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交hq是什么的标志体、位?

vip.163.com
vip.sina.com
email.com.cn
yahoo.com.cn
yahoo.com.cn
xinhuanet.com
mail.china.com | | | | 您所在的位置: gt gt gt gt gt gt 正文
蒲坂小学:反省品味 善交多炼 体健心康
――蒲坂小学举办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蒲坂小学 2008-04-17 15:37 苏小平 阅读: 字体: 【德化网 讯】 4月15日下午,蒲坂小学邀请了县关工委宣讲团方东铭老师做了题为《透视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辅导讲座。
方老师通俗易懂地向老师们指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精疲力竭型、狂热投入型、能力富余型三种类型的老师有职业倦怠问题。从多角度并结合教师群体中的实例阐述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方老师的心理引领,老师们懂得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不时自我反省,以合理的专业期望来看待自己的发展,并在闲杂乏味的教学生活中自己学会创造、品味生活,学会放松自己;要搭建与人沟通互动的平台,学会广交朋友,用群体的合力充实自我, 人人拥有一项特长,人人参与一项体育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健全体魄;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尝试心理暗示,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做个内心充实,身心健康的教师。
[憨鼠责编:谷莹]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上一篇〗
〖下一篇〗
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德化网》所有,如转载须经书面许可!
姓 名: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输入框显示验证码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德化网立场]
新闻回顾:
最新新闻
天天信息 | | | | | | | | 主管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委宣传部 合作媒体:《瓷都德化》报、德化广播电视台 投稿邮箱: 服务***:0595-23555246 领导干部监督举报***:0595-23512290从永明体到近体/丁功谊
网页搜索
站内搜索
(汉语诗歌网站长)
当前离线
汉语诗歌网站长,《汉语诗歌》编委 ...
3273 精华
59 积分
2143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12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2-28 最后登录
2011-5-25 管理员
字体大小:
发表于 2009-8-9 13:13
从永明体到近体/丁功谊
相关搜索:
从永明体到近体/丁功谊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2
第一节、先回答的几个问题··············································……””‘”’‘’‘3
第二节、徐陵诗声病分析及与沈约诗之比较..········.·························……4
第三节、对声病规则的独特运用及其意义·······································……7
第四节、与近体诗之关系····················································……‘·…“·10
第五节、影响徐陵的诗人和徐陵影响的诗人····································……16
第六节、结语·································································
··········……18
参考文献···,·······························································
··············……20
注释·····································································
··················……21
附录一、沈约诗(32首)声病分析················································……23
附录二、论《玉台新咏》成书年代
—兼及《玉台新咏》不收徐漓诗原因···············,······,····……25附录三、论“徐庚体”兴起年代···········
············……‘·····················……31
后记··································································,··
··················一”34内容提要
徐陵是南朝梁陈时期影响较大的一位诗人,在梁朝,他和灰信的诗文以“徐灰体”著称;在陈朝,
徐陵号为“一代文宗”。目前,学界对徐陵的研究尚污‘够深入。本文通过对徐陵诗歌声律情况的分析,
并与沈约、灰信等诗人的诗歌作比较,试图探究出i寺歌山水明体向近体诗演变的轨迹以及初途鹭诗歌
格律形成过程中的创作实绩。
本文分为六个章节:一、先回答的儿个问题:二、徐陵诗声病分析及与沈约诗之比较:三、对声病
规则的独特运用及其意义;四、与近体诗之关系;五、影响徐陵的诗人和徐陵影响的诗人;六、结
本文认为
一)、徐陵的创作实践偏离了水明体的声病规则,而暗合唐初元兢提出的优待平
声、优待后四病的理论。前四病属于四声运川_!,.的毛病,后四病属于双声叠韵运用上的毛病。徐陵重
视前四病,宽容后四病(主要是“小韵,,和“傍纽,’),他主要关注的是四种声调的运用,并试图简化烦细
的永明体声病规则;他对前四病中“平头”的独特处理运川,表明他关注的重点是每句的第二个字,而
对“平头”的处理正是诗歌“粘缀”法则形成的关键。(二)、通过对徐陵诗歌句式、粘对、用韵、孤
平、对仗、句尾等各方面的考察,可以说,徐陵诗己经荃本符合近体诗的各项规则。而徐陵又有一定
比例的诗歌通篇完全合乎五言诗歌格律的要求,也可以说,五言律诗格式到徐陵手中己经初步形成。
(三)、徐陵的父亲徐搞扭于调声构律,他很注怠对前四病的回避,上下句第二字很少同声,他己能
转出完全符合唐诗格律要求的五
言八句诗。在“家制格式,人谈病累”的声律学兴盛的时代,徐陵不可
避免地会受其父徐搞的影响。在隋唐人心日中,徐陵足回忌声病的典范,他的诗文在声律上的讲究引
起了当时人和隋唐人的关注,元兢正是在徐陵等前代诗人长期尝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和徐陵创作倾向
相吻合的“优待平声”、“优待后四病”、“粘缀”的诗律理论。
五言律诗格式到齐梁时期己经初步形成,而徐陵正是五言律诗格式初步形成时期的关键人物。今
人,我们探究诗律发展的历史,应该九分肯定徐随(li水明体向近体演变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徐陵诗歌声律水明体近体A traCt
Xulingwasaninfluentiall脱tduringd一eperiodsofLiangandCh切intheSouth伪nasty.InLiang伪nastyXuli:19wasrello铂、edwithYuxinfortheir“Xu一Yu
style”】x祀try.InChenl为IlastyXulingwas一eganiedasUle:11asterofPOC卿inhis
time.AstheresultthatthestudiesonXulingtillnowl一a卿’the印carriedoutthoroughly,thisthesis,勿analysingthetoneandmoterofXuling’sP喊ryand以川
IParinghisP佣trywiththatofotherlx兄t uehas511。一yU。,Yu幻nete.,tricsto
趁rackthedevel叩ingtrailofl碱双Iyfron一“Yo一g一111一19Stylc”tomctricalP倪卿as俄11
asdiscu theroleswhichXulingPlayedinthet’ormationoflx沁tiealmeter.Thi,thesis15~林冶cdof幼xcl一aPeterscl一a详er伪ein怡rprots卿eralquestio ·
ChaPterl’wo山alswiththeanalysis试tJ,。川一d一,etricall’alseinXuling’5poteryas
wellasthecomParision加twecnXuli:一g,,po‘叮田一dSh印yUe’5POtery.ChaPterThr优
interpretsuniqueaPPlicationofU一crul璐uft切10u.ld一)‘tri“l几l义andit ign讥咖ee.ChaPterFourtalksa加utthe闭ati优一bet-一Xul.,一g,s!粉
tryand11,cmetricalpoetiy.ChaPterFiveconeer withth懈lx沁tsXuli一19in月u。褚司andwosinflu切优dThelasteh叩ter15thee田elusion.
l一5thcsishold uel一v一ewsasfoll(,ws
I)Xu!11一g’se化a之i切一dcviatedfronlthe
metricalfalserulesof“YollgmingS{ylc”.m仪伪vcrhaPPetledto画ncidewith耽theroypro‘~dbyYuanjingof“吮inglenientofU、。fal二of‘,Pingsheng”and
“Latterfourmi成akes(mainlyre6,to“为a叮unandB田一gniu).Theformerfourmistake elongtothe
falseinusingfoursounds.街contrastdlola几terfOUrmistakesarethefalseinu成ngdoublesoundsandrepeatedsamevowels.Xuling姗“rnedmainlya加
uttheaPPlicationofl’(川rkindsofmetricalfal沁andhetri目健。汤Inl,lizetheexe训velydetailed创csOf“Yongmingstyle’,.Hisunique山alwith“l)i:、
gtou”e、P化路团hisattcnti侃tothe,戈幻ndwordineverysentencc,whidl15tl一ekcytotl一efo:1llatio一of“adheren叱”inPoenl.
(11)Bycxami,,9thePat比n一,rl一yth一:一,山lt.tl一。5151.1tl,。lotoryOfXuli:19,woeanreach
theconelusi朋t卜一athisIx沁trywasroughlyin11一cwitl一tllcl卫105ofmetricalPOetry.MeanwhilepartsOfhisIx‘nlsl一avcalrcady:一。tU一edol,、a:、
doffivc.wordmetriealpotory,
whiehProvedthatPattemoffi姆一haraeter川elrieal州。一y11adconlei一ltobeingthrough
Xuling.(川)TheerathatXuli:19was11讥,19was‘l,arat件12曰withthopoPularityofPhonology.Xuchi,Xuling’5father,wasg(x司atdleu、证t伪一。az,
dmetor.andaware
Ofavoidingmakingmistakcsintl一。肠nr一crfour:一istakos.Irl111、p哪卿thesan,et叩e
seldomaPPearedintwo曲secuti代货nten优.价couldwritethePo。旧5offive一aracters
andeightlinesinlinewiththerulesofUlcIx‘try’5tol一。a一drlleteri:2Tang功,lasty.
Inevita以yinhisereati.sXulingwasall忱t司byhis化‘l、。Xuel、1.Pc0PlolivinginSui
andl’angdynastics咖sidcr记Xulil一9astl一enl阅elofavoiding一nakingthoniistakoof
Ph侃ology比5carefulstudyoftoneandmeterinl脱tryeau即dtheattentionofhisc田temPOI.ariesandlaterg。一。ratio .、、Itwas伪一
thebasisofthePraetioeofsuehPoctsas
XulingthatYuanjing11讥ngatthobcgi一1:一i:一g试1’angl万一astyPrOP。,汉1thethe以ryofthe
耳状ticalmeter,suchas“boingleni。一‘ofthefal沁ofl,ingshe一g”,“beinglenicntofthe
latterfourmistakesinthy一、eandn一ctcr”,山一d“‘a山一盯口、“”.
Itwasduringlheperi闭5ofLiangandCllcn山atfivcwordmetricalPoctryeam。intobeing.Inthi ta罗Xuli一9Playedok叮rjc.期lilewoe、
PlorethedeveloPinghistoryofP优ticalmeternowadays,we劝一田ldsur心lyamru一l、15roleoflinkingthe
浑rCC司ingwiththcfol卫owi i一tl一en,nl一atiJ一。,rtl一。耳,倪tiealr一Ctcr.
Keywo一ds:Xul应一g
oetl·y’5tol.eot月.01.ete盆,:Yo.苦脚应.奋95定yle;Met一iealPoeti·y徐陵(507一583)字孝穆,东海郊(今山东邦城)人,仕梁官至散
骑常侍,仕陈为吏部尚
书,领大著作,封建昌县开国侯。徐陵在梁陈二朝影响很大。《周书·灰信传》载徐陵父子与灰
信父子在梁太子萧纲宫中,“出入禁阴,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并为绮艳,故世号为‘徐灰
体’焉.当时后进,竟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川力33及入陈,号“一代文宗”。
《陈书·徐陵传》载:“自有陈创业,文檄军书及禅授i召册,皆陵所制。而九锡尤美,为一代文
宗.……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其文颇变!日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
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表,家藏其本.”12,阴,这些记载,都道出徐陵在当时文坛的巨大影响.
