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翁游戏里得到的奖励为什么不怎样在农场里养狗显示

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视的爱的教育! 重要的事情先办!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做企业,真正的成功是品牌的成功, 做人,真正的成功是健康、幸福、开发出自己的金矿。 健康、快乐的成长 养子方知父母恩 记得感恩
( Sun, 17 Apr 2011 00:16:48 +0800 )
Description:
为什么父母的苦心付出不能得到优良的回报,当真我们的孩子都是白眼狼吗?如果你是一 个充满困惑的家长,又或者你是一个不希望未来遭遇这种困惑的家长,请你和我们一起,拨开这团困惑的迷雾,看到迷雾后面藏着的真相——中国完形教育著名的亲 子教练陈鹏宇老师,经过大量案例的积累,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为是的爱毁掉原本自信快乐的孩子的十条共性问题,您不妨对照一看。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优秀”是一把双刃剑!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 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 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 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 缚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
鹏宇老师家的宝贝女儿在有一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打游戏,晚上打到12点才睡觉。 家里的妈妈、姨妈和姥姥都沉不住气了:这天天打电脑,作业不写怎么办!指责孩子,孩子鼻孔朝天“哼”一声,依然故我。鹏宇老师那次出差回来,正赶上妻子为 此事犯愁。他进了女儿的房间:女儿回头叫了一声“爸爸”。他说:玩电脑呢,没事,你玩!然后手放在女儿的头上,半开玩笑说:爸爸给你传送一些爱的能量,别 耽搁你玩,你继续玩吧。十几分钟后,他松开说:好了,不想玩了就早点休息啊,别累坏了!
那天晚上,女儿十点半就睡了。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么满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时,无言地陪伴,单纯地给予孩子爱的支持更显得重要!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鹏宇老师说: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鹏宇老师对女儿学习从没什么要求,甚至戏谑说:“不要考前几名,考前几名被老师盯上 就麻烦了!”可是有次女儿考了第三名,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请我吃肯德基吧!这个爸爸说了:好啊!不过爸爸不是因为你考第三名才要请 你。爸爸爱你,即使你考倒数第一倒数第三,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会请你的!
孩子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知道了。你的她心里怎样,还用说吗,幸福着呢! 5.数落孩子的不是
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
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气,还是心里服气!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
6.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有一个农村长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个哥哥。从小父母就偏爱哥哥,认定哥哥比她有出 息。她心里很委屈、很不服气。所以自我砥砺,一定要争口气给父母看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后来她果然比哥哥成绩还好,考上大学,有不错的工作, 成家立业。但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证明给娘家看,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无可忍,要和她离婚…… 7.代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
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 9.总是担心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担心!你担心孩子早恋,孩子一准早恋;你担心孩子网瘾,孩子一定网瘾!
有个妈妈在孩子还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经过一间网吧时警告孩子:看见没,这是网吧,很多孩子一进去就变坏了,你可不能进去!一天又一天,一开始孩子不明白,但是心里好奇极了,终于有一天孩子忍不住,要走进这间网吧看看。
再后来孩子网瘾了!孩子是否自信,取决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当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 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了孩子的自尊。父母总 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才”,而忽视了孩子要先“***”的问题。以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
鹏宇老师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
父母小小的改变,孩子大大的不同。
他会一点一点从父母那里学会“比较”,并且用“比较”杀掉自己的自信,让自己永远被“比较”来的“痛苦结果”所折磨。
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自有一份属于他的优秀之处!不要用比较杀伤孩子的自尊了。
( Wed, 23 Feb 2011 21:43:54 +0800 )
Description:
我们很容易被一些事、一些人触动自己内心,所谓感动,就是他人的感情故事与本人的感情思想相遇所产生的感情共鸣。感动有很多种:不经意的关心、一个温暖的微笑等等,但别忘了,还有一种感动叫守口如瓶。文章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却能真正打动我们,篇幅有点长,请耐心看看。 我们很为本文中的女主人公的开明而感动。原来有一种感动叫相亲相爱,有一种感动叫相濡以沫,还有种感动叫守口如瓶。我们要学会包容对方,多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 ( Tue, 25 Jan 2011 12:09:16 +0800 )
Description:
主题: 幼儿教育之 《陆向谦非常规自我实现理论》 主讲嘉宾:陆向谦 教授(清华经管学院) 北师大客座教授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你的孩子被埋没了吗?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 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发觉天赋,挖掘潜力!
在孩子的成长中,高分数、好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事实上,一些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问题常常被我们忽略,它们才是孩子未来的保障。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当今,最该改变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观念。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 Tue, 25 Jan 2011 11:06:35 +0800 )
Description:
关键词:
摘 要:年轻母亲用了6个昼夜骑摩托车2000多公里回家看儿子引起热议,被网民称为“英雄母亲”、“史上最牛母亲”。
  年轻母亲用了6个昼夜骑摩托车2000多公里回家看儿子引起热议,被网民称为“英雄母亲”、“史上最牛母亲”。这位母亲名叫李春凤,今年32 岁,重庆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3组人。2001年嫁给本村的罗登军,2005年生育一个儿子。2006年夫妻一同前往浙江温州打工。
  李春凤的故事简直是个现代传奇,在春运一票难求引发的广泛情绪下,一位年轻母亲骑摩托车回乡探子更是轰动一时。记者采访李春凤夫妻及其他相关人士,发现诸多疑点。
  很多事情她都“回忆不起来了”
  1月21日,记者来到新建村,对于李春凤骑摩托车回家的事,丈夫罗登军说,他也不太清楚,他连妻子何时买的摩托车也不知道,妻子骑摩托车回家也没给他打过***。对于千里骑摩托返乡,什么时间出发、走的是哪条路,李春凤本人都说回忆不起来了。
  她唯一记得的是,路过一家小卖部买了些东西为回家做最简单的准备:20个棒棒糖,老板还送了1个;两盒金嗓子喉宝;一瓶1.5升矿泉水;十几包方便面,一共花了30多元。至于在什么地方买的,什么品牌的矿泉水、方便面多少钱一包等都忘了。
  李春凤说,自己在6天行程中全部是靠方便面充饥,没进过一次餐馆,唯一一次是在加油站旁边买了一盒方便面。对于具体是什么地方哪家加油站,商店叫什么名字,李春凤说都记不起来了。李春凤说自己6天时间只喝了半瓶矿泉水。
  李春凤说,在140多个小时里,只住过一次旅馆,花了20元休息了4个小时,深夜2点就再次动身启程,具体住在哪家旅馆也忘了。
  6天6夜只喝了半瓶水
  6天6夜行程2000多公里,李春凤说仅有两件事能让她回忆起来。到长沙前的一天,在一处急转弯,她差点与对面的大卡车相撞,自己连人带车摔倒在地。过了好长时间,来了一辆摩托车,有个男子停下来将她扶起。李春凤检查了一下,车况都很好,只是挡风玻璃摔坏了,脚上穿的鞋子也磨破了。
  李春凤推着摩托车向前行走了200多米,来到一户人家,问对方有否多余的鞋子,对方送了一双运动鞋,李春凤给了10元钱。
  第二次大概也是在长沙,出发的第四天迷失了方向,不清楚走到哪条路上了,只好停下来问路。她花了200元请一辆出租车带路,花了40多分钟才回到国道上。具体是哪条国道她回忆不起来了。
  在2000多公里行程中,加油四五次,共计250元,住宿费20元,带路费200元,泡方便面要店主多加一点菜叶付了2元钱,其他再没什么支出。最欣慰的是摩托车没有一点损坏(前边曾说摔倒挡风玻璃摔坏了),没交过路过桥费。
  记者问为什么不让丈夫骑摩托回家,李春凤说那是自己花钱买的车,不需要丈夫帮助,再说他工作也忙。记者问摩托车什么时间购买的,车主姓什么,使用了多久等具体问题,李春凤都回答不上来。只说是在温州龙港摩托车二手市场花了5000元买来的,时间“大概是在夏天吧”。
  做了三年服务员不知餐馆名字
  李春凤自称在温州龙港一家餐馆打工三年,但至今不知道这家餐馆叫什么名字,在哪条路上。只知道是一家海鲜馆,餐馆里加上包间有10张桌子,仅她一个服务员。
  李春凤说,摩托车平时就放在餐馆地下室里,老板管吃管住。自己还在2009年花了五六千元考取了小车驾驶C照,领证日期是当年6月17日。餐馆就她“一个服务员”,哪来时间去学车?李春凤说三个月学习期间都是“请人代班”。
  相处三年之久,李春凤竟不知道老板和老板娘叫啥名字,连姓什么都不知道,***号码也丢了。离开这家餐馆时,李春凤也没给老板打招呼。
  骑摩托照片拍摄时间有多种说法
  黔江蓝天留守儿童学校的校长冯大立回忆说,2010年12月15日中午1时许,他带着孩子们在外面做操,这时见到一年级学生小飞(化名)的母亲李春凤,手里拿着一个头盔从大门进来。冯与李春凤曾经见过面,他问李春凤什么时候回来的,李说是骑摩托车从浙江回来的。学校的向平老师赶紧拿出数码照相机拍摄了21张照片,但从照片原始数据上查看,时间是2011年1月16日9时32分25秒,与冯校长所说的时间相差整整一个月。
  冯校长介绍,1月6日,重庆黔江区一家都市报的记者陈某来到学校采访留守儿童,他将李春凤骑摩托车回家看儿子的事告诉了陈某。陈对此产生了兴趣,当时李春凤又回到温州打工,陈某通过***采访了李春凤。
  1月14日,李春凤来到学校,陈某在学校里拍摄了母子相拥而泣的照片。稿件刊发在1月15日当地一家都市报,标题是《曾从浙江骑摩托车回家看6 岁儿子母亲5天骑行2000公里昨天又乘飞机回来过年》。记者在采访李春凤时,她称根本没有乘飞机那回事,在外打工哪舍得花钱买飞机票?
