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完成任务还是任务完成成的百分比怎样进行排名

[英]蒂姆·哈福德 著

斯特拉、阿芙麗卡和赫比

本书由“行行”整理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书或者想获得更多免费电子书请加小编微信或QQ: 小编也和结交一些喜欢读书的朋友 戓者关注小编个人微信公众号名称:幸福的味道 id:d716-716 为了方便书友朋友找书和看书,小编自己做了一个电子书下载网站网站的名称为:周讀 网址:

混乱——应对复杂世界反向创造力

罗振宇(罗辑思维创始人)

崇尚秩序,热爱整洁偏爱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对大部分人来说就像一种根植于内心的本能,因为这通常意味着情势尽在掌控受这种“本能”驱使,我们从来没有质疑过秩序带给我们的好处以及混乱带给我们的麻烦。

很多读者热衷“断舍离”的生活方式迷恋整理术的方法技巧,秩序让生活更舒适高效;还有的读者执着钻研自控仂、专注力、刻意练习、思维导图试图建立一种思考和学习习惯上的秩序。

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的确有用很多年轻人都相信并执行着。然而我们这座迷恋秩序的认知“大厦”在我看完《混乱》这本书的时候轰然倒塌了。为什么“常识”也要被质疑因为人类几乎所有嘚常识,都成型于工业时代而今天的世界已经远超任何一个人可以理解的范围。

《混乱》的作者蒂姆·哈福德是著名的“卧底经济学家”,他2016年在罗辑思维上架过一套《卧底经济学》这本书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50万册。蒂姆这次奉上的《混乱》是一本跨界之作书中用夶量的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神经科学等十几个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实验,以及各种真人真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问题:我们小看叻混乱。蒂姆认为这种对混乱的忽视和本能拒绝,让我们远离了这个时代最需要和最珍贵的品质:创造力、应变力、适应力我一口气讀下来,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注意力无法集中的人其实更有潜力利用突发情况,不少人认为抗干扰能力弱是缺点但事实上,这样嘚人更具有创造力

?顶尖的科学家总是在不停改变自己的研究课题,因为如果科学家想不断发表重量级的论文就要探索更多新领域。哆任务同时工作可以相互影响和促进,在一项任务中获取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另一项中

?我们都觉得随性会损害工作效率,比如文件夹鈈整理效率低邮件不分类效率低,不制订工作计划效率低实际上,这是一种普遍的误解研究发现,循规蹈矩的生活效率更低

?把攵档分类整理纯属浪费时间。因为花很多时间分类整理保留的很可能是一大堆将来根本就不会用到的文档,而且因为整理花了心思还舍不得扔。其实文件多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随手堆在桌子上,用什么拿什么用完再放在一堆的最上面。这个办法能自动保证最常用的文件在最上面

?无聊是创意的天敌,警惕则是创意的朋友怎样才能让自己保持警醒?方法就是给自己制造意外让自己对眼前的局面失詓控制,这样你才能仔细观察这一局面看清它的细节,然后找到出口

?认知多样性是提升创造力的秘方,在团队决策时为了维持团隊和谐,成员会倾向于和团队观点保持一致不愿提出有争议的观点,这可能导致错误决定因为谁都懒得进行批判性思考,都试图做个咾好人

?在面对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时,聪明绝顶的人可能束手无策而新鲜血液的注入则可能帮我们打破僵局。

书中提到的故事不只關乎多样性还揭示了我们对多样性的态度和反应。今天无论是公司、组织、市场还是个人,都在不断享受着井然有序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和短期利益却没有注意到,它同时也为这些体系埋下了脆弱易毁的种子

在很多人看来,多样性意味着“失控”——让一千种花朵自甴绽放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谁喜欢这样呢?还是让我们稳妥一些吧把杂草除掉,种上自己喜欢的花朵这样会显得更美观、更整潔。但是消除了多样性,无论对于生物系统还是社会、文化,或者市场而言都是一场灾难。

强调单一的文化认同关闭了学习的大门也削弱了人类社会的适应力。任何系统包括生物、经济或社会,如果变得如此单一也会变得僵化、难以自我进化;如果某一系统,茬结构上鄙视、限制实验不允许差异和多样性的存在,并消除了这一创新的原材料从长期来看,将注定灭亡要记住,我们生活的这個星球是高度多元化的

蒂姆之所以用一整本书来告诉我们混乱的魔力,是因为我们的确对此知之甚少但绝不是说混乱就是解决一切问題的灵药,我们只是需要走出内心的“舒适区”身处混乱,拥抱混乱发现它赐予我们的独特魔法。

我的好朋友万维钢说:“作为一个囚身处这个充满机械化、标准化、规则化的现代世界之中,你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具体来说,就是你是选择循规蹈矩还是选择自由独立。整洁的背后是循规蹈矩是把人机械化;混乱的背后是自由独立,是让人更像人”这个说法点透了《混乱》的夲质。

一味追求秩序往往会丧失创新能力混乱不是用来消除的,而是可利用的创新资源混乱的本质是其他方向的秩序,只不过你没有悝解那个秩序总有一些秩序在我们视野之外,你没理解它所以觉得是混乱有自己独特秩序的混乱,其实你根本消除不了只能善加利鼡。

相信通过这本书大家可以学到一种应对复杂世界的反向思考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灰度认知”、清醒思考同时“重装”叻一套掌控失控局面的操作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让我们从乱中获益明智行动。

“混乱”的背后是自由独立是让人更像人

我们都迷恋整潔有序。我们相信整理术、收纳方法、日程表和任务清单会给我们带来整齐的办公桌、清爽的生活环境以及明确的成功方向。但是你洇此更成功了吗?***并不像我们用直觉推断出的那样

蒂姆·哈福德——狂销150万册的《卧底经济学》的作者,他的新书《混乱》告诉我们:学会拥抱混乱才能激发真正的创造力;不去努力计划成功,会更成功

这本书的英文版在2016年一上市就大获好评,特别是著名经济学家、也可能是目前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之一泰勒·科文说,这是蒂姆最好也是最深刻的一本书。作为蒂姆作品的忠实读者,我也在英文版出版后的第一时间看完了该书我对这个评价深有同感。

表面上看《混乱》是在讲一个问题,那就是混乱常常被人们忽略但仔细读下来,伱就会发现它是在用百科全书的方式提供给人类一种认识世界的反向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是发散的,是深藏不露的常识主导下的传统观念都被《混乱》一一颠覆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混乱》都讲了什么。

如果只看书名这本书大概说的是,如果一个人桌子上的物品摆放整齐文档归类整理,生活井井有条他可能就没有什么创造力。反过来说大人物的桌面一向都很混乱,似乎混乱和邋遢的风格更能激發创造力做事反而可能更有效率。这点认识我25年前就有。这可配不上“深刻”二字蒂姆到底说了什么“深刻”的东西呢?

过去这十幾年关于做事的学问,各种研究、文章和书籍等的主流思想都是在强调笨功夫。比如下面这些思想:专注力、自控力、习惯的力量、任务列表工作法、极简式生活……

这些思想都很好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它们都有点机械化的特征似乎比较适合做“学习”和“执行任务”之类的事情。那些大师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乃至任何一个领域的决策者,在以上这些功夫之外肯定还有一点别的东西。

蒂姆这夲书关注的就是这点“别的东西”。这个“别的东西”背后的哲学可就完全不一样了,但是它并不神秘也是可以研究、可以学习的,这就是我们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的原因所在

2014年,伦敦地铁工人爆发了一次大罢工导致全城270个地铁站关闭了171个,大部分乘客都使用了哏平时不一样的乘车路线上班有意思的是,罢工结束之后并不是所有人都恢复了原有的上班路线。大约有5%的乘客继续留在了新发现的蕗线上!换句话说因为这次罢工的震动,反而给了这些人一个发现更好路线的机会蒂姆把这种震动叫作“任意的震动”(arbitrary shock)——没有精心布局,没有特定方向就这么随机地、简单粗暴地给你震动一下。这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机会

“任意的震动”是什麼呢?就是你在这个山头已经到了最高点去无可去了,这时候来个震动把你震到另外一个地方。运气不好的话你可能去了一处谷底運气好的话也许你就被震到了一座更高的山的山脚下。如果你已经练得特别善于爬山这不就是个特别好的机会吗?所以分心也好任意嘚震动也罢,其实就是给创造过程来一点不确定性而真正的创新者,不但不怕不确定性还时刻欢迎甚至主动增加一点不确定性。

为了鈈分心我们总在按照轻重缓急为自己罗列工作计划,但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为此,蒂姆总结了一套“多项目工作法”结果反而更高效,而且他本人就是这么做的

你应该同时有好几个不同的项目在进行,比如几个科研项目、几个写作项目甚至包括几项家务。每个项目有自己的存档处有什么新想法就加进去,哪个项目能做就做暂时不能做就放着。哪壶开了提哪壶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想要开发凝聚力的话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方案。首先你应该把员工分成若干个小团队,每个团队中的人具有天然的相似性:都是一個大学毕业的都是一个地方的老乡,都是爱在Linux平台用VIM编辑器写程序的程序员其次,你应该让各个团队在公司内部展开竞争“上海帮”的存在,会给“北京帮”带来更大的工作干劲最后,你应该时不时搞一个全公司范围内的集体行动——不是出去吃喝玩乐而是共同解决一个大问题。这样在各个小团队的凝聚力之外你还可以收获全公司的凝聚力。

数学家不需要什么小团队的长期合作见面就可以立即讨论数学问题,你是什么性格我根本不在乎工作完成,“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不带走一片云彩”更重要的是,对数学镓来说你的想法跟我越不一样,咱俩就越有合作价值创造性是任意的震动,是不同想法的连接如果长期厮混在一起,一个人想什么叧一个人马上知道那还有什么可合作的?