徐陵所处的时代,正是诗歌从永明体向近体诗演变过渡的时代。在徐陵生前十五年左右(即
永明末年),水明体代表诗人沈约、谢肌、王融等己经自觉地运用四声的规律写作诗歌,讲究声
律的永明休诗开始风行:在徐陵卒后九十年左右(即唐上元、仪风之间),唐人元兢提出了律诗
粘对的正确规则.I,jP,,5那么,在徐陵所处的时代,即梁陈时期,诗歌声律体制发生了哪些变化
呢?诗人们是否仍然遵循着永明体,还是有所变革呢?为唐朝律诗格律的形成准备了什么呢?笔
者试图通过对徐陵诗歌声律情况的分析,并与沈约、灰信、庚肩吾、阴铿等诗人的诗歌作比较,
探究出诗歌山永明体向近体演变的轨迹以及徐陵在此演变过程中的创作实绩。
第一节、先回答的儿个问题
在具体分析徐陵诗歇声律情况之前,本文先沦述儿个问趣:一,什么是水明体?水明体的关
键是于}·么?二,如何理解四声八病?三,是否能以《广韵》作为考察梁陈诗歌声律的依据?
什么是永明体?水明体是形成于南朝齐武帝水明年间的一种讲究声律的诗体。人们一般从诗
歌篇幅、用事、音调、语言、对仗等诸方面对比作了论述l.IP13“.其实,永明体在齐梁人那里主要
是指声律,《梁书.灰肩吾传》云:“齐水明中,文士王触、谢肌、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
新变。”15护倪刃《南齐书·陆厥传》云:“水明末,戚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肌,琅娜王融
以气类相推毅,汝南周顺善识声韵,约等文皆川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
减,世呼为‘水明体”,.!6护89.《南史·陆厥传》说得更清楚:“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
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瓦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中,角微不同,不
可增减,世呼为‘水明体”,.1,,’95可见,在当时人或稍后人眼里,水明体最主要特点是讲究
声律。‘”讲究声律,也就是自觉使川四声,以此制韵,l.jjl讨,要尽员避免病犯,即避免“平头、
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红l、11月纽”等八种声病。
有关“八病”的记载陆续见J、齐梁以来的典宋知卜‘2’,但也有学一占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八病
不是由沈约,而是由唐人所创,刘跃进先生说:“沈约总该知适八病的具体内容吧?他的创作总
该尽量避免八病吧?”“当时体制尚未尽谐,他不.叮能如此趋前地创造出连用律最严的唐人都难
以遵从的八病之说。”l吕I,’肠3八病是否一U沈约珍i仓.j,穿肠绍虞《永明声病说》19lp左6、傅刚《(昭明
文选》研究》上编第二节l叫P,2不’刀均有详细续密的沦述,此不赘证;沈约创作为什么也要犯病,
这可以川沈约本人和隋唐人的话来!iiI答,沈约(l:答熨陆徽的信中承认:“十字之文,颠倒相配,
字不过文,巧历己不能尽……虽知五音之异,而墓〔‘卜参差变动,所昧实多……韵与不韵,复有精
粗,轮扁不能言,老夫亦不尽辨此.”同P柳绷沈约承认四声八病的复杂性,连自己也无法尽辨.
隋唐人看到了这一点,隋人刘神经说:“但恨连章结句,时多涩阻,所谓能言之者也,未必能行
者也。””’卿,初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中说:“八病爱起,沈隐侯水作拘囚;四声未分,
梁武帝长为聋俗.”!’2lP1692梁武帝不侦四声,史一}汀j’确切记载,‘3,那么,卢照邻所说沈约“爱
起”八病,也应有所木.卢氏也指出了沈约爱起八病却又水作拘囚的矛盾,今人赵以武先生对此
作出了较合悄理的解释:沈约提倡的声病之说时诗歌创作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从理论上讲应该避免各种病
犯,但在实践中却谈何容易,需要探索实脸,付出艰难的努力.在近体定型以前,要写成
功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率.‘”,“,’一,”
赵以武先生指出声病说理论与实践的区别。
八病的具体理论最早见于中唐时期日本高衍弘法大师《文镜秘府论》!川,本文有关“八病”
的具休解释,以《文镜秘府论·文二十八种病》所记载的为准,‘确,现摘录如下:
平头:“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毛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又云:
“一上声第一字与‘卜句第一字,1.巾l式户‘不为病。”!”!,“如润111
卜尾:“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一f一字同声,名为上尾。”!川P405
蜂腰:“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一与第五字同声。”又云:“如第二字与第
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川””
鹤膝:“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_伴引司声。”l川州’,
大韵:“大韵诗者,五言诗若以‘新’为韵,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邻’
‘身’‘陈’等字.”“’洲2嘴
小韵:“小韵者,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名为犯小韵病也.”l川P426
傍纽:“傍纽诗者,五一言诗一句之中fl’‘月’字,更不得安‘鱼’‘元’‘阮’‘愿’等之
字,此I之!l双声,双声即犯傍纽。”.川以2“
正纽:“正纽者,五言诗‘_r.’‘枉’‘子〔’‘入’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已有‘壬’
字,更不得安‘主〔’‘于〔’‘入’等‘i’:。”l”,,勺,4
在分析徐陵诗歌声律悄况之前,还必须回答一个问题:《J一韵》是否能作为考察梁陈诗歌声
律的依据呢?《广韵》成一!弓止J;北宋真宗时期,与《切韵》i合音系统丛本一致,是《切韵》系韵书
的代表著作。‘5’《切韵》成书于隋文帝仁寿,口「(601)离徐陵去世不到二十年,它是否能反映
梁陈诗人的语音情况呢?周祖漠先生在《切韵的性质和它的音系丛础》一文中指出:
《切韵》是一部极有系统而且审音从严的韵书,它的音系不是单纯以某一地行用的方言
为准,而是根据南方士大夫如颜《之推)、萧(该)等人所承用的推言、书音,折衷南北的
异同而定的……这个系统可以说是六世纪文学语言的语音系统.所以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
以《切韵》作为六世纪语音的代表,是完全可以的二’‘”,’一,”
睽之珍《中IfJ语言学史》第四章第二节《南一IL朝至隋店时期的韵书》中说:
《切韵》音系能基本上反映六世纪共同语的语名一系统,可以作为当时汉语语音的代表.
正因为如此,《切韵》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原书虽失传,后世学者通过《广韵》来进行研究
中古音,上推上古音,对现代才音的调查研究也有参考作用.‘”,r川
可以说,分析徐陵、沈约、灰信、灰肩百等六世纪i寺人的诗歌声律情况,以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
韵书《广韵》为依据,应当是合适的。
根据以上八病之义和《广韵》,我们就.刁以J毛体深入地考察涂陵及l司时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
的声病情况,考察他们是如何遵守水明体又足如fiJ变革的。
第三一、、、徐陵诗声病分析及与沈约诗之比较
徐陵诗歌流传至今数量不多,今人述饮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6卯,沙2534中《陈
诗》卷收徐陵诗42首,其中五言诗37首。笔者根据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117!及《汉语大词典》l’川(二者主要根据《广韵》来标注古音)
,检阅徐陵及其他诗人有
关诗歌中每个字的声、韵、调,根据周祖漠《齐梁陈隋时期诗文韵部研究》‘’0Jl沂总结的六世纪韵
部分类llff况,对徐陵及其他诗人的诗歌作“大韵”及“小韵”声病分析,现按还本徐诗编排顺序
将徐陵37首五言诗的声病情况依次列举如下(“「头公旨上下句第一二字同声,平头公旨上下句第一
字同上去入)‘6j:
《骑马驱》:犯平头病:9、10句“忆”“碟”同入犯①;犯鹤膝病:5、7句“史”“鱼”同上,7、9句
“鱼”“下”同l几;犯大的病:3句“i者”字;犯小韵病:了、8句“风”“中”同“东”韵
《中妇织流黄》:犯平头病:l、2句‘·花”·‘机”同平犯①;犯上尾病:7、8句“织”“眠”同平;犯小
韵病:11、12句“欲’川督”同“烛、沃”韵;犯傍纽病:7句“蜘蛛”·‘织”同、‘矢11”母,9句“用’、‘阳”同“以”
《I}l自殉北门行》:犯小韵病:l、2句‘’长”、‘黄”同“均1、户I”韵,7.衬句·‘如”’‘胡”同“仇、模”韵,11
句一平”“生”l,.j·’庚”韵;犯傍红l病:一。句“于妥”·‘凉”1.寸‘来”座祥,一2句“会”“‘侯”同、‘匣”毋。
《陇头水》(别涂从千初):犯平头病:l、2句‘“涂”’“川’“l司平犯O):犯小的病:l、2句“千”“川”‘’悬”
同“先、仙”韵,3、4句“通、冬”同·‘东”韵。
《陇头水》(陇头流水急):犯平头病:l、ZflJ·‘陇”一水”同上犯②,3、4句·‘半”“傍”同去犯②,
7、8句“知”“衣’,I司平犯①;犯鹤膝病:3、5句·‘营”一)j”I司平;犯小韵病:l句·’头”“流”同“侯、尤”韵;
犯傍纽病:l句“陇,’“流”同“来,’毋,6句“小”“素”同“心”母,8句·‘今”“故”同“见”母。
《折扬柳》:犯小韵病:5句“长’,’’杨,’同“阳”韵:犯傍纽病:6句“君”“高”同“见”母。
《关山月》(关山三五月):犯小韵病:5、6句“旗”·‘祁”同“之、脂”韵:犯傍纽病:8句“军”“几,’同
“见,’母。
《关一l*月》(月出柳城东):犯鹤膝病::卜5句·‘·万龙”·‘郡”同去:犯小韵病:3、4句“苍茫”“长”同
唐、阳”韵,7、8句“起”“士”同“IL”韵:犯傍纽病:7句·‘将”·‘、亨”IoJ·’竿占”母.
《洛阳道二首》(其一):犯上尾病:5、6句“吹,’·‘J,d’‘同平:犯小韵病:l、2句“春”“尘,’同“谆、真,’
韵,:s、月节.J、·东”“柞司”l舀J“东”的;7、村句’‘车”·‘花”卜.J’‘麻”韵;犯傍全Jl病:3句“门’、“‘马”同“D)J”母,6句
盖”“王可”同“见”母.
《洛阳道二首》(其二):犯平头病7、8句“看”“意”同去犯①;犯鹤膝病:1、3句“上”“雾”同去;
犯小韵病:2句“春”“生,’同‘·谆、真,、韵:犯傍红l病:3句·‘望”一雾”同二微”母。
《长安j住》:犯I二尾病:7、8句’‘骑”“进全”卜.j’.乙:犯小韵病:7、H句“康”、·良”同“).断、阳”韵.
