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试卷给别人抄动车算不算高铁做弊

有太阳升起的方向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相关博文
推荐博文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字体大小:
老师问一名学生:你的试卷是抄了别人的吧?
(2011-05-24 21:14:38)
标签:
分类:
1、大学心理课上,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问:“哪位同学能解释什么是良心?”
一同学答:“良心是我心里一个三角形的东西。我没有做坏事,它便静静不动;如果我干了坏事,它便转动起来,每个角都把我刺痛;如果我一直干坏事,每一个角都磨平了,也就不觉得痛了。”
2、一天晚上和几个朋友喝酒,几个人都喝多了。其中一个人倒在路边睡着了,我们也抬不动他,就商量给他找些东西盖上,别着凉了。
几天后见到他,他说第二天醒来发现身上放着三辆自行车。
3、一日初三班会上老师苦口婆心的说:大家在这三年了也长大了,有谁说说自己成长的经历。
一个学习好的同学站起来说:初一时睡八个小时,初二时睡六个小时,初三时睡三个小时。
一个中等生说:初一时我视力正常,初二时我二百度,初三时我五百度。
一个差生说:初一时我的零用钱用来买零食,初二时我用钱买烟,初三时我用钱全上网了。
4、阿呆天生五音不全,却喜欢唱歌。他在后院练声,碰上一个高音,便奋力想唱上去。
这时,他爷爷在前院说:“岁数大了,眼神儿不好,光听见乌鸦叫,硬是瞅不见。”
阿呆的母亲说:“爸,你弄错了,这哪儿是乌鸦叫呢!今儿隔壁来了客人,估计是在杀鸡吧!” 5、人贩子张某在列车上认识了一个美女。
张某提议下火车后,一起去山西的一个山村去体验农家乐,美女羞涩地答应了。那个村子有家需要买个媳妇,这个美女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张某心里美滋滋的。
谁知到达后,张某却被几个壮汉拉进一个黑煤矿,原来,他被美女卖到这里干苦力了……
6、老师问一名学生:你的试卷是抄了别人的吧?
学生:是的。是抄了些,但不全是。
老师:哪些地方不是抄的呢?
学生:名字不是。
7、大学里,上课铃响,老师走进教室,教室里只稀稀拉拉坐着三个学生,老师毫不理会,连讲了两节课。讲毕,老师回过头来,问道:“这三位同学学习态度很不错,你们班的其他同学今天怎么都没来?”下面一学生弱弱的答道:“老师,我也不知道,我们不是您学生,我们是在这自习的。”
8、某君嗜酒如命,整天过着“喝半天酒、睡半天觉”的生活。
有一天,一个人问他为什么老是喝酒,他说:“我只有喝了酒才能安心睡觉。”
这个人又问他为什么老是那么爱睡觉,他理直气壮地说:“只有睡了觉才不寻思喝酒啊。”
9、一气质女猛追一小偷,嘴中喊到:“你偷我钱包就算了,你偷我手机就算了,你居然敢偷我的车票,活腻了!”
众人一听,怒不可遏,马上围追小偷,吓得小偷跪地求饶:“我再不敢偷车票了!”
10、化学教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了一个有机化学反应过程。
他说:请注意,同学们!在这个反应开始的时候一共有25个碳原子,可现在呢?只有24个了……他顿了片刻,等待着学生们的反应,可是教室里一片寂静。
教授只好指着前排的一个学生说:还有一个碳原子究竟到哪儿去了?你知道吗?
这个学生喃喃地说:从上课到现在,没有人离开过教室啊!
已投稿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后一篇:
评论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记住登录状态
昵 称:
分享到微博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
验证码:
匿名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
后一篇 gt;  
 ***: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内容互通,快速登录 我的快捷通道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还没有帐号? 赶紧 帖子
热搜: 选中
4) ? 4 : value;
location='read.php?tid=3602 age='+page+''; return false;}">
4) ? 4 : value;
location='read.php?tid=3602 age='+page+''; return false;">Go
转化后进生材料(网络收集)
楼层直达
UID:473
注册时间
2007-12-07
最后登录
2011-07-18
在线时间
0 发表于: 2008-01-22
烈马的转变
  马卡连柯曾说:“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位他曾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老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我初为人师,经验不足,但在这短短一段时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育苗人,要有爱苗心”,尤其对“三类苗”更要爱之至深,对他们我们只能锄草追肥,切不可厌弃拨掉。
  本期,我担任110班的班主任,说实话,开始压力还挺大的,开学报名时,我就发现有几位同学“锋芒微露”,没过几天就“脱颖而出”:×××,脾气火爆,好逞强,是“拳击能手”,××,在同龄人中个子赫赫,好讲“哥门义气”,搬弄是非,×××,成绩较好,性格孤傲古怪,暗地捣乱,对老师不屑一顾……“擒贼先擒王”,我发现他们的头头是欧阳××,看上去还真有点“领导风范”,我在脑子里琢磨着,怎样让欧阳××转变过来带动其他几个“齐天大圣”的转变呢?我决定不动声色地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通过几天的细致观察,我发现欧阳××几乎没有集体荣誉感和旧属感,甚至有意毁坏班集体荣誉,上课从不听讲,不停地找周围每一位同学聊天,成绩极差,自习课大闹天宫,与日俱增为严重的是常打架斗殴,欺负女生,经常出入于电游室等不宜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无故旷课,惹事生非,满身恶习。
  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开始暗暗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小学时的情况等,从侧面了解到,欧阳××家住高陇镇光明村,家里经济状况较好,由于离高陇墟不远,从小就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品质败坏,成绩一向较差,而其父母无暇顾及,家庭教育较少,在小学时,还没有哪位老师能驾驭这匹“马”,名气一大,许多老师放弃对他的教育,任其自然,但他身上也有闪光点,头脑机灵,号召力较强,正当我无从下手时,教室的玻璃被打碎了,是他干的,我想:“对症下药”的时机来了。
  我将他叫到房间里,亲自背一条凳子给他坐,他先是惊讶,但始终不肯坐下来,站在那里东张西望,一副神情很悠闲的样子,我问他:“教室的玻璃被人打碎了,你知道吗?”他赶紧抢白道:“又不是我打坏的,关我什么事?”我想:“不承认就证明他还在乎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并非无药可救,我看到一丝希望,我接着问:”那你觉得这种损坏公物的行为是否正确呢?他看了我一眼,没说话,我紧紧追问他:“要是你家里的玻璃被人打碎了,你会怎样?”“很生气,揍他一顿,要他赔。”这回倒是很干脆,“那你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帮老师把这个人查出来?”他又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走了。
  这件事情暂时告以段落,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特别关心他,或许体验到师爱,他的敌对情绪渐渐消失了,“烈性”减少了好多,日子在流逝,在第一次选拨班干部时,我第一个就推荐了欧阳××,如我所料,全班一阵轰动,当然,包括他自己,甚至有学生说老师没有“慧眼”,这时,我因势利导,教育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不足,而要看到他的闪光点,对于暂时落后的同学不能挖苦、讽刺,而应帮助他改正,这时,我分明看到欧阳××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我不知道那代表着什么,但我想,他的心情肯定和他的表情一样复杂,这场风波总算平定下来了,最后大家决定让他担任劳动委员。当天傍晚,他又一次来到我房间,我态度仍然很温和请他坐,他站了很久才小声地说:“老师,玻璃是我打碎的,我赔。”我想:这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于是抓住时机和他谈心,告诉他,犯错误并不可怕,只怕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历史怎样已无所谓,只怕被同一块石头伴倒,我还表示,绝不会看不起他,会帮助他改正,我暗暗观察他的反应,发现他垂着头,很安分地听着……
  从这以后,我对他付出最大限度的热情和耐心,多次找他谈话,时时提醒他,帮助他,当我听到班干部向我反映“欧阳××变了许多,他还会记单词,搞劳动主动多了”时,一种成就感在我心中涌起,可是这种感觉并不太长久,欧阳××又“反弹”,他拉拢一些“喽罗”和他一块儿旷课、下河游泳,在班里影响很大,这次,我没有急于找他谈话,而是想办法扫清他的外围,做与他一同违纪的同学的工作,并在班里三番五次地讲明辨是非的道理,这样,他的“喽罗”自然没有违纪现象,班上出现较稳定的局面,我想,当他忍受不了这种孤立时就会变本加励地施展坏影响,我抓住这个时机找他谈话。“这几天班里纪律很好,我很高兴,你作为班干部是否有同样的感受?”“没有,我觉得你处处孤立我”,我说:“我什么时候孤立你?我让同学们分清是非,错了?同学们认为你“非”错了?其实你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可你就是要逞英雄,你不是很有号召力吗?怎么大家都不听你的?说明你的号召力远不如我,同学们不是和你划清界线,而是和你的行为划清界线,他们是在帮助你啊!你也可以和错误划清界线,那咱们不就站到一起吗?”这次谈话后,他便转变了许多。
  我想对于这样的学生,做老师的应该牢记十个字“极大的宽容,细微的观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时时提醒他,帮助他,再烈的马也会驯服,任何一个不付出爱的老师的任何“宏图”都只是空想。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我喜欢灌水....哈哈...