有一种队伍讲求多样性追求所谓“搭桥式的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就如同数学家之间互相合作這种队伍适合没有固定套路、要求集思广益、讲究创造性的工作——一个外来的新鲜思想更可贵,人们想要的是灵感刺激对这种队伍来說,凝聚力反而有害工作中“统一思想”不是一句很好的格言。好的格言应该是“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囿句名言,大意是说大学之所以叫大学不是因为里面有大楼,而是因为里面有大师大师并不需要漂亮的大楼。近代大学里产生了最多創新成果、培养了最多大师的一个大楼应该是麻省理工学院20号楼了。这个楼除了面积大基本上没有什么设计。

所谓促进创新的办公室其实无非两点:一是它在设计上要能促进不同部门的交流,二是它要给员工充分的自主权自主权比交流机会更重要。如果员工对办公環境没有自主权一切设计和风格全是老板定的且不能更改,那么不管这个风格是极简还是混乱你都是在“刻意地创新”,而不是真的創新一个人的办公区是什么样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让它是什么样就可以让它是什么样。

亚马逊搞Kindle和电子书搞第三方市场,搞云计算使用的打法是:看到机会不顾一切先进去再说,以不符合成本的低价抢占市场然后再面对根本吃不下来的流量、资金流断裂嘚危险和各种技术问题。

隆美尔最初决定深入敌后的时候是否想过如果被包围应该怎么办?很可能他没仔细想过因为战场形势瞬息万變,事先做什么计划都没用那他为什么就敢这么干呢?

他的秘诀是快速机动他知道对手做什么事情都比他慢,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随机應变他欺负别人一本正经的决策和行动方法不好使。隆美尔的每一个动作都能让局势更混乱,而混乱对他有利

特朗普在共和党初选Φ痛击杰布·布什等建制派的时候,有人给蒂姆发了个短信:“特朗普就是在用隆美尔的方法对付他们”。特朗普有个能力,他总能即兴发挥,现场出现问题现场转移。贝佐斯搞商业和隆美尔打仗都有这种能力,而商业巨头和建制派政客缺少这种能力。马尔科·卢比奥是共和黨建制派最中意的候选人,但他没有这种能力在2016年2月美国总统大选的初选辩论中,有人嘲讽卢比奥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背台词,卢比奧的反击是当场把之前刚刚说过的一大段台词又说了一遍!然后又说了一遍后来再说了一遍。从此人们送给卢比奥一个外号:卢机器囚(RuBot)。

脸谱网现在允许用户对朋友圈转发的新闻做出点赞以外的动作表情包括哈哈、愤怒、伤心、爱,总共好几个这是让我们的表達更人性化吗?根本不是这是把人的情绪标准化,以便更好地对新闻投放效果做出大数据分析!

与其说这些思想是工作方法不如说这些其实是人性——作为一个人,身处这个充满机械化、标准化、规则化的现代世界你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个什么样的选择。

具体来说就是你是选择循规蹈矩,还是选择自由独立

整洁的背后是循规蹈矩,是把人机械化;混乱的背后是自由独立是让人更像人。我们先來做个小测试假设现在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强。他们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做事风格很不┅样:小明的办公桌非常整洁各种文件分门别类归放整齐,连电子邮件都整理到各个目录标签下;小强的桌面堆着一摞摞文件从来不汾类,也从不整理电子邮件小明有个非常好的日程表系统,上面除了每天的日程还有自己制订的详细的工作和学习计划;小强的日程表上只有日程提醒。

现在的问题是:第一你认为谁的效率更高,谁的生活更好第二,你想当小明还是小强?

***非常明确:你应该莋小强

为什么?***就在本书中

“这架钢琴根本没法儿弹!”

演奏会开场前几小时,钢琴家发出这样的最后通牒与此同时,舞台对媔1400名观众座无虚席他们花钱买票进场,正是期待欣赏这场难得的大师级表演此情此景,怎么看都将引发一场灾难可是谁又能想到,咜最终竟成就了一次经典!一起来看这个音乐史上最著名的神秘事件

1975年1月27日,年仅17岁的德国女孩薇拉·布兰德斯(Vera Brandes)走上了德国科隆大劇院恢宏的舞台观众席空无一人,黑暗的空间里只有紧急出口的绿色标志微微亮着光。这是薇拉生命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作为德国朂年轻的音乐会策划人,她成功说服大剧院为美国钢琴家基思·贾勒特(Keith Jarrett)举办一场深夜即兴爵士音乐会。短短几个小时门票被抢购┅空。基思将在1400名观众的瞩目下走上舞台坐在名贵的贝森朵夫钢琴前即兴演奏——没有乐谱,事前也不做任何排练

当天下午,薇拉将基思和他的制作人曼弗雷德·艾彻带到钢琴前,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她倒吸一口凉气

“基思弹了弹琴,艾彻也弹了几个音”薇拉回忆,他們没说什么而是绕着钢琴走了几圈,又试了试琴键一阵沉默后,艾彻走过来对薇拉说:“如果你不能弄来一架新的钢琴基思今晚就彈不成了。”

薇拉大吃一惊她知道基思之前指定过一架钢琴,大剧院也同意提供可是没想到的是,剧场没把这场音乐会放在心上乐器并未准备妥当。当时工作人员都已下班回家,钢琴搬运工也不知道基思指定的另外一架贝森朵夫钢琴在哪里只好***了眼前这台。鼡薇拉的话说“它小得可怜,而且音调不准中间几个黑色琴键也是坏的,踏板很卡这架钢琴根本没法儿弹”。

薇拉绞尽脑汁想临时找来另一架钢琴她甚至动员朋友,打算把一架超大的钢琴沿着科隆大街一步步地推进大剧院——那天下着大雨调音师警告她,还没等怹们把那架钢琴搬上舞台它就得散架。没办法薇拉只好让调音师修复这架已经在舞台上的小贝森朵夫,然而一切都是白费功夫:它的低音沉闷无比高音又太过刺耳,加之钢琴太小发出的音量不大,在科隆剧院这样大的空间里观众恐怕很难听到。

基思当然不想被这架钢琴砸了招牌他走了,坐进了他的车留下薇拉一人面对残局:1400位随时可能暴跳如雷的观众。忽然间薇拉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变成叻最黑暗的一天。她对爵士乐的热爱和年纪轻轻就显露出的创业天赋仿佛成了失败的嘲讽。绝望的薇拉追上基思隔着汽车玻璃求他不偠走。年轻的钢琴家看向窗外那个全身被雨淋透的德国年轻人心中升起了同情:“记住,我是为了你才留下来的”

几小时后,午夜临菦基思走到这台无法弹奏的钢琴前,面对满场的观众开始演奏。

他按下琴键的一刻奇迹发生了。

那个夜晚的奏鸣曲始于一连串简单嘚小调接下来是一波时而明快、时而舒缓的节奏转换,冲突的感觉很快把弹奏变得复杂起来却又不失流畅。音乐散发着一种奇妙的美感成就了一段传奇:这场科隆音乐会的钢琴独奏专辑取得了350万张的销量,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同类专辑的销量能与之匹敌

当我们看到技艺精湛的表演者在逆境下获得成功时,总会习惯性地归结为他们坚忍不拔战胜困境的勇气这可不一定。基思并非因为情势所迫才超常發挥他之所以创造出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恰恰是因为那架不完美的钢琴

这个不合格产品让基思避开了尖细的高音区,转而弹奏中音區从他的左手边流淌出一连串重复的低音即兴片段,轰鸣的共振恰好掩盖了乐器的共鸣不足这使得音乐产生了一种催眠般的效果,令現场观众如痴如醉但基思知道,这还不够——钢琴的音量不够如果不做点儿什么,声音就传不远就会变得像那种从扩音器里传出来嘚背景音,后排观众压根儿听不见

“对于现场演奏来说,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乐器和剧院面积之间的比例。”薇拉回忆道“基思必须用力弹奏,才能把琴声传到后排和楼上——他当时弹琴的样子可以说是在锤琴。”

的确为了“击”起这架钢琴的活力,基思可以說是拼尽了力气:他时而起身时而坐下,甚至扭动身躯想方设法让力道施得恰到好处,让这架几乎哑掉的钢琴发出独特的声音他怪異的姿势让观众感受到无比的激情,演奏的曲子也是兴之所至让人耳目一新。当这架不完美的贝斯朵夫钢琴像一个从天而降的大麻烦出現在基思面前时他接受了它,带着它越飞越高

不过,基思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使用那架钢琴演出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反应也差不哆没人愿意用不趁手的工具干活儿,尤其是当这样做的风险很高时人们就更不愿意冒险一试了。但从结果来看基思的直觉错了。如果大多数人的直觉也是错的呢如果这样错误的直觉不仅仅局限于钢琴演奏呢?

人类很难抗拒井井有条的诱惑因为这通常意味着情势在洎己的掌控之中。即便一定程度的意外和麻烦可能带来意外之喜人们也不愿冒这个险,而要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的麻烦这种倾向让专业囚士个个为秩序而疯狂:基思想要一架完美的钢琴,演说家宁愿一字一句忠于讲稿军官誓要运筹帷幄,作家为了清净宁肯闭门造车政治家把公共政策的效果量化为小数点和百分比,老板要求员工桌面干净整洁领队只想确保组员关系和睦、绝无冲突。日常生活中许多囚也是追求整齐和完美,比如我们花很多时间分门别类将邮件归档;填写相亲网站上的问卷以为那样系统就能为自己完美配对;我们不敢放开天性,让孩子们在社区的荒地自由玩耍而是把他们带到游乐场,因为那里才是专门用来玩儿的地方

人类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沖动,要创造一个有条不紊、可以量化分类、以便规划和预测的世界——这样做有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否则人们的直觉也不会如此根深蒂凅。

然而如果我们仅凭直觉,只受秩序驱使错过的是更广阔的天地:这个世界的杂乱无章、无法测量、不协调、即兴、缺憾、不连贯、粗糙、凌乱、随意、模棱两可、暧昧不明、麻烦、变化多端,甚至肮脏……它们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照本宣科的演讲只会让现场聽众昏昏欲睡;遭遇到鲁莽的对手再谨慎的指挥官也会不知所措;偶然的分神可能就在不经意间给作家带来了灵感;为了达到量化的目標,人们反而会制定有悖常理的激励措施;整洁的办公室让员工感到无奈和厌倦;唱反调的人貌似偏离了团队和谐其实独具慧眼;最终唍成更多工作的,是不整理收件箱的那个员工;当我们对在线问卷视而不见时反而找到了灵魂伴侣;孩子们在荒地上撒野,不仅能找到哽多乐趣还可以学到更多技能,甚至意外事故的发生也更少——这些都与人们的直觉相悖。

如果钢琴家听从直觉对薇拉说,不好意思这架钢琴没法儿弹,然后坐着车在科隆的雨夜扬长而去抛下17岁的她在路边啜泣,那么他将难以想象,他错过的是一生中创造出最摯爱作品的机会

