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医科学院通过小白鼠辐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119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19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5例(上海3例,山东3例,广西3例,北京1例,辽宁1例,吉林1例,河南1例,广东1例,云南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河南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39例(辽宁17例,均在大连市;河南8例,其中郑州市7例、周口市1例;河北5例,均在辛集市;黑龙江4例,均在黑河市;江西2例,均在上饶市;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四川1例,在成都市),含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河南)。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4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131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6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388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979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406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19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222例(其中重症病例2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208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7939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285582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9868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9例,其中境外输入14例,本土25例(辽宁15例,均在大连市;河南5例,其中周口市4例、郑州市1例;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内蒙古1例,在阿拉善盟;江西1例,在上饶市;甘肃1例,在兰州市);当日转为确诊病例8例(境外输入2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9例(境外输入8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529例(境外输入354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8897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369例(出院12036例,死亡2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7例(出院75例),台湾地区16451例(出院13742例,死亡848例)。

2021年无烟党政机关建设经验交流与培训班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实现2021年建成全国各级无烟党政机关不低于60%的目标,根据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控烟干预工作安排,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于1026-27日举办了无烟党政机关建设经验交流与培训班。会议通过网络会议形式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爱卫工作办和教育部机关事务局有关领导出席培训,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控烟行政部门及控烟技术机构负责人等70余人参加了培训。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爱卫工作办王璐处长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无烟党政机关建设的重要意义,回顾总结了2021年无烟党政机关建设的进展,并对各省市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肯定。王璐处长强调,到2022年基本实现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并持续保持,是《健康中国行动(年)》控烟行动中的政府工作约束性指标。为此,各省应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力度,力争圆满完成任务。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肖琳副主任介绍了2021年无烟党政机关建设综合调研评估的结果,分享了部分省份的经验和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介绍了无烟党政机关建设标准课件,强调各省市一定要充分利用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工具包,更好地推进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工作。  

    培训班上,教育部机关事务局、云南省大理州、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等单位分别从国家级、省级和区县级层面,分享了其无烟党政机关建设经验。上海市和河南省控烟技术机构相关负责人分别从评估验收角度和宣传角度分享了工作经验,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典型模板和工作思路。

1027日上午,培训班分别就2021年省级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工作进展、各省工作重点难点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进行了分组讨论。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将持续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年)》控烟行动目标的顺利实现。

2021118日,省疾控中心在中心十五楼会议室举办“全员核酸检测系统扫码功能培训”。中心采样受理组和检验检测组共60人参加培训,此次培训由科研信息处处长马焱主持。

此次培训共有五项议程:首先,马焱处长介绍扫码功能开发的重要性,要求大家给予足够的重视,把此项功能利用起来,发挥积极作用;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员核酸检测。随后,由开发公司工程师现场演示并介绍扫码功能的操作步骤和使用技巧。接下来采样受理组现场讨论强调日常工作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检验检测组成员与开发公司工程师就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最后,开发公司工程师现场模拟了全员核酸检测扫码功能工作流程。

此次培训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大量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遇到的问题,为日后全员核酸检测规范操作流程提供了解决方案。

克服肠癌化疗耐药新策略

如何克服化疗耐药一直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六院)吴小剑课题组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谭静课题组在《先进科学》上刊发了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系统探索了结直肠癌化疗耐药的潜在相关靶点PLK1抑制剂在结直肠癌中的治疗机制,发现联合使用PLK1抑制剂能显著提高奥沙利铂的抗肿瘤作用,为化疗耐药或肿瘤复发的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结直肠癌的化疗耐药是临床治疗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经过根治性治疗后,却因化疗耐药而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最后因无药可用而导致肿瘤无限制地播散生长。

  基于多组学测序数据寻找治疗靶点,并在患者肿瘤来源的模型中进行药物试验验证,是目前开发靶向药物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挖掘克服化疗耐药的潜在治疗靶点,研究团队首先对54例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癌旁黏膜组织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发现PLK1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潜在药物靶点。同时发现化疗后复发的患者肿瘤组织中PLK1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与化疗耐药相关。

为了验证药物疗效,研究团队在结直肠癌细胞系、患者肿瘤来源的类器官模型及PDX模型上进行PLK1抑制剂药效实验,证实该靶向药物可提高奥沙利铂的疗效,为临床转化治疗提供了充足的临床前研究数据。

近日,一个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发现,转酮醇酶(TKT)抑制剂BOT可抑制新冠病毒复制,并增加糖酵解抑制剂2-DG的抗新冠病毒活性。病毒介导的代谢过程有望成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新靶点。

  新冠病毒在感染细胞后会重新编程宿主细胞,进而制造新病毒,这一过程中会同时改变受感染细胞的新陈代谢。此前的研究表明,细胞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其葡萄糖代谢有别于正常细胞。糖酵解抑制剂2-DG会影响这种代谢变化,可成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潜在药物。

  来自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德国感染研究中心和英国肯特大学等机构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同时还与新陈代谢过程——磷酸戊糖途径(PPP)有关。这是活细胞中产生能量并维持细胞稳态的关键代谢途径之一。

  生物体内TKT参与PPP中两个非氧化的反应。联合研究团队通过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细胞中TKT的水平升高,表明非氧化性PPP发挥了作用。新冠病毒感染与PPP调控的变化有关。实验表明,TKT抑制剂BOT可抑制在培养皿中受感染细胞内新冠病毒的复制。

  此外,联合使用2-DGBOT可以比单独使用一种能进一步抑制培养皿中病毒的复制。BOT增加了2-DG的抗新冠病毒活性。因此,与使用瑞德西韦和莫努匹拉韦来抑制病毒酶不同,通过抑制受感染细胞中病毒介导的代谢变化来抑制病毒复制,有望成为另外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代谢药物可通过发挥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来改善新冠感染的治疗结果。

