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公平可以创设情境哪些情境

0 对数学情境教学创设问题探析摘要: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地联想、想象、积极地思维,以获得某种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或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的。关键词:数学情境 教学创设 创设问题A tract: Mathematics teaching situation’s establishment is refers tomathematics teaching presents to the course content uses the ecificmethod achieves stimulates the student to a ociate the imaginationon own initiative positively the thought that obtai some kind and thenew study content related image or the thought achievement Orcauses the student to have some kind of emotion experience. Theco truction principle believed that the study is the knowledgeacquisition proce the knowledge is not teaches through the teacherobtai but is the learner under certain situation with the aid of otherperson’s help uses the e ential study material obtai through themeaningful co truction way.key word: Mathematics situation teaching establishment establishmentquestion前言《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那么,在创设数学情境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教学者注意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入情境要注重趣味性,以激 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爱学,才能以最大限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积极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案例 1:七年级下《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一个抢“30”的游戏,这个游戏在两个人之间完成,规则如下:第一个人先说“1”或“2” ,第二个人要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然后又轮到第一个人,再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人反复轮流,每次每人说一个或两个数都可以,但是不可以连说三个数。说到 30 为止。谁先抢到 30,谁就获胜。谁来和老师比一比? 生 1:老师,我来 …… 生 2:老师,我和您比一比! …… 生 2:老师,再来一次,我不相信我赢不了您! …… (一连几个学生都输了,学生心有不甘。老师又和一个学生耳语了几句。 ) 师:我收了个徒弟,谁愿意和我的徒弟比一比? (又一轮比赛开始了,终于有学生发现了赢游戏的窍门) 生 3:老师,您这个游戏不公平。 师:为什么? …… 此例中,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 引入情境除了可引用游戏外,还可以是趣味性较强的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数学趣题等。事实证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趣味性较强的情境,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情境创设应注重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内在需要 情境的设计必须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基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师根据新学知识,方法特点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设计一个包含新知识、新方法或新思维的新问题情境(旧知识,旧方法或习惯思维不能解决的) ,学生运用旧知识、旧方法、习惯思维于新问题情境时便会产生认知冲突,由此产生疑问和急需找到解决方法的内在需要。在这种需要的驱使下,教师展开教学,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案例 2:《因式***》的引入 先用多媒体演示酸奶中乳酸菌杆的营养,介绍活性乳酸杆菌在 0℃~7℃的环境中存活是静止的,但随着温度的升高,乳酸菌会快速死亡。然后请学生思考下面问题:每升酸奶在 0℃~7℃时含有活性乳酸杆菌 220 个,在 10℃时活性乳酸杆菌死亡了 217 个,在 12℃时又死亡了 219 个,那么此时活性乳酸杆菌还剩多少个?请列出算式,并化简结果。 此例中,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 220-217-219,呈现出较高的成就感,但怎么化简呢?学生不知所措。 显然, 这是三个整数的减法,可以把三个乘方先算出来,再相减,但这样做不合题意,学生处在一个知其可为,但不知如何为的境地。此时,认知冲突已被引发,学生有了急需找到解决方法的内在需要。这时,教师告诉学生,学习了《因式***》后,我们就能很方便地解决这个问题;而悬念的设置,无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本节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围绕问题动手实验也是一种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动手实践与其他数学学习方式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融合能够营造一种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情境, 而这种情境可以让学生初步体验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为理解数学知识做好准备,为发现数学原理提供帮助,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与数学有着直接的和重要作用的经验,以及情感性的支持。 