UID:473
注册时间
2007-12-07
最后登录
2011-07-18
在线时间
0 发表于: 2008-01-22
尊重学生人格 加强差生转化
嘉兴建筑工业学校 马素华
嘉兴农业学校  何雍泽
  自尊是人格的基本要素之一。青少年学生血气方刚, 自我意识 、自尊心理尤为强烈,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受人尊重。在生理、心理、行为上有缺陷的学生 更是如此。由于涉世未深,阅历不丰,他们又比较稚嫩脆弱,在努力维护自尊之时易产生 自卑,在渴望理解之时易自我封闭。中专生和职高生大多比较顽皮,成绩 偏差。在老师眼里,他们是差生;在家长眼里,他们是不争气的孩子。学校的歧视、家庭的 威压,使他们深感自卑和压抑,渴望改变环境,获得理解和尊重。然而受应试教育唯分论的 思维定势影响,教师往往视之为劣等生,嫌他们素质太差,难成气候,从而在思 想上轻视他们,教学上忽略他们。他们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受到伤害和践踏,希望一次次破 灭 ,原本自卑之心更为自卑,冷漠的环境使他们变得更加抑郁,甚至“破罐子破摔”。如此 恶性循 环,形成了素质教育的障壁。尊重人格,就因此成为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呼唤, 成为激活他们心灵的及时甘霖。?
  尊重人格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受到应有的尊重是人类个体基本的精神需求。教师如此, 学生 同样如此。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中国俗话也说,“ 好言一句三冬暖”,因为尊重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 友 善,产生信赖感。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讨论,教学才能相长。?
  尊重人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 们具有独立人格。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 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这才是真正的良师。?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做到客观公正看待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 光点,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差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 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留级生经过正确引导转变成 特长生、优秀生的事例并不少见。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意味着扼杀人才; 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 ,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 因,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还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中、班级事务的决策上, 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批评、斥责。 尊重学生,师生成为知心之友、忘年之交,可以使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 对话、交流是沟通、理解的捷径,教师跟学生对话,要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先、为主,让学 生在激励中显示自我,实现自我;触及缺点、错误,要让学生多作自我剖析;出现歧见,要 允许学生争辩;出现对抗要作冷处理,善于等待。?
  尊重学生人格,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尊重学生,教 师还得从提升自身的素质着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应严于律己,善于解剖自我 ,走出心理误区,力争自我超越。嫌弃和斥责,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 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教师应该把尊重学生做为检验师德的试金石,为完善 自我,提高教育质量做出不懈的努力。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我喜欢灌水....哈哈...
UID:473
注册时间
2007-12-07
最后登录
2011-07-18
在线时间
0 发表于: 2008-01-22
差生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开始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我这几年,所教的班级中“差生”不少,可以开列出一批名字,而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我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并力求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所以,在九七学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九八学年,我接的班又是一个差班,各项学习指标几乎都是全年级倒数第一,班级里不少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差,有的同学还当面辱骂女教师,气得这位女教师哭了起来。我现结合学年小结,谈谈我是怎样关注“差生”成长的。
一、“差生”的类型
  “差生”的提法过于笼统,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还是学习态度差,学习方法差?是思想品德素质差,还是行为规范遵守纪律差?是个人性格,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各种各样,不一而足,所以不能一言以蔽之:“差生”,而要具体分析。
  另外,“差生”类型的分法由于角度不同,依据不同,分析的结果也绝不一样。有的学生从学习成绩看是个“差生”,但从思想品德看说不定倒是个“优生”。
  再则,所谓“差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必然要发生变化的,或则越变越差,或则由“差”变好。关键则是我们的工作能否打开他的心灵之门,激发起他成才的欲望,从而由“差”向好的方面转变。
一般来说,差生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
1、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
  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身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所谓“双差生”,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也应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2、从智力角度看
  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虽不一定可称作弱智,但反应的确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这种情况,以女生为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一直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
3、从心理行为看
  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则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靠“临时抱佛脚”、拼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总之,对“差生”要具体分析,要辩证分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二、“差生”的心理
  正因为“差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差生”的心理也不尽相同。本人接触了一些“差生”,与他们进行了交谈,了解了他的一些心理状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恨。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钢”。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
  2、混。不正视。这种学生虽是“差生”,往往因家庭境况较好,而无紧迫感,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且寻得“欢乐”、“开心”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到个毕业***就行。
  3、悔。这部分“差生”,他们对以往由于自身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某方面“差”的状况后悔,为目前差人甚远而担忧,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的“向导”而发愁。这部分人在“差生”中绝不占少数。
  4、灰。自暴自弃。这也是“差生”中一种较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的“差”,甚或“双差”,如今已是积重难返,长期以来,老师已经形成了“某某是差生”的概念,我即使想努力,也未见有什么用。特别是那些“双差”生,以往也可能跟老师发生过争执,给老师留下过不好的印象,他们看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缺乏前进的目标,而采取自暴自弃,“横竖横,拆牛棚”的态度了。
  5、毁。这种心理“差生”是极少数。他们往往是因为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恼怒,或受到误解而形成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于是就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这种人人数甚少,但为害极大.若不注意防范,妥善处理,往往容易酿成苦果,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以上五种情况,且称作“五H”吧。
  当然,实际表现中,情况则更为复杂,有的是半悔半恨,有的的则是既“灰”又“混”,有的则是由“恨”而“灰”而“毁”,不一而面足,这里不多谈了。
三“差生”的典型例子
  根据上述的几种类型,举几个典型例子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我班级的多数是现在的班级;有两个已经毕业,但因为例子很典型,故而仍然采用,以作分析。
  A,全××:学习基础差,读书效果差,学习态度不端正。高一时已经留过一级,如今到高二学习成绩是年级倒数前三名,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竟有五科不用格。
  B,张××:该同学凭脑袋聪明,学习成绩本不算差,但玩心极重,自由散漫,极想表现自己,遵守行为规范差,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上学期期末学习成绩下降到年级的280多名。