  法兰克福大学金德里希·西纳特教授说:“靶向病毒引起的宿主细胞代谢变化是一种专门干扰病毒复制过程的有吸引力的方式。”肯特大学马丁·米歇尔教授则认为,这是新冠治疗研究的一个突破。耐药性是病毒性疾病治疗中的一个大问题,因此使用不同靶点的疗法非常重要。该研究为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有效疗法带来了进一步的希望。

打印药物 连释药过程都能被“设计”

  近日,全球3D打印药物领域的引领企业——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迭纪)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年产能达5000万片的3D打印药物连续化生产线将于今年底建成,届时,将通过开放技术资源,建立与全球药企的广泛合作,实现3D打印药物技术的商业化。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特定数字设计,将材料分层沉积构建成型的工艺。从20世纪90年代起,很多科研机构都开始研究如何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药物制剂领域,但研究进展缓慢。

  三迭纪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成森平博士表示,201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制药现代化”的风向标,3D打印成为其中一个战略方向,2015年,全球第一款3D打印药物,一种基于粉末粘接技术的产品获得了FDA的上市批准,走通了3D打印药物注册申报的道路。

  三迭纪进行了技术开发,其创立的三维结构药物剂型设计,可实现程序化精准控制药物释放,解决具有挑战性的剂型和释放曲线,为满足各种临床需求提供了丰富的产品设计手段。

  以三迭纪正在向FDA提交申请的T19为例,这是一款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其设计的目标是,患者在睡前服用T19,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会在疾病症状最严重的早晨达到高峰,并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以取得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想达到这种效果,需要通过设计药片的三维结构,让药物成分在特定的时间精准释放。

  另外,通过一个药片里多个独立腔室的设计,可以将不同的释药方式灵活组合,也可以实现复方。不同的结构设计,可以让药物快速起效并持续发挥作用,提高药物疗效或降低副作用,也可以让患者服药变得更便利,例如原本一天吃3次的药,就可能减少为一天一次。

由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周丹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教授傅松滨共同完成的一项科研课题——“熊果酸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抗癌活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验证”,近日以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国际期刊《转化医学》上。

  研究人员首次将源于中草药的天然化合物成分熊果酸用来对抗视网膜母细胞瘤,并证实这种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在亚毒性剂量下,能够抑制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基本无毒性。

  周丹介绍,临床上,视网膜母细胞瘤表现复杂,早期难以发现,肿瘤逐渐增大后,大多数患儿的瞳孔区域有黄白色反光,即白瞳症;其他症状还有结膜和角膜充血、水肿及虹膜新生血管、玻璃体混浊、眼压升高及斜视等,且肿瘤极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过去几年中,卡铂、长春新碱、足叶乙甙等化疗药联合冷冻、激光光凝等手段,对患儿的生存和视觉功能的挽救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现有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方法对全身和局部均有不良后果,由此限制了临床进一步用药,这就迫切需要业内专家确定新的策略,研发新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药物并锁定靶点,以改善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疗效。

  周丹团队和傅松滨课题组紧紧瞄准这一眼科热点难题,深入探索了源自天然的化合物熊果酸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抑癌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亚毒性剂量的熊果酸不仅调节了药物靶点,同时有效促进了磷酸化蛋白激酶水平的下降、p53基因(人体抑癌基因)稳定形式的增加和磷酸化双微体2癌基因的降低,并且还显示了脂肪酰辅酶的关键参与。研究人员通过削减细胞内的谷胱甘肽,显著减轻了熊果酸的细胞毒性,增强了其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攻击力度。

CRISPR的新冠快速诊断工具不到1小时出结果

  据美国化学学会期刊《ACS传感器》最新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制造出一种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新冠病毒快速诊断技术——灵敏酶核酸序列报告器(SENSR),其通过识别病原体DNARNA中的基因序列来快速检测病原体,可在不到1小时内给出结果,有望用于居家检测或机场筛查。

  目前,医学工作者主要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来检测人类病原体,不仅耗费时间,而且要专门的实验室设备。SENSR则旨在简化新冠病毒检测过程以便居家使用。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在CRISPR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广泛使用Cas9酶,但Cas12aCas13a等酶也逐渐开始受到青睐,被用于开发基于CRISPR的高精度诊断技术。SENSR是首个利用Cas13d酶诊断新冠病毒的工具。

  SENSR的早期测试表明,其能在不到1小时内提供检测结果。尽管还需要进一步精炼,但该技术有潜力成为“具有众多应用的强大分子诊断工具”。

  该研究资深作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学教授奥马尔·阿克巴里说:“CRISPR极大地提高了快速识别感染者的能力,SENSR进一步丰富了CRISPR诊断工具箱,有助于在某个病原体成为流行病之前检测到它们。”

研究人员设想,SENSR未来能在机场等地使用,以便乘客能够快速确定自己是否携带新冠病毒或其他病毒。阿克巴里说:“我们需要在检测和护理领域不断创新,研制出更多工具,以便在发生另一场疫情时,能拥有可扩展的医疗点诊断系统,快速识别出受感染者。”

近期,一项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的新成果说明了FMD限制肿瘤进展的详细机制[2]。原来,FMD可通过降低葡萄糖水平和蛋白激酶APKA)信号传导抑制三阴性乳腺癌(TNBC)干细胞,且能够在分化癌细胞中激活多种可被药物靶向的通路,也就是说FMD可以有效增强相关靶向药物的疗效。

研究者分别在体外和小鼠体内进行了实验,体外使用低血清、低葡萄糖(STS)来模拟FMD;而小鼠采用特殊的FMD饮食,每周执行4天,第1天卡路里为正常饮食的50%2-4天为正常饮食的10%

实验结果发现,STS能够减少TNBC SUM159癌细胞球的形成;在体内,FMD也能够减少TNBC的细胞更新频率,延缓癌症进展。进一步分析发现,FMD增加了肿瘤内Caspase3的表达,这意味着癌细胞凋亡增加了。

这种作用可以说和FMD带来的血糖降低是密不可分的。当研究者向FMD小鼠的饮用水中增加3%的葡萄糖,就可以部分逆转FMD诱导的肿瘤抑制作用,这和体外实验的结果也是一致的。进一步分析则发现,背后的机制是葡萄糖减少导致的PKA途径抑制。

