曾说过,我们36师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晚上,看不清方向,咱们就打信号***.鬼子半夜长来偷袭,咱们不时的打照明弹,不定点,
他们的主堡里面存的粮食,淡水多,辅助工事肯定不多,咱们断他水源,不信他们不从工事出来.出来的都被消灭了...................................
我胆子大,办法多,我还做过火线连长,老人自豪的说,说起战争,老人多少有些激动,
我在想,这么有办法,敢作为的青年,如果没有那场战争会是怎么样的?也许他将是一个学者,也许他将是一个企业家,也许他不过是最普通的百姓,和今天一样,但我想,他也许很难整天思念那六十多年没能回去的家乡.................
谈起遥远的四川老家,老人有些突然沉默了.
等级:0级
积分 :155
17楼 2007-01-27 19:43:51
吴永华老人也是松山战役的亲历者.在这场战斗中,老人在与鬼子拼刺刀的时候腿部被刺穿.
而在老人记忆中最多的却是鬼子的凶残和狡猾.
小日本把工事都修筑的很隐蔽,你很不容易发现.
工事坚固,炸弹也炸不破,我们只好上赶死队.可鬼子的工事都是三五一群的,一摸到这个碉堡,旁边的开火,你到了那个碉堡,别处的又开火,到处都是兄弟们的尸体,好不容易,到了碉堡前,却又没有地方能投弹,经常白白牺牲.
那鬼子特别坏,经常是在开阔地把人打伤,让阻击手又补上***,可却不把人打死,(由于地面开阔,没什么掩护)他们在高处,我们上去救,就被打中,弄的我们无法上去,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兄弟在那死去.
鬼子还吃人,那些刚死去的兄弟和一些伤员被他们拖回去,把他们的肉和内脏都吃了...............
说到这里老人有些哽咽..................那些鬼子真的不是人,
(史料记载,日军指挥官金光少佐曾下令吃人肉。这项 命令被解释为只对敌人有效.)
不仅鬼子不是人,连那些日本娘们也不是好人.
有次我们在午休的时候,两个女子,,突然用机***打我们.那次我们牺牲了好几个兄弟.
(史料记载:在松山战场的慰安妇曾被允许投降,而日籍的都选择了自杀或协同作战.老人描述的日本女人偷袭也是我第一次听到)
史料记载:在这场战役中鬼子三千多鬼子除一人化装逃跑外,余下全部战死,无一投降,包括伤员,我们唯一俘虏一鬼子是被大炮震晕,醒后咬下看守耳朵,被当场击毙。
吴永华老爷子.
等级:0级
积分 :157
18楼 2007-01-27 19:44:20
最早对抗战的感觉,还是小时候从电视,电影里看到,印象中的鬼子,总是很凶残和愚蠢.
他们除了用几个糖来骗小孩:“小孩,你知道八路在那里这个就是你的”.要么就是用刺刀威胁乡亲:“老头,你不把八路交出来,就死拉死拉的”................
那时候,我觉得鬼子很好对付,无论我们的《地道战》,〈地雷战,〉〈洪湖赤卫队〉,〈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几个人的小分队就能把他们闹的人仰马翻,甚至几个小孩都可以,要不,怎么会有〈两个小八路〉〈小兵张嘎〉这样的故事。,那时候我甚至觉得我自己就可以消灭一个大队的鬼子.,解放一个县城................
后来,我逐渐长大,知道战争不是日本人民的意愿,他们都不愿意战争,中日友好,一衣带水,渊源流长,
后来,我再长大些,听家中长辈讲起洛阳保卫战,他们说着死难的亲人,鬼子的残暴,叹着气,摇着头,咬着牙...........
这时我才明白感情我以前知道的不对劲,和鬼子作战的不仅是八路,还有一直被称做反动派的国民党。
并且鬼子也不是那么愚笨,要不,怎么我们大片的国土沦丧,那么多百姓流离失所。
终于有一天,我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一切,我可以思考和判断一些事物的时候,我真的很想知道,鬼子究竟是怎么样的?那场战争又是怎么样的?
探究那段历史的真相,成为我的一个愿望。
接触一些资料后,我才知道,鬼子不仅凶残而且善战,他们在战场上一个单兵甚至可以阻挡我们一个班,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运动。
一个鬼子,可以吓走我们一个县城的人。而我们为了消灭他们的一辆战车,平均要牺牲25个战士.........
而且日本人民不是被强迫来当兵的,他们争先恐后的报名来参军,来侵略,来中华大地肆孽.......