  C,朱×:该同学从外地转入我校,因成绩特差而连留两级,在高一读了三年,遵守学校行为规范也极差,是学校有名的“四大金刚”;性格倔强,自尊心极强,曾与老师发生过几次争执,不服教育。老师对他有看法,他自己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不再有上进之心。
  D,胡××:该生是上一届学生,去年已经毕业,但例子极为典型,故仍需借用,他英语奇佳,而语文数学却双双“红灯”高照,属畸形发展一类,是一个颇为奇特的“差生”。
  E,凌××:该生也已于去年毕业,理由同前。此人脾气极为古怪,在班级中绝不多说一句话,独来独往,让人琢磨不透。因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不常返沪。我要跟他家长见面,联系了二年,竟未能成功,有一次事先跟他家长约好见面日期却又被他专函写信通知我,解释家长因情况突然变化提前离沪而未能成行。我花了两年时间才真正弄清了其中的原因。
  F,沈×:该同学思想品德及学习成绩都不错,但身体极差。高一时突发“胃出血”住院治疗,高二、高三又连续复发,也是一个极特殊的“差生”。
四、我的原则及对策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要做到:诚、爱、严、宽、实。现结合前面介绍的案例,具体阐述我的做法。
  首先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要认识到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教师又是以学生为报务对象的,即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而创造条件。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你为他服务,你就必须坚持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以诚取信。
  如C例子中提到的朱×。该同学转到我班后,对我存有严重的戒心,对我“敬而远之”,我几次找他谈心,都因他保持沉默而不果而终。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还是坚持找他谈心,并冒雨到他家访问;在“周记’中我批示要与他交朋友;我把他调到最前排,以提高他的学习效果;我主动为他免费补习语文,并想方设法为他请数学老师“家教”,由于他的数学成绩太差,使几位数学老师婉言谢绝了我的请求。我的“诚”意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他开始跟我有话了。后来我了解到该同学父母都是文艺界人士,母亲长期在外地组织演出,父亲原在外地工作,调入上海后又因工作太忙,而无暇照管他的学业。其实,该同学并不如传说中那么“坏”,而是因缺少管理,缺少关心和缺少指导而在行为规范方面有所欠缺,他也不象传说中的那么“愚”,除了因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上不够努力而学习成绩较差外,其他的天资并不差。他曾经获学校电脑操作比赛二等奖,他自己会装修自行车;会装卸电脑,尤其在文艺方面还很有天分。我觉得对这样的学生要辩证地看,应该主动地多关心,帮助他扬起成才的风帆。我鼓励他参加校艺术节的比赛,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果然他在比赛中一举夺得现代舞蹈一等奖和外国歌曲演唱一等奖。在他过二十岁生日时,我特意买了十六寸的鲜奶大蛋糕去祝贺。他激动地说:“王老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口气!”现在这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不少老师都说他变了,“换了一个人似的”。我体会到,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为学生服务,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你融化的。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但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伶俐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较少。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采取了与此不同的做法,我认为“差生”更需要“爱”;较之于好生,“差生”更需要关心,需要老师的爱的滋润。
  如A例中的全××,来我班时,成绩是全年级倒数第三名,父母也经常为这个孩子而吵得鸡犬不宁。对这样的学生,本可以按学校升留级标准把包袱”甩下去;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积极主动关心他、鼓励他,指出他的问题,帮助他树立信心,解决他的实际困难。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该同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免除了留级的危险。
  如F例中的沈×,体质很差,在校三年,连续三年突发胃出血。对这样的学生,我是平时如关心自己子女一般去关心爱护;他在医院时我则多次去探望,鼓励他与病魔作斗争;痊愈后,我一方面尽力照顾他的生活,每天为他热饭热菜,一方面帮他补课。该同学在第三次住院不久即参加了高考,结果以428分考进了上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系。
  对学生的爱要在心中,在行动中则表现为“严”。学生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又需要施肥剪枝除虫的管理,所以要严格管理,要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如例B张×,该同学如“牛皮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经常挨批评,经常作检查,却又经常不改。我没有就此放任自流,而是一次又一次耐心教育,与他谈心,帮他分析原因,指出他的要害问题是行为习惯太差,是缺乏坚强的意志。我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纠正他行为上的偏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该同学的素质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学习成绩也上升得比较快。
  对学生在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方面要求要严,但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又要宽以待人,即使对于那些犯了较严重错误的同学也要处理慎重,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动辄定为“品质”问题,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正常的。在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我一般不学生以处分,而是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理则从宽,因为这处分很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上笼上阴影,很可能会给他带来终生的遗憾。
  例E中的凌×,该生在班级里一直不声不响,又有点“口吃”,穿着很朴素,一看就是个可怜兮兮的老实人。他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我几次要跟他约见他父亲,都被他以“父亲未回来”而档驾。有一次,校长找我,说有个家长向区教育局写了信,反映六十中学王增宝老师长时间不跟家长联系,连“学生手册”都没发。我当时就判断很可能是该生的父亲写的,因为我的学生手册都是亲自交给每一个学生家长,唯有他。例外,因为他家长长期不在家,“学生手册”是让他带去的。这事又不好揭穿,我便一次又一次地询问家长什么时候回来,但一次又一次被他以各种理由挡住,我便决定先到他家看看。第一次到他家,门紧闭,我喊了半天,叫不开,第二次再去。这次我先问邻居,他在不在家,邻居肯定地说他在家,我又使劲喊了半天,还是不开。最后还是邻居到楼上,从隔壁阳台去喊,他才下来开门,说是“睡着了,没听见”。进了他们家,一看,确实很艰苦,我满身是汗,他家破扇子也没有一把,用了一只脏兮兮的杯子倒了杯凉水给我,我也没敢喝。我很同情他,一个人又要学习,还要自己烧饭洗衣,很不容易,回来后便给他免去了学费,免去了各种补课费,还拿出点钱资助他的生活,但我总想碰他父亲一次,解除开我心中的疑问,每次问他,总是说,前几天回来过,昨天又走了。我想,这个孩子独立生活很不容易,等于是既没有父爱,又没有母爱,我作为老师应该多关心点。有一次,我又去家访,这次他听到我的声音就下来了,我问他爸爸回来没有,他说没回来,我提出要上楼去坐坐,他也不置可否,态度很冷淡。我当时曾想别上去算了,上去也没有很大的必要,但我还是上去了,想看看他最近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好帮帮他,但当我爬上这老式房的阁楼时,我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爸爸正坐在屋里!这次我的心里可真气坏了!从教二十年,从黑龙江边教到黄浦江畔,我还真未见过这么一个当面撒谎竟毫不脸红的学生!他于学生中一向有“老实人”的美称,想不到说起谎话竟如此从容不迫!我受骗了!受骗于一个毫不起眼的年轻人,受骗于一个我为他省去了许多开销的学生!我感到一种心灵上的震惊!我跟他爸爸交流了情况。原来他爸爸最近常回来,他也在奇怪六十中学的老师怎么这么长时间不跟家长联系,于是他就向区教育局写了这封信,我让学生转交的“学生手册”被该生藏了起来!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要不要处分?要按我的心情,真想要好好整治他一番,但后来我想,还是要教育从严,处理从宽,我于是连续几次耐心地找他谈话,帮他认识这种撒谎的危害性。该同学痛哭流涕,发誓决不再犯,于是我就没有处分他。来该同学表现的确不错,被发展为共青团员,后来以437分的成绩考上了上海大学文学院。
  从这件事,我体会到,对学生的处分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要给他们的成长留有充分的余地。
  帮助“差生”,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地帮他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落到实处,一丝不苟,而不是“点到为止”。
   例D的胡××,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差生”,英语特别好,可用英语当场讲解足球比赛,可用英语当场凭记忆翻译出他的中文演讲稿,但语文、数学却双双“红灯”高照,属于严重“瘸腿”型的“差生”。我认真分析了他的情况,既然英语奇佳,说明此人天资不差,记忆力也不错,那怎么会语文、数学却都不好呢?关键还是缺乏兴趣,导致基础越来越差。我便一方面寻找机会创设条件让他发挥自己特长,一方面为他约请数学老师“单兵教练”,我自己则每星期为他补两次课,并经常关心检查有关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安排,以取得最佳效果。后来该同学会考时英语语文考了A档,数学考得B档,高考进了上海大学外语系。
  在这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对六十中学而言:“差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六十中学的升学率要有所突破,关键在“差生”的转化上;六十中学要落实“人人成才”的目标,重点就在差生转化上;我们的班主任工作要有所突破,难点就在差生转化上。我们大家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差生”就不会再“差”下去,这样,我们的“人人成才”就可以落到实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我喜欢灌水....哈哈...