也就是说,FMD通过降低葡萄糖水平和抑制PKA减少了TNBC干细胞。

转移是TNB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研究者还观察了FMD对转移是否有效。实验结果显示,FMD以及糖酵解酶己糖激酶抑制剂2DG,都能够有效减少小鼠中TNBC的转移,FMD+2DG的抗转移效果甚至更好。

这种效果在人类患者的数据集中也能够得到一定的验证。

研究者们分析了一组接受铂类化疗的晚期TNBC患者的回顾性队列,发现与基线血糖水平低于100mg/dL的正常血糖患者相比,高血糖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着更短。以110mg/dL作为分组标准,相关性依旧存在。

不过,在之前的研究中,单独的FMD虽然能够消耗癌干细胞,但只能延缓肿瘤生长,对无进展生存期的改善却很有限。是不是还有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呢?

研究者们对FMD动物的癌细胞进行了RNA测序,有了一些有趣的发现。除了一些促凋亡分子水平的变化,FMD还上调了PI3K-AKT途径和mTOR途径,而且这些现象只发生在分化的细胞中,而不发生在癌干细胞中。

这可是个绝妙的发现,因为PI3KAKTmTOR,咱们都有现成的药呀!

研究者在小鼠中测试了PI3K抑制剂pictilisibAKT抑制剂ipatasertib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的效果,发现FMD能够显着改善这些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而且将三种药物联用再加FMD,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有85%的小鼠PFS超过了150天。

另外,由于这些途径的上调只发生在分化细胞中,而FMD能够对癌干细胞产生抑制,因此研究者们还尝试了FMDFMD+靶向药的序贯治疗,发现FMD能够显着减少后期出现耐药性的可能,可以更好地实现肿瘤抑制。

不过这毕竟还只是临床前研究,至少FMD给小鼠和人类带来的血糖降低效果就有很大差异。对临床研究的分析显示,人类执行5FMD,血糖可下降大约15%,而在小鼠中则会降低40%左右。而癌症患者是否能够承受得住“饿肚子”,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子刊:利用二氧化硅覆盖癌细胞成功制造出新型癌症疫苗

pattern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成功通过给癌细胞上包裹一层二氧化硅(silica)并将其注射到受试小鼠机体中,从而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癌症疫苗;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制造这种个体化癌症疫苗的过程以及测试结果如何。

针对任何或所有形式的癌症疫苗都是医学科学家们不但研究的主要目标,目前科学家们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开发了能有效抵御HPV的疫苗,该疫苗或能帮助女性有效预防因感染HPV病毒所导致的宫颈癌的发生,但在制造出直接抵御癌变肿瘤的疫苗之前,研究人员或许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完成,要么预防癌症的形成,要么在其形成之前就对其有效消除;大部分此类研究都基于一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想法,从而就能使其更加积极地应对癌细胞。

很不幸的是,正如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所指出的,机体并不会表达通用性的肿瘤抗原来用作开发有效的疫苗;这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基于此前的研究结果开展最新的研究,即自体肿瘤细胞(收集自相同患者机体的细胞)或能被用来开发针对特定癌症类型的多克隆个体化疫苗,这或许就解决了科学家们必须找到一种普遍表达的肿瘤抗原的问题。

为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尝试使用一种新方法,即利用二氧化硅来覆盖自体肿瘤细胞,更确切地说,对肿瘤细胞进行低温硅化处理,这一过程包括使用一层非常微小的二氧化硅层来覆盖从患者机体中提取出的肿瘤抗原,这种方法能以一种使得抗原在后期照常能被使用的方法来保存肿瘤抗原,随后研究人员添加了一种病原体模拟涂层,最后的涂层能有效激活树突状细胞来刺激抗原进入T细胞。

研究人员通过为卵巢癌小鼠创建个体化疫苗检测了这一概念,他们发现,这种新型疫苗或能按照预期来发挥作用,即T细胞会变得更加积极地攻击癌细胞,并改与肿瘤和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免疫力,最终就会完全清除小鼠机体中的肿瘤组织。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经建立的疾病和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情况下,这种新型疫苗或能与顺铂协同发挥作用。来自肿瘤样本中的硅化和表面修饰的细胞或许适合于脱水和室温储存而不丧失功效,这或许有利于帮助制造针对不同肿瘤类型的个体化癌症疫苗。

:中国科学家攻克不可切除大肝癌难题!

肝细胞癌(HCC),这是个像恶魔一样的名字。肝癌已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在我国已位列于常见恶性肿瘤的第5位,全球约45%的肝癌都来源于我国,在原发性肝癌中HCC占到了75%-85%。对于起病隐匿,发展迅速的肝癌,有没有什么治疗的新秘籍?

近日,一项HCC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该研究由我国科学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的石明教授团队领衔开展,此前就入选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口头报告之列。中国声音,为不可切除的大肝癌患者带来了曙光!

该研究以FOLFOX方案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较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显着提高了不可切除的大HCC患者总生存期(OS),患者的中位OS可达到近2年(.cn/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政府8日宣布,将从1122日起承认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清单,其中包括中国国药和科兴两款疫苗。已完全接种清单中疫苗的旅客抵达英国时无需进行隔离。

英国运输部8日表示,随着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不断上升,英国正在简化入境政策。英国宣布将中国国药、科兴两款疫苗和印度科瓦辛疫苗添加到用于英国入境旅行的新冠疫苗认可清单。

英国运输部还称,已完全接种获批疫苗并取得接种证书的个人,无需在出发前和第8天进行核酸检测,也无需在抵达英国时进行自我隔离。他们只需要在抵达英国后的第二天进行横向流动测试。

世卫组织在20216月将中国科兴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目前,已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宣布认可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

近日,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Gustavo Sabino Vaca Narvaja)同中国国药集团就疫苗国际合作进行交流。