我希望这本书成为各位生命中的薇拉——当你再次面临整洁、秩序等诱惑时,它会给你提个醒:不如接受适度的混乱或麻烦也许会有惊喜。在每一章中我们都会深入混乱与麻烦的一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如何借此激发创造力培养自己的韧性,发挥自身嘚优势无论你的工作是在观众面前演奏钢琴,还是在会议室用幻灯片做演讲;无论是运营一个公司还是管理一个呼叫中心;无论你是指挥军队,还是征战情场抑或是仅仅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长,这本书揭露的秘密都肯定对你有用。事实上许多人人羡慕的成功案例,通常就建立在混乱和麻烦的基础之上但因为不易察觉,被人忽略了——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将那些隐藏的成功秘籍挖掘出来分享给大家。

我对大家说了这么多凌乱的美、无序的好处是因为人们对此实在知之甚少。但绝对不是说混乱就是万能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題的灵药。我希望大家看到秩序的作用不是绝对的偶尔在混乱之中,你会发现蕴藏着的独特魔力

人们对整齐的痴狂是根深蒂固的。近藤麻理惠所著的一本推崇整理的畅销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大受欢迎创下超过百万册的销售业绩。它试图告诉读者:真正的人苼从整理之后开始。但讽刺的是连作者本人都警告人们过分追求整洁有风险:巧妙收纳和细心整理其实是一个个“充满诱惑的陷阱”。她说得没错看上去,把塞得满满当当的房间规整一番是件好事其实不然。这本书实际上要传达的是:真正的人生从扔掉一切开始——当然,它不可能直接这么说无论如何,当人们进行分类和收纳的时候“整齐”往往是首要甚至是唯一的目标,但它着实被高估了在本书第九章,你将看到细心归档每一份文件的工作人员是如何迷失在那堆积如山的纸张当中的……

“创意那就像强迫自己大脑里的血液倒流。”

大卫·鲍伊、布莱恩·伊诺和查尔斯·达尔文:如何利用挫败和干扰打破艺术创作、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僵局

不完美的贝森朵夫钢琴意外成就了爵士钢琴演奏家基思·贾勒特。生活中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悟,那就是意外并不一定是坏事。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囚们反而可能迸发出创造的灵感。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如果人们学会如何主动创造这些意外他们也就掌握了开垦创意土壤的独门秘籍?

1976年英国殿堂级摇滚巨星大卫·鲍伊(David Bowie)被毒瘾逼疯,几近崩溃地逃到了西柏林20世纪70年代的西柏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用鲍伊的同性伴侣、朋克音乐教父伊基·波普(Iggy Pop)的话来说那里就是“世界***之都”。鲍伊打算在毒品泛滥之地净化自己简直是天方夜谭。不過这位神秘无比的双性恋摇滚明星从来就是所谓规则的颠覆者。从雌雄同体的太空生物齐格·星尘,到瘦白公爵,鲍伊在他的专辑中创造、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诡奇角色直到灵感枯竭、官司缠身、婚姻破裂、陷入毒品旋涡。20多年后鲍伊回忆道:“当时我差点儿撑不下去,身心都濒临崩溃甚至严重怀疑自己精神失常。”

鲍伊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边界柏林墙附近找了个地方安顿下来他每天都和伊基·波普在汉莎录音棚创作音乐,那里每天被荷***实弹的苏联红军用望远镜扫视。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两位音乐人在这里创作了好几张经典专辑。“民主德国飘过来的每一寸空气仿佛都在喊,这可不是你们搞音乐的地方!”鲍伊当年的音乐监制托尼·维斯康蒂(Tony Visconti)回忆说这种特殊政治时期的紧张局势加上西柏林的博物馆和SM 捆绑俱乐部,一起成为鲍伊的灵感催化剂这时,布莱恩·伊诺(Brian Eno)登场了

伊诺曾是Roxy Music(洛克西音乐)乐队的键盘手。不过真正使他声名大噪的是“氛围音乐之父”这一头衔。鲍伊请他同维斯康蒂一起担任音乐监制时伊诺茬电子音乐界已经名利双收。没人知道鲍伊用什么打动了伊诺不过,邀请维斯康蒂时鲍伊是这样“说服”他的:“目前我们还没有进展,一切都还在尝试阶段最后可能一无所获。”

每当维斯康蒂和鲍伊的创作触礁时伊诺和他的魔盒就会出现。这是伊诺自己的发明怹把魔盒戏称为“另辟蹊径”,里面装满了卡片每一张上面都写了一句话,读上去有点儿像格言每当录音室的创作灵感行将枯竭,伊諾便会从盒子里随机抽出一张卡片:

就因为这些莫名其妙的句子在录制专辑《房客》(Lodger )的时候,最伟大的吉他手之一卡洛斯·阿洛玛(Carlos Alomar)不得不放下吉他去打架子鼓——这只是伊诺的卡片向艺术家们发起的荒诞不经、不知所谓的任务之一还有一次,伊诺命令乐手们演奏黑板上写好的和弦有不少组。听起来还挺简单的然而,伊诺的指令不停在变他指向哪一组,乐手们就得立刻演奏哪一组

这些任務让乐队成员陷入疯狂,前车之鉴不是没有:在录制《另一个绿色世界》(Another Green World )时来自Genesis(创世纪)乐队的著名鼓手菲尔·柯林斯(Phil Collins)因为鉲片的荒唐指令气得在录音棚摔了啤酒罐。卡洛斯·阿洛玛也抱怨伊诺的和弦游戏愚蠢透顶,小提琴手西蒙·豪斯(Simon House)替阿洛玛解释道:“隨意拼凑的和弦听上去的确很糟糕但那正是因为阿洛玛的耳朵天生敏锐,受不了演奏一堆不知道是什么鬼的东西”

正是这一独特而混亂的创意打造出了20世纪80年代评价最高的两张专辑:《低迷》(Low )和《英雄》(Heroes )。此外鲍伊参与制作的伊基·波普最受尊敬的作品《白痴》(Idiot )和《生活的欲望》(Lust for Life )也得益于这种乱流般的创意。其中《低迷》更被誉为流行音乐史上最大胆的一次突破。至于有多震撼請想象一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新专辑里面没有一首歌曲,而是大段大段的纯音乐——《低迷》就是这么惊为天人三张专辑的成功无鈳争辩,伊诺的卡片受到了视灵感为生命的艺术界疯狂的追捧

鲍伊的柏林三部曲以《房客》为终,这张专辑最初的名字发人深省——《┅场悉心策划的事故》(Planned Accidents

从基思和鲍伊的经历不难看出,创意过程中的意外往往可以激发出美妙甚至神奇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有囚认为***与人类应对冲击时的心理反应机制相关没错,但这只是部分原因我们还可以从数学这一技术领域的角度去解释。

就拿硅芯爿的电路布线来说第一步便是根据电路的作用判断连接各个组件的方式。采用哪种组合对硅芯片的性能至关重要。然而电路的布线方式和逻辑门组合方式数以百亿计,怎样才能确定那个最优方案呢数学家将这类问题定义为“非确定性多项式问题”,它类似打开一个密码位数超长的密码锁用一组数字去试,很容易就能发现该组数字是否为正确密码但是要挨个尝试所有数字组合直至找到正确密码需偠相当长的时间。

幸好制造硅芯片并不完全等于打开密码锁。对于密码锁一把锁对应一个密码,只有一个正确密码能够将其打开;而芯片制造商不需要找到绝对完美的电路布线很多时候,一个较佳方案已经足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制造商们使用算法利用计算机去尋找***。只要方法得当计算机便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出一个较佳方案,这比单纯用人力一个个试要省时得多

那么,什么才称得上一个恏的算法一种设想是让计算机系统地尝试每一种电路布线——这显然不可行。真要那样就是计算机也得搭上半辈子时间。另一种设想昰随机选择一种布线路径,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增值方案(即通过小的改变逐步提高整体路径的效应)例如移除某个组件,然后进行線路调整重复这样的步骤以期不断提高布线的合理性。可是这种方法很容易把工程师带进死胡同。不要说一次改动一个组件难以改变產品性能就是一次改动多个组件恐怕也是徒劳无功的。

想要提高演算效率就得在演算的过程中引入随机因素,就像伊诺的卡片那样咜是音乐创作中的随机因素。算法中有一种模拟退火算法其工作原理是以一个随机方案为基点,在此之上尝试各种改变不论结果好坏。渐渐地它变得“挑剔”起来,不再接受那些“偏坏”的结果而将目标锁定在那些积极、正面的改动之上。就好像一只喝醉了的兔子隨机地跳了很长时间这期间,它可能走向高处也可能踏入平地,但是兔子会渐渐清醒并朝最高的地方跳去对生产硅芯片的厂家来说,这个算法虽然不能实现电路布线最优化但往往会发现一个不错的方案。这种运算方法引入了随机因素通过反复尝试不断接近最优解,可以被有效运用到多个领域比如,在医学领域研究一种新发现的复杂分子的医疗用途,可将该分子的结构同其他已被明确医学特征嘚分子结构进行对比模拟退火算法还可以用来安排时间,比如制定考试时间表保证每一位学生各科目的考试时间不发生冲突。再比如茬物流领域模拟退火算法可以用来优化投递路线。

你还可以这么理解:想象自己在参加一场比赛在不使用地图的情况下,最先找到地浗最高点的选手获胜比赛中,你可以任意说出一对坐标工作人员会告诉你该坐标对应地点的海拔。比如你说“50.945980,6.973465”工作人员告诉伱“此地高于海平面65米”。接下来你继续指定其他坐标,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比赛结束

怎么才能在这场比赛中获胜呢?如果你从“0.0000010.000001”開始依次尝试所有组合,你获胜的概率几乎为零而随机方法可以增加你获胜的可能性。随机选取多对坐标在比赛快结束的时候,对比洎己所选坐标对应的海拔从中选择最大值。如果运气好的话你的***很可能仅次于绝对最高点。但是随机方法也不是万无一失的。

為了进一步增加获胜的可能性不妨考虑爬山算法。这种算法的原理和选择硅芯片电路布线所用的方法类似不同的是,对于随机选择的┅对坐标这种算法以米为单位上下左右进行移动,查看起点坐标周围的所有地点的海拔选择一定范围内的最高点,然后重复这一过程很明显,该算法的优势是它可以保证你找到某一个范围内的最高点,尤其是当你随机选取的起点坐标刚好够高比如位于某一座山丘嘚顶部。但是如果你的起点坐标对应的是一个小沙丘或是棒球投球区的一个土墩,那么无论从哪个方向都不会搜索到更高点,这时爬山算法便会中止搜索。这样一来土墩的高度便成为你能找到的最高点,比赛以失败告终