案例 3:在讲授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时候,有的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境:让学生做出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半透明的纸片(如图) ,每个同学的等腰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合在一起,你发现什么现象?请你尽可能多地写出结论。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写出了如下结论: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B∠C; 3.BDCD,即 AD 为底边上的中线 4.∠ADB∠ADC90。 ,即 AD 为底边上的高; 5.∠BAD∠CAD,即 AD 为顶角平分线。 四、“逐层以深入,循序而渐进”——探究性教学中的情境设计要注重递进性 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需要创设出多个情境 ,这些情境根据教学需要,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 由于探究性学习在总体上应呈现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创设的多个情境之间呈递进关系,要体现出层次性——既要防止步距过小,探究起来缺乏难度和挑战性;也要防止步距过大,导致经验获得不足,探究脱节。 案例 4:探索《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情境 1:让学生观察动画,讲述我国科学家曾向太空发射勾股图试图与外星人沟通的故事;讲述 2002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采用弦图作为会标。设问: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它蕴涵着怎样迷人的奥秘呢? 情境 2:用几何画板作一个直角三角形 ABC(∠C90°) ,量一量两条直角边,斜边的长度;改变直角边或斜边的长度,再量一量。多进行几次,并完成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情境 3:展示格点图(1),图中的三个正方形之间存在怎么的关系 由此你能得出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吗? 情境 4:展示格点图(2) ,图中的三个正方形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由此你能得出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吗? 情境 5: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四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不得有地方重合) ,你能根据面积与恒等式的知识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吗? 此例中,情境 1 为引入情境,作用是提出研究对象,将学生注意导向新课的学习, 同时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情境 2 是通过量一量的方法,获取数据,并对数据中可能的数量关系进行猜测。情境 3,情境 4 是对情境 2 的猜测结果进行验证,后者相对前者,更具一般性和更高的思维要求。情境 5 是对猜测结果的数学证明,也是对由前面情境所得知识的归纳和肯定。这一系列情境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最终建构起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事实证明,探究过程中递进性的情境链的设计,能给学生综合应用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五、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情境创设应追求高效益 情境的功能可体现为引入与过渡,吸引与调节,支持与促进。作为教学者,应使情境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即在注重情境有效性时,更要追求情境的高效益,以使课堂教学达到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案例:错题的妙用 (分式的加减讲完后,开始练习。其中一题为:
。老师请三位学生板演,其中生 1,生 2 过程完整,结果正确。生 3 出现了问题) 生 3:原式 (显然错了。老师开始点评生 3 练习,学生轰笑) 师:错在哪里呢? 生 4:原来的分母没有了。 生 5:把分式方程的变形(去分母)搬到解计算题上了。 “张冠李戴”! (生 3 眼睛不再看着黑板,低下了头) 师:很好!生 3 由于粗心,把分式的加减当方程来解了。解法虽然错了,但是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若将此题去掉分母来解,则其解法简洁快捷。因此,我们能否考虑利用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来解它? (生 3 的头慢慢抬了起来) (学生讨论,一个新颖的方法出来了) 解:设 去分母得, 解得:A 学生:真巧妙! 师:确实,生 3 的解法错了,但他这种“用方程的思想解分式计算题” ,却是一种寻求简便的思想,是将自己思维的真实展示,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 (生 3 笑了,脸上荡漾着自信) 此案例中,教师以学生错题为资源,创设了一个错题妙用的情境,从教学效果上讲,它不仅纠正了学生的思维错误,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分式的计算与方程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新的认识, 以一题多解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关注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关注了新课程所强调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于生 3 的错误,教师没有指责和批评,而是以“先给台阶,再含蓄表扬”的方式,使生 3 获得自信;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真是妙不可言。 以上是笔者对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几点看法。由于课堂情境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优化其品质,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和功效,提高课堂效果和效率,为师生共同发展服务。
对数学情境教学创设问题探析
文档简介
对数学情境教学创设问题探析
文档日志
暂无日志信息
文档留言
暂无留言信息
文档信息
文档上传人: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4
下载积分:
上传日期:2009-12-16 18:29:45
浏览次数:1
文档星级:
相关文档 -
copyright 2008-2011 道客巴巴网站
正在处理,请稍候...《我和规则交朋友
规则在哪里》教学策划
初小部 罗冬梅 一、
教材分析