  阿方表示,在阿根廷新冠疫情最困难的时候,中国给予阿方很多支持。阿根廷国内对中国疫苗充分认可,101日,阿根廷国家食品药品及医疗技术管理局正式批准对3岁至11岁儿童接种中国国药新冠疫苗,是拉美首个批准对儿童和青少年人群接种中国国药疫苗的国家。阿根廷国家卫生部与国家免疫委员会对该国新冠疫情发展形势和接种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接种两剂中国国药新冠灭活疫苗的死亡保护率达85.44%

  中国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国药集团累计向阿根廷交付3000余万剂新冠疫苗,正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阿根廷科技、工业和艺术博览会上,国药集团4款新冠灭活疫苗全面参展,向阿根廷公众展示中国科技抗疫成果。中国疫苗企业坚决落实将中国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郑重承诺,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疫苗公平可及。

  据国资小新公众号此前报道,2021221日,阿根廷正式批准中国国药集团研发的新冠疫苗在阿根廷紧急使用。

  近一年来,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多次运抵阿根廷,支持当地抗疫工作。阿根廷政府也与中国国药续约,达成再购买协议。

10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阿根廷卫生部长比索蒂表示,推荐50岁以上接种了中国国药集团新冠灭活疫苗的人接种第三针来增强保护,明年将开始为新冠疫苗接种满一年的人群接种加强针。

记者118日从宁夏银川市科学技术局获悉,由该局立项支持、银川市中医医院制剂中心研制的新冠肺炎预防方“固本避瘟颗粒(无糖型)”,日前获得宁夏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备案,成为2021年宁夏首个审批通过的预防新冠肺炎中药院内制剂。

  针对疫病传染性强、病毒载量高、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等特点,刘军科研团队根据宁夏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冠肺炎预防推荐处方,研制出“固本避瘟颗粒(无糖型)”制剂。该制剂具有益气固卫、健脾宣肺、清热避瘟的功效,能有效提高人体抵抗力,可用于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风险的密接者、次密接者或从事预检分诊、治疗工作的高危人群。目前,银川市中医医院已为兴庆区和金凤区的10余个隔离点的千余集中隔离人员配送了4000多副防疫汤药,取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

  2020年以来,银川市科技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领域提前谋划布局,从改善制剂中心科研基础条件入手,立项支持建设银川市中医药制剂医学科技创新重点专科,引进先进仪器设备5台,培育科技创新人才16人,研究制定重大疾病、传染病中医解决技术方案1个,全面促进了中医药制剂工艺升级换代。

  目前,科研团队先后研究开发“清肺排毒合剂”“益气固卫合剂”中药汤剂和“固本避瘟颗粒(无糖型)”3个制剂,并获得宁夏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备案许可,为中医药抗疫提供了“银川方案”,构筑了战疫新防线。

下一步,银川市科技局将持续支持市中医药制剂医学科技创新重点专科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加快科研人才团队培养,加大中医药防疫、治疗药物研发力度,提高中医药应对重大疫情的能力,为全市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勘察环境、布置鼠笼、收集样本、解剖检测……记者近日从呼和浩特海关获悉,二连浩特市关口升级鼠疫监测手段,探索出使用鼠疫智能监测仪开展秋季鼠疫监测的新技术路径。

  “与传统手段相比,鼠疫智能监测仪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二连浩特海关保健中心副主任魏怀波表示:“这不仅实现一笼捕获多只鼠,提高捕获鼠类存活率,而且鼠类智能监测仪与手机App相连,能够及时、动态掌握捕获情况。”

  呼和浩特海关作为我国正北方的对外关口,毗邻蒙古国,多个隶属口岸海关处于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疫情相对活跃。在使用智能鼠类监测仪开展鼠疫监测的基础上,呼和浩特海关率先启用病媒生物智能监测信息系统,与智能鼠类监测仪相配合,实现鼠疫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监测点精确定位和监测器械位置实时跟踪,使鼠疫监测智能化、网络化。同时,密切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和蒙古国公布的疫情流行和分布情况,结合海关智慧卫生检疫系统风险评估信息,分析研判口岸疫情风险。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海关已2次试点应用智能鼠类监测仪开展鼠疫监测,累计部署智能鼠类监测仪7200余笼次,捕获鼠类动物320余只,检出多种病原体。

  在辖区边境口岸,呼和浩特海关探索将智慧监管模式嵌入卫生检疫监管工作中,在筑牢卫生检疫防线的同时,提升进出境通关效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所属二连浩特海关探索“零接触”入境司机通关模式,实施电讯检疫作业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让口岸通关更加高效、安全。

  在该模式下,蒙古国入境货运列车司机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指尖申报、视频录证,并将申报信息发送至海关移动终端,海关工作人员在后台核验信息,快速放行,双方在不见面、零接触的情况下快速完成卫生检疫作业。

 “实行电讯检疫模式后,单次入境列车检疫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减至不足5分钟,节省人力资源近一半。”二连浩特海关铁路监管三科科长薛敏说,“电讯检疫模式在保证口岸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既提升了货物的通关效率,也能最大程度减少工作人员接触感染的风险。”

中医药“甘肃方剂”再发力

  “118日,全省共出院15人,累计治愈出院33例,现均在定点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观察。”在119日召开的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第二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浩就患者救治情况作了通报。根据通报,甘肃省本轮疫情发生后,中医药“甘肃方剂”参与到预防和救治的全过程。

  据了解,去年疫情发生时,甘肃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预防作用、在医疗救治中的独特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调理作用,在甘肃省、外省及国门之外新冠肺炎预防和患者医疗救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轮疫情发生后,甘肃中医药再次发力,与西医联动,参治新冠肺炎。

  “甘肃省首例病例确诊后,省中医院于1021日,紧急派出中医药专家进驻甘肃省定点救治医院,让中医药第一时间参与确诊病例救治。”甘肃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家组组长、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省中医院院长、中医主任医师张志明教授介绍。

  针对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1021日晚,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救治专家,会同国家医疗救治指导组中医药专家和省内知名中医药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了《甘肃省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方(2021版)》,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在甘肃省范围内调剂使用。