《梅花落》:无
《紫骗马》:犯大韵病:;抓lJ’’风”字,5下少弓”‘挤:犯小韵病:l、z句“绣’,“梭’’同“有”韵;犯傍纽
病:2句“金”“锦”同“见”毋。
《刘生》:犯小的病:一、2句·‘生”一京”I,‘J叹友’韵,;,、4句·‘惊”、‘鸣”·‘平”同“庚”韵;犯傍纽病:2
句“侠,’“华”同“匣”母。
《同江角事登宫城南楼诗》:犯人韵病:3雀iJ’’无”,13句“鱼,’。
《走羊戏书应令诗》:犯鹤膝病:3、5句“泪’、‘卷”同去,5、7句“卷”“故”同去,
9、lx句“曹,,“尽,,同上:犯小韵病:7、’、句一故,一恶,,l司一荞,、韵:犯傍全11病:7句一经,’“故,,同一见,,母。
《春情i寺》:犯平头摘:11、12句·‘知”·‘将”I二J‘!,.犯Li):犯鹤膝炳:5、7句“羚”“号任”I司去:犯小羽
病::,、4句“薄”“却”I司’‘乍不”韵。
《奉和咏舞诗》:一犯平头病:3,
2句一卜”“入”同“缉”韵,:l句“主”“舞”l
傍纽病:l句“十”“属”同“禅”母,3句
“家”“中”同平犯(i);犯大韵病:
韵,l一flJ一山”、‘留”同“‘尤”韵,
教”同“见,’一诊。
11句“当,’字;犯小韵病:1、
一2句一故”一作”同“暮”韵;犯
《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诗》:犯平头病:7、川iJ’’虚”“
同L:犯小的病:5、6句“迫’,’‘席”同“陌、持’‘韵,11、
“虚”“响”同“晓”母,9句“何”“后”同·‘肛11”碑甘,l。句“J-.”“竹
《山斋诗)):犯鹤膝病:9、11句“记”“溜”同一去:犯,】
J丙:3哎.J“有”“云,,同“云”毋:12句“桐”“)变”}舀】“定”毋。
”同平犯①;犯鹤膝病:
子”同“止”韵;
7、9句二响,’二里,,
犯傍纽病:了句
、韵病2句“客”鹤”同“陌”韵:犯傍纽
妙律!《咏柑i李》:犯平头病:;,、,句‘’林”·‘分甲”,二J’!犬犯。).冬,、x(,句二陈”·‘垂’、l二J’I之犯交0:犯小的病:7、s
句“布”“素”同“暮”韵;犯傍纽病:Zf刁“值”“淑”同“字单”f廿,3句“上’、·‘树”同“禅,’母,4句“江”“间”同“见”
母,7句“分育”“以,,同“以,’母。
《侍宴诗)):犯小韵病:5、6句“承”·‘应”!,寸‘蒸”的;犯傍纽炳:一句·‘园”·‘丫j‘”同“云”母。
(奉和一l一池诗》:犯鹤膝病:l、3句“所’川雨”卜刁上;犯傍纽病:3句“‘不”·‘风”同“4卜”母,4句
“何,,“后”同“I甲”母。
《山池应令诗》:犯平头病:5、6句“萍”’‘荷”同平犯①;犯小韵病:3、4句“人,’“银”同“真”韵,3
句“榜”“桨”同“荡、养”韵。
《别毛永嘉》:无
《秋日别庆正员诗》:犯平头病:l、2句“途,,骑”同平犯①;犯大韵病:6句“朱”字;犯傍纽病:
l句“征,,“转,’同“失11”母。
《征虏亭送新安王应令诗》:犯_L尾病:3、4句二乘”、·笙”同平。
(新亭送别应令诗》:犯平头病:5、6句“城”“)IJ”!司平犯①;犯小的病:l、2句“伊’、‘时”同“脂、
之”韵;犯傍纽病:7句“城”·‘_上”同“禅,’母。
《矛11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诗》:犯平头病:5、6句·‘幻‘”“扉”f司平犯①,7、8句“人”“唯”同平
犯①:犯_L尾病:3、4句“称”“畏”同平;犯小韵病:6、7句“良”“光”同“阳、唐”韵:犯傍纽病:z句
倡”“吹”l司“昌”母,6句“高”“关”l司·‘见”母,8句一光”·‘见”同·’见”母。
《为羊充州家人答炯镜诗》:犯平头病:l、2句“来”“卒”同平犯①;犯上尾病:5、6句“台’,’’开”
同平;犯鹤膝病:3、5句“明”“台”同平;犯小的病:;亏、4句“明”“·卜专”同“庚、消,’韵;犯傍纽病:2句
“亭,,“团”同“定”母;犯jE纽病:“蹄”“愈”同红l。
《咏织妇诗》:犯鹤膝病:l、3句“指”、‘缕”I蔺面川:,5、7句“j狱”“泪’、同去:犯小韵病:5、6句
“初”。‘朱”!司“鱼、虞”韵;犯傍纽病:2句“脉”“)召”I司“l梦』’、母,4句·‘停”·‘断”同“定”母,·‘梭”‘《丝”同“心”
毋,7句“弄,川泪”同“来,’毋,
《内园迩凉》:犯平头病:3、4句“纳”“戊”同入犯②。
《’l鸡诗》:犯傍全11病:4句“少卜”“惊”!;.j’‘见”J诊。
《咏l_!华诗》:犯平头病:7、H句“在’、·‘L匕”卜.」l:犯又i);犯蜂腰病:屯弓句“自‘”“云毛”}司上:犯小韵病:
3、4句“当”“光”同“唐”韵,7、8句“梁”“桑”I司“阳、J,.f’、韵:犯傍纽病:4句“江”“光同”“见”母.
《咏雪诗》:犯平头病:3、4句“若”“雪”同入犯(劝;犯傍纽病:7句‘’明”“门”同“‘明”母。
《春日诗》:犯小韵病:l、2句“起”“水”同“一L、旨”韵,3、4句·‘横”’‘惊”同·‘庚”韵;犯傍纽病:7
句“)L’川盖”同“见”母。
《奉和简文帝山斋诗》:犯傍纽病:l句“‘架”“‘金”[二】“见”{诊。
要合理分析出徐陵诗歌的声病悄况,还必须跟水明体的创始一若沈约作个比较。关于沈约诗歌
声律,刘跃进在《四声八病二题》lsI川,,J曰一文中钟对《文选》、《玉台新咏》以及王阎运《八代
诗选》卷十二“齐己后新体诗”所收沈约五言句、八句、一卜句诗共32首进行过分析,但此文只
是举了一些病例,并没有把沈约32首涛歌fJ勺/\病情况全部列举出。为更全面地了解沈诗声病情
况,笔者也对这32首诗进行了声病分折(见木文附录l),现将徐陵与沈约诗的声病情况(水犯
篇数及占总篇数之比)对比如卜:
议议议平头头_LJ乙乙蜂腰腰鹤膝膝人韵韵小韵韵傍纽纽正纽纽
沈沈诗诗88830002555三9992777l777llll3222
(((((25%)))(94%)))(78%)))(59叹.)))(84汉.)))(53叹,)))(34%)))(1000/0)))
徐徐诗诗2()))3lll3666266632221(〕〕l0003666
(((((54%)))(84%)))(97%,)))(7(,%)))(86%)))(27叹.)))(27%)))(97%)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知道:
一、徐陵八病全无的诗有二首,即《梅花落》、《别毛水嘉》,沈约则无;徐陵诗前四病未
犯的有12首,占咒%,沈约诗前四病未犯的只有2首,即《咏柳》、《别范安成》,占6%:在
前四病中,徐陵诗未犯平头的有20首,占54%,大大高于沈约25%的比例:徐陵37首诗中犯蜂
腰病的只有《咏日华诗》一首,沈约32首诗中犯此声病的有7首,即《脚下履》、《梦见美人
诗》、《江南曲》、《携手曲》、《秋夜》、《领边绣》、《洛阳道》.可以说,徐陵能作出完
全符合规避此八病的诗.徐陵比沈约更能避免前四病;而在前四病中,徐陵比沈约更注意避免平
头、蜂腰二病。
二、徐陵对后四病的重视程度却不及沈约,徐陵犯小韵的诗歌比例比沈约诗高出26%,犯
傍纽比沈诗高乃‘。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出,徐陵比沈约更加重视前四病,尤其是平头、蜂
腰,而后四病却比沈约犯得多,尤其是小韵和傍纽。《文镜秘府论》载:“(蜂腰)己下四病,
但须知之,不必须避。”””川”后四病可以不回避.纵观徐陵全部五言诗,37首中八病全无的有2
首,前四病不犯的有14首,前四病只犯一病的有16首.徐陵己经能完全或基本按规避声病的要
求,作出八病悉除或不犯前四病的诗,那么,是否可以说,徐陵完全接受了水明体并遵循永明体
的体制来创作呢?
第三节、对声病规则的独特应川及其意义
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回到上文提到的《文镜秘府论·文二十八种病》对八病所下的定义,这些
定义隐含着初唐人元兢对永明体声病理论的修正,元兢修改了平头与蜂腰:
或曰:此平头如是,近代成例,然未析也.欲知之者,上匆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同平声
不为病;同上去入声一字即病.若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二字同声,无问平上去入,皆是巨
病.此而或犯,未曰知音.今代文人李安平.上官仪,皆所不能免也二川r‘.,
或曰:“君”与“甘”非为病;“独”与“饰”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上
去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l’
这分别是元兢对平头和蜂腰病的修正.‘7’
元兢这些话告诉我们:
一,“平头如是,近代成例,然未挤也”,到了初店,诗人们仍多按水明体平头规则来写
诗,‘翻’但并不能说他们(包括以“上官体”著称的诗人上官仪)真正精通此道.联系《文镜秘府
论·集论》中元兢自述曾与纂集《芳林要览》的唐初诸学士论小谢诗意见不同,但最后诸学士
“咸服”的情形,以及元兢也参与编撰《古今诗人秀句》及《芳林要览》工作来看,‘,,元兢在当
时应该是一个精通诗论,对诗论有较大发言权的理论家.