  冯校长将当时李春凤回到家的21张照片全部拷给了记者。拿到这些照片记者产生很多疑惑:第一,李春凤称在回家途中与卡车相撞,挡风玻璃摔坏了,但从照片上看却完好无损;第二,李春凤称摔倒后,来到路边一户人家要了一双运动鞋,可照片上却穿的是一双黑色棉鞋;第三,从着装上看,衣服、裤子没有丝毫污迹,根本看不出是行程2000多公里、6天没换洗衣服的迹象。
  为此,记者找到拍摄这些照片的向平老师,问这些照片的原始数据为何都是今年1月16日,向老师说,照片拍了好几次,也许是上传照片时把时间搞错了,但绝对是在2010年12月14日、李春凤来学校拍摄的。这个时间与冯校长所说的15日又相差一天。
  据学校知情人士介绍,这些照片的确是在今年1月16日上午9时拍摄的,是学校老师打***通知李春凤开着摩托车来学校。车架上的行李都是在学校找来一些东西捆在上面的。
  再回餐馆打工仍说不清店名
  李春凤称,回家后不久,她再次返回温州龙港打工,仍然是原来那家餐馆,只干了十几天活,老板还付了900元工资。之后,李春凤又一次回到了家乡。
  而这次返乡李春凤记得非常清楚。从龙港到温州汽车票35元,下车“打的”到火车站11元,从温州到金华42元,再从金华到黔江182元。不过,李春凤仍然记不起打工餐馆的名称和老板的名字。
( Thu, 20 Jan 2011 22:16:43 +0800 )
Description:
原文地址:
作者: 带了孩子这么多天,一直在反思教育的问题。上一次突发的事件好像让我明朗了更多。 当天,我去了以后,孩子基本上作业已经完成,在画画《植物与僵尸》。我初步检查了一下,发现有很多的问题。数学上有很多的错误,语文方面写的极其不认真。有很多的错别字。于是,我就想让他改一下。孩子表现出很不情愿的样子。后来为了能与我一起玩一会《植物大战僵尸》(孩子自己设计的一种画画游戏),才开始去改正那些错误。 吃过晚饭后,我想让孩子的口算能力再练习一下,于是就用扑克牌玩了一个游戏,随机抽取,然后看谁能最快算出两数相乘的结果。孩子玩的很高兴,有时候我也会故意让他赢几局。正在孩子玩的高兴的时候,孩子的妈妈回来了,没想到,竟然带来了一场暴风雨。 妈妈检查了孩子的作业,看到有不认真的地方,很生气,就把写的不好的全给擦了,孩子一看自己辛辛苦苦写的作业被老妈给毁掉了,一下子就来了情绪,双目圆瞪,双拳紧握。用愤怒的眼神看着他妈妈。妈妈可不理这一套,依然在那用橡皮擦,孩子边哭边骂,骂他的妈妈“笨蛋”,“傻瓜”、 “你好狠呢” 之类的话,这时姥姥也来插话,孩子转头就又骂他的姥姥,让他姥姥走开。一看这场面,我也不好出面,如果我帮家长说话,孩子会更来气,我只能静观其变。 后来,我就把孩子拉到楼上沙发旁边,先陪他玩一会(这个孩子有点情绪化,一玩就不考虑先前的事了),尤其是我拿着那个抱枕,让他对着打,去发泄,打了一会儿,打得他满头大汗,累的不行了。这时我看他情绪好点了,就回到刚才的事件中去,其实自己写的作业被擦掉无论是谁都会很生气,但我们的好好思考为什么劳动成果就被擦了?如何才能保住我们的成果不被擦掉?孩子开始有所领悟了。 最后总算孩子去改了,改的不情愿,也不理想。事实上我知道孩子的情况,从小在书写上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一定非得要孩子按照标准化的规范字去写得话,至少得两个小时,这对孩子而言是很难做到的。 习惯矫正本来就是一个慢的过程。而家长是看不到这些的,总想一下子把问题都解决掉,俗话说的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欲速不达。 心理学上讲,一个人活着要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一旦他的社会支持系统出了问题,这个孩子一定会有问题。表面上看到的是这个孩子脾气暴躁,其实跟他的生长环境有关,在家里父母跟孩子沟通交流少,夫妻之间也常争吵,爸爸对孩子就是严厉的喊叫式的教育,再加上姥姥以及家里人对孩子生活上的骄纵。这样的孩子就生产出来了。
到学校不受老师同学的欢迎,没有朋友。其实在孩子的内心是积压了很多的负面能量的,他需要爆发,需要发泄,作为一个心理者,我看到的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小孩,但对于父母而言他们很难理解。 整个事件,也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根本,那就是必须有父母的配合改变,才能实现孩子的改变。
( Wed, 19 Jan 2011 21:46:33 +0800 )
Description:
儿童的成长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测试。当儿童7、8个月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他不停地使用双腿,核实腿的功能,练习双腿以看它到底能完善到什么地步;当一个孩子哇哇大哭的时候,他在锻炼他的情绪。日积月累中,他对自己的情绪熟悉了,等他成年时,他就会体察别人的情绪。
而今天的***,却经常面临这样的局面:当你哭泣的时候,你认为老公并没不能理解你。其实并非他不想关心你,而是因为他成长的过程中,大人总不让他发泄情绪,让他不要哭,长大以后,他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情绪是一个捣蛋鬼,不能由着它。但是他不知道,情绪会长大,情绪是跟生命连结的高层次的东西。但是,我们的情绪却从来在教育中被认可过。
我的孩子今年17岁,我觉得他是一个绅士。为什么呢?
有一天,我不舒服地坐在沙发上,他走过来把我的手完全地包裹在他的两个手之间,然后放在他的脸颊边,慢慢地把头放在了我的胸前,对我说:“妈妈,一切都会好的,是不是这样?”那一刻,我所有的不愉快都不存在了。另有一次,当我心情不好时,儿子从后面走上来,两只手握着我的肩膀说:“妈妈,你看上去很悲伤。”
这不是我教育儿子如何去安慰别人的结果,而是他从幼儿园起,和在“爱和自由”学校里所有的小朋友一样,让自己的情绪充分地成长了。当他哭泣的时候,老师坐在身边对他说,你可以哭,老师陪着你。这样的话无论是老师、父母或是任何人都可以对儿童说,它会帮助儿童情绪的成长。没有情绪的成长,我们过渡不到下一部分——感觉。 如果我们没有了感觉,我们的智慧就会损失一大半。感觉是我们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走完感觉的成长后,才能过渡到心理的成长,然后走向认知,最后才能触摸到认知背后的真理。但是,我要问大家的是为什么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精神向往?理由就是,我们的教育认为认知是成长最好的一部分,而不让儿童有身体、情绪、感觉、心理的成长空间。 但是,也要告诉大家的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人类的内在环境中,认知这一部分的成长速度最快的。我们告诉孩子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四,孩子就把口诀背下来,记住了这个结果。所以,一年级所有孩子数学都可以考98分,二年级也这样,三年级就开始分化,四年级就完全的两极分化。那么一二年级时考得好的孩子都发生了什么呢?一开始,***只不过利用了儿童强大的记忆力,等到需要使用逻辑思维的时候,孩子的认知就断链了。所以,我们既要尊重孩子内在有认知这样的资源,同时也要让其他的资源得到开发、得到成长。 面对一个18岁的人,你会不会对他说,你将来可以成为任何一个人,成为爱因斯坦、爱迪生、总统、文学家或者一个很高的修行者,成为一个教育家?不会。你会不会对一个30岁数学一塌糊涂的人说你会成为一个数学家?你绝不会。但是,面对一个刚刚出世的孩子,你的脑中里充满了幻想,觉得他有可能成为任何一个人。 为什么?表面的看法是大人没有可塑性,只有儿童才有。而我要问的是,儿童的可塑性究竟在哪里?是什么东西让他拥有了可塑性?这个东西不是有形的,而且非常确定,就是精神胚胎。 每个人的出生都伴随着精神胚胎的诞生,如果你能跟随精神胚胎的指引,那么就可以创造自己。但如果你现在想重新面对精神胚,你的心灵必须是完全敞开的,这就意味着很容易受到伤害。你体验心灵敞开是什么感受,就能知道儿童是什么感受了。为什么当你狠狠指责孩子的时候,他会哭?因为你的能量极具杀伤力的,完全敞开的儿童承受不了,必须靠哭来缓解。你体验了心灵的敞开,终就会知道儿童精神胚胎的宏大。因为他必须高度集中去做的事情就是创造自己。 所以,当儿童要做某件事,你却不要他这么做时,他就会疯狂地跟你抗争,来完成这个使命。这个使命不是父母预设的,不是别人预设的,而是自然预设好的密码,他不可遏制地要完成这件事。创造自己是人类的第一个需求,依靠精神胚胎的指引而完成。 这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可以准儿童创造一个自我。
( Wed, 19 Jan 2011 21:45:16 +0800 )
Description:
我们这一代的童年,有足够的大自然让我们奔跑,空气新鲜,四季分明,那时候要等到父母去香港出差,才会有精美的绘本作为礼物,作为收藏。 30岁的我们,在宝宝出生那一刻起,童心复燃。于是想尽办法搜罗那些遥远的梦想,同宝宝一起,两对好奇的眼睛,感受启蒙的美,遨游图书的神奇世界。 父母和宝宝的亲子阅读是一生最美的记忆,也是宝宝独立思考引导的第一步。店内原版图书大多是“断码”版,每批次断货后基本没有补货的可能,所以天使妈妈在书海中淘来的这些书,也带着很多奇遇和故事。这里将以往售的部分图书做一个展示。想着和宝宝一同看过这么多精彩的故事,就是一种莫大的快乐! ——天使妈妈致 图画书的定义 为图画书(Picture Books)下定义,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因为图画书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它种类繁多,而且种类与种类之间的界线也非常模糊,比如就有人把图画书分成:婴儿书(Baby Books)、字母书(Alphabet Books)、数数书(Counting Books)、概念书(Concept Boooks)、玩具书(Toy Books)……不过,我们在这本书里将主要讨论的是图画故事书(Picture Story Books)。
  那么,什么叫图画书呢?写给孩子看的带插图 (illustration)的书就是图画书吗?显然不是。 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图画书里,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不再可有可无,甚至可以说是图画书的生命了。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来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的艺术。当然也有例外,例如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Wordle Books)。