他们刁顽,凶残,很少被俘别说投降。甚至,连他们的慰安妇都是自愿的..........................
及至有一天,当我知道日本政府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不承认细菌战,把那些被全世界判为有罪的甲级战犯供来参拜,那些劳工案,慰安妇案在日本不能获胜.............
我在想:日本人民真的是如我们所讲善良的?友好的?侵略真的不是他们自愿的?中日友邦,究竟是一衣带水还是一衣带血???
曾在论坛,看到一些杜撰的帖子,读起来很过瘾,什么两百中国宪兵对抗一万日军,什么活埋日军一千人的孙立仁将军,看起来很痛快,如只是小说和杜撰也就罢了,我居然看到各大报刊互相转载,我想有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常识,这些编者都不知道?只用拿起鼠标浪费5分钟,您就可以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德械宪兵师,我们根本就没有可能一次俘虏1000日本人,连一次消灭24个鬼子这样的战绩,八路军也曾上报到中央请功......................................
历史,究竟是在那里丢失了真相?
这次,有幸见到这么多抗战老兵,听他们和我讲起这场战争。坦诚,朴素,甚至已经没有了太多的感情因素。我想,能如实的把老人们所描述的告诉大家,是我的任务,而从这里面读出什么,那是您的事情。我所能保证,唯能保证的只有真实,也许,我有些话,没有讲,我只要讲了的,就是我所感受到的真实......
附:松山战役日军电报2。
一:芒市。第五十六师团司令官收。
将军阁下∶
1感谢今天的空投。全体官兵对手榴弹合掌致意,誓保奋战中每发必中,伤员共五百零九名。一只眼,一只手和一条腿的人也在火线上战斗。
2我军飞机为空投弹药进行勇敢低飞,竟为敌人炮火所伤。全体守军 深感痛心,务请今后不必过于冒险。
腊孟守备队司令
金光惠次郎少佐
二:芒市。松山师团长并转河边总司令官。
将军阁下∶
1从五月十日以来,死守阵地已有一一八天,卒因卑职指挥不力,弹药罄尽,将士大部战死,所余七十三人,无一不带伤者,所以未能做 到支撑全军攻势,深感内疚。为此我已下令焚毁军旗与密码本,准备全体殉国。
2承蒙总司令官、师团长阁下长期特别关怀,全体不胜感激。今后尚 乞对阵亡官兵家属多加关照。我等将在九泉之下,遥祝大日本皇军取得胜利。
腊孟守备队司令官
金光惠次郎少佐
等级:0级
积分 :160
19楼 2007-01-27 19:45:21
在这次走访的老兵中,打过松山战役的很多:由于年纪关系,很多老人耳背,和他们交流起来很困难,
老人们经常是想那说那,所表达都很凌乱,所幸,在去前,我查阅了一些介绍松山战役的资料.对老人们的一些描述还是知道些的.每个人在战争中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他们所描述的重点也不一样. 但所有人谈去那场战斗无一例外的都会说到那场战斗的残酷.
究竟那是场什么样的战斗?竟让许多身经百战的老兵都说残酷?
松山为龙陵县境内第一高峰,属横断山脉南麓,海拔两千六百九
十公尺,它突兀于怒江西岸,形如一座天然的桥头堡。扼滇缅公
路要冲及怒江打黑渡以北四十里江面。易守难攻,地势极为险要. 它不仅牢牢控制了滇缅公路,而且掌握著怒
江战场的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还与腾冲,龙陵形成犄角之
势,互相呼应。为兵家必争之地。而日军早已经将松山阵地建设的坚固异常,完全按照永久性作战需要构筑。曾号称:足以抵御任何程度的猛烈攻击,并可坚守八个月以上。”驻守松山为倭第五十六师团松井联队,以及野炮第三大队。,指挥官金光
惠次郎少佐。敌人火力强大,计有一一五重炮群、反坦
克速射炮、高射机***、坦克等。日军曾号称:**军队没有十万人的伤亡,休想攻克.