二、“七句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同平声不为病,同_卜去入一字即病”,元兢对平头病的修正
关键是把平声与上去入三声划为两大块,)卜优待“l‘声(第一字)!加lP4”而这,也正是上官仪等诗
人所不能掌握的。同样,在对蜂腰病上,元兢继续把平声与上去入三声对立开来,并优待平声
(第二字和第五字)。
上文徐陵诗与沈约诗在前四种声病l泊勺比较,正反映出二者在平头和蜂腰病上的不同,即徐
陵比沈约更重视、更注意规避平头和蜂腰病.当然,这只是在优待平声的情况下。如果上句第一
字与下句第一字同平声也算犯平头病的话,悄况就不一样了。沈约诗中(以上文32首总数计,
下同)上下句第一字同平声的有16首,占50%:徐陵有24首,占49.5%。如果不优待第一字平
声,按纯粹的水明体平头病标准来统计的话,徐陵诗犯此病的有31首,占84%,沈约诗犯此病的有28首,占87%,二人没有多大区别.又如蜂腰病,一句之中第二字与
第五字同平声的,沈
约32首中有21首,占66%,徐陵37首中有36首(只有《咏雪诗》未犯),占97%,二人区
别很大.如果不优待第二字与第四字平声,以纯粹的永明体蜂腰病标准来作比较,沈约诗犯此
病的有23首,占72%,徐陵诗犯此病的有36首,占97%,徐陵反倒比沈约史容易犯此病。
徐陵诗与沈约诗的比较是纵向的比较,它反映出徐陵诗暗合唐初元兢优待平声的理论,却偏
离了永明体的最初标准。如果把徐陵诗与同时代人灰肩吾、灰信父子的诗歌作横向比较的话,我
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徐陵在声病运用上独特的地方。笔者对灰肩吾、灰信父子的一些诗作了声病
统计,这些诗分别是《玉台新咏》收录的14首(其中灰信3首,庆肩吾11首),作于六世纪中
期、可以系年的4首(庚信《将命至邺》、《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灰肩吾《乱后行经吴邮亭
诗》《乱后经夏禹庙诗》),另外,今人评价灰信“古今分流的意识更加自觉,其《拟咏怀》
27首是古体,而《咏画屏风》24首则为今体”,1211玛忍初《咏画屏风》组诗既然是灰信今体诗的代
表,那么,该组诗25首‘’0)也就成为笔者对灰信诗歌声病分析的材料.以上诗歌共43首,其中
庆信30首,庆肩吾13首。皮信诗犯前四种声病倩况分别是:平头病21首,占70%:犯上尾病3
首,占10%:犯蜂腰病l首,占3.3%:犯鹤膝病6首,占20%。灰肩吾诗犯前四种声病情况分
另.1是:犯j砰头病11首,,灯84%:犯上尾病3KI’,占23%;犯蜂腰病1首,占8%;犯鹤膝病3
首,占23%。庚信、灰肩吾诗犯上尾、蜂腰、鹤膝病的情况和徐陵诗相差不远,尤其是蜂腰,三
人各自都只犯l首,表明他们对蜂腰病有一种共识,那就是尽量避免五言诗句第二字与第五字同
上去入,这是他们有别于沈约的共同地方。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三人不同的地方,庚信、
灰肩吾总是难以避免平头病,他们诗歌犯平头病的比例都要比徐陵高得多,徐陵诗为46%,灰信
为70%,灰肩吾为84%。如果考虑到统计材料的不同,结果可能更不一样,即庚信30首诗中有
声韵和谐,被称为“今体”的《咏画解风》25首,而徐陵i寺作统计的,包括《媳马驱》、《中妇
织流黄》、《奉和咏舞诗》、《咏柑诗》、《为羊充州家人答炯镜诗》等全不合律的五言诗。如
梁拿现存的庚信、徐陵的全部诗歌作比较的话,二人犯平头病的实际情况可能会相差更远。
在徐陵诗与灰肩吾、灰信父子诗歌的横向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徐陵更能规避平头病,也就
是说,徐陵更注意避免五言诗句第二字与第七字同声,避免第一字与第六字同上去入。如果在不
优待平声的倩况下,也就是以纯粹的水明体平头病标准(第一字与第六字同平也算犯病)来衡量
话,徐陵犯平头病的情况和灰肩普父子荃本相似,徐陵37首有36首犯,灰信30首有27首
犯,灰肩吾13一首有11首犯.可以说,在徐陵诗与同时代诗人的诗歌比较中,也显示出徐陵诗暗
合了唐初元兢的优待平声的理论,或者说,徐陵在诗歌创作中既荃本遵循了又同时改造永明体的
声病理论。
徐陵却不太回避后四种病犯,
引元兢语:
尤其是小韵和傍纽,这也与元兢的理论相似。《文镜秘府论》
此病(蜂腰〕轻于上尾.鹤膝,均于平头,重于四病、清都师皆避之.已下四病,但须知
之,不必须避.t“,护“,
“清都”指唐首都长安,元兢道出了唐初长安诗人特别看重前四病,而不计较犯后四病的创作情
形。元兢优待后四病的理论实际上也是对水明体的一种修改:他把细碎复杂的永明体声病规则大
大简化了,变回避八病为主要回避四病。这种修改有它的的愈义,后四病中,尤其是小韵及傍
纽,给诗人们创作带上了沉重的枷锁,使他们难以得心应手地写规避此四病的诗歌,当初沈约在
钟四《与陆厥书》中也不禁感叹:“韵与不的,复有挤相,轮扁不能言,老夫亦不尽辨此。”10]P筑幻
嵘《诗品序》中就说水明体声病理沦使得“:_卜流景墓,务为枯密,僻绩细微,专相陵架”,
P340诗人唯以讲求声律为能事,甚至对每一细处都要求合于声律的各种繁琐规定,以至“文多拘
忌,伤其真美”122!”340。元兢此论认为“已下四病,但须知之,不必须避”正是对诗歌声律规则
的简化,对诗歌创作的一种解放。徐陵重视前四病,而对后四病比较疏忽,正反映出这种优待后四病,试图对过繁过细的水明体声病规则进行简化的创作倾向。可
以说,元兢对永明体声病理论
的修改,实际上是在徐陵等前代诗人的长期尝试与实践的荃础上形成的。
徐陵优待平声、优待后四病的创作倾向,这种在声病上的独特运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永
明体声病理论的进行合理的扬弃,更在于推动诗体的格律化,使诗歌向近体诗演变的道路上迈进
了一大步。沈约的声病之学,其实也就是八病之说,其中平头、七尾、蜂腰、鹤膝全属四声运用
上的毛病;大韵小韵为叠韵运用上的毛病:傍纽、正纽为双声运用上的毛病。10lP21吕一242徐陵重
视前四病,优待后四病,正反映出他在诗歌创作‘卜关注的重点,即四种声调的运用。而重点回
避前四病使声调运用上容易产生律诗多样而统一的旋律,今人胡奇光说:
回避“平头”
回避“上尾”
回避“蜂腰“
回避“鹤膝”
,下句开头两字就不与上句开头.丙字平仄相同;
,下句末字就不与上句末字平仄相同;
,就不会用仄仄平仄仄的格式;
,就不会川平平仄平平的格式,IJ,】r!4口
这种推理是i卜确的。不过,这里的蜂腰足元兢“优待平声”理沦卜的蜂腰,这里的平头却是沈约
提出的没有优待第一字平声前提下的平头。诗歌创作中上下句第一字都用平声是一种常见的现
象,导致平头病难以避免。徐陵优待平声的创作倾向,元兢对平头说的修正,实际上使诗人摆脱
创作中的束缚,争取到史人的创作自山。应该说,!囚避“平头”,上下句的第二字就不会平仄相
同(上下句第一字都是仄声的现象较少),而这,正足近体诗格律所严格要求的.胡奇光先生根
据上面的结论继续推理:“结梁就产生了四种声仆格式:‘仄仄“!乙平仄’:‘平平仄仄平’;
‘“卜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四种格J弋的排列组合,就形成律诗多样而统一的旋律。”
l11jl’I4礴胡先生对水明体如何l;d近体诗的演变作一J’合理的逻辑演绛。
但我们发现,这种演终少!:没有达到逻辑的终点,即近体诗通篇格律的最终形成;在思维演化
的进程中,这种演绎只走到了逻辑的中途,即四种声律句式的产生;而从声律句式到通篇格律之
间还缺少必要的连接环节,即四种句式是如何排列组合的。那么,为于}’么这种演绎无法再前进一
步呢?恐怕还要回到思维的起点,即前四病1几来。
笔者认为,对平头病的修正足水明体向近休演变的关键一环。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声病规
则的简化,还在于促进诗歌粘缀法则的形成。在对沈约、徐陵、戍信诗歌的声病统计中,我们发
现犯平夕;病(优待第一字平声前提下)的多足协下中!,的第一二字,第一宇同上去入的现象很少.在
1几山百提到的诗歌统计中,沈约有37例犯平头,j〔,},犯平头Q)(即上下句第二字同声)的有34
例,犯平头②(即上下句第一字同l_,.去入)的Il’3例:徐陵诗有22例犯平头,犯平头①的有19
例,犯平头②的有3例.在灰信组t寺《咏t板一i”rj‘L》25首‘!,,有21例犯平头,其中犯平头①的有
19例,犯平头②的有2例。平头②犯得少,是囚为i.’J,人(l{创作‘卜,布仗少有上下句第一字都以仄声
字开头,而喜欢以平声或平仄互川的形式少卜头。这样,涂陵对一平头病的避免,关键是避免上下句
第二字同声。对平头病的修改,使诗人把注意力从姆句前二字工点转移到每句中的第二个字上
来。这是粘缀产生的第一个前提。
我们还可发现,这个字(协句第二字),了1’,卜一发而动全身的作川。“护头病、蜂腰病都与这
个字有关,另外,在《文镜秘府沦·文二一!·八种病》,},,隋人刘稗经有句话仇得注意:“又第二
字与第四字.司声,亦不能善。此纵世无的!1,而故】飞蜂腰.如魏武帝《乐府歌》云:‘冬节南食
稻,存日复_}七翔’是也。”l川P4’2一闷.3李任句第二、四字不能同声,同声即犯病,这种病比蜂腰病
还要.仁。八万沈约32首i寺252下.J,!,,犯此病的有l()句。徐陡37广i‘云午332句中,有15句犯此病
几人诗,!,“,犷‘IL仄平仄”句J弋I涂外,此句式川宁:I小多,也算入律句l“41,”‘,‘)犯二四I司声的比例很
小,刘善经是在总结前人创作的从础_I..提出这种,勺丙的。这样,一句之中,二、四不同,二、五
不l司(回避蜂腰),一联之‘!,,一几、七不同(l川避、I’头),第二‘j己确实足一句中的重心。第二字
的吸要性,《文镜秘府沦》有过冷11关记找,《诗令‘卜川,卜涅、J弋》篇云:“凡土一字为一句,下二
字为一句,或上二字为一句,卜一字为一句(几;tj’)。上二宇为一句,下三字为一句(五言).”11’卿2第二字正处在五言诗的节奏点上。《文二十八种病》篇云:
“五言之内,〔平
声)非两则三,如班婕好诗曰:‘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此其常也。亦得用一用四··一用
一,多在第二,如古诗曰:‘九州不同步’,此谓J苦其要也。”{’IIP4,3“居其要”,正道出第二
字处于全句的枢纽之处。徐陵回避平头病重点放在回避第二字上,是很有道理的。
粘缀产生的第二个前提是平声与上去入声因音响效果相差甚远而分为平仄(上去入)两块,
即四声二元化.沈约提到了一条声律原则:“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
响。”“宫羽’‘“低昂”“浮声”“切响”均指声调的高低抑扬,简直可以看作“平仄”的譬况
用语I圳PI‘,;刘翅在《文心雕龙·声律》中说:“声有飞沉,响有双迭”“沉则响发而断,飞则
声肠不还”,说的也是平仄音响效果有别:齐梁人文lj滔更明确地说:“平声赊缓,有用处最多,
参彼三声,殆非大半.”‘川洲‘J非常明确地把平声与上去入三声(仄声)相对立开来.关于四声
二元化的问题,今人有过论述123卿月3,这里所要J翔U的是,四声二,引七为唐初元兢修改平头,蜂腰
及提出换头论(粘缀方法)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粘缀产生的第三个前提是对式律诗的音响效果不好,音调多次重叠而感单调。所谓对式律
诗,就是由相同或相近的律诗重叠组成的诗,如工触《临高台》:“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
井莲当吐夏,窗桂逐秋开。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还看云阵彤,含月共徘徊.”今人徐青评
这首诗说:“这首诗各联都是律联,每个律联之间对而不粘,实际上是由一类律联(即: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重叠三次而成的.”仍y’29又如灰信《咏画屏风》第十九首:“将军息边
务,校尉罢从戎。池台临戚里,弦管入新丰。浮云随走马,明月逐弯弓。此来多射猎,唯有上林
中。”其平仄格式为:“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这首诗反复重叠了四次“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格
式(“平平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的另一式!24卿。“)。对于对式律诗,徐青指出:“在齐梁
以前,已能零星见到对式格律的先例。最早的如片代张华《招隐i乍二首》之二……齐梁以后,这
种对式格律的应用就十分普遍了。”12,卿~勿对式律诗律l伐同一,构律简易,容易掌握,但同时带来音调呆板单调、旋律缺乏变化的问题。这个问趣促使诗人们
自觉地探寻一种富有声调抑扬之
美的诗律格式组合方式。
以_七三个前提可以作综合分析,为避免平头,一般来说,上下句第二字声调要不分别是平、
仄,要不分别是仄、“卜(同仄不犯的悄况很少),为避免音调的呆板单调,相邻的上下联声律格
式要求变化:而正因为第二字是调节全句音调的枢纽,上下联声律的变化关键是每句第二字声调
的变化.‘”’所以,上联的上下句第二字如果分别足平、仄或仄、“!气那么下联上下句第二字就
分别是仄、平或平、仄,这样,上下联第二字就全出现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的依次
交替,促进了粘缀法则的形成,诗歌也就出现了声律回环交错之美。粘缀法则是近体诗通篇格律
形成时最后一块奠基石,而徐陵对水明体平头病的独特处理运用正有助于诗歌粘缀的形成。
徐陵对水明体声病理论进行一f合理的扬介,他从本遵循I佰lfiJ时又试图改造水明体,那么,在
实际创作中,徐陵与近体诗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即徐陵所用句式是否符合胡奇光先生演绎的结
论呢?徐陵对粘缀是否能成熟运川呢?徐诗通篇又是否合律呢?