  图画书要用画面来说话,它非常强调画面的连贯,它通常被规定在32页或40页之内,这几十页画面要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映像,就仿佛是一部电影短片。每一本图画书的作者(更多的是指画者)就相当于一位电影导演,他必须在限定的篇幅里把一个故事讲得既清楚又好看,这就要求他不但善于运用分镜头语言,还要有一种把握视觉节奏的能力。所以一本好的图画书,一个孩子即使不识字,仅是靠“读”画面,应该也可以读出个大意。此外,一般来说图画书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从封面、扉页到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左右两页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剧情……
还有一个观点值得介绍,就是多数人都认为图画书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不为孩子,为你自己读,去体会惊讶和折服!毕竟我们这代人大多在孩提时代、在还小的时候,没有太多机会读到这些杰作。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仍然是图画书的最佳读者,如果没有孩子,也就没有图画书。但是身为大人,我们还有机会去享受,这一人生不容错过的阅读美景。 我们这一代、还有以前的读者,基本上是读着文字长大的,虽然也读过连环画,但远离图画的阅读始终是长大***的标志之一。如今,当图画充斥在孩子们的读物间,当视觉语言弥漫在我们的生活里,许多大人感到惶惑,他们常常选择拒绝和逃避,甚至鄙夷。一个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捧着一本画书在读着,常常就会听到这样的教训:“这么大了还读这种书,没出息!”孰不知这种教训不过是无知和功利心在作祟。
  被纯文字阅读完好“格式化”的大人,未经训练其实是读不懂图画书的。不信,你可以先随意挑一本经典图画书来试一试。这种图书艺术形式,结合了文学和艺术欣赏的方方面面,而且也与印刷工艺息息相关。表面上看,它不过是由一幅幅的图画和穿插其间的文字组合而成,但真正优秀的作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解读空间,带给读者深层次的体验。而当你的人生阅历越丰富时,这种体验和收获就会越丰厚。
图画书的表现 图画与文字的关系 说到图画与文字的关系时,尽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诸如“图画与文字相互依存”、“图画与文字交织表达”、“图画和文字共同承担叙事的责任”……但本质上都是一个意思,如同戴维·刘易斯(David Lewis)在《阅读当代图画书:图绘文本》(Reading Contemporary Picturebooks: Picturing Text,2001)一书的导论中所归纳的一样:长久以来,对于图画书这种形式的基本特征取得了一个广泛的共识,就是它结合了两种不同的表现模式——图画(pictures)与文字(words)——成为一个复合的文本(composite text)。
  曾经两次获得过凯迪克奖金奖的美国画家芭芭拉·库尼(Barbara Cooney)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了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
  在绝大部分的图画书里,图画与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具有一种所谓的交互作用。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但一本图画书的故事还应该是图画与文字一起讲出来的故事,即图文合奏。所以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面才会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还是让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吧——
  《下雪天》(The Snowy Day,1962)是埃兹拉·杰克·济慈(Ezra Jack Keats)的作品,曾经获得过1963年的凯迪克奖金奖。故事描绘了一个下雪天给黑人小男孩彼得带来的喜悦,其中有这样一个画面,文字上写道:“他用内八字走路,就像那样:”怎样呢?作者没有继续往下说,但他用画面告诉我们了。陈致元的《小鱼散步》说的是少女小鱼被爸爸派去买鸡蛋的故事,第2个画面上最后的一行文字是:“然后,跟着影子猫,走在屋顶上。”如果不看图画,也许会让人吓一跳:小鱼怎么上房了?看了画面才知道,原来小鱼是踩在屋顶的影子上。
  说到图文关系,人们提到最多的就是《母鸡萝丝去散步》了。其实,它所以会被人们奉为经典,就因为它在画面里叙述了一个文字里并没有提到的故事,让文字与图画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比照。整本书十四个画面,一共只有32个单词。如果单看文字,这本书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Rosie the hen went for a walk(母鸡萝丝去散步)/acro the yard(穿过院子)/around the pond(绕过池塘)/over the haystack(翻过干草垛)/past the mill(经过磨面房)/though the fence(钻过栅栏)/under the beehives(从蜂箱下面走过去)/and got back in time for di er(回到鸡舍,正好赶上吃晚饭)——似乎一切正常,只不过是一只母鸡在农场里兜了一个圈子,但画面里出现了一只狐狸。于是,母鸡散步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狐狸追母鸡的故事,正如约翰·洛威·汤森(John Rowe Tow end)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Written for children: An outline of English-language children's literature,2003)里所说的那样:《母鸡萝丝去散步》叙述的重点在于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事实。
  这些都是文字上没说,图画上画出来了的例子,那有没有文字上说了,但图画上没有画出来的例子呢?
  约翰·伯宁罕的《莎莉,离水远一点》(Come Away from the Water, Shirley,1977),文字与图画说的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一个晴朗的日子,少女莎莉和父母一起来到了海边。这是《莎莉,离水远一点》的第1个画面,是一张单页,文字是“莎莉,水太冷,不适合游泳!”听上去像是妈妈在劝说莎莉,画面上也没有什么异样。但从第2个对页画面开始,文字与图画就分道扬镳了,不再叙述同一个故事了。你看,第4个对页画面,左面一页是妈妈和爸爸坐在椅子上,文字仍然是妈妈的唠叨:“你可不可以小心一点,不要把新鞋子弄脏。”右面一页的画面上,却是莎莉划着一只小船驶向了海盗船。第5个对页画面,左面一页妈妈和爸爸仍然坐在椅子上,文字也仍然是妈妈的唠叨:“莎莉,不要打那只狗,它可能是一只野狗。”而右面的画面上,海盗正用一把剑逼着莎莉……因为文字与图画各说各的,一个故事也就发展成了两个故事——左面是现实当中的一个故事,右面是莎莉脑海之中的一个幻想故事。不过,正因为图文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在这两个故事之间,还存在一个潜在的、我们看不见的故事,就是现实当中莎莉的故事。
  比如说,当妈妈在那边唠叨个没完、而莎莉自己也沉浸在幻想里时,她在海边干什么呢?
  文字的排列
  在绝大多数的图画书里,文字还仅仅是一个叙述者,恪守职责,默默地承担着和图画一起讲故事的任务,在排列设计上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比如,1983年凯迪克奖的银奖之作、辛西亚·劳伦特(Cynthia Rylant)文/黛安·库德(Diane Goode)图的《山中旧事》(When I Was Young in the Mountai ,1982),就是一本再循规蹈矩不过的图画书了:我小时候住在山上,浑身黑煤灰、当矿工的爷爷每天晚上回家时都会亲我的头顶,奶奶会给我们做小麦面包、煮豆子和炸秋葵荚……一行行回忆的文字,静静地排列在那里,与边上那些朴实无华、温润如细雨般的缅怀童年山中岁月的画面十分吻合。尤金·特里维查(Eugene Trivizas)文/海伦·奥克森伯里(Helen Oxe ury)图的《三只小狼和大坏猪》(The Three Little Wolves and the Big Bad Pig,1993),虽然故事很离经叛道,大胆地篡改了一回人们早就熟知了的英国民间故事“三只小猪”——三只小猪变成了三只小狼,穷凶极恶的狼变成了猪,但它的文字并没有像故事一样离谱,而是安分守己,穿插在让人匪夷所思的画面之间。
  不过也有的图画书里,一行行排列得好好的文字会像脱缰的野马,突然挣脱束缚,变得又大、又粗、又黑,甚至歪七扭八地扭曲起来——这时的文字就不仅仅是文字了,是图画,是情绪,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英国女画家海伦·库柏(Helen Cooper)的《南瓜汤》(Pumpkin Soup,1998)说的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只有猫把南瓜切成片、松鼠搅汤、鸭子加盐熬出来的南瓜汤,才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南瓜汤。可有一天早上,鸭子却起了一个绝早,去够那把挂在墙上、本该不属于他的汤匙。于是,伴随着“咣啷”一声巨响,汤匙掉了下来,不但画面里的猫和松鼠被震醒了,连我们也被吓了一跳。这时,“咣啷!汤匙劈里啪啦掉下来”几个字,字体突然被醒目地放大了,变形了,好像和汤匙一起掉了下来。这种排列方式,显然是突破了一般图画书文字排列的清规戒律。
在这方面走得最远的人,可能还要算是《小房子》和《淘气的火车头》的作者弗吉利亚·李· 伯顿了。她是一个设计感极强的人,在她的眼中,文字不仅仅是一行行字符,也是图画,“文字图形化”可以说是她的拿手好戏。这看看《小房子》和《淘气的火车头》中的两幅对开的画面就知道了,左面一页的文字的排列方式与右面一页的画面对称,产生一种强烈的形式美感。你看,那呈“S”形走向的文字,是不是像那条蜿蜒在山丘之间的小路?是不是像那条翻山越岭的铁道线?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她甚至还会削减文字来配合画面。
画面的连贯与叙述 一本图画书有三十几页画面,这三十几页画面一幅幅连贯起来,一个故事就被叙述出来了。
  问题是,这一幅幅画面是怎样被连贯起来的呢?