  张志明介绍,“甘肃方剂”包含多个方药。它是指甘肃省中医药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在总结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尊崇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凝练出来的系列防治方药。

  《甘肃方剂》针对此次的德尔塔病毒特点和甘肃此次疫情发病时间,科学研究,适时调整了方药组成。

  “在‘扶正避瘟方’的基础上,根据当下北方寒冷干燥的特点,在原方中去掉了温爆的苍术,减少了易苦寒伤阴的连翘用量,加入了滋阴润燥止咳的沙参。”张志明说。同时新冠病毒作为RNA病毒,突变性强,专家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依据气候、季节等因素,确定候选药味后,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药味与病毒的针对性进行评估,优选了50多味候选中药,根据德尔塔变异株感染宿主受体S蛋白的变位点L452RT478K,采用现代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进行全成分的虚拟筛选,最终优化出贯众、芦根两味对变异株更具针对性的药味,以提高预方效果。

  “这一波疫情确诊患者中老人较多,年纪大基础病也多。而德尔塔毒株具有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病情进展快等特点,给救治工作会带来一定难度。”甘肃省中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中医主任医师雷作汉表示,开展中西医联合治疗,临床效果不错。

  甘肃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防治专家组成员、甘肃省中医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张参军也参与了确诊患者的救治工作,“我了解到许多患者在服用‘甘肃方剂’后,食欲增加、排便畅通,咳嗽咳痰等症状减轻,感到很欣慰”。

  “中医治疗,降低了轻症患者转重症的几率;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阻断了重症病例向危重症发展。”甘肃省中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吕娟说。

 “省中医院还将加大‘甘肃方剂’的生产力度,继续生产‘岐黄避瘟汤’。”据甘肃省中医院党委书记郭峰介绍,预计到本月末,该汤剂生产总产量可达12万袋。

  迅速查清并阻断病毒传播链,是科学精准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手段。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江苏省常州市采访了解到,该市面对出现新冠病毒零星散发,采取“人防+技防”有效控制住病毒传播,没有发生社会传播。目前,已连续几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该市采取了哪些措施,用最快速度阻断了新冠病毒传播?

  让核酸筛查信息跑得更快更准点

  疫情发生后,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反应迅速、连夜行动、处置果断,第一时间封控小区、进行流调溯源、中风险管控区全员核酸筛查、信息推送和协查,严防病毒发生社区传播,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曾担任过常州应急核酸采集医疗队(南京队)领队的杨乐告诉记者,目前流行的德尔塔毒株,其临床症状更为隐匿,核酸检测是最有效的筛查手段和确诊依据。

  为全面排查新冠肺炎疫情风险,该市所有具备检测能力的医院,全面面向社会开放,并通过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鼓励市民自愿检测,主动接受筛查,对于中高风险地区,采取定点定人分段多轮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尽早发现感染人群,快速切断病毒传播链条。

  该市新冠核酸检测城市基地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常州一院医学检验科周围医生介绍,根据疫情防控需求,113日,全市储备的60名核酸检测人员紧急进驻市新冠核酸检测城市基地实验室并开始样本检测,负责样本接收、清点、整理、核酸检测和报送结果的全流程工作。

  该市新冠核酸检测城市基地实验室负责人、常州一院医学检验科主任史伟峰介绍,核酸检测一般要经过取样送检、核酸提取和PCR核酸检测三个环节,是一项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工作。

  记者了解到,检测人员实行闭环管理,视标本采集情况进行班次动态调整。通常情况下,按三班(6小时/班)的形式进行轮班检测,当出现36万份大批量标本时补充储备的核酸检测人员即可。这样既有效保证了市封控区、管控区和医疗机构溢出标本的及时检测,又减少了核酸样本的积压。

  史伟峰告诉记者,为防止院感,该院在提取样本前,都要对样本进行病毒灭活,来确保检测人员的安全。同时,通过技术的不断革新,不断改进病毒灭活的方法。

  “以前采用水浴箱里或干燥箱进行56度、30分钟灭活,现在改为在病毒保存液里,添加胍盐的方法,有效提高病毒灭活效率。”史伟峰说。

  让现代先进技术作用发挥更大些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科副主任江淑芳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初期,往往存在底数不清,社区、家庭传播等严重问题。因此,找到感染来源,阻断社区传播链,不仅仅要靠实施“封闭管理”,用上“拉网式大排查”人防,更要应用大数据、核酸筛查等现代技术手段,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进行感染源头有效控制。

  杨乐介绍,核酸检测点作为一个人群密集的场所,是一个有气溶胶喷溅风险的场所。如何通过快速核酸检测,既把潜在人群中的感染者找出来,又有效避免感染?

  因需求较大,常州二院第一时间上线了自助核酸检测预约功能,帮助市民更快捷地完成核酸检测。

  116日,是常州市武进区御城小区开展第3次全员核酸检测日子。早晨,封控的湖塘镇永定社区御城小区内,地上出现一台正在爬行的通体黑色四足仿生智能机器人。

  武进公安分局科信大队二级警员黄剑波介绍,这台四足仿生智能机器人,既可以远程遥控,又有自主避障能力,在“实战”中可以进入危险区域执行任务。

  让大数据技术发挥大作用,实现对相关人员的数据动态化掌控,并且开展有效的模块化分析,从而实现了精准防控,使得密切接触人员“不漏一人”,精准到位。

  过去,常州的社区对于外来人员和重点对象排查主要靠“铁脚板”,效率低、风险大。现在,建立AI+社区平台后,出入口人脸识别、出入口车辆识别、人脸识别单元门禁、AI视频监控等系统,可做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入楼刷脸、视频覆盖。

  此次,这套AI智慧系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依托AI人脸识别和车辆识别等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筛查特殊人群,严控内员、严防外员,大大提高了排查效率。

  医院、车站、商场、宾馆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场所,流动量大。目前,这些地方都在进出通道安装上红外热像测温仪,所有进出人员经过时,体温都会自动显示在监控屏幕上,发现异常及时把信息推送到相关部门,实现联防联控。