第四节、与近体诗之关系
王夫之在《古诗评选》卷六《五言近体》沦徐陵:
孝穆于诗,流宕以成韵度,纳之古诗中则如落日余光,笠之近体中则如春晴始旦失.
l肠!门舀今315
1:船山视徐陵i寺为近体诗出现时期址初的吞光。又云:唐既无古诗,则应惟有近体;亦非唐始有之,陈、隋已盛有之也.徐孝穆、张见颐健笔
标举,而古诗尽,近体成矣.‘川护川
指出了徐陵在古诗向近体演变中的关键地位:古诗到徐陵己尽,近体至徐陵而成.徐陵生活的
梁、陈二朝,正是前有永明体,后有近体诗的时代.考察徐陵与近体诗的关系,也是本文所不能
回避的一个问题。近体诗的规则是讲平仄、求枯对、忌孤平、押平韵、工对仗、限句数。t2’,PI一
.“前四项规则特点都是从声律角度来说的,近体诗的对仗也要讲交平仄相对,因此,笔者继续从
声律角度来分项讨论徐陵是否符合上述规则,力求观服出徐陵与近体涛的关系。
(一)句式
据一般的解释,近体诗的严格句式主要有以下儿种(字加外圈,表示可平可仄):
1.0仄平平仄即仄仄平平仄或平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平
3.0平平仄仄即平5砰平仄仄或仄平平仄仄
4.0仄仄平平即仄仄仄平平或平仄仄平平
以上四大类共七种基本句式‘2”尺“反映出五言诗在一句之中的平仄调配情况,现在我们来看徐陵
及沈约诗(即上文所统计的32首。下同)中这七种荃本句式分别出现的次数及占诗句总数的百
议议议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沈沈诗诗l777333888l999l22232222333
(((((6.7%)))(1.2%)))(7.1%)))(7.5%)))(4.8%)))(12.7%)))(9.1%)))
徐徐诗诗455566654443222l88857773555
(((((13
3%)))(1
8%)))(16
60/0)))(540/0)))(1720/0)))(10.50/0)))
沈约32首诗中以上7种句式共124句,;片49.2%:徐陵以上7种句式共247句,占74.4%。如果
说,以沈约为首的水明体诗人在发现四声的从础上,)l;始讲究一句之中的平仄变化,初步归理出
某些带有规律性的法则,那么,徐陵则在实践中明确了这些规律性的法则,使这些有规律性的平
仄调配句式趋于定型,即形成上文中胡奇光先生所说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四种基本的律句格式·
这是一句之中的平仄调配情况,那么一联之内呢?严格的律句联有以下几类(字外加圈表示
可平可仄):
1.0仄平平仄,_.平平仄仄平.
含“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和“平仄平“卜仄,“卜平仄仄平”两种.
e平平仄仄,0仄仄平平。
含“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l乙”“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四种.
平平仄仄平,O仄仄平平。
含“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卜”两种
0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含“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两种。前面两类律联是五言律诗最基本的格式,后两类律联只不过是在前面两类格式的基础上稍加
变化而己。‘’川阴现将他们在沈约诗与徐陵诗中出现的次数及占诗联总数的百分比列表如下:
谈谈谈O仄平平仄,,0平平仄仄,,平“卜仄仄“卜,,0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0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沈沈诗诗l(0.8%)))10
(7.9%)))000000
徐徐诗诗33(19.9%)))34(20.5%)))3(1.8%)))3(1.8%)))
二人诗中严格的律联数量及比例都相差甚远。在徐陵诗中这四类律联的总数达到73联,占
全部总数的44%,这是个很大的数字了,表明徐陵己能比较得心应手地运用五言律联来写诗了。
这四类律联在沈约诗全部诗联中只占8.7%。当初沈约著《宋书》时曾自负地说:“若前有浮声,
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并说“前人
此秘未睹”而自己“独得胸襟””引p,’7一’79当陆厥批评指责他不该自诩为声律学说的创始人时
,引p的8,99沈约不得不承认:“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不能尽‘”“老夫亦不尽辨
此”。‘月,曰99,oo沈约说111〕’一11关之内(l·’补之文)八典倒斗11配的难I立.他连五了i‘律句尚未定型,何
况律联。沈约始终没有探索出一条简单通川,“卜仄调配的诗联规律,诗歌发展的历史也尚未交给
他这个任务,这个任务,却山徐陵在创作‘},初步完成了.
(一刀粘对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的第二字平仄相一致.对就是
平对仄,仄对平。如染不“对”,那么一l几一卜句的平仄就雷同:如果不’‘tlj”,前后两联的平仄又
雷同了。‘2月,P28一2,关于“对”,上文永明声病中的平头、上尾病及五言律联的实质就是讲究
“对”,这里不再赘述,主要论述徐陵诗中的“粘”。
笔者对徐陵37首五言诗及灰信《咏画屏风》25首诗作了失粘的统计:徐陵诗上下联需粘处
有129处(按五言六句2处,8句3处,10句4处统计,并以此类推),有32处失粘.占比例
24.8%;灰信需粘处77处,有2,处失粘,占比例37.7%。如果以诗歌数量计,徐陵有23
首诗失粘,占五言诗总数的62%:灰诗有20rl’失tli,占80%一另外,今有学者统计过陈代诗人阴
铿诗的失枯情况,阴铿存诗34首,有2,首失粘,“,’八洲占85.3%。笔者统计其诗需粘处123处,
有58处失粘,占比例47.2%。联系这三位诗人所处的时代,当时许多诗人对“失粘”还缺乏明
确的认识,但在创作时,对失粘问题开始有怠识或无愈识地避免了.徐陵就有14首诗克服了失
粘现象,占其诗歌比例的38%,这是一个值得注怠的比例。在涂陵卒后九十年左右,元兢提出了
有关粘对的法则:
不可得如此(指双换头,即上下联前二字粘对),则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
用去上下;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
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多为换头.…,.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
下,则声不调也.可不读软?””r,‘
今人祁健行指出:“(元兢)换失的提出.标志竹tli组之找到J‘正确的汀‘则,也等于说律调自此完
成……换头也不见得一定是元兢的独得之秘,也许’.、时若!几作汽对这种刀、则已有初步的掌握,元
兢再作综理补充,笔之于书’3,下巧‘5。”不错,联系到徐陵有38%的111言诗,其全部五言诗中有76.2%
的七下联克服了失粘现象,我们可以说,早在元兢提出粘对法则(换头说)的近一个世纪以前,
徐陵己经开始了诗联粘缀的探索,对粘对规则己能自觉运用,只不过,这在当时只限于极少的诗人,而等到粘缀法则的流传,并成为一种有规则性的创作法则正式
提出来,仍需近一个世纪的时
(三)用韵
徐陵用韵非常考究,有以下儿个特点:
l、多押平声韵
近休诗的一个垂要特点就是平声韵,在徐陵37首t护1,,押平声韵的有33首,占89%.日本
学者兴膳宏根据退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践南,:七朝诗》所收的谢眺,沈约,萧纲的五言诗分别作
了J,!才韵,l占况的分析,结果是谢眺fol首诗‘}‘,川仄声韵的有’5ll’’I‘;沈约111首(乐府诗及篇中
换韵的诗除外),有46首用仄声韵,儿乎所有作品的半数:萧纲174首诗中,用仄声韵的有22
首,占12.6%l20,洲98这样,通过徐陵诗与以上诗人诗歌用韵情况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自永明诗人
谢肌以来,到梁陈诗人徐陵,押平声韵悄况逐渐增多的倾向。
2、多押本韵
徐陵押本韵的五言诗有17首,:片五言诗总数的46%。据周祖漠《齐梁陈隋时期诗文韵部研
究》,一些押本韵的韵目可以和别的韵日通押,但在涂陵诗中独用。可以说,徐陵对韵的区分是
从比较细微的。如:
阳部:《陇头水·别涂从r初》:丈阳,听!;。不石H).厅韵上声字。
《术和简文帝山斋诗》:梁香床。不杂店韵字。
模部:《陇头水·陇头流水急》:度路素故。不杂虞韵去声字.
清部:《折杨柳》:营声城情.不杂耕庚韵字。
歌部:《洛阳道·绿柳三春暗》:多驼列何.不杂戈韵字。
宵部:《秋日别庆正员诗》:镰潮遥桥。不杂萧韵字。
3、也押通韵
徐陵押通韵的五言诗也有17首,:鱿五一言诗总数的46%。笔者查阅工力先生的《汉语语音
史·隋一中唐音系(581一836)》‘3OJPZ‘5一220发现徐陵押韵的韵日到唐朝仍可以同用(除《媳马
驱》外,此诗鱼韵与模虞韵通押)符合近体诗的川韵原则,如:
仙先同用:《中妇织流黄》:前边牵眼(先)船钱(仙)。
(关l七月.关山三五月》:眠年(先)川连(仙)。
(和简文帝赛汉高帝J山i寺》:烟妍(先)川仙篇(仙)。
真淳同用
走笔戏书应令t寺)):人尘新‘1,身(真)春(淬)。
《山斋诗》:宾人尘新神秦(真)春((淬)。
《侍宴诗》:尘人(典)存(淬)。
阳唐同用
奉和咏舞诗》章妆香长(I斗!)黄()澳矛)。
《新亭送别应令诗》梁检漳(阳)黄(唐)。
哈灰同川:《洛阳道·洛阳驰逆上》:埃开来(哈)宙(灰)。
《梅花落》:栽台裁(哈){(习(灰)。
庚清同灯卜《征虏亭送新安三〔)友令诗》:“l乙忙明(庚)轻寸肖(清)。
模虞同用:《长安道》:都图吾(模)珠(虞).
尤侯I司JU
出自蓟北门行》:愁流秋水(尤)楼侯(侯)。
(山池应令诗》
!于(尤)钩(侯)。
寒寸、‘l,‘j川:《了护悄i寺》:残寒‘交兰(寒)盘(t:〔)。
4、多扛l矛宽韵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第四节《近体诗的川韵》中,把诗韵分为宽、中、窄、险四类。!24卿
根据他的标准,徐陵诗有26首押宽韵,9首押中韵.另外有2首押窄韵:
《和王舍人送客末还闺中有望诗》:颜我关还(删).