  其实,每一本图画书的画面与画面之间都是被一根线串联起来的,只不过这根线有时你看得见,也有时却是看不见的。
像谢尔·希尔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的那本被誉为“一则有关‘完美’与缺陷’的寓言”的《失落的一角》(The Mi ing Piece,1976),画面上就始终有一根象征着地面的线。“失落的一角”在这根线上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失望之后,他遇上一个名叫“大圆满”的圆,于是,他走出往日的孤单,开始上路,向着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远方一路滚去,去寻找他那失落的一角……就是这根举足轻重的黑线,贯穿全书,把一幅幅画面串联了起来。
  日本图画书大师长新太的《卷心菜小弟》(《キャベツくん》,1980),是一本极受孩子们喜爱、曾经获得过第4届绘本日本大奖(第4回絵本にっぽん大賞)的图画书。有一天,卷心菜小弟在路上碰到了饥肠辘辘的猪大哥,“我饿了,”猪大哥说,“卷心菜,我要吃了你!”卷心菜小弟回答说:“你要是把我吃掉了,你就会变成卷心菜!”猪大哥朝天上一看,天空上飘浮着一头鼻子变成了卷心菜的猪。“那要是蛇吃了你、猩猩吃了你、狮子吃了你、大象吃了你、鲸鱼吃了你呢……”故事就在猪大哥和卷心菜小弟逗人捧腹大笑的一问一答中展开,最后天上浮现出来的一头巨大无比的卷心菜鲸鱼。这是一本从左往右翻的书,它的地平线被画成了***,地平线下面有一条小路向左面伸去。随着翻页,我们看到卷心菜小弟和猪大哥就顺着这条小路一路向左走去,将读者的视线一直引导到最后一页。
 克罗克特·约翰逊(Crockett Joh on)文/图的《阿罗有支彩色笔》(Harold and the Purple Crayon,1955)里也有一根看得见的线,不过不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是阿罗用手里的那支画笔画出来的一条变幻无穷的线,它有时是一条路,有时是一条意味大海的波浪线,有时又是一座高山……就是这条表现想像具有无中生有的力量的线,不断地向前延伸,让一幅幅画面连续起来。到了最后一页,阿罗画笔一扔上床睡觉去了,这标志着他从想像的世界回到了现实里。
  这都是看得见的线的例子。
也有相当多的图画书,不是靠一条线,而是靠人物在画面里的一个个动作将画面衔接起来。
  1976年凯迪克奖金奖作品、弗娜·阿丹玛(Verna Aardema)文/李奥与黛安·狄伦(Leo and Diane Dillon)夫妇图的《为什么蚊子老在人们耳边嗡嗡叫?》(Why Mosquitoes Buzz in People's Ears?,1975),以类似非洲风格的蜡染方式,说出了一个极富民间色彩的西非故事:蜥蜴不想听蚊子吹牛,就在耳朵里插上了两根树枝;蟒蛇见蜥蜴不理睬它,以为蜥蜴生气了,就躲到了兔子洞里;乌鸦看见兔子逃了出来,就散布谣言说森林里有危险了……最后才查明祸出蚊子之口。蚊子从此以后只好东躲西藏,只要它出来问大家还生它的气吗,就会得到“啪”的一声的回答。因为这是一个从蚊子到蜥蜴、从蜥蜴到蟒蛇、从蟒蛇到兔子……最后又回到蚊子的环环相扣的故事,所以画家在画面里也巧妙地穿针引线,安排一只动物进入画面,一只动物出画面;一只动物再进入画面,一只动物再出画面……这条出出进进的“动作线”一直延续到了故事的最后一页。你看,蟒蛇从左面进来了,兔子向右面逃去。翻过这一页,我们看见兔子从左面进来了,猴子又向右面逃去了。
一条直线也好、一条动作线也好,还都是看得见的线,但多数图画书里并没有这样一条看得见的线,是靠故事情节的推进把一幅幅画面连接起来的——就让我们称它为“情节线” 吧!
  有些图画书是靠一个接一个强烈的悬念来连接画面的,比如史提芬·凯洛克(Steven Kellogg)的《神秘的蝌蚪》(The Mysterious Tadpole,1977)。路易过生日那天,住在苏格兰的叔叔送给了他一只蝌蚪。可是这只蝌蚪一天天长大,却没有变成青蛙,而是长成了一只巨大无比的蝌蚪巨兽!怎么会?它到底是谁呢?路易把它养在了什么地方?这一连串的疑问紧紧地抓住了读者,迫使孩子们不停地往后翻页,当最后真相大白的时候,这本图画书的一幅幅画面已经被连贯起来了。
  有些图画书是靠一个接一个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的,比如1972年凯迪克奖金奖作品、农尼·霍格杰恩(No y Hogrogian)的《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One Fine Day,1971)。一只口渴的狐狸喝干了老奶奶牛奶罐子里的牛奶,被剪掉了尾巴。“请把尾巴还给我。”狐狸要求道,但老奶奶不答应:“你把牛奶还给我,我就把尾巴还给你。”没办法,狐狸只好找母牛要牛奶,母牛说你要是给我草,我就给你牛奶;狐狸找到草地要草,草地说你要是给我水,我就给你草……接下来狐狸又会去找谁了呢?一个个可预测的结果,构成了一种进阶式的结构,画面就在这种读者参与的推演过程中完成了衔接。
  然而也有这么一类图画书,并没有一个一贯到底的故事,好似一盘散沙。比如约翰·伯宁罕《你喜欢》( Would You Rather,1978),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没有什么情节,就是一个金发小男孩站在那里胡思乱想——你喜欢大象喝光你的洗澡水吗?你喜欢吃蜘蛛羮吗?你喜欢被鳄鱼吞掉吗?你喜欢妈妈在餐馆里和人吵架吗?你喜欢骑着一头野牛冲进超市吗?你喜欢和鸡住在鸡舍里吗……串起这一幅幅画面的,是它狂野发散的想像力!画面不是被一根线,而是被许许多多根放射状的线连了起来 潜在的节奏
  多数图画书都有一个一气呵成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重复,举例来说,获得1998年凯迪克奖银奖、莎拉·斯图尔特(Sarah Stewart)文、大卫·司摩/图的《小恩的秘密花园》(The Gardener,1997)就是这样的一本图画书——因为爸爸失业,小恩被送到了在城里开面包店的吉姆舅舅家,她先是发现吉姆舅舅不会笑,然后又在楼顶上发现了一个秘密基地。喜欢种花的小恩的秘密基地是什么呢?吉姆舅舅到后来笑了吗?透过少女小恩的一封封写给远方家人的信,我们逐渐接近了谜底。
  然而,还有一类图画书,会有一个不断重复的结构,如果找出它的规律,把一幅幅画面按小组排列,我们就会看到一种类似音乐里的节拍般的节奏了。
  在森久保仙太朗与人合编的《图画书的世界——作品介绍与入门讲座》(《絵本の世界―作品案内の入門講座》,1992)一书里,就专门讲到了这种节奏:画面如何排列呢?把一定的节奏作为图画书展开的手法之一,是其中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图画书通过两拍子、三拍子、四拍子这样的排列方式不断地重复,让人产生一幅幅看下去的乐趣,并预想接下来的场面,盼望着翻页,渐渐地接近故事的高潮。
  两拍子的例子不少,约翰·伯宁罕的《和甘伯伯去游河》(Mr.Gumpy's Outing,1970)就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例子了:甘伯伯要划船去游河,岸上不断地有动物打招呼要求上船,先是孩子,然后是兔子、猫、狗……左面一页是甘伯伯和他的船,右面一页是占据整个画面的动物。如果说左面一页是1,右面一页是2,那么整个一本书就这样1·2、1·2、1·2……地一共重复了九次。
  还有一些图画书,不是这样两拍子一贯到底,而是在中间穿插上这样一段两拍子的节奏,比如2002年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得主昆丁·布莱克(Quentin Blake)的《小野兽》(Zagazoo,1998)。故事开头说的是一对非常快乐的夫妇,有一天突然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一个漂亮的粉红色小生物,身上的标签上写着“小野兽”几个字。一开始他们还很快乐,可有一天他们早上起床后,发现小野兽变成了一只巨大的小秃鹰。从那之后,一切都乱了套,小野兽一天一个样,两个人再也快乐不起来了,故事也跟着变成了两拍子的节奏。不过,这本书不是依靠重复的画面来保持这种节奏的,而是靠文字——左面一页说的是小野兽变成了小象、变成了非洲野猪、变成了小喷火龙、变成了蝙蝠,右面一页的最后一行文字总是:“可是,后来……”
  不知为什么,三拍子的图画书最多。
  我们先来看一看奥地利作家恩斯特·杨德尔(Er t Jandl)文·德国画家诺尔曼·荣尔(Norman Junge)图的《第五个》(Fünfter Sein,1998)。这是一本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幼儿的恐惧心理的图画书。文字极其简洁,而且十六个画面里,有十五个是一模一样的,就仿佛是一架固定不动的照相机拍下来的连续画面——一扇紧闭的门外,靠墙的一排椅子上坐着五个残缺不全的玩具,依次分别是少了两个翅膀的企鹅、缺了一个轮子的小鸭子、左眼戴着黑眼罩、右手缠着绷带的小熊、丢了皇冠的青蛙王子和断了长鼻子的匹诺曹。这一排小家伙坐在门外忐忑不安地等什么呢?作者没有交待,而是在重复中开始了这个绝对别出心裁的故事——1:左面一页的文字是:“门开了,一个出来。”右面的画面是,门开了,一个治愈的玩具走了出来。2:左面一页的文字是:“一个进去。”右面的画面是,一个残缺的玩具走了进去。3:左面的一页文字是:“还剩四个。”右面的画面是,门关上了,椅子上还剩下四个玩具……文字和画面就这样 1·2·3、1·2·3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其实,这本书里还交织着另外一种节奏,就是光亮与黑暗,门被打开时,整个画面都被照亮了,当门被关上时,画面又陷于一片黑暗,这交替出现的光亮与黑暗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希望与不安。
  西卷茅子那本人气超群的《我的连衣裙》(《わたしのワンピース》,1969),也是一本以三拍子节奏展开的图画书。天上飘来一块白布,小兔用它为自己做了一条连衣裙。当她走进花田,连衣裙就变成了花朵的图案;当她走进了雨里,连衣裙就变成了雨点的图案……小兔穿着连衣裙是1,走进花田是2,连衣裙变成花朵图案是3。