UID:473
注册时间
2007-12-07
最后登录
2011-07-18
在线时间
0 发表于: 2008-01-22
巧洒甘露转化差生
  后进生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爱和信任的缺乏,常会使他们自卑感增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后进生一旦从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抚摸中意识到被重视、被赏识,便会感到无限的温暖,如同受折而焦渴的小苗吮吸甘甜的晨露,进而点燃希望之火。这种转化差生的甘露如何洒?我的体会有“三巧”。
  一巧:抓住契机
  平时表扬学生,我们常常用甲学生之长去比乙学生之短,即所谓横向比较。对于后进生,则宜采用纵向比较,用他的今天同他的昨天比。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表扬其“进步点”。?
  刚接收一个班,我了解到班中一杜姓学生从来不做作业,被同学称为“低能儿”。做第一次课堂作业,我意外地发现他正一笔一划地抄写,我轻轻抚摸一下他的头,当堂表扬了他的字写得不错。他满脸通红,抄得更认真了。当我把他的作业本展示给全班学生看时,他满脸的喜悦代替了平时迟钝、冷漠的表情。也许这一次的认真,只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他并没有想到会受到老师的重视。一次简单的表扬竟在孩子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此后,虽然,他的作文文句不通,练习常有错误,但每次作业都不落下,他已在原有基础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一次小小的鼓励,可以成为后进生转变成长的契机。抓住时机进行表扬,会让孩子用及时的甘露在心底写下一份自信!
  二巧:注意场合
  对于性格内向、自卑感强的后进生,我一直坚信:他内心要求进步的愿望没有也不会改变,所以更需要教师的赏识。平时,我注意表扬场合的公开性,让学生在众人面前品尝到幸运的甘甜,自豪地抬起头来走路。?
  小莉因种种原因留级,流着眼泪重新走进五年级的教室。好长一段时间,她愁眉不展,自卑的阴影笼罩着她。一堂公开课上,小莉怯怯地举手,答对了一个问题,我马上向她翘起了大姆指惊喜地夸奖:“你回答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今后会学得更好!”后来,小莉在周记中写着:“……当顾老师喊到我的名字时,我一愣,站起来紧张得两条腿直发抖……没想到老师会当着这么多人表扬我,那时,同学们都羡慕地望着我,我一时高兴得忘记了坐下。……因为这是我从来没有受到过的夸奖呀!我想,今后我肯定不会令老师失望的!”可见,学生犹如一条船,他的求知欲就是船上那扬起的帆,教师应不断给学生送去幸运的东风,让学生乘着东风体验成功的愉悦。?
  三巧:尊重爱好
  转变后进生,教师还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尊重其爱好,因势利导。?
  小超是班上鼎鼎有名的调皮鬼。学习极差,但篮球打得非常出色,是学校篮球队的一名主将。针对这样的后进生,我采取鼓励、表扬、激励三级表扬的方法。平时,我抽机会给他讲述乔丹等世界著名球星小时候认真学习的故事,点燃他求学习上进的火花;同时,称赞他的球技,鼓励他在训练中要认真刻苦。其中考试前,我对他加强课外辅导,还请几位班干部和他结伴,在双休日帮他补习功课。一段时间后,小超的学习慢慢进步了,我在班会课上表扬他学习勤奋、知难而进的精神,也希望他在篮球比赛中为学校争光。此后,我发现他以自己特有的一种自豪感推动着较强的学习兴趣。课上坐不住的现象减少了,期中考试打破了语文、数学一直拿红灯的记录,同时,在市级小学生篮球锦标赛中,他以个人得分最高的成绩为学校赢得团体第二名立下了汗马功劳。我送给他一个篮球模型,并在基座上写着一句激励的话:“今天,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明天,你的球会投得更出色!”
  转化后进生,需要教师在工作中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把爱的甘露洒进每一个后进生的心田。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我喜欢灌水....哈哈...
UID:473
注册时间
2007-12-07
最后登录
2011-07-18
在线时间
0 发表于: 2008-01-22
后进生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有经验的中学教师都了解,教育难度最大的是初中差生。这和初中生年龄段的特点有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在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由于生长发育迅速,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控制自己情绪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够强,在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如果教育不当,很容易形成品德方面的缺陷。因此人们称这个时期为“人生的危险期”。
  在社会、学校、家庭三大教育因素中,人们一般认为学校教育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是,我们发现某一局部地区的某一学校的学生,社会环境和学校条件基本是相同的,而只有少部分家庭环境不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的学生成为差生。这说明社会、学校、家庭三大因素中,家庭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社会环境、学校条件是两个比较稳定的因素,任何个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善社会环境和学校条件,但家庭环境却是一个比较灵活机动的因素。因此,对于学校教师,特别是对于担负着品德教育主要任务的班主任来说,如果能用教育科学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努力改善家庭教育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差生进行教育,那么差生的转化和进步是完全有可能的。
  既然差生的家庭教育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也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就是必要谈一谈对差生科学概念的界定问题,还要学习一些有关差生教育的科学理论,以及有关差生的新的科研成果。
  差生一般指中、小学生中学习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而对那些不仅学习差,而且品德也差的学生又称双差生。双差生最难教育,最容易引起教师、家长的反感和烦恼。我国从198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接受教育成为学龄儿童的权利和义务,教育工作者不允许对差,特别是双差生采取厌弃态度,所以又把差生改称后进生,意思是差生是可以进步的学生,只不过比其它学生进步慢一些罢了。但是,无论是称呼差生,还是称呼后进生,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科学角度去分析,它们都属于普通概念,还不属于科学概念。科学概念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精确性、体系性和整体性等特点,而普通概念不具备这些特点。在我国对差生、后进生的内涵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也没有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我国从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以后,才开始出现班级授课制的学校,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很低。到1949年小学生在校率也仅5%,所以中小学校的差生是很少的。而且差生可以随淘汰,品德太差扰乱教学秩序的可以开除。可见,教师对差生无需下大功夫进行专门研究。即使在解放以后的五六十年代,学校普及率有了很大提高,但对差生仍实行淘汰制度,特别到初中阶段,差生占比例是很小的。这就是中小学差生的研究在我国未能引起重视和形成系统教育理论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差生”、“后进生”的内涵还不具备精确性、体系性和整体性特点。但由于国内外教育理论中也常使用“差生”概念,而“后进生”只在国内使用,为论述方便,本文只使用“差生”概念。
  “差生”、“后进生”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称为“问题儿童”。我认为,“问题儿童”是一个科学概念,因为它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精确性、体系性和整体性等特点。所以,教师要研究差生,首先要学习特殊儿童教育学中的“问题儿童”的教育规律。问题儿童是指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而问题行为是“儿童扰乱他人或障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即那些经常引起麻烦的行为”。问题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攻击型的,表现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不遵守纪律和规则、与同学不合作、破坏公共财物、欺骗或偷窃。另一类是退缩型的,表现为羞怯胆小、沉默寡言、神经过敏、过度焦虑、自卑、孤僻、对人对事冷漠、回避与他人接触等。攻击型问题行为具有明显的扰乱性、破坏性和对抗性,极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烦恼和厌恶。虽然退缩型问题行为对儿童身心的障碍要比攻击型问题行为严重得多,但从学校教育来说,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仍把攻击型问题儿童作为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它与自身素质和心理状态,如需要、气质、情绪和性格等有关,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如家庭状况、学习成绩、校外交友、社会风气等等,都可能成为问题行为的诱发因素。对问题行为的判定要特别注意,对那些暂时的、偶然的、经过教育能及时矫正的行为,不能定为问题行为;只有那些经常出现的、稳定的、扰乱性较大的、对学习影响较严重的、需要进行长期教育才能矫正的行为,才暂定为“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可以改善、矫正的,家长和教师对问题儿童应有正确的认识并做科学的分析。对他们应持关心、爱护的态度,切忌冷淡、厌恶和嘲笑;要对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仔细分析,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
  以上介绍的有关“问题儿童”理论,对于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对班主任的差生转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初中阶段,具有攻击型问题行为的问题儿童对教学秩序的干扰是十分严重的,他们的辍学率也很高。攻击型问题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精神卫生研究理论把攻击型问题行为称作“行为障碍”,把退缩型问题行为称作“情绪障碍”。据《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刊载的《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刍议》一文介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调查研究所1984-1985年对5680例儿童少年调查,发现行为障碍发生率达20.7%,情绪障碍发生率达25%。