松山战役注定将是场地狱般的残酷的血战。
而率先负责攻击的是71军。新28师(配属有第六军新三十九师一部117团)中将军长钟彬亲自督战。(该军另外两个主力师(87、88师配属新廿八师的84团)和第六军的新三十九师的主力则绕过松山进攻龙陵县城,以切断龙陵之敌对松山进行增援。)
由于情报的失误,对敌人数量的判断仅为300—400人,并对敌人火力估计不足,从四月六日开始的攻击,在头半个月,我军就达3000多人,血战至六月,终于攻克腊孟寨,扫清外围阵地,将敌人压缩至松山主阵地。
而在此时:钟军长才获悉敌人实力以及火力配制。将情况上报。
六月中旬,雨季来临,我71军将士没有了后勤补给,并且只能在战壕泥浆中听任大雨浇淋。
战场之苦难于表述。
一九四四年七月一日,怒江大桥修复通车,第七十一军修整后转攻龙陵, 由第八军接替进攻松山。7月5日,少将军长李弥,率荣一师、82师、103师从四个方向轮番进攻松山。
由于腊孟以上的大垭口、阴登山、滚龙坡、子高地等处的山势更为陡峭,敌人工事更加坚固隐蔽,我第八军伤亡惨重,次夜,荣一师三团约两个连的精锐乘夜悄悄摸上了松山主峰子高地,试图捣毁日军的指挥部,陷入日军的火力埋伏圈,仅有两名带伤的士兵突围出来,但带回了山顶的战况
由于知晓了敌军情况,李弥军长及时调整战术,从外围着手,一个地堡一个地堡的摧毁,向山头地堡群的中心逐步推进到七月下旬,第八军士兵的阵地已经稳步推进到离主峰子高地不到五百米的阴登山、大垭口、黄家水井一带。决战即将开展。
松山主峰子高地的面积只有一、二十亩大小,但周围有十几个高低不同的小山丘相连,互为犄角之势,,我第八军将士推进到离主峰子高地还有两百米时,再也无法前进了,因为太陡峭了,坡度大约有六十度。连射击都要仰起头,将士牺牲惨重。
这时82师少将师长王伯勋想出一古老的主意:土掘。得到军长和美国顾问的赞同。于是,在表明的炮火佯攻下,地道施工从八月四日开始,十五天施工后,共埋炸药7吨,(只炸药就搬运一天一夜)。1944年8月20日上午9点,引爆敌主堡后,我军开始冲锋,(松山主峰炸出了两个四十来米宽、三十来米深的大坑。)。激烈的争夺战开始进行。战至8月29日,日军断粮,竟然砍下刚刚阵亡或未断气的中国军人的肢体内脏充饥,(这种毫无人性的充饥方式维持了近一个星期),9月1日,荣一师攻下子高地,被敌人反攻,少将军长李弥亲自带领敢死队冲上松山主峰阵地,一连激战数日,9月6日,他被人从主峰扶下来,据目击者描述:……胡子拉碴,眼眶充血,打双赤脚,呢军服成碎条状,身上两处负伤,人已经走形。第二天,松山战役结束。
松山血战历时一百廿天,日本守军除一人化装突围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仅有一战俘被大炮震晕清醒后咬下看守耳朵,被击毙)。根据第八军师长熊绶春清点:共计消灭顽敌3000余人,缴获重炮8门。山炮一门,其他***械无数。仅103师就阵亡将士官佐59名,士兵1450名,伤者无数…………………………..
当打完仗以后整编,熊师长一看全师还剩下 不到两个连,带头放声大哭……
等级:0级
积分 :161
20楼 2007-01-27 19:46:15
到达松山战场是在一个早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山脚下的小学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在二十分钟的土路后,我到达了松山战役的主战场.
一切都那么静谧,整座松山似乎只有我一个人,闭上眼,远远的还能听到呐喊和厮杀声,隐约间,硝烟和炮火的味道让我的喉中有些咸,看着那些弹坑和战壕的遗迹,看着阵亡将士纪念碑孤零零的在那里.很后悔没带酒和香烟来,
没有鞠躬,面对这阵亡将士的公墓墓碑,我立正敬上一个军礼,一个敬向远征军英魂的,一个敬向所有抗日阵亡将士的,一个后辈人的,一个中国人的军礼.
所有牺牲在松山的将士,所有牺牲在滇西抗战的将士,所有牺牲的抗战将士,你们的身躯就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长城,你们的血肉之躯,钢铁意志,将是永远的丰碑.
犯中华者,虽悍必诛!
松山战场纪念碑
主战场子高地.
103师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墓碑.
公墓纪念碑局部.
当年的弹坑还可见
60多年了,当年的战壕只剩下浅沟
只有这块石碑在注解着曾经的硝烟.
唯一幸存的古树的累累弹痕在讲述着.