《春日诗》晖飞衣归(微)。“删”“微”韵是窄韵,但唐人爱用此二韵,“删”韵中有常用字“关还山间闲”等,“微”韵
南朝人用得少,但唐人用得多,有常用字“飞菲归衣围”等。徐陵用韵己类似唐人。
(四)孤平
孤平就是“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仄声‘2,’玛’。徐陵37一首五言诗中只有一
句是孤平,即《陇头水·别涂从千初》诗中“攒荆夏不通”。在上文提到的30首庆信诗中也有
犯孤平例,如《将命至邺》中“夙期幸共存”句,《咏画屏风·停车小苑外》中“只言水底燃”
句,孤平现象在徐庆诗中非常少.
(五)对仗
店人工对不仅讲究词性,词义相对,还注意声律交错。笔者结合词义、词性及平仄(以上下
句的第二字与第七字,第四字与第九字平仄相对为准)来考察徐陵在五言诗律化过程中所起的作
用。徐陵五言诗八句对仗情况见下表:
总总总有_fff对一联联对一几联联又寸叮:.J戌戌对对
数数数丈、j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I少少诗诗诗诗首首首首Jddd一)订订,!,,).亏亏1〔〔l)可可),亏亏J
仁仁l佚佚
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也也也也他他他
2224442lll333444333000000444000333333UUUOOOlll
从表中情况来看,当一首诗只有一联用对时,徐陵二L要置于第二联或第三联;当一首诗有二联用
对时,主要置于中二联;当一首诗有三联用对时,置于前三联。第二联和第三联用对的有巧首。
可以说,徐陵无意于尾联,用首联也不太多,他喜欢选择第二联、第三联用对。这与后来定型的
唐诗格律已基本一致。
(六)句尾
古体诗的句尾多是“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这四种句式。这四种句式,
又以“平平平”及“仄平仄”为占i寺t(J标准“l‘仄,’川”.近体i寺应该避免,)已J七是“三平调”的
“平平平”格式.’川’川考察以上/、种句尾可以看出徐陵对新体和古体诗的态度。现将上文所提
到的沈约32首五言诗及徐陵37首五
言诗,灰信25首《咏画屏风》作一比较:
j肝“犷“卜卜平仄“卜卜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沈沈t寺寺555300023334lll
灰灰i寺一一888l2221666888
徐徐诗诗444盆44423332777
此四种句尾格式在沈、灰、徐三人t护!,出现的总数分别是99次、44次、68次,分别占他们
全部诗句的39%、22%、20%,尤其是三“}无调,徐陵很少使用。‘:叮以看出,古诗对徐陵有影响,
但影响不大。徐陵的诗中,没有一首题名为拟古的诗.在水明体向近体演化的潮流中,徐陵是洛
足于潮水中来测其流向,他少有复古、拟古的心思,只求新变。(七)整首诗的诗律
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又在《答陆厥书》中之“十字之
文颠倒相配”,今人郭绍虞先生敏锐地察觉到永明体诗人所注重的,至多不过两句。郭先生说:
永明体所注意的只是一勺两句中间的声律,还没有注意到通篇的声律.’,,”‘,
不错,水明体诗人连两句之间平仄调配、简单通用的诗联规律尚未解决好,何况是通篇的声律。
这个问题徐陵注意到了,并在一些诗中得到较好的解决,如《同江詹事登宫城南楼》:
趋枢巫休复斗大滥夕会仰岂门文州年周高津防怠推伯屈无雄风词朝谐渐恒性志水誉汉壮沟叔孚儒琦厨中羊砚充被且等土匪拜烂赞率贺照钓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乙平仄仄平。
仄仄仄“l乙“}乙。、l乙仄平“l乙仄,,}L“}L仄仄“!乙。
仄仄仄平平。仄仄“IL平仄,平“IL仄仄平.
这是首五言排律,‘’2’可以看出徐陵对i寺歌一些必然性创作规律的认识。(一)此诗完全避
免了前四病,值得一提的是鹤膝病,八个出句的句脚都是仄声,但八个字的仄声上去入依次不相
犯:德(入)怠(与)业(入)雅(上)蹈(去)伯(入)姐(上)屈(入),非常巧妙地避开
了鹤膝病,徐陵对水明体声病规则是非常留意的。(二)这首诗后来完全符合元兢提出的单换头
说,即粘对要求,甚至可以说,全诗除了“沟”“鲍”两字外,也完全符合元兢的双换头说。徐
陵这首排律之所以写得较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徐陵注意到了粘,并很好地解决了粘。这
首诗完全可以反映出徐陵讲究粘缀并一以贯之的高度自觉性。它更深一层的愈义在于徐陵完全突
破了永明诗人只关注于两句之间声律的局限,在于徐陵己经注意到了上下联之间乃至每四句之间
(每四句的平仄几乎完全相同)的关系,实际上是通篇的声律上来,这就是“枯”的意义,是永
明体诗人尚未认识,而后来诗论家元兢所要努力提们的。
又如《关山月》: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如军复儿年。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月卜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应”字(平声)微拗,.“平平仄平仄”(星旗映飞勒)是“平平平仄仄”的特殊(拗救)
,川”‘,可以说,一《关山月》是一首较为标准的五言律诗.‘”,徐陵诗中合乎唐人五言律诗的
还有《折杨柳》、《别毛永嘉》、《内园逐凉》、《和简文帝赛汉高帝庙诗》、《山斋诗》,共
七首。‘’4)另外,《斗鸡诗》有一字之拗,即“花冠已冲力”句中的“冲”字,《春情诗》也有
一字之拗,即“欲知迷下蔡”句中的“知”字。否则,这两首诗是标准的五言律诗。徐陵诗合律
的情况可以与庆信诗作个比较。在被称为“今体诗”的《咏画屏风》25首组诗中,合律的有3
首,分别是第12首(出没看楼殿),第16首(I变桥犹徙倚),第23首(今朝好风日)。徐陵诗
合律的比例要比庚信高。我们还可以拿陈朝诗人阴铿来比较,阴铿诗中合律的只有一首,即《新
成安乐宫》,合律比例也不及徐诗。以上分别通过对徐陵诗句式、粘对、用韵、孤平、对仗、句尾等方面的考察,可以说,徐陵
诗已经基本符合近体诗的各项规则.而徐陵又有一定比例的诗歌通篇都合乎五言诗歌格律的要
求,也可以说,五言律诗格式到徐陵这个时代(即梁陈时代)己经初步形成。而徐陵正是五言格
律初步形成时期的关键人物。王夫之所说徐陵于诗“纳之古诗中则如落日余光,置之近体中则如
春晴始旦”’川”l.一川,“古诗近,近体成”,’1’1,,,.正确地指出了徐陵在近体诗定型时期的承上启
下的关键地位。
第五节、影响徐陵的诗人和徐陵影响的诗人
史书有没有记载梁陈二朝的声律实践呢?徐陵步入诗坛的时候,梁前期较有成就的诗人沈
约、何逊、昊均等诗人都己经相继去世了。那么,徐陵又是直接受谁的影响呢?这里,必须提到
一位宫体诗的倡导人物,即徐陵的父亲:徐搞。
《梁书》卷四十九《灰肩吾传》载:
(萧纲)及居东宫,又开文德省,呈学士,肩吾子信,搞子陵,吴郡张长公,北地傅
弘,东海她至等充其选.齐永明中,
转构声韵,弥尚丽靡,复透于往时.
文士王融、谢肌、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
奋3卜护‘二
“至是(指萧纲立为太子后)转拘声韵”,这是史书对梁陈二朝声律实践活动有记载的唯一一条
原始材料。张长公、傅弘诗已不存,笔者继续考察了徐搞、
徐陵父子与灰信父子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平头病的处理,
庆肩吾、庆信、鲍至等人的声病情
灰信父子多犯平头病(见上文论
).鲍至现存诗二首,《山池应令诗》诗中“望园光景暮,林观歇雾埃”句,《奉和往虎窟山
寺诗》诗中“远峰带云没,流烟杂雨飘”“复兹承乏者,颁名厕末僚·····一知衣内宝,衣惭兹地
辽”‘场jP2侧上下句的第二字都是平声,也多犯平头病。徐搞现存诗五首,其诗歌声病情况如下
j平平上上蜂蜂鹤膝膝大韵韵小韵韵傍纽纽正正
头头头头尾尾腰腰腰腰腰腰纽纽
胡胡无无无无无无3句句句“列”“鲁”同同同
人人行行行行行行“阳”””“来”母,“遥”””
“““““““““夜”同“以”母母母
咏咏笔诗诗诗诗诗诗诗诗“一”“握”同同同
“““““““““影”母母母
咏咏橘诗诗“树””””””“无”“徒””“馄煌”“衡”同同同
“““翠””””””同“虞模”韵韵“匣”母母母
同同同去声声声声声声声声声
坏坏桥诗诗诗诗诗“醉”””“梁”“唐””””
““““““阻”””同“阳”韵韵韵韵
同同同同同同上声声声声声声
赋赋得服服服服服服服“拂”“不””“不分”“风”同同同
尘尘诗诗诗诗诗诗诗同“物”韵韵“非”母徐搞诗前四病很少犯。和徐陵一样,徐搞注意对平头病的回避,五首诗只有一处犯平头病。
即《咏橘诗》中“丽树标江浦,结翠似芳兰”句,“树”“翠”二字同去声。另外,这五首诗中
有一首五言八句诗符合唐诗格律要求,即《咏笔诗》:
本自灵山出,名因瑞草传.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
直写飞蓬碟,横承落絮篇.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只有“奉”字微拗。《梁书·徐搞传》记载了徐漓对文坛的影响:
漓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休”之号,自斯.后起.’”r川
萧纲在《答湘东王书》中说:
徐搞庆吾,羌恒日夕二”’护”,,
作为宫体诗的倡导者,且与梁中后期文坛领袖萧纲关系密切,徐搞在当时诗坛颇有影响,他对四
病的规避,对格律的尝试,都不可避免地对儿子徐陵造成影响。《文镜秘府论》西卷《论病》
谈病系。
约已降,兢、
川】尸,9‘
融以往,声诺之论郁起,病犯之名争兴,家制格式,人
“家制格式,人谈病累”,互文见义,道出了齐水明年间至唐初声律之学兴盛的情景:各家各有
自己一套制定格式、回忌声病的作诗法门。在这种背景下,徐陵受其父徐漓的影响也是情理之
那么,现有文献又是否记载了徐陵对同!l寸代诗人乃至隋唐诗人在声律方面的影响呢?《文苑
英华》卷六百九十七有两条材料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徐陵在《与李那书》中评北人李那诗文:
铿讲并奏,能惊赵软之魂;辉焕相华,时瞬安丰之眼.”,’
徐陵分别从声律和文采两方面赞赏了李那诗文,李那接到来信,在《答徐陵书》中高度评价徐陵
在声律方面的影响:
久以京师纸贵,天下家藏;调移齐右之音,韵改西河之俗.‘’”
影响所及,流播北方J徐陵诗歌对时人影响,史书没有直接记载.不过,也留下了一些可以盖测
的线索。《陈书·文学传》阴铿附传载:
天嘉中,(阴唯坚)为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世祖尝宴群臣斌诗,徐陵言之于世祖,即日
召怪预宴,使赋《新成安乐宫》.怪援笔便就,世祖甚叹赏之.累迁招远将军、晋陵太守、
员外敬骑常待‘”’川.