  又据1993年第5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刊登的《湖南省13~16岁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学调查及影响因素的探讨》一文介绍,他们使用DSM-Ⅲ-R为诊断标准,对湖南省2522名13岁至16岁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3至16岁青少年患行为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家庭环境。按照作用的大小,他们排列出6个方面的原因:①父母教养态度不一致;②父母粗暴打骂的教养方式;③学前寄养史;④男性;⑤家庭对文化活动的兴趣小;⑥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高。该文还介绍了国外心理学家在美国、英国、新西兰、波多黎各等国所做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3岁至16岁青少年各种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均在20%左右,患病原因大都与不良的家庭环境相关。
  以上两篇心理卫生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对研究初中差生具有重要价值:第一它们提供了初中差生约占20%的可靠数据;第二,它们用调查数据证实差生行为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家庭环境。许多班主任对差生所占比例和品德缺陷的形成是家庭原因是有感性认识的,但个人经验往往不能形成科学的结论,难以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原则或模式。而如今有了问题儿童理论的指导,又有了心理卫生科研成果做可靠的依据,就可以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去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从而使转化差生对“对症下药”,取得成效。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我喜欢灌水....哈哈...
UID:473
注册时间
2007-12-07
最后登录
2011-07-18
在线时间
0 发表于: 2008-01-22
正确认识逆反心理
怎样正确认识学生的逆反心理①
   (一)——超限逆反
  逆反是指个体在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所做出的逃避反应。这也是人类出于自然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其实这也是一个十分容易理解的生活常识。我们任何人接受某种刺激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于那些不利刺激我们接受的限度当然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那些能够满足我们某种需要的刺激,我们接受起来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例如,你很喜欢吃饺子,但是如果一个星期每天三顿都让你吃饺子,你一定会产生反感,也就不会再有享受美味佳肴的愉悦了。这就是说,即使有利于满足我们某种需要的刺激,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也会给人带来伤害,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根本性的逆转,由原来的赞成、接受、欣赏转为反对、拒绝、逃避的态度和行为。在班级的管理、教育中,特别是量化管理的制约下,为了班集体尽快达标,有的班主任就经常不断地强调着每一条规范要求,有时在整个一节班会课上,学生的耳朵里灌入的都是这种机械的语言重复。所以,有些老师的嘱咐早已被学生评价为“唠唠叨叨”,甚至对老师讲话的语言顺序都已经十分熟悉,几乎在老师的第一句话说出以后就能准确预知第十句话的内容了。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形下,即使你讲的话都是真理也已经毫无作用了,只是强化了学生的超限逆反心理。当然有许多必要的规范需要不断提醒学生遵守并促使他们尽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班主任老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策略意识——同一个道理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比如:导演小品、歌曲比赛、学习格言、诗歌朗诵、演绎生活、塑造人格的有效手段和途经,为什么非要迷恋于自己枯燥无味的说教呢?更何况这种超限逆反心理容易动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因为教育方式的单调乏味恰恰说明了我们育人智慧的匮乏。
  在班级的管理、教育中,注重教育的活动性是防止学生超限逆反的一个重要原则。个性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各种活动中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也只有在各种活动中才能改善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健康丰富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可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以引导他们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建造班集体良好的学习环境。当然,必要的说教和灌输是绝对不可偏废的,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把说教和组织各种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总之,我们的中小学生不是一架机器,他们是具有丰富感情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他们广阔的情感世界不应该成为教师遗忘的天地。不论是说教还是活动,都应该想到是否建立在能够满足他们精神需要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使我们的要求的规范真正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否则,他们就会首先在情感上关闭了接受教育的大门。
怎样正确认识学生的逆反心理②
  (二)—禁果逆反
  禁果逆反指的是理由不充足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愿望的一种心理反应。“禁果”的说法取自古希腊的传说;伊甸园中的夏娃被禁止摘食善恶树上的禁果,然而夏娃却终于在蛇的诱惑下偷食了禁果,受到了上帝的惩罚。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老师在提出一连串严格“禁止”的时候却往往疏于必要的解释说明和富于启迪性的教育疏导,所以这些简单生硬的“不许”、“不准”就像一道道的紧箍咒必然会激起学生们“天然”的反抗。
  当然,制定禁止性规范并督促学生遵守执行是我们进行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或依赖禁止性规范,那么无论对于哪一个学段的学生都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当代的中小学生是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他们在世界信息迅速传播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从很小的年龄开始就和自己的父母同时成为各种画面、音响的受体,在同一种文化氛围中接受各种现代知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所以他们对于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一定见解,而且有些见解也都有一定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学生的禁止性要求如果没有说明或者说不出充分的理由,那么学生也就没有充分的理由服从你的禁止性要求,而且会根据自己对事情的认识理解提出拒绝服从要求的理由并做出相反方向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在管理教育中常常出现“你要他向东,他偏要向西”的心理原因。
  我们一些老师有时也明明知道自己的作法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但是又经常以“恨铁不成刚”、“我是为你好”的动机来自慰。殊不知,这种不顾学生心理特点和情感需要,企图以简单生硬的“情感刺激”来迫使学生就范的办法常常会适得其反,因为尊重、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是改变学生认知和发展他们健康情感的首要前提。学生不是没有情感的知识机器,我们决不可能只靠简单的命令来要求,特别是一条条冰冷的禁止规范使他们不断“生产”出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学习成绩。
  总之,依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建造一座师生沟通的心灵之桥,防止学生的逆反心理,乃是做好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校园中的“心罚”现象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校园中“体罚”学生的现象已日趋减少,但“心罚”现象却在一些学校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小学、幼儿园,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年龄小,不懂自尊心,对一些学习困难生不是积极引导、耐心帮教,而是打入另类,不管不问,一推了之。学习时让这些学生坐在教室后面,听不听没关系,只要不说话不捣乱就行。活动时让这些学生站在旁边,只有看的资格。这些冷落和歧视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性格是从小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儿童,表面上看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儿童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体罚”伤害的只是儿童的身体,而“心罚”伤害的是儿童的心灵。
怎样正确使用《心理震慑》
  记得读中学时,一次上课铃响后,老师已走进教室,可两名同学还在大吵大闹,只见常不发脾气的刘老师气得满脸通红,大声喊到:“你们想干什么!都给我住嘴、住手。”宏亮的声音使我们都为之心跳,两同学随之停止打闹。刘老师稳定了一下情绪后开始讲课。
  思想品德教育是改造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的工作,教育者要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但是,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一些特殊事件,必须猛击一掌,使当事者猛然醒悟。上述刘老师一声高喊,就是对胡闹的学生施加强大的心理刺激,从而产生一种心理震慑作用,迫使其头脑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认识问题。