隆隆地炮声厮杀声随着历史远去,时光早已冲刷了松山勇士们的淤血。今天的人们,享受着牺牲的勇士换来安宁和幸福,在阳光明媚的华夏大地自在地生息。我们同样也在享受先烈给我们的福荫.逝者已随风而去,面对墓碑我们可以长歌当哭,可在长歌当哭之余,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在想.
等级:0级
积分 :317
21楼 2007-01-28 13:47:14
感动,震撼,愤怒,流泪,惭愧.作为一个享受现代幸福的中国人对这段历史知道的太少,对那些曾经用生命驱逐倭贼的先人们致敬,对幸存的英雄做得太少.谢谢楼主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等级:0级
积分 :23
22楼 2007-02-02 13:42:05
等级:0级
积分 :167
23楼 2007-02-02 13:56:44
参加过松山战役的老兵还很多.
张自荣老人,83岁,42年入伍,参加熄烽部队,(51军).担任过惠通桥守备.高黎贡山战役,攻打腊固(地名音).
老人现在耳朵背,身体不好
张仁卿老人,83岁,41年入伍.第六军,参加松山战役和收复龙陵.老人有严重哮喘,身体及差.
李儒老人,86岁,41年入伍,71军一连三排长,老人去年脑出血,今年略好些,已经能活动,家景困难.
老人在松山战役中负伤,老人说起那场战役:我们一个连活的只有10个人..........
孟存美老人,85岁,轻机***手.老人在松山战役中腿部受伤,是美国大夫给动的手术.老人现在还感谢那些盟军战友.
等级:0级
积分 :168
24楼 2007-02-02 13:57:11
每个人做事情都很难不搀杂进个人情绪,我在去保山前是有私心的,由于我是洛阳人,我很想能找到洛阳籍的远征军老人,,查了资料,没有找到,于是,我就决定一定要见到已经知道的河南籍的.
渑池的 顾文林 老人已经不在了,所知道的河南籍的有位 崔继荣老人,和 付心德老人..
去前,我一直很担心,怕他们不在,尤其是付心德老人,已经107了,这位生命横跨了3个世纪的老人,不知道还有多少岁月.他已经苍老的随时都会倒下..........
很开心,这次都见到了他们.而且,付老爷子的身体比我想像的还要好.
我到龙陵,打听到老人在龙山社区的家,就在他家附近200米找了个小旅店住下,这样就可以随时去老人家.
在我来前一个星期,互助老兵论坛 的林清 大哥已经来过林大哥是 付老的捐助人,由于时间紧,所以,他赶到腾冲住了一晚,在第二天上午到国殇墓园做完祭奠活动,下午就赶到龙陵来探望付老,在龙陵只一夜就赶回 广东 茂名,辛苦的很.
由于林大哥来过,并给我的有详细地址,所以很容易就找到.
第一次,下午到老人家,老人在晒太阳,并且睡着了,没忍心打扰他,悄悄的给老人拍了张照片.
第二天又到了老人家,老人当知道我是河南老乡,开心的不得了,一直和我说了3-4个小时,我怕老人累着,就先回去了,并告诉老人我还来,在付老这,和他聊了几次,我答应老人,今年(07年)如去项城--老人的老家,一定排一些当地的照片给老人邮寄过去.
离开龙陵前,特意去和付老道个别,老人握着我的手,说:再来啊,再来.........
不知道有无机会再去云南,但再见付老的机会真的不多了..............
107岁的河南籍抗战老兵 付心德 河南项城人.
等级:0级
积分 :169
25楼 2007-02-02 13:57:36
付老是个军医官,1929年在河南商城入的伍,参加过1932年的上海保卫战和1937年的凇沪会战,付老记忆清晰,现在说起他在南京教导一师的编制,是四四制(仿德国编制).教导师后改为警卫师,后改编为87军,(撤一团加入别的师).
老人一辈子性格刚烈却多宽容,老人说起当初曾有次战役,他们营部被包围,部队散了,他遇到两个散兵,三人一起,当时,很多百姓逃亡,家中无人,这两个兵想去发洋财老人就说他们,要是你逃难回来,家中被洗劫是啥感觉?鬼子早晚会被赶走,咱不能祸害自己同胞呀,直把两人说的不好意思.没有去.
老人还说起一件事,当时,许多伤兵在后面医院,伤兵是很难管理的,连一些营长,团长也一般不招惹他们.由于是军医,并且人和善,许多伤兵,对老人很尊重.一次,两个伤兵为一女人争风吃醋,并且各自纠集一群人要斗起来,大家都束手无策,老人知道赶去,问那两个人:你们谁有婚约?谁有保媒的?什么都没有,你们争什么?并对那些来帮忙打架的说:你们来打,为什么?打伤了怎么评伤残?打死了能否凭烈士?