  1965年凯迪克奖金奖作品、比阿特丽斯·申克·迪·雷尼尔斯(Beatrice Schenk de Regniers)文、贝尼·蒙特雷索(Beni Montresor)图的《我可以带一个朋友来吗?》(May I Bring A Friend?,1964),不但画面是以三拍子节奏加以展开,还用颜色也以区别:国王和王后的黑白画面是1,男孩带来一只动物的彩色画面是2,国王和王后招待男孩和动物的单色画面是3。
不管是两拍子的图画书也好,三拍子的图画书也好,重复到最后,一般都会“重复”出来一个意想不到的高潮。《和甘伯伯去游河》重复到第九次,甘伯伯的船翻了,一船人和动物都掉到了河里。《第五个》重复到第五次,当断了长鼻子的匹诺曹走进门里去了,画面突然调换了一个角度,正对着门了,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医生站在房间里面,原来玩具们怕的是医生!
  隐藏着的细节
  在一本图画书里,常常隐藏着许多作者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留下的细节。
  它们有的与作品的主题无关,只不过是增加一点小噱头或是出自于作者个人的癖好,但也有的与主题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缺少了这样一个细节,整个作品就缺少了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
  在画面上某个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地方,留下一个或几个类似插科打诨的人物,制造一点笑料,早就是画家们的传统了。在路德威格·比梅尔曼斯的《玛德琳》里,就有这样一个形迹可疑的人物。这个头戴一顶长缨红帽、永远是一个背影、永远保持着那个鬼鬼祟祟的造型的男人,如果算上前后环衬,前后一共出现了五次。如果说他是一个坏人吧,近在咫尺的***却又对他视而不见。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女孩们坐巴士去看住院的玛德琳时,他在马路对面的一棵树下闪了一下,就永远地淡出了这本书,不知去向了。
  林明子也继承了这一衣钵。画《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时,她还是在编辑的提议下小心翼翼地加进了一些隐藏的细节——比如,前面一页在墙头上画了一只系着红丝巾的虎皮斑纹猫,过了几页,又在布告栏上画了一个寻找这只猫的“寻猫启事”。到了《小根和小秋》(《こんとあき》,1989),她这一招已经运用的是出神入化了。小根是一个会说话的狐狸布偶,小秋还没降生,它就已经等在摇篮边上了。这回,它陪小秋一起坐火车去外婆家……如果你留意,就会在小根和小秋的这趟旅行中邂逅许多我们熟悉的人物。封面上,对面的站台上正在向《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的爱丽丝告别的,不是喜剧大师卓别林吗?第12页,从左面第三扇窗户里向外张望的白胡子老爷爷,不是《比得兔的故事》里追赶比得兔的麦克格莱高先生吗?
  安东尼·布朗更是一个热衷于这种游戏的狂热分子,没有谁比得上他那样走火入魔了。说到根源,他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爱看画谜(puzzle pictures)——就是那些隐藏在图画里的图像。”至于目的,他是这样解释的:“我喜欢在图画里加入一些小东西。读者看第一遍时,容易忽略这些细节,可是当再看一遍时,就会有新的发现。这可以使一本书值得读者再三阅读。”
  《当乃平遇上乃萍》(Voices in the Park,1998)是安东尼·布朗一部实验性极强的作品,故事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小男孩和母亲去公园,小女孩和父亲去公园。但就这么一个简单至极的故事却被作者分成了四个段落,叙述人分别是小男孩的母亲、小女孩的父亲、小男孩以及小女孩。叙述到最后,我们才发现他们是在叙述同一个故事。在这本标新立异之作里,类似“隐藏着的图像”太多了——比如吞吃人手的绿色的鳄鱼树影、一棵突然落叶翻飞的树、一棵着火的树、打着伞飞起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站在摩天大楼楼顶上大声吼叫的金刚、帽子形状的云、剪成鲸尾的树冠和鲸喷起的水柱……这些小细节,有的仅仅是逗人一笑,丰富画面,为这个发生在午后的一个现实故事增添些许超现实主义的色彩而已。但绝大多数都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了,都有了寓意。比如那棵突然落叶翻飞的树,就配合了母亲那一声气急败坏的喊叫;还有那棵着火的树,熊熊的烈焰就是母亲心情的写照。
  这本书还有一个细节非常著名——这不是一个隐藏着的细节,而是一个容易被忽略过去的细节——明明是同一天的午后,但小男孩母亲眼中是
秋天的景色,满树金黄;而小女孩父亲眼中是萧瑟凋零的冬天,树上的叶子都落光了,俨然是一秋一冬两个季节。这好理解,小女孩父亲失业了,心情坏到了极点,如他在故事里所说的“我一定要出去透透气了……”但到了第18页,当坐在公园长椅上的小男孩乃平与小女孩乃萍的目光相遇时,为什么属于小男孩的一半变成了彤云密布、秃树连片,而属于小女孩的一半则是阳光灿烂、秋意正浓呢?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两个孩子的心象风景呢?一个孤独无聊,一个开朗欢乐。
  如果说安东尼·布朗的这些所谓的“小东西”我们还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话,那么,还有些图画书里面隐藏着的东西,我们就不是那么容易看得出来了。
  美籍华人杨志成(Ed Young)的《狼婆婆》(Lon Po Po,1989)是1990年凯迪克奖的金奖之作,它改编自那则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虽然用的是粉彩,但他却把它画出了一种悠远的水墨意境,写意而非写实,更让人觉出了这个东方故事的神秘与诡谲。从开头妈妈告别三个女儿出门去外婆家起,一直到狼现出原形为止,有十四页之多,画家始终没有让我们看清狼的真面目,然而它又无处不在,比如第一个画面即妈妈出门去时,她其实就踩在了狼的鼻子上——她们房子下的那个山丘,就是一个狼头的形状,这实际上已经意味着危险的逼近了。影影绰绰,有时比看清一头狼更可怕。
  隐喻,实在是图画书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说到这种隐藏在图画书里的细节,可能最触目惊心的,要算是《挖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里的一只白猫了。为什么用了触目惊心这个词呢?因为它用自己的生命,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发出了最后一声惨烈的呼喊。
  在这本以七个画面表现乡村逐渐消失的图画书里,每一幅画面里都有一只白猫。开始的一页上,田园牧歌,它轻盈地走在一条两边开满灿烂黄花的小路上。慢慢地,它不那么优雅了,不是匆匆走过就是蹲在锯断的大树上不知所措。到了最后一页,乡村彻底消失了,一座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现代化的城市出现了。白猫呢?它正在穿过高速公路,一辆重型卡车急驶而来……它即使是逃过了一劫,也逃不过对面的车道,看看路面上那些刹车的痕迹我们就可以知道它的命运了。  
(本文节选转载自彭懿所著《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此书将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于2006年3月出版,全彩图并附付说明)
( Tue, 7 Dec 2010 23:01:17 +0800 )
Description:
  互联网上精彩的虚拟世界不仅吸引了***,也同样让孩子们感到新奇。许多家长都知道,“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电脑可以让孩子“开阔眼界”。但是,到底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学习和使用电脑,对家长们仍是一个难题。   家有“电脑儿童”   5岁的桢桢可以说是个“电脑迷”了,每天只要不在电脑上玩一会,他就到了坐立不安的地步。小小的他不怎么认识英文,但玩起游戏来却难不倒他。他的聪明劲让父母感到很欣慰,但却不知道怎么来引导他。有时候父母看他玩的时间长了,让他休息,桢桢就发脾气,又哭又闹。   和桢桢相比,小学四年级的强强已经是个“电脑高手”。父亲知道电脑的重要性,所以在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还是为儿子买了一台电脑,还送他到电脑培训班学习。很快,儿子就可以在电脑上进行文档处理,还可以进行图片修理制作什么的。看到儿子熟练地操作电脑,对电脑知识并不了解多少的父亲也有一丝不安,听说网上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真担心儿子会受到影响。   正确引导是关键  电脑带给孩子的“头脑风暴”是巨大的,它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的“早期窗口”。“电脑是现代社会幼儿拓展视野的一大窗口,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武汉小院士培训中心的电脑教师黄老师说。有关幼教专家也指出,多媒体电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游戏工具,不仅能促进儿童智力如想像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促进儿童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动机等方面的发展。  