  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当对方执迷不悟、一意孤行、胡搅蛮缠、大吵大闹的时候,正确地采取某种强硬措施,适当地发挥心理震慑的作用,就会为顺利地进行品德教育开辟道路,能收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在实施心理震慑时,一定要把握分寸,决不能滥用,更不能把它视为灵丹妙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运用心理震慑决不是扣大帽子,上纲上线,而是要建立在说理的基础上,以理服人,才能让人真服。但必须要给被教育者一定的强刺激,使其头脑猛醒。
  二、运用心理震慑,即要考虑眼前起到的作用,更要考虑以后造成的后果。作为教育工作者,决不能用吓、打、压的办法解决眼前的一些问题。
  三、运用心理震慑应同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相适应,不能一味地滥用心理震慑的手段,要严禁借一般事情侮辱学生的人格或采用体罚手段,这样只会起相反的作用。
  四、心理震慑必须有集体舆论的支持。有时明明学生错了,还坚持不认错,有些学生也认为他做得对,这时心理震慑的效果就不大。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先做大多数学生的思想工作,使犯错误的学生心理上感到孤立,然后进行心理震慑才能见效。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震慑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当犯错的学生冷静下来,教师的谈心、沟通工作一定要跟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品德教育的作用。
学生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某中学初二(1)班进行英语考试,女教师陈某在监考时发现有一女学生王某把资料抄在腿上***,陈老师立即把王某叫上讲台,当众掀起她的裙子露出大腿让同学们看。事后王某回到家里向家人哭诉,说老师侮辱她。王某的哥哥十分生气,当天晚上学生自修时,他纠集了几个社会青年到学校,追打陈老师,对陈某拳打脚踢,造成头部面部和身体多处肿伤。后来,王某的哥哥等人被当地公安机关拘留,并责令其向陈老师赔偿500元医疗费。
  在该案例中,学生考试做弊,违反了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没有履行一个学生的义务,陈老师作为监考人,有权利制止学生的***行为,并对***者提出批评。但陈某当众动手掀起学生的裙子却是侵权行为。
  教师陈某侵犯了学生的什么权利呢?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38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学生也是公民,其人格尊严同样受法律的确认和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22条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歧视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8条规定,教师应履行“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德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还规定了教师侮辱学生的法律责任。
  在中小学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有哪些呢?
  变相体罚方面的有:罚站,罚超过学生体能的体育运动、体力劳动,罚学生数十遍地誊抄作业等等。
  侮辱学生的行为有:当众讽刺挖苦学生,揭学生的短处羞辱学生,使用“蠢猪”、“笨驴”等侮辱性语言训斥学生。
  歧视学生的行为有:以学习成绩的好坏安排座位;以学生父母的职业、收入多少的不同分别对待学生;引导或指示学生孤立犯错误的同学;在批改作业、课外辅导中不公平地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同学等等。
  对以上行为,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这可能只是教师的师德问题,其实,有以上行为的教师,不仅师德不好,而且已经触犯了法律,不仅应受到道德的谴责,而且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我喜欢灌水....哈哈...
UID:473
注册时间
2007-12-07
最后登录
2011-07-18
在线时间
0 发表于: 2008-01-22
差生的心理剖析及对策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开始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我这几年,所教的班级中“差生”不少,可以开列出一批名字,而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我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并力求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所以,在九七学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九八学年,我接的班又是一个差班,各项学习指标几乎都是全年级倒数第一,班级里不少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差,有的同学还当面辱骂女教师,气得这位女教师哭了起来。我现结合学年小结,谈谈我是怎样关注“差生”成长的。
一、“差生”的类型
  “差生”的提法过于笼统,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还是学习态度差,学习方法差?是思想品德素质差,还是行为规范遵守纪律差?是个人性格,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各种各样,不一而足,所以不能一言以蔽之:“差生”,而要具体分析。
  另外,“差生”类型的分法由于角度不同,依据不同,分析的结果也绝不一样。有的学生从学习成绩看是个“差生”,但从思想品德看说不定倒是个“优生”。
  再则,所谓“差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必然要发生变化的,或则越变越差,或则由“差”变好。关键则是我们的工作能否打开他的心灵之门,激发起他成才的欲望,从而由“差”向好的方面转变。
  一般来说,差生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
  1、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
  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身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所谓“双差生”,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也应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2、从智力角度看
  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虽不一定可称作弱智,但反应的确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这种情况,以女生为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一直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
  3、从心理行为看
  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则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靠“临时抱佛脚”、拼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总之,对“差生”要具体分析,要辩证分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二、“差生”的心理
  正因为“差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差生”的心理也不尽相同。本人接触了一些“差生”,与他们进行了交谈,了解了他的一些心理状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恨。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钢”。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
  2、混。不正视。这种学生虽是“差生”,往往因家庭境况较好,而无紧迫感,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且寻得“欢乐”、“开心”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到个毕业***就行。
  3、悔。这部分“差生”,他们对以往由于自身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某方面“差”的状况后悔,为目前差人甚远而担忧,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的“向导”而发愁。这部分人在“差生”中绝不占少数。
  4、灰。自暴自弃。这也是“差生”中一种较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的“差”,甚或“双差”,如今已是积重难返,长期以来,老师已经形成了“某某是差生”的概念,我即使想努力,也未见有什么用。特别是那些“双差”生,以往也可能跟老师发生过争执,给老师留下过不好的印象,他们看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缺乏前进的目标,而采取自暴自弃,“横竖横,拆牛棚”的态度了。
  5、毁。这种心理“差生”是极少数。他们往往是因为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恼怒,或受到误解而形成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于是就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这种人人数甚少,但为害极大.若不注意防范,妥善处理,往往容易酿成苦果,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以上五种情况,且称作“五H”吧。
  当然,实际表现中,情况则更为复杂,有的是半悔半恨,有的的则是既“灰”又“混”,有的则是由“恨”而“灰”而“毁”,不一而面足,这里不多谈了。
三“差生”的典型例子
  根据上述的几种类型,举几个典型例子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我班级的多数是现在的班级;有两个已经毕业,但因为例子很典型,故而仍然采用,以作分析。
  A,全××:学习基础差,读书效果差,学习态度不端正。高一时已经留过一级,如今到高二学习成绩是年级倒数前三名,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竟有五科不用格。
  B,张××:该同学凭脑袋聪明,学习成绩本不算差,但玩心极重,自由散漫,极想表现自己,遵守行为规范差,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上学期期末学习成绩下降到年级的280多名。