  团队用靶向给药微纳米机器人在小鼠身上做了实验。他们用了乳腺癌细胞种植的皮下肿瘤模型,对30只小鼠跟踪了30天。团队发现,这种方法对小鼠肿瘤确有靶向杀伤作用,且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最小。

  上映于1966年的科幻电影《神奇旅程》,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为给一名科学家实行高难度血管手术,5名医生被缩小成头发丝大小,置于针筒中,注射进他体内。5人驾驶着“潜艇”,躲过了免疫细胞的攻击,一路乘风破浪,成功完成任务。

  50多年过去,当初的幻想,已经部分成为了现实。微纳米医疗机器人,就被认为是一种颇具前途的智能给药平台,目前被广泛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卓越百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林课题组,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更为智能的肿瘤靶向机器人。它有了伪装,还有了导航,能够在磁场的驱动下,精准抵达战场,投掷杀伤肿瘤的弹药。

  让巨噬细胞吞下纳米药物,变身微纳米机器人

  让纳米机器人装载药物,到达指定地点,定向治疗炎症或清除肿瘤,这是医学纳米技术的终极目标之一。但传统微纳米机器人在人体内的运动,其实靠的是分子之间的结合力,这是一种“被动靶向”,难免脱靶。“就好比我们知道,人群中具有某种特质的两类人可能会碰上。但茫茫人海中你最后碰上的是不是想要的人,其实要打一个问号。”冯林说。

  而且,也如当初那部电影里所展示的,被注射进人体内的纳米机器人,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兢兢业业工作的免疫细胞的攻击。

  能不能让这类医疗机器人更为安全且精准地到达要去的地方?

  2016年从日本回国后,冯林就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在北航机器人所的支持下,冯林和陈华伟老师合作申请获批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重大项目“靶向给药微纳米机器人”。在一次讨论中,陈华伟问可不可以让活细胞作为载体。这句看似很随意的提问提醒了冯林:直接让活的细胞吞进载药纳米颗粒变身微纳米机器人行不行?

  他们想到了巨噬细胞——这是一种喜欢吞食并处理异物的细胞。

  合适的载体和“伪装”找到了,接下来,就是设计机器人的“导航系统”。

  磁性纳米颗粒可以由磁场来控制,药物释放可以利用红外或者超声波。几乎是从零开始,冯林团队自行设计了复合磁控系统。他们从电子线圈开始设计,一点点调整、摸索技术参数。磁性纳米颗粒进入小鼠体内后,通过这套系统,他们可以在体外对其行走路径进行高精度控制。

  再接下来,就是让磁性纳米颗粒装载药物,并让它在合适地点,通过合适方式,释放药物。

  这款机器人其实设计有许多层。在阿霉素外层,是聚乙二醇,一种具有良好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再外一层,是吲哚菁绿,它是药物研究中常用的荧光标记物,帮助科研人员判断机器人所在的位置。最后他们还包裹了一层脂质体,它具有非常高的生物相容性。

  团队还为机器人设计了一个开关——近场红外光。近红外光穿透表层皮肤,磁性纳米颗粒吸收光线,产生热量,会释放出阿霉素。

  如此一来,纳米机器人基本实现“指哪打哪”的效果。

  “接收指令,执行指令,完成任务,在我们做机械的人眼中,具备这些能力的,才是智能的机器人。”冯林说。

  团队用靶向给药微纳米机器人在小鼠身上做了实验。他们用了乳腺癌细胞种植的皮下肿瘤模型,对30只小鼠跟踪了30天。团队发现,这种方法对小鼠肿瘤确有靶向杀伤作用,且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最小。

  9月,纳米科学领域权威期刊《小》(Sma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在机械学院,他们建立生物医学实验室

  冯林的团队中,有好几个医学生物专业出身的博士。在他的机械实验室里,还有一块专门区域,用来做生物医学实验。

  所以,你能看到这样一个略显奇特的景象——实验室里,有各类机械模型,有专业级的显微镜,以及小白鼠。

  去采访时,由于已经结束了上一轮的实验,小白鼠所剩不多,正在笼子里踱来踱去,安度余生。

  冯林是“80后”,本科学的电子信息工程,硕士专业是生物机器人,博士留学日本名古屋大学,跟着导师新井史人教授一头扎进了更为微观的世界——微纳米机器人。

  回国后,冯林来到北航,获得北航“卓越百人”,加入了机械学院张德远老师领导的仿生与微纳系统研究所,之后又得到北京市“科技新星”资助。北航提倡“医工结合”,冯林也被聘入了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更深入地进入到医疗机器人领域。

  “不能只是炒概念,说纳米机器人未来能如何如何。”冯林一直存着这个念头,就是要真正把纳米机器人打入体内,真正杀死体内的肿瘤细胞。

  就在不久前,冯林指导的学生团队凭借Medcreate磁悬浮胶囊机器人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本科生创意组全国第五名。

  它用到的技术,也是“复合场磁控”。

  这是一款主动可控高速图像传输型胶囊机器人,能对胃部等大体积消化道器官进行全方位无死角视频探查。胶囊机器人可以悬浮运动,无需改变患者体位,就能完成整个胃部的覆盖式检查。

  冯林为学生取得的成绩高兴,但他也知道,要完善各类治疗型的微纳米机器人,还“路漫漫其修远兮”。

从小鼠到人体,从试验到临床,还需要一步步完善和摸索,这并非坦途。“你要舍得花一辈子的时间。”冯林说。

  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技术可以通过一次抽血,同时筛查上百种单基因遗传病,能发现夫妻双方均不患病,但是由于携带致病基因,后代有发病几率的单基因疾病,进一步可以进行生育指导干预,避免生育出生缺陷患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教授

  男孩小明(化名)出生后不久就被发现发育和活动都比同龄人迟滞,还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心脏、骨骼等多部位症状,三四年来辗转多地求医却无法确诊。不久前,小明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刚刚成立的出生缺陷防控—救助一体化联合门诊,经过多学科专家会诊,初步诊断他患的是一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出生缺陷疾病。