《规则在哪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我和规则交朋友”,分为《规则在哪里》、《规则有什么用》和《我们给自己定规则》三课。《规则在哪里》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具体分析如下:
1.课文第44页的“活动天地”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为切入点,在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做游戏,让学生体验、了解规则,初步建立“规则概念”和“规则意识”。这一点正体现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理念。“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2.第45页“小记者在行动”,为学生提供了寻找规则的几种方法,即可以到现实生活中看看,找相关的人问问,也可以查有关的资料,旨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教材第46~47页,分别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呈现出许多不同的规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让他们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按不同的生活场所,找一找身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规则。体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对人们(尤其是儿童)所提出的要求。
让他们体会到“生活处处有规则”。
、学生状况
经过问卷调查和谈话交流,可以了解到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八、九岁,已经形成最初阶段的规则意识。学生能够主动发现社会、学校、家庭中普遍存在着的各种规则现象,潜意识中已经形成了
“应该自觉遵守各种规则”的是非观念。但是由于学生年龄特点所限,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理解规则的必要性,觉得遵守规则存在着一定困难,难以内化为自觉行动。
三、教学对策
针对学生年龄偏低、认知水平尚浅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师生可以多方搜集相关信息,扩充课文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尝试结合学生以及身边其他人在学校、社会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实际事例的体验中,逐渐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四、课程资源整合
1.布置学生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或者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找出三条以上的不同规则,记录下来。
2.一组以校园“规则”为内容的录像,如楼梯边贴的“上下楼梯靠右走”,钢琴房门口挂的“琴房守则”,山脚下的“严禁带火种上山”等标示牌;还有学生有序地做游戏、精神饱满地做操、安静地就寝等生活实录。
3.一组“违规”的图片,包括校园里、公园里、马路上、图书馆、家里等不同的生活场景。
4.课表、作息时间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等实物。
5.游戏用的吸管和橡皮筋。
6.学生书写用的卡纸和蜡笔等。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游戏,体验规则的重要性,知道没有规则连简单的游戏都没法进行下去;
2.通过调查和交流,感受生活处处有规则;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积极用各种办法搜集、整理生活中的规则;
2.尝试写出调查报告;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自己的调查报告;
4.与同伴合作,通过表演的形式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部分内容。
(三)知识目标
1.了解与小学生有关的
“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
2.通过游戏辨析哪些是违规行为;
3.了解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引导预案
课前布置学习任务: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或者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找出三条以上的不同规则,记录下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景导入,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1、组织学生做一个“传圈圈”的游戏,比一比哪组传的圈圈多。(故意在时间和人数上拉大差距)。游戏结束后,请输了的学生说说服不服气,谈一谈刚才做游戏的体会。指名说说怎样才能使比赛公正,合理,分出真正的胜负?引导学生共同制定“传圈圈”的游戏规矩。然后按照规矩再次比赛。
2、教师解释说明,游戏中的规矩就是一种规则,(板书:规则)参加游戏的人必须遵守这种规则,以保证游戏顺利进行。 1、学生做游戏。
2、学生发言。(由于没有宣布规矩,比赛明显不公平,所以估计输了的同学会有很多意见。)
3、学生发言。共同制定“传圈圈”的游戏规矩,然后按照规则进行比赛。
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为切入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无规则”的特殊情境,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规矩”的重要性
。 通过亲自实践,明确了游戏中规则的重要。
启发学生注意到每一种游戏都存在规则。
(二)合作处理信息,感知规则的普遍性。
没有规则连小小的游戏比赛都没法做到公正、合理,看来规则真的挺重要。生活中除了游戏规则,还有哪些规则呢?通过课前调查,同学们已经有很多收获了,请拿出你们的调查报告来讨论讨论。
1、在小组里交流课前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或者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搜集到的各种规则。(课件出示讨论要求:认真听小组同学介绍自己的调查报告,可以互相补充;讨论声音不要太大;选择一条与其他同学不同的写在卡纸上,然后贴在黑板上。)
2、谁来说说自己贴在黑板上的规则?(指名说说自己写的规则,引导说出找规则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写的规则,归纳出规则存在于不同生活领域。(家庭生活有规则、学校生活有规则、社会生活有规则,板书: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4、叙:罗老师也用刚才那几个同学的方法找了一些规则,想看看吗?