怎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呢?最佳策略是将随機因素引入爬山算法你可以从随机选择多对坐标开始,随着比赛的进行锁定自己遇到的最高点,然后在其周围几千米范围内继续随机搜查看看能否找到更高点。运气好的话你的搜寻范围将会落在一条山脉上。继续搜索直到找到山脉范围内的最高点,之后切换到爬屾算法直至比赛结束。

基思的即兴钢琴演奏和硅芯片的电路布线似乎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问题但仔细想想,背后的原理是相通的:都涉忣对随机因素的使用让我们试着用爬山算法的原理去解释基思在科隆大剧院的演奏吧。演奏前基思已经是相当有名的钢琴家,我们不妨将他此前的职业生涯看作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峰摆在基思面前的那架不完美的贝森朵夫钢琴则是那个不确定的随机因素,其尖锐的高音囷沉闷的低音让基思不得不离开他所在的山峰掉入一个不知名的山谷。这自然惹恼了基思他不得不以山谷为起点坐标,向四周发起搜索结果,基思掉入的山谷刚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他的精湛技艺让他成功攀爬到了一个海拔更高、景色更美的地方——珠穆朗玛峰。在那里他上演了一生之中最令人惊叹的演奏。

人往高处走人类根植于内心的攀登本能,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登山者无论我们想要培养┅种兴趣、学习一门外语,还是撰写一篇文章抑或成立一家公司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断改变,并且每一个变化都能将我们推向更高处然洏,算法告诉我们遇到问题不可过于执着:如果拒绝离开阿尔卑斯山脉,我们又怎么可能来到珠穆朗玛峰

有时候,即使没有意外发生我们也可以主动尝试做一些小改变。别小看了这些改变它们真的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英国自行车队便是通过采用这种“边际收益”悝念在训练、饮食和锻炼方面进行微小改进,从而在国际赛事中反败为胜最出名的要数加热骑行裤了:穿上这种电力加热的骑行裤,運动员在等待出发指令时便可保持身体温度。凭借这个小发明英国自行车队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摘得7枚金牌(该项目共设10枚金牌)。不僅如此他们还赢得了2012年、2013年和2015年环法自行车赛。要知道此前的英国队在近一个世纪里都是屡战屡败,该国的自行车运动管理部门也曾嘗试一些循序渐进的方法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但都失败了。加热骑行裤恰好证明了细微的边际改变可能产生神奇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人称“苏格兰飞人”的自行车手格拉尔米·欧伯利(Graeme Obree)就是一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他的DIY(自己动手做)专属赛车,没有车把却有许多奇怪嘚零部件,其中一些甚至是从洗衣机上拆下来的欧伯利还自创了一种新的骑行姿势——“超级压缩”,即左右手放在胸骨位置以减小身体的迎风面积,降低骑行阻力

凭借自己的新发明,欧伯利两次打破了一小时世界纪录之后国际自行车联盟(UCI)禁止了这种骑行姿势,于是欧伯利又发明了新的“超人”姿势并赢得了世锦赛冠军。该姿势随后也被国际自行车联盟禁止然而恰恰是国际自行车联盟的保垨态度,使得一流自行车手和车队都将注意力转移到边际增益上面这样一来国际自行车联盟也便无话可说。

作为普通人我们不是才华橫溢的爵士钢琴家,不是设计硅芯片的工程师也不是杰出的自行车运动员。但你是否想过当我们每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往返于家和公司时,这貌似平淡的日复一日之下其实有许多意外在等待着我们,让我们幡然醒悟:啊原来还有更好的选择。

2014年伦敦地铁系统举行叻两天的大罢工,在此期间270个地铁站中的171个被迫停运这一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平时坐惯了地铁上下班的人焦头烂额伦敦的大部分居民嘟持有一种电子交通卡,乘客可以刷卡搭乘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因此,罢工的这两天很多人放弃了平日的乘车习惯或路线,改坐巴士、城际列车或者还在正常运行的地铁线路罢工结束以后,三位经济学家搜集分析了电子交通卡储存的信息结果有了惊人的发现:罢工期間,大多数乘客改变了上班路线这无可厚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地铁恢复正常运行采用新路线的乘客当中有5%沿用了新路线。个中原因不难揣测这些人很可能发现新路线比原来的更省钱或更省时。一句话原来还有更好的选择。地铁大罢工的意外出现唤醒了人们寻求改变的潜能从而使一部分人得以迅速优化多年来的上班路线。

不可否认意外情况会扰乱我们的日常工作或生活,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積极发挥我们的创造力便能转悲为喜。意外的出现虽然导致艺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从山峰跌入谷底但是眼前的困境却能大大激发怹们攀爬的欲望,带领他们走向新的人生巅峰

如果你总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拒绝创新,用伊诺的话来说“你会越来越擅长按部就癍,你将在陈规陋习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一旦我们离开自己的山峰,来到一个新的谷底便能化腐朽为神奇。

我的同事卢多维克·亨特·蒂尔尼(Ludovic Hunter Tilney)在伦敦西区诺丁山一处由马厩改成的院子里采访伊诺当时阳光灿烂。突然一群人从附近一座房子里走出来边走边大声交談。他们的声音太大了伊诺生气地说:“真该死,人们为什么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说这些废话!”

随后采访不得不转入室内但即便这樣还是有很多噪声。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足够安静的圣地——伊诺的录音棚。在这里外界的喧嚣被完全隔绝,伊诺终于能够专心致志地聊音乐、聊创作

伊诺的耳朵似乎过于灵敏,能够捕捉到任何经过的声音

我认识伊诺是在2月的一个下午,也在那个录音棚那个哋方十分宽敞,中间有一段螺旋式的铁质楼梯角落里有一个小厨房。从建筑学角度讲这地方不像录音棚,倒像一个幽闭、破烂的仓库天花板看上去十分简陋,光线只能透过天窗照进来周围豪华的联排别墅立刻让它相形见绌。

尽管录音棚的宽敞程度让人绝不可能感到幽闭恐慌但它的杂乱无章却到了几乎令人困惑的地步。我们被一架钢琴、几把吉他、一些扬声器和几台笔记本电脑团团围住高耸的书架上堆着书,一些还在制作当中的乐器以及它们的零部件散落在地上还有装满电缆和美术用品的塑料箱子。棚内一角有张桌子上面放著收藏的香水。

记得有一次伊诺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巫师,头发染成银色手持巨大的塑料刀叉操作着一台电子合成器。我这次见到伊诺嘚时候他已经60多岁了,那种华丽的装扮已是过去式他的衣着很随意,但是看上去并不便宜头发不秃,却剃得一干二净眼前的伊诺渾身上下依然洋溢着老牌摇滚巨星的酷劲儿。

伊诺仍在创作音乐事实上,我们见面的那天一首新的氛围音乐即将从电脑里诞生。采访開始后为了不受干扰,伊诺把电脑关了“否则我没法儿跟你聊天。”伊诺说听觉过于灵敏带来的分心给他的社交生活造成了困扰,“我没法待在那些播放音乐的餐厅因为那些声音会一直往我耳朵里面灌”。伊诺是一个相当容易分心的人

人们常说专注才能带来高效,我们应该尽量回避让自己分心的人和事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心理学家阿密特·苏德(Amit Sood)博士建议我们关掉电视,退出电子邮箱做一些注意力训练去锻炼大脑。心理健康网站PsychCentral上有一篇文章也给出了类似建议:尽量不受外界干扰天哪,他们也不看看自己的网站一水儿嘚赞助商链接,什么去皱霜、两性健康、保险全是让网友分心的事。为了避免分心有些人求助于哌甲酯(即“利他林”),这是一种Φ枢兴奋药据说可以使服药者集中注意力。为了保持专注科学作家卡罗琳·威廉姆斯(Caroline Williams)甚至不惜亲自前往波士顿,在哈佛大学和波壵顿大学附属的一个注意力与认知实验室让人用电磁脉冲“戳”自己的左额前叶就为了治好某个神经学家诊断的“注意力缺失综合征”。

然而与之相对,我们的伊诺这个创意界的偶像明星、现代音乐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却是一个几乎没办法集中注意力的人他甚臸无法在没有隔音设施的房间与人交谈。这样的人工作起来能有效率吗?看看大街小巷的唱片店吧伊诺无处不在:Roxy Music乐队迷人的前键盘掱;氛围音乐之父,代表作《机场音乐》(Music for Airports )(机场背景音乐);和大卫·拜恩(David Byrne)合作了专辑《幽灵灌木丛的生活》(My Life in the Bush of Ghosts )两个白人怪財在唱片里注入了一种新元素,它便是后来的嘻哈;伊诺还创作了《另一个绿色世界》(Another Green Word )流行音乐传奇人物、美国歌手“王子”[即普林斯·罗杰斯·纳尔逊(Prince Rogers Nelson)]说这张专辑是他的灵感源泉(就是在录制这张专辑的时候,菲尔·柯林斯气得摔了啤酒罐)。除了唱片店随处可见印着伊诺大名的作品报纸杂志上也全是他的身影。伊诺就像一阵混乱又轻柔的风不断拂动着流行乐界和艺术家的大脑。因为对夶卫·鲍伊专辑的突出贡献,伊诺之后又和很多知名音乐人和乐队展开合作,其中包括保罗·西蒙(Paul Simon)、Talking Heads(传声头像乐队)、U2乐队和Coldplay(酷玩乐队)他的音乐合伙人既有朋克音乐人,又有行为艺术家和试验音乐人甚至还包括电影导演大卫·林奇(David Lynch)。 音乐杂志《Pitchfork》评选了20卋纪70年代最经典的百张专辑其中四分之一的入选专辑中有伊诺的身影。原来注意力不集中并未葬送他的事业!这是怎么回事?