  这是全国首家出生缺陷防控—救助一体化联合化门诊。与这个门诊一起“诞生”的还有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单基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新技术研发临床应用评估及救助体系构建”。

  该院医学创新研究部出生缺陷防控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田亚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国高度重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出生缺陷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然而,出生缺陷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面临着诊断难、治疗贵的窘境。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多学科联合诊治,另一方面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

  我国出生缺陷病例总数庞大

  先天性心脏病、肢体残疾、唇腭裂……近年来,这些疾病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这些疾病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由先天性、遗传性或不良环境等因素引起,患儿出生时就存在各种结构性畸形和功能性异常,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以及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部分症状甚至会延迟到成人时期才表现出来。

  对此,田亚平说:“提起出生缺陷,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婴幼儿才会得的病。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很多与出生缺陷有关的疾病往往到成年,甚至老年才会发病。出生缺陷病种多,病因复杂,涉及的学科非常多,目前已知的出生缺陷已超过8000种。”

  记者了解到,我国出生缺陷率为5.6%,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接近,高于美国的3%,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病例总数庞大。以全国住院分娩活产数估算,全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患儿约80万—100万例,只有30%的患儿可以被治愈或纠正,30%的患儿出生后死亡,生存的患儿中约40%将成为终身残疾。

  “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影响整个国家的人口素质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田亚平说。

  对出生缺陷采取三级防控体系

  近年来,国家卫健委领导卫生健康部门、残联和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围绕孕前、孕期及产后三级防控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效。

  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司长宋莉此前对媒体介绍,做好一级预防,主要是通过婚前医学检查、健康教育、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措施把好第一道关口。积极推进二级预防,就是把好孕期关。国家卫健委专门制定了医疗机构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指南,特别是针对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进行的21—三体综合征等检测,加强了规范管理。三级预防指的是新生儿的疾病筛查,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和新生儿听力障碍的筛查。

  “十二五”以来,我国还进一步加大出生缺陷防控财政支持力度,开展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补助项目,耳聋、先天性心脏病等结构畸形救助项目,不仅大大提高了出生缺陷患儿诊断率和治疗率,同时减轻了出生缺陷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但由于医疗和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三级防控在部分边远地区无法实施。”田亚平说,“因此,我们在上级支持下,开展出生缺陷防控—救助一体化联合门诊,推进出生缺陷防控体系与干预救助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切实保障出生缺陷高危人群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防控。”

  新技术可精准狙击出生缺陷

  “虽然我国三级防控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我国出生缺陷绝对数量仍在增加,整体出生缺陷发生率并未下降,出生缺陷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用新技术进行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将出生缺陷防控关口提前是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的突破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教授卢彦平对记者表示。

  她介绍,针对遗传性出生缺陷疾病,传统的检测技术如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由于技术的局限性,检测范围有限,对于单基因病的诊断在发现疾病新的变异位点方面效率较低。随着生命科学进入基因组学时代,基因测序成为遗传性出生缺陷疾病的主要检测手段。基因测序技术从第一代发展到了第三代,大大节约了遗传性出生缺陷疾病的检测时间和费用。

  卢彦平说:“遗传生物技术检测以及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帮助已经发生遗传相关的出生缺陷疾病家庭明确诊断病因,通过生育指导干预,助其生育健康后代,还可以对健康人群进行携带者筛查,提前关口防控出生缺陷疾病的发生,彻底阻断致病基因的传递。”

  传统的携带者筛查只局限于特有人群特有疾病开展。但2009年欧美开始进行扩展性携带者筛查(ECS)研究,在妊娠前或妊娠早期通过检测表型正常的夫妇是否携带有常染色体或X连锁隐性遗传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进行生育风险评估,指导生育决策,达到降低出生缺陷率的目的。

  该筛查模式的“扩展”主要体现在单一病种向多病种、单一种族向多种族、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扩展,即可以不针对特定人群、种族或地域,一次性筛查多种遗传病,因此效率高,成本低。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欧美多国发表了在孕前/产前进行扩展性遗传病携带者筛查的指南和声明建议,部分国家将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纳入医疗体系。我国该技术研究虽然起步晚,但研究结果也充分显示其在出生缺陷防控中的价值。

  “通俗点来说,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技术可以通过一次抽血,同时筛查上百种单基因遗传病,能发现夫妻双方均不患病,但是由于携带致病基因,后代有发病几率的单基因疾病,进一步可以进行生育指导干预,避免生育出生缺陷患儿。”卢彦平说。

  在有关部门支持下,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单基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新技术研发临床应用评估及救助体系构建”正式立项,卢彦平担任首席科学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研究起步晚、进展慢,现有的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技术单一,没有整合多种检测技术进行不同变异的精准检测。”卢彦平介绍,因此该项目要建立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基因组合及检测体系,研发高效整合基因诊断平台和分析技术,完善单基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遗传咨询体系,并推进建立常见严重单基因病筛查诊疗指南及救助体系。

 “扩展性携带者筛查能从源头精准有效地防控单基因病的首次发生。希望基于我们项目的深入研究,使更多的老百姓真正受益,推进我国的出生缺陷防控迈上新台阶。”卢彦平说。

所有人 降温了,这些健康事项需注意

面对冷空气,不仅要多穿衣服,更要护好身体的“薄弱环节”。

近日,我国各地陆续迎来强冷空气。当气温骤降时,人体若无法适应剧烈的冷暖变化,抵抗力就会下降。面对冷空气,不仅要多穿衣服,更要护好身体的“薄弱环节”,防患于未然,才能安稳过冬。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期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对此,医院急诊科主任马青变表示,立冬以后呼吸系统疾病增加最明显,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流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此外,随着每年1月份前后流感高发,发热门诊也会迎来就诊高峰。

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气温降低有利于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传播,存在传染病叠加风险。建议增强防护意识,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聚餐聚会。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

还需注意的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也会促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振鹏介绍,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心脏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的感染甚至是第一诱因。