一番话平息了一场危机.
关于战争,老人也有许多有趣的说法,***声,老人说,他分辨三八大盖,是凭声音,鬼子的***打的时候是:咔咚两声.老人由于是军医,在战地负责救护,老人说:我判断前线战事,就根据伤兵的表现,他们要是包扎完,要担架,要拐杖,说明前面不紧张,要是一包完,就向后退,什么也不要就说明前线吃紧.
老人的描述很生动,也很有趣,战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和看点.
由于参加战役多,老人也是九死一生,老人的腿上有***伤.
老人至今记得他有两次被人救的场景,对救他的恩人很感激,总念叨.
其中一次是在河北,唐山的一次战役,他们阵地失收,鬼子打过来,正在后面包扎伤员的老人急忙撤退,而由于携带救护物品多的老人在一个土坡上不去,而鬼子已经能看到,这时候,一老兵(至今不知道是谁).跑回来拖起老人,把老人拖上坡,拖上去,老兵就自己跑了,老人也因此而逃的一命.
如果能知道他是谁,就好了,如他还活着,我能去当面谢谢他就好了,老人对我说.
老人说起他们在晋西南的一次战斗,当时他们71军被包围,由于友军不知道,没有支援,他们的军长没有固守待援,而是趁夜反突击,鬼子估计是没有想到,被打乱阵脚,溃败.
只老人所在71军87师259团就活捉7个日本兵.这场战役直接汇报到了蒋委员长那里.他们部队渡过黄河,上王屋山,住了一晚,到晋城去了,
那天是个大年初一,老人至今能清晰的说出准确时间.
我们87师血战云南,伤亡就达8000多人,只营长就牺牲8个,那时候,连长都是论坑埋,三个连长一个坑,
美国人吃罐头,他们的罐头里面不仅有吃的,还有糖果和烟.
部队赶路辛苦,我们站着都能睡,驮物品的马都累死了.
我们军医在教导师的编制:上尉司药3个,少校主任一个,中尉一个,看护,后来改动,就没有上尉全是中尉了,我留了下来,是唯一的上尉医官.
老人不断的说起战争的细节.
老人退伍后在龙陵行医,一生医人无数,在当地及有口碑,只要年纪略大的当地人,你问起付医官,没有不知道的.
老人现在也受到各方关注,最近两年来找他拍电影(纪录片)的特别多,
龙陵抗战纪念广场的和平钟是老人去撞响的.
问起老人还有什么心愿,老人对我说;家是回不去了,希望能寄一些家乡的照片给他,
由于部队在南京驻扎的久,老人也想让邮寄些他们当年驻地的图片给他.
常给老人写信,我已经答应老人,并也请南京的朋友拍了些照片,年前争取寄给老人项城,今年我也计划去一次,希望能完成老人的心愿,在他的有生之年.............
祝福老人身体康健.
等级:0级
积分 :170
26楼 2007-02-02 13:58:11
崔继荣老人94岁,河南渑池人.老人耳聋,已经基本听不到我说什么了.
不过老人还是听到我是河南老乡了,老人十分高兴,急忙让我看报纸关于他的报道,
老人是38年入伍的,转战南北,老人说他参加过武汉会战,资料上老人是第五军的,而38年入伍的第五军的,应该也参加过 昆仑关战役.
第五军的军长杜聿明,那是有名的能征惯战.而在昆仑关击败的鬼子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曾有 钢军 之称,而在这次战役中被击毙.
老人也说起松山战役,并让我看了他受伤的腿部.
我去的时候,只有老人自己在家,由于无法相互交流,老人说什么,我就听什么,
老人告诉我,民政部门给他一些钱,并且,统战部的同志也经常来看他,不仅保山市,连云南省的领导也来过.
老人很开心,也很满足.
崔老的生活在我看来是及其贫困的,他的衣服的破旧和补丁,家中的物品无不显示着老人及其匮乏的物质生活.
而老人是开心的,幸福的,起码老人这样认为.他的过去得到了他所需要的认可和尊重,(过去的事迹被报道和一些领导的探望)
老人很满意.他无多求..........................
介绍崔老和别的老兵的报纸
等级:0级
积分 :177
27楼 2007-02-04 23:38:09
董启超,董老,89岁,河北人,董老在抗战中可谓九死一生,而让老人一直挂牵的事情是回家,从来到云南他就这样想,可一想就是六十多年.............................