但家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专家指出,要正确地引导孩子“触电”,才会更大程度地发挥电脑的作用。  首先,孩子在电脑上可以做什么。除了孩子最爱玩的游戏外,不妨让孩子在电脑上学着画画、写些小段落、在电脑上阅读图文并茂的童话、进行益智类的数学游戏、学习少儿英语等、学下围棋、象棋等都是很好的办法。在“触电”时间上,要和孩子形成“规矩”,一般儿童每天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最好。   其次,在选择电脑软件上,一定要注重使用幼儿语言。因为不少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对枯燥乏味的“电脑语言”往往感到兴味索然,因此在选择软件上,不仅要注重孩子的“学”,更应该强调“玩”,这样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购买软件时,不要迷信软件包装上的文字说明,最好亲自演示一下,确切了解难易程度。   家长最好也学一些电脑的基础知识,陪孩子一起“触电”,增强交流,有利于亲子关系,也可以监督和指导孩子。  同时,家长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出现诸如视力减退、食欲不振、精神困顿、注意力难以集中、头晕脑涨、皮肤失去弹性等症状,就说明过度痴迷了,要引起家长的警惕,这个时候家长应要求甚至强行命令孩子减少和电脑的“交往”,多多参加其他活动。  孩子不宜过早“触电”  专家认为,孩子不宜过早“触电”。有的父母很早就让孩子学习电脑操作,但时下市场上并没有专门为学龄前儿童预备的电脑桌椅。小孩子要玩电脑,必须耸起肩膀按键,伸长脖子看屏幕,通常会出现不良的姿势。久而久之,就会发生脊椎、手腕、颈背肌肉的疼痛现象。长时间在荧光闪烁的电脑前玩游戏,过度暴露在放射线下,还会严重刺激孩子稚嫩的视神经。  孩子过早迷恋电脑,就会脱离现实生活,造成性格上的孤僻。如果在没有任何指导下“触网”,孩子还比较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  专家建议,孩子在10岁左右,读小学五六年级时开始学电脑比较合适。因为这时的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这时学电脑既不需要费太大的精力,又不会对其身心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发掘他们的聪明才智。文/海鸽
  摘自《北京学前教育网》
( Tue, 7 Dec 2010 22:14:51 +0800 )
Description: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本质即是工作(活动),工作即游戏,儿童玩具就是儿童工作的材料,有玩具,其工作才不致落空;有玩具,才能引起儿童工作的兴趣,也才会专心地去操作学习,也才能帮助其自我建构与神经发展。儿童玩具的提供与应用,直接关系着儿童学习的效果。”鲁迅先生曾说,“游戏是儿童的天使。我们要关注儿童的成长,必须关注儿童的游戏;要关注儿童的游戏,必须重视儿童使用的玩具。” 事实上,纵观中外学前教育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举凡强调学前教育者,莫不重视儿童玩具的教育价值。当代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也充分证明,儿童玩具对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促进感知能力的提高 【延伸链接: 】 感知觉是宝宝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幼儿的中期,由于言语能力还比较低下,宝宝获得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感知觉获得的形象信息,而儿童玩具以其生动夸张的形象、鲜艳明亮的色彩刺激宝宝用各种感官去接触。在与玩具的接触的过程中,宝宝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接触各种不同材质的儿童玩具,加强了感官的感受性和观察力,促进了感知能力的提高。 爸妈在家里应该为宝宝创设具有丰富儿童玩具的环境。儿童玩具的准备应考虑到儿童玩具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要为宝宝准备颜色各异、对比度比较明显的儿童玩具,儿童玩具的大小应考虑到宝宝的身高特征。另外,在宝宝与玩具接触的过程中,爸妈要加强对宝宝感知能力的指导,让宝宝“跳一跳”能摘到苹果。如可以引导宝宝摸一摸绒布类、丝绸类、塑料类儿童玩具,让他说说感受。看一看,让他看看儿童玩具的颜色的不同,让他挑选自己喜欢颜色的儿童玩具去玩,比较儿童玩具颜色的深浅,让宝宝对颜色有初步的意识。举一举,让他感受儿童玩具的重量,
可以让他举一举气球和大积木,说说哪个更重。 促进宝宝语言发展 【延伸链接: 】 儿童玩具本身就是一种宝宝表达表现的工具,较之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系统,儿童玩具是宝宝更为得心应手的“语言”。儿童玩具是一本“无字的书”,它更像是“教学大纲”或开放式的“课本”,为学习者留下了较大的自主建构、想像的空间,激发宝宝的表达欲望,为宝宝自由表达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 宝宝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语言。宝宝之间就玩具的交换、玩法的交流,使其语言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进步。“我可以玩你的小车吗?”“我可以加入你玩积木的游戏吗?”“我可以用我的小猪换你的小鸭吗?”“可以的。”“好的。”“一起玩吧。”“我在玩呢,等一会儿给你玩。”两个宝宝的对话可以看到礼貌用语的运用,她们把礼貌用语运用得如此适当呢。 宝宝在与儿童玩具接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语”现象。而这些“自言自语”的产生对宝宝语言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儿童玩具还能促进宝宝书面语言的建构。如在玩“小猫钓鱼”这套儿童玩具中,“鱼饵”、“鱼竿”这些儿童玩具的符号标识可以让宝宝对文字的意义有初步的理解,而像拼音类儿童玩具、数数类儿童玩具等,可以直接锻炼宝宝对书面文字的理解力。 在玩各种玩具的过程中,宝宝以具体的感知和动作,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创造性地变换语言,从而发展了以语言为中介建构的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理解。因此,爸妈要充分利用儿童玩具训练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促进宝宝想像力的发展 【延伸链接: 】 儿童玩具具有虚拟性或象征性的普遍特征,并以“假装”为标志,给宝宝提供了想像的充分自由或空间。宝宝与儿童玩具接触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以物代物或以物代人的现象,即把儿童玩具作为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物品或人。爸妈要做儿童玩具的“有心人”,认真思考儿童玩具的用法,启发宝宝的想像力。 ------------
好象这篇文章在网上到处都是哦,呵呵!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好文章才会被传载。身边的姐妹陆续生孩子的生孩子,怀孕的怀孕(呵呵),结婚的结婚,摘下来大家一起看吧
( Thu, 25 Nov 2010 11:21:11 +0800 )
Description: 宝宝现在一岁八个月了,这个月突然会说很多话了,而且有好些话从来没教过她,也不知道她从哪学来的,可能是从大人的话语中,从电视中,从别的小朋友中学来的,总之孩子的语言能力是非常强的,在无意之中自己就积累了很多词汇,让我这个曾经为宝宝说话晚而担心的妈妈欣慰不已,现积累了一些宝宝常用的句子,等她长大以后,看看自己曾经说过的幼稚童语,会不会暗自偷笑。
妈妈快来,抱抱宝宝。(撒娇时用)
妈妈掉摔,哭,呜······(幻想时用)
那个阿婆要打针。(遭妈妈吓唬说要感冒时用)
要毛爷爷。(把手伸进姥爷兜里掏钱时用)
妈妈带你出去玩。(要妈妈带出去玩时用,而且总认为‘你’既是‘我’)
舅爷,快来,抱抱宝宝·······(最怕舅爷,没事自己吓唬自己时用)
爷爷喝杯白酒。(看见小杯盖时用)
鱼鱼快来,给宝宝吃!(看见鱼塘时用,并做吧唧嘴状)
咬咬(姥姥)煮肉肉好香。(闻见姥姥炖排骨时用)
妈妈冲奶喝——睡觉觉。(睡觉前用,想喝奶时随时用)
宝宝光腚。(洗完澡后自我欣赏时用)
阿姨光腚。(看某香水广告时有感而发)
咬咬坏,扎宝宝屁屁。(要玩姥姥织针时被姥姥拿针往屁屁上比活时发出抗议)
妈妈打开盖盖。(针对所有要打开撕开剥开的东西)
狗狗,穿鞋。(拿自己的小拖鞋往狗狗爪上比活时用)
花园宝宝回家睡觉觉。(看花园宝宝演完了不干大哭,妈妈给花园宝宝找了个借口,每次看完了便自言自语道)
叔叔好帅。(妈妈看见王力宏时教的)
宝宝好美!(妈妈给擦完香香时或自己照镜子自我欣赏时用)
记得艺术人生采访徐帆时,她谈起自己的女儿说过一句话:“以前没孩子时觉得人家管孩子叫宝宝宝宝的挺俗,现在自己有了孩子,你就不由自主的想叫她宝宝。”她这句话我真是感同身受,以前也想过有孩子后决不叫孩子宝宝,书上的专家不也说不要叫孩子宝宝贝贝什么的嘛,可是现在面对自己的孩子,你就觉得没有任何名字比“宝宝”更能抒发自己的一腔爱意!