阴铿因此诗而得陈文帝赞赏,接着他就“累迁”.这首诗完全改变了阴铿的人生命运,但也留下
了一个疑问:在现存阴铿的34首诗中,唯有此诗完全合乎唐人格律。而这首诗偏偏又援笔立就。胡应麟《诗数》评此诗云:“平头上尾,八炳咸除;切响浮声,五音井
协,实百代近体之祖。”
,”,这首誉为“百代近体之祖”的诗在极短的时间完成是难以相信的.不管怎样,这首几为宿构的
诗在格律形式上的无可挑剔,正表明徐陵对阴铿的知遇和赏识不是没有道理的。‘’5’史书还记载
了唐初一些诗人亲见徐陵或受其赏识的事迹,《旧唐书》卷六《陈叔达传》载:“(陈叔达)年
十余岁,尝侍宴,赋诗十韵,援笔立就,仆射徐陵甚奇之。’,1341阴。《旧唐书·虞世南传》载:
“(虞世南)善属文,常祖述徐陵,徐亦言世南得己之意。”IM卯565《旧唐书·褚亮传》载:
“(褚亮)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陈后主闻而召见,使赋诗,江总及
诸辞人在坐,莫不推善134卯578.”《旧唐书·李百药传》载,李百药年轻时讲注徐陵文章而使四
座惊异l洲卿571,可见李百药对徐陵文章的熟悉程度。这些年轻时趋承徐陵的诗人都进入了唐初宫
廷,他们大都初步掌握了五言格律的一些规则。诗歌中多有律化的痕迹。如陈叔达《后诸置
酒》,李百药《火凤词二一首》(其二),《咏蝉》《咏萤火示悄人》等诗都荃本合律。
在隋唐人心目中,徐陵是回忌声病的典范。尽管史二1弓没有相关记载,但《文镜秘府论》曾有
这样的评论:
刘氏云:“吴人徐陵,东南之秀,所作文笔,未曾犯声.唯《横吹曲》:“陇头流水
急,水急行难渡.半入傀嚣营,傍怪酒泉路.心交蹭宝刀,少妇裁执素.欲知别家久,戎衣
今已故.亦通人之一弊也.”
“刘氏”即隋人刘善经11’侧”,也是个声律之学的个中高手.他的评论道出了徐陵对声律的讲究和
徐陵在隋人心目中的形象。而《文镜秘府论·文笔十病得失》在论“笔得者”时多引徐陵之句,
如论小韵,引徐陵《殊物诏》之句IlllP~8:论四声时,引徐陵《定襄侯表》之句,称扬“作者先在
定声,务谐于韵,文之病累,庶可免矣”“观于斯文,亦其效也”11’lP4引,认为徐陵的文章,是
可以仿效的.从这些评论我们可以知道,徐陵诗文在声律的d}‘究引起了隋、店人的关注.据《旧
唐书·经籍志下》载,唐朝存有徐陵的诗文集,如《文府》七卷、《徐陵集》三十卷.作为诗
人、诗论家的元兢编过《古今诗人秀句》、《芳林要览》,他不可能不接触被称作“一代文宗”
徐陵的诗文,元兢也曾读过徐陵编纂的诗集《玉台新咏》,‘’6,徐陵对声病理论的独特运用及诗
文中合律的情况极有可能启发了元兢.元兢正是在徐陵等前代诗人长期尝试实践的基础上才明确
提出了和徐陵诗歌创作倾向相吻合的“优待平声”、“优待后四病”、“粘缀”的诗律理论。
第六节、结语
本文以徐陵现存的37首五言诗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了沈约、灰信、灰肩吾等诗人的有代表
性的诗歌,对他们诗歌的声律情况作了统计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归纳为:
l、如果完全按永明声病理论(上下句第一字同平声,一句之中第二字与第五字为平声分别算
犯平头,蜂腰病)来统计的话,徐陵几乎无法回避平头、蜂腰二病,犯平头病比例高于沈约、灰
信、灰肩吾;犯蜂腰病情况更加严重,37首诗中有36首犯。如果按元兢对此二病的修正,即在
优待平声的情况下,徐陵犯平头病比例远远低于沈约、灰信、灰肩吾,而蜂腰病几乎可以完全避
免,37首中只有一首犯;徐陵不太回避后四病,主要是不太回避小韵和傍纽。
2、徐陵创作倾向暗合唐初元兢提出的优待平声、优待后四病的理论。前四病属于四声运用上
的毛病。后四病属于双声叠韵运川上的毛病.徐陵重视前四病,宽容后四病(主要是“小韵”和“傍
纽”),他关注的是四种声调的运用,并试图对繁琐的永明体声病规则进行简化:他对前四病中平
头病的独特处理运用,表明他关注的重点是母句中的第二个字(_七下句第一字同仄现象很少),
这有助于诗歌“粘缀”法则的形成.
3、徐陵诗中严格律句247句,占总句数的74.4%:严格律联73联,占全部诗联的科%(沈
诗比例为8.7%),基本上探索出一条简单通川、“卜仄调配的诗联规律:徐陵诗上下联需粘处129处,粘缀97处,占752%.有14首完全克服了失粘,表明徐陵对粘缀法
则已能自觉地运用;徐
陵用韵非常考究,多押平声韵、本韵.也押通韵(押通韵的韵目到唐朝仍可通押),徐陵用韵类
似唐人;徐陵诗极少犯孤平,352句中只有一句犯;对仗(含平仄相对)多用在中间二联,与唐
诗格律基本一致;徐陵极少用“平平平”“仄平仄”的句尾,古体诗对徐陵影响不大;徐陵己能
写出一定比例的完全合律的五言诗。可以说,五言律诗格式到徐陵所处的梁陈时期己经初步成
熟,而徐陵正是五言格律初步成熟时期关键人物.
4、徐陵的父亲徐摘值于调声构律,他很注愈对前四病的回避,上下句第二字很少同声.他己
能写出完全符合唐诗格律要求的五言八句诗(如《咏笔诗》).在“家制格式,人谈病累”的声
律学兴盛的时代,徐陵不可避免地会受其父徐搞的影响。在隋店人心日中.徐陵是回忌声病的典
范,他的诗文在声律上的讲究引起了隋、唐人的关注。徐陵对声病理论的独特运用极有可能启发
了元兢,元兢正是在徐陵等前代诗人长期尝试实践的些础上提出和徐陵创作倾向相吻合的“优待
平声”、“优待后四病”、“粘缀”的诗律理论。
在水明体向近体诗演进的过程中,在沈约提出声病理论到元兢提出粘缀法则的近二百年间,
有那么一大批诗人在自觉地进行各种声律形式的尝试,努力探求由一种能传达音乐式调谐之美的
诗歌形式.而徐陵呢?他正是在永明体理沦和前贤时人实践的基础上,以自己的创作尝试,寻求
到了对五言律诗的句式、粘对、用韵等作出恰当安排的创作法则。可以说,他己经在一定程度上
先验地觉悟到未来的诗歌格律。王瑶先生说:“诗发展到近体的形式,音声美的追求才算达到了
极峰;水明体便是这发展中途的一个可以回顾和远眺的冈峦.”t35畔,,我们说,在永明体冈峦到近
体极峰之间,徐陵找到了向极峰攀登的正确路径。关于徐陵对五言律诗格律的定型之功,后人极
少提及.但我们不可否认,唐初元兢正是在徐陵等前代诗人长期尝试和实践的基础上才提出唐诗
格律说的重要理论,今天,我们探究诗律发展的历史,应该充分肯定徐陵在唐诗格律形成过程中
的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参考文献
111令狐德荣等.周书IMj北京:中华书局,1983.
Izl姚思廉.陈书I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31邝健行.初唐五言律体律调完成过程之观察IAI.唐代文学研究.第三辑Ic】.桂林: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1992.
141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IMI.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151姚思廉.梁书IMI.北京:中华书局,1973.
161萧子显.南齐书IM!.北京:中华书局,1972.
lvl李延寿.南史IM】.北京:中华书局,1975.
阁四声八病二题IAI.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水明文学IMI.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峥l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ICI.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01傅刚.《昭明文选》研究IMI.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川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MI.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12)卢照邻.南阳公集序IAI.董浩等.全唐文!MI.北京:中华书局,五983.
1131赵以武.阴铿与近体诗IMI.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14!周祖漠.切韵的性质和它的音系基础IAI.周祖漠.周祖漠学术论著自选集lq.北京:北京师
范学院出版社,1993.
【151膜之珍.中国语言学史IMj.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61通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IMI.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7!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I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81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I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第一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88—1993(第二卷至第十二卷).119!周祖漠.齐梁陈隋时期诗文韵部研究lA!.周祖漠.周祖漠学术论选著自选集【q.北京:北京
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
l20j(日本)兴膳宏.从四声八病到四声二元化IAI.唐代文学研究:第三辑!CI.桂林: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1992.
1211钱志熙.略说近体诗与古诗的渊源关系IJI.古典文学知识(南京),1998,2.
!221曹旭.诗品集注I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231胡奇光.中国小学史IMI.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24】王力.汉语诗律学IMI.上海:上海出版社,1958.
1251徐青.南北朝对式律诗和诗律IJI.湖州师专学报(湖州),1993,4.
1261王夫之.古诗评选!MI.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12刀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IMI.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1281王力.诗词格律IMI.北京,中华书局,2000.
129】沈约.宋书【MI.北京:中华书局,一974.
1301王力.汉语语音史IMI.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311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I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32)李防等.文苑英华IMI.北京:中华书局,1966.
1331胡应麟.诗蔽I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341刘响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5】王瑶.隶李·声律·宫体—论齐梁诗【Al.王瑶.中古文学史论I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注释:
l〕、王瑞先生在《隶事·声律·宫体》一文中提到永明体与齐梁体的区分时说:“两体所
指时代的久暂虽有不同.但这样的区分并不必要;其主要分别足在永明体注重说明诗底形式的音
律的成分,而齐梁体则指其内容题材的性质.”(载王瑞《中古文学史论》,第282一283
页).王瑶先生论文,自有现实指归之意义.一些学者论及永明体时,都系以齐梁体的内涵.本
文专从声律言,故不提齐梁体而论永明体.永明体的关健是声律,还可参见傅刚《昭明文选》
研究》上编第三章第二节《永明文学至宫体文学的嫂变与梁天监普通年间文学实况》,及刘跃进
《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第三章《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永明诗体辩释》的有关论述.2)、钟嫌《诗品序》云:“平上去入,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阁里已俱”;《南
史·陆厥
记载了前四病;隋末大孺王通《中说·天地》载:“李百药见子而论诗,子不答,
:‘吾上陈应、刘,下述沈、谢,分四声八病,刚柔清浊,各有端序,音若项挽,
百药谓薛
而夫子不
我其未达钦?’”初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三《慈净传》有“平头上尾”之谈;刘知几
《史通》外篇《杂说下》云:“自梁室之季,雕虫道长.平头上尾,尤忌于时;对语俪辞,盛行
于俗.”卢照邻《.旬阳公集序》云“八病爱起,沈隐侯永作构囚.
《别求新声于异邦》第三节《关于“八病”的研究》中说:“所谓
”关于八病,刘跃进近来在
八病’之说,不仅l’a1里已
年中具,连当朝最高统治者(梁武帝〕亦能熟练运用这个原理从事创作一(载《文学遗产》1999
第四期)并在《一桩未了的学术公案一时钟嵘(诗品”认为:“八病之说早在沈约时代即已为中土士人所熟知.”