董老是37年当的兵,当时老人还是一个兵役,编入航空委员会第一运输大队,老人说:白天负责协助维护飞机,晚上还要在机场添弹坑.
老人回忆起他们从南京撤离的场景,日军逼近南京,机场已经撤离,而他们这些兵役没人管了,他们的班长带着他们逃至江边,平时渡江要一元,可现在四.五元,并且人们都在争渡,由于抓抢,很多人游到船边,把船都弄翻了.而这时,日本的飞机到了,对着人群扫射,老人回忆:那飞机飞的只有一房子高,在人们头顶盘旋扫射,人群更乱了,队长让大家各自跟逃难的人群沿河跑,本地人,地形熟,比我们瞎跑强.老人这样解释.从南京逃出的老人躲过了南京大屠杀那场地狱般的浩劫,而许多没有逃出的同胞惨死在日寇的杀戮中......................
老人一直沿路到郑州,找到部队后,我升了班长,老人回忆到,有次,运汽油缺人手,就委派我去,我们那时候是用汽艇拖船,船上载了12吨汽油,而同船除了我们几个士兵,还有七八十个家属,都是些妇女老幼.而船却被鬼子飞机咬上,晚上,我一直祷告:别炸上,别炸上,由于是晚上鬼子的飞机几次轰炸都没有炸到,而天却亮了起来,天亮后,鬼子的炸弹终于投到了船上,当时那火焰都冲天,到处成了火海,我旁边一人递给我一跳板,我就跳到了水里,凭良心讲,我根本就没想救人,自己都慌乱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会水,是那人边划,边教我,一船,就活下来我们两个,等天大亮,我们被百姓救下来了.
我们退汉口,退长沙,退昆明...不断失收,部队不断撤退,只到昆明机场,我们就走了一个多月,到机场没停,又走了20多天到了芒市才驻扎下来,那时候,我就很想家,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老人说.
关于惠通桥阻击战,老人的描述和我知道的史料不同,老人说的当时惠通桥交通繁忙,在桥头有咱们的宪兵检查,他们许多人都在等着车辆检查通过,而这时,有辆车,覆盖着篷布,是辆卡车,遮盖的很严,看不到里面,宪兵去检查,被里面一***打死,原来里面都是鬼子,他们想混过来,***一响,顿时乱了,鬼子拿机***扫,我的帽子都被打飞了,我就势翻到下面一个土坡,上面和炸锅了一样.我们很多人根本就没带***,只好朝树林跑.
和部队失散的老人,本想回家却又没有钱,在龙陵几天赶巧,那天遇到过另一个部队,我就让他们带上我,他们不肯,说有任务,我一听口音,是北方人,就和他套近乎,攀老乡,原来这个军官是个山东人,是个司务长,他和我都是北方人,也投机,就去问他们的长官,他们的长官不同意,我在这里待久了,懂一些白夷话,就告诉他,我能帮他们和当地百姓沟通,他们才带上我,我又入伍了.
这次入伍,一直等到了日寇投降,可欣喜的老人却没有等到部队开拔回家的消息,却听到要去东北打内战,我一听打自己人,就和两个北方兵一起开了小差...........
三个北方兵在当地先是一些老乡照顾,给了些生活的必需品,我们三个在那里打饼卖,都说要攒钱回家,一晃几年,终于觉得钱差不多了,可当时兵荒马乱,拿现洋不方便,有人出主意让换成法币,我就换了法币,可没几天,那法币就开始不值钱,又没多久,你白给人家人家也不要.................
这次没能回去家的董老再也没能回去............在保山落了户.
我和董老一见就很亲近,也许是因为我的北方口音,和老人聊的也起劲,老人说,有些话没和别人说过....老人说,你也是老乡的,才和你说起.我告诉老人,我不是记者,只是来看望他的,不需要报道什么,什么都可以说,有些话,不是时候,我不会乱说的.老人身体不太好,我去的时候,老人卧病不起,一再说:你来了,我却躺着,多不好.我告诉董老,没什么,我就是您孙子,从老家来看你.
是的,老爷子,我就是您的孙子,从河北老家来看您来了.
董老生活困难,老伴也体弱多病,我去的时候,老太也卧床不起.