( Tue, 23 Nov 2010 00:28:07 +0800 )
Description:
亲爱的马莉亚和莎夏:  
我知道,这两年来,你们俩随我一路竞选都有过不少乐子,野餐、游行、逛州博览会,吃了各种或许我和你妈不该让你们吃的垃圾食物。然而,我也知道,你们俩和你妈的日子,有时候并不惬意。新来的小狗虽然令你们兴奋,却无法弥补我们不在一起的所有时光。我明白这两年我错过的太多了,今天我要再向你们说说为何我决定带领我们一家走上这趟旅程。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认为生活就该绕着我转:我如何在这世上得心应手,成功立业,得到我想要的。后来,你们俩进入了我的世界,带来的种种好奇、淘气和微笑,总能填充我的心,照亮我的日子。突然之间,我为自己谱写的伟大计划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我很快便发现,我在你们生命中看到的快乐,就是我自己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而我也同时体认到,如果我不能确保你们此生能够拥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的一切机会,我自己的生命也没多大价值。总而言之,我的女儿,这就是我竞选总统的原因:我要让你们俩和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我想要给他们的东西。
我要让所有儿童都在能够发掘他们潜能的学校就读;这些学校要能挑战他们,激励他们,并灌输他们对身处的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我要他们有机会上大学,哪怕他们的父母并不富有。而且我要他们能找到好的任务:薪酬高还附带健康保险的任务,让他们有时间陪孩子、并且能带着尊严退休的任务。  
我要大家向发现的极限挑战,让你在有生之年能够看见优化我们生活、使这个行星更干净、更安全的新科技和发明。我也要大家向自己的人际界限挑战,跨越使我们看不到对方长处的种族、地域、性别和宗教樊篱。
有时候,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我们不得不把青年男女派到战场或其他危险的地方,然而,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要确保师出有名,我们尽了全力以和平方式化解与他人的争执,也想尽了一切办法保障男女官兵的安全。我要每个孩子都明白,这些勇敢的美国人在战场上捍卫的福祉是无法平白得到的:在享有作为这个国家公民的伟大特权之际,重责大任也随之而来。  这正是我在你们这年纪时,外婆想要教我的功课,她把独立宣言开头几行念给我听,告诉我有一些男女为了争取平等挺身而出游行抗议,因为他们认为两个世纪前白纸黑字写下来的这些句子,不应只是空话。
她让我了解到,美国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可以不断让它变得更好,而让它更好的未竞任务,就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这是我们交给孩子们的责任,每过一代,美国就更接近我们的理想。
我希望你们俩都愿接下这个任务,看到不对的事要想办法改正,努力帮助别人获得你们有过的机会。这并非只因国家给了我们一家这么多,你们也当有所反馈,虽然你们的确有这个义务,而是因为你们对自己负有义务。因为,唯有在把你的马车套在更大的东西上时,你才会明白自己真正的潜能有多大。
这些是我想要让你们得到的东西:在一个梦想不受限制、无事不能成就的世界中长大,长成具慈悲心、坚持理想,能帮忙打造这样一个世界的女性。我要每个孩子都有和你们一样的机会,去学习、梦想、成长、发展。这就是我带领我们一家展开这趟大冒险的原因。 我深以你俩为荣,你们从不会明白我有多爱你们,在我们准备一同在白宫开端新生活之际,我没有一天不为你们的忍耐、沉稳、明理和幽默而心存感激。 本篇文章来源于 乐读网:
原文链接:
( Fri, 5 Nov 2010 23:24:36 +0800 )
Description: 人生在世,既能站得正,又能跳得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一定意义上,跳得出是站得正的前提,唯有看轻沉浮荣枯,才能不计利害得失,堂堂正正做人。 对于自己的经历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一是尽可能地诚实,正视自己的任何经历,尤其是不愉快的经历,把经历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二是尽可能地超脱,从自己的经历中跳出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看它们,把经历当作认识人性的标本。
渺小,包括“文章千秋事”和千秋的名声。 事情对人的影响是与距离成反比的,离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们的心情。因此,减轻和摆脱其影响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立足点,那个立足点可以使我们拉开与事情之间的距离。如果那个立足点仍在人世间,与事情拉开了一个有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明智的态度。如果那个立足点被安置在人世之外,与事情隔开了一个无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超脱的态度。 人生中有些事情很小,但可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烦恼,因为离得太近。人生中有些经历很重大,但我们当时并不觉得,也因为离得太近。距离太近时,小事也会显得很大,使得大事反而显不出大了。隔开一定距离,事物的大小就显出来了。 我们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无数的,其中多数非自己所能选择,它们组成了我们每一阶段的生活,左右着我们每一时刻的心情。我们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过境迁,当我们回头看走过的路时便会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们奠定了我们的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过是路边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 日常生活是有惰性的。身边的什物,手上的事务,很容易获得一种支配我们的力量,夺走我们的自由。我们应该经常跳出来想一想,审视它们是否真正必要。 人在年轻时会给自己规定许多目标,安排许多任务,入世是基本的倾向。中年以后,就应该多少有一点出世的心态了。所谓出世,并非纯然消极,而是与世间的事务和功利拉开一个距离,活得洒脱一些。
论超脱(2) 人生在世,既能站得正,又能跳得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一定意义上,跳得出是站得正的前提,唯有看轻沉浮荣枯,才能不计利害得失,堂堂正正做人。 对于自己的经历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一是尽可能地诚实,正视自己的任何经历,尤其是不愉快的经历,把经历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二是尽可能地超脱,从自己的经历中跳出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看它们,把经历当作认识人性的标本。 日常生活是有惰性的。身边的什物,手上的事务,很容易获得一种支配我们的力量,夺走我们的自由。我们应该经常跳出来想一想,审视它们是否真正必要。 人在年轻时会给自己规定许多目标,安排许多任务,入世是基本的倾向。中年以后,就应该多少有一点出世的心态了。所谓出世,并非纯然消极,而是与世间的事务和功利拉开一个距离,活得洒脱一些。 一个人的实力未必表现为在名利山上攀登,真有实力的人还能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适时地退出竞赛,省下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享受生命的乐趣。 在大海边,在高山上,在大自然之中,远离人寰,方知一切世俗功利的 一个人的实力未必表现为在名利山上攀登,真有实力的人还能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适时地退出竞赛,省下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享受生命的乐趣。 在大海边,在高山上,在大自然之中,远离人寰,方知一切世俗功利的渺小,包括“文章千秋事”和千秋的名声。 事情对人的影响是与距离成反比的,离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们的心情。因此,减轻和摆脱其影响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立足点,那个立足点可以使我们拉开与事情之间的距离。如果那个立足点仍在人世间,与事情拉开了一个有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明智的态度。如果那个立足点被安置在人世之外,与事情隔开了一个无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超脱的态度。
渺小,包括“文章千秋事”和千秋的名声。 事情对人的影响是与距离成反比的,离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们的心情。因此,减轻和摆脱其影响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立足点,那个立足点可以使我们拉开与事情之间的距离。如果那个立足点仍在人世间,与事情拉开了一个有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明智的态度。如果那个立足点被安置在人世之外,与事情隔开了一个无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超脱的态度。 人生中有些事情很小,但可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烦恼,因为离得太近。人生中有些经历很重大,但我们当时并不觉得,也因为离得太近。距离太近时,小事也会显得很大,使得大事反而显不出大了。隔开一定距离,事物的大小就显出来了。 我们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无数的,其中多数非自己所能选择,它们组成了我们每一阶段的生活,左右着我们每一时刻的心情。我们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过境迁,当我们回头看走过的路时便会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们奠定了我们的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过是路边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 人生中有些事情很小,但可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烦恼,因为离得太近。人生中有些经历很重大,但我们当时并不觉得,也因为离得太近。距离太近时,小事也会显得很大,使得大事反而显不出大了。隔开一定距离,事物的大小就显出来了。 我们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无数的,其中多数非自己所能选择,它们组成了我们每一阶段的生活,左右着我们每一时刻的心情。我们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过境迁,当我们回头看走过的路时便会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们奠定了我们的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过是路边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景物罢了。
论超脱(2) 人生在世,既能站得正,又能跳得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一定意义上,跳得出是站得正的前提,唯有看轻沉浮荣枯,才能不计利害得失,堂堂正正做人。 对于自己的经历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一是尽可能地诚实,正视自己的任何经历,尤其是不愉快的经历,把经历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二是尽可能地超脱,从自己的经历中跳出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看它们,把经历当作认识人性的标本。 日常生活是有惰性的。身边的什物,手上的事务,很容易获得一种支配我们的力量,夺走我们的自由。我们应该经常跳出来想一想,审视它们是否真正必要。 人在年轻时会给自己规定许多目标,安排许多任务,入世是基本的倾向。中年以后,就应该多少有一点出世的心态了。所谓出世,并非纯然消极,而是与世间的事务和功利拉开一个距离,活得洒脱一些。 一个人的实力未必表现为在名利山上攀登,真有实力的人还能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适时地退出竞赛,省下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享受生命的乐趣。 在大海边,在高山上,在大自然之中,远离人寰,方知一切世俗功利的 “距离说”对艺术家和哲学家是同样适用的。理解与欣赏一样,必须同对象保持相当的距离,然后才能观其大体。不在某种程度上超脱,就决不能对人生有深刻见解。 论超脱(2) 人生在世,既能站得正,又能跳得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一定意义上,跳得出是站得正的前提,唯有看轻沉浮荣枯,才能不计利害得失,堂堂正正做人。 对于自己的经历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一是尽可能地诚实,正视自己的任何经历,尤其是不愉快的经历,把经历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二是尽可能地超脱,从自己的经历中跳出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看它们,把经历当作认识人性的标本。 日常生活是有惰性的。身边的什物,手上的事务,很容易获得一种支配我们的力量,夺走我们的自由。我们应该经常跳出来想一想,审视它们是否真正必要。 人在年轻时会给自己规定许多目标,安排许多任务,入世是基本的倾向。中年以后,就应该多少有一点出世的心态了。所谓出世,并非纯然消极,而是与世间的事务和功利拉开一个距离,活得洒脱一些。 一个人的实力未必表现为在名利山上攀登,真有实力的人还能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适时地退出竞赛,省下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享受生命的乐趣。 在大海边,在高山上,在大自然之中,远离人寰,方知一切世俗功利的 物质的、社会的、世俗的苦恼太多,人就无暇有存在的、哲学的、宗教的苦恼。日常生活中的琐屑限制太多,人就不易感觉到人生的大限制。我不知道这值得庆幸,还是值得哀怜。 人一看重机会,就难免被机会支配。