“滋味”说理论来源的一个推浏》
(载《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第四
独得胸铃,
《梁书·沈约传》载:“(沈约)又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寐,
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高祖稚不好焉.帝问周拾:‘何谓四声?’拾曰:
子圣哲是也,,然帝竞不遵用.”
4)、有关八病理论见于《文镜秘府论》,两宋以来,李淑《诗苑类格》、梅尧臣《续金针
诗格》、魏庆之《诗人玉屑》及《蔡宽夫诗话》等文献都有与《文镜秘府论》相似的八病说内容
的记载.今人杨明先生对以上五种文献中有关蜂腆、鹤膝、傍纽、正纽的记载作了考辫甄别,认
为对蜂腰、鹤膝、傍纽、正纽的解释,须以《文镜秘府论》所说为准,两宋的种种说法有泥乱或
错误处.杨明先生充分肯定了《文镜秘府论》的文献价值.(见杨明《蜂腰鹤膝旁纽正纽辫》一
文.载《文史》’第28辑)二日本学者兴膝宏在注释、研究《文嘴彭秘府论》过程中得出了这样的
结论:“空海确实只是《文镜秘府论》的编者,决不是它的著者.他把六朝到唐代的各种文学理
论著作加以裁剪、组织,也就是完全引用原文,编成这六卷书,只有开头的总序及东西两卷的小
序才是他自己所著.”(见兴膝宏《王昌龄的创作论》一文,此据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
论批评发展史》上卷所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
5)、王力先生在《汉语语音史奢卷上第三章“魏晋南北朝音系”中认为“魏晋南池朝的声
调和《切韵》的声调是一致的”(王力《汉语语音史》,第161页).淡之珍在《中国语言学
史》第四章第三节《宋代的韵书》中指出:“《广韵》共分206韵,其中有1”韵从陆法言《切
韵》以来,有两韵从《王韵》或开元本《唐韵》来,有11韵采用天宝本《唐韵》.”(淡之珍
《中国语言学史》,第249页).《王韵》(即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和《唐韵》均是为
《切韵》加注增字而作,属《切韵》系韵书.
6〕、本文在考察徐陵、沈约等人的声病时,时首句钾韵、双声、全韵、重字等情况均按
《文镜秘府论》西卷中《文二十八种病》、《文笔十病得失》等记载来作分析.如处理首勺钾
韵,据上尾“若第五与第十故为同韵者,不构此限”条,参本文引论的沈约32首和皮信30首诗
中,沈约就有7首诗首句押韵,而皮信只有3首.处理交韵,据大韵“除非故作益韵,此即不
论”条及小韵“若故为益韵,两字一处,于理得通’条;处理双声,据傍纽“若不隔字而是双
声,非病也.如‘清切,‘从就,之类是也”条;处理重字,据“今言犯者,唯论异病;如其同
字,此不言.言同字者,如云:‘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大东小东’‘自南自北,等是也”句.另外,徐陵诗《媳马驱》押“鱼”与“模皮”韵.“鱼”与“
模度”韵在魏晋宋通
用,梁陈以后较少合用,这里作通钾处理.
7)、王利器先生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时此二条作了参证,并作按语:“《三宝院本》
旁注云:‘或元就本,.”“《三宝院本》旁注谓为‘元兢本,者,信而有征失”“此元筑说
也”,见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第403、404、412页.
8)、《文镜秘府论·序》记载了初唐诗人按声病理论来写诗的盛况:“沈侯、刘善(经)
之后,王《昌龄)、皎《然)、崔(融》、元(兢)之前,盛谈四声,争吐病犯,黄卷溢筐,翔
伙满车.”见王利器《文4七秘府论校注》第9一10页.
9)、参阅《文镜秘府论·集论》所引元兢的叹古今诗人秀句序》及王利器先生对此序的考
证,见王利器先生《文唯念秘府论校注》第354一361页.
10).《味画屏风》,清人倪播《皮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86页)作二十
四首,另有一首《狭客行》,注曰:“一作《画屏风诗》二十五篇之首,在诗集.《文苑英华》
另作《狭客行》,在乐府.今附录四卷诗末,五卷乐府之前.”今人逮钦立辑校((先秦汉魏南北
朝诗》对庚信《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侠客重连该》注曰:“《本集》作《侠客行》,《类聚》
三十三作皮信诗,《丈苑英华》百九十六作《侠客行》,庚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七.”(见逮
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395页)细玩此诗“酒破人半醉,汗沮马全骄”等句,与其他
二十四首情境相合,今从逮本.
11)、其实,每句的第五字也很重要,处在音节的停顿处,上尾病、鹤膝病都与第五字有
关.一旦确定一句中的第二字、第五字声调,就能推求该联的声律结构;一旦确定首句的第二
字、第五字,就能推求全篇的声律结构.但第五字一般是固定的,出句句脚一为无是全仄(首句钾
韵除外),对句句脚是全平.在句脚声调确定的情况下,决定一句,乃至一联声调起伏变化的应
是第二字.
12)、关于“平平仄仄仄”(铿锵叶舞蹈)句式,清人赵执信在《声律前谱》中认为是律诗
常用句式(载《清诗话》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王力认为“平平仄仄仄”是“平平
平仄仄”的变例.这种变例唐人用得较多,见王力《汉语诗律学》第88—90页.13)、“平平平仄仄”(当窗应未眠)上“平平仄仄仄”的变例,符合“一三五不论”的
论范围.唐人也多用此句式.‘王力认为,末三字为“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句式除外),
“平平平”的句式,近体诗应该尽力避免《王力《汉语诗律学》第89—90页).“平平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的拗救形式,王力认为,这种句式“实在不很应该
认为变例,它竟可以认
为b式(即‘平平平仄仄,)的另一式,‘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平仄,是任人择用的”(王
力《汉语诗律学》第108页).
14)、本文考察一首诗合律,主要考察其钾韵、句式、粘对等各项都必须符合近体诗的要
求.另外,关于一三五不论的问题,可参阅王力《汉语诗考律学—一三五不论》节(第83—91页)。
15)、今人赵以武先生认为,这首诗完全符合声律是博得陈文帝“甚叹赏之”的原因之一:
“其时诗作高下决于声律,徐陵作为个中里手,自然会想到阴铿,他提议让阴铿破格预宴,就是
想让阴铿作首典推合韵的诗章,以底得陈文帝的欢欣.”详见赵以武《阴铿与近体诗》第二章《阴
铿生平考释刀中的有关论述‘第6s一70页).
16)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云:“徐陵《玉台》,僻而不稚”.见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
注》第354页附录
沈约诗(32首)声病分析
《早行逢故人车中为赠诗》:犯平头病:3、4句“宵”晨”同平犯①;犯傍纽病:今句“今”“归”同
见”母。
《应王中丛思远咏月诗》:犯平头病:5、6句“楼”“园”同平犯①,7、8句“轩’、‘门”同平犯①,
,、10句’‘房”“光”同平犯①:犯小韵病:5、6句“楼’、·‘游”f司“侯尤”韵,7、8句阵于几”、‘f〕”同“元、魂”韵,
9、10句“房”光”同“阳、唐”韵.
《冬节后至丛相第诣世子车中作诗》:犯平头病:3、魂句“贵”“况”同去犯②:犯鹤膝病:7、9句
“满”“上”I司上:犯傍纽病:l句“失”“势”同·‘一””母,9句·‘谁”一_l:”I司“‘禅”母。
《古意》:犯平头病:3、4句“_立’.’’戚”!司入犯(i),7、8句“大”“衣”同平犯①;犯小韵病:5、6句
“葵”一沙几”l舀}·‘)】台、之,’韵,5、6句一已”一水”1.、J二llJ、污”韵:犯傍纽病:l句一挟”、·下’、同二匣”母,9句
“月”“外”同“疑,,母,10句“宁,,“内”同“泥,’母。
《梦见美人诗》:犯平头病:l、2句一闻”二才、l·”同平犯Q),5、6句一既,’二又’‘同去犯②,7、8句
“立,,“忽”同入犯②,9、10句‘·知,,“涯”司平犯①:犯蜂腰病:8句、‘·觅”、《侧”同入。
《咏湖中雁诗》:犯平头病:
9句“下”漾”同去;犯傍纽病:7句
10句“羽”“举,’l司上犯①:犯鹤膝病:5、7句一浪”“下”同去,7、
,’“不,’l司“非,’毋,7句“悬”“下”同’‘匣”母,10句“举,,“故,,同“见”
(夜夜曲》:犯平头病:5、6句“灯,’“机,,同平犯①;犯小韵病:3、4句“星”‘。宁,’同“青”韵;7、8
句“零”“鸣,’同“青、庚,,韵;犯傍纽病:l句‘·河,’一模”I司“匣”母。
《咏柳》:犯小韵病:5、6句“楚”“女”同“语”韵;犯傍纽病:3句“结”“解”同“见”母.
《脚下履》:犯平头病:3、4句“转”“表”同上犯①;犯蜂腰病:3句“转”“响”同上;犯鹤膝病:5、
7句“席”“妾,’同入;犯傍纽病:4句‘·先’,“绣,,同“心,,母。
《别范安I戊诗》:犯大的病:3句“衰,’字;犯小韵病:l、2句一年,’二前,’同‘·先,‘的,5句·‘言,’一排,’同
“元、魂”韵,5、6句“一”‘旧”同“质”韵。
《有所思》:犯平头病:5、6句“明”萄”同平犯①;犯鹤膝病:5、7句“满’丫使”同上;犯傍纽
病:4句“草”“青”同“清”母,6句“明”满”同“明”母。
《泛永康江》·:犯平头病.:1、2句“枝”“源”同平犯①:犯小韵病:l、2句“萌”“清”同“耕
清”韵,5、6句“矣”“美”同“止旨”韵:犯傍纽病:7句“寄”“幽”同“见”母.
《咏青苔诗》:犯平头病:3、4句“根”“丝”同平犯①,5、6句“风~堂”同平犯①;犯鹤膝病:
3、5句“断”“草”同上;犯大的病:‘l句“缘”字;犯小韵病:l、2句“已~水”同“止、旨”韵,5、6句
“长”“堂,’同“阳、唐,,韵,7、8句“元,’‘·徒,’同“虞、模”韵;犯傍纽病:l句二缘,、·己,,同“以,’母.
《江南曲》:犯平头病:l、2句“歌”“莲”同平犯①,7、8句“令”“计”同去犯①;犯蜂腰病:7句
“令,’一渡”同去;犯鹤膝病:3、5句“处,’“带,’同去;5、7句一带,’一渡,’同去;犯小韵病:7、8句“令”“宁”
同“径、劲”韵,“渡,’“路,’I司“暮”韵;犯傍组1病:l句·‘歌””江”I,.J“见”母,7句“但”“渡”同“定”母。
《拟青青河畔草》:犯上尾病:二l、4f刁“忆”·‘息”同入,5、6句·‘仪,’“离”同平,7、8句“久”“酒”同
《效古》:犯平头病:I、2句“怜”·‘雄”同平犯①,二,、魂句·‘藉条”二至”同去犯①,7、s句“云”。‘心”同平犯
①;犯小韵病:l、2句“树”“故”同一遇、暮”韵,3、4句异”一至”同一志、至”韵;犯傍纽病:3句‘。岁”“栖
宿”l司“心”母,7句“岂”“可”同“溪”母。
《携手曲》:犯蜂腰病:l句“咎”·‘特”I::J去;犯鹤膝病:5、7句“促”一裔”同入;犯小韵病:3、4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