  C,朱×:该同学从外地转入我校,因成绩特差而连留两级,在高一读了三年,遵守学校行为规范也极差,是学校有名的“四大金刚”;性格倔强,自尊心极强,曾与老师发生过几次争执,不服教育。老师对他有看法,他自己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不再有上进之心。
  D,胡××:该生是上一届学生,去年已经毕业,但例子极为典型,故仍需借用,他英语奇佳,而语文数学却双双“红灯”高照,属畸形发展一类,是一个颇为奇特的“差生”。
  E,凌××:该生也已于去年毕业,理由同前。此人脾气极为古怪,在班级中绝不多说一句话,独来独往,让人琢磨不透。因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不常返沪。我要跟他家长见面,联系了二年,竟未能成功,有一次事先跟他家长约好见面日期却又被他专函写信通知我,解释家长因情况突然变化提前离沪而未能成行。我花了两年时间才真正弄清了其中的原因。
  F,沈×:该同学思想品德及学习成绩都不错,但身体极差。高一时突发“胃出血”住院治疗,高二、高三又连续复发,也是一个极特殊的“差生”。
四、我的原则及对策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要做到:诚、爱、严、宽、实。现结合前面介绍的案例,具体阐述我的做法。
  1、诚
  首先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要认识到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教师又是以学生为报务对象的,即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而创造条件。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你为他服务,你就必须坚持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以诚取信。
  如C例子中提到的朱×。该同学转到我班后,对我存有严重的戒心,对我“敬而远之”,我几次找他谈心,都因他保持沉默而不果而终。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还是坚持找他谈心,并冒雨到他家访问;在“周记’中我批示要与他交朋友;我把他调到最前排,以提高他的学习效果;我主动为他免费补习语文,并想方设法为他请数学老师“家教”,由于他的数学成绩太差,使几位数学老师婉言谢绝了我的请求。我的“诚”意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他开始跟我有话了。后来我了解到该同学父母都是文艺界人士,母亲长期在外地组织演出,父亲原在外地工作,调入上海后又因工作太忙,而无暇照管他的学业。其实,该同学并不如传说中那么“坏”,而是因缺少管理,缺少关心和缺少指导而在行为规范方面有所欠缺,他也不象传说中的那么“愚”,除了因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上不够努力而学习成绩较差外,其他的天资并不差。他曾经获学校电脑操作比赛二等奖,他自己会装修自行车;会装卸电脑,尤其在文艺方面还很有天分。我觉得对这样的学生要辩证地看,应该主动地多关心,帮助他扬起成才的风帆。我鼓励他参加校艺术节的比赛,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果然他在比赛中一举夺得现代舞蹈一等奖和外国歌曲演唱一等奖。在他过二十岁生日时,我特意买了十六寸的鲜奶大蛋糕去祝贺。他激动地说:“王老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口气!”现在这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不少老师都说他变了,“换了一个人似的”。我体会到,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为学生服务,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你融化的。
  2、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但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伶俐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较少。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采取了与此不同的做法,我认为“差生”更需要“爱”;较之于好生,“差生”更需要关心,需要老师的爱的滋润。
  如A例中的全××,来我班时,成绩是全年级倒数第三名,父母也经常为这个孩子而吵得鸡犬不宁。对这样的学生,本可以按学校升留级标准把包袱”甩下去;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积极主动关心他、鼓励他,指出他的问题,帮助他树立信心,解决他的实际困难。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该同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免除了留级的危险。
  如F例中的沈×,体质很差,在校三年,连续三年突发胃出血。对这样的学生,我是平时如关心自己子女一般去关心爱护;他在医院时我则多次去探望,鼓励他与病魔作斗争;痊愈后,我一方面尽力照顾他的生活,每天为他热饭热菜,一方面帮他补课。该同学在第三次住院不久即参加了高考,结果以428分考进了上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系。
  3、严
  对学生的爱要在心中,在行动中则表现为“严”。学生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又需要施肥剪枝除虫的管理,所以要严格管理,要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如例B张×,该同学如“牛皮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经常挨批评,经常作检查,却又经常不改。我没有就此放任自流,而是一次又一次耐心教育,与他谈心,帮他分析原因,指出他的要害问题是行为习惯太差,是缺乏坚强的意志。我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纠正他行为上的偏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该同学的素质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学习成绩也上升得比较快。
  4、宽
  对学生在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方面要求要严,但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又要宽以待人,即使对于那些犯了较严重错误的同学也要处理慎重,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动辄定为“品质”问题,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正常的。在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我一般不学生以处分,而是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理则从宽,因为这处分很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上笼上阴影,很可能会给他带来终生的遗憾。
  例E中的凌×,该生在班级里一直不声不响,又有点“口吃”,穿着很朴素,一看就是个可怜兮兮的老实人。他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我几次要跟他约见他父亲,都被他以“父亲未回来”而档驾。有一次,校长找我,说有个家长向区教育局写了信,反映六十中学王增宝老师长时间不跟家长联系,连“学生手册”都没发。我当时就判断很可能是该生的父亲写的,因为我的学生手册都是亲自交给每一个学生家长,唯有他。例外,因为他家长长期不在家,“学生手册”是让他带去的。这事又不好揭穿,我便一次又一次地询问家长什么时候回来,但一次又一次被他以各种理由挡住,我便决定先到他家看看。第一次到他家,门紧闭,我喊了半天,叫不开,第二次再去。这次我先问邻居,他在不在家,邻居肯定地说他在家,我又使劲喊了半天,还是不开。最后还是邻居到楼上,从隔壁阳台去喊,他才下来开门,说是“睡着了,没听见”。进了他们家,一看,确实很艰苦,我满身是汗,他家破扇子也没有一把,用了一只脏兮兮的杯子倒了杯凉水给我,我也没敢喝。我很同情他,一个人又要学习,还要自己烧饭洗衣,很不容易,回来后便给他免去了学费,免去了各种补课费,还拿出点钱资助他的生活,但我总想碰他父亲一次,解除开我心中的疑问,每次问他,总是说,前几天回来过,昨天又走了。我想,这个孩子独立生活很不容易,等于是既没有父爱,又没有母爱,我作为老师应该多关心点。有一次,我又去家访,这次他听到我的声音就下来了,我问他爸爸回来没有,他说没回来,我提出要上楼去坐坐,他也不置可否,态度很冷淡。我当时曾想别上去算了,上去也没有很大的必要,但我还是上去了,想看看他最近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好帮帮他,但当我爬上这老式房的阁楼时,我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爸爸正坐在屋里!这次我的心里可真气坏了!从教二十年,从黑龙江边教到黄浦江畔,我还真未见过这么一个当面撒谎竟毫不脸红的学生!他于学生中一向有“老实人”的美称,想不到说起谎话竟如此从容不迫!我受骗了!受骗于一个毫不起眼的年轻人,受骗于一个我为他省去了许多开销的学生!我感到一种心灵上的震惊!我跟他爸爸交流了情况。原来他爸爸最近常回来,他也在奇怪六十中学的老师怎么这么长时间不跟家长联系,于是他就向区教育局写了这封信,我让学生转交的“学生手册”被该生藏了起来!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要不要处分?要按我的心情,真想要好好整治他一番,但后来我想,还是要教育从严,处理从宽,我于是连续几次耐心地找他谈话,帮他认识这种撒谎的危害性。该同学痛哭流涕,发誓决不再犯,于是我就没有处分他。来该同学表现的确不错,被发展为共青团员,后来以437分的成绩考上了上海大学文学院。
  从这件事,我体会到,对学生的处分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要给他们的成长留有充分的余地。
  5、实
  帮助“差生”,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地帮他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落到实处,一丝不苟,而不是“点到为止”。
  例D的胡××,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差生”,英语特别好,可用英语当场讲解足球比赛,可用英语当场凭记忆翻译出他的中文演讲稿,但语文、数学却双双“红灯”高照,属于严重“瘸腿”型的“差生”。我认真分析了他的情况,既然英语奇佳,说明此人天资不差,记忆力也不错,那怎么会语文、数学却都不好呢?关键还是缺乏兴趣,导致基础越来越差。我便一方面寻找机会创设条件让他发挥自己特长,一方面为他约请数学老师“单兵教练”,我自己则每星期为他补两次课,并经常关心检查有关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安排,以取得最佳效果。后来该同学会考时英语语文考了A档,数学考得B档,高考进了上海大学外语系。
  在这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对六十中学而言:“差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六十中学的升学率要有所突破,关键在“差生”的转化上;六十中学要落实“人人成才”的目标,重点就在差生转化上;我们的班主任工作要有所突破,难点就在差生转化上。我们大家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差生”就不会再“差”下去,这样,我们的“人人成才”就可以落到实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我喜欢灌水....哈哈...