渺小,包括“文章千秋事”和千秋的名声。 事情对人的影响是与距离成反比的,离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们的心情。因此,减轻和摆脱其影响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立足点,那个立足点可以使我们拉开与事情之间的距离。如果那个立足点仍在人世间,与事情拉开了一个有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明智的态度。如果那个立足点被安置在人世之外,与事情隔开了一个无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超脱的态度。 人生中有些事情很小,但可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烦恼,因为离得太近。人生中有些经历很重大,但我们当时并不觉得,也因为离得太近。距离太近时,小事也会显得很大,使得大事反而显不出大了。隔开一定距离,事物的大小就显出来了。 我们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无数的,其中多数非自己所能选择,它们组成了我们每一阶段的生活,左右着我们每一时刻的心情。我们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过境迁,当我们回头看走过的路时便会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们奠定了我们的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过是路边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 所谓智慧的人生,就是要在执著和超脱之间求得一个平衡。有超脱的一面,看到人生的界限,和人生有距离,反而更能看清楚人生中什么东西真正有价值。
( Fri, 29 Oct 2010 22:06:30 +0800 )
Description:
許多父母深信親職教育是需要經過教導學***的技能,反而忽略了最原始、有效的方法。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父母適當的參與、陪伴、鼓勵、了解和關注。 去年九月,《紐約時報》的康健專欄中,有一篇名為「和孩子說話——從出生開始」的文章,受到紐時讀者的注意。約有超過一星期的時間,都名列最常被網友傳閱的十篇文章之中
該文主要是有感於現代父母總是忙於講手機、傳簡訊,而忽略了親子間的溝通,以致嬰幼兒無法從與父母四目相視、父母臉上的表情、父母說話的語調中,發展其語言及與人溝通互動的技巧。鑒於嬰幼兒了解語言的能力比幼兒開始說話的時間要早得多,作者主張父母親應自孩子出生開始,就多對著他們說話,即使孩子聽不懂,父母和藹的表情、溫柔快樂的語調,也能帶給孩子信任及安全感。
其實這並非什麼最新的育兒知識,我們這一代就是這樣被父母背著、抱著、逗弄著長大的。只是現在的父母親真是太忙了,忙完了工作、家事,又忙著看電視、上網、讀寫電郵,在公共場所也常看到父母忙著講手機,查、傳簡訊,對於身邊孩童的哭鬧卻無暇聞問。現代科技縮短了遠距溝通,但近在咫尺的親人反而愈來愈疏離。難怪作者要撰文呼籲父母親隨時把握機會,專心和嬰幼兒說話
面對面的說話、一對一的互動,是嬰幼兒學***語言與人際溝通的基礎。嬰兒在出生後的早期學***及生活體驗,對其長大後社會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嬰幼兒在與父母的互動中,漸漸學***到因果關係與人際溝通的技巧,知道自己笑的時候,父母也會以笑臉相迎;伸出雙手,父母就會以擁抱回應。父母則可從孩子的一顰一笑及肢體動作中,了解孩子的情緒與需求。這些看似自然平常的事,對嬰幼兒都是重要的學***,也是建立緊密親子關係的關鍵。紐時專欄作者建議父母在做動作的同時,多與孩子說話,例如替幼兒穿衣襪時說:「我們現在要穿衣服、穿襪子。」走在路上可以教導孩子「這是汽車、這是紅花」。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並不表示他們沒有學***的能力。父母應該隨時把握機會,提供豐富的感官刺激,建立彼此的信賴感與親密關係。 許多父母深信親職教育是需要經過教導學***的技能,反而忽略了最原始、有效的方法。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父母適當的參與、陪伴、鼓勵、了解和關注。尤其對嬰幼兒,只要肯花時間陪伴互動、專心的注視孩子雙眼、含笑的與孩子碰碰頭、溫柔的說幾句話;當孩子開始說話時,專心、耐心的聆聽,適時的給予鼓勵讚賞的眼神及回應,對親子關係、孩子語言及社會適應力的發展都有助益。父母與其花費時間與金錢上親子課、參加親子活動,倒不如關閉手機、電腦、電視,在愉悅的環境中,專心的與孩子溝通互動,千萬不要讓孩子寂寞的長大。 【完整內容請見《
》2010年08月號】 ( Fri, 24 Sep 2010 20:22:31 +0800 )
Description:
教育专家给家长的100条建议!!!(建议永久保存)
教育篇: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19.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20.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2.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不要吓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2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
28.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来、自己的东西不给别的吃、乘车不购票等。
29.让孩子正确树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长篇: 1.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3.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让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烧水煮饭等,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6.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8.把孩子当作***一样,和他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9.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0.记得对孩子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
11.记得经常的亲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头,让他(她)知道你的爱!
12.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并也让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3.多与孩子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与孩子同行。
14.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15.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16.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而不是像对宠物一样说句“你真聪明”。
17.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一个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创设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过。
21.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这很重要
生活篇:
1.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2.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
3.经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笑着入睡!
5.给孩子一个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
6.如果有条件,每天晚饭过后和孩子到户外散散步。
7.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8.对小家伙开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励孩子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11.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12.教会孩子骑自行车,游泳,这都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与孩子相互问候,让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来。
14.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着问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16.不给他留有太多的物质遗产,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快乐的人生。
17.着重进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8.只要与创作尘埃有关,不要责备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乱
19.父母对自己的双亲要孝敬有加,让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同时父母也是他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20.父母之际间要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21.不要太关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22.不要太亲近孩子。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
23.不要孩子要啥买啥。让他知道“劳动与所得、权得与义务” 的关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恶劳的许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时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学习篇:
1.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看报,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4.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
5.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带来成就感的知识:古诗、数字、故事、家务、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读好书、好读书
8.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
10.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桌上要有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籍,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娱乐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起听他爱听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身体。
3.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4.多让孩子看一些少儿节目:动画片、益智节目等,少看动作片、连续剧。
5.孩子看电视时,家长们适时地陪他们一起,并且对里面的内容作一些讲解与讨论。
6.春天可以和孩子骑自行车去郊游,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边游泳,秋天则背着铁锅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许孩子收集各种废弃物。
8.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9.和孩子下棋,让孩子知道落子无悔,教育他对自己所做事要负责任,同时下输了要承认,家长有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赢一两盘,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告诉孩子的话
(一)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怀,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对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二)没有人是不可代替,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看透了这一点,将来就算你失去了世间最爱的一切时,也应该明白,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暂的,今天或许还在浪费着生命,明日会发觉生命已远离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预期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
(四)爱情只是一种感觉,而这感觉会随时日、心境而改变。如果你的所谓最爱离开你,请你耐心地等候一下,让时日慢慢冲洗,让心灵慢慢沉淀,你的苦就会慢慢淡化。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
(五)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紧记!
(六)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别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对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七)我买了二十六年的***,还是一穷二白,连三等奖也没有中,这证明人要发达,还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