等级:0级
积分 :23
28楼 2007-02-06 13:16:55
《田岛书答》:
崇仁县长勋鉴:
久钦教范,觌晤无缘,引领西北,倍增神驰。启者:岛此次捧檄来腾,职司行政,深羡此地之民殷物阜,气象雍和,虽经事变,而士循民良,风俗醇厚之美德,依然具在,诚西南之第一乐园,大足有为之乡也。惟以军事未靖,流亡未集,交通梗阻,生活高昂,彼此若不谋进展方法,坐视不为之,所固恐将来此间之不利,其在贵境如未见为幸福,徒重困双方人民,饥寒冻馁坐以待毙而已,有何益哉?职是之故,岛甚愿与台端择地相晤,作一度长日聚谈,共同解决双方民生之困难问题,台端其有意乎?如不我遐弃,而表示同情,则岛兹先拟出会晤办法数事,证求台端同意解决。一、会晤地点定在小西乡董官村之董氏家宗祠;二、谈话范围绝不许有一语涉及双方之军事问题;三、为保证第二项之确实起见,双方可用监事员一人在场监视谈话。右列三事,如台端具有同情予以同意时,请先期示复。会集日期,可由台端决定示知,以便岛先时候驾。至台端到达此本境以后,生命名誉之安全,由岛负完全责任。最妥请不带兵卫,不携带武器为好。如万一必须带武装兵士侍卫时,亦无有不可,则兵数若干?***械子弹若干?请预先示知,以免发生误会。总之,兹事双方系诚恳信义为前提,请不须少有疑虑。岛生平为人,百无一长,惟不欺不诈推诚接物八字,则常用以自励。凡事只要出岛之中心乐从而诸口者,虽刀锯在后,鼎镬在前,亦不敢有一字之改移。苍天在上,言出至诚,台端其有意乎?临颖神驰,不胜依依,伫盼回玉。
大日本腾越行政班本部长上
昭和十八年八月三十一日具
田岛阁下:
来函以腾冲人民痛苦为言,欲藉会晤长谈而谋解除。苟我中国犹未遭受侵凌,且与日本犹能保持正常国交关系时,则余必将予以周情之考虑,然情态之演变,已使余将可予同情考虑之基础扫除无余。诚如阁下来书所言,腾冲士循民良,风俗醇厚,实西南第一乐园,大足有为之乡。然自事态演变以来,腾冲人民死于***刺之下,暴尸露骨于荒野者已逾二千人,房屋毁于兵火者已逾五万幢,骡马遗失达三千匹,谷物损失达百万石,财产被劫掠者近五十亿。遂使人民父失其子,妻失其夫,居则无遮蔽风雨,行则无以图谋生活,啼饥号寒,坐以待毙,甚致为阁下及其僚之所奴役,横被鞭挞,或已被送往密支那行将充当炮灰。而尤使余不忍言者,则为妇女遭受污辱之一事。凡此均属腾冲人民之痛苦,余愿坦直向阁下说明此种痛苦,均系阁下及其同僚所赐与,此种赐与均属罪行。由于人民之尊严生命,余仅能对此种罪行予以谴责,而于遭受痛苦之人民予以衷心之同情。阁下既欲解除腾冲人民之痛苦,余虽不知阁下解除之计划究将何如,然以余为中国之一公民,且为腾冲地方政府之一官吏,由于余之责任与良心,对于阁下所将提出之任何计划,均无考虑之必要与可能。然余为使阁下解除腾冲人民痛苦之善意能以伸张,则余所能贡献于阁下者,仅有请阁下及其同僚全部返东京,使腾冲人民永离***刺胁迫之痛苦,而自漂泊之地返回故乡,于断井残垣之上重建其乐园。一如阁下所要求于今日者,余不谈任何军事问题,亦不带携有武器之兵卫,以与阁下及其同僚相会晤,以致谢腾冲人民痛苦之解除,且必将前往靖国神社,为在腾冲战死之近万日本官兵祈求冥福,并愿上苍赦其罪行。苟腾冲仍为阁下及其同僚所盘据,所有罪行依然继续发生,余仅能竭其精力以尽其责任,他日阁下对腾冲将不复有循良醇厚之感,由于道德及正义之压力, 将使阁下及其同僚终有一日屈服于余及我腾冲人民之前。故余拒绝阁下所要求择地会晤以作长议,而将从事于人类之尊严生命更为有益之事,痛苦之腾冲人民将深切明了彼等应如何动作,以解除其自身所遭受之痛苦。故余关切于阁下及其同僚即将到来之悲惨末日命运,特敢要求阁下作缜密之长思。
大中华民国云南省腾冲县县长张问德
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九月十二日
------------------
保钓卫疆 九死无悔 尸沉东海 转世尽忠
等级:0级
积分 :179
29楼 2007-02-09 23:06:54
六十多年的骄傲
当去探望 胡自坤 老人的时候,老人在翻阅着别的老兵的资料,边看边说:他桂军,打过台儿庄,他川军,打过武汉会战,他滇军....老人突然抬头冲我们轻轻一笑,说:我中央军.