UID:473
注册时间
2007-12-07
最后登录
2011-07-18
在线时间
0 发表于: 2008-01-22
让学生体面下台
  有一天上午第三节物理课,马老师正讲得起劲。忽然,离教室不远的菜市场的高音喇叭里播送起了小品《卖拐》,当小品播放到高潮时,有几个学生随着发出了笑声。
  这下可气坏了马老师。他立即查问:“谁笑的?”没有人承认。马老师怒气冲冲地走出教室,找到了我,说了刚才的情况。我听后不慌不忙地走进教室,眼光朝全班学生扫视一会,才平静地说:“刚才有的同学开小差,听起了小品,但这不能全怪这几位同学。我们的教室离菜市场的高音喇叭太近,就是在办公室的我也不免听几句。这是我们学习的不利条件,我们怎样克服呢?”
  说到这里,我停了一下,注视全班学生。这时,有几位学生举手答道:“专心听讲,就能克服。”我肯定地说:“对,专心致志,就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听老师讲课。那么刚才几位同学没有这样做,对不对呢?”只见几位学生低下了头,我又继续诱导:“问题不是要批评这几位同学,而是看这几位同学有没有克服这种困难的勇气。”只见最后一张桌子上的两位学生举起了手,站起来惭愧地说:“老师,刚才是我们笑的。”接着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承认了。过后,这几个学生又主动到办公室找到马老师承认了错误。
  可见,老师如果能从客观上找些犯错误的原因,让犯错误的学生保留他的面子,让他们体面地“下台”,那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我喜欢灌水....哈哈...
UID:473
注册时间
2007-12-07
最后登录
2011-07-18
在线时间
0 发表于: 2008-01-22
说服学生的三个方法
  一、寓言故事说服法
  我所教的班级中,有特长班。特长班的学生中有的除了钟情于自己的爱好以外,对其它各门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经常打瞌睡。怎样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呢?一次上课,我讲了一则寓言故事:一天,一个人在海边散步,忽然听到一个声音:捡一些贝壳和石头放在你的口袋里吧。他下意识地捡了些。回到家里一看,那些石头和贝壳全都变成了光闪闪的金子。于是,他感到又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他毕竟捡了些,后悔的是他没有捡更多。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我们能利用在校时的优越条件多学些东西,何愁将来不能立足于社会呢?“艺多不压身”哪!自此,学生上课情况大有好转。
  二、反问说服法
  每年的期末考试,学校都三令五申强调考风考纪,但仍有极个别学生抱有侥幸心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时,我班一名学生***被监考老师当场抓住。在与该生谈话时,他不仅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气冲冲地说:“***的又不是我一个人,为什么只抓我?”显然该生存在着严重的对立情绪,若正面交锋,很可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于是我这样问:“别人***算不算错?”“当然算。”“该不该抓?”“该抓。”“那么,你***是不是就不算错、不该抓呢?”学生无言。我趁机又说:“你是一个非常明理的学生,在对待这件事上,怎么不向不***的学生看齐,反而与***的学生相比?这是否有损自己的形象呢?”一席话,说得学生低下了头。
  三、比喻明理说服法
  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时有发生。虽然班主任时时敲警钟,但仍有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位学生甚至说:“***说过,要想知道李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但是,李子还小就摘下来吃,是什么滋味?”我问。“又酸又涩。”“长成熟了呢?”“甜的。”“同学们,我们为什么不等到李子成熟了再享受呢?”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一个道理,不死板,不生硬,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由此,同学们改变了想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我喜欢灌水....哈哈...
UID:473
注册时间
2007-12-07
最后登录
2011-07-18
在线时间
0 发表于: 2008-01-22
怎样批评学生
怎样对待学生的不足与失误?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心平气和地直面学生的不足和失误,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帮其改正错误,促其不断进步。
  暗示:对课堂上轻微违纪的学生,可以目代言,使用体态语言,给其警告,以保护其自尊心,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引导:指出学生错误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什么才是正确的?耐心加以引导,不可粗暴训斥。
  谈心:多找学生谈心,肯定其优点,找出其不足,鼓励他们迎头赶上。
  说理:教育学生时,要力戒态度粗暴生硬,挖苦讽刺,更不能使用过激语言或体罚学生,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自纠:对自己的错误,应及时纠正。尤其是学生当面提出时,更应如此,不得回避,并要感谢学生。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敢对学生说“不知道”、“我错了”。
选择批评的方法
  1、对于有惰性、依赖心的学生,宜用触动式批评法。即批评时措词较尖锐,语调较激烈;但绝不能讽刺挖苦、肆意辱骂。
  2、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宜用渐进式批评法。即批评时对错误不“和盘托出”,而是逐步传达出批评信息,使对方逐步适应,逐步接受,这种方式不至于一下子谈崩。
  3、对于盲目性大、自我觉悟性差,但易于感化的学生,宜用参照式批评法。即借助他人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的方式烘托出批评的内容,使被批评者感受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促其自我反省。
  4、对于脾气暴躁、性格倔犟、容易激动的学生,宜用商讨式批评法。即以商讨的方式,平心静气地使其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自然接受批评意见。
  5、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学生宜用发问式批评法。即将批评的信息,以提问的方式传递他们,学生自然就会意识到,并加以注意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我喜欢灌水....哈哈...
4) ? 4 : value;
location='read.php?tid=3602 age='+page+''; return false;}">
4) ? 4 : value;
location='read.php?tid=3602 age='+page+''; return false;">Go
http://www.haoxinli.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70 字节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或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跳转
Time now is:07-28 05:55,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Code 2003-2011
Corporation记住我的登录帐号
新会员注册
当前不在线
身高:
征友地区:
我的文章
校园笑话
作者:老实人
2008-12-13 12:19:24
  老师问一名学生:“你的试卷是抄了别人的吧?”
  “是的。是抄了些,但不全是。”学生答道。
  “那么,哪些地方不是抄的呢?”
  “嗯……我的名字就不是抄的嘛。”
  老师:“难道还有什么事情比我们咬开一个苹果时,发现里面有一条虫子更糟糕的吗?”
  学生:“有,发现虫子只剩下半条了。”
  学生会举办有奖征答,赛题是:五个名人搭乘一个气球,五个人分别代表各自领域的最高水平: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化学家,一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医学家,一个是气象学家。气球突然遇到风暴,要把其中两个人推下去,才能保证气球的安全,问题是,究竟把哪两个人推下去? 不久,接到了许多***,其中大多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地分析论证各人的功过轻重,然后拿出自己的看法。 但最后评审委员会却把头奖给了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他的***是: “把最胖的两个推下去!”
类别:
浏览:
相关文章
请稍后
发表评论
注册邮箱: 密码:
内容: (温馨提示--此评论将以站内信形式发送至作者邮箱;不支持同性间发送)
注册邮箱
昵称 今日推荐博文
对图谈情
最近访客
暂无访客
我的推荐
暂无推荐
我报名的活动
暂时没有报名任何活动……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