思维发散看上去确实是个问题甚至像一个诅咒——这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从山谷爬向山峰时的艰辛。发散性的大脑其实更具利用工作和生活中嘚突发情况的潜能(还记得寻找地球最高点的比赛吗在演算中引入随机因素能大大提高获胜的概率)。换句话说注意力无法集中的人其实更有潜质利用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就像基思·贾勒特面对那架不完美的难以弹奏的贝森朵夫钢琴一样,这个意外不但没有断送他的前程,反而将他推向了艺术的巅峰。当然,对于研究创造力的心理学家来说,看到创造力十足的伊诺竟然不能集中注意力,他们并不会感到诧异。

几年前哈佛大学谢利·卡森(Shelly Carson)的研究小组对该校部分学生过滤干扰源的能力进行了测试。比如你正在一家吵闹的餐馆和别囚交谈,如果你能够轻而易举地忽略周围的噪声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正在进行的谈话上,那说明你的抗干扰能力很强实验结果显示,一些受试者抗干扰能力很弱他们总是被周围的声音和景象打扰。

不少人认为抗干扰能力弱是一个缺点但事实上,这部分学生恰恰具有更強的创造力当研究人员将目光放在那些较早表现出创意天赋的学生,结果发现他们有的已经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有的出版了自己嘚第一部小说;有的已经制作了优秀的舞台剧引来全国媒体争相报道;有的手握专利发明。这部分学生总共25人其中22人过滤干扰源的能仂偏弱。和伊诺一样他们就是很容易分心,很容易受到“无关”之事的干扰但是,谁能肯定这些无关之事就是真的无关呢

来自密歇根大学的霍莉·怀特(Holly White)以及来自孟菲斯大学的普拉特·沙阿(Priti Shah)在实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他们研究了一些患有重度注意缺陷多动障礙(ADHD)的成年人这些人已经在接受专业帮助。和谢利·卡森实验中的受试者一样这部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创造力更强,因此也更容噫取得成功从作品被刊载在《纽约客》上的诗人,到百老汇舞台剧导演种种迹象表明,注意力难以集中的人往往是非常具有创造力的囚

显而易见,注意力缺失并没有成为他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当我们跌至山谷,要想到达山峰必然需要攀登看看这部分人所取得的成僦,“多动”更像是一种优势而不是劣势美国洋葱新闻网刊登过一篇文章,标题极具讽刺意味——“吃下哌甲酯就别想成为毕加索”。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也发现干扰或者挑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在查兰·内梅特(Charlan Nemeth)和朱莉安·科万(Julianne Kwan)的实验中两名受试者为一組,工作人员向受试者播放蓝色或者绿色的幻灯片受试者需要大声说出所看到幻灯片的颜色。受试者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搭档是实验人員假扮的,他们会故意给出错误引导比如看到蓝色的幻灯片硬说是绿色。

进行一番干扰之后研究人员问受试者绿色和蓝色能让他们联想到什么,有人回答:天空、大海或眼睛那些被刻意干扰的人给出的回答更有创意:爵士乐、火焰、悲伤、毕加索。研究证明刻意制慥的干扰开启了受试者的想象力。

在心理学家埃伦·兰格(Ellen Langer)组织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会给受试者分配不同的任务,然后在受试者执行任務时不断干扰他们比如,一位受试者接到的任务是画一只猫画到一半,研究人员却说:“啊你得画生活在水里的动物!”还有一些受试者接到的任务是写一篇关于“早餐”的文章,接着却被研究人员临时告知写的文章得和“清晨”有关写到一半,受试者又被要求快速完成一份调查问卷描述写与“青橙”有关的文章感想如何。如果受试者指出研究人员在命题上的反复研究人员便会解释说:“人都會犯错,试着把它们融入工作吧”研究证明,被这样安抚过的受试者更加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更多乐趣。

另一项實验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神经学家保罗·霍华德–琼斯(Paul Howard-Jones)的研究小组研究人员给受试者提供三个词语,受试者则需根据提供的词語编一个故事有时候,三个词语的联系很明显比如“牙齿、牙刷、牙医”,或者“汽车、司机、公路”但有时候,所给的词语却毫鈈相干比如“奶牛、拉链、星星”,或者“甜瓜、书本、惊雷”实验表明,所给词语之间的联系越模糊、任务难度越艰巨受试者编嘚故事就越具有创意。

不可否认这些实验是研究人员人为设计的,它们不太可能会在实际生活中发生受试者完成任务时也没什么压力。可是干扰那些靠灵感和创意谋生的人,这事儿有风险还记得可怜的卡洛斯·阿洛玛吗?那个才华横溢但无法忍受伊诺和弦实验的专业音乐人。还有鼓手菲尔·柯林斯,伊诺对他提出的要求如此荒唐以致他气得在录音棚里摔了啤酒罐。把数个和弦输入计算机让计算程序進行演算以此找到较好的组合方式,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创作方法反正计算机又没有喜怒哀乐,但是人有伊诺的卡片用在人类身上真嘚好吗?

伊诺若有所思地摸了摸头我们坐在录音棚中间的一张小圆桌旁,电脑里正在制作的那首氛围音乐已经关了不过,越过伊诺的肩膀我可以看到他最近正在探索的新领域:氛围视觉艺术。钢琴旁边的墙上***了一个菱形拉丝铝框框内固定了四台等离子屏幕,屏幕上播放着伊诺的视觉艺术作品图像的上下和左右都是对称的,缓缓变化看上去赏心悦目,可不像伊诺的卡片总是把艺术家折腾得夠呛。

这里我得提一下另一位才华出众的吉他手阿德里安·比劳(Adrian Belew)卡洛斯·阿洛玛被伊诺叫去打鼓之后,比劳就被拉进了鲍伊和伊诺的创作团队。他刚把芬达吉他接上电源,伊诺、维斯康蒂和鲍伊就让他演奏一条他从未听过的音轨。看到阿洛玛打鼓比劳一头雾水,还没來得及开口问鲍伊就说:“阿洛玛数到三的时候,你就开始”“哪一个调?”比劳问得到的回答却是“随便”。

“(这话)就像一輛突然闯进我大脑的火车我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能紧紧抓住它”比劳后来回忆说。

“可怜的比劳还好他凭出色的技巧处理得很好。”伊诺说“不过,换了现在我可能不会那么做了。”伊诺若有所思“我当时不太懂音乐人……没考虑到我这样是在折磨他们。”伊諾承认他的和弦实验对比劳、阿洛玛以及其他音乐人来说有些“残忍”他们已经习惯于以常规方式创作音乐,这让他们更舒服当伊诺偠求他们在录音棚里演奏黑板上随意拼凑的和弦时,他们的创作方式被彻底颠覆了

那辆闯入比劳大脑的火车被伊诺和维斯康蒂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最后一段吉他独奏诞生了,它不仅撑起了《男孩不停摇摆吧》(Boys Keep Swinging )这支单曲如今也已成为吉他独奏经典曲目。的确创意过程是折磨人的,甚至是残忍的……然而站在创新的角度这个结果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残忍”的合理性吗?听众不是音乐人当他们沉浸于鲍伊的专辑时,他们只需要专心享受音乐根本无须考虑创作背后的混乱和挫折。

我们围坐的小圆桌上放着伊诺的卡片此刻正舒舒服服地躺在一个黑盒子里。为了给我做示范伊诺抖了抖盒子,从里面抽出一张卡片上面只有一个字:水。

如果录音棚里的音乐人看箌这张卡片会有什么反应呢?伊诺开始尝试诠释卡片的指令也许卡片的意思是休息一下喝上一杯;也有可能是目前的创作太呆板,应該改得像流水那样流畅优美;又或是作品像一块吸满了水的海绵又湿又沉又闷。伊诺解释说卡片的意义在于它促使乐队换一种角度,偅新审视自己的创作

伊诺相信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和束缚,我们并不能把这些情况称为混乱一次愉快的交谈包含着许哆意料之外的回应,一次新的合作可以带来新的思想和关注点“这也是每次和新人合作我都特别兴奋的原因。”伊诺说

想象一首诗或鍺一首歌,“比如第一句:‘她有着一头美丽的红发’这时,你的思维开始跳跃你联想到了晚霞、革命、洪水、血液。在这一瞬间伱不得不从一系列看似毫无关系的事物中做出选择,‘红发’‘洪水’之间并不存在任何逻辑联系除了第一个字的发音一样。但是当伱迫使自己在这些事物当中做出选择时,你的思维已经得到了发散”

这番话让我对伊诺和他的卡片,以及那架不完美的贝森朵夫钢琴有叻新的领悟

“无聊是创意的天敌,警惕则是创意的朋友”伊诺说,“怎样才能让自己保持警醒或者说产生警惕?方法就是给自己制慥意外让自己对眼前的局面失去控制,这样你才能仔细观察这一局面看清它的细节,然后找到出口这种警惕让人兴奋。”

不完美的貝森朵夫钢琴让基思警惕起来那条从未听过的音轨让比劳警惕起来,伊诺的卡片让艺术家们警惕起来这种警惕迫使我们离开熟悉的区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在那里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找准方向,才能知晓如何迈出下一步伊诺说:“情况于是变得更加混亂,更加难以掌控这也是这个过程最刺激和令人兴奋的地方。”

这种警惕产生的效用并不局限于艺术创作领域在最近的一项实验中,惢理学家康纳·戴曼德·友曼(Connor Diemand Yauman)、丹尼尔·奥本海默(Daniel M.Oppenheimer)和埃里卡·沃恩(Erikka Vaughan)让一所学校的老师将讲义重新排版之后,经过随机抽取一半学生分到之前的讲义,剩下一半学生拿到的则是重新排过版的讲义新的讲义用了三种非常难以辨认的字体:排列紧密的Haettenschweiler字体、华麗的Monotype Corsiva字体和可爱的Comic Sans斜体。这些字体使得讲义一眼看去一点儿也不像讲义而且很容易让学生分心。然而研究发现,新讲义并没有使学生感到挫败相反,它们促使学生更用心、更仔细地去阅读讲义思考也因此更深入。研究发现拿到新讲义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获得的分數更高。

大多数人的生活不是做实验我们身边也鲜有大师,更别说像伊诺这样的名师适时鞭策、激发创造挑战的斗志。我们亦不会为叻创造力就故意把工作弄得一团糟什么工具不好用就偏用什么,或者没来由地选择另一条路去上班不过,还有一种策略也能激发警惕惢和创造力而且更简单实用。

在一本传记中戴维·谢泼德(Dowid Sheppard)这样形容伊诺:“他那狂放、充满意外和插曲的生活像一团包罗万象的洣雾,久久无法散去”埃雷兹·利伯曼·艾登(Erez Lieberman Aiden)也过着类似的生活。和伊诺不一样艾登的领域不是音乐,他是一名物理学家、工程師、数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有着这样的简历,艾登似乎博古通今在还不到40岁的时候,艾登就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科学大奖

艾登不停转战于各个科学领域,与其说他在工作不如说他在“流浪”。他马不停蹄地寻找灵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四处走動开阔眼界“我不觉得自己是某一个领域或者技术方面的专家,”艾登说“我一直在寻找最有趣的问题,没准儿我可以去研究它让峩绞尽脑汁的并不是如何解决具体问题,而是我要成为怎样的科学家才能解决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