我和同行的陈兄弟都很想笑,感情,六十多年过去了,老人还为自己是中央军骄傲.看来派系,那时候肯定更厉害.
在随后的几天,我和陈兄经常打趣,每次吃饭,他们让我多吃,就说,你要多吃,你是中央军,装备(肠胃)好.我们地方军................
不过,远征军的确实都是国内的精英,士兵素质也都高,甚至一些战斗力超出我们的想像.
许洪川 老爷子是36年入伍的,也是黄埔学员,老人在36师,担任上尉参谋.作战经验丰富,怒江防线倾注老人许多心血.
老人说起一场战斗,那时候进攻高黎贡山,二十集团军在右,十一集团军在左.
老人故做淡淡对我说:我打败了鬼子一个联队,怕我不知道鬼子的联队是什么编制,赶紧又告诉我:鬼子的联队相当于咱一个团.我笑着告诉老人,我知道.
我就问老人,您带领了多少人,打败鬼子一个联队?
一个排!,老人说.
什么,一个排,打败鬼子一个联队,怎么也要一个团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是排长?我忘了资料上老人的身份,一个排打败鬼子一个联队,这样的战役让我有些震惊.
我不是,老人回答,
那您是连长?我再问
也不是,老人说.
那您怎么率领一个排?我有些糊涂了.
那是个警卫排,专门保护我的,老人告诉我.
哦,我突然想起老人军部参谋的身份.
许爷爷,您给我们讲讲那场战斗,说实话,我很难相信一个排能打败鬼子一个联队,
老人来了精神讲起在跑马山的战斗,正在视察防线的他,发现了经过的鬼子的一个联队,立即组织伏击,我们当时已经都是美式装备,,警卫排的兵作战能力都强,怒江防线是我布防的,我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老人骄傲的说.
那战况如何?我紧张的问道.
鬼子退了,朝上马头,留下了70--80具尸体.许老爷子语气平淡却满脸得意的说道.那时候,我还写了首诗,老人念起:
跑马山前奋挥戈,
敌众我寡耐我何.
黄龙寺脊击顽寇.
高梁红合奏凯歌.
我急忙的在笔记上记着,老人却看到我把脊字写错,写成基.赶忙纠正我,比划着是 山脊的脊.
我能明白老人的较真.
六十多年了,那场战役应该是老人的骄傲,包括这首诗,都是骄傲的一部分,老人不容许它有任何偏差.
这场战斗在14年的抗战史中也值得骄傲,
这个骄傲是许老的,是36师的,是71军的,是所有中国人的,我们应该骄傲,为有这样的战斗,我们应该骄傲,为中国有如此儿郎..........................................
只是,.这么一场值得骄傲的战役却被埋没这么久它应该有更多的人知道,它应该被我们传承成为我们民族骄傲的一部分.........................
后话:这是我不舍得写的帖子,我怕写不好,我也肯定写不好,有些对不起许老爷子,而我能表达的只有这样,许老,您珍藏了六十多年的骄傲...........................
等级:0级
积分 :182
30楼 2007-02-09 23:13:39
张元称老人,87岁,黄埔18期学员,性格开朗,
张老是炮兵连长,当我问起老人的军衔时,老人告诉我他是少校,
我向老人打趣说:您是长官呀.老人解释:炮兵人员多,一个连就有200多人,还有骡马.
所以,军阶高.老人的炮连用的是美式75山炮,山炮射程远,最好距离是3000公尺(理论数据).
老人以前在越南边境驻防,反攻腾冲掉了过来,抗战胜利后,老人曾接受日军投降,并且又到广东去接受.
老人说起战争,告诉我,战争不仅是军人的.如在云南的战斗,美国工兵的支持,美国工兵用铁链从河两岸拉过来.使渡江容易起来.
老人还谈起高黎贡山战斗时,找的50个民夫帮忙运送大炮.
军人的胜利是大家凑的,战争,根本就是国力的对抗.老人说道.日军的训练好,装备比我们好的太多,所以那场战争我们打的如此的辛苦.......................
是,那是场整个民族的战争,也包括了国家的外交,无论如何的艰辛,残酷,我们最终胜利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