出示老师找的一些规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和一组以校园
“规则”为内容的录像,如楼梯边贴的“上下楼梯靠右走”,钢琴房门口挂的“琴房守则”,山脚下的“严禁带火种上山”等标示牌;还有学生有序地做游戏、精神饱满地做操、安静地就寝等生活实录。)
这些规则只是规则的一部分。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还能找到更多的规则呢。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类、总结、汇报。选择一条规则写在卡纸上,然后贴在黑板上。
2、看看其他同学贴在黑板上的规则,可以小声读一读。
3、读一读贴在黑板上的规则,并说说是怎样找到这条规则的。 4、看老师找到的规则。(录像是在学生熟悉的校园里拍摄的,又是以学生游戏、吃饭、就寝等生活情景为素材,估计学生的兴趣很浓。)
1.课前的调查是为了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2、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通过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对规则的理解,由“特殊”认识发展到“一般”认识,注意到规则的普遍存在。
2、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引发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三)游戏找违规,加深对规则的认识。
生活处处有规则,也有人违反规则。我们来个抢答竞赛看谁能找出图片中的违规行为。
幻灯片演示,学生以抢答的形式找出其中违规的行为。(这组“违规”的图片,包括校园里、公园里、马路上、图书馆、家里等不同的生活场景。)通过找违规,加深对规则的认识。
生活处处有规则,如果违反了规则,就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学生抢答(图片中有遵守规则的图片,也有违反规则的图片,有的图片中的违规行为还比较隐蔽,学生要注意力比较集中才能找出来。抢答时配上节奏较快的音乐。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较好地调动起来。)
学生抢答时还要说说违反了什么规则。
1、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是很有用的。
2、学生在游戏中,通过找违规加深了对规则的认识。
(四)交流学习体会,指导现实学习生活。
刚才我们找出了一些违反规则的图片,那我们小朋友要遵守哪些规则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我们小朋友的日常行为提出了基本的和具体的要求。
教师出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1、带领学生读一读。
2、请你和你的好朋友选择“三字歌”里的一条,根据上面的内容编个小品,看看哪个小组能通过自己的表演理会三字歌的内容。(学生跟自己的好朋友选择条目进行学习讨论,最后编成小品,现场展示。)
刚才同学们读了、表演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班上日常行为规范做得好的有哪些同学?
3.评选行为规范示范生,给行为规范优秀生学生颁发“日常行为规范示范生”佩章,要求学生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带动身边的人。 1、读三字歌。
2、小组活动。学生以伙伴小组为单位,编辑小品,进行展示。 3、汇报。选三组学生现场表演,并组织评价。引导学生先给表演的同学说几点优点,再提几点改进意见。 4、评选优秀生学生。
5、给优秀生学生戴佩章。 1、学生通过讨论、表演等活动,主体参与学习过程,在现实生活的“再现”中,体验规则意识。并把“规则意识”落到实处,直接指导现实学习生活。这项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
2、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
3、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从自己做起,从基本要求做起。延伸活动切实地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五、质疑设疑激趣,将活动延伸到课外。
1、生活处处有规则,可以说无处不在,看到这么多的规则,你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问题?
2、假如没有规则会怎样?规则到底有什么用?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调查,用问一问、想一想、看一看、查一查等方法看看你身边有哪些违反规则的行为?违反了规则有什么后果?也可以以伙伴小组为单位,选择生活情境编成“无规则”小品,下节课做现场展示。
(结合板书)这节课我们交流了很多规则,知道家庭生活有规则,学校生活有规则,社会生活有规则。规则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规则。那么下课时有些什么规则呢?比比看,谁做得最好。 1、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估计学生提的各种问题可以归纳为“假如没有规则会怎样?规则到底有什么用?”