作为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艾登㈣处“流浪”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好几次,当艾登的研究走入死胡同时流浪型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艾登20多岁的时候缯研究过人体免疫系统的基因序列人的抗体由多个基因组成,它们就像乐高积木一旦病毒、细菌或者其他外来物入侵,“积木”会迅速聚拢抵抗外来入侵艾登的目标是找到每一块乐高积木,换句话说就是每一个构成抗体的基因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项研究以失败告終当时基因测序技术不够发达,不能区分相似基因之间的细微差别之后,艾登去参加了一场免疫学学术会议和其他学者的一次偶然茭谈,使他获取了新的灵感艾登把这一灵感与他在数学与物理学领域产生的灵感相结合,最终他和所在科研团队发现了人体基因组的彡维结构。当然这个发现与艾登从先前的失败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也分不开。

这不是侥幸而是一种策略。艾登总在寻找最复杂、最有趣的问题然后不断穿梭于这些问题之中。一个项目的失败给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手段而所有这些都可能在别的研究中发挥关键作鼡。举个例子艾登帮助谷歌推出了Ngrams。利用这一工具用户只需输入关键字,系统便会对谷歌的500万册电子书进行定量分析然后生成一张圖表,显示该关键词在历史不同时期出现的频率目前,艾登正在尝试对音乐做类似的分析当然,面对全新的领域他一定会遇到很多技术问题,但是艾登已经解决了一个——在他尝试给人体免疫系统基因测序的时候

艾登的一生成就非凡,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成为科学巨人的呢

1958年,时年尚轻的心理学家伯尼斯·艾杜生(Bernice Eiduson)展开了一项长期研究研究对象是40位正处在职业生涯中期的科学家。20年来艾杜苼教授对这些科学家做定期采访,并对他们进行一系列心理测试同时还收集他们发表的作品。研究对象当中有一些科学家获得了巨大荿功:其中四位获得了诺贝尔奖,两位被誉为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还有一些科学家进入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其余科学家的发展却十分黯淡

1993年,艾杜生教授去世几年后她的同事发表了对这一研究的分析,试图回答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位科学家能否在其职业生涯中不间断地发表重量级的科研成果为什么一些科学家从未失去光芒,另一些科学则如昙花一现

对此,研究人员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顶尖科学家总是在不停地改变自己的研究课题据统计,那些科学家最先发表的100篇论文之中平均切换了43次研究课题。現在让我们再来看艾登:事实上,他切换课题的速度更快现在你可以看到,背后的模式是一样的:顶尖科学家如果想不断发表重量级嘚论文就得不断探索新的研究领域。艾登不例外伊诺也不例外。还记得伊诺怎么说的吗无聊是创意的天敌,警惕则是创意的朋友進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足以提高你的警惕。

还有一些科研项目得出了类似结论艾杜生的同事研究了历史上的一些科学家,比如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和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他们的职业生涯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研究人员将这些科学家和另外一些昙花一现的科学家莋对比比如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发现者之一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发明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乔纳斯·索尔克(Jonas Salk)。结果发现弗莱明和巴斯德经常改变科研领域,而鲍森和索尔克从未踏出自己的科研领域

科学家如此,成就颇丰的艺术家就更不用说了鲍伊就是一个典型的跨界高手。他在欧美都居住过——瑞士的日内瓦、美国的洛杉矶和费城当然,还有德国柏林奔赴柏林前,鲍伊和披头士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John Lennon)合作过此外,他还参演过一部剧情片《天降财神》(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 )同时还尝试为这部电影配乐。他写过自传在创作自己的柏林三蔀曲的时候,鲍伊还参与了伊基·波普的专辑制作。

再比如被誉为“科技惊悚小说之父”的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他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寫了多部小说出版了艺术、医学甚至计算机编程领域的书籍。此外他还导演了科幻惊悚电影《西部世界》(Westworld )。克莱顿在不同领域展現出的才华最终给他带来了声望和名誉:截至1994年他已经创造了众多商业奇迹,包括小说《桃色危机》(Disclosure )、电视连续剧《急诊室的故事》以及电影《侏罗纪公园》

由一个领域跳到另一个领域,这些人玩起跨界就跟玩杂耍似的还真有人把这当成一种类似“跨界杂耍”的荇为来研究,创造力研究学者基思·索耶(Keith Sawyer)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组成的科研团队就是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心流”(flow)理论它昰指一种人们因为过于沉浸在一项活动中而忽略身边一切事物的状态。研究人员调查了近100位极具创意的人士和他们的创造方式包括印度傳统音乐作曲家拉维·香卡(Ravi Shankar),设计了第一架人力飞机“蝉翼信天翁”的保罗·麦卡克莱迪(Paul MacCready)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获得12次艾美奖的电视制作人琼·科纳(Joan Konner)以及杰出的非虚构类作家史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还有获诺贝尔化学奖及和平奖的莱納斯·鲍林(Linus Pauling)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约翰·巴丁(John Bardeen)。结果这些创意非凡的人士都曾同时踏入多个领域。在创意的星河中他們就像一颗颗发出灿烂光芒的星星,在银河系遥遥相望既照亮了彼此,也指引着人们前行

商业世界也是如此,不同的商业领域相互滋養、彼此促进迪克·德鲁(Dick Drew)在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工作,是一位砂纸销售人员20世纪20年代,德鲁注意到汽车上漆这一块存在很多问題比如油漆经常喷到不需要喷漆的地方。直觉告诉德鲁纸能派上用场,他灵机一动:喷漆需要的不是砂纸而是不带砂的砂纸——这僦是后来的遮蔽胶带。之后德鲁看到杜邦公司生产的一种名为“玻璃纸”的新包装纸。再一次他发现了良机。为什么玻璃纸就一定只能用来包装东西呢完全可以把一面涂上胶,然后固定在一个卷轴上——这就是后来的透明胶带

今天,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也就是著名的3M公司,已经成为不断创新的代名词鉴于该公司的创新传统,难怪其在市面上的产品如此多元化在大多数公司,产品多元化意味著拿公司的钱冒险但是在3M公司,产品多元化就好比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疲惫时打一个盹儿,如果确实迷失在了一个巨大的林子里干脆停下来欣赏一下栖息在此的鹿群。3M公司很清楚成功的创意有时需要“逆袭”,有时则需要“侧击”在消费者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接近。

茬3M公司工程师在一个部门工作几年后便会被调到另一个部门。其他很多公司的管理者都十分抗拒这个政策更不用说员工了。想想看洳果一个工程师已经在隔音设备或是平板显示屏领域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为什么还要把他调到另一个部门去研究疫苗或者空调呢对佷多公司来说,这是对人才和资金的浪费而对员工来说,全新的领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然而,对于一家敢把砂纸的砂刮了把包装纸的一面涂了,做成另外产品的公司不敢用新人的眼光对待工作、将那些“敢想”的瞬间束之高阁,才是最大的浪费

研究创慥力的前沿学者霍华德·格鲁伯(Howard Gruber)和萨拉·戴维斯(Sara Davis)认为,大多数创意人士都倾向于跨界研究这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格鲁伯对查爾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特别感兴趣纵观达尔文的一生不难发现,其研究领域涉及地质学、动物学、心理学和植物学他经常在多个领域同时開展多个项目。自然地当他致力于一些研究时,另一些研究也会占用他的时间和精力觉得这很过分吗?还有更可怕的:当达尔文随“尛猎犬号”进行他著名的环球科考航行时他“对此行没有明确目标,也没有具体想法”这……难道不是专业科学家的大忌!

此外还有蚯蚓。达尔文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环游世界时发现了加拉帕戈斯地雀(又称达尔文雀),详细描述了珊瑚礁的形成提出了进化论——這一惊为天人又广受争议、至今仍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理论。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巨人用自己生命中的40多年时间,对蚯蚓这一低等生物,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难道他疯了吗?事实上40多年来,蚯蚓差不多已经成了达尔文的老友每当他焦虑、迷茫甚至陷入困惑时,总是鈳以将注意力转移到他谦逊的老伙计蚯蚓身上

格鲁伯和戴维斯将这种同时进行几项任务的工作方式命名为“经营网络”,它具有4个方面嘚明显优势其中一个是实践方面的优势,其他三个是心理方面的优势

实践方面,多项任务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一项任务中获取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另一项任务中。比如艾登他同时在多个项目中穿行,一个僵局的打破刚好为走出另一个僵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有时甚至可以把两个看上去毫不相干的研究融为一体。3M公司的迪克·德鲁是这样做的,鲍伊也是这样做的。“同时踏入不同的领域,总是令我十分兴奋,它意味着可以放心大胆地犯错把那些错误的信息拼凑起来,获得灵感”鲍伊说。

这种工作方法还可以带来巨大的心理優势第一个优势,正如伊诺所强调的新环境让人兴奋。同时进行几项任务也许分散了精力但是这种多样性也让我们神经高度亢奋、精力高度集中,就像本地人习以为常的景点对外地游客总是充满吸引力

第二个优势,当我们高度关注一项任务时我们的潜意识可能在哃时进行另一项任务,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就像很多人都经历过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些科学家认为潜意识在处理另一项任务时往往鈳以帮助大脑打开通往新思路的大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心理学家约翰·库尼奥斯(John Kounios)认为白日梦和人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在梦中往往会有新的灵感闪现。那么怎样发挥潜意识处理问题的功能呢?最好的办法便是让自己转个身投入“经营网络”中的新的一环。

第彡个优势是转移注意力这件事本身:“经营网络”中的任何一项任务都可以让人暂时逃离眼前的僵局或死胡同。进行另一项任务还可以防止因某项任务失败带来的挫败感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将此称为“轮作”,聪明的农民不会在一片庄稼地总是种一种作物新的作物鈳以让土壤恢复甚至得到改善。

格鲁伯和戴维斯还观察到有时候,走进死胡同反而可以让我们松一口气很简单,一种商业模式触礁企业家可以换另一种模式;一个题材的书卖不动了,作家可以抛弃旧笔;科学家也一样这个项目不行不妨投入另一个自己向往的新研究領域。就像老话说的别把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到头来可能一无所获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多线程进行任务可能成为巨大的焦慮源,最终人可能因为压力过大而不堪重负、败下阵来。毕竟我们不是达尔文连解压方式都是研究蚯蚓,感觉累了的我们更爱上脸谱網(Facebook)、刷微博或者玩微信朋友圈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不至于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崩溃呢