 “随着气温降低,人体外周血管比平时明显收缩,能直接导致人体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担比平时加重,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症状加重,应时刻加以注意。”张振鹏说。

外出加强防范 做好保暖工作

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的抵抗力普遍比较弱,尽量不接触传染病患者,在大风降温的天气要减少外出。 如必须外出,建议选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到室外活动,多穿衣物,特别注意头颈部、腹部与足部保暖。

另外,对于肠胃较弱的人来说,尤其要特别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平时注意暖胃养胃,多喝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起居规律,切记不要熬夜,也不要思虑过度。

在降雪降温天气外出时,因道路湿滑,极易出现积雪及道路结冰现象,建议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尤其是老年人,要谨防跌倒,远离、避让车辆,注意安全。

此外,随着冬季取暖期开始,还需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适度锻炼 做好健康监测

低温天气时,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去晨练,等温度相对升高时再外出,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坚持遵医嘱服药,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

良好的心肺功能是健康的基石,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表示,心肺功能好的人不会轻易感到疲倦,工作效率更高,心血管病发病率也更低,所以一定要戒烟、戒酒,远离高脂高盐高糖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一些轻微的疾病变化出现时患者可能感觉不到症状,建议高血压患者至少在早上起床后量一次血压,密切关注数据变化。”张振鹏表示,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来说,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疼,严重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中医认为,秋冬阳气收敛,不应过度劳作。建议合理作息、科学锻炼,推荐健身操、太极拳或跳舞、打球等运动,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提高人体抗寒能力。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加上“网红效应”的综合影响,公众为颜值付费的能力和意愿不断提升。医美作为一种“颜值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市场上的新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用医美来提升颜值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供需不平衡,“黑医美”乘虚而入,导致当下医美行业乱象丛生,叠加“互联网效应”,造成更多的“美丽陷阱”。许多线下的非法“美容诊所”“生活美容作坊”摇身一变成为互联网平台上的美容机构,超越范围经营、违规经营;无孔不入的虚假医美广告在互联网上“满天飞”,令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甚至通过网络直播制造“容貌焦虑”,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相关联……为了吸引消费者,“黑医美”可谓花样百出。

  为规范互联网医美行业发展,监管必须出重拳。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第三批),涉及虚假宣传医生资历、医疗机构资质荣誉;虚假宣传医美产品功效、服务疗效;通过“刷单炒信”,编造用户评价、直播带货等方式虚构交易、虚假评价。11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医疗美容广告。

  愈演愈烈的医美乱象不仅折射出一些人的“容貌焦虑”,也反映了“美育”的狭隘化倾向。蔡元培曾提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可见,社会需要更多元、更丰富的审美体系,不能被“容貌焦虑”绑架。

  规范医美市场营销宣传,还要把监管工作持续做细做实,不仅要清除虚假、夸大宣传等弊病,也要大力整治通过软文、“种草”笔记等形式进行植入推广、虚假营销等变相误导公众的乱象。同时,互联网平台要“守好门”、“把好关”,一方面通过平台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让网上的“黑医美”广告无处遁形;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曝光,加大以案释法力度,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目前,相关部门已出台多项整治措施,多地也启动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引导医美行业正规化、规范化发展。相信在多方努力下,互联网“美丽陷阱”将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没市场。

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消息,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公告,根据相关规定,经组织论证和审定,补虚消渴合剂由处方药转化为非处方药。

国家药监局表示,请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202224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就修订说明书事宜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将说明书修订的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

另外,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规定内容之外的说明书其他内容按原批准证明文件执行。药品标签涉及相关内容的,应当一并修订。自补充申请备案之日起生产的药品,不得继续使用原药品说明书。

补虚消渴合剂说明书显示,该药功能主治为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用于气阴两虚证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可改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口渴喜饮、五心烦热、自汗盗汗等症状。

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第二条规定,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消息,119日,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组织召开国家集采中选药品质量监管工作推进会,强调将集采中选药品纳入重点监管范围,要对中选药品开展全覆盖抽检,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和风险信号调查处置。

推进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改、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举措。

会议要求,集采中选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要严格落实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持续合规生产经营。要持续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严格按照核准的处方工艺组织生产,深入排查处置各类风险隐患。

要持续完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生产变更管理,建立完善变更控制体系,深入开展变更研究,严格执行变更管理要求。要从严放行把关,在生产过程和质量检验等环节要严格审核,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不得放行上市。要落实全过程责任,强化药品风险防控,加强储存和运输过程质量管理,做好全过程信息化追溯,切实履行产品供应保障责任。

会议强调,各省级药监部门应当落实监管责任,将集采中选药品纳入重点监管范围,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监管。建立完善监管台账,扎实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企业按照核准的处方工艺生产、记录与数据管理、变更控制等情况。要对中选药品开展全覆盖抽检,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和风险信号调查处置。

要聚焦低价中选品种、中选后发生重大变更的品种、原辅料价格上涨的品种以及有不良记录企业,有的放矢地强化风险隐患排查,督促持续合规生产。要统筹运用各种监管手段,充分调度各层级监管资源,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保障药品质量安全。要建立行政执法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同的工作机制,工作中发现违法违纪的问题线索,要按程序移送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并报告。

据悉,为逐步解决看病贵问题,近年来国家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重大改革。今年10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方面,意见明确要逐步扩大采购范围,力争2022年底前采购药品通用名数超过300个。“十四五”期末,每个省份国家和省级组织的集中带量采购药品通用名数要超过500个。

陈秋霞;史建强;李常兴;周斌;覃冬梅;吴铁;吴志华;;[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年10期
海迪娅·艾尔肯;李风森;杨惠琴;;[J];新疆中医药;2010年01期
庞勇;赵利华;农泽宁;叶仿武;梁劲松;栗晓东;钟旋;张家宙;冯卓;;[J];上海针灸杂志;2008年12期
周丕琪,沈霖,杨艳萍,谢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年05期
夏远军,沈霖;[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年04期
黄艳红,叶雪清;[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5年05期
齐元富;[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年03期
李晓泓,田阳春,解秸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小白鼠实验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