2、布置学生课后进一步调查。
3、课后,伙伴小组合作编排“无规则”小品。 1、引导学生设疑,提出课后要求,为下一堂课“规则有什么用”做好铺垫。
2、引导学生用本堂课上总结出来的调查方法继续调查。
3、教学由课堂向课外延伸,体现本课程的开放性。
板书设计:
生活处处有规则
家庭生活有规则  学校生活有规则  社会生活有规则
(学生找到的规则)
七、评价策略
1.是否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或者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找出三条以上的不同规则,并记录下来了。
2.是否每个学生通过游戏都体会到规则的存在。
3.是否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表演活动。
4.小组交流和与同伴合作表演时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
5.在卡纸上写规则时的书写情况。  培养自主探索能力 创设有效情境
培养自主探索能力 作者:朱亚飞 提供人:朱亚飞 阅读:277 评论:0 时间:2010-5-24 8:54:5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就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自主探索就是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索的问题,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也就是说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命线。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感氛围,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提供保障
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感觉到亲近,能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是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前提,是激活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充满活力的、有情感的自由个体,课堂上力求形成一种热烈的切磋气氛,不要吝啬对他们的赞扬和鼓励,学生身上不易被人察觉的潜能一旦被激发,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成功。我们要让学生始终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能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对学生在教学过程所发表的独特性的见解或提出的挑战性问题,都能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帮助和诱导,让这来之不易的智慧火花能在不断碰撞中发出动人的光彩,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动机、再获成功的强烈愿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造空间。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如果没有问题,也就不会产生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和知识积累的逻辑力量,也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知识的种子。学生的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就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并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动力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就不可能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手段为学生设置数学问题的情境。
1、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然而,学生毕竟还是孩子,由于受到年龄因素和知识经验的局限,不可能自发地去探索。如果没有教师提供的情境、材料,乃至目标,学生的探索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他们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1)、体现生活的实用性
数学是现实的,是生活的,一切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如果问题情境的内容能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真实地感受到书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贴近,从而自觉意识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知识,蕴含知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例如在组织“周长及其一般计算方法”的设计时,教师创设教师节学生自制贺卡(贺卡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及弧线组成的平面图形)送给老师的情境,要求学生从准备的各种图形中选一张贴上金边做装饰,并计算每张贺卡至少需要多少金边。在学生合作操作、计算交流的过程中积累许多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揭示周长的概念及其基本计算方法。在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中,探索活动逐步展开,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不仅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还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2)、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原型
平时我们如果是一个有心的数学老师,我们会发现数学中有很多的知识都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其原型。结合对教材的理解与思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将数学内容转化成学生能理解的生活情境,将对学生投入探究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引导学生认识“角”时,可以借助生活中电筒光线的照射抽象引入,并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还在哪些情况下见到过这种图形的形成。从而自然揭示“角”的概念。如此引入,不仅学生体验深刻,而且还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很多。
(3)、唤起生活中的活动体验
活动是探索的开始,在创设情境时,如果能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有意识地挖掘生活中的活动素材,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活动经验,将更有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深切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圆的认识”的设计中,由引导学生从汽车车轮开始,观察汽车车轮所运动的情况,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甩球这一情景。在生活中和玩中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再认识,从而清晰地感知并认识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学生在活动中增加了体会,自然而真切地形成了圆的概念。
2、创设认知建构的问题情境,培养自主探索的能力
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儿童是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作出理解的,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的。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儿童自己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在问题情境之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