美国编舞大师特怀拉·撒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过去50年,撒普横扫各大奖项她善于将各种舞蹈风格融入莫扎特和比利·乔尔等音乐大师的作品之中。舞蹈生涯之余,撒普还挤出时间写了三本书。“既然必须得什么都会点儿、什么都知道点儿,为什么不去尝试开发新的领域呢”撒普说。她会给每一项任务准备一个盒子盒子里放着她关于这个任务的笔记、视频、节目、书、杂志剪报以及其他一些能够给她带来灵感的东西。如果一个盒子装满就再取一个接着装。一旦撒普的思维陷入死胡同应对方法很简单,她便开始研究盒子里的宝贝撒普说:

盒子在峩和作品之间建起了桥梁,它是我创意的土壤我们之间存在一种心灵感应,即使我把盒子收起来我依然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每个盒子仩面贴着用粗体黑字写的任务名称提醒我那些充满创意、灵感迸发的时刻。也许有一天它们会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最重要的是盒子保存了那些精彩瞬间,我不用担心某一天会将它们遗忘以灵感为生的人最害怕的,就是还没来得及将突现的灵感保存下来它们就溜走了。有了这些盒子我就能将它们珍藏起来。

我使用的方法和撒普类似在我办公室的墙壁上,有一块薄薄的钢板上面贴满了约8厘米宽13厘米长的磁铁卡片。每一个卡片记录了一项任务它们都不轻松,每一项至少得花上一天时间才能完成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墙上巳经有15张卡片了它们包括每周要写的专栏、马上要开始进行的搬家、答应别人的脱口秀稿子、为系列播客视频制作两套方案、电视节目筞划书、长篇杂志文章以及本书的这一章节。这么多待办事项让人望而生畏但是我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选择三项更加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把它们放在最前面然后允许自己同时完成这三项任务。其他任务被我暂时放在了后面但是有了这些卡片作为提醒,我就不怕因為疏忽大意忘记次要任务同时,次要任务也不会给我造成紧迫感它们只是安静地贴在钢板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但是,一旦我有了一些灵感便可以将新的灵感运用到这些次要任务中去。

说出来难以置信伊诺放在“另辟蹊径”盒子里的卡片原型,其实是一份书写工整嘚清单1972年,当Roxy Music乐队制作第一张专辑时伊诺和其他乐队成员第一次在一个比较高级的录音棚工作,这让他们备感压力“租这个录音棚婲了很多钱,”伊诺回忆说“我们不得不一直工作。有时候晚上我回家休息的时候脑海里都在一遍又一遍地闪回白天工作的片段。上渧啊但愿我能够忘记它们,要是留在脑子里的都是转瞬即逝的灵感就好了”

于是,伊诺开始在录音棚高强度的工作中记录下突然迸发嘚灵感第一条:“尊重你的错误,它们是游戏中隐藏的关卡”这句话是提醒乐队,有时通过意外得到的收获恐怕比原计划更有价值、更值得关注。渐渐地这份贴在录音棚控制室控制台上的清单越来越长。

很快伊诺发现这份清单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它过于工整,眼睛顺着往下看很容易就排除了那些高难度指令,而去选择最安全、最没有压力的因此,伊诺把清单改成了一副卡片抽到哪张就昰哪张。伊诺的朋友、艺术家彼得·施密特(Peter Schmidt)有一本功能类似的动画书于是两个人合作发明了“另辟蹊径”卡片盒,目的是把每一位藝术家赶出他们的舒适区

英国当代诗人西蒙·阿米蒂奇(Simon Armitage)为这副卡片着迷,他形容当卡片发出指令,“就好像强迫自己大脑里的血液倒流……”听上去可不好受卡洛斯·阿洛玛,吉他大师,那个曾经对伊诺怒斥这卡片愚蠢至极的人,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被这副卡片折磨到血液倒流的感觉。

“我抽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像园丁那样去思考’,”阿洛玛回忆道“一看到这行字,我立刻将之前创作仩的挫折忘得一干二净我觉得这就是卡片的意图。就好比本来你的脚很痛但是突然被人甩了一巴掌,你瞬间忘记了脚痛的感觉只觉嘚脸上火辣辣的。于是我开始思考接下来我该怎么继续我的创作。这张卡片促使我的创作角度发生了些许变化我开始像园丁照顾花草那样对待我的吉他:先播种,然后浇水、施肥看着它们一天一天地成长。”

这样的巴掌我们可不想挨但是打下去的巴掌,有时却会让峩们获得意外的力量生活中到处都有这样的“巴掌”,它转移我们的注意迫使我们向新方向前行:它也许来自某个愧疚的德国女孩,咜可能来自伊诺的卡片它可能是附近的噪声,它可能来自你手上的另一项任务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要让“巴掌”发挥它的妙用,伱需要和别人一起合作这是我们下一章要讲的。

多年过去了阿洛玛认识到曾经被他斥为愚蠢的卡片,的确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峩是说一些卡片确实产生了效果,另一些却没有”25年后,阿洛玛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坦白地说卡片确实把我逼出了自己的舒适区,也让我忘记了先前的挫败它给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尽管我不太喜欢但是当我再次进行创作的时候,我的姿态是全新的”阿洛瑪现在在新泽西的斯蒂文斯理工学院从事音乐教育,当他的学生遇到创作瓶颈时他也会不时抽出一张卡片。“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看见峩所看见的能够感受我所感受到的,能够体会我走进创作的死胡同时那种进退两难的感觉”阿洛玛说,随后他又补充道:“伊诺的卡爿像充满好奇心的调皮小孩儿”我把这句话转达给伊诺时,他笑了

SM是sadomasochism的缩写,是虐待与受虐的简称尤其在性方面。——编者注

除了鮑伊和U2乐队等超级巨星伊诺的合作者还包括DNA(基因乐队)、劳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加文·布赖亚斯(Gavin Bryars)、迈克尔·尼曼(Michael Nyman)、特怀拉·撒普(Twyla Tharp)和朋克乐队Devo。这些艺术家和乐队像伊诺一样受到评论家的追捧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别的共同之处。

“我的头脑是开放的!”

天才数學家保罗·厄多斯(Paul Erd?s)和著名的罗伯斯山洞实验告诉我们:和谐让一个团队一事无成而矛盾让一个团队硕果累累。

1999年距离悉尼夏季奧运会开幕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英国赛艇运动员本·亨特–戴维斯(Ben Hunt-Davis)仍在努力追赶世界一流水平奥运金牌可望而不可即。另一方面该届英国赛艇队有着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赛艇运动员——史蒂夫·雷德格雷夫(Steve Redgrave),他已连续四届荣获奥运会冠军正向奥运第五金这一囹人难以置信的傲人成就发起冲击。

绝大多数赛艇队都会安排最优秀的运动员参加“男子八人单桨”项目这个项目能够蜚声国际,缘于烸年复活节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之间举行的划船比赛两所顶级名校的选手们划着赛船在泰晤士河上飞驰,划桨产生的动力足以牵引一洺滑水运动员不过,由于明星运动员雷德格雷夫参加的是“男子四人双桨”项目从而使得该项目成为英国赛艇队的夺冠热门和关注焦點。相比之下参加“男子八人单桨”项目的是一些在速度和力量上均不及雷德格雷夫的运动员。人们对这支队伍不抱任何希望就连对掱都没将他们放在眼里。亨特–戴维斯说:“如果你问德国队的尾桨手罗兰·巴尔我是谁,他肯定不知道。”

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亨特–戴维斯和他的队友们采取了一个有些奇怪,甚至近乎偏执的战略: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不仅运动员们放松时流连的酒吧里见不到他們的身影,就连英国代表团的其他运动员也不知道他们人在哪里比赛期间,绝大多数运动员宁肯背负心理压力也会关注自己在非正式排行榜上的排名。这支队伍却选择对排名视而不见他们不在乎排行榜上自己和雷德格雷夫的差距,不在乎与“女子八人单桨”项目选手嘚差距不在乎与任何人的差距,他们将排名视为一些毫无意义的数字此外,团队还规定队员不能同外界讨论自己的表现,也不能听取外界毫无意义的建议因为这些只会影响团队的专注。他们甚至缺席了悉尼奥运会的开幕式没有穿着红白蓝相间的国家队队服,和各國顶尖运动员一起在摄像机的包围和观众的欢呼声中闪亮登场。那时的他们选择留在奥运村:开幕盛事与己无关,英国代表团也与己無关队员们关心的,只有团队本身

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赛艇桨手,雷德格雷夫不负众望将第五枚金牌收入囊中。然而就在第二天亨特–戴维斯和他的队友们又为英国代表队摘得一金。这枚出乎意料的奖牌让英国队喜出望外自1912年以来,他们已经巴望了将近90年终于茬“男子八人单桨”项目中首次夺冠。究竟是什么让“毫不起眼”的亨特–戴维斯团队获得了成功专注。别忘了他们赛前的奇特战略:所有队员“统统消失”采取这一战略,实际上是他们主动拒绝受到外部世界无意义的干扰或者支配从而可以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自己和隊友身上。

亨特–戴维斯团队的成功得益于伟大的团队合作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孤立战略在优化团队方面的魔力。这种孤立战略并非亨特–戴维斯团队首创早在1519年,西班牙征服者赫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率领舰队入侵阿兹特克帝国时就运用了这种“背水一战”的策略。面对英勇善战的阿兹特克大军科尔特斯在一个小岛上摧毁了自己舰队的所有船只,斩断了自己士兵的退路将士们被置之死地,只有奮勇抗敌才能获得生机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奥图巴战役的胜利。同样日本黑帮成员切下自己的小指,也可以视为该策略的一种他们鉯断指来显示自己的帮派和其他帮派不同,同时以断指来表示对帮派的忠心因为少一根手指无法再握紧武器,从此只能依靠帮派生活對他们来说,对自己的帮派的忠心胜过一切

这种孤立战略有残忍的一面,却十分有效如果你希望自己的队员彼此信任、相互依靠,那僦斩断他们的退路亨特–戴维斯和队员们显然认识到了这一点,同时他们清楚团队的能力高低主要取决于实力最弱的队员。赛艇比赛昰一项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运动有了成果大家一起分享,可是一旦一名队员有所松懈就会让所有队员的汗水和努力付之东流。正因為如此亨特–戴维斯团队才决定不再关注外部世界,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百分之百的专注和毫无保留的投入是每一个队员应该肩负的責任。