有一段“求平均数”的教学实例:课一开始,从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入手。两组同学比赛拍球,看哪一组赢。怎么比呢?她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全体同学都参加是不行的,只派一个代表又少了,那就派二个代表吧!”(这是总体中的随机抽样)并当场根据每一代表的拍球数作出统计。不一会儿,男生组发现本组的总数超过了女生组,高兴得欢呼起来;老师便又叫了一位女生上来拍球,并把她的拍球数加入女生组之中,顿时女生组的总数明显增多。孩子们很不服气,喊道: “这不公平!”(男2人,女3人)那么,怎样才公平呢?男生说: “给我们组也加1人。”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个学生站起来用手比划着说:“把每组几个人拍的个数均匀一下”,这一“均匀”表明了孩子们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老师便水到渠成地引入了“平均数”,并和大家一起去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问题解决了,全班都松了一口气, 老师又话峰一转: “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平均数倒底是个怎样的数?”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 “平均数不大不小,是靠近中间的……”有的说: “我觉得平均数是……虚的,可是又很公平。” 好一个“虚”字,它勾出了平均数与原始数据之间的不同;好一个“公平”,却又隐隐约地道出了平均数的实质。于是,老师因势利导地引导大家把平均数与原始数据一一比较,它既不是第一个人的拍球数,也不是第二或第三个人的拍球数,却代表了这组三个人拍球的总体水平。此时此刻,孩子们已从心底里确认平均数的可比性了。老师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来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当然是初步的,但是很有价值),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做到了“不高不低、恰如其分”。另外,求平均数是有公式的,老师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讲公式上,而是采用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正反例的对比,实实在在地悟出了其中的“对应 思想,从而从根本上来理解和凸显出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比起过去的记公式,套公式,有效得多,深刻得多。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3、创设学生提问的氛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问,学问,就是学着“提问”。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过: “学习知识,目的要做学问,不要做学答,”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回答一个问题有价值得多。“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问才会去探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由问题而引起的,有疑问才有思考解决的欲望。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陶行知先生指出:“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得到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大胆提出自己思考得出的不同意见,在质疑问难中发现更完善、合理的结论。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质疑。有几位学生就提出疑问:“小数的基本性质为什么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行不行?小数大小不变,能说小数不变吗?”等问题时,我们应不但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更要加强质疑引导,鼓励学生共同析疑解难,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去,获取新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争辩和交流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十分深邃的。
三、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搭建平台
自主探究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传递而获得的,也不是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而达成的,而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现成的***教给学生,而要给学生创造充分自主学习的条件,努力为他们提供多种探究的渠道和空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主动观察讨论,主动思考探索,主动表现自我,主动操作实践等。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活动”起来,达到脑动,眼动,口动,手动,实现想、看、听、说、做有机配合。
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创设情境。课件演示:过“六一”儿童节,一年级的小弟弟,***妹们要入队带红领巾,学校有3米红布,能剪出多少块红领巾呢?学生得出结论:要算能剪出多少块,必须知道一块红领巾的面积,要求一块红领巾的面积,必须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由此教师导出课题“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呢?能否把他转化为已学图形,算出它的面积。于是学生便拿出学具拼,摆,剪,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摆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自己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四、发挥合作优势,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保驾护航”。
合作交流就是学生在个体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小组相互讨论、分析与交流,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与全面,最后形成共识,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沦。
常言道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课堂中要经常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协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节时,我让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学具先自己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什么样的图形。这对部分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然后我设计这样环节,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讲述剪拼方法。会剪拼的同学很乐意说出自己的方法,原来不会剪拼的同学很快也学会了并且经历了想想、问问、听听、做做、说说的过程。这样使优等生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差等生得到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自然打退了自主探索中的“拦路虎”,同时也使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都得到了满足,学生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五、创设积极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就感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关注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评价的内容要更多地指向有价值的数学任务和数学活动,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进步,要善于发现学生获得的哪怕是极其细微的进步,并加以赞赏,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在学生有了比较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预习或思考后得到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自学的成果,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通过思考但解答中存在不足之处的学生,先肯定他们解答中的正确之处,然后,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可以从……方面来思考;请你再考虑全面一点,你就会得出更精确的***的;等等)加以赞扬和引导,而不要轻易地让学生马上坐下;对于学生中新颖、简洁的解法,可以用“你的解法很棒”、“你比老师还聪明”等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
总之,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非“主导者”。教师起的作用只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多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出处: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
· 发表人:
电子邮件
内 容:  相关评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