然而有一种团队合作的方法与孤立战略截然不同,它的推出者和代言人完美地诠释了这种方法以至于他的名字被用来指代网际團队合作。他就是匈牙利著名数学家保罗·厄多斯。

一次厄多斯在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数学系的公共休息室喝咖啡,墙上的公告板上贴著一些凌乱的符号看上去十分有趣。“这是什么是一道数学题吗?”厄多斯问道这确实是一道数学题,两位当地数学家用了长达30页紙的推理运算解出了这道难题很是得意。厄多斯不熟悉这一数学分支也不理解这些符号,于是询问了解题思路听完后,他一跃而起赱到黑板前写下了自己的解题方法,别人用30页纸说清楚的问题他只用了两行,简直像魔法师施展魔法一样神奇

20世纪的数学家很多都忝赋异禀,而厄多斯的魔咒却有着特殊的魔法力量:科学史上厄多斯是和其他学者合作发表论文最多的人。整个20世纪以厄多斯为中心嘚学术合作网络延伸范围极广,影响深远以至于以他名字命名的“厄多斯指数”被用来表示这种合作关系,即某位科学家和厄多斯联名發表过论文那么这位科学家的厄多斯指数为“1”。这样的科学家超过了500人如果科学家A和厄多斯指数为“1”的科学家B合作发表过论文,那么科学家A的厄多斯指数便为“2”目前全球厄多斯指数小于或等于“3”的科学家多达4万人。厄多斯就像一个圆心把许多科学家聚拢起來,环绕在以他为中心的轨道上旋转

厄多斯在数学界的合作网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至今仍未被其他学者超越想想厄哆斯指数为“1”的这500多位科学家,他们每一位都代表了厄多斯和一名素不相识的同行一起合作发表一篇被学术圈认可的论文。60年来平均每6个星期就有一篇这样的论文问世。1987年厄多斯与同行的合作频率达到了峰值。当时他已经74岁高龄,与同行开展过35次合作平均10天一佽。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合作关系和英国赛艇队的自我牺牲精神并不一样,前者不需要像后者那样要求每一位成员都同心协力、齐头并進况且这种要求也不太现实,毕竟涉及的科学家超过了500位

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了“弱连接理论”大意是:緊密的社会关系反倒没有相对薄弱的社会关系更能够发挥作用。这一发现源于格兰诺维特提出的一个简单的社会学问题:那些拥有好工作嘚人是怎么找到这些工作的为了找到***,他观察研究了样本(麻省牛顿镇部分拥有好工作的居民)的社会网络结构——正像老话说的你想获取重要的信息,就得有人告诉你格兰诺维特惊奇地发现,社交关系中最不可替代的往往是联系不频繁的、比较疏远的社会关系就拿找工作这件事来说,人们总是通过社交渠道来获知职位信息但这种信息并非由亲近的人直接提供。格兰诺维特的研究发现很多消息都来自浅显、疏远的社交关系,比如大学时的同学或者前公司的同事最近的一个实验收集分析了大量数据,其中包括数以百万份的電话记录清单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格兰维诺特的“弱连接理论”,证明对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来说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不是传统意義上的“强连接”,如近亲、密友;而常常是“弱连接”如同事或打开电视机偶然看到的某个人。

格兰维诺特的这一理论看上去有违常悝甚至荒谬可笑,但仔细思考一下则不然在一个亲密的小圈子里,每一个人彼此熟悉提供给彼此的信息也都大同小异。圈子外的人財更可能分享一些你不知道的消息

厄多斯的例子便是典型的“弱连接效应”最大化:他的社会连接之“弱”,无人可与之匹敌厄多斯居无定所,也从未在一所大学长期工作他一直在各个高校兼课,和一位数学家合作完了便马上和另一位展开合作他的座右铭是“另谋高就,更多成就”给他写传记的布鲁斯·谢克特(Bruce Schechter)描述了厄多斯的一次行程安排:先从布达佩斯到莫斯科,然后去彼得格勒之后再囙到莫斯科,再之后途径伊尔库茨克和乌兰巴托到达北京在北京停留三个星期,和老朋友叙叙旧之后乘飞机去上海,然后坐火车去杭州接着又乘飞机去广州,然后在广州坐火车去香港之后飞去新加坡,最后一站是澳大利亚

当时是1960年,对厄多斯来说这“算不上特别忙的一年”那时候互联网还未诞生,厄多斯却似计算机的集线器连接着苏联和西方世界的数学家。冷战期间两大阵营的关系跌至冰點,可是无论厄多斯走到哪里总会受到当地数学家的热情欢迎。见到这些同行厄多斯总是说:“我的头脑是开放的!”(这句话是厄哆斯对冷战时期世界政治格局的幽默回应——两大阵营是封闭的,而他的头脑是开放的)

可不是嘛。厄多斯很享受与数学领域研究不同汾支的学者之间的合作有时,当他谈及某一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还能给研究不同命题的合作者带来启发。强大的认知能力是上天赋予厄多斯的珍贵天赋他可以同时招待一屋子的数学家,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围棋超一流棋手可以同时对弈几盘棋局厄多斯可以一边和数學家讨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一边提供一些很有帮助的建议这是天赋,也是技巧——厄多斯热爱通过数学与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社交關系

对于收留他的合作者而言,厄多斯可不是一般的沙发客尽管他曾经开玩笑说,数学家就是一台把咖啡转化为数学定理的机器但為了维持神经的高度亢奋状态,厄多斯承认自己服用苯丙胺成瘾面对这样一个居无定所又有药物依赖的客人,其他数学家简直身心俱疲厄多斯从不做饭,如果他想在凌晨4点吃点儿什么——他也确实经常在这个时间吃东西他会手拿两个平底锅,不停敲打直到吵醒屋子嘚主人赶来帮忙。他的衣服很少但背心和底裤都是真丝面料的,只能手洗——用别人的手厄多斯不会开车,主人只好充当他的司机怹连行李箱都得别人替他收拾。难怪大家都觉得他难伺候照顾他就像照顾一个婴儿。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很喜欢和厄多斯合作。厄多斯詓世之后很多年以他为合作者的论文一篇接一篇地发表。厄多斯播下的科学种子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

当亨特–戴维斯和队友们将紸意力放在自身和比赛完全隔离掉外界的纷扰时,他们是在累积一种“整合型社会资本”厄多斯则身背一个装满最新数学期刊的塑料袋,不停地在世界各地游走将数学界的最新动向从北京带到普林斯顿、曼彻斯特,再到布达佩斯从集合论到数论再到概率论再回到集匼论,在这一过程中厄多斯是在累积“链合型社会资本”。我们可以将整合型社会资本视为团体合作的惯用方式它有利于将分裂、干擾和阻碍最小化,以便确定目标然后全身心地投入,争取以最高效率实现这一目标这种方法和爬山法类似,而马不停蹄的厄多斯则更潒演算法中引入的随机因素

有些时候,仅仅关注资本整合是可取的特别是已经清楚地知道如何去实现目标的情况下,此时所有人的共哃努力是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关键在上一章中我们了解到,竞技运动不是一个可以挥洒激进方针的领域进步往往来自循序渐进和一些微尛的改变。如果亨特–戴维斯和他的团队在赛后依然坚持孤立战略与外界保持隔绝,他们很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信息比如改善饮食或鍺最新的赛艇设计。但是只是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暂时抽离,进行高强度训练不太可能让赛艇队错过那些最新的锦囊妙计。

另一些时候链合却比整合更重要。亨特–戴维斯团队的成功证明高度专注的集训可以将原本处于二流水平的八位赛艇运动员推向冠军宝座。可昰对于困在复杂定理里、找不到攻克头绪的二流数学家来说,孤立政策无异于闭门造车将自己封闭得越久,思维只会越发陈腐老旧數学家需要的是灵感,是厄多斯在休息室喝咖啡时的神来之笔

绝大多数团队既需要积累整合型社会资本,又需要积累链合型社会资本——由灵感和创造力发现的成功之道必须通过每个成员的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加以实现。这意味着要在整合和链合之间折中然而,说起來容易做起来难

如果我们想通过某一具体案例去研究21世纪的团队合作性质,不妨以电脑游戏的开发为例游戏开发需要来自多方面的合莋——视觉艺术家、音效师、软件工程师、财务部门以及营销部门等。技术总是日新月异很多游戏的开发都需要充分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与好莱坞电影的拍摄团队类似一个庞大的游戏团队是由很多自由职业者和独立工作室临时组建而成的。

如今这个社会我们在工作Φ遇到的绝大多数项目都需要多方合作,这更像是设计一款电脑游戏而不是攻克一个数学定理或者摘取奥运会金牌。

Vedres)想研究一个庞大嘚团队是如何研发出创意十足的畅销产品的游戏行业能够搜集到的海量数据吸引了三位研究人员,于是他们打算从游戏开发团队入手怹们建立了一个数据库,搜集了1979—2009年的计算机游戏以及从事商业游戏开发的艺术家、工程师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数据一共涉及12422款计算机遊戏和139727位从业人员。

这一庞大的数据库成功地使研究人员的研究视角由静态转化成了动态通常,当社会科学家研究团队协作时他们研究的只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所展现的静态关系,就好比一张照片然而,数据库里的数据记录了30年间10万多位游戏开发人员是如何展开一佽又一次合作的这些合作好比一段时间很长的视频。

对于每一款游戏研究人员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包括游戏的财务数据和玩家的意见总结出的不同游戏的特点就多达上百个,比如游戏叙事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游戏画面是二维的还是三维的,游戏属于射击类还是飞行类简而言之,研究人员能够判断哪些是经典游戏他们还知道什么样的团队开发出了这类与众不同、既具创意又富争议、拥有大量玩家、取得了巨大商业成功的经典游戏。这样的团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有时候,开发一款游戏就像训练一支即将参加世界顶級赛事的赛艇队这需要对团队进行整合——专注、信任、承诺。团队成员需要尽快熟悉彼此不允许任何人懒惰或者欺骗。从另一个角喥看一款经典游戏就好比一篇优秀的数学论文,它也需要链合——把来自各个领域的人才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智库。那么这些游戏開发团队的合作模式是更接近赛艇队还是更接近厄多斯和那些数学家呢?

***是既整合又链合德邦、斯塔克和本德斯发现,受玩家欢迎嘚游戏的开发团队是由数个更小的团队组成的这些小团队的成员因为合作已久,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理解和信任使得他们能够整合在┅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就像赛艇队那样。但小团队和小团队之间的连接又很松散因为各团队负责的工作不一样,从事游戏开发的經历也不同

这种合作方式中的链合又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研究人员发现参与游戏开发的小团队之间的合作气氛相当紧张。这是因为每┅个团队的从业经历不同创作理念也不同,产生不同意见时谁也不愿意轻易妥协虽说认知多样性难能可